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案板书(优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2:40:11
桥教案板书(优质17篇)
时间:2023-11-11 22:40:11     小编:灵魂曲

教案起到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作用,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要教授的知识点、能力和情感态度目标。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有趣、生动的教学活动。编写教案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结构合理,操作性强。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编写出一份完美的教案。如果你对教案的编写和使用还不太熟悉,可以参考下面的教案范文进行学习和借鉴。

桥教案板书篇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水上交通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让学生学会水上救人的本领,成为一名有用的公民。

教学过程:

如今水上交通发展突飞猛进,不管是运输、出行,还是旅游观光,都需要乘船,甚至是划船。在水上交通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水上安全》。

1、讲解乘船的意外伤害事故,引起学生的重视。

2、了解乘船的安全知识。

乘船要做到二要三不要:

(1)二要。

一要乘坐证件齐全的船只。

二要乘船时听从指挥。

(2)三不要。

不要乘坐超载的船只;不要在船上嬉戏打闹;不要冒险乘船。

【拓展阅读】道路交通安全。

一、步行安全。

1.步行时,走人行道,靠右侧行走。

2.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行走时,先看左侧车辆,后看右侧车辆。

3.设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绿灯亮时,可通行。红灯亮时,禁止通行。

4.设有自助式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要先按人行横道使用开关,等绿灯亮、机动车停驶后,再通过。红灯亮或显示“等待”信号时,禁止通过。

5.设有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区域,不横穿马路。

6.无人行横道与通过设施的区域,横穿马路时,要在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7.不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上打闹、猛跑。

8.不跨越各种交通护栏、护网与隔离带。

9.路面有雪或结冰时,防止滑倒,造成摔伤。

10.上学路上、校园内禁止穿暴走鞋与飞轮鞋。

二、乘车安全。

1.所乘车辆靠站停止前,不要向车门方向涌动。车辆停稳后,先下后上,按顺序上下车。

2.上车后,扶好或坐好,不故意拥挤。

3.乘车过程中,不把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向车外。不向车外抛洒物品。

4.乘车过程中,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5.不在机动车道上等候车辆或者招呼营运汽车;在机动车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上下车。

6.不携带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违禁物品乘车。

7.所乘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要听从司售人员指挥。

1.发生交通事故自己被困在所乘车辆中时,可击碎车窗玻璃逃生。

2.从所乘车辆中逃出后,要远离事故发生地点,防止因车辆着火、爆炸而造成的伤害。

3.逃生后要迅速报警或拦截车辆救助其他未逃生人员。

4.所乘车辆着火时,应先防止吸入烟气窒息,再设法逃生。

学会报警。

一、学会报警。

1.要熟记并正确使用各种求助与报警电话号码。

2.遇到意外事故、突发事件时,可拨打电话求助或报警。

3.拨打电话求助或报警时,要根据所报警种要求,讲清楚所求助或报警的内容。

4.报警时,要报出自己的姓名、住址或所在学校及所使用的电话号码。

5.使用普通电话、投币电话、磁卡电话拨打110、119、120、122(均为免费服务号码)时,直接拿起话筒即可拨通。使用手机报警时,也可直接拨打相应的号码。

6.空气中含有大量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时,禁止使用电话报警,防止引发爆炸或爆燃。

二、拨打110求助或报警。

1.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公安机关帮助时,可拨打110求助。

2.遇到盗窃、抢劫,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及发生车祸时,可拨打110报警求救。

3.正在发生或发现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时,可拨打110报警。

三、拨打119报火警。

1.自己所在场所及周边发生火灾时,要尽快拨打119报警。

2.发现草场、山林着火时,可拨打119报警。

3.拨打119报警时,要讲清楚什么材料着火、着火地点及火势大小。

4.报火警后可在路口等候消防车,为消防车指引去火场的道路。

5.火势危及自己的生命时,要先逃离火场,再报警。

6.没有电话或消防队的地方,发现火情时,要及时报告有关人员或部门。

四、拨打122交通事故台。

1.发生交通事故时,可拨打122报警或向旁人求助报警。

2.发现所在或路过地点,发生交通事故时,可拨打122报警。

3.拨打122报警时,要讲清楚发生交通事故的准确地点、肇事车辆及伤害情况。

4.如肇事车辆逃逸,报警时要讲清楚车牌号码、车型、车的颜色及逃逸方向。

5.不在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围观,防止自己受到伤害。

6.发生交通事故需要求助时,也可拨打110。

五、拨打120与999急救。

1.自己、家人或他人发生疾病及各类伤害事故需要医疗救助时,可拨打120。

2.拨打120时,要讲清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地点及目前所处危急状况(如骨折、严重外伤、大量出血、呼吸困难等)。

桥教案板书篇二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二、检查预习。

1、请同学回忆初中时学习过的毛泽东诗词。

2、检查词的常识,教师予以补充。

(1)词的发展及别称——曲词、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2)词有词牌,“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3)词的分类,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4)词一般分两段,即为两阕,也叫两片。

(5)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诗词。

3、检查学生预习《沁园春-长沙》中的生字词,读音,注释情况。

4、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沁园春-长沙》。

三、朗读。

1、听录音范读或师范读。

2、学生自读,抽读课文。

3、ppt显示读书的要求。

(1)读书要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和写作背景。

(2)读书尤其是读诗歌,要放开声音读,增强语感体会。

(3)读书要养成好习惯:圈画重点词句、段落,学会思考问题。

4、你了解毛泽东有多少呢?

ppt显示毛泽东生平事迹简介。

5、回顾历史,走近1925。写作背景介绍。

6、再抽同学来读词,读出你对于这首词的理解。

注意:字音、节奏、重读、感情。

7、试着品读这些词语:独立、寒秋、看、红、碧、尽染、碧透、怅、问等。

8、熟读背诵上阕。

四、作业。

1、复习巩固本节课学习的文学常识。

2、背诵上阕,并品味关键词语。

3、熟读下阕。

桥教案板书篇三

引导语:郑愁予的错误想必很多人都读过,而要怎样设计一份有关郑愁予错误的教案呢?怎样做板书?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1.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

2.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意境。

1.把握思妇词这一题材;

2.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1课时。

多媒体、黑板、粉笔。

通过诵读、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把握思妇词这一传统题材,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最后布置作业,背诵诗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在郑愁予的笔下被刻画的入木三分,无论是语言还是结构,都是那么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首诗中的意象美。

(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他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三)解读和探究。

1、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美丽的故事情节。

(2)学生自由讨论,根据诗中的语句判断“我”“你”的身份(5分钟)。

(自由朗读—讨论——自由发言——要点归结——齐读)。

要点归结:

“我”是一位游子,有“我打江南走过”“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句为证。

“你”是一位闺中思妇,有“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及第二节中的诗句为证。

2、展开联想和想象,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

(1)诗中用什么意象来写女子的外貌?

明确:(投影:莲花—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莲花的特点:美丽纯洁高雅。

(投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投影:最是那有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徐志摩〈〈沙扬娜拉〉〉)。

(投影:纯净温柔)。

明确:倒装句,应该是“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开落的莲花”。为了强调“开落””。“在季节里”是说女子天天在等待,直等得红颜憔悴枯槁。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女子的美丽与深情。

长短句交替,长句暗示女子等待时间之长,短句暗示过客匆匆。

(板书: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3)女子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

明确:诗中说“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帏不揭”、“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她的内心很寂寞。它的心如江南的这座小城一样,封闭、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样落寞、孤单;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闭;更像紧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板书: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  封闭、沉闷。

春帷不揭  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春帷不揭”说明她的院子里没有人来,没有一点动静。而她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出现。

(板书:等待)。

3、展开想象,再现故事情节。

师: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诗为什么起的诗题是“错误”呢?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这里隐含的一个小故事。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生带着思考和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一生答:我这样理解: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碰到一个痴痴等待丈夫或情人的闺中女子,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信息,又没有漫天飞舞的柳絮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无心去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

(此时教师点拨: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但又悠长深远)。

生:终于,她听到达达的马蹄,美丽的马蹄声,以为日夜盼望的心上人归来了。当打开窗扉的那一刻,看到的只是一个过路人。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象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热烈鼓掌)。

4、背诵课文。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就这样错了千百年也美了千百年。

是啊,在归人的声声长叹中,有多少个朝代的女子幻成同一个温柔谦卑的灵魂,有多少莲花似的容颜蹉跎在哭泣的岁月中,有多少美丽的声音曾唱过相思之曲……千百年过去了,她们依然等待着,在等待中轮回。这正如丰子恺在《实行的悲哀》中说的:“世事之乐不在于实行而在于希望,犹似风景之美不在于其中而在其外。”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我们才可以吟唱出“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个漂流/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个伤口”这样的句子,平淡而从容,即使伤感,也带着释然的微笑。

(五)作业布置。

 这首诗是写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写了一个遗憾的过程。这很容易让人去描绘那时这样一幅幅画面。当他们双眼交错的一刹那,他们内心的琴弦是怎样被激荡起来的?如果让你当导演,把这个相遇的过程拍一部小的电影短片,你们会怎么去安排呢?可以不拘于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去体味和感悟诗歌的意蕴美,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品味其中凄美的故事。当然,作为一首短诗,我在课堂上也让学生自由读诗,甚至背诵。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条件(底子比较薄),所以有一些环节学生有点跟不上。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要备好教材,还需要备学生,灵活处理课堂出现的各种状况。同时,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教学是语言与理性的艺术,如何在二者之间架构一座桥梁,营造环境让学生体会、启发学生去想象、学会与人分享这种情感、把课堂还给他们,放手让他们讨论和感受。

桥教案板书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心意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见过珍珠鸟吗?想看看吗?(出示图片)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认读:

一卷猜到拨开柜顶。

相撞淘气扭动伏案。

信赖幽深愈发蓬松。

指名读,教师正音。

2.指导书写“拨、案”

仔细观察,和同桌说说这两个字应注意的地方。

教师边范写边指导,“拨”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恪钡那别。“案”上下对正中间“女”的横要写的长,下面的“木竖稍出头”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提醒学生的坐姿)。

同桌互评生字。

3.检查句子朗读。

句子1: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理解“神气十足”)。

句子2: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理解“不由自主”)。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自由说。是的,课文讲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及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

三、品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冯骥才先生的散文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带给我们美的享受,那这又是怎样的一只珍珠鸟,让作者开篇就如此情真意切的感叹道“真好”。(板书: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标画出描写珍珠鸟的句子,看看你能读出它的哪些好,并在旁边写写体会。

小结:是呀,珍珠鸟的憨态可掬,活泼可爱让作者发出了如此感叹!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冯骥才先生认识了美丽可爱的珍珠鸟,也看到了珍珠鸟与冯骥才先生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真好,其实感动不止在课内,我们更应该去广阔的空间去寻找美,去创造美。

五、作业布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桥教案板书篇五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2、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戏,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流程:

1、以猜迷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亮)

2、教师讲述故事《猴子捞月亮》。

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并让幼儿讨论:

(1)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2)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3、接着欣赏故事,教师进行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怎么叫的?

(3)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应?老猴子呢?

(4)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5)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6)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分小组进行小实验《水中成像》。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5、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遇事应该多动脑筋、认真思考。

6、完整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活动延伸:让幼儿阅读用书,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神奇的玻璃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

活动准备:   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流程:

1、师生谈话:

(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幼儿自由讨论)

(2)小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从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1)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

(2)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3、出示放大镜。

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从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处,知道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然后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利用这块“神奇的玻璃”战胜大灰狼。

4、看图书听故事。

老师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边看图画边听故事《神奇的玻璃》,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

(1)小兔子是利用什么办法吓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打败大灰狼?

5、引导幼儿发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玻璃”的神奇之处:看近的物体时,物体变大,离得远就会变小,而且物体是倒立的。这种“玻璃”就是凸透镜。

(2)组织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讲述: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镜子,请幼儿讨论;然后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师生进行讨论: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镜的模样和用处,想一想你们还见过其他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讨论回答)然后老师总结:平面镜、凹透镜、哈哈镜等。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镜的用处吗?那我们去三楼的哈哈镜那里认识一下它吧,巩固对哈哈镜知识的掌握。

3 醒来后的惊喜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地观察人物动作、神态、表情特征,大胆想象讲述画面内容。

2、体验作品中父亲对儿子默默的爱。

活动准备:  

1、让家长帮助幼儿回忆与父亲在一起的趣事。

2、父亲、儿子的图片各一副

3、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第3册的第29页。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分别出示图片“父亲”与“儿子”,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父与子之间发生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教师分别出示挂图或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需要进行提问:

(1)图1 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在做什么?爸爸和叔叔在干嘛?你从哪看出来的?

(2)图2 爸爸和叔叔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4)图4 设置悬念

a出示没有背景的第四幅画,请幼儿说说;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儿子,醒来后会有什么感觉?鼓励幼儿将自己“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同伴听。

c教师看图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轻手轻脚”,并用动作模仿。知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地爱,可以鼓励幼儿做个相亲相爱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

结合自己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与爸爸之间的趣事,感受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活动延伸:

怎样对父亲表达自己的爱

4 快乐的小公主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给予也是一种快乐。

2、了解让自己快乐的方法,生活中保持快乐的心情。

活动准备:   呼啦圈、《快乐的小公主》故事磁带、教学挂图《快乐的小公主》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呼啦圈”引入课题

2、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不开心会对身体不好,家人和好朋友也会担心,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开心快乐,并把这份快乐分享给我们身边的人。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录音机,让幼儿听故事《快乐的小公主》,并提出以下问题: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公主住在哪里?她为什么不开心?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啊?

2)小公主后来找到快乐了吗?她是怎么找到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在哪里呢?

2、教师再次播放录音机让幼儿听故事《快乐的小公主》,借以加深幼儿的记忆。

3、教师出示挂图《快乐的小公主》,引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了解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活动延伸: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讨论快乐的方法,帮助自己和他人,让所有人都获得快乐,在快乐中生活。

5 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意,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感觉。

2.了解猴子爱模仿的特点。

3.通过老公公动作及表情进行故事表演,激发表演兴趣,提高表演能力。

4.学会遇事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活动流程:

1.出示猴子面具,它是谁?现在将有一群猴子在树上玩耍,它们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5.出示图四:老公公又想出更好的办法使得帽子得以回返,什么办法呢?

8.表演故事: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某图片中发生的一件事。用帽子等道具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

活动延伸:将教具放到表演区,供幼儿分角色表演该故事。

5 小桃仁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2、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理解小桃仁成长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有一定的植物发芽的知识经验。

2、故事磁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引出,幼儿猜出谜底“桃子”。“小朋友,你们吃过桃子吗,桃子吃完剩下什么?小桃仁怎么才能长成一棵小桃树?”引导幼儿讨论。听完了故事你就明白了。

二、老师向幼儿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3、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对小桃仁的爱以及它们的不同对话。

(1)观察小桃仁,让幼儿萌发对小桃仁的喜爱之情。“突然有一道暖洋洋的亮光从泥土缝里射进来,这亮光是谁?”“太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怎么样?”“太阳光又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出太阳光的话,体验太阳光暖洋洋的)“啊,外面多么美,小桃仁又使劲挺了挺身子,出来了,它只觉得眼睛前面一亮,它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优美的情景,体会小桃仁的快乐心情。)小桃仁终于见到妈妈(老桃树)了,它的心情怎么样?它会怎么说,妈妈对它说了什么?(体会小桃仁见到妈妈的惊喜及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了小桃树?

(3)它们是怎么帮助小桃仁的,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样的?小桃仁为什么要使劲挺直身子。

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种植的季节,农民伯伯都是在这个季节进行播种,植物吸收了空气、阳光和水就会大胆的生长,使劲的生长,到了秋季就会收获很多。

4、总结小桃仁发芽生长的三个必要条件。同时进一步让幼儿体会小桃仁是在众人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小桃仁是怎样变成小桃树的?小朋友们又是在谁的爱抚下长大的?(通过小桃仁的长大也能想到别人对自己付出的爱,体会爱与被爱的美好。)

5、幼儿再完整的欣赏故事。并且教师有表情的与幼儿互动的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尝试将角色对话用恰当的语气表现出来。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春风、春雨、太阳光、桃树妈妈、小桃仁说的话。

三、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绘画小桃仁的生长过程,也可制作成连环画。

6 小狐狸画春天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故事中角色的简单对话,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2、懂得做事要认真、勤劳。

活动准备:  

1、小猴、小熊、小刺猬和小狐狸头饰。

2、教学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流程:

2、出示挂图: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小朋友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完整的话把挂图上的内容讲出来,好吗?给你们二分钟的时间,要珍惜时间奥,时间很快就会到了。

3、请几个小朋友讲述观察到的内容。

4、欣赏故事。老师也把这幅图编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要仔细听,老师还有问题要提问啊。老师根据看图讲故事,并提问:

(1)  故事中有哪几种动物?小猴、小熊、小刺猬是怎样迎接春天的?

(2)  小狐狸迎接春天的方法和朋友有什么不同?

(3)  小狐狸画的春天变成了什么样?小动物们种的树、草、花变成了什么样?

(4)  小狐狸为什么要哭呢?朋友们对它说了些什么?

5、再听一遍故事,老师大声讲你们跟着小声讲好吗?在讲的过程中着重引导幼儿描述小猴、小熊、小刺猬和小狐狸的简单对话。

6、学习使用“一排、一片、一丛、松土、施肥、浇水”等词语。让幼儿用每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7、请幼儿说说自己最赞成哪些小动物的做法?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不能懒惰,只有在春天辛勤的劳动,才能使春天变得美丽。

8、分角色表演故事。

(1)  听故事磁带,让幼儿分组分角色表演(一组一种动物,分四组)

(2)  让幼儿边讲故事边表演。

9、教师小结,结束教学。

10、活动延伸:

把头饰放在表演区,让幼儿继续表演故事,教师及时指导。

7 两个黄鹂鸣翠柳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含义,认真观察并用语言表述。

2、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投影仪、幼儿用书第2册、挂图四幅、有关录音带、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图,用美丽的画面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分别在什么地方?”(逐幅画出示,请幼儿试着讲述上面有什么。也可打乱顺序请幼儿理解后排序。)

教师在幼儿充分讲述的基础上加以小节并引出古诗,引导幼儿理解古诗内容及含义。

(1)“请幼儿想一想这幅画画的是哪首古诗,请会的幼儿朗诵一下”

(2)与幼儿一起分析诗的结构:“这首诗共有几句,每一句有几个字”

小结:柳树上长出了翠绿的新叶,两个黄鹂在枝头欢乐的唱歌。

(4)用同样方式让幼儿自由讲述其他三幅图,教师小结引出古诗中的句子,并对较难理解的字进行解释。

二、放录音完整欣赏、朗读古诗《绝句》,充分感受诗的韵律美和和意境美。

三、教师利用课件简单介绍诗人杜甫和写这首诗的背景,激发幼儿创编诗的欲望。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他看到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心情非常激动,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写下了这首古诗。以后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到外面旅游时,看到我们祖国的美好山河,也可以试着编首诗。只要不断努力,等你们长大了,也许有名的诗人就会在你们中间出现。

四、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朗诵古诗,表现出诗人的欢快心情!

桥教案板书篇六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

教学。

重点按时间顺序描写的三幅图画。

教学。

难点朗读课文。

教具。

学具投影仪、字典。

教学。

方法讲读法。

教学过程(展标施标查标补标小结)教学内容师生活动预期效果课堂反思。

第一环节――启同学们,大自然里有各种各样的美妙声音,带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感受,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请同学们在20分钟内完成课文的自读,可以依据导读题的要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路。

第三环节――知我们的自读先到这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多媒体(一):放两段声音:1.海刚刚你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不同的感受)。

学生朗读。

浪声2.风声多媒体(二):播放空山鸟鸣的片段。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顺利导入课文。

要点归纳:文中写了三种鸟的鸣叫,表现了作家不同的情感。

红喙鸟:抓住了鸟声缠绵清脆的特点,这种抽象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描绘展现出来――“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作者借红喙鸟来表现对自然的喜爱。

山雀:抓住鸟声短促而嘹亮的特点,从山雀的性格(“成群结队的撒野,”“飞翔像一旋风卷起,落下向一片云彩罩地”)写到声音。(“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兴奋地吵闹”)作家通过对山雀的描写,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留恋和对自由的向往。鹧鸪:作者对鹧鸪缥缈的鸣声和由此而产生的思乡情感在文中是一目了然的,文章写得比较直白。但作者为什么是由鹧鸪写起的?细细研读,其实,情感是极其深邃而悠长的。点拨:鹧鸪是种什么样的鸟?(候鸟,每年必要返回南方)在这种鸟的身上人们往往寄托思乡之情。

第四环节――结同学们,这堂课我们跟随作家郭枫,聆听了鸟儿的鸣叫,感受浓郁思乡之情。正如作者所言,我们已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听到了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学生自读、自练,有问题,举左手示意老师,教师随机辅导。学生自读时,用多媒体播放鸟鸣的声音。)(师生共同交流对话)。

(学生品析中,允许学生有感情朗读,并辅之以音乐和影片。

多媒体。

(五):山雀的影片及欢快的音乐)。

多媒体:大自然美景的影片。

培养学生的分析水平。

研读此处时,放多媒体水滑滴的声音。

板书设计空山鸟语。

早晨窗前两个鸟儿歌唱爱情。

中午山林里山雀的欢快自由歌唱。

午后鹧鸪的叫声惹人乡愁。

作业课后一、二题。

领导。

签字。

桥教案板书篇七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2.感知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并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方式:自主探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个学期学的《童趣》吗?还记得作者写了哪几件趣事吗?

明确:三件:观蚊成鹤;神游山林;观虫斗,驱虾蟆。

作者这什么能获得这些“物外之趣”呢?

明确:作者能够细致的观察事物,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

2.这是沈复写的一篇文章,请同学介绍一下沈复,(他是清代文学家,尤工诗画和散文,正是由于小时一惯的细致观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才使沈复成为诗画和散文的一代大家。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很多都是在幼时的玩乐当中培养起来的。)。

二、作者介绍: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尤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就爱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分不开的。

丰子恺的散文,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和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课文走进丰子恺,走进《竹影》。

三、字词检查:

四、课文分析:

1.整体感知:速读全文,找出所写趣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概述事件的经过。

时间:吃过晚饭后。

地点:院子里。

人物:我、弟弟、华明、爸爸。

事件: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画竹影、议竹画、悟画意。

2.作者亲历的一件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却透出浓厚的童真童趣和美感。你能从文中淡淡的叙述中读出“美”来吗?并说说你觉得美的原因。

学生自主探究,在文中找出划记。

明确:同学们找得很细致,现在我将你们所找的归纳一下。

美的语言(看天,傍晚天空光线的变幻是迅速而不可挽救的;看月,月光下的夜景是美丽的;看人影;怎么月光下的人影头上会有一缕一缕的细烟呢?尤其好玩的是竟然好象漫画里所描写的动怒的人一样;看竹影,竹影就更为好玩了,竟然象中国水墨画里的竹画。美的语言描绘出了美的事物和美的意境,将孩子们在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的细致观察,对美的发现,以及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把读者带到了那个充满童真和童趣的世界里。)。

美的体验(在这样的美的氛围中,孩子们不禁技痒起来,就有了一次亲身的美的体验。齐读板书美的体验的文字,在画竹影的玩乐中,他们俨然大画家一般,享受到画竹成为名家的快乐)。

明确:爸爸可以说是丰子恺艺术的领路人,他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绘画课。他让孩子们了解到有关绘画的什么知识呢?(1.懂得了画画不能“依样画葫芦”,要有选择和布置。2.懂得了西洋画和中国画的区别: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中国画重写意,重神韵。)。

这样一来,我们同学们也懂得了有关西洋画和中国画的一些知识,我们也借这次语文课的机会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的绘画艺术,放动画,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第一组的中国画线条的简单勾勒将一个对花嗟叹的女子形象表现出来了;第二组的中国画虽是层峦叠嶂但中国画的晕染技巧足以让画家将它一气呵成;第三组同样是水果但中国画的留白让这幅画显得清新典雅;第四组的中国画相反的朱砂朱笔绘出的是竹的神韵。

老师也很喜欢画,小时候看中国画和西洋画,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总觉画中国画很是潇洒,象王勃打腹稿样的,构思很久,而一但细揣其神的构思完成,那就是画笔疾走,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而西洋画就没有这种感觉了,细描慢摹,往往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

明确:深得赵佶老爷子赞赏的是两幅画。一幅是:大画家刘松年构思巧妙,画了一轮红日涌升于万顷碧波之中;另一幅是:丛林中有一小楼,楼上有一凭窗美女,唇上有一点口红……中国画讲究的是深厚的意蕴。

美的感悟:一次童年画竹画的有趣经历,却在爸爸的引领下,让丰子恺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从文中哪段可以看出?(明确:最后一段,齐读)。

小结:文章写的是一件童年画竹画的趣事,紧扣童趣美来写。同学们作文充其量只是用美的瓖言,为我们描述出童年那件画竹影的趣事,但丰子恺却能深入下去,在爸爸的引领下,得到美的知识,获得至深的美的感悟,这是丰子恺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文中所要表现的童年往事的真正的趣和美,让他从此走上了艺术的殿堂。

3.课文总结:

一次童稚的游戏,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美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说明了艺术和美往往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五、拓展训练:丰子恺漫画欣赏。

1.瞻瞻的车(展示动画,看完说说,可以说说瞻瞻的车,也可以说说瞻瞻这个人)。

看老师写的漫画文字解说。有一定的顺序,

瞻瞻拿着两个大芭蕉扇,夹在腿间,一前一后,这便是瞻瞻的车了。

没有其他车快,没有其他车样子好,但瞻瞻的车可以带他翱翔在幻想的天堂中,可以带他畅游在梦想的海洋中。

瞻瞻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所有事情都是如此神奇。瞻瞻的车便是他的杰作。

爽风吹来,带来一片蓝天白云,瞻瞻要在这里,用他的车前进,奔驰在平原上。有绿树,红花,还有阵阵凉风轻轻地推着他快乐向前。

这是丰子恺最广为流传的一张画,主人公是他的长子丰华瞻。幼年的瞻瞻就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无怪长大成为著名的教授。当成名后的丰华瞻到外国的大学演讲时,礼堂上就悬挂着这张画片。

2.动笔练练:

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画的是一个小女孩阿宝正在给一张椅子穿袜子。丰老的对白是:“阿宝两只脚,椅子四只脚。”阿宝已经给椅子穿上自己的袜子了,可是,椅子还有两只脚没得穿。人没穿袜子会冷,椅子也会冷的。阿宝很天真也很失望,为什么她两只脚,而椅子是四只脚呢?这样的话,她就无法帮椅子的另外两只脚穿上袜子了。

这是我酷爱这幅漫画的理由。丰老先生给我们带来了儿童对世界的关爱,它多么令我感动!儿童和椅子,儿童和丰子恺,儿童和我,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隆重推荐丰子恺的漫画:漫画《丰子恺的儿女们》和《竹影》表现的主题一样,充满童真童趣的美感。

六、口语交流: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将这种活动和发现说出来听听,说不定其中就藏着你成才的玄机呢。

七.全文总结: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课后反思:

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也是美的教学,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从而实现大语文的教学。将写作教学蕴含在平常的教学中,让学生从语文教材和授课内容中悟出写作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桥教案板书篇八

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我们语文课上也有向我们学生讲授这个重阳节的传说。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重阳节的传说板书。

教案。

欢迎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1)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多读课文,教师在课上给足时间,每次读书应明确要求,注意读的质量。]。

(1)屏显本课的生字。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3)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交流“妻、拜、瓶、侵、袭”这5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4)学生练习写5个生字、3个词语;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默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板书:拜师学艺斩妖除魔纪念桓景。

1.指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哪一句话概括了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出示: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指读、评读:感受桓景为民除害的决心异常坚定。

2.默读第四自然段:还能从哪里看出桓景下定决心要为民除害?

结合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内容。

出示: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引导学生理解桓景拜师学艺历尽了艰辛,可见他为民除害的决心多么坚定。]。

出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3.过渡:桓景一心为民除害,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又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4.学习第二部分:出示灯片。

思考题:桓景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

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问题。

(2)画出让你感动的词句,简单批注。

(3)有感情地朗读。

(1)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让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联系上文理解桓景按照师父的办法去做,做好了斩妖除魔的准备。]。

(2)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1.填空: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妖魔、为民除害。——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2.你喜欢桓景吗?说说为什么。可以用上“因为……所以……”。

3.说说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2、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课本》中的民间故故事。

桥教案板书篇九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用血泪和着文字表达愁苦的文学经典《声声慢》(板书)。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出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人的代表之一。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专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和大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明丽(板书)。后期多反映战乱痛苦的生活,风格沉郁凄怆(板书)。

《声声慢》是她在遭受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丢失殆尽,尝遍颠沛流离的苦痛后所作,是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

1、全体男同学朗诵词作,女同学细听,挑他们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2、女同学齐读,请轻声而满蓄李清照的伤痛情感。

3、师总结:我特别注意的是所有的同学读书时的表情,知道好多同学感受到了李清照的种种苦痛!最好的是把自己换位成李清照,去用语言表达那无尽的伤痛!

问:这首词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天气、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板书)。

问:这些景物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词人独自一人守着窗口,寒风不停的袭来,喝了好几杯酒,却仍抵挡不住寒风,身上很冷,总觉得这酒很淡,酒性不烈!实际上不是酒不烈,只是词人的忧愁太浓,愁得用酒都无法消除,所以才感到这酒是很清淡!词人的愁苦就是再浓的酒也不能让她从中解脱出来啊,愁比酒浓得太多了!这里的什么字让我们感受深刻?“淡”

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过也”这句话,不仅写得有形,而且有声,渲染出了一各哀哀欲绝的凄苦氛围,让我们仿佛与作者一同听到了长空中那南飞雁一声声凄厉的哀鸣。这哀鸣,听来犹如杜鹃啼血,让人心痛,心酸、心碎!而作者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的摹然闯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不是喜,却是“伤心”。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3、过片“滿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话直承上文。

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仰望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却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搞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孤苦飘零的晚境,正是愁上加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绝”感。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有停止。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憾着作者的心扉,简直让作者不能自抑!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词一开头就让人心不宁,景亦冷,情凄苦,种种情绪弥漫开来。起首三句比较形象,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今天的我们抓住文字感受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态!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明确:此词于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这种愁远非李清照前期词中那种轻淡的春愁、离愁可比,它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而显得格外厚重。全词除结句一语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而是从刻画冷清蕭索的环境来烘托惨惨悲切的心境。无论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滿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简直是触处成愁,成了愁的世界了。

师:让我来给大家朗读一遍这首词,大家最好是半闭着眼去到李清照那个凄凉的感受中。细细体会人世间的悲凉。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请在文中任选一个你印象最深的场景,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词人形象描绘出来。注意“愁”的细腻勾画)。

堪称千古绝唱的《声声慢》,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一个女词人,经历了战乱离散,终于因着诗词,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她作为女词人的代表,给森然的中国诗坛带来了几多水气,几多温馨,以其特有的女性气息感染着无数后人。让我们记住这位个性鲜明、超越尘俗的女性,记信这位别开生面的独创性作家----李清照。

桥教案板书篇十

  《滕王阁序》传诵千古,是中国文学的一道靓丽景致。其语言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品读该文,是一次与精美语言的“亲密接触”;其精美形式中包孕的情理又富有深蕴,启人心智。“文”与“质”相得益彰,“情”与“理”珠联璧合,是该文的特点。教学本文,应该在赏读独到的语言形式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其中闪烁的思想光芒。

  本文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诵读起来琅琅上口但易驻足于表层形式,停留在感性层面而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更易“得形忘意”,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案同课异教,入手点虽异,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悟情思的思想一致。

  【教学目标】。

  1.欣赏文词华美的语言,探究宏丽壮美的意境。

  2.感受跌宕的感情变化,体悟其深沉悲壮之意。

  【教学方法】。

  涵泳美读,词句品评,疑难点拨。

  【教学设计】。

  方案a。

  一、烟雨江南话名楼。

  导入:“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韩愈),滕王阁因名楼、名文而成为名胜,楼以文生辉,文因楼益秀,可说是文楼相映增辉。

  二、气韵流转感音律。

  1.听读。(可以央视“子午书简”的诵读为范本)。

  2.仿照投入感情地读。(读中疏通字词)。

  3.对句读,两组一读上句,一读下句,读中感悟节奏。如第二段先以四字句点出秋令时节,之后以舒缓的长句描摹秋景,再四字短句显抑扬顿挫,登阁则用短促的三字句以显轻快,最后用错落的四六句写极目所见。长句短句交错,节奏富于变化,避免了呆滞。

  4.男女生分角色读。

  齐读第一段,可从语势想见胜友如云的盛况;女生读第二段,用清丽的声音表现滕王阁雕梁画栋,叠金铺翠,山明水秀,霞飘鹜飞;男生读第三段,用浑厚的声音读出悲而不哀的人生感悟和穷且益坚的人生追求;第四、五段齐读,体会世存知音,临别赋诗的感慨。

  三、魅力缘何越千年。

  点拨:从“文”与“质”两方面探究。

  1.读一读,感受韵律美。

  提示:通篇骈偶,四六句为主,有时句中又自对的“当句对”使形式更见工整。声韵上讲究平仄,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句皆对偶但内部停顿又有区别,声气流转中平添顿挫、摇曳感。——魅力源自音韵与典雅之美。

  2.品一品,咂摸语言美。

  提示:珍词丽句层见迭出,佳词隽语令人叹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高朋满座,云销雨霁,渔舟唱晚,雁阵惊寒,萍水相逢,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等已成为语言奇珍,更有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魅力源自精妙的语言之美。

  3.观一观,欣赏画面美。

  提示:以滕王阁为中心的全景画层次分明。摄近景,绘中景,望远景:层台耸翠、桂殿兰宫为近景,山原川泽、繁华市井为中景,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为远景,由近及远铺展,上下浑成,色彩变幻,虚实相映。绘景有色彩浓淡,角度俯仰,声色变化,层次远近,写景虚实,让人感觉“淡妆浓抹总相宜”。——魅力源自精彩的画面之美。

  4.联一联,体味意境美。

  提示:作者胸襟开阔,笼苍翠群山,参差楼阁,迂回川流,港口舟楫,艳丽落霞,浩渺云天于笔底。雄阔境界中,融入万千情思,收长安、吴会、南溟、北辰尽入眼底,如抚四海于一瞬;点冯唐、李广、贾谊、梁鸿齐聚眼前,若接千载于须臾。——魅力源自自然雄阔之景与思绪浩荡情怀融合而为一的意境之美。

  5.思一思,破译情理美。

  提示:文章抒情时而低回哀切,时而激昂慷慨。王勃感叹人生失意的悲哀只是一时,逆境之中他仍自我砥砺,唱出一曲昂扬激越之歌。处困顿而操守不移,处逆境而壮志弥坚,勉励自己不因处境维艰而自暴自弃,这是文章最令人动容之处,也令此文历经千载超越了形式和时空。——魅力源自于困厄中坚守,失望中希望,艰难时奋进的人生情思。

  四、美文选点作品评。

  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二精美之句作点评。提示角度:佳词隽语的品味,技巧手法的赏析,镜头画面的想象,情感哲理的体悟等,可一点也可多点。

  示例: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十六字就写出了台阁的壮丽:层台高耸,上可接云,丹檐溢彩,临视无地。以夸张手法突出阁之高,水之深。两句视角有变,一仰视一俯临,写景有上下浑成之美;色彩对映,一耸翠一翔丹,更有流丽飞动之美。

  五、余音回响作尾声。

  选取上述某一点作寻美探究,写篇欣赏短文。

  方案b。

  一、导入激趣。

  读了《滕王阁序》,才会真正知道什么是才华横溢,引闻一多语“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介绍王勃。

  二、梳理文脉。

  1.探究作品全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与行文的对应关系。

  研读:第一段扣“洪府”,赞地灵人杰,主尊宾贵。第二段扣“秋日登阁”,显楼阁壮丽,山川胜景。第三段扣“饯”,写乐极生悲,悲而自勉。第四、五段扣“别”,叹知己难遇,盛宴难再。全文以宴会集始,盛筵散结,以宏大气势开篇,以临别赋诗作结,赋体笔法铺陈渲染,景阔大,情曲折。

  2.文中有一关键词,承上启下又提纲挈领,请找出并说明理由。

  研读:“兴尽悲来”为关键词。登临写景是情感的触发点,前是逸兴遄飞绘景,后是悲从中来抒情。由此往前往后梳理,即能整体把握全文。

  三、欣赏宏丽的景色。

  1.学生诵读绘景句段。

  2.学生自选语句品析,揣摩绘景匠心,之后交流体验。教师点读重点,适当引导。

  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写景有何妙处?

  提示:此句融自然人文于一体,含无尽情思于景物。既赞洪州一带的繁华富庶,又颂此地人才济济。陈蕃下榻的典故,寓有重视人才之意,婉言自己怀才不遇之感。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景有何特点?

  提示:山水相衬,分层描绘秋色之美。先写近水,潦水渐消,碧水清明;再绘远山,山色变幻,多姿多彩。上句淡雅,下句浓丽,山容水态,相得益彰。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何成传诵名句?

  提示:三美奠定名句之基。设景美:一句一景,一景一画,水天浩渺,上下浑然一色,描画出旷远的意境。着色美:天青水碧,霞红鹜美,一红一白,色彩明丽,一静一动,相映生辉。生机美: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飞鸟翱翔,秋水流淌,景物鲜活。

  四、体悟复杂的情思。

  1.写景佳作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提示:情景相生,借景抒情。

  2.本文借写景抒发何种情思?请试用曲线图示形象地表示王勃的心路历程。

  提示:由此可感受情感的跌宕起伏,从欣赏秋景的逸兴飞扬,之后陡落到兴尽悲来、自叹失意的低沉,最后又迸发出不坠青云之志的高亢。

  3.学生诵读、品析相关语句,之后交流体会。教师点读、引导重点。

  提示:议论抒情。登阁四望所见绚丽秋景自然引发豪情逸致,而放眼浩瀚宇宙,体悟天地之大,一时宇宙无尽与人生有限强烈对比,个人的渺小感,人生的短促感,无奈的宿命感,都让人悲从中来。

  b.“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提示:抒写郁结于胸的仕途失意之悲、怀才不遇之恨;从中既可感受王勃强烈的用世之心,又看到他抱负落空、政治失意后内心的悲哀和孤独。这也是一切“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极易拨响共鸣的心弦。

  c.从“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句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勃?力求以精美的几句话来表达感悟。

  示例:王勃虽然感慨命运不公,但并未陷入伤感无法自拔,相反,此句体现出他的一种豁达,一种坚持,对理想、志节执著追求,穷而弥坚,白首不移。一介书生无法济世匡时却又积极进取,于痛苦中自励,从困厄中振奋,逆境中的吟唱叩人心扉,奏出了初唐时的生命最强音!

  五、延伸拓展。

  登高临阁,是中国登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还知道哪些名篇?这类诗文为何经常回荡着兴尽悲来的相似感慨?试作探究,并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观点。

桥教案板书篇十一

1.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

2.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4.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2.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

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4.把握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

教学难点。

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历经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一、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评述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二、关于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在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给学生2—3分钟速读一遍课文,之后找一名同学范读,订正字音,断句。

1.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

明确: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讲了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纤曲,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上扪星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层(“连峰去天不盈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端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历险者慎入蜀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三次出现在第3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

学生熟读,背诵。

明确: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

明确:明人胡震亨说“言其险,更著其戒”,诗人的用意其实在此。

学生体会全文,诵读全诗。

四、课后作业。

1.完成思考练习一、二、三。

2.太白风采与盛唐气象之间有何联系?

附译文。

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的栈道互相钩连。

上有那驾着六龙的日车也要回头的高峰,下有那奔腾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迴川。连高飞的黄鹤也不得过啊,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青泥岭上路,盘旋又盘旋,百步九折绕山峦。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摸星辰头顶天。只好坐下来手按胸口发长叹:“西行的人啊,你什么时候回来呢?这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林间。又听见子规在月下哭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声,愁满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听一听也会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颜。山峰连着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远,千年枯枝倒挂在悬岩上边。激流和瀑布各把神通显,冲得山岩震,推着巨石转,好一似雷霆回响在这万壑千山。“蜀道是这样的艰险啊!可叹(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不知是为了什么?”

剑门关气象非凡,但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把关的人若是不可靠,他反而成为祸患。行人来到这里,早上要防备猛虎的袭击,晚上要警惕长蛇的暗算。它们磨快了牙齿,时刻要摆人肉宴。被它们杀害的人啊,密密麻麻,成千上万。“锦城虽说是个好地方,倒不如早早回家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我踏上归途回身西望,还止不住连声长叹。

桥教案板书篇十二

教学目的:

1.认识14个生字和多音字“干”。

2.通过学习使同学了解有关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的知识。

3.培养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出课题。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幅画,小朋友想看吗?

出示课件。(一棵哭泣的大树)。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棵大树在哭。

师:他为什么在哭呀?

充沛发挥同学的想象力,让同学回答,任何回答教师都给以适当的鼓励。

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学习一个故事《啄木鸟》。

教师板书课题《啄木鸟》。

师生读课题两遍。

二、学习课文《啄木鸟》。

1.自读课文,初识生字。

同学自身想方法。(问同学、问老师、查生字条……)。

2.教师范读,同学指着课文中的字,从中纠正同学读音。

通过提问检查同学学习情况。

(1)师:现在你知道大树为什么哭了吗?(生答:生病了)谁想读一读这一段?请个别读。

(2)师:苹果树生病了,要请医生来治病,都是有谁来了,他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同学回答。

师:它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请你选一段话读一读。你能把它们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请个别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评价他读的怎么样。

(朗读是否有感情、是否读音正确、有没有读错的字、是否能表达出小动物的心情等。)。

(3)师:啄木鸟做完手术后苹果树怎么样了呢?

(同学读最后一段。)。

在同学读完后教师故作聪明的说:“哇,啄木鸟的身手可真大,比猫头鹰和喜鹊可强多了。小朋友说是不是?”激发同学动脑筋,引导他们正确的看待问题。

同学会有很精彩的回答,教师要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小结:每种动物都有自身的身手,我们不能片面的看待他们。如:猫头鹰会捉老鼠,喜鹊会捉树枝和树叶上的虫子,啄木鸟会啄树干中的虫子等。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3.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互相学习优点、纠正缺乏)。

4.出示课件,请读得好的同学读。

(课件:在背景图上的整篇课文,生字用特别的蓝色体现出来)。

三、出示课件识字。

1.你能读出这些词语吗?

啄木鸟一棵树生病身体虫子医生治病。

猫头鹰气球对不起喜鹊树干手术敲门。

2.你能读出这些字吗?

啄棵病体虫医治鹰气对。

鹊干敲术。

(师:你能把你认字的好方法说给大家听吗?你能用这些字组词吗?)。

3.你能正确读出下面句子中蓝色的字吗?

啄木鸟在树干上捉虫子。

小朋友们把教室打扫得很干净。

四、延伸。

活动课带头饰扮演《啄木鸟》。

请小朋友回家搜集小动物的图片和知识,带到学校讲给大家听。

桥教案板书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2.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教学重点:

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准备:

师备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

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

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

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让学生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

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

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

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二、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

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

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

三、展示交流: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本教材分两节课上,第一节主要是欣赏、评述、第二节再进行探索尝试。

桥教案板书篇十四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在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文中生字,指导学生描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读了课题,你想问些什么问题呢?(生自由提问)。

板书课题:鸟语。

齐读课题。

过渡: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小作者从鸟的语言中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自学流程如下:

(1)自由读课文,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学生自由练读,亦可同桌互相听读。

(2)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找出自己识记本课生字的方法,尝试理解文中新词的意思。

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结合上下文,或者小组讨论交流,给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尝试给课文分段。可书面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亦可自己思考。

2、交流:

(1)指名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一些较长和较难的句子。

(2)引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尝试说说自己对一些生词的理解。

(3)说说自己读课文的所得,也可提出自己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或读得好的句段。

3、分组练读课文,加深体会课文内容。

在学生充分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布置作业:

1、练写本课生字新词,完成课后描红。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2、出示: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小组讨论:

(1)说说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从文中哪些句子还可以看出作者爱鸟,爱听鸟语和想听懂鸟语?

(3)你能读出小作者的这种感吗?

交流,相机引导学生讲述自已课后搜集的关于公冶长的故事。

过渡:

于是,小作者便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那么作者又从鸟语中听懂了些什么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

2、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小组学习目标:

(1)选择小作者和一种鸟对话的内容进行学习。(可分为:a、布谷鸟b、喜鹊c、其他许多鸟三组进行)。

(2)通过具体的语言体会小作者对这种鸟的'喜爱。

(3)说说从这种鸟的语言中小作者悟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些的启发?

(4)练读本小组选学的段落,读出感情。

3、小组学习,师巡视指导。

4、交流:

(1)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每组可指名一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

(2)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a、小作者在同布谷鸟的“对话”中懂得了要做一个“勤劳刻苦”的人。

b、小作者在倾听喜鹊的叫声中,懂得了人对生活和未来要充满信心和希望。

c、小作者在从其他许多鸟的叫声中,明白了各种道理。

(3)检查各组的朗读情况。

各组可采用不同的读书方式,在读的同时相机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学习第三段。

1、投影出示:

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2、指名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为什么说“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结合刚才的学习谈谈你的体会?

四、总结课文。

学生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体会。

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从哪些鸟的身上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想一想,准备下节课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赏读课文,指导背诵。

教学目标:

1、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2、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全文。

3、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相机进行造句训练。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把你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相机进行造句训练。

出示:

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音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1)学生说说自己对“疏忽”一词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语境)。

(2)自已尝试进行造句。

(3)交流评议。

(4)按相同的方法完成对“顽强”的造句训练。

二、学习文章写法,进行拓展练习。

1、本文写小作者从鸟的身上想到了很多,在写布谷鸟和喜鹊时叙述详细,而在写其他鸟时则比较简略。

拓展练习一:

在作者所写的其他鸟类中选择一个依照前文进行详写,如:可以写自己同燕子的对话,也可以写自已观看大雁的飞行。要求写出自已的真情实感,同时还可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1)学生练写。

(2)交流评议。

2、本文写了很多种的鸟,作者都能抓住它们独特的地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拓展练习二:

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或叫声。要求语言准确、通顺。

(1)学生练习完成训练。

(2)交流评议。

(本次练习可根据上课时间进行安排,亦可安排在课外完成)。

三、指导背诵。

1、指导背诵2、3自然段。

边读边记,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2、第4~11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构成的画面帮助记忆。

3、学生练背。有条件的可当堂试背。

布置作业:

1、选择两个拓展练习的其中一个写下来。

2、背诵全文。

(二)。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1)普通词语。

(2)写出这样的清闲这个词语的反义词。

(3)听意思写词语。

2。想想哪些词语是写鸟的,哪些词语又是写人的呢?

(1)学生说。

(2)有不同意见吗?

(3)齐读。

3。文章作者对于鸟类的情感是不断变化的。

二、新授。

1。文章刚开始时作者对于鸟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学生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的呢?

(1)读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3。作者是怎样和哪些鸟儿交谈和接近了呢?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的第三道十一自然段。

(1)学生读。

(2)师生交流。

(3)你们最感兴趣的是谁的鸟语呢?

4。大家听,看看布谷鸟究竟在说些什么呢?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的第四到九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学生同桌交流。

(3)师生交流。

学生说。

你怎么知道作者听懂了?

“分明”

你能给它换一个词语吗?

确确实实、的确(学生齐读这一句)。

还听懂了什么?

同学们看,在布谷鸟的语言中,作者听懂了这么多,老师都想和它对话了。老师和电脑合作对读。

你们也想来试一试吗?

同座试一试,展示着练习。

请两对。(感觉怎么样?师生点评)。

你们看,布谷鸟,还在对作者说说什么呢?(想想)。

作者和布谷鸟儿对话,有趣极了,读下面的课文。(学生齐读)。

5。喜鹊的语言作者听懂了吗?请一位学生读课文的第十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

(3)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学生说:中彩票、生宝宝、结婚、过节得到压岁钱等等。

同学们你们的喜事可真多,你们愿意做一只喜鹊来报喜吗?请一位学生读“喳喳喳喳”

有什么喜事吗?(神州飞空,五一劳动节到了过年了,生日快乐,新年驾到,生孩子了,)。

生活中的喜事可真多啊,自己报喜。

(上课听到这里,的确是非常高兴的,但是,我们总是难以感受到鸟语给作者带来些什么?作者为什么喜欢鸟语呢?总是老师在说)。

喜鹊……,所以作者说,请学生读下去,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

6。在与布谷鸟、喜鹊的交谈中,老师还懂得了很多鸟类的语言,还听懂了什么鸟的语言?

(1)师生交流。

还想听一听吗?还想听谁的歌声?它在说什么呢?

师生交流。

还想听谁的?它在说些什么呢?大家来猜想一下。

师生交流(生;多么美丽的早晨啊)。

还想听什么?它在说什么?(啄木鸟)(抓虫子)。

(教师在这里和另外几个点所设计的拓展训练是非常好的,不但在后面的试卷练习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习题,而且对于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这个训练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知识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习题、和教材中例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良好的训练的目的。这一点,我个人非常欣赏)。

7。作者更是鸟儿的知音,他还从鸟儿的身上得到了启示。出示:从……。

(1)这段文字写得非常整齐,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2)指名读。

(3)读得非常认真,但是感情上……。

(4)再请一位学生读――再请一位学生读――齐读之。

同学们作者在和鸟儿接近、交谈的过程中,鸟语不但好听,还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因此,他深切地感受到: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

(1)自己读,你觉得应该怎么样读就怎样读。

(2)指名读。

(3)指导朗读“的确”“好朋友”

(4)冰心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5)齐读。

(6)刚才我们跟着读者听鸟语、对话鸟语……看看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

(7)放录音(一段不是课文中的文字)。

(这里,老师设计了大段大段的描述性的语句,学生听得很美,一种听觉上的享受,很棒的!)。

三、课外练习。

1。这么美的课文,老师发现大家都爱上鸟了,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小练笔:

(1)听鸟语谈感想,找一种鸟,听听鸟鸣,谈谈自己的感受。

我们再找时间来交流交流,好吗?

(这里又是老师在“骗”学生,又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你真的会和学生继续交流吗?是通过邮箱,还是通过信件,还是有其他的方式,我们的老师以为是简简单单随随便便的一句话,但是在孩子稚嫩的心中却留下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你表现得这么出色,哪个孩子不喜欢你呢?他多么期待着和你再次相会啊!但是,这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了……)。

其实,老师的教学水平还是很高的,《鸟语》这篇课文,我上了好几次,但是效果都没有今天听课上得这么好,看来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啊!惭愧了!

桥教案板书篇十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与鸟儿的交谈、猜想鸟语的意思、和鸟儿结下深厚感情的故事,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

3、激发学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树木长出了新叶,花儿张开了笑脸,鸟儿们也迫不及待地亮开歌喉,尽情歌唱,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这美妙的春光吗?鸟儿动听、悦耳的欢叫声给生机勃勃的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鸟语》,让我们跟小作者一起走进鸟语世界,聆听鸟儿的歌声,感受鸟语的美妙。

二、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过渡:我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爱鸟,爱看鸟儿那美丽矫健的身姿,爱听他们的歌声和软语,听爷爷说,还真有人懂鸟语呢!他就是先读一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再说说这个神奇的故事。

2、组织交流:谁愿意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评:真是个有趣的故事;听你讲了这个故事,老师觉得公冶长真的很了不起。)。

3、谁能学着燕子的呢喃软语,来读好燕子的话?指名读。你知道怎样的话叫“呢喃软语”?再来读一读。

4、听了爷爷讲的这个神奇的故事,(引读第3小节)我多想,即使。于是。我想成为鸟儿朋友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啊!

三、学习课文第4―7自然段。

1、我和哪些鸟儿交谈、并听懂了鸟儿的话呢?(板书:布谷、喜鹊)。

2、学习第4―5自然段。

(1)读课文的4―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我对布谷鸟的喜爱,并说说理由。

(2)组织交流:谁能说说为什么把他叫布谷?从哪里可以看出我对布谷鸟的喜爱,先读读句子,再说说理由。

(3)听到布谷鸟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4)有感情地朗读4―6自然段。

3、学习第6节(1)我从喜鹊的叫声中又听懂了什么?为什么听到喜鹊的叫声就想到喜事到家呢?(2)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喜事?配上喜鹊的叫声来说一说。(3)过渡:生活中的喜事可真多啊,所以每当听到喜鹊喳喳喳喳的叫唤时,引读:我心里便有,总是。虽然,但。(4)既然喜鹊是报喜之鸟,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你能读出这种喜气吗?指名读,齐读。(评:谢谢你给大家带来了喜气;老师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希望和安慰;)。

4、小结:同学们,布谷鸟的声声催促,使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听了喜鹊充满喜气的叫声,我觉得它的声音总能给人以,给生活增添。

四、学习课文第7小节。

2、鸟儿的语言丰富极了,一听到他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我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我从鸟儿那里学习到了什么?读第7自然段。

3、你能利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从……。

4、小结:文中的“我”学到了许多,你们也学到了不少。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再读排比句。)。

5、我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经常和鸟儿在一起交谈、聊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深深感受到:鸟语不但好听,还能给我们带来启示,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鸟儿可贵的品质。因此,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感叹――引读: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6、总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多么感人的画面啊!虽然我们没有真的听懂鸟语,但我们也和文中的“我”一样成了鸟儿的朋友。

五、布置作业学完课文,我们都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些可爱的鸟儿,我跟文中的我一样去大自然中跟鸟儿无拘无束地对对话,并仔细观察它的样子,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鸟语。

布谷:不敢疏忽怠慢。

喜鹊: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我们的好朋友。

桥教案板书篇十六

教学目的:

1、了解我跟鸟儿交谈的故事及从中受到的启示,体会我的爱鸟之情。

2、摘录好词好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并从中受到的启示和教育。

教学内容:京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5。

课时分配: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收录一些鸟的叫声。

2、搜集一些鸟的'图片,制作成课件(一棵茂盛的大树,树上停着一些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用我们人类的语言和同伴交流着,通过语言来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同样,动物们也有各自的语言。

2、请同学们来听一听这只鸟儿在说什么呢?(放鸟叫的音效和课件)。

3、看来我们同学还都不太懂鸟儿的语言,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不但非常爱鸟,而且还懂鸟儿说话,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吧,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正音、解词:

1、请同学出声读课文,注意字音要读正确。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作者爱鸟,愿意和鸟交流并与鸟相处的事)。

3、解释词语:软语、怠慢、搏击。

三、深入理解。

(一)、爱鸟。

1、请同学默读第1至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儿能看出作者爱鸟?

2、过渡:正因为作者爱鸟,才能用心和小鸟交谈,懂得它的语言。

(二)、懂鸟、学鸟。

1、作者和布谷鸟是怎么样对话的,从交谈中学到了什么呢?小声读课文。

2、请同学分角色朗读作者与布谷鸟的对话。(教师适时放布谷鸟叫声的音效,让学生明白布谷鸟叫声听起来很像勤劳刻苦的声音)。

3、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从与布谷鸟交谈中学到了什么?(刻苦学习)。

4、自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从喜鹊的语言中得到了什么?(教师适时放喜鹊的叫声)。

5、指名读课文,回答。为什么说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6、小声读课文,作者还从鸟语中学到了什么?

7、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概括:作者都从哪些鸟的鸟语中得到了启示?

四、总结课文,展开想象。

1、作者因为爱鸟,愿意和鸟交谈,成为好朋友,才能懂鸟儿的语言,他又从和鸟的相处中得到了启示,学会了许多道理。(教师随即板书:爱鸟、懂鸟、学鸟)。

2、下面我们再来听听鸟儿们的叫声,请大家用心去聆听,展开想象,听听鸟儿们在说什么呢?(放一些鸟儿叫声的录音)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作业:

1、用心观察其他动物,试着了解他们的语言,看看你能从它们的语言中得到什么启示。

2、摘录好词好句,并背诵。

板书设计:

爱鸟。

懂鸟。

学鸟(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及时板书)。

桥教案板书篇十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疏忽倍感亲切”造句。

教学难点:鸟儿真的有语言吗?探究、

教学资料:

1有关鸟的课件2收集有关鸟的知识(种类等)3写怎样维护鸟的建议书4环保名言、诗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同学活动。

师:今天,俺们来学习《鸟语》。

生:读课题。

师:有鸟语就有。

生:花香。

师:多美的意境啊!鸟语你们懂吗?

生:不懂。

师:那通过查阅资料你们懂了哪些关于鸟语的知识?

生:鸟的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科学家研究了鸟的语言。

师:课文写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生:读。

师:课文讲的是什么?

生:课文讲得是“俺”与鸟儿交谈中得到了乐趣,懂得了人生真正的快乐。

师:现在俺们来同学字,谁将生字读一便。

生:读。

师:你喜欢哪个生字,请给它找朋友?

生:自由说,组成语。

师:这些字里你认为哪个字需要注意?

生:“冶”不能写成“治”。“傻”字右边要注意。

师:一起写一写。描红。

生:描红。

师:字认识了,书也一定会读了,俺们一起读书。生:轮流分节读书。

师:老师觉得文中一个叫公冶长的人很有意思,谁来讲讲他的故事。

生:讲故事。

师:你从故事里听出什么?

生:划、读、写。

师:你划的是哪一句?

生: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型?

生:排比句。

师:读文,觉的排比句读起来像,像什么?

生:诗歌。

师:那它有什么特点?

生:韵律美,有节奏感。

师:那大家读读。

生:读。

师;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的?

生:作者从鸟语中懂得了人生的快乐。作者注意观察,用心体会学会了勤劳尊记。勇敢坚强。

师:你还能从什么鸟身上学到什么?

师:让俺们带着对这句话的感悟读吧!

生:读。

师:还有你认为感受很深的句子吗?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俺多想......跟他们交谈。作者爱鸟,从鸟那找到真正的快乐。作者不追求物质上的利益,只追求精神的快乐。作者充溢了爱心,知足常乐。作者把鸟当做生命乐趣,把鸟当作好朋友。

师:好,你来读这句话。

生:读。

师:还有句子吗?

师:作者仿佛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你仿佛变成了什么?

师:作者喜欢"喜鹊",为什么?

生:因为喜鹊是报喜之鸟,它给人以希望和抚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师;你喜欢什么鸟?

师:老师最喜欢苍鹰,因为它给了俺力量,勇往高峰的坚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生:"还有画眉啦!,黄莺啦!百灵啦!......却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俺有话说.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鸟的语言丰富极了,怎么丰富?

师:对呀!怎么丰富?

生:鸟的叫声有的是在呼唤同伴,有的是寻找食物.有的是在表示快乐.有的是在抚慰受伤的朋友.知音应该是有难同当的朋友知音应该是在朋友倒霉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知音因该是心有灵犀的.

师:作者做出各种猜测,他猜测什么?

生:听到布谷的叫声,猜测,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听到喜鹊的叫声,猜测:“太阳出来了,快出来做工,付出就有回报.”听到小燕子的叫声,猜测:“妈妈在家,快快回家.

师:作者听到鸟叫,还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编编你们心中的故事.

生:写.

师:谁来读读.

生:读。

师:鸟儿的确是俺们的好朋友哇,俺们该怎样维护它呢,让俺们在一首小鸟歌里结束这堂课吧!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092112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