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编写教案时,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这些教案范文从不同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一
1、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2、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以制成其它豆制品。
3、教育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1、每人一个小篮子。
2、每组一盆湿黄豆、一盆豆制品(用牙签插好卤制豆腐干)、一块湿毛巾。
3、豆浆机、一大玻璃杯水、一只空玻璃杯、一壶事先煮好的豆浆、抹布。
4、小朋友隔天浸泡黄豆。
5、课件《黄豆宝宝变魔术》、音乐《拾豆豆》。
6、创设情境:将干黄豆倒在地上。
1、情境导入:
(1)师幼手拿篮子进教室,师:小朋友快来看,地上都是什么呀?(黄豆)这些小黄豆可真调皮,真像个小宝宝。快把它们捡到你们手中篮子里去吧。
(2)放音乐,师幼捡黄豆。
(3)师:来,端好了,找个位子坐下来吧。
2、引导幼儿观察,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师:今天我们就来和这些黄豆宝宝一起玩一玩。让我们先来看看黄豆宝宝长的是什么样子?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杯子里的黄豆宝宝,等会告诉大家,注意喽,可别让黄豆宝宝再掉在地上哦,你们可要看好它们哦!
(2)集体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黄豆。
a、黄豆宝宝是什么形状的呀?
b、黄豆宝宝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呀?
c、黄豆宝宝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黄豆宝宝第一次变魔术,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
(1)师:看,我这里有一盆昨天我们在自然角里用水泡了一天的黄豆宝宝,(师取出一颗)看看它和你们杯子里没泡过的黄豆宝宝有什么不一样?,桌上的篮子里有,请你们取一颗看看,比较比较,然后把你的发现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师: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请个别幼儿说说。
(4)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4、知识深入,黄豆宝宝第二次变魔术,观察豆浆的制作过程。
(1)师:今天啊,黄豆宝宝还想给我们变个魔术呢,你们想不想看,先把你们手中的黄豆宝宝连同杯子放进桌上的篮子里,让它们休息。
师:小朋友有没有喝过豆浆,我们用泡过水的黄豆宝宝来变魔术,请你们睁大眼睛,看看黄豆宝宝是怎么变成豆浆的?(教师操作,幼儿一起说:“变变变”)
(2)出豆浆,提问:黄豆宝宝呢?它没有了,变成什么了?豆浆是什么颜色的?
(3)师:豆浆是生的,还不能吃,应该怎么办?(煮豆浆)
5、通过看幻灯片,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1)师:我们的黄豆宝宝本领可大了,除了能做豆浆,还能做许多东西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师播放幻灯片演示,边操作边向小朋友介绍。
6、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黄豆宝宝做出来的东西。
(1)师:啊,什么东西这么香啊,原来是豆浆煮好了,看,这里还有小朋友带来的卤香干,它们都是用什么做成的啊?(豆宝宝)对了,这些豆制品不光味道好,而且很有营养,它们含有丰富的钙,是我们身体最需要的,所以啊,豆制品是我们的好朋友,那现在就请小朋友和客人老师一起品尝吧。
(2)听优美的音乐吃豆浆、卤汁香干。并提醒幼儿吃好豆腐干后,牙签放在盆子里,擦干净嘴巴。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墨、水、吸管等材料进行水印画创作。
2、感受画纸吸附墨汁产生图案的愉悦心情,能根据图案进行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装有水的脸盆,一根吸管(用剪刀剪出斜头),一张铅画纸,一张泥工板。
2、每人一小碗墨汁。
活动过程:
1、出示范画,让幼儿对画面进行想象。
2、教师示范作画过程。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奇妙的画真神奇,你们想和“水宝宝”一起来玩变魔术的游戏吗?那我们也象刚才一样,自己动手试一试吧!看你们和“水宝宝”变出了什么奇妙的画。
4、欣赏作品。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奇妙的画”它象什么?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想来介绍啊,那请你们介绍给客人老师听吧!
活动反思:
认识墨汁,并在欣赏不同风格的水墨画的基础上,用滴墨来印画的方法了解感受中国的水墨文化,通过幼儿自己的领悟,动手操作,亲手印出各种不同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到了水墨的神奇。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三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游戏中蕴涵的一些简单原理。
2.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及与同伴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一张教师示范图示、少量沙子、鸡蛋壳若干、小瓶子若干、蜡烛。
活动过程:
一、出示蛋宝宝,引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前段时间有一位世界上最有名的魔术师来中国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那你们想不想做魔术师呢?好,那今天就请你们这些小小魔术师和蛋宝宝以及它的助手沙子一起来变个魔术吧!”
二、引导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游戏中蕴涵的一些简单原理。。
1、出示图示1,引导幼儿通过尝试来完成图示中的三个任务。
(1)蛋宝宝横躺。
(2)蛋宝宝站立。
(3)蛋宝宝在小药瓶上站立。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蛋宝宝在沙子的帮助下都能变一些什么魔术呀?哦,这个魔术能不能成功吗就得看看你们这些小小魔术师的本事了!那现在就请你们赶快来试试吧!”
2、幼儿演示实验过程,教师将幼儿的实验过程中沙子的变化在图示中进行记录。
“你们的蛋宝宝都站起来了,但他的魔术失败了,我们看看他为什么失败了?”(放置沙子的多少)。
3、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小结。
“原来蛋宝宝变的魔术是否成功和你们放的沙子有关系,只要放得少少的就能成功了,原来只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变魔术也是很简单的哦!”
三、将蜡烛油滴在沙子上固定沙子的位置,再次进行实验。
1、请幼儿进行第二次实验前的猜想并说明原因。
“金老师这里就有一些沙子放的较少的蛋宝宝,那现在请你们再来变变魔术看,看看能不能完成这三个魔术。”
2、出示图示2,请幼儿再次进行尝试,并自己寻找答案。
(1)蛋宝宝横躺。
(2)蛋宝宝站立。
(3)蛋宝宝在瓶子上站立。
3、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你们发现了什么呀?它能不能完成呀?”
4、幼儿再次操作并引导幼儿了解实验的原理。
“刚刚那只蛋宝宝为什么可以完成魔术,而这只蛋宝宝为什么就不能完成魔术呀?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两只蛋宝宝有什么不一样?”
“原来肚子上有沙子的蛋宝宝只能完成横躺的魔术,而脚上有沙子的蛋宝宝也只完成站立和瓶子上站立的两个魔术,而这些蛋宝宝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不倒翁哦!”
四、幼儿扮演蛋宝宝,愉快的进行游戏结束活动。
“好,现在今天我们自己也来做回不不倒翁蛋宝宝,来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四
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一)导入:
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
(二)展开: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2).现场制作豆浆。
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
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三)结束:
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五
活动分析:
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和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教师主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教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又运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活动准备: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
(二)展开: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2)现场制作豆浆。
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
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三)结束: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六
1.通过观察、探索,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2.初步了解豆浆的制作过程及营养价值。
1.黄豆、小碗若干,豆浆机一台。泡漠板铺的小路。
2.已做好的甜、咸和淡豆浆若干。
3.黄豆图片、自制录像。
(一)捡黄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出示毛绒玩具小猪,引导宝宝跟小猪噜噜打招呼。
2.请宝宝帮忙捡黄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观察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和宝宝一起交流黄豆的特征。
(1)黄豆宝宝长的是什么样的呀?
(2)黄豆宝宝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3)黄豆宝宝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三)了解豆浆的制作过程1.比较干黄豆和泡水黄豆的不同,通过学学它变胖的样子,体验黄豆的变化。
2.欣赏磨豆浆,引导宝宝观察黄豆宝宝的变化过程,并模仿黄豆宝宝跳舞,体验快乐。
3.教师小结:豆浆是用黄豆来做成的,豆浆白白的、香香的。
(四)品尝豆浆,说说豆浆的味道,介绍豆浆的营养价值。
1.品尝豆浆,说说豆浆的味道,想想放了什么会使豆浆变甜、变咸。
2.介绍豆浆的营养价值。
(五)结束活动:感谢小猪噜噜的热情招待,并和它告别。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更多的豆制品。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七
一、目标:
1、通过游戏寻找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激发好奇心。
2、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极思维,动手操作,并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喜悦。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二、准备:
1、每人两个熟蛋(画有五官)2、辅助材料:沙包、布、瓶盖、橡皮泥、积木、透明胶、海绵、小碗等。
3、录音机及磁带《我是解放军》。
三、过程:
1、激发兴趣:
3、提供不同辅助材料,让幼儿探索使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
(1)师出示操作盆,并逐一介绍里面的材料。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回座位,提问:刚才我看到你们用不同的方法帮助蛋宝宝站起来了,谁能告诉我你用了什么方法?(个别幼儿讲述并演示)4、第三次操作(1)让幼儿多使用几种材料使蛋宝宝站起来,教师以蛋宝宝的口吻说:“我的主人只让我在一样东西上站起来,可是我很想到其它的东西上站一站,特别走在海绵上、在纸团上也站起来,你们能帮我吗?”(2)幼儿操作。
(3)回座位提问,这次哪几种东西帮助你的蛋宝宝站起来了。
5、结束:教音乐《我是解放军》回教室师:今天蛋宝宝非常开心,你们想了许多方法让它学做了解放军,它们要作为礼物送给你们,让我们带着蛋宝宝回教室吧!
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八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1.黄豆、小碗若干,豆浆机一台。泡漠板铺的小路。
2.已做好的甜、咸和淡豆浆若干。
3.黄豆图片、自制录像。
活动过程:
(一)捡黄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出示毛绒玩具小猪,引导宝宝跟小猪噜噜打招呼。
2.请宝宝帮忙捡黄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观察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和宝宝一起交流黄豆的特征。
教师提问:
(1)黄豆宝宝长的是什么样的呀?
(2)黄豆宝宝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3)黄豆宝宝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三)了解豆浆的制作过程1.比较干黄豆和泡水黄豆的不同,通过学学它变胖的样子,体验黄豆的变化。
2.欣赏磨豆浆,引导宝宝观察黄豆宝宝的变化过程,并模仿黄豆宝宝跳舞,体验快乐。
3.教师小结:豆浆是用黄豆来做成的,豆浆白白的、香香的。
(四)品尝豆浆,说说豆浆的味道,介绍豆浆的营养价值。
1.品尝豆浆,说说豆浆的味道,想想放了什么会使豆浆变甜、变咸。
2.介绍豆浆的营养价值。
(五)结束活动:感谢小猪噜噜的热情招待,并和它告别。
活动延伸: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更多的豆制品。
教师:怎么知道把圆形糖果放这个篮子里呢?(贴有圆形标记的篮子)(三)分一分糖果-----分组操作。
娃娃家的糖果要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
幼儿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边分边说:xx糖果送你回xx家里。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练习将糖果按颜色、形状标记进行分类的技能,并能边说边分。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九
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和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教师主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教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又运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活动准备: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一)、导入: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
(二)、展开: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2)、现场制作豆浆。
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
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三)、结束: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十
1、乐于参与美术活动,体验创作乐趣。
2、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尝试通过印画、粘贴、添画和组合等方法表现各种圆形物体。
活动准备。
知识与经验准备:事先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活动过程。
(一)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发幼儿经验。
1、观看幻灯一。
重点提问:今天有谁来做客?(圆形宝宝)。
2、观看幻灯二。
重点提问: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形宝宝这位神奇的魔术师变的.
3、观看幻灯三。
重点提问:几个圆形组合还可以变成什么物体?
(二)介绍绘画材料。
实物印画:用萝卜、莲藕蘸颜料后在纸上印画,再添画组成有关圆形的物体。
粘贴画:先想好圆形能变什么物体,然后在纸上黏上圆形,再用棉签添画。
报纸画、镜面画:在报纸上或镜面上自由创作各种圆形物体。
(三)提出作画要求。
1、大胆想象画出各种圆形物体;
2、自由选择画画材料;
3、保持画面整洁,绘画工具用完要放回原处。
(四)幼儿画画。
教师注意鼓励和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和画画;及时提醒幼儿手脏后要擦在抹布上、工具材料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五)展示并相互介绍作品――我把圆形变成了什么。
活动反思。
在本环节中,我肯定了每个幼儿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鼓励每一位幼儿积极地、主动地、大胆地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艺术活动的最高目标,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十一
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和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教师主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教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又运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一)导入: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
(二)展开: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2)现场制作豆浆。
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
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三)结束: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以上讲述了《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科学说课稿:黄豆宝宝变魔术》的详细内容,主要分享了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科学说课稿等内容,读者们可以根据自己幼儿园情况操作时稍加调整,大家的工作经验可以在下面进行留言讨论,更多相关的教案的好文章可以直接在本站搜索,小班科学教案认识风活动反思,幼儿园小班教案科学教案反思怎么写,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参阅幼儿园小班教案。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十二
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和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教师主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教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又运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2)、现场制作豆浆。
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
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十三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简单的图形,感知图形的有趣变化。
2、乐于进行图形联想活动,尝试给图形添画。
活动准备:
1、创设环境:操作区由圆圆组、方方组、三角形组组成。
2、每组提供一个相应的图形。
3、教师提供一定范画。
活动过程:
1、可爱的图形娃娃。
教师出示一些有趣的玩具,请幼儿寻找图形娃娃在哪里,并说出相应的名称。
2、有趣的图形变变变。
(1)依次出示圆形、方形、三角形。
鼓励幼儿大胆相象,说说他们像什么?(如:一个圆形像什么?两个圆形交朋友像什么?几个圆形交朋友像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进行添画。(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尝试添画)。
(1)请幼儿自主选择活动组,(圆圆组、方方组、三角组)。
(2)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选择大小不同的图形进行粘贴,在进行添画,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不同,给予指导和帮助。
4、图形展览会。
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览,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十四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活动准备:
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
(二)展开: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2)现场制作豆浆。
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
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三)结束: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十五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2、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以制成其它豆制品。
3、教育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篮子。
2、每组一盆湿黄豆、一盆豆制品(用牙签插好卤制豆腐干)、一块湿毛巾。
3、豆浆机、一大玻璃杯水、一只空玻璃杯、一壶事先煮好的豆浆、抹布。
4、小朋友隔天浸泡黄豆。
6、创设情境:将干黄豆倒在地上。
三、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1)师幼手拿篮子进教室,师:小朋友快来看,地上都是什么呀?(黄豆)这些小黄豆可真调皮,真像个小宝宝。快把它们捡到你们手中篮子里去吧。
(2)放音乐,师幼捡黄豆。
(3)师:来,端好了,找个位子坐下来吧。
2、引导幼儿观察,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师:今天我们就来和这些黄豆宝宝一起玩一玩。让我们先来看看黄豆宝宝长的是什么样子?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杯子里的黄豆宝宝,等会告诉大家,注意喽,可别让黄豆宝宝再掉在地上哦,你们可要看好它们哦!
(2)集体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黄豆。
a、黄豆宝宝是什么形状的呀?
b、黄豆宝宝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呀?
3、黄豆宝宝第一次变魔术,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
(1)师:看,我这里有一盆昨天我们在自然角里用水泡了一天的黄豆宝宝,(师取出一颗)看看它和你们杯子里没泡过的黄豆宝宝有什么不一样?,桌上的篮子里有,请你们取一颗看看,比较比较,然后把你的发现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师: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请个别幼儿说说。
(4)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4、知识深入,黄豆宝宝第二次变魔术,观察豆浆的制作过程。
(1)师:今天啊,黄豆宝宝还想给我们变个魔术呢,你们想不想看,先把你们手中的黄豆宝宝连同杯子放进桌上的篮子里,让它们休息。
师:小朋友有没有喝过豆浆,我们用泡过水的黄豆宝宝来变魔术,请你们睁大眼睛,看看黄豆宝宝是怎么变成豆浆的?(教师操作,幼儿一起说:“变变变”)。
(2)出豆浆,提问:黄豆宝宝呢?它没有了,变成什么了?豆浆是什么颜色的?
(3)师:豆浆是生的,还不能吃,应该怎么办?(煮豆浆)。
5、通过看幻灯片,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1)师:我们的黄豆宝宝本领可大了,除了能做豆浆,还能做许多东西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师播放幻灯片演示,边操作边向小朋友介绍。
6、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黄豆宝宝做出来的东西。
(1)师:啊,什么东西这么香啊,原来是豆浆煮好了,看,这里还有小朋友带来的卤香干,它们都是用什么做成的啊?(豆宝宝)对了,这些豆制品不光味道好,而且很有营养,它们含有丰富的钙,是我们身体最需要的,所以啊,豆制品是我们的好朋友,那现在就请小朋友和客人老师一起品尝吧。
(2)听优美的音乐吃豆浆、卤汁香干。并提醒幼儿吃好豆腐干后,牙签放在盆子里,擦干净嘴巴。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十六
活动目标:
1、以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初步学习用竖线和横线组合成方形在指定范围内进行绘画。
2、鼓励幼儿乐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长颈鹿线条画人手一张。
2、蜡笔人手一盒、勾线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激起幼儿绘画的兴趣。
(1)小朋友们想一想,长颈鹿穿的衣服是怎样的.?教师小结:长颈鹿身上的衣服是一块一块的,方方的,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方形”。
(2)(出示勾线笔)看,这是什么呀?它还会变魔术。小眼睛,看好了,笔宝宝开始变魔术了。
2、教师示范画方形,为长颈鹿穿新衣。
(1)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画方形:竖线线,横线线,竖线线,横线线,大家一起手拉手,变出一个正方形。
(2)刚才笔宝宝先变出什么线,再变出什么线,最后变成一个什么呀?幼儿说,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
(3)谁也会用食指妈妈变出小方形?教师带幼儿空手练习画方形。
(4)现在,谁想用笔宝宝来帮助长颈鹿身上画出许多的小方形?幼儿示范画,其他幼儿帮着念儿歌。
(5)你们的小手真能干!如果小方形再涂上颜色就更漂亮了。
3、幼儿作画,教师提要求,巡回指导。
(1)那里还有许多长颈鹿宝宝没穿上新衣服,我们快去帮助它们穿上新衣服吧!
(2)教师讲作画要求。
4、展示作品,及时讲评。
小朋友画好后,可以去讲给老师听,她们还会奖给你一个小礼物呢!
小班黄豆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篇十七
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练习跑跳,培养幼儿协作游戏的能力。
游戏方法三人一组成倒"品"字站立,前排的两人,内侧手互握;后排一人,单足站立,另一脚搭在前排两幼儿相握的手上,两臂搭在前排两人的肩上。
游戏开始,前排的人架着后排的人边念儿歌边往前跑,被架者单足跳,如被架者双脚落地即换人,三人轮流当被架者。
游戏规则前排两幼儿相握的手不能放下。
1.可三人同时单足跳。
2.此游戏适合大班幼儿。
附儿歌(方言、普通话)点点点,点黄豆,种种种,种黄豆,一天点上二亩六;一天种上二亩六;点点点,点黄豆,种种种,种黄豆,一天点上二亩八。一天种上二亩八。
原本枯燥的动作练习,以炒豆子的游戏形式组织起来,幼儿比较感兴趣,使活动更加生动,幼儿成了一粒粒小豆子,让幼儿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更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游戏中幼儿能更专注的进行动作的练习。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126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