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教案(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4:28:16
物质的量教案(优质16篇)
时间:2023-11-13 14:28:16     小编:HT书生

教案应该与教材内容密切结合,紧密衔接教学环节,保证学习效果。教案的评价和反思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通过%20教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它详细规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每一堂课都需要有一份教案来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20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定一个高质量的教案呢?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和能力。其次,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点。还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最后,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20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这些教案经过精心设计,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自己的教案,提高教学效果。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质的量教案篇一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1.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火柴、铁绣钉、纸。

2.演示实验材料: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

【教学过程】:

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

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1.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

2.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

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

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

(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

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学生的思维面不会停留在课本展示的变化中,要求学生作出适当合理的解释,教师适当补充,尤其是蜡烛的燃烧)。

2.各种变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重点在自然产生的变化和人为产生的变化、变化速度的快慢、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3.过渡引申:我们说的是我们现有的物质,对于岩石、房屋、马路在变化么?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么?说出你的依据。

四.总结。

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

【教学难点】:

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

【教学过程】:

一.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堂将以实验为主,但需要你细心的观察作为我们这节实验课的保障。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

2.学生根据观察回答,师简要板书。尽可能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描绘它们的特性。

3.引导推测: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么?依据是什么?怎么做来证实?建议:留取对比样本。

4.混合实验。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们的搅拌程度有关么?

5.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怎样观察的更清晰?

6.分离实验: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

7.观察比较: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教师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

三.糖的加热实验。

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格中。

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在表格中。

3.实验:

(1)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2)从实验盒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3)教师在巡视中指导观察和记录以及安全事项。

6.拓延:我们在对糖加热的过程还是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的燃烧是怎样的变化呢?

四.总结。

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不单纯属于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有时像糖加热和蜡烛燃烧一样同时出现。做个有心人,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究竟属于哪一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

1.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2.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米饭与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

【教学难点】:

米饭甜味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

【教学过程】:

一.谈生活经验。

1.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

2.学生谈,激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二.品味米饭。

1.要求每位同学都品尝,马上请同学边品边答味道。2~3分钟时间后,请同学说说。

2.思考:米饭是甜的么?说明了什么?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甜的呢?

3.试尝馒头或面包1~2分钟,什么味道?你觉得它们的甜味与什么原因有关。(一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知识)。

4.阅读课本30页资料。认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

三.淀粉实验。

1.出示淀粉,观察感受淀粉。

2.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

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验证了我们的资料。

4.思考:蓝色的物质还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四.食物淀粉鉴别。

活动: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了。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记录在31页表格上。

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

2.课外活动:制作神秘无字信件。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教学难点】:

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

2.领取白醋,观察描述,记录特征,判断。板书:白醋。

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

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为什么?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可能有同学了解)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吧!

3.实验:

(1)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2)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可以参阅课本。

(3)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

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

三.验证产生气体。

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

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

2.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质会是什么呢?课外搜集。

5 铁生锈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

3.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4.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

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

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

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四.总结。

1.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2.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

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教学过程】:

一.直入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生答补充。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1  。

2  。

3  。

4  。

5  。

三.总结拓延。

2.阅读43页:在课本资料中的化学反应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2.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3.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2.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实验现象论证生锈条件。

【教学难点】:

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

【教学准备】:

课前经历5课作业:生锈的条件和生锈速度的影响实验,作出观察和记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在第五课中我们学习了铁生锈化学变化时,布置了课外的实践作业:生锈的条件和生锈速度的影响实验。

二.交流展示实验成果。

1.各组回顾实验过程,整理实验结果,准备交流。

2.集体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在交流评价中注重实验设计中的对比,以及说明的问题)。

3.出示38页实验记录表:

(3)讨论:生锈究竟是空气或水的原因还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的原因?

4.可以怎样改进你们的实验?你的设计过程和记录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么?

5.小结: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铁生锈的快慢。

1.和小苏打与白醋的实验相比,铁生锈化学变化的很慢,但是每年由于生锈造成的损失却十分巨大,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和快慢来控制生锈。

2.小组讨论:根据生锈条件怎样设计对生锈速度的探究?(可以参考课本资料)。

3.制定研究计划,注意对比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4.布置课外活动:完成活动探究。

四.防治生锈。

1.我们知道了铁锈的形成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那么该怎样防止呢?

2.说说你所知道的生活中的防止方法,说明其原因。

3.观察涂有油漆的铁片,思考说明其中的道理。

4.课外观察自行车,自行车是怎样防生锈的?

5.资料阅读:48页——铁锈的形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过程和方法:

1.用总结、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构科学概念。

2.用阅读资料、体验的方法了解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

【教学重点】:

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

【教学难点】:

对所学知识相关实验的总结概括。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水、糖、柠檬酸、苏打、勺子、杯子、开水。

2.演示实验材料:收集的关于物质变化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整理概括单元内容。

1.看课本资料回顾: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哪些物质的变化?罗列出来。

2.综合填表:

物质的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变化类型及特点 科学概念。

水结冰、水蒸发   。

易拉罐压扁   。

弯折铁丝   。

混合沙子和豆子   。

火柴、蜡烛的燃烧   。

加热白糖   。

米饭、淀粉和碘酒   。

小苏打和白醋   。

铁生锈   。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

3.交流表格填写的知识的综合概括。

(2)你怎么理解物质是变化的?

1.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物质变化资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适当补充和拓延学生的理解领域)。

3.小结:物质的变化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活动制作:自制饮料。

柠檬汽水:根据课本资料的配料,小组制作。要求:仔细观察制作过程中的变化体现。

2.品尝后谈谈体会。

四.课外活动。

制作橙汁饮料,与家人分享。

物质的量教案篇二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确理解其内涵并灵活运用该物理量进行计算是中学生必备的化学能力。但初学者常感到这一概念出现得很突然、很抽象,甚至难以琢磨。因此,做好该部分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许多教师对此已经进行了大量深人细致的摸索,形成了多种教学方案。有的先介绍常见的基本物理量,然后直接给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单位,课堂效率貌似很高,但学生往往因“被填鸭”而“一知半解”有的利用化学方程式,从宏观质量和微观数量两个角度对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分析,引出“桥梁”一一“物质的量”,从旧知到新知,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但接下来的学习依然困难重重;有的从故事或生活中实例出发,化抽象为具体,巧妙引出“物质的量”的概念,美中不足的是不能很好地联系“摩尔”与“摩尔质量”的学习。

本节课设计紧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以问题驱动教学。具体来说,先通过复习初中学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采用举例、推理的方法对算式进行变形,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然后,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标准,建立“团”的概念,进而学习“摩尔”、“摩尔质量”的含义;最后通过对“相对原子质量”意义的分析,类比出“物质的量”的概念。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内容呈现次序,巧妙地降低了对“摩尔质量”理解的难度。整个过程层层深人,环环相扣,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探究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此外,这节课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诱导式,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感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根本”的教育思想,有效地调动和保持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与热情,较好地落实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然而,本节课中计算量偏大,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如果学生对微观粒子的概念不太清楚,学习起来仍会有较大困难。另—方面,学生计算和讨论耗时较多,致使课堂时间紧张。不过,从学生课堂的表现、课后交流和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对“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形成较清晰的认识,整体效果较好。

物质的量教案篇三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自然界的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从组成物质元素角度理解物质初步分类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增强合作与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元素的分类与分布的基础上,了解世间万物皆为元素所构成。

2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让学生了解元素的重要性,认识到万物由元素构成,物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材分析:《组成物质的元素》节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第四节,主要内容为介绍元素的种类和分布。这是学生在学习了同位素内容之后,对物质组成的进一步探究。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表示元素的符号》等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安排顺序,体现了教材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统一性。

学情分析:从知识的掌握上看,学生对“元素”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在在学习第二章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时,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时,知道元素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初步了解元素概念;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也知道,人体缺少某些元素(如钙、铁、碘等),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

从年龄上看,八年级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观察能力,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完全有能力进行粗浅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1)知道元素的定义、元素的简单分类;

(2)认识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掌握单质、化合物、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概念;

(2)掌握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思想。

教法:

本节课运用设置情境以及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成学习目标。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等。

学法:

本节课指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交流讨论法。

教学准备:

1、课件:

2、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模型。

3、金属铁和非金属硫。

4、地壳和人体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反思。

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入:这里提到了一个叫做元素的概念,谁还记得呢?请同学回答一下。

(元素周期表)。

同学回答:元素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

学生能回答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预习过的同学能回答出是由氢氧元素构成。

顺着教师的思路思考,顺利引进新课内容。

从上节课的内容中找突破口,问大家最平常的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引起大家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回答完后对学生适当的鼓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实验探究现象分析。

内容一:观察模型。

投影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模型。

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两个模型,发现有什么相同点?

对,这就是所谓的物质由元素构成,物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由无数个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但所有的碳原子都归为同一类,即碳元素;所有的氧原子都归为同一类,即氧元素。

同学回答,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跟着老师的节奏,结合书本,学生能够更好地归纳和总结。

1、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可以通过观察模型加深学生对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印象。

2、对于学生容易产生疑问的部分(模型和书本)避免学生理解错误。

实验探究现象分析。

内容二:现象分析。

(查看学生作答情况)。

2、现在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再给大家3分钟时间,讨论一下,将自己的答案与其他人对照总结,然后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代表。

3、请大家说一下你认为元素与原子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好的,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学生们认真思考并填写,填写时发现还有很多困惑之处。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选取代表。

3、学生回答讨论后的结果。

1、通过填空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薄弱情况后可进行更针对性的教学。

2、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教学结合,注重“教师引导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相结合,增加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易错点,并加深印象。

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内容一:

1、好,做完了上面的练习,我想大家对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下面请大家对以下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混合物、纯净物)。

(板书)。

纯净物继续分类。

总结单质、化合物的区别(练习)。

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现在所学内容。

板书:

下面我们做两道题目巩固一下。

3、对比金属铁和非金属硫。

板书:元素分类。

1、学生回答。

请学生回答: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即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组成元素是否只有一种。

3、学生回答,有金属光泽。

1、引入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

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和总结问题能力。

巩固知识。

引入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概念,导出元素分类。

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内容二:

1、放出元素地壳和人体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图。

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可以发现什么呢?

没错,我们可以发现地壳中分布最多的是氧,其次是铁,而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给大家4分钟时间阅读p51的内容,然后再给大家3分钟时间完成随堂训练中的内容。

(查看学生阅读和完成训练情况)。

学生回答:分布不均。

同学们认真阅读书本,并完成相应内容。

引出元素的分布,并由此介绍运用此种表格的好处,介绍海洋元素与放射性元素。

课堂小结。

拓展思考。

同学们,对照板书,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除了老师刚才总结的知识,同学们还学到了什么?

根据归纳总结,学生能够比较完整,比较系统地复述本堂课学到的知识。

积极思考有没有学到拓展性的东西。

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适时地让学生做笔记,可以增强学生在课下对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回顾本节内容,巩固提高。

3、结合传统教学由老师总结,学生做笔记和学生自行总结两种方法,让学生在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教师获得很好的反馈信息。

4、锻炼了学生自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课堂练习。

巩固知识。

完成随堂训练。

巩固知识。

作业布置。

游刃有余。

1、完成作业本及《定考》2.4相关练习。

2、画思维导图。

3、拓展思考: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有害物质,请大家在课后去寻找一下在身边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

记录作业。

1、巩固书面知识。

2、锻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的能力。

物质的量教案篇四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物质的量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物质的量教案篇五

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掌握对常见物质按物质组成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熟悉化学物质的常见的分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研究物质的转化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按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认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式盐,正盐。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式盐

教学步骤:xxx

教师活动:xxx

学生活动:xx

设计意图:xx

(一)引入

我们发现,超市都是按照物品的种类摆放的,零食放在一起,生活用品放在一起,蔬菜放在一起。这样有助于顾客快速的找到所要的物品,从而提高效率。

那在我们化学里也是这样,也要对不同的物质进行分类。

在生活用品区找

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类比到化学中物质的分类。

(二)举例分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

空气、乙醇(c2h5oh)、水、硫酸铵、铜、碘酒、碘(i2)、氧气、石墨、食盐水。

请你将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将你的分类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

(1)按物质的组成分类

(2)按物质的状态分类

(3)按物质的导电性能分类

(4)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分类

提示学生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就有不同的分法

物质的量教案篇六

根据《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确定的“内容标准”,在必修课程的6个主题中,《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的核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学生了解化学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物质的量作为化学基本概念学习。物质的量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新概念,为以后物质的量浓度配制,化学计算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及其单位摩尔;

2、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3、了解引进摩尔这一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类比的方法从熟悉、具体的概念入手来认识未知、抽象的概念。

2、学会选用合适的集合概念来计量物质。

3、学会从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抽象出解决该问题的数学本质,并将其进一步应用到化学问题的解决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在化学研究、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四、教学方法:实例引入,逐步抽象,揭示实质,清晰脉络关系,结合练习。

物质的量教案篇七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6、使用托盘天平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能力提高

10、在调节托盘天平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平、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平,一个量筒。

(2)返回教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2)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3)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4)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m/g

水的体积v/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

60.0

90.0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2)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物质的量教案篇八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6、使用托盘天平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10、在调节托盘天平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平、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平,一个量筒。

(2)返回教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m/g水的体积v/ml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60.090.0

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物质的量教案篇九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必修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单元,第二标题。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此之前,学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或简单的定量角度去学习化学知识,而《物质的量》这一节的学习会使学生对化学中的“量”有一个新的认识。因此教好物质的量的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关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所以,物质的量的教学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通过练习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3.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摩尔的概念及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间的转化。

二、教学方法分析。

(1)采取目标分层教学法。

课前五分钟检测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粒间转换的理解与应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新课教学主要采取对比归纳法:通过与生活中的某些质量小,数量大的实例对比指出化学反应中存在的相同情况--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通过与其它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的对比提出摩尔的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和记忆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通过与生活中实例对比(一盒粉笔,一打羽毛球)重点说明摩尔的概念,以此使学生对抽象的摩尔概念具体化;通过适当的分层练习强调指出学习摩尔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本节知识。

(2)讲练结合。

课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握学生的情况,更能让学生及时地熟悉所学知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化学课的学习,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物质的量这一节的概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四、教学程序:

[课前检测]:

(1)1个h2o中含___个h,___个o,___个原子。

(2)105个h2so4中含___个h,___个s,___个o,___个原。

(3)1个c中含___个质子,___个电子。

(4)1个nh3中含___个质子,___个电子。

(帮助学生回忆微粒间的转换关系,为从“个--摩尔”的转化做好铺垫)。

[导入]:

(1)由一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大米的单位(粒)和实际生活中并不使用粒的矛盾为后来引出化学反应中微粒的小和多提供思考模式。

(2)通过反应方程式:c+o2===co2引导学生讨论:反应实质是什么?(微粒间的反应);实际中是采用称取质量的方法进行反应,质量如何体现反应的实质?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x10-23g,计算12g碳含多少个碳原子?(约6.02x1023个碳原子)。

[小结]:

用所学的知识表达反应实质是很麻烦的,必须引进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新课讲解]: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教案篇十

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让学生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并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培养目标。

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科学思想目标。

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科学品质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科学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容量瓶、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药匙、小黑板、氯化钠。

设疑、启发、实验、讲解等。

[导入新课]。

初中化学课中我们已经学过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数,我们都知道,它不涉及溶液的体积。但是,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往往是量取溶液的体积,而很少称量溶液的质量。此外,在进行有关化学反应计算时,利用前几节课所学的物质的量计算很方便。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引入一种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只要我们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就可知道所取溶液中含有多少摩尔的物质。根据这个设想,人们就找到了“物质的量浓度”这种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可用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量浓度。

[讲述]。

首先,我想和大家一起完成课本23页的活动探究小实验。课本中给出的是配制0.5l,0.2molnacl溶液,在做实验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仪器。大家看,我手里拿的是容量瓶,先介绍它的构造:容量瓶是细颈、梨行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容量瓶突出的特点:

1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的浓度准确的溶液。

2是一种精确量器。

3不能用于溶解或稀释,也不能用于保存溶液,即配制好的溶液要立即转移到细口试剂瓶中。

为了避免溶质在溶解或稀释时因吸热、放热而影响容量瓶的容积,溶质应该首先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待溶液温度达到室温后,再将其转移至容量瓶中。

介绍完了仪器后,我们再回到实验中。

[设问]同学们想一想,配制溶液的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学生]计算所需溶质的量。

[板书]1计算。

[学生]托盘天平。

[板书]2称量。

[讲述]对,因此第2步就应是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11.7g。

[讲述]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会了它的使用,今天我请一位同学来称量一下,看看同学们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是否掌握。

[学生]量筒。

[板书]3溶解。

[演示]溶解过程。

[设问]溶质溶解后能否马上转入容量瓶中呢?

[讲述]是的,不能。因为我刚才给大家介绍了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容量瓶上标有温度,为了避免溶质在溶解或稀释时因吸热,放热而影响容量瓶的容积,应待恢复室温后转移至容量瓶。

[板书]4转移。

[演示]把小烧杯里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至容量瓶中。

[设问]大家再想一想,现在这个烧杯和玻璃棒是否需要处理?

[板书]5洗涤(目的是尽可能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

[讲述]当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距刻度线1——2cm处应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应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刻度线,这个操作叫做定容。

[板书]6定容(目的是确保向容量瓶中加水不超过瓶颈上的刻度线)。

[演示]定容。

[设问]定容时如果不小心水加多了,能否用胶头滴管取出多余的溶液呢?

[讲述]不能,因为此时溶液中溶剂便多,溶液浓度低于所要配制的溶液的浓度,所以,定容失败了,只好重来。在定容时还要注意凹液面下缘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切忌俯视或仰视。

[板书]7摇匀。

[演示]最后,我们将已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板书]8贴标签。

[设问]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讲述]俯视刻度偏小浓度偏大。

仰视刻度偏大浓度偏小。

[讲述]大家注意一下,这里分母上是溶液体积,而不是溶剂体积。分子上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摩尔质量。为了巩固一下概念,我们来做道练习题。

物质的量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识记:质量守衡定律。

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

能力目标:

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学生讨论:分组交流,讨论。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生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第一册质量守衡由收集及整理,请说明出处。

生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1、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

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顺利的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学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进行小结,自然的得出结论。

四、发现规律。

生:三个小组的小结情况:

一组:磷燃烧后有白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有兰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不变。

三组: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兰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兰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师: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衡定律,请一个学生叙述。

生: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呢?

五、解释与讨论。

师:教师先演示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必要的启迪。

学生:讨论、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的最小粒子原子的质量不变。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物质的质量之和之所以不变,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

生:质量守衡定律是否对所有化学反应都适应呢?

六、反思与评价。

生:继续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1:蜡烛燃烧前后天平的变化,

实验2:铝箔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师生讨论:

1、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对于磷燃烧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如果在燃着的铝箔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师:归纳、总结。

七、迁移与应用。

迁移:提供一组题目进行反馈。

应用:用质量守衡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

八、课后作业:

书:p94习题1-3。

物质的量教案篇十二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能力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物质的量浓度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本节课依据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按照主体探究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很快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诸如复方甘草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枝江大曲、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m/v、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自主探究。

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

1.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2.1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3.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

物质的量教案篇十三

根据《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确定的“内容标准”,在必修课程的6个主题中,《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的核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学生了解化学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物质的量作为化学基本概念学习。物质的量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新概念,为以后物质的量浓度配制,化学计算的学习作了铺垫。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及其单位摩尔;

2、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3、了解引进摩尔这一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类比的方法从熟悉、具体的概念入手来认识未知、抽象的'概念。

2、学会选用合适的集合概念来计量物质。

3、学会从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抽象出解决该问题的数学本质,并将其进一步应用到化学问题的解决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在化学研究、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实例引入,逐步抽象,揭示实质,清晰脉络关系,结合练习。

物质的量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的:

1、知识;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2、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重点难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具: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玻璃棒、酒精灯等。

药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教学过程。

学生首先思考、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教师演示实验:

(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称量记录:

反应前的总质量(锥形瓶+空气+白磷)是?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克。

实验小结: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相等的关系。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的方法。

问题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

物质的量教案篇十五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必修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单元,第二标题。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此之前,学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或简单的定量角度去学习化学知识,而《物质的量》这一节的学习会使学生对化学中的"量"有一个新的认识。因此教好物质的量的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关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所以,物质的量的教学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1)知识目标: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通过练习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使学生掌握摩尔的概念及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间的转化。

课前五分钟检测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粒间转换的理解与应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新课教学主要采取对比归纳法:通过与生活中的某些质量小,数量大的实例对比指出化学反应中存在的相同情况--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通过与其它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的对比提出摩尔的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和记忆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通过与生活中实例对比(一盒粉笔,一打羽毛球)重点说明摩尔的概念,以此使学生对抽象的摩尔概念具体化;通过适当的分层练习而强调指出学习摩尔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本节知识。

课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握学生的情况,更能让学生及时地熟悉所学知识。

对于化学课的学习,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物质的量这一节的概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1)1个h2o中含___个h,___个o,___个原子。

(2)105个h2so4中含___个h,___个s,___个o,___个原。

(3)1个c中含___个质子,___个电子。

(4)1个nh3中含___个质子,___个电子。

(帮助学生回忆微粒间的转换关系,为从"个--摩尔"的转化做好铺垫)。

(1)由一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大米的单位(粒)和实际生活中并不使用粒的矛盾为后来引出化学反应中微粒的小和多提供思考模式。

(2)通过反应方程式:c+o2===co2引导学生讨论:反应实质是什么?(微粒间的反应);实际中是采用称取质量的方法进行反应,质量如何体现反应的实质?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x10-23g,计算12g碳含多少个碳原子?(约6.02x1023个碳原子)。

物质的量教案篇十六

活动目标:

1、了解数字8、9的实际意义,在生活中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能从多个物体中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数、点、物对应板”。

2、学具准备:“数、点、物对应板”。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小手拍拍》。

小手准备,准备准备!

拍拍小手眨眨眼,拍拍小手叉叉腰,拍拍小手动动肩,拍拍小手小手放膝盖。

二、集体活动。

课件:1、“熊妈妈为熊宝宝买了一些皮球,请小朋友帮它数一数买了多少个皮球?”(出示数字8)8还可以表示什么?(课件:8个梨,8个圆点)。

2、“熊爸爸想给熊宝宝买9个皮球,请小朋友想一想,再买几个,就是9个皮球?”它又给小熊买了1个皮球,请小朋友现在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出示数字9)9可以表示什么?(9只蜜蜂,9个圆点)。

3、操作活动。

今天小熊都收到了爸爸妈妈送来的皮球,付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可以操作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玩“数、点、物对应板”点卡、数卡、实物三者结合,进一步提高幼儿口手一致按物点数的能力。)。

物点和数卡要交朋友,数字宝宝要来介绍它们认识,我们来帮它们3个好朋友到小房子里休息一下吧!

四、游戏活动《我来说,你来做》。

1、根据数字做动作,教师任意出示数字8、9,幼儿根据数字做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捻指)。

2、教师做动作,幼儿根据教师所做动作的.次数找出相应的数字。

3、教师拍铃鼓,幼儿听到声音后,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160309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