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0:06:10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时间:2023-11-10 10:06:10     小编:文轩

总结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可以是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写总结时要注重整体思维,对所总结的事物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估,避免片面和偏颇。感恩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常怀感恩之心,感激身边的一切。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3、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具准备:

幻灯片、小黑板、贴图、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二、复习检查:

1、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幻灯出示):

麦子迫不及待粮食保存防止搬家。

拜访仍有节俭神秘收获。

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声音响亮,开火车!(手势)。

大家一起来!

小猪把麦子保存起来,还经常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小牛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

小猴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食品,吃光了。

3、过渡:

一年以后,当土地爷爷再来拜访小猪、小牛、小猴的时候(相机贴图: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和小猴),他看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自己读一读课文的5—9自然段。

三、讲读5—9自然段:

1、讲读8—9自然段。

你最喜欢土地爷爷到谁家看到的结果?将你最喜欢的这一段故。

事读给大家听听!愿意的可以站起来一起读!

看来好多人都喜欢小猴,土地爷爷跟你们一样也最喜欢小猴,你们看出来了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找出句子读: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师表扬:你真聪明、真能干!板书:聪明能干)这就是土地爷爷对小猴的评价,老师用括号把土地爷爷对小猴的评价标出来,你们也在书上做做记号!(幻灯出示8、9自然段,引导学生做记号)师范读并做动作,指着图对学生:学着土地爷爷的样子做一做动作,说一说!现在你身边的同学就是小猴,你来夸夸他!(指名读)我们一起来夸夸小猴(齐读)。

土地爷爷为什么夸小猴聪明能干呢?因为他看到了什么?(生找出句子: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里堆得满满的。)对,这就是堆得满满的麦囤,贴图:麦囤。小猴将一口袋麦子变成了堆得满满的麦囤,你瞧小猴多会动脑筋啊!真聪明!真能干!学着老师的样子用“——”把表示土地爷爷看到的这句话划下来!(师引导)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土地爷爷还听到了什么呢?(生找句子: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跟着老师用~~~划一划(引导学生动笔墨,师边划边读)你瞧小猴多自豪、多有礼貌啊!现在我就是小猴,你就是土地爷爷,你来夸夸我(师生表演读)!学着我们的样子同桌之间说一说!哪两个同学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生表演读)!现在我来做土地爷爷,你们一起做小猴对我说一说(生齐读)!土地爷爷还听到了什么呢?看一看第8自然段,找一找,也用~~~在书上做做记号(一名学生上台划)你和他画得一样吗?(评价:你们真聪明!真能干!)读好这一句话(引读)!

2、过渡:那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小牛、小猴家又看到什么?听到。

评价用,划好以后再读一读!(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3、汇报自学情况:

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的成果!

a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家,他看到了什么?(生:小猪好像又回味起馒头和饼的香味,不由得舔了舔舌头。)小猪这个样子书上有一个词形容得很好,找一找(憨厚可爱)!对,这个样子这叫做憨厚可爱!从小猪的这个样子可以知道那一袋麦子已经没有了!(贴图)自己读读这句话!指名读!男女生读!

土地爷爷又听到了什么呢?(生: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那可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可惜,只吃了几天。”)师范读,馒头和饼的香味使小猪难以忘怀,但可惜的是麦子已经没有了!这句话怎么读呢?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

听着小猪天真的话语,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引说,师板书:哈哈大笑)这就是土地爷爷对小猴的评价!土地爷爷为什么哈哈大笑呢?(学生自由发挥)。

好,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把这一段完整地读一读(齐读)。

b引读: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小牛家,他又看到了什么?(生: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贴图:半口袋。听到了什么?(生:小牛告诉老人:“去年您送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谁来读读这句话?一起来!所以土地爷爷夸奖小牛很……(引说,板书:节俭)。

c小结:你们自学得真棒!同桌之间相互看一看,你们在书上做的标注对吗?以后看书时就可以用这种边读边划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把5—9自然段读一读?谁来做小猪?小牛呢?小猴?土地爷爷呢?其余的话我们一起读!(分角色读5—9自然段)。

四、总结、作业:

1、学到这里,你认为谁的做法最好呢?为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做像小猴那样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勇于。

创造的人!你看这个故事多有趣啊,回家以后可以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在本节课所学的5—9自然段中,有这样几个生字词(小黑板出示),读一读!注意这两个字的笔顺:仍、秘,将这五个词抄写在你的作业本上!

拜访仍有节俭神秘收获。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能正确朗读并且书写。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中9个二会字。

2能够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每一个小节讲了什么。

3学习课文第一段知道三个小动物是怎样对待土地爷爷的礼物的,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段。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朗读和书写一会生字。能够正确朗读二会字。

能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教学难点:

知道三个小动物是怎样对待土地爷爷的麦子的。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课前准备:动物的头饰。幻灯制作。

教学过程:

一、学生字导入。

1今天咱们学哪一课?暂时保密,我们先来学习一个字。

2学习生字“麦”,上下结构,第三笔是竖。第五笔是撇。

3猜到了吧,今天学习的就是课文《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4《三袋麦子》这篇童话故事可有趣啦,想读吗?

二、学生自学。

1不过读这个故事前老师有个要求;幻灯片出示自学的要求:先读课后的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读课文时要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学。

3老师感觉同学们今天自学非常认真,认真去做一件事情一定会做得很棒的,经得起检查的。

4老师这儿还有更难的词语呢,你们能读吗?幻灯片出示:(二会字的上面都标有拼音)。

太棒啦馒头发霉搬到憨厚告诉神秘收获能干。

5指名分组领读,憨厚就是形容人老老实,能干的“干”是多音字。

6读得棒极了,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

7老师就邀请九对同桌来读九个小节吧。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画出难读的生字。根据学生朗读课文学习生字,纠正读音,尤其是后鼻音、前鼻音。“食”最后两笔;“防”、“访”部首不一样;“仍”右边的笔顺;“保存”的近意词是保管。

“一份迫不及待食品保存防止拜访仍”

8课文读通顺了,这些生字有了各位的友情提醒,以后书写起来一定会加倍注意的。让我们把这些生字再来读一遍。

9课文一共有九个小节,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呢?不信咱们来读一读。

10是怎样的时间顺序?1-4节写一年以前,5-9节写一年以后。

三学习课文1-4节。

1过渡:在一年以前,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在小猪眼里这是怎样的麦子呢?(根据回答板书:黄灿灿的)。

2黄灿灿的,真是好麦子呀,咱们的小猪可开心啦,朗读小猪说的话。

3小猪是怎么做的?要求读好“迫不及待”、“各种各样”。你觉得小猪怎样?

4小猪是馋了点,不过他能把麦子磨成面粉,还会做成各种各样点心到还真有点美食家的风格哟!

5土地爷爷的麦子在小牛和小猴的眼中又是怎样的呢?他们是怎么做的呢?(根据回答板书:饱满上等的麦种)。

6小猪没有瞧出来,小牛虽然勤劳也没有瞧出这是上等的麦种,小猴看出了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什么呢?(比小猪小牛看得仔细;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7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方法各不相同,一年以后的情况也是各不相同,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四书写本课的生字。

板书:

黄灿灿吃。

上等的麦种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3、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使学生饶有兴趣地练习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教学难点: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小动物头饰两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

舔舌头拜访憨厚麦囤兴奋能干(2)指名读3、选用第一行的词语说说一年前发生的事。

二、学文思辩,演读促悟。

1、过渡: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它们啦!(贴土地爷爷图)土地爷爷在三个小动物家发现了什么呀?请小朋友打开书,自己读5到9小节,读完后想一想:你最喜欢土地爷爷到哪个小动物家看到的情景?(点击幻灯2)。

2、交流。

3、师:那么多小朋友都喜欢到小猴家去,我们就先去拜访小猴吧!

小猴:

(1)(点击幻灯3)来到小猴家,你发现了什么呀?

学生交流“麦囤里堆得满满的”

(点击文字)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里堆得满满的。

师:是啊,看到这个景象,你会觉得?那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指导生朗读出惊奇的语气。

(2)小猴家的麦囤里怎么会堆得满满的呀?(指名交流)。

师:小猴也是这么说的。(点击文字)谁来做小猴,也来说一说呀!

学生读小猴的话。

(师:这只小猴可自豪了,腰杆挺得直直的!读得真不错!)。

(师:多热情的小猴呀,还叫土地爷爷带一些回家呢!)。

(3)看着小猴家丰收的情景,听着小猴自豪的话,你准备怎么来夸夸小猴呀?

学生交流。

(小猴,你真聪明,真能干!)。

(小猴,你把一口袋麦子变成了快一屋子的麦子,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师生表演:

师:小猴,你家麦囤里怎么会有那么多麦子的呀?

生:土地爷爷,你去年给我的一口袋麦子,我全把它种下了地,今年我获得了大丰收!我还要谢谢你的麦子呢!土地爷爷,您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带一些回家!

师:谢谢你!小猴呀,你真聪明!真能干!

(5)小朋友,配上我们的动作一起来演演土地爷爷和小猴,好吗?想演土地爷爷的举手,哪些人想演小猴的?双引号外面的话我们一块儿来读!

(6)我们小朋友和土地爷爷都觉得小猴又——又——。(板书:聪明能干)。

过渡:接下来你想去谁家呀?

小猪:

(1)(点击小猪图)来到小猪家,你们看见这只小猪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示文字)老师请你们就来当当小猪,演一演。先练练看!

(2)师拿小猪头饰到一学生前:刚才你演得特别像小猪!(戴上头饰)请你上去演给大家看!

(3)生演小猪。

组织评价:他演得好不好?你觉得哪些地方他演得特别精彩?

学生评价(你给大家读一读这一句,好吗?)。

小猪的话,谁还能比他读得更可爱的?

学生赛读(师:看来,你对去年做的好吃的真是念念不忘呀!)。

(4)师:(点击文字)听着小猪天真的话语,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师:小朋友,你们想对这只憨厚可爱的(边说边板书)小猪说些什么?

学生交流。

生:小猪呀,你几天就把那袋麦子吃光了。吃完了,你就吃不到这么好吃的东西了!你也要像小牛一样省着点吃的呀!

师:你说得真有道理!谁就是省着点吃的?

师:不过老师觉得小猪当初想得也没错呀!土地爷爷给麦子它,就是吃的呀!

生:可是它几天就吃光了,吃光了就没得吃了呀!

师:我们也可以把小猴家看到的告诉小猪呀!

生:小猪,小猴可不像你,它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现在它家就有吃不完的麦子了!

(5)这只憨厚可爱的小猪听了你们的劝告,以后肯定会变聪明些了!

小牛:

(1)(点击幻灯)师: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小牛家)。(点击文字)小牛告诉老人——。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

(3)生:。。。。。。

(5)生:。

(6)听了小牛的这些话,你们想对小牛说些什么呀?

生:小牛,你可真节俭!

生:小牛,你可真是省吃俭用!

生:小牛,你真细心,不怕苦不怕累,把麦子保存得这么好!

(7)师:土地爷爷跟你们一样,(点击文字)听了点点头,夸奖小牛很——!

(板书:节俭)(可再加分角色齐读)。

6、学生各抒己见。

师:你很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师:你想的也是有道理的!

师:你是这样认为的,可以!

师:你能很好地说明你的观点!

师:噢,你是这样想的!你的看法与众不同!

7、分角色朗读全文。

同学们能够从三个小动物身上发现它们各自的优点,客观地进行评价,真棒,下面就请大家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四人小组合作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三、拓展想象,总结巩固。

生自由交流。

2、大家开动脑筋,各抒己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奖励,老师就请大家看看这部动画片,边看边跟着一起说说这个故事吧。

播放动画,引导复述。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九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4、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谁)送(什么)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2、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个故事。土地爷爷说今天谁表现最好,他也将得到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土地爷爷的礼物?(想)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学习课文,看看谁能拿到礼物。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旧知,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精讲课文。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自读全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确,读连贯。

2、读熟后再快速地默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下列三个问题。并找出描写小猪的句子,用“_”划出来,描写小牛的句子用“n”划出来,描写小猴的句子用“…”划出来。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他们的心情如何?分别是怎么想的?

(2)、他们是怎样处理一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3)、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态度?

3、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出示课件)。

(1)、谁来读读你找到的描写小猪的句子,指名回答。

(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课文里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

(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四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能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课前,我充分了解了学生的特点,认真分析了学情,课堂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由故事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鉴于此文通俗易懂,学生多多朗读便能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我设计了学生不同形式的读,从读中感悟课文内涵,再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表现出来。学生从读文中认识到小猪贪吃,没有长远打算。我就此继续引导:“小猪身上有没有可取的一面?”学生通过感受、质疑、讨论得出:小猪很会生活,懂得享受。是呀,自己寻求安慰,寻找快乐,感受生活的美好,也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一个人怀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他才能排除干扰,驱散烦恼;怀有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体验,他才会确立新的目标,并为之作出不懈的努力。

学完课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你最欣赏谁的做法,为什么?在备课时,我早已作了精心考虑,我认为同学们一定是最喜欢小猴的做法,并预设了一个让大家深入讨论的问题:小猴的做法最好,书中早有暗示,请大家认真读书,到书中去找找答案。可学生的讨论结果与我的预设大相径庭,他们有的喜欢小牛的做法,因为这样最节俭;有的最喜欢小猪的做法,因为小猪憨厚可爱;有的最喜欢小猴的做法,因为这样做,麦子永远吃不完。我疑惑了,如果硬要把学生的回答引导到我预设的程序上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无数,可能收效甚微,我又想到:“新课堂是‘阅览室’。它充满了学生可以自主、自由、自控地阅读的氛围。教师的身份已经从知识的垄断者而变为学生读书的对话者。学生在这里充分感受到的是阅读的快感。”学生如此强烈的自主精神怎能视而不见呢?给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说吧。我没有拘泥课文的主旨:向小猴学习,做事要有长远打算。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土地爷爷来到我们班,送给同学们每人一袋麦子,你打算怎么处理这袋麦子?我舍弃了预设的为什么说是小猴的做法最好的讨论,改为讨论如果你得到了一袋麦子,你打算怎么做?于是,同学们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要学小猪,有的说会留一点儿作种子,其余的学小牛留着慢慢吃,有的甚至提出了不同于书上的做法,说自己的做法更好,可以留一半,种一半。大家各抒己见,各呈异彩的答案飞扬的是学生的个性,闪现了学生的思维亮点,流泻出学生的主体情感。

教学后,我反思了这堂课的教学,获得几点启示:

其一,当学生的发言仿佛偏离了老师的预设,简直成了自由发言时,教师该怎么做?其实,自由发言正是学生独特感受的流露,是智慧火花的迸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是来自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视的课程资源。其二,我感到语文教学的“预设”是必须的,但要有弹性和留白,因为“课堂生成”是语文课程的活力所在。要珍视教学中的“生成”,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其三,新课程中,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研究与成长;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导演,师生共同演绎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成长活剧。其四,小猴、小牛、小猪三种不同的处理办法,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或人生态度),新课改中,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三袋麦子》一课时,有必要对三种小动物不同的态度进行整合,取长补短,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学再设计:

教学《三袋麦子》时,以表演的形式来结束课效果会更好。我在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后,如果请学生分别扮演土地爷爷、小猪、小羊、小猴,表演课文中一年以后,土地爷爷拜访他们时的情景。强调抓住“神秘”、“兴奋”等神情,并且把文中的生词“节俭”、“收获”运用到自己的人物对话中。这样,学生不仅在教师的点拨下学习到不少的精辟词句,而且对所学的词句进行及时的巩固,最主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字词句,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语言转化为人物对话),不仅是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内化的过程,也是口语交际的训练,是即兴口语表达的锻炼,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表演让学生的能力从多方面得到提高,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轻轻松松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质。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五

(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导入新课。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精讲课文(14)自然段。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

a一样。可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

b不一样。

(2)有什么不同?(书:黄灿灿饱满上等的麦种)。

(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

(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

为什么要种?(书:吃不完)。

(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评析]至此,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3(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书:吃)。

(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各种各样)(书:迫不及待)。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评析]教者眼光独到,小猪以美食家的全新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7)指导朗读:这样的小猪你喜欢吗?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让听课的老师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6、指导朗读。

四、自学课文(59)自然段。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小朋友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出示:

讨论: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1、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小朋友又学到了哪些新词语?

[评析]这个问题问得好!放手让学生围绕四个问题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独立学习(59)自然段,然后带着巨大的成就感与同学分享探索成功的`喜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树立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憨厚:请你模仿一下小猪憨厚可爱的表情。(模仿)。

小猪说的话也特别憨厚可爱,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节俭:你能说出节俭的近义词吗?

神秘:谁来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样子?

[评析]词语教学很有特色,真实到位,一改机械的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模仿、朗读、表演等形式中真正掌握了词语。

2、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书: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你来做xx(分角色朗读)。

[评析]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五、总结全文。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为什么?(有远见)。

[评析]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六、拓展延伸。

议一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教学感想:

《三袋麦子》(苏教版第五册)是一篇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文章通过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长远的考虑。文章语言通俗,情节简单,但对其所蕴含的道理和所描写的小动物鲜明的个性,学生感悟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因此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指导学生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

本堂课没有使用任何电教媒体,仅仅自制了文中各主人公的图片精心设计了一幅板书,可谓朴实无华。但是扎实到位,尤其是字词教学颇费苦心。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3、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己编小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教具:挂图一份。

上一节课,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过年了,()送给()、()和()一份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可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

(2)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书:黄灿灿饱满上等的麦种)。

(3)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法?

(2)你从小猴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体现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而打下基础。]。

3、(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书:吃)。

(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各种各样)(板书:迫不及待)。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体现——小猪美食家的全新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7)指导朗读:这样的小猪你喜欢吗?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让大家都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6、指导朗读。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自己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出示并让学生讨论: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1、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请你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这几个词语:憨厚、节俭、神秘。

2、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书: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你来做xx(分角色朗读)。

4、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为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性格各异,然而都很可爱,小猪憨厚得可爱,小牛的可爱在于节俭,小猴的聪明能干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一年以后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自己编写故事,小组合作,并表演出来。

主人公态度性格。

小猪(迫不及待)全吃光憨厚可爱。

小牛保存勤劳、节俭、有打算。

小猴全种下了地聪明能干。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3、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

幻灯片、小黑板、贴图、水彩笔。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二、复习检查:

1、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幻灯出示):

麦子迫不及待粮食保存防止搬家。

拜访仍有节俭神秘收获。

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声音响亮,开火车!(手势)。

大家一起来!

小猪把麦子保存起来,还经常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小牛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

小猴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食品,吃光了。

3、过渡:

一年以后,当土地爷爷再来拜访小猪、小牛、小猴的时候(相机贴图: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和小猴),他看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自己读一读课文的5—9自然段。

三、讲读5—9自然段:

1、讲读8—9自然段。

你最喜欢土地爷爷到谁家看到的结果?将你最喜欢的这一段故。

事读给大家听听!愿意的可以站起来一起读!

看来好多人都喜欢小猴,土地爷爷跟你们一样也最喜欢小猴,你们看出来了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找出句子读: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师表扬:你真聪明、真能干!板书:聪明能干)这就是土地爷爷对小猴的评价,老师用括号把土地爷爷对小猴的评价标出来,你们也在书上做做记号!(幻灯出示8、9自然段,引导学生做记号)师范读并做动作,指着图对学生:学着土地爷爷的样子做一做动作,说一说!现在你身边的同学就是小猴,你来夸夸他!(指名读)我们一起来夸夸小猴(齐读)。

土地爷爷为什么夸小猴聪明能干呢?因为他看到了什么?(生找出句子: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里堆得满满的。)对,这就是堆得满满的麦囤,贴图:麦囤。小猴将一口袋麦子变成了堆得满满的麦囤,你瞧小猴多会动脑筋啊!真聪明!真能干!学着老师的样子用“——”把表示土地爷爷看到的这句话划下来!(师引导)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土地爷爷还听到了什么呢?(生找句子: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跟着老师用~~~划一划(引导学生动笔墨,师边划边读)你瞧小猴多自豪、多有礼貌啊!现在我就是小猴,你就是土地爷爷,你来夸夸我(师生表演读)!学着我们的样子同桌之间说一说!哪两个同学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生表演读)!现在我来做土地爷爷,你们一起做小猴对我说一说(生齐读)!土地爷爷还听到了什么呢?看一看第8自然段,找一找,也用~~~在书上做做记号(一名学生上台划)你和他画得一样吗?(评价:你们真聪明!真能干!)读好这一句话(引读)!

2、过渡:那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小牛、小猴家又看到什么?听到。

评价用(),划好以后再读一读!(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3、汇报自学情况:

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的成果!

a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家,他看到了什么?(生:小猪好像又回味起馒头和饼的香味,不由得舔了舔舌头。)小猪这个样子书上有一个词形容得很好,找一找(憨厚可爱)!对,这个样子这叫做憨厚可爱!从小猪的这个样子可以知道那一袋麦子已经没有了!(贴图)自己读读这句话!指名读!男女生读!

土地爷爷又听到了什么呢?(生: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那可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可惜,只吃了几天。”)师范读,馒头和饼的香味使小猪难以忘怀,但可惜的是麦子已经没有了!这句话怎么读呢?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

听着小猪天真的话语,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引说,师板书:哈哈大笑)这就是土地爷爷对小猴的评价!土地爷爷为什么哈哈大笑呢?(学生自由发挥)。

好,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把这一段完整地读一读(齐读)。

b引读: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小牛家,他又看到了什么?(生: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贴图:半口袋。听到了什么?(生:小牛告诉老人:“去年您送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谁来读读这句话?一起来!所以土地爷爷夸奖小牛很……(引说,板书:节俭)。

c小结:你们自学得真棒!同桌之间相互看一看,你们在书上做的标注对吗?以后看书时就可以用这种边读边划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把5—9自然段读一读?谁来做小猪?小牛呢?小猴?土地爷爷呢?其余的话我们一起读!(分角色读5—9自然段)。

四、总结、作业:

1、学到这里,你认为谁的做法最好呢?为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做像小猴那样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勇于。

创造的人!你看这个故事多有趣啊,回家以后可以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在本节课所学的5—9自然段中,有这样几个生字词(小黑板出示),读一读!注意这两个字的笔顺:仍、秘,将这五个词抄写在你的作业本上!

拜访仍有节俭神秘收获。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八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学会用“拜访”说一句话。

1.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2.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朗读课文,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引导学生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作出评价。

1.培养学生专心读书、认真写字的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词语。

馒头、憨厚、搬、节俭

防止、拜访、仍

虫蛀、至今

b.自读。

c.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d.指名读。

三、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评价,奖励

四、三读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

2.学生自读。

3.交流。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读

1.读了这个故事,在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

2.指导口述。

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拿来了节日礼物——三袋麦子

2.谁来说说,土地爷爷把这三代麦子送给了谁?(贴小动物的头像)

3.小猪、小牛、小猴得到一袋麦子后是怎么做的?(生回答)

小结:我们三个动物朋友各有主意;小猪刚过了年,就把麦子吃光了;小牛很会保存,经常把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小猴是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

(板书:吃存种)

二、学习5---9自然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土地爷爷又来拜访我们三位动物朋友。小猪,小牛和小猴会怎么回答?土地爷爷又会说些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赶快打开书本,读读课文5--9自然段,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

1.用“拜访”说一句话。

出示句式:土地爷爷夸(谁)(怎么样)。

2.土地爷爷先来到谁家?指名读。

小猪说了什么?小猪的神情、语气指导。

“不由得舔了舔舌头”谁来表演一下。

假如你是土地爷爷,怎样评价小猪呢?

小结:恩,原先老师认为小猪好吃懒做,没想到在这个故事中,它还会做各种美食,真是个会享受生活的美食家呀!

3.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了谁家?指名读。

小牛说了什么?小牛的心理、语气指导。

土地爷爷会怎么夸小牛?

小结:是呀!在土地爷爷眼里小牛是节俭的孩子,这是多么美好的品质啊!

4.接下来该去拜访谁了?

小猴是怎么接待土地爷爷的?齐读。

师:“神秘”是什么意思啊?

是呀!小猴要带我上哪,真让人猜不透,这就叫“神秘”。师生配合表现出神秘

小猴是怎么说的?指导热情、好客、高兴的语气

土地爷爷是怎么表扬小猴的?

小结: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并种下地,收获更多的麦种.小猴确实有远见,够聪明。

三、多元认同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这三个动物朋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生各抒己见。

小结:小朋友都很有主见,有自己的打算,如果懂得学习三个小动物的优点,将他们的方法合起来,就更有头脑啦!

四、迁移拓展提升思想认识

五、作业超市

1.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身边的朋友听.

2.课本剧续演:土地爷爷给你送来了一袋麦子,你会如何处理?可以3、4个人为一组,排练出来。

课堂上引导学生比较三个小动物的处理方法,相机思考发言:假如是你,面对这样一份礼物,你会怎么做呢?我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基础上,正确带领学生去肯定土地爷爷的多元评价,去分析自己的答案。课堂上,学生没有简单地效法小猴,也没有一味地排斥小猪。答案五花八门:“我会吃一半,种一半”;“我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食品送给好多好多人吃”;“我会把麦子送给贫穷的人”。通过这一讨论来引导学生多元认同,自觉地去调整认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低年级学生有着较强的表演欲望。因此我尽量开发教材资源,设计表演内容,让学生参与表演。通过示范表演、会的站起来表演、同桌互演、上台表演等多种手段,使学生的情感与被感知的对象融为一体,达到了情感的升华。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在表演中发展自己,课堂气氛尤为活跃。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九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3、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己编小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教具:挂图一份。

上一节课,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过年了,()送给()、()和()一份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可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

(2)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书:黄灿灿饱满上等的麦种)。

(3)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

(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法?

(2)你从小猴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体现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而打下基础。]。

3、

(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书:吃)。

(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各种各样)(板书:迫不及待)。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体现——小猪美食家的全新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7)指导朗读:这样的小猪你喜欢吗?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让大家都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6、指导朗读。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自己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出示并让学生讨论: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1、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请你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这几个词语:憨厚、节俭、神秘。

2、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书: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你来做xx(分角色朗读)。

4、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为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性格各异,然而都很可爱,小猪憨厚得可爱,小牛的可爱在于节俭,小猴的聪明能干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一年以后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自己编写故事,小组合作,并表演出来。

主人公态度性格。

小猪(迫不及待)全吃光憨厚可爱。

小牛保存勤劳、节俭、有打算。

小猴全种下了地聪明能干。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十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早上第四节课,我有幸聆听了甘庄小学李智丽老师执教的《三袋麦子》一课,本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本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不同的评价,这个故事表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探究能力,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我认为李老师的这堂课上得成功而有特色。他能抓住课文的重难点,以读为本,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只有播种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纵观整堂课,我们不难发现,李老师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善于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课上,她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李老师始终面带笑容,语言亲切和蔼,富有感染力,听了这堂课,使我受益匪浅,主要突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教学流程美,个性美。

李老师教学程序紧凑,过渡自然,注重在读中演,演中评,评中悟,环环相扣,将语言文字的训练悄然融于情趣化的表演中。特别是李老师在教学三种动物的对话时,品读一次对话,李老师就让学生根据句意作出相应的动作;在演课本剧时,李老师不仅仅限于文本的对话,而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由于李老师引得巧,导得准,学生也演得非常形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理解了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创设情境。

首先,李老师用亲切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回顾,把学生的思绪、情感带入了课堂。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接着,李老师又通过灵活的导航机制,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同时,李老师还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相应的幻灯片,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故事情境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此时小动物们的幸福与快乐。教学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李老师正是因为深刻领悟了新课标的这一理念,才会把这堂课上得如此有声有色。

三、注重以生为本,品读感悟。

在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中,提出了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李老师在本课的执教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1、展读理解。

在本堂课中,李老师精心设计了“展示读”这一环节,很有创意。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朗读的内容。这样不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而且,能为突破本文的教学重难点铺平道路,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2、品读感悟。

在品读的教学环节中,李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感受小动物们各自的心情,感悟它们的性格特点。如:“哈哈大笑”、“憨厚可爱”、“勤俭节约”等词语。李老师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提醒学生要注意读好这些词,注意语气,读出感情,再让学生评议。从而,巧妙地将朗读的方法教给了学生。然后,通过表演读、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评价,老师在评价中称赞和表扬学生,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师生起到了互动的作用,也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开了一盏绿灯。使教学环节更加扎实有效,切实体现了学生由朗读到感悟的学习理念。李老师根据课文对话鲜明,有利于培养朗读的优势,抓住读好对话训练为突破口,采用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品读和评议,在读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思路,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体会句子蕴含的真谛,用内心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真正到达了品读感悟的台阶。

四、注重评价方式开放化,多元化。

李老师坚持以评价促发展的原则对学习活动进行激励和评价。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平等性,师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但始终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我想,这应该是李老师教学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五、注重悟读延伸。

李老师趁着品读感悟的学习热情,通过质疑引导延伸,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如:李老师在拓展延伸的教学环节中是这样质疑的“假如土地爷爷把这袋麦子送给我们班的同学,你会怎么做?”看到这样的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一次被激发,思维纵横发展,同学们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很自然地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尽情畅游在美妙的语言文字中,全面发展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我认为李老师的这堂闪现的亮点还有很多很多,就如:李老师课堂教学结构合理,目标明确,符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在生动活泼、和谐合作的过程中,达到了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在自主中思考,在参与中发展。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说明再成功的课也会有所不足。在此,我将自己几点主观而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供李老师参考,说得不对的地方望各位评委和老师们给予批评、指正,特请李老师多多包涵:

1、在这堂课中,李老师扶得太多,放得太少。比如:在讲读“一年过去了,土地爷爷又去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这部分时,李老师是带着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讲解。我认为只需讲解第一部分,后面两部分可让学生自学。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更好的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理念。

2、学完课文时,李老师问:“你们喜欢小猪、小牛,还是小猴?为什么?”多数学生回答“喜欢小猴”,并说明了原因。接着李老师又用课件出示了相关的练习题,及时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遗憾的是李老师最后两个空的答案是唯一的。这样,就间接地减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自我体验的机会,致使本课的思想教育渗透不够到位。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

2、能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3、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对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及土地爷爷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幻灯片出示)迫不及待麦子各种各样食品。

保存防止透风晒太阳。

麦种拜访抚摸聪明。

指名读,一行一行读,平时我们说,读词语,脑海中边读边“过电影”,“迫不及待”我们应读出非常着急的心理,而麦子,我们平时吃的食品,如面包、馒头、面条都是由麦子磨成面粉加工而成的各种各种的食物,脑海中有这样一些画面后,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几个词语。齐读。

让我们带着这样一种良好的感觉,把第二行词语也来美美地读一读,谁先来试一试?(“很好,读得很美。”“再读一次,读得更美一点。”)。

指名读,示范读,齐读(晒太阳我们可以读出懒懒的感觉)。

相信,第三行同学们可以读得更美,我来请一个同学来试一试。

指名读,“抚摸,动作很轻,轻轻地摸”“聪明,可以读出一种很有灵气的感觉。”

结合课文,选择其中任意几个词语来说一句话。

二、精读训练。

同学们都说得很棒,每到过年的时候,是我们小朋友最开心的时刻,因为我们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礼物来自我们的长辈,而在动物王国中,小动物同样在快要过年的时候,也收到了一份来自土地爷爷的礼物,是——一口袋麦子(齐说)(幻灯片出示)。

收到这份贵重的节日礼物之后,小猪、小牛、小猴心情怎样?开心吗?他们分别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小声读读课文,用漂亮的波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你认为朗读时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幻灯片出示)。

自读要求: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小声读读课文。

2、用漂亮的波浪线划出这种小动物的处理方式。

3、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你认为朗读时需要注意的这种小动物的表情、动作、语气等。

生自行勾画阅读,师巡视指点。

同学们读得很投入,勾画得也很认真,标注的符号也很清晰,很不错。

下面,在四人小组内把自己阅读的收获与体会相互交流交流。

生小组交流。

师:来,把你读书的收获,与全班同学分享,谁先发言?

幻灯片出示表格:

主人公处理方式一年之后土地爷爷的评价性格特点。

小猪。

小牛。

小猴。

评析:小猪,黄灿灿想到了要赶紧吃。

开心地喊道读出小猪高兴、馋的样子。

迫不及待非常着急,等不及了。

师:谁来读得更高兴一点、更馋一点?试着加一些动作、表情。

师:你不但读出了小猪的高兴,还做了动作,很有想象力,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小牛,捧起,看了又看,慢慢吃,可以读出一种满足感,很爱惜,很舍不得吃的感觉,可以有怎样的动作?指名读。

小猪:全种下了地,“全”字你看出了小猴怎样的特点呢?

收完这份礼物之后,三种小动物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这袋麦子,春去冬来,又到了过年的时候,土地爷爷又来拜访这三个小动物,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来读一读,划一划。

评析:小猪:舔了舔舌头,土地爷爷可能心里想些什么?你觉得小猪怎样?

小牛:仍有半袋土地爷爷可能心里想些什么?你觉得小牛怎样?

三、拓展说话。

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正确引导:只有耕耘,才会收获。

四、自由表演。

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大家想演一演吗?每四个同学一组,一人扮演小猪,一人扮演小牛,一人扮演小猴,还有土地爷爷。待会儿,我们请同学上台表演。

大家表演得很投入,也很有意思,哪一组来给全班同学表演表演?(戴上头饰)。

讲得非常好,来点掌声。课后,每位同学试着把这个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一听,听一听他们对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评价,可以和同学、老师来交流交流。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十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张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在学习观上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意味着语文教学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灌输,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去进行自我体验,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与理解。

去年年底,我有幸参加了深圳实验学校举办的以“学习新标准、用好新教材、探讨新教法”为题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观摩活动,听了李平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三袋麦子》一课,感到她在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发展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袋麦子》是一个童话故事,说的是新年快要到了,土地爷爷分别给了小猪、小牛、小猴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刚过年就把一袋麦子吃光了。小牛很节俭,舍不得吃,一年过后还剩半口袋麦子。小猴则将这袋麦子全种下了地,第二年收了一囤麦子。课文后面有这么一个思考题: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处理那袋麦子的?你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为什么?这篇课文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发展学生自我体验和探究的能力。

一、通过读书,初步体验。

李老师指导学生读书,没有面面俱到地抓,而是要求学生速读一遍课文,把对话部分画下来。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对话,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她要求同学:“你们不仅要读出感情,还要结合课文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如指导学生读有关小猪的一段话——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了!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同学们的体验是各不相同的。

另一个女同学站起来说:“我觉得她高兴的语气读得还不够,她没有把小猪高兴地喊的语气读出来,我不是很满意,我读一读。”接着她又根据自己的体会读了这段话。

一个男同学说:“她读得过于平淡,我想,还应该读出馋的感觉,而且要把馋的感觉从心底里流露出来。”他读得活灵活现,惹得同学们都笑了起来。

……。

学生的体验是怎么来的呢?第一位同学是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来体验的。后面。

二、通过表演,深化体验。

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角色,则是一种更为深入的体验。前面所说的那种体验还是移情性的,即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参照,来体会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感情;表演则是暂时把自己变为故事中的某个角色,其体验就更为直接。

要表演,就得对课文进行再创造。比如,课文中原有的叙述部分怎么来体现。同学们。

通过讨论,想出了解决的办法:有的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现,如“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便可以让“演员”发挥想像,自己编动作和台词。有的提示语,如“小猴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便可通过“演员”的语气来表现。

老师先要求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分角色演练。在此基础上,又选了一组同学,让小猪、小牛、小猴戴上头饰,土地爷爷挂上胡子,当众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同学们风趣的儿童语言,惟妙惟肖的形体动作,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通过争辩,升华体验。

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对事物的前理解不同,故其体验也各不相同。正因为主体的体验存在着差异,他们之间才有交流与争辩的必要。不同的理解,经过交流与争辩,就可以实现视界的融合,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请看李老师的教学片段:

师:你们欣赏谁的做法呢?

生:我欣赏小猴的做法,因为小猴非常能干,把一袋麦子变成了一囤麦子。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小猴把一袋麦子种下了地,自己一年都没有吃到。我欣赏小牛的做法,因为小牛吃了半袋麦子,剩下的半袋,他想怎么样处理就怎么样处理,给自己留有余地。

生:我欣赏小猴,虽然小猴这一年没有吃,但他以后可以吃到更多更好的麦子。

生:(急不可耐地)不对,我认为你说的不对,如果你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万一那一年是灾荒年怎么办?(笑声)水灾、旱灾,使麦子颗粒无收怎么办?我欣赏小牛的做法,慢慢地吃——(还没有说完,就引起一片反对声)。

生:我反对!

师:(故意地)你反对谁呀!

生:我反对……(因为太着急,半天说不出话来,又引起一阵笑声)小牛把新鲜的麦子放久了,就变成陈旧的了。

生:我欣赏小猪,因为他一口气把麦子吃光了,他会享受。

生:(急着喊道)我抗议她的说法!(笑声)小猪不想以后,把麦子全吃光了,没吃的了,以后挨饿怎么办?再说,小猪的缺点就是吃饱睡,睡了吃,怪不得一个六年级的同学说,他学习的压力太大了,真想当一头猪啊!(笑声)。

生:我不同意他这样说,小猪吃完这袋麦子,他可以想办法去吃别的,小猴收了麦子以后,那么多麦子,他只能吃麦子了。

生:我觉得小猪的最好。小猴把麦子种了,万一被偷怎么办?小牛的半袋麦子被虫子吃了怎么办?小猪先把它吃掉了,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笑声)。

……。

学生争论的气氛非常热烈,还有许多同学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下课铃声响了。李老师对同学们的争论表示赞赏,并给他们留了一个作业:假如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样做,以“一袋麦子”为题,写一篇童话故事。

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就是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得到了升华。

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呢?李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1.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这节课学生的思想之所以那么活跃,是跟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分不开的。整堂课,都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在互动中形成了体验、探究的氛围。李老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在她的眼里,每个学生的体验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珍视的。当看到同学们认真思考、争先恐后发言的情景,老师的眼睛里投射出赞许与鼓励的目光,并让全班学生为有独特见解的同学鼓掌。显而易见,只有当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其心态才是开放的,才能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

2.正确地处理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传统的第一范文教学忽视过程,关注的是可以转化为考试分数的诸多结论,如背诵词语解释、中心思想、课后习题的答案等等,如此就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此种教学模式,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把语文教学庸俗化到无须智慧努力,只要听讲、背诵条文就能获取高分的地步。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的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将学生异化为“应试工具”。

李老师则将着力点放在激发学生体验文本的过程上;她自始至终带领学生读书、表演和争辩,引导他们深入地进行自我体验,领会角色的思想感情。面对着各不相同的感悟、理解,老师不是强行统一,而是鼓励学生继续深入进行探究。

3.处理好预设与开放的关系。

老师在课前要有充分准备,如认真钻研教材,写备课笔记。然而我们在上课时却不可拘泥于原来设定的程式。如果我们一味以完成课时计划为第一要务,急着走过场,则很难在学生中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按照现代教学论的理念,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星,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争辩的机会,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李老师不惜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去争辩,虽然学生在争辩中并未得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这才是给予教者丰厚无比的回报。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十三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面对憨厚可爱的小猪,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勤劳节俭的小牛,土地爷爷点头夸赞;尤其是小猴,土地爷爷显得异常兴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所以对于文中小动物们各自的处理方法,不同的阅读个体应该存在着不一样的喜好。

鉴于这一课的特性,我把教学难点定位在如何于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地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上。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注意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不断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通过课堂上富有启迪的问题设计以及创造性的情境设置,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想象美好奔放。他们流露出的美好情操更是自然地在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中不断地传递,从而深深地感染着彼此。

【片断】。

生:我最喜欢小牛的做法。因为小牛很节俭,它还想到先苦后甜呢!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它的先苦后甜的?

生:小牛它先把家里的草料和杂粮先吃掉,再慢慢吃这袋好吃的麦子。

师:你说得挺有道理的!老师看出来了,你也会是个先苦后甜的孩子。

生:我还是最喜欢小猴的做法。其实小猴也是先苦后甜的,它一粒子没吃全种下了地,还获得了大丰收呢!小牛很节俭,但那袋麦子有吃完的时候,如果小猴它年年种,就会有吃不完的麦子了!

师:你的体会可真深!你像小猴一样聪明能干!

生:我最喜欢小猪的做法。

师:哦?为什么,说说看。

生:小猪本来就喜欢吃的。它比小牛和小猴吃的早,它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大饱了口福。小牛后来吃的麦子肯定没有小猪吃的好吃。

生:(插嘴)对!小猪吃的麦子比小牛吃的新鲜!(学生大笑)。

师:你们俩是这样认为的。可以!

生:我也是喜欢小猪的做法。土地爷爷看到小猪那么喜爱吃它的麦子,说不定还要再送一袋给小猪呢!

师:你也像小猪一样憨厚可爱。(边说边摸那位学生的小脑袋)。

【评析】。

对于“最喜欢谁的做法?”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答案当然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就必须营造一个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气氛。上述环节中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恰当的评价避免了学生机械固守于某一僵化的答案上。

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明显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然而,在作者为我们营造的这样一个充满真善美的生活情境中,此时教师自身对这一问题的任何看法一旦发表,就很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取代学生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因为虽然教师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但他毕竟是带着“特殊的权威”的。因此,唯有聆听和肯定学生的“自圆其说”才不会引导学生猜测老师有没有预设的“标准答案”。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十四

lijianhua。

[教学现象]。

师:在小猪、小牛、小猴三个人中,你赞赏谁的做法?为什么?

生:我欣赏小猴的做法,因为他把所有的麦子都种到了地里,并且有收获,真是聪明能干。

生:我也欣赏小猴的做法,因为他聪明能干,而且把收获的麦子送给了土地爷爷,非常有爱心。

生:我欣赏小候,也欣赏小牛。小牛有计划吃麦子,并且多了,显得节俭勤劳。

师:是呀!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

生1:如果是我,我会像小猴一样把麦子种下地,收获更多的麦子。

生2:如果是我,我会一半像小牛一样计划着吃,一半像小猴一样种下地,而且等到收获时候,把他送给贫困家庭,把它分享给别人。

生3:我还要补充一点,就是还要把把收获的粮食回报给土地爷爷。

[教后思考]。

一是尊重学生主体。案例中的两个问题适合实际情况。第一个问题在学完课文以后,是比较顺当,是回归文本、回归主题的总结与反馈,让学生“发展区”内“跳一跳,摘到桃”,既深化了主题,又巩固了课文一举两得。第二个问题是对文本的适度延伸与拓展,尊重学生,鼓励反馈与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与火花,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展示个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二是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教师以问题——“在小猪、小牛、小猴三个人中,你赞赏谁的做法?为什么?”引发主体与文本对话,鼓励学生凭借文本语言,进行价值判断和鉴赏,并以“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引发主体联系生活进行创造性地思维,在互动对话中拓展延伸,深化主题,实现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和谐。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十五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组内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实验,为的是将大家的智慧全部地展示出来,同时也是为了使得大家更好地去进行教学的思考。我们这次选取的文本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三袋麦子》。

全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讲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讲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第五至第九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土地爷爷一年后看到了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处理的结果,作出了不同的评价。课文呢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并没有多少的难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实也并不存在多少的困难。这样一个比较普通但内涵却较为深刻的文章怎样才能上出特色?上出自我风格的课堂效果呢?我们组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做了一定的交流。

我个人认为,对于一篇文本的理解与思考,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只是我们在设计流程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文本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应、把握。我同时还提出另外的一个考虑:每位教师每个学期都有自己的小课题的研究,那么在进行教学思考、设计的时候为什么不将这点考虑进去呢?如果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将文本的内容与自己从事的研究相互结合起来,生成的东西可能会更多,收获也可能会更多。

我们三个人(董霞、吴赟兰)都在本组的语文课题的研究(引导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的探究)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思考。董霞觉得,作为三年级是中年段的起始年级,学生在阅读文本自我解读能力还较为低下的时候,有必要要让学生学会想象,于是她考虑的是“让学生学会想象”。吴赟兰老师则认为中年段的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做到有序,于是确定强抓“让学生学会有序表达”。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基本的课堂教学要求。

我在接触中年段学生的时候,深深地感受到来自家长,来自学生自身,来自课标要求,来自长远的一个考虑。我们的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过程中,经历了那么久的时间,花费了那么大的精力,到头来,他们居然仅仅是知道了几篇文章的内容,对于积累(自我的借鉴,直至达成积累),学生往往忽视了。所以我制定校课题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将文本的内容转化成他们自身的一种积累:“让学生学会模仿”。

我在教授《三袋麦子》之前,对文本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阅读,同时也做了自我的点滴思考,对于课时的划分我也做了一个简单的确定:

1、学习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了解大意。

2、学习第一至四自然段,学习语文的表达方式,感知三人的选择。

1、继续学习课文,从内容上了解到三人选择之后的结局。

2、从三人的选择来得出“只有耕耘,才有收获”的道理。

师:(板书:麦),同学们,请随我一起来书写这个字。(同时书写好“麦子”)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粮食作物,当你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你会想到些什么呢?可以用词或句子来表达。

生:我想到了五谷丰登。

师:是的!这是一个麦子丰收的季节。

生:我想到了稻谷满仓。

师:是呀!麦子有了收获,有了许许多多。

生:我想到了金黄一片。

师:想的真好!到了收获的季节,到处都是金黄的一片。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017659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