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篇一
一口气读完了《徳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中间感动的数次落泪。之前也知道德兰修女很伟大对她的事迹从媒体报道上也略知一二,但是这本传记让我详细了解了她完全无我而平等爱人的一生,她用自己的一生在爱穷人、孤儿、被遗弃的人、艾滋病人……,这些人都是修女认为的"穷人"
首先在加尔各达为代表的印度因为战争、饥荒和社会等级制度所以有大量的贫困人口,他们食不果腹,缺衣无药,生命时刻受到威胁,这些人在物质上无疑是绝对的穷人,但是即使是穷人他们也一样有尊严渴望得到尊重,他们也一样有爱。有一次,德兰修女为一个有八个孩子的家庭送了一袋大米,听说已经断炊很多天了。但是令修女惊奇的是,那个家庭饿女主人刚刚拿到米,就将米分成了两份,拎着其中一份匆匆忙忙地出去了。后来,德兰姆姆问她去了哪里,她说:"他们也在挨饿。"原来,她将自己刚得到的一些米的一半分给了她那些挨饿的穆斯林邻居。所以德兰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的服务于贫困的人们,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
其次德兰修女认为贫穷的另一种面貌是这样的:很多人向远方的人表达爱心很积极,比如热情的参加各种慈善,募捐,志愿者活动等,却对身边的人,甚至自己的父母很冷漠,还有很多人,因为渴求更多的个人成功或者更大的个人发展一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怀父母照顾子女结果导致家庭的遗憾,很多人实际上是生活在一种精神和心灵的深度贫困里。心灵被焦虑、疑惑和巨大的虚无感所困扰,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现实社会人人都渴望成为一个富足的人,而不希望成为一个穷人,但是在一味追求物质财富上富足的时候我们又不自觉的制造出很多精神方面的穷人,所以想要成为一个富足的人物质方面靠自己去努力奋斗,精神和情感上我们需要被关爱也需要去关爱别人,特别是从自己的家庭开始,从身边人开始,如修女所说:我们如何爱穷人,如果我们不能首先爱自己的孩子,爱如果不是从家庭开始,我们如何保证他结出的果子一定是美善的。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篇二
一、“真正的爱,是能忍受别人的一切缺点,对别人的软弱毫不见怪,对别人的小德小行,却要感奋取法。尤其我明白,爱不应埋藏在心底,因为“没有人将灯点在斗里,都把它放在灯台上,使进来的人得见光亮”。这灯光便代表着爱。爱不能仅仅施与我们所爱的人,它必须光照满堂,让人人都感到愉快。”
落泪的原因,是因为看见了自己内心的柔弱,承认了柔弱,拥抱了柔弱,也理解了苍生的柔弱。这柔弱,也是内心的呼唤,是黑暗中的一点亮光。因之,我们向往光明,只见光明。而任何的小德小行,就是心灵透发的光,自自然然的,我们珍惜,呵护,发扬。
二、德兰修女邀请老年记者哈普答应她做最后一件事,给重病的老人喂饭。哈普突破心里的障碍,做到了,尽管很笨拙。当得知老人在不停地祝福他时,哈普吃惊,而我在那个瞬间,为老人心中纯粹的光明而感动落泪。尽管老人忍受着难以忍受的身体煎熬,他依然在爱的阳光中微笑,风儿是他的祝福,世界随之芬芳盈满。
三、文末的最后一个故事,关于天堂和地狱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我很久以前读过,也听过多次,然而这次因德兰修女生命纯粹的爱的光芒,照亮我心中黑暗的角落。
我依然记得,大学里有相当一段时间,我喜欢感受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们说话,却对人产生了隔离和封闭,那种封闭,令我对自己的心灵的感受处于迟钝状态。后来,经历了一番心路曲折后,我欣喜自己,心儿渐渐敞开,关照自身的直感。我是多么开心,因为这意味着我可以感受他人的感受!“我疼知人疼”,我的感受,不仅是我自己的,也是苍生的。以前,我大量的时间,都沉浸在小我的世界里头,未能关照更多生命。而《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又令我见到生命就是爱,这爱本身,就是令生命奔流不息的源头。德兰修女,也和古圣先贤一样,他们心里,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圣贤在我们心里,而我们是圣贤心里的`圣贤。在我心中,国学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圣贤的生命去演绎的,他们是光明,他们是源头活水,而我们就是这活水中的鱼儿,鱼不可脱于渊啊。当我发现这源头活水时,我无比喜悦。而在读圣贤的事迹时,坚定我心中纯粹信仰的同时,又令我找到行为的参照,让我看到,我的心,可以更广大,更博厚,更悠远。
我愿我身,成为爱的道具,文化,就是身体的呼吸。在文化这条路上,我非常感激明师的指引,令我的向往,有了踏实的脚步。昨日听闻霍韬晦教授的离世,感知身边人的轻轻叹息和遗憾,我明白,人对身体长寿,同样期待。在我,也同样期待,但不管我能活多长,我都要多花时间读书,多思考,多聆听,少说话,多做实事,减少欲望,实修实证。知书达理,明经致用,纯净自然。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篇三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德兰修女传》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01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让我很痛苦,另一方面也深深教育了我。
其中德兰修女在救治身患绝症,被父母抛弃的婴儿最让我感到不解。以前有记者就此问题问她:救这些婴儿有什么意义,都是活不久的。而她举起一个腿被虫咬没的婴儿说到“意义就在这”。记者感到很吃惊和迷茫,继续问:“这样的婴儿活不久的,真的没有什么意义”。而德兰修女也明白他的意思说:“我们只有通过爱具体的个人,才能真正爱人类。因为我们并不知道那个抽象的人类在哪里。”是的,难道只有救那些活得下去的婴儿才有意义吗?不是的,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他就有权利“生存下去,活下去”。
而当这个小生命遇到困难时,同为生命的我们不应该抛弃他,而应该尽自己所能去挽救这个脆弱的小生命,也许他最终没能活下去,但也不能就此而丢弃他。尽可能让这个脆弱的小生命在闭上眼睛的最后一刻能感受到这个世界是温暖友爱的而不是寒冷无情的。
02
就像我们自己为了考试中的那一分、半分也是得付出很多,为什么不说那一分,半分也没意义呢?又不是十几分、几十分,何必在意!因为前者与我们利益无关,而后者关系到我们的奖学金、能不能上重点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上名牌大学,关系到将来;难道一个生命的价值不如自己的将来吗?不一定吧!我们现在读书学习早已脱离其本质,大部分只是一味的追求成绩,追求未来享不尽的物质生活,这应该是很多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就像德兰修女说的:“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基本上是一个利益的世界,赢益成为整个社会的目标”。是啊!我们虽然为自己的利益、目标付出了很多,但却很少顾及其他人的利益与感受。我们应该像加尔各答“孩童之家”墙上标语所写的那样:“花时间思考,那是力量的源头;花时间祷告,那是世界最强大的力量,花时间笑,那是灵魂的音乐。花时间给予,那是天主的特恩。花时间友善对人,那是通往快乐之路。花时间去行善,那是天国之钥匙。一日光阴苦短何容自私为己。”是的,我们很多人只会索取,却不会给予,总想自己不能吃亏,要多赚点好处才对得起自己。以前总是能从老人嘴里听到:“吃亏好啊,吃亏是福啊,吃点亏能交到仗义的兄弟啊,能让之间的感情更牢固。”但是现在社会哪里会吃这一套。如果你经常给予,那么换来的大多是别人更加无情的索取,然后背地里说你傻,就是一个傻大个,对于这样的人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人而异吧!包括嘴上讲的兄弟很多也是假的,没什么事的时候嘴上总是讲:“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而真有难时:只能自己背,而且不一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难。所以,我很难理解老一辈人所说的:“吃亏能交到仗义的兄弟”。也许是因为时代不同吧!还有一点是关于“钱”的,有时候自己有急事需要钱时,向那些平时跟你关系感觉还不错的人借,基本很难借到。所以除非迫不得已,别去向别人借钱。社会就是这样的,永远不可能做到人人平等。
03
在第59章——走向天国的途中。中写到:“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是啊!这就是人,就是我们自己啊!也许我们自己没有能力使全人类的每个人都变成讲理的,乐于奉献的。但即使改变不了全人类,自己总可以改变的。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即使你是诚实和率真,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真。这两个“即使”应该大家都遇到过的吧!偶尔会因为帮助别人而招来怀疑和误会,特别是在帮助异性的时候。但是我们应该这样想:既然你决定你要帮助别人的时候,那你就应该要清楚接下来别人对你的`指指点点而不是为此而责怪他人,因为自己没有资格去评断他人,因为你自己可能做到遇到那些而不去责怪他人吗?做不到,当然就尽量不要去评断他人。(在写这些话的时候,我都脸红了,在笑自己,因为我自己也做不到,但我会尽自己努力去做到的,希望大家也能做到,虽然这个确实很困难。)还有诚实这个东西,我想大家应该都说过慌吧!不管是否善意的谎言还是就是真正的慌。关于这个诚实与说谎,其实我还是挺愤怒的,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老师叫我们写1到10数字各一行,放学交。而最后我因为写太慢没写完,被罚了各写1张,每张7行,每行7个字,共10张,490个字,回家后从6点写到9点……(不要怀疑这时间,因为当时我写字,的确非常慢)而其他没写完的人很多都编了各种理由,然后就愉快的回家了,而我就呆住了,愣住了。所以那时觉得原来说谎好处这么多。但那毕竟还小,不懂事太幼稚了,我们还是要讲诚信的,承担责任的,必要时我们还要说些善意的谎言。即使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做善事就是无私奉献,去给予,要是为了别人的夸奖,赞美,为了出名,为了身份而去强迫自己去做的,那样自己做的“善事”和别人眼中的“善事”那得相差多少啊!即使你把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你还是要把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即使自己给世界的是微不足道的东西,但是给了就是非常伟大的。就如一个人走后给世界留下了他的眼角膜,那么他的眼角膜可能会使另一个人重见光明,这也是微小的东西,但却是那么有意义。就如:小学有一篇课文,写到:我赤裸裸地来,我也赤裸裸地离开。
整本书给我的感受就是要尽可能的平等待人,友善待人,学会给予与分担,学会爱。
"让我们解除:被爱的向往,被夸奖的向往,被尊重的向往,被赞美的向往,被喜欢的向往,被请益的向往,被赞同的向往,被欢迎的向往吧!"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篇四
刚刚读完《德兰修女传》就发现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现在能深深的体会到作者想要描述的那个人的一个心境和做事风格。同时也能感同身受在其中。
当德兰修女第一次去救一个人的时候,要知道那是一个非常非常脏的老人,满身都是污垢,而且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而且就快死了。要抱这样的一个人,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勇气,意志和力量。但是德兰修女做到了,为穷人中的最贫困者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仅仅有爱心和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极大的耐心和无私的爱。
当今社会上的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当然了,我说的也不是绝对的,但是总是能有那一部分人就像一个老人摔倒了,现在舆论都不敢去扶,生怕老人家扶起来后直接赖着不走。首先第一时间的是拿一个机照拍了下来再去搀扶,还有的人视而不见很冷漠的就走了,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当然这也不乏为有的老人的就是为了这个摔跤而赚钱的。后来我觉得有句话说没文化很可怕,但是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仰更可怕。德兰修女就是凭着自己信仰一直走到最后。她觉得所有的行为都是上帝的指引,她只是来实践的。同时也认为自已是基督手中的一个工具,每天努力做一点点小事儿就会离开。这种深厚的谦卑特别值得我们好好领会。在姆姆看来认识自己,也就意味着认识上帝,因而这种对自我的认知,能够帮助我们心存谦卑。
当我看到姆姆离开我们的时候,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但是在姆姆看来,死亡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生命的延续。
就这个话题,我们上个星期五读书会的时候也讨论过。当时说的就是有一本书上我看到说当人们去世的时候,这种物质痛大于生孩子的痛十倍。这时候,有一个同学就站出来说,请你不要把这种恐惧强加到我们身上。当然了,她也是好心去提醒我不要让痛苦的感觉停留在身内。其实是我还有后半句的话还没说完,当我们人生有信仰的时候就不会惧怕死亡,正如姆姆所说那样的。
还有一段姆姆说的“你若要爱人,首先要爱你的家人,同样你如要爱神,也要首先爱你的家人,通过爱你的家人来爱神,然后通过爱你的邻人来爱神,家是你爱人的起点也是你爱神的起点。涟漪就是这样扩展的,那更大的波浪也是这样开始的。”
这段文字对我也触动很大。首先要爱我们自己,同时有能力在爱我们最亲近的家人,邻居和身边的朋友,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我们再来爱众生。这也是我需要践行的路。
德兰修女在爱中行走,就是这么一个瘦小的女子却做着这么伟大的事情。她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效仿。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篇五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让我很痛苦,另一方面也深深教育了我。
其中德兰修女在救治身患绝症,被父母抛弃的婴儿最让我感到不解。以前有记者就此问题问她:救这些婴儿有什么意义,都是活不久的。而她举起一个腿被虫咬没的婴儿说到“意义就在这”。记者感到很吃惊和迷茫,继续问:“这样的婴儿活不久的,真的没有什么意义”。而德兰修女也明白他的意思说:“我们只有通过爱具体的个人,才能真正爱人类。因为我们并不知道那个抽象的人类在哪里。”是的,难道只有救那些活得下去的婴儿才有意义吗?不是的,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他就有权利“生存下去,活下去”。
而当这个小生命遇到困难时,同为生命的我们不应该抛弃他,而应该尽自己所能去挽救这个脆弱的小生命,也许他最终没能活下去,但也不能就此而丢弃他。尽可能让这个脆弱的小生命在闭上眼睛的最后一刻能感受到这个世界是温暖友爱的而不是寒冷无情的。
就像我们自己为了考试中的那一分、半分也是得付出很多,为什么不说那一分,半分也没意义呢?又不是十几分、几十分,何必在意!因为前者与我们利益无关,而后者关系到我们的奖学金、能不能上重点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上名牌大学,关系到将来;难道一个生命的价值不如自己的将来吗?不一定吧!我们现在读书学习早已脱离其本质,大部分只是一味的追求成绩,追求未来享不尽的物质生活,这应该是很多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就像德兰修女说的:“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基本上是一个利益的世界,赢益成为整个社会的目标”。是啊!我们虽然为自己的利益、目标付出了很多,但却很少顾及其他人的利益与感受。我们应该像加尔各答“孩童之家”墙上标语所写的那样:“花时间思考,那是力量的源头;花时间祷告,那是世界最强大的`力量,花时间笑,那是灵魂的音乐。花时间给予,那是天主的特恩。花时间友善对人,那是通往快乐之路。花时间去行善,那是天国之钥匙。一日光阴苦短何容自私为己。”是的,我们很多人只会索取,却不会给予,总想自己不能吃亏,要多赚点好处才对得起自己。以前总是能从老人嘴里听到:“吃亏好啊,吃亏是福啊,吃点亏能交到仗义的兄弟啊,能让之间的感情更牢固。”但是现在社会哪里会吃这一套。如果你经常给予,那么换来的大多是别人更加无情的索取,然后背地里说你傻,就是一个傻大个,对于这样的人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人而异吧!包括嘴上讲的兄弟很多也是假的,没什么事的时候嘴上总是讲:“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而真有难时:只能自己背,而且不一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难。所以,我很难理解老一辈人所说的:“吃亏能交到仗义的兄弟”。也许是因为时代不同吧!还有一点是关于“钱”的,有时候自己有急事需要钱时,向那些平时跟你关系感觉还不错的人借,基本很难借到。所以除非迫不得已,别去向别人借钱。社会就是这样的,永远不可能做到人人平等。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篇六
一口气读完了《徳兰修女传》中间感动的数次落泪。之前也知道德兰修女很伟大对她的事迹从媒体报道上也略知一二,但是这本传记让我详细了解了她完全无我而平等爱人的一生,她用自己的一生在爱穷人、孤儿、被遗弃的人、麻风疾病人、艾滋病人……,这些人都是修女认为的"穷人"。
首先在加尔各达为代表的印度因为战争、饥荒和社会等级制度所以有大量的贫困人口,他们食不果腹,缺衣无药,生命时刻受到威胁,这些人在物质上无疑是绝对的穷人,但是即使是穷人他们也一样有尊严渴望得到尊重,他们也一样有爱。有一次,德兰修女为一个有八个孩子的家庭送了一袋大米,听说已经断炊很多天了。但是令修女惊奇的是,那个家庭饿女主人刚刚拿到米,就将米分成了两份,拎着其中一份匆匆忙忙地出去了。后来,德兰姆姆问她去了哪里,她说:"他们也在挨饿。"原来,她将自己刚得到的一些米的一半分给了她那些挨饿的穆斯林邻居。所以德兰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的服务于贫困的人们,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
其次德兰修女认为贫穷的另一种面貌是这样的:很多人向远方的人表达爱心很积极,比如热情的`参加各种慈善,募捐,志愿者活动等,却对身边的人,甚至自己的父母很冷漠,还有很多人,因为渴求更多的个人成功或者更大的个人发展一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怀父母照顾子女结果导致家庭的遗憾,很多人实际上是生活在一种精神和心灵的深度贫困里。心灵被焦虑、疑惑和巨大的虚无感所困扰,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现实社会人人都渴望成为一个富足的人,而不希望成为一个穷人,但是在一味追求物质财富上富足的时候我们又不自觉的制造出很多精神方面的穷人,所以想要成为一个富足的人物质方面靠自己去努力奋斗,精神和情感上我们需要被关爱也需要去关爱别人,特别是从自己的家庭开始,从身边人开始,如修女所说:我们如何爱穷人,如果我们不能首先爱自己的孩子,爱如果不是从家庭开始,我们如何保证他结出的果子一定是美善的。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篇七
阅读的过程中,我多次落泪。
记录三次印象最深的:
一、"真正的爱,是能忍受别人的一切缺点,对别人的软弱毫不见怪,对别人的小德小行,却要感奋取法。尤其我明白,爱不应埋藏在心底,因为"没有人将灯点在斗里,都把它放在灯台上,使进的人得见光亮"这灯光便代表着爱。爱不能仅仅施与我们所爱的人,它必须光照满堂,让人人都感到愉快。"
落泪的原因,是因为看见了自己内心的柔弱,承认了柔弱,拥抱了柔弱,也理解了苍生的柔弱。这柔弱,也是内心的呼唤,是黑暗中的一点亮光。因之,我们向往光明,只见光明。而任何的小德小行,就是心灵透发的光,自自然然的,我们珍惜,呵护,发扬。
二、德兰修女邀请老年记者哈普答应她做最后一事,给重病的老人喂饭。哈普突破心里的障碍,做到了,尽管很笨拙。当得知老人在不停地祝福他时,哈普吃惊,而我在那个瞬间,(fsir)为老人心中纯粹的光明而感动落泪。尽管老人忍受着难以忍受的身体煎熬,他依然在爱的阳光中微笑,风儿是他的祝福,世界随之芬芳盈满。
三、末的最后一个故事,关于天堂和地狱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我很久以前读过,也听过多次,然而这次因德兰修女生命纯粹的爱的光芒,照亮我心中黑暗的角落。
我依然记得,大学里有相当一段时间,我喜欢感受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们说话,却对人产生了隔离和封闭,那种封闭,令我对自己的心灵的感受处于迟钝状态。后,经历了一番心路曲折后,我欣喜自己,心儿渐渐敞开,关照自身的直感。我是多么开心,因为这意味着我可以感受他人的感受!"我疼知人疼",我的感受,不仅是我自己的,也是苍生的。以前,我大量的.时间,都沉浸在小我的世界里头,未能关照更多生命。而《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又令我见到生命就是爱,这爱本身,就是令生命奔流不息的头。德兰修女,也和古圣先贤一样,他们心里,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圣贤在我们心里,而我们是圣贤心里的圣贤。在我心中,国学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圣贤的生命去演绎的,他们是光明,他们是头活水,而我们就是这活水中的鱼儿,鱼不可脱于渊啊。当我发现这头活水时,我无比喜悦。而在读圣贤的事迹时,坚定我心中纯粹信仰的同时,又令我找到行为的参照,让我看到,我的心,可以更广大,更博厚,更悠远。
我愿我身,成为爱的道具,化,就是身体的呼吸。在化这条路上,我非常感激明师的指引,令我的向往,有了踏实的脚步。昨日听闻霍韬晦教授的离世,感知身边人的轻轻叹息和遗憾,我明白,人对身体长寿,同样期待。在我,也同样期待,但不管我能活多长,我都要多花时间读书,多思考,多聆听,少说话,多做实事,减少欲望,实修实证。知书达理,明经致用,纯净自然。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篇八
没有看过宗教方面的书籍也不了解他们对于宗教的那种强大信念为何物,但德兰修女的经历却让我看到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朝圣者。18岁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毕业,心里就萌发了要去修道院的强烈想法,她深信这是上帝对她的召唤。18岁,我们都还是不谙世事的孩童,但是为穷人服务的想法已经深刻驻扎在她的心底,放弃良好的生活条件,放弃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有点类似中国古代的出家。她说这是上帝的选择并不是自己的选择,自此她开始影响更多的人。38岁她放弃在修道院里面的生活,开始走入那些受苦难折磨的人群之中,因为她坚信如果没有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只是每天在修道院内就没办法对他们的经历有切身感受,这一切还是在经过近两年的争取之后才实现。之后她凭借自己对于上帝对于世人强烈的爱意,创办了临终关怀院,麻风病治疗的机构,关注怀孕母亲的健康以及她们的宝宝~~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是因为她爱这个世界,爱每一位世人。
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德兰修女用毕生的精力实现自己的承诺,那些被家人抛弃,身体腐烂生蛆,在垃圾堆里的人~修女没有放弃他们,反而把照顾他们每一个人都当做是上帝对自己的召唤,她亲切的和那些人握手,有时候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微笑,并没有过多的言语,但是这些都让那些人感受到了她对于生命的尊重,让她们感受到世界的爱。有人离去前对修女说:谢谢你让我觉得自己此刻像个天使一样。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时有一篇课外阅读,乞丐在街上向一个男人乞讨,但是这个人摸遍了全身的口袋都没有找到现金,然后他满怀歉疚,握着乞丐的手说:“对不起,朋友,我今天忘了带钱。”
他们都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示对于生命价值的尊重。
生活中看见的故事
很多人说现代的我们都是没有信仰的人,不否认。有时候觉得有信仰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就会有准则约束着自己,所谓的道德标准。
书中常出现的一句话:爱到成伤。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篇九
写名人传记大概是最保险最省心最不会出错对了,小说纯属虚构,你要从一开始就构思框架惨淡经营。名人列传就不一样了,几个重大事迹成就摆在那儿,在挖掘一点史料,探索当事人的内心,写的稍微有文采一些,ok,中规中矩,两三星就有了,小说一写烂了就一星。
很惊讶豆瓣评分居然这么高,我个人认为三星不能更多。大概是因为有配图,文字浅显易懂,所以才这么受欢迎?豆瓣一搜德兰修女传也全是华姿写的。
我看下来首先是觉得motherterresa翻译成德兰。我觉得明明就是特蕾莎修女啊,文中用姆姆让我觉得太别扭了。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篇十
20世纪,有一位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人物,她就是《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中的主人公――德兰嬷嬷,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怎样爱别人,怎样宽容别人。
《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描写了德兰嬷嬷非常奇妙的一生:在还没有成为修女之前,她就立志成为一位帮助穷人的人。她信仰基督,后来成为一名修女。36岁时,她听到了神的旨意,让她帮助全世界的穷人。两年后,她获得了罗马教皇的许可。此后,她创办了修道院。德兰在各国奔走数十年,建立200多所儿童之家麻疯病收容所等。她把爱撒向世界。
嬷嬷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很多大的公司巨子给她捐钱,她却用来全部捐给印度穷人。,德兰嬷嬷在仁爱修女会总部安然去世时,她走后所有的财产仅仅是三套衣服、一双凉鞋还有一张耶稣受难图。她把一切献给了穷人。
德兰嬷嬷使我懂得了,穷人也是有价值和尊严的。嬷嬷认为,饥饿的人所恳求的,不单是食物,赤身的人所要的,不单是衣服。他们更需要爱、关心、接纳与认同。老年的德兰嬷嬷长年为心脏病所困,但她却能以一颗残缺的心去包容整个世界,她虽然不良于行,却能够跋涉千山万水,走遍天涯海角。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她心中有爱,有大爱。
德兰嬷嬷在演讲中说:“当别人对我说,修女们并没有开展一些伟大的工作,其实他们正默默耕耘,做着一些小事。我会对她们说,就算她们透过这些事情只能帮助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有一首赞颂德兰嬷嬷的诗:
因为有了她,这个世界感受到了母亲般的爱。
因为有了她,这个世界变得温暖。
她是伟大的女性,她是伟大的母亲,
她就是忒瑞莎嬷嬷。
德兰嬷嬷将她想献的,能献的都献给了世界。她为了爱,耗尽了自己。她看上去那么柔弱瘦小,然而在她身上,却充满何等强大的的尊严与力量。
爱是最高超的道,爱超越一切,是各种美的的灵魂。其它的一切最终都会消失或终止,但爱会留下。《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迪。嬷嬷用她奇妙的一生告诉我们:她用毕生的时间去爱穷人,让人们懂得,穷人也应该被爱,被尊重。德兰嬷嬷是一个能点亮你我心灵的人,我从她身上学到,我们需要接过她手中传递爱的火把,照亮自己,照亮别人。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篇十一
一口气读完了《徳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中间感动的数次落泪。之前也知道德兰修女很伟大对她的事迹从媒体报道上也略知一二,但是这本传记让我详细了解了她完全无我而平等爱人的一生,她用自己的一生在爱穷人、孤儿、被遗弃的人、麻风病人、艾滋病人……,这些人都是修女认为的"穷人"
首先在加尔各达为代表的印度因为战争、饥荒和社会等级制度所以有大量的贫困人口,他们食不果腹,缺衣无药,生命时刻受到威胁,这些人在物质上无疑是绝对的穷人,但是即使是穷人他们也一样有尊严渴望得到尊重,他们也一样有爱。有一次,德兰修女为一个有八个孩子的家庭送了一袋大米,听说已经断炊很多天了。但是令修女惊奇的是,那个家庭饿女主人刚刚拿到米,就将米分成了两份,拎着其中一份匆匆忙忙地出去了。后来,德兰姆姆问她去了哪里,她说:"他们也在挨饿。"原来,她将自己刚得到的一些米的一半分给了她那些挨饿的穆斯林邻居。所以德兰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的服务于贫困的人们,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
其次德兰修女认为贫穷的另一种面貌是这样的:很多人向远方的人表达爱心很积极,比如热情的参加各种慈善,募捐,志愿者活动等,却对身边的人,甚至自己的父母很冷漠,还有很多人,因为渴求更多的个人成功或者更大的个人发展一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怀父母照顾子女结果导致家庭的遗憾,很多人实际上是生活在一种精神和心灵的深度贫困里。心灵被焦虑、疑惑和巨大的虚无感所困扰,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现实社会人人都渴望成为一个富足的人,而不希望成为一个穷人,但是在一味追求物质财富上富足的时候我们又不自觉的制造出很多精神方面的穷人,所以想要成为一个富足的人物质方面靠自己去努力奋斗,精神和情感上我们需要被关爱也需要去关爱别人,特别是从自己的家庭开始,从身边人开始,如修女所说:我们如何爱穷人,如果我们不能首先爱自己的孩子,爱如果不是从家庭开始,我们如何保证他结出的果子一定是美善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086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