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3:46:15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模板14篇)
时间:2023-11-10 13:46:15 小编:雨中梧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工具,也是组织和安排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以下教案范例中,教学活动设计灵活多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篇一

1、通过复习十几减9、十几减8,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初步学会解答用图画形式出现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应用题.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数量关系,为学习文字应用题做准备。

重点难点重点:

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被减数和差,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学会求另一个加数的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小黑板、卡片。

一、复习十几减9和十几减8,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9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9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9剩1,1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9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给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

教师出示十几减9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8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8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8剩2,2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8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教师出示十几减8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

二、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混合练习。

1、出示小黑板,写好以下三组题:

指定三名学生到前面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用线连起来,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8+311-910-89+614-815-88+518-9。

9+717-914-98+89+29+812-816-9。

三、教学补充题。

1、教师出示图文应用题1。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筐里的苹果和筐外面的苹果一共有10个,筐外面有3个苹果,筐里面有几个苹果)。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生答略)。

师:要求筐里有多少个苹果,该怎样想?(想:几加3是10,7加3是10.从10个里去掉3个,也就是筐里有几个苹果)。

师: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3=7.。

2、教师出示图文应用题2。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盒里的小棒和盒外的一共有14支,盒外有4支,盒里面的有几支)。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生答略)。

师:要求盒里面有多少支小棒,该怎样想?(想:几加4是14,10加4是14.从14支里去掉4支,就是盒里面有几支)。

师: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4-4=10。

谁知道我手里还剩几张口算卡片?(老师手里还剩6张口算卡片)。

师:你是怎样想的?(想:几加4是10,6加4是10,从10张里去掉4张,就是老师手里还剩几张卡片)。

四、课终评价、小结。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篇二

1.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可用减法计算,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感受与同伴交流想法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4.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可采取以下形式。

1.对口令。

师:我说1。

生:我说2,1和2组成3。

2.拍手对口令。

3.举牌对口令。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老师投影显示美丽的小湖,并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在波光粼粼,美丽的小湖里有3只美丽的鹤在快乐地歌唱,过了一会儿,1只鹤展开翅膀飞走了,(教师出示3只纸鹤,再慢慢移走1只纸鹤)。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2.学生跟随教师拿出自己折好的3只纸鹤,动手操作演示,3只鹤飞走1只鹤,就是从3只里面去掉1只,要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教师边说明边板书等式:3-1=2。(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也可用摆图片操作,并表述含义。)。

3.学生试读算式。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能用3-1=2表示的事例。学生举例说说其他能用减法表示的事例。

例题。

2.教师提问:5减2得几?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分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不同想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的过程。不论是点数法还是用数的组成计算,教师都给与鼓励。接着提问:如果不看图,不数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扑通”跳到水里1只。学生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2.出示课件2,学生说图意:架上原来有4只丝瓜,摘下2只,架上还有几只?然后学生列式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5只纸鹤,你能用这5只纸鹤,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吗?摆摆试试,看谁摆的多。

4.乘车游戏:5个同学做检票员,拿着车号,其他同学每人一张票,车票上数目的得数就是的要乘的车号。游戏开始,请同学们赶快上车,检票员检票后,上错车的同学给大家表演节目。

[巩固练习中的第1、2题,采用课件演示,提高。

总结评价。

1.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说说自己本课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2.教师结合学生表现对本课作小结。

布置作业。

1.学生准备纸鹤,学具,数字卡片;

2.回家想一想,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教学设计说明。

一年级的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整节课我都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的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兴趣,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本次课中,我首先设计了三个让学生动口、动手的对口令活动,学生很有兴趣,积极参与,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为本次课运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减法做好准备。然后我用语言描述,并用纸鹤演示:“湖里的3只鹤飞走了1只,还有几只?”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接着用课件演示第二个问题情境例题:“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草地上还有几只蘑菇?”列出算式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算,多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再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些这样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巩固练习第1、2题用课件演示,分步进行,让学生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小组交流订正;还有一个练习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5只纸鹤能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练习的最的是乘车游戏,这个游戏时在学生学习兴奋低点进行的,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篇三

出示“投沙包比赛”情境图:比赛规定,在2分钟时间内,谁投进筐中的沙包数多,谁就获胜。按照这个规则,1、2、3号运动员同时在画有白线处的起点向同样标有1、2、3号终点处的筐中投沙包,随着比赛的结束,画面中呈现以下信息:1、2、3号运动员分别投了16个、11个、12个沙包,终点处的1、2、3号筐外分别有9个、3个、6个沙包。通过阅读画面,同学们对“谁赢了”这一问题的一致看法是:“算一算每人投中几个,就知道了。”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探究每人投中几个的问题。

要求“1号运动员投中几个”,应该怎样列式?“16—9”得数是多少?学生想到的办法有:

(1)一个一个地减,既从16根小棒中1根1根地去掉,去掉9次,还剩7根。

(2)从16根小棒中先去掉6根,剩10根;再去掉3根,最后剩7根。

(3)先摆出16根小棒,把它分成两份,一份是9根,另一份是7根,去掉9根,还剩7根。

(4)把16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是10根,另一份是6根,先去掉10根,还剩6根;再从去掉的10根中拿回一根,合起来还剩7根。

随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你喜欢哪种算法?学生的看法不一,教师均给予了肯定,并指出: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

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号运动员投中多少个”和“3号运动员投中多少个”两个问题。

评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个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通过情境引出问题;对三个问题探讨后,回头再去解决“谁赢了”这一问题,并且教师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是新课程教学所需要的,也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同时课堂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对“你喜欢哪种算法”作总结时,教师肯定与鼓励的是“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以至于在课的末尾集中计算训练阶段让学生说思路时,学生的想法仍停留在课的开始对每一个问题思考的原始阶段,如“13-8=5”,你是怎么想的?有的学生回答:“我是从13里面先减去1得12,这样减8次,最后得5。”如果我们的学生经过40分钟的学习后,思维仍停留在刚上课时的水平上,学生得到的是什么?教师的教学价值又在哪里?在与执教教师座谈时,我们提出了这一问题。教师的解释是:“现在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吗,那就不能让学生按一种方法去思考。我们也耽心学生学完后会出现‘15—8’一个一个减去这种低水平的思考方法,但是一想到‘算法多样化’,我们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教师的解释,反映了当前很多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算法多样化”的实质是什么?我们不妨对课堂作进一步剖析:

在课堂的前半程,学生不是在做计算,而是在“解决问题”,即为最终解决“谁赢了”这一问题而分别去研究“每个运动员投中多少个”的问题,为此学生至少想到了四种不同的方法。如果我们把这些方法称作是“算法”的话,“算法多样化”其实是“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是思维水平的“当前状态”。此时,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去选择“喜欢哪种算法”,而是要回头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与反思,通过对各种不同方法的辨析,来认识不同方法的特点与优势,以此来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目的,实现“优化选择”。学生之所以到课的结束时仍用“一个一个减去”这种低水平的方法来计算,是因为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反思与辨析,以至于学生仍旧对自己最初选择的方法“情有独钟”。“算法多样化”是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但绝不是“算法全面化”,所有能对问题解决的方法都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从解决问题方法中抽象出的算法并非都应得到鼓励,只有那些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帮助,能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持续发展,接近数学本质的算法,才是我们所提倡的。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正确的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归纳等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口算方法:

1.板书出示算式:16-9=?

2.复习16-9=?的口算方法。

师:16-9等于多少?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生1:16减9等于7。我是这样想的:9加7等于16,那么16减9就等于7了。

生2:我把16分成10和6,10-9=11+6=7。

生3:我把9当成10计算,16-10=66+1=7。

生4:我把9分成6和3,16-6=1010-3=7。

生5:因为16可以分成7和9,所以16减9就等于7。

……。

(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各种方法,并在方法前标上序号。)。

3、教师小结。

师:这些口算方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第3种。因为这种方法很方便。

生2:我最喜欢底1种。因为它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生3:我喜欢用数的组成去计算,所以我最喜欢第4种。

……。

师:小朋友们真棒!能想出那么多的方法,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很了不起!我们在计算时,你喜欢用那种方法计算就用那种方法进行计算。

4、反馈练习。

师: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选择其中的两道减法算式,让同桌进行计算。并请同桌同学说说他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比一比哪两个同学合作的最愉快?老师有奖品的噢!好,开始!

要求:同桌同学合作,一生说算式,另一生报答案。

(对于合作的比较好的同桌,教师颁发适当的奖品,进行奖励。)。

三、整理算式,寻找规律:

师:请小朋友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所有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都写出来。

(组内分工:学习小组组长进行记录,其它同学说减法算式。)。

2、分类。

3、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生1:我是根据被减数来分类的。被减数是11的分一类……。

生2:我是根据减数来分类的。减数是9的分一类……。

生3:我是根据得数来分类的……。

……。

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这很好!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师:请小朋友们安静的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第一列的减数都是9,第二列的都是8,这些减数都是一个一个的少下去的。

生2:我是横着看的,我发现每一行的被减数都是一样的。第一行是11,第二行是12,每一行都是一个一个的增加的。

生3:我发现在第一列中,被减数一个一个的增加,减数都是9,他们的差也是一个一个的增加的。

师:噢!你观察的真仔细,那么后面几列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生:是的!后面几列的规律和第一列的规律是一样的。

生4:老师。我还发现在这张表格中,每列的最后一个算式的得数是相同的。象18―917―816―715―614―513―412―311―2它们的得数都是9。

师:真棒!为什么不同的减法算式它们的答案是相同的呢?

生1:因为我发现,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减数都少1,所以它们的得数都是9。

生2: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被减数一个一个的少下去,减数也是一个一个的少下去的。

四、反馈练习:

1.口算比赛:9+8=11-6=17-9=3+8=。

15-7=12-5=8+7=14-8=。

13-6=12-9=7+9=6+6=。

14-5=13-7=18-8=11-2=。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前五名给予奖励。)。

2.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3.看得数编算式。

759。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另外,还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

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观察书上的主题图)。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师:你知道他们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篇六

新课程强调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这无异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也不容忽视: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经验和思维的限制,他的个人思考、个性的理解并不是最佳的、正确的。教师应通过对话、比照、合作反馈等交往环节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引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聚合到最优的解决策略上来,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将理解的个性化、独特性与理解的普遍有效性相统一。我们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求新求异,但什么样的思考最有价值,什么样的求异更有成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纷繁的感性经验中得出求同的科学真谛,这才是有效的学习。

有专家提出,由于孩子的智力背景、生活经历不同,适合他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因为教师的一个总结,使大部分学生的方法被归为另类,他们会为自己的失败而伤心,一颗幼小的心灵是经不起这等风霜的,这样的总结不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这种认识固然有一定道理,但究竟什么是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深入思考的习惯,背诵记忆的能力,承受挫折的毅力,面对失败的勇气,同样是重要的情感与态度,这些品质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对立中寻找平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篇七

考查目的:借助情境图提出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11-5=6(只)。答:还剩下6只小鸡。

解析:先根据图搜集完整信息再列式计算。

2.小青要练习写16个毛笔字,还剩下8个字没有写,他已经写了几个字?

考查目的: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减法意义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16-8=8(个)。答:他已经写了8个字。

解析:可通过画图来辅助分析数量关系,反映出问题的结构再列式计算。

3.动物园有兔子15只,羊8只,牛6只。

(1)羊和牛一共有多少只?

(2)其中白兔有5只,黑兔有多少只?

考查目的: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1)8+6=14(只)。答:羊和牛一共有14只。

(2)15-5=10(只)。答:黑兔有10只。

解析:题(1)求总数,用加法。题(2)已知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让学生体会提出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也不同。

考查目的:学习例6后的巩固练习。

答案:14-7=7(棵)。答:小丽比小文多植7棵树,小文比小丽少植了7棵树。

解析: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沟通“比多少”问题与原来减法模型之间的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后一个问题可利用转化思想减轻思维负担,两题都可以用14-7=7来解决。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篇八

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整理。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纸片。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这堂课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写一写我们学过的算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多。

二、10以内加减算式的整理。

1、让学生尝试写出10以内的有关加法算式。

2、小组交流:列出的有算式。

3、试着进行加法表的整理。

怎么整理?按照得数是10、9、8、7、6、5、4、3、2、1、0进行整理、归纳。(放手让学生小组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

每组发给一张表格,完成表格。

4、小组推荐一人进行汇报。

5、继续讨论:

根据小组间填的表格进行讨论:

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6、汇报讨论学习情况?

三、10以内的减法算式的整理。

1、看61页上面的图,仔细观察: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2、弄清题意,说一说应怎样整理减法算式。

3、小组交流。

4、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表中可以发现哪些规律。

6、小组汇报。

四、回顾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说一说: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你呢?

五、作业:完成黑板抄题。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篇九

1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半点。

2结合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初步培养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和半时。

对啦,它就是钟表。

2、师出示一个实物钟。

师: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

同桌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1、可以看时间;2、可以叫我们起床;3、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

(一)认识钟面。

(1)师:钟面上有什么呢请大家认真观察手中学具的钟面和屏幕上真实的钟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两人小组讨论。)。

(2)分组讨论,汇报结果,小组间互相补充。

生1:我们发现钟面上有时针、分针,还有12个数。(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

生2:我们发现时针和分针走的方向是一样的。

生3:时针和分针都朝这个方向走的。(一边说一边用手势比。)。

(3)归纳: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用不同色彩依次显示时针、分针、12个数。)。

(设计意图这一层次安排了观察、操作、议论、交流、归纳和整理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钟面上有些什么。在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表述出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这样不仅调动和激发了学习主动性,而且提高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认识整时和半时。

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帮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叫小明。他可是一位非常懂得安排自己作息时间的好孩子。大家想不想知道小明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的一天(板书课题)。

1、出示小明起床的图片。

师: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看屏幕中的图片,请同学们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同伴的合作中学会看整时和半点。)。

(2)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六个钟面。

师:你会看哪一个钟面呢请你上来当小老师,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充当小教师的角色。)。

(3)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师: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半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设计意图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整个过程由小组讨论、分组汇报、观察思考、得出结论组成。在交流中,较优秀的学生充当小教师的角色,一部分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了帮助,轻松愉快地获得了知识。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3游戏:我说你拨。

1.认一认。

让学生独立说一说第93页“练一练”第1题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

2.找朋友。

(1)认识时间的表示法。

示范时间的表示法。

师:6时可以怎样表示呢(板书:6时,6:00)。

7时半可以怎样表示呢(板书:7时半,7:30)。

(2)做找朋友的游戏。

师: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一张表示时间的卡片,你的卡片跟黑板上的哪一个钟面是好朋友呢让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

(全班学生到黑板上找朋友。(一边放找朋友的音乐)大家找到了朋友,高兴地回到了座位上,只有一名学生找不到朋友。)。

师:你怎么啦。

生:我找不到这张卡片的朋友。

师:大家帮他找找看,黑板上有这张卡片的朋友吗(没有)。

师递上一个能活动的钟面,问:你能拨出这个时间吗(该生拨时间)。

师:你这个钟面跟黑板上的哪些钟面是同一类的你应该把这个钟面贴在哪里呢(该生把钟面贴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如果按部就班地逐个教学时间的表示法,学生必然兴趣不大,因此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在这里巧设了找朋友的游戏,使学生乐于学习,使课堂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气息。除此之外,这个环节还设置一个学生找不到时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解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拓展问题:怎么都是8时?(出现两个画面,学生进行思考)。

用喜欢的记录方式给自己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评析作业的设置,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整时和半点的不同。

生2:我觉得和小组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很开心。

生3:还要向小明学习早睡、早起。

今天我们一起看了小明的一天,他的时间安排的很合理,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像小明一样,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做个时间的小主人。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篇十

教材第49、50页练习十一第2-8题。

1、进一步巩固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巩固口算方法,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个十和()十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3、65里由()个十和()十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二、新授。

1、第49页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49页第2题。

[读题。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怎样检验?

3、第49页第3、5题。

4、第50页第6、7题。

第7题是复习比多比少的问题。]。

5、第50页第8题。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练习,熟练的掌握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解答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在巩固加、减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并及时纠正了见吃就减的思想。注重了学生理解题意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很好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篇十一

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整理。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纸片。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这堂课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写一写我们学过的算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多。

二、10以内加减算式的整理。

1、让学生尝试写出10以内的有关加法算式。

2、小组交流:列出的有算式。

3、试着进行加法表的整理。

怎么整理?按照得数是10、9、8、7、6、5、4、3、2、1、0进行整理、归纳。(放手让学生小组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

每组发给一张表格,完成表格。

4、小组推荐一人进行汇报。

5、继续讨论:

根据小组间填的表格进行讨论:

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6、汇报讨论学习情况?

三、10以内的减法算式的整理。

1、看61页上面的图,仔细观察: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2、弄清题意,说一说应怎样整理减法算式。

3、小组交流。

4、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表中可以发现哪些规律。

6、小组汇报。

四、回顾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说一说:

我学会了xxxx。

我最喜欢xxxx,你呢?

五、作业:完成黑板抄题。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篇十二

1.进一步巩固退位减法的思考过程,并能正确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发现算式间的规律,做个减法表。

3.通过整理减法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不同的算式结果可能一样。

理解不同的算式结果可能一样。

多媒体教学课件、减法算式卡片。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了新的学校,感受到了心得气息,大家高兴吗?我还给你们的小组起了好听的名字,小组长告诉大家,你们组叫什么组?我们的同学们是最棒的,希望你们的表现比昨天更棒。

让我们乘上小火车行动起来吧,小小火车开起来,开起来,哪儿开请第一列小火车开起来,请第二列小火车开起来。

2.学生进行开火车口算。

7+8=16-7=15-6=2+9=14-7=13-5=11-4=。

12-9=6+8=14-6=13-717-9=12-5=15-8=。

师:回忆一下,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都有哪些方法?

讨论: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

3.师:火车开的真快呀?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羊村的大门口,喜洋洋走来了,看它在说些什么呢;(同学们,你们只要回答对村长爷爷突出的问题,羊村的大门就会为你们打开。)。

4.村长爷爷想考你们什么问题呢?

村长爷爷说:这是一些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请你们从口算卡片袋中拿出算式结果为“7”的卡片,看谁动作快?请找出都是减去9的算式或者找出都是12减几的算式。

二、合作交流,构建减法表。

1.小组内商量方法。

2.全班交流。我们把这些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就能很快找出指定的卡片。

3.先商量一下打算怎样排队,然后再整理算式。

要求:(1)将卡片进行整理,再贴在大纸上;

(2)组内要分工合作,每人负责一项工作,可以找卡片、贴卡片、递卡片、涂胶棒;

(3)活动时间10分钟,小闹钟一响,活动结束。

4.组长拿出学具,活动开始。师巡视,留心学生的分类方法。

师:哪组愿意向大家展示你们小组的成果展示各组作品,各组成员介绍摆法。(将作品贴在黑板上)(组内成员可补充,其他同学帮他们看看算式摆得对不对。)。

5.将第17页的减法表补充完整。

师:仔细观察第17页的减法表,和你的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说一说,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猜价格:

1.买一个汉堡和一支黑人牙膏一共要多少钱。

2.20元买一斤葡萄,够吗?

3.(1)一盒饼干比一袋喜之郎贵多少钱?

(2)一个牙杯比一支黑人牙膏少多少钱?

4.一支黑人牙膏比一瓶牛奶多的钱正好是一斤橘子的价格,问一斤橘子多少钱?

5、根据这些东西的价格,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6.给你20元钱,你会买些什么?

7.小结:村长爷爷高兴地对大家说:小朋友们太棒了!会动脑,善于合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你能告诉我这节课你的收获吗?

三、游戏。

结果是:得数是9的同学起立;减去7的同学微笑;被减数是12的同学拍拍手。

四、全课小结。

大家的收获可真多呀,老师给你们每个人还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呢,快来看看吧!(每人都有一张写有算式的卡片,引导学生根据题目先计算,在按算式的结果排队,最后按顺序离开教室)。

结果是:得数是9的同学起立先离开;得数是8的同学离开。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篇十三

理解图上括号和问号的用意。

使学生切实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正确列式计算。

小黑板、磁铁、磁力棒。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图上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上看清楚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列式计算。

2.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他们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教学中,根据情境的创设,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让孩子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一份做人的道理。

1.游戏一。

猜:出示6块磁铁,让生到台前来,一手拿几个,另一只手藏几个?请同学猜,然后说一句话,6可以分成()和()。

2.游戏二。

小黑板出示:小动物找家。

7号房6号房5号房4号房3号房。

狗(7-1)猫(7-2)鸡(4+3)羊(7-3)青蛙(7-5)。

学生汇报,老师连线。最后让生发现:小青蛙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是小青蛙,你想住几号房?那么算式应该怎么改?(在此,告诉学生帮助别人是一种乐趣)。

(一)加法应用题。

1.老师给大家讲故事,学生倾听。

有一天,几只小鸡在林中散步,忽然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边说边画雨和闪电)这时把小鸡吓得魂飞魄散,不知该躲到哪里去好,忽然看见树下有一个大蘑菇,于是他们急忙向蘑菇底下跑去(边说边画蘑菇和4只小鸡)问:先跑来几只小鸡?(生:4只)这时,又跑来几只小鸡(画2只小鸡)。

2.师:谁能用完整的语言叙述一下这个过程?(用上先后)。

生:先跑来4只小鸡,又跑来2只小鸡。

3.师随手加上大括号和问号,问:在这里,大括号和问号都表示什么?(生:表示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大括号表示把先跑来的4只小鸡和后跑来的2只小鸡合起来(边说边做手势)下面的问号就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鸡?谁能完整的说一下图的意思?(生结合师的手势说图意)。

学生说,老师板书4+2=6。

5.在这里,4.2.6表示什么?(生:原来有4只小鸡,又跑来2只小鸡,现在一共有6只小鸡)。

小结:同学们,你们运用两个条件解决了问题,孩子们,真是好样的(竖起大拇指)。

(二)减法应用题。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6-3=3。

3.情感教育:林中的小鸡在困难时先想到了同伴,你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孩子,有爱心的孩子。

4.师:刚才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学习了6.7的加减法应用知识,也可以说是用数学(板书题目)。

1.师:为了奖励你们表现这么好,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段优美的舞蹈(简笔画出示)指名说图意,然后让学生在本子上列式,指一名学生板演。

2.出示磁铁,让学生利用磁铁到台前摆一摆,然后说图意,列式计算。

1.出示7根磁力棒,让学生自编应用题,说题意,列式解答。

2.鼓励孩子摆出精美的图案,再说题意,列式计算。

老师总结:刚才我们看图用三句话说了每幅图的意思,每一幅图都是一道应用题,第一题是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第二题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应用题,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与大括号与问号结下深厚的友谊。

一年级以内的减法教案篇十四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课件。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谁?后面呢?”

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前、后。(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前、后的含义。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轮船上面有什么?大货车前面是什么?小汽车后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9页,完成书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订正。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3、做个老鹰抓小鸡的小游戏。

小华做老鹰,小林、小东、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衣角,开始游戏,老师提问,小东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个面?看图再说一说,老师找学生起来,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完成书本第11页的练习二的第1、2、3题。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025377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