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坑塘治理报告(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04:43:12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通用17篇)
时间:2023-11-15 04:43:12 小编:字海

报告是为了向上级或团体展示工作或研究的成果而撰写的一种文字材料。编写报告前,需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群体,以便准备相关内容和语言风格。在撰写报告时,要注重版式和排版的美观,以增加阅读的舒适度和吸引力。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一

《关于转发省治理办的通知》收悉,我县庚即责成泸桥镇及相关部门、强化治理,及时整改。现将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迅速整改。

我县在收到通知后,立即行动起来,由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交办,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亲自督办,约谈泸桥镇主要负责人,要求泸桥镇马上对被通报的问题进行核查整改,同时,县政府主要领导庚即前往部分乡镇重要路段和关键环节实地暗访,督促各乡镇要立即行动,其实加强环境卫生问题整治工作,并加强日常管理,重在平时,重在坚持,养成习惯,避免出现类似情况。

二、多措并举,确保实效。

对通报中存在的问题,我县对症下药,力除顽疾。针对道路、河道沿线存在大量陈年垃圾的问题,组织咱里村两委及部分村民对咱里村公路沿线和大桥河边进行清理,并督促建立咱里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针对垃圾转运不及时的问题,安排人员、车辆,及时清运;针对垃圾现场焚烧现象的问题,责成村组干部不定时巡查,发现苗头立即制止并进行宣传教育;针对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的问题,安排专人对重点部位进行值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针对垃圾未入池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尽可能形成为自觉。

三、深刻反思,举一反三。

尽管我县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迎国检工作,也利用了大量实际有效的方法,但由于点多面广,易出现时好时坏的反复现象。针对我县多次被省、州通报督办的实际,我县认真汲取教训,尤其是对反复出现的高频曝光事项,县政府责成县治理办举一反三,对县境内各乡镇均实行督办,要求各乡镇务必服从大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同时,由县目标办、治理办牵头,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工作根据已出台的《县接受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工作方案》,进行严格督办,逗硬问责,层层传导压力,确保长效保持。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农村环境治理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为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村整体面貌,近期,我们深入乔司镇12个行政村1个社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重点是对农村村道管理、生产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处理、河道水体污染、农贸市场周边环境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以乔井路沿线五星村和葛家车村为例,部分沿街农户挤占村道随意搭建简易棚用于出租获利;部分建房户占用村道,随意堆放建筑,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同时,农户建房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缺乏统一的消纳场地,随意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河岸和路边,不仅影响到村容村貌的改观,同时也加大了政府对道路基础设施的反复投入。

三角村、胜稼村和五星村是我镇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密集区域,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出租房往往是人口居住密度大、空间小,人员环保意识淡薄,受传统生活陋习影响深,加上原有垃圾箱等基础设施的滞后,专职保洁员和清运设备的不足,众多因素的存在造成了出租房周边的“脏、乱、差”,直接制约了出租房周边环境卫生治理成效的提升。

部分基础设施不到位的区块,部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在北沙河、和睦港和月牙河等河道、池塘的垃圾成堆,工业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了河道淤泥和水体污染。比较典型的象五星村,位于五星村的华东家禽交易市场,一方面给当地的家禽加工和生猪养殖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量的动物内脏和粪水混合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八字港,加大了河道治理工作的难度。

在对五星村、良熟村和乔司镇三处农贸市场的调查中发现,农贸市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腐烂菜叶和白色垃圾,但是市场周边配套的垃圾箱数量严重不足,基本维持在2~4个,位置分布也不科学,加上每天垃圾清运的滞后直接造成市场经营环境差。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治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治理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我参加了一次农村治理专题报告会。通过听取专家学者的讲解和交流讨论,我获得了许多有关农村治理的新思考,深入理解了问题所在及其解决办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报告会的内容,谈谈我的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农村治理的多元化和综合性。农村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更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形成一种综合治理的格局。在报告中,专家们强调农村治理应该包括政府、村民、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力量的参与,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只有各方齐心协力,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有效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信息化对于农村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村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比如,通过建立农村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农村问题,提升农村社会的治理水平。同时,信息化也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外,我深感农村治理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而农村治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在报告中,专家们提到农村治理需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能一刀切,不能抄袭城市治理的经验。每个农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同时,农村治理还需要与农村发展相结合,解决好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同时,推动农村发展、增强农民获得感。

此外,我了解到加强农村党建是农村治理的关键。决定农村治理成败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在报告中,专家们提到加强农村党建,要注重发挥党组织在农村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党的领导能够凝聚农村力量,发挥集体智慧,推动农村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认为加强农村治理需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农村治理不能只靠一时的力量和手段,而需要建立一种长效的行政管理机制和社会治理机制。在报告中,专家们强调了健全农村治理体系,形成农村治理的合力。只有建立起相应的机制,才能保障农村治理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期发展。

通过参加农村治理专题报告会,我深入了解了农村治理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更加坚定了我对农村治理的信心。我将结合报告中提到的理念和方法,积极参与到农村治理中,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能够实现我国农村治理的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目标。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四

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开展排查整治纳污坑塘环境问题工作的通知》和4月28日《关于印发〈云南省纳污坑塘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山州纳污坑塘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做好全县纳污坑塘环境问题整治,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此方案。

全面落实环境保护部相关工作部署,以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的态度,立即做好全县范围内纳污坑塘的排查工作,有序开展综合整治。严格环境执法,严厉打击一批非法向坑塘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彻底解决一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污染问题,坚决消除一批环境安全隐患。通过认真排查,摸清现存纳污坑塘底数,找出污染物来源,制定科学整治方案,确保区域环境安全。

(一)务必高度重视,立即开展排查。各股(室)、队(站)要充分认识到此次纳污坑塘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立即组织对辖区内存在或可能存在非法向坑塘内排放、倾倒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历史遗留的纳污坑塘进行全排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

(二)突出检查重点,强化监督检查。充分利用现有监察手段和先进科技措施,对全县范围内各类纳污坑塘开展排查。突出重点行业检查,加大对畜禽养殖、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季节性生产等涉水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采取日查和夜查相结合,明查和暗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去向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突出重点区域检查,加强对无自然水体流经地区的监督检查,查清区域内污水排放去向,严禁非法向坑塘排放、倾倒污染物。

(三)加大惩处力度,直接曝光典型违法问题。邀请媒体和公众全程参与执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直接查处、直接在媒体曝光。综合运用《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办法等各类手段,对检查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及时、严肃查处;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支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四)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时限。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汇总,对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纳污坑塘,根据污染程度,科学制定整治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治时限,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开展综合整治。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28日—5月3日)。砚山县环境保护局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项工作要求和工作完成时限。

(三)综合整治阶段(6月1日—12月31日)。根据发现的问题开展综合整治,每月报送1期简报,12月21日前报送整治工作成效到州环保局(各股室每两个月报一期简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纳污坑塘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县环保局决定成立由张娅局长任组长,各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队(站)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纳污坑塘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砚山县环境监察队,办公室主任由邓兴祥兼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确保整治工作有序进行。

(二)强化联动。各股(室)、队(站)加强联动,开展联合排查、联合取样,及时掌握排查发现的纳污坑塘内主要特征污染物,对存在问题严重的,要立即采取相关处置措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加强区域、流域间协调联动,通过联合检查等方式,全面排查跨区域、跨流域的纳污坑塘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时会商处置。

(三)强化信息公开。畅通投诉举报渠道“12369”在当地媒体公布举报热线,接受公众举报,及时处理有关投诉举报信息。严格落实《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要求,依法公开环境问题查处信息。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纳污坑塘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开纳污坑塘环境问题整治工作进展,集中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增强环境监管公开度和透明度。

(四)强化责任追究。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将网格化监管责任落到实处,严格执法,认真履职。对在整治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组织不力、隐瞒不报、消极应对、未按时上报情况和逾期未完成整治任务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股室和人员责任,并向纪检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五

当前,农业乡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新的情势下,如何顺应当前乡村工作情势,努力探究新时期做好乡村基层工作的方法,进一步深化乡村变革,加速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乡村社会不变,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处理的严重课题。

一、当前乡村基层工作中呈现的积极转变

近几年来,随同着乡村变革的深化推进,乡村工作的确呈现了一系列积极、可喜的转变。首要表现在:

1、农民担负大幅度减轻,农民耕田积极性获得高涨。近年来,随着县政府对“三农”的不时投入和注重,农民担负逐年减轻。据查询,2002年我镇地盘疏弃面积曾一度到达1906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12.2%,个中一个最主要的缘由就是农民担负较重,耕田比拟效益较低,招致农民耕田积极性不高。当前随着农民担负的逐渐减轻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撂田荒酿成耕田热。

2、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干群关系获得分明改善。随着中心一号文件的延续出台,广大农民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实惠。不只农业税获得作废,并且还发放了粮种补助和种粮等补助资金。还,作废农业税,对衍生在其上的各类乱收费进行“釜底抽薪”,农民鼓掌称快。从“取”到“予”,从向农民“催粮、催款”到“补助、鼓舞”农民耕田,农民从党的惠农政策中感触到极大暖和。目前乡村大家都说党的政策好,党群、干群关系分明改善。

3、工作重心发生转移,工作本能机能呈现可喜转变。针对乡村变革后的新情势,本镇不等不靠,勇敢创新,在县政府转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究。特殊是近年来,本镇的工作重心由过去以征收农业税为主转移到以抓发展、搞服务为主上,自觉地把抓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镇的第一要务,努力建筑调和乡村。

二、当前乡村基层工作中面对的首要问题

在看到积极转变的还,我们也从调研中调查到新情势下乡村基层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

1、乡镇财务进出有所好转,但保运转保发展的压力仍然存在。随着上级转移付出的力度加大,机构变革后减支效应的展现,当前乡镇财务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因为大都工业税源很少,仅靠上级转移付出来过日子长短常困难的。加之村庄两级债权难化解,感应压力很大,村庄两级正常运转面对必然的坚苦。

2、农民担负分明减轻,但乡村公益事业建立呈现“梗阻”。税费变革前,乡村公益事业建立费用可以列支。税改后,乡村公益事业建立资金除各级县政府的支撑、扶持外,更多的是经过"一事一议"的渠道来处理。因为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水平纷歧,加上集体认识淡漠,往往很难达到共识,形成投入严厉不足,很多公益设备老化陈腐却无人无钱整修,乡村生产生活前提难以获得分明改善。

3、村级债权获得较好节制,但化债依然是当前乡村工作的最浩劫题。因为对村级财政进行

了严厉治理,使村级债权获得较好的节制。然则村庄两级债权依然是制约乡村发展的一个繁重负担。

4、当前乡村发展很快,但社会事务治理有弱化趋向。近几年,因为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大幅度增进,农民物质文明生活程度逐年提高,乡村的转变很大。然则,随着机构的变革,处于转型时期的相关治理部分还没有坚持起完善的、长效的机制,招致当前乡村社会事务治理有分明的弱化趋向。

5、乡村工作格局呈现积极转变,但村庄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办法亟待改变。随着乡村各项变革的深化推进,广大村庄干部看到乡村一些深条理的问题获得逐渐处理,“三农”问题的拐点曾经呈现,他们遍及感应乡村工作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广大基层干部从深重的“催粮要款”任务中摆脱出来,他们所饰演的越俎代办的人物最终成为历史,对此他们由衷快乐。但另一方面,因为当前村组干部待遇还偏低,存在心中的落差。加之乡镇综合配套变革后,指导职数削减,局部中层干部觉得选拔无望,不免发生失望思想。从查询状况来看,当前很多村庄干部存在茫然掉措、畏难压头的思想,对本人该干什么、怎样干心中没有底。

在查询进程中,我们剖析当前发生上述问题的缘由,以为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1、干部要素:

基层干部是落实党在乡村政策的关键性要素,政策落实的黑白直接关系到党和县政府在人民意中的形象和位置。但是因为干部政策程度、行政立场、工作方法等多方面的要素,在政策落实进程中往往会碰到如许或那样的问题。一是乡村干部本质不高。乡村干部长期处在基层一线,首要精神和时间都集中在处置日常繁琐事务,不足学习提高,看法程度有限,了解政策不深,有时执行政策走样,工作中轻易繁殖一些矛盾。二是乡村干部看法观念还没有改变。多年来,一些干部以为本人的本职工作就是“催粮要款,结扎放环”,招致乡村干部服务认识冷淡,甚至与民争利。三是乡村干部精神形态欠安。一些乡村干部说我们工作软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完不成,指导不称心;假如工作硬了,说是办法欠妥,作风粗犷,经常是上级批判群众骂,以为是“风箱里的老鼠两端受气”。这些要素掺杂到干部的工作中去,必定会发生一些问题。

2、群众要素:

科技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视野愈加坦荡,思想愈加活泼。他们不再自觉地置信干部,农民的“不安本分”心态添加了乡村工作的难度。

三、做好新情势下乡村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

笔者以为,当前乡村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我们基层组织、基层干部都要针对乡村工作呈现的一系列转变,尽快改变本能机能,改变人物,在思想观念、工作重点、方法办法等方面必然要加大创新力度。

1、尽快改变思想观念。我们村庄干部应充分看法到,我国目前总体上曾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作废农业税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则,具体建立小康社会的必定要求,有利于添加农民收入,发展乡村经济;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现阶段,我们必需调整工作思绪,把工作重心改变到增强服务、促进发展上来。我们此次查询时,群众要求最多的是基层干部要搞好乡村公益事业建立。因而我们村庄干部必需把为群众服务看成本分,从当前群众最急迫的需求上找准工作的打破口,动足脑子,想尽方法,做好文章,在积极指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村庄集体经济、组织兴修乡村公益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2、切实改变县政府本能机能。抓住有利机遇,着力促进县政府本能机能的转型,由以完成经济任务为主转移到加速经济发展与构建调和社会两大主题上来。一是重点扶植本级主干财路。从吃“农业饭”、吃“补助饭”中走出来,坚持乡镇自立型和自给型财务,逐渐走出财务窘境,提高工作的保证才能。要跳出纯真靠农业求发展的圈子,拓宽发展思绪,明确主攻偏向,把财路建立的重点转移到二、三财产上来,积极构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多元化财路系统。二是实行好基本设备建立的本能机能。要大力增强农田水利、村庄道路等基本建立,加强农业抗灾才能,改善乡村生产前提。要包装整合小城镇建立资本,提高小城镇建立功用。三是实行好指导生产发展的本能机能。要勇当"掌舵人"、"导航者",指导村组干部实时为农民供应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尤其要充分应用各类载体,普遍传达科技常识,有针对性地举行农民培训班,坚持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才能和农民致富才能。四是实行好治理公同事业的本能机能。乡镇县政府不只要担负一方经济发展的重担,并且还要担负当地事业发展主要职责,负有对教育、文明、卫生、社会福利、情况维护等公同事业的服务治理本能机能。五是实行好维护社会不变的本能机能。增强乡村社会治安综合管治,做好群众信访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建安全、文明、调和的社会情况。

本上完成对村组的有用治理。

4、切实加大对村庄的扶持力度。当前,乡镇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在乡镇本身努力的还,上级部分也要进一步加大对村庄的扶持力度。一是深化财务体系体例变革。应本切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现有财务体系体例基本上逐渐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大对乡镇的转移付着力度,处理当前乡镇的财务坚苦。二是化解村庄债权。在锁定债权、分清债权性质的基本上,上级组织应出台详细的相关政策,逐渐化解村庄两级债权。三是加大倾斜力度。上级部分要在资金、项目上增强对村庄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农业基本设备、农业科技推行和乡村教育、卫生、文明等方面,多为乡村加速发展做一些打基本、管久远的工作。四是改变治理方法。顺应当前乡村工作的.新情势,坚持起一套科学的工作审核机制,在治理上合适乡村的实践,使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

5、不时提高-干部综合本质。提高村庄干部本质是完成乡镇县政府本能机能改变的基本和前提,要把它作为当前干部治理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提高思想本质。结合各级正在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对广大村庄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作风正、经济清、做事公,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提高政策程度。指导村庄干部认真学习党在乡村的各项政策,体会其精神本质。在宣传落实进程中不走样,还又能结合当地实践,发明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加强开辟认识。当前乡村的发展面对着史无前例的时机。要指导广大干部抓住时机,率领群众干一番事业。假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整天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天然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反对。四是擅长做深化认真的思想工作。乡村工作十分详细。村庄干部要学会做深化认真的思想工作。只要思想工作做细了,事理疏解了,政策律例宣传到位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思想沟通了,乡村工作才干如虎添翼,一往无前。

近年来,……镇按照十七大“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做出了诸多有益尝试,提升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一、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基础。 一是抓好镇党委自身建设,提升管党水平。坚持民主生活会常态制,建立班子成员早会制度,促进党务公开,保证党内民主。建立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对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针政策、总体要求以及相关具体政策加强学习,深刻理解加强和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群众路线。紧密结合……实际,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激化纳入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党委书记要担负起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管理能力,以自身行动影响和带动基层。

民情活动,扩大党组织服务群众范围。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以群众满意为唯一测评标准,不断改善服务群众质量,保证农村党的队伍素质。

三是抓好农村社区党组织规划建设,确保组织领导。继续推进“双先双覆盖”工程,按照党建先行、规划先行的要求,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结合……镇实际情况,规划建设……等示范社区。先行成立了示范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注重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宣传,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县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指导社区建设,规范征地拆迁等相关行为,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推进了社区建设工作的科学规范化进行。

四是抓好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机关等领域党组织建设,提升管理层次。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人员经费,促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实施党建“凝聚力”工程,选派机关干部到企业担任党务工作志愿者,广泛开展“七星级”企业党组织创建活动,着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层次。大力开展“思想作风纪律建设”活动,改进机关干部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机关效能提升。加强站所建设,切实提高各站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切实做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工作。

优化、强化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积极对上争取资金70万元,全部用于解决教育债务。建立村级动态监测机制,派干部包村落,让领导包管区,将农村社会管理纳入政府职责范围,总体实现了农村基层社会的统筹监管。建立了“村情档案”,及时了解村情民意,方便解决矛盾纠纷,提前掌握信访苗头,早发现、早处理,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切实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

二是坚持和完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领导监督。注重

(三)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按照能人

治村要求,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村“两委”换届,实现全镇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 %,“一身兼”比例 %,“三高三强”型人才达到 %,有 名党员致富能手被成功培养成村干部。实施“递进培养工程”,将农村优秀人才纳入“农村后备干部储备库”,加强后备干部培养,积极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致富能手和妇女干部。持续深化“能力提升”工程,重视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冬季集中整训活动,统一干部思想;明确工作目标,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加强培训,严格考评,使他们尽快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大胆交任务、压担子,帮助成立“大学生村官远程教育志愿者服务团”,在服务农民的实践中锻炼成长,先后有 名大学生村官考选为公务员, 村大学生村官 成为全县第 个大学生村官。

二是培育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镇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与支持,大力促进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发展,通过它们提供大量的社会公共服务,满足农民的物质文化需求,解决广大村民的归属感,增强凝聚力,使其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

二、农村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我国社会结构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其中基层社会更面对着众多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就……镇而言,农村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地矛盾逐步凸显。一系列项目的落地征用了大量土地,

特别是在用地集中村,人地矛盾更为突出。如,*村人口*人,耕地面积*亩,*等*个项目征用土地*余亩,对依靠种地为生的群众影响不小,如何在新形势下保证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工作等需求,这无疑给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是大量“两新”组织注册经营。“两新”组织从业的白领人员思想活跃、流动频繁、需求多样,使得传统基层农村党建面临新的挑战。

三是大量文体团队活跃在基层。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高要求,基层群众自发组织、自愿参加了各类文体团队,这些团队已经成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需要予以正面引导。

支部书记思想素质、能力本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五是大量社会摩擦出现在基层。动迁矛盾、房屋装修、群租现象、劳资纠纷、医患冲突、交通问题、消防安全等社会摩擦集中出现,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课题。

三、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为有效应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工作,提升服务社会管理水平势在必行。而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和战斗力的基础,须主动出击,既要加强思想理论体系的创新,也要做好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要探索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负责落实、业务主管单位协同配合”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社会管理格局,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一是改革基层组织设置。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联村并点”模式,加强小村党组织建设。按照“场所共用、资源共享、独立办公、各负其责”的原则,创新村级组织设置,逐步合并人口较少、公共资源较少、无办公场所的小村,实现场所共用、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探索“产业+支部”党建模式,加强产业强村党组织建设,增强为民服务能力,促进党建与产业共赢。

二要转变工作方式。农村党支部的功能应由“指导型”向“服务型”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中,引导群众提升素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努力构建和谐新社区;带头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带头创业致富、为民谋利,在群众中树立起可信、可靠、可敬的形象;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党的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筑牢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组织根基。

三是重视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在加强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党务工作者队伍。各级党组织一方面要派干部担任或兼任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另一方面要拓宽视野,有计划地物色、培训和培养一支素质高、工作积极、热心党务,在群众会员中都有威望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新社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争取青少年群体,占据主动性。在社会发展的潜力,正确引导,会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好“党工团”的作用,积极探索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切实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顺利展开。

四是拓宽管理领域。进一步发挥“两新”党组织在加强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要变管理于服务之中,建设好服务型党组织,大力推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要继续推进非公企业“双强争先”活动;要及时配强配好党组织,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

五是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发挥网络化管理在加强社会管理中的推进作用。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改变着党和群众之间的互动方式,给党的建设带来重大挑战和机遇。这就要求基层党委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和党建信息化建设,将“互联网”作为阵地和平台,打好主动仗,有效提高网络舆情热点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党务工作者要更新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网络舆论的巨大力量,化被动应对为主动引导,切实提高网络舆情热点的引导服务能力。

“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是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议事会作为决策机构、老党员参事会作为参谋机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作为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监督机构的新型村级治理组织构架。2015年以来,xx镇以xx村为试点,进而在全镇25个村全面实行“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并取得良好成效。为进一步总结提升“四位一体”村民自治的能力水平,本课题结合工作实际,在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本报告。

一、创建新型村级治理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的主要做法

1、村代表议事。成立村民代表议事会,作为决策机构,进行民主提议、科学议事。议事会承担政策宣传、民意收集、上传下达、沟通联系、参政议政、参与决策等职责。议事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公益事业、社会稳定等方面,凡涉及阶段性发展规划、重大财务支出、工程项目建设、土地出让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和涉及本村群众和集体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必须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商议、决策。议事会实行“半月谈”制度,原则上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及时研究商议村民反映比较集中的事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形成“议案”,报村党支部“备案”,经审核同意后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决定。

2、老党员参事。建立老党员参事会,作为参谋机构,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参事。参事会成员由年满55周岁以上、德高望重、参政议事能力较强的非村民代表的老党员组成。参事会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发挥“智囊团队”作用。专门设立村民说事场所,定期不定期组织群众“说事”,安排老党员值班“听事”,把村民反映比较集中的事项提交村民代表议事会审议,同时对一段时期内的村情动态进行梳理汇总,并提出意见建议,供村党支部参考,提高村党支部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发挥“延伸手臂”作用。根据老党员的性格、特长等条件进行设岗定责,充分利用老党员的经验优势、政治优势和威望优势,引导老党员在矛盾纠纷化解、乡贤交友拓展、婚育新风倡导、协调党群关系、项目用地征迁等方面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使老党员“有职有责,有岗有位,有位有为”。

3、理事会理事。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作为执行机构,进行民主管理、科学理事。根据自然村的区域分布情况,成立若干个“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本自然村中德高望重、组织协调能力强、办事公道正派的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致富能手、妇女骨干以及农村“五老”等组成,已参加议事会和参事会的村民小组长和老党员作为理事会的当然成员。各村党支部依托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这一群众组织,整合吸收民间力量,壮大农村社会管理人员队伍。把村民代表议事会议研究确定的“议案”,特别是牵涉到村民切身利益的新农村建设重点、难点、热点项目交由理事会牵头实施。

通过实行“村事村理”,发动群众做群众工作,化阻力为助力,有效调动广大村民服务服从发展大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基础设施、村容整洁、项目规划、征地拆迁、产业培育等各项农村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4、监委会监事。通过村民直选产生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监督机构,进行民主评议、科学监事。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确保监委会独立行使监督权,对实施农村“五要”工程、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村级“三资”管理、党务村务公开等各项农村事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凡是召开涉及村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开支的村务会议,监委会主任或成员都要列席。监委会明确分工,认真细致、客观公正地开展监督工作,重点对村级各项开支、集体土地征用征收、工程项目招投标等村务公开内容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督促纠正。建立重大事项“建档销号”制度,对村民代表议事会研究确定的事项及时建立档案,强化跟踪督促,做到办结一项销号一项,并通过公开栏、召开会议、个别反馈等形式及时公布监督结果,对村民的询问质疑作出解释说明。

(二)“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的主要成效

从运行情况看,新型村级治理新模式愈来愈显示出勃勃生机,受到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普遍认可。主要成效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促进了村党组织领导方式的转变。村党组织从事无巨细的直接管理中彻底解脱出来,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优势,集中民智办民事,公信度、凝聚力显著提升。

2、村民自治得到有效实现,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村组议事会成员既是议事决策的主体,又是农村各项事务的具体参与者,改变了村级事务由村支两委几个人说了算的状况,形成了“大家的事我关心,集体的事我参与”的良好氛围。

3、构建了化解农村矛盾的有效机制,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四会”搭建起运用民主协商调解农村矛盾的制度性平台,许多长期困扰的遗留问题和镇村干部难断的“家务事”,通过“四会”达成谅解和一致。

4、理顺了村级各种权力主体的关系,为村民自治搭建了可持久运作的制度框架。特别是在涉及到千家万户利益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大量依靠传统思维、传统力量和传统方式难以解决的矛盾。而“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的出现,则为依靠群众智慧,平等协商、平和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机制平台。可以说,“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起到了基础性、支撑性的作用。同时,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中,村级公共服务资金如何处理使用,由村民议事会讨论来定,既保证了村级公共服务资金的合理性,更兼顾了资金使用的公平性,同时也强化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二、构建“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应该注意的几个

问题

1、制度安排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议事三种民主决策实践形式,但是对“村民议事”并没有相应的制度性安排。从现行《组织法》的规定来看,除少数几项需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议决外,村委会几乎可以代表全体村民行使所有自治权力。而“四位一体”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将自治事务的日常决策权、监督权与执行权分离,将村委会定位为执行机构,这是对《组织法》的突破。从法律法规等制度层面构架起村民会议对其他村级自治组织授权的制度空间,是下一步需要强化的地方。

2、权力主体的边界确定及关系处理问题。改革后的村级组织,每个村有四套并存的机构,因此,合理界定这些机构的职能非常重要,既要避免交差重叠,又要避免职能不清。在实际操作中,议事会的权限如何确定是个难题。目前能确定的议事会的权力有议事权,以及一部分决策权。但目前的村级治理结构中,已经有三个决策机构:村民大会,这是法定的决策机构;村民代表大会,这也是法定的临时决策机构。现在又有了议事会,三者的权力如何划分?有专家认为,村民(代表)大会系村民自治基层治理最高决策机构的法律地位,不容削弱和改变。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委会,都是以此为基础,经授权、委托而产生和形成的村级基层自治机构或组织形式。因此,农村新型村级基层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应当始终围绕加强和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终极目标进行。

3、确保和加强党对村民自治的领导问题。在村民自治中,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由我国民主政治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该条规定表明两点,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实现村民自治的领导核心;其工作职责是,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从制度变迁的类型学角度看,“村民自治无论何时都必须依赖执政党的推动”。党的领导是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治。因此,如何将村党支部的领导作用落到实处就成为村民自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4、“四会”成员的素质问题。目前,大部分“四会”成员是没有报酬的,许多基层干部和群众担心,“四会”成员的积极性会不断降低。另外,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也会影响办事的效率和质量。另外,受文化素质、认识偏差、家族利益的影响,有的成员在投票时可能表现出盲从性、随意性,影响结果的公正性。

有法律保障。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自治组织制定的村规民约,其效力等同于民事协议的规定。我们认为,村民(代表)大会委托村民议事会行使处分权的委托,可以视为合同法意义上的委托合同,而对全体村民产生约束力,从而在法律的具体适用中,明确议事会议定事项的效力,为农村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

6、经费保障问题。“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牵涉一个成本问题,要有必要的经费保障,否则难以有效运转。工作经费如何筹措?议事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报酬如何确定?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7、防止程序空转倾向的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有程序空转的倾向。目前我们虽然已经构建起了“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基本框架,但实际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四会”有的时候甚至沦为干部规避个人责任的一种工具。这种倾向值得警惕。

三、对构建“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的建议

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新模式的探索,对于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以及推动城乡统筹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下一步,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的形式和办法;明晰村民议事会的权力边界及表现形式。三是统筹考虑决策民主化和决策科学化,通过加强培训、第三方介入等,在提高村民议事会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上再下功夫。四是研究议事会持续运行的动力机制。五是探索完善促进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村民自治的制度机制。

2、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新型村级治理机制要得以良好运转并向纵深发展,加强党的领导是基本前提。党组织作为先进分子组成的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政治整合的功能。这种功能在相当长时间都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发挥这种功能。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农民民主自治素质的提高,党组织不可能再以超越于群众之上的权力组织这样的身份来进行治理,而需要将自己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在民意的基础之上,通过民主选举获得和证明自己的先进性,由此发挥作用。新型村级治理的议事会制度,今后很可能会朝着由村支部书记兼任议事会召集人发展为鼓励村支部书记竞选议事会召集人,党员竞选议事会成员的趋势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有效领导,又促进村民自治的蓬勃发展。

充分相信中国农民有自治的能力,能够自己办好自己的事情,在做好对议事会程序的规范和议事会制度的保障后退居幕后,让村民在议事会这一崭新的民主平台上充分演练,不失为是一种锻炼村民民主素质、保护村民自治积极性的明智之举。

4、加强农村人才储备,强化引导人才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的制度机制。任何制度机制最终要靠人来落实,推进“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实现村民自治的最终水平直接取决于落实者的能力素质。建议从战略高度明确“人才向基层流动、在基层培养”的导向,加强政策倾斜,畅通基层干部出口,从政治、经济、精神等各方面提升基层岗位吸引力,不断充实农村基层工作力量和人才储备,让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干事创业,在改革发展一线得到历练。

-->

-->

-->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六

农村治理是当前社会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农村治理的专题报告会,会上专家们就农村治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研究。通过听取专家的报告和与会者的交流,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农村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对如何推进农村治理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

二、理解农村治理的内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农村治理的内涵。专家指出,农村治理是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组织、管理、服务等手段,协调各方面力量,解决农村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在过去,农村治理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手段,但现在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政府单一治理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因此,未来需要深化农村治理改革,建立更加市场化、参与性和社会化的治理体系。

三、互信、协作与共治的重要性。

报告会上,专家们强调了互信、协作与共治的重要性。互信是推动农村治理的基础。只有各个相关方之间建立起互信机制,才能够有效协调资源、合作共赢。而协作是实现农村治理的手段。各个部门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形成合力,解决农村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共治是持续推进农村治理的目标。只有形成政府、农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治理格局,才能够实现农村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专家们还强调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着组织力弱、服务能力不足、精细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加大组织培训、建设服务网络、提升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等方式,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只有健全稳定的基层组织,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农村治理的深入发展。

五、创新农村治理模式,推进乡村振兴。

最后,专家们还谈到了创新农村治理模式,推进乡村振兴。他们认为,创新是推动农村治理的核心。我们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发展农村电商、农村金融等新业态,努力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鼓励青年人才创业,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只有不断创新农村治理模式,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六、结语。

通过这次参加农村治理专题报告会,我对农村治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农村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农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只有坚持互信、协作与共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治理模式,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也将积极参与到农村治理工作中,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七

农村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为了加强对农村治理的研究和探索,我参加了一场关于“农村治理专题报告”的学术研讨会。通过听取专家学者的报告和与会者的交流讨论,我深刻体会到了农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也深思了如何优化农村治理的途径和方法。以下是我对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通过专家学者的报告和论题的讨论,我认识到当前农村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农村发展不平衡、乡村型县域治理不完善、农业结构转型缓慢等问题,都是我在研讨会上听到的重点。农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以及城乡差距的加大。东部地区城乡发展差距明显,与西部地区相比,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更加发达。而乡村型县域治理不完善主要指的是农村地区基层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较弱,导致乡村地区的政策执行、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问题。此外,农业结构转型缓慢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逐渐外流,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产值无法实现快速增长。

其次,我了解到优化农村治理的途径和方法。报告中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发展不平衡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其次,要加强乡村型县域治理能力建设,提高乡村地区基层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这包括培训基层干部、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另外,要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从事高附加值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我对农村治理中的挑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农村治理涉及的范围广、层级多,需要各级政府、农民、专家学者等的共同努力。这需要建立起农村治理的合力机制,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农民的参与,共同推动农村治理的改善和进步。另外,农村治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吸引人才和资金的难度较大。此外,农村地区受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大,决策和政策的执行存在困难。这些问题给农村治理带来了重重困难和挑战。

第四,我认识到农村治理中的合作与参与的重要性。农村治理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包括政府、农民、专家学者等。政府需要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为农村治理提供保障。农民需要积极参与和投身到农村治理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农村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专家学者需要参与农村治理的研究和探索,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农村治理的优化和进步。

最后,我深刻认识到农村治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创新的任务。农村治理涉及的问题和挑战都是复杂而庞大的,不能指望一蹴而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明确方向、创新方法,不断推动农村治理的进步和完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农村治理中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通过参加这场农村治理专题报告的学术研讨会,我深刻体会到了农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也认识到了优化农村治理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我也更加明确了农村治理中合作与参与的重要性以及任务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希望今后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农村治理,为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八

为有效保护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市河流及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入河(海)排污口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现方案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入河排污口管理办法》(水利部第22号令)等法律法规要求,全面排查全市15条重点河流入河排污口及入海排污口(河流),按照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近期整治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落实各级政府水污染防治属地负责的法律责任,对未合规设置及超标准排放的排污口进行集中规范整治,控制陆源污染源,有效遏制入河(海)排污口排放污染物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流域、海域水环境安全,有效改善我市水环境质量。

专项整治工作分全面排查、集中整治两个阶段。各属地和有关部门要高度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排查整治工作。排查工作要拉网式进行,整治工作要切合实际逐个制定方案。

(一)全面排查阶段(8月底前完成)。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镇区街道负责辖区内入河(海)排污口排查工作,各责任部门要根据自己职责开展专项排查。对入河排污口和入海排污口(河流)进行拉网式排查,详细掌握各排污口的名称编号、位置、类型、排污形式、污水来源(入管网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污口设置及审批单位、排放去向等,逐个登记造册,建立入河、入海排污口档案,并将排污口基础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东村河五间屋大桥以下到入海口排查工作由住建局负责,东村河五间屋大桥以上排查整治工作由属地负责。

(二)清理整治阶段(9月底前完成)。

排查工作结束后,市政府下达整治名单,针对工业企业、饮食服务业、畜禽养殖场、生活污水等主要污染源,逐一制定排污口整治方案,从源头截断污染源,分别采取保留、限期封堵、综合治理等措施,依法依规对排污口进行清理、整治、规范。

1、坚决取缔非法设置的`排污口。禁止违法新改扩建排污口,对未经水利部门审核批准的入河排污口和未经环保、海洋渔业、海事及城市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入海排污口依法强制予以取缔封堵,并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2、扎实推进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对已废弃的排污口进行封堵,对距离较近的排污口进行合并,对建设不规范的排污口进行改建,具备条件的排污口设立标志、建设规范化取样口。清除排污口淤泥、垃圾等倾倒污、沉积物,改善排污口周边环境。对于排污口周边由于污水长期积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的立即停止排污行为,采取污水截流、拦蓄、转运处理等方式进行应急处置,生态整治完成后恢复排水。

3、严厉查处企业违法排污行为。严禁工业废水直排入河、入海,对治污设施未稳定运行造成超标排污的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处罚,对未经许可排污及通过高压灌注、暗管、渗井、深坑、坑塘、废弃地偷排漏排生产废水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对污染环境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生活源污染负荷。加大雨污分流改造及市政纳污管网建设,增加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对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彻底消除生活污水直排现象,减少生活污染排污总量。

(一)强化整治工作领导。市政府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市长任组长,各镇区街道及环保、水利、海洋与渔业、住建、畜牧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镇区街道和相关部门要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坚持一个排污口一套整治方案的要求制定排污口综合整治方案,明确职责、整治要求及时限。

(二)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各镇区街道和相关部门要建立排污口整治工作管理责任制,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对排查结果和整治情况负责。各排污口整治责任单位要把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体系。

(三)建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加大河道岸线日常巡查力度,积极开展水利、环保、住建、海洋、公安等联合执法,依法查处私设排污口、乱排污水等行为。确保排污口管理到位、污水排放监督到位,违法行为查处到位。

(四)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市政府督查局负责日常工作的跟踪督查,环保局负责对排污口整治工作进行定期调度。各镇区街道、水利局、住建局、海洋与渔业局、畜牧局于8月30日前报送纸质盖章版排查结果(经排查无排污口的需报书面情况说明)至市环保局,一并上报分管领导和联络人名单及联系电话。根据市政府下达的整治名单,9月10日前上报整治方案至市环保局。排污口整治工作完成后,于10月10日前将整治工作总结上报市环保局,市环保局验收后,总结上报烟台市环保局,烟台市政府将根据工作进展进行督导和验收,对于进展迟缓、措施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追责。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九

为推进我县农村河湖坑塘水体专项整治,根据《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及《灵璧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深入贯彻中央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出的决策部署,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依据《灵璧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中提出的做好农村河湖坑塘水体及其周边积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秸秆废弃物、牲畜粪便及水面漂浮物的清理工作,确保恢复农村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河湖坑塘中黑臭水体。结合我县实际,从沿线沿路等重点区域入手,逐步深入到自然庄,切实改善我县农村人居环境。

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解决农村河湖坑塘水体黑臭、污水乱排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五清一改”,实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粪污无明显暴露,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对全县乡镇排查出的农村河湖坑塘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整治,确保我县乡镇水污染总体得到消除,河湖坑塘水体水质正常、水生态良好。

20xx年3月7日——20xx年11月30日(整治阶段)。

20xx年12月1日——20xx年12月20日(验收阶段)。

1、清理河湖坑塘水体及其周边积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秸秆废弃物、牲畜粪便及水面漂浮物。杜绝秋午二季秸秆禁烧后,秸秆被倾倒入河湖坑塘造成水污染,造成河湖坑塘水体黑臭。各乡镇按照属地管理,进行逐河逐沟逐塘清理,不留死角。各乡镇在20xx年3月18日前制定农村河湖坑塘黑臭水体及周边环境治理年度计划,明确整治责任主体及具体责任人、整治清单、达标期限等。

2、加强畜禽养殖水污染防治。各乡镇对辖区内规模养殖企业要求配套养殖废水处理设施,畜禽废水和废渣实现综合利用,彻底解决畜禽养殖造成的水污染。对畜禽散养户要求污水不乱排。

3、进一步清理拦河渔网、围网、抬网、网箱养殖,加大排污口排查力度,杜绝乱设入河排污口。

4、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农村生活垃圾有序堆放,统一处理,禁止生活垃圾向河沟、塘坝内倾倒。

(1)强化组织领导。乡镇成立农村河湖坑塘水体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全镇河湖坑塘水体整治工作。乡镇两委按照包村分工,具体指导负责包片范围内的整治工作。县环保局、水利局、农委、畜牧局要按照各自职能做好业务指导工作。

(2)全面营造氛围。河湖坑塘治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整治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乡镇党员干部要积极率先垂范,并要将工作动员到村里,宣传到户内,落实到人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动手,户户参与,打一场全民参战的河湖坑塘整治战役。

(3)加强督查考核。各乡镇在20xx年3月18日前将制定好的农村河湖坑塘黑臭水体及周边环境治理年度计划交到县水利局302室。为确保河湖坑塘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实行长效督查机制,由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环保、水利、农委、畜牧进行不定期督查和最后的.验收。

(4)健全群众监督机制。乡镇要设立公开电话、投诉信箱,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对河湖坑塘环境污染实行有奖举报,强化群众监督,推动陈年垃圾集中清理和河道、沟渠、坑塘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努力形成人人参与的治理成果。

(5)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等媒体及其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宣传,做到基本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群众了解河道、沟渠、坑塘整治对改善环境、修复生态的重要意义。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十

全面开展辖区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查清查实,不留死角,通过集中排查,发现问题,制定综合整治方案,开展集中整治工作,整治后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防治污染反弹,保障我区环境安全。

成立区环保局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领导领导小组,由区环保局局长邓烽任组长,区环保局副局长谢军、区环境执法支队支队长费正斌任副组长,各镇街分管环保工作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推进全区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督促各单位按要求完成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各项工作。

(一)排查实施阶段(5月2日至5月21日)。

各镇街应立即组织全面排查行政区域内向坑塘排放、倾倒污染物环境违法问题,尤其对城乡结合部、偏远农村的坑塘纳污问题,要查清查实,建立台账,5月15日前上报排查台账和整治工作方案,区环保局形成全区整治工作方案报区政府审议后送市环保局备案。区环保局分四个片区进行督导,各镇街排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各片区联络人进行联系。

(二)综合整治阶段(5月22日至10月31日)。

各镇街对发现的纳污坑塘问题,针对污染物特征、污染程度等特点,要科学制定整治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整治时限,保障整治资金,确保按期完成整治工作,针对重大问题由区环保局统计汇总后报请区政府专题研究。对排查出的'纳污坑塘问题整治完成一个,销号一个,不留死角,整治完成后各镇街要及时报我局销号,整治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

(三)建立长效机制(11月1日至长期)。

按照网格化管理原则,区环保局分四个组对各个镇街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现场综合督查,各镇街要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属地管理责任,建立纳污坑塘巡查检查机制,对排查出的纳污坑塘整改情况及时进行复查,防止纳污坑塘污染死灰复燃。

(一)高度重视,全面排查。

各镇街要高度重视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及时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尤其对城乡结合部、偏远农村的坑塘纳污问题,要查清查实,不留死角。对排查整治工作懈怠、弄虚作假、无故拖延的,将报请区级相关部门严肃追究责任。

(二)严厉打击,严肃追责。

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要综合运用查封扣押、按日连续处罚、限产停产、行政拘留等措施追究违法者责任;对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要积极支持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追究违法者的民事责任。

(三)严格时限,及时上报。

各镇街要进一步明确排查时限、阶段性整治目标和时限、整治完成时限,并按时报送相关报表资料。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十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我区美丽乡村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尽快启动美丽乡村坑塘整治工程建设,确保完成治理任务,特制订《区水利局美丽乡村坑塘整治工程建设工作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历届全会精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线,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紧紧围绕“一村翠绿、一塘清水、一处广场、一院清洁”的“四个一”目标,实施美丽乡村坑塘整治工程,恢复农村坑塘自然生态面貌,初步形成“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

20xx年,对全区新增生态文明村内的坑塘进行有效治理,通过疏通水系、清淤扩容、美化绿化等措施,恢复农村坑塘美化环境、调节水源、防涝抗旱、发展经济等方面的作用。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因地下水位下降、水源补给条件差,常年干涸的坑塘,有条件的进行填埋,不具备条件的进行垃圾清理和护坡绿化工程;对水源补给条件好、常年蓄水的坑塘,重点实施截断污染源和护坡绿化工程;对汛期降雨集中、其余时间蓄水匮乏的坑塘,重点实施疏通径流渠道、整治坑塘岸坡及绿化工程。

1、坚持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充分发挥坑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村落。

2、坚持保护为主,整治结合。维护农村坑塘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满足居民基本水资源需求;以农村已有坑塘为基础,清洁整理,适度建设水景观,避免过度开发和建设。

3、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坑塘建设应符合乡村整体建设规划,结合本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制定切实可行、适应长远发展的治理方案。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建设。根据当地坑塘水资源禀赋、水环境条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分别建设环境整洁坑塘、生态文明坑塘和美丽乡村坑塘,全面推进农村坑塘整治工作。

1、垃圾清理及坑塘清淤。

清理坑塘内、边坡及堤岸处的.积蓄垃圾,清除有害水生植物、水体漂浮物;实施坑塘清淤,通过清淤扩容,容纳客水特别是汛期集中降水产生的地面径流,为农村生产提供水源。

2、疏通水系、改善水质。

截断进入坑塘的污染水源及通道;疏挖村内外引排水沟渠,拆除阻碍物,畅通径流渠道,为坑塘提供清洁水源;利用芦苇、菖蒲、水葱、美人蕉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有机质和重金属,清除污染物、净化水体;利用鲫鱼、鳙鱼等水生生物去除多余营养物质,控制藻类生长,使水中悬浮物絮凝,水体清澈,实现“水清”的治理目标。

3、坑塘岸坡整治。

根据实际情况,对于适宜采取自然护坡的坑塘,放缓、平整坑塘边坡,平顺、丰富坑塘岸线,采用湿生植物、实木桩、抛石、石笼网箱等形式进行生态护坡;对于坑塘边坡因超挖等原因造成场地条件不允许的情况,采用砌石、预制混凝土植草砖、生态混凝土护岸等方式对岸坡适度硬质护砌,解决因村民坑塘内取土、村落侵占等原因造成的坑塘岸坡不自然、不美观、不安全的问题。

4、绿化工程。

在坑塘堤岸栽植垂柳等乡土绿化乔木,在岸边带形种植芦苇、在水中种植荷花等亲水植物,在坑塘边坡采取种植草皮或铺设柔性生态护坡等方式,实现“岸绿”的治理目标。

5、生态景观工程。

结合村庄布局,根据坑塘功能、面积,因地制宜地采取修建水边步道、开辟滨水活动场所、局部设置亲水设施等方式,适当构筑坑塘景观工程,达到“景美”的效果,为农村居民提供适宜的休闲娱乐场所。

依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意见的精神,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通过扩挖土方出售、坑塘承包经营、坑塘堤岸指数拍卖等方式置换建设资金;鼓励企业、社会实体、个人捐助,发动群众投资投劳;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后补、民办公助”政策,各级财政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坑塘整治工程以乡镇为实施主体,村居为创建主体。20xx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之年,各镇街水利站要建立领导包保责任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目标,分解工作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将责任落实到岗、明确到人,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农村坑塘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总结农村坑塘整治工程建设的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提高群众保护坑塘美化环境的意识,激发群众参与和支持坑塘整治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3、发挥专业优势,加强督导检查。区水利局抽调工程技术人员成立工作推进组,负责坑塘整治工程督导、技术指导工作。按照坑塘整治工程时间节点及《济宁市坑塘治理技术导则》要求,科学筹划建设项目工期安排,认真开展好全区农村坑塘整治工程的业务指导。工作推进组采取半月一调度、每月一检查、每季一排名的工作制度,确保完成治理任务。对于每次督导检查及排名情况进行书面通报,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4、明确管护责任,确保工程效益。努力探索农村坑塘整治工程建设、投融资和运营管理新机制,为农村坑塘长期良性运行提供动力和活力。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做法,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对整治后的坑塘实行租赁、拍卖、承包等方式委托经营,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使农村坑塘形成自我维持、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十二

提起水乡农村,深刻在我们记忆里的是晴天、碧水、清新的空气,而如今走进部分乡村,印入你眼帘的却是深绿色的水,水面、水边不知什么时候成了垃圾流连不去的场所,臭味扑鼻,蚊蝇滋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农村垃圾也随之逐年增加,远远超过了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原本被城市人羡慕的农村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由于缺乏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和队伍,农村垃圾处理难,已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

秦皇岛东阳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海边城市秦皇岛开发区科技大厦,是一家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科技型集团企业,近些年专门针对农村垃圾处理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投资研究取得成功。引进美国和日本的环保理念和技术研发,生产了生活垃圾分类机,餐厨垃圾生化制肥机,低温磁化分解垃圾0排放处理机,餐厨垃圾全自动制肥机,餐厨垃圾全自动制饲料设备,填补了餐厨垃圾再利用领域的空白。大型全自动生活垃圾处理生产线。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小区,部队,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美丽农村,养殖厂等困扰了多年的垃圾处理问题,基本上从源头上达到了垃圾治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秦皇岛东阳科技有限公司愿与大家创建美好绿色家园,使城市农村生活垃圾就地资源化;使城市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减量化;使城市农村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使城市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化。

同时,在我公司多年的市场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农村在村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时制约着创建美丽和谐新农村的构想,想要把我们的乡村建设的更加美好就必须了解、解决这些现存的问题,从根源入手。下面就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我公司发现的问题及应对解决办法:

1、占用土地,破坏土壤、水系、地下水和自然景观,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目前,由于处理水平落后,农村主要采取了填埋、自然堆放垃圾的处理方法,这样就侵占了越来越多的土地,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妨碍环境卫生,破坏大自然的优美景观,更可能破坏地表植被。如塑料袋等不可生物降解物质,在土地中的残留率高达20%~30%,这种“白色污染”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其透气、透水性,又造成化学污染等,危害着各种生物的生存状态,危及农业生产,影响农民增收。

2、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危害农民健康。

众所周知,垃圾是疾病源的滋生地和主要传染源,由于垃圾成分的复杂化和长期简单堆放,易产生恶臭物质,垃圾堆放场成为多种微生物,病原菌的繁殖场所,蚊绳孽生,老鼠猖狂,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疾病,影响人体健康。特别是遇上大雨或洪灾,由于洪水的冲刷,可以造成最大限度的病原扩散,导致疾病迅速传播,尤其是消化道传染病。

近年以来,随着国家村庄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创建“环境优美乡村”、农村新“5+1”实事工程等工作的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日益得到重视,出现了一批水清岸绿、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乡村。然而由于经济状况、地理位置等种种原因,大部分乡村在垃圾处理问题上有着严重的不足。

1、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村民往往按照就近原则处理,将垃圾随意倒在沟边、河边、塘边、路边等致使垃圾成堆,村里也没有相应的机构去处理垃圾,去维护环境。村民在面对数量大、成分复杂的垃圾时连采用焚烧、填埋、沤肥等看似比较简单易行的处理都办不到,致使垃圾严重污染环境。

2、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基础设施缺乏。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农村可变现的公共资源有限,村民自身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上级政府的财政投向主要又是城市垃圾处理,乡镇和农村的垃圾处理基本没有资金投向,农村的垃圾根本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村民的整体环保意识差。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但是实际上村民“自扫门前雪”都难以做到,又如何为“他人瓦上霜”呢相当部分村民的卫生意识较为落后、整体环保意识较为差、价值观念滞后、生态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要因素。

各地可根据经济实力、发展需要、地理位置的不同特点,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选择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合、与经济承载实力相适应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

1、清洁工程治理型。就是依托新农村建设工程、农村沼气能源工程等项目综合治理农村垃圾。比如利用沼气技术集中或分散处理农村生活、生产污水,加快“器、沼、池”(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生活污水和可降解垃圾采用沼气池净化,农民做饭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能源生产模式,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一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基础设施比较配套,缺点是项目覆盖面不广,实际效果还有待提高,短期内难以推广到千家万户。

2.义务清扫治理型。就是通过实行门前屋后卫生“三包”和成立义务保洁队等形式治理垃圾。即要求每户农民做好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并且定期检查公布清洁户、卫生户、尚清洁户及不清洁户。这一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村村可以搞,缺点是组织难度大,长期坚持难,废物难降解。

3.有偿包干治理型。就是借鉴城区垃圾管理办法,根据不同村镇经济实力,采取有偿包干和物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农村多样化保洁。这一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基本与城区保洁接轨,比较容易坚持,缺点是经济实力不够,居住比较分散的村暂时办不到。

4.依托城市治理型。就是近郊农村地区通过推进城区垃圾处理网络向农村延伸,完善城乡共享的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垃圾综合处理体系,有效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要求每个农户生活垃圾装入垃圾袋(筒)内,到指定地方存放,方便统一运送与管理。这一模式有地域局限性,非近郊村庄难以实现。

1、政府推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一定的法规来进行保障,目前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是管理力度不大,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办法。政府需要发挥推动作用,建议市委、市政府形成《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通过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的领导机制、目标、内容、方式等,规范村民行为规范,并为健全农村环境卫生体制提供法律保障。

2、以人为本,建立有效垃圾处理网络。

农村垃圾面临着范围广、任务重、清运处理困难的难题。科学高效的垃圾处理网络是确保农村垃圾收得拢、运得出、消得毁的根本保证。就目前农村实情分析看,农村垃圾运送关键是深化完善“户集、村收、镇(乡)运、县(市)区处理”梯次运送网络。“户集”要求每户农民自觉落实垃圾入袋装桶,并定点倾倒存放。这个环节的发展趋向是将食物垃圾与非食物垃圾分离。“村收”要求每个行政村按要求将村域内垃圾清扫收集运到中转站,力争日产日清。这个环节的重点难点是实行垃圾分拣处理。“镇运”要求每个乡镇定期将分类后的垃圾集中运至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实现垃圾运输全覆盖。“县(市)区处理”要求将集中垃圾按相关标准进行统一处置。这一环节的发展重点是走垃圾处理产业化道路。各乡村要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垃圾处理模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逐步建立健全有效垃圾处理网络。

三、多元投入,落实长效管理。

农村有机质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仅靠财政投入是行不通的,必须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方式:一是市、乡镇财政投入一部分;二是发动热心人士捐一部分;三是村委会转移支付的一定比例用于垃圾处理保洁经费;四是村委会通过“一事一议”向农户收取一定的垃圾代运费。只有经费有了保障,垃圾处理工作才能实行长效管理,长期抓落实,切实做到环境洁化、街道亮丽、村庄秀美。

四、强化宣传,营造垃圾综合利用的氛围。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十三

一、目前的收集、转运情况。

我乡严格实施“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收运体系,全乡共有在使用的分类垃圾池(房)11个,分类垃圾(箱)桶28个,保洁人员18人,垃圾清运手推车11辆。目前农村垃圾收集主要是靠农户分类堆放在垃圾桶内,村保洁员用垃圾清运手推车收集到垃圾池(房)内,乡政府与宋富华签订垃圾清运承包协议,由其运输到县垃圾处理场处理,按协议规定,每周至少清运一次,确保垃圾不满池(房)。

二、存在的问题。

(二)环卫工人因待遇较低难以招到中青年人,目前在岗环卫工作平均年龄较高,工作压力大,健康风险高。

(三)村民的思想观念还需要进一步改变,环境卫生保洁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农村垃圾处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不够。

三、对策建议。

(一)采用多种形式、多渠道的进行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设置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使村民们能够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到农村垃圾处理的知识和信息。

(二)增加资金投入,添置设施设备。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和住户居住的情况,增添垃圾箱和垃圾池的数量,从设施设备上保证全乡农村垃圾处理机制的有效有序进行。

-->。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十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如今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采取了积极的治理措施,可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至今仍未有过多的关注,农村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环境污染,我利用寒假的机会对我的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位于伯劳镇东五公里,全村共85户居民,主要靠种植甘蔗、香蕉和水稻,养殖猪鸭等获得收入。目前村民都已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中,吃得饱穿得暖,均已步入了小康生活的行列。

本次调查的对象以伯劳镇那春村村民家庭居住环境为主体,以其居住的周围环境为辅。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对当地居民的采访来进行。对当地老一代的居民就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他们都表示近几十年来村里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了。

二、调查结果及现状

1、村民居住环境现状

村民居住环境是与其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但是村民居住环境可谓恶劣。村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就像我家,我家的西面、南面、北面都是养猪场,经常飘来阵阵猪屎味,让人恶心。我的卧室的窗外就是一条臭水沟,每当刮风之际,只得关上窗才能免遭其害。每当夏天的时候,臭水沟引来的苍蝇就在我房间里飞来晃去,让人烦心。而很多的村民家中都如我家一样,忍受着这种煎熬,更有甚者已经习以为常,熟不知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害的。

2、村里水污染现状

恶臭无比。清澈的河水一去不复返,人们只能打更深的井,才能够水洗衣服。居民的粪便和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到河里更加深了村里的水污染。在小河里随处可以见到漂浮的粪便、腐烂的鸡鸭尸体和各种生活垃圾。

3、 村里土地环境状况

首先是土地沙化严重,人民砍伐树林,种植甘蔗,使用过多的肥料所致。虽然政府已经实施了“退耕还林”等政策,但对大地母亲的伤害,是绝不可能那么快就能够复原的。特别是冬季砍完甘蔗过后,放眼望去,只有一个个光秃秃的山头和一块块光秃秃田地,到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 再者,土地的盐碱化也很严重 。应该另外,一些小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渣等污染物也会造成此影响。土地的质量已经严重下降。

村里的三大爷跟我说以前他们小时候,经常看到成群的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现在树木没有了,鸟儿也不懂到那里去了。见到的只有垃圾袋在天空飘了,说时,眼里是无限的感伤。

4、 村里大气污染情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根据人们的需要,在农村也开了一些制造薯粉之类的小工厂。这些工厂排放的废气混入了大气中影响了环境质量。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车辆的剧增而导致排放的氮氧化物增多,污染了环境空气。还有修路建房、土地沙化的加剧以及刮风天气的频繁使得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多,影响空气质量。此外,农民焚烧甘蔗叶,水稻秆也使得原本就受到污染的空气中,更是增多了二氧化碳。使得农村空气进一步恶化。每年夏秋两季就会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秸秆焚烧时所产生的烟尘,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

4、 村里噪声污染情况

为了农村居民的交通方便,政府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道路有了,买车的也多了,经常鸣笛,安静的农村不再安静,更有甚者------一些年轻人在车上装上扩音喇叭疾驰而过,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噪声污染。

村民中打铁户家的打铁声音总是在村里回荡,也对村里造成了噪声的污染。

5、村里农药、化肥污染现状

因是农药残留的化学物质。

三 分析原因

1、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发展轻环保的思想依然存在,对环境治理工作缺乏长效治理。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又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经济效益的相对较低和奖励机制的欠缺,直接造成治理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治理工作的发展。

2、农村环境治理普遍存在人员,资金的欠缺,治理的工作走上边污染,边治理的恶性循环。目前治理以自主投入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模式,在基层组织经济更力不强的情况下农村环境治理中人员,资金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据我的调查,那春村环境治理投入没有向村民收取一分卫生资,全部由村败政全额投入。与此同时,由于资金的投入上的严重不足,保洁队伍和长效管理几乎难以落实到位,部分居民生活区脏乱差的情况屡见不鲜。

3、大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极大的冲击了农民转流的生活方式,部分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结和传统陋习的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特点,由过去单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转变。

4、政府监管不力。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既无规划,又缺乏环保监督检查力量,环保指标没有纳入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未建立起以问责制为核心有效的监管机制,由此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管理上的缺位。

5、农村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而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四、建议与措施

1、政府应该加大宣传保护环境的力度,将农村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各村要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保污队伍确保村通、河道清理保洁的正规化。

2、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科学合理的处理畜禽粪便,实现畜禽粪便全部综合利用。

3、合理布局村民的楼房,让人畜分开居住。

4、建设好农村水利,疏通地下水道,完善农村排污系统。。

5、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治理农村化学污染。发挥基层工作站,植保站的指导作用,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培育和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

6、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的投入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始终坚持公平原则。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二是建立适应市场体制的生态环境保护多渠道投机机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基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开源渠道,改变环保投机分配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农村环境保护真正走上法制化、市场化的道路。

7、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逐步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总结:

想。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固然富有重要的责任,而且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更是担负了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农村环保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解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农村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011年8月至9月,我们对我市农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先后进入隆阳、施甸、龙陵、腾冲、昌宁等区县的数十个村、镇和农户,对我市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面源污染、饮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就进一步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和抓手,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一)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市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整体推进。截至2015年底,全市获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9个、生态示范村43个,绿色文明示范单位800余家,临潼区、周至县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县预验收。为使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各区、县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农村饮用水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近年来,市和区、县都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视。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大资金投入,3年来全市建成集中饮水工程600余项,解决了90.6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市财政2015年投资3700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和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化处理快速生产线,每天可处理200吨生活垃圾。

(四)土壤污染防治初见成效。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有机质、钾和微量元素严重失调,土壤理性化性质恶化,稳定性差,肥力下降。过度使用农药,不但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污染环境。非降解 农膜碎片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农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减产。我市加强对农业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积极防治土壤污染。2015年,灞桥区就开展了土壤测土配方工作。周至县以科学施肥为指导,大力推行测土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减少农田氮、磷流失,积极鼓励使用有机肥,发展绿肥种植。目前已完成61万亩测土配方工作,为建立一批农药减量控制示范区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提供了保证。高陵县加大了对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的检查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剧毒农药,净化农药市场。

二、我市农村环保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生态创建工作有待深化。要实现“村在林中,院在绿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的农村生态格局,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生态建设。而目前我市农村的生态建设工作尚处于示范阶段,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突出,“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目前,我市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及地表水。在渭河、泾河等河流附近的农村,多饮用浅层地下水,其水质普遍较差,口感苦涩,矿化度偏高,以苦咸水、高氟水为主,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加之农村生活污水长期污染浅层地下水。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既污染环境,又污染水源。特别是灞桥区唐家寨水库污染,由于受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影响,库中cod浓度达到14100毫克/升,氨氮浓度为1969毫克/升,给生活在附近的上千村民饮水造成严重的危害,群众反应强烈。

(三)化肥、农药和农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化肥的应用对农业的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使用技术落后,导致大部分化学元素进入环境和土壤,对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严重后果已经显露。同时,随着农膜使用量的逐年上升,非降解农膜破碎部分残留在地表和土壤中,不易分解,污染了环境。据统计,我市化肥使用中,氮肥施用量过大,钾肥施用量过低,全市有六个区县的化肥使用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警戒线。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保投入不足。多数农村没有垃圾填埋场或是垃圾填埋场比较简陋,一些村子没有污水排放设施,垃圾清运车辆数量不多,保洁人员以及垃圾桶的配备并未覆盖全部村庄,仅限于重点村镇,有待大面积推广,以及农村环保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

三、对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几点建议

加强农村环保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对此要高度重视。根据专题调研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节目,通过举办文艺汇演、“下乡”等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面。

(二)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监管体系。农村环保是一项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环保、发改、财政、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科技等部门。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农村环保机构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环境监管体系,环保机构要向乡镇、街办延伸,形成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办以及村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根据受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开发者补偿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制定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考核办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落实好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任务。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保自我管理的村庄保洁机制,鼓励、支持村民建立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的自主保护环境能力。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与诉求,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三)发展生态农业,重视科技支持。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要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坚决禁用超标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扶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扶持并建设一批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压小上大、扶优汰劣”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推广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采取适时揭膜技术,增加塑料地膜的回收率;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要对灞桥区唐家寨水库污染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妥善解决。

(四)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市和区、县政府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增加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要在财政安排、城建和预算内资金补助、各专项资金等向农村倾斜,围绕重点小城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民培训、产业引导等制定明确的支持政策,形成长效有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保工作,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及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支助、农民自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到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上。

问题。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三要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场(点),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坚决落实养殖业禁建区、禁养区的要求;加强对畜禽养殖散养户的引导和扶持;把养殖与改善燃料结构结合起来,把农村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实现“一池三改”,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广秸秆利用、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四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示范村、生态村、文明村创建活动,出台支持创建活动的奖励办法,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对一些有条件的村镇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及废弃的晒场等裸露闲置地进行全面绿化或硬化,营造优美整洁的村居环境。

调查背景: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们无关?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然而在人们越来越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背后,却是生态的失调、环境的恶化。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到处可见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一、主题简介

提到环境问题,一般人们都觉得农村由于远离喧嚣,无论是空气质量还是水质都比较好,其实不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小,逐渐拥挤的楼房,车辆的增多使空气质量逐渐下降,加之一些工业园区向农村拓展,使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这次对家乡环境的调查让我更了解这几年家乡环境的变化,从中找出一些环境污染的原因,并得出解决方案。

二、调查过程

1、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针对农村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做了100份问卷,随机发给村子里的村民填制,收回100分,对问卷进行分析和总结。

(2)口头采访。通过与村民的交流,了解村子及附近近几年的环境变化和他们如何看待身边环境污染,并提出相关建议。

(3)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资料。最后整理材料,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最后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

2、调查目的

通过对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从中寻找出造成坏境污染的原因,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农村坏境的保护提出一些适当有效的建议。

3、调查对象

云南省安宁市连然镇思邑村委会的部分村民。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环境的基本状况

这一次的调查和实地走访,家乡的环境让我很吃惊。我记得小时候,家乡的河水是清澈见底的,河里鱼虾成群结队,经常都能看到在河边钓鱼的人,而现在河水变得颜色暗沉,每当排放废水的时候,河里就充斥着刺鼻的气味,河里也基本鱼虾也寥寥无几。另外,由于周围工厂排放的废气和公路上来来往往拉石粉、沙的卡车造成灰尘颗粒增多,整体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加上对荒山的不断开垦,对地下水的质量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化肥的过量使用使土壤质量下降,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控制,有机质含量不高,肥力下降。

(二)环境污染的原因

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村镇住宅建设的激增,不仅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许多地区的乡镇工业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一方面各种工业任意布点;另一方面又因经济能力和技术力量的薄弱,企业无力处理“三废”,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农村地区对自然资源利用多,培育少,目前兴建的水利设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灾害的威胁。随着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任意排放,使各种污染物在农村地区内循环,造成大面积农村面源污染,水体污染现象严重。小城镇卫生条件差,交通拥挤,居住紧张。村镇或布局分散,或延展过长,于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的安排都极为不便。村庄内部结构松散,空间混杂,生活用水不卫生,道路不规范等。但城镇建设费用很少,无力改变这种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家乡环境污染的原因有:

1、“白色污染”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幸好国家新出台了“禁塑令”,但效果还不显著。希望能有大的作为。)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2、森林遭受迫坏,水资源污染严重:

(3)森林减少,造成了水土流失问题;

3、重发展轻环保的思想,导致了环境污染。在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中,一些基层干部缺乏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意识,对保护环境认 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严重的重发展轻环保思想。有的领导片面追 求经济发展,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发展经 济。环保工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实际行动,一些企业和农民缺 乏环保意识,不能用环保理念维护自己的家园,更不能规范自身的行 为,为了获取自身利益,不惜污染环境。

4、村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加剧了环境污染,随着现代化进 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集点规模迅速扩大,由于一些领导存在重 建设轻规划的短视行为,造成绝大多数村镇缺乏长远、整体规划,有的虽有规划,但缺乏环境影响评估,我县 80%以上的村镇建设至今仍处于无政府状态。以致形成“有新房无新村”的反差现象。

5、设施不够完善。环卫设施数量不够多,尤其是垃圾池、垃圾桶、果皮箱、垃圾清运车、路灯、人行道板等环卫设施配套不足;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废水、废渣。

(三)保护环境的措施

在城市显著改善的今天,农村环境问题相比而言越发突出,无 论是从改善我县总体环境质量的需要,还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需要考虑,都必须重视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因此, 对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村镇规划和实施力度,从设施和制度上解决污染。我县应把生 态村镇建设作为衡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 做好村镇生态 规划。在规划中要把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纳入到公共建设。按照农村现 实条件,分布实施,首先要从解决垃圾和污水处理入手,加快个村镇 的污水处理建设。建立“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 系统;家里农村卫生保洁制度,抓好生态文明村试点,逐步推开。

2.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从思想上重视污染。要借中央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结合新 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我县农村工作的实际,要采取多种形式,多层 次,多渠道宣传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科学知识等,使人人都了解 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危害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加大环境管理和治理力度,从重点污染源着手治理污染。一是严格 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新污染防治。二是要积极开展治理违法排污 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严格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三是规模 化畜禽养殖场管理可逐步推行集中治理,综合利用模式“种养平衡区 域一体化” 。四是要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的有效处理。加快治理排污 企业,关停城郊农村私设垃圾场,阻断城市污水向农村转移途径。

4.制定农村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依法防治污染。我国的环境保护 法,农业法等有关法律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予以规定,但由于它们比较 原则,针对性不强,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和有效实施,我县应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使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真正纳入法 制轨道。

讨论研究后,我们的成员认为,在保护农村环境的问题中,要从 农村实际出发,发挥好政策引导,法律督导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 极性,创造性。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同时要组织,协调社会各个 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舒适环境,是他 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既是建设者又是受益者, 真正实现环 境与经济,人与自然,生态与社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 新面貌。我们居住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应该保护好他,受益的还是我 们自己。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号召大家一起来保护环 境。

四、总结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牢记心中!

五、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问卷

您好!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宣传保护环境。非常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做这份问卷。

1、您的性别是( )

a、男 b、女

2、您的年龄段是( )

a、0—20 b、20—30 c、30—40 d、40—50 e、50以上

3、 您在本村生活多长时间了( )年

4、您平时有没有向道路旁边倾倒垃圾( )

a、经常这样做 b、偶尔倒一些 c、从来没有

5、您认为你家乡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如何?

a、非常严重 b、比较严重 c、不太严重 d、没有问题 e、不知道

6、您认为你家乡当前面临的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可多选)

7、你认为你家乡的环境污染现象是由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可多选)

8、为下列哪种环境破坏对您的生活和工作影响最大?

a 、噪声污染 b、水源污染 c、大气污染 d、固体垃圾污染

9、如您家附近有个工厂,噪声非常大,影响您家的休息,您会怎么办?

10、认为环境问题现在是必须解决的吗?

a、迫在眉睫 b、无所谓 c、到时候再说 d、不需解决

a、政府部门 b、民间机构 c、学生暑假实践 d、不清楚

12、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这里列出了其中的三种,请问您最赞成哪种观点。

a、人应顺应自然来谋求幸福 b、人应利用自然来谋求幸福

c、人应征服自然来谋求幸福 d、说不清楚

13、人都认为,现在是高科技的时代,科学技术总会有办法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您对这种观点的看法如何。

a、非常同意 b、大体同意 c、不太同意 d、非常不同意

14、你觉得所在社区的管理人员对社区坏境的关注程度如何?

a、非常关注 b、一般 c、偶尔关注 d、从未关注

15、你认为可以通过什么措施改善身边的环境问题?请提出几点您的意见。

-->

-->

-->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十五

我国养殖业在农村发展很快,而且有向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这些畜禽呼出的气体和排泄物对周边居民在生活上将造成很大的'影响.下面就我国农村养殖业基本状况及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提出控制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的对策.

作者:张贵义岳增华刘云解志峰郭辉作者单位:张贵义,岳增华,刘云,解志峰(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佳木斯,154007)。

郭辉(黑龙江省富锦市畜牧局)。

刊名:现代化农业英文刊名:modernizingagriculture年,卷(期):“”(12)分类号:f3关键词:

-->。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十六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生活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的趋势,已凸显为新农村建设的软肋,为此针对农村清洁工程工作进行了认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镇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如曙光初露。乡村治污仍刻不容缓、任重道远。现将具体情况与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镇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的工作已经启动且初见成效 近几年来,全镇各级围绕“加强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建设秀美和谐乡村”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领导。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镇主要领导多次就“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提出要求和目标,并把公路沿线和主要河道的垃圾清理作为工作突破点来抓,把集镇建设的环境整治作为工作突出点来抓。

2、措施有力,着力保障经费投入到位。近两年来,镇政府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约200万用于农村环境整洁,为各新农村建设点和农村清洁工程购置了垃圾板车、垃圾板房、垃圾桶、清烧工具等设备,聘请一批保洁员,张贴宣传栏和卫生评比栏。

在2011年度,新农村考评中得到省、市、县领导的好评,2011年我县也因此获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先进县荣誉。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镇在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方面虽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垃圾处置不当,乱丢乱倒的现象依然严重。据调查了解,农村垃圾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可回收垃圾,如金属、塑料、玻璃、废纸;二是有机质垃圾,如剩菜、菜根菜叶、杂草等;三是有毒害垃圾,如废旧电池、 灯管等;四是其他垃圾,如砖瓦搪瓷、建筑垃圾等。在调查时发现,大部分村和群众根本就没将垃圾分类,而是胡乱地堆放在一起。更有甚者,有的农户不将垃圾倒入垃圾圈里,竟将其乱倒在圈外。

2、村级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还处于缺失状态。据调查,全镇还有部分村处于“四无”现状:无专职(或兼职)的环卫人员、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或填埋或沤泡)的专用场地。有些村即使有垃圾池(圈),但缺乏清运垃圾的工具,所以垃圾清运不及时,致使很可观的垃圾池或垃圾圈形同虚设。

是每年10月底收获蜜桔后,不少农村将烂桔子随意丢弃,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特别严重的还有部分位于南建路两侧的蜜桔加工运输点将大量的烂果堆积在公路边,严重影响公路的环境。

4、大部分农户尚未改厕,粪污较为突出。随着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少数农户已用上卫生厕所,实现了“即冲即净”,但污水大多随下水道流入沟渠,导致水污染。尤其是大部分未改厕的农户,其粪便污染更加突出。据调查,全镇还有50%以上仍在使用过去的简易厕所,成为了蚊虫的繁殖与聚集地,加速了疾病的传播,有害于农民的身体健康。

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

一是农民认识不足,部分村引导不力。调查时发现,一些村干部认为,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家庭琐事,村管不过来。还有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哼着一句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其中既有无奈,也有无所谓。所以大多数地方呈现出“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状况。调查中还了解到,许多村民还没有定点投放垃圾的观念,也没有垃圾池(圈)的习 惯,更没有为垃圾分拣的意识。这为乡村整治生活垃圾污染造成了很大难度。

二是经费投入不足,环卫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经济还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垃圾处理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环卫设施建设也随之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主要瓶颈。

三是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趋势,增加了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随 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垃圾在数量上呈现了批量化、在构成上呈现了毒害化的趋势,越来越接近城市生活垃圾的形态。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容易腐烂的菜叶瓜皮,现在的农村垃圾却成了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的混合体,特别是由于大量使用塑料,导致垃圾中不可降 解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据专业人士介绍,其中塑料制品就占1/3。随着无法降解的垃圾越积越多,农村垃圾正呈现出毒害化发展的趋势,大大地增加了农村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

四是管理机制建设滞后,农村整治垃圾缺乏刚性。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法规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对农村垃圾的处理几乎没有一部法律法规硬性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缺乏管理办法和机制。

三、几点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有机统一体。农村垃圾处理作为村容整洁的一个方面,关系到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程度,解决好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应以搞好农村垃圾处理和清洁卫生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加快推进新农村清洁工程,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秀美乡村。

1、要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群众是农村垃圾等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他们对环境卫生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工作成效。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垃圾处理 问题等农村环境情况的宣传教育,利用农村人口学校及广播、宣传栏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要进一步广泛宣传农村环境污染问 题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紧迫性,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保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对农村环保工作, 要实行村民门前三包、村干部分片包干制度,由村委会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好的表扬奖励,对违反环保规定有损村容村貌的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纠正和改 进。

2、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小 垃圾、大文章。处理农村垃圾决不是一件小事情,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这是治理农村脏乱问题最简单易行又立竿见影的 方法。要尽快形成“户集、村收、乡运和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和以县为主、乡村为辅的污水处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垃圾收运网络体系,按照“村收集、乡镇运输和 处理”的要求,在各村设立垃圾箱及垃圾收集点(中转站),配备清洁工,各乡镇建设垃圾焚烧炉或垃圾填埋场,负责收集垃圾到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填埋。

然近年来,随着旧村改造、村庄绿化、户户通等的不断深入,县政府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资金项目比较分散,效果不明显。为此,建议政府将各项资金捆-绑使用,把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类资金统筹列出一部分,建立农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划拨到乡镇,专门用于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户户通、改水改厕等工程,加强环卫基础设施 建设,切实做到“每村有专(兼)职的环卫人员、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有垃圾清运工具、有处理垃圾专用场地”,以确保整治生活垃圾污染的工作长期、有序进 行。

4、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整治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建 议采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全民参与、就地消化”的措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垃圾分拣后,对金属、纸、塑料等进行回收;对厨余垃圾、落叶杂草、 瓜果等有机物垃圾,通过打热水凼进行生物降解形成肥效;对渣土、砖瓦、沙石等建筑垃圾,由村或乡(镇)就地集中填埋;对废旧电池、农药瓶等有害垃圾及不可 回收、分解的垃圾,由乡镇运送到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各村与农户要将柴草、杂物统一、有序地堆放,努力做到村容整洁;乡(镇)村要建立和完善指导、监督、奖惩的 长效机制,引导和督促农户整治好房前屋后及责任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确保乡(镇)村整洁、卫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会xx年工作要点安排,为提高审议质量,经县十四届人大会第xx次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县人大会成立调研组,于xx月5日至7日,以实地查看和走访了解的方式,分别到xx、xx、xx、xx、xx等乡镇对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开展了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高度重视农村(农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紧紧围绕“生态立州”发展战略,立足xx发展实际,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强化治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不断优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夯实,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干净、整洁、优美、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正逐步形成,农村(农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及时成立县生态立州

战略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明确了责任分工,制定《xx县生态县建设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等工作方案,形成目标明确、责任具体、措施有力的工作机制,做到了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落实。

(二)注重宣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县人民政府通过设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政区域界限牌和宣传标牌、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以及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等宣传方式,加强了对农村(农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宣传,全县各乡镇也利用世界环境日等一些节假日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对集镇、村寨暴露性垃圾、乱堆乱放杂物、杂草、河道污染等进行集中清理,通过积极宣传和参与整治,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得到逐步提高。

理功能有效增强。农业方面,通过对化肥农药使用的严格控制、使用技术的规范和推广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抓好农业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申报项目、加强“三品”认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措施,遏制农作物秸秆、废弃塑料、化肥农药、生活垃圾等农业生产环境方面的污染,农业生产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水利方面,通过全县农村水环境治理项目的规划、农村河道的综合整治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等,不断改善农村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确保饮水安全。住建和林业方面,通过对城乡公路两侧的垃圾清运和公路沿线生态景观建设以及农村能源项目建设等工作,不断改善公路沿线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农场)环境综合治理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垃圾处理难度大。一是多数农村垃圾堆放点的垃圾容量已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生活垃圾堆放要求,有的乡镇缺乏垃圾填埋场,没有环卫机构和队伍,没有垃圾清运车等配套设施和垃圾处理技术,生活垃圾不能及时清理,村内、河道两边、公路沿线垃圾乱倒现象依然突出,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二是由于部分乡镇、农场或村寨的辖区界限划分不清,交界处的环境综合整治责任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三是部分乡镇(农场)农村环境基础性工程建设滞后,亟需配套资金和项目支撑健全完善。

(二)农业面源污染处理难,生产环境不容乐观。由于对农

业污染处理的技术和方法不多,农民群众在对农作物秸秆、化肥农药、废弃塑料、禽类粪便等一些农业生产过程产生垃圾的不当处理,造成了农业生产污染,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生产能力降低,农产品和饮用水质量受到影响,损害了农村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危害到了人身健康。

(三)排污设施不够健全,水源污染日趋严重。一是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集镇排水系统雨污混流,影响了集镇污水收集率,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对河流和地下水源造成污染。二是工矿企业在探矿或露天开采时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用水安全。如:xx村小组铁匠寨铜矿探矿废水的直接排放,对xx水库饮用水源形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四)管理机制不完善,群众思想认识不高。一是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和长效管理机制,没有形成合力进行有效监管。二是乡镇环境保护管理所无人员编制,工作开展难度大。三是对农村(农场)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工作力度不够,方法不多,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主动参与热情不高。

三、工作建议

境综合整治行动,发动农民群众对直接受益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同时大力宣传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加强环保法制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

(二)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抓好农村各种污染源治理。在农业面源污染方面,要建立健全制约机制,建议将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目标责任,可从村小组签订农产品种植合同入手,建立农田(地)环境污染治理保证金和抵押金制度;加大对农膜生产企业的监管,杜绝强度过低、使用寿命过短的不合格劣质农膜进入市场。在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方面,要从源头上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饮用水水源,要建立健全水环境综合治理监督队伍,坚决依法打击破坏水环境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关停严重污染企业,尤其对xx水库水源污染问题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专题研究解决。

(三)整合项目资金,充分发挥资金集聚效应。一是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切实解决“两污”处理配套设施滞后问题。二是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实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与基本农田改造、与农村新能源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成片、整体推进,充分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

(四)建立健全机制,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更大实效。要健全完善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协调机制,实行统一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对部门职能交叉、责任不明的问题要进一步理清权责,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加强乡镇(农场)农村环境保护责任机制,制定乡、村、组三级负责管理机制,细化任务,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责任落实,促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全面落实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措施,积极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

-->

-->

-->

农村坑塘治理报告篇十七

农村“空心村”的存在,浪费了国家有限的土地资源,恶化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等,为此,特以近年来建设的新村聚居点空心化问题为例进行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县农村空心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总体部署,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共建成农民新村聚居点30个,涉及农户1328户,其中:新建点16个714户,改建点14个614户。正在建设有的23个1227户,其中新建点16个974户,改建点7个253户。建成镇吊脚楼村、镇立山村新村综合体2个123户。据调查,建成的新村聚居点中住房空置率在50%以上的聚居点3个,占10%;空置率在30—50%的聚居点2个,占6.6%;空置率在10—30%的聚居点2个,占6.6%;没有空置住房的聚居点23个,占76.8%。造成其空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举家外出户增多。当前,农民主要靠外出务工获得收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民进城打工、经商或谋生的人数不断攀升,导致农村人口密度逐年递减,直接导致了“人去房空”现象的出现。全县大多数村外出务工人员人数高达80%以上,其中举家外出户达30以上。县建成的镇村聚居点共25户85人,其中:村10户38人,吊脚楼村15户47人。该聚居点外出人口66人,其中季节性外出27人,占总人口的31.8%,常年外出39人,占总人口的45.9%,该聚居点新建农房常年无人居住9户,占总户数的34.6%,季节性无人居住10户,占总户数的.40%。

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外出务工经商先富起来的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在城市站稳脚跟后,举家迁往城镇生活。国家大力推进“一主三化”发展,城镇吸引力增加,各项就业、就医、就学、文化等环境条件良好,加之中心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大量村民纷纷迁到村外生活,“空心村”现象日趋加重。目前,县镇、镇、镇、镇、镇、乡等6个乡镇都在进行场镇开发,邻近场镇或有能力的农户都在集镇购房。如,镇骑龙寨村农民新村聚居点共30农户,就有7户在城镇购买房屋,占总户数的23.3%。

三是政策执行不到位。部分群众对老宅一直恋恋不舍,总认为老宅基地是祖上传下来的,保存老宅就是留住了“根”。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一户多基、超标准占地,占用耕地建房,农房迁建后旧宅基地普遍闲置,致使农村长期以来“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建新房不拆旧房”,致使一户一宅的宅基地政策没能很好落实,许多村民建新房而未拆除旧房,占新基不退老基,造成一户多宅。所调查的县镇村、镇骑寨村、吴家桥村三个新村聚居点,建了新房未拆除旧房将宅基地还耕的建房户达到15户,占新建农房户数的25.4%。

四是早期规划不合理。一些新村建设规划比较简单,对村庄功能分区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群众生产生活习惯考虑不周,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再加上执行规划的法律约束力不强,村民建房存有很大的随意性。如县已建成的镇村农民新村聚居点,村组织就没考虑到农户的耕作半径,将150户农户集中到一起,造成农户生产不方便。

二、县治理农村空心化的主要措施。

为确保新村建设“建得起、住得下、不空置”,在新村建设中坚持“四个结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科学规划布局,强化产业支撑,突出乡村特色,统筹推进全县新村建设。

一是群众申建与政府指导相结合。县委、县政府创新提出新村建设“申建制”,统一制定出台新村建设奖补政策,发动群众自愿申建,对30户以上群众提出申建要求,经村组申请、乡镇审查、部门评审、县级审批等流程审核通过的,纳入全县新村建设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由建房户成立业主建设管理委员会,自主选择施工单位、负责材料采购、监督资金使用和建设质量,既赋予群众新村建设的监管权和话语权,又减轻了政府工作压力,实现了政府意图与群众意愿的有机统一。目前,全县在建的23个新村聚居点的1227户农户都是采用“申建制”建设的。

二是新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产业促新村、新村带产业,产村相融互动,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着力发展优质柑橘、绿色蔬菜、现代畜禽、道地中药材和高效经济林等特色优势农业,以及乡村生态旅游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县新发展优质甜橙、油桃等优质水果3万亩,绿色蔬菜3万亩,薄壳核桃、九叶青花椒等高效经济林2万亩,道地中药材1万亩,建成工厂化生猪繁育基地18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88个,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户5516户,发展特色家禽规模养殖户254户。初步形成了郪涪两江流域优质蔬菜产业示范区、蓬乐路优质甜橙(柠檬)产业示范区、射大路优质干果产业示范区、罗桂路优质生猪产业示范区等“四大”产业区和隆盛现代农业园区。

三是规划引领与尊重民意相结合。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规划理念,统筹谋划新村的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及基础设施,做到新村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生态规划、旅游规划等多规融合。同时,充分尊重群众喜好,多次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征求群众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民意调整规划,着力打造具有“田园风光、乡村情趣、农家特色、群众满意”的新农村,水村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获得了国家住建部“美丽乡村”称号。

四是新村建设与新村开发相结合。在新村建设中,县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新村建设,建设农民新村安置房的同时,打造开发新村旅游商贸等产业,着力培植新村产业,繁荣乡村经济。如在建设药香小镇新村综合体中,通过公开招标吸引永逸集团投资5亿元参与新村安置房建设、场镇开发建设,着力打造集养生、养老、旅游为一体的“全国知名药香小镇”。

三、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建议。

治理农村“空心化”,是推进城乡统筹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破解建设用地难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一)科学规划,完善基础功能。科学规划是治理农村“空心化”的关键。要结合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精心设点,合理布局。按照集约用地、少占耕地的原则,在新村户型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确保长远发展与农民的实际需要。建议将治理农村“空心化”与农村环境整治、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宅基地复垦、城乡一体化建设及农民市民化等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农民向大中城市、中心集镇与中心村集聚,同时统筹农村的水电、道路、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生活污水排放等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文体娱乐及商业设施,既村解决民生产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又优化农村的环境质量,提升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二)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有了钱,才有建新房的意愿。加快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是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建设一批优质水果、绿色蔬菜和道地中药材等现代农业基地和园区,构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支撑。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小规模与大群体相结合的产业基地和生产体系,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实现千家万户增收致富。同时,要鼓励引导农民积极发展交通运输、商贸服务、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拓展劳务输出,增加农民现金收入,为推进农村“空心化”治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加大投入,加快治理进程。雄厚的财力是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根本保障。一是将农村“空心化”治理与农村环境整治、幸福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向治理农村“空心化”倾斜。同时,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宅基地的整理置换和竞价选位,发挥农村宅基地的一部分物权功能和价值潜能,使新农村建设产生内生动力,缓解农村基础设施和公一事业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空心化”治理提供低息贷款,以扩大资金筹集渠道。三是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利用民间资本,采用由工商资本与村民共同出资改造“空心村”,例如让房地产开发商介入“空心村”改造,让房地产开发商承担部分资金,然后将新建农民公寓的部分物业用房或尾房作为其收益,实现彼此之间的互利双赢,以解决改选资金不足的问题。发动在外成功人士资助“空心村”改造,调动在家村民参与积极性,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四)强化管理,构建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农房规划建设管理,坚决制止农村建房无序局面,逐步引导农民居住向新村聚居点集中,推进新村建设进程和建设水平。一是农房建设必须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建新房必须拆除旧房并复垦。二是严格执行农村宅基地政策,控制农房建设用地标准,禁止违法占地建设。三是农村个人建房必须申报设计方案或选用新农村标准图集方案。四是农村个人建房不按审核通过的设计方案或标准图集建房,则取消其享受国家一切补助资金的资格。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06131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