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能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改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挑战。掌握一些好的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总结的质量。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练习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测试。
直接写出得数:
二、自主学习。
1、交流预习作业,指名学生口答。
2、出示天平。
知道这是什么吗?你长大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
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呢?
3、教学例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50+50=100(板书)。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2)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
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3、教学例2,出示例2图。
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
x+50100x+50200x+50=150x+x=200。
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
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
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
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4、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5、教学试一试。
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
三、多层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判断后说说想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第3题。
交流所列方程,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咧?你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一第1题。
能说说每个线段表示的意思吗?方程怎样列呢?
小组中交流列式。
4、完成练习一第2题。
理解题意,说说数量关系式怎样的?
列出方程并交流。
5、完成练习一第3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
42、每日一题。
写出一些方程,并在小组里面交流。
六、板书设计。
方程。
50+50=100x+50100x+50=150。
x+50200x+x=200。
七、预习布置:
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的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交流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对等式第1个性质的探索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测试。
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二、自主学习。
1、交流预习作业。
(1)指名学生回答预习作业。
(2)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
2、教学例3。
(1)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
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的砝码质量写一个等式吗?(20=20)。
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左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失去平衡)。
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在另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或拿走这个10克的砝码)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二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和验算的方法,能正确解方程。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再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文峰大世界推出学生用品大展销,这里是选取其中的几件。
商品上标价分别为(字母表示的为商品价格不知道的):
上衣65元巧克力y元。
钢笔40元皮鞋60元。
书x元文具盒20元。
如果拿100块钱去买商品,用钱的结果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三种情况,大于、小于、等于)。
如果请你自己购物的话,你准备选择什么。
把上面的式子分类,你认为可以怎么分?
1。小组讨论,介绍如何分。
2。教师指出:像这些用等号连起来的算式我们都叫它等式。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师板书。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方程。(板书课题)。
4。提问:这里哪些算式是方程?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用集合圈圈出方程。
知道了什么是方程,你能写出一些方程来吗?试试看,在随练本上写出一个方程。
5。汇报:说说你写的方程是怎样的?
提问:如65+x是方程吗?为什么?
由此看出:具备方程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可以用一句话或者图来表示吗?
说起方程,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呢:我们都知道《九章算术》是我国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是十部算经中最重要的一部。《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绝大多数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中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是它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方程的概念,并系统地总结了方程的解法,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希腊丢番图方程要早三百多年。
《九章算术》反映出我国古代数学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取得在全世界领先发展的地位,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它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它已被译成日、俄、德、法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1、师:大家知道这些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练习求未知数,指名板演。(两题)。
刚才我们求这个方程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因此,我们在解方程时写个“解”字。师补充写解。
其实我们以前求未知数x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解方程。
2、选出方程的解,并画上横线。
x+8=30(x=38x=22)。
x=5是方程()的解。15x=36x=30。
12—x=8(x=4x=20)。
提问:你是怎样找出方程的解的?
3。检验。
师:我们在解方程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代进去的方法算一算,如果它的等式结果和右边相等,说明是正确的,这种就是方程的检验方法。
请大家把书翻到80页,看一下方程的检验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检验的格式,自己任意挑选一题进行检验。
做个游戏,好吗?
1、分组出五题判断题,写出式子,可以是方程,也可以不是方程的,考考其他组,看看哪个组编的题最好。
2、求出最好这组中的两道方程中的解,并检验。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解方程的方法有两种,并掌握这两种方法。
2、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探索新知,出示课本主题图(课件)。
(1)根据图画列方程。
(2)反馈:
a、x+3=9。
b、9―x=3。
c、9―3=x。
(强调:列方程时x不单独出现在等号的一边,因为这样这个方程没有意义。)。
(3)以x+3=9为例教学解方程。
三、课堂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一题。
2、解下列方程。(用两种方法解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四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和验算的方法,能正确解方程。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再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过程预设:
一、情境创设。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文峰大世界推出学生用品大展销,这里是选取其中的几件。
商品上标价分别为(字母表示的为商品价格不知道的):
上衣65元巧克力y元。
钢笔40元皮鞋60元。
书x元文具盒20元。
如果拿100块钱去买商品,用钱的结果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三种情况,大于、小于、等于)。
如果请你自己购物的话,你准备选择什么。
二、观察讨论:把上面的式子分类,你认为可以怎么分?
1.小组讨论,介绍如何分。
2.教师指出:像这些用等号连起来的算式我们都叫它等式。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师板书。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方程。(板书课题)。
4.提问:这里哪些算式是方程?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用集合圈圈出方程。
知道了什么是方程,你能写出一些方程来吗?试试看,在随练本上写出一个方程。
5.汇报:说说你写的方程是怎样的?
提问:如65+x是方程吗?为什么?
由此看出:具备方程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可以用一句话或者图来表示吗?
说起方程,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呢:我们都知道《九章算术》是我国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是十部算经中最重要的一部。《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绝大多数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中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是它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方程的概念,并系统地总结了方程的解法,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希腊丢番图方程要早三百多年。
《九章算术》反映出我国古代数学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取得在全世界领先发展的地位,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它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它已被译成日、俄、德、法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四、解方程。
1.师:大家知道这些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练习求未知数,指名板演。(两题)。
刚才我们求这个方程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因此,我们在解方程时写个“解”字。师补充写解。
其实我们以前求未知数x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解方程。
2.选出方程的解,并画上横线。
x+8=30(x=38x=22)。
x=5是方程()的解。15x=36x=30。
12-x=8(x=4x=20)。
提问:你是怎样找出方程的解的?
3.检验。
师:我们在解方程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代进去的方法算一算,如果它的等式结果和右边相等,说明是正确的,这种就是方程的检验方法。
请大家把书翻到80页,看一下方程的检验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检验的格式,自己任意挑选一题进行检验。
五、巩固练习。
做个游戏,好吗?
1.分组出五题判断题,写出式子,可以是方程,也可以不是方程的,考考其他组,看看哪个组编的题最好。
2.求出最好这组中的两道方程中的解,并检验。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五
“用字母表示数”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的第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的。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简易方程、周长、面积、体积等字母公式的基础。它是学生学习数的概念方面的一次重大发展,是学生有算术到代数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
1.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用字母表示的计算公式和预案算律,对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也比较熟悉,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作用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有一定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表示电视台标、地名、组织等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3.学生学习该内容的困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从熟悉的算式引出含有字母的式子,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学生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也非常不适应。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实情境,让学生再体会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1.在现实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字母表示数进行表达与交流,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
2.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数感、符号感。
3.通过数学活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1、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利用向袋子里放笔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2、在对比交流中,深化理解概念。
利用前后袋子笔的数量关系,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直接出示课题。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用字母表示的?
二、互动探究。
1.用字母表示数。
咱们班一共有()人,老师带来了()笔。
预设:学生用数字猜测。
提问:你们能确定这些答案是正确的吗?
预设:学生用字母表示。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讨论分析:我们不确定里面有几支笔,但对于a你知道些什么(引出范围)。
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情境二:向袋子里加2支笔。
提问:现在你能确定里面有几支笔吗?那你怎么表示呢?
预设:a。
反馈:用a表示合适吗?
另一个字母b。
反馈:与原来袋子不同了,不能用a表示(不同的未知数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a+1。
比较分析:b和a+1哪个更好。
反馈:a+1既能表示2号袋子里的笔,又能表示比1号袋子多了一支笔。
爸爸比小红的年龄大30岁,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爸爸和小红的年龄。
假设小红的年龄是10岁,你知道爸爸的年龄吗?
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每支笔为2元,你知道老师买这笔需要多少钱吗?全校所有需要的笔呢?(2n)。
刚才我们用2n表示全校所有笔的价钱,4m你认为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六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重难点是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和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本信息窗展示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的图片以及相关文字说明。其主要信息有白鳍豚数量的变化情况;野生和人工养殖的大熊猫数量的关系;与人工繁育东北虎数量的比较。根据上述信息,引导学生提出相应问题,进而研究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在经历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图片。(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动物图片)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今天这节课,就以这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提问: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1980年约有400只,比多300只。
(2)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根据1980年约有400只,比20多300只这句话写出等量关系式。
(4)教师板书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等量关系式,并提问: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吗?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学生汇报:如用a表示2004年的白鳍豚只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a+300=400。
(5)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未知数。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字母x来表示未知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x+300=400(板书)。
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
根据x+300=400:等号左边求得是哪一年的只数?(1980年的`只数)等号右边是哪一年的只数?(1980年的只数)像上面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等式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借助天平研究一下。(出示天平)。
(1)提问:你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如果学生对天平的用途、构造及使用方法不了解,教师可以做简单的介绍。)。
(2)天平的左盘放了一个正方体,右盘是100克的砝码。放正方体的一头重。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天平平衡吗?右盘加上5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
(3)天平左盘放入10克砝码,右盘放入20克砝码。提问:观察天平平衡了吗?如何使它平衡?(左边再加上10克的砝码就平衡了。)提问:根据天平平衡的道理,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这个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10+10=20(板书)。
(4)天平左盘放入一个20克砝码和一个小正方体,右盘放入50克砝码。谈话:小正方体的重量我们不知道,可以用x克来表示。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可以怎样写。20+x=50(板书)。
(5)出示两台平衡的天平:一台左盘放两个50克砝码,右盘放一个100克砝码。另一台左盘放4个x克的小方块,右盘放一个200克砝码。要求: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50+50=1004x=200(板书)。
(6)谈话: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天平平衡的现象可以用等式来表示。像前面我们研究的x+300=400借助天平就容易理解了。
3、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1)提问:继续看大熊猫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004年,我国野生大熊猫约有1600只,是人工养殖大熊猫数量的10倍。
(3)学生打开教科书57页,结合图示进一步理解以上等量关系。
4、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1)提问:继续看东北虎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预计到20,全国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的东北虎数量将达到1000多只,比20的3倍还多100只。
(2)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先用文字表示出东北虎2003年的只数与2010年只数的等量关系,再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最后画一画,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等式。
(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同学交流。学生汇报:2003年的只数3+100=2010年的只数列式为:3x+100=1000(板书)画图为:天平的左盘是3个x和一个100,右盘是1000。提问:这里的x表示什么?(x表示2003年的只数。)。
5、揭示方程的意义。
(1)提问:刚才我们研究出这么多的等式,像x+300=40010+10=2020+x=5050+50=1004x=20010x=16003x+100=1000,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引导学生分成两类:含有字母的是一类,不含字母的是一类。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这类等式叫做方程。(板书)。
(2)组织学生讨论:x+5是不是方程?2+3=5是不是方程?说明理由。
(3)组织学生交流:判断是不是方程,你觉得必须符合什么条件?方程必须含有未知数,还必须是等式。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1、出示自主练习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出示自主练习2,看图列方程。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出示自主练习3,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这节课我们以国家保护动物为话题,认识了方程,方程可以为我们的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七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知识重点解方程的规范步骤。
教学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2)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用于解方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
出示p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
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二、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三、方程的检验。
p58例1p59例2。
=6+3。
=9。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课堂练习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强调书写格式。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有什么区别。
(2)解方程要按照什么样的格式来写?
(3)如何检验呢?格式又是怎么样的?
课后追记。
本课应用方程平衡原理来解方程,要注意的是检验方程的时候,最后一句话,所以××是方程的解(这里的××学生容易写成方程右边的值)。
第7课时:解方程(2)。
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知识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在哪些情况下变换仍然保持不变呢?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完全可以,因为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
教学过程新知学习。
(一)教学例1。
抽答。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板书:x+3-3=9-3。
化简,得到x=6。
这就是方程的解,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方程的?
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追问: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要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还需要验算。怎么验算呢?可抽学生回答。
=6+3。
=9。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二)教学例2。
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我们再来解一个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八
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练习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课件。
一、预习测试。
直接写出得数:
二、自主学习。
1、交流预习作业,指名学生口答。
2、出示天平。
知道这是什么吗?你长大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
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呢?
3、教学例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50+50=100(板书)。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2)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
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教学例2,出示例2图。
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
x+50100x+50200x+50=150x+x=200。
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
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
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
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4、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5、教学试一试。
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
三、多层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判断后说说想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第3题。
交流所列方程,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咧?你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一第1题。
能说说每个线段表示的意思吗?方程怎样列呢?
小组中交流列式。
4、完成练习一第2题。
理解题意,说说数量关系式怎样的?
列出方程并交流。
5、完成练习一第3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42、每日一题。
写出一些方程,并在小组里面交流。
方程。
50+50=100x+50100x+50=150。
x+50200x+x=200。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九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说理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关注生活,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即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但不是任意的两个数是它的解。
2、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认识二元一次方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特点,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引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激发学习情绪,营造学习气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讨,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
3、通过学练结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大6,这个数是多少?
1、发现新知。
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你认为怎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巩固新知。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1)(2)(3)(4)。
3、师生互动再探新知。
(1)什么是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你能给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一个定义吗?(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若未知数设为,记做,若未知数设为,记做。
4、检验新知。
(1)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2)你能写出方程x-y=1的一个解吗?(再一次让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
5、自我挑战三探新知。
有3张写有相同数字的蓝卡和2张写有相同数字的黄卡,这五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10。设蓝卡上的数字为x,黄卡上的数字为y,根据题意列方程。
请找出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并写出你得到这个解的过程。
学生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体验和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比较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
如果一个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项都为1次方,那么这个整式方程就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有无穷个解,若加条件限定有有限个解。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7、58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4)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重、难点。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单行纸一张。
(五)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复习铺垫。
生:(100+x)克。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2.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1)概念教学: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出示课件)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
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师:xxx同学的想法太棒了!我们一起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屏幕,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师:你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课件显示:100+x-100=250-100)。
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生:x=150(课件显示:x=150)。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我们表扬他。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课件显示x=150的下画线)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
师:(课件显示:方框)。
100+x=250。
100+x-100=250-100。
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课件显示:方框的左边的箭头与解方程。)。
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课件显示:解:)。
师:同时还要注意“=”对齐。
师:都认识了吗?请打开课本第57页将概念读一次,并标上重点字、词。
师: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想法?
生1:“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生2:“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合作,达到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精神。]。
(2)教学例1。
师:要是老师出一个方程,你会求这个方程的解吗?
生:会。
师:请自学第58页的例1的有关内容。
[学生独立学习例1的有关内容,设计意图: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发现]。
师:四人小组讨论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出示例1)左边有x个,右边有3个,一共用9个。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x+3=9(板书:x+3=9)。
师:x+3=9这个方程怎么解?我们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理解,请看屏幕。
师:球在天平不好摆,老师在天平上用方块来代替它。怎样操作才使天平的左边只剩x,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方块,使天平左边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师: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
生:x+3-3=9-3(板书:x+3-3=9-3)。
师:这时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
生:x=6(板书:x=6)。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生1:使方程左右两边只剩x。
生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
师:这个方程会解。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
生:验算。
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
生: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
(板书:
验算:方程的左边=6+3=9。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值。
3.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学习重点:
1.用作图像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值。
2.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学习难点:
1.做图像时要标准、精确,近似值才接近。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计算准确,方法适宜。
学习方法:
先自学课本,用心思考自主学习部分,努力独立完成,再与其他同学讨论未明白的内容。课上展示,针对自己不明白问题多听多问。
自主学习部分:
问题1.(1)方程x+y=5的解有多少组?写出其中的几组解。
(3)在一次函数y=5-x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它们的坐标适合方程x+y=5吗?
(5)由以上的探究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3)由以上探究过程,我们发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除了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还可以用法解方程组;我们还发现可以利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
合作探究:
(1)用做图像的方法解方程组。
(2)用解方程的方法求直线y=4-2x与直线y=2x-12交点。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概念。
2.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3.会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关系解一步简易方程并会检验。
4.培养观察、抽象、总结、概括能力、发展思维。
5.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并会检验。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关键: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学习。
1、解决问题。
出示p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
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
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2、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3、练习。(做一做)。
齐读题目要求。
=5×3。
=15。
所以,x=3是方程的解。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x=2是不是方程5x=15的解。
三、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强调书写格式。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本文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对五年级上册《解方程》进行了教学。本课主要对教学例一和例二进行了教学。
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两个概念;会运用天平平衡的道理解简单的方程。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上,尽量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服务,因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讲解方程的解时,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的,告诉他们:“解方程就是为了求出“方程的解”而“方程的解”是一个神奇的数,由此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练习让学生充分感知“方程的解”的神奇之处。既让学生充分理解“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同时又为最后的检验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次的解方程我让孩子们看成是解谜,是寻宝,比一比看谁找的是宝石,谁找的是石头,用你自己的方法就可以验证。孩子们做的是津津有味,寻得异常开心。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本节课的知识。对于概念的理解也很扎实。
当讲授完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解方程后,马上进行了“填空练习”,这四个练习题的安排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第一个方程中的数是整数,与例题相符合,较容易。第二个方程中的数变成小数,难度有所提高。第三和第四个方程,又有所变化,但解方程的方法是没有变的。从课堂的教学和课后的练习看,学生对解方程掌握的还不错。
通过抢夺小红花等游戏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兴趣!
有少量学生还是对本课的内容练习不是很到位。需要教师在课下不断的指导。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紧紧抓住这一点,教学质量的提高指日可待!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2、使学生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
通过不同题型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方程是描述数量关系的一种常用和有效的数学模型,列方程解决问题具有独特的方法价值。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一、揭示课题。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会根据几个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今天这节课,我们着重复习根据应用题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答,(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方程来解答应用题。同时还要能根据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算术方法或用方程来解答应用题。
2、复习解题步骤。
提问:我们过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板书:(1)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
(2)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答案。
你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为什么?
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按照解题步骤进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板书:关键:找等量关系)因为方程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来的,只有等量关系找正确,对照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才正确。
学生个别口答后再整理。
2、京沪高速公路全长1262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出发,相向而行,每小时分别行120千米和95千米。用计算器算一算,大约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得数保留整数)。
4、完成93页第6题。
(1)理解鞋的码数与厘米数的换算关系。
(2)进行码数与厘米数的换算。
强调:根据题目的'情况,合理选择方法,列算式或列方程。
5、完成93页的第7题。
理解“一种药品降价10%”的含义。
6、完成93页的第8题。
强调:(1)两种衬衫的原价相同,由于打的折扣不同,所以现价不同。(2)108原是这两中衬衫现价的和。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说说解题思路。
两人一组,分组开展活动,适时互换角色。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还有哪些疑问?
学生互说体会。
四、拓展延伸。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难点:应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较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乘法交换律。
(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式子的值的。
3、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
1、复习方程概念。
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板书定义)。
2、做“练一练”第2题。
(1)做“练一练”第3题第一组题。
(2)做“练一练”第3题后两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其中的一组题。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每组两题有什么不同,解方程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强调一定要先看清题,按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然后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3)做“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列出方程。指名口答方程,老师板书。提问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复习了哪些知识?你进一步明确了什么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完成“练一练”第4题解方程;练习十四第2题,第3题后三题,第4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四第3题前三题、第5题。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十六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知识重点解方程的规范步骤。
教学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2)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用于解方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
出示p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
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二、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三、方程的检验。
p58例1p59例2。
=6+3。
=9。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课堂练习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强调书写格式。
小结与作业。
课后追记。
本课应用方程平衡原理来解方程,要注意的是检验方程的时候,最后一句话,所以××是方程的解(这里的××学生容易写成方程右边的值)。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内容:教材第67—68页例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2、能力目标: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情感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学方法:质疑引导。教学资源:课件、投影仪教学流程:。
作业设计:
1、必做题: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一题。
2、选做题:解方程:x+0.3=1.8。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篇十八
理解掌握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概念。
2.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3.会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关系解一步简易方程并会检验。
4.培养观察、抽象、总结、概括能力、发展思维。
5.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并会检验。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关键: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学习。
1、解决问题。
出示p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
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
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2、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3、练习。(做一做)。
齐读题目要求。
=5×3。
=15。
所以,x=3是方程的解。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x=2是不是方程5x=15的解。
三、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强调书写格式。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0948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