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师教学论文范文(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10:12:19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范文(21篇)
时间:2023-11-15 10:12:19 小编:雁落霞

总结是对过去所做努力的一种肯定和回报。了解规则和基本技巧是学习和掌握任何一项运动的第一步。面对总结的任务时,参考范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路和灵感。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一

如一位教师上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电磁铁》是这样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同学们,我昨天买了一个海豚穿过环的玩具,你们想看吗?”然后,该教师打开电源,让学生看小海豚穿环的动作。

这时,就有学生好奇地问:“小海豚是如何刚好钻得进环里面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究发现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小环才会吸引着小海豚穿过去。

这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在通电的情况下小海豚会穿过圆环?教师就能很轻松地引入“探究电磁铁的性质”的知识。

(二)调整教材内容顺序,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使用教材或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养蚕》这一单元时,可以根据农村的养蚕季节和养蚕所需时间来合理安排科学教学内容的相关顺序,如在养蚕季节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认识桑树,到养蚕户家观察蚕的各个生长阶段,从而让学生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特点,完成“养蚕”这一单元的学习。

(三)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能按照学生的具体需求来授课。

例如,同样是教学《水和空气》这一内容,在较为活跃的班级,我们可以组织辩论赛,让学生通过辩论“空气有没有重量”这一论题,并通过教师的点拨,用天秤、充气球等实验来证实等方法,最终得出“空气是有重量的”这一论点。

在较为沉闷的班级,我们就要用“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有什么办法证明?”“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装空气?”“测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可以用什么仪器进行?”等问题循循诱导,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要想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时,教师鼓励学生用鼓、锣、小木棍、笛子和塑料尺等做实验。

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学生通过做实验和观察实验得出:“这些东西没有外力作用时它们不会发出声音,它们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但发出声音时会有振动”的结论,进而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二、充分利用本地教学资源。

农村有着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如农田、草地、山林、池塘、河流都是学生学习科学的自然环境资源。

另外,农业新产品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改良,以及农业病虫害的防治等都可以为学生学习科学课提供丰富的人文资源。

因此,农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资源,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蜗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把课堂移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田里、小河边寻找蜗牛、田螺、福寿螺等软体动物。

等学生找得差不多时,就提出“这些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身体特点、食物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以及教师的解答中了解这些动物,达到教学的目的。

最后,引导学生分辨和了解“哪些蜗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田螺和福寿螺有什么区别”“如何消灭对农作物有害的福寿螺”等,并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帮助家长科学种植农作物。

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用。

三、合理设置课外活动。

科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程的开放性”,科学教学不应仅限于课堂内,还应该把其延伸到课外。

科学课不应该把课堂的`结束作为教学的结束,而应该把课堂的结尾作为连接课内外的纽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引导学生做好课外观察和探索的工作。

如“观察种子发芽”这一实验就可以安排学生观察自家的谷子、绿豆、大豆等常见种子的发芽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促进理解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总结。

总之,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活用教学资源,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杜庭汇单位:百色市凌云县伶站瑶族乡中心校。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二

内容提要:小学科学中含有丰富的问题因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极好阵地。我们应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敢问,多问,善于发问。

关键词:科学课培养问题意识。

记得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建构主义的课程观中也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让事实性知识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因此,我觉得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它既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又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敢问,多问,才能善于发问。

一、“敢问”意识的激起。

教育可以成为创新的摇篮,也可以成为创新的坟墓。那种不民主的、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行为,敢于质疑,敢于释疑,就要让学生冲破思想牢笼,做到不唯书是从,不唯师长是从。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

1、创设师生民主平等的环境。

有这么一个案例:在上《奇妙的指纹》时,一位教师利用影片《警察的证据》成功地引出了课题《奇妙的指纹》,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顺理成章地提出了问题“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奇妙的指纹,大家都先看看自己的指纹是怎么样的?学生在观察完后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的指纹是一条条的”、“我的是一圈圈的”……突然有一个学生说到“老师,我能把指纹印到纸上……”话还没有说完,教师马上问道:“你在回答哪个问题?”这学生被震住了,倒也“识趣”,自己“乖乖”地坐了下去就不再言语了。最终,到下课结束,他都再也没有站起来回答过一次问题。

上面案例中的学生是的如此可怜,他的眼中教师又是多么“威严”。教师应该牢固树立“言者无罪”的意识。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地方允许再想;不明白的地方允许发问;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教师自己要是有错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意见;对一些性格内向、不敢当众提问的学生,教师则可到他们的身边去征求问题,去倾听。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从而才能促使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哪怕是十分的幼稚和肤浅,都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发掘其中可取的因素,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这样时间长了,就不会有不敢提问的学生了。

2、形成和谐友好的生生关系。

“敢问”意识并不只是对教师问,同学之间的“敢问”亦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良好的生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只有在和谐友好的生生关系中,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特别是学有困难的学生,都敢于在课堂中提问和发言。教师可以为学生合理安排实验小组和讨论小组,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智力发展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使他们之间产生一种互补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实验和讨论中进行合理的分工,有组长,有记录员,有实验员,又有材料员,各个工作岗位轮流担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自己小组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认识到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尊重他人的思想情感。只有在这人人相互尊重,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学生才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多问”才能出智慧。

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说学生“敢问”了,就培养出来了,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在不断提问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来。我们经常说“多想才能出智慧”,其实就是在思考的前提条件下多问几个为什么。然而学生的“多问”意识不是与生俱来就有的,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手段,每时每刻培养学生的“多问”意识,才能开启知识的大门。

1、联系教材,调动兴趣。

因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作答。

2、走向自然,开阔眼界。

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教材这一媒体,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我们还可以利用大自然这一媒介,在大自然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教师都市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到大自然中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管是与教材有关的,还是与教材无关的,教师都要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在平常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论“为什么知了会钻到地下去?”、“黑洞是什么东西?”、“我们地球要是爆炸了,我们该到哪去居住?有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吗?”……学生提问的兴趣高了,问题自然而然就多了。

三、“善问”找到研究的重点。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光只是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就行的。其实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着眼于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提高上的,它包含了学生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学生产生问题时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对自主探究的刺激促进作用;问题产生的合理性和是否有价值;问题产生以后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一个问题解决以后如何产生新问题等等很多复杂的方面。现在大多数科学课堂上学生都习惯于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去思考。这样两者都累,教师累在设计问题上,学生累在要千方百计去揣摩教师的意图。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时必定有自己的标准答案,所以在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时对与自己答案相差较远的往往不大理会,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便很少有自己的独特看法,思维的火花就不会产生。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想办法去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提供给他们所需材料,让他们去自行探究,在适当时候,引导一下就可以了。

1、选择熟悉材料,激发学生欲望。

例如教学《我的手》这一课时,教师在揭示课题后用谜语的方式引入对于我们的手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让学生自由提问,在孩子们的脑子里一下子会冒出好多问题:手上的手指为什么有的长,有的短?为什么手上会有指纹?手上一条一条纹路是怎么回事?我们的手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孩子们会把心中未知的谜团通通释放出来。这时候,我们就不应该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虽然有的问题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学生提出了就说明学生进行了思考,至少对这个孩子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对于没有价值或无法探究的问题不必急于否定,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出来,他们就会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由此产生一种满足感。然后再指导他们进行筛选,哪些问题值得探究,可以探究,哪些问题不值得探究,不能探究,为学生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教师的指导提供了方向。

2、学生自己探究,产生新问题。

当学生提出某个问题的假设答案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由此产生新的问题——怎么做和怎么验证的问题。例如:一次在调查校园里松树死亡的原因时,学生提出可能是虫害?可能是水土原因?也有可能是松树年龄的原因等。我就紧接着让学生设计出如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这一要求,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需要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怎么来证明自己的假设成立?如果假设推翻怎么办?这么多问题促使学生去向不同的方向考虑,从而设计出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我们适时的和鼓励性的评价会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起到巩固的作用。在这种研讨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满足学生的表达愿望,对学生的一些突发奇想要表示认可,并给予鼓励,因为这些奇思妙想中隐藏着学生创新的种子,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问题结束,引出新的问题。

往往我们一节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有些问题根本无法或来不及在课堂上研究解决,更有一些问题常常是在一个问题解决之后才会产生,有些问题往往在实践后产生的。因此,在一节课的尾声,教师应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发表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到课外去自行探究;也可要求学生针对课堂知识到课外去自行实践探究。例如:对《植物的一生》教学时,在课堂内学生知道了蚕豆的一生是怎么样的,我鼓励学生亲身去体验一番。布置了每人都去栽种几颗蚕豆,并做好一定的记录,有了新的发现及时写下来。在后来的交流课上,学生道出了自己栽种豆苗的得失与成败。并带来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有的同学讲到了“我种的蚕豆苗开花了,可是没有结果,这是什么原因?”有的同学提出了“我一直照看自己的蚕豆苗,每天浇水,可还是死掉了,不知道什么原因?”……问题意识的培养只有不停的在体验当中去发现新的问题,去探究新的问题,而不应满足于已知的问题;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把来不及探究的问题带到课后去。这样,在学生的大脑中新的问题才会永无止境、层出不穷的。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三

1.以老师为课堂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校园的课堂中老师仍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理解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了限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没有参与到科学教学中来,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听课效果不理想。另外,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互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不明白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利于进一步的教学安排。

2.传统教学观念严重。

现如今仍有很多老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认为学生的分数就是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直接体现。这样的观念是极其不科学的。科学中有很多现象和实验,老师没有对这些进行解释说明,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原本充满趣味性的小学科学却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因此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潜力无法提升。这样的教学观念,不仅仅不利于现阶段的科学教学,对学生以后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学习也是严重的阻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忽视学生创新思维潜力的培养。

小学是学生理解教育的最初阶段,小学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很多校园的教学方式极其不科学,课堂中老师对科学知识重点讲解,反复强调,却没有及时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实践探究。课后也仅仅是给学生布置作业习题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的教学看似周到全面,然而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潜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改变老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标要求学生用心主动地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用心参与到科学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营造一种简单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用心参与学习。另外,老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老师还要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鼓励学生,让学生有信心学习。

2.开展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潜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在课堂中,老师也能够组织学生用心地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了解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开一些“不解之谜”,说明一些生活现象,与此同时,学生的实践创新潜力也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3.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与传统课堂相比,多媒体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活力。多媒体技术还能够使科学课堂资料变得更加丰富、灵活,不再拘泥于课本,还能够为学生演示一些不适合现场实验的科学实验过程。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料库,老师能够时刻根据教学需要,添加教学资料,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面。

三、总结。

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老师,我们要时刻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潜力。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四

科学课堂教学中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性合作探究,在观察、实验等操作活动中验证猜想、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

但是,有些探究活动由于材料、时间、空间等限制,在课堂上无法组织,这就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实践探究。

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在校园里观察花草树木,组织学生捡树叶,和学生一起到校外的池塘边考察,寻找认识一些水生植物,并采集一些有代表性的水生植物,带进课堂仔细研究它们的结构、生长习性等。

再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动物》一单元时,许多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在课外进行,如组织学生课前到野外寻访小动物,捕捉蜗牛、蚂蚁、蚯蚓等小动物用于课堂中的观察、实验等研究活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我还将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课后精心饲养这些小动物,细心观察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它们做朋友。

科学教学中有许多探究活动的开展需在课堂外进行,如植物的种植、小动物的饲养、月相的观察、水域的考察等等,这些都得依赖课外活动,因此,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延续。

二、课外实践,历练动手能力的基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实践是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亲自接触、亲身体验,增加感性认识,做到知行统一。

课外实践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基地,学生在亲历实践活动中,动手操作,丰富体验。

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天气》一单元时,我们开展了许多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为了保持学生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培养长期开展科学探究的意志力,笔者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一支温度计和一张记录单,要求坚持测量记录一个月中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的气温,为了激励他们长期坚持,笔者让各个小组开展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够一次不落地坚持到最后。

孩子们在比拼中全部坚持下来,既锻炼了他们测量温度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坚持不懈投身科学研究的精神。

在《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测量》教学时,笔者还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动手制作风向标和雨量器,并引导鼓励他们利用自制的仪器开展实践活动,用风向标测风向和风速,用雨量器测记录降水量。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使双手更加灵巧,在测量实践过程中使眼睛更敏锐,让大脑更灵活,让精神更愉悦。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动手能力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提高科学创新能力的基石。

让我们致力于课外实践,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外实践中历练动手能力。

三、课外实践,蕴育创新精神的沃土。

课外实践活动的多样性给学生锻炼能力、发展个性提供更多的机遇,也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催生创新意识,在动中求思,思中求新,在动手操作中蕴育创新精神。

譬如,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时,笔者将一些探究活动移到课外开展,如种子发芽的过程较长,需要学生在课外长时间实验观察种子发芽全过程;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条件以及绿豆芽生长条件都需要较长时间。

在长期课外实践中,学生除了在知识上有所收获,也会激发创新的灵感,孕育创新意识。

为了研究蚯蚓的生活条件,使学生懂得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我让学生在透明的玻璃器皿中饲养蚯蚓,课外坚持观察、比较,在实践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在挖蚯蚓时,不小心将一条蚯蚓挖断了,一分为二,他把这两条断蚯蚓放入容器中饲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两条断蚯蚓都成活了,而且长出了新的头或尾。

受到启发,他又继续深入研究还有哪些动物也具有这种本领,并将研究发现写成科技小论文。

还有一个学生在饲养蚯蚓过程中发现土壤中突然长出了一些菜籽粒大小的乳白色的东西,他通过咨询家长,网上查找资料,知道原来是自己饲养的蚯蚓产卵了,他开心极了,坚持观察研究,两个多星期后孵出了小蚯蚓,他把饲养盒带到班上,并将实践成果和大家分享,并表示将继续饲养观察,争取更多收获。

四、总结。

科学的海洋是浩瀚无限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道路是漫长的,让我们课内外结合,开辟课外实践这片新的领域,使之成为科学教学的第二课堂,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添砖加瓦。

作者:范秋香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五

摘要: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课堂上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教学模式,它通过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态度、增强感染力等,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教师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试试互动教学,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帮助。

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课堂上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通过语言和其他方式旧教学内容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能够使学生更易于荣誉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更社层次的理解和接受。初中科学这一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它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教师根据学科的这些特点,采取互动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突破,使初中科学教学更具有吸引性和趣味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一、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的作用。

1。增强教学课堂的活跃性。

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是比较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其中的一些实例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初中科学教学课堂需要增强其教学气氛的活跃程度,而互动教学模式对于课堂气氛活跃性的增强有着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采用提问这种最基本的互动方式,相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和叙述、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陈旧的教学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互动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使教学氛围充分活跃起来,增强教学效果就自不待言了。

2。融洽师生关系。

一般来讲,文科学科的教师趋向于感性,而理科学科的教师趋向于理性。而初中学生根据其年龄的特点,更容易接受感性;由于理性的人更强调的是严谨的逻辑思维,往往有时导致理科课堂的枯燥乏味。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因此,科学学科的教师应该在坚持严谨的逻辑思维的同时,兼顾感性素养的培养,以使师生关系融洽,增强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使学生能够感觉到师生之间距离的短小,与教师之间拉近距离,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大有裨益。“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教师在互动教学中,通过眼神向学生传递一些信任和鼓励的肯定性意念,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十分有效。教师利用自己掌握的丰富知识,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一起探讨学习,能够更加拉近师生关系,融洽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习积极性高涨。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学位所用。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注重学生在台下的听讲效果,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提高教学课堂的感染力。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很有效的增强课堂感染力的模式。它能够通过活跃课堂气氛使得课堂感染力达到空前的高度。比如在弹力这一方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测力计测试他们的力气,尤其是男生,给他们以此展示自己握力的机会,从而可以吸引他们喜欢科学教学,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学习弹力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课堂互动,既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切身地感受到知识相关的现实世界,这样就使得课堂的感染力增强了。

二、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1。通过情境法生成问题进行互动。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启发学生,使其在一种轻松愉悦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和探究。具体的生动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生成问题的灵感和悟性,教师在这种情境下可以引导学生生成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互动探究。比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教学中,由于实验现象的不明显,学生往往对实验结论产生质疑。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实验装置的改进,得出令人信服的实验结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的优点和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是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多做质疑,从其中探索真知、进行创新。

2。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多方面互动。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三大要素,其中教学内容是死的,而教师和学生则是主导教学活动的两股力量。教师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该充分注重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探究、合作提高。课堂上互动的讨论和探究,是将一个苹果变成多个苹果的邮箱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各抒己见,能够使每个学生都接触到更多的思想和方案,从而完善有关教学内容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在讨论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同时也使教师获得学生的思想,实现教学相长。而且鼓励学生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之一,让他们切实地通过讨论和合作完成教学内容的探究,可以活跃课堂,增强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进行互动评价。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促进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评价、互动评价、以及对教师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肯定彼此的长处,发现相互的缺点,更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省,以更明确的态度投入下一步的科学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课堂,通过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态度、增强感染力等,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初中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创设请境、引导学生合作互动、鼓励学生互动评价等方式进行初中科学的互动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必有成效。

参考文献。

[1]袁伯浩: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互动教学的重要性[j]。

[2]蒋迎春:互动教学理论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

[3]陈晓红:“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课堂主体活动教学中探索[j]。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六

多种不同方案,然后经充分讨论选出最佳探究观察和想象能手。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效果。

二、“电化”让学生更主动用心地参与。

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评价”让学生天天都在进步成长。

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透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学习潜力的构成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样,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也不一样。只有评价资料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才是有效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用心性。我在课堂中常善用评价激励语如:“××同学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老师发现你不仅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十分可贵,请再熟练地做一遍!”“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还有,“你明白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我明白你能行!”“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阿,很有创意,老师特欣赏你这点!”“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等。

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这点我在教学中已颇受至深。我还结合实际,进行了“两会两能”评价法。就是上课时会听,会看,能说,能做。学生在科学课学习活动中,学生首先进行自评,自己认为做到了,就能够到课代表那儿要求加一颗星,当然也要结合学生互评。学期结束前,教师可根据组长统计的状况,满15颗星以上能够得“优”,10颗到15颗能够得“良”,5颗到10颗能够得“中”,这就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这一切工作完全能够让学生来操作,既方便,又真实。也有这样的例外,这事实证明,“课改”后教师们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

从实践看,实行这种激励性评价,学生心中就会始终涌动一种精神力量,谁也不会自甘落后。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七

科学探究不仅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是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基本载体。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方式,不同学段的小学生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当中,由于小学生存在年龄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在认知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无疑会使不同学段的小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当中呈现出各自的鲜明特点。因此,不断探讨分析不同学段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特点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本义上来看,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在探究自然界科学规律的过程中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活动。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科学探究的含义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学前心理学教授庞丽娟、陈琴认为,科学探究是个体通过自主地研究和调查来认知自然的活动,并对其进行解释。而大学教育学著名教授徐学福认为,在课堂上实施科学探究时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即基本精神和基本程序,两者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达成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时,不仅需要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进行模拟来开展探究教学,与此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充分领悟到科学探究的本质,帮助他们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另外,美国利昂·莱德曼教授认为,科学探究与科学过程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科学探究也同样包括过程技能的发展,比如,观察、猜测、推断以及分类等。根据对以上科学探究概念的梳理,可以从两个角度对科学探究进行理解和解释,一是,科学探究属于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经历一定的阶段。二是,科学探究是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过程技能。其中,科学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测量以及分类等;思维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归纳以及演绎等。本文立足于将科学探究理解为是一种认知过程来进行分析。

1、科学探究是有效培养小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基本载体。

在国际科学教育中,科学素养是一个理想目标,尽管目前并没有达成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是能够归纳出它的共同因素。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科学素养应该包括科学的价值观和态度、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必要的科学知识以及有效运用科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目标。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通过科学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科学知识,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深刻掌握科学知识的建构与发展。与此同时,借助科学探究能够使学生逐渐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并且,借助科学探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从而使小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可以以科学探究为依托,不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科学探究是小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关键途径。

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进行的各种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充分领悟科学家们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系列方法。由此可见,科学探究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关键途径之一。科学探究活动是让小学生深入而全面地理解科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过程,需要小学生明确能够探究的问题,设计出具体的探究方案,收集到有利的证据,并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由此可见,科学探究明显包括某些过程技能。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科学探究是需要科学知识与其紧密结合的一种认知综合能力,而并不是简单的等同于过程技能。同时,由于科学过程往往是在小学生对具体的科学知识进行思考时才会发生,因而科学探究过程与科学知识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小学生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当中,除了过程技能以外,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推理以及批判性的思维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知识在形成过程中原本就是一种不断循环和不断补充的过程,能够使科学知识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学生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依托,无疑能够培养他们对科学知识更加全面的认识。

1、不同学段小学生提出问题的特点。

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起点,如果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也就不会有科学探究过程。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想使探究的问题得以明确,首先必须提出问题。儿童的天性就是好问,他们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越多,则表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越强烈。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所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其内容绝大多数是以具体的科学教材为依据而进行的,由于小学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因而探究的问题则应该来源于小学生自己,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努力地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条件,鼓励并积极引导小学生在教学范围之内提出自己感兴趣而且想研究的问题,而要想为小学生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则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小学生提问的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例如,教师在进行三年级《蚂蚁》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首先提出了问题:“关于蚂蚁,同学们想研究什么呢?”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提出了各种自己感兴趣且想研究的问题,如,“蚂蚁的身体长什么样?”“蚂蚁怎么搬东西?”以及“蚂蚁喜欢吃什么食物?”等等。而在进行四年级《食物中的营养》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关于食物同学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小学生积极踊跃地提出了许多问题,如,“我们吃的米饭有什么营养?”“我想知道哪些食物最有营养?”以及“为什么吃了食物我们就可以长高?”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是从对研究对象本身的判断与认识而提出的问题。同时,也有部分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了与日常经验相关联的问题。由此可见,中学段的小学生已经开始了对事物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提问,开始思考为什么的问题。

2、不同学段小学生形成假设的特点。

科学探究在明确了探究问题之后就需要对问题可能的答案进行假设。在科学探究当中,小学生提出假设是一种预见性活动,对探究的方向产生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并且在整个科学探究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小学生根据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是一个高度思维化的过程,小学生在提出各种假设的基础之上,以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将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在实际推理过程当中试图分析出合理的假设。针对小学生假设能力来说,年龄阶段无疑是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在环境,使科学假设能力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层次性。例如,教师在进行三年级上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在假设环节,小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将食用油倒入水中,油会浮起来”“水流动较快,而食用油流动较慢”。由此可见,中学段的学生假设内容侧重于对事实现象的预测,在认知结构上已经存有部分抽象概念,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是还无法摆脱客观世界,在作出假设的过程当中往往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还需要依托具体的形象或事物。而教师在进行高学段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首先提出了问题:“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这时,学生纷纷提出了许多假设,如“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用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可能与物体的重量和大小有关”等。由此可见,高学段的小学生所提出的假设内容往往集中在对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与中学段的学生相比较,对事物现象的假设已经上升了到一个新的梯度。高学段的学生在形成假设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完全摆脱具体内容的束缚,同时能够通过抽象的逻辑加工对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出假设。

3、不同学段小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特点。

在科学探究中,设计方案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明确了整个科学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教师会在小学生独立完成验证方案的思考之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探究方案进行初步设计,然后再通过集体讨论对初步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设计方案在科学探究中是最能够体现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环节,小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当中,必然会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想方设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无疑给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充分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对于不同学段的小学生,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设计方案的特点也是不相同的。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学段三年级上册《它们吸水吗》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通过小组讨论之后进行了设计方案的汇报:小组展示:“滴”的方案——用滴管分别往平放着的金属片、塑料片、木片、纸片上分别滴水,对四种材料的吸水性进行比较。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他们设计的方案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吗?激发了其他小组的提问,如“滴水的时间不同会影响实验结果”“滴管距离纸面的高度不同会影响实验结果”等等。由此可见,中学段的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设计时已经能够考虑到控制变量,但考虑的变量还比较少,对影响实验的间接因素还缺乏充分地思考,还需要对实验的本质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而教师在进行五年级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某小组给出的设计方案是用5个纸杯,在纸杯的底部钻一个小孔,并在其外面涂上不同的颜色,然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孔中口朝下,将其放在台灯下面对温度的变化进行观测。由此可见,与中学段的学生相比较,高学段的小学生在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时不仅能够充分考虑到影响实验的大部分因素,同时还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从而能够设计出更加完整的探究方案。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主要教学方式。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将科学结论教育转变为科学过程教育,从而实现以知识体系为中心向以探究为中心的转变,充分强调让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来学习科学知识。现阶段,在国际基础科学教育中已经达成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共识,各个国家的科学教育改革都在提倡探究式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小学生在真实情境的探究过程中获取更加丰富的科学知识,使他们得到相关科学技能培养,并且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的本质,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叶宝生,曹温庆。哲学重演律对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孙可平,冯兰。脑科学视野下理科教学中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辩议。全球教育展望,2013(10)。

许应华,徐学福。论科学假设能力的结构与培养。课程·教材·教法,2012(04)。

徐婷婷,叶宝生。浅谈表达与交流在科学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意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孙明国,杨胜涵。微微打开一扇窗:例谈认知冲突的把握。湖北教育:科学课,2014(01)。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八

由于普及自然实验教学和推进科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改上自然课,成了专职的自然教师。其他老师都说:学生对自然的学习最有兴趣。成了专职自然教师后,我们也希望能如此。可是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后,我们发现学生表现出的学习兴趣离我们对他们的期盼太远。就以自然课外活动为例,我们在小学自然第八册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布置过制作简易岩石标本,养蝌蚪,养蚕,制作昆虫标本,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观察月球等6次课外活动,原想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和亲历活动过程学习丰富的科学知识,压根儿没想到学生对这些活动感兴趣的太少了。少部分学生养了蝌蚪,却未能如实去填写记录。归纳这种教学现状,我们只想说这是“教师期盼有余,学生活动不足”。

经过了解,这种“期盼有余,活动不足”的自然(科学)课外活动的教学现状,是目前我地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非常值得广大自然(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反思。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现浅析如下:

“活动不足”的原因之一:学生难找相关材料。课外科技活动、课外制作等都要用到大大小小的多种材料,由于学生课后分散独自在家中,身边的材料能满足一次活动需要的确实不够。如制作岩石标本时,我们降低了难度,就学具袋中(为了学生安全,不到野外采集)的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用来制作标本,但大多学生却因找不到医用针剂盒或塑料泡沫而没有去做,只有少数学生能想到用其他盒子(如鞋盒、笔盒)装制标本,而又显得不协调,贴标签时又没有浆糊、胶水。再如养蚕,(洋川小学四年级)这286人中只有一个人找到了蚕种养了起来,养到最后也只剩下一条,而很多学生连桑叶长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改作养菜青虫等,学生也未能真正动起来。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学生难找相关材料,导致学生课外活动开展得不尽人意。

“活动不足”的原因之三: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支持指导不够。例如,在制作昆虫标本后,我们了解学生不能完成的原因时,就有学生诉苦:爸爸妈妈不让捉昆虫,理由是“蝴蝶翅膀上的灰有细菌”,“这些虫有毒,手捉了容易得病”,“养些蝌蚪在家中很烦”,家长不能在这些活动中发现和培养对孩子有益的兴趣。这些学生中,还有相当部分是考试成绩较好的,其家长均在阻止他们的自然(科学)课外活动的进行。有的家长对孩子在家中的制作、饲养等活动,不能进行指导和鼓励,也使得有的孩子的活动只是做到半途而放弃。

“活动不足”的原因之四:课外活动的评价激励跟不上。由于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参与到课外活动中,教师的评价也就面对这少数的学生,激励不起更多的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交来作品的时间也七零八落,什么地方碰到老师就什么地方交,教师也是随时收随地放,没能很好保存学生的作品,更谈不上有效的评价。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充分利用所有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还指出: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由此看来,在让学生完成课外科技活动的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活动状况,并希望其他学生、家长也参与到自然(科学)的教学活动中来,共同成为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伙伴和激励者。教师的评价时机还应全程化,随时随地做到对学生的关注,给予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这样,有望学生逐渐更多地参与到自然(科学)课外活动中来。

“活动不足”的原因之五:当前安全意识的强化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认识。应该说: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生命都不能保障,便无所谓教学。正因为如此,一些课外活动教师便少安排或不安排,即便安排,也只是备课本上写着,或轻描谈写向学生提一下,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要求。教师谁都担心——学生是因为要完成布置的课外活动受了伤(严重的危及生命)而承担上不必要的麻烦或责任。谁也说不清学生会在课外的什么活动中出安全事故,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沾不上边当然便是好事。这样一来,原本是课堂教学需要在课外进一步学习完善的活动,或是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和发展的活动便被淡化或取消,显得“活动不足”。

“活动不足”的原因之六: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课外活动引领不够。这是我们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缺陷所在。首先是教师自己没有能像要求学生一样要求自己去完成每次科技制作、课外观测等,教师尚不能做到,何况学生呢?有时学生问起来,也似是而非,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活动放得“太大”,以致于不管他们做不做。平时如果能全程观察他们的表现,多沟通交流,对他们完成的每一步都进行肯定,同时也就能了解到没有完成的任务和便于鼓励、指导他们继续完成活动任务。因此,教师有必要和学生一起完成相关课外活动,多抽一点时间和学生在一起,既便于指导,更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最后,教师对学生活动中问题的激发和提出来的问题赏识不够。教师只关心学生完成了多少作业、作了多少作品,而很少去关注他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和能更多的提出新问题,这样也致使学生的活动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其实教师应善于激发问题和抓住这些问题,不仅能达成科学三维目标,更能使学生科学素养得到不断培养。有时教师没能及时寻找抓住学生提出的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继续探究,影响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各方面的真正提高,活动中和活动过后学生显得无所事事。

2005年,我国将全面实施新课程体系,在走进全面实施科学课程的时刻,我们对开展自然(科学)课外活动活动中表现出的“教师期盼有余,学生活动不足”的教学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的一些探讨。开展自然(科学)课外活动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对自然(科学)课堂教学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这样的活动“可能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要“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身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因此,我们教师不要期望减少或不进行课外的采集、观察、实验、制作、栽培、饲养、参观、调查访问等课外科技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是简单易行的,更能向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我们不能因面对的阻力重重就放弃了这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活动。

我们应以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认识和解决目前自然(科学)课外活动中存在的教学现状。《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其教学建议指出:教师应“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亲自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活动中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的指导策略”。所以,我们教师无论何时都要心中有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有利于他们的发展。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注重评价激励,全程指导,相信自然(科学)课外活动能更快走向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习得的蔚蓝天空。

2006年3月。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九

摘要:科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为科学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准确、有趣、有发展性和鼓励性的语言,是科学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小学科学课涉及到物理、化学、地理方面的知识。而语言教学艺术在课堂中既起到基础作用,又起到桥梁作用。同一教学内容,有的教师讲授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很快掌握知识点,有的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却并没有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实践证明,在体育这一以人体运动为主要内容较为特殊的教学科目中,语言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现在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准确、清晰,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和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

一、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性。

一堂体育课上得好不好,活不活,主要决定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这关键在于教师的导,这个导就是指———体育课堂中的语言艺术,也就是我常说的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的艺术。教师在课堂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小学生因其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若教师完全照教科书的用语和自己教案上的内容讲课,势必造成语言生硬,学生理解吃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用讲故事,创设情境法,把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鲜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在一年级队列训练中,我经常进行“快快集合”和“一切行。

动听指挥”的游戏练习,并让学生联想“企鹅在冰天雪地里集体行走”;为了巩固队列动作,采用了“拉拉圈圈走走”的游戏,争强好胜的孩子们谁也不甘落后,大大加强了他们克制力和耐久性,一直保持有趣地进行队列基本练习。

又如在《越过障碍》练习中,我用战斗故事来创设情境,把一些障碍物比做壕沟、小山丘等。“小游击队员们,现在前线急需药品和粮食,你们要看清地形,安全、快速地将急需物资送到前线,争取最后的胜利。”结果,学生个个认真,情绪高昂,全身心地投入练习。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针对性。

课堂中还有一种语言,那就是书面语言,它主要是指板书,它对于突出教学重点,强化形象直观,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清教材脉络和加深记忆理解等有重要作用。板书要求精要,而且有诱发功能。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我发现较多的学生“团身不紧,方向不正”。在对动作进行分析、讲解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加深理解、记忆,板书了“闭嘴下巴抵胸口,目视肚脐莫抬头;重心前倾双手推,迅速收腿不落后。”的口诀,既概括了动作的要领,又使学生朗朗上口,印象深刻。学生之间互相背诵,领会动作要领,而后对照“口诀”利用进行动作练习,起到了“提纲契领”的作用。

又如“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中,针对学生上下肢配合不够协调,发力顺序不够连贯的毛病,我根据体育运动的技术动作细节和动作姿势,利用彩笔形象、生动地勾画出动作,提示学生由下肢蹬地开始,随着向上伸展,右手托球左手扶球侧,瞄准篮筐,然后伸臂、扣腕、手指用力将球投出:形象的单线画引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留下生动、开拓的思维空间。

三、教师要有丰富的体态语言。

教学语言除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有一种特殊的语言———体态语言。其中包括眼神、表情、姿态、手势等。无时不在的形体语言,是体育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又一鲜明的区别,“身”教重于“言”教,体育老师潇洒,漂亮、完美的示范动作和教学过程中乐观、自信、开朗的特点,以及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这一特殊而良好的形体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的。

教学中为了让每个学生看得见、听得清,特别是进行重点部分教学时,我先用眼光扫视一下,使他们思想高度集中后再进行讲解、示范,并不时通过位置的移动和眼光、手势提醒每位学生,确保他们身到、心到。遇到有少数调皮的学生思想不集中时,我故意做短暂的停顿,用眼光提醒他,而不是训斥、点名,这样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有效地使这些学生的思想很快集中过来,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在新授课中,对完成动作好的学生,我用赞许的目光以示表扬和鼓励,提高练习质量;对暂时未能掌握动作的学生,我用期待的目光给予鼓励,增强信心,激发锻炼和积极性。教师以目光向学生传神授意,能使学生感到兴奋、喜悦,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鼓励学生:“你能行的,一定能行”,始终蹲在垫子旁帮助他们,只那么轻轻地“一托一推”,就让学生有了安全、信任感。当他们顺利完成动作后,我时不时竖起大拇指或鼓掌,和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对暂时不能完成动作的学生,我就轻轻地摸摸他们的头表示鼓励,激发他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斗志,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交融、升华。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为体育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准确、有趣、有发展性和鼓励性的语言,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能改善体育教学存在的单调乏味的感觉,把体育课上得健康、活泼、有趣,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的发展,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课应有的娱乐功能,最大限度地领悟体育的无限魅力。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十

科学的表述是非常严谨的。科学课上就应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科学素养。科学课中教师语言的严谨规范必须从日常的教学中不断锤炼。

在我们备课时不仅仅要设计好教学过程、教学器材,更要设计教学语言。对于概念,我们必须准确,不可随意增减。备课时不仅思考课堂中知识点的表述,而且要尽可能多的考虑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课堂的承接自然。在提问中尽量多的使用:“你看到什么,你是怎样做的?”这类针对事实理性的提问,而少提“这象什么?你想到什么?”类感性的问题。

在课堂中有些教师常不自觉的整句重复学生的发言,即耽误了时间,又容易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降低了课时效率。这其实是教师没有认真倾听学生发言的结果,虽然他表现得好象在听。有效的.倾听,应对学生的话语有选择的概括性的复述。例如:“你想从哪些方面观察这朵花呢?“我们可以看看它的颜色,还有它是什么样的。那么教师就可以简练的复述:“颜色、形状!”而不能整句重现。

二、启发、激励、趣味。

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教师的语言贫乏,再有趣的知识也会让人索然无味。所以科学课中教师的语言还必须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我们的课堂中应该多点“谁有不同的发现?”“还应该注意什么?”等发散式启发问题。提问有启发性,讲述要有趣味性,尽可能的用平实贴近生活的语言,如果能用儿童话的语言则更好。不要盲目拽文,增加学生“听”的难度。

在执教〈电路〉一课时。在课堂中有学生发现短路现象而发问,其时我及时让学生阅读“注意防止电池短路”。并加以形象的说明:“电是个调皮的娃娃,只要有近路(短路)可走,它们会蜂拥而上,大量的涌上来,从而使导线在一瞬间发烫!不过,这样的疯狂的直接后果就是电池很快就坏掉了。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出现短路,还会造成电起火等严重的事故呢!看一看,在下面这些图中有没有这样的疯狂路线呢?”“电还是一个聪明的娃娃,如果这条路它回不了家(断路),它可是不会走的哦!”“看一看:你的电娃娃能回家吗?”通过以上形象的比喻,让学生对“短路”“断路”有了形象清晰的认识,自然能轻松的分辨它们。

课堂中的激励语言非常重要。激励不能简单的“说好听的”。不仅要告诉学生做得好,而且要让学生明白他好在哪里。用“你的汇报真有条理!”替代“你说得真好”。用“你们小组观察的角度独到”“你们发现的真多”代替“真不错”“了不起”“很好”。

三、发音、节奏、体态。

科学教师的语言基本功也很重要。发音要准确清晰流畅,音量要适度,过小学生听不清易疲劳,过大易使学生烦躁、疲倦,产生噪音。语速要适当,疾徐有致,太快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不能在脑海中留下印象,太慢易使学生精力分散,厌倦开小差,语气要富有变化,或激昂,或轻松,或低沉,必须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切忌矫揉造作,故作腔调。

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无声的语言--体态。对于课堂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同学如果用目光去给予提醒,一来可以避免提名时这个同学的尴尬,保护他的自尊心,二来可以不影响或打断其他同学的思路。在表扬时,眼睛一定要注视学生,温暖或是惊讶,这样会让学生真正感受被认可的自豪。如果嘴上表扬,目光却看到一边,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的话语不是出自内心,快乐大打折扣。这样的现象重复多次,其他学生也会觉得老师的表扬不过是随口而出的,无关紧要的,对于课堂的参与欲望自然降低。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呢?

(一)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语言艺术修养。

教师教学语言艺术背后,展现的是教师本人的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它综合体现教师的个人修养。教师语言贫乏表现了教师思想的贫乏。因此,要想提高语言艺术修养,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加深在知识方面的修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它要求教师不仅知识面要宽,而且也要在内容上深入探究。所以教师在其内部修养上要注意广博、深刻和新颖程度,才能受到言之有新,言之有物的教学效果。

(二)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语言艺术水平。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经过实践检验和发展,教师语言艺术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好的教师,他不会放过他所教的每一堂课,因为每一堂都是提高教学艺术水平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是教师提高教学艺术的实验室。教师语言训练一般经过“刻意雕琢”和“回归自然”期。前一阶段教师完成的是从不注意教学语言技巧到重视教学语言技巧的转变,后一阶段从着意完成设计运用意图到淡化技巧雕琢痕迹的转变。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对教学的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教学艺术的得失,以此为基础向两个阶段转变,成为教学语言艺术家。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十一

本次调查选取的d小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d小学位于甘孜藏区康定市,是一所公立重点小学,学生总人数为667名,由藏族、汉族、彝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组成,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67名,占总学生数的70%。教师总人数36名,主要为藏族和汉族,其中少数民族教师21名,占总教师数的58.3%。该校信息化程度较高,科学教学方面配有科学教学实验室,并建有甘孜州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不定期组织特色科技活动。研究设计了学生卷、教师卷和学校卷三类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内容主要从基本信息、教师配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民族特色教学资源开发和作业设计六个方面进行编制设计,呈现方式为单项选择题、开放性多项选择题和开放性简答题,另外,为进一步了解科学教学还进行了针对性的访谈和课堂听课调查。分层随机向学生发放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62份,并由d小学校长和科学教师分别填写学校问卷和教师问卷各1份,针对小学生年龄小,调查前进行了问卷填写指导,明确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问卷填写完毕当场收回,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

1.科学教师的配备。科学教师的配备和素质是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d小学现有科学教师1名,负责全校667名小学生的科学课的教学及学生科技活动指导,师生比极低,科学教师教学压力大,疲于备课上课,无暇进行科学实验的开展、科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以及科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另外,调查d小学的这位科学课教师发现,该教师本来是数学课教师,所学的专业也是数学,由于学校缺科学课教师,再加上该教师对小学科学很感兴趣,就由兼职科学课教师慢慢转为专职的科学老师。由于非科学教育专业背景,再加上全校的科学课程教学任务,教学压力可想而知。

2.科学教学资源的应用。d小学科学教学资源、设施在甘孜藏区中是比较齐全的。校园信息化程度较高,教室配有多媒体设施设备,能够进行远程视频教学;配有科学教学实验室,建有甘孜州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不定期组织特色科技活动;建有图书馆供学生借阅,图书馆科普类书籍比较丰富,能够基本满足学生科普阅读需求。但通过调查发现d小学科学教学资源设备利用率不高,尤其是科学教学实验室和甘孜州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展馆。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近一年来做偶尔做科学实验的学生占44.1%,很少做的占9.7%,几乎没有做的占16.1%,而经常做的仅占8.1%,可见学生很少使用科学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利用率不高。

3.科学课教学方法的选择。科学课教学注重实验探究和“做中学”,教学方法应该形式多样,重视实验教学。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认为科学课教学中应该多做实验的人数占100%,次之是多列举民族地区生活、自然实例和关心学生,分别占45.2%和43.5%。可知科学课教学实验探究较少,需要在教学中增加实验探究教学。

4.民族特色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科学的特点要求科学教学要关注学生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物质,引导学生从身边入手,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民族特色的科学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科学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应该注重地域文化资源的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认为科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列举民族地区生活、自然实例认识的人占45.2%。另外,在访谈科学教师中也体现了教师对于民族地区特色科学教学资源开发认识不足,甚至认为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宗教等对于科学课教学没有影响。

5.科学教学的课后练习。学生除在课堂学习科学课程之外,课后很少进行科学知识的继续学习和巩固应用。从表3可以看出回答没有科学课作业的占96.8%,可知科学课上并没有给学生设计课后作业,学生对于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的巩固实践缺乏。

1.问题及成因分析。

(1)科学教师配备不足,教学压力大。原因有三点:一是科学课目长期被看成“副科”,不受重视。二是我国科学教师培养起步较晚,科学教师缺口比较大。三是,甘孜藏区由于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原因,专业科学课教师招聘进来比较困难。(2)科学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原因有两点:一是科学课教师不清楚科学实验室部分仪器具体使用方法和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究;二是科学教学资源管理和使用没有相应规章制度,教师和学生利用起来困难。(3)科学课教学方法单一,实验探究教学少。原因有三点:一是实验探究需要大量时间准备,在科学教师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很难组织大量的科学实验探究教学;二是科学教师对科学实验探究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三是科学实验室相对于学生数量配备不足,生均实验室占有量较低,实验探究活动开展起来困难。(4)民族特色科学教学资源开发较少。原因有二点:一是科学教师缺乏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知识与技能;二是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阻碍了民族特色科学课程资源开发。

2.应对策略。

(1)外引内培,增加科学教师师资力量。一方面,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校外引进科学教育专业教师,现在很多师范类大学都设有科学教育本专科专业,并且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也在注重小学科学教师方向的培养。另一方面,加强校内专、兼职科学教师的培养与培训,鼓励一些具有理科专业背景的校内优秀教师转到科学教师岗位上来。(2)统筹整合,提高科学教学资源设备利用率。对学校内外科学教学资源设备进行充分挖掘,结合学生数量、学习时间安排等情况统筹整合,提高科学教学资源设备的利用率,不能建了不用或偶尔使用。保证科学教学实验室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能连续进行。(3)考察学习,多元科学教学方法。学校应该有计划地组织科学教师到科学教学比较先进的小学考察学习,学习不同的科学教学方法,多元科学教学方法,改革更新原有的科学教学方法,引进先进的科学教学方法。(4)制定计划,加强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制定学校科学教学实验探究目录和指导手册,并列出学生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清单和计划安排,加强科学实验探究教学,满足学生动手做科学,学科的需要,让实验探究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5)校地合作,加大科学课外实践活动。学校应该加强与所在地的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高校实验室、科研机构、少年宫等的合作,在开发和利用校内资源的基础上,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社区的积极性,多途径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家庭和社会资源。(6)因地制宜,开发民族特色科学课程资源。甘孜藏区民族特色浓厚,保留较好,其中的衣、食、住、行、用蕴含民族智慧结晶,特别是甘孜藏区传统科技。学校应鼓励科学教师和学生积极进行民族特色科学技术教学资源开发,使科学课教学生动活泼、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甘孜藏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3]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xx,(1)。

[4]廖伯琴.科学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5]黄健毅,廖伯琴.我国20xx—20xx年义务教育科学教师缺口量预测[j].教师教育研究,20xx,(4)。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十二

小学生毕竟还是孩子,贪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要想让他们规规矩矩地在课堂上坐四十分钟,安安静静地听,对很多孩子来说都很难。一些老师对那些在上课时总是好动的孩子会采取批评的方式,责怪他们“不听话”,其实这样不对,老师也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心理出发,了解孩子们的特点,并且加以利用。这也就是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不应该再采用老方法,只是单纯地讲课,而可以换一种方式,以玩促学,通过一些小游戏、小实验,让学生得以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切实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不会再觉得上课很无聊,因为他们不需要一直纹丝不动地坐在凳子上,而是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动态的学比静态的听有意思很多。只要学生有兴趣,通过主动参与,在玩乐中学习,就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对学习、对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会好很多。以玩促学,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科学,不同于语文、数学,它是一门走在时代发展前沿的学科,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做了最科学、最真实的解释,小学开设这门课,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我们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一个劲地告诉孩子们这些知识,学生好像就只是一个接收器,牢牢记住老师所讲的东西,这样很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老师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对这件事、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为什么?自己去找答案,老师在旁进行指导,循循善诱,帮助他们。要知道,孩子们自己找到、总结的答案,肯定比老师告诉他们的要印象深刻。这样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如此,学生就可以主动发现身边的科学,不仅掌握了老师想要告诉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这种能力,在今后遇到类似事情,完全可以凭自己去解决、发现。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做学习的接收器,而是主动进攻,积极学习。自己总结,让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科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老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他们的思维才不会仅仅局限于老师所讲的某一个点,而是可以扩散开来,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通过老师的培养,让所有学生都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能力,让这些祖国的花朵在阳光下灿烂绽放。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十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就是一个导火索,可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进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否则探究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导入环节,设计新颖而巧妙的导入,以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

1、实验导入。

实验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与学习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现象更明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学习《食盐的溶解》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准备好一杯清水与若干食盐,将食盐放水杯中轻轻摇晃,学生发现食盐不见了,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困惑,食盐去哪儿了?进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

2、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将其运用于教学中更能突出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特点。多媒体展现的不再是单一而静止的内容,而是将难以理解的抽象而深奥的知识寓于直观的事物与生动的场景之中,这样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3、悬念导入。

小学生好奇心强,运用悬念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如在学习磁铁时,教师可以将磁铁提前放于衣袖中、口袋中,放于乒乓球中,为学生表演魔术,随着衣袖的移动,可以将乒乓球吸附于衣服上。学生跃跃欲试,但是学生拿在手里就不灵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自然可以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更利于学生探究活动开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力,是发现的基石、智慧的开端。我们要善于运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以解决心中的困惑。这样的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而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与积极思考基础上的自主探究与自主构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

1、问题要具有探索性。

过于简单与过于复杂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探究活动开展,会打击学生学习信心,甚至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学生的认知是经历从已知到最近发展区再到未知的循环过程,不断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在设计问题时要在已知与未知的联结处最近发展区提问,这样才能基于学生基础,又具有一定深度,能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2、问题要具有层次性。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教育事实,但也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探究,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地发展。因此,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不能提出“一刀切”问题,这样的问题并不能面向全体,只能成为部分学生的探究。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探究。

3、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传统教学提出的大多是检测型问题,只限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并不利于学生思维与探究的开展。不能拘泥于标准答案,而要提出开放性问题,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摆脱固有思维的枷锁,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毫无疑义是问号。”有效的科学探究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这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标准。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喜爱追根溯源。教师要根据学生好问的特点,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如在学习《观察土壤》时,我首先让学生课下采集土壤,课上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采集土壤是为了研究,那么我们要研究土壤的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展开认真而积极的思考,结合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提出要研究土壤的成分、是否含有水分等。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探究热情更高。当然小学生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提出的问题难免肤浅甚至是错误的,此时教师不可武断地否定,首先要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课外有着更宽广的探究空间,更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我们要在搞好课堂探究的同时,为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探究活动,这样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更利于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如学完《树叶落了》,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随着天气的变化,植物有何变化?让学生展开长期而认真的观察,这样更利于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学完《盐在水里溶解了》,让学生探究如何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这些课外探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科学课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更利于学生综合水平提高。

总之,我们要发挥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放妥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再现真理发现全过程。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让学生学会探究这一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究,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人,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全面发展。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十四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丰富的、复杂的课堂生成现象出现在老师眼前。面对生成,该怎么办?笔者以为,“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生成,以生成为教学资源,不断创新,把师生的互动引向深入,让课堂上不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

面对生成,教师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合适的反应,长不过几分钟,短不足十几秒。仔细审视现实的科学课堂,我们会发现有许多教师面对课堂生成的情况,或手足无措,或茫然不知。

生1:小瓶内空气少,所以先烧完,大瓶内空气多,所以后烧完。生2:燃烧需要氧气,小瓶内氧气少,所以蜡烛先熄灭,大瓶内氧气多,所以蜡烛熄灭得晚一些。

师:也就是说,同学们都认为燃烧需要空气。那么瓶中的空气是不是全部被烧掉了呢?瓶中到底还有没有空气呢?接下来,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个问题。

案例1中,生1和生2两位同学的发言是有差异的,这反映了两位同学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水平。分析生2的发言,我们可以判断,该同学在课前已对空气的成分这一知识点有所涉猎,在走进课堂时,他不再是一无所知。教师可通过追问该同学“空气和氧气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在第一种猜想“瓶中的空气用完了,所以蜡烛熄灭了”的基础上,产生又一种猜想:“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蜡烛熄灭是因为瓶中的氧气用完了,但瓶中的空气并没用全部烧完,里面应该还有空气。”但教师压根就未发现这一课堂生成资源。

案例2: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红墨水滴到热水和冷水中哪种情况扩散得快”这一问题时,先让学生进行猜测,接着让学生用实验来探究。本来绝大部分学生的猜想和教师心中的结论是“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但是,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小组得出的结论是:红墨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这一结论与学生事先猜想的不相符,也出乎这位教师的意料。于是,这位教师要求学生重做一次实验,其结果更是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有近半数的小组实验结论为“红黑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该教师慌了,他给学生下了结论,判定是他们将水杯“晃动了”,红墨水应是在热水中扩散得快呀,接着马上转入下一个知识点的教学。

面对课堂生成,这位教师表现得有些手足无措。意外既然发生了,我们应将“坏事”变“好事”,应该抓住机会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同学们却得出了完全不一样的两种结论呢?原因是什么?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影响红墨水扩散快慢的因素是多样的,做对比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变量。

1、借一双“慧眼”——重视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其范围包括认知水平、学习态度、情绪表现、人际交往、实际操作、独创等。只有重视课堂观察,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捕捉到更多的稍纵即逝的生成性信息,并冷静地分析其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灵活地处理教学环节,重组教学方案,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案例3:在进行斜面的实验教学时,我先用投影向学生讲解实验方法。讲解的同时,我不忘观察每一位同学听讲是否认真,脸上是充满信心还是茫然无知,因为我知道这样一些信息对后续的教学意义重大。忽然,我发现两名学生已用木板搭出了一个斜面,用弹簧秤钩着“重物”正想爬坡。看到这一现象,我意识到,自己讲得太多了。于是,我停止了讲解实验方法,而是让其他同学也先试着做一做。结果,通过实验,每个学生都有收获,结论“五花八门”,有“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的斜面越费力”“在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在斜面长度一定的情况下,斜面越高越费力”等。

正是重视了课堂观察,这位教师才能迅速发现有两位同学不守“规矩”(未等教师发号施令便动起来),并冷静地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自己讲得太多了),灵活处理教学方案(让其他同学也先试着做一做),才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2、试一试“太极拳”——将问题返还给学生。

将新生成的问题返还给学生,是处理“生成”性资源的有效策略。原因有两点:首先教师要在短促的时间里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资料,迅速地形成应对的策略和引导的路径,需要一个反应思考的时间,同时,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学生对该话题的真实思想。所以,将问题本身返还给学生,无疑会使教师获得喘息的机会,从容不迫地在内心整合学生的发言,发现问题的症结,找到巧妙的引导方法。其次,问题从学生中来还回到学生中去,这有意或无意的举动正契合了新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

案例4:在《认识磁铁》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磁铁有南北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结论时,一学生突然插嘴说:“老师,我觉得这个结论不对。这儿就有两块磁铁(其实是一块摔成两段的磁铁,断的一头在蓝色一段的中间),你看它们怎么同极相吸?”这位同学边说边拿同颜色的两头相接近,结果是同颜色的两头吸在一起了。这一结果也引起了一部分同学的认同。此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原因,但也没有对这一“插嘴”置之不理,而是将问题抛给了学生:“对呀,这两头都是蓝色标志,应该是同极相斥,但为什么会相吸呢?”将学生引向讨论中。最后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一块磁铁断掉后,每块都会有两个极,那块都是蓝色标志的磁铁它也有两个极,刚才同颜色相吸的那头可能就是北极,所以相吸了”这一假设,然后,用实验验证了这一假设。

3、打一打“预防针”——生成也可以预设。

教学的生成性,是否意味着不需要预设或不需要改进预设?

课程专家指出,新课程改革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亘古不变的至理。我们完全可以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一旦我们做到尽可能地把课堂生成纳入自己的教学预设中来,才可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案例5:有位教师在教学教科版科学四上教材《我的小磁铁》一课时,为了解决“自由转动”这一知识难点,事先在学生探究材料中进行了有意识的预设,准备了一支生锈的顶针。在随后的探究中,学生果然提出了疑问:我们的磁针为什么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于是,教师便把这一组的材料在实物展示台一一出示,请大家来帮忙解决。不久,有位细心的学生举起了手,胸有成竹地说:“老师,我知道原因了,是因为顶针上生锈了。”接下来学生自己想办法除去了铁锈。一阵惊讶声之后,学生终于使磁铁重新转动起来。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此时的磁铁转动情况,并得出自由转动的特点。

最后,笔者以这样一个观点作为文章的结尾:过度生成的课堂,将会是没有效率的课堂。因为,生成毕竟不是目的,它只是手段——为师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富于挑战的话题,达到解放学生身心,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一堂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应该以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为最高境界。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十五

经过调查了解,我校小学科学教学实际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科学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我校小学专职固定的科学教师很少(16个科学教学班只有2个科学教学班是专职固定的科学教师),大多数教学班没有,科学教师所学专业“理、化、生”或相近科学出身的很少。由于农村小学教师缺乏,学校基本上是把科学课作为“副课”、“搭秤课“来进行教学安排。因此,科学课常存在着挤课、占课现象,甚至有极少数学生一学期连《科学》书都没见着,谈何科学课的教学。

(二)师资力量薄弱。

受应试教育思想和兼职教师影响,科学课得不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应有的重视。多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是兼职,几乎没有专业背景,这样的非学科专业背景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质量。

(三)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配套设施缺乏。

没有经费投人,无科学实验室、教育设施奇缺难以适应和进行现代的科学教学。这让搞科学教学的教师感到非常困难,导致学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落实的难度大。学校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过实验室。要上科学课就干脆带学生读课本,这样很多的科学教学就变成了一种“走过场”。

(一)完善保障制度、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我校科学教学条件。

转变观念,提升科学课的学科地位。一门课程的学科地位,取决于它的学科性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性质在新课标中有明确的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以促进未来国民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加强我国在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加强科学课程改革,首先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上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到小学校长及科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科学教育提高到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不再把科学课当成副科,从而确保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二)壮大科学教师的队伍,增强科学教师的师资力量。

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深的自然科学知识,而目前教师中有科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不多,科学课教师主要任其他学科的兼职教师组成。兼职教师大多属于“科学”领域的“新手”,没经过学科训练,知识水平上不能达到教学的需要,所以很大部分教师亟待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

1。实施科学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给语文、数学的主科教师在培训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给科学教师带来的却是“不平等”待遇。以致科学课没人愿上,没人会上。针对目前我校现任科学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历不高和专业局限的状况,必须加强我校科学教师的师资培训。要把转变教师观念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科学课本应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可是很多小学生表示科学课没意思,学完也没什么印象。这与学校科学课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内容无法开展,但我认为影响最大的是科学教师科学素养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小学校长也要重视本校的科学教育教学。这是提升我校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前提条件。在这些前提条件下,镇、县要常组织一些科学教师培训,努力转变科学教师的思想观念。镇、县教育行政部门每学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目的在于通过竞赛激发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比如进行青年教师科学课堂教学比武、案例设计比赛、现场说课比赛、教师操作技能竞赛、科学教师基础知识竞赛、论文评比等活动,给我校科学教师提供很多的机会展示自己,不断地提高科学教师自身的素养。

综上所述,针对我校小学科学教学的实际现状,要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是基础,提升小学科学教师素养、教学能力是关键,结合当地实际挖掘地方资源丰富科学课教学内容,这能着实提高我校的科学教学质量。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十六

由于中国传统教学方法极为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但是,这与开设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初衷相背离。这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自由学习的权利。因此,这样的教学策略更加不利于科学课程的开展。

2、没有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我国教育方法的不断改革,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政策需要被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看见许多学校依然没有将学生摆在教学的首要位置。由于教师硬性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使得其产生抵触心理。由于学生的不配合,所以,就使教学工作不能够顺利地开展。

1。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争取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发其主动学习知识的想法。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神奇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用酒精等加热试管时,教师可以通过酒精灯所发出的蓝色火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将其燃烧时所发出的蓝色火焰进行讲解。因为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而乙醇燃烧时就会发出蓝色火焰。这样一来,首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此,之后再进行生动的讲解。这样学生通过直接的观察不但能将理论知识牢记于心中,更能记住实验现象,以便为后续的科学数学学习做铺垫。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学生从外界得知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小学生的观察意识非常薄弱,所以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帮助其有意识地培养观察能力。但是观察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发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观察力。例如,在教学液体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时,教师让每位学生动手操作。具体步骤则是分别用烧杯称取100ml的水与酒精。然后让学生将其同时放入另一个大烧杯中进行混合摇匀,随即让每位学生说出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时就会发现混合后的体积不是200ml,而是少于200ml。随后教师告知是因为两者的密度不同,所以混合后的体积不是200ml。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后续的科学学习。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其善于观察的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落实这两点工作内容。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十七

小学生往往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新鲜的事物充满着兴趣,对更加形象直观的事物、原理等更有兴趣,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实验,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妙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浮与沉》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两只大小形状都一样但是重量却不相同的小船,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实验,测试将两只小船同时放进水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在讲解《镜子》这一课时,让一个学生在讲桌下蹲着,使得班内其他学生都无法看到他。选取几个同学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写字,由这个蹲着的同学猜他们写的内容。几组同学实验过后,同学们都会奇怪为什么无论后面的同学写什么,蹲着的同学总能说对。然后,由教师向大家展示潜望镜,讲解潜望镜的构造原理。课堂最后,由同学们轮流使用潜望镜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动手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一节课,如果只有教师进行课程讲解,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而小组讨论的形式,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通过交流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是辩论,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比如,在讲解《雨的形成》这一课时,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刚从冰箱里取出的矿泉水,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提问:瓶外壁上的这些水珠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出现水珠。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之后由组长发言说明小组观点。班内同学针对不同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辩论。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带领学生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又比如,学习《燃烧的秘密》一课时,在刚上课时由教师提出问题:蜡烛燃烧之后生成的物质是什么。让学生先自己思考五分钟,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讨论二十分钟之后,挑选几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不要给予任何判决,针对不同的意见,由学生自己进行辩论。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课程的节奏与课堂的纪律。最后,将学生的看法进行汇总、分析,由教师进行问题的讲解。

这样的课堂更有趣味性,更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有助于提高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培养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包含着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需要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勤于思考的心。科学的教学不应只仅限于课堂上书本知识的教学,还需要与生活中其他各个方面相结合。比如,在学习《未来农业》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嫁接、改良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科学实验的乐趣,学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在进行《节约用水》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周围的河流水域进行观察,了解周围河流的使用以及污染的情况,分析污染的原因。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水流污染、水资源缺乏的视频、图片,让学生了解水流污染的严重性以及水资源缺乏的严峻性,让学生们切实体会到节约用水的紧迫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书本知识有更形象的认识,有助于提高他们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本知识,为学生提供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参与到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去,体会到科学这门课程的魅力,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加有关科学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小学科学教师应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实验能力作为工作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有组织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真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十八

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显得过于程式化,不过就是在简简单单地重复着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书上有什么,自己就教什么。尤其是在实验方面,不看具体环境,不看实验的合理程度以及与现实情况的满足程度,一味地简单照搬,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喜欢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让他们对教学实验进行充分的自主创新设计。例如,在四年级下册《摆》一课教学中,原教材里,在本节实验上选择了单摆来进行。但这其实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一是延长了活动时间;二是不利于学生进行精确的科学观测。而且两次试验的设计也略显不人性化,在操作上具有较高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上的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设计,对过程进行改进,结果很多学生创新性地采用了双摆形式,一次性完成。相对来说,实验时间缩短一半,提高了效率,很好地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改进,完成了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二、巧妙问答,让学生自主理解。

美国著名科学家加波普尔说:“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问答是教学中经常会用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取巧妙问答的方式,可以有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化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提问原则,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是极为有用的,因为这可以让教师帮助学生充分实现自主化的学习过程。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化学习,我在课堂教学伊始,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提问。“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植物有哪几种?”“这些植物由什么部分构成?”“这些植物有哪些特点?”通过这样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在联系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进行自主思考,并通过自主思考,深入理解植物与动物的区别以及相同之处。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之间的自主讨论,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植物在我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及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各部分之间和生命体的特性、生命周期复杂的相互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并在课堂基本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化自由学习。巧妙问答,是教学中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实现自由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方式。通过巧妙问答,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学习效果,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打开学生的思路,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三、互动多样,让学生自主思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理解,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不但需要教师运用提问的方式,还需要运用其它多种多样的互动方法进行辅助,比如小组讨论、游戏互动,等等。经过实际教学证明,这些方式都是极为有用的。例如,在六年级下册《踏上健康之路》一课的学习,我让每位学生都模仿残疾人,进行了实验互动。我让每位学生模仿体验了一只手系红领巾的费时与不灵活,与一只脚来回走的不方便和保持平衡的难度。通过这些体验活动,我帮助学生意识到拥有一个完整的身体是很重要的,进而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怎么去保持一个完整健康的身体?”“残疾人是不是等于不健康?”“残疾人就一定是命运的弱者吗?”等此类问题。体验结束后,通过采取小组讨论与汇报的形式,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例子、想法以及日后的做法,让学生知道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我们更困难的人都在坚持运动,保持健康生活,进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互动多样,是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习,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实现自主化学习的科学途径。

四、总结。

前文所述,是笔者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并根据科学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及其它特殊属性总结出来的做法,并且在多次尝试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科学是一门需要创新与思维的学科,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科学课堂上展翅高飞。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十九

小学科学课开展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生现在正是知识学习和接受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进行发现以及创造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老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技能,还要通过学习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善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而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来进行教学,则可以达到上述目的,有效提升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实验本身就是开展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运用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被实验的器材、现象和蕴含的知识吸引。老师最好选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会感觉更加容易,或者说更加贴近生活。

比如,我们在对浮力进行探究的时候,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大家进行分析,老师选用厨房里比较常用的蔬菜马铃薯来进行试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把三块形状、大小都基本相同的马铃薯放到体积相同的盐水、糖水和清水中来,观察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通过耐心地观察,学生发现大小一样的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里面沉浮情况是不相同的,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在这个时候可以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探讨,让学生自己来翻阅资料了解一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后来大家通过推断来判定是因为密度不一样,那么什么是密度?密度对物质有哪些重要的影响?老师这时可以进行指导,盐水和糖水的密度都比清水要大,马铃薯之所以能够在水中沉浮,都是与排开同体积的液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水重,所以就会下沉,如果比同体积的水轻,就会不断上浮。为了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想一下日常生活中和水有关的实际例子,很多学生就会想到游泳,在大海中游泳和在游泳池里游泳有很大的不同,原因就是海水中有盐的成分,所以浮力相对比较大,人就容易学会游泳,死海也是因为含盐成分比较多,所以人能够自由地浮到水面上来。我们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细节,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得出可信的科学原理,有效地推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提升。

课下的实验对于课堂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热情,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下的实验项目,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看到科学的实用性。例如,让学生观察平时吃的白米饭,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些白米粥,自己在家里做一些实验,准备一些碘酒,把碘酒滴到大米粥里面,让家里人和学生一起来观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学生会看到玻璃杯中黏稠的大米粥颜色发生了变化,原来是清澈的,后来慢慢地变成了蓝色,这时候学生就会感觉很新奇。很多好奇心比较强的学生都会皱紧眉头,思考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个神奇的现象。学生可以自己组成课下实验小组,共同对问题进行探讨,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发现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碘酒和淀粉的混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蓝色的物质,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会有很深刻的记忆。学生有时候还会联想到我们在细细咀嚼米饭的时候会感到有一丝的甜味,其实原因就是里面有淀粉。在课堂上老师讲相关知识的时候,学生接受起来就会很容易,这样能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获取量,让学生主动对课外知识进行获取,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够发现一些科学知识,比如在拧瓶盖的时候,如果我们的手滑就不容易拧开,妈妈在厨房做饭,有时候手上沾满水,为了拧开瓶盖,就要垫上一个干抹布来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理。通过了解学生发现这和摩擦力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如果接触面过于平滑,摩擦力就小,就不能打开瓶盖。这时有的学生就会提问:在火车站发现很多箱子上面都有轮子,那么轮子和地面也有摩擦力,为什么就比没有轮子的箱子在搬运的过程中省力?老师这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解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在进行知识讲解的时候就会顺畅很多。我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对摩擦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还有,在平时烧水的时候我们要让学生观察水蒸气,但是很多学生都认为冒出的"白烟"是水蒸气,老师有时候会纠正说白烟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其实,这样的解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给学生解释。首先,问学生"白烟"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白烟是白色的,那么我们问学生水蒸气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无色无味,那么白烟是水蒸气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为"不是".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会更加容易进行理解,通过这个常识,我们要告诉学生在烧水的时候要离壶面远一些,因为在水要烧开了的时候,我们因为离水壶比较近,喷出的水蒸气会落到皮肤上,因为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小水珠,在凝结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如果落到皮肤上吸收的就是我们皮肤的热量,会造成灼伤。这样可以让学生有安全意识,只有学生了解了原理,才能够有所警示,也避免了安全隐患。

对于实验来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把生活实际和学到的知识进行联系。在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一些相关的科学体验,科学的学习是对科学现象的重新认识,也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以及升华,我们让小学生把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这样学生的思维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也是对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一种积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传递正能量来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还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观察,对生活细节进行思考,对于不明白的现象可以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来进行思考,让科学知识能够真正地服务于生活。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关注科学课堂的动态学习过程,把生活中科学想象和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运用,这样可以让生活和科学融为一体,让科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通过对生活的真正透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教给学生科学学习的方法,提高探究能力,努力地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科学。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二十

:新课改推广要求基层教育工作者积极践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与发展。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新课标的优秀观点,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从“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及“开发教学资源”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新课改运动的普及与推广要求基层教育工作者积极践行、落实其大力倡导的先进教学观点以及理念,并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对所运用的理念进行不断创新与发展。这就奠定了各学科教师学习新课标理念、贯彻新课标理念、革新新课标理念的重要基调。笔者身为一线小学自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新课标所提倡的优秀教育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实践,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将个人的一些认识与见解归纳、总结如下。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之一,在此背景下,各行业各领域都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最充分的运用。教育界也不例外。《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更是在其教学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教师应当从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笔者认为,新课标之所以如此倡导,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自然学科中的恰当运用,能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兼顾学生的学习差异。以下的教学实践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在教学“人的进化”这一内容时,笔者就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出示了一组猫、狗、大猩猩等不同动物以及人的幻灯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回答哪一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观看图片,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大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通过图片对比的方式,比较了人与大猩猩外部特征的相似之处。例如,人与大猩猩都能直立行走、五官长相位置大致相同、都具有丰富的面部表情、都能灵活地用手拿东西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有效扩充了课堂容量,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使学生对于“人的进化”这一知识点具有更为浓厚的探究兴趣,而这很显然为他们在高涨的学习姿态下积极、主动地融入“人的进化”的具体学习活动之中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学中的科学运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学中做”“做中学”的观点,即鼓励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夯实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与此相适应,《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持有相类似的教育观点:“教师应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使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切实发展、提升自身的自然科学修养及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在践行这一先进教育观点时,应当从所教内容出发,从所教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精心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充分诱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同时,又要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才能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此,笔者感受颇深。例如,在教学了“种子植物与非种子植物”这一节的相关知识点之后,笔者就将学习的阵地由课堂转移到了校园这一广阔的空间,要求学生利用校园内丰富的植物资源,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哪些植物是种子植物,哪些植物是非种子植物。这一学习形式新颖别致,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格外高涨,他们全都自觉且积极地投入到了实践活动之中。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学生既懂得了植物可分为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两大类,同时,更是通过认真观察植物落在地上或者是长在树枝上的种子,对其属性进行了科学、正确的判断。例如,广泛分布在校园中的松树属于种子植物,而潮湿、阴凉处的苔藓则是非种子植物;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是裸露在外的,像银杏、云杉等;而有些植物的种子外则有果皮包被着,像玉米、菜豆、向日葵等;有果皮包被的最大意义是能对植物的种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进而有益于其传播……如此,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得到了显著的锻炼与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植物类别进行划分的过程,更是他们回顾、复习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而建立完善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该项教学实践案例充分证明了小学自然学科灵活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益。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各地区、各学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统一、划齐的要求显然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应当积极挖掘、合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笔者认为践行新课标这一理念的优势在于,能使得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学变得更为契合所在地区、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而显著优化、改善最终的实际教学效果,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也能因此得到更好提升。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观点。如,在教学“保护大气”这一知识点时,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同父母一起,对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大气保护标志、环境保护标志进行充分的搜集与整理,这一社会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使得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环保标志,更使得他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大气、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教学反响异常良好。又如,“土壤的成分”这一内容涉及“土壤的保护”这一知识点,在教学了相关的内容之后,笔者就要求学生在课下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对土壤遭到破坏的原因、土壤遭到破坏后的严重后果以及有效保护土壤的措施方法等进行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这一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既有利于学生信息搜集、归纳能力、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切实进步与发展,同时,更能使得学生自觉树立起“保护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一端正的价值观念,而这恰恰正是“土壤的保护”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追求所在。一言以概之,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教学资源,这对于优化小学自然与科学的实际教学效果、真正促进小学生自然科学素养的更好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总而言之,新课标的先进教育理念为小学自然学科正常组织教学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与发展方向。对此,小学自然学科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新课标的观点,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最大限度的灵活运用。这既是迎合新课改历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又是切实优化、提升小学自然学科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客观要求,同时,更是促进小学生自然科学素养显著进步的客观要求。

[1]林美玉.“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xx(3).

[2]袁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教师角色转变[j].生物技术世界,20xx(8).

科学教师教学论文篇二十一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小学科学教学并未受到重视。大多数学校及教师并未真正认识到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只将文化课作为教学重点,片面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分数,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知识的培养,这严重违背了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一些学校即使开设了科学课程,但是由于缺乏具有专业科学素养的教师队伍,课堂教学只能是简单地照本宣科,一方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稍有深度的问题,学生理解不透彻,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缺乏交流与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保障教学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要想使科学课堂实现“对话互动”式教学的转变,首先要从教学观念上进行革新。由于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必须转变教学思想,要对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充分认识到科学教学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仅要注重师生间的对话互动,更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合作,学会共享,提升学生的互动意识与共享意识。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学生的思维能够更加开阔,交流能力与探索能力都能够得到充分地提升。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认识与思考能力有限,因此,片面的课堂讲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会存在许多疑问。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将学生置身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增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问题与障碍,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学会互动交流,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增强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在一些具有实践性的科学项目上,可以每两人或三人分配一套实验器材,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互动欲望,由多人共同完成的一项实验项目,每个人负责的项目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伙伴。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下给学生留一些具有较强实践性并且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科学作业,使学生自觉寻求对话合作,顺利完成作业,同时,也使学生养成合作、共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新课改的实施,对我国的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教学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合理、有效地教学策略,实现多样化教学。分组教学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这在科学教学中同样适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与参与性,做到每组均衡配置。在进行科学实践的过程中,可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分工,尽量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实践中,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小组学生能够相互合作,团结一致,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科学任务。合理分组,营造“对话互动”氛围,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能使学生的探索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得到提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均衡发展。小学科学教学“对话互动”模式具有无限的潜力,它综合了目标、教法、内容等方面对科学教学的全方位变革,充分贯彻落实了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团结合作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小学科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到充分的认识,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全面实施“对话互动”教学模式,促进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改革。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16432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