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概况(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23:18:21
实验室概况(4篇)
时间:2023-01-11 23:18:21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实验室概况篇一

锡林浩特市位于锡林郭勒大草原中部,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全市现辖2个苏木、1个镇、6个城镇街道办事处、6个国有农牧场,总面积1478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34平方公里。总人口20.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7.7万人,含蒙、汉、回、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17个民族,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先进市、教育“两基”达标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市、内蒙古自治区八星级文明城市等称号,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经济总量明显扩大。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124.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8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36.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三次产业比重由 5.1∶67.2∶27.7演进为4.8∶66.1∶29.1。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持续加大。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44.8万亩,新增围封草场100万亩、高产饲草料地1.5万亩,禁牧、轮牧面积分别扩大了284万亩和200万亩,分别达到可利用草场的28%和16%。畜群畜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牧业牲畜总数压减4.5万头只,其中山羊和劣质畜减少5万只,引进西门塔尔牛9428头,实施黄牛冷配3.2万头、肉羊杂交15万只,加工冬羔39.4万只,牲畜良改比重和大畜比重分别提高到98.3%和6.7%。产业化层次逐步提升。培育牧民互助合作社48家,建成肉牛、肉羊工厂化养殖场各4处,订单出栏牲畜比重达到33%,活畜加工量突破400万羊单位,畜产品加工及相关产业产值增长63.5%,伊利有机奶加工等一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8.3亿元,增长17.6%。积极协调铁路部门解决煤炭运输问题,帮助企业拓宽销售市场,全年煤炭产量达到2347万吨,新增300万吨。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保持华油稳定生产,原油产量完成78万吨。努力提高火电设备利用时数,电力及热力供应业产值增长19.4%。引导建材行业加快向节能、利废、环保方向发展,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产值5.3亿元,增长59%。先后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意见》等5项政策措施,协调落实贷款8亿元,减免各类税费4.5亿元,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入驻园区的工业中小企业户数达到153户,新增81户。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20户。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达到13.2万人次。商贸流通业繁荣活跃,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商业模式加快发展。金融业成为服务业发展新亮点。包商银行入驻经营,新增小额贷 款公司2家。金融业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1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亿元,增速均在50%以上。

一、区位优越。锡林浩特市地处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处,市区与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为460公里,与首府呼和浩特市直线距离为470公里,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直线距离为620公里,能有效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圈。北临二连浩特和东乌旗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常年开关的陆路口岸,距离分别为340公里和338公里,可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各国。

二、资源富集。

畜牧业资源。锡林浩特市地处锡林郭勒大草原腹地,有可利用草场2068万亩,为典型的天然牧场,草场类型齐全,具有得天独厚的畜牧业生产发展条件。2009年肉类总产量1.58万吨,鲜奶产量9.3万吨,活畜加工400万羊单位,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矿产资源。锡林浩特市煤炭资源丰富资源储量接近300亿吨。目前开发的煤田有胜利煤田和巴彦宝力格煤田,具有埋藏浅,煤层厚,赋存稳定,地质结构简单,开采条件好。适合于综合技术的应用和集约化大规模露天开采,开发成本低,相对于井工开采具有很大的优势。煤炭资源绝大部分是中灰、低硫、低磷褐煤。平均发热量为3500kcal/kg以上,是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适合于就地转化。2009年底全市煤炭产量为 2347.3万吨。

1、胜利煤田位于锡林浩特北郊,已列入全国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蒙东基地之中,总体规划已由国家发改委批准。整个煤田总体呈北东一南西条带状展布,走向长45公里,倾向宽平均7.6公里,含煤面积342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224亿吨。煤田伴生有益矿物(锗、石油)。胜利煤田煤质总体上为中低灰、低硫或特低硫、低磷、中等发热量的褐煤,并且属含油—富油煤,化学反应活性好。煤的主要用途是发电用煤、液化用煤和化工用煤。液化转化率达97.02%,油产率62.34%,液化率69%。煤种主要为褐煤,水份13.99%,灰份19.72%,挥发份43.13%,分析基发热量为4745大卡/公斤,硫份0.84%,磷0.03%,氢4.89%;灰熔点1284℃(1080-1500℃);腐植酸10.13%。目前胜利矿区已建项目开采能力为4360万吨/年,项目有:锡林浩特煤矿(宏文集团)西二号露天矿建设规模为1000万吨/年,神华北电胜利能源公司西一号露天建设规模为2000万吨/年,大唐国际东二号露天矿建设规模为1000万吨/年,蒙能锡林热电公司西二号露天矿建设规模为240万吨/年,乌兰图嘎煤炭有限公司锗煤露天矿建设规模为120万吨/年。

2、巴彦宝力格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北宝力根苏木境内,矿区总体规划基本通过国家发改 委的评审,等待国家发改委的核准。行政隶属于锡林浩特市管辖,距锡林浩特市38公里(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部)。东西最宽约53.50公里,南北最长约42.2公里,区域面积约为507.55平方公里,资源总储量为74.5亿吨。

煤田地质构造简单,埋藏较浅,煤层产状平缓,开采条件较好。煤层层数多,厚度大,煤种为褐煤,自上而下分为a、b、c、d1、d2、e1、e2 7个采煤层,其中:b、e1 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d1、d2为大部可采煤层;其他煤层位为局部或零星可采。根据地面和井下建设条件,煤田总体划分为6个矿井和2个勘查区。煤质为褐煤,原煤灰份一般在20%,水份15%,发热量在4000-5000大卡/公斤。目前该矿区内开展前期工作的有香港协鑫集团和北方联合电力集团。风能资源。锡盟风资源丰富,风能总蕴藏量达5亿千瓦以上,其中可开发利用量超过5000万千瓦,是全区乃至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锡林浩特市为风能最佳区,70米高年平均风速为8.5m/s以上,年可利用小时数约5000-8000小时,有效发电小时约2800小时以上。目前我市已核准风电项目4项,取得自治区风能资源配置1项,装机规模75万千瓦,在建30万千瓦,建成投产45万千瓦,分别为中广核28万千瓦、北方龙源12万千瓦、国泰5万千瓦。旅游资源。我市地处美丽辽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有典型的草原生态景观,独特的蒙古族风情,拥有国家级草原自然 保护区、平顶山、九曲湾、贝子庙文物古迹和蒙元文化苑、锡林郭勒国际赛马场、锡林湖等旅游景区,加之深厚的蒙元文化底蕴,为发展草原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草原特色和极具潜力的民族文化优势,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0余万人次。火电资源。锡林浩特市运行的发电厂有2个,总容量达到68.6万千瓦。即:锡林热电厂2台300兆瓦发电机组;锡林浩特二电厂2台2.5兆瓦发电机组;3台1.2兆瓦发电机组。全市建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容量为750兆伏安。220千伏变电站1座,2台主变容量均为12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容量分别为20兆伏安和56兆伏安。10千伏公用配电线路30条,长度900.88公里。专用线路17条,长度203.69公里。变压器1303台,容量184.57兆伏安,最大用电负荷达6万千瓦。

目前正在做前期工作有神华胜利坑口2×66万千瓦超临界高度节水发电项目、大唐胜利坑口2×66万千瓦超临界高度节水发电项目、北方联合电力2×60万千瓦高度节水发电项目、鲁能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高度节水发电项目。

水资源。锡林浩特市可利用水资源量3.5亿立方米,其中锡林河水库供水量2005万立方米,现有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6万吨,煤田矿区输干水可供工业用水1000万立方米以上,城市中水1000万吨以上,为“十一五”期间锡林浩特市重点项目建设及居民生活用水需求提供了保 障。到2020年可供水量5835万m3/年,全市项目建设及居民生活用水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

太阳能资源。锡林浩特市太阳能资源丰富,年日照小时数为28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达到143.3千卡/平方厘米,太阳能资源总量达2.9×1017千卡,具有发展光伏产业的良好条件。发展光伏产业资源富集。在地球上锗的储量非常有限,世界范围内已探明锗的总资源量约8600吨,其中我国已探明锗的储量大约4500吨,占世界锗储量的50%,而锡林浩特市探明锗的总资源量为3300吨,占全国锗储量的2/3。锗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极好材料,主要的应用领域有红外光学材料、光纤通信、化工、轻化工领域、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医用保健品等。为打造世界“锗都”,我市引进锡林郭勒盟蒙东锗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规模为年产锗产品100吨的锗工业园区。硅是半导体工业、光伏产业最重要的起始材料,主要应用于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高科技领域。2008年我市又引进了中能硅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0000吨多晶硅项目(一期6000吨)。锗工业园区和多晶硅项目投产运营,为发展光电子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2009年8月18日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就建设20mwp并网光伏发电电站项目签订了协议。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一期建设规模为8mwp,总投资约2.4 亿元,二期建设规模为12 mwp,总投资约3.6亿元,建设地点为胜利西二号露天矿排土场。

三、基础设施完善。公路、铁路、航空构成了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公路交通四通八达,207、303国道和101、307省道横贯市境。作为自治区通疆达海铁路通道和东西铁路大通道的交汇中心,具有对外贯通欧亚,区内连接东西,北开南联的便利条件。从锡林浩特枢纽中心向南北东西四个方向的主要公路大通道有9条,其中向南通向京津唐地区及内地的公路有2条,分别为国道207线锡林浩特经桑根达来、宝昌、三号地、张家口至广州海安的高速公路,锡林浩特经桑根达来、哈毕日嘎、上都镇、多伦至河北省丰宁等地的高速公路;向北通向边疆口岸的公路有2条,分别为锡林浩特经阿旗、东苏旗至二连口岸的一级公路,锡林浩特经额和宝拉格、乌里雅斯太至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的一级公路;向东通向东北地区、港口的公路有3条,分别为锡林浩特经阿其乌拉等地至丹东的高速公路,省道307线锡林浩特至白音华至霍林河通往东北工业重镇的一级公路,锡林浩特经额和宝拉格、乌里雅斯太、萨麦等地至乌兰浩特一级公路;向西通向首府等西部地区的公路有2条,分别为锡林浩特经阿旗、东苏旗、西苏旗、乌兰花至呼和浩特的一级公路,锡林浩特经桑根达来、白旗、白音查干至呼和浩特的高速公路,基本形成通往华北、东北及出海口和自治区西部地区、蒙古国的高 级公路运输快速通道。

铁路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从锡林浩特枢纽中心向南北东西四个方向的主要铁路大通道有9条,其中向南通向内地、港口的铁路有2条,分别为锡林浩特经桑根达来、多伦、丰宁至曹妃甸港口的通道,锡林浩特经桑根达来、兰旗、张家口至京唐港口的通道;向北通向边疆口岸的铁路有2条,分别为锡林浩特经阿巴嘎旗、东苏旗至二连浩特对蒙陆路口岸的通道,锡林浩特经西乌旗、额和宝力格、乌里雅斯太至珠恩嘎达布其对蒙陆路口岸的通道;向东通向东北工业重镇、港口的铁路有3条,分别为锡林浩特经桑根达来、通辽至东北辽宁等地区的通道,锡林浩特经西乌旗、霍林郭勒、乌兰浩特至东北吉林等地区的通道,锡林浩特经西乌旗、赤峰巴林右旗、辽宁阜新至锦州港口的通道;向西通向首府等西部地区的铁路有2条,分别为锡林浩特经桑根达来、集宁至呼和浩特及西部地区的通道,锡林浩特经阿巴嘎旗、东苏旗、西苏旗、集宁至呼和浩特及西部地区的通道。通过以上通道的建设,既能够以锡林浩特交通枢纽中心将全盟两个对蒙陆路口岸连通,也能够实现北疆与沿海地区的便捷运输,最终将基本形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疆达海,承接华北东北、沟通中蒙俄的祖国北疆重要的综合铁路交通枢纽。航运能力进一步增强,4c级机场可起降大中型客机,直达北京、呼和浩特,旅游旺季时开通至广州和大连的航班。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区道路总长124公里,供水普及率、供热普及率、硬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和城市亮灯率分别达到84%、65%、20%、18%和98%以上,城市承载能力和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不断增强。按照国家确定的煤电一体化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大型坑口发电,神华胜利大型坑口电厂已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批复,同意并入京津唐电网,送入华北电力市场。目前已破土动工,计划装机容量4×660mw,预计2010年建成。按照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的思路,我市正在实施中广核30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北方龙源30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和国泰4.95万千瓦风电项目,计划2008年底并网发电。此外,我市在灰腾梁以北地区规划建设第二风电场,总占地面积1905平方公里,计划装机容量900万千瓦,1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每秒7.2米,开发建设条件十分优越,目前已完成初步勘测。

四、政策环境良好。近两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以及自治区东部盟市振兴战略加快实施,我市迎来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战略位置上,锡林郭勒盟被列入国家重要的新兴能源重化工基地,我市被列入国家煤化工基地,成为蒙东地区现代物流业重要节点城市,锡林浩特至锦州被列为国家二级经济开发轴线。胜利煤田被列为国家大型煤电化基地,成为自治区蒙东地区重要煤炭基地,2010年形成煤炭生产能力5000万吨,同时胜利坑 口电厂、灰腾梁风电场被列入自治区振兴蒙东地区“西电东送”工程,锡林浩特蒙元文化苑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打造的国家5a级旅游区。锡林郭勒盟把我市确定为“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褐煤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百万千瓦风电基地、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全盟职业教育中心。在政策优惠上,我市立足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振兴东北地区发展优惠政策,在市场准入、财税、土地、矿产资源开发和就业等方面制定了更为优惠的引资政策,已经具备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全市呈现出了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五、发展领域拓宽 锡林浩特市第三产业发展领域进一步拓宽,旅游、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事业等以现代经济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出投资加大、速度加快、后劲增强、层次提升的良好局面,服务业与一、二产业的融合配套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上升到39.6%,实现税收4.7亿元,占全部税收的30.2%,增长52.1%。运输物流业发展提速。生产生活和机械销售维修物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公路货运周转量达到116.2亿吨公里,增长30%。铁路运力达到2990万吨,增长21.5%。机场扩建工程竣工运营,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达到13.2万人次。商贸流通业繁荣活跃,连 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商业模式加快发展。金融业成为服务业发展新亮点。包商银行入驻经营,新增小额贷款公司2家。金融业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1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亿元,增速均在50%以上。

2010年锡林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3%。工业增加值完成84.5亿元,增长2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元,增长24.2%。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21亿元,增长2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9亿元,增长2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增长20.2%;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增长19.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6.65%。

2015年锡林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3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亿元,年均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370亿元,年均增长29.4%,其中工业增加值330亿元,年均增长31.5%,建筑业增加值40亿元,年均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220亿元,年均增长34%。三次产业比例为1.7∶61.7∶3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23.4%。五年累计投资达到160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3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万元和3万元,分别年均增长20.1%和24.6%。

实验室概况篇二

第一部分 湖北省基本概况

一、地理与气候

湖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简称鄂。东临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湖北地势大致分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度,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气温多变,秋季气温下降迅速。全省各地平均降水量为800-1600毫米。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湖北的梅雨季。

二、区划与人口

有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直辖市分别是武汉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自治州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三、交通与资源

湖北是中国中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铁路线东西南北纵贯。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空港。有内河港口163个。省会武汉素有“九省同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

湖北资源丰富,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全省不仅树种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着不少珍贵、孑遗植物、全省被列为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12种。湖北省的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磷、石膏、岩盐等储量居全国前列。

四、历史沿革 湖北历史悠久,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江汉地区。商朝建立后,湖北即纳入商的版图。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已经出现了诸多小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湖北大部属南部。隋开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称为治所,今湖北为鄂即源于此。清代初仍沿用明制,至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武昌。此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从此确立并沿用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行政区划也进行过一系列变化调整才有了如今的行政区划。

五、文化艺术

湖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期文化的代表是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遗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其中的蛋壳彩陶、壶形器、其中的蛋壳彩陶、壶形器和带谷壳的红烧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反应出当时农耕、水利、渔猎、手工业、纺织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程度,是楚文化发展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铜器生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精神文化方面的成就更是异常突出,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屈原等一批名垂青史的大家。历经800年,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湖北地方文化汇东西南北之长,承楚文化之魂,大致可以分为戏曲、说唱、歌舞等几大类。湖北现有22个地方剧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汉剧、楚剧和荆州花鼓戏。这些地方剧种乡土气息浓厚,语言质朴,通俗易懂,为中外宾客所喜闻乐见。

六、民族与宗教 湖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名族俱全,据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46.8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31%。湖北省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还有民族乡的省份之一。现有一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个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州、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2个民族乡(镇)、30个民族村(街)。

全省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七、旅游资源

湖北山水风光独特、自然景观异彩纷呈,文化积淀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全省旅游景观(点)共1500处,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黄鹤楼、葛洲坝、等。人文旅游景观具有时代跨度大、历史价值高的特点,文物古迹与革命胜迹遍布全省。

湖北楚文化根基深厚,特色鲜明,影响很大。有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咸丰唐崖土司遗址、神农架4处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11处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

八、特产与美食

湖北物产丰富,土特产品众多,如武昌鱼、精武鸭、竹溪腊肉等。湖北菜,简称鹗菜,按右文字记载的时间算,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名菜有清蒸武昌鱼、天门三蒸等。湖北的名小吃有虾球、豆皮、欢喜砣、热干面等。

九、民俗风情

湖北的民俗风情主要包括汉族习俗和土家族风情。汉族习俗主要要以下几项内容:崇阳人的***俗如给客人泡的茶是花椒盐巴家培茶,吃的是大块肉、大块鱼、红苕粉丝、煎豆腐四大菜;吃粽子和赛龙舟;武汉夏夜街头的竹床阵;朝武当习俗。土家族风情:如男青年,头上缠着一条长长的青头巾,上衣往往是在白布上镶有宽大的蓝边,传统步扣、裤子比较宽大;女青年则是彩色布巾,上衣或红或绿,但领口、背肩、袖口、下摆等处都镶有美丽花纹的编带布,手上戴着金质的手镯。唱山歌是土家族青年男女不可缺少的本领,有些上了年纪的土家族人山歌也能唱上“一大箩”。

第二部分湖南省基本概况

一、地理与气候

湖南省处于长江中游,省境绝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湘江贯穿省境南北,故简称湘。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交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脉毗邻重庆;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相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三湘四水”是湖南的又一称谓。“三湘”因湘江流经永州时与“潇水”、流经衡阳时与“蒸水”、入洞庭湖与“沅水”相汇而得名,分别称“潇湘”“蒸湘”和“沅潇”;“四水”则指湘江、资江、沅江和溧水。

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年平均气温16-18度,冬季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四季变化较为明显。适宜人居和农作物、绿色植物生长。

二、区划与人口

湖南现有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分别是: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和湘西土家族自治区,共122个县级行政单位。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湖南省面积约21万,人口7132万。

三、交通与资源

湖南省交通便利,水陆空综合交通体系立体衔接、纵横交错、通达江海。岳阳城陵矶港是全国10个吞吐量过亿吨的内陆港之一。9条铁路干线贯穿全省。省内有长沙黄花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等。

湖南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湖南三面环山,形成从东南西三面向东北倾斜开口的不对称的马蹄状,境内最低点是临湘市的黄盖湖,海拔24米;最高点是石门境内的壶瓶山,海拔2099米。湖南矿产丰富,矿种齐全,是驰名中外是“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产之乡”。湖南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是全国乃至世界珍贵的生物基因库之一;有种子植物约5000钟,数量居全国第7位。

四、历史沿革

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纳入楚国版图。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武德七年(624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广德二年(764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一级区苏维埃政府有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权的先声。

五、文化艺术

战国屈原在开创一个与《诗经》风格迥异的南方楚辞文学流派的同时,也奠定了湖南文学的基石。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湖南文学也有起色,较著名的作家有诗人欧阳询、李群玉等。宋元时期湖南著名的文学人物有周敦颐、欧阳玄、李东阳等。在近代,湖南出现了以魏源、何绍基、曾国藩等为代表的宋诗派。新文化运动时期,田汉、丁玲、谢冰莹、白薇等人都在湖南接受过洗礼;抗战时期,大批文化、文学名流如郭沫若、矛盾、闻一多、朱自清等聚集长沙,著名湘籍作家如田汉、沈从文、张天翼、周立波等也返回家乡,致力于抗战文学的建设。

六、民族与宗教

湖南共有55个少数名族,人口700多万,少数名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0.23%。湖南是全国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的主要分布区域,5个名族人口均超过10万。

湖南古属楚国,历史文化悠久,宗教底蕴厚重,是全国宗教重点省份,五️教并存。

七、旅游资源

湖南历史文化悠久、物产丰富,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以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为特色。湖南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51处,古遗址、古墓葬、古碑刻70余处。张家界、岳阳楼、洞庭湖等名胜古迹众多。截止2017年年初,湖南有武陵源、崀山丹霞地貌、湖南土司遗址三处世界遗产,8个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1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座,湖南省灰汤温泉度假旅游度假区。

八、特产与美食

湖南特产有:浏阳烟花、菊花石雕、浏阳豆豉、浏阳黑山羊、湘绣等。湘菜,又叫湖南菜,是中国历史悠久鹗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域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制作精细,用料比较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究实惠;口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长。主题是下饭。官府湘菜代表菜品以组庵湘菜为代表,民间湘菜代表菜品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湘西外婆菜、吉首酸肉等。

九、民俗风情

湖南的汉族风俗与全国各地大同小异,湖南苗族和土家族的民俗风情值得一谈。赶秋节是纪念神农的恩德,打背节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跳香节是大祭神农的节庆,苗族婚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土家族常以未婚女子的哭嫁水平来衡量该女子的聪明程度。

实验室概况篇三

丹江口市概况

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汉江中上游。全市总面积3121平方公里,辖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和16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50.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198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甲类开放城市,198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工业旅游型城市,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市”、“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平安畅通县市”、“全省文明创建先进县市”、“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市”等荣誉称号。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建置达2200余年,秦设武当县,隋、唐改为均州,民国始称均县,1948年解放,1958年因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县城搬迁至现址依坝而建;由于地处江汉平原与秦巴山区结合部,楚文化、中原文化、汉水文化、道教文化在这里有机融合,人杰地灵,民风纯朴。伍家沟故事村被联合国教科文专家誉为“中国民间文学的半坡遗址”,吕家河民歌村被誉为“汉族民歌第一村”。

贫困县市,移民大市。全市90%以上为山地,市域以汉江为界划分为江南、江北两大自然区域,江南以秦岭余脉大巴山系为主,武当山天柱峰是最高峰;江北以秦岭余脉石灰岩山区为主,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1958年动工修建的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1967年下闸蓄水后,淹没我市面积347平方公里,包括23万亩耕地及均州古城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形成了百里库区;先后动迁移民6批次16.04万人,其中8.8万余人在市内沿山后靠安置,库区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和发展生产困难,群众生活贫困,移民遗留问题较多,至今仍属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又将动迁移民9.9万人。全市新老移民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淹没综合指标占湖北、河南两省五县市区的三分之一以上,占湖北省四县市区的三分之二以上。

资源丰富独特,利用潜力较大。境内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名山秀水,珠联璧合。丹江口水库水电站装机10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40亿度;已探明的矿藏达40余种,其中钛铁、钒等储量居湖北省之首。

经济社会协调推进,发展初具规模。坚持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兴市”战略,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绿色食品、高新技术为主的工业格局。依托水电优势,汉江集团名列全国大型重点企业520家之列;依托东风公司,发展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0多家,以湖北神力锻造公司、丹传公司和志成铸造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初具雏形;依托资源优势,吸引农夫山泉公司等知名企业落户发展;创造条件,引进台湾阿里山公司、江苏雨润集团,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已形成以柑桔、畜牧、水产为主的优势农产品基地。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3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总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26.7%。

新华社签约摄影师“中国水都杯”摄影采风点简介

牛河森林公园千岛画廊景区

“品千岛画廊,享山水美景”、“千岛画廊,休闲天堂”。

千岛画廊生态旅游景区位于丹江口市牛河省级森林公园五谷庙村,占地13940亩,水域面积7051亩,岛屿面积6895亩,由丹江口市天河库区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与牛河林业开发管理区联合开发。景区由三个项目构成,一是中科院水生所丹江口库区水产科研基地与水产品商务中心,二是天河丹江有机鱼生态养殖基地,三是千岛画廊生态旅游景区。

建设中的千岛画廊生态核心景区主题定位是山与水互动、岛屿与人文互动、游客与村民互动、植物与季节互动,月月有花、季季有果,达到“青山碧水画中游”的效果,呈现十米有景观,百米现画廊的独特风光。其功能内涵是:山水文化展示、乡村生活体验、自然观光及休闲度假。建设期为5年,将逐步打造成为丹江口市4a级景区。

官山镇吕家河民歌村

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位于武当山南神道中段,地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丹江口市官山镇境内。乡村野舍辉映皇家建筑,民歌俚谣伴随晨钟暮鼓。

对吕家河人而言,歌唱,是快乐,是忧伤,是绵绵不绝的符号,更是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村民们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保存了秦、唐流放文化遗存和明大修武当带来的全国各地的传统民歌5000多首,曲调达79种之多。据调查,村内能唱2小时以上民歌者达85人,占全村1079人的8%,其中能唱千首民歌的有4人,能唱百首以上民歌的有124人。在该村还发现了长篇叙事诗30多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是北京大学、武汉音乐学院等知名高校的采风实习基地。2008年6月,吕家河民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官山镇武当南神道景区

武当南神道旅游风景区位于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西南麓,素有武当后花园之美誉,地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镇。

这里群山如花,数峰如笋,大河如练,美景如画,民歌如潮。景区全长20公里,由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村和直通金顶的黑金沟大峡谷两大景区组成,以九道河为玉带,像珍珠般串连着吕家河民歌村、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和新四军遗址、二龙戏珠、斩龙崖、尼姑岩、桃花洞、兰花谷、狮子滩、鬼谷子涧、天书谷、黑金沟大峡谷、龙潭、转运台、金蟾朝圣等众多景点。景区内既有攀登金顶的神道和神秘的龙文化、民歌民俗文化、红色旅游景点、寄死窑等人文景观,更有峡谷、栈道、古树、岩洞、飞瀑等众多的自然景观,曾是明大修武当山繁盛时期的主要后勤物资通道,景色幽奇,犹如世外桃源。前山看庙、后山观景;前山练武、后山放歌;前山朝圣、后山习俗。武当山南神道是广大游客休闲度假和户外探险的绝佳去处。

百喜岛小太平洋景区

百喜岛小太平洋景区位于丹江口市凉水河镇,距丹江口城区以北27公里,是丹江口市

库区水面最宽阔的地方(宽10千米,长20千米),属凉水河镇白龙泉村辖区。

百喜岛小太平洋景区东濒河南淅川县陶岔南水北调取水口;南与丹江城区隔江相望;西与凉水河镇相接相依,是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旅游线路的中心点(登武当仙山—观中线工程—游小太平洋—看取水口)。这里水面宽阔,碧波荡漾,动植物种类齐全,水美鱼肥。景区石林景观奇特、形状各异、奇石遍地、古墓成群,是我国内陆地区不可多得的类海洋型风景游览区。

双龙峡风景区

丹江口市石鼓镇,丹郧公路纵贯东西,罗仓公路沟通鄂、豫两省,西南与中国道教名山——武当山隔水相望,东北濒临亚洲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北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毗邻,是丹江口市唯一的省级“口子镇”,因中原五大名关“石鼓关”而闻名(石鼓关历来为中原香客朝拜武当山的古神道及进出川陕的咽喉要塞)。

双龙峡:是距石鼓镇集镇西约5公里左右的一条长峡,峡谷南为黄龙山,北为青龙山,因两山状若双龙盘踞,故名双龙峡。峡谷宽约2至5米,高约100至500米,长约10公里。谷内绝壁高耸,曲径回环,怪石嶙峋,飞瀑流泉,浓阴蔽日,鸟语花香„„置身其中,如漫游于画廊之中。尤其是俯瞰青龙山、黄龙山“龙首”相缠相偎的情景,俨然一幅天然“太极图”置于万山群峰之中,让人无不感叹造化神奇,顿生仰慕之情。

盘龙洞景区:位于双龙峡西端,由盘龙洞、娘娘洞、公主洞、月牙洞等溶洞群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盘龙洞,主大厅宽40米,高50米,深300多米,洞内怪石、石笋、石钟乳等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相传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时曾在此洞隐修,故又称玄武洞。

丹霞地貌景区:位于石鼓镇集镇西5公里处,面积5平方公里,东南被九龙湖环绕,西北和双龙峡风景区相连,由道士山、和尚山组成,经湖北省地质遗迹评审专家考察鉴定,是长江以北、湖北省内丹霞地貌发育面积最大,最具观赏性、科普性、典型性的地质遗迹保护风景区。景区内的丹霞岩石千奇百怪,形态各异,有的似将军列阵,有的像宝塔耸立,蘑菇石、坐佛像,比比皆是,美不胜收。

南水北调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

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丹江口市汉江与丹江交汇口以下800m处,是由我国自行勘测、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造的一座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

丹江口水利枢纽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工程于1967年11月下闸蓄水,1968年10月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大坝顶高162米,全长2494米,正常蓄水位157米,总库容174.5亿立方米,电厂装机总容量90万千瓦,单机6台,年均发电量38亿度。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即二期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控制工程。大坝在原有基础上加高14.6米,达到176.6米,蓄水水位将从原来的157米提高到170米,水库库容将增加116亿立方米,达到290亿立方米。水库以防洪、供水功能为主,兼有发电、航运等功能。此外,丹江口大坝加高还可以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使中下游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咀处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全线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线全长1421公里,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自2005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54个坝段中,已有53个坝段加高到顶。根据国家最新计划,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进京。

武当山九宫之首----净乐宫

净乐宫是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武当山“九宫”之首,相传是古净乐国太子(真武大帝)的诞生地。

原净乐宫位于古均州城内,始建于明代永乐16年(1418年),赐“元天净乐宫”额,为明代官式结构,有四重宫殿、大小廊芜、亭阁、道房等520余间,面积达12万平方米。因其整体建筑效仿北京紫禁城模式,具有典型的皇家园林风格,被后人称之为“小故宫”。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因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净乐宫和古均州城一同被淹没于丹江口水库。

2006年农历三月初三,复建的净乐宫在丹江口城区东郊净乐湖北坡竣工开光。其北靠孟家岭主峰,东西两侧为其余脉,南临金岗水库(即净乐湖),与原净乐宫地貌相似,符合古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理论。净乐宫建筑群严格按照中轴线对称布局设计,是典型的皇家宫殿建筑,沿中线甬道穿过六柱五间五楼华表式冲天大石牌坊进入净乐宫正门即山门,其中轴线上为三重殿,一进为龙虎殿,二进为玄帝殿,三进为圣父母殿,各殿均为大木结构,耸立于饰栏高台之上,殿的两旁建有东西配房配殿;在山门与龙虎殿之间的东西两侧对称座落着两座龟碑亭。

净乐宫现存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全国明代最大的石牌坊(棂星门)和龟碑!还有武当山地区最大的铜铸真武端坐神像!是丹江口市集宫殿建筑、现行文物保护与开发、武当文化研究与宣传,以及旅游经济发展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点!

实验室概况篇四

244国道陕甘界至凤翔公路改建工程lm-1-2标

工地试验室概况

244国道陕甘界至凤翔公路改建工程lm-1-2标工地试验室,属宝鸡市通达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授权的工地试验室,建立于2017年3月15日。试验检测项目包括:集料:颗粒级配,压碎值,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密度,吸水量。水泥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坍落度。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含水量,无侧限抗压强度,灰剂量。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薄膜加热质量损失、改性沥青弹性恢复、改性沥青离析试验。沥青混合料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沥青含量,矿料级配,最大理论密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现场测试:路面、构造物几何尺寸,路面厚度,压实度,平整度,弯沉,抗滑性能,摩擦系数,沥青路面渗水。

各种材料标准配合比试验由宝鸡市通达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试验仪器已经宝鸡市计量测试所检定全部合格。试验室人员编制3人。其中试验检测工程师1人,试验员2人,试验工2人。试验室面积163m2。可以满足试验检测要求,具备工地试验室检测条件。

一、试验室人员配备情况:

1.试验室主任:郑 涛 陕(公路)检师 103580gc 2.试验员: 张海波 陕(公路)检员 071232g 3.试验员: 马 冰 陕(公路)检员 091966g 4.试验工: 陈玲娟、李佳欣

二、工地试验室检测范围包括:

1、集料:颗粒级配、压碎值、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密度、吸水量。

2、水泥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坍落度。

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含水量、无侧限抗压强度、灰剂量。

4、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粘附性、薄膜加热试验、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改性沥青弹性恢复试验。

5、沥青混合料试验:马歇尔稳定度流值试验、沥青用量、矿料级配、最大理论密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

6、现场测试:几何尺寸、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弯沉、构造深度、沥青路面渗水。

三、工地试验室各项制度完善情况:

制定了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制度文件,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对工地实验室采用的职责制度、规范和规程统一上墙,建立了工地试验室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台帐,对工地试验室和检测人员试验检测活动的规范性和试验原始数据,试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制定了相应的监督程序。

我项目部工地试验室已经初步建好。所有设备的检定工作已经完成现对所有设备进行调试及试运行。并于3月15日前准备好申报工地试验室的所需材料,申报工地试验室。

2017年3月15日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09165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