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专业2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5:45:13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专业23篇)
时间:2023-11-11 15:45:13 小编:琉璃

总结是一种思考和梳理的过程,通过它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总结应该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让读者易于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保小贴士,希望大家能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一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战略;(2)经营的效率与效果;(3)财务会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4)资产的安全;(5)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1.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1.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1.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和内容。

1.3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和载体。

1.4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能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1.5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保证。

2.内部控制的原则。

2.1合法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

2.2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在层次上应当涵盖决策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对象上应当覆盖各个环节,在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避免内部控制出现空白和漏洞。

2.3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与事项高风险领域与环节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2.4有效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实理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

2.5合理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合理体现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与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2.6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2.7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在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下合理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争取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更为有效的控制。

3.1组织规划控制。

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舞弊行为的职务。

(1)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会计工作中的会计和出纳就属不相容职务需要分离。应当加以分离的职务通常有: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与审核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等等。

(2)组织机构的相互控制。一个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分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应体现相互控制的要求。

3.2货币资金控制。

对货币资金收支保管业务应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应当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互相制约,确保单位货币资金的安全。

3.3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指对单位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控制。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无权审批。授权批准控制可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滥用职权。授权批准自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两种形式。当前一些单位实行领导“一支笔”审批的做法,这与内部控制的原则和要求不一致,应当改革。实践证明,权利应受到制约,失去制约的权利极易导致腐败的滋生。

3.4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和计划,并通过授权,由有关部门对预算或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所编制预算必须体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任。第二,预算在执行中,应当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第三,应当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

3.5实物资产控制。

实物资产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控制和定期清查控制两种。

3.6成本控制。

现代成本控制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技术、产品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减少耗用材料,合理下料来降低成本的成本控制法,集约型成本控制,是指依靠提高技术水平改善生产技术、产品工艺,从而降低成本的控制方法。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是现代成本控制。

3.7风险控制。

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1)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利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尽管经营风险变化情况来源于企业外部,企业仍应采用有效的内控措施加以防范。

(2)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3.8审计控制。

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对会计的控制和再监督。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3.9会计信息技术控制。

要求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程度,建立与本企业经营管理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提高业务处理能力减少各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3.10绩效考评控制。

要求企业科学设置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对照预算指标盈利水平,资回报率安全生产目标等业绩指标,对各部门和员工当期业绩进行考评,兑现奖惩,强化对各部门和员工的激励与约束。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二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指的是企业会计内部形成的每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彼此作用的系统连接方式,并且利用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实现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保证企业内部整体的运行[1]。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就要具体从企业会计的内部组成部分入手,如规章制度、落实措施、投入、人员、设施、具体运作以及发展计划等方面,将会计内部控制视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运作,充分协调各个部分的互动合作,发挥各项因素的作用,以保障企业会计内部控制高效和规范的运作。如何完善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企业要先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让相关部门在会计工作中能够有法可依,依例办事;第二,需要挑选人员组建相关的主管部门,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管理,保证正常的执行;第三,运用人员编制、措施执行、经费投入以及设施增添等方式,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自身的会计工作进行规范;第四,要将具体制度性的监督作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企业中各项制度的建立。

二、加强企业的监督机制。

企业会计内部工作过程中要保证运作的有效性,就需要加强监督,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落实到位,有效的对会计工作进行控制,还需要加强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核算方面的监管。从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看,不仅包括了内部财务人员的自我监督,还包括了企业内部监管人员以及外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对企业的监督机制加强建设具体包含有: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以及准确性的监督原始凭证,以确保会计信息具有准确性;在对会计账簿进行监督的时候,需要对伪造、毁灭、编造会计帐簿以及私设账中账,账外账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建立健全财产清查制度并且严格的进行监督执行,在实物款项与账簿记录不符的时候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条例进行处理,如果问题已经不在企业会计人员和机构的管辖范围内的,需要及时的报告给本单位的领导,要求对原因进行调查并且立即的处理;对财务的收支状况进行监督,对于审批手续不完整的财务指出,应该予以退回,要求补全手续;对于一些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以及财政制度相违背财务收支,不能接受办理;发现违反规定的财务收支,需要及时的加以制止,在制止无效的时候,应该及时向单位领导提交书面申请,请求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如果出现和国家集体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相违背的`财务收支,需要立即向财政、税务以及审计机关报告。根据监督财务报告的规定,会计人员遇到强制篡改、编纂、指使财务会计报告的情况,需要进行制止,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汇报给上级主管或者相关管理部门,要求依法进行处理。

三、提高内部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企业的内部财务工作人员作为企业会计工作的直接操作人员,决定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情况。因此,企业需要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格外重视,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财务人员进行提高和培养[2]。首先,企业应该组织内部财务人员针对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以及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培训和提高;其次,企业在开展招聘的时候,选择财务人员需要谨慎,确保所聘用的会计工作人员具备企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达到综合素质水平要求;最后,企业需要经常开展交流会,为员工的沟通交流提供平台,通过互相交换经验,让员工彼此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如果想要在市场中立足,就需要对自身会计内部控制进行完善,对企业内部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技能;同时,要对内部监督管理制度进行改进,以达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效果的目的,保证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高宏春单位: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三

虽然大多数企业使用了会计电算化,但很多企业都缺乏比较完善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导致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出现比较大的纰漏,使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管理真正的作用。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造成的影响主要有:缺乏相应的体系导致企业忽视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计划的制订,使企业所采取的财务条例无法应用到会计电算化管理当中,强行采用只会让企业遭受经济损失;对于会计人员管理缺乏制度约束,使违规违纪操作的现象频繁发生,比如延期、遗漏备份相关数据,造成重要的数据遗失,给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内部控制体系在数据运营、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制度无法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执行力度不够。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达到理想目标的前提条件,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结合以往的经验逐渐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1.2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是会计从业人员,其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严重影响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的质量,然而,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普遍不高,致使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一直得不到提升。一方面,会计电算化对于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要求比较高,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从业人员需要时刻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才能为自己的工作服务,然而大多数的会计从业人员未能熟练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其计算机水平难以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求,或者说企业会计电算化缺乏涉及管理、会计、计算机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一些会计电算化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出现谎报数据的现象,造成数据上报失实、失准,无法为相关部门提供真实的信息。

监督是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电算化管理工作的审核,来促进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然而,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在审核、指证、监督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没有确保会计电算化管理内部监督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无法对会计电算化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同时,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于企业电算化管理方面的内容认识不够充分,当需要审计人员指出企业电算化管理的薄弱环节时,审计人员就会有所疏漏,无法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就不能以此为基础为企业的进步提出可供实施的战略性意见,总之,监督工作不到位就不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当前,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使用软件出现与会计电算化管理不相符合的问题或者由软件自身的问题给会计电算化管理造成困扰,使企业的信息资源丢失、破坏,重要的机密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提供可乘之机。会计软件的安全性与保密性比较差,造成这个问题的大多数原因都是企业为了节省资金而采用盗版软件,另外,企业的资料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为外部打开修改资料创造了环境。软件对于会计核算的各个板块的计算工作难以有效施行,不具备数据转换、相关资料查询和数据自动生成等新型功能,无法适应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趋势,还增加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难度。一些会计软件的部分功能很容易被病毒修改,造成信息资源被破坏,如果企业没有及时发现的话,就会使用被修改后的资源,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四

近年来,内部控制是企业研究的重点内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但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最多的是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忽略了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在我国企业内外部环境还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不断加强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我国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都很相似,在刚成立的前几年发展迅速,过后几年经营状况开始恶化,甚至出现破产、资不抵债,能够持续经营下去的很少。

民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根据最近几年政府发布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存活期限为3.7年,而国外中小企业的平均存活期限相对较高,其中美国中小企业寿命比我国高出1倍多,欧洲和日本大概高出2倍多。虽然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来推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寿命仍然很短。主要原因是其自身原因,有着不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内部经营恶化。因此,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1家族式经营。

家族式经营是我国民营企业中最常见的经营管理模式,民营企业的创立者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大多掌握在一个人手中,全凭个人的经验和个人兴趣爱好做决策,公司的股份基本上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高级管理层也由家族成员担任,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即使有董事会,成员大多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常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其组织结构缺乏规范性,没有科学的考核方法和标准,考评受到家族关系的影响,没有根据每个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有些奖励无法兑现、对家族内员工犯了错,惩治措施也落不到实处。

很多民营企业没有设立清晰的岗位职责说明书,职责划分不清楚,为了节约成本,让家族里的人同时兼任多个岗位工作。一人多职虽然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实则存在内部重大控制缺陷,很容易导致隐瞒资产和财务舞弊行为,这种模式将会束缚企业的发展,使企业难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2.2高层管理者文化水平低。

在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中,其创立者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公司员工本科及以上学历也很少。然而,这并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公司管理者缺乏不断学习的精神才是关键所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并不了解,知识更新已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更不要说将这些管理理念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文化的缺失直接阻碍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使企业失去了竞争优势,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一般缺乏创新精神,最为关注的焦点是利润问题,重视短期利益,对于企业其他方面,如内部管理等,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能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新的发展方向。

2.3规模较小,缺乏企业文化。

民营中小企业在创立时,规模普遍较小,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难以占据有利地位,规模过小,难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支持,在遇到风险时,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民营中小企业的存在年限一般较短,缺乏相应的文化积淀,在遇见危机时,其风险应对能力较弱,中小民营企业很少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很多都是生搬硬套一些大公司的企业文化,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公司管理层也没有重视这一问题,当遇到突发问题时,公司员工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培训方面,新进员工除了上岗前业务知识培训以外,为了节约成本,之后再没有培训机会,员工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4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措施。

我国多数民营企业并没有意识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认为风险评估是一个虚指标,不像利润指标那么实在。企业的管理者也普遍认为公司没有进行风险评估的必要,缺乏对风险评估的正确认识,公司内部没有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当企业有风险时,多数管理人员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而不是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风险进行分析。对于已经存在的风险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而是任其发展,长此以往,公司将面临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大部分民营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在判断风险时只需识别企业的内部风险,从而忽略了外部风险。

3.1树立现代企业价值理念。

民营中小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树立现代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高层管理者也应适当转变观念意识,逐渐改变现有陈旧的经营模式,让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在现有家族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引进一些职业经理人进入管理层,要适当下放一些权力给职业经理人,让其有一定的空间发挥自己的能力。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明确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否能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相分离,使员工熟悉企业的这些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并要求员工在业务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并使他们之间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

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对于接班人从自己的家族中选拔,还是选择职业经理人,应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根据他们的自身能力和素质来选拔,看是否能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

3.2拓宽管理者眼界。

企业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管理者眼界要开阔,要有很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可以准确把握公司发展的大方向,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坚决避免追求短期利益。建议对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进行培训,应当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定期参加一些培训,并经常关注时事热点,及时把握经济市场趋势,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发挥带头模范作用,使管理者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的经营风险就会适当的减少,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就会有保障。

3.3注重企业文化的树立、弘扬与传承。

企业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行为特征、精神面貌和人际交往的动态体现。企业文化对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约束员工的行为具有强大的指引作用。

企业文化是建立在经营理念基础之上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特点,企业文化也不同。企业文化的设立应与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目标、业务目标相协调,企业文化树立和弘扬需要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树立起属于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员工的心中,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凝聚力。

3.4建立风险防范系统。

建立风险防范系统是企业的有效保障措施,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可以使企业在危机发生以前,就能够预测到风险的存在,并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将风险降到最低。公司管理层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加大对风险评估的重视程度,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民营企业更应该根据自身经营特点,经营环境和规模等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系统,防微杜渐,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利用财务报表数据,分析出民营企业今后将会面临的风险以及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并发现整个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中隐藏的风险和问题,及时将这些数据报告给管理者,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防范风险的发生。

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将对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营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虽然在逐步改善,但内部管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民营企业要想健康发展,需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1]茶红云。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5(2)。

[2]陈新屋。浅谈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1(9)。

[3]杨雄胜。内部控制范畴定义探索[j]。会计研究,2011(8)。

[4]李芸达。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落实途径与措施[j]。科学经济社会,2010(12)。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五

会计电算化管理改变了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方式,使会计工作由纸上记账变为网上记账,不仅减轻了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保证了会计管理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为管理者的经济活动决策提供了真实准确的数据。在建立电算化会计系统之后,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管理环境发生极大的改变,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的数据统计结果误差减小,数据处理速度加快。同时,会计电算化管理内部控制主要存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监督体系和会计使用软件功能不多这四个问题,只有从这四个方面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电算化出现的问题,加强会计电算化中的内部控制。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六

通过推进公司财务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实现财务各领域制度的全覆盖,并提升其执行力度和检查力度,同时强化内控和风险管理,通过逐步建立全员、全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开展业务制度的对标,贴近业务设计内控要求,并逐步将内控要求嵌入业务管理系统,同时集中推动问题整改,使公司的内控风险管理要求融入到业务的发展和生产经营中去。

3.2提升财管人员素质。

在企业开展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开展效果,因此一定要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的提升。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通过讲座、培训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并且还应当制定完善的企业选拔制度,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选拔出能力出众的财务管理人员,通过这样的制度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上进心。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对于财务人员的选拔不能够只看重财务管理能力,还应当考虑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道德素质,确保财务管理人员的德才兼备。

3.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的全面完善。一旦具备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就能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确保企业管理的顺利进行。在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时,一定要确保制度的科学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员工接受,并且自觉的去执行。

3.4建立联动检查常态机制,提升相应执行和问责机制。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可在内控制度的设计与执行中不断予以完善,同时也须进一步修订相应的制度和办法,以此促进公司管理的自我完善和自我修复。在进行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时,必须要确保管理与控制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

4结语。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内部稳定,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控制好产品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应当加强内部的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稳的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晓娟.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市场,,12(52):124~125.

[3]马立军.浅谈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j].中国经贸,2014,21(13):222.

[4]刘晔.新时期如何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j].商场现代化,,16(3):240.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七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在加强经营管理的同时,一定要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变革与创新是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和经济活动有效进行的基础,通过内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确保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论文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牵制;制约;激励与约束。

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必须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创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自我约束能力,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是两个概念。目前,企业虽然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但缺乏有效预防的会计监督机制,使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缺少有力的约束,加之外部监督机制的软弱无力,虚假的会计信息生成输出后很少被发现,因此,导致会计工作次序混乱。从外部环境看,由于政府宏观控制措施、法制建设还不完善,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较差。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

当前,多数经营较差的企业,都出现费用支出失控、财务收支混乱,违法乱纪现象时常发生,导致财务混乱,使会计信息难以真实反映实际经营情况,各种经济指标考核失去了意义。其主要根源在于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严重导致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薄弱,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尤其是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严格检查和监督。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疏于防范,有章不循。所以,很难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应有的效力和作用。

(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企业要保持竞争能力,势必要经常调整经营策略、调整内部机构等,这就导致原有的控制对新增加的业务内容没有控制作用。所以,根据经营管理范围的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来调整和拓宽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变革与创新已变得尤为急迫。只有不断调整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才能提高其效能,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二、建立与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一)内部相互制约的原则。

内部相互牵制是指在各岗位问建立互相验证、互相制约的关系,其在进行有关责任分配时,单独的一个人或部门对一项经济业务活动无完全的处理权,必须经过其他部门或人员的查证核对。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一项经济业务活动各项环节尽量由不同部门处理,也可委托中介机构,发挥其客观、公正的作用。

(二)完整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完整性要求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应渗透到单位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由于会计工作贯穿于单位整个经济活动,是对单位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另外,还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对全体员工都有约束力。由于单位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因此,要将各部门和各岗位形成既相互制约,又具有纵横交错关系的统一整体,以保证各部门和各岗位均能按照单位的目标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三)成本效益观念与务实原则。

设计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为了实际应用,因此,不用过于强调其严密性和完整性。应尽量精简机构和人员,选择恰当控制方法和手段,减少过繁的手续和程序,避免重复劳动,使内部控制制度简化且高效率;内部会计控制的文字说明要简洁明了,条理清楚。

(四)动态反馈和预见性相结合的原则。

单位的会计机构要积极修订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和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始终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适应力和活力。同时,由于各个单位的内部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是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和发展,但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又是相对稳定,为了既要符合现时需要,又要与未来发展相结合,保证在一定时期内的适应力和活力,在设计时要有一定的前预见性。

(一)重新审视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牢固树立内控观念,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认识,自觉主动地进行内控的监督约束,尽快构建一套责权分明、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控会计机制,从而促进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坚持依法理财的原则;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必须注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根据企业经营范同的变化,不断调整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以提高其效能,因此,要真正地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把这样的认识融人到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减少经营风险、顺利实现经营目标;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有利于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权责、科学管理;有利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利的制衡、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提高内控效果。重视内部会计控制是正确处理企业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前提。

当前,很多企业都是跨越式发展的,企业规模快速扩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也需要打破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狭隘性,拓宽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由局部的会计控制、财务控制扩展到对整个企业的资源环境和业务流程的全方位管理控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会计信息的内容被赋予新的涵义,反映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方面,使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控制内容更加丰富,控制难度相应加大。这也必然要求企业在加强经营管理的同时,必须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通过内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才能确保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制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是要通过有关制度的内部牵制和制约,不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所以,就有必要在新的形势下,重构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健全内控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相关惩处办法,强化内部稽核检查机制,统一思想,增强企业内控的自觉性。

(三)更新成本费用的控制观念。

成本是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盈利能力多少的关键,企业在设计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时,必然要考虑成本费用的控制问题,内部会计控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低效和投资浪费,因而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应以成本效益原则为指导,要在实行内部会计控制所花费的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因此,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成本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树立战略成本费用控制的新观念,要考虑如何将成本控制措施融合到具体的业务过程之中,使成本管理措施得到顺利实施。企业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诸如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等等。新经济时代,企业经济运作的特征,迫使企业改变传统成本的管理控制观念、管理模式,运用高新技术,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通过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管理,充分发挥价值流程中生产者与其他价值创造者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成本控制日的,实现战略成本的管理。降低成本是企业盈利的最根本途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成本结构,企业应该认真分析价值流程中的成本控制要点,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模型,抓住重点制定目标成本,实施成本控制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包括确定目标成本、费用预算等;根据预算单元进行分解,每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在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寻找进一步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自身“体质”,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成本,促进成本不断降低,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有效地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四)加强信用管理,构建和更新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应尽快建立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措施,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加强资信管理和信用分析工作,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建立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企业内部授信制度、建立应收账款监控制度,设立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真正使企业的信用风险控制管理落到实处,抓出成效。通过积极有效的风险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会计风险。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控制手段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使得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大大提高。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系统管理体制和程序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下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应以制度为准绳制定详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下的操作细则和作业指导书,从而确保蕴含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思想的计算机系统正常进行。由于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所以,应进行定期评审,对计算机系统下的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审核和评估,检查其是否符合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减少和消除人为控制因素。根据评审的情况,及时加以补充、修正和完善,确保信息系统下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会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数据输出输入、文件储存和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因此,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在传统的控制观念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内部会计控制的创新工作,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内部会计控制,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五)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有效结合。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内部会计控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财务管理模式,更是一种企业管理机制。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内部会计控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是孤立地被理解成一些程序和过程,而是包括企业战略目标、预算管理、业绩评价和激励在内的一整套控制制度,把预算编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手段有机结合,已成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约束,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一是强化组织约束,提高政府和社会的外部监督力度是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力保证,依靠政府的权威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实施,要加快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社会监督体系,使其成为企业的约束力量。同时,通过中介组织,依据独立审计准则,站在公正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评估,并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损失、责任进行追究,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有效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准确地把握企业内部运行中的症结所在,有利于提高内控工作的质量,对企业实施会计控制,确保企业健康运行和公司效益不受损失。二是建立多层次的现代企业会计控制制度。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是通过明确各方关系人的权利和责任来实现的,使每个群体或个人行为均处在他人的监督控制之下,避免会计控制流于形式。如委派“财务总监制”,体现控制主体相互制衡的关系,通过多层次的财务监控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控制风险。建立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

(六)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围绕人的价值管理来开展内部会计控制活动的各项内容,协调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环境控制关系。通过优化企业控制环境,培养职责权限,划分责任中心,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根据实际完成情况予以奖励或处罚,建立责、权、利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应注意责任的考核民主化和问题处理的人性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企业内每个员工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企业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内部会计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的,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人是内部会计控制活动的载体,企业内部各层面的人均应参与内控体系的活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本身就是人的活动,是由人来进行并受人的因素影响,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内部控制机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保证组织内所有成员具有一定水准的诚信、道德观和能力的人力资源方针与实践也是内部控制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加快建立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诚信管理,确立会计人员的会计诚信观念和诚信立人的意识,使会计人员意识到会计诚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把会计诚信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准则和最基本的工作要求,树立起会计职业的尊严感。所以,建立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对培养企业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进而更好地贯彻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会计控制,它通过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强化监督、完善自我等活动,不断促进我国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在新经济时代,只有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中小企业股东的利益;有利于董事会有效行使控制权;有利于保障债权人、职工、客户等的利益;有利于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和目标。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八

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一般企业在对电算化内部进行控制管理时,首先必须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其能在规定的要求内完成操作。此外,要严格保管系统软件的密码,并能够对其进行定期更换,同时要专业的人士进行修改。一般会计电算化的实用软件的合格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因此企业必须要慎重选择所使用的软件,确保企业软件能够具备较高的便捷性、实用性与安全性。

2.2全面提高会计电算化从业人员的素质。

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因此企业要想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能学习,以此提高其专业技能与素养,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同时企业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进行面试和笔试,确保其考核的严格性。此外,企业要经常与大型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从而不断优化自身内部的管理风格,以此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一般会计电算化系统在进行内部控制,其会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要不断完善和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审计工作。首先必须要加大会计电算化审计的监督力度,会计电算化内部审计工作,不仅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会计电算化内部监督制度强化的关键,因此必须要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定期审查和审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数据及其资料。由于理想的内部控制成本较高,企业往往不会采纳,同时大部分会计电算化内部审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处理,因此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相关的操作,利用财政部门的计算机,从而快速及时检测相关的内容。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确保其工作质量。当然,企业必须要对内部审计的作用加以足够重视,并对电算化系统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定期检测,一次降低企业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4重视会计电算化使用软件的更新与维护。

企业要重视会计电算化使用软件的更新与维护工作,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更新自己的会计使用软件,防止外来因素对信息资源的干扰,避免信息被病毒篡改。企业也要重视会计电算化使用的机房等实体进行预防性控制,及时纠正系统的错误指令,提升系统的纠错能力,设置网络密码与管理权限加强对使用软件的控制与管理,确保会计使用软件的正常运行。同时,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从业人员完善软件无法完成的工作,明确人员职责,加强人工对软件信息处理的审核与监督。当在软件中输入信息时,会计人员要经过反复的确认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数据自动生成结果之后,会计人员要利用技术进行核对。软件的更新与维护是企业必须重视的内部控制内容,对于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的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结论。

综上所述,促进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规范化的主要措施就是不断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通过完善管理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监督体系和引进先进的会计使用软件等办法实现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一方面,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最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管理也为企业带来了挑战,会计电算化管理可能会使工作人员过分依赖计算机技术,而忽视了对计算机生成数据的审核工作,导致数据出现失实失准的情况,如何在科技水平高度发展的今天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对数据审核工作的重视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九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相应的管理与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一般是由企业的会计部门开展的,主要是对于内部的财务变动进行管理与控制,其具体包括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审核结果、资金流动状况等。在企业日常的运行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覆盖了企业的整个运作流程。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通过对企业财务的管理及控制能够实现对企业财务变动状况的及时充分了解,从而能够提前发现企业财务中潜在的一些风险,能够提前进行应对,将财务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企业会计人员能够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方向做到全面的了解,从而为企业的投资与发展提供较好的帮助,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运行。企业会计部门的内部控制是针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境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其具体的控制过程如图1所示。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的运作更加的规范化,从而确保企业的运作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对企业的运行过程进行优化,有效的降低企业运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是内部运作而导致的问题的发生概率,从而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通过内部控制能够实现对企业运行过程的合理分析,从而发现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对于企业的运行流程进行调整,从而确保企业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十

自从2002年美国颁布萨班斯法案(sox)后,内部控制审计倍受关注。我国在2008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在2010年4月26日再次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本文从内部控制产生过程中的关于组织行为的线索出发,结合现在内部控制现状研究,分析内部控制实施应当尊重人性。

现在一般将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和内部控制框架阶段,其中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和内部控制框架阶段体现出组织行为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如下:

1、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开始与企业管理问题进行交叉研究,使得行为科学引入企业管理的领域,其强调对人的因素的重视,以注重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以影响、激励等方式来提高绩效,将满意作为首要目标,生产率作为其次目标,最重要的是认为人是"社会人"的认知基础。这些思想丰富了内部控制的内容:基于"社会人"假设而采用激励政策,注重内部控制中人际关系的地位,将最大满意度提到与最高生产率比肩的位置。

2、内部控制框架阶段。20世纪末众多管理理论的交叉发展,丰富了内部控制内容。此时的"系统管理理论"和"权变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更进一步,认为人并非不是"经纪人"即为"社会人",而是"复合人"或"复杂人",其有不同的需求和需求类型;管理手段和方法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而言,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同时管理也以满意度与生产率不分前后,二者并重为目标。受这种管理思想的影响,内部控制的相应观念也因此改变,控制活动将人际关系与生产管理全部包括在内。

本文仅就内部控制在我国发展中两个状况进行分析:

1、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台若干涉及内部控制的文件,其后建立内部控制成为众多企业的内部构建之一,但企业在对真正关于内部控制的理论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便纷纷设立内部控制机构,其实施结果可想而知,徒有其表罢了。

2、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所设立的内控系统并不完整,重视供产销环节的程序控制,但忽视内部控制结构的整体协调,从而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舞弊事项经常发生。这与内部控制最初由内部牵制或会计控制发展丰富起来有根源性原因,对于内部控制的整体理念还缺乏认识,还处于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从组织行为尊重人性的角度展开针对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分析。

1、企业。从企业整体战略规划角度来看,我国很多企业缺乏完整的战略规划,也并非定要以发展到大公司为目标,企业的危机意识不足,并没有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内在需求,缺乏动力和主动性。从成本角度来看,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实属"强人所难",成本与收益不一定相称。例如,很多中小企业由于人员编制不足并且业务简单,建立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反而会增加职员的业务量,这与节约成本的追求不符。

固然产生这种现状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在是否需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这个层次来说,我们应对企业状况予以尊重和考量,不可一刀切,企业作为组织,其发展能力、发展动力等人性因素也应考虑在内。

2、管理层。企业的任何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制度的制定者,企业内部控制同样也无法逾越过那些制定、管理与监督制度的人的行为及其价值观。但当前现实情况是企业高管舞弊已经成为审计的重中之重,财务舞弊、违法违规屡见不鲜。而从管理层人员角度出发,他们的管理理念、对自身在企业的定位、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对企业现状的认识都影响着一些重要问题:他们自身是否赞成建立内控,企业现在是否需要内部控制,应当如何建立内部控制。因此,在内部控制建立初始,对处于组织领导地位的管理层,其利益和态度是否有考量,其观念是否有进行改进和统一,其积极性是否充分调动等等,应给与尊重。我们应对管理层的能力、观念、自身利益等方面给予人性化的思考。

3、员工。内部控制的成败自然离不开组织的员工,要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必须确保组织中每个人均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务;有胜任能力、忠诚的员工是提供有效控制的基础。而这些需要在员工的招聘、评价、培训、晋升和奖励办法等各个阶段进行内部控制,并将其作为内控的组成部分并在建立内部控制时充分考虑。

著名的"丰田召回"事件正是一个反面的例子,曾以"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控制中重要组成部分著称的丰田生产方式从80年代开始便是全球典范,却爆发出多起质量问题。丰田过去的成功便是以员工发现问题可停止生产线为基础,一步步改进质量控制得来的,丰田章男在记者会上强调:这次召回问题的背景,是与这些年丰田的增长速度过快,而员工和组织结构的成长跟不上有关,这些年快速的发展使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停下来去思考和做出改进。真可谓"成也萧何败萧何"。

由此可看出内部控制的成功与否同每个员工的关系的至关重要。而相对的,每个员工对内部控制实施的态度、其获得的需求满足则镶嵌在内部控制的各环节。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对作为组织基础的员工,是否充分考虑其适应性,对于变革是适合渐进式变革还是突变式变革,是否考虑其需求满足,其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等都要从人性角度给予关注。更重要的是提升员工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明白其建议对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使员工能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得到自我实现。

由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对内部控制建设应从企业、管理层和员工三层次的需求出发开始。使企业、管理层和员工首先意识到自身对内部控制的需求,继而产生实施动力,并在内部控制实施中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满意感。

对此,提出建议:

(1)提高企业风险意识,使企业全面认识其生存环境充满挑战与风险,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建立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不失为有效的有效手段。

(2)建立内部控制的基础,帮助管理层和员工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强化管理需求,首先得到管理层的强烈需求和重视,再将这种观念传达给基层员工,从而建立内部控制建设的良好环境和欢迎态度。

[1]孙光国,莫冬燕。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新方向:基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8)。

[2]王竹泉,隋敏。控制结构+企业文化:内部控制要素新二元论[j]。会计研究,2010,(3)。

[3]王虎超。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现状、成因及改进措施[j]。法制与社会,2007,(5)。

[4]丁瑞玲,王允平。从典型案例分析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必要性[j]。审计研究,2005,(5)。

[5]王缨,杨光。寻找"丰田原点"丰田生产方式辨[j]。中外管理,2010,(4)。

[7]施先旺。内部控制理论的变迁及其启示[j]。审计研究,2008,(6)。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十一

4月,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门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8个应用指引,1个评价指引和1个审计指引),连同2008年6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经建成。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笔者认为,在内控规范体系出台后,内部审计已由幕后走向前台,内部审计理念将发生以下四个转变:即从财务审计向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转变;从经营层业务导向审计向战略层治理导向审计转变;从事后审计向全程审计转变;从查错防弊导向审计向价值增值导向审计转变。

传统的财务审计强调的是结果理性,而忽视了对生成财务报表的内部控制系统的过程理性的审计。近几年,公司倒闭大多与公司内部控制失效、无法提供必要的和可靠的财务信息有关。笔者认为,要解决公司财务信息不真实、财务报告误报的灾难性问题,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发挥作用的内部审计。《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下称萨班斯法案)404条款要求经营层在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之前对本组织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自我评价,并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因为内部控制制度及其程序是管理部门建立的,其执行状况和有效性由管理部门自己评价有失公允,所以,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之前,内部审计人员要对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向高级经理层提交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高级经理层认可后才能向会计师事务所提交。这样一来,就把内部审计人员从“后台”推向了“前台”,本组织的内控状况不佳,内部审计人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内部基本规范》第十五条明确指出,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也明确指出,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具有不可推卸的评价和监督职责。这就为内部审计向财务报告内部审计转变提供了法理依据,内部审计由结果理性的财务审计向程序理性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转变是势所必然。

长期以来,我国内部审计一直处于经营层业务导向审计的范畴,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在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的经营层领导之下,甚至有一部分是由负责财务的总会计师或者负责财务的副总经理主管。这种把内部审计的地位限制在总经理或负责财务的副总经理的经营层级以下,实质就是经营层业务导向审计,而战略决策层相关的审计成为内部审计的盲区。同时由于我国企业的组织架构中,审计委员会制度不健全或形同虚设,阻塞了内部审计由经营层业务导向审计向战略层治理导向审计的上升路径。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出台,为内部审计由经营层业务导向审计向战略层治理导向审计转变提供了法规和制度保障。首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要求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构建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桥梁和通道。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同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明确指出,内部审计部门负有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和评价之责,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报告,内部审计部门必须接受审计委员会的职能监督,并通过审计委员会不受限制地接触董事会。在隶属关系上,内部审计部门不再由经营层领导,而是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工作范围不受管理部门的限制,能够确保审计结果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其次,《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体现了内部审计部门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经营层(总经理)双轨报告、双重负责的模式。职能性审计报告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而行政性审计报告向经营层报告。这种转变体现了内部审计的服务范围和内容从传统的经营层经营业务活动扩大到风险管理、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发展战略等公司治理所关注的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全面性”原则,在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避免内部控制出现空白和漏洞。内部控制强调全过程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那么作为对内部控制负有监督、控制之责的内部审计,也必将变为全过程审计,由传统的事后审计变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

事后审计是我国传统内部审计的方式,主要侧重于事后的监督和评价,对内部控制进行查缺补漏。事后审计是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内省反思的过程,其侧重点包括战略的正确性、财产的安全性、法规的遵循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及经营的效率效果性,企业对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采取适当的形式及时进行报告。当经济活动结束后,内部审计人员应对计划、决策的完成情况作出全面、综合的审查、分析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意见。企业应当分析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实施改进方案,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缺陷或者重大风险,应当及时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经理汇报。

事中审计侧重于审计的实时性,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借助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实时审计和远程审计都将成为可能。内审人员要进行跟踪审计调查,对计划的实施、方案的落实和决策的执行、经济效益和工作效果进行分析。实时审计能够及时纠正内控制度制定过程中对既定战略目标的偏离倾向和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偏差,实现对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管理系统等的实时监控,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果。在实施事中审计过程中,内审人员应重点关注以下领域和环节:在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方面弄虚作假;未经授权、滥用职权或者采取其他不法方式侵占、挪用企业资产;在开展业务活动中非法使用企业资产牟取不当利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舞弊给企业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可能造成的重大影响;员工单独或者串通舞弊给企业造成损失。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应及时通报情况和反馈信息,并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维护内部控制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事前审计是一种积极防御性审计方式,审计关口前移,体现了“要我审计”到“我要审计”的理念的转变;体现了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的转变。事前审计的控制功能与作用突出体现在对事前控制标准的制定和控制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内审人员要对企业的计划、决策进行审计,审查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审查决策所依据的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审查决策有关保证措施的可行性和执行情况与结果。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内审机构应积极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对各方面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和论证,提出自己的意见,作为企业的决策参考。事前审计实质上是对内控体系进行风险评估和识别的过程,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财产的安全完整。事前审计强调在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之前就对风险进行评估,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内审人员应当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依据风险的重要性水平,运用专业判断,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对企业影响的严重程度进行风险排序,确定应当重点关注的重要风险。内审人员应当充分关注包括经营层凌驾、串通舞弊、人为错误或者疏漏、制度滞后等内部控制的局限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内审人员应当根据风险分析情况,结合风险成因、企业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的可接受风险水平,确定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一般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承担、风险降低和风险分担等。事前审计是一种积极预防性审计方式,是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

传统内部审计侧重于查错防弊和对经营业务层的监督控制,甚至和作为被审对象的经营业务层形成了对立面,使内部审计工作阻力重重,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上,内部审计和作为被审对象的管理层目标应是一致的,都在于实现组织目标和增加股东价值。在防风险、重控制、强监管的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必须要转变目标理念,应由过去的查错防弊等一般防护性目标,发展到预测决策、献计献策等高层次的增加组织价值的目标导向上来。正如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130规定:“内部审计活动应该评价并改进组织的治理过程,为组织的治理作贡献。内部审计师应对经营和管理项目进行评价,以确保经营管理活动与组织的价值保持一致,应该为改进公司的治理过程提出建议,为公司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内部审计创造价值的途径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其增值功能的实现是一个间接的过程。恰当的内部审计,还会起到优化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每个连接和降低连接间的协调成本的作用。内部审计创造的价值表现为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内部审计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组织预防和减少损失,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当内部审计成本小于损失的减少时,企业的价值就增加了,这是内部审计创造的直接价值,也是显性价值。除此之外,由于内部审计天然的监督职能,还会产生“威慑价值”,即无论内部审计是否发现了问题,由于在公司治理架构中有其存在,客观上会对组织内的包括总经理在内的各级管理者产生震慑作用,使其尽忠勤勉职责,避免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并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绩效,以应对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检查。当然,这种被动的“自控”行为客观上导致了组织价值的增加,这种“威慑价值”的实质也是潜在价值、隐性价值。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十二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如何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已成为规范我国企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当务之急.

作者:郭卫华作者单位:陕西省铜川市人事局社保处刊名:现代企业英文刊名:modernenterprise年,卷(期):2004“”(12)分类号:f2关键词: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十三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一般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活动、控制环境以及信息与沟通等几方面,这也是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中相对比较基础的几方面。但是,当前国内没有一致的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和措施,再加上某些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意识相对淡薄,就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不当或者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失效,不仅极大地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对市场的稳定运行有消极的影响。

从预算管理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出发,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高效、有序开展,更要维护资产的安全、财务报告的准确以及经济信息的可靠。从我国当前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表现来看,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既定目标还远未实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缺乏统一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企业内部信息系统是创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并且优良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有利于在预算管理里中提升企业效率,预算管理既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要素之一,又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方面。二是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体系没有形成,预算管理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出发点,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价值观、个人素质以及做事能力等,但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表现不够突出。三是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缺乏明确的企业战略指导,如果在没有企业内部战略的条件下对企业进行预算管理只会过多地重视短期利益,忽略企业长远目标,使得企业在短期内的预算与企业长远发展不相符合,无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这样的预算管理更不可能获得预期结果。四是预算管理运用到企业内部控制中时,经不起市场的考验,企业内部控制在预算管理中忽略了进入市场前对市场的预测、调查,导致企业预算同所处的外部环境不能融合,预算理所当然不被市场接纳。而且,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对市场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更使得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不易实行。

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不仅是一种高效的管理工具,更是一种有力的控制手段。现如今,企业管理的重心之一就是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措施,它能够有效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需求;通过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更加明确,并根据预算和战略目标引导企业正常、稳定地实施生产活动。

(一)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最基础的反映形式,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始终强调创建一个优良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企业宣传管理,重视企业内部道德教育,强化企业经营观念和及时掌握人力资源发展情况,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员工能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是企业员工能否规范、认真负责地编制和执行企业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信息有效传送的平台,企业信息情报传送是对企业内部控制中有关非财务、财务的信息进行准确判别,再快速、高效地传送到企业内部决策者或相关员工手中。对于普通的信息,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很好地处理,但是对于重要的预算管理信息,需要在专门的平台上进行传送。另外,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整体构架,企业内部风险评估指的是企业管理者在制定企业目标从开始到完成的过程中,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以及有效的识别,再制定并实施科学的规避措施。企业在风险评估之后,内部控制活动的整体构架也就显得清晰明了,即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包括的是企业财务信息控制以及企业营业性控制,这就是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构架,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务必要融入到这个整体构架之中,才能行之有效地分析和解决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依托预算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一般有企业授权批准控制、企业实物安全控制、企业预算控制、企业组织规划控制以及企业内部审计控制等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就是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相互联系以及互相配合,共同形成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网络系统,即计划、预算、决策以及控制、激励和评价。由此可见,预算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有一定的关联,存在某些共同点,两者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弥补不足,使得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尽可能地发挥其作用。相反,企业内部控制所采取的方法则依托预算管理来实现。首先,预算管理主要是以企业内部利益管理为重点,企业要实施预算管理以便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通过结合预算管理和企业内部绩效管理系统,再分析对企业绩效有影响的因素,然后创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业绩控制管理系统,真正实现对企业内部的利益管理。其次,预算管理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项控制管理的有效联系,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考核激励以及规划预测有深远的影响,不仅使企业形成了业务流,而且形成了资金流以及信息流,所以企业内部控制要经过预算管理来达到目标。最后,预算管理要依据企业内部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和了解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各种诱因,以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规划各阶段的具体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内部实际控制要依据既定的战略目标,所以,预算管理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

(三)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指导作用为了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企业内部应该拥有一套规范的财务管理系统,其中包括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等,重要的是以预算管理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强调企业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创建科学合理的企业生产经营战略以及财务战略,并对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强化对企业的融资管理、投资管理以及收益管理,全方位提升企业的价值;强化企业成本控制以及成本管理、注重绩效管理与激励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核算标准、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为企业整体财务管理系统的中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进行指导,相比于以前的企业内部控制模式,如今的企业内部控制模式在淡化会计控制模式的基础上经过改进新增了风险评估和控制环境要素,但仍没有完全脱离会计模式,注重的是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落实以及实现。事实上,企业预算管理的目标是尽可能地要求企业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和财务会计目标。另外,企业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都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总的来说,企业预算管理的作用比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显得更有优势,为此在企业预算管理时设立相应的部门机构使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有机联系,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所以要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指导作用。

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通过预算管理进行开展,即预算管理能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责任,强调企业内部之间的部门协作、沟通,使得企业可以聚集有限的资源全力去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内部控制中要合理地进行预算,然后在企业内部进行评估,最后做出决定,全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一)合理的预算能够减小非经营性风险科学、合理地对企业进行预算管理,不仅使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曰常工作更加具有规范性、计划性,而且能有效地避免企业由于盲目、随意投资从而造成非经营性损失,更有效减小了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在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中,编制以及执行预算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让企业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即企业在经济环境、经营环境以及企业资源和企业战略目标之间维持动态平衡。企业运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法,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的管理过程中有许多方面可以对其进行量化处理,有利于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对各个部门的业绩进行量化考核,更有利于对企业内部员工的控制、激励。

(二)预算管理能为企业内部评估提供依据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企业全体员工都要参与其中。预算管理中,企业可以依据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形同企业既定的预算进行合理的对比,并且对两者之间产生的差异性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找到高效、合理的解决方法。而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估目的是为了保证内部控制能有效合理地运行;同时,对内部控制评估还应实施检查或者监督。显而易见,预算管理的指标高低能够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估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数据。相反,假如企业内部控制中没有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就会导致企业在内部控制评估中对出现的管理责任不容易进行有效的认定。

(三)预算管理为企业内部提供人员基础企业内部控制过程渗透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并且预算管理掌握着企业的整体管理控制、财务控制;与此同时,预算管理也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与否有着必然的联系。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稳定、有序的生产运转完全是依附于广大员工来实现的,所以员工的职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内部评价对员工在编制、执行预算管理的过程和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核;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企业的相关管理者就务必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尽最大努力使员工做到尽职尽责。通过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加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管理,使越来越多的员工都能以企业的利益为中心,尽可能多的为企业招揽优秀的员工。

当前企业要积极控制并且整合有限的资源,采取的首要措施就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合理控制经营活动,使得预算管理与企业有限的资源有机结合以防预算管理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中预算管理高效运行。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机制企业内部控制要推行预算管理,务必要建立科学、合理以及有效的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组织部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使得预算管理有效进行。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不仅要在编制阶段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各个单位的相互配合以及共同参与,而且要在预算管理的实施控制阶段坚持这一原则。这就需要建立互相关联的多层次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组织部门,更要指明每个部门应该承担的任务以及应有的职责。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组织部门一般应该包括企业预算管理办公室、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以及企业内部分级管理科室等;而多层次的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一般包括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组、企业股东大会以及企业董事会,这三者都有各自的职责,一起完成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机构中,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组是对企业内部日常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执行企业内部组织管理者下达的命令和任务,企业股东大会是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的审批机构,而企业董事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预算管理做出最终的决策,并且要实时依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对企业的预算方案进行核查批准。另外,还应建立高效的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流程,就必须优化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根据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流程对预算管理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归纳设计,以便为每一个流程制定控制标准或者是评价标准,进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一般来说,每一个流程都含有若干的作业,每一个作业中还包括另外的几个任务。在依据企业内部控制业务流程进行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有效地联系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子系统,使得每一个流程的任务准确地对应到子系统上,让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业务流程设计以及相关组织设计很好地融合。

(二)积极转变观念,提升对预算管理作用的认识企业预算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日常工作能否正常、有序地顺利开展,或者是能否顺利地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鉴于此,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者务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转变旧有的以及传统的观念,以便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所体现的作用。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对预算管理中的战略实施既要注重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又要积极从各方面了解企业竞争对手的能力以及满足客户对企业的要求。这就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在编制、执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将传统意义上的静态管理转变成为新型的动态管理,并且要及时地对企业预算管理的编制进行适当的补充或者改进,以便顺应繁杂多变的外部企业环境。更重要的是企业预算管理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开放性,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与企业面临的现实环境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减小,强化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有效性,提升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从而切实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三)合理控制经营活动以便提高经济效益为了强化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就要合理地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首先,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建立成本控制体系,积极有效地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依据的是企业预算管理中规定的成本目标,即在企业的曰常经营活动中对员工的劳动耗费进行及时调整并且采取有效的约束,出现偏差及时改正,使预算管理规定的成本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有利于企业成本不断降低。其次,是对企业内部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进行预算管理,企业对原材料的采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采购成本的多少,企业内部控制中预算管理对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定的偏差,关键因素是企业内部采购人员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到位或者是与供应商提供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企业可以实行较为公开化的采购方案,例如采取招标采购,目的是利用大量的不同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来获得价格利益。最后,是对企业原材料消耗的管理与预算。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生产产品是最主要的活动,而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占的份量很大,这就需要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合理的预算,制定各项原材料的消耗量,然后限定原材料的供应,尽可能地降低对原材料的消耗,在提高企业环境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是一种高效的控制管理方式,对于解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之间互相促进、协同发展以及相辅相成,企业通过预算管理将战略目标转换成更适合企业发展的预算目标,借此引导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预算管理在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中还需要有一定的措施来积极更新观念。对预算目标在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业绩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最基本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使预算管理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中真正发挥重要作用。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十四

对于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研究,国内相对于国外而言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国外学者研究的较为全面。而我国学者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仅在某方面达成了共识,例如在降低企业税务风险所要重视的自身控制方面,认为原因是内外因素共同促使的,既由于纳税人的因素,同时也由于税收行政以及立法方面的因素。对于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方面,部分学者认为要建立并且完善企业的税务风险以及控制体系,从而确保控制水平的提高,保障企业能够进行顺利的发展。还有学者则认为要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估,在内部控制方面建立一个预警体系,并且要在各个分析流程以及方法上进行综合性的运用,结合内外影响因素,利用各方面能够加以运用的资源对其进行税务风险评价,在税务风险的监控方面实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审阅和合理策划,从而实现零风险的目标。到目前为止,我国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完善程度。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并且有很多的企业对于这一领域的认识都不充分。根据对当前我国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主要在认识方面、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的建设方面和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实践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根据这一内容可以对其原则进行研究分析。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相关原则可以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进行制定,下面主要对这些原则进行分析。首先就是牵制和授权的相关原则。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要求就是要能够在机构设置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同时还要对兼顾企业的运营效率。为了能够在公平以及公正方面得到充分的体现,要求内部控制的监督部门要以独立的形式存在。在这一组织过程中任何人都是受约束的,都是在内部控制之下的,而这一原则就是为了能够在对税务风险内部控制进行设计的时候在多个部门的基础上进行,并且部门之间是起到制约作用。而授权原则就是要在企业进行一些规章和手续的操作过程中,在相关的业务性质以及岗位的要求方面能够给予相关的任务以及职责的权限。在一定规定的基础上来对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人员实现权利以及责任等方面的统一,从而把责任人的权利以及义务得到有机的结合。另外就是全面合规的原则。企业的各层次以及过程当中要能够使得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得到全面的贯彻及实施。企业各个层次的人员都要在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范围之内进行,而在过程上要能够从计划以及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以控制,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在税务风险上得以有效降低并控制,从而对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护。在对其控制体系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法律以及相关的法规,否则将会在企业的损失方面带来很大的隐患。

m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问题分析。该企业成立于,其总部是位于沿海a省的n市,主要是以超市和百货零售作为主营业务,对一些中小城镇的连锁企业进行服务,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该企业的连锁店已经在各市得到遍及,已经向周边省份进行战略转入,现在该公司正全力准备上市。该企业集团虽然已经在内部控制的体系建设上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所涉及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还很欠缺。该企业集团在税务事项的处理方面虽然能够在大体上依照相关的税法规定来处理,但是在整个的税务管理以及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上意识比较淡薄,大局观念得不到很好的把握,在税务问题上不能有充分的重视,处理较为被动,并且在有关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应对的链条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制度建设。具体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如下归纳。一方面是在税务的岗位设置方面不健全,该企业及其子公司在专门的税务岗位方面都没有进行人员设置,并且相关负责税务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安排,这一岗位主要是通过会计岗位的人员进行兼顾,例如报表会计负责申报企业所得税,成本会计负责申报营业税等。另一方面,岗位的轮换比较频繁,交接工作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对于上岗的人员没有进行相关的培训。

1.关于企业的岗位设置。

通过以上对于m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及其问题原因的分析,笔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通过考察以及对相关资料的解读下,对于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完善思路进行了如下探究。针对税务岗位没有完善设置的问题,可以对其进行专门岗位的设置,对于有关税种数据的收集、税款计算和申报缴纳等工作进行全面负责。该企业还应该对税收法规安排专人进行收集,并详细的分析其内容及对本企业造成的影响,积极的督促企业子公司进行学习、运用,从而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益,降低税务风险。税务审核方面工作要加强重视,安排专人进行监督审核,减少税务差错。

在涉税奖惩制度方面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灵活的制度,要能够把精神激励以及物质激励有效结合,从而最大化的促进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该企业的子公司税务事项的管理上,要努力探索出一个较为系统的税务风险管理流程,税务的事项要全面的涉及,流程环节要完善。子公司在遇到纳税评估的时候要及时向该企业集团反馈,而该企业集团要能够对于所反馈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共性问题方面要加强重视。

本文主要就企业集团税务风险的概念以及特点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对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而后结合实际案例对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加以阐述。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在当前已经愈来愈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但是从当前这一领域的发展来看,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受到其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的企业还应进一步努力,从实际出发,把巩固理论知识,全方面的进行思考,如此才能够把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得以有成效的建立起。

作者:胡晓峰单位: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十五

在不同的国家,对内部控制的概念也不同。从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过程来看,最早提出的是在196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公告。内部会计控制包括组织的计划和与保护该组织的财产、保证财务记录的可信性有直接关系的所有协调方法和步骤。这时的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指授权和批准制度、会计记录,财务报告编制、企业资产保管等方面的职责分工以及内部审计。1973年,该委员会在第1号审计准则公告中对内部会计控制又进行了重新表述,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包括组织的计划和与保护该组织的财产、保证财务记录的可信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而我国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是:“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从两国的概念可以可以看出: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而制定的各种方法和程序。

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成不成功,主要是看员工的意识和行为。不过员工的意识和行为都是领导和管理者带动的,如果领导者都没有这样内控的意识,员工更加没有,因此,领导者内控意识是最主要的。当今社会,一般的企业都没有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而是仅仅停留在内控的表面。人们都有一种不想改变的懒惰心理,管理者总是满足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他们思想上认为只要按照模式来做就可以,其实不是这样,落后的模式总有它的弊端。我们从广东的国投的破产的实例还有郑州亚细亚的关门这两个实例就能发现: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功与否。

长期以来,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財务管理薄弱的现象,大多数的都是内控制度不够完善,比如一个企业内部很多员工都没有意识去内控,很多的业务也没有涉及内控,这就意味着一个企业内部很多的环节都会出现浪费的现象,造成企业内成本增加,蒙受经济损失。比如说一个小小的公司,如果说增加内部控制的话反而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使工作效率降低,这是大大不可取的。但对于一个大规模的企业,如果没有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容易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而现在的企业,会计、出纳和核算的工作不分家,会计除了要做账还有管钱的使用。这么一来,钱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就是说他可以把钱做账。比如:现在的企业没有复核一项,在付款时多加了一个数字或一个零的话,没有人审核的后果就是直接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在私营企业,老板对财务管理的权力一般会叫自己的亲信或者亲属来管理财务,这样的内控制度就问题不大,但是在不同性质的企业就没有这样的动力了。

(三)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组织结构对企业来说相当重要,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能否站住脚跟。良好的组织结构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内部,员工工作有条不紊,各司其职,工作分配合理,沟通恰当的话,其工作效率就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平。相比较而言,如果员工连自己的工作内容都明确不了,何谈工作效率?你的工作是他做?他的工作你也可以,这便会造成工作效率极度低下和资源的浪费。对管理者来说也是,如果某个环节出了问题,管理者找谁?谁来负这个责任?所以说,企业要建立好一个完善的组织结构,确保企业有效合理的运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四)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从八十年代引入至今,会计人员的发展比较慢,对于会计这一学科,无论是理论还是专业上基础都不够。专职的会计管理人才相当缺乏。大多数的会计都是财务会计兼任。财务会计能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但是对于方面的信息就难以达到准确无误。管理会计人员要求的不只是财务知识,更需要业务流程,懂管理,懂沟通方面的人才,还需具备远见,能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作出正确的判断。如今的中小企业的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大多数是由企业的出纳,会计而来的。他们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大多数都是经过短期的培训就直接上班。他们只知道处理日常的财务核算工作,对管理水平的提高则没有什么效果,而且,在基层,一般的会计人员收入不高,在我国,对会计的培训没有力度,一般的从业资格只需要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历就可以报考了,但是入门很难。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对一个企业意味者核心、心脏。良好的内控制度能使企业利益最大化,能维护国家利益。综合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建议:

(一)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可靠。

一个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的心脏。会计控制的工作主要是报表、记录和业务来往的记录,这些都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对企业来说,合理真实的会计记录是企业的关键,有效的会计质量信息能反映企业内部状况。因此,会计记录一定要合理有效,要符合起码的规范和格式。

(二)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激励员工积极的工作,使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憬,反之,会使员工产生消极,对企业业没有什么感情,所以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员工的时候,一定要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这样产生的积极因素是很利于企业的发展。

在一定的条件下,环境可以改造人。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塑造文明的员工,有素质,有责任的员工。如果一个企业内拥有优秀的文化,并利用这些优秀文化来打造团队,那么相信员工的思想也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员工的志气和士气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企业的效益和产品的创造和开发者都是人,只有拥有了优秀的人这个前提,才能开发出好的产品;好的产品才能得到顾客的青睐,才能拥有市场,拥有了市场,必定能创造出效益。一个团队如果拥有优秀的文化,那么里面的员工必定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拥有活力,拥有共同的价值观。

华为的企业文化可以概括为:“为成就客户而努力,工作中要艰苦奋斗,员工时刻要进行自我批判,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与客户合作要诚信,工作要有团队精神”华为希望能使人们的生活和沟通更方便;华为的使命是为顾客提供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是:为客户服务。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客户的需求。

华为努力使自己的产品质量好、使自己的服务态度好、努力控制自己的成本,把客户放在第一位,华为没有排斥竞争对手,而是与竞争对手共谋发展。

由此可見,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强势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建立和贯彻。

(三)控制和管理财务管理系统。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数据传输和加工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处理,因此,对会计信息的处理要规范合理。同时可借助多种财务信息软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的高效和规范。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如果说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加强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由于会计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在工作中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自己的维护会计道德,和违法乱纪作斗争。除了自身的主观意识外,企业还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例如:组织员工和领导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参加财务知识有奖大赛,也可以宣传《会计法》等。光学法律还不够,管理会计还要掌握多种科学文化的知识,沟通协调技巧,其他的工作能力,只要自己主动地学,不断地学,相信成功会眷顾会努力的人。

另外,经营者要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选择一批具备管理会计的专业人员,还要把管理会计作为一项战略决策来实行。选取一个懂管理会计的专业人员来领导这个团队,这样,由管理者带领他们一起努力,使企业内的管理会计得到推广和应用。

[1]王国武.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会计研究,20xx(21).

[2]樊美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财会通讯,20xx(02).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十六

本文将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旨在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水平。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通过财务会计手段和财务会计相关的手段来对企业内部会计进行会计进行控制的系统。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物资产、货币资产、筹集资金、工程项目、销售、采购等方面的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方法有:控制会计记录、控制授权、控制内部审计、控制资产接触等。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内部控制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分析如下:施工企业内部会计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可以及时的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可以有效的防止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成本核算、物资采购、工程结算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助于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更好的形成,提高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施工企业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成本效益原则;(2)相互牵制原则;(3)重点突出,主次分清原则;(4)整体结构原则。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的重要保证是领导对其的重视程度,然而从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数都把精力放在建筑方面,缺乏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程度,缺乏较强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二)会计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缺乏一定的重视,导致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不够健全,没有严格的会计制度的约束,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只能是流于形式,并不能落到实处。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上,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忽视了事前、事中的控制,比较侧重事后的管理,这就造成了内部会计控制很难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

(三)缺乏执行力,监督失效。

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工程预算、质量管理和投招标等环节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经验。

(四)会计人员素质偏低,财务分析能力差。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涉及到的领域也将越来越广,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需要财务人员既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更要做好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但就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现状来看,大多数财务人员已经跟不上施工企业的发展速度,许多财务人员不能及时的掌握有关施工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对先进的机器设备有所了解,这就导致了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下降,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也不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与核算工作的进行。

(五)缺乏考核,财务信息失真。

施工企业虽然采用了内部会计控制模式,但在实施控制的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导致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很低。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考核缺乏一定的客观性的原则,很少的会计人员会对施工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控制,甚至为了某种目的擅自更改账务,这就导致了会计信息越来越失真。施工企业在核算工程材料方面大多数采用“以领代耗”的方法,这样就导致了少数结余的材料不能及时的办理退库,这样就造成了项目成本核算不真实,财务信息也就不够真实。

从上述可以看出建筑施工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并不是很重视,内部会计控制意识的缺乏是造成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局限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施工企业要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意识,理顺企业内部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更好的发挥管理层和执行层的制约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权利过于集中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完善内部控制会计制度,改善内部会计制度环境。

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工作效率,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就可以有章可循。施工企业要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内部会计制度,并根据制度开展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同时也要运用相关的法律手段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约束,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使其在合理合法的环境下顺利进行。

(三)做好预算工作,增强风险意识。

建筑企业预算工作对企业会计控制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工程后期的造价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为施工项目创造更好的条件。建筑施工企业做好预算工作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包括财务预算和种种预算在内的公司预算;另一方面是影响到企业盈利、顺利进行的项目工程预算。同时,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也要居安思危,提升市场风险意识,根据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四)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必须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其中具体的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要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的思想进行教育,以及对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以提升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专业素质。(2)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大对在岗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给他们提供一个发展自己的舞台,使会计管理人员严格的按照施工企业的各项制度工作。(3)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专业等级职称考试,以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五)完善审计制度,提高审计的监督能力。

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通过审计来降低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施工企业要设立审计部门,以促进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审计部门的工作重点要放在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处理上。综上所述,目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首要任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对内部会计控制中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既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又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杨亚阁,轩慧聪.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xx年.

[2]孙志宏.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分析及有效措施[j].经营管理者,20xx年15期.

[3]徐贵兰.浅谈建筑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xx年13期.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十七

摘要:内控执行力作为内控管理的一项瓶颈,一直都是业界人士研究和分析的重点。如何确保内控管理体系高效执行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广州石油培训中心内控体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广州石油培训中心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直属的培训基地,自20xx年开始正式执行内部控制体系,体系执行已逾两年,如何提高执行力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实践发现,广州石油培训中心内部控制体系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管理人员全面贯彻内部控制管理的理念不强。

虽然广州石油培训中心已建成内控体系且为保证该体系充分发挥作用,每年定期成立测试组,进行自我测试,不定期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评价测试,但我们还是发现,一些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仍然停留在全面执行内控之前,出现了业务执行部门为“内控”而控,为“检查”而查,这样的理念,不可能带来高效的执行力。全面贯彻内控理念,必须从“要我控”向“我要控”转变,才能真正从企业内部提升执行力。

2、内控检查和评价的独立性未得到充分保证。

广州石油培训中心内控管理部门设在财务机构,测试人员也有部分属于财务人员,这样的人员和机构设立使得他们既是内控的主要执行者,又是内控的建设者和评价者,内控检查和评价效力大打折扣。一个企业或单位建立的内控体系执行好坏,应由第三方来检查、评价,充分保证其独立性,进而才能确保其结果的客观性。此外,评价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水准也是影响检查和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这些不确定性使得评价工作无法切实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展开研究,提出以下建议的解决方法。

1、提高监督能力,重视内部审计。

监督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督,可以促使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严格执行内部控制,以保证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通过监督,可以发现内部控制体系在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改进[1]。要想提升执行力就必须提高监督能力。我们认为,广州石油培训中心除了要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措施,还应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控检查和评价中的作用。因为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高素质和高技能,这一必然要求能使广州石油培训中心在实施内控监督过程中避免形式化,同时,内控审计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从而杜绝舞弊和违纪违规行为,能够很好的确保内控体系的有效执行。

2、构建评价体系,理论转化为实践。

广州石油培训中心每年年底都会依据集团公司内控评价办法完成内控自我评价报告,内控评价作为内控设计合理性和执行有效性的“最后一道防线”,广州石油培训中心应该构建一个完备的内控评价体系,以支撑评价工作的开展。评价体系的构建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构建原则和体系设计,如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程序、评价方法等等,最关键的则是需要结合广州石油培训中心的内控现状来制定评价细则,并付诸实施,不断完善,最终形成适应企业的、可操作性强的内控评价指标体系。

3、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内控认识。

任何制度的制定、执行和完善都离不开人,内控管理制度也不例外。内控的执行,依靠的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道德素质,对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应逐步提高,理解内部控制的涵义,认同内部控制的实施,才能摒弃陈旧传统的管理思路,全面贯彻内部控制管理。这就需要广州石油培训中心在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时,涵盖进内控管理理念的宣贯和培训,促进内控工作日常化,使得内控成为各级人员的自发行为,那么内控执行力的提升也就不再是个口号了。

内部控制局限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管理层越权,勾结,人为错误,成本问题,环境变化等。局限性的产生,源于内部控制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控制,内部控制是死的,人是活的,其局限性也就是必然的了。倘若高层管理人员相互勾结,越权舞弊,再严密的内控控制程序都不能防止;如果管理者故意弄虚作假,对设置或实施的内部控制不予理睬,也会使得建立的内部控制如同虚设。试想一下,再完善的内部控制仅停留在纸上而不落实,又怎能发挥作用?因此,在内控体系执行中,不能将内控视为“铜墙铁壁”、“无坚不摧”。

内控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过程,而是一个经过初始建设、形成系统、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并最终形成内控文化的过程,内部控制是一定时间内、一定环境下的产物,由于环境、政策等外界因素发生变化,会使得原有的控制制度不再适合,从而使原有的内部控制失去作用2]。在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动态完善和趋优,毕竟企业是在发展中生存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内部控制也应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所以,执行内控体系也必须强调体系的动态性和持续改进性,而在强调动态性的同时,又不可以忽略稳定性,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也将是今后业界内部控制发展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2]刘德恒,构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中国总会计师,20xx(03)。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十八

业务流程控制与信息系统控制是控制活动的重要内容。控制活动过程中会需要大量的信息传递活动,这些活动经过不同的信息传递路径,形成各种信息指令和反馈,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业务作业流程。因此控制活动必须根据企业业务流程的情况和具体的控制点进行设置。而信息技术应用使传统人工控制形式演变为人机系统控制,控制重心将集中在作业流程的人机控制与信息系统控制。一些传统的内部控制规则和程序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失去存在的意义,新的控制规则和程序建立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更佳控制目标的基础上。信息技术的引入增强了控制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高效性,加强了内部控制的预防、检查与纠正的功能。

在企业中信息的传递方式与速度可以改变内部控制的基础环境,它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并且决定着内部控制的实施方式。企业由于追求效率而摒弃了过时陈旧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方式,因此而突破了旧有的模式。企业如果不进行新的内控制度的构建,很容易被旧有的内控条款牵累或束缚,无法正常发挥其功能。

信息化环境对内部控制的信息和沟通这一要素产生了有利的影响。由于大量的企业环境信息、政策信息、经营信息、财务会计信息、作业信息集中存储在企业数据库系统内,并不断被实时更新,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员工可以十分便捷地从计算机数据库中查阅有关的政策和法规,获取与其职责相关的控制信息,明确各自的权利与责任,了解自己的活动如何与他人的工作相关以及例外情况如何报告或处理的途径。在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企业员工能够更好地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使员工顺利履行其职责,提高效率。

授权控制是内部控制手段中最常用和最基础的一种,在财务信息化条件下,授权控制主要是通过口令授权的方式表现。口令主要是存放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其不像传统的印章由专人保管,一旦计算机信息系统被侵入导致口令被盗用,便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隐患,很可能导致企业利益的损失。如果企业内部的业务人员利用口令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或者其他信息进行盗取并透露给企业竞争对手,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随着财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等工作由以往的手工完成向财务信息系统自动化转变,这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以往对会计账簿的审核以及财务人员的控制转向了对财务会计数据的审查、对财务信息的输出控制以及对信息系统和程序的控制等。企业的内部控制由对人的控制转向了对计算机系统的控制,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以及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可共享性,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大大增加了,企业面临着信息系统故障、信息安全漏洞等控制难题。

财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首先,为了满足财务信息系统的需要,企业在财务部门中需要新增会计信息系统维护人员、数据管理人员以及数据分析人员等,企业的财务岗位也由原有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岗位向信息数据录入、凭证复合记账等岗位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财会部门的职能由原有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其次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企业的很多信息数据能够被各个部门人员共享,甚至外部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企业的信息数据,从而加大了会计信息数据泄露的风险。

财务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的内控工作比较简单,导致很多人员不思上进、故步自封,对信息化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变化毫不知情,难以胜任财务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工作。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内部控制人员不仅仅要精通财会方面的知识,还要对件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熟练应用,才能够完成信息化内部控制工作。例如,很多企业应用的财务信息系统不仅仅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核算,还将资金管理、成本控制、财务责任考核等全面纳入进信息系统,从而将财务工作提升到战略管理的层次上,这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需要结合实际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完善。首先,企业要对内部的组织架构进行重新设置调整,要通过部门的重新设置、人员的细致分工、权限的严格划分等形式来完善内部控制,从而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防止舞弊现象发生的目的。其次,要培养企业管理人员信息观念和内控观念。财务信息化条件下,应该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和了解,及时地更新观念,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十九

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企业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决策管理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制度缺失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来看,因内部控制失效而导致的企业危机时有发生。然而,在风险面前,企业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来防范和化解风险,从传统的复核、牵制等财务管理手段发展到以企业经营活动为中心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为合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系统、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内部控制是中小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高抗风险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分析中小企业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对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当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能有效执行的现象比较普遍,突出存在以下问题:

(一)组织架构不合理。

中小企业受规模条件限制,组织简单,人员配置上,往往一人身兼数职,分工不明确。另外,部门及岗位设置缺乏有效的牵制性,不能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造成工作秩序混乱,权责不清,部门间缺少有效的协调和牵制,管理脱节,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现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层过于重视企业的业绩和利润,风险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内控意识不强,在做决策时带有很强的主观臆断和盲目性,认为个人对生产经营状况的直接观察和判断已足够,不需要建立内部控制,造成了企业重发展、轻控制的局面,而这往往使得企业缺乏风险应对及控制机制,管理出现漏洞,企业站在风口浪尖,一旦出现重大风险就容易陷入困境。

目前,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但是总体上仍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内部控制制度过于片面、零散,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行之有效的体系;另外,大多数中小企业通常侧重事中和事后控制,对生产经营风险的事前预测和控制较少,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往往在爆发问题后,才采取措施补救,管理的滞后不仅使得企业损失既成事实,管理控制成本也相应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无法贯彻执行。

(四)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监督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部分中小企业没有设立审计监督部门,或者虽然设立了审计监督部门,却没有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独立性的缺失,使企业的审计监督职能严重弱化,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亦不能对生产经营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一)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

中小企业应当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构建组织架构,注重管理层级、部门职能的科学划分,使得各部门的工作既协作又相互牵制,避免权力重叠和权力真空。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保证责任明确、授权适当,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管理层提高内控认识,更新管理理念。

内部控制强调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各级管理层强化风险意识,用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真正落实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入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规范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将内部控制真正落到实处,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和控制。

(三)设置科学的内部控制程序,持续完善内控体系。

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把握关键环节控制点,建立和持续完善系统、科学、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是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既要渗透到各项业务和具体操作流程,又要覆盖到各个部门和人员,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控制,不留管理漏洞。

二是内控流程的设计要遵循事前预防为主,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事前控制通过观察分析、收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事中控制着眼于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检查、监督,及时纠正偏差,以保证每项活动按照规定程序和目标进行。事后控制强调分析执行情况和结果,找出问题和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拟定纠正和防止再出现问题的措施。设置科学的内控程序,持续完善内控体系,把各项控制落到实处,才能有效防控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保证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

(四)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内部审计监督的控制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机构的建设,设置独立的审计监督部门,赋予审计监督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经济效益审计为中心,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性、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全面监督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切实抓好整改,坚持年度审计和不定期专项审计相结合,保证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

(五)建立、健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全面预算是企业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制度安排。在现代企业中,全面预算作为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凭借其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等综合管理功能,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控制,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风险,提高企业防控风险的能力,还能提高企业内控管理的科学性,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全面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企业所有活动的价值体现,更是一种高效的内控管理方式,能使企业目标具体化,并能强化内部控制。

全面预算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是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的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中小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以预算管理为龙头,强化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推行有关管理、监督、制衡的制度和方法,对于企业的平稳运营起到积极作用,成为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效工具和法宝。

通过企业各层级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通过全面预算与内部控制的有效结合,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完善的管理架构,以此保障企业充分应用掌握的各项资源,促进精益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四、结语。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二十

本文就公路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寻求比较切实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从而能有效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运营效率。

1.1有助于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刚性和严肃性通过对现行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的研究,有助于公路施工企业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总体思路、结构框架和实施措施,从而保护内部会计控制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就目前公路施工企业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忽视风险控制、存在巨大经济损失风险的不足来说,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公路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等。

1.2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有助于规范公路施工企业的行为实施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助于规范公路施工企业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并且,通过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有助于堵塞企业内部会计上的漏洞,消除隐藏财务风险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其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1.3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助于定量控制公路施工企业资金的运动。

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需要制定相关的控制标准,明确各方面的内在联系。例如,通过控制企业资金的投入量,就可以准确的控制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通过对公路施工材料、人员支出等的控制,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企业的成本;通过设定相关的经济指标,可以明确资金的运动路线,从而实现对施工活动的有效控制。

1.4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有助于加深企业内部的联系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不是由会计部门独立完成的,而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相互结合、相互沟通的结果。只有将各部门的间接控制与会计部门的直接控制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佳控制。

2.1公路施工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存在误区对于企业来说,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的控制过程,但是在公路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中,往往只是重视事后的控制,忽视了对事前和事中的控制。由于缺乏事前的预测、决策和事中的及时监控调整,使得事后的核算和分析,缺乏科学准确的依据,不能够准确合理的反映企业的状况。

2.2公路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难度加大由于公路施工企业自身所处行业的特殊性使其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上有比较大的难度。公路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技术含量较高、工艺也较为复杂,且经常会根据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工期的影响而选择新材料和新技术。各种工程材料的品种数量较多,很多材料也因为质量、规格的不同存在价格上的不同,很难进行定量分析和统一预算编制的口径。

2.3公路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度不够在众多的公路施工企业中,很多企业存在着对内部会计控制不重视的现象,管理人员自身不能能够以身作则,不能遵守有关的控制制度。有的管理层人员越权管理,阻碍了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发挥;有的员工粗心大意、责任心不强,造成认为的失误或舞弊,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还有些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比较完善,但是仅仅是停留在纸上,并未贯彻执行,成了应付检查的一纸空文。

很多公路施工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内部监督机制,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的好坏不能够准确的衡量,并且即使建立了与内部会计控制相配套的内部监督机制,但是由于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的不重视,使得已经建立的内部监督工作得不到重视和支持,内部会计控制便失去了其作用。

3.1成本最低原则。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的竞争当中,公路施工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有效地控制企业内部所产生的成本和费用。同时,遵循成本费用最低原则的基础是要保持企业项目正常运转。

3.2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原则是指公路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的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企业的施工项目是综合性的事物,它涉及到项目中的每一个部门、每班组和人员,与每一个人的利息有密切的联系。

3.3责权利相结合的责任控制原则。

公路施工企业要使内部会计控制真正发挥及时有效的作用,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的要求,全面贯彻执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内部责任制原则。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以及基层施工人员都需要对与会计控制有关的成本、费用控制承担责任,从而形成整个项目的责任控制网络。严格遵守“谁控制、谁负责、谁承担、谁受益”的原则和“收益与成本挂钩、分配与上缴挂钩”的控制监督机制。

(1)强化责任,提高管理层的认识水平。公路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能否发挥效力,与企业管理者能否发挥领导作用密切相关。

(2)科教兴企,努力培育新型人才。随着公路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难度的逐渐加大,迫切需要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3)加大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内部会计控制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企业各部门和人员切实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

(4)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的监督检查。为保证内部会计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公路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整个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

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庞大,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同时,内部会计控制整体架构的构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需要不断加以完善的过程。公路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又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应以全过程控制为指导思想,最终实现全面控制的目标。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二十一

点。但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常取决于执行人,因此企业的员工的能力与诚信方面是控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新的互联网环境下,更要适合当前形势,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管理层更要着眼于识别和评估其面临的风险:

(一)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要迅速地识别风险,确定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在互联网产品纷繁多样的今天,识别风险往往比以往变得更加困难。面临海量信息之间,更要提高自己的信息过滤和风险识别能力。如,很多企业当前都会运用阿里巴巴,或者京东商场等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易;运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互联网支付工具进行结算。这些新的互联网工具都是现代的企业必须面对并且无法回避的。企业就应当识别这些互联网产品的风险,以及采取措施来管理这些风险。

(二)加强对企业的经营业务扩张的风险评估。快速的业务扩张可能会是内部控制难以应对,从而加强内部控制失效的可能性;海外扩张或者收购会带来新的并且往往是特别风险。如:巨人集团的盲目的业务扩张,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在风险评估上的失败,使得巨人集团的内部控制难以应对,最终导致了整个集团的破产。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应该重视包括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在内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方式。公开的沟通渠道有助于确保例外情况得到报告和处理。沟通除了采取传统的政策手册,备忘录,电子邮件等方式,更可以运用微信,微博等即时聊天工具。比如现在很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微博和微信订阅号,与外部或者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的即时互动,企业面临的市场波动风险点,也常常可以通过微博或微信的转载或者转发为员工和公众所知。如小米公司,巧妙运用互联网与客户进行沟通,在小米品牌建设的整个过程,让客户通过互联网参与进来,即“兜售参与感”,精准地找到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小米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创造了手机销售量的神话,创造了极佳的业绩。

沟通更应该重视客户的反馈。在互联网环境下,万物的直接实时链接使得信息反馈与用户参与的成本维持到最低。如消费者在天猫商城选择企业的产品时,一般都会查询其他用户使用该产品的评价,借此来帮助自己做决策。这种方式更能倒逼企业的服务能力,淘汰不良商家。这样,任何企业都必须借助互联网来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与客户有效沟通。

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务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主要的控制类型包括:预防型控制,检查型控制,手工控制和自动控制。

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最本质的应用就是预测,它能更要突出预防型控制和自动控制的作用。从海量的数据中分析出一定的特性,从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什么。预先制止潜在问题或损失发生的活动的预防性控制和设定在软硬件中自动化控制手段的系统型控制显得更为重要。互联网大数据的运用,也使预防性控制变得更加可能。如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的工程师在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在美国爆发的几周前,运用大数据成功预测了冬季流感的传播。谷歌通过对人们的网上搜索记录,把5000万条美国人最频繁检索的词条与美国疾控中心的流感传播数据进行对比。他们建立了一种唯一关注特定检索词条的使用频率与流感在空间和时间的传播之间的联系,处理了约4.5亿个不同数学模型。所以,当20xx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时,与习惯性滞后的官方数据相比,谷歌成为了一个更有效,更及时的指示标。

在企业业绩评价方面,互联网思维方法更让传统的考核方式,可以让传统的kpi模式发生颠覆。如阿芙精油化妆品公司运用亦工作亦游戏的业绩考核方式。有些没完成指标的小组成员每人要吃一瓶海南最辣的小尖椒,或者臭豆腐配榴莲。虽然这些惩罚看似娱乐化,但是每一个员工却感到很开心,这无限激发了团队的创造力。阿芙精油虽然没有很明确的kpi,但确实一个具有互联网思维公司应当有的做法:通过营造员工喜欢的氛围,让员工有参与感,有效地进行了企业的内部控制。

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情况的过程。对控制的监督是指被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控制。持续的监督活动应当被贯穿在企业日常重复的活动中,包括常规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因为用于监督活动的很多信息都是由被企业自己的信息系统产生的,这些信息很可能会存在错报,从而导致管理层从监督活动中得出错误的结论。对于发现的缺陷,就应该设置上报和追踪改正机制。

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企业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维护。不管技术怎么更新发展,内部控制始终是必须要加以强调的。很多企业的并购失败就是应为内控的混乱,很多上市项目的夭折也是因为内部控制的不到位。我国的企业更应该把握互联网的发展契机,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才能更好地做大做强。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二十二

内部控制是为保证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能够在企业内部得以落实实施,并保护各类财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会计监督具体是指企业内部的行为主体,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财经政策、部门规章的规定要求,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执行情况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进行的客观公正的经济监督。

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监督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层面:其一,内部控制为会计监督实施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企业内部控制可规范各部门有序运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杜绝企业领导层对会计监督工作的过度干预,从而有助于保证会计监督部门工作的独立性,提高会计监督工作成效。其二,会计监督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主要对会计报表真实性、收付款管理、财务报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等方面进行监督审查,这也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内部监督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各项措施的事后控制。

(一)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在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对董事会的职能加以完善,突出董事会在企业内控框架体系中的监督地位,在此基础上,应对董事制度加以健全,充分发挥出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其二,应建立起一套与企业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外部监督机制,并充分发挥出监事会的职能作用,为内部控制的开展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对企业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可以给企业会计监督的执行提供科学、民主的机构支持,有助于确保会计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明确各部门职责。

企业可按照各类不同的经济业务,设置相应的部门,各部门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监督与制衡。同时,要做好企业横向与纵向信息的有效沟通,借此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内控环境,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权责分配体系,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所有员工均应当对本岗位的权责予以明确,并对有关的内控规定加以了解,而企业则应利用监督机制,对员工职责和权利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此外,应对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责权进行明确,借此来加强内部牵制。记账人员应当与会计事项的审批、经办以及财务保管人员相互分离,形成互相制约的局面,减少或杜绝舞弊问题的发生。

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其一,应对会计凭证进行严格审核,在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时,应当将审核的重点放在凭证的合法性上,看其是否与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制度等规定要求相符,是否存在各种违纪行为,对于不真实、不完整以及存在错误的原始凭证应当不予受理。对记账凭证审核的重点可放在其是否附有原始凭证上,并查看所填写的会计分录是否正确。其二,应当加大对财务收支的监督力度,借此来堵塞漏洞,避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在对财务收支进行审核监督的过程中,一经发现违反规定的收支,应当及时退回,并要求补充和更正。其三,做好财产清查工作,确保各类财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企业可推行财产清查制度,对所有财产及物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結合的抽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其四,企业应建立定期岗位轮换制度。如会计岗位中的出纳、核算等人员应当定期进行换岗。

为使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并通过如下措施确保内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一,企业管理层应当对内审机构予以足够的重视,保障内审部门的人员和经费充足到位。其二,要赋予内审机构足够的独立性,其可直接向内审委员会报告工作。其三,内审机构应当能够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该机构的设立,不仅有助于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且还是实行会计内部监督的关键,可以有效防止企业资产流失。

总而言之,加强内部控制与会计监督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环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应当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将会计监督作为内部控制和会计管理的重要工作,彻底杜绝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保障企业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二十三

现阶段,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国有企业始终占据市场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国有企业的发展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所以受经济体系改革的影响,全面发挥国有企业对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对国有企业中的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改革。从而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以及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在逐渐加快,强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是全面发展国有企业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中实行高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是提高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的有效策略,同时也是强化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自我约束的重要方法,国有企业能否高效实施内部控制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文中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对其解决对策进行全面分析。

(一)国有企业中缺乏有效的控制监督。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工作主要包含企业内部的监督与外部监督两种,其中内部监督即国有企业中对内部不控制建立和实践进度,在国有企业中控制监督工作还是存在一些控制监督方面的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国有企业中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对于会计工作的监督、审查力度不足,所以在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工作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在多数国有企业中建立监督机制的情况比较少,在国有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还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很难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并且在国有企业中的审计人员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于财务审计工作还需强化基础,国有企业中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建立控制监督机制还不够重视。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对国有企业发展的深入影响,在国有企业中多数控制行为大多数并不能真正发挥其自身的作用,由于现阶段在我国国有企业中一般的控制行为存在问题仍然比较显著,国有企业内部对于控制行为的认识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国有企业中多数控制行为也只是表面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三)国有企业中缺乏控制风险观念。

国有企业中的控制风险观念是内部控制主要环节,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关键所在。现阶段国有企业中的风险管理主要体现为缺乏控制风险的观念,对于国有企业中的风险管理也只是局限于几个部门,且水平较低,并不能将风险管理全方位的渗透进国有企业管理中。除此之外,在国有企业中对于风险管理的分布十分不均,在一般的国有企业中很少设置专门的风险控制、管理部门。为此,在国有企业中缺乏控制风险观念是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是根据国有企业内部中的控制行为授权批准控制以及组织结构控制来说。现如今在改革之后,国有企业尽管已经设置了相关的法人治理机构,但是因为产权模糊的原因,国有企业内部的权利制衡体系还处于薄弱阶段,因此导致国有企业内部责任权限模糊,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另外,在国有企业中还存在责任互相推卸的问题,当出现问题时,缺乏一定的承担者,导致国有企业权利缺乏监督,严重制约国有企业的发展。

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主要环境氛围,其中蕴含了企业的核心价值、经营理念等。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凝聚力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现阶段的国有企业中往往不注重培养企业文化,对国有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是需要企业不同阶层的员工共同进行的,上至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下至不同部门的负责人。但是现阶段国有企业中内部对于员工内部控制认识的培养程度还有待提高,从而造成国有企业内部人才缺乏的现象。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中由于人才选拔制度还处于发展阶段,在人才的选拔与管理上仍然选用传统模式,员工的罢免由人事部门负责,由此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一)成立企业内部管理审计部门,全面实行内部监督。

在国有企业中设立运营管理部门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国有企业中开展审计工作是推动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的主要环节,对于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工作具有很大程度的积极影响。国有企业外部的审计部门对于国企运营情况的了解比较差,所以在进行监督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时存在一定缺陷,为此,国有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制度时还需要与社会相关机构合作,成立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审计部门,全面实行内部监督。

在国有企业中企业文化是对整个企业的工作氛围、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国有企业的核心精神进行体现的主要内容,因此国有企业在发展内部控制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影响。受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主导地位,为此对于企业文化的形成也要以社会主义为基础,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提供全面的服务,以此全面提高国有企业中工作人员的工作信念,加强员工的工作责任感。

良好的国有企业发展与管理人员具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国有企业在进行管理人员选择时要从其工作素养以及能力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不仅要对其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程度进行考察,也要考察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工作经验等,另外国有企业在培养职工时也要设置相关的培训组织,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企业在进行内控时需要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让员工对国有企业中的内部控制进行一定的了解,认识到内部控制其实是国有企业在运营同时的各个控制过程,且其过程比较繁琐,因此需要国有企业中的各个员工进行配合。

(四)成立风险防范体系。

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各种运营风险,所以企业防范风险则成为进行发展的主要内容,企业为了有效防范风险,需要成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根据我国国务院颁布的相关管理条例,在国有企业中为了能够防范企业风险,有效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因此国有企业需要成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

受我国经济市场变化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需要不断对企业内部的控制体系进行调整,以此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为此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对国有企业内部的部门机构、管理制度、人才选拔、内部监督等方面进行全面提高,从而促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国有企业、以及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

作者:朱江琼单位:新疆甘电投辰旭能源有限公司。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078146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