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2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5:54:06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23篇)
时间:2023-11-10 15:54:06     小编:琴心月

总结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必要认知,也是自我提升的一种方式。分析总结的结果和意义,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建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创作活动,可以用于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感情。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写作、多思考来不断提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__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耸、渠、钮、枳、聂”;会写“防、耸、旗、擎、渠、钮、徐、枳、融、司、缓”;理解“典礼、城防部队、擎、徐徐上升、缓缓、就位、肃立、瞻仰”等词语。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掌握11个生字,理解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放一段《开国大典》电影片断然后介绍。)中国共产党自19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

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

(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

理解重点句。

“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向海上的波浪。”(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思想感情,并领悟__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学习排比句、认识双关句。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读熟课文,准确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师: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课件播放开国大典盛况)。

(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3、说说课文大意。

师: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品读感悟,梳理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含义。(大典:盛大的典礼;开国:建立国家)。

(1)生认真读文。

(2)小组讨论。

(3)指名交流。

(课件展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师:这几个部分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四、读中感受,品味理解。

1、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

(时间、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2、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师生合作读)。

4、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5、指名生读。(师指导朗读关键词“直奔”“赶”等。)。

6、男女生合作读。

7、女生读描写工人的句子,男生读描写农民的句子。

师:是啊!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读出语气。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

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会场。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

请看图片,读课文,把会场的布置记在脑海中。(生自读)。

师:课文主要事件写了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典礼是从第几节到第几节?(5—10节)。

师:高声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

第5节:重读“排山倒海”,它表现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重读“一齐”,它表现了人们想急切看到毛主席的心情。

第6节:你对哪句话感受最深?为什么?

(因为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动的!)。

(指导朗读:声音应该是高亢、洪亮的。)。

师: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媒体再一次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在场的30万人和全中国人民的心欢呼起来……(全班齐读第7段)。

四、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

开国大典。

大典前会场。

大典中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大典结束充满光明。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2、小组合作整理出课文的顺序。按事情发展依次写了“会前 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四部分。

教学重点:读熟课文,准确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设计思想:。

通过课堂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多媒体教学选取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辅助互动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发思维,积极探究问题,实现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教材以分组的形式设计,本组的课文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真挚而强烈的感情,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设身处地去读,抓住重点的语句、段落多读多想。《开国大典》这篇课文就是要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祖国诞生时的感情,引导学生热爱祖国。

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

教学过程:。

1、师:这是个个特殊的日子。(课件展示:1949年10月1日)特殊在哪呢?

(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师: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地点。(课件展示:北京)它特殊在哪里呢?

(北京是中国首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心脏啊!)。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含义。(大典:盛大的典礼;开国:建立国家)。

师:同学们,请你们用这三个词来试着来说一句话。(课件强调:1949年10月1日北京开国大典)。

师引导在“开国大典”前加上修饰语(形容词)隆重、庄严。

师:带着一份隆重,一份庄严,我们再读课题,谁来?

指名、齐读(指导学生读出气势)。

师:看了开国大典你有哪些感受或有哪些话想说呢?

二、感知整体,梳理学路。

师: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多,场面大,写起来可不容易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课文是怎么写。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课件显示问题)。

生默读课文。

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

(课件展示: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师:这几个部分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三、读中感受,提升能力。

师: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指名交流。

(时间、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师:通过读,了解了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师生合作读)。

师:在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群中,最多的要数到工人和农民,在课文第4自然段中写到……(师生合作读)。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指名生读。(师指导朗读:要读好关键词“直奔”“赶”等。)。

男女生合作读。

男生读描写工人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农民的句子。

男女生交换。

师:是啊!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啊!读好它。

师: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

师: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会场。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

师生合读。(同时注意指导个别词的朗读)(课件展示:会场的意图)。

师:看着图片,读读课文,把会场的布置记在脑海中。(生自读)。

师指名1人到黑板前看着示意图介绍开国大典会场的布置。

师小结: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及会场的布置,下面就可以写主要事件了及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典礼是从第几节到第几节?(5—10节)。

师:高声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

第5节:重读“排山倒海”,它表现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重读“一齐”,它表现了人想急切看到毛主席的心情。

第6节:你对哪句话感受最深?为什么?

(因为毛泽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动的!)。

(指导朗读:声音应该是高亢、洪亮的。)。

师: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媒体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遍)。

男女生读。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在场的30万人和全中国人民的心欢呼起来……(师生合读第7段)。

指名1生读。

女生读第1句,男生读第2句。

男女生背第7节。

师:激动吗?有话要说吗?(毛主席万岁)。

生齐说。

四、巧设语境,总结升华。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课堂上来不及写,就来交流交流你的新闻稿题目吧。(生略做思考后交流)(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啊,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激动人心的一天!)。

师:此时,老师也是心潮澎湃,我也用一个题目来表达:开天辟地的一天啊!(课件展示)。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 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 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4、完成作业 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五

1、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__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六

1、学会3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学习排比句、认识双关句。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读熟课文,准确概括文章内容。

领会课文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一、激情导入。

1、师: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课件播放开国大典盛况)。

(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3、说说课文大意。

师: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品读感悟,梳理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含义。(大典:盛大的典礼;开国:建立国家)。

(1)生认真读文。

(2)小组讨论。

(3)指名交流。

(课件展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师:这几个部分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四、读中感受,品味理解。

1、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

(时间、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2、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师生合作读)。

4、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5、指名生读。(师指导朗读关键词“直奔”“赶”等。)。

6、男女生合作读。

7、女生读描写工人的句子,男生读描写农民的句子。

师:是啊!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读出语气。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

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会场。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

请看图片,读课文,把会场的布置记在脑海中。(生自读)。

师:课文主要事件写了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典礼是从第几节到第几节?(5—10节)。

师:高声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

第5节:重读“排山倒海”,它表现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重读“一齐”,它表现了人们想急切看到毛主席的心情。

第6节:你对哪句话感受最深?为什么?

(因为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动的!)。

(指导朗读:声音应该是高亢、洪亮的。)。

师: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媒体再一次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在场的30万人和全中国人民的心欢呼起来……(全班齐读第7段)。

四、总结布置作业。

开国大典。

大典前会场。

大典中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大典结束充满光明。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七

1.学会3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学习排比句、认识双关句。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读熟课文,准确概括文章内容。

领会课文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一、激情导入。

1、师: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课件播放开国大典盛况)。

(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3、说说课文大意。

师: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品读感悟,梳理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含义。(大典:盛大的典礼;开国:建立国家)。

(1)生认真读文。

(2)小组讨论。

(3)指名交流。

(课件展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师:这几个部分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四、读中感受,品味理解。

1、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

(时间、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2、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师生合作读)。

4、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5、指名生读。(师指导朗读关键词“直奔”“赶”等。)。

6、男女生合作读。

7、女生读描写工人的句子,男生读描写农民的句子。

师:是啊!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读出语气。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

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会场。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

请看图片,读课文,把会场的布置记在脑海中。(生自读)。

师小结:,课文主要事件写了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典礼是从第几节到第几节?(5—10节)。

师:高声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

第5节:重读“排山倒海”,它表现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重读“一齐”,它表现了人们想急切看到毛主席的心情。

第6节:你对哪句话感受最深?为什么?

(因为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动的!)。

(指导朗读:声音应该是高亢、洪亮的。)。

师: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媒体再一次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在场的30万人和全中国人民的心欢呼起来……(全班齐读第7段)。

四、,总结布置作业。

大典前会场。

大典中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大典结束充满光明。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八

2、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1、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2、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通过创设情境,体验人民群众兴高采烈欢庆新中国诞生的激动心情,,深入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认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1、开国大典。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或搜集开国大典的图片、文字资料等,让学生体验开国大典时人民激动的心情,并讨论举国上下为什么如此激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终于诞生了。中国从此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探究国旗国徽国歌的来历,深入认识国旗国徽国歌的象征意义。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2、对呀!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

3、解题[板书课题,齐读]。

典?大典?分别是什么意思?(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完成练习,[.课件出示]。

时间:

地点:

参加成员:

参加人数:

大典内容:

2、交流。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北京。

参加人数:30万人。

大典内容:会场、大典、阅兵、游行。

过渡:就让我们来到会场,看看会场的布置吧!

三、学习第一段。

四、.总结延伸。

天安门广场上人如此之多,气氛如此热烈,我们一起期待大典的到来吧!

板书设计: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十

1、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课时。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xx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其中,《开国大典》记叙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全文共15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

学情分析: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难点。理解课文,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采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的教学方法。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进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初步训练;领悟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教学面向的是五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由于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浓,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

开国大典距今六十一年,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这篇课文的关键。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按照从整体——部分——回归整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先初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然后抓住部分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最后再浏览全文回归整体。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入情景,深化体验。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再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自学生字、新词;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朗读,想象,谈体会,即通过谈——读——想——体这四个环节,来学习课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效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

(一)、激趣导入:

(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短片)

揭题:26、开国大典(板书课题)(边指导书写“典”)

解题。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读文情况,扫除障碍:

(出示文中难读的字、词、句,练习朗读,从音准、停顿等方面指导正音。)

2、长文短读: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写了哪些场面?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会场情况”部分。

刚才咱们从课题已经知道课文写的是一次大典,一次隆重的典礼。请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想想课文中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是隆重的、盛大的典礼?人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句子。再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1、四人小组交流。

2、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深入研读,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3、根据学生感悟,灵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感情诵读,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引导想象写话。

5、再朗读第四自然段。

四、总结布置:

1、总结“隆重”,感悟人民群众的心情。

2、回归课题,再读课题。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书写生字及词语。

3、练习读熟全文。

六、教学评价设计

1、让学生自己阅读找出老师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水平。

2、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

3、因我所教的学生是聋哑孩子,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较困难,所以要在让他们观看电影,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4、对于聋生自主学习还是较为困难。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十二

(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照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提纲。

(一)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书的方法,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1)正确读生字。(提示学生注意区别檐与瞻的读音的不同)

(2)查字典,联系字义,记住字形。

“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例如:房檐、廊檐等。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瞻”字左半部是“目”。

“擎”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手”。“泽”注意右半部“”的下面是“”,而不是“丰”。)

2.检查学生读课文。

(三)听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概括的了解。

(四)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准备讨论。

学生讨论: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又按大典进行程序写了三个内容,即:第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第三,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写完这三件事,写阅兵式的盛况,再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群众游行的情况,最后写大典后光明充满北京城。)

2.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

3.列出段落提纲。(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第2段:从典礼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为止。第3段:阅兵式盛况。第4段: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第5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五)作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十三

2、课前大家查找了有关资料,对于天安门广场,(出示图片)你们了解多少?

天安门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二、初学。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这些词都能读准吗?(出示字词)。

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从此,天安门广场成了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4、其他地方还有困难吗?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

三、精读。

1、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留下了什么印象?(最宽广、最壮观)。

3、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吗?指名读。我们一起来。

4、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世界上最宽广、最壮丽的城市广场。

自由读2~3段,注意自学提示(出示)。

仔细读文,先找一找天安门广场上有哪几种典型建筑?用序号标出。

这些建筑在天安门广场的布局是怎样的?(找到根据,划下相关词语。)。

四、学习2、3节,了解天安门广场概况。

1、谁来做导游,老师友情提醒:首先为我们指点游览路线。(出示方位图)。

2、你真是一位出色的导游,就学着他的样子,互相说一说。

3、刚才我们是对着方位图进行了模拟演练,马上我们要真正步入天安门广场了,你对其中哪一建筑最感兴趣?待会儿做重点介绍。介绍可以与文中内容有所相同,也可进行补充,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目的只有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现在抓紧时间准备,把这两段多读几遍。(播放课件)。

你真是个出色的小导游!听了你的介绍,我真想现在就飞到北京。

五、学习4、56节,感受其历史意义。

1、天安门广场闻名于世,仅仅是因为这一个原因吗?你还知道天安门为什么令全国人民向往吗?(意为他是新中国的象征),哪一段告诉我们了?你来读一读。

2、是的,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让我们追溯历史,感受那庄严的历史时刻。

(播放课件。)。

3、从此,天安门广场成了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现在让我们用我们的声音再现这辉煌的历史场景。(齐读)。

4、也正因为此,全国人民无比敬仰它,只要有机会到北京就一定会来到天安门,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以表达自己对它的挚爱之情。(播放课件)。

5、仔细读读课文的第5段,你能为刚才的场景配上解说词吗?

生:是啊,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每天与旭日一同升起的.仅仅是五星红旗吗?(我们的新中国就像初升的太阳,蓬勃向上,日益强大)。再读这一段,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齐读)。

6、每逢节日,全国各族人民来到天安门广场就像扑进母亲的怀抱,尽情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请用心读第六节,圈划出让你感受到天安门广场壮美的词句,并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讨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华灯齐放、礼花飞舞、一片辉煌、翩翩起舞、纵情歌唱、鲜花与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齐飞,沸腾。

是啊,多美的广场!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出示)。

你能把这种感受通过读表达出来吗?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感受到了天安门广场的壮美。

7、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觉得天安门是花的海洋,是歌的海洋,是人的海洋,是欢乐的海洋……让我们把这沸腾的景象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再读第6段,能背的可以试着背一背。

六、课后,请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写导游词,要引人入胜。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十四

1、通过小组同学分工协作,以各种形式,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作品清楚地,有特色、有感情地介绍给大家。

2、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认真听取同学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谈谈自己的独立见解。

3、通过讲讲研究专题的目的、过程、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出要求。

师:学习了《开国大典》后,同学们颇有感触,为此,我们进行了拓展阅读,制定了《共和国诞生》这样一个主题学习。在主题学习中,同学们广泛阅读,认真思考,确立了自己的研究专题,并制作了形式多样的演示文稿。老师从网上看了你们的作品,觉得简直就是一个小小评论家。今天,我们不妨成立一个文学沙龙,畅谈一下你的想法。

二、展示作品。

1、请小组展示作品:

师:哪个小组研究的主题与他们不一样?谈谈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主题?

请小组同学谈谈自己为什么研究这个主题?谈完后再进行展示。(4~5个)。

2、请小组谈谈研究的感触:

三、反思学习过程。

师:通过一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在各方面有所收获,也有所想法,现在小组先讨论一下,等一会儿请同学谈谈。

四、小组评价。

五、集中评价。

讨论整个活动的收获与不足。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掌握"容纳 诞生 肃静 检阅 率领 瞻仰 飘拂 。

风招展 排山倒海 五颜六色 陆续 协商、擎着 秘书 电钮 聂容臻 徐徐 隆重、规模巨大 盛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3、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4、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简要了解新中国的发展,激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

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

2、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an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板书课题并齐读)。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词句要多读几遍。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列出段落提纲。

(3)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写生字词。

大典、擎着、瞻仰、旗帜、飘拂、检阅、肃静、秘书、隆重、电钮、排山倒海等。

2、我会理解了其中一些词的意思,并会用之说话,如排山倒海等。

3、我会较流利地读课文。

(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师及时到学生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生1:我知道了课文写了三个场面:"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

生2:我知道了典礼前这部分:一写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者;二写会场的布置;三写群众入场。

生3:我知道了典礼时(从"下午三时正"到"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写了两个方面:一写典礼(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的情景;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二写阅兵式(交代了检阅司令员及阅兵总指挥;受检阅部队入场次序及情况;领袖和群众的热烈反响)。

生4:我知道了典礼后写了两个方面:一写天an门广场群众游行情景;二写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三)创作性展示。

1、读了课文,我知道开国大典的场面庄严、隆重。

2、我想朗诵最令我激动的句子。

3、我想有感情地朗读典礼这部分。

……。

三,激发知识冲突(结合课时而变)。

四、知识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2、搜集、摘抄关于描写场面的成语等。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提出新的目标。

1、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我们感受到开国大典的场面庄严、隆重,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感受参加开国大典的人们激动、兴奋、喜悦的心情。

2、提出学习目标。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情感。(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3)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4)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针对学习目标,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

2、展示朗读。

小组内共同来练读,个人读;把自己找出来的语段读给大家听;

3、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

生1: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我体会到这句话的历史意义是: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

生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我从这句话体会到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生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我体会到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这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

生4:"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我体会到"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

三、激发知识冲突(可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为什么课文写了典礼顺序后又写群众情绪?

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1、搜集资料的展示。

(1)交流描写场面的成语。 。

(2)交流有关开国大典的诗歌。

2、个性创作展示。

(1)读后的感受。

(2)朗诵改编的诗歌。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an门广场上……。

五、布置作业。

1、试着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比喻贴切的特点,可以抄录有关句子。

2、选取其中一个场面片断练笔。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十六

1、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步骤】。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xx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十七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

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一、复习导入。

引入:

复习提问:

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

过渡: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新授。

(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

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

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了主席台上,开国。

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

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如果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怎样描写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想一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世界闻名”、“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字、词的理解是基本的要求,也是理解课文的保障。)。

第二能力目标。运用“参加”、“既……又……”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有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造句,使他们能够联系实际做到会用。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锻炼。)。

第三思想品德目标: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及爱国情愫。

(设计意图:本单元主旨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感到骄傲是本文的中心意图。)。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不能直接领悟文章主题,所以只有通过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到课文在赞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通过让学生深刻理解语言文字,用幻灯片展示,有感情朗读课文来使学生掌握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以达到预设目标。)。

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特点。

(设计意图: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把内容写具体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例如课文在介绍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时,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然后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法具体说明。这样便使描述的内容更加具体形象。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写作,因此,对于这种写作手法还不能轻易理解。通过让他们读课文,思考每一句话的意思来自己探索发现,一个自然段里的句子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展开写作的,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问题既实现了我的预设目标又能让学生深刻记忆。)。

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完全自己理解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以引导。对于较低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利用幻灯片图片创设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搞活课堂气氛。)。

一课时。

幻灯片。

一、提问导入。

(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可以自然导入新课,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充分运用电教设施,利用幻灯片展现赵州桥风采。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范读时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避免学生不认真听讲讲。)。

三、再读课文,仔细品读。

1、此环节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设计意图:以使课堂变得活跃、新颖、吸引学生。)。

2、巧妙提出问题,如:赵州桥的别名一问题采用赵州桥有问题想考考大家的方式提出。

(设计意图:令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在猜谜中学习的。用不同的方式将问题巧妙的提出可避免语文教学中的枯燥感,真正实现轻松学习)。

3、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注重在全班同学面前强调以引起学生重视。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重视、并有利于学生牢记。)。

4、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手法的教导,如:第二自然段总写句的运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

5、使学生通过读的练习从语言的实践中来体会“既……又……”这一对关联词语的并列关系。

(设计意图:避免讲语法术语,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利用幻灯片将“既”和“又”后面内容的位置交换进行读的训练恰到好处。真正做到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并让学生用这对关联词说句子,使他们做到会用。)。

6、同样通过让学生读来突破对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承上启下作用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思考我加以引导,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7、利用幻灯片以不同顺序翻出描绘龙的句子让学生朗读,并要求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分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这样既使学生了解赵州桥外表的建筑美,又使学生懂得在书面表达中如何正确使用标点。)。

四、回顾总结。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文章结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知识探索。

(设计意图:扩展学生知识面、着重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

六、升华主题。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丰富积累。)。

2、画出自己心目中美丽的赵州桥。

(设计意图:综合学科间的相关性。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绘画能力。)。

【板书】。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十九

教学目标:

1、学习“副、委、协、宾、擎”等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等词语。

2、学习典礼开始前的内容,重点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3、整体了解作者记叙开国大典的方法,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会场的布置中感悟大典的盛大隆重。

教学难点: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重点研读。

1、学生自读课文1—4自然段,了解作者怎样介绍大典开始前的情况。

2、交流学习体会。

(1)参加大典人员的语句。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2)出示会场布置的语句。

抓住方位顺序画广场。

抓住重点词体会“挺立”

(3)出示群众入场的重点句子。

l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l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引导感情朗读,体会人们心情。

三、回顾全文,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学习场面描写,进行片断练习。

出示班级拔河比赛和踢毽子比赛的照片,指导学生观察,学习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写好片段。

十、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会前典礼阅兵游行。

一齐掌声。

激动自豪。

十一、设计说明。

第一个环节是“谈话激情,解读课题”。在谈话中,通过了解北京,把北京带入具体的历史情境,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一是让学生了解北京,激发热爱首都的情感,进行情感铺垫;二是帮助了解课题。解读课题,通过字斟句酌,感受文字的奇妙,并学到读书时品读课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二个环节是“检查预习,理清脉络”。《开国大典》这篇课文3000多字,按照课标要求的每分钟默读300字的速度就要十分钟。怎么办?这就需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为此,我们设计了预习提纲,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搜集资料了解课文,熟悉文句。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预习提纲要求学生读熟课文,划出描写群众群众反应的句子,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培养学生读书时勾勾画画,写旁注的习惯。检查预习,掌握学生读文情况,为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抓住‘一齐’,品读‘典礼’”。这个环节是本堂课的中心环节,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部分。我抓住重点词语“一齐”,品味“一齐”含着的丰富情感,养成学生字斟句酌的习惯。品味词语的方式还是借助于朗读,在朗读中了解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感情,在朗读中感悟写法,也通过朗读表达感情。在这个环节中,我还挖掘读写结合的因素,让学生想象画面,训练表达。因为本文距离学生的实际太远,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伟人的风采,我们借助视频,感受毛泽东高大的形象、雄伟的声音;也借助视频,了解旧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丰富学生的情感,为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进行情感铺垫。此外,我还把掌声的描写提炼出来进行对比朗读,通过朗读,感受人们的激动,也感受作者表达的灵活多样。

第四个环节是总结课文。通过对第三个环节中感受掌声部分的激情表达,总结本课时的读书方法,进而运用于下课时的学习。

总之,本堂课力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地抓住文字进行语言训练,尽量体现语文的味道,尽量让学生得到方法的指导,尽量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情感感染。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二十

开国大典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建国后第一次重要的国家庄严的仪式,充分展示了新中国的国力和雄风。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在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中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下面我将从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总结我在开国大典教学中的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教学设计要具有完整的思路。开国大典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要明确整体的教学思路。我选择了以“为什么要办开国大典”为主题,通过分析国内外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开国大典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同时,我还要结合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和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是多么不易和伟大。这样的教学思路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对开国大典事件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其次,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在开国大典的教学中,我确定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目标。首先是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通过学习相关的资料和影像资料,学生能够清楚了解开国大典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其次是分析开国大典的组织和仪式。通过观看开国大典的相关影像记录和资料,学生能够了解开国大典的举办背景、过程和意义,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中国政府是如何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的。最后是评价开国大典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通过分析开国大典对中国历史和国际影响力,学生能够评价开国大典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并能够形成自己的个人观点。

再次,教学内容要科学合理。在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中,我选择了多样的教材和资料,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我使用了一些历史教材和教辅资料,让学生对开国大典的相关背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我还使用了一些具体的影像资料和纪录片,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开国大典的整个过程和意义。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科学合理,能够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开国大典。

此外,教学方法要多样灵活。在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首先,我使用了讲解教学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说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通过生动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开国大典的重要性。其次,我使用了影像资源来展示开国大典的过程和意义。通过观看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开国大典的庄严和意义。最后,我运用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教学评价要全面客观。在开国大典教学中,我将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听课专注度、课堂问题的积极参与和观点的清晰表达等。另外,我还将通过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对开国大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都可以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得到全方位的了解。同时,我还将对教学设计进行自我评价,了解教学设计的效果,以便不断完善我的教学能力。

通过对教学设计综合性的分析和总结,我深刻体会到教学设计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学设计中,要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小编准备了部编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部编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

教学流程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

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通过图直接观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观。)。

(教师范读,生倾听)。

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步步设疑,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

(扩展思维,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7、下面,我们看本文题目。

“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最后解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像。)。

四、指导朗读。

课文中青蛙与小鸟有几次对话?

教师指导。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带头饰表演。

教学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

5、感受老乡的热情好客。

6、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2、交际目标:利用对话和人热情相处。

3、能力目标:自己动手感悟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教具:音响设备、纸做的葡萄、水彩笔、搭满葡萄架的挂图、各种颜色的真葡萄、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

教法: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游戏式、自学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学生自己做动作)。

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来学习今天的新课,雅不雅克西?(雅克西)。

4、出示课题:《葡萄沟》。

师: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让老师想起那又大又园的葡萄。(出示葡萄)忍不住想吃上一口。(做个夸张“吃”的动作)这三个字都是要求我们掌握的字,老师相信同学们能把这三个字写得和葡萄一样美,是不是?(是)那我们就开始写吧!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生写,师巡视)。

师:写得真不错,下面翻开书,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夸葡萄沟的,我们边听录音边用“——”把它找出来。(播放录音)。

师: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师板书)找得可真准,让我们来读一读。(生读)。

二、新课。

(一)、教学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想)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段。(抽生读)。

2、师:读得真不错!下面由老师领着小朋友读:

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什么?出产些什么水果?(如读得不好,可再读一遍)。

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抽学生巩固读一、两次)。

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生自由地说,师相机板书)。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

4、师:让我们来夸一夸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

2、师:读得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请同桌互相说说。

——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抽小组共同来回答。)。

如:生说: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允许同桌互相补充)师:说得可真好,能不能把这句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一个个”表示葡萄怎么样?(多),那好大家就把“葡萄”多的意思读出来好吗?(生读)。

步骤:先把说的读一读,把“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读好。

3、师: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

师:现在用你神奇的画笔把葡萄涂上你喜爱的颜色,涂好后自己把它挂在“凉棚”上,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先涂好。

(师巡视,生自己挂,先挂上的给予加油。)。

4、师:哇!这么多颜色,真美!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谁能把它找出来?(五光十色)。

我们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葡萄这么美,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

5、师: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连老乡也非常好客,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抽学生读)。

大家一起来读,好不好?

6、师:读得真不错,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想时播放轻音乐)。

生回答,师给予鼓励。

7、师:老乡这样好客,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

(三)、教学第三段。

1、师:葡萄沟真美,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

大家来尝尝,这葡萄干是什么样的味道?(甜)我们把它说完整,好吗?(葡萄干的味道可真甜呀!)。

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4、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说说,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先互相说,再抽同桌起来说)。

5、师:说得真好,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

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

6、师:读得很好,把鲜、甜的感觉都读出来了,我们再齐读本段好吗?

7、师: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五、小结: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最后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你们的感受又不相同!(生齐读)。

六、抄写:

师:读得真好,葡萄沟美不美?好不好?想不想去?那好,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今后去开发建设新疆,建设我们西部。这一课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想不想记住它们?(想)那好,就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抄在本子上。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研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第二次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

初步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教学重点: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前两次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小”。

教学准备:板画水井贴图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集体背诵《识字四》。

2、导入新课《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

1、一读读通课文,把读不通顺的句子读3———5遍。

2、二读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3、三读边读边想,《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研读三次对话,随文识字。

(一)反馈:《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和()争论()。

2、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3、反馈出示课文4、5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的观点是(),小鸟的观点是()。

(二)思考:青蛙和小鸟的观点为什么截然相反呢?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2、理解“井沿”,识字“沿”

小鸟落下的这个位置就是“井沿”,看来“井沿”就是——井边,“沿”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边”。

(教师手指桌沿)那么这是?————桌沿。

学生给“沿”组词。

3、理解“落”字在句子中的运用。

给“落”换词。

想想为什么课文没有用“停”等词呢?

(三)教师引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了解故事的起因。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读好“一百多里”。

(四)研读第二次对。

话,争论的要点。

1、理解小鸟的观点。

(1)理解“无边无际”

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但是它都没有看到天的尽头,这就是课文里的哪个词?(无边无际)。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也无边无际?

(2)天如此无边无际,怪不得……、教师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集体读,再次回顾。

教师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指名读,想想小鸟会()地说。

评价读中感受小鸟的自信、诚恳……。

2、理解青蛙的观点。

(1)理解“大话”:“大话”是什么话?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大话?

(2)青蛙问小鸟“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它其实想说的的是:(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3)出示两个句子读一读,感受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感受“!”和“?”的变化。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4)听了青蛙的话,你心里一定有了问题了。(预设:青蛙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呢?)。

(5)探究青蛙的观点的形成原因。

a、抬头看看教室的天花板,你看到了方方正正的一大片,但是再把纸卷成筒状看看天花板?你又看到了什么?)。

b、再观察一下课本插图中青蛙所处的位置,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的视线被厚厚的井壁挡住了……)。

(6)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青蛙的话,读好“!”和“?”

3、分角色朗读第一、二次对话。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二十二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3课时。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等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xxx而xxx;为xxx而xxx;为xxx而____________。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篇二十三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其中,《开国大典》记叙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全文共15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采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收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揭示课题,板书:开国大典,指导书写“典”字。

2、解释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记叙了哪些场面?

2、学生交流归纳。

(三)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1、默读课文5——10自然段,看看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2、交流感受。

3、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引导深入研读: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4、根据学生感悟灵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感情诵读。

语段一: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引导学生抓住“排山倒海”、“一齐”等词语体会群众的热情及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

语段二: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引出重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在今天成立了!”

(2)引导学生抓住“一齐欢呼”、“一起欢跃”等词语体会人民的激动之情,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3)指导感情朗读,背诵。

语段三: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引导学生抓住“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体会人民群众的心情。

(2)感受人们肃然起敬的原因,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写话,交流,体会情感,抒发心声。

(4)感情朗读。

(四)课堂总结,铭记“大典”。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029741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