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精选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15:06:04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精选19篇)
时间:2023-11-15 15:06:04 小编:碧墨

编写一份好的教案需要教师具备系统、全面的教学知识和经验。教案的编写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随后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一

知识与技能:会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

情感与态度:在学习中使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加法计算)。

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

一、导入阶段。

(1)在这段文字叙述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上午9时15分在动物园门口集合;

早晨7时48分出门;

路上用了1小时23分。

(2)9时15分、7时48分、1小时23分各表示什么,有什么不同?

9时15分、7时48分表示时刻,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时候。

1小时23分表示时间,是指某一事件经过了多久。

(3)出示问题“小丁丁几时几分到达动物园门口”这是求时间还是求时刻?

是求时刻。

(4)今天我们就要来讨论关于时间的计算的问题。(出示课题)。

二、中心阶段。

1、请学生试着计算。

2、汇报。

(1)画图。

(2)竖式算。

注意:这步计算,“分”的计算满60要向“时”进1,因为分与时之间的进率是60。

答:小丁丁9时11分到达动物园门口。

3、比较2种方法得出2种方法都很好,都很直观、很简洁。

4、小结。

我们可以利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来解决某一时刻经过多少时间会到哪一个时刻的计算问题。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二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过程与方法】。

感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数感,实现数概念的扩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教学难点】。

几分之一的分数模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平均分1块月饼的结果。(2)教师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认识1/2(1)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平均分1块月饼,让学生观察分的过程。

(2)教师指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3)指导学生读、写1/2。

(4)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2.认识几分之一。

2、1/。

3、1/。

4、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5)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三)课堂练习。

想一想: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4。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作业:1.课后找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试着涂出纸上的1/4;2.找一找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以及课后“做一做”。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三

1、理解“配方”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在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归的思想方法。

2、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成可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解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a2±2ab+b2=?

2、用两种方法解方程(x+3)2-5=0。

如何解方程x2+6x+4=0呢?

(二)创设情境。

如何解方程x2+6x+4=0呢?

(三)探究新知。

1、利用“复习引入”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得知:反过来把方程x2+6x+4=0化成(x+3)2-5=0的形式,就可用前面所学的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解。

2、怎样把方程x2+6x+4=0化成(x+3)2-5=0的形式呢?让学生完成课本p.10的“做一做”并引导学生归纳:当二次项系数为“1”时,只要在二次项和一次项之后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再减去这个数,使得含未知数的项在一个完全平方式里,这种做法叫作配方.将方程一边化为0,另一边配方后就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解了,这样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作配方法。

(四)讲解例题。

例1(课本p.11,例5)。

[解](1)x2+2x-3(观察二次项系数是否为“l”)。

=(x+1)2-4。(使含未知数的项在一个完全平方式里)。

用同样的方法讲解(2),让学生熟悉上述过程,进一步明确“配方”的意义。

例2引导学生完成p.11~p.12例6的填空。

(五)应用新知。

1、课本p.12,练习。

2、学生相互交流解题经验。

(六)课堂小结。

1、怎样将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七)思考与拓展。

解方程:(1)x2-6x+10=0;(2)x2+x+=0;(3)x2-x-1=0。

说一说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

[解](1)将方程的左边配方,得(x-3)2+1=0,移项,得(x-3)2=-1,所以原方程无解。

(2)用配方法可解得x1=x2=-。

(3)用配方法可解得x1=,x2=。

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有三种:无实数解,如方程(1);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如方程(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如方程(3)。

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

教学后记: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四

一.出题方向。

初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历史类的考试形式主要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

二.试讲课题。

初中。

1.鸦片战争。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

1.中华民国的成立2.洋务运动3.辛亥革命。

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5.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可以出示相关歌曲,诗词,历史图片,新闻内容或者播放几分钟的视频,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入到本节课中来。

以《鸦片战争》为例:可以给学生放相关的电影片段,吸引学生眼球。也可以以谈话的方式用“罂粟花”的别名来导入。2.新授课程(政治、经济、文化,6分钟)。

(1)政治事件—讲清楚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时间、过程、结果、影响(当时与后续影响)。

比如《鸦片战争》,要讲清楚鸦片战争的时代、爆发的原因、整个战争的过程以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发生的原因和影响是重点要讲的内容。考生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重点。

(2)经济事件——讲清楚一种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背景。

比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3)历史文化——各种文化内容,代表人物,对后世的影响(出现考题的几率是很小的)。

比如:《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3.

总结。

提高(1分钟)。

带领同学们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言简意赅。4.布置作业(1分钟)。

可以多布置一些比较开放性的作业,比如针对于今天学习的知识写一篇日记,或者课下推荐学生看一个相关的电影,大家一起讨论预习一下新的一章节的内容。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即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理解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提高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提升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提升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抢答和小组竞赛,锻炼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感受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环节一:导入。

展示图片:孙中山的头像,然后请各小组根据课前复习总结抢答: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斗争。

展示幻灯片(或自制投影仪图片):黄埔军校;军校校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和课本知识及以往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孙中山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后,让每组找一个代表以记者的身份报道军校建立的情况。

教师总结:孙中山认识到在过去自己进行不懈革命的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立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对联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让学生阅读“北伐军胜利进军”这部分内容,并结合所给的资料和自己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回答问题。让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到台前自己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

教师提问: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呢?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资料和本课知识,分组讨论,看哪一组分析得最全面。

展示幻灯片图片及北伐战争期间工、农运动发展的有关资料。点评学生的分析。

(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提问:北伐战争期间,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重要原因之一,哪一位同学能列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你们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仍在发扬?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学生自由发言。

展示幻灯片。

教师提问: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国民革命的最终结果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判断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因为,北伐战争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但是随着国民党右派蒋介石、王精卫等叛变革命,中国又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新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

教师提问:那么,国民革命为什么会导致失败呢?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四则材料分组讨论,分析其原因。看哪一组表现最棒。展示幻灯片: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北伐战争期间,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和帝国主义破坏革命的四则材料。

学生回答。

展示:幻灯片(或看课本第53页图片):《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民党在屠杀革命志士》两幅图片。

通过随堂练习,学生对本课的重难点尤其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加深理解。

环节四:小结作业。

歌谣是浓缩知识点的有趣的方法之一,请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灵活运用。下面是我用歌谣的形式对本课知识的小结,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

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齐北伐,打军阀,吴、张、孙基本被打跨。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

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和今天所学的知识,课下分组讨论,探究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异同。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击即可)。

课程名称:

专业年级:

试讲考生:

教材名称:

—1—。

2015—2016学年第1期。

—2——3—。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五

师:谁能说下体积指的是什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生:。。。

师:在这里,有一种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现在把两个这样的正方体排在一起组成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它们的体积是多少?把4个排在一起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长方体,体积分别是2和4立方厘米,数个数就可以知道。

师:很好,我们有了不一样的猜想,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实验去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教具,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合作,用这些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每拼成一种记录下它的长宽高和体积各是多少。下面开始吧,组内注意分工,完成课本中的表格。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你们的研究过程和成果?第一组先来。

师:那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关系呢?

师:很好,再仔细观察一下,每排的个数,每层的排数,层数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长宽高与体积有什么关系?小组内继续探讨。师:谁发现了,就你吧!生:每排的个数相当于长,每层的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我们都知道了,下面就来用用这些公式。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小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想玩游戏吗?都想啊,好,那我们今天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老师刚才买了一本笔记本,猜一猜。我花了多少钱?你说,2元5角,多少元呢?2.5元,再来,猜一猜老师的身高多少米?1米6,对1.6米。猜一猜自制数位表的长和宽是多少?你来说,宽15厘米,长25厘米,这是我们猜出来的,怎么验证咱们的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你们有什么办法?量一量,很好,老师提前量好了,来看看与我们猜的一样吗?还有什么发现吗?都是用小数表示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知识。

师: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小数,老师带来了这个,谁认识?对啦,米尺非常准确,我们把一米的尺子平均分成了10分,请同学们想一想,每一份应该是多长,对1分米,如果用米做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思考一下,你来说,分数1|10,小数0.1,很好,如果是3分米、7分米呢?用分数和小数又该怎么表示呢?请同学们自己思考独立完成课本中的内容。完成了吗?谁说说看?3分米就是3|10米,也是0.3米;7分米就是7|10米,也是0.7米,好,0.3米里面有几个0.1?0.7米里面有几个0.1?仔细观察每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和同桌说一说,你来说说你的发现:分数分母都是10,都是零点几的小数。

师:我们刚才把1米的尺子分成了10份,每一份师1分米,如果把每一份再平均分成10份,想想我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你来说,100份。

1、0.001,好,它们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是10,非常的好我们今天再一次深入研究了小数,谁能说说今天都学习到了什么知识,想一想,你来说,很好,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怎么来的,还有呢?相邻两位小数的进率,很好。

我们今天的课就学到这里,好,下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到此结束。

等式的性质教案。

一、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抽象归纳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3、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4、总结反思,深化重点。

5、布置作业。

亿以内数的认识。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抽到的试讲题目是《亿以内数的认识》,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师:好,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同学们请坐,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些图片,你们想看吗?都想看是吗?你来说说看是什么呢?对,是大熊猫,非常的棒!看到大熊猫,你能想到我们国家的哪个省呢?诶,谁来说?谁的知识比较渊博,好你来说,呀,四川省,很好,咱们大熊猫的故乡就在咱们的四川省,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四川省除了大熊猫意外还有什么呢?奥,你得到了一个数学的数字,这个数字你会读吗?这是我们四川省的人口数量,你说说看,非常的大,这样的数里每一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你知道吗?咱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师:好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我们学习数,认识数的时候,需要用一个什么工具啊,需要一个工具?你说说看,对,计数器,计数器到底能帮助我们认识这么大的数吗?老师今天把这个宝贝也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当中,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我们以前通过计数器认识了谁,你说说看,奥,我们认识了个位,十位,百位还有咱们的千位,很好,在千的后面还有谁呢?你来说说看,还有万,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来拨算珠,拨到万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神奇的事情呢,好,跟着老师一起来拨,一万,两万,三万,四万,五万,六万,七万,八万,九万,十万,唉,老师拨的过去吗?没有珠子可以拨了,怎么办,奥,这位同学说的可真是准确,要进位了,他说,我们九万拨完了,不可以往下拨了,那这表示9个一万,下面就应该是10个一万了,十个一万是几万呢?对了,眼睛尖的同学在咱们的计数器上已经看到了是十万位,非常的好,怎么把9个珠子给他拨过去,好,我们在十万位上拨一个珠子,那表示的就是一个十万,一个十万是几万啊?大家一起说,是10个一万,好那么我们继续拨,老师有一个新的想法,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起来给怎么拨拨看,好不好?好,就请你吧,你上来带领同学们拨,十万,二十万,三十万,很好,我们拨完了,发现了没有拨到九十万的时候又不可以拨了,怎么办?进到咱们的百万位当中去,在百万位拨一个珠子下来,这表示的是什么呢?动脑筋想一想,好,你来说,表示的是100万,是多少个十万呢?啊,对了。是十个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那比一百万还要大的数是多少呢?现在老师想让你们拿出自己的计数器然后跟同学拨一拨,看你们还能发现谁,好,下面开始,同学们拨完了没有,老师发现你们数的声音越来越小了,好,你代表你的同桌,来给咱们汇报一下吧。奥,你发现拨到900万的时候也一样要进位了,所以在千万位上拨了一个珠子表示的是1000万,很好同学们你们告诉他,1000万是多少个100万,对了,是10个100万,非常好,那比千万位还要打的数是多少?你来说,是咱们的亿位,一亿表示的是多少?10个1000万,好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说一下,10个一万是10万,10个百万是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边说边拍手)很好,同学们我们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我们认识了哪些新的计数单位呢?谁来总结?你来说说看,他说: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还有亿,很好,那咱们以前又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这些计数单位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特别是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你能给这些计数单位排一排顺序吗?好,老师请你们四个人为一个小组来讨论下,老师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如果说忘记了没关系看咱们的大屏幕,大屏幕上有提示,好下面开始,同学们讨论完毕了吗?老师已经收集了很多关于你们讨论的一些结论,下面呢我们请一些同学代表你们的小组来给老师汇报下,给全班同学汇报下好不好,就请你吧,你来说说看,他说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他们的进率是10,为什么?说的真有条理,十个十万是百万,所以百万是十万的十倍,我们知道了进率,还有呢?哪个小组把我们的顺序给排出来了,啊。你上台来给咱们展示,同学们,他写的对不对,非常的准确,咱们的计数单位就是以这样的顺序呈现的,现在老师想让你们观察下咱们的计数单位,它们身上有什么特点呢?如果让你们来给这些计数单位分类的话,你们会怎么分?啊,你来说说看,分类你不会,但是你发现,有一些计数单位都是跟万有关的,诶,你举举例子,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很好,都是跟万有关的,这就是我们的万级,那比万级还小的同样也有四个数位,我们称它们位个级,比万大的就是亿级,这个以四个计数单位为一级,我们称他为数级,我们现在认识了计数单位,这个四川省的人口当中的每一个数字表示的是什么含义呢?你们知道吗?这个留作咱们的家庭作业回去之后探究一下,咱们这一节课就到这里。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六

教学。

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教学重难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2、这篇课文是以这种动物的名称为题的。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齐读生字词语。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5、理清层次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活动范围广、数量多。第二段介绍了恐龙以及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第三段恐龙消失了,但其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6、师。

总结。

:恐龙是两亿年以前地球的主人,属爬行动物,它们与神话传说的“龙“无关。恐龙的种类繁多,一般体大个小,生活在陆地或者水中。约在6000千年前消失了。文章直截了当地以“恐龙”为题,既可突出文章描写的对象,又可引发对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

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齐读。四、布置作业1、出示生字。2、讲解生字要领。3、学生描红。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七

教学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它要求教师灵活应变,因材施教。但是教案的撰写,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下面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网的小编将对这一部分内容作简要的介绍,希望对各位面试有所帮助!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即所授课的名称。

二、课型、课时。

课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案中常见的有讲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优质课、录像课等等。

课时主要是指授课内容要在几个课时内完成。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课题或课时的教学内容而提出的,是指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应达到的具体目标或教师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部分,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考虑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合学生学习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在授课时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较大困难的内容。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既要抓住、抓准教学难点,并考虑采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以扫除学生理解教材的障碍;又要抓住、抓准教学重点,正确适当地处理好教材,以保证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具。

教具又称教具准备,是指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如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等。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课堂的提问、讨论、启发、自学、演示、演讲、辩论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措施。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和主体,编写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材的具体情况,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做到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利于教学。

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环环相扣、步步衔接,把教学活动连成整体,以保证顺利地完成各项预定的教学任务。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导入。

归纳小结,即是在所授课将要结束时,由教师或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要点的回顾。教师在设计时可考虑实际需要,简单明了,适时总结。

八、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的掌握,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知识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课外练习或任务的一种方式。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业设计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如书面作业、探究讨论式作业、实践摸索式作业、情境表演式作业、阅读复习等。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紧扣教学内容,适当联系旧知,循序渐进。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成就感。

九、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为了配合讲授,在黑板上运用文字、图画和表格等视觉符号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它具有提示、强化、示范、解析、直观、总括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布局合理、时机合适,要与讲课的内容、进度相结合。

十、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案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其目的在于改进和调整教案,为下一轮授课的进行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全面审视教学过程,注意对意外发现、点滴收获以及个别疏漏、补充的方法等内容进行记录并仔细分析。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八

【知识与技能】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准确地实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准确使用运算顺序实行计算,并能准确实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实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实行脱式计算。

【难点】能准确实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实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

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

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使用计算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九

圆锥的体积试讲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圆锥有什么特征?

拿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指给学生看。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板书:等底等高)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呢?(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三)巩固反馈1.口答。填空。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例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a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b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提问学生多人)c教师板书: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4、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

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5、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2)例1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2、选择题。每道题下面有3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用手指数表示。

(1)6立方米(2)3立方米(3)2立方米2、学生操作:

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长方体)。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怎样放体积最大?(小组讨论)。

六、作业:书本44页第3、4、5。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例2:(1)麦堆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试讲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圆锥有什么特征?

拿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指给学生看。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板书:等底等高)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呢?(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三)巩固反馈1.口答。填空。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例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a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提问学生多人)c教师板书: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3.练习题。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4、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

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5、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2)例1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径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1.8吨。

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2、选择题。每道题下面有3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用手指数表示。

(1)6立方米(2)3立方米(3)2立方米2、学生操作:

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长方体)。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怎样放体积最大?(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当争论不出结果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数据:教室长12m,宽6m,高4m。并板书出来,再比较怎样放体积最大的圆锥体。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书本44页第3、4、5。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例2:(1)麦堆的体积: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十

1课时。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数学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惯,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能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归纳总结分数乘整数的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苹果的图片,5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6个苹果,让学生提数学问题,如计算苹果总数(6+6+6+6+6=6×5)。接下来,教师提问从第一个篮子里拿出一个苹果,相当于拿出了这个篮子苹果数的几分之几?如果从每个篮子里各拿出一个苹果,一共拿出了几分之几?给大家讨论的时间,适当提示学生,相当于拿出了几个1/6,列分数加法式(1/6+1/6+1/6+1/6+1/6)。

得出结果,询问大家的`计算方法,然后问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

1、让学生观察连加算式,并启发学生列式×5。师生共同完成计算过程。

2、让学生尝试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方法。教师把×5改为5×,师生共同完成计算。

3、把苹果放回篮子,重新取出,每个篮子各取2个,让学生试着列出算式(2/6×5),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得出结果不是最简分数,应该约分。(有的会在算前约分,有的在算后约分)让同学讨论,哪个更简便。这时可以出一些题,让同学竞赛计算,体会算前约分的重要性。(7/30×10)。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课本中试一试的习题,4/5×3=?,5×1/3=?

四、回顾总结。

让学生来总结今天的收获:

1、分数乘整数的算法;。

2、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大家好好学习数学。

五、布置作业。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

1、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1×5/6。

2/6×5=10/6=5/3=1/3×5。

15/30×10=?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十一

快乐高效课堂模式(新景航)。

号考生年级科目课型。

标题:

教学。

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了解…、学会…、理解…、掌握…、会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高…能力。

体会…;激发…;培养…;养成…。

【教学重点】?

1.写法同(知识与技能)。?

2.确定方法:(1)在教材系统中的重要作用。(2)考试中的重点和常考点。?

【教学难点】。

1.写法同(知识与技能)。?

2.确定方法:由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或该知识点比较抽象等原因,学生难以学会和掌握。

【教学方法】(又称教学手段)。

讲授法、自学(阅读)法、交流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强化训练法、互动展示法等。【教学准备】(又称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导入课题。目的:凝神、起兴、点题。2、预习定标: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

3、学生合作达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完成学习目标。

4、师生交流达标:老师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5、课堂小结强化: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强化重点、难点。6、强化训练,反馈矫正:精选题目,检验应用知识解题的能力,查找知识盲点。

【板书设计】?

模式:要点式;表格式;行文线索式;绘图式;对比式等。

【作业布置】?

(1)第几页,第…题。(2)要求。

【教学反思】?

总结。

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还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十二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看到物体的面。教材以这些为起点,安排学生看一看、画一画。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这样,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图形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体会“形”与“体”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发展其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

教师准备:课件,大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彩纸各一张,小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彩纸各数张。

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各一个,钉子板,每个四人小组一张吹塑纸,印泥(有需要的准备)。

一、创设情境,复习激趣。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吧!今天第三只小猪为自己设计了一套更漂亮的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房子)。

师:小猪的房子都是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搭起来的?你会分分类吗?

(学生把积木分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类)。

二、操作感知,探索新知。

1、自主操作。

师:请大家在自己的学具袋里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其中的一个面,跟旁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感觉到的,看到的。

生1:我拿的是长方体,这个面是长长方方的,摸起来是平平的。

生2:我拿的是正方体,它的面都是方方的,摸起来是平平的。

生3:我拿的是圆柱,(手指圆柱底面)这里是圆的,摸起来平平的;(手指侧面)这里摸起来弯弯的。

师:大家刚才看到的这些面都在物体上,你们有没有办法把它们记在纸上呢?

生:(考虑后回答)有!

师:请小朋友先独立想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最后用你们准备的工具试一试,比一比,哪个小组办法多。

(学生开始活动,每组学生把记下的面贴在吹塑纸上,展示在大黑板上)。

师:下面,我们请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说一种办法,注意听仔细,说过的办法就不再说了。

生1:我们是把长方体放在纸上,照样子剪下来。

师:你的小手真灵巧。

生2:我们把圆柱在印泥上蘸上水在纸上一拓,就留下了这个面。

师:你们的办法真方便。

生3:我们是把正方体放在纸上,照着它的边画下来的。

师:你这个办法真好,愿意表演给大家看吗?

(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

(全班动手画图,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师:看一看大家刚才记下的这些图形,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生:知道,有长方形,正方形,圆。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想一下它们的样子。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基于这一观点,在这里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如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再画一画,让学生体会"面"与"体"的关系,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

2、帮图形娃娃找房间。

师:平面图形这个大家庭里有这么多的图形娃娃我们已经认识了,现在它们想回到自己的房间,小朋友愿意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房间吗?(生:愿意)。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课前准备的'大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彩纸,请部分学生给随手贴在黑板上的图形找相应的房间。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个图形应该在这个房间里吗?

三、巩固延伸,实践运用。

师:小朋友帮助这些图形找到了各自的房间。可是,还有几个淘气的图形跑到了我们的书法室,小朋友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师:其实,在生活中,这些图形常常与小朋友见面。请大家在周围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形状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

学生走出座位,在教室里寻找并交流。

四、动脑动手,自我创造。

1、围一围。

师: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那么多,那你能动手来创造这些图形吗?(能)让我们在钉子板上来“围一围”。请你拿出钉子板,自己来围一围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学生围)。

交流展示,说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2、画一画。

师:小朋友的动手能力真不错!你们想不想来画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呢?那我们就在方格纸来“画一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觉得怎样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方便呢?(学生讨论,交流)。

师:对,我们可以沿着方格纸的边线来画,就比较容易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课件示范画长方形的一条边。)。

画好后交流,说说自己画的是怎样的图形。

五、快乐游戏,巩固深化。

师:刚才小朋友找得真仔细,你们还能设计出新的玩法吗?

生1:能。我可以用图形拼各种物体。

生2:我还可以用图形画出其它物体。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你想怎样玩就怎样玩,自己选择办法,没有想到的可以先参观其他人的作品,再自己选择。比一比,谁的设计最美丽。

(学生自行活动,教师巡视)。

六、全课总结,活动延伸。

今天你认识了谁,你能来说一说吗?

请把你们认为最好的设计带过来,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参观学习。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十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1、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2、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这2个新朋友是谁?

3、板书:12345。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3)我准备拿5把玩具枪请好朋友玩。

(三)揭示课题。

1、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2、板书: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1、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

2、指名板书。

3、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

4、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5、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

6、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兴的事是什么?

板书设计:

玩具。

1—5的数的认识与书写。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十四

基本要求:

1、体现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体现“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的基本标准。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恰当,能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合理使用教材,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切实有效。

3、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组织形式、课型结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等,教学方法、策略等多样有效。将各种媒体有机结合,合理、有效利用教学资源,重视生成性资源。

4、具有完整教案的基本要素(教学重点、难点、教材分析、课型、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结构完整,步骤清楚,文字简洁流畅,板书板图规范、直观。

5、展现真实的教学过程。

具体要求:。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明确(目标表述清楚、明白、具体)。

2、恰当(符合课标、学科、学校、教师、学生实际)。

3、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设计。

1、教法选择得当(结合教材、学生、学校、教师实际,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

2、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根据实际需要,教具、学具、软硬件并举)。

三、教学程序设计。

1、环节设计合理(有层次、结构合理,过渡自然)。

2、环节中小步骤设计具体,时间分配合理。

3、程序设计巧妙(体现教学过程和方法上的创新性,有艺术性)。

四、教材处理。

1、思路清晰(有主线,内容系统,逻辑性强)。

2、导入新颖(结合学生实际,以复习旧知识或其他方法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3、突出重点(根据教材及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在目标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重点)。

4、突破难点(体现出由抽象到具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难点分解突破的方法。)。

5、抓住关键(能找出教材特点和本课特点,找准处理教材的关键。)。

五、师生活动设计。

1、精讲巧练、分层训练(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落实“双基”,体现优生培养过程,体现学困生的分层要求。)。

2、教为学服务(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启发性,引导、点拔、动口、动手、动脑结合)。

3、体现知识形成过程(通过暴露思维过程,学生自悟与发现,总结出规律和体会。)。

4、学法指导得当(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准备充分,指导有方)。

六、习题设计。

包括题目素材、案例、例题、应用性题目、训练题目、达标题、课后巩固性作业、预习题目等。题目要适量、典型、有层次性,要按照a类基础巩固题,b类中等难度题,c类较高难度题准备上述各类题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要求。

七、板书设计。

1、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有启发性,体现教学思路。

2、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布局科学,有美感。

3、设计巧妙,有艺术性。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十五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了小学圆形的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精选小学数学圆形教案优秀范文一设计意图: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如何在绘画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把绘画变成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体验快乐的活动,我根据小班幼儿这一时期绘画的特点—主要用圆来描绘物体,以及针对班级幼儿在绘画中的表现:动笔后构思;事先构思和随意图画穿插;绘画内容转移;一形多义;易受他人影响等特点,设计了美术教育活动《圆形变变变》。通过充分让幼儿感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圆形的物品,如:西瓜、太阳、苹果、饼干、球等,启发幼儿想象,大胆的创作和大胆的表现。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在圆形里外添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2、迁移已有经验,借助范画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3、乐意参与“圆形变变变”活动,感知在圆形上添画变出新事物的快乐。活动重点:大胆地在圆形里、外进行添画,体验创造性地绘画的乐趣。活动难点:能自主、创造性地联想和添画。核心要素:想象、创造、活动准备:

经验积累:观察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丰富感知经验。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小熊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小朋友你想变圆的魔术吗?你见过哪些圆形的东西?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鼓励幼儿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引导幼儿把见过的圆形的东西都说出来。教师可启发幼儿说一说吃的、玩的、教室里、马路上见过的圆形的东西。

四、创造、操作。

(1)出示小熊吹泡泡的形象。

师:刚才,小熊又吹了许多圆泡泡,小朋友也来做一个小魔术师,把你想变的圆圆的东西都变出来吧。

(2)教师指导幼儿在圆形里边、外边添画。对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可用范例加以启发引。

(3)对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更多的圆泡泡鼓励其创造。师:小熊又吹出了更多的泡泡,你再给它变一变吧。

五、交流讲评。

(1)幼儿围坐在作品前,向同伴,向老师介绍自己把圆形变成了什么?谁变的东西和大家的不一样?(2)老师讲评: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圆圆的可爱的东西,小熊夸我们真能干!看,小熊奖励给我们许多吹泡泡玩具,我们一起到外面玩吹泡泡游戏吧。

延伸活动建议:

1、观赏活动:引导幼儿观赏生活中各种圆、方、三角形的物品,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2、活动区活动:教师将画有三角形、方形的作业纸放在美工角,让幼儿自由添画,并把作品陈列在作品角。引导幼儿互相观赏添画好的作品。

1.对圆形变化感兴趣。

2.学习朗诵儿歌,乐意参与表演。活动准备。

一、认识圆形,联想所见的物体。

1.出示圆形问:这是什么形状?猜一猜这个小圆形像什么东西?2.幼儿联系已有的经验,初步想象圆形物体。(如:皮球、蛋糕)二、观察圆形会变,初步熟悉儿歌内容1.小圆形可会变戏法了,你们想看吗?老师这里有跟魔术棒,我是魔术师,只要把这个魔术棒对着小圆形,嘴里说:"小圆形,变变变",他就会变东西出来,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和幼儿一起变戏法。

拿出红太阳问:变什么了?(变太阳),变出来的太阳什么颜色的?(红红的),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名字来说"红彤彤"。变太阳,红彤彤。

2.小圆形又要变了,我要请小朋友来做魔术师,让小圆形来听你的话,我们一起来让他变,幼儿一起说"小圆形变变变。变什么了?(气球)气球飞到哪儿去了?(天上去了)对!变气球,飞上天。

3.小圆形说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很乖,他还想变个东西给小朋友看看,你们想看吗?再请个幼儿上来做魔术师。

1.小圆形真能干,变出了好多东西老师把会变的小圆形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老师朗诵。

2.全体幼儿一起朗诵儿歌。四、幼儿做游戏幼儿边朗诵边模仿动作。

五、初步仿编儿歌,体验亲子合作的快乐。

1、启发幼儿在规定的图形上添画成不同的物体。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

3、对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活动准备:彩笔画纸投影仪圆形教具(特制)(两个圆形虚线处缝合,再在圆形的面上绘图。教师演示时要快,像是变魔术,幼儿会很感兴趣。)活动过程:

1、以《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舞蹈进入活动场地,以手形游戏导入课题,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2、以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激发幼儿想像力和创造力,想象出于圆形相象的物体。

3、通过幼儿书空添画和投影添画,引导幼儿举一反三,进行其它几何图形变通思维,构画出与其相象的物体,激发幼儿绘画欲望。

4、与孙悟空比本领的形式,进行绘画作业。5、讲评,展示优秀作品。

结束部分:我们带着自己的作品与孙悟空去比赛。活动延伸:

利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组合添画。详细活动过程:

1、小朋友,你们好!听说你们上午学了一个舞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你们还会跳吗?我们一起跳起来好吗?(进入活动室)2、小朋友跳的真好,洋娃娃和小熊跳的室什么舞啊?(圆圈舞)来,我们也来围成圆圈坐下来玩个手指游戏好吗?手指游戏:教师:我的小手拍一拍,幼儿:(拍拍拍拍拍)我的小手碰一碰,(碰碰碰碰碰)我的小手握一握,(握握握握握)我的小手敲一敲,(敲敲敲敲敲)我的小手做三角,(做做做三角)我的小手做个圆,(做做做个圆)3、小朋友,谁的小手做的圆好啊,比一比谁的圆?(幼儿相互比手)看,我的圆好吗?(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教具)4、你们可不要小看这个圆形,它可是一个宝圆啊,知道是谁送给我的吗?告诉你们吧!昨天晚上我梦到孙悟空,孙悟空的本领可大啦,他七十二变,还教了我几招呢!你们想不想看看啊?大家跟我一起喊123,这个圆就会变的,准备好!(齐)123,(教师翻动教具)这是什么?(是西瓜),你们怎么看出来是西瓜的?(有瓜纹啊,绿绿的)(齐)123变,又变成什么了?(小娃娃),在圆形的图面上添上眼嘴头发就变成了娃娃头,真有趣啊!(齐)123变,这是大家最喜欢的足球,这也是圆形变的,上面有黑白格子,成为大家喜欢的足球!5、我只跟孙悟空学了这几招变法,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圆形还能变出什么物体来呢?幼儿想象,回答。示范绘画,在投影仪上展示。

6、刚才小朋友在圆形上添画了几笔就变出了不同的物体形象,真是有趣,我发现小朋友很聪明,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除了圆形可以变,还有什么几何图形可以变呢?(长方形可以变成……三角形可以变成……梯形可以变成……)。

7、小朋友说出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可以变出好多的物体形象来,真棒!大家都知道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我相信大家团结起来用聪明的智慧,灵巧的小手,在不同的图形上添画出不同的物体形象,肯定会超过孙悟空的本领的!你们有没有信心和孙悟空进行一次比赛啊?8、每个小朋友找一个位置坐下来,在不同的图形上添画吧!(放轻音乐作画)幼儿画完一幅,交一幅,教师巡回指导。

9、作品展示:大家快来啊,我们来看看大家的作品吧!(在投影机上,投放幼儿的作品)10、总结:小朋友用聪明的智慧,灵巧的小手在不同的图形上添画几笔就变出了不同的物体形象了,真棒,而且种类多多,我看到小朋友这些作品肯定能超过孙悟空的本领!(播放汽车的声音)听,是旅游车来了,我们坐上旅游车去花果山与孙悟空比本领去喽!(随着音乐下场)。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十六

第一段:引言(200字)。

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除了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面试能力。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小学数学面试,并有幸通过了试讲环节。在这次试讲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了面试试讲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得失心得。

第二段:准备工作(200字)。

在面试试讲之前,我充分准备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首先,我仔细研读了教材,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和教学目标。然后,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教学流程和教学步骤,并准备了相应的教学课件和教具。同时,我还结合实际情况预测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准备了解答思路。通过这些准备工作,我对这次试讲充满信心。

第三段:试讲过程(400字)。

在试讲过程中,我首先通过简短的引入让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然后利用一些生动的教学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知识。同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和学生进行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然而,在试讲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首先,有时我讲解的速度过快,导致一些学生跟不上节奏。其次,我在解释一些抽象概念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最后,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巩固。通过这次试讲的失误,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四段:总结与反思(200字)。

通过这次试讲,我深刻认识到了面试试讲的重要性。面试试讲不仅是检验教师的能力和经验的手段,更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在实践中增加经验,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这次试讲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和学习。只有通过实践和反思,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成为一名更好的教师。

第五段:未来展望(200字)。

面对未来,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面试试讲的水平。首先,我会继续学习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其次,我会多参加教学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与他人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和经验,从中汲取经验和启发。最后,我会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中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我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会成为一位更加出色的小学数学教师。

结尾(100字)。

面试试讲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它不仅是一次教学的机会,更是教师成长的机会。通过这次试讲,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反思,在面试试讲中不断进步,我们一定能够成为更好的教师,为学生的数学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十七

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上节课我们对文章结构进行了梳理,了解了本文按作者的行踪和心情双重展开的圆形结构。

首先请你们回忆一下:作者的行踪怎样?请这位学生回答,嗯,他说得对,全文是遵循了“家——荷塘——回家”的圆形结构。那么作者的心情又是如何?你们能在文中找到原文吗?这位同学找到了:“颇不宁静——暂时宁静,淡淡喜悦——失去宁静,难以遣怀。”大家回答得都很好,由此看来,作者的情绪随景物的转化在发生着改变,情景相融,物我为一。今天再让我们继续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去欣赏淡淡的景,去品味淡淡的情。

4、5自然段,再走近一些,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请大家拿起笔来,边读边在文中标示出来。在读的过程中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来写荷塘和月色的?我环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大家都找得非常准确。在第4段中描写了:荷叶、荷花、微风、荷香、流水等景物;在第5段中描写了塘中景物、月光与光影组合。

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形象生动,让人宛在其中,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景技巧呢?请大家从修辞手法、写景角度和语言风格方面进行赏析。

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第4自然段,再请他的同座说说本段中有哪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效果?这位同学很喜欢这句话“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荷叶比作舞裙。还有没有同学想分享一下?嗯,这位同学选择了这一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你能说说为什么很喜欢这句话吗?不错,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荷花的情态都写活了。

其实啊,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还运用了一种很特别的修辞方法,充分体现了汉语的语言之美。这种修辞方法就是“通感”,所谓“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是指把人们的各种感觉例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又可称作“移觉”。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说:“她笑得很甜”。这里就是把视觉转化为味觉。文中类似的例子还很多,请大家一起帮着老师找找?同学们都找得很不错,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将嗅觉上的感受与听觉上的感受相贯通,非常形象生动,将我们的各种器官和想象力都调动了起来,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纯净柔美、清新优雅的画面。

接着再看看作者的写景角度有何变化?大家可以从远近、高低、动静、虚实、视听、声色等方面入手。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棒,他认为文章写景角度是高与低的结合,静态美和动态美的结合。那么大家请进一步思考这样写景角度的转换有何作用?看来大家都了解了,这种写景角度的转换,将荷塘最突出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一样。

朱自清先生作为一代散文名家,除了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之外,在语言用词上也很有特点。那么请大家想想:这段中用词有什么特点?大家都找到了,这段运用了很多的叠词,那么我如果把这些叠词去掉或更换掉,行吗?大家都说不行,那么你能告诉我这样叠词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吗?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看法,但似乎不太全面,其实叠词的使用,可以使文章的韵律和谐,更富有音乐的美感,也给了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最后我请大家自主学习文章的第5自然段,试试从修辞手法、写景角度和语言特点方面去领略朱自清散文的魅力。

曾菲。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故乡的桂花雨》。

人的一生会体验各种各样的情感,亲情、友情、师生情,喜怒哀乐等等。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故乡的桂花雨》,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去感受体会台湾作者琦君丰富美好的情感。

上一节课我们整体地阅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桂花很香,还有——摇桂花很快乐。好的,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作者具体是怎么描写桂花香的。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读的时候呢要慢慢地细细地,带着感情去朗读,争取读出桂花的香味和作者的喜爱之情。——好,同学们都已经读完了。那么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呢?请最后一排红色衣服的男生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同学们说这位同学朗读得怎么样呢,嗯,还不错,要是能再多投入点感情,增加点抑扬顿挫就更好了。好的,请坐。这位同学找到了四句描写桂花香的句子。一是: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二是: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实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第三句是: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那么除了这四句还有其他的句子吗?有没有哪位同学要补充?好的,这位女同学还有。——嗯,很好,请坐。这位同学阅读很仔细,她在第一段中又找到了一句: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还有倒数第二段的:那股子淡雅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好的,刚才这两位同学一共找出了六句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很全面,说明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在刚才两位同学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呢我发现有很多同学很细心,边听边用笔把这些句子圈画出来了,这种习惯很好,在以后的学习中呢,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阅读时随手标注、做笔记的习惯,这样既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有能加强记忆,还能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

好的,下面我们来具体地看一看这六句对桂花香是如何描写的。

第二段中这一句意思很简单,作者说桂花不仅可以闻,还可以吃,我想很多同学都吃过桂花做的东西吧,比如桂花糕等等。后面三句也不难,同学们尝试着自己分析下好不好。下面前后两排为一组,一起讨论一下这三句的描写有什么妙处。——好了,大家都讨论差不多了。请右边第二小组派代表来分析下第三段这两句。——不错,这一组同学的感受能力很强,他们抓住了“浸”和“沉浸”两个词,说明桂花香的香味之浓和弥漫之广,也说明了人们的陶醉。那么,还有别的妙处吗?我们请左边第一小组补充下。——哎,很好,“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全,整个,都这三个词都强调了香气传播的广,而且“全年”和“整个村庄”两个词语都用逗号断成句,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下面我们继续看最后一句,请左边最后一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他们的分析。——哦~他们觉得这一句中的“即使”句型用的很好,即使不放桂花也很清香,因为生在桂花中的栗子早已染上了桂花香。栗子的清香足以说明桂花香味之浓。是不是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强调啊,哦,对了,正是这样。好的,今天我们对课文中桂花香的描写作了描写,那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描写桂花的诗文呢?希望课后同学们搜集下,认真地读一读。

我今天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直接导入有多种方式:

(1)交代新课学习内容导入。

(2)交代学习新课的目的与现实意义导入。如一位教师上课伊始便单刀直入地向学生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题是„英国工业革命”。(板书课题)“学好这一课,可以帮助我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点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等问题加深理解。所以学好这节课具有不寻常的现实意义。”这样导入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更增强了学习这堂课的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直接解题导入。教师可以直接解释题目,直截了当点明课题基本特征及重要概念。如历史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讲课时可先就该标题简要点明什么是“贞观”,什么是“开元”;什么是“贞观之治”,什么是“开元盛世”。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直接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题,节省教学时间.。但它过于笼统、概括,也过于刻板、枯燥,缺乏更强烈的感染力,因而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法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使用尚好。这种导入法如果把握不好,容易平铺直叙,流于平淡,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还可能造成“导而不入”的情况,效果不尽人意。

(二)温故导入。

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它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导入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教学例案如下:

师:“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小蝌蚪找妈妈》和《龟兔第二次赛跑》,其中有一个同样的小动物是——”生:“乌龟。”师:“谁记得乌龟长的什么样?”生:“四条腿,宽嘴巴,背上背着个壳,会游泳……”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乌龟的一位亲戚——(出示投影)你们看,它的形状跟乌龟像不像?”生:“像。”

师:“但和乌龟有什么区别?”

生:“比乌龟大。”

师:“它比乌龟大很多,身长可达1米多,轻的三四百斤,重的则有七八百斤,因为它生活在海里,所以称作海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龟下蛋》这篇课文。学习后,相信大家一定会大开眼界。”

这种导入方法能够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自然地进入未知的领域,从而使学生回顾旧知识,获取新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旧知识不一定是指前一节课的知识,而是指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联系的知识。回顾旧知识应简明扼要,不应占用太多时间,并且教师切勿喧宾夺主,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来复习,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三)活动导入。

小学生爱表演,很少害羞,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一上课就让学生动一动、玩一玩,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掌握新知识,这是老师和学生都能感到轻松、愉快的事。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好的游戏,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四)悬念导入。

悬念导入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利用悬念激发人的好奇心,引发思考,启迪思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悬念总是出乎人们意料,或展示矛盾,或使人困惑,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想尽快指导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悱”状态。教学案例如下:

一位语文教师在执教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时,就是先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布满疑团的故事。

教师:“李白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可是他上过一次当,受过一次骗。”

(悬念已成。)学生:“上的什么当?他还会受骗吗?”

教师:“这个骗他上当的就是汪伦。”(同学们面面相觑,悬念更悬。)教师:“汪伦是安徽泾县的一位隐者,他非常喜欢李白的诗,崇拜李白的为人,知道李白爱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还了解李白„三山五岳寻芳遍,一生爱把名山游”于是写信给李白,信中说: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千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师将“桃花”和“万”字写在黑板上。)教师:“李白和汪伦素不相识,接信后,连忙赶到汪伦那里,汪伦解释道:

„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没有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一万家酒店。”

教师在黑板上“桃花”后加一“潭”字,在“万”前加一“姓”字,这里就反转突变了。

教师:“后来,李白与汪伦谈论得很投机,李白离开时,汪伦送了马和布,还同村里人一同送行,李白很受感动,就写了这首诗。诗末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要是不上当,就没有这首好诗了。”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故事听懂了,诗也记得了。

创设悬念要恰当适度,应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设置,不悬则无念可思,太悬则望而不思。只有巧妙而适度的创设悬念,才能使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去思、去探、去说,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

(五)经验导入。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自然地导入新课,鼓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案例如下:

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老师:冬天,同学们的手被冻得发疼,这时候就会搓搓手,搓手有什么效果呢?学生:手发热,暖和。

老师:为什么搓搓手会暖和?接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做功和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

(六)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是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根据学生学习之始的心理活动特征,在学习某些章节的开始,可由老师演示一系列实验。设计演示实验可从已知实验人手,向本章涉及的未知实验过渡,尽量挖掘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通过大量的声、光、电、味等使学生在学习之始便在感官上承受大量刺激,获得大量感性信息,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题,在一系列的是什么、为什么的启发下,促使学生有条理地思索问题。这样在某些章节学习开始时,巧布疑阵、设置悬念,就会使学习明确目的、增强动机,起到“激其情、引其疑”的作用。

(七)歌曲导入。

在课堂开头让学生欣赏英文歌曲或童谣,颇受学生喜爱。它既能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又能使学生在歌词中发现该课教学重点所在,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如教birthday一课时,先让学生听听唱唱“happybirthdaytoyou”,自然而然进入了角色。

(八)故事导入。

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各学科的发现史和发明史中,充满了动人的故事。中外史实中,妙趣横生的典故更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寓教于趣之效。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幽默、诙谐的故事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教学案例如下:

讲授《不求甚解》时,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老太太做寿,满堂儿孙、亲戚朋友都纷纷送礼、问候。但有位客人没有买礼物,觉得不好意思,就提议做一首诗来祝贺。众人都很高兴,客人便吟诵起来:“这个婆娘不是人!”

大家听了很震惊,都斥责这个人胡言乱语。客人说:“别急,请听下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好!好!众人转过了神,夸赞起来。客人又道:“儿孙个个都是贼!”

这下老太太的儿孙可不干了,围过来要揍他。客人又说:“别忙——盗得仙桃庆寿辰!”

儿孙一听又乐了,众人都赞扬这首诗得好。这个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如果只看到第一句或第三句就认为是在骂人,便会误解。只有四句一起看,才发现是好诗。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妄加判断,而应该“不求甚解”(即把握大意和梗概)。下面就来学习课文《不求甚解》。

(九)事例导入。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人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

(十)直观导入。

包括两类:实物导入与电教媒体导入。

利用实物、教具引导学生直观观察、分析,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法。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例如,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导入,可以让学生观察模型及其侧面展开图,进而引导学生导出计算公式。

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既有声又有像,形象、直观、生动、新颖、有趣,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录音机教学,先放录音让学生听,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很好的效果。运用投影仪、多媒体既能节约时间,又形象直观,并且还有动态功能。

(十一)问题导入。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导入是指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虑,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问题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由教师提问,也可以由学生提问;可以单刀直人,直接提出问题,也可以从侧面提问设置悬疑;可以由直接问句形式来呈现,也可以由“谜语”等形式来呈现。教学案例如下:

教师:同学们,咱们班最近参加了拔河比赛,你们说,拔河,从拉绳来看,赢方一端的拉力大,还是输方一端的拉力大?学生们先是一愣,接着争先恐后地回答:赢方一端的拉力大!教师:不对!拉绳上两端的拉力一样大!学生:为什么?为什么?(同学们睁大眼睛惊奇地问道。)教师:因为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一定律。

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使学生暂时处于一种“愤、悱”状态,并且要以疑激思,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

1.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参考答案】:我读的是师范类的专业,当一名优秀的老师是我最大的愿望。现在公司之类的工作不够稳定,教师稳定性比较高,尤其是好的学校很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所以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参考答案】:我最崇拜的教育家是素有英语教育界泰斗之称的--张道真。我之所以崇拜他,原因有三。

第一高尚的人格魅力。76岁高龄的张道真教授,在国内外英语教育界享有盛誉。他把毕生的经历都献身于教育并研究教育,正是他带领着我们走着英语教育改革的每一个步伐!第二科学、实用的英语教学方法。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状态。而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第三严谨治学的思想前瞻性。张教授提倡考试要改革,听说与读写,二者并举,甚至听说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思想深邃的张道真教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思想,征服了我,我要秉承他老人家的思想和态度,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之路上,默默奋斗,勇敢向前,创造英语教学的辉煌,是我学习的榜样!3.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参考答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生动活跃的教学法是我赞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用一些平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来跟学生解释,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如果用得好了,用得恰当可以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4.为什么学生会偏科?【参考答案】:学生偏科有很多因素,我着重从以下三点来分析,第一兴趣,第二环境,第三老师。如果具体分析,第一兴趣,学生因为兴趣爱好不同容易出现偏科现象;第二是环境,低年级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周围同学经常在一起讨论的科目会影响自己对某学科的偏好。第三老师,部分学生因为某科老师而出现偏科现象。当然也会有其他因素。回答完毕。

5.做好一名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参考答案】:做一名好老师除了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之外,老师拥有开朗的个性,良好的品德,比较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

6.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赞同。教学方法因人而宜,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方法,但要适合个人,这就是贵在得法。教师备课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校条件等,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因校制宜、因时制宜,灵活、恰当地借鉴和选用国内外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并善于探讨、实践,教学其实就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过程。

7、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参考答案】: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这些常见问题如果考生在考前没有经过准备,面试时难免会有疏漏,目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机会的宝贵自不必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考生在备考阶段对这些常见问题的充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是确保考生取得好成绩的好方法。

8、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参考答案】:以小学生为例,一般而言,凡是引起小学生强烈情绪体验,易于理解的事物记忆较快而且记忆保持时间也较长。一般来说,低年级小学生主要采取机械识记的方法,中高年级小学生比较多地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抽象逻辑思维欠缺,对学习材料不易理解,也不会进行信息加工,因而在学习功课时较多地运用机械识记。到了中高年级,由于他们知识经验日益丰富,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在学习活动中运用意义识记的比例逐渐增大。一般来说,小学生回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对外在线索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小。

老师可采用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一是采用动机诱发的方法,动机诱导法是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基础;第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也是老师授课通常使用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好的可以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方法;第三具体知识记忆方法的指导,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善于摸索、总结具体知识记忆的规律,帮助学生找到快速记忆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关键。以上是三种方法的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

课辅导招生程。

【统考】2015年教师资格证辅导课。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十八

结合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面积的含义,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为后面的面积单位做好铺垫。

(二)过程目标。

通过观察、重叠、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从实际生活中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

(三)情感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

认识面积,知道面积的含义,建立面积的'概念,能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理解面积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

二、操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初步认识面积。

1.认识物体的表面的面积。

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课桌面,这两个面哪个大?哪个小?

摸文具盒的上面,橡皮的正面,哪个面大呢?

引出:物体的表面就是它们的面积。

看一看1元硬币与1角硬币的大小。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课件抽象出面积)。

这些图形都是封闭图形,也就是说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

(出示课件:缺角的长方形)。

师:这个图形的面积在什么地方?它不是封闭图形,没有面积。

(二)进一步认识面积(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1.探密游戏。

2.小组合作探究、汇报。

小组成员到投影前展示自己的方法。

(课件出示)游戏的秘密。

原来是智慧老人,为我们带来一个宝盒,猜猜里面装着什么?学生猜。

打开看看是什么?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已接近尾声,谈谈自己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吧?

2.课本第50页“练一练”第5题(2)。

“面积”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面积”概念。

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万能篇十九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面试试讲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形式。面试试讲可以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最近,我参与了一次小学数学面试试讲,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将从试讲选择、教学设计、语言表达、互动方式以及教学感悟这五个方面,总结一下自己的试讲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试讲选择是成功试讲的基础。对于小学数学试讲来说,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试讲内容,并与年级和教材相适应。在选择试讲内容时,我会考虑到该内容与学生的先验知识的对接程度,教学难度,以及教学形式等因素。在试讲的时候,我选择了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相同与不同”的内容。这个题目既容易理解,又有趣味性,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其次,教学设计是试讲的核心。选择好试讲内容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记忆知识点。因此,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引入部分、讲解部分、练习部分和总结部分。在引入部分,我通过举例子、提问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讲解部分,我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每个概念。在练习部分,我设计了一些操作题和思考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总结部分,我对本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再次,语言表达是试讲的重要环节。在试讲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也被看做是一个教师是否能够清晰地传达知识内容和思路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试讲中,我注重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教学。我注意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能让学生专心听讲。此外,我还善于使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这些举措使得学生更容易消化和吸收所讲内容。

然后,互动方式对于试讲也至关重要。互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重要途径。在试讲中,我采用了多种互动方式,如提问、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等。通过这些互动方式,我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互动也能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和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最后,这次试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学感悟。通过试讲,我意识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启示者。试讲过程中,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另外,试讲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过程需要灵活应变,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的指导。

总之,这次小学数学面试试讲不仅加深了我对教学方法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通过合理的试讲选择、教学设计、语言表达,互动方式以及获得的教学感悟,我相信我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25388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