2004年5月,经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郑州工程学院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河南工业大学。
郑州工程学院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均创建于1956年。郑州工程学院的前身是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和北京粮食专科学校,1959年迁至郑州,组建郑州粮食学院,开办普通本科教育,是原国家粮食部所属第一所本科院校,也是河南省较早创建的工科院校之一。
学校先后隶属于粮食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6月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为郑州机器制造学校,是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工程的配套项目,隶属于机械工业部,先后更名为河南机械制造专科学校、郑州机械专科学校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实行中央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全国第一批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之一。
河南工业大学占地总面积 2855亩,建筑总面积89万平方米。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中原路校区。其中位于郑州市中原区的两个老校区共512亩,占地面积为2343亩的莲花街校区座落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内,是“十五”期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学校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和学生公寓,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施齐全,老校区整洁优雅、环境宜人,新校区建筑新颖、风格现代,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947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00人,具有硕士博士以上学位者1300人。学校有双聘院士、特聘客座院士10人,长江学者1人,省级特聘教授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专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90多人,受聘担任国内重点大学的博士生导师14人。同时,还聘请了117名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定期来校讲学,开展科学研究。
河南工业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500人,学校现有64个本科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双学位专业,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8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99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 1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08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另有3个专业与英国威尔士大学、瑞丁大学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并同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等保持着长期友好关系,本校优秀毕业生可直接推荐到这些学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学校已经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建有国内最为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专业群,在我国食品工业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和特色。在以数字化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自动控制和以超硬材料、磨料磨具为代表的新型、特种材料应用领域也具有明显的应用研究与开发优势。
河南工业大学建有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国家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小麦加工分中心、国家大豆改良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国家粮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甲级院)等23个学术研究机构。学校馆藏图书190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85亿元,拥有80多个实验室,136个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近五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高科技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5项。一些课题的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国家投资347亿斤的国家储备粮库重大建设项目,全部采用该校提供的储藏工艺与技术。学校还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中,承担了投资总额达数十亿元人民币的港口、码头、仓库等工程设计任务。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屡创佳绩,总分位列全国高校第57名、第42名。由于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本科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和年度整体就业率2001、2002和2003年连续三年名列河南省高校第一名,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居同类高校前列。
河南工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决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创建高水平大学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努力把河南工业大学办成一所高水平的多科性大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周边环境
通讯地址
郑州市嵩山南路140号(嵩山路校区) 郑州市中原西路195号(中原路校区)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莲花街(新校区)
联系电话
0371-67756015;67756016;67756017;67756018;67756021;67756025;
@xuefen.com.cn 2013-2022苏ICP备2022025589号-4-1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