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平台登陆 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九十五条论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开云平台登陆 。(http://www.pourbars.com/)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九十五条论纲》的背景
马丁·路德在大学中学习法律的同时,接受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此后又研究神学,1508年起,在维滕堡大学担任神学教授。曾经周游各地﹐到过罗马,耳闻目睹罗马教廷和教会的腐败黑暗,产生了改良教会的思想。罗马教会宣扬,人死后灵魂要想升入天堂,必须由教士履行宗教仪式。
民间一般认为﹐同年10月31日(现代新教国家的改革节)马丁·路德将这拉丁文写就的《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disputatio pro declaratione virtutis indulgentiarum)》(共九十五条)(但是按照《资本战争》的记录,人们对该文是否是马丁路德所贴仍有争议,而且该战争檄文的确是由学者富罗雷撰写。事实上,这个奥古斯汀传教士的论纲是在1517年10月31日以邮信附件的形式寄给当时的马格德堡和美因茨大主教的。而路德当初对于发放免罪券只是希望换一种方式而已。)按神学辩论的惯例公布于维滕堡的大学教堂大门上(见下图,当时也常作为公告牌),要求对有关赎罪券功效问题公开讨论。史料证明论纲其实最先是作为信件的附件递交给阿尔布雷希特·冯·勃兰登堡﹐愤于对后者刚愎自用和置若罔闻﹐作为神学教授的路德为推动学术讨论将九十五条散发给予大学同僚(抄本之一今藏于布伦瑞克-吕内堡公爵,即汉诺威选帝侯位于Wolfenbüttel的城堡图书馆里)。虽然始终无人来和他辩论,而这篇短文却在他并不知情的情况下不胫而走,成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索。 教宗知道此事后,下令切责路德,又派代表到巴伐利亚的奥格斯堡。路德当着教宗的代表面前,否认其统治基督教的权力,又替约翰·胡斯辩护,痛斥那些下令把他烧死的人。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九十五条论纲》的基本观点
实际在写就论纲的当时,马丁·路德刚经历完痛苦的信仰挣扎,马丁·路德公布这些陈述的本意如其引言中所述, 仅仅只是作为学术辩论的出发点,正即所谓“论纲”(disputatio pro declaratione),而非政治纲领﹐为的是改良罗马教会而非进行对抗式的改革。毫无疑问,其对罗马教会权威的公然挑衅的宣言性效果并不合其马丁·路德本人的意愿。他说:“我只点了一把火,但是所用的是真理的语言。” 由于他的主张符合当时对罗马教会普遍不满的市民阶级和新兴贵族的利益,路德派(信义宗)很快由德意志各邦传播到了欧洲各地。
这九十五条中,其大部分用语作为论纲直接引用了阿尔布雷希特·冯·勃兰登堡和赎罪券教士的宣讲。其中第42-52条表达路德主要的观点,最末尾的四条为其抗议的动机。表面看来它反对买卖赎罪券,批判靠善功得救的观念。从积极正面来看,它宣扬悔罪得救,真诚的悔改、撕裂心肠的悔改、悔改相信耶稣在十字架受死、流血,从而使人的罪得赦免、得拯救。(见论纲第1-4条)。这就是施洗约翰所传的福音:“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3.2)也正是耶稣所传的福音:“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4.17)。
第三十六条指出﹕“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 ”
第三十九条解释了赎罪券教士宣讲背后的虚假本质:“最博学的神学家也很难自圆其说,如果他同时向信众鼓吹赎罪券的特效,又宣扬真诚悔罪的必要性。”
第八十六条则终于将锋芒直指教宗:“教宗是当今的富中之富,他的钱比古时最大的富豪克拉苏还多,那他为什么要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而不掏自己的腰包来建造圣彼得大教堂呢”
第八十九条 而且“既然说教宗发售赎罪券是为了拯救灵魂,而不是为了金钱,那么,他又为何废止了从前允诺的具有同等效力的赦免和宽宥”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九十五条论纲》的历史意义
1519年,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参加神学论战,否认教宗的权力,说是没有教宗,教会也能存在。他点燃的宗教改革之火,在德国有了燎原之势,犹如耶稣所说:“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太10.34)托马斯·闵采尔领导的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参加进来。他们的要求超出了马丁·路德宗教范围内的改革,而逐步发展为德意志农民战争。1521年,在教宗授意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要他在沃尔姆斯(Worms)召开的国会上认罪,并撤回这九十五条论纲,他却说:“除非用《圣经》的文字和明白的理性证明我是错的,否则我决不放弃自己的观点,我的良心是被上帝的道束缚的。”由于他的行为支持了当时德意志各邦民族主义对罗马的反抗,他此后也得到北部各邦诸侯和民众广泛的拥护和保护,在萨克森选帝侯的庇护下隐居于黑森-图林根交界的瓦特堡(Wartburg),从而首先把《圣经》从希腊文译成高地德语印行。其意义在于一般民众也有机会亲身学习,诵读和解释《圣经》,而无须借助教会和教士,这就从内部摧毁了以教宗为首的罗马教会作为精神权威存在的传统根基。这在破除罗马教会对文化垄断权的同时,也奠定了德国语文的基础和规范,是文化上的一大贡献。
罗马教会所谓“反改革”的诸多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罗马教会本身。在1550年代特伦多会议上,天主教会(la Chiesa Cattolica)正式成形后,会议才最终正式废止赎罪券。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九十五条论纲》的影响
1.核心思想:信仰得救、因信称义。(信仰上帝就可得救,不是靠善行来赎罪。)
2.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作用:反映了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符合新兴资产阶级进行原始积累的需要。)
3.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作用: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客观上具有反封建的作用。)
4.教权服从于王权,教会服务于国家。(君主拥有上帝授予的权利,可处罚教士甚至教皇。作用:使德意志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这种论点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是一个沉重打击,无疑是一次思想解放,从此有了思想自由和宗教自由。而这也立即在德国引起了燎原大火,农民、平民把它看成起义的信号,市民、骑士甚至部分诸侯也卷入了反教会的浪潮,顿时,路德成了各种反对派团结的中心,《九十五条论纲》也成了各派的共同纲领,两个星期便传遍了整个德国。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马丁·路德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十日谈》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神曲》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文艺复兴
@xuefen.com.cn 2013-2022 苏ICP备2022025589号-4-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