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玉米一年级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3:19:11
摘玉米一年级范文(17篇)
时间:2023-11-10 13:19:11     小编:念青松

总结不仅是对已经完成的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计划和行动的指导。对于情感表达,我们可以从个人经验和他人经验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小编整理了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选择和学习,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

摘玉米一年级篇一

关于玉米的作文谈起我家的植物,那玉米是我最引以为傲的东东。不说别的,我能把玉米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了。以前家里的花花草草,只要经过我的“魔爪”,都是半死不活的了。唯有那盆文竹,经过妈妈的精心伺候,日益葱茏,成了妈妈的宠儿,我碰也碰不得。打那以后,家里凡是植物,我都不闻不问,也没兴趣去浇水施肥,全靠妈妈一个人张罗。可我心里也不由得佩服:那个阳台,真叫漂亮!自从学校科技节一个“我与植物共成长”的活动,彻底改变了我对植物的看法。记得那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发到四五颗玉米种子,我把玉米种子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细细端详了一阵,哎呀,黄里透白的皮肤,有硬有皱,还是个小种子怎就变得老态龙钟了,但我打心眼里喜欢它。放学回家,我立刻找来一个空盆子,吭哧吭哧搬到阳台上,有翻箱倒柜找出爸爸穿皮鞋的鞋拔,端着一把小凳子,来到阳台把盆里的土松软,又浇上水,倒入一些营养土,挖了五个坑,在每个坑上放入一粒种子,最后覆上土,才松了一口气。之后的每一天,我都在兴奋与激动的心情中等待,等待玉米苗破土而出的那个美妙的清晨,可每次都只看到棕色的泥土和我失望而归的神情。直到一个礼拜后,那个美妙的时刻终于来临。当我来到阳台上时,你怎么能想象出我那激动的神色!小叶子裹成一团,只有一根短小的茎,颜色嫩绿,还沾着晶莹剔透的露珠,我立刻就感觉脚下踩了一朵幸福的云,飘回房间,大声告诉爸爸妈妈:玉米苗长出来了!在之后的每一天,我放学后都会及时去给玉米浇水、施肥,有时还会拍照,看着玉米现在越来越旺盛,越来越高,看着玉米的叶子越来越长,越来越多,我也产生了疑问:玉米的茎那么细,如果结出玉米来,会不会压倒,而且只有一根啊其他玉米怎么不出来它会不会孤单呢尽管这么多疑问一直没找到答案,但看到那翠绿的玉米,我的内心多了一丝快乐与甜蜜,因为这可是我亲手栽种的玉米,现在可以和文竹相媲美了!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一个丰收梦,梦见那玉米杆上结出了好多好大的玉米。我正望着那硕大无比的玉米,痴痴的笑呢!

【每日写作指导:常见作文写作方法——学生必读】。

1、工笔细描法。

【特点】。

工笔细描不进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地刻画,不同只描绘大致的轮廓。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也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在描写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时,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要对人物外貌进行细腻、具体的刻画,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

2、画龙点睛法。

【特点】。

鲁迅说过:“要极省俭的画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眼睛是会说话,会传神的心灵窗户。(next88)在人物肖像描写中,描写好眼睛可以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描写人物的眼睛,可以用细描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联想的方法,通过对眼睛的观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采用画龙点睛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并不是说描写人物只能描写眼睛。这里含有抓住重点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把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东西写具体,把人物写活。

3、人物特写法。

【特点】。

特写是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法,是用极近的距离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其特别放大。人物特写法就是围绕人物的最显着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采用人物特写法描写人物的肖像,要先抓住人物的最突出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个特点,把有关部分写具体。这样可以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4、动态速写法。

【特点】。

摘玉米一年级篇二

下午,我去了口腔医院看牙齿。开始我很害怕疼就哭了,后来爸爸妈妈一直鼓励我,那个药是红色的和蓝色的,一点都不疼,我就不哭了。叔叔说,以后要保护好牙齿。

做完了,叔叔给我了礼物,一个是小粘贴,一个是2分钟的沙漏,可以帮助我刷牙的时候刷够时间。

摘玉米一年级篇三

今天晚上,奶奶拔了一棵卷心菜。奶奶在拨叶子的时候,发现了一条很大的虫子,就抓出来给我看。我觉得它真的很大,再看看奶奶已经拨下来的叶子,都是一个个的小洞洞。

我又看看奶奶手中的,居然已经被虫子吃了很多了――成了一个大洞。我心里想:这条虫子真挑食,外面的叶子不吃,专门吃里面的嫩叶子,真是的。

摘玉米一年级篇四

朋友说馋街头叫卖的玉米很久了,要我过一会儿陪她去买。我答应着,才想起如今已十月了,正到了丰收的月份。

想着想着嘴里倒生出几分甜腻来。

小时候帮奶奶剥玉米,那玉米真是好大一个,一只手都握不过来,奶奶笑我手本就很小了,让这玉米一衬,像个娃娃手。

秋风不似夏风般燥热,更不像冬风般刺骨,洒在身上,清凉舒爽,惬意地很。那玉米褪去青衣,在阳光的照射下粒粒闪着金光,像个大金豆,一颗颗挤在一起,谁也不让谁,感觉轻轻一戳,它就要爆出乳白的浆汁来。

我好像明白了,古代诗人为何都喜爱雨后景象了。秋雨不猛不烈,它细而柔,落在身上,如同羽毛般轻拂而过,让雨抚摸过的玉米更显丰满,像个好胜的孩子,极力向人们展示他有力的肌肉。这么一想,倒有了几分可爱。

煮过的玉米好像更大了,冒着热气,很是烫手。那黄中带白的玉米粒诱着人,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大口。甜而不腻,糯香而不绵口,让人沉醉在口中的甜美。胃中暖意满满。这可能便是孩子们馋地紧的原因吧!

“卖玉米嘞!新鲜出锅的玉米,又大又甜的玉米!”叫卖声响起,我回过神来,脑海中闪过一幅幅画面:劳作的身影,奶奶的笑容,冒着热气的玉米,这一幅幅画面拼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晚景图。

朋友拉着我跑出去,轻柔的秋风拂过脸庞,亲切的叫卖声传入耳朵,熟悉的香甜味扑鼻而来,思乡的感觉涌上心头。

摘玉米一年级篇五

教材中对本节课的设计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学习,但我对本节课的设计作了调整,由于在《拔萝卜》一节中学生已经对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进行了学习,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检验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对于这种类型的课,我们采取的常规思路是:

1、找数学信息

2、提数学问题

3、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

为了锻炼孩子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请一位小老师上台来给大家讲解,下面听的孩子让认真听,听听他哪些地方说的不够清楚明白,如果是你你会怎样给大家讲明白呢。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不能用完整清晰的语言讲给别的小朋友听,这个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让孩子尽量想清楚该怎样说,并把孩子这次上台的优点说出来,让孩子有勇气也更积极的为下一次上台做准备,同时也要把缺点给孩子指出来,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从什么地方提高。

最后,在总结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我让孩子们自己来总结。即你认为有哪些地方是列竖式时我们容易出错的地方,你来给小朋友们提提醒,让他做题时注意点。孩子们这时会把自己做题时出过错误的地方和老师多次强调的注意事项说出来,从而达到了进一步巩固提高的效果。

摘玉米一年级篇六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4、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优美的动画,请你认真看,然后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播放多媒体动画,最后定格为教材主题图画面。)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松鼠妈妈正在教小松鼠学本领。你看,小松鼠跳跃、爬树、翻跟斗,学得多认真啊!松鼠妈妈说:“你不是最喜欢吃松果吗?咱们去采松果好不好?”“好啊,咱们比比看谁采得多。”小松鼠边说边向树上爬去。最后,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只采了4个松果。(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该生高兴地笑了。)

师:这么好听的故事,听完后你知道了什么?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小松鼠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生2:我知道了松鼠妈妈采的松果多,小松鼠采的松果少。生3: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生4:有2只松鼠。生5:有两块数字牌和很多很多的大树。

(二)讨论探究

1.提出问题

师:大家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说什么呢?

师: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2:妈妈说:“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生3:小松鼠说:“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

师:你对他们的回答满意吗?

(生1微笑点头。学生齐说:“满意。”)

生4:我的问题是: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5:请问大家,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生6: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7:我还有一个问题:小松鼠采的松果和妈妈相差多少个?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师将生4,生5,生6,生7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谁知道如何列出算式呢?

生:25+4=?(学生大部分已经能够说出结果。)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暂时没有算出来的同学,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计数器等,也可以请求同组的同学来帮忙。(学生动手探究,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引导。)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1:我是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生2:我摆小棒。我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生3:我是口算出来的。5+4=9,再加上20就是29。

生4:我也是口算出来的。看着25然后把4直接加到个位的5上,就是29了。

生5:我是列竖式计算出来的,是我妈妈教我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竖式。)生6:我是口算出来的。反正我一看就知道25加4等于29。

生1:要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

生2:要个位加个位,不要加到十位上。

生3:大家要认真计算,不要粗心。

生1:我认为口算最简单。

生2:我也是认为口算简单,因为列竖式我还不是很会。

3.类推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三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共同去解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并随时注意其他小组的活动。)

师:请把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听。

组1:我们解决的问题是“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我们的算式是25-4=21。直接用5-4=1,20再加上1就是21。

师:谁听懂他们组的意思了?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1:他们的意思是用5减4就足够减了,还剩下1,20根本用不着。所以25-4=21。

组2: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算式也是25-4=21,也是用口算得出来的。

组3:我们解决的是“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多少个”这一问题,算式和口算方法与他们小组是一样的。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三个说法不一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却是一样的呢?

生1:因为都是在算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差的个数。

生2:因为妈妈比小松鼠多的就是小松鼠比妈妈少的。

师:今天学习的计算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生:也可以是一位数加两位数。

生:只要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就会计算今天学习的算式。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第1题(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读图,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生:19-9=10(颗)。

2.第2题(出示情境图)。

师: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

生:25-2=23(米)。

3.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4.第4题:想一想,填一填。

师:仔细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生:我发现每组两个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了位置。

师:你能试着自己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学生积极举例:

(1)34+5=39,5+34=39;

(2)21+7=28,7+21=28;

(3)83+4=87,4+83=87;

(4)52+7=59,7+52=59;……

师:如果不用你计算得数,你还能快速地举出类似这样的算式吗?

生1:47+68=,68+47=。

生2:395+126=,126+395=。

生3:1000+800=,800+1000=。……

(四)课堂总结

生1:这节课我发言特别积极。

生2:在小组内我算得最快。

生3:我觉得自己发言不是很积极,我会努力的。

师: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一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进行评价。)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能够做到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有效合作。希望下一节课继续努力。

摘玉米一年级篇七

每个人都有第一次,当然我也不例外,下面就由我来说说我第一次葡萄苗的故事。

星期六,我和弟弟正在家写作业,突然,门铃响了,我开门一看,原来是爸爸回来了。爸爸手中还提着一个白色塑料袋,塑料袋中还有几根葡萄苗。这时,弟弟走过来问我:“姐姐,这是什么呀?”我笑了笑说:“连着都不知道呀,这是葡萄苗。”爸爸把手中的塑料袋递给我,并说:“你俩把这几根葡萄苗种好。”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地说:“一定完成任务。”

我俩迅速的把作业写完,我数了数葡萄苗,一共有八根,我们一人拿了四根,然后一人拿了一把小铲子。冲向菜园,我们一人选了一块地方,就开始种葡萄苗了。我先拿小铲子在要种的地方挖了一个比葡萄苗大几圈洞,再把葡萄苗放进去,然后,把挖出来的土埋在洞里和洞的四周,最后拿水壶向四周浇水,这样第一根葡萄苗就种好了。接着种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哈哈,终于种完了。”我叫道。

我马上跑去看弟弟种的怎么样了,他竟然只种了好了两根,我二话不说就去帮他。“耶,太好了,我们终于完成了。”我们欣喜若狂的叫道。

第二天,我和弟弟迅争先恐后的穿好衣服,撒腿就往菜园里跑。昨天弯弯的茎挺直了,卷曲的叶子舒展开了。就在这时爸爸妈妈一起从家里来,我对爸爸妈妈说:“我们种的葡萄苗活了。”爸爸妈妈夸我们干得不错,听了这话我和弟弟脸上都笑开了花。

经过这次种葡萄苗,我知道了如果没有尝试,就不会有成功或者失败。

摘玉米一年级篇八

单位洪水学区民族小学。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笑笑和淘气收玉米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两个数减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并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交流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与算法,同时对于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计算也比较熟练,因此本节课通过知识的迁移,自然而然地将上节课探究的思想应用到本节课学习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明白算理,相同数位才能直接相减。初步学会应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环境。

1.本节课利用了电脑、ppt、摄像机、图片和音频文件等技术。

法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题,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进行训练。3.给课堂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大量的素材图片或动画,给同学们以视觉享受,渗透了美感教育,使学生更直接形象地接触到所学知识,促进他们接受知识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情境导入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收玉米。

2.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1.学生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

2.找出数学信息: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3.提出数学问题: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电脑出示主题图、数学信息和问题。

二、探究新知1.解决问题: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

3.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

b.算一算。

1.怎样算出57+42=?

教师巡视。

c、竖式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4,个位拨2。

3.学生尝试口。

算。

4.学生练习竖式计算。1.展示小组的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吗?1.学生自主练习。

2.学生尝试列式计算.1.电脑出示出示58页第2、第5题。、2.交互式多媒体展示学生作业。

四、总结评价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的数减去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减去十位上的数,。电脑出示竖式计算方法。

这节课,我是围绕“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这一主题进行教学的,主要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作用,通过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我完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探究、方法的总结,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收获的幸福。在课堂上,我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在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

1.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2.创设情境,营造数学的趣味性。

3.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层次性。

总之,正如我在课堂结语所说:“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会了更是幸福的事”,我会继续努力充实自己,让学生成为一个既快乐又幸福的学生。

作者信息。

姓名姚秀萍电话15293615781。

邮件yxp13085929468@。

单位洪水学区民族小学。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笑笑和淘气收玉米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两个数减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并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交流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与算法,同时对于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计算也比较熟练,因此本节课通过知识的迁移,自然而然地将上节课探究的思想应用到本节课学习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明白算理,相同数位才能直接相减。初步学会应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环境。

1.本节课利用了电脑、ppt、摄像机、图片和音频文件等技术。

法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题,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进行训练。3.给课堂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大量的素材图片或动画,给同学们以视觉享受,渗透了美感教育,使学生更直接形象地接触到所学知识,促进他们接受知识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情境导入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收玉米。

2.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1.学生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

2.找出数学信息: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3.提出数学问题: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电脑出示主题图、数学信息和问题。

二、探究新知1.解决问题: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

3.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

b.算一算。

1.怎样算出57+42=?

教师巡视。

c、竖式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4,个位拨2。

3.学生尝试口。

算。

4.学生练习竖式计算。1.展示小组的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吗?1.学生自主练习。

2.学生尝试列式计算.1.电脑出示出示58页第2、第5题。、2.交互式多媒体展示学生作业。

四、总结评价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的数减去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减去十位上的数,。电脑出示竖式计算方法。

这节课,我是围绕“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这一主题进行教学的,主要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作用,通过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我完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探究、方法的总结,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收获的幸福。在课堂上,我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在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

1.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2.创设情境,营造数学的趣味性。

3.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层次性。

总之,正如我在课堂结语所说:“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会了更是幸福的事”,我会继续努力充实自己,让学生成为一个既快乐又幸福的学生。

作者信息。

姓名姚秀萍电话15293615781。

邮件yxp13085929468@。

单位洪水学区民族小学。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笑笑和淘气收玉米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两个数减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并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交流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与算法,同时对于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计算也比较熟练,因此本节课通过知识的迁移,自然而然地将上节课探究的思想应用到本节课学习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明白算理,相同数位才能直接相减。初步学会应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环境。

1.本节课利用了电脑、ppt、摄像机、图片和音频文件等技术。

法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题,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进行训练。3.给课堂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大量的素材图片或动画,给同学们以视觉享受,渗透了美感教育,使学生更直接形象地接触到所学知识,促进他们接受知识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情境导入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收玉米。

2.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1.学生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

2.找出数学信息: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3.提出数学问题: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电脑出示主题图、数学信息和问题。

二、探究新知1.解决问题: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

3.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

b.算一算。

1.怎样算出57+42=?

教师巡视。

c、竖式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4,个位拨2。

3.学生尝试口。

算。

4.学生练习竖式计算。1.展示小组的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吗?1.学生自主练习。

2.学生尝试列式计算.1.电脑出示出示58页第2、第5题。、2.交互式多媒体展示学生作业。

四、总结评价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的数减去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减去十位上的数,。电脑出示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围绕“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这一主题进行教学的,主要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作用,通过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我完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探究、方法的总结,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收获的幸福。在课堂上,我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在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

1.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2.创设情境,营造数学的趣味性。

3.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层次性。

总之,正如我在课堂结语所说:“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会了更是幸福的事”,我会继续努力充实自己,让学生成为一个既快乐又幸福的学生。

摘玉米一年级篇九

1、谈话。

学生说

(课件呈现情境图

2、发现信息

黄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

3、提出问题

问题一: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问题二:搬走20盆黄花,还剩多少盆花

问题三:搬走3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花

1、解决“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1)列式计算。

为什么有加法

那20+30=该怎么算呢?得数又是多少呢?

(2)独立思考

(3)同桌交流

(4)学生汇报

3方法一:2+3=520+30=50

方法二:50可以分成20和30所以20+30=50

方法四:2个十加3个十是5个十就是50

(5)输理算法

你们能看明白这几种算法吗

(6)算法优化

2、解决“搬走20盆黄花,还剩多少盆花?”

学生说说算法

3、做一做

教师引导学生输理关系

4、揭示课题

1、开火车。

40+20

3+2

30+20

40+3&

40+30

6-4

95-5

60+6

66-6

2+3+4

20+30+40

2、帮小鸟找家。

现在还有一只小鸟没有家该怎么办呢?

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现在这里还有一个窝,可以提供哪些小鸟来住呢?(课件出示:50)

3、买球。

课件出示:排球30元

足球40元

篮球50元。

问题一:买一个足球和排球要多少钱?

问题二: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三:如果给你100元,你可以怎么买?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是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一些数学问题,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数学问题等着你们去解决呢!

摘玉米一年级篇十

秋天,对我来说,最有趣能让我快乐的活动,就是到乡下收玉米了。

十一那天,我正在姥姥家喂羊。突然,我听到一阵阵吵闹声,我顺着声音走了过去,看见二舅手握方向盘正在倒车,想办法把车开出小院呢。而妈妈,爸爸,还有大姨夫和其他人正在那换长长的厚厚的衣服。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穿这么长的衣服呢?”妈妈微笑着对我说:”这样到田里收玉米才不容易划了口子。”我连忙说:“你们到田里收玉米也带上我吧?”大姨夫和其他家人都不同意,我摇着妈妈的手用恳求地眼神对她说:“妈妈我想去嘛!”妈妈看我这个样子,无可奈何的答应了。

这时二舅把拖拉机开出了小院,我们一家人开心的坐了上去,我和妈妈坐在前排,手握栏杆。我们颠簸着不一会就到了田里。我看到了灿烂的田野,就像金色的海洋。我让妈妈把我抱下了车。那一个个金黄色的玉米摆在了我们的眼前,而且颗粒饱满,一个个就像一个胖娃娃。姥爷正在满头大汗的割玉米,喜气洋洋地对着我们说:"今年玉米收成特别好!”

我们开始捡玉米了,我用双手捡了四个玉米向车里扔去,因为玉米太沉,有三个掉在了地上,只有一个扔进了车里。我很不服气,心想:“扔个玉米也这么难啊?”这次,我只捡了三个玉米用力向车里扔去,三个都扔了进去,我高兴的手舞足蹈。就这样,我一个一个扔着,不管扔没扔进去,我都不气馁。我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这让我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伯伯的辛苦。以后我一定要珍惜粮食!太阳下山了,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所有的玉米都收完了。

这次收玉米可真有趣啊!

摘玉米一年级篇十一

“秋天到,秋天到,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黄澄澄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我和妹妹一边念着儿歌,一边高兴地向田野里奔跑。

我们家的玉米地里,一行又一行的玉米比大人还高。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迎接我们,一阵秋风吹过,玉米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说:“欢迎您!”

大人们忙着掰玉米了。我也想试一下,就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玉米使劲往下拽。没想到,不但玉米没拽下来,还把玉米秆扯断了。唉,真没用!

接着,我和妹妹便开始捡玉米棒子。玉米棒子奇形怪状的:有的像老爷爷咧开嘴笑,有的像刚出生的娃娃,全身光光的,见不到一个玉米粒。

我拿着一个光秃秃的玉米棒问爸爸:“这些玉米还没长大,为什么现在就把它们掰下来呢?”

爸爸说:“它们是玉米的第二个或第三个娃娃,营养不够,是长不大的!”

我听了恍然大悟:“噢,我终于知道妈妈为什么‘逼’我喝牛奶了,原来是害怕我也长不大呀!”大家听了都笑了!

摘玉米一年级篇十二

碎玉米是我们在四寨体验农场生活的活动之一。下午三点左右,大家带着自己亲手挖的红薯来到一片玉米地。

玉米很高,头上有芦苇花一样的东西。老师告诉我们是玉米的雄花。玉米长在齐腰高的地方,让我们手痒。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去田野。史密斯校长拦住我们说:“孩子,玉米要断黑胡子,不能断白胡子。你知道为什么吗?”

调皮的陈鸿儒忙不迭地说:“一定是黑胡子的玉米长嫩了,白胡子又老又难吃!”

“错了错了,白胡子玉米还没熟!”校长摸了摸陈鸿儒的头。

“这玉米咋不同于我们人类呢!哈——”陈洪儒用小沈阳的样子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们一个接一个地出了场。轮到我留白胡子的时候,我向前走了一步,停在一个黑胡子的玉米前面。我先把玉米棒子包着的叶子弄碎了,比水竹宽多了。然后我握紧玉米棒子,使劲往下拉。咔嚓一声,玉米棒子乖乖投降了。我像拿着什么贵重的东西一样离开了田头,仔细地研究着。突然,我发现玉米芯的根部流出了汁液。我舔了。嘿,真的很甜!蔡老师见我馋,道:“好甜。我们小时候都是把玉米秸秆当甘蔗吃!”我暗暗想,我也要吃“玉米甘蔗”。

晚自习结束后,蔡老师突然对我们说:“吃夜宵吧!”说着,奶奶在食堂端进来一大锅玉米,一股浓浓的玉米味扑面而来。我拿了一个大的,剥开壳,金黄色的玉米就露出来了。我咬了下去。啊,真的是一个甜香的人间极品!又是“咔嚓”一声,我的渴望永远定格在蔡小姐的镜头里。

(小学四年级,)。

秋天来了,这是农民最快乐的季节,因为他们已经收获并收获了劳动的果实。

星期天,我跟着爸爸去奶奶家帮她收玉米。一路上都很开心。我哼着小曲儿,想象着玉米丰收。一想到整个玉米地都是金黄色的大玉米,我的心就已经飞到玉米地了。

然而一到玉米田,我就真的很想回家。——太阳火辣辣的照在我脸上,粘着玉米秆的人很难受。到处都是苍蝇和飞蛾,还有可怕的蜘蛛和毛虫。太可怕了!

大叔说:“你是最外面的,外面不绑。”我不得不学着像个成年人一样,撕开包在玉米穗里的皮,把它们掰下来。

啊,突然,一只可怕的绿色小虫子从玉米穗里出来,它的肉在喃喃自语,爬上了我的手。我感到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害怕,每一次休息,我的手都在颤抖,我的心会跳出来。我连续破了十几次,但再也不敢破了。爷爷让我回外地。

路边的野花真的很美,红、黄、紫、白…。

爷爷,爸爸,他们已经分手很久了。我虽然不怕,但还是不敢下地。

我觉得:农民断玉米真的很难。要是我能发明一种机器来碎玉米就好了!

(六年级,400字)。

今天做完作业没事干,爷爷说我们一起去掰玉米,我就和爷爷妈妈一起去快乐农场掰玉米。一路上,鸟儿欢呼雀跃,仿佛在为我欢呼。

走进“快乐农场”,看见玉米秆像哨兵一样站在地上,背上背着“手榴弹”,守护着爷爷的“快乐农场”。

《快乐农场》中绿色的玉米叶子随风起舞,像仙女的绿色丝带。有的玉米像婴儿一样裹在绿色的衣服里;一些玉米被他们笑破了肚皮,露出晶莹剔透的玉米粒;还有玉米,像个小姑娘,羞涩地躲在叶子哥身后。

爷爷说要挑有胡子的玉米,胡子越黑越好,因为胡子越黑的玉米越老,可以吃。

我径直走向一个留着深色胡子的角落。我一伸手去摘,就看到一只虫子躺在玉米上休息。我吓了一跳,大叫:“救命!”说完,以比百米冲刺更快的速度跑到安全的地方。这时,我看见爷爷和妈妈哼着小调,好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迈着轻快的步伐摘着玉米。我终于鼓足勇气又去找玉米,只听到一声噼啪,玉米被我掰断了。“是啊,我打虫子了!”我对着蓝天大喊。

俗话说: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如果是这样,工作很辛苦,收获却很甜,让我想到了学习。我认为:要想成为一个有前途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就要努力学习,不怕困难。

(小学四年级,)。

摘玉米一年级篇十三

暑假,我和姑姑回老家,看奶奶。

一路上,看到大片大片的玉米田,满眼是绿色。每一棵都笔直笔直的,结着大大的玉米棒,就像草原_草原的卫兵,神气十足的举着两三个手榴弹。

这一天的下午,我和表哥跟着叔叔一起去了玉米地。刚到玉米地,就感到有一阵阵凉风袭来。一看,原来,玉米把太阳遮住了。我们一起走进“林子”里,耳边不时的传来知了的歌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和风吹着玉米叶发出的沙沙的声音……,我们就像进了迷宫,走来走去,一会儿又回到了原处。

不一会儿,一大袋子玉米出现在眼前。叔叔夸我们真能干。看着满满一袋玉米,我们都不觉的累了,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丰收的喜悦。

我好想再来一次这里掰玉米啊!

摘玉米一年级篇十四

周六起床,爸爸神秘的对我说:“快点收拾,今天带你去个特别的地方”。我想,肯定不是去爬山就是去游泳,于是我问爸爸:“去哪儿玩啊?”可爸爸却卖起了关子。

在车上,往车窗外看,咦?这不就是去奶奶家嘛,我恍然大悟,想起前段时间爸爸对我的许诺。

到了奶奶家,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屋里:“奶奶,是不是玉米已经熟了,我们去收玉米吧,我等不及了!”奶奶一边笑着拿了两个篮子和几个袋子一边说:“收玉米可不是好玩的,你可要小心啊。”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我心里想:收玉米有什么难的,奶奶太小看我了。

我们到了玉米地,一株株玉米像一排排士兵,它们一个个纹丝不动,玉米叶就是它们的铠甲,玉米就是它们的武器。一阵风吹过,它们就探头张望,随风摆动。正当我欣赏玉米的时候,爸爸喊我:“快点收玉米吧!”我跑过去问爸爸:“怎么收玉米呀?”爸爸教给我,我很快就学会了,先把玉米和玉米秆的“关节”找准,再用力一掰,玉米就下来了,放在篮子里,篮子里满了就倒进袋子。我干了一会儿,就累得大汗淋漓,腰酸背疼,胳膊上划了一道道血口子,被汗水一浸钻心的疼。没想到收玉米还这么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天我终于明白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了。

回到奶奶家,我累得筋疲力尽,但却明白了一个道理:仅仅是收玉米就这么辛苦,整个玉米的生长过程,需要人们付出多大的努力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感谢爸爸带给我这次独特的乡村体验!

摘玉米一年级篇十五

每当庄稼长得丰收在望的时候,爸爸的话题总是“庄稼”,妈妈的话题总是“衣服”,年复一年的生计大多是吃穿,靠的就是每年的收成,爸爸几乎每天有事无事都要到田地里去转转,在田埂上坐坐,好像在等待着什么;而妈妈知道又是一个丰收年时,上街赶集的次数也多了不少,好像是田地里的庄家告诉她,要她多给家人添些御寒的衣服;我和妹妹的话题则是“书中自有黄金屋”,都是谈怎么靠读书出人头地。一家人各有各有责任,各有各的希望,各有各的活法。

每当我们姐妹学习成绩进步时,爸爸妈妈的笑容满载着又一个希望——“大霜小霜有出息,将来我们是要享福的噢!”每当我们姐妹成绩下降时,爸爸妈妈从来不把他们的态度表露在脸上,竟然还笑呵呵地说:“大霜小霜,学习下降和我们种庄家一样,只要不气馁,只要肯付出总是有好收获的!呵呵!稻子生虫子我们用农药治,你们学习下降应该用‘努力’治啊!”

你们也有信心让爸爸妈妈、让老师、让祖国感到丰收的喜悦吗。

摘玉米一年级篇十六

这节课,我是围绕“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这一主题进行教学的,主要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作用,通过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我完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探究、方法的总结,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收获的幸福。在课堂上,我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在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

1.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2.创设情境,营造数学的趣味性。

3.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层次性。

总之,正如我在课堂结语所说:“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会了更是幸福的事”,我会继续努力充实自己,让学生成为一个既快乐又幸福的学生。

摘玉米一年级篇十七

昨天晚上,大姨打电话告诉妈妈说今天她家掰玉米,让妈妈去帮忙,我就开始缠着妈妈要一起去,我要去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早上,我帮妈妈扫完地后,便和妈妈一起去了大姨家的玉米地。一路上,妈妈吧电动车开的飞快,清晨的风吹拂着我的面孔,一下子全身的感官就是一个字——爽。

很快,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到的时候,大姨他们还没有来,我嘿嘿坏笑道:“妈妈,我们和他们玩捉迷藏吧!”于是,我们进了玉米地,边掰玉米边藏猫猫。只可惜,哥哥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在地的另一头边掰边藏。等我们发现对方的时候,一半的玉米也被我们给掰完了。

和哥哥他们碰了面,再掰玉米的时候,我和哥哥就开始捣蛋了,我学猴子掰玉米,掰一个,扔一个。妈妈对我说:“这样可不行啊,要扔就往一处扔,如果乱扔待会还要一个个的找呀!”我听了嘻嘻一笑,掰了好几个玉米之后,一下子全部往外扔,结果力度没有掌握好,一个玉米便砸上了我的脑瓜,我终于老实了。

玉米掰完后,我们把玉米装进车运回了家。

中午,吃的是玉米,劳动了一上午,我风卷残云般的吃完了一个玉米,才发现自己的劳动果实最香甜!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024393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