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技巧:高考语文阅读题考什么

2016/09/12 09:36:21文/网编2

开云平台登陆 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技巧:高考语文阅读题考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开云平台登陆 。(http://www.pourbars.com/)

很多正在高考复习的同学,在做语文阅读题时,经常会遇到难以理解的文章,不知道从何作答。其实只要大家明白了出题者想要通过语文阅读题考什么,我们在做语文阅读题时就会容易很多。现在开云平台登陆 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篇关于高考语文阅读题考什么的文章,帮助大家在语文阅读题上争取更多的分数。

高考语文试题林林总总,形式千姿百态。其实,只考两个字:“读”和“写”(好吧,算上“和”的话是三个字)。读,考查吸纳能力;写,考查释放能力。读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归纳;写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演绎。在这里谈前一个字:读。

高考阅读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决定着解答题目的基本方向。

高考试题采用的文字,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是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还是一篇文章;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是诗歌,还是散文,它的本质特征都必然是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交织的。这不以命题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而是为高考大规模笔答考试,大规模快速阅卷的形式和区分选拔的任务所决定的。

一份语文试题,要求几万、十几万、上百万考生,两个半小时笔答完成;又要求几百名,上千名阅卷人在一周、十天左右的时间完成阅卷工作。为了保证答案的权威性,任何一道题目的答案必须牢牢建立在重要信息的基础上。但是,高考又是选拔性的考试,它的基本职能就是区分。因此每一道题目需要一些同学答对,还必须得有一些同学答错。如果一道题目考生全部答对,得分率100%,那就是废题一道,因为它无从实现区分选拔的任务。怎么让一部分同学出现失误必须设置次要信息形成干扰。我们可以称重要信息为答案信息,次要信息是干扰信息。重要信息是答案依据,次要信息是必要干扰。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可以明确:解答阅读类题目的根本目的,就是将交织在一起的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分离,“聚焦”于重要信息。任何考场行为都要目的高度明确。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次要信息,要弃置不理。重要信息是题目考查的实质,次要信息是干扰的假象。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语文阅读类题目的根本目的,此外并无其他目的。有些题目,抓住重要信息,就得到了答案;还有一些题目(例如,古代诗歌阅读,文学类作品阅读和实用类文章阅读的答题),重要信息并不就是答案,需要将其转化,获取答案要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谁能准确快速地筛选并排除次要信息的干扰,他就是阅读类题目的胜利者。考场答题既需要准确,也需要快速。比较、聚焦——是正确快速答题的关键所系。概括来说,就是要“据题精答”——根据题目,精明回答。

高考语文阅读题考什么举例:

一、语文阅读题成语使用题目。

首先根据题目要求,调动知识积累,明确成语的大致意义和感情色彩;然后聚焦语境中的关键词,就其大致意义和感情色彩做出判断。

[例1·2013年全国课标一卷·13]

下列各句中,双引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振振有词”,自以为理由充分,强词夺理,说个不休(贬义);语境关键词:欢迎(褒义)。感情色彩不恰当。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中性);语境关键词:诗词文章(中性)。意义对象不恰当。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电光火石”,比喻事物瞬息即逝(褒义);语境关键词:顿时消散(褒义)。意义对象恰当。答案为C。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中性);语境关键词:几家(中性)。意义对象不恰当。

这道题目,四个选项,200字左右。但考查的实质是: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振振有词,很受欢迎 B.浩如烟海典籍中的诗词

C.如电光火石,顿时雾散 D.只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其实,这四个选项里,有正面判断意义的“答案信息”,只有“顿时”一个词,其他仍然是干扰性的次要信息。

二、语文阅读题近义词语题目

首先聚焦近义词语的相异语素,比较差异;然后聚焦语境中与填入词语横线关系密切的词语,明确判断的依据。

[例·2013北京课标卷·3]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 创作而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 处置 融化 B.原型 处治 融化

C.原型 处置 熔化 D.原形 处治 熔化

第①组,聚焦“形”和“型”比较差异。形,形态,泛指;型,模型,特指。语境关键词:创作,特指的“原型”正确。

第②组,聚焦“治”和“置”比较差异。治,整治,对人;置,放置,对物。语境关键词:事故,对物的“处置”正确。

第③组,聚焦“融”和“熔”比较差异。融,消融,还原成液态;熔,熔炼,固态变液态。语境关键词:保险丝,“熔化”正确。

综上,答案为C。

这道题目,三个句子,150多字,再加上三组近义词语。但考查的实质是:

填入横线的词语,正确一项是

①以真人为创作,②对事故做出 ,

③保险丝会。

A.原形 处置 融化 B.原型 处治 融化

C.原型 处置 熔化 D.原形 处治 熔化

如果用这样的题目来考,那每个考生都会,甚至小学生也不会错误。那么,考生失误,并非重要信息把握不住,而是被次要信息干扰所致。从这个意义来看,次要信息的干扰力量,足以把一位高考考生的智力水平降低到小学以下。

三、语文阅读题语言连贯题目

首先聚焦语句中关键性、相关性、关联性的词语(重要信息);然后依据重要信息寻求突破点,组合排序或作出判断。

[例·2013北京卷·4]

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波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出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首先,聚焦四个语句中的关键性词语:①较弱的电磁辐射,②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③不太强的电磁波,④强电磁波。

将重要信息分组归类,显然,②④应属同类,而四个选项里,②④连在一起的,只有D。据此可知,答案为D。

这道题目,四个句子,170多字。但考查的实质是:

下列各项,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较弱的电磁辐射。②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

③不太强的电磁波。④强电磁波。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十分清楚,聚焦重要信息是准确、快速完成题目的关键。

这种认识,是和语文学科的性质完全一致的。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在生活中,我们一辈子就在做一件事:分割两类信息,聚焦重要信息。只是我们往往处在“自发”状态,而非“自觉”状态。你认为重要的,并不见得重要;谁认为重要的才重要呢题目认为重要的才重要。语文高考,一份试题,七八千字,二十道左右的题目。根据题目,到相关文字中筛选、转化信息,不就得了吗只是我们不再是“自发”,而是“自觉”。

阅读类题目的实质二

现代文阅读是集中体现高考阅读类题目实质的题目,各地高考试题对现代文阅读文本的称呼略有差异。

俗称“小阅读”的文本,大多为必考题目,一般被称为论述类文本。“小阅读”题目的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目。

俗称“大阅读”的文本,有选考题目和非选考题目两类。选考题目的文本一般在实用类文章(传记为主)和文学类作品(小说为主)中选择;非选考题目的文本一般为文学类作品(散文为主)。“大阅读”题目的形式主要是简答题目。

谈阅读类题目的实质,我们更看重题目形式。

正因为“小阅读”文本的考查大多采用选择类题目,所以,“小阅读”名为阅读,实非一般意义的“阅读”。文本并不是阅读的目的,只是设置题目的依托;选择题和文本之间很少有深层联系。造成选项不符合文意的手法只有两种:“颠倒黑白”或“无中生有”。

[例1·2013年全国课标一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本阅读:2—3分钟准确把握文本思路。

大致步骤:①各语段之内,句与句比较,筛出重要语句;②重要语句内,词与词比较,把握重要词语;③连缀重要词语,把握语段大意和文章思路。

例: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时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文本思路要点

一、期待老子时代新的解决线索

二、出土佚籍使老子时代得重考

三、汉帛书改变对早期道家认识

四、《老子》应不晚于战国时期

五、古书老子长于孔子说可确信

据题精答:选择题目——排除干扰,认清实质

①定位——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本中择出与之“照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照应句;

②对照——比较选项和照应句,找到二者有差异的表述相对照,可以接受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③判定——对照中需要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自己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从而快速、准确判定选项的正误。

例: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A.相对应文句: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问题实质是:“如××”是表明“××以后”。

B.相对应文句: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问题实质是:“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的意思是“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

C.相对应文句: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问题实质是:“受到辨伪家的怀疑”意思是“被人指为伪书”。

D.相对应文句: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问题实质是:“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是“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

参考答案:A

这篇论述类文章1100多字,三道题目12个选项有870多字,约2000字。

高考语文阅读题考查的实质是这样三个问题:

下列判断是否正确

1、“如××”是表明“××以后”。

2、“受”是“多有受到”。

3、“显然已据有崇高位置”是“证明已经形成”。

要回答这样三个问题,只需要小学以下水平的推断或联想能力,并不需要读懂这篇文本。考生选择错误,完全是被次要信息干扰所致。

高考语文阅读题知识点

1、词语的含义——临时赋予(如名词、动词、成语等在文中的语境义)

如 “体无完肤”(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灵性”(情感和美感)

2、句子的含义——含蓄表达(言外之意)、修辞表达(如比喻还原)

如“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北平有个边际、有历史文化内涵、亲切感和依恋情)“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一种长久愿望和庄重的活动)

3、词语的表达效果——修饰性词语(如定语、状语等的限制作用)、富有表现力的叠词(强化语义、增强音韵美等)、描写传神的形容词、动词(生动刻画、以动写静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如褒词贬用、贬词褒用,表达特殊情感等)

4、句子的表达效果——各类修辞句(主要有比喻、比拟、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比、反语、夸张、对偶、借代、引用等在文中的表现力)

5、词语、句子、段落的作用——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考察:形式(与上下文内容之间的关联及其所表达的特定效果)内容(与文章中心或段落中心的关联及作者的情感倾向等)

①词语的作用——能充当题眼、文眼或句眼的词语(点明主旨或强化某种思想感情)、能充当贯穿全文的线索的词语、具有特殊表情达意作用的词语等、能揭示特定的语义关系的词语(如复句中的关联词、段落之间的呼应性词语)

②句段的作用——文中的总起性句段、过渡性句段和总结性句段:总起(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或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等)过渡(承上启下,照应开头,埋下伏笔,补充交代等)总结(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深化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如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以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见2006关于“世纪之星——冰心”一文)

6、文中段意概括——抓住段内的中心词或中心句概括(如议论性语段中段首的观点句或段尾的归纳句、记叙性语段中的抒情议论句等,概括时或删繁就简、或补足指代、或合零为整、或变换句式,如双重否定变肯定、反问变陈述、复句变单句)、抓住过渡句概括(注意上下语段之间的关系)

7、全文主旨概括——叙事性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人生感悟、主观情思)、说明性文章的中心内容(事物的特点、功能、构造、成因、原理等)、议论性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的观点、见解)、写景状物抒情性散文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8、文章的结构(思路)分析

①叙事性文章——线索(实物线索、人物线索、事件线索、情感线索)、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②说明性文章——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理顺序——由一般到个别、由主到次、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作用——条理清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等)

③议论性文章——论证层次(引论:即提出论点的总论部分本论:即证明论点的分论部分——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总分式结论:即归纳论点部分

9、全文要点信息的归纳与提取——说明性文中的内容要点(如被说明事物的特点、功能、构造、成因、原理等)、议论性文章中的内容要点(如论证展开的分论点、分析的角度、论据归纳、原因归纳等)

如请对文章内容作100字左右的摘要(见2006关于“城市色彩”一文)

又如依照文意,概括冰心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成就。

又如茨威格将维也纳视为“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的原因是(宽松的生存空间、宽松的文化环境)

10、写作意图(用意、目的)分析——一个句子的用意(潜台词、画外音)、一个段落的用意(结构、内容)、全文的写作用意(通过分析某种现象,揭示某个道理,抒发某种感情,达到某种讽刺、批评、针砭时弊、劝诫、警示、暗示、希望、呼吁等目的,要与概括文章的中心区别开来)

11、写作艺术手法及其艺术效果赏析

①修辞手法——如上的12种常见修辞格(指出所用修辞的一般特点和作用,分析其在特定语句中对描写、抒情或议论等方面起到的表达作用)

②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想象、联想、象征、抑扬、虚实、动静、铺垫、映衬、渲染、烘托、衬托、对照等(分析各种表现手法在写景状物、刻画形象、抒发感情、突出或暗示中心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不可架空表达)

③描写方法——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等,作用有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主旨等)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一般描写方法,以及白描、细节描写、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描写、反衬性描写等特殊方法,作用主要是反映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文章的主旨、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④表达方式——记叙(记叙方式:顺序、插叙、倒叙、补叙)说明(说明顺序:时间、空间、事理;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列图表、打比方、引用法、拟人法等)议论(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即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含蓄抒情)

⑤不同文体的结构章法——叙述性文章:人称运用(三种人称的作用)、叙述线索(明线、暗线之分)结构方法(首尾呼应、过渡、铺垫、伏笔、悬念、抑扬、详略等)说明性文章:说明顺序的安排、说明详略的处理、说明材料的取舍等;议论性文章:议论方式(立论、驳论、立驳结合)、论点呈现方式(开门见山、中间开花、篇末归结,水到渠成等)、论证层次(如上说明)、论据与论点的统一(分析举例、引用的目的)、推理方式(类比、因果、假设)

12、写作语言特色(风格)赏析——语言表达的特点及作用(如整散结合、长短结合、特殊的句式与语序等形成的表达效果)、语言表达的整体特色或风格(如清新自然、新鲜活泼、朴实无华、平易浅近、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俚俗活脱、幽默诙谐、轻松俏皮、讽刺辛辣、简练传神、含蓄委婉、细腻生动、婉曲蕴藉、耐人寻味、雄浑豪放、热情奔放、华美奇丽、庄重典雅、严谨绵密等,先点明语言特色,再结合具体语句进行简要评析)

13、各种读写拓展题

①论证型——举例分析,印证观点的正确性(观点呈现、举例分析、结论,举例具体准确,分析紧扣观点,层次清楚,表达完整)

②评论型——评价文章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注意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展开评价评价),评价文章的有关观点(联系社会生活,肯定积极影响、现实意义,指出历史局限;陈述赞成或反对理由等)

如用人认为,现在都用空调、电扇,传统的扇子可以推出生活舞台了,你同意吗请从两方面说明理由。(扇子的实用功能、审美价值、收藏价值)

又如你对“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剽掠夺之为者乎”这句话的思想意义有何评价(不要置民生于不顾的思想对当时和现在都有积极意义,但“得志”的“志”从历史角度讲有一定局限性)

③描写型——对话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场景(画面)描写(根据文章给出的情境要求,展开合理想象,运用一定的描写方法,选择相应角度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不作主观评论)

如“归而妻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一情景充满生活情趣,请展开想象拟写一段对话。(妻余问答)

④续写型(或补写型)——续写结尾(从上文的特定语境出发、或归纳总结,或抒情议论,或联想暗示,要注意选着与语境要求相适应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补写句子(如补写排比句、补写过渡句、补写实例等,要注意前后表达的以致性及语义的衔接等)

如文末说“不,不仅是一种享受……”请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⑤仿写型——根据例句的表达格式,展开联想(注意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的以致性,内容的相关性、合理性

⑥简介型——事物简介、作品简介、人物简介等(充分提取全文的信息要点,表达力求简明准确,不作主观评价,或把说明性图表改写成简介性说明文字)

⑦建议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围绕文章规定的相关主题,提出合理建议(建议具体明确、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如你将受邀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研讨会,请就如何振兴剪纸艺术准备一份发言提纲.

⑧联想感悟型——根据指定的对象特点或特定的情境要求,展开对相关的人事情景的联想与感悟(抓住事物的特点,联想自然合理,

如“桥”的联想与感悟、“幸福之篮”的许多珍宝)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技巧:高考语文阅读题考什么》,对于高考语文知识点了解是否更加加深了一点呢更多学习相关材料,敬请关注开云平台登陆 ,小编随时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复读材料及方法!

推荐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技巧:怎样答语文题才能像数学一样精准
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技巧:高考语文阅读题该怎么做
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技巧:如何分析高考语文议论文论据
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技巧:怎样答好高考语文阅读题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2021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模板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今文经和古文经的区别在哪里 今文经和古文经的区别是什么
2021高考语文必备篇目 2021高考语文必备古诗词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最难背的文言文 高三最难背文言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常考的句子 梦游天姥吟留别常考默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