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17:10:06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通用8篇)
时间:2023-11-14 17:10:06     小编:曼珠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篇一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1806年发表的。该书所阐述的学校管理制度、道德教育的理论以及教育目的等,从其政治方向来说,是为“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服务的,但是,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这就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

《普通教育学》是从绪论开始的。在绪论里,赫尔巴特着重说明教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作用。他指出,“教育学是教师自身所需要的一种学问,但同时他亦必须谙于传授它的知识的方法。”这就是说,教师必须学习并掌握教育科学的知识,进而遵循教育原理的要求来施教。而教师要做好教育工作,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正如赫尔巴特所说的,“我曾要求教师有科学与精神的力量。”而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应该学习心理学。因为“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的概要,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地陈述了。”如果教师深入观察人的思想、感情,有了心理学的一般知识,“那末,教育者所应注意的事项,一定像一张地图展开在他的面前,或者可能像一张城市建筑计划蓝图一样,在这张图上所有方向相同的线条,都准确地交织成相同的角度,使得看的人不需要准备就可以一目了然。可见,教师认真学习心理学是十分重要的。

在该书的绪论中,他还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以及教育目的与作用等问题。

在绪论之后,《普通教育学》分三卷分别阐述了对青年一代进行教育的各种问题。在第一卷里,赫尔巴特说明了教育的一般目的,基中包括对儿童的管理及“正式的教育”。在第二卷里,他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并且以“兴趣说”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的教学计划与学科设置,以及各门学科在智力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他在“多方面兴趣”这个论题下,阐述了“教学的进程”和“教学的结果”的一般原理。可以说,他在“兴趣的多方面性”这个总题目之下阐述了他的全部教学论思想。这一部份是《普通教育学》一书的核心,也是比较有价值的部份。在第三卷里,赫尔巴特说明了性格的道德力量。他认为,人的性格与人所受的教育、社会环境以及人的健康是互相制约的。在上述三卷中,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是:(一)儿童的管理;(二)教学理论。

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第一卷的第一章里详细地论述了儿童管理的理论。必须明确地指出,他是以“性恶论”的思想为指导来阐述关于儿童管理的问题的。他认为,儿童生来“有一种处处驱使他们不驯服的烈性”,“还有一种盲目冲动的种子。”这样,儿童就不守“秩序”。显然,这种看法是一种唯心主义的遗传决定论。实际上,儿童并不存在先天“不驯服的烈性”。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目的在于:尽力加强对儿童的活动的控制,所以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他论述加强对儿童的管理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他一再说明,学校教师加强对儿童的管理,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存在于儿童身上的“冲动”与“欲望”的“种子”的发展,“不致是反社会的方向”的,是“避免社会本身所陷入的争执状态的那种冲突”的。

在“儿童管理”这一章中,赫尔巴特说明了管理的方法。其中主要有:“惩罚的威胁”、“监督”。而辅助的方法是“权戚”与“爱”。在他看来,“一切管理制度首先采取的是惩罚的威胁”。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手段”。教师利用这种管理手段有助于提高管理的“效果”。不过,教师要注意的是,在“压制、强迫、惩罚时,某些精细的差别需要注意”。而在运用“压制”的方法时,教师要“冷静、简明、无感情”。很明显,这是封建的等级思想在师生关系中的反映。在他看来,有一部分儿童不怕威胁,而大多数儿童是经不住威胁的,所以要用监督的方法。“监督业已被认为是儿童管理中绝不可少的部分”。而教师加强对儿童的管理和监督的目的是“要造成一种守秩序的精神。”儿童在学校时只有“安分守已”,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果放任儿童撒野,不予监督,不予教养,那么,是不能“培养成伟大人物”的。十分清楚,他是从教育的目的角度来看待对儿童管理的方法的。对儿童进行管理的第三种方法是命令和禁止。赫尔巴特指出,命令是儿童要绝对服从的,所以命令和禁止要具体。第四种管理方法是“惩罚”。赫尔巴特提出的惩罚方法有:“罚站”、“禁止用膳”、“警告”、“剥夺自由”、“体罚”等。

然而,赫尔巴特认为,“在经常监督的压力之下成长的人们,不能希望他们多才多艺,不能希望他们有创造的能力,不能希望他们有勇敢的精神,不能希望他们有自信的行为。” 于是,他提出管理儿童的辅助方法是“权威”和“爱”。因为“人心屈服于权威,权威能拘束心的出乎常轨的活动,因此在压制一种倾向于邪恶的、正在成长的意志,权威可以有很大的用处”。由此看来,在对儿童管理中,借助教师的权威也是十分必要的。而从师生的关系来说,“爱可以使师生的关系和谐。”教师要“爱”学生,把自己的“心分授以儿童”,这样,教师就要“深入到儿童的感情中去”,并设法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使学生的情感接近自己的情感,如果做到这一点,那么,教师对学生施教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上面已经指出,赫尔巴特在“多方面的兴趣”这个论题下阐述了他的教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五个主要问题:

(1)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里谈到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这个问题时,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有以下四点:

第一点就是什么是“观念”。在赫尔巴特看来,“观念”是意识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同时,它也是人们认识的对象。由于他认为世界是由许许多多的“实在”组成的,而且这些“实在”的自身是不可认识的。至于人的心灵,它也是宇宙中无数“实在”的一种。这样,人所认识的只是“心灵”和其他“实在”发生的关系而构成心灵内容的各种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观念就是知识。他的教学论,实际上就是阐明“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原理的。但是从他的德育理论来看,“观念”所指的并非“知识”,而是人们对于事物、社会制度等的看法。由此看来,在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中,“观念”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具有多方面的内容的,应该根据他所论述的问题及其性质来判断其真实的含义。

第二点就是什么是“统觉”。从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所论述的教学原理来看,所谓“统觉”,就是新旧知识互相融合的过程。可以说,赫尔巴特是以“统觉论”为根据来阐述“启发式”教学法的。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考虑学生已经获得的观念,并以类似的观念来“启发”、“诱导”其它观念的“再生”,正是在新旧观念互相“融合”、“同化”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新知识。

第三点就是关于“观察”、“注意”、“想象”、“思维”在教学中的作用问题。他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及其对学生的观察、注意、想象、思维在教学中的见解是有价值的。他认为,让儿童对事物进行观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官能上的印象”是最深刻的鲜明的。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时,要特别注意观念的清晰性。但是,在教学中有些事物是学生看不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运用图画、教具等直观手段外,要运用描述的方法,通过描述来“唤起”旧观念。在这里,教师必须“慎重注意于其想象”,特别是在美育的鉴赏活动之中,更要注意这一点。可是,要让学生掌握理性的知识,教师就要注意学生“深思”这个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勤于用脑思考,他们才能掌握一般的科学原理。然而,一般科学原理是建立在对个别事物的认识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时,要有一个“层次”,则让儿童先认识个别的事物,然后把各个个别的事物“联结”起来,通过较高级的“致思”作用而认识事物的整体。

第四点就是赫尔巴特在论述他所提出的“教学阶段”的理论时,主张把教师的活动、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及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统一起来加以论证。这是他在关于教学过程的理论方面应用心理学知识的具体表现。我们清楚地看到,他运用儿童的注意、期待、思维等心理活动来说明各个教学阶段的区别,其目的在于使他的教学理论具有“科学性”。应该指出,他这种尝试在教学论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

(2)“多方面的兴趣”的意义。赫尔巴特力图所教学原理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在他看来,培养儿童的兴趣,与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正确地安排普通学校的课程这些问题都是直接联系着的。于是,“多方面的兴趣”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赫尔巴特的教学论的核心,他以“兴趣说”为中心论述了教学论中很多重要的问题。

首先,赫尔巴特说明了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多方面的兴趣”是学生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力”。他明确地指出,“因为我们有兴趣,我们内心是主动的。”这就是说,学生如果有多方面的兴趣,就能使他主动地去追求知识,这样,从学生的心理活动来看,兴趣能过渡到“欲望”或“意愿”。同时,由于“兴趣是在注意中展开的”,于是学生就能产生“专心的活动”,一心钻研课业,使自身也“浸沉于其中”。“由于爱好而占有人的心灵”,学生就能有效地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知识是在观念中摹写在它前面的东西”。各种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材、直观教具等包含着无数的观念。从赫尔巴特的“统觉论”的观点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新观念被旧观念所吸收、融合的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是与学生的兴趣分不开的。人们由于对“外界实物”发生兴趣,于是“外界实物”新引起的表象与儿童意识中的旧观念就联系起来。随着儿童心理的变化,当人们进一步探求事物的本质时,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而这时心智则要“静思”。由于“知识对象的范围包括自然和人类”,因而儿童的心智随着他们的学习范围的逐步扩大就涉及自然与社会的现象并探求其实质。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往往想进一步了解新的东西,“于是欲望即从兴趣中产生”。而当人们运用他们的知识时,兴趣表现为行动。可见,赫尔巴特是根据注意——期望——要求——行动”这个发展过程来说明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的。

其次,赫尔巴特说明了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与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的关系。在《普通教育学》中,当他谈到儿童的“德行”问题时,就在论述“多方面的兴趣——道德性格的力量”中论证了培养学生具有多方面兴趣对于形成学生的品格、养成“善”与“正义”的观念的意义。他认为,培养学生具有“多方面的兴趣”,这是教育目的的一个方面。在他看来,“多方面的兴趣”,就是“多方面的匀称的兴趣”,学生有了“多方面的匀称的兴趣”,他们就能够通过学习而获得广泛的知识,从而明辩“善”和“恶”以及“正义”的观念,并形成人的性格,这就是他所说的“多方面的兴趣——道德性格的力量”的内容。

再次,赫尔巴特根据“多方面的兴趣”的理论,建立了一个包括广泛学科的课程体系。他认为,“多方面的兴趣”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种:

第一种是经验的兴趣。赫尔巴特认为,“人由于经验而达到知识”,所以经验的兴趣这是知识之源。

第二种是思辩的兴趣。赫尔巴特认为,人由于“深思而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所以他特别注意思辩的兴趣这个问题。思辩的兴趣比经验的兴趣是进了一步了。他举例说,人对所仰望的天空发生了兴趣,这就是属于经验的兴趣。如果人们在观察天空的基础上,进而研究星辰起源等问题,这则属于思辩的兴趣。与思辩的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逻辑、数学、文法等。

第三种是审美兴趣。赫尔巴特说明,审美的兴趣是从美的自然界、优美的艺术品以及人的品行中引起的。儿童如果具有审美的兴趣,则他们的心灵就会向往美的事物。与审美的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图画、唱歌、文学等。

第四种是同情的兴趣。赫尔巴特说明,同情的兴趣是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学校与家庭都要培养儿童具有“仁爱”、“正义”和“善”的精神。与同情的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国语、外国语等。

第五种是社会的兴趣。赫尔巴特说明,社会兴趣的中心内容是人们所表现在对社会和国家的关怀,要教育儿童关心“社会利益”,使人们能“和谐”相处,这样,就不会引起社会“冲突”。与社会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政治、公民、历史、法律等。

第六种是宗教的兴趣。赫尔巴特从他的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出发,认为必须对儿童进行宗教教育,这样,人们的心灵才能“平静”。在日常生活中宗教的兴趣表现在对上帝的信仰上。家庭和学校都要通过宗教教育使“宗教观念”在儿童的脑中扎根。与宗教的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神学。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智力。他提出了儿童各种能力和谐的发展这个问题。从《普通教育学》一书中联系到关于儿童能力的发展,问题来看,他认为,人的“天资”是人的能力发展的基础。同时,他还说明,“天资”各个人是不相同的,是“因人而有程度上的差异”的。据此,他认为,有的儿童是属于“敏捷的人”,这种人易于接受教师的教授,“心智”发展快,勤敏而有能力。但是,为了发展儿童的智力,教师对这种人要加强培养和训练。然而,他进一步指出,有的儿童的心智是比较迟缓的。对这种儿童,教师要负起责任来,对他们进行细心的教学。

(4)教育性的教学。在教育史上,揭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原理的功绩应该归于赫尔巴特。他在《普通教育学》一书的绪论、“教学”、“教学的结果”等章中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个问题。在《普通教育学》的绪论中,他主要是从教师要了解教育目的和努力实现教育目的的角度来谈教育性的教学的。这样,他就把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实现教育目的统一起来,所以,当他说明教师必须学习教育学,“精通传授知识的科学”时说:“在这里我要立刻承认,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决不是所有教学,都是教育性的。例如,为了得到收益而学习,为了谋求生计,为了娱乐,不管学习的人由此是好是坏,这里都和教育性的问题无关。”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可见,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5)教学阶段论。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第二卷“多方面的兴趣”和“教学的进程”这两章中论述了教学阶段的理论。他以“统觉论”的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师必须向儿童传授知识并引导与组织他们运用知识的要求,探讨了教学的进程以及在这个进程中的各个阶段教师的任务以及他们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他把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就是:“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赫尔巴特学派莱因等人,对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论加以改造,提出了“五段论”。例如,莱因的五段论就是:准备、呈现、联合、概括、运用。莱因说明,教师开始上课时要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旧观念,使它与新教材联系起来,并集中学生的注意,为教学做好准备。然后,教师就呈现新教材,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所讲授的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的旧知识“联合”起来。第四个阶段是概括和抽象,让学生掌握科学原理、公式、规则等。最后就是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这种“教学程序”当时被德国、美国等许多国家的教师接受和运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积极的影响。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篇二

不知不觉工作已将近十年,经历了数不经的,每次考试之后,好的成绩给我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不自觉的就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今天读了《教育学》,内心竟有深深的不安,多年来在我心中树立的工作目标竟轰然倒下。原来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出好的成绩,更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成绩只是学生的一局部,而大多数教师却一叶障目,按照学生的成绩带上了有色眼镜。

如何摆脱这种态度,那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真挚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能按照学生的成绩来划分爱的界限,要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成为一种义务。师爱是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的精神雨露,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的能源和灵魂。这种爱不能是外表的应付工作,它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教师如果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高尚的,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表达。

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痛苦,排解他们的忧愁,从而在感情上拉近师生的距离,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学生愿意把教师当作益友,从内心深处把教师当做自己排忧解难的朋友。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或示范,或帮助,或促进,使每一堂课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方法。教师关心学生,把爱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不能只爱一局部学生,而对另一局部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不公平的情感。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老实的公正的长远的师爱。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爱以到达教育效果。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喜好而偏待学生,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无遮掩,或进行体罚,更是对学生的侮辱。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使学生精神倍受,造成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里。教育学家陶行知最最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剩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缺乏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作为现代的教师,我们要明白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其次,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保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当前教育思想的表达,也是教师这个职业的最根本的道德。

当然,爱不是肆意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出现争执时,教师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批评可以严厉,但绝不能挖苦、挖苦。“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当我们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心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日的工作中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才能奠定良好的感情根底,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篇三

近20年来出版的《教育学》大约不下200部。但有新意的却不多,都没有摆脱旧的体系和模式。虽然有的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但体系仍然是旧的,还是因循原来的四大块,感到与热火朝天的教育现实不相称。最近读到袁振国教授主编的《当代教育学》,顿感面目一新。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主要在立意新、体系新、内容新这三个方面。

首先引起我思考的是,作为一本教科书的《教育学》,想给学生些什么?我想,教科书有两类:一类是知识性的,主要教给学生知识,让他们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例如许多自然科学的课本;另一类是观念性的,主要教给学生该专业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例如社会科学如哲学、经济学等的许多课本。当然,知识和观点是不能分开的,没有知识的观点是空洞的,没有观点的知识是盲目的。但从教学任务来讲总有一个侧重点。那么《教育学》教科书想教给学生什么呢?过去的《教育学》总想集多种任务于一身:既想给师范生尽多的教育方面的知识,又想给学生建立一种教育观念,还想教给学生各种教育方法。结果内容庞杂,学生抓不住要领,观念既建立不起来,方法也没有学到。《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因此,我认为《教育学》教科书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正确的教育观念也不是通过说教和灌输而获得的,而是要在对各种教育问题的探讨中建立起来。教育是很复杂的社会活动,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讲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也就是说,教育教学是有许多方法的,但需因事因人,因不同的情境而异,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教育规律是不变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是相对稳定的。建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就能创造出许多新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教育观念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而不断更新,这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当代教育学》的新,首先体现在这本书的立意新。该书作者在第一页的“教学建议”中写道:“本书编写的一个基本追求是,不仅告诉学生是什么,怎样做,更希望启发学生为什么和怎样想。我们相信,没有一种教育观点、教育原则或教育方法是惟一的或最好的,对任何一种教育现象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想,从而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不同的教育风格。所以本书的编写力图通过不同教育思想、不同教育流派、不同模式的介绍分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及自我选择的能力和习惯。”这就是说,不是把现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把教育问题的一些理论、思想、方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讨论,掌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包括教育观念和方法。这也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

其次体现在体系新。该书打破了旧的四大块理论体系,力图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全书分上、下篇,上篇是讨论教育内部的问题,包括教育的各种要素:理论要素、人员要素、信息要素(课程内容)、管理要素。下篇是讨论教育外部的.关系问题,包括教育的两大功能,即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由此而引发的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科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我不能说这个体系是最好的,但可以说它是新颖的、有新意的。旧的教育学体系是先讲教育的外部问题,后面讲的都是学校具体工作。越讲越具体,越讲越没有理论,学生越学越没兴趣。1980年我在编中等师范学校用的《教育学》时就发现这个问题,第一版我就把它颠倒过来,先讲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再讲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最后再讲教育的外部问题以及国际教育的新动向。谁知,中师教育学的老师说,这样的体系不习惯。第二版又只好改过来。可见习惯势力之顽强。这次《当代教育学》打破四大块的体系,把内容分成两大块。第一块把教育诸要素统一起来,从教育目的到教育评估和管理,形成一个整体。第二块作为提高部分,再讲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颇有新意。

最后体现在内容新。正是因为编写的立意新,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很新。对于每一个问题,不是列出现存的概念和结论,而且介绍当代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新观点、新认识、新理论。内容新表现在以下方面。

注意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创新,不是抛开历史,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发展。例如在讲“教育学的发展”时,不仅讲到教育学的思想来源,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西方,而且系统地介绍了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凯洛夫的《教育学》,这是影响中国教育最深的三本教育学著作,然后讲到当代教育学的多元化。又如讲当代中国教育,不是像一般《教育学》教科书那样只讲中国的教育方针和学制,而是简要地介绍我国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再讲到今天的教育目的、结构。

重视吸收世界教育发展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教育事业是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前瞻性。要达到这一点,就要面向世界,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当代教育学》专门辟一章“当代世界教育”,介绍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概况和各种教育思潮,其他各章中也都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这对于教师开阔视野,放眼世界,把握未来是很有帮助的。

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本书不仅介绍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而且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重视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书中有许多案例提供学生思考。特别是道德教育部分,讲到道德判断、两难问题时举了一些案例,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启发。书中还专门介绍了上海市青浦县的教改实验,这是我国本土最成功的实验,用它来说明,我们完全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经验和理论。

书中还有许多新的内容,或者是老问题的新解释。在这篇短文中,不可能一一列举。可以说,该书从标题到内容都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述,用现代时髦的说法,作者是企图建立新的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当然,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建立新的教育学绝不是容易的事。书中也还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例如,第一章教育发展的分期,在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之间,隔了一段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似乎在历史分期逻辑上不顺;又如,把“教学”说成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值得商榷。可以这样说,教学工作是教师的行为,但教学,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应该是师生双边的活动,也应该是双方的行为。其他有些章节在逻辑安排上也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篇四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在有较完善的文字形态时,就出现了学校。教育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提供保证,同时,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非形式化教育: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形式化教育: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相对规范。

制度化教育:指在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均有严密的制度严密制度的教育模式。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2)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4)人口发展状况5)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中最重要的特征: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二战后的教育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于国际交流。

这些变化既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力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更新的结果。

义务教育:指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之一。

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现代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二战后,出现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知识传授(教学)、知识创新(科研)、知识转化(社会服务)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信息化、网络化、创新为主要特征。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篇五

作为新教师,阅读教育类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首先选择了《教育学》这本书,可以说,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是受益匪浅!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18xx年发表的。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这就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与评价该书的意义之所在。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1) 赫尔巴特试图将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将现实社会的要求与未来社会的召唤统一起来,从而培养既能立足现实,又能面向未来的人才。

(2) 赫尔巴特将其管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即使在赫尔巴特的最专制的管理论之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东西:"人们只能理智地把这种服从同儿童本人的意志结合起来,并只能把这种服从作为一种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真正的教育的结果来期待得到","一个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权,而这种权力既不是从父母那儿得来的,又不是被学生承认的,那么他将完全自毁于此。"

(3)《教育学》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学论。

第一,赫尔巴特从其观念,兴趣,统觉等心理学思想中寻找其教学论的理论依据,试图将其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这是赫尔巴特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理论贡献。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正确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四段教学法"的提出。"四段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四个阶段划分得很清楚,且比较细致地考虑到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注意到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不同兴趣,特别考虑到不同的教学阶段所应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这对于知识的系统授受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4)在训育论中,赫尔巴特试图将道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统一起来,从而使人归于"内心自由"。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赫尔巴特试图将人之个性与社会性协调统一起来的努力。赫尔巴特重视有规律的生活在儿童的道德性格养成中的作用,将道德性格的养成生活化,重视教育者在形成儿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响和作用,主张陶冶,反对强制,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体现在他这本《教育学》里。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科学的主张,把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见解,多方面兴趣的理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以及统觉心理学理论,等等,对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美多数国家以及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其实,赫尔巴特的巨大的历史功绩主要不在于众人加之于他的"近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等美誉,而在于他的教育学说成了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发展进程中,赫尔巴特的影响也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最早被系统介绍到中国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对20世纪初期中国建立新式学堂和发展近代师范教育发挥了无人可及的巨大作用。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篇六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在有较完善的文字形态时,就出现了学校。教育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提供保证,同时,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非形式化教育: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形式化教育: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相对规范。

制度化教育:指在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均有严密的制度严密制度的教育模式。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2)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4)人口发展状况5)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中最重要的特征: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二战后的教育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于国际交流。

这些变化既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力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更新的结果。

义务教育:指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之一。

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现代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二战后,出现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知识传授(教学)、知识创新(科研)、知识转化(社会服务)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信息化、网络化、创新为主要特征。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篇七

本文目录

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学》读书笔记

《信息技术教育学》读书笔记

新教师读书笔记《教育学》

《教育学》是1930年佛学书局出版的图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内容如下。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18发表的。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这就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与评价该书的意义之所在。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1) 赫尔巴特试图将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将现实社会的要求与未来社会的召唤统一起来,从而培养既能立足现实,又能面向未来的人才。

(2) 赫尔巴特将其管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即使在赫尔巴特的最专制的管理论之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东西:"人们只能理智地把这种服从同儿童本人的意志结合起来,并只能把这种服从作为一种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真正的教育的结果来期待得到","一个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权,而这种权力既不是从父母那儿得来的,又不是被学生承认的,那么他将完全自毁于此。"

(3)《教育学》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学论。

第一,赫尔巴特从其观念,兴趣,统觉等心理学思想中寻找其教学论的理论依据,试图将其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这是赫尔巴特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理论贡献。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正确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四段教学法"的提出。"四段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四个阶段划分得很清楚,且比较细致地考虑到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注意到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不同兴趣,特别考虑到不同的教学阶段所应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这对于知识的系统授受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4)在训育论中,赫尔巴特试图将道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统一起来,从而使人归于"内心自由"。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赫尔巴特试图将人之个性与社会性协调统一起来的努力。赫尔巴特重视有规律的生活在儿童的道德性格养成中的作用,将道德性格的养成生活化,重视教育者在形成儿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响和作用,主张陶冶,反对强制,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体现在他这本《教育学》里。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科学的主张,把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见解,多方面兴趣的理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以及统觉心理学理论,等等,对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美多数国家以及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其实,赫尔巴特的巨大的历史功绩主要不在于众人加之于他的"近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等美誉,而在于他的教育学说成了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发展进程中,赫尔巴特的影响也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最早被系统介绍到中国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对20世纪初期中国建立新式学堂和发展近代师范教育发挥了无人可及的巨大作用。

教育学读书笔记(2) |

返回目录

作为新教师,阅读教育类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首先选择了《教育学》这本书,可以说,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是受益匪浅!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18xx年发表的。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这就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与评价该书的意义之所在。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1) 赫尔巴特试图将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将现实社会的要求与未来社会的召唤统一起来,从而培养既能立足现实,又能面向未来的人才。

(2) 赫尔巴特将其管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即使在赫尔巴特的最专制的管理论之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东西:"人们只能理智地把这种服从同儿童本人的意志结合起来,并只能把这种服从作为一种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真正的教育的结果来期待得到","一个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权,而这种权力既不是从父母那儿得来的,又不是被学生承认的,那么他将完全自毁于此。"

(3)《教育学》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学论。

第一,赫尔巴特从其观念,兴趣,统觉等心理学思想中寻找其教学论的理论依据,试图将其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这是赫尔巴特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理论贡献。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正确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四段教学法"的提出。"四段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四个阶段划分得很清楚,且比较细致地考虑到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注意到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不同兴趣,特别考虑到不同的教学阶段所应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这对于知识的系统授受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4)在训育论中,赫尔巴特试图将道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统一起来,从而使人归于"内心自由"。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赫尔巴特试图将人之个性与社会性协调统一起来的努力。赫尔巴特重视有规律的生活在儿童的道德性格养成中的作用,将道德性格的养成生活化,重视教育者在形成儿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响和作用,主张陶冶,反对强制,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体现在他这本《教育学》里。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科学的主张,把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见解,多方面兴趣的理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以及统觉心理学理论,等等,对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美多数国家以及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其实,赫尔巴特的巨大的历史功绩主要不在于众人加之于他的"近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等美誉,而在于他的教育学说成了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发展进程中,赫尔巴特的影响也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最早被系统介绍到中国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对20世纪初期中国建立新式学堂和发展近代师范教育发挥了无人可及的巨大作用。

教育学读书笔记(3) |

返回目录

最近我细细品读了彭绍东教授撰写的《信息技术教育学》,受益匪浅,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特别是对处在科技发展飞速的现代社会的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下面我就针对本人的阅读情况谈谈读完这本书后心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大的领域,然而信息技术学科在小学和中学还只是一个争议颇多、地位尴尬的小学科。书中彭教授突出了信息技术教师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基础性。在研究和继承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的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及现代教学理论,融合新课程改革、信息化教育。

新课程更强调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各自的能力现实,调动各自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机会。活动中虽然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思维水平的高低不一,但他们人人参与了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充满自信地学习,平等、主动地交流各自的看法和理解,相互合作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也使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了不断的张扬、发展和提升。

在教师的必要指导和宽松学习环境条件下,让学生获取多种知识的渠道,自主地、创造性地去主动获取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一章中从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看,教育还应特别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的有效整合,这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智商与情商的有效整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社会文化习俗的整合,以及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的整合。寻求课程文化价值就是课程整合的基本工作和主线,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课程对共同文化价值的合理表达。

《信息技术教育学》这本书让我深深体验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调节学习的气氛,提高学习有效性。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和知识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体现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整合。

教育学读书笔记(4) |

返回目录

读书笔记是读者将自己在阅读时获得的资料或者

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记录下来的一种文体。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读书笔记栏目的小编精心为您准备的新教师读书笔记《教育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作为新教师,阅读教育类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首先选择了《教育学》这本书,可以说,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是受益匪浅!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18xx年发表的。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这就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与评价该书的意义之所在。

绪论里,赫尔巴特着重说明教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作用。还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以及教育目的与作用等问题。

第一编的标题是"教育的一般目的",共分两章,第一章为"儿童的管理",第二章为"真正的教育",本编主要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问题。

第二编的标题是"兴趣的多方面性",共分六章,各章依次为:"多方面性的概念","兴趣的概念","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效果"。本编主要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的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这一部份是《教育学》一书的核心,也是比较有价值的部份。

管理,教学和训育,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体系的骨干。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的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还把儿童未来的目的分为两部分,即希望达到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一个人有时可以根据自由选择而给自己提出的目的,或者说与职业选择有关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教育就必须发展人的多样的,各方面的感受性,培养人的多方面的兴趣。所谓必要的目的就是道德的目的,这是一个人在任何活动中都必须达到的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各种观念来丰富儿童的心灵,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完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赫尔巴特禀承了历史上沿袭的,曾为中世纪神学所极力鼓吹的"性恶论",认为在儿童天性中处处都会表现出不服从的烈性。,"所以为了要使那种在烈性与欲望中成长起来的意志不被他们造成具有反社会的倾向,就有必要经常不断地对它们保持明显的压制","而儿童管理就是许多必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赫尔巴特将对儿童的管理作为实施教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过程可分为三大部分:管理,教学,训育。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 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就无从谈起。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首先对儿童进行管理,如果不首先通过管理将儿童天生的粗野倔强的性格压下去, 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都无法进行。但是,儿童管理既不是教学,也不属于教育,旨在为顺利进行教学和教育创造前提条件,除此之外别无目的,"这种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而仅仅是要创造一种秩序"。

兴趣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兴趣的多方面性"构成了儿童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力。"兴趣的多方面性"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由此, 赫尔巴特提出了他的范围广泛的教学课程论。属于经验兴趣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地理;属于审美兴趣的学科是文学,唱歌,图画,属于同情兴趣的学科是外国语(古典语与现代语)和本国语,属于社会兴趣的是历史,政治,法律,属于宗教兴趣的学科则为宗教。

赫尔巴特还进一步对兴趣的心理特性和心理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人的兴趣是一个由"专心"和"审思"共同组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心理活动。"专心" 与"审思"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兴趣的四个阶段,即注意,期望,要求,行动。赫尔巴特正是依据兴趣的四个阶段提出了其极为著名且又影响极为巨大而深远的"四段教学法"。 这就是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明了就是向学生明确地讲述新的教材;联想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谈话,使学生把新旧观念联合起来;系统就是学生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去寻找结论,定义和规律;方法就是把已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有逻辑地,创造性思维的技能。赫尔巴特所规定的这些阶段,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

训言论即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道德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灵,而且能指导他们的感情,愿望和行为,形成他们的性格。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依靠学生已有的美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找到学生的善良特征,甚至学坏了的学生的善良特征。用一个火花燃起另一个火花。道德教育的方法,他认为包括以下几种:约束学生;限定学生;规定明确的行为规则;使儿童心灵保持"宁静和明朗";以奖励和谴责去"鼓舞"儿童的心灵;劝告规律的生活方式,家长要保证儿童合理的生活秩序,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分辨是非,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赫尔巴特所建立管理儿童的制度曾经广泛地推行着,这种制度的缺点在压抑儿童的创造性,使他们绝对服从成人的权威。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2) 赫尔巴特将其管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即使在赫尔巴特的最专制的管理论之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东西:"人们只能理智地把这种服从同儿童本人的意志结合起来,并只能把这种服从作为一种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真正的教育的结果来期待得到","一个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权,而这种权力既不是从父母那儿得来的,又不是被学生承认的,那么他将完全自毁于此。"

(3)《教育学》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学论。

第一,赫尔巴特从其观念,兴趣,统觉等心理学思想中寻找其教学论的理论依据,试图将其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这是赫尔巴特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理论贡献。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正确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四段教学法"的提出。"四段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四个阶段划分得很清楚,且比较细致地考虑到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注意到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不同兴趣,特别考虑到不同的教学阶段所应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这对于知识的系统授受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4)在训育论中,赫尔巴特试图将道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统一起来,从而使人归于"内心自由"。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赫尔巴特试图将人之个性与社会性协调统一起来的努力。赫尔巴特重视有规律的生活在儿童的道德性格养成中的作用,将道德性格的养成生活化,重视教育者在形成儿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响和作用,主张陶冶,反对强制,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体现在他这本《教育学》里。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科学的主张,把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见解,多方面兴趣的理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以及统觉心理学理论,等等,对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美多数国家以及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其实,赫尔巴特的巨大的历史功绩主要不在于众人加之于他的"近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等美誉, 而在于他的教育学说成了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赫尔巴特的影响也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最早被系统介绍到中国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对20世纪初期中国建立新式学堂和发展近代师范教育发挥了无人可及的巨大作用。

更多精彩的读书笔记尽在读书笔记网!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篇八

最近我细细品读了彭绍东教授撰写的《信息技术教育学》,受益匪浅,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特别是对处在科技发展飞速的现代社会的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下面我就针对本人的阅读情况谈谈读完这本书后心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大的领域,然而信息技术学科在小学和中学还只是一个争议颇多、地位尴尬的小学科。书中彭教授突出了信息技术教师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基础性。在研究和继承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的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及现代教学理论,融合新课程改革、信息化教育。

新课程更强调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各自的能力现实,调动各自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机会。活动中虽然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思维水平的高低不一,但他们人人参与了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充满自信地学习,平等、主动地交流各自的看法和理解,相互合作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也使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了不断的张扬、发展和提升。

在教师的'必要指导和宽松学习环境条件下,让学生获取多种知识的渠道,自主地、创造性地去主动获取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一章中从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看,教育还应特别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的有效整合,这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智商与情商的有效整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社会文化习俗的整合,以及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的整合。寻求课程文化价值就是课程整合的基本工作和主线,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课程对共同文化价值的合理表达。

《信息技术教育学》这本书让我深深体验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调节学习的气氛,提高学习有效性。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和知识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体现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整合。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02939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