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热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3:59:17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热门14篇)
时间:2023-11-12 13:59:17     小编:梦幻泡

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设计,促进个体发展。在编写教案时,要注重任务分析和教学要求的明确,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些范文中的教案设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篇一

师:出示小熊一家,今天我们来和小熊一家做朋友。来,打个招呼吧!(你们好!)。

师:都来了谁呀?(爸爸、妈妈、宝宝)。

师:哪个是熊宝宝呀?(个头最矮)熊爸爸在哪?(服装上可以看出;而且熊爸爸个子最高、说明它平时吃的也很多,身体很强壮!)熊妈妈的个子?(不高也不矮。)。

总结:大家根据“个子”高矮认出了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

师:小熊一家长得这么健壮,猜猜它们喜欢吃些什么东西。(幼猜)。

它们究竟喜欢吃什么呢?看!几种食物?(幼认识:玉米、鱼、蜂蜜、苹果)品种真丰富啊!

二、分配食物。

师:它们还有自己喜欢的碗呢!这里有三只碗,看看哪只碗适合爸爸用,为什么?(爸爸大吃得多,大碗适合爸爸)蓝色的小碗给谁用?(小熊)为什么?(小熊最小用小碗)妈妈个子不高也不矮用不大也不小的碗。

总结:三个大小不一样的碗,小的给宝宝,大的给爸爸,不大不小的给妈妈。这样可真合适。

师:碗分好了,开饭罗!看看这三瓶蜂蜜怎么分呢?

师:爸爸吃哪瓶?(最高的)最高的那瓶蜂蜜多还是少?(多)爸爸个子最大当然要吃最多的了;妈妈个子不高也不矮吃第几瓶?(第*瓶)都一致认为;宝宝个子小,就吃最矮的那瓶。都难不倒你们!

(点图)。

总结:原来一样粗的瓶子,我们可以从高低上看出,高瓶的蜂蜜比较多,矮瓶的蜂蜜比较少。

3、出示玉米图。师:诶!这玉米一样高,怎么分呢?熊爸爸饭量最大吃哪根玉米?为什么?(幼:最大的)。

师:哪根最大?哪里大?哦!这叫什么?(粗)(幼儿做动作粗和细)。

总结:原来一样高的东西,我们看粗细也能知道,粗的,食物多一些,细的,食物少一点,不粗不细的食物不多也不少。这样分合适吧!

师:接下来要吃什么呢?(苹果)看看一共有几只苹果,你是怎么数的?(幼儿说,然后一起数)。

总结:是呀!只要找到一个点,顺着数就能知道有多少个苹果了。

师:那苹果怎么分比较合适呢?(出示图卡)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并请他们操作:分苹果并陈述理由。很好!你考虑到了,熊爸爸饭量最大需要多一点。在后面桌子上的盒子里有6只苹果,你们都去分分看。找出最合适的分法。分好后,放到椅子下面来。

总结:三只熊的分法和我们一样吗?点图。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篇二

熊有胖胖的身体、黑黑的眼睛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动物,随着动物主题的开展,最近孩子们非常喜欢《三只熊》这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中的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的床、椅子等都对应了物体的大小,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有这样一条目标: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抓住这两个契机,通过故事情境的继续延伸,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更好的引发小班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整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故事情境中快乐的学、快乐的玩。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篇三

1、通过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大小、多少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三只熊的早餐》的图片12幅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6个“苹果“及画有三只熊的底板一张。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导入

师:(1)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幼儿回答)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3)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

2、师小结

(二)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小熊一家分配食物,感知物体的大小、多少多少与三只熊的关系。

1、分餐具并陈述理由

(1)师:吃东西前要准备什么呀?(幼儿回答)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小不同的餐具

师:这些碗怎么分给小熊一家呢?(幼儿回答)

(3)师小结

2、分蜂蜜并陈述理由

(1)师:三瓶不一样多地蜂蜜怎么分给小熊的一家呢?(幼儿回答)

(2)师小结

3、分玉米并陈述理由

(1)师:三根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给小熊的一家呢?(幼儿回答)

(2)师小结

4、操作游戏

(1)师: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给小熊的一家呢?请小请小朋友们来帮他们分一下,他们是这么分的:熊爸爸吃得最多,熊宝宝吃得最少,熊妈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根据画有三只熊的底板,进行操作活动师,师巡视指导。

(3)评价

展示幼儿操作板,并请2—3名幼儿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分法与理由。

(三)延伸活动:思考留下的疑问

1、找找剩下哪样东西没有分,猜猜熊爸爸会找哪个盒子里的鱼。

2、打开盖子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分鱼。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篇四

设计思路:

“家”是孩子们最亲近、最熟悉的生活内容。小班的孩子更是对“娃娃家”的游戏情有独钟,乐此不疲。他们已能非常清晰地分清“家”里的不同人物角色,且乐意在游戏中用各种装扮道具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模仿不同家庭成员的行为。基于孩子们比较丰富的生活、游戏经验,借助小熊这一动物卡通形象,预设本次活动。

活动以介绍小熊一家、三只熊表演、扮演三只熊为主线,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培养幼儿仔细观察、比较、模仿等能力;同时以琅琅上口、节奏简单明快的歌曲为载体,在听听、唱唱、演演的活动中,激发幼儿模仿和尝试大胆表现的兴趣和愿望,初步尝试和同伴分角色表演的活动形式。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愿意边唱边跳用动作表现三只熊的不同特征。

2、在音乐游戏中,感受与同伴、家人在一起相亲相爱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课件、自制小房子、小熊玩偶、装扮道具(自制领带、围兜、项链)等。

活动过程:

一、理解歌词、感受特征。

1、创设情景,引起兴趣:

出示自制小房子:这是哪个小动物的家(引导幼儿观察)。

里面住着谁。

2、感受、表现动物特征。

请出熊爸爸:

引导幼儿有礼貌地敲门:老师示范,再集体练习(引导幼儿击掌发出有节奏的敲门声:熊爸爸,熊爸爸,请出来!)。

看,熊爸爸戴着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熊爸爸)。

熊爸爸有什么本领(根据幼儿回答,适时地穿插语言节奏:熊爸爸,会开车......)。

集体夸夸熊爸爸。(带领幼儿有节奏地一边拍手一边夸夸熊爸爸,如“熊爸爸,力气大!”等)。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模仿表现熊爸爸力气大的动作。

请出熊妈妈:

请个别幼儿敲门,用好听的声音请出熊妈妈。(熊妈妈,熊妈妈,请出来!)。

熊妈妈长得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夸夸熊妈妈。(熊妈妈,真漂亮。)。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模仿、做做表现“漂亮”的动作。

请出熊宝宝:

我们一起用好听、有礼貌的声音来请熊宝宝。(熊宝宝,熊宝宝,请出来!)。

戴上围兜的熊宝宝看上去怎么样(引导幼儿夸夸熊宝宝:熊宝宝,真可爱。)。

一起学学熊宝宝可爱的模样。

3、小结:小熊一家多么幸福开心啊,相亲相爱一家人!

二、自主装扮、表达表现。

1、欣赏音乐课件,理解歌词。

熊宝宝一家来给我们表演节目了,仔细看一看,听一听,它们唱了些什么(幼儿观看歌曲flash,回忆、理解歌词内容)。

2、幼儿学唱:

师播放歌曲录音,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表演唱。

装扮表演:师出示自制“领带”、“项链”和“围兜”,幼儿自由选择道具装扮,进行歌曲表演。

幼儿自主选择同伴,组成小熊一家,和同伴一起表演。(结束)。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篇五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画有三只熊的底板、ppt

一、观察图片、找出熊爱吃的食物。

1.出示小熊:这是谁的家?它们家有几只熊,猜猜分别是谁?

2.小熊一家要吃早餐了,找找哪些东西是熊喜欢吃的。

二、分配食物,感知熊大小与数量

1.分配餐具并陈述理由

2.分玉米和蜂蜜罐并陈述理由

3.操作游戏:分苹果并陈述理由

三、延伸活动:思考留下的疑问

1.找找剩下哪样东西没有分,猜猜熊爸爸会找哪个盒子里的鱼。

2.打开盖子引发思考

整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教学方法多样,运用了比较法、游戏法等。活动中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知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幼儿思维活跃,大胆发言,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问题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气氛活跃,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篇六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有客人来做客噢,看,来了几位客人?(3位)我们一起来数数,1,2,3,数到3就是3,噢,有三位客人。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请小熊一家吃饭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2.师:看老师为它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出示玉米、鱼、蜂蜜、苹果)吃饭当然要用餐具。瞧瞧,我给它们准备了什么餐具?(碗)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颜色,大小)。

3.师:哪只碗应该给爸爸比较合适呢?为什么?哪只给宝宝?为什么?这只碗是大的还是小的?(不大不小)应该给谁的?(妈妈)。

4.师:爸爸长得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红色大碗是给爸爸的。小熊最小,绿色的小碗给熊宝宝,熊妈妈不大也不小,用绿色的不大不小的碗刚刚好。

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2.师:谁愿意来帮我把这三瓶蜂蜜送给三位客人?(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4.师:他送的对吗?看小熊一家拿到合适的蜂蜜,非常高兴,听他们在说什么?(谢谢)那我们要说什么呢?(不用谢)。

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

2.幼儿操作:

师:桌上为你们准备好了玉米材料,请你们帮我送给小熊一家,要仔细看清楚咯,哪个玉米送给熊爸爸吃?哪个给熊妈妈吃?哪个给熊宝宝吃?别送错了。

3.评价幼儿操作情况:

师:都送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送的?为什么?

谁还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送的?你们同意吗?

4.小结:原来三根玉米虽然一样高,可是粗细不一样,粗的多,细的少一点,我们赶紧把玉米送给小熊它们吃吧。(师操作)。

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

1.师:嗯,接下来该送第几样了?(第三样),看,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6个,123456数到6就是6),6个苹果该怎么分呢?那我们来听听小熊它们的意见好吗?(放录音)熊爸爸说:我个子最大,吃得最多,熊宝宝说:我个子最小,吃得最少,熊妈妈说:我个子不大也不小,所以吃得不多也不少。

2.师:听清楚他们是怎么说的吗?(熊爸爸吃得最多,熊宝宝吃得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3.师:现在请你们帮三只熊分一分苹果,注意咯:每只熊都要吃到,而且要全部分完。(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重复讲述要求注意咯:三只熊都要吃到,要全部分完。)。

4.评价。

师:看看他是怎么送的?对不对?他呢??谁跟他一样?

六、情境“分鱼”

1.师:还有什么好吃的没有送上来?还记得吗?(鱼)看这里有几个盒子?盒子上有什么?(数字)这些数字你们都认识吗?这是几?这是几?这个呢?2、3、6这几个数字和鱼有什么关系呢?告诉你们哦,盒子上的数字代表鱼的个数。数字6的盒子里有6条鱼。数字2的盒子里有2条鱼,数字3的盒子里有三条鱼。

2.师:那哪个盒子给爸爸?(6条鱼的)宝宝呢?(2条鱼的)妈妈呢?(3条鱼的)到底合不合适呢?我们来看看。

3.师:把6条小鱼给熊爸爸,合适吗?那熊爸爸应该给他那盒鱼?熊妈妈呢?熊宝宝呢?

4.师小结:有的时候呀,数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时数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这个问题有点难,等我们长大了就明白了。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篇七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

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

那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导语: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

2、哪知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

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

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个是1号瓶……

3、几号瓶给熊爸爸吃?为什么?

几号瓶给熊宝宝吃?幼儿园教案为什么?

几号瓶给熊妈妈?为什么?

4、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

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

小结: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

2、幼儿复述要求:他们是怎么分的?

3、幼儿走到桌边进行操作活动。教师重复讲述要求: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

4、幼儿带着自己的操作卡回到座位上

5、评价

(1)把错的拿出来:对不对?

(2)出示对的:对不对?谁跟他一样?问问爸爸妈妈对不对?

六、情境"分鱼"

1、引导语:第四样早餐是鱼。盒子上有什么?什么意思啊?

3、揭开盒子:我们来看看。6条什么样的鱼?

4、现在还是把6条小鱼给爸爸吗?

5、小结:有的时候数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时数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这个问题有点难,等我们长大了就明白了。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篇八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3个玉米、6个苹果。

2.白板课件。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有客人来做客噢,看,来了几位客人?(3位)我们一起来数数,1,2,3,数到3就是3,噢,有三位客人。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请小熊一家吃饭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2.师:看老师为它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出示玉米、鱼、蜂蜜、苹果)吃饭当然要用餐具。瞧瞧,我给它们准备了什么餐具?(碗)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颜色,大小)。

3.师:哪只碗应该给爸爸比较合适呢?为什么?哪只给宝宝?为什么?这只碗是大的还是小的?(不大不小)应该给谁的?(妈妈)。

4.师:爸爸长得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红色大碗是给爸爸的。小熊最小,绿色的小碗给熊宝宝,熊妈妈不大也不小,用绿色的不大不小的碗刚刚好。

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2.师:谁愿意来帮我把这三瓶蜂蜜送给三位客人?(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4.师:他送的对吗?看小熊一家拿到合适的蜂蜜,非常高兴,听他们在说什么?(谢谢)那我们要说什么呢?(不用谢)。

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

2.幼儿操作:

师:桌上为你们准备好了玉米材料,请你们帮我送给小熊一家,要仔细看清楚咯,哪个玉米送给熊爸爸吃?哪个给熊妈妈吃?哪个给熊宝宝吃?别送错了。

3.评价幼儿操作情况:

师:都送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送的?为什么?

谁还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送的?你们同意吗?

4.小结:原来三根玉米虽然一样高,可是粗细不一样,粗的多,细的少一点,我们赶紧把玉米送给小熊它们吃吧。(师操作)。

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

1.师:嗯,接下来该送第几样了?(第三样),看,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6个,123456数到6就是6),6个苹果该怎么分呢?那我们来听听小熊它们的意见好吗?(放录音)熊爸爸说:我个子最大,吃得最多,熊宝宝说:我个子最小,吃得最少,熊妈妈说:我个子不大也不小,所以吃得不多也不少。

2.师:听清楚他们是怎么说的吗?(熊爸爸吃得最多,熊宝宝吃得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3.师:现在请你们帮三只熊分一分苹果,注意咯:每只熊都要吃到,而且要全部分完。(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重复讲述要求注意咯:三只熊都要吃到,要全部分完。)。

4.评价。

师:看看他是怎么送的?对不对?他呢??谁跟他一样?

六、情境“分鱼”

1.师:还有什么好吃的没有送上来?还记得吗?(鱼)看这里有几个盒子?盒子上有什么?(数字)这些数字你们都认识吗?这是几?这是几?这个呢?2、3、6这几个数字和鱼有什么关系呢?告诉你们哦,盒子上的数字代表鱼的个数。数字6的盒子里有6条鱼。数字2的盒子里有2条鱼,数字3的盒子里有三条鱼。

2.师:那哪个盒子给爸爸?(6条鱼的)宝宝呢?(2条鱼的)妈妈呢?(3条鱼的)到底合不合适呢?我们来看看。

3.师:把6条小鱼给熊爸爸,合适吗?那熊爸爸应该给他那盒鱼?熊妈妈呢?熊宝宝呢?

4.师小结:有的时候呀,数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时数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这个问题有点难,等我们长大了就明白了。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篇九

设计思路:

熊有胖胖的身体、黑黑的眼睛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动物,随着动物主题的开展,最近孩子们非常喜欢《三只熊》这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中的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的床、椅子等都对应了物体的大小,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有这样一条目标: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抓住这两个契机,通过故事情境的继续延伸,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更好的引发小班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整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故事情境中快乐的学、快乐的玩。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通过观察与比较感受物体的大小、粗细、数量多少与三只熊的对应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课件、幼儿操作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熊一家。

1.播放ppt,出现小熊一家。

1.(故事导入)小熊一家来做客啦!熊爸爸最高最大,熊宝宝最小最矮,熊妈妈不大也不小!

1.小熊一家都喜欢吃哪些东西?

1.播放ppt,出示熊爱吃的食物。

1.播放ppt,出示三套餐具。

1.小熊一家要吃早餐啦,给熊爸爸最大的餐具,因为熊爸爸最高大胃口也最大,给熊宝宝最小的餐具,因为熊宝宝最小吃的也最少,给熊妈妈不大也不小的餐具,因为熊妈妈的'不高也不矮,吃的不多也不少。

1.播放ppt,出现3根玉米和3罐蜂蜜。

1.早餐要开始啦,这些食物怎么分给小熊一家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

小结:最高的那罐蜂蜜给熊爸爸,最矮的给熊宝宝,不高也不矮的给熊妈妈;最粗的玉米给熊爸爸,最细的给熊宝宝,不粗也不细的给熊妈妈。

三、为小熊一家分苹果。

1、播放ppt,出现6只苹果。这里一共有几只苹果?

2、三只熊都要吃苹果,我们该怎么分呢?请你试一试?(幼儿操作)。

1.你是怎么分的?(幼儿介绍,情感导向)。

三只熊的苹果一样多。

爸爸妈妈舍不得吃留给熊宝宝吃。

小熊很爱爸爸妈妈,把自己的苹果分给他们吃。

你们分的都不错,都是有爱心的宝宝。

4、熊爸爸说还想多吃点,熊妈妈说我吃的正好,熊宝宝说吃的太饱了,该怎么分?请你试一试?(幼儿操作)。

小结:分给熊爸爸3只苹果,他的苹果最多,给熊宝宝一只苹果,它的苹果最少,给熊妈妈2只苹果,它的苹果不多也不少。

四、延伸活动。

1、出示三个盒子,请幼儿观察盒子上的数字,猜一猜熊爸爸会找哪个盒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篇十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a、按特征分类。

b、制作特征标记。

——教师指着一个格子中的圆形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说说:这里是什么图片?它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引导幼儿用画圆来表示)。

——接着引导幼儿制作三角形,方形,大、小标记,指导方法同上。

2、操作活动。

a、第一、二、三组。

——制作大小标记: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大小分别将大动物或小动物圈在一起,再在方框中画出大、小标记。

b、第四、五、六组。

——制作形状标记: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将相同形状的物体圈在一起,并在旁边的方框里画出形状标记。

——观察各种形状的积木,请你给三角形的积木涂色。

3、指导幼儿操作,并进行活动评价。

活动目标:尝试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制作形状或大小标记。

活动准备:1、教具:大小三角形各一个,大小圆形各一个;大小方形各一个。

2、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支笔。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篇十一

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尝试进行配对。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白纸人手一张、6个苹果,幼儿园ppt课件。

一:过程。

1今天蒋老师不仅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请来了,还请来了动物朋友,猜猜会是谁呢?

2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是谁呢?

3就小熊一个人吗?

4不仅小熊,还有熊爸爸,熊妈妈,那哪个是熊爸爸呢?为什么?

(一般爸爸多比较高大,所以最高的这个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呢?为什么?

(熊宝宝还是小宝宝所以长的比较矮些)那哪个是熊妈妈呢?为什么?

(妈妈长的不高也不矮,比爸爸要矮,比小熊要高)。

二:过程。

2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准备吃什么呢?

3一共几样东西呢?(3)牢牢的记住这三样东西哦。

三:过程。

1早餐要开始了,吃早餐前先要准备餐具,那个是给爸爸的呢?为什么?

(一般爸爸的胃口比较大,吃的比较多,所以用大碗)哪个是给宝宝的呢?为什么?

(宝宝的胃口小,吃的少,用小碗就可以了)那个是给妈妈的呢?为什么?

(矮的瓶子里是蜂蜜少,小熊胃口小,给他吃)哪瓶蜂蜜给妈妈吃呢?为什么?

哪个给小熊吃呢?为什么?

哪个给妈妈吃呢?为什么?

(这个玉米长要胖,就是粗,粗的玉米身上的玉米要多,所以给爸爸吃,瘦的,就是细的玉米,细的玉米身上玉米要少,所以给熊宝宝吃。中间这个玉米,不粗不细,身上的玉米不多不少,正好给熊妈妈吃。)六:要吃第三样东西,是什么呢?(苹果)这里有几个苹果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六个)这六个苹果怎么分了?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明确要求: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而且要全部分完。

总结:有的时候数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时数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这个问题有点难,等我们长大了就明白了。

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老师这里也有苹果,你们想不想吃?那我们先去洗手吧!!

《三只小熊的早餐》的数学活动是让孩子在故事情节中认识三只熊,在对家庭成员的认识中区分大小和比较的大与小,高矮和比较高与矮,由此帮助三只熊分早餐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大、中、小;在操作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让幼儿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3个玉米、6个苹果。

2、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有客人来做客噢,看,来了几位客人?(3位)我们一起来数数,1,2,3,数到3就是3,噢,有三位客人。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请小熊一家吃饭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2、师:看老师为它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出示玉米、鱼、蜂蜜、苹果)吃饭当然要用餐具。瞧瞧,我给它们准备了什么餐具?(碗)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颜色,大小)。

3、师:哪只碗应该给爸爸比较合适呢?为什么?哪只给宝宝?为什么?这只碗是大的还是小的?(不大不小)应该给谁的?(妈妈)。

4、师:爸爸长得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红色大碗是给爸爸的。小熊最小,绿色的小碗给熊宝宝,熊妈妈不大也不小,用绿色的不大不小的碗刚刚好。

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2、师:谁愿意来帮我把这三瓶蜂蜜送给三位客人?(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4、师:他送的对吗?看小熊一家拿到合适的蜂蜜,非常高兴,听他们在说什么?(谢谢)那我们要说什么呢?(不用谢)。

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

2、幼儿操作:

师:桌上为你们准备好了玉米材料,请你们帮我送给小熊一家,要仔细看清楚咯,哪个玉米送给熊爸爸吃?哪个给熊妈妈吃?哪个给熊宝宝吃?别送错了。

3、评价幼儿操作情况:

师:都送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送的?为什么?

谁还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送的?你们同意吗?

4、小结:原来三根玉米虽然一样高,可是粗细不一样,粗的多,细的少一点,我们赶紧把玉米送给小熊它们吃吧。(师操作)。

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

1、师:嗯,接下来该送第几样了?(第三样),看,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6个,123456数到6就是6),6个苹果该怎么分呢?那我们来听听小熊它们的意见好吗?(放录音)熊爸爸说:我个子最大,吃得最多,熊宝宝说:我个子最小,吃得最少,熊妈妈说:我个子不大也不小,所以吃得不多也不少。

2、师:听清楚他们是怎么说的吗?(熊爸爸吃得最多,熊宝宝吃得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3、师:现在请你们帮三只熊分一分苹果,注意咯:每只熊都要吃到,而且要全部分完。(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重复讲述要求注意咯:三只熊都要吃到,要全部分完。)。

4、评价。

师:看看他是怎么送的?对不对?他呢??谁跟他一样?

六、情境“分鱼”

1、师:还有什么好吃的没有送上来?还记得吗?(鱼)看这里有几个盒子?盒子上有什么?(数字)这些数字你们都认识吗?这是几?这是几?这个呢?2、3、6这几个数字和鱼有什么关系呢?告诉你们哦,盒子上的数字代表鱼的个数。数字6的盒子里有6条鱼。数字2的盒子里有2条鱼,数字3的盒子里有三条鱼。

2、师:那哪个盒子给爸爸?(6条鱼的)宝宝呢?(2条鱼的)妈妈呢?(3条鱼的)到底合不合适呢?我们来看看。

3、师:把6条小鱼给熊爸爸,合适吗?那熊爸爸应该给他那盒鱼?熊妈妈呢?熊宝宝呢?

4、师小结:有的时候呀,数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时数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这个问题有点难,等我们长大了就明白了。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篇十三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flash课件。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导语: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

2、哪知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

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个是1号瓶……。

3、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

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

小结: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

2、幼儿复述要求:他们是怎么分的?

3、幼儿走到桌边进行操作活动。教师重复讲述要求: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

4、幼儿带着自己的操作卡回到座位上。

5、评价:

(1)把错的拿出来:对不对?

(2)出示对的:对不对?谁跟他一样?问问爸爸妈妈对不对?

六、情境"分鱼"。

1、引导语:第四样早餐是鱼。盒子上有什么?什么意思啊?

3、揭开盒子:我们来看看。6条什么样的鱼?

4、现在还是把6条小鱼给爸爸吗?

5、小结:有的时候数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时数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这个问题有点难,等我们长大了就明白了。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吴佳瑛篇十四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观察图片、找出熊爱吃的食物。

1、出示小熊:这是谁的家?它们家有几只熊,猜猜分别是谁?

2、小熊一家要吃早餐了,找找哪些东西是熊喜欢吃的。

二、分配食物,感知熊大小与数量。

1、分配餐具并陈述理由。

2、分玉米和蜂蜜罐并陈述理由。

3、操作游戏:分苹果并陈述理由。

三、延伸活动:思考留下的疑问。

1、找找剩下哪样东西没有分,猜猜熊爸爸会找哪个盒子里的鱼。

2、打开盖子引发思考。

整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教学方法多样,运用了比较法、游戏法等。活动中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知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幼儿思维活跃,大胆发言,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问题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气氛活跃,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123613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