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有趣的谜语及答案篇一
2、扑灭火星打一字——谜底:一
3、十人合一(打一字)——谜底:木
4、俺家没人(打一字)——谜底:奄
5、电大广播(打一字)——谜底:庵
6、汉朝没水(打一字)——谜底:又
7、孤山之夜(打一字)——谜底:岁
8、什么鸡最慢?——谜底:尼可基曼本
9、四人搬运死者(打一字)——谜底:煮
10、淡淡香味(打一歌名)——谜底:小芳
11、双方马上安排(打一字)——谜底:骂
12、先开票后提货(打一字)——谜底:贾
13、张开嘴的贝壳(打一字)——谜底:员
14、姜姑娘变成盆(打一字)——谜底:盖
15、投放资金有方(打一字)——谜底:咨
16、官人竹下纳凉(打一字)——谜底:管
17、会走路的豆子(打一字)——谜底:逗
18、花中精灵(打一动物)——谜底:蜜蜂
19、千里奔驰(打一成语)——谜底:马不停蹄
20、都市少女(打一国外城市)——谜底:汉城
有趣的谜语及答案篇二
1、电炉通电心里暖,它和电炉正相反,鸡鸭鱼肉里面藏,不腐不烂保新鲜。(猜一家用电器)
答案:电冰箱
2、两脚弯弯细又长,一张嘴巴明晃晃,不吃米面不吃菜,专吃布匹和纸张。(猜一日用品)
答案:剪刀
3、我就有只小铁狗,专吃人的脚和手,养成卫生好习惯,偏要让它咬个够。(猜一日用品)
答案:指甲刀
4、小小船儿整一对,坐着客人有十位,白天坐船赶路忙,走遍天下不用水。(猜一日用品)
答案:鞋
5、一个画家真奇怪,画画不用笔和彩,朝它面前站一站,咔嚓一声画下来。(猜一日用品)
答案:照相机
6、哥哥倒比弟弟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刚刚走一圈。(猜一日用品)
答案:钟表
7、玻璃房,水银墙,不怕隔山又隔水,互相说话听得清。(猜一通讯工具)
答案:电话
8、小帐篷,圆又圆,雨天满街走,晴天家中闲。(猜一日用品)
答案:雨伞
9、兄弟五个人,各走各的门,谁要走错了,出来笑死人。(猜一服饰用品)
答案:纽扣
10、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脸上脏不脏,看它就知道。(猜一日用品)
答案:镜子
11、看着像块糕,不能用嘴咬,洗衣和洗澡,浑身出白泡。(猜一日用品)
答案:肥皂
12、半个西瓜皮,口朝上面搁,上头不怕水,下头不怕火。(猜一日用品)
答案:锅
13、浑身都是毛,常在水中泡,和你常贴脸,天天离不了。(猜一日用品)
答案:毛巾
14、一只无脚鸡,常在桌上立喝水不吃米,客来敬个礼。(猜一日用品)
答案:茶壶
15、长长的身体,脚下小洞开,家里没有它,衣服不能改。(猜一日用品)
答案:缝衣针
16、小小花布四方方,整整齐齐好端庄,讲究卫生天天洗,干干净净带身上。(猜一日用品)
答案:手帕
17、圆筒装着白糊糊,每天早晨挤一股,三十二个好兄弟,都说用它好处多。(猜一日用品)
答案:牙膏
18、一根小棍五寸长,一头有毛一头光,出来就爱讲卫生,天天嘴里走两趟。(猜一日用品)
答案:牙刷
19、兄弟两个一般高,一天三餐不长膘。(猜一日用品)
答案:筷子
20、身子弯弯像月牙,没有嘴巴光长牙,你要问它有啥用,天天清早头上爬。(猜一日用品)
答案:梳子
21、四四方方,大口一张,独里滚水,转吞衣裳。(猜一家用电器)
答案:洗衣机
22、铁笼藏铁鸟,翅多飞不掉,夏季人爱它,寒冬难寻找。(猜一家用电器)
答案:电风扇
23、一扇玻璃窗,里面亮堂堂,演戏又唱歌,经常换花样。(猜一家用电器)
答案:电视机
24、天热忙,天冷忙,不冷不热它不忙,一年四季住家里,送来温暖和清凉。(猜一家用电器)
答案:空调
25、五指尖尖肚子空,有皮无骨爱过冬,不怕寒冷不怕风,十冬腊月逞英雄。(猜一服饰用品)
答案:手套
有趣的谜语及答案篇三
中华谜语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完善才形成现今的体系格局。
远古时代,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偶尔会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不便直截了当表达思想,而要通过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的语言来暗示另一层内容,这就有了“谜语”的萌芽。
有文字记载的所谓“曲折隐喻”的语言现象,最早出 黄帝时代《 弹歌》诗里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即隐示人们制作弹弓、猎杀野兽的情形。
到了 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谜语雏形已十分流行,并有了名称,叫“ 廋辞”和“隐语”。有的君主喜欢隐语,而不愿意听直截了当的忠言。刘勰的《 文心雕龙》中有“楚庄齐威,性好隐语”的记载。
战国后期出现了赋体隐语,其中以 荀子的《附论篇》最具代表性。此赋体已基本具备了汉族民间谜语中赋体谜的特征,大约产生于两千三百年前。
到了汉代出现了射履活动,就是把东西放在器物下面让人猜。我们有时候还把猜谜语叫做射履或射,应该是源于此。
谜语在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重大发展。北朝刘勰《 文心雕龙》中写到:“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这一定义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谜语的迅速发展,早就了一批专业谜语和谜社组织,同时诞生了“ 灯谜”。从此开创了汉族民间谜语和灯谜两条腿走路的新格局。此时距今大约八百年。
元明两朝,谜语继宋之后仍盛行不衰,蒙族人照样爱玩谜语。明朝出现了一些研究谜语的论著和收录谜语的专集,其中有 冯梦龙的《黄山谜》, 黄周星的《廋词四十笺》及贺从善的《千 文虎》等。
到了清朝中期以后,中华谜语进入成熟期,文义谜更是大行其道。人们追求谜语扣合的严谨,逐渐摒弃冗长拖沓的面句,崇尚以大众熟悉的成语或通俗语句为面,加上谜材由原先的文字、事物、人名扩展到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甚至俗语、中药、地名、书名等。极大地扩宽了谜路,促进了谜语的提供和普及。
到了历史的今天,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又获得新的生命。全国各地的猜谜活动蓬勃发展,各地的文化馆、俱乐部都成立了群众性的灯谜组织,不少地区还成立了灯谜爱好者协会。灯谜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创新,灯谜真正成为了扎根群众的艳丽花朵。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08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