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教案(专业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5:01:25
复习课教案(专业19篇)
时间:2023-11-12 15:01:25     小编:LZ文人

教案是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教案的编写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合理性,以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下面是一些优秀教案范例,供教师们参考借鉴。

复习课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分析:《纲要》中要求,要引导3-4岁的幼儿会点数3以内的物体,初步感知3以内物体的量。对于量的感知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也是幼儿开始积累数学感性经验首先遇到的问题之一。基于对幼儿情况的分析及对《纲要》的解析,本次活动主要内容是引导幼儿复习“以4内点数”,小动物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幼儿所熟悉,所以此次活动是以帮助小熊请客这一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把教育目标融入其中,符合小班幼儿游戏即生活的特点。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服务生活,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4岁幼儿主要年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主导,注意力容易分散,此时期的幼儿只对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引起强烈情绪的新鲜事物、新异活动有较强的.好奇心。认知活动也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通过日常观察发现,我班幼儿对数数很感兴趣。有一半幼儿能够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数量,但仍不能理解最后一个数即为所数物体的总数。并且,对于按数取物仍较为困难。

认知目标:认识4以内的正确点数。

能力目标:能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4以内的物品,说出总数。

3、情感目标:通过数学活动,体验物品的数量关系。

重点:是认识4以内的点数,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4以内的物品,说出总数。

难点:体验物品的数量关系。

1、物质准备:雪花片若干、小熊头饰、图片(小鸡、小猫、小兔、小狗)各一张。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过4以内的点数。

1、教师以游戏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复习4以内数的点数。

教师:要求小朋友们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

幼儿操作练习,加深幼儿对4以内点数的认识和记忆。

请幼儿根据教师指令拿出相应的雪花片,摆成一排,边拿边数,说出总数。(1、2、3、4)。

活动结束,做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规则:师幼围成一个圆圈,教师示范动作,请幼儿数数这个动作做了几下,跟着老师做几下相同的动作。

小朋友们回家之后,数数家里有几口人。

复习课教案篇二

第93---95页。

1、通过估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算法,提高计算效率。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看题,理解题意,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同学友好合作的态度。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提高计算效率。

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件、投影仪等。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修改意见让学生通过情境,培养计算的正确率。

时间掌握在2.5分钟。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估算的,并明确估算是通过判断进位加还是不进位加进行的。

帮助学生弄懂题意,理出解题思路,再解决实际问题。并利用情境出示的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提出不同的问题加以解决。

可以各种形式让学生提问,求差,求和都行。让学生畅所欲言。

谈话:小朋友,你们看,两只小蚂蚁要过河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呢?不过,帮助小蚂蚁的同学要听老师提一个要求,一定要把题目算对,小蚂蚁才能安全地过河。

出示课件:第7题。

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到达终点。对先到达终点的小组给予表扬,对最后到达的小组要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争取下次比赛获胜。

1、第8题。

学生自己做题,然后同桌对答案,说算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再集体订正。

2、第6题。

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估算方法。

先出示:6+5274+5得数是几十多?

指名估算,并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再出示:48+3。

65+6。

问: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我们会估算了,下面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4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小组汇报。

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估算方法。

估算后,再让学生通过计算检查估算是不是合理。

1、第9题。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看清图意。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你怎样知道哪个队得分最多,是多少分?关键要先知道什么?(各队得的名次和各名次的得分)。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为它计算得分,看谁的动作比较快。四人小组合作。

三队的得分算出来后,你有办法给它们颁奖吗?

看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吗?四人小组讨论。

同学们回家把第9题提些问题考考爸爸妈妈,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教学后记通过估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算法,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看题,理解题意,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同学友好合作的态度。

板书设计:

9、小熊队:15+7=22。

小兔队:10+7+7=24(最多)。

小狗队:10+10=20。

第96---97页。

1:借助“假日小队”这个学生熟悉的题材,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体验每个假日小队中存在的数学,感受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假日小队”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让学生介绍丰富多彩的“假日小队”活动,使学生熟悉本课内容并对本课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再通过师生共同反馈,让学生懂得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更能体会书本上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提出书本以外的问题。

1:导入新课:

2:指导学生汇报活动内容。

3;教师板书课题“假日小队”。

1;出示;“唱歌”情景图。

(1)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唱歌的有几人?伴奏的有几人?

(2)谁能说说蘑菇老师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3)小组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4)指名汇报,板书:15-3=12。

(5)你能说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先讨论,再指名回答。

(6)你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2:出示:“浇水”情景图。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两个条件?

(3)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要求“已经浇了多少棵?”怎样列式计算?板书:35-8=27。

(5)谁能说说算式中各数的意义。指名回答。

3:出示:“看节目”情景图。

(1)仔细观察,看看这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最后进行归纳。

(3)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节目?”应该怎样列式计算?算式中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教师强调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4:出示:“照相”情景图。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讨论、汇报。最后教师归纳。

(4)提问:剩下的胶卷够其余每人照一张吗?

(5)小组讨论、汇报。

5:出示“捡废电池”情景图。

(1)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3)根据图上的三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4)小组讨论。

(5)各组汇报提出的数学问题,并说说怎样列式计算。教师分别板书出来。

(6)教师带领大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复习课教案篇三

1、负数的含义,正数和负数的读法爱河写法,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把大数目改写乘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口算,用竖式进行较为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运用加法的一些运算律进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

4、简单周期现象的探索,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应用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xx年五年级期中练习

一、填空

(1)分数的意义。(2)正数和负数(3)分数的数位顺序表(4)小数的近似数(5)单位名称的改写(6)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关系(7)小数的读写(8)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9)找规律(10)较大数目的改写(1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12)(13)找规律(14)小数比较大小。

二、判断、

三、选择题

(1)小数大小比较(2)三角形面积计算(3)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5)小数近似数(6)三角形面积比大小。

四、计算

1、口算 2、竖式计算 3、简便计算 4、列式计算

五、解决问题。共7题。

复习课教案篇四

内容初二下英语第17单元:unit17whatagood,kindgirl!

目标要求知。

标1.单词2.短语和习惯用语:3.日常交际用语。

4.语法:情态动词can和may的用法。

能力。

目标1.熟练掌握运用本单元的四会词和词组,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熟练运用本单元日常交际用语,特别是“问路”和“指路”方面的句型。

3.掌握情态动词may“谈论可能性”和“表示许可”的两种用法。

情感。

目标德育目标。

本单元叙述了一个女学生放弃看电影的机会,通过向警察问路,陪伴一个外国妇女去医院看望她丈夫的故事。事情虽小,但充分反映了女学生那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我们应懂得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向具有的优良传统。年轻人应该在日常细小的琐事中逐步培养这种高尚的情操。

美育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赏析,使学生深刻领悟到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只有相互关心、互相帮助,才能使这个世界充满着爱,使我们的生活永远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复习重点1.掌握有关问路和指路的日常交际用语。

2.学习情态动词may等的用法。

复习难点同上。

复习方法归纳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设计。

步骤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手段。

步骤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手段。

步骤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手段。

步骤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手段。

步骤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手段。

课堂。

检测。

自我评价。

布置作业 1、预习:第二册第十八单元。

2、做预习练习:见初三英语总复习单元检测题b2u18。

附:初三英语总复习单元检测题b2u17。

复习课教案篇五

1、通过练习巩固图形平移、对称、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图形卡片、大头针。

一、回顾知识点,谈话引入练习。

1、复习提问: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指名回答)。

2、过渡: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一起来复习图形变换的知识。

二、练习巩固。

1、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

巡视指导,提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2、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3、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

三、教学效果测评。

1、指导完成练习一第4题。

2、指导完成练习一第5题。

四、知识拓展,设计图案。

2、现在大家动手做一做,看能否得到书上的图案。(巡视,个别指导)。

一比看谁的设计最棒!

五、总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适时点评学生的回答)。

六、作业设计。教材第10页第7题。

复习课教案篇六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法,这些运算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有关内容。(板书课题)。

1.口算下列各题。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14页的第1题。

(2)指名学生说说口算过程,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口算情况。

小结:怎样计算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分数和分数乘整数两种情况)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包括分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整数及整数除以分数)。

2.计算练习。

(1)出示课本第114页第2题上面8题,学生每人计算四题。

(2)结合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讲评,注意分析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的原因及如何改正。

(3)出示第2题的下面三题,学生独立计算。

讲评学生计算情况,请学生说说计算分数连乘和乘、除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名数改写。

出示题目:2/5时=()分4/25千克=()克。

3/5米=()厘米5/8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7/20公顷=()平方米340立方分米=()立方米。

54分=()时255毫升=()升。

(1)先请学生说说名数改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左边四题或右边四题,完成后指名口答,说说怎样改写的。

4.先找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1)女生人数占全班的2/5。(2)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增加1/8。

(3)柳树棵数的2/3和杨树棵数相等。(4)已经修了水渠全长的3/7。

请学生同桌之间进行练习,说说每句话中的单位1的量并说说数量关系式。

出示下列题目:

(7)一套服装,上衣120元,是这套服装价钱的3/5,裤子多少元?

学生逐一完成以上问题,交流时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多给予学习困难生发言交流的机会。

复习课教案篇七

一、导入。

冬天到了,外面天寒地冻。可是北方独有的冰雪却为我们带了无穷的乐趣。今天让我们到滑雪胜地去感受滑雪带来的欢乐!

二、过程:

(一)、乘着火车去滑雪。(给拼音填汉字)。

“火车五分钟之后就出发了,如果同学们能成功地填写完音节下面的汉字,就能乘上去滑雪场的火车了。可要加油啊!”

生写,同桌拼读,全班齐读,注意琴、已、休、再、候、猴等字的写法和重点笔画。

(二)、跨越障碍(形近字组词,选词填空)。

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好习惯。同时比赛的形式也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

火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碍,我们该怎么班呢?是后退还是继续前行呢?小组合作学习,看哪个小组先写完,哪组就是“小勇士队”。

(三)、勇闯三关,进入滑雪场。

“火车到了滑雪场,可是我们要通过三关才能进入,同学们有信心吗?”

1、照样子写词语(aabb、abb等词语形式)。

2、加部首组新字,再组词(进一步提高学生形近字辨析的能力)。

3、反义词练习。

“成功闯过三关,我们可以进入滑雪场了!”

(四)、滑雪比赛开始(查字典比赛)。

“终于到了我们盼望已久的滑雪比赛,谁能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查完下面的字,谁就是今天滑雪比赛的冠军,同学们努力啊!”

三、总结。

“今天我们经历了一场愉快而有意义的滑雪比赛。同学们表现很出色。下课后,请同学把你的答题卡上交,让老师也来分享你们学习的快乐吧!”

复习课教案篇八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学期所学的主要内容: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空间与图形、统计。

根据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面广,基本概念多,很多知识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等特点,必须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听复习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对本册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妈地理解和掌握,并把各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因数和倍数1课时。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课时。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课时。

4、空间与图形1课时。

5、统计1课时。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巩固相关概念,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关因数与倍数我们学到了什么?介绍了哪些概念?

板书概念名称,并让学生说出每个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二、巩固练习。

1、复习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1)在2、3、0、91、0.25、1、65和50中,()是自然数,()是奇数,()是偶数,()是质数,()是合数。

(2)教材第138页第2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

将其中的合数分解质因数。

问:质数与分解质因数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和偶数。自然数(0除外)按因数的个数分为1、质数和合数。

2、复习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互质数。

判断。完成141页第1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补充:(1)一个数的倍数都比它的因数大。()。

(2)4.2÷0.6=7,我们说4.2是0.6的倍数。()。

说明:“4.2是0.6的7倍”是对的,但几倍与倍数是有区别的。因数和倍数只在整数范围内研究。所以,我们不能说0.6是4.2的因数,4.2是0.6的倍数。

(3)24÷6=4,我们说24是倍数,6是因数。()。

(4)是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问:互质数与质数有什么不同?

(5)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6)如果一个自然数是6的倍数,那么它一事实上是2的倍数。()。

小结: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复习2、3、5的倍数的特征。

做教材13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复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完成第141页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总人倍数数是它们的乘积。当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时,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全课总结(略)。

四、作业:

我认为在复习中,老师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困生。必须努力达到期末考试100%的合格率。为此,我与班主任一起对全班进行了临时位置大调整(仅限复习期间的两周),将最需要关注的学生集中到正中间一组。这样有效提高了对学困生的关注,能在教学中及时观察他们的听讲状况,在课堂巡视中重点加强指导,在作业批改时做到优先面批、逐一指导。

在教学的设计上,我努力体现课型特点。使学优生感觉复习课仍旧有新“知”(知识间的结构)可学,仍旧有新“问题”(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值得研究,仍旧有新“题目”(知识薄弱点或易错题)需要思考。

1、引导学生主动梳理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编码。将教材中分散于两个单元中有关“数论”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有关因数与倍数完整的知识结构图。

2、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加强概念间的联系与对比。比较了“质数”与“互质数”、“质数”与“分解质因数”、“因数与倍数”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以及“谁是谁的几倍”之间的区别。

3、通过平时作业及单元检测发现的问题,结合自己搜集的学生易错题精心设计教学练习环节,使学生练习有新意,有坡度,有所得,注意兼顾学困生。

复习课教案篇九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课本第111-112页的例4以和“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的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能把稍复杂的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有关知识系统化。

2、数学考虑:能牢固掌握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解决问题: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同学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培养同学认真审题和学会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复习梳理,再现知识。

1、复习一类应用题。

(1)复习巩固。

屏幕出示两条信息,生根据这两条信息自身提出问题,自身解决问题。

水彩画50幅;蜡笔画80幅。

(2)合作交流。

在小组中相互说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3)讨论梳理。

比较归纳各题的相同点。

板书:找出单位“1”

2、复习二、三类应用题。

(1)复习巩固。

屏幕出示如下信息:

a、蜡笔画有80幅b、水彩画有50幅。

35。

c、水彩画比蜡笔画少―d、水彩画是蜡笔画的―。

88。

让同学从以上信息中任选两条,自身提出问题,自身解决问题。

(2)交流研讨。

屏幕出示四种情况。(略)。

(3)总结梳理。

以上各题的解题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弄清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再分析数量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解答。(后两条板书)。

(4)类推延伸。

教师点拨:

假如把以上几道应用题分率句中的分数改为百分数,你会做吗?这说明什么?

小结:

在一般情况下,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应先找出分率句中的单位“1”,再分析数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术或方程来解答。

复习课教案篇十

(一)复习。

1、出示课本第81页第1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加?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2、出示课本第81页第2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减?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3、出示课本第81页第3题。

说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3题。

2、练习十九第5题和第9题。

3、练习十九第11题。

4、练习十九第13题。

独立计算,汇报。

(三)课堂。

复习课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的:

1.用分数的有关知识,熟练地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能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应用。

1.第52页第10题。

先做第一题:五一班一共有学生40人,其中女生有21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1)先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口头分析: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0份,女生人数占了其中的21份,所以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1/40。

(2)再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3)独立做下面两题。

(4)交流总结。

2.做第11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

引导比较:a三道题目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选择的除数有什么不同?

c从中还能想到些什么?

沟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

3.做第12题练习后加强对比。

(1)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算式中选择的被除数为什么不同?除数为什么相同?

(3)商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4.做第13题练习后加强对比。

要引导学生区别清楚:

(1)第一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需要把5米看做单位“1”,并把它平均分成6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数不注明单位名称。

(2)第二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布几分之几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结果要注明单位名称“米”。

二、思考题。

方法一:可以根据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方法二:通过画图帮助思考。

三、课堂总结。

四、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练习。

授后小记。

这部分练习题主要是复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主要帮学生回顾,只要用“是”字前面的量除以“是”字后面的量。

其次,主要练习“每份是总量的几分之几”及“每份是总量的几分之几*”的问题,这样的题目主要帮助学生回忆:如果问题中没有单位名称则要将总量看作单位“1”,而如果问题中有单位名称则要将总量看作实际的量。

复习课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认读本单元的几个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能熟练的拼读拼音组成的词语。

能基本看懂图的意思,用一句或几句简单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了解秋天的特点。)。

(二)复习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三)拼读两个拼音组成的词语。

并知道这些东西的用处。

(四)拼读三个拼音组成的词语。

读拼音--认识动物--说一句简单的话。

(五)我会讲。

看懂图的意思,能说一句简单的话,有能力的小朋友可以讲几句或一段话。

(六)小结。

我们该怎样爱护动物?

[复习四第一课时(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课教案篇十三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大小写字母。

2、通过填空组词进行词语搭配训练。

3、让学生句中体会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使句子变得更具体、更生动。

4、指导左右结构字的书写。

朗读短问,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想象能力。

复习汉语拼音;读字饿、组词,了解字词句之间的关系;朗读短文。

学生练习为住,教师指导

幻灯片

(完成第一至四题)

一、提出学习要求

交待这一节课的训练内容,在大写字母右边括号里填写小写字母,练习词语搭配,读读学过的词语,进行句子比较。

二、练习第一题

1、指名读题目,说说题目要求。(10个大写字母分组排列,每组字母形体相近,学生易混,通过区别、比较,加深印象,并对照大写字母填写相应的小写字母。)

2、学生小声认读大写字母,读呼读音。

3、指名读。

4、学生一组一组辨认,说说每一组字母的相似处和不同处。

5、学生在括号里填写相应的小写字母,同桌同学互相检查,小黑板订正。

三、练习第二题

1、学生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组词练习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词语搭配要恰当,帮助学生丰富词汇。)

2、先读左边三组,指名渎。前边的词已经表示“怎么样”,后边填上“做什么”。如,高兴地(说笑),(可以说出不同的词语,最后选择一个填写在括号内。)

3、先自己在括号里填写,同桌同学检查,幻灯片订正。

4、再做右边三组,指名读。右边三组词光说“怎么样”后边填上具体事物的“名称”,即什么东西。如,圆圆的(月亮)

四、练习第三题

1、学生读题目,明确要求。(目的是复习要求认识的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

2、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五、练习第四题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用幻灯片打出句子,进行对比。)

2、打出第一组句子。指名学生读第一句,说说句子的意思。再指名学生读第二句,比较一下比第一个句子多了什么词语,说说第二句的意思。第二句多了“高兴地”、“甜甜地”,把意思表达得更具体了。

3、学生自由读这一组的句子,进行体会。

4、第二组句子用学习第一组的方法练习。

(完成第五题及写字训练)

一、练习第五题

1、学生自由读。

(1)要读正确、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迅速看拼音,再读几遍生字,读熟了,再连起来读句子。

(2)按标点符号停顿。句号比逗号、分号停顿时间稍长些,最后一句是感叹号,要读出赞美的语气。

2、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二、写字训练

先让学生读题目要求。

1、把田字格中的字按顺序读一读。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2、都是左右结构,每个字的写法要注意什么。

“醒、群、顺”左右要匀衡,写时要紧凑。“顺”字左半部的“川”字略窄,右边的“页”稍大些。

“摆、胸、姨”三个字都是左窄右宽。“摆”字右半部上面的“四”字要写扁。“姨”字最后一笔的“捺”要伸出来。

3、学生练习书写。

复习课教案篇十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以及观察物体。

本班有学生45人。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平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复习课教案篇十五

1.米这个单位,通常用来量比较(  )的物体。

2.厘米这个单位,通常用来量比较(   )的物体。

3.回顾新课时量的一些物体的长度。

用米尺量教师的课桌,大约高(   )米。

用卷尺量教师的门,大约高(  )米。

4.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

家里的墙壁高约3(  )。

手机长约10(  )。

家里的房间长约5(  )。

家里饭桌长约80(  )。

家里书桌的长大约是150(   )。

妈妈身高约160(  )。

5.在( )里填上“”、“”或“=”。

8米( )7米   2厘米(  )2米。

100厘米(   )1米    20里(  )2米。

1米(   )10厘米     200厘米(  )2米。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汽车大约长10(   )    铅笔大约长10(  )。

二、复习解决实际问题。

一、乘除法的意义。

图略。

(1)( )个花瓶,每个花瓶中有( )朵花,一共有( )朵鲜花。

(2)有(  )朵鲜花,每个花瓶中放(  )朵,可以放( )个花瓶。

二、解决实际问题。

1.计算器30元,闹钟比计算器便宜17元,闹钟多少元?

独立完成后交流“便宜”的意思。

2.池塘里原来有27只鹅,又游来了28只,一共有多少只?

独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3.花坛里共有80朵鲜花,已经开了46朵,还剩多少朵没有开?

独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4.(1)每只温度计4元,买4只温度计要用多少元?

(2)钢笔每枝5元,茶杯每个6元。30元钱可以买几枝钢笔?如果买茶杯呢?

独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复习时分秒、观察物体、统计和可能性。

一、   写出下列钟面的时刻。

图略。

2、在( )里填上“时”“分”“秒”。

(1)算一道口算题大约要用6(  )。

(2)同学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大约是6(  )。

(3)做一次眼保健操大约要用5(   )。

(4)小玲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10(  )。

(5)小红课间休息15(   )。

(6)跳30下绳大约需要25(   )。

(7)小明在公园里玩了1(  )。

(8)小芳跑100米大约要20(   )。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

(1)袋子里都是白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的(  )是白球。

(2)袋子里都是黄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的(  )是白球。

二、根据所给的时间画出分针和时针。

图略。

6:45    7:05   11:55  4:15。

复习课教案篇十六

1.熟知考纲,了解论述类文章的特点。

2.掌握理解概念和句子这一考点的命题特点。

3.科学训练,掌握答题的方法技巧。

强化训练了,熟练运用此类试题的答题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

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新课标试卷把论述类文章当作必考内容来考,而且命题有一定的稳定性。考点一般采用命题形式,以三道选择题形式出现,呈现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在所设的试题中两个能力层级均有涉及,在六个小考点中重点考查重要概念、文章内容的筛选并整合、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三个小考点。

新课标考试大纲对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理解能力层次的要求为:(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是论述类文章“理解”层级中的两个重要考点,这一考点在高考命题中必设试题,具体命题时紧扣文本,不引申,不拓展。题型采用“四选一”单一选择题的形式,分值为3分。

“论述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科学的文章,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高考所选的论述文,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所论述的多为某一领域的重要问题,不仅有着作者的独到见解,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信息量大,语言也比较规范。同时这些文章又有着作者鲜明的个性风格。

“文中重要概念”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这些概念或表示特定的意义,或表达丰富的内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指根据具体语境把握这些概念的意义。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文中重要句子常为揭示本质特征的的句子,有时也是词语。

理解重要概念的含意:在树立“整体阅读”和“语境”意识,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基础上,按三步走流程来解答。第一步,审清题意。首先要审准考查的是概念的本质特征还是外部特征;其次,审准题干要求,是选“正确”项还是“不正确”项,是“最准确”项还是“不合文意”项。第二步,确定阅读区间。一般情况下,要理解的重要概念在材料中一定会用一定的篇幅进行说明或阐释,有的比较集中,有的分散在好几个段落。解题关键就是寻找相关信息,弄清概念内涵。第三步,关注好对概念进行修饰、判断的词语。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要以判断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文章有关重要信息,选取揭示概念特征的信息简单概括,然后与选项一一仔细对照分析,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的方法: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弄明白了,就可以推及整句的含义。2、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单句,找准主谓宾;是复句,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义。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所处位置入手。如果句子是总领句,那么理解该句就要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分析;如果是过渡句,那么就要注意审视上下文段的意思;如果是起总结句,就可以从上文去找相关信息。总之,要抓住该句管辖的范围,从句子的管区内找答案。

文章中的重要概念或表示特定的意义,或表达丰富的内涵,在实际考查中,主要是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方面进行的。在解答此类试题中由于不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造成理解错误。对重要句子的理解也往往不能把握句子本质含义而出现错误。

【误区1】脱离文章内容信息而妄加判断。

【误区2】忽视概念之间的关系而作出判断。

【误区3】文意理解发生偏差,造成错误判断。

【误区4】忽视程度词和范围词,造成错误判断。

【误区5】没有注意选项中信息的错误对接,造成错误判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xx全国卷一)。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展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参考答案。

1.d解析:“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误。原文第二段说“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可见“新子学”并没有脱离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a解析:“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错误。

3.b解析:a"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错误c“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错误d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复习课教案篇十七

学习了《玲玲的画》一课,我想说:“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子,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揠苗助长》中的那个人为什么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但禾苗却全都枯死了呢?

(因为他不懂禾苗生长要靠自己力量的规律,他做事太急于求成了。)。

3、《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生长规律。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要努力做事才行,对以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4、去掉带点的字,句子的意思和原来的一样吗。

(1)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

这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后,就是禾苗没有长高的意思,而原来表达的意思是说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只是由于长得慢,那个人感觉不到禾苗在长。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这个句子去掉“焦急地”一词后,那个人在田边怎样地转来转去就不具体了,就不能表达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

(3)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这个句子中“整天”是说种田人一天到晚地等着,可见他十分愚蠢。去掉这个词以后,种田人什么时候坐在树桩旁等着就不清楚了。

5、当丑小鸭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时,它会怎样想?

6、背诵129页“我知道”

《丑小鸭》一文的作者是(安徒生)。他是(一百多)年前的(丹麦)人,是世界的(童话作家),(《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白雪公主》)、(《冰姑娘》)也都是他写的。

复习课教案篇十八

1、学会声母d、t,并能在四线格中书写。

2、继续学习拼读音节,能准确拼读d、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读儿歌,感受学拼音的乐趣。

读准声母d、t,准确拼读d、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读准声母d、t,准确拼读d、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或者投影等。

学生:《自主拼音本》或拼音卡片。

自主、合作、探究。

一、游戏引入。

以邮递员阿姨送信、开火车读形式复习单韵母a、o、e、i、u和声母b、p、m、f。

二、学习声母d、t。

1、学习d。

(1)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谁来学学马儿奔跑的声音?

(2)(出示卡片d)读d:示范发音,听音模仿;领读、指名读。

(3)识记形:d像图中的.什么?相机书空,学儿歌。

(4)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d的内容。

2、学习t。

(1)观察图画: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出示t,范读,教读。用薄纸片放在嘴前,读d、t,让学生观察有什么不同,相机讲要点。学生练读,老师指导。

(3)识记形:联系t和图画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相机书空,学儿歌。

(4)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t的内容。

三、看图,读儿歌。

四、学习拼拼读读。

自由练习拼读,指名读,老师指导。利用卡片,合作练读。分组赛读,全班交流。

五、课中操(动作表演)。

马儿跑,ddd,

小喇叭,dadada。

汽车开,dididi。

敲门声,dududu.

六、学习读读连连。

1、以di、tu为例练习音节四声。

2、自己试着读读连连,同桌交流练读。全班交流。多种形式练读音节。

七、课堂小结。

八、课堂练习。

1、做组合、分解音节练习。

2、抄写音节。

复习课教案篇十九

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语文教案-五柳先生传(复习教案)。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1、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可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法,对课文内容中的难点,教师应予以注意:“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能仅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抠字句,而要求其真谛。“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五柳先生传(复习教案)》。阅读这篇课文,要学习文中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优秀品格,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文言词汇,在复习本课时,可让学生反复朗读,重点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词语,文言文的常用词也适当练习。有些句子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

一、导入复习,板书课题五柳先生传。

二、出示复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可据学生情况处理)。

四、知识点梳理。

1、文学常识。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

2、掌握重点字词句(侧重课下注释)。

3、反复朗读,回答问题。

(1)、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柳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的追求,安贫乐道,文中反映他这种思想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是作者的自画像,因此这样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现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贫穷的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气节。

(2)、本文写人的方法与特点。

文章虽短,但抓住了五柳先生的主要特点,并围绕其主要思想性格特点来组织材料,因而写得栩栩如生,寥寥几句话,五柳先生的鲜明形象便跃然纸上。

本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记叙了他“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这三个爱好,这样的爱好正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文中在表现五柳先生安于贫穷的方面,也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描写了他的住宿的简陋,“短褐穿结,革瓢屡空”。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125747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