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可以是学术性的,也可以是商业性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会根据需求而有所区别。如何撰写一篇有影响力的报告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这些范文经过精心挑选,内容充实,语言准确,是我们写作报告的良好参考。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一
符合生二胎条件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孩子。
(3)一方系丧偶者,另一方未生育的:
(4)一方系离婚者且只有一个孩子或者依法生育过两个孩子,另一方未生育的;
(5)双方均未生育,依法收养后又怀孕的;
(6)一方为两代独生子女或者夫妻均为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孩子的:
(7)一方从事井下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井下作业,只有一个女孩的。
除以上规定外,女方为农村居民的夫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孩子:
(1)一方为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孩子的;
(2)只生育一个孩子,男方的其他兄弟均无生育条件的;
(4)男方无兄弟且只有一个姐姐或者妹妹,只有一个女孩的;
(5)双方定居在人均土地五亩以上(以村计算)的沿海垦区,只有一个女孩的:
(6)一方以海洋捕捞为业五年以上,现仍从事海洋捕捞业,只有一个女孩的。
夫妻为主要从事种植业或者养殖业的农村居民,一方经县级以上医学、劳动鉴定机构确认为非遗传性一级或者二级肢体残疾,只有一个女孩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孩子。
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但仍在农村居住生活的,以及在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中成建制由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的,自转为城镇居民之日起五年内适用前两款规定。
而且现在地域不同,各政策也不一样的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又生育子女的,终止其享受的有关优待和奖励,由其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已经发放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及其他计划生育奖励。违反《条例》规定生育的,按《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二
调查人:xxxx。
学号:xxxxx。
专业:xxxxxxxx。
班级:xxxxxx一、调查背景。
2011年初,国家计生部门正在研究允许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简称“单独二胎”)问题,计生部门正在进行适度放宽独生子女准生“门槛”的调研。同时,我国各地对此也有相关的二胎政策。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
人口学家指出,一胎化政策已经导致一个人口迅速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他可能会阻碍中国经济未来的竞争力。同时由于计划生育引起的强制堕胎和不平衡男女比例,也给中国社会增加潜在危险。
因此,面对现在已经出现而未来会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社会问题,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二胎政策的各种争论也是此起彼伏。
本调查报告基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山东枣庄地区的某个居民小区的部分居民进行走访调查,获取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研究该地区人群对国家批准实施的准生二胎政策的态度和看法。
二、准备工作。
1.政策研读。
本文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是对于人们生两个孩子的看法,因此更准确地来说,是调查人们对单独二孩政策的看法,但是由于大部分人对单独二孩政策和单独二胎政策并没有区分,所以本文不做详细说明,文中出现的所有“二胎”均等同于“二孩”。
首先需要区分,单独二孩政策不等于单独二胎政策,如果单独家庭第一胎生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话,那么该家庭就不能再享受单独二孩政策,更不能再生第二胎。如果单独家庭第一胎只有一个孩子,则可以享受单独二孩政策。单独二孩,顾名思义就是指有两个孩子,计划生育针对的是孩子的数量,而不是胎次的数量,如果是两胎的话,则有可能出现三个孩子或者更多孩子的情况,这样便不符合单独二孩的政策。
单独二孩政策的符合条件:
单独二孩政策适用于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一般地讲,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2.设计调查问卷。
a.男b.女3.是否参加工作?
a.是b.否。
4.你的月收入(*3是)。
a.是b.否。
6.是否感到孤单?(*5是)。
a.是b.否。
7.是否曾经希望有个兄弟姐妹?(*5是)。
a.是b.否c.无所谓。
8.为什么?(*7是)。
a.一个人孤单b.减轻赡养老人的压力c.其他。
9.为什么?(*7否)。
a.喜欢独处b.会减少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度c.财产纠纷d.其他10.对二胎政策态度(注:支持不代表你一定生二胎)。
a.支持b.反对。
11.为什么?多选(*10支持)。
a.解决人口老龄化,提高劳动力b.使老人晚年更安逸,减轻养老负担c.本来就该放开生育,生育自由d.和我关系不大12.为什么?多选(*10反对)。
14.为什么?多选(*13是)。
a.增加养老保障b.一个也是养,两个也是带c.使孩子有个伴,学会分享d.父母要求e.提高家庭乐趣与幸福感15.为什么?多选(*14否)。
a.经济成本太高,一个都养不起b.没有这么多精力去照看两个孩子c.自己不符合要求(政策,年龄,其他方面)。
16.你希望两个孩子的性别如何?(*13)。
a.都是男孩b.都是女孩c.一男一女。
17.你认为二胎政策对缓解人口老龄化,提升劳动力的作用如何?
a.有着积极的影响b.一般c.持消极态度d.没什么作用。
18.如果符合条件,并且经济和精力允许,你会选择生二胎吗?
a.会b.不会。
19.为什么?(*18不会)。
a.不喜欢小孩子b.只想要一个c.两个孩子可能会闹矛盾d.其他。
三、
调查目标。
四、调查过程。
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利用调查问卷对小区过往行人进行调查,填写过后收回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五、反馈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总共调查了样本数据53人,其中29名男性,24名女性,得到如下直观数据:
图1调查问卷的回答状况。
对于几个较为关键的问题,例如对于二胎政策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有43个人支持,10个人反对。支持的人中有38人认为该政策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提高社会劳动力;有40人认为该政策可以为自己的养老提供更好地保障,该两种观点占主流。而对于反对的人来说,人们主要认为这将会导致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而对于是否考虑生二胎的问题,有30个人打算,23个人不打算。可见对于二胎政策支持的人也不见得想要二胎。在支持的人当中,有20人认为生两个孩子能够增加自己的养老保证;8个人觉得生两个一起养和生一个养并无太大差别;有25人觉得如果有两个孩子共同成长,会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使孩子学会分享、友爱;另外有10人是由于父母要求他们生两个孩子(可能由于第一胎是女儿的缘故)。
反对的人们也有他们的原因,从列出的原因来看,经济成本是打消人们要二孩的最大原因,反对的23个人都选择了经济成本过高,抚养一个孩子已经很费力了的选项,而且时间成本的压力也不容小觑,时间精力的限制,也是导致人们不生二胎的重要原因。而选择自己不符合要求的人也有10个,因此不排除赞成二胎政策但是身体情况不允许再要二胎的人群存在。
而对于第15个问题,如果经济条件和精力允许,并且条件符合,你愿意要两个孩子吗?有40个人选择了愿意,相比之前的30个人来说,希望有两个孩子的人数进一步提高,可见经济能力和精力限制对于抚养能力的限制。
六、对影响人们是否生育二胎的因素的统计分析。
图2.(a)打算生育二胎的男女比例图2.(b)不打算生育二胎的男女比例。
本来以为由于孕育工作是由女性承担,所以可能在不打算生育二胎的人群中,女性数量要多于男性,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二者数量并无太大差别,相反,考虑到调查人数中女性略少于男性,所以性别对于是否支持生二胎的影响似乎不大。
图5.(a)独生子女对于生育二胎的态度图5.(b)非独生子女对于生育二胎的态度。
在调查的18个独生子女中,有12个人选择生育二胎,另外8人选择没有生育打算,这8人其中有2人年龄在35-40区间段,可能是由于岁数原因,所以没有生育打算。而非独生子女的35人中,有18人有生育二胎的打算,另外17人不打算生育二胎。因此可以看出,独生子女更有生育二胎的打算,这可能与其成长环境的孤独感有一定关系。
注:一个人是否打算要二胎是受多重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候还会受到自己主观情感以及成长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性别、年龄、经济能力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等方面所进行的比较,只能说明该因素对人们的态度确有影响,但至于影响的大小,还应作进一步调查分析;而且受到样本数量的限制,本文调查研究结论仅可用于参考本地区城区人群对于二胎政策的态度,不具有普适性。
七、个人想法与活动心得。
在调查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即“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会考虑要两个孩子”。这也是大多数人心理状态的真实映射。就我而言,我是赞成二胎政策的,但是真的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的时候,即便是要孩子也需要综合考虑当时的经济能力再做决定,更何况是要两个孩子。可能两个孩子一起养的费用不是成倍增加,但是仍然需要更多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去养育两个孩子,相比一个孩子来说,难度无疑是陡增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如今很多正处在事业发展阶段的夫妻来说,如果不是父母催迫,恐怕连一个孩子都不想要呢,更别提两个了。
因此对于二胎政策能否真正达到它的目的,即缓解社会老龄化,提高社会劳动力,能够有多好的实现度,政策又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如人们所担心的人口增多导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等问题该如何解决,将会是未来需要关注的。
政策措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我看来,二胎政策势必对于市场劳动力有积极的作用,而它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以及如何更好的保障孕育期妇女权利、公司批产假的高昂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应当通过其他的法律法规解决,使得生二胎政策落到实处,惠民利民。
八、结语。
综合全面地考量,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不利于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此阶段所实行的“单独二孩”政策是社会发展中采取的过渡方案,用以应对当前的社会形势变化。
相对而言,“单独二孩”政策更加平稳、渐进、可控。但对单独二孩政策的影响也要有清醒认识。“单独二孩”政策能缓解老龄化程度和过程,但无法改变中国老龄化的趋势。应对老龄化根本之策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同样道理,“单独二孩”政策能缓解未来劳动力供应短缺的局面,但未来劳动力数量的缩减是长期的趋势。应对劳动力数量下降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是再回到多生孩子的时代。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三
呼声背后是中国已然变化的人口形势。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经各路人口学者分析计算,已经勾勒出一幅令人担忧的人口图景:中国60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并且还在迅速增加;而0~14岁的少儿占总人口比例迅速下降,五年下降6.29个百分点,达到16.6%的新低。
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一个社会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即为老龄化社会;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0~14岁人口占比15%至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内为“超少子化”。中国人口已经出现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结构特征。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将面临严峻的养老困局。
尽管如此,生育政策调整的步伐却相当缓慢。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不光是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一直没有变化,即使是生育政策的微调也是幅度小,步伐缓。
以双独生二胎政策(即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为例,大部分省份在上个世纪末实施,河南省迟至2011年年底才实施,比其他省份晚实施十年左右。晚实施的原因自然是担心人口增长过快,而根据河南省社科院的专题调研,实行双独生二胎政策后,总人口超过一亿人的河南省人口最高仅能增加1.8万人。
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生育间隔问题,山东省是全国最后一个取消生育间隔的。从1988年出台《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要求二孩生育女方需年满30周岁,到今年6月份修正该条例取消生育间隔,这一政策持续了25年。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
单独生二胎政策,虽然传言很多,但一直没有实施。广东省曾于两年前申请放开单独生二胎政策,至今未见获批。就全国范围而言,往往是一波放开二胎的呼声或是传言刚起,立刻就有不同级别的部门人士辟谣并重申,中国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
就单独生二胎政策放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表示:“动比不动好”。
此前顾宝昌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口政策调整的步伐大大滞后于实际需要。现在的形势是越拖越被动,越拖问题越难以解决。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放开单独生二胎政策是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件大事,虽然可能因为这个政策实际增加的人口数量有限,但是要看到,这个政策的变化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在人口发展处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作出了政策调整。
人口学者梁中堂则对单独生二胎政策持怀疑态度。“单独生二胎只是生育政策的微调,事实上中国的生育问题关键是取消生育限制,让老百姓自己选择的问题。我担心有了这个微调之后,又可以以此为理由,很多年不再调整生育政策。”
老龄化之困vs生育率反弹之忧。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
“从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的历史来看,此次单独生二胎政策放开算是一次进步。但是从现实需要来看,仅仅放开单独生二胎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中国人口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口学者表示。
根据《大国空巢》作者、人口学者易富贤估算,“单独生二胎”从理论上最多让这批受益人群多生不到200万孩子。如果考虑到“八零后”相对较低的生育意愿,真正能够增加的人口还会更少。
上述人口学者评价说,从双独二胎到单独二胎再到全面放开二胎,这条生育政策调整的路线图多年前就已经有专家提出,决策层也有所考虑,但直到今日,单独二胎还没有实质性进展,政策调整过于保守了。
生育政策调整步伐缓慢,老龄化速度却持续攀升。根据统计,到2035年,中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赡养比将达到2:1,即两个劳动年龄人口赡养一个老年人。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进行的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之所以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就在于普遍存在的对未来养老之忧。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几十年不变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担心生育政策放开引起生育率的反弹。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目前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仅在1.2左右,大大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根据历年来在江苏、湖北、北京等地进行的生育意愿调查,由于生育成本等原因,人们的生育意愿并不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江苏进行的调研表明,符合生育二胎条件的人群真正生育了二胎的仅占三成左右。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
易富贤表示,从国际经验看,新加坡、韩国、伊朗等国家都实行过提倡二胎的政策,结果证明是失败的,目前新加坡、韩国的生育率徘徊在0.9~1.2的超低水平上,伊朗2011年的生育率也仅有1.64。从国内经验看,山西翼城、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地的农村地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试点“二胎方案”,到现在生育率全部低于1.6。
“现在形势严峻,如果在政策调整上再像过去那样缓慢,我担心已经没有很多机会了,整个国家和民族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上述人口学者昨日表示。
对于如今生育政策调整的提速,党俊武表示,从国际上和历史上来看,人口过多或者人口过老都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以适时调整人口政策是必要的,但人口政策事关大局,应该是逐步完善,积极稳妥地推进。(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安徽人事考试网http:///。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四
案由:全面二孩实施后的农村教育资源建设亟待加强提案人:提案内容: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二孩政策的实施,必将导致出生婴儿潮的到来,孩子的到来,摆在眼前的第一问题便是教育问题,特别是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更为凸显。而教育乃立国之本,民族兴旺之标志,因此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尤为重要。但目前我市乡镇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滞后,已严重影响适龄儿童的就学,加之前期由于种种原因的撤并学校,使得部分农村孩子无法就近入学,不同的程度的出现辍学及无法就学等问题。以永定县为例,永定县目前常住人口37.61万人,学龄儿童6.5万人,小学镇区27所,乡村57所,中学城区2所,镇区14所,乡村13,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城区1所,镇区6所,乡村1所,撤并学校8所。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布、分配不合理导致城区教育资源负荷过重、班额过大,而农村生源不断减少、效益低下,影响了办学水平和。
教学。
质量。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教育基础建设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现实的困窘是,农村孩子跑到县城上学,一些乡村中学生源困难,所以不得不采取撤并学校,恶性循环。二胎政策全面实施后,这一问题势必更为突出。
2、地方经费不足,地方政府虽大力支持,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3、师资队伍结构、质量不合理。乡镇师资与城区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4、教育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包括农村小学教育设备、教舍、教学设备及体育设施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1、合理优化教育资源,推进城镇学校建设,推进教育资源建设稳步发展。政府引导教育资源整合,加大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适时向农村小学建设微斜,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区教育的差距水平。
2、强化政府办学责任。保障乡村孩子就近上学,保障乡村里的每一个适龄孩子有学可上,这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合理布局学校位置,强化农村小学建设和管理,确立合格学校标准,落实目标管理,推进教育质量提高,脚踏实地的做强教育质量,做好教育形象。
3、提升教育质量,优化师资队伍。加大引进教师队伍,为农村教师队伍提供新的血液,调整教师结构,合理调派教师,为农村小学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加强教师的德育建设,让教师能真真正正的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摒弃旧的教育模式,开设完整的素质教育课程。
4、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农村小学教舍简陋,设施不全,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均衡农村教育资金分配,鼓励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捐助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环境。政府应该学校开支透明化,让每一分钱都花再“刀刃上”,发挥其最大作用。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五
随着国家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行,已经有几个省份具体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其余省份也都在准备中,并将适时实行单独二胎政策,河北省也将于近期放开单独二胎。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期基本国策,本次单独二胎政策也是根据我国人口结构的现状以及人们的需求来制定实施的。放开单独二胎的政策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呢,这些影响需要政府实施哪些措施来应对呢。人口数量的变化带来的影响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我的这次调查得出的个人结论,为政府机构提供个人见解,为解决放开单独二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提供一些依据。
二、调查时间:
2015年3月20日至4月10日。
三、调查地点:
宁晋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凤凰路256号)。
四、调查范围:
来宁晋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理各种业务的每个人。
五、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六、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
胎的看法,80%的被调查者持有希望儿女双全,年老多个依靠的观点,65%的被调查者表示这是遵照老一辈家长的希望,另外有55%被调查者认为想生二胎的理由是子承家业,传宗接代;对于你为什么不想生二胎的看法,82%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下生活成本高,多一个孩子家里开销增加太多,33%的被调查者则担心给孩子的爱不均衡,难免会出现偏心,另有12%的被调查者表示更喜欢三口之家的生活,62%的被调查者会选择独生子女作为自己配偶,75%的被调查者担心孩子以后的受教育问题,80%的被调查者担心孩子多了以后的医疗问题。
希望政府通过以上调查结果采取措施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未来人口增加所造成的的医疗压力;第二,未来人口增加造成的基础教育压力问题;第三,做好单独二胎政策宣传解释工作。
一、现状分析。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现有人口共13.397亿,2010年末全国总人口达13.410亿人。在这样的一个人口基数下,我国的人口老年化也在加剧。据《2011年至2015年老年事业发展纲要》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0.2%以上,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3亿,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占整个亚洲老年人口的1/2。而在2010年年底我国60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经达到20.38%。据相关专家推测,在2020年将达到27.53%,2030年更将是37.55%,2040年将为45.00%。所以我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中国迅速上升的老年人口比例,对比为数不多的人均收入,难免会让我们想到未来养老难的问题。
二、农村生育观原因分析。
1、计划生育观。
今天的农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人们有了更多的积蓄来干别的事,但和城市人口相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开阔以及农村传统思想的病根,在计划生育观上仍存在严重问题。通过调查,接近90%的村民认为农村不该多生,在多数城里人看来,只有一个才不叫多生,但70%的村民认为农村家庭两个孩子最好,尤其是一男一女,她们看来两个并不为多。在对待农村生育与中国人口压力的问题上,35%的村民肯定农村超生会增重国家人口压力,应该严格控制农村计划生育,只有严格符合条件的夫妇才可以生二胎,然而65%的村民给出他们的看法,认为国家人口压力与农村无关,只要人家有能力抚养孩子,可以接受罚款就让生育二胎。
中国人口压力因农村超生而加大。这是最为严重也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家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关系着农民的衣食住行,农村的落后制约着国家的改革发展与创新。对中国而言,农村是其兴衰的命脉。我国的资源总量并不少,但为何我们只能排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显然是人多!计划生育是针对中国人口压力大而制定的一项国策,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号召,严格按照要求,有计划的生育。
2、多子多福。
对你愿意生二胎这个问题我向所询访的几十个人进行了调查,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5-40岁,结果分析,其中,大约78%的人暗示愿意生二胎,20%的人不肯生二胎,另有大约2%的人暗示,一胎都不想生。该查询拜访预示出了我国农村现阶段主要育龄夫妇的生育观念:大多的夫妇愿意生育二胎,少部分夫妇只愿生育一胎,极少部分夫妇不肯生育。而希望生二胎的大多集中在30-40岁。
这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的改变等各种原因,我国也有部分大中城市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国家虽然连续举行计划生育政策,但为了缓解国度老龄化趋向,在计划生育政策的节制尺度上有所放宽,部分符合生育第二胎的夫妇开始考虑是否生育第二胎。而在农村许多生二胎的家庭并不是被允许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使妇女教育水平提高与生产率上升。这一方面使得生育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可能改变了小孩对于家庭中的消费属性,因为某些地区生育的原因之一是妇女无事可做。生小孩来养就像城里人养狗、猫当作宠物一样。有些人表示,多生个小孩现在家庭就可以多一份换了,以后老年时生活就会多一份保障。一些35岁以上的家庭表示,第一胎在外地读书,一般男人也常年在外打工,妇女在家无聊,生二胎也可以说是为了有一个精神上的寄托。所以有些人宁愿违反政策规定,被罚款也要生二胎。
而对于一些不想生二胎甚至不想生小孩的人来说,原因有三点:1.政策这道红线不敢逾越。
2、生儿生女都一样。第三点也是大多数家庭不愿多生小孩的主要原因:生小孩成本太高了。生育成本对于农村的生育主体来说是较为实在的东西。人们往往从小孩的经济效益来进行考察,即生育小孩的成本和小孩成长后可能带来的效益的一种比较。而这种比较的结果则是影响农村生育主体生育行为的重要因素。如今社会较高的生育成本毕然使得生育主体少生孩子,也使超生游击队减少。另外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西方的生育观念、个人独立的观念在中国农村也悄然兴起。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人们,对生育问题的看法绝对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代。另外西方文化的介入,人们对婚前性行为和同性恋的宽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降低了人们的生育欲望和对未来小孩的期望。
另外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人们认识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重点是人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不仅要生孩子,更重要的是使子女得以良好教育,使其成才。生育成本越来越高,培养一个孩子,往往要支付各种费用。高额的生育成本使得父母必然放弃数量,转而重视质量,也就倾向于优生优育。
3、重男轻女。
中国封建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男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个体家庭的经济状况乃至整个家族的兴衰妇。而如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妇女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也显露出了,于是,随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男女平等地参与工作、参与竞争。尤其在今天,教育水平提高,妇女知识水平提高,男女地位进一步平等,于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育观中,女儿也是传后人。
所以现在大多数农村人的生育观念大多也变为生儿生女不重要,关键在培养。能让孩子从小受到好的教育,将来有出息,父母晚年才会有依靠。本次调查显示,85%的被访者在生育前是不知道孩子性别的。在现在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已大大淡化了,87%的被访者表示自己对孩子的性别不介意,但还有很小一部分人表示会介意,喜欢男孩子;不到一成的被访者表示如果生的是女孩,会有失落,但也不会太介意。(稍有失落感的人群中,男性比例多于女性。)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表示,不会因为生的是女孩就减少对孩子的培养和投入,因为对孩子的期望值是一样的,将来孩子面临就业压力和社会挑战也是一样的。
农村居民对子女性别的偏好趋向平衡,一男一女是多数人理想中的家庭结构,但隐含着对男孩的偏好。诚然,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养儿防老的观念是落后的。但是倘若在社会化养老程度低下,养老缺乏保障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靠养儿去防老。而现在国家开始重视农村的养老问题,而且也在逐步地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
生育观念的改变是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次巨变之一,农村生育观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的方面。
高额的经济处罚迫使有的农村家庭实难承受,使一部分人想生又不敢生。近年来,各地加强对计划生育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也促成了当地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中国目前已有很多地方在尝试通过奖励扶持的办法,鼓励、引导人们接受正确的生育观。
这种生育观的改变,也是30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之果,更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城市则提供了农村观念变革的现代意识之源和榜样的力量。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农村的青壮年大批走出家门挣钱,外界的先进文化和超前思想也促成了农村育龄人员生育观的转变。城市的一些思想意识开始通过打工者的渠道,对农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于春节调研农村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差距大为缩小。从这次调查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多年来,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推行以及生育文明的倡导,不仅控制了人口数量,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育观和抚育观的进步,这其实也是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一大步。观念和文化传统的改变虽然通常比较缓慢,但它一旦形成,也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发生效力。农村居民生育观正在发生的变化,当然也是社会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提醒我们对未来农村人口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提前有所准备。
三、调查结果及描述性分析。
重庆自1997年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截至2009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17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4.9%,高于全国比例2.9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超过1637万,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7.8%。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城乡空巢家庭、农村五保老人、农村留守老人比例加大,他们中的多数人将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
根据《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20条规定,有一个子女的夫妻,符合以下10个再生育条件之一,均可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其中,非农业户口的夫妻再生育条件有4个:
农业户口的夫妻在以上4个条件的基础上,再增加了4个条件:
另有两个条件没有户口限制: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或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的;
二,其他特殊情形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的,由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认定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民众对二胎政策的了解程度:
由此可见大多数民众对二胎政策或多或少是有所了解的。
城市居民被访者愿意生二胎主要的原因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这是出于中国传统的儿女双全的思想,和自己时间和精力的考虑,其他重要原因还有经济允许、减轻子女生活负担和喜欢孩子等。农村居民被访者中原因较为均衡,相比而言选择养儿防老的更多。根据调查员的得询问和调查,主要原因有:
城市居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保、退休金较为齐全,农村居民则不完善,所以他们认为养儿防老较为重要。
另外一个区别在于较少的农村居民被访者会选择经济允许,主要原因:
在农村消费支出较少,抚养孩子的代价较小。
由上分析可知二胎政策不宜全面开放,针对经济允许的家庭,可以试行;全面开放后会加重家庭负担,降低国民的素质水平。不符合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所以可以对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或地区试行允许生育第二胎,来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局面,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更加完善农村地区的医保、社保等建设,使其养老要得到保证后可试行二胎政策。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得出的意见是:
经济允许的家庭和地区试行开放第二胎,完善农村地区的医保、社保建设后可开放二胎政策。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六
目录:
摘要„„„„„„„„„„„„„„„„„„„„„„„„2。
一、问题的提出„„„„„„„„„„„„„„„„„„„2。
二、社会各界的观点与看法„„„„„„„„„„„„„„3。
三、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背景与可行性„„„„„„„„„5。
四、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9。
五、讨论和总结„„„„„„„„„„„„„„„„„„11。
参考文献„„„„„„„„„„„„„„„„„„„„„12。
1摘要: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回应“单独二胎”政策称,实施“单独二胎”新政,符合人口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也符合民众的切身利益,广东将坚决贯彻落实。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将尽快依照法定程序,研究出台相关措施,并依法组织实施,使广东省符合条件的居民尽快享受到这一新政策。但是,在新政出台之前,广东人民还应该遵守现行《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关于生育二胎的规定,否则,按再生育处理,征缴社会抚养费。
关键词:单独二胎,计划生育,再生育。
一.问题的提出。
于是关于“单独二胎”的政策的呼声出现了。“单独二胎”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二胎。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高峰,计划生育今年成为热点话题,多位委员和党派提案都涉及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的修改完善。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高峰,计划生育今年成为热点话题,政协委员李冬玉提议可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即在全国已普遍实行“双独二胎”的基础上,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情况,在部分城市先试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政策。此提案一出,引起轩然大波,专家、网民、普通群众皆议论纷纷。
2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此次“放开二胎政策”呼声高,是建立在今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的一份公开建议上。按照当时的说法,“目前人口红利加速消失,老龄化加速以及未来可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将成为新的重大挑战,建议尽快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可考虑全面放开二胎,否则,越晚越被动。”实事求是讲,正因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二三十年来“少生了一代人”,我国的经济发展才没有被资源消耗拖后腿,而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人口大省的广东省,也是因为计划生育的政府政策,在限制人口的过度增长中迅速发展起经济。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严格限制二胎的计生政策,是在特定历史和社会发展时期做出的。在新的形势下,需要进行更科学严谨的研究,及时做出合理调整。有经济学家指出,“一孩制”的计划生育加速了老龄化进程,而严重的老龄化将消灭“人口红利”,加重养老负担,导致经济衰退。有社会学家指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可能是新生儿性别比失衡的重要诱因。各种证据表明中国应当对未来人口发展形势进行科学全面的研究,顺应民意和当代“马寅初”们的意见,考虑对生育政策适时作出合理的调整。单就我个人的看法,“单独二胎”政策是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社会各界的观点和看法。
3要生多少孩子?连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上也有嘉宾想生“一个足球队”呢;“倡导节制”当然很好,可是有多少人会响应倡导、会节制?之前不是吃过“父母熊熊一对,孩子熊熊一窝”的亏吗?为什么要走回头路?“素质优先”是一种幻想,十个指头有长短,一窝鸡也有几个不叫的,生的孩子多了,能保证每个孩子的素质吗?此其一。其二,“素质优先”怎么体现和衡量,是否制造另一种不公平?“全面发展”更是让人难以理解,全面放开二胎莫非就全面发展了?专家研究认为,分区域分步放开二胎,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二孩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即夫妻双方一方是独生子的可生二胎)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看来专家想得非常周到,把“单独”贻误时机的问题也想到了。但是,假如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一者,可能很难避免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二者,可能会出现一个人口生育高峰,为社会带来诸多隐患。
通过对大众人群关于单独二胎的调查访问,半数以上受访者愿生两孩40岁人群想"抢生",调查显示,在符合"单独两孩"条件者中,愿意生第二孩的超过一半,达50.73%。其中,50.41%的人表示新政一实施就生,49.59%的人表示过几年再生。此外,不愿生两孩的占1/3,为33.46%,表示"看看再说"的占15.81%。由此可见,单独二胎的政策对于生育适龄人群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而且大多数是偏向于生一个以上孩子的。
4泉、广东南海、辽宁长海、山东长岛、黑龙江黑河等全国十多个县市和地区都进行过二胎政策的试点。但由于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人口增长失控等问题,最后部分地区被撤销甚至不了了之,坚持到现在的也只是有限的几个地区。所以他们认为,如果贸然的实施二胎的放开,可能将会造成人口的突然激增,导致社会的失衡和混乱。
三.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可行性。
5试点申请后却未获批复。可见,虽然官方曾经提出试点“单独二胎”,但在实际操作上很谨慎。
这次媒体披露“单独二胎”政策有望于2013年年底或2014年年初试行,国家卫计委没有明确否认,又称“正在组织调查研究”,尽管不能确定年底试行“单独二胎”政策,但已传递出积极信号,即已经从过去的“不可能”变成“有可能”。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确有必要调整了。无论是众多数据反映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人口红利加速消失,还是30多年来我国已经积累了上亿个独生子女家庭,或是我国“失独家庭”多达百万,都说明生育政策已经到了调整的时候。
6育政策不会立竿见影,必须未雨绸缪,需要从未来经济、养老、国防等角度和高度来研究制订中长期的生育政策。另外,研究生育政策必须要综合考虑公共服务水平,或者说,公共服务政策要与生育政策配套,甚至要走在生育政策调整之前,因为人口变化会对公共服务带来新的要求和考验。
其次,我国长期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潜在的危机使得我国人口控制政策的风险和代价正在显现和增长:30年来我国已积累了上亿个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家庭面临独生子女的成人风险、成才风险、婚姻风险和养老风险,还有独生子女家庭的儿女养老风险、结构缺损风险,同时也有社会的发展风险、国防风险和责任风险等。二胎放开政策能最大限度降低个体家庭的人口风险。而且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稳定低生育期,综合生育率和生育意愿子女数在最近十余年内都相对较低,具备适度放开二胎的现实基础。
8外一种关系。兄弟姐妹之间所相互影响的,是独生子女很难体会到的,他们对于宽容、理解、分享也缺乏深入的理解。这些内容恰恰是书本无法讲述,无法传受和无法体验的。非独子家庭或多胞胎家庭的孩子们则很容易掌握这些人类的基本关系准则。考虑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时候适度放开二胎政策了。
更为重要的是,放开二胎政策,体现出国家对人权的尊重,对社会公平的追求。生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一项人权,强制限制生育,以侵犯个人人权为代价,长期以来颇受诟病,特别是一些不理解中国国情的西方国家,总以此指责我们。另外,长期以来计划生育现实中,不许生二胎往往会在一部分人身上流于形式,比如富人、明星等,最近的张艺谋的超生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说明社会上存在着生了交罚款,交了罚款我还生的现实,加剧了人们的不公平感。放开二胎政策可以缓解社会矛盾,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能有力打击西方国家的指责言辞,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总之,以“一胎化”为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已完成其历史使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基数下降、廉价劳动力枯竭等才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无法继续依赖计划生育政策来解决的。
四.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上一次修订计生条例,确定了双独二胎的政策,是走在全国前列的,这一次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通过抓紧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尽快依法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于蓝昨日表示,将尽快把这项工作列入明年的重点工作中。
9广州市人口计生局回应,截至2011年9月,户籍双独家庭24420个,已生育两个子女的双独家庭313个,占双独家庭的1.28%;户籍单独家庭62065个,已生育一孩家庭39273个,已生育两孩及以上的家庭数3322个。广州正常情况下每年出生的新生儿达7万~8万名,因此6.2万家庭这一数据并不大。数据显示,双独家庭可生育两名子女,但现实只有1.28%真的生育两孩。市人口计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广州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孩子照料人力物力耗费高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广州户籍人口两孩生育意愿低。因此,单独二胎的政策对于像广州这样的广东省内的大城市来说,其影响并不是特别的大,对其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不利后果也随之减低。但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主要还是二三线的城市为主,还有大量的农村区域的存在,相比之下,二胎政策对这些地区的社会的发展就会有较大的影响了。一般这些地区和城市,经济形态一般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较大,并且在这些农村地区,人们普遍有多子多福的观念,这就导致了二胎政策在这些地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旦单独二胎的政策大幅度的放开,这些地区就会成为人口激增的源头,而对于本来就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经济来说,对于收入不是很好的家庭来说,就会造成人口在经济上的压力,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甚至是混乱和倒退。
10政策的顺利实施。
五.讨论和总结。
2013年3月7日,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我国应积极稳妥地调整生育政策,根据各地情况分类指导,而不是简单地“放开二胎”,更不能搞一刀切。放开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在已试点的地方得到了检验,并不会产生想象中诸如人口暴增等问题。
从广东省试行单独二胎政策的情况来看,政府对于二胎政策并非是简单的放开,而是渐进式的进行,由试点慢慢铺开,对于当前的中国实际情况而言,生育政策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而单独二胎作为生育政策改革的重点,有其必然性,但也有风险性,而国家政府采取试点的方式,也是出于风险和后果考虑的,放开二胎后,对于中国的社会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引发人口的激增,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进而影响到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是未知的,都是需要慢慢的实践和改进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政府确立了要全面改革的目标,而生育制度的改革也将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就是改革的开始。
11况,也要相应的作出政策的调整和变动,这样才能使政策的实施适应与当地的实际。其实,纵观社会每一次大的改革,在带来好的方面的同时,也必然需要作出牺牲和取舍,没有完美的改革,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弥补,来使政策带来尽可能的大的益处。对多年的生育政策制度的调整,是当前中国发展中必须触碰的部分,而“单独二胎”就为生育政策的改革提供了方向,或许它不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和社会发展最好的方法,但却是目前可行且有效的措施。所以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二胎政策有其实施的可行性,也是值得支持的。参考文献:
刘忠良,2013,《大国危途:民族兴衰与人口政策再思考》,经济科学出版社。
田雪原,2009,《中国人口政策6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七
实践人员:xxx及若干青年干部
实践内容: 关于国家计划生育二胎的实践报告
实践方式: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网上查询
一、2017二胎政策何时全面放开最新消息
在十二五规划的期间,我们国家的人口总数继续上升。在2017年年末的时候总人口并没有达到13.68亿人,受当前国内人口老龄化和我们国内的生育率的影响,我国家的当前的劳动率在不断的下降,而老年人的总人口数量也在不断的上升。在2017年的时候在我们国家十五周岁到五十九周岁的劳动力在9.3亿。而在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15.5% 总2.12亿人。
全面实施二胎政策,可以优化我们国家当前的人口结构,持续供给国家的劳动力的输出和降缓当前人口老龄化带给我们的困难,更加的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增进家庭的幸福感。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行当地的修改,然后统一进行实施和落实,最快的速度将在明年的时候实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二、二胎政策
2017年 3月26日闭幕的甘肃省十二届人大会第八次会议全票通过决定,对《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八条进行修改,将“夫妻双方均系独生子女的,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安排生育”修改为“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安排生育”。新颁布的条例在3月26日公布之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甘肃省成为西部第一个全面施行“单独两孩政策”的省份。
一、夫妻双方或者一方系甘肃省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安排生育:
(1)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
(3)夫妻一方患不孕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妊娠的;
(4)夫妻一方系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或者同等级因公伤残人员的。
二、可以被认定为“独生子女”的公民
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之一的,就可以被认定为“独生子女”:
(1)本人为父母生养的唯一子女。即:无同父同母、无同母异父、无同父异母、无收养的兄弟姐妹。
(2)本人为父母依法收养的唯一子女。即:被养父母依法收养,且为养父母的唯一子女。
(3)父母依法生育(依法收养)过两个及以上子女,其他子女均已死亡并未生育,本
人为父母现存的唯一子女。即:本人为父母现存的唯一子女,且其他已死亡的兄弟姐妹未生育后代。
在10月份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最引人注目的决议当是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被坊间简称为“全面放开二胎”,即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7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一、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的原因:
1、低生育水平稳中趋降。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为1.5~1.6,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惯性趋弱。如果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2、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此外,未富先老迹象显现,经济发展压力增强。201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占全国比重10.1%。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相应地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物质财富积累则相对不足。
二、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意义:
1、从长远来看,促进中国人口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老龄化问题的解决。目前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凸显,劳动总量不断减少,还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达到4.4亿左右的峰值,约占总人口的1/3。单独放开二胎将使得年轻人口得以迅速增加,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状况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有利于缓解中长期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压力。
《二胎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
-->
-->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八
2017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至此,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二胎政策是继国家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也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人口的积极策略。根据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而言,针对50、60、70、80、90后这五类人进行社会调查,就“他们对这一政策的态度及其想法”展开调查,四个人共同拟写一份调查问卷,附至本报告后。经过了我们的调查之后,现就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按照年代进行分别论述。
调查对象总体情况说明:每个年代按照老师要求5男5女,其中有些是进行社区问卷调查,有些是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问卷调查,因此该调查对象群体中涉及到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家庭人口结构现状、城市还是农村、家庭及周围社会文化观念等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影响他们对“开放二胎”政策的态度和想法。
50年代
调查对象具体说明:该调查对象群体年龄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早已成为安享晚年、含饴弄孙的爷爷奶奶们,普遍没有接受文化教育,没有国家退休保障和固定工作。
态度:他们相当支持“开放二胎”政策。
时是受毛泽东同志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不存在一胎或者两胎情况,因此50后都是很多兄弟姐妹,而且在这众多兄弟姐妹中至少都有一个是男孩。所以,第三他们也受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希望“开放二胎”政策实施后能够在自然状况下至少生一个男孩子能够延续家族。第四,由于我们调查对象群体是没有工作和退休保障金的老人,他们的孩子都是三个以上,几个孩子共同赡养老人,加之老人还具备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所以不存在养老负担问题。他们支持“开放二胎”考虑到以后孙子们赡养自己的父母亲的负担问题。第五,全部调查对象里都是属于大有时间帮子女带孙辈的情况。
60年代
调查对象具体说明:该调查对象群体年龄在50岁以上,文化程度存在差异,也有国家公职人员和非公职人员的区别。
态度:大部分支持该政策,极个别持无所谓态度。
男生以继承香火。
70年代
调查对象具体说明:该调查对象群体都是人到中年,还具备生育能力,这代人是第一代接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他们有着比较大的压力,上有老,需要赡养;下有小,需要培养。他们的孩子都已经到了要上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或者大学的年纪,花费巨大。接受调查对象中接受文化教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和农村户籍,受家庭及其社会观念影响严重。
态度:八人明确表示中立态度,存在一至两人支持该政策的现象。
《二胎意愿调查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
-->
-->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九
物价的持续下跌和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低于潜在的增长水平,说明通货紧缩仍是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其趋势仍在发展:
增长率呈不断下降趋势。
我国gdp增长率从1993年的13.5%下降到的7.8%。19下半年,依靠财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率有所回升,但仍然明显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同时低于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
上半年gdp增长率达到7.6%,其中一季度gdp增长率达到8.3%,二季度gdp增长降为7.1%。经济增长前高后低的趋势明显,若不及时采取有力的启动政策,完成今年gdp增长率7%的目标仍有一定困难。
2.各类物价水平持续下跌,通货紧缩趋势依旧。
到198月,商品零售物价指数连续23个月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18个月负增长,反映经济景气的生产资料价格购进指数也连续35个月负增长。今年上半年,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从第一季度的-2.9%和-1.4%进一步下跌为-3.2%和-1.8%,尽管近来这两个指数均有程度不同的回升,但回升幅度十分有限。
3.消费需求不旺,增长乏力。
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仅为6.8%,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为6.4%。比1985-间平均17.7%的增长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说明物价的下降并没有相应带来商品销售额的增长。
4.农产品收购价格剧烈下降幅度大,农民收入增长减缓。
19农产品收购价格就全面大幅度下跌为-4.5%,1998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增长率进一步下降为-0.8%,两年累计下降了12.1个百分点,等于农民生产等量的农产品而货币收入却下降了12%。农村居民消费持续下降,1998年农村居民以69.6%的人口,只购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8.9%,1999年第一季度有下降为38.5%,而占人口30.4%的城镇居民,却购买了另外61%以上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大。
5.外贸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外需严重不足。
1999年上半年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580亿美元,同比增长4.4%,其中出口830亿美元,下降4.6%;进口750亿美元,增长16.6%;顺差80亿美元。此外,上半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194亿美元,下降19.9%;实际利用外资186亿美元,下降9.2%,预示着吸收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的难度进一步加剧,外资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减弱。
6.基础货币投放下降,实际货币供给不足,货币流动性比率降低。
近年来,我国基础货币投放下降,货币供应趋紧。1998年末,基础货币余额为29108.7亿元,仅比上年末增加29.2亿元;到今年3月份,基金货币余额降为28314.9亿元,比年初下降793.8亿元;6月末,基础货币余额降为28042.7亿元,比三月末下降272.2亿元,比年初下降1066亿元。
在基础货币下降的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仍保持小幅增长,其增长量约为基础货币运用余额减少造成的货币供应的收缩量。也就说,近年来,我国广义货币m2在小幅增加的同时,货币流动性比率(即m1与m2之比,即全社会货币供应中,用于居民消费、企业生产和投资的那部分货币占整个货币的比重)却不断下降。年6月货币流动性比率为37.5%,1998年6月下降为35.7%,到1999年6月进一步下降为34.86%。造成货币流动性比率不断下降的原因,是由于近两年企业投资活动不积极,流动资金减少,以及居民消费欲望不强。由于企业资金趋紧,投资意愿下降,1999年前4个月企业存款下降355亿元,其中,活期存款下降842亿元,定期存款却增加了487亿元。
根据西方学者的实证分析,货币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1.8。考虑到我国正在经历由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弹性应该更大一些。据国内学者对1979年以来的实证分析,我国的这一弹性应为2.3左右。也就是说,经济每增长1%,货币数量应该增加2.3%。以1998年经济增长7.8%为例,货币数量应增长17.94%,而我国1998年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m0、m1、m2的增长分别为10.09%、11.85%和14.84%,都远低于17.94%的水平。因此,就近两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言,我国基础货币的增加速度太低,货币供给不足。
明年应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
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上升,实体经济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储蓄倾向上升,投资意愿减弱,是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直接原因。不断加深的通货紧缩将是未来几年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因此,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与经济结构调整的中长期政策衔接起来。
进一步缓解通货紧缩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仍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政策取向。实行这一政策取向的问题是,从货币政策方面看,政策传导机制障碍影响了基础货币的放量,也使利率政策作用不明显,新的货币需求不旺也从另一个角度抑制了货币供给。因此,放量基础货币、扩大货币需求,在传导机制障碍短期难以解决、利率政策不明显的条件下,基础货币放量须寻找新的途径,同时,从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看,提高非政府投资收益率是创造新的货币需求的关键。
从财政政策方面看,扩张性财政政策不能作为长期政策使用,发债空间有限,发债空间欧盟国家债务负担率不高于60%,1999年我国债务负担率约为12.5%,西方国家宏观税率平均在45%以上,我国约在12%,说明财政的偿债能力约为西方国家的1/3弱,1/4强,因此,我国的债务负担率低线为15%,最高不能超过20%。
我国目前大约有3万亿的隐性债务(估算),未来几年将部分体现为政府的显性债务,如剥离银行不良资产的最终损失和社会保障资金的支付缺口等,最终都要由财政来承担。
依据李嘉图的等价定理(当债务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时,当期的债务发行是对未来增加的税收收入的提前支付),当期的债务发行,必然导致未来年度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否则,财政将发生支付危机。因此,必须考虑灵活运用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十
如期而至,大二上学期了,时间过得飞快,脑子还在回想着朝鲜问题,这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悄然来临。很期待这次能够像以往一样有所进步,期待老师分享他的见解。
这次老师给我们不值得作业是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对当下形式的理解。老师所给的这些话题中我选择国内形势的人大这一部分讨论。而个人觉得最近最大最接地气的话题新闻莫过于国家放开二胎政策。我想说说自己得一点想法。
备受关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即将进入全国人大审议程序,该草案如获通过,“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入法。1983年的十二大,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直到2002年,湖北、甘肃、内蒙古等省份启动“双独二胎”政策,10年后,2017年11月“单独二胎”政策通过,两年后,“全面二胎”政策出台。二十年、十年、两年,我国计生政策修订呈现出意料之中的加速度——越来越低的生育率和人口断崖的现实,已成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承受之轻。
人口政策必须适应我国人口发展出现的重大变化。
从这份修正案草案中,不难读出“全面两胎”政策实施的急迫性——元旦拟合法、延长生育假、独生不奖励、避孕自主选但是,“全面二胎”入法了,生与不生,却不只是法律问题了。很多符合生育政策的年轻人在被问到是否会生二胎是表示,想生是一回事,能不能生、敢不敢生是又一回事。
有报道说,“单独二胎”政策实施一年间,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儿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不敢生,除了眼前的经济压力,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女性是否能保有公平的就业机会?教会、医疗是否福泽更多的胎子?社会逆风给胎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说白了,就是未来社会究竟能给人们对少安全感,是人们愿意投入时间、财力、经历、抚育下一代。
拥抱“二胎时代”,需要修订的不仅仅是上述几项法条,还有更多涉及社会公平的改革。
不会带来人口红利,反倒会使社会阶层更加固化——富有家庭的胎子将获得更多上升机会,贫穷家庭却很难供得起孩子上大学。
未来“二胎政策”的到来,会凸显现有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矛盾和问题,并讲社会不均衡发展的疼痛赤裸呈现,这能否成为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推力,值得期待。
电子1401
1141230131
扎西加布
2017年12月10日
-->
-->
-->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十一
同样的情形在20世纪80年代也在北欧国家(挪威、芬兰、瑞典)出现过。在挪威,银行贷款对gdp的比重从1984年的40%上升到88年的68%,资产价格急剧上升,同时投资与消费需求也显著上升。但是石油价格的暴跌引起了自二战以后最深刻的银行危机和经济衰退。在芬兰,1987年扩张性的预算导致大规模的信用扩张,银行贷款对gdp的比重从1984年的55%上升到1990年的90%。住房价格在1987年和1988年共上升了68%。1989年中央银行为了抑制信用扩张,提高利率和储备,再加上1990年、1991年与俄罗斯贸易下降,经济环境恶化,资产价格暴跌,政府不得不对银行予以救助,gdp收缩了7%。在瑞典80年代后期持续的信用扩张导致了房地产繁荣。1991年由于大量的是基于过度膨胀的资产价值,因此,众多银行遇到了困难,政府不得不干预,经济陷入衰退。
墨西哥提供了新兴国家资产价格膨胀相同的版本。墨西哥在90年代初期进行了银行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同时,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储备要求。mishikin指出,银行向私人非金融企业的贷款占gdp的比重从80年代末期的10%急剧上升到1994年的40%。同一时期,股票价格急剧上升。1994年总统暗杀和农民起义引发了泡沫的崩溃,进而出现了银行与外汇危机,和严重的经济衰退。
在这种大量的历史案例背后,人们发现,随着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广化,金融创新使得金融机构功能分化,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界限日益模糊,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失去了稳定的联系,很多学者者感觉到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需要寻找新的微观基础,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和物价水平的影响有多种途径。根据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这种影响主要是借助利率变量,影响消费和投资。但是,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变化,金融资产存量的增加,货币政策也可能通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进而影响消费和投资,具体的途径如改变财富总量,改变借贷成本,以及各经济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金融体系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革对货币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同时也非常难以操作和预测。尤其是金融资产对实际经济活动的比重,可交易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持续增加,这些资产对利率、经济增长等变量的预期反应更加敏感。
在中国,9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居民资产结构中有价证券份额的持续增加,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资金联系加强,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划分面临新的检讨;而且,造成这种变化的基础力量(金融的国际联系、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金融创新和制度变革等)还在加强,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提出同样的挑战。
下面我们首先通过主要发达国家家庭资产结构的变化来看金融市场规模的增长。[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无论在规模还是范围上都有显著的增长。例如,从1985年到,主要的oecd国家中,未清偿的信用和股权总值对gdp之比,从150左右上升到250左右。(p.mylonasetc.,)。
图表1主要工业化国家金融市场趋势(年末值,占gdp百分比)。
银行对私人非银行部门信贷私人部门国内债务证券股票市场市值。
19851995199019951998198519951998。
美国6864695056715282123。
日本9911811833304058172257。
德国93103118394253212248。
法国768780413933123265。
英国4711612016172862119169。
意大利5158602263231101846。
加拿大6879889914416194。
g10758486394252446798。
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bisinternationalbankingandfinancialmarketdevelopment;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stockexchanges.转引自p.mylonasetc.2000,p.1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尽管银行信贷在大多数国家中还是主要的融资来源,但是确实存在着资金从银行贷款向各种证券(包括贷款的证券化,尤其是银行的抵押贷款)的转移。这体现在金融财富从银行存款向机构投资者和直接持有债券与股权的转移,这种变化在美国尤其明显。因此,具有流动性和可交易的金融资产在gdp和金融资产总量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其结果是总财富中的一个很大比重对一般市场变化和价格变化更加敏感。
从家庭资产负债表看,oecd各国(除日本)净财富相当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4-6倍,而且在90年代有所上升。家庭负债则相当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1倍左右。因此,家庭金融资产与负债的比大约为3-5倍。非金融企业的净值与gdp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都较低。但是企业的金融资产(不包括自有股权的价值)与gdp相比是上升的。
迄今为止,对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研究主要是一些货币政策机构,例如,bis19组织过两次专题研讨,并出版了论文集;美国联储kansas1998年年会将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作为三大议题之一;日本中央央行鉴于“泡沫”时期的教训,也有一些探讨。但是学术界正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既有的研究成果大多还处在工作论文与讨论论文形态上。笔者近年来在德国与日本的访问研究过程中,以及与这一领域的领先学者[5]的交流中感觉到,虽然大家均认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在这些国家中,这一问题的研究严格说来。
并没有展开。所幸的是,一些著名的经济学者,例如伦敦经济学院的c.goodhart,普林斯顿大学的b.bernanke,纽约大学的m.gertler,以及沃顿商学院的f.allen,gale等学者开始积极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我国学者中,钱小安(1998),苟文均()有论文进行过初步探讨;下面对既有的研究作简要归纳并分析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十二
2017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至此,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二胎政策是继国家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也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人口的积极策略。根据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而言,针对50、60、70、80、90后这五类人进行社会调查,就“他们对这一政策的态度及其想法”展开调查,四个人共同拟写一份调查问卷,附至本报告后。经过了我们的调查之后,现就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按照年代进行分别论述。
调查对象总体情况说明:每个年代按照老师要求5男5女,其中有些是进行社区问卷调查,有些是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问卷调查,因此该调查对象群体中涉及到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家庭人口结构现状、城市还是农村、家庭及周围社会文化观念等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影响他们对“开放二胎”政策的态度和想法。
50年代
调查对象具体说明:该调查对象群体年龄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早已成为安享晚年、含饴弄孙的爷爷奶奶们,普遍没有接受文化教育,没有国家退休保障和固定工作。
态度:他们相当支持“开放二胎”政策。
时是受毛泽东同志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不存在一胎或者两胎情况,因此50后都是很多兄弟姐妹,而且在这众多兄弟姐妹中至少都有一个是男孩。所以,第三他们也受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希望“开放二胎”政策实施后能够在自然状况下至少生一个男孩子能够延续家族。第四,由于我们调查对象群体是没有工作和退休保障金的老人,他们的孩子都是三个以上,几个孩子共同赡养老人,加之老人还具备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所以不存在养老负担问题。他们支持“开放二胎”考虑到以后孙子们赡养自己的父母亲的负担问题。第五,全部调查对象里都是属于大有时间帮子女带孙辈的情况。
60年代
调查对象具体说明:该调查对象群体年龄在50岁以上,文化程度存在差异,也有国家公职人员和非公职人员的区别。
态度:大部分支持该政策,极个别持无所谓态度。
男生以继承香火。
70年代
调查对象具体说明:该调查对象群体都是人到中年,还具备生育能力,这代人是第一代接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他们有着比较大的压力,上有老,需要赡养;下有小,需要培养。他们的孩子都已经到了要上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或者大学的年纪,花费巨大。接受调查对象中接受文化教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和农村户籍,受家庭及其社会观念影响严重。
态度:八人明确表示中立态度,存在一至两人支持该政策的现象。
《二胎社会调查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
-->
-->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十三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在结构调整期和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环境下,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稳健,既要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资金需求,防止总需求出现短期过快下滑,也要避免过度放水,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固化结构扭曲,其重点在于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为结构性改革拓展时间和空间。
在谈到房价和汇率问题时,报告指出,前一段时间国内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人民币汇率受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影响出现小幅贬值,各方面对房地产和汇率问题比较关心,市场上甚至一度出现了关于应该“弃汇率、稳房价”还是“弃房价、稳汇率”的讨论。
报告认为,这两种观点夸大了各自领域的风险,而且也都不是好的做法。“弃房价、稳汇率”的一种逻辑是紧缩货币,从而挤出资产泡沫,并以高利率来稳定汇率,这会导致危机式的被动去杠杆,代价很大,过程比较痛苦,汇率实际上也很难稳住;“弃汇率、稳房价”则是放松货币来支持房价,试图以低利率刺激通胀和房价,这同样会加剧结构扭曲和债务积累,导致调整的'时间更长、代价更大。
报告强调,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有条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就货币政策而言,关键是要继续保持稳健和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同时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推进结构性调整和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和经济的内生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扩展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空间。
报告还指出,下一阶段可继续做好主动调结构、主动去杠杆、主动防泡沫等方面的工作。主动调结构的核心是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服务业,把扩消费与“补短板”结合起来,破除抑制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放松市场准入和价格管制,激发增长活力,补充短板行业的有效供给,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主动去杠杆需要系统性设计去杠杆方案,主动作为,逐步稳定和降低社会整体债务水平,防范经济金融系统性风险。”报告认为,市场化债转股是主动去杠杆的重要途径,可发挥好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把债转股与金融业综合经营、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国企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结构调整和改革步伐。
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的增长,资产价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逐步增大。报告强调,应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顶层设计,从供给端改革城镇化土地政策,完善财税制度,解决抑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保持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资料: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8日公布20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经济运行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依赖仍然较大,民间投资活力不足,部分领域瓶颈仍未打破,制约增长潜力发挥,稳增长与防泡沫之间的平衡更富有挑战性。
报告指出,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平稳,积极变化增多。消费稳定增长,投资缓中趋稳,进出口降幅收窄,企业效益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好于预期,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回升较快。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
报告认为,第三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灵活适度,注重稳定市场预期,为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丰富公开市场操作期限品种;实施“双平均”考核存款准备金;继续运用好常备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工具,开展每月中期借贷便利常态化操作。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的信号和结构引导作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同时,组织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从资本和杠杆等七大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多维度引导;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则对房地产信贷市场实施调控,强化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有序运行,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稳定。圆满完成人民币加入sdr篮子的各项技术性准备,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正式生效。
报告指出,稳健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较快增长,利率水平低位稳定运行,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2016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1.5%;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0%,比年初增加10.16万亿元,同比多增255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5%。9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22%,比上年12月下降0.05个百分点。9月末,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0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778元。
报告还指出,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经济增长总体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因素累积。从国内情况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和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深化实施,去产能、去库存取得一定进展,企业杠杆率有所趋稳,效益改善,新经济(爱基,净值,资讯)、新产业、新的商业模式快速发展。但经济运行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依赖仍然较大,民间投资活力不足,部分领域瓶颈仍未打破,制约增长潜力发挥,稳增长与防泡沫之间的平衡更富有挑战性。要继续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下一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着力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十四
货币政策所包念听所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而现代通常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虎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常用货币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其他政策工具等。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布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步由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近代为主转化。过渡时期共存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贷款规模、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等数种,其中间接调近代工具的作用逐步强化,直接调近代工具的影响日趋淡化,如我国已经放弃了贷款规模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手段的运用与再加市场化。
1994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主要有四个: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超额储备金率。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是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金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主要是货币借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十五
也许很多父母想生二胎,可是你们有想过那个孩子的感受吗?就像我就是一个二胎,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和闺蜜的话题就是,今天我姐姐怎么欺负我啦,她弟弟怎么烦她啦之类的。至今我的那些“伤痛史”还依然在我心头。记得有一次,我姐姐心血来潮说要帮我烫头发,一个不小心,就烫到了我的耳朵,我赶紧伸手去摸,一个不小心,又烫到了我的手。我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她终于放开了我的头发。不过,我的头发就遭殃了,被折磨的乱七八糟,像顶着个鸡窝一样。
自从买了“银漂”就更离谱了,因为那时候她在北京读大学,所以“银漂”刚买回来的那一年基本都是我在照顾它,比如帮它洗澡,喂它吃狗粮,带它去遛弯,领它拉屎拉尿……可是当姐姐回来的时候却不让我玩狗了。更让人生气的是,有时间但她懒得给狗洗澡,就让我送到宠物店去洗澡,然后再领回来。这种时候,她就会说,这是我们两个共同的狗。可当我们吵架的时候,狗就又是她一个人的了,总是欺负我,不让我玩狗。
所以,各位想生二胎的大妈大婶,是不是应该想想孩子的感受,小孩子是很脆弱的。就像我,已经想回到妈妈的肚子里去待着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胎政策的调查报告篇十六
我们国家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也是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分别是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政策由国家中央银行制定并实施,中央银行是一个独立于政府之外,但又是政府的一个机构(政府理财机构),却又不完全听命于政府。中央银行控制着货币的供给,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在控制着货币供给的水龙头,打开水龙头这个钱就从而流出来,如果拧紧的话,这个钱就收走。水龙头怎样打开的?靠的就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
1。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的机构制定的存款规定,即存款准备金率,强制地要求商业银行等货币存款机构按规定比例上缴法定存款准备金。
当我们把钱存进商业银行的时候,如果法定准备金是10%,假如我们存100块钱,商业银行有90块钱能够贷出去,10块钱要交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是5%的话,商业银行能够贷出95块钱,剩余5块钱务必交中央银行。
这上缴到中央银行的10块钱与5块钱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它是以防商业银行出现信贷危机时。当商业银行不能带给客户所需取回的存款时,商业银行能够向中央银行贷款,所以法定存款准备金就是商业银行上缴到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就成了商业银行的银行。
那么中央银行是如何透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来调节市场的呢?
如果我们拧紧了水龙头,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比如中央银行觉得经济有点太热了,放的款太多了,要产生通货膨胀,甚至通货膨胀太高了,它准备拧紧水龙头的时候,你们想从5%-10%的时候,或者是10%-15%的时候,如果升了10%,是不是原先带95块钱此刻只能带85块钱了。但是银行已经把钱贷出去了,银行就按照原先的法定准备金率,把钱都已经贷出去了,以前比如有一个亿,我按照这个数已经贷了,一个亿的95%,能够贷多少?九千五百万。你此刻能够贷多少?八千五百万,要收回多少钱?这时你要企业中务必赶快把钱收回来,我务必交中央银行。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带给放款及创造信用的潜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潜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打开水龙头容易,关上难。用这种方式关难,这是十分强烈的手段。等我们哪一天在新闻上在财政新闻上,听到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时候,这就是十分强烈的措施出现了,银行将处于十分困难的状况,因为钱都贷出去了。所以这个手段不经常使,但是明白,这是一个手段,但是不能经常使。它向下我们一向在向下,很低了。说明这个钱一向超多的向下放。如果这个钱要向上收的状况之下,这时钱已经都放走了,除非银行还没有贷出去,你能够交,如果银行把钱贷出去,等于告诉所有的企业把钱赶快回来,我务必交中央银行。这样的话就会引起十分强烈的手段。只在不得已的状况下才使的。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十多年来,经历了四次调整,在当时都起到了用心作用——抑制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货币投放过多的状况。目前,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方向是要逐步恢复存款准备金支付清算和作为货币总量调控工具的功能,改变原先主要功能不在调控货币总量而在发挥集中资金,调整信贷结构的作用。
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如下优点:(1)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它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容易实施的手段;(2)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都务必立即执行;(3)准备金制度对所有的商业银行一视同仁,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同样受到影响。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作用过于巨大,其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都太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中央银行因此有将准备率固定化的倾向;二是其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在商业银行有超多超额准备的状况下,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会将超额准备的一部分充作法定准备,而不收缩信贷规模,这就难以实现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的目的。
2。再贴现政策。
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必须利息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作的票据转让。
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企业带给资金的一种方式,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带给资金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转让有效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为前提的。
中央银行贴现率,是它一个控制货币供给闸门的一个手段之一,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贴现率。利率是由谁来决定的?在市场经济的过程,利率不是由国家来决定的,也不是由政府来决定的,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不是中央银行来决定利率,中央银行不能决定利率?这个利率是由市场来决定,市场经济价格最基本的,就是有一个看不见的手,所有的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
假若中央银行规定贴现率5%,那么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贷款时就要支付中央银行5%的贷款利息,商业银行再向个人或企业外贷时,为了持续利润,商业银行就会以高于中央银行贴现率5%的贷款利率外贷,如6%,如此一来,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货币需求制定贴现率,再透过商业银行利用市场自动调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点是,它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并且既能调节货币供给的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的结构。再贴现业务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业务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这就限制中央银行的主动性;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有限。繁荣时期提高再贴现率未必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因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更高;萧条时期降低再贴现率也未必能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因为此时的盈利水平更低。而且再贴现率不能经常调整,否则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会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业务的最大缺点在于它具有顺经济走势的倾向,繁荣时期的物价上涨使得再贴现票据的金额上升,货币供给增加;萧条时期的物价下跌,又使得再贴现金额下降,货币供给减少。货币政策因此可能在繁荣时期“火上加油”,而在萧条时期“雪上加霜”。
3。公开市场业务。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operation,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
如当中央银行决定社会上资金过多时,便卖出债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资金;相反,则央行买入债券,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公开市场业务务必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1)中央银行务必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2)要有一个发达、完善和全国性的金融市场,证券种类齐全且到达必须规模;(3)务必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如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就不能透过改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最大的不足是缺乏这三个条件的国家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个政策手段;此外,它的收效缓慢,因为国债买卖对货币供给及利率的影响需要必须时间才能缓慢地传导到其它金融市场,影响经济运行。三种工具当中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是公开市场业务,因为这项政策比较温和,对经济起微调,而法定准备金率和贴现率,都是相对强硬的手段。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和贴现率在改变的时候,一般都被看作是宣布货币政策有重大的变化。十分状况之下不怎样使这两种。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区别。
两者的不一样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到达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目前中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用心的财政政策。
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1663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