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份好的教案需要考虑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等要素。教案的编写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教材的选取,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教学实践中,教案的编写和完善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下面是一些经典教案的分享。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一
重点句子:
1、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2、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3、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起。
4、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主要内容:
《翠鸟》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二
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新词,开火车认读,正音。
2、分节朗读课文,进一步正音。
3、说说课文写了谁和谁的事?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4、说说本单元重点训练内容,从《翠鸟》一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友人和海鸥的深厚情谊?你对“它属于大海”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标出。
2、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教师巡视,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在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部分,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弥漫、气息、一抹、乖巧、歇脚、触摸、欢愉”等词语的意思;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用寥寥几笔就把小海鸥的长相生动形象地写下来的;理解有一定含义的句子的意思,如“有这个……仿佛触摸到了生命的欢愉”这句话重点指导理解。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从几个方面写了友人和小海鸥的情感。出示句子:
友人“常常为它留一勺清清的淡水,一盘青色的鲜虾,任它自来自去”。
“友人工作累了的时候,常常倚窗眺望,望着那海鸥在透明的天空中悠悠回旋……”
“友人什么也没说,但从他霍然而起,绕室徘徊中,我知道他在担心。”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它属于大海”这句话。让学生各抒己见。师适时点拨。
三、总结,回归整体。
朗读课文,将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
四、巩固练习。
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板书设计:
友人和海鸥交上了朋友。
飞吧给海鸥喂食。
友人与海鸥的深厚友情。
欣赏海鸥飞翔。
人与动物要对海鸥的牵挂与惦念和睦相处放海鸥回归自然。
教学反思。
1、从单元导读入手,让学生从宏观上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如,在复习导入部分,让学生说说本单元的重点训练内容,同时,结合《翠鸟》一课,说说学习收获。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在对比中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切入点找的非常准确,整节课围绕一条主线:默读课文,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友人和海鸥的深厚情谊?你对“它属于大海”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可以看出,这样的设计,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没有受任何因素的影响,畅所欲言,每个同学都有着自己对课文的独到见解。
3、整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理解文本,在朗读中感悟课文,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触摸到文章的思想内涵,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爱动物”的思想熏陶,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飞吧,海鸥》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友人和海鸥之间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动物的喜爱之情。
本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根据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用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认真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动物的,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所表达的人应该学会关爱动物的道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其中,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人和自然界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该如何关爱动物,是本课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结合我组小专题的研究,本节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初读课文。这一环节重点解决生字新词的认识与理解,并将课文读通读顺,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课后习题二:把体现友人与海鸥深情厚意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它属于大海”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放手让学生默读,自学。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等多种教学手段,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动物的。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所表达的人应该学会关爱动物的道理。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弥漫、气息、一抹、乖巧、歇脚、触摸、欢愉”等词语的意思,理解有一定含义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人和自然界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该如何关爱动物。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三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的想象的。
教学难点同上。
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认识到“锯”,等字,会写雀、取、察等字。
能力目标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情感目标3、激发学生动物的兴趣。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谁见过大海吗?见过大海的同学又有谁看到过那在大海上自由自在飞翔的海鸥吗?我想,凡是见过大海和海鸥的同学都会被海的总起来壮阔所震撼,都会为海鸥寻矫健优美的自由身姿所吸引。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生字让学生通过查工具书能够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一、再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理解:课文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1、观察图画中的海鸥。
2、小组汇报课前准备的有关海鸥的资料。
1、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同桌互相合作识记生字。
3、互查识字情况。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一火力读等。
质疑激趣让学生各抒己见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为后面的理解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
学
教
程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学生的活动及学法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质疑解难。
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2、第一部分: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弥漫、气息、一抹、乖巧、歇脚、触摸、欢愉。
3、第二部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从几个方面写了友人和小海鸥的情感;能够找出体现友人与小海鸥浓厚情谊的语句,并体会这些语句的意思。
重点引导理解:它应该属于大海。
2、指导说一说:你喜欢文中的山雀吗?为什么?l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
2、(讨论并交流)说说词语的意思。
3、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地说出自己是怎样理解的最后教师再引导小结,给学生以正确的结论。
注意:抓住要点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友人和小海鸥结下的友情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要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分层理解。
以读代讲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读题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并在评价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教
学
教
程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学生的活动及学法设计意图。
巩固练习。
1、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
2、复习生字,指导书写。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
练习书写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板书设计。
6、海鸥,飞吧。
海边弥漫着海洋的气息,和海鸥交上了朋友。
弥漫、气息、一抹、乖巧、
歇脚、触摸、欢愉。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1.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听,它唱着歌和大家打招呼呢!它的名字叫翠鸟。
看老师板书。(提示:翠字上边是羽毛的羽,不带钩,下边十字这一竖不要太长,别把上边的两个人分开。
2.齐读课题——《翠鸟》。
二、检查预习。
三、研读课文,体会翠鸟的外貌和活动特点。
(一)体会翠鸟的外貌特点。
1.同学们读得真专心,谁能说一说翠鸟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2.看,老师这儿也有只翠鸟,你觉得它美吗?美在哪里?(出示图片)。
爪子:红色。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背上:浅绿色的外衣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句子1: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1)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2)老师看到翠鸟想这样来写:翠鸟的头是橄榄色的,背是浅绿色的,腹部是赤褐色的,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你喜欢老师写的还是作者写的呢?比较: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翠鸟的美丽。
思考: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3)谁能通过朗读把翠鸟的美丽读出来?(指名读)(4)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写作手法把翠鸟写的这么美的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一句话。
书上先总写了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接着按顺序分别写了翠鸟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这样先总后分的写法就是总—分式的写法。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习作者用这样的方法来描写某一种事物。
句子2: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小巧玲珑”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形容小巧而又精致)哪些地方能看出翠鸟小巧玲珑?
(二)体会翠鸟的活动特点。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二三段,把描写翠鸟捕鱼的动作的句子画出来。
交流:你认为翠鸟捕鱼的动作如何?生:快、很快„。
同学们你认为哪句话最能体现翠鸟的动作敏捷呢?
(1)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杆上了。
师:什么是“疾飞”?翠鸟在“疾飞”中,又能“轻轻地停在苇秆上”说明了什么?
疾飞”是指飞得很快的意思。这句话充分表现出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
(2)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品读)。
用笔圈出表示翠鸟捕鱼动作的词。
出示:翠鸟离开桅杆,很快地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读一读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个?品析:“蹬”、“像箭一样”
过渡:作者笔下的小鱼十分机灵,怕被翠鸟捉住,翠鸟会放过小鱼吗?
(3)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师:用小鱼的机灵体现出翠鸟的什么特点?(对比读)。
四、拓展延伸。
过渡:翠鸟可真是捕鱼能手啊,连老师都佩服!小练笔: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翠鸟,了解了如何写动物的外形,课后你们也去仔细观察生活,也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样子写下来。
五、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从翠鸟的外貌和活动两个方面认识了翠鸟,这样一只鲜艳美丽、小巧玲珑的小鸟,你们会怎样跟它们相处,我们下次课的时候再来交流。
六、板书设计。
外貌颜色鲜艳小巧玲珑活动动作敏捷专心机警。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五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1.收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2.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并记下不懂的地方。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都喜欢那些鸟?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翠鸟。(师生共同板题,借机提示“翠”的写法。)2.你对这种鸟有哪些了解?(交流资料)。
二、学习第一段。
过渡语:你们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板书:色彩鲜艳或美丽、小巧玲珑。
1.那么,课文怎样写翠鸟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出示翠鸟图片)翠鸟长得什么样?你能像课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1)重点抓住“颜色鲜艳”这个词来体会,并感受运用拟人、比喻表达的好处。教学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出示句子“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并带有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2)你还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说一说理由。
(3)带着刚才的体会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
3.小结:课文对翠鸟的描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言之有序地描写的。
三、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1.自学第二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鸟的什么特点?
(2)画一画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
2.指名说,要求:先读所画的词句,再谈自己的感受。顺势朗读,评读,适当范读。
(1)抓住“疾飞”、“一眨眼”、“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只有……还……还……”这些重点词语体会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2)练习朗读,读出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3)从那些词语看出翠鸟的机灵?读出小鱼的机灵,突出翠鸟的机灵。
(4)试着背一背。
四、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课文最后两段除了告诉我们要爱护翠鸟,和鸟类做朋友的道理外,也表达了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并把它读出来。
2.学生找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五、回顾全文。
课文学完了,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那么美那么可爱的?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写法:1.抓住事物的特点;2.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3.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表达方式。
六、读写结合:(任选一题)。
a)用连续的动词写几句话。
b)仿照《翠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5翠鸟。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疾飞……一眨眼……。
动作:蹬开……像箭一样…。
叼起…贴着。
只有……还……还。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六
[评者按]怎样改革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我以为,改革的要点,就在于加强读书训练和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摒弃烦琐的内容分析。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新型玻璃》一课,便是以读书训练为“经”、以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为“纬”,来组织阅读教学的,并使字词句的基本训练寓于读书活动之中。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略作点拨即可,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烦琐的分析。于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取得了成功,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俞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放声朗读课文。)。
生:(低声)陆飞宇。
师:噢,陆飞宇。――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划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的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
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生默读,边读边划。)。
师:不但要划,而且要记在脑子里。很好。陆飞宇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笑声。)现在全班同学都在学习他。――第二遍看完的请举手。没看完的同学继续看。看完的同学再把你划的读一读,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
师:(边巡视边夸奖)读书够认真的啊,看得多仔细啊!好,把笔放下。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好,放下。
生:(读)“19《新型玻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hu幔……划(hu?)(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第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该生接着往下读,再没出错误。)师:很好。后面读得比前面好得多。开始时,我看你不是不会读,而是有些紧张。那么多老师听课,能读成这样很不容易。请坐。大家把这一小节都读一遍。(生各自放声朗读。)。
师:谁接着往下读?读第二段。我想找个不举手的同学读。(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师指身边一生。)她是最后举手的,很有勇气。好,请你来读吧。(该生读第二段,没有错误。)。
师:嗯,读得很好!全班同学像她这样把第二段读一遍。(全班学生放声朗读。)。
师:一二两段有不懂的词语么?生:“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
请大家拿起笔来,把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师:划下来以后,请把这两句话读两遍。(生大声读。)。
师:现在我还想请刚才读第一段的同学把这两句话读给我听听。(这位同学朗读能力较差,这次却读得很好。)。
师:真好!没想到能进步得那么快!请坐。谁接着往下读?这回该找个举手的读了。请第一排最后一个女同学读。生:(读)“另有一种‘变色玻璃’……”
师:不要慌,沉住气。看清第一个字。生:(读)“还有一种‘变色玻璃’……”师:这就对了。读下去。(该生一直读完“吸热玻璃”一段,也没再出现错误。)。
师:真好。一点都没有错。大家学着她这个样子,把三四两段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这两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问世”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我想请你自己解决。请再读读第四段,边读边想。其他同学也要这么边读边想。(许多学生举手,要求说。)。
生:看出来了。“问世”就是“有了”。
师:对,说下去,哪里有了?生:商店里有了。
师:对哇!这不读懂了吗?“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是说它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里有卖的'了。记住,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读懂的。
谁读读最后两段?(指名读最后两段。老师相机指出错、漏之处。略。)。
生:请问“分贝”是什么意思?师:这是个专用名词,大家很生疏。这里是指测量声音大孝强弱的单位。科学家说,声音超过70分贝,对人体就有危害了。城市中有的马路旁安装着测定声音大孝强弱的装置,以后你们注意看。
同学们,请把于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尽管……还是……如果……就……)。
师:对,我想,书读到这个程度,人人都知道了。谁来回答?
生:这一课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七
借助理解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进一步读懂课文内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一)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让学生说出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检查复习。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第4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并表达了“我们”对翠乌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文,弄清各段大意,从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抓重点句,读懂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话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让学生边读边想将有关内容在文中画出来。
2.出示思考题:
翠鸟各部分的羽毛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3.指名回答:
本段共有六句话,其中第2~5句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
4.出示重点句: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1)指名读句子。
(2)讨论:这四句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这四句话按总分段式描述了翠鸟各部分的羽毛的颜色。首先总体描述翠鸟的羽毛颜色非常鲜艳,然后从上到下,有条理地介绍了翠鸟的头、背、腹各部分羽毛的颜色。层次十分清楚。同时在描写中,作者特意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指名读第1自然段第1句话,让学生想一想这句话介绍了什么?
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二是突出写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而且这双小爪子能“紧紧地抓住苇秆”。这就为下文翠鸟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作了铺垫。
(4)指名读第6句话,想一想这句话主要介绍了什么?
这句话突出介绍了翠鸟“透亮灵活的眼睛”和“又尖又长的嘴”,同样为下文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作了铺垫,同时这样一番描写,把一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翠鸟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5)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叙述翠鸟的外形特征。
(6)教师将翠鸟的图片分解为头、背、腹、爪子四部分,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图片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一边说一边依次贴出,使图片还原,也可采用此种方法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本段有几句话?主要写的是什么?第2自然段有两句话,主要介绍翠鸟的两个活动特点:
(1)爱贴着水面疾飞;(2)一动不动地注视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意。
(1)出示重点句:“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2)指名读句子。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义。“疾飞”是指飞得很快的意思。翠鸟在“疾飞”中,眨眼间又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这说明翠鸟飞行时动作十分敏捷。“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停得急而轻。这句话充分表现出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
3.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1)出示重点句: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课堂讨论:什么是注视?翠鸟为什么能“一动不动地注视”?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句义。“注视”是指集中注意力地看。联系上文翠鸟能“一动不动地注视”是因为它那“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表现出翠鸟在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时,既专心又机警。
4.指名读第3自然段:
(1)课堂讨论:翠鸟怎样捕捉小鱼?
(2)指名读有关句子。
(3)出示填空练习: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4)讨论括号中所填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懂这句话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翠鸟捕捉小鱼的经过。“蹬开,飞过去,叼起,飞走”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翠鸟动作熟练、连贯、非常迅速,都是在瞬间进行的。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下文“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进一步体会翠鸟动作的迅捷。苇秆摇晃是因为翠鸟蹬开水面,水波荡漾是因为鱼儿被叼出水面。这“摇晃”和“荡漾”持续的时间都不可能长,而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里,翠鸟叼着小鱼飞的无影无踪,可见翠鸟动作迅速敏捷,准确,不落空。
(5)为什么翠鸟能这样迅速准确地捉到小鱼呢?让学生联系上文找出有关句子。
(6)出示句子,让学生选择带点词的意思。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7)出示带点词的意思,让学生采用出示反馈牌的方法选择正确的解释。
(8)讨论句义。
在这句话中,作者先说小鱼“机灵”,再说“难以逃脱”,借以反衬出翠鸟的目光极其尖锐,说明翠鸟在观察露出水面的小鱼时十分机警,再联系上文,翠鸟长着“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又尖又长的嘴”,这样捕捉水面上的小鱼当然是既迅捷而又准确不落空了。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句间联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句式训练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弄清句间联系。
例:
1.翠鸟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水面是因为它有________。
2.翠鸟目光锐利是因为它有________。
3.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是因为它有________。
通过这样的句式练习让学生认识到翠鸟捕鱼本领高超,不只是因为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八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
5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多媒体(教学录像)生字卡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四人小组自学。
4、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指导训练朗读。能够背过。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第1、2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4句:行动迅速敏捷。
(1)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
(2)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九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二课时。
第一课时
(1)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2)查字典理解词语“鲜艳、疾飞、锐利”。
(1)读课文有关句段,找出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导查字典理解字义。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时告诉学生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读一读,查一查(查字典)
(3)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指导学法: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1、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2、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完成填空练习:一双()的爪子;一双()的眼睛;一张()的嘴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
(1)爪子、眼睛和嘴;
(2)翠鸟的颜色:(头上、背上、腹部)
(3)齐读描写翠鸟身体的句子。用曲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4)从上到下说一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理解词语“鲜艳”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联一联,想一想)。
(5)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写的`?(喜爱、习性、颜色、形状)
(6)指导朗读。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
(2)画出表现翠鸟活动特点的词语。
理解“疾飞”的意思:先查字典,然后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也是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指导朗读。
(1)读读课文,想想翠鸟怎样捉鱼。
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翠鸟它一动不动是因为它有一双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翠鸟能发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能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3)指导理解:“尽管……还是……”、“像……一样”、“只有……还在……还在……”的句式,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4)读第二、三自然段。
翠鸟之所以能贴着水面疾飞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5)从图和文可以看出翠鸟外形、动作怎么样?(美、快)
(1)“我们”为什么想捉一只翠鸟?又为什么要打消了这个念头?
(2)为什么作者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结合前后内容,指导理解。)
1、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翠鸟不仅外形美,而且有本领。(会捕鱼会隐蔽保护自己)。
2、在这节课上还学会怎样理解词语。
字:嘴、疾、露、蹬、翁
词:苇秆、鲜艳、橄榄、花纹、赤褐、透亮、摇晃
重点句子:
1、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2、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3、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起。
4、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主要内容:
《翠鸟》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十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同学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同学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战略和方法。
3.
使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考虑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组织同学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同学可以自身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同学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同学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同学的叙述进行指导。
3.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27+85。
=113(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同学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协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同学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同学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同学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同学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地朗读达到背诵的目的。结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对读、赛读感受一家人对大海的爱,理解海的气息塑造了“我”的品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ppt课件。
视频短片。
教学过程:
播放大海的视频后问学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名说)引入课题《海浪》。
1、师范读诗歌,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观察诗的格式和以前学习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2、向学生介绍阶梯式诗体。
3、学生自读诗歌,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
4、课件出示4个生字,指名认读、组词说识记方法。
5、指名读文,同时思考问题(大屏幕出示问题)“诗歌中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海浪的喜爱?”
6、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师相机板书:爸爸、妈妈、我。
7、爸爸用了什么方式?(录音)那你能说说爸爸喜欢的是海浪的.什么吗?(声音)。
过渡语:是啊,那海浪是个多变的家伙,时而轻柔,舒缓;时而波涛汹涌,巨浪滔天。爸爸怎能不喜欢呢?下面我们伴着海浪声,读第一小节来感受爸爸对海浪的喜爱之情。(出示配有海浪声的图片)。
8、那么妈妈用了什么方式?她又钟情于海浪的哪个方面呢?(把海浪曝光在软片里。说明妈妈喜欢看海浪)想一想在妈妈的照片里会看到些什么呢?(生自由说)师:同学们说的很美,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海景图,些看吗?好,我们一起看一看。(向学生展示海边图片)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美)那让我们带着美美的心情来读一读第二小节吧。(指名读)我们还可以把海浪装进什么里呢?(课件出示“把海浪在他(她)的里。”)让学生说句子。
过渡:那么作者呢?(齐读3、4、5小节)。
经过同学们的回答,相信你们都感受到了大海的宽广,并从中得到了勇气。让我们来读一读吧,读出你的斗志昂扬,独处你的远大理想。(指名读3、4、5小节)。
1、男女生对读诗歌(男1、3小节,女读2、4小节,齐读第5小节)。
2、男生读一遍,女生读一遍。
3、试着背诵全诗。
4、理解加点词的意思(课件出示课后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写大海吗?(生说)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你们愿意记住他们吗?(出示词语)让同学们抄写到积累本上。
小结:大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分享,现在让我们乘着海浪,再次感受作者对大海的深深眷恋。有感情地齐读诗歌。(伴随海浪音乐)。
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些自己心中的大海。
板书。
海浪。
爸爸——“录”妈妈——“照”
我——“学”
深沉、坚毅、无穷无尽······。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十二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第4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并表达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1、词语积累:
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泡泡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
2、优美句子: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二是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课时。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翠鸟、清脆、饲养”等词语。
2.学习按一定顺序及抓住特点观察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讲授法启发法。
朗读。
课件卡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快乐导入(用时:5分钟)。
1.导入新课,尝试审题。
(投影仪出示翠鸟图片)。
介绍:翠鸟生长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许多地方,它不仅美丽,还有高超的捉鱼本领,所以人们又称它“叼郎”。
2.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读课题。
2.思考:。
(1)翠鸟是什么样子的?
(2)翠鸟是怎样捉鱼的?
(3)翠鸟的家在哪里?
二、自学字词,理清脉络(用时:15分钟)。
1.教师总结学生所写内容,引出:课文是怎样来描写翠鸟的呢?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字词。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在小组内寻求帮助。重点指导读音:“赤”“衬”“衫”是翘舌音。
3.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并进行自主评价。
(1)学生交流“腹”和“泛”的写法。
(2)临摹“翠”与“翁”,“秆”与“透”。
4.小组内展示生字、评价哪个字写得规范或者哪部分写得美。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与自己所写内容进行对比,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画出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新词。
2.小组合作依次汇报讨论怎样识记生字。
3.学生交流、总结生字的写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写。
根据同桌的建议分别再写一写。
4.小组长组织评价,谁的字写得既准确又美观。
三、熟读课文,体会情感(用时:10分钟)。
1.教师指名读文。
(1)点名读文。
(2)汇报:你对翠鸟有了哪些理解?
(3)教师整理学生的发言,启发归纳概括:作者写了翠鸟的哪几个方面?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的感情。
1.(1)几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全文,其他学生听读课文,识记内容。
(2)学生集体交流获得的内容。(如:它的颜色鲜艳,能快速地捕获到小鱼)。
(3)学生自主概括文章内容。(如:全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动作特点以及要保护翠鸟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四、品读课文,探究发现(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点名读第1自然段,在头脑中勾勒翠鸟的外形,都介绍了它哪几部分?
(2)再自由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有什么发现?
(4)教师总结总分式写法。指出我们的习作中可以尝试运用这种方法。
2.(1)相机指导朗读。翠鸟美丽的外形惹人喜爱,读出喜爱之情,心情要高兴。
(2)用填空的形式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1.学生合作、交流。
(1)一生读文,其他学生听读课文,勾勒形象。(汇报内容:爪子——羽毛——眼睛——嘴。)。
(2)自由读文,自主发现。
(3)师生互动预设。(如,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描写,其中描写羽毛部分是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比喻句的写法:比如“头巾”“外表”等,使语言生动形象,使翠鸟人性化。抓住“颜色鲜艳”的中心句。)。
(4)学生感受这种写法,并尝试写一段话。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写法,读出喜爱之情。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十三
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描述方法:关于翠鸟羽毛的颜色,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关于翠鸟捉鱼,是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捉鱼经过进行描述的。翠鸟就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蹬开”、“像箭一样”、“叼起”、“贴着水面”说明都是一刹那之间进行的。这几个动作联系在一起,突出了翠鸟捉鱼的迅速、敏捷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
1、我引导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再进一步弄清楚每一句、每一段写了什么。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想象翠鸟小巧、美丽、可爱的样子,以及巧妙、神速地捉鱼的动作。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要始终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想象。在这个基础上,把个人读懂的或有疑问的地方讲出来,和同学们交流、讨论。同时,结合形象直观生动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翠鸟捕鱼的动作敏捷和翠鸟外形的关系。
2、指导朗读、背诵:
指导朗读,采取范读、引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和议论、理解相结合,在读中感悟。朗读翠鸟外形特点时,可以读得稍慢,轻柔;朗读翠鸟活动的特点时,可以读得适当快一点,读出翠鸟动作的敏捷。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十四
1.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观察法、情境法、读中感悟。
读中感悟。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知(用时:8分钟)。
1.复习字词。(出示习题)。
2.回顾第1自然段。
1.完成习题。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
二、乐中探究,乐中交流(用时:22分钟)。
1.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活动特点。
(1)从哪些词和句子可以突出翠鸟是捕鱼能手。边读边画。
(2)学生汇报。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不懂的`问题。并深入思考:翠鸟的外貌特点和动作特点之间的关系,结合语句来说。
3.读第4、5自然段,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所包含的人物情感的变化。
4.启发思考渔翁的话蕴含什么道理?
5.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及不舍的感情。
1.(1)学生画词和句子。
(2)结合语句汇报。(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2.小组内交流,汇报。3.联系上下文,汇报人物情感的变化。
(从“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我们的脸有些发红”这些句子中感受到我们的情感变化:喜爱翠鸟——想占为己有——让翠鸟回归自然。)。
4.思考老渔翁的话。(真心喜爱翠鸟,就是给它自由。)。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
三、乐中提升(用时:10分钟)。
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十五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第4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并表达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知识梳理。
1、词语积累:
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泡泡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
2、优美句子: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设计理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二是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学习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快乐导入(用时:5分钟)。
1.导入新课,尝试审题。
(投影仪出示翠鸟图片)。
介绍:翠鸟生长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许多地方,它不仅美丽,还有高超的捉鱼本领,所以人们又称它“叼郎”。
2.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读课题。
2.思考:
(1)翠鸟是什么样子的?
(2)翠鸟是怎样捉鱼的?
(3)翠鸟的家在哪里?
二、自学字词,理清脉络(用时:15分钟)。
1.教师总结学生所写内容,引出:课文是怎样来描写翠鸟的呢?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字词。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在小组内寻求帮助。重点指导读音:“赤”“衬”“衫”是翘舌音。
3.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并进行自主评价。
(1)学生交流“腹”和“泛”的写法。
(2)临摹“翠”与“翁”,“秆”与“透”。
4.小组内展示生字、评价哪个字写得规范或者哪部分写得美。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与自己所写内容进行对比,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画出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新词。
2.小组合作依次汇报讨论怎样识记生字。
3.学生交流、总结生字的写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写。
根据同桌的建议分别再写一写。
4.小组长组织评价,谁的字写得既准确又美观。
三、熟读课文,体会情感(用时:10分钟)。
1.教师指名读文。
(1)点名读文。
(2)汇报:你对翠鸟有了哪些理解?
(3)教师整理学生的发言,启发归纳概括:作者写了翠鸟的哪几个方面?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的感情。
1.(1)几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全文,其他学生听读课文,识记内容。
(2)学生集体交流获得的内容。(如:它的颜色鲜艳,能快速地捕获到小鱼)。
(3)学生自主概括文章内容。(如:全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动作特点以及要保护翠鸟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四、品读课文,探究发现(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点名读第1自然段,在头脑中勾勒翠鸟的外形,都介绍了它哪几部分?
(2)再自由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有什么发现?
(4)教师总结总分式写法。指出我们的习作中可以尝试运用这种方法。
2.(1)相机指导朗读。翠鸟美丽的外形惹人喜爱,读出喜爱之情,心情要高兴。
(2)用填空的形式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1.学生合作、交流。
(1)一生读文,其他学生听读课文,勾勒形象。(汇报内容:爪子--羽毛--眼睛--嘴。)。
(2)自由读文,自主发现。
(3)师生互动预设。(如,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描写,其中描写羽毛部分是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比喻句的写法:比如“头巾”“外表”等,使语言生动形象,使翠鸟人性化。抓住“颜色鲜艳”的中心句。)。
(4)学生感受这种写法,并尝试写一段话。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写法,读出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用时:8分钟)。
1.复习字词。(出示习题)。
2.回顾第1自然段。
1.完成习题。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
二、乐中探究,乐中交流(用时:22分钟)。
1.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活动特点。
(1)从哪些词和句子可以突出翠鸟是捕鱼能手。边读边画。
(2)学生汇报。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不懂的问题。并深入思考:翠鸟的外貌特点和动作特点之间的关系,结合语句来说。
3.读第4、5自然段,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所包含的人物情感的变化。
4.启发思考渔翁的话蕴含什么道理?
5.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及不舍的感情。
(1)学生画词和句子。
(2)结合语句汇报。(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2.小组内交流,汇报。
3.联系上下文,汇报人物情感的变化。
(从“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我们的脸有些发红”这些句子中感受到我们的情感变化:喜爱翠鸟--想占为己有--让翠鸟回归自然。)。
4.思考老渔翁的话。(真心喜爱翠鸟,就是给它自由。)。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
三、乐中提升(用时:10分钟)。
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十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应凸现一个“趣”字。本课以“谜语创作”和“情境交际”激趣,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互动的阅读教学氛围。在“谜语创作”和“情境交际”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在此活动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阅读理念。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并理解“小巧玲珑、隐约可见“等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通过朗读、想象、品味,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翠鸟的.可爱,产生对小动物的观察兴趣和喜爱之情。
1出示谜语:一双眼睛一张嘴,一对翅膀两只爪,羽毛丰满真漂亮。猜猜这是什么鸟?
2老师对学生的答案都予以肯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出示课题:翠鸟。
4你们想用翠鸟创作一则谜语吗?那好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阅读课文吧!
1自读课文,咬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节读课文,读中正音,读中指导正确读文。
3默读课文,要求: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哪些特点?你能用这些特点创作谜语吗?一句两句都可以。愿意的请写在黑板上。
1身体小巧玲珑:利用文中语句说说你的创作用意,并能用朗读展示。
2羽毛鲜艳特别:利用翠鸟图片,通过“赏、读、悟、诵”领略翠鸟的羽毛之美,体会课文语言之美。
3鸣声清脆动听。
4疾飞捕鱼本领强,人人称它“叼鱼郎”。
其中理解下列重点句子:
1、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尽管小鱼是那样机灵,只悄悄把头露出水面来吹个小泡泡,可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3、有时,小鱼刚刚隐约可见,翠鸟就蹬开苇秆象箭一样飞过去。刹那间,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4、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5、家住陡峭石壁,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矣。
6、朗读集体创作的谜语:
身体小巧玲珑。羽毛鲜艳特别。鸣声清脆动听。
疾飞捕鱼本领强,人人称它“叼鱼郎”。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十七
课文生动形象的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在读清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理解一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抓住段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总分”的方法写一段话的方法。
4、练习背诵第二段。
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
理解第二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抓住段的主要内容。
一、导人新课:
板书课题:18翠鸟。
齐读课题。
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我们就带着大家的问提,深入学习课文。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讲了翠鸟外形几方面特点?
2、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4、课文描述翠鸟羽毛的颜色的几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6、指导有语气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一段有几甸话?
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每句话讲的'什么意思?
(1)“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说明什么?
(2)“尽管……可还是”说明什么?
(3)“苇秆摇晃,水波荡漾”都与翠鸟的哪些动作有关?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分组讨论:(投影)。
(1)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指导有语气地朗读*文。
5、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投影)填课文内容填空:
四、学习第三自然殷。
1、齐读第三段。
2、这段讲了几层意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喜爱翠鸟?
4、指导有语气朗读课文。
五、放录象。进一步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六、齐读全文。
七、小结。
三年级翠鸟教案篇十八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人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呀!”我们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字:嘴、疾、露、蹬、翁。
词:苇秆、鲜艳、橄榄、花纹、赤褐、透亮、摇晃。
重点句子:
1、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2、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3、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起。
4、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主要内容:
《翠鸟》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初读课文,介绍翠鸟的生长环境。
(1)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2)查字典理解词语“鲜艳、疾飞、锐利”。
2、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教师重点指导查字典,学习生字。
(1)读课文有关句段,找出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导查字典理解字义。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时告诉学生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读一读,查一查(查字典)。
(3)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指导学法: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二、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2、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作业。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品读体验。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完成填空练习:一双的爪子;一双()的眼睛;一张()的嘴。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
(1)爪子、眼睛和嘴;。
(2)翠鸟的颜色:(头上、背上、腹部)。
(3)齐读描写翠鸟身体的句子。用曲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4)从上到下说一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理解词语“鲜艳”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联一联,想一想)。
(5)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写的?(喜爱、习性、颜色、形状)。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翠鸟活动特点。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
(2)画出表现翠鸟活动特点的词语。
理解“疾飞”的意思:先查字典,然后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也是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捉鱼本领。
(1)读读课文,想想翠鸟怎样捉鱼。
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翠鸟它一动不动是因为它有一双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翠鸟能发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能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3)指导理解:“尽管……还是……”、“像……一样”、“只有……还在……还在……”的句式,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4)读第二、三自然段。
翠鸟之所以能贴着水面疾飞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5)从图和文可以看出翠鸟外形、动作怎么样?(美、快)。
4、学习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我们”为什么想捉一只翠鸟?又为什么要打消了这个念头?
(2)为什么作者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结合前后内容,指导理解。)。
二、巩固延伸。
1、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翠鸟不仅外形美,而且有本领。(会捕鱼会隐蔽保护自己)。
2、在这节课上还学会怎样理解词语。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19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