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教案的编写应当注重课堂秩序的管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案的设计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步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一
(二)探索新知。
先从简单问题出发,呈现例1:8个头,26只脚,鸡和兔子各几只?猜测一下。
追问:按顺序列表填写一下,应该是各有几只?
得出结论有3只鸡,5只兔子。
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学生活动: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多出来的脚的个数除以2便是兔子的只数,用头数减去便得到鸡的只数。如果假设所有的动物都是鸡,那么就有8×2=16只脚,这样就多出26-16=10只脚。多出的10只脚均为兔子的,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2只脚,所以算得有10÷2=5只兔,3只鸡。
(三)课堂练习。
ppt再次出示导入中的问题“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课后作业: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能够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自己设计鸡兔同笼的问题去考考小伙伴或家人。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二
生:独立解答后全班交流。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汇报不同的算法。(学生边汇报边把计算方法展示在实物展台上)。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示)。
师:古人的办法很巧妙吧?如果大家对这种解法感兴趣,课后可以再研究。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三
1(课件示:书中112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这里的“雉”指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试着说一说?
生:试述题意。(笼子里有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兔各几只?)。
师:从题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笼子里有鸡和兔共35只,脚一共有94只。
生:这题中还隐含着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这两个信息。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道题的数据是不是太大了?咱们把它换成数据小一点的相信同学们就能解决了。
2.出示例一(课件示例一)。
师:谁来读读这个问题。
谁能流利的读一遍?
请同学们轻声读题,看看题里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读题。
师:现在就请你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想怎样解决?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生:我想我能猜出来。一次猜不对,多猜几次就能猜对。
师:按你的意思就是随意的猜,为了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可以列表按顺序推算。(板书:列表法)。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想用方程法也能解决。(板书:方程法)。
生:要是笼子里光有鸡或光有兔就好算了,可这笼子里却有两种动物,我还没想好怎么算。
师:那我们就不妨按笼子里只有鸡或只有兔来思考,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或全是兔,看脚数会有什么变化,说不定从中你们就能找到解题的思路呢。(板书:假设法)。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那这些方法行不行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你们感兴趣的方法进行尝试验证一下吧。
生:在小组内尝试各种方法。
师:经过上面的研究学习,你们都尝试运用了哪种方法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生1:我们小组用列表法找到了答案,有3只鸡,5只兔。
生:很麻烦。
师:是啊,那要花费很长时间。哪个小组还想汇报?
生:我们小组用方程法计算的。(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过程。)。
生:说数量关系。(鸡脚数+兔脚数=26只脚)。
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你能想到另两个数量关系吗?
生:汇报师板书两方程。
师:除了可以设兔有x只,还可以怎样设?
生:还可以设鸡有x只。那兔就有(8-x)只。
师:对,那根据什么数量关系你又能列出怎样的方程呢?
生:汇报,根据鸡脚数+兔脚数=26只能列出方程2x+4(8-x)=26根据26只脚-鸡脚数=兔脚数能列出26-2x=4(8-x)根据26只脚-兔脚数=鸡脚数能列出26-4(8-x)=2x。
师:同学们看根据不同的数量关系我们能列出这么多的方程,但是同学们要注意用方程法解决问题时必须要找准数量关系。
师:除了这两种方法,假设法有运用的吗?
生:汇报。我们小组是把笼子里的动物都看做鸡。(板书:全看作鸡)。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假设笼子里都是鸡,应有脚8×2=16只,比实际少了26-16=10只,一只兔少算2只脚,列式为:4-2=2只,所以能算出共有兔10÷2=5只鸡就有8-5=3只。(生说师板书计算过程)。
师:这位同学说的你们听明白了吗?结合算式进行明理。明确每一步算式各表示什么意义。
师:这种方法都明白了吗?结合课件图画进行解释质疑。
生:16只。
师:实际上笼子里有26只脚,怎么会少了10只脚呢?(课件显示)。
生:每只兔子少算2只脚。
师:一共少算10只脚,每只兔子少算2只脚,所以有5只兔子,3只鸡了。
生:试做。
师:刚才已经假设都是兔的同学,再按假设全是鸡的情形算一算。
生:练做。
师:谁来说说假设全是兔该怎么算?
生:假设笼子里都是兔,就应有脚8×4=32只,比实际多了32-26=6只。一只鸡多算2只脚,4-2=2只。就能算出共有鸡6÷2=3只。兔就有8-3=5只。(生说师板书计算过程。)。
师:你们也都算上了吗?师解释:要是都是兔的话,就有32只脚,而实际有26只脚,为什么会多出6只脚呢?(课件示)。
生:每只鸡多算2只脚。
师:一共多算6只脚,每只鸡算2只,所以有3只鸡,5只兔。
师:还有运用其他方法的吗?
生汇报:列表法适合于数据小的问题,数据大了就不适用了。
方程法思路很简捷,但解方程比较麻烦。假设法,写起来简便,但思路很繁琐。
师:那以后我们再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四
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列表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了解使用假设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和列表中经历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五
生:我学会用……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师:今天通过大家的自主探索,找到了多种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方程法和假设法应用得都比较广泛。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比如有些租船问题,钱币问题等。下节课我们就应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列表法。
方程法假设法。
解:设有兔x只,鸡就有2(8-x)只。全看作鸡。
4x+2(8-x)=268×2=16(只)。
x=54-2=2(只)。
8-5=3(只)10÷2=5(只)。
答:有5只兔,3只鸡。8-5=3(只)。
26-4x=2(8-x)全看作兔。
26-2(8-x)=4x8×4=32(只)。
26-2x=4(8-x)4-2=2(只)。
26-4(8-x)=2x6÷2=3(只)。
8-3=5(只)。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六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所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尝试与猜测”的第一课时《鸡兔同笼》,教材安排了此类应用题,且把它归类于尝试与猜测这个大课题之下,其用意就是要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与思考,并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教材借助于“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数据的过程。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围绕“鸡兔同笼”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逐一尝试法,跳跃尝试法,取中尝试法等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三年级时学习了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他们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逐一尝试法列表解决问题。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和解决问题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列表枚举的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掌握利用数据比较、判断、调整的方法。
突破点:发现规律,确定猜测范围。
教学过程中我将游戏导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授部分围绕着“自主参与---合作学习----深刻体会”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游戏导入,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个初步的鸡兔腿数的计算意识。
二新授部分,通过观察主题图,确定数学信息,根据要求填写表格。汇报三张表格的填写过程,以及所运用的尝试方法的各自优势所在。
三迁移练习,综合应用。
四课堂总结及情感目标延伸。
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一游戏导入。
初步计算鸡兔的总腿数。“今天我们来玩个接数游戏,请你仔细听,然后大家一起接数。一只小鸡一只兔,两个头六条腿。两只小鸡两只兔,四个头十二条腿。。。。。。”目的是在学生头脑中对鸡兔的头,腿的总数有个初步映像。在这里利用了生活资源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背景来参加这个活动,使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游戏导入也起到了引题的作用。此时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渗透德育教育。
二新授部分。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结合刚才的游戏去猜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猜测的数据都能符合鸡兔有20个头这个条件。要想验证数据是否正确,就是要看腿的总数是否符合题上的条件54条。
2于是,安排了学生自己列表填数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凭自己的猜测来调整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猜测是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因为已经有了导入的铺垫所以在这个环节我没有给与更多的提示。
3展示学生的表格与书本相似的。我先把问题抛给学生:现在老师给大家一点时间,请你仔细看看这三张表格是怎样填数的。小组再一次合作交流。
第二张表格是学生自己汇报完成。强调跳跃尝试法的制表过程。它有很多种呈现方式。可以从2只鸡,18只兔开始。每次增加2只鸡。或者是每次增加不同数量的鸡的只数。
第三张表格,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这种方法对于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是一次提升的过程。总结制表方法:取中尝试法。
三迁移练习,综合应用。
我把教材的练习题部分改动。因为本课主要不是为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本身,而是借助这个载体解决与之类似的问题。
第一题是为了巩固本课的新知。
第二题的答案有两个,在学生找到第一个答案的时候。引导学生继续举例。这说明了数学答案的不唯一性,要求学生有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课堂总结及情感目标延伸。
1总结列表是解决一般问题的策略,以及列表的三种方法。
2根据时间灵活安排《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呢?(课件)。
五反思教学效果。
深入浅出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了列表不仅可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
本节课能够顺利完成,那是因为学生的合作交流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让学生学会讨论,合作交流。讨论会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
以上就是我的反思性说课。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形式的比赛。感谢一直帮助我的网友,老师。我的课不一定成功,但这次非比寻常的经历却让我成功的学到了很多知识。
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第二稿。
哈市松北区万宝中心校车成超。
教材分析。
本课时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逐一尝试法,跳跃尝试法,取中尝试法等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时学习了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他们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逐一尝试列表解决问题。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和解决问题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列表枚举的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掌握利用数据比较、判断、调整的方法。
突破点:发现规律,确定猜测范围。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
一游戏导入,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个初步的鸡兔腿数的计算意识。
二通过观察主题图,确定数学息,根据要求填写表格。
三汇报三张表格的填写过程,以及所运用的尝试方法的各自优势所在。
(一)游戏导入,初步计算鸡兔腿数。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接数游戏好吗?要求事请你仔细听,咱们大家一起数下去。
一只小鸡,一只兔,两个头,六条腿。
两只小鸡,两只兔,四个头,十二条腿。
三只小鸡,三只兔,六个头,十八条腿。
四只小鸡,四只兔,八个头,二十四条腿。
五只小鸡,五只兔,十个头,三十条腿。
师:同学们数得很准确。原来在动物身上有许多数学信息是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如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就是研究鸡兔同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鸡兔同笼问题的应用题。(板题)。
二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课件)。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有鸡、兔,20个头,54条腿)。
现在同学们就来猜一猜鸡兔各有多少只?(可以根据我们刚才玩的游戏)。
师:把你猜想的结果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生1:鸡7只,兔13只。
师:他的答案是否正确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腿:14+52=66条。
生2:猜测鸡是15只,兔是5只,腿50条。
师:总腿数少了4条,怎么办?请同学们用老师发的这张表格完成你的猜想。
(展示学生的表格与书本相似的)。
现在老师给大家一点时间,看看这三张表格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5分钟。
师: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三张表格。
1课件出示:第一张表格。
师:谁来解释一下第一栏的过个数字各代表什么意思?
谁来说说第二栏的各数的意思?
师:你们认为第一张表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找到正确答案的?
(第一张表,它是先假设鸡有一只,则兔子有19只,看腿的总数是不是54条,腿多了,说明兔子多了,然后依次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就这样依次的用一只鸡换一只兔,再算腿的总数符不符合条件,直到找到正确答案为止。最后经过了13次计算,终于找到了答案。)。
师:我们给这种列表方法取个名字叫“逐一尝试法”
小结: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每减少一只兔增加一只鸡,腿的总数都减少2只。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张表。
2、课件出示第二张表:
师:谁愿意说说第二张表格的列表过程?
第一次换了4只鸡,总腿数减少8条。第二次又换了5只鸡,总腿数减少10条。于是又换了5只鸡,总腿数是50条。由此可以判断兔的只数应该在5和10之间。接下来又增加1只兔,2只兔,得到正确答案13只鸡,7只兔。
师:我们给这种列表方法也取个名字叫“跳跃尝试法”。
3、课件出示第三张表。
师:谁来解释一下第三张表是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先是假设兔子数和鸡的只数各一半,发现总腿数偏多,于是肯定兔的只数多了,应该减少兔子的只数来增加鸡的只数。
师:我们给这种列表方法取个名字叫“取中尝试法”
师:看完了这三张表,你能不能说说这三“逐一尝试法,跳跃尝试法和取中尝试法”在列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小结:逐一尝试法:优点是能够引导大家发现规律,而且答案不会遗漏。
跳跃尝试法:优点是尝试的范围缩小了一半。
取中尝试法:需要不断调整,思维价值大。
三作业布置,巩固提高。
1、停车场里有三轮车和自行车共22辆,有59个轮子,自行车、三轮车各几辆?
四全课总结。
在这节有趣的数学课上,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灵活安排)介绍《孙子算经》:《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呢?(课件)。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列举法”,并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尝试与猜测的过程中,探索出“列举法”,最终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让学生养成“尝试”的数学思维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了解中国数学历史,渗透数学文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列举法”,并运用“列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及相类似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尝试与猜测的过程中,探索出“列举法”,最终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教学关键:
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具准备:
三个表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一只鸡有几条腿?一只兔有几条腿?(生齐答)。
2、师:(出示卡片:三只鸡两只兔)这个笼子里一共有几个头?(生齐答)一共有多少条腿?(让生独立计算后,再指名说说计算的方法)。
3、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鸡兔同笼”。(师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二、授新课。
1、师: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看。
(师出示:鸡兔同笼,一共有8个头,20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师:请你赶快猜一猜吧!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2、师(出示题目):鸡兔同笼,共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1)。
a、让生齐读题目。
b、师让生独立思考后再与同桌交流。
d、此时,师明确告诉学生:像这样依次尝试的方法我们就叫它一一列举法。(师板书:一一列举法)。
e、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指名生说)。
(2)小结:对于发现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你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
a、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个表格,我们从1开始假设时就有78。
条腿和答案的54条腿相比,怎么样?我们能不能让列举的次数更少一些?现在就请你们四个人为一小组开始讨论:(讨论后再请小组汇报)。
b、根据生的回答,师板书:
c、师小结: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真聪明!那我们也给。
这个表格取一个形象的名字,就叫它跳跃式列举法(师板书:跳跃式列举法)。
(3)师:还有别的列举法?
a、学生可能会说出取中列举法,师就问让其说清楚,明白。
学生可能说不出时,师出示(先假设鸡和兔各占一半,再列表),再让生试填表格3,最后集体订正。
b、像这样,从中间开始列举的方法叫取中列举法(师板书:取中列举法)。
3、观察比较这三种列举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指明生说,师再小结)。
三、
1、试一试。
完成81页练一练第2、3题。(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深化练习:一次数学竞赛,共10道题,每做对一道可得8分,每做错一道扣5分,小英最后得41分,她做对了几道题?(此题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先请生说,师再总结。)。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八
“鸡免同笼”是一个精曲问题,在不同年级教学中,定位于不同的解题方法,在教学课程中,老师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经历猜测环节。让学体会有序思考的过程,例题一出示,老师并没有急于讲明如何做的方法,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共同研究讨论,使同学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开拓了思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由于之前求“鸡兔可能有多少只”时,学生已经把所有可能的情况罗列出来,再让学生求“鸡兔各有多少”,学生就很容易想到去计算罗列的各种情况的腿数。部分学生自然就跳跃到用假设法来计算,这就沟通了算术方法和假设法的联系,假设法也是列表调整后最简洁的.方法,而方程法也是从假设法得到的。这个过程,让学生完整地经历“假设—计算—推理—调整”的过程,从中体验假设的基本思路,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学可学,切合学生的实际,切合教材要求,切合教材实际,学生能掌握方法,思维能得到发展,切合教学实际。老师在教授学生的各种计算方法后,应及时地进行沟通这些方法之间的联系,就更好体现了本节内容内在的逻辑关系,数学的应用价值,也得到了良好的实现。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九
在我校本学期组织的公开课教学中,我讲的是人教版的数学《鸡兔同笼》这课。由于我所教的班级学生整体基础较差,课前我对我班的学生进行了估计。一小部分学生接触过鸡兔同笼问题,但对于多数的学生来说,学习《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节课当中,我决定主要借助教师引导探究这个手段,让学生在尝试,探索,合作中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
师生共同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列表法,假设法和代数法。让学生认识、理解、运用假设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此,以表格中数据变化规律为探究基础,以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为探究方式,以课件动态演示为探究辅助手段,巧妙地将认知经验和思维过程转化成了数学语言,即数学算式,从而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全新的一般策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推理能力。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在本节的教学中,学生不容易理解或者说容易出错的就是第三步,实际上也就是对“差”的分析,因此,我和课件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假设全是鸡,就多出了10只脚,而每增加一只兔子,减少1只鸡,多出的只数就会减少2,10里面有5个2,所以应该有5只兔子,这里一定注意要和学生讲清楚2是什么,要学生不仅仅是看算式,更要看算式前面的文字。结合前面的文字来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的10是什么,2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学生才会对假设法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反思整节课,我感觉基本实现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例如:
首先,我感觉多媒体课件虽然帮助学生非常直观的理解了“假设法”的这种思维过程,让复杂问题简单化了。但我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只是停留在直观、表象这一层面,只有少数同学将这一思考过程内化成成为了自己的一种解决这类知识的模型,大多数同学还是比较喜欢用代数法来解决。
然后,就是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够合理,导致本节课我并没有完成我预设的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也感觉到本节课的内容着实又点多,虽然问题没几个,但本节课重在方法的渗透,学生必须经历多种方法解决该类问题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绝对不能走过场的,必须实实在在的开展探讨活动,这样学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不断调整解题策略,逐步探讨出不同的方法,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一节课的时间就显得不够用了,导致最后没有时间来了解日本的龟鹤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解决的办法,因为这是一节公开课,所以要给所有听课教师呈现一节完整的课,那么就要有联系生活实际的练习或者说必须做几道练习题,那么在前面为了节省时间就可以说说解题的思路或者让学生说说列式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解决龟鹤问题,也可以出示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解决,这也就体现了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很大,让学生觉得学好数学有很大的用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十
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
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
一、呈现鸡兔同笼问题。组织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小组活动。
2、交流方法。
3、
二、做一做。
独立完成第1—3题,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第4题的答案有多种,启发学生找出不同的答案。
讨论第4题与前3题所给条件的不同,从而让学生知道哪些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哪些题是有多种答案的。
方法1方法2方法3方法4。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十一
预设:
学生1:列表法能很清晰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2:因为数字比较简单,所以列表法还可以用,但是数字变大时,列表法就会比较麻烦,会浪费很多时间。
教师:说得非常好,那我们就来尝试研究一下更简洁的方法吧。同学们再来观察自己刚才列的表格,看看这些数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些数学规律,请将你的想法跟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
学生1:鸡的数量每减少1只,兔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也跟着增加2只。
学生2:兔的数量每减少1只,鸡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反而减少2只。
【设计意图】列表法虽然烦琐,但这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学习假设法的基础,因此也是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让学生以填表的方式初步体验鸡兔同笼情况下随着鸡或兔只数的调整,脚的总数量的变化规律,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4.数形结合理解假设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我们一起继续来看这张表格,通过分析表格来将同学们的想法表述得更加清晰。
(1)假设全是鸡。
教师: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十二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列举法”,并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尝试与猜测的过程中,探索出“列举法”,最终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让学生养成“尝试”的数学思维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了解中国数学历史,渗透数学文化的思想。
让学生学会“列举法”,并运用“列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及相类似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尝试与猜测的过程中,探索出“列举法”,最终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三个表格,卡片。
一、导入。
1、师:一只鸡有几条腿?一只兔有几条腿?(生齐答)。
2、师:(出示卡片:三只鸡两只兔)这个笼子里一共有几个头?(生齐答)一共有多少条腿?(让生独立计算后,再指名说说计算的方法)。
3、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鸡兔同笼”。(师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二、授新课。
1、师: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看。
(师出示:鸡兔同笼,一共有8个头,20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师:请你赶快猜一猜吧!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此时,学生很容易猜出,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各种想法,再说:我把。
这题的数字变大一些,你能猜出鸡、兔各有多少只吗?
2、师(出示题目):鸡兔同笼,共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1)a、让生齐读题目。
b、师让生独立思考后再与同桌交流。
d、此时,师明确告诉学生:像这样依次尝试的.方法我们就叫它一一列举法。(师板书:一一列举法)。
e、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指名生说)。
(2)小结:对于发现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你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
子。
a、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个表格,我们从1开始假设时就有78。
条腿和答案的54条腿相比,怎么样?我们能不能让列举的次数更少一些?现在就请你们四个人为一小组开始讨论:(讨论后再请小组汇报)。
b、根据生的回答,师板书:
c、师小结: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真聪明!那我们也给。
这个表格取一个形象的名字,就叫它跳跃式列举法(师板书:跳跃式列举法)。
(3)师:还有别的列举法?
a、学生可能会说出取中列举法,师就问让其说清楚,明白。
学生可能说不出时,师出示(先假设鸡和兔各占一半,再列表),再让生试填表格3,最后集体订正。
b、像这样,从中间开始列举的方法叫取中列举法(师板书:取中列举法)。
3、观察比较这三种列举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指明生说,师再小结)。
4、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
大家有信心运用所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吗?
1、试一试。
完成81页练一练第2、3题。(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深化练习:一次数学竞赛,共10道题,每做对一道可得8分,每做错一道扣5分,小英最后得41分,她做对了几道题?(此题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先请生说,师再总结。)。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十三
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
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
一、呈现鸡兔同笼问题。组织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小组活动。
2、交流方法。
3、
二、做一做。
独立完成第1—3题,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第4题的答案有多种,启发学生找出不同的答案。
讨论第4题与前3题所给条件的不同,从而让学生知道哪些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哪些题是有多种答案的。
方法1方法2方法3方法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十四
通过复习进一步用假设法或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法:分析、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多媒体。
1、板书课题。
2、复习目标:
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或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1、填空:
一只公鸡()条腿,两只公鸡()条腿,五只公鸡()条腿。
一只兔子()条腿,两只兔子()条腿,五只兔子()条腿。
鸡兔共五只,腿有()条。
2、谁记得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呢?
学生回答。
3、了解抬脚法。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
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古人的算法可以用下图表示:
头…35脚减半35下减上35上减下23…鸡。
脚…94471212…兔。
(1)、鸡兔同笼,有20个头,56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3)比赛答题,对一题加10分,错一题扣6分,一道对题比一道错题多()。
分。
1、小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2、检测:
a、问答:
(1)解答鸡兔同笼问题要弄清()多少只,还要弄清()多少只。
b、解决问题。
(3)篮球比赛,张鹏共得21分,张鹏在这场比赛中投进了几个3分球?几个2分球?(张鹏没有罚球)。
(4)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112条,龟和鹤各有多少只?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十五
1.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有关的数学史。能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结合图解法理解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在现实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会画图、列表、假设等多种解题策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能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图解法理解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重难点突破:借助已有数据利用列表尝试(枚举法)解决问题从中体会数据之间的变化特点,有意识的为下面的方法做好铺垫,通过适当地引导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让学生在尝试、探索、交流中农动“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结构,经历不同的方法结局问题的过程形成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模式方法:提出问题——列举尝试——观察发现——讨论交流——寻找解法。
作业设计:有浅入深“鸡兔同笼”的基本题型多练。
1、引导学生理解提议,找出隐藏条件,帮助学生初步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
2、列表虽然繁琐,但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方法,是解法的基础,是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从中体会数量的变化规律。
3、假设法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方法,要让学生准确的说明算理,体会为什么假设的与所求的结果不是一致的道理。
4、列方程解时要借助实例,体会设x的技巧,因为学生学习内容的局限性,让学生体会设其中只数多的兔为x的道理,方法是设出一部分,根据总数列出方程(易列难解)。
全体教师针对研究主题进行研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探讨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以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让全体教师对刺客的教学内容有明确的思路。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十六
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一)引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先从简单问题出发,呈现例1:8个头,26只脚,鸡和兔子各几只?猜测一下。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3只兔子,5只鸡,22只脚;4只兔子,4只鸡,24只脚。均不对。
追问:按顺序列表填写一下,应该是各有几只?
得出结论有3只鸡,5只兔子。
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学生活动: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多出来的脚的个数除以2便是兔子的只数,用头数减去便得到鸡的只数。如果假设所有的动物都是鸡,那么就有8×2=16只脚,这样就多出26-16=10只脚。多出的10只脚均为兔子的,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2只脚,所以算得有10÷2=5只兔,3只鸡。
(三)课堂练习。
ppt再次出示导入中的问题“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课后作业: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能够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自己设计鸡兔同笼的问题去考考小伙伴或家人。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十七
通过学习进一步用假设法或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法:分析、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
多媒体。
一、定向导学:2分钟。
1、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或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二、方法归类:8分。
1、填空:
一只公鸡()条腿,两只公鸡()条腿,五只公鸡()条腿。
一只兔子()条腿,两只兔子()条腿,五只兔子()条腿。
鸡兔共五只,腿有()条。
2、谁记得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呢?
学生回答。
3、了解抬脚法。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
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古人的算法可以用下图表示:
头…35脚减半35下减上35上减下23…鸡。
脚…94471212…兔。
三、解决问题:10分。
(1)、鸡兔同笼,有20个头,56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3)比赛答题,对一题加10分,错一题扣6分,一道对题比一道错题多()。
分。
四、小结检测:20分钟。
1、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2、检测:
a、问答:
(1)解答鸡兔同笼问题要弄清()多少只,还要弄清()多少只。
b、解决问题。
(3)篮球比赛,张鹏共得21分,张鹏在这场比赛中投进了几个3分球?几个2分球?(张鹏没有罚球)。
(4)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112条,龟和鹤各有多少只?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十八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2、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本课时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等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初步学习了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他们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逐一列表法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校外的奥数班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学在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组经验。
(一)创设情境。
(媒体出示课本第80页的情景图)。
师:请你猜一猜,图中大约有几只兔子,几只鸡?
生1:我猜大约是7只,兔子5只鸡。
生2:不一定。因为有一棵树把鸡和兔子挡住了,所以我不知道各有几只。
(二)探求新知。
师:如果告诉你: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脚,鸡、兔各多少?能求出几只兔子,几只鸡吗?(媒体出示题目的条件)。
师: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想好了,可以写在作业纸上。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那个小组的方法多样。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先假设有1只鸡,19只兔子,脚就有78条。脚太多,然后又假设有2只鸡,18只兔子,脚还是太多了。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鸡,7只兔子。
师:还有哪些小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组2:我们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们发现鸡增加1只,兔子减少1只,腿就减少2条,所以我们没有一个一个的试,那样太麻烦,而是从2只鸡,18只兔直接跳到10只鸡,10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鸡,7只兔。
小组3:我们小组也是列表法。我们是先假设鸡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这样比较简便。
生1:列表可以帮助我们一一举例,从中找出需要的答案。
生2:列表也就是运用假设法,通过逐步的假设,最终找到符合条件的答案。
师:那么,这三种列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3:我认为第一小组的列表方法的特点是逐一列表,这样不容易遗漏答案。
生4:虽说第一小组的方法可以完全地列出全部的答案,但比较麻烦。我认为第三组的方法比较好,可以根据题目的根据情况,确定假设的范围,这样可以很快寻找到需要的答案。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很有道理,其实同样选择列表的方法,我们因根据题目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这样可以既快又准确地寻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三)解决问题。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下面两道题目,同学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独立地尝试解决。
媒体出示两道题。
1、鸡兔同笼,有23个头,66条腿,鸡、兔各几只?请你列表的方法解决。
(学生练习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交流过程略)。
(四)学习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新的问题提出后,我并没有急于讲解如何做的方法,而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研究讨论。使同学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开拓了思维,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
2、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发展。
由于学生原有认知背景的不同,他们对解答本课时的题目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同样的列表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一定的层次。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提出统一的要求,允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在交流时,有些学生用逐一列表的方法,也没去指责他们,而是肯定他们想出好的方法;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则在课中请他们总结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适当方法的优点。这样做的目的,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就会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节课从学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因此,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开发。
2、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十九
让学生学会“列举法”,并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尝试与猜测的过程中,探索出“列举法”,最终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让学生养成“尝试”的数学思维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了解中国数学历史,渗透数学文化的思想。
让学生学会“列举法”,并运用“列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及相类似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尝试与猜测的过程中,探索出“列举法”,最终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三个表格,卡片。
1、师:一只鸡有几条腿?一只兔有几条腿?(生齐答)
2、师:(出示卡片:三只鸡两只兔)这个笼子里一共有几个头?(生齐答)一共有多少条腿?(让生独立计算后,再指名说说计算的方法)
3、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鸡兔同笼”。(师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1、师: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看
(师出示:鸡兔同笼,一共有8个头,20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师:请你赶快猜一猜吧!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此时,学生很容易猜出,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各种想法,再说:我把
这题的数字变大一些,你能猜出鸡、兔各有多少只吗?
2、师(出示题目):鸡兔同笼,共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1)a、让生齐读题目
b、师让生独立思考后再与同桌交流。
d、 此时,师明确告诉学生:像这样依次尝试的方法我们就叫它一一列举法。(师板书:一一列举法)
e、 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指名生说)
(2) 小结:对于发现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你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
子。
a、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个表格,我们从1开始假设时就有78
条腿和答案的54条腿相比,怎么样?我们能不能让列举的次数更少一些?现在就请你们四个人为一小组开始讨论:(讨论后再请小组汇报)
b、根据生的回答,师板书:
c、 师小结: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真聪明!那我们也给
这个表格取一个形象的名字,就叫它跳跃式列举法(师板书:跳跃式列举法)
(3) 师:还有别的列举法?
a、 学生可能会说出取中列举法,师就问让其说清楚,明白。
学生可能说不出时,师出示(先假设鸡和兔各占一半,再列表),再让生试填表格3,最后集体订正。
b、像这样,从中间开始列举的方法叫取中列举法(师板书:取中列举法)
3、 观察比较这三种列举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指明生说,师再小结)
4、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
大家有信心运用所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吗?
1、试一试
完成81页练一练第2、3题。(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 深化练习:一次数学竞赛,共10道题,每做对一道可得8分,每做错一道扣5分,小英最后得41分,她做对了几道题?(此题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先请生说,师再总结。)
小学鸡兔同笼教案篇二十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类数学妙题,它集题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具有训练智能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好题材。教材呈现三种解题思路:列表尝试法、假设法和方程法。列表尝试法能直观反映数据的变化,学生容易接受,但数据较大时比较繁琐不宜采用;假设法是一种算术方法,计算比较简便,但理解算理有一定难度;方程法容易建立数量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但求解过程对多数小学生而言较难。因此,本课设计的重点放在理解假设法的算理上。列表尝试法虽然有局限性,但它是假设法和方程法的基础,因此在引导学生用列表尝试法解决问题时,就要有意识地作好铺垫,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反思提升,通过鸡兔同笼问题与生活中类似问题的比较,帮助学生建立“鸡兔同笼”结构特点和解决模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可以让我们的头脑越来越聪明。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数学并且研究数学,早在1500年前就有一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那里面记载了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其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鸡兔同笼)。
(课件出示例题,指名读)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你从这道题中,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鸡的只数+兔的只数=20只,一只鸡2条腿,一只兔4条腿,鸡的腿数+兔的腿数=54条……)。
这样一道1000多年前的数学名题要大家短时间内找到答案,确实不容易,就让我们先来猜测猜测。(板书:猜测)。
谁先来猜一猜,鸡可能多少只?兔可能多少只?(鸡8只,兔12只)。
能说说你猜测的依据吗?(鸡的只数+兔的只数=20只)。
有了猜测的依据,还有谁想继续猜?(……)。
给老师一个机会,我猜鸡是1只,那兔有几只?(19只)。
怎么知道我猜得对不对?(通过计算来验证)。
(板书并验证)计算的腿的条数是78条和实际的腿的条数不相符,说明我的猜测怎么样?(失败了)。
虽然我的猜测失败了,但如果继续猜测下去,我的这次失败的猜测和验证对以后的猜测有什么启示和帮助吗?(因为78条腿比54条腿多,这就说明兔的只数多了,再猜测应该减少兔的只数,增加鸡的只数。)。
现在,就请同学们在你的练习本上,继续老师黑板上的猜测,如果你有更简单的猜测方法,也可以重新列举一个猜测。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012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