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需要体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一
变?――!
教师个案:
金鱼图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万水杯图。
水不会漫出来伊琳娜(不同意)水漫出来了。
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作业布置:搜集科学家的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的生活与学习有何指导意义。
课后反思: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如果我们教师只停留在“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定位上,显然过于肤浅。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权威。”然后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也是动手做做看的前提,发明创造的关键!也是现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质啊!我们天天喊着“尊重学生”,我们可以潇洒地把课堂对学生拱手相让,可以允许学生自选作业……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们老师对教材没有深层的处理,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养的机会啊!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题、提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质问语气的句子。
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玻璃杯,一条鱼。
教学过程:
一、初读设疑,激发兴趣。
师:你们平常在家都自己动手做过什么吗?
生自由答。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动手的课文。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范读课文。生给课文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生分段朗读。
生:好。
全班齐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勾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学生学完以后)谁来读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生:(一名男生站起来大声朗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不仅找得正确,而且读得流利,声音也响亮,真不错!那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样回答的呢?请两个小朋友读一读。
师:其中有一个小朋友不相信他的话,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是谁呢?
生:伊琳娜。
师:请女同学把第四自然段读一读。
并请一生读妈妈的话。板书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师:那伊琳娜是怎么做的呢?用线画出来。
三、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师:那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百说不如一做,让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生:(兴奋地齐答)水溢出来了!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很高兴,知道了朗志万说的话是不对的。
生乙:通过做实验,我知道了如果自己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要做实验。
请同学们再读第五段。体会惊讶的语气。
师:我们看谁读得最好,就请他再上来做一做。
生读,并请他上来再做实验。
四、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生用生气的语气读。)。
(师表扬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他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读出了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生:齐读这句话。
同桌互相交流,怎么样理解这句话的'。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分角色朗读。
说说写写:
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生展开想象,自由回答。
师总结。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师: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名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向生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
生:自由发表对论断的看法(气氛十分热烈)。
师:看来,对这个论断,大家都有疑问,用什么方法解决现在的疑问呢?
生:做实验!
生:(迫不及待地)想!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自己查找资料,找到答案后来告诉老师好吗?
教学反思:
该课整体效果不错,学生和老师配合得十分默契,突破了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中心,从而懂得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但也存在的不足是,重点段的朗读要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要加强,教师在上课期间没有组织教学,要加强。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三
3、会写“哄、喝”两个生字,并掌握如何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
1、杯子、水、尺子、鸡蛋;
2、课件;
3、奖状、王冠、生字卡片。
1、铅笔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发明了自动铅笔;扇子扇风很费力,于是人们发明了电风扇、空调。每一种发明和发现,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
1、评选“故事王”,教师出示王冠,并说明评选要求。
2、指名讲故事。
3、全班投票评选“故事王”,并授给王冠。
4、教师出题:我会连,学生思考后发言,并说明为什么这么连。
5、出示插图,观察表情,给伊琳娜配音。
6、指名表演,并请大家给表演者配音。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出示问题:把尺子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从杯子外面你会看到:
a:尺子和尺子上的字变大了;
b:尺子和尺子上的字不变。
2、学生选择,把奖状发给动手做的小朋友,并鼓励大家向他学习。
3、学生实验,提出要求。
4、汇报观察结果。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四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1、 识字写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杯子,金鱼。
1、谈话:小朋友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评价。)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伊琳娜”,生读)。伊琳娜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生齐读课题。
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自主识字。借助拼音识字,选择恰当的方法记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
3、合作识字。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已经记住的生字。
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
4、全班交流。
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
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
还有哪些字记不住?
引导:
学生再次观察难记的字,发现规律。
抽读生词,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
小结:只要仔细观察,再难的字都能找出记的好方法来。以后小朋友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来记生字。
5、指名分段读课文。认真听,注意别人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有什么不足需要提醒。
1、默读课文,用“ ”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2、指名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这段话,指导读出问话的语气。
3、讨论: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和身边的伙伴交流。在全班发表意见。
1、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 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口头扩词。
3、 指导生字书写。“我教你写”
你认为哪些生字难写?
对于同学提出的难写的字,你怎样教大家写好?(发挥学生主动性,在互教生字书写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规律)
4、书写生字,互评互改。
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文中的几个小朋友是怎么想的,谁的答案对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1、 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 回忆课文内容: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什么问题?
指名答后,出示这段文字,齐读。
过渡:上节课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几位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1、 分组学习,提示步骤:
组内成员分段读课文,了解文中小朋友的看法。
说说他们的意见,分角色朗读。
你同意谁的.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2、 交流意见,朗读体会。
重点引导:
做实验验证伊琳娜的话。
朗读第六自然段伊琳娜的话,想想她为什么生气。
朗读第七自然段朗志万的话,想想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理解朗志万的用意,知道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不要迷信权威,遇事应动手实践。)
3、 分角色朗读课文,想:课文里的小朋友你喜欢谁?为什么?
1、 引读重点句段,再次强化理解。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生读问题),伊琳娜在妈妈的引导下亲自做了实验,发现结果和朗志万说的完全不同,于是她生气地问朗志万——(生读问话),朗志万听了反而哈哈大笑,说——(生读朗志万的话)。”
2、 启发想象:伊琳娜听懂了,也高兴地笑了。想一想,她会说什么?思考后自由发言。
3、 练习写话:把你想到的话写下来,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
1、 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讲给父母或伙伴听。
2、 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还可将放入水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漫出水的多少和物体的什么有关。
3、 与伙伴合作编演课本剧。
(至少选做一项)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五
学习目标:
会认“朗”等10个生字,会写“另”等9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讥评价)。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说“伊琳娜”)“伊琳娜”在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
2)自主识字: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对自己认为难记的字,想办法把它记住,把不好记的字标出来。
3)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介绍自己是怎么记字的;讨论不好记的字怎样把它记住。
4)全班交流:全班齐读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自读课文,用“——”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1、复习。
2、导入:孩子们,谁来告诉大家,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朗志万的问题,生齐读)。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
2)想想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问题是怎么想的?用笔勾画出来。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符号。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4)老师巡视指导。
5)交流体会:老师重点引导体会句子中带横线的部分,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4、拓展课文内容。
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你想这时他可能会说些什么?
1)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2)鼓励学生把自己说的话试着写下来。
3)老师小结。
5、巩固生字。
做组字游戏,出示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学生进行组词竞赛。
6、课外作业。
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把放入手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满出水的多少与放进物体大小有没有关系。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六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复述。
难点:理解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2、解释题意。
动手试一试里的试,意思是尝试、试验的意思;试一试是尝试一下;动手试一试是动手做一做,看结果是什么样的意思。动手做和动脑子想应当结合起来,但有时要强调动脑子想,而有时就要强调亲自动手做。这篇课文就是强调要亲自动手做。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标好节号。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本课的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实验觉得漫问题正确科学家。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卡。
另丽夫试一试如果只有著名。
(2)指名读生字词,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另:另外。问题:要解决的疑问。觉得:感觉到。正确:对。
科学家:作科学研究工作有成就的人。
(4)抽词卡让学生读。
3、个人练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教认新偏旁。
五、布置读课文,思考问题。
1、科学家做了什么实验?提了什么问题?两个同学怎么回答的?
2、玛利亚作了什么是实验?提了什么问题?科学家怎么回答的?
3、玛利亚后来成了什么样的人?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提问上节课留的思考题,依次指名回答。
二、精读训练。
1、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五六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
2、依次进行讲读。
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问:第一段讲了什么?
(3)第二段有几句话?每一句分别说了什么?这是为什么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4)第三四段说了什么?
(5)看图回答问题。
图上画有几个人?他们是哪些人?桌子上摆着什么?科学家的手势说明他在说什么?
(6)小结:这部分讲科学家做实验、提问题,两个同学分别作了回答。
第二部分:
(1)指名读。
(4)小结:这一部分讲的是玛利亚作了试验,向科学家提出问题,科学家作了回答。
(5)齐读第二部分。
三、布置再读课文。
1、思考: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体会、收获?
2、照课文习题三的要求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讲训练。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说了什么?
3、简介居里夫人。
4、为什么这篇课文最后要写这一句话?
三、总结。
这篇课文说的是居里夫人小时侯学习有疑问就亲自做试验,得到正确的答案。说明了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个道理。你们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可以自由谈谈。
四、朗读指导。
五、复述指导。
1、揭示复述提纲以启示学生复述的顺序。
2、利用板书,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串连。
3、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4、同座二人交替复述,互提意见。
六、作业练习。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科()如()另()。
种()和()只()。
2、用如果……就……、只有……才能……各说一句话。
3、听写:有些问题……正确的答案。
4、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七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1.自主识字。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识字方引导。
(1)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2)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4)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5)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进行写字教学时,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示范后,先让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位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来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边原来不是“良”!“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给以鼓励、总结、概括,再引导学生书写。
1、复习生字,继续学习本课,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提问。
2、“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自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
1、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2、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主读书思考。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好小朋友、妈妈说的话。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4、读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说说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教师提示下面几中理解引导学生讨论。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5、再整体读课文,想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以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积累自已对自已有帮助的词和句。
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八
生1:朗志万,伊琳娜。
生2:朗志万,伊琳娜。
师:男(女)生读。
(男女生分别读)。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他们有关。(边说边板书课题)大家一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他们究竟有什么故事呢?大家赶紧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师: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把课文读通、字音读准。
(生自由读课文)。
师:(出示写了生字词的小黑板)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请2-3名同学上台带读)。
师:对于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1:我知道把“哄”的口字旁换成“氵”,就是洪国华的“洪”。
生2:我提醒大家,“鳞”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啦!
……。
师:把拼音去掉,还能很快地读出生字婴幼儿?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师:小火车开得又好又快!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教学反思:生字的出现应视具体课文而有所不同,本课生字不是很多,可以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出现生字,让同学在具体语境中同学字。这样课堂效果会更好。)。
生:课文有7个自然段。
师:分别请7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考虑: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生读完后)。
师:听了之后,你最欣赏谁的朗读?
生1:我觉得张卓然朗读得好,字音很准,也很有感情。
生2:我觉得李怡轩读得很通顺。
生3:郭梓峰读错了一个字。
(教学反思: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请同学读课文时可以在一小组开火车读,不必指名读。同是注意评读的指向性:字音是否准、语句是否通顺。)。
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那课文讲了件什么事?谁能简单地说一说?
生:课文讲了科学家朗志万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问题,其他小朋友都没做,只有伊琳娜动手做了做,发现科学家说错了。
师:你概括得真好!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科学家朗志万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请2-3读)。
(教学反思:朗志万提的问题同学找到读一遍即可此处不需做朗读指导。)。
师:对于这个问题,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生1: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生2:还有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同学开始只找到了这两个)。
师:文中就是两个小朋友吗?
生3:不是,还有伊琳娜。她觉得他们都没说对,回家问妈妈,妈妈让她动手做做,然后她就做了,发现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师:我们先来看看前两个小朋友说的。(生找到第2、3自然段)哪个小朋友来读读他们说的话?(请2生读)。
师:他们在说这话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
生1:他们想一定是金鱼把水喝到肚子里去了。
生2:他们想金鱼身上有鳞,水不会漫出来。
(同学回答与预设不符)。
师:给他们提问的是谁?
生:科学家朗志万。
师:一般科学家说的话,人们会怀疑吗?
生:不会。
师:这两个小朋友也认为科学家的`话是_____(生补充:对的)。
师:那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些话?
生1:觉得他说的就是对的。
生2:很肯定的。
师:谁能用肯定的语气来读读这两个小朋友说的话?
(请2-3生读、分角色读)。
(教学反思:低年级的朗读指导,应引导同学从文本中、关键词句中获得感悟,这样的朗读指导才干让同学具体可感。而不需去挖掘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层的东西。)。
师:听了这两个小朋友的话,你想说什么?
生1:我觉得鱼身上的鳞和水会不会漫出来好像没有关系吧。
生2:我也觉得他们没说对,可也说不出为什么。
生:第4、5自然段。
师:谁来读一读?
(请1生读)。
师:当伊琳娜把自身的疑问告诉妈妈时,妈妈怎么说的?
生:不能光想,你要动手做做看。(师顺势出示妈妈说的话)。
师:话中的“光”字,你能换成另一个字吗?
生:只。
师:说完整。
师:不能光想,那要不要想?
(有几个同学摇了摇头)。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九
1、学习本课认读生字10个,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
教师准备两个玻璃杯,小石块、小金鱼;
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2、对,有一位小朋友就是这么做的,他是谁呢?谁来叫一叫她的名字?出示生词卡伊琳娜。他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呢,谁能在书上找到这个自然段读一读,谁读得既通顺又流利,老师就让他上来做这个实验。
3、请同学做实验。
二、朗读感悟。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里讲了一件什么事?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
2、出示多媒体生字词。
先请一位学生带读,然后去掉拼音齐读,再只留生字让学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字并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和书本。最后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连词齐读。
三、练写生字。
1、老师用动作引出漫字,让学生说出此字特点,并找出左窄右宽的其他四个字:提、哄、喝、骗。老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分析。
2、学生练习写字。
四、再读感悟。
1、老师提问:听了朗志万的话,伊琳娜的想法和做法与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答案。
3、多媒体出示这两个自然段,学生读一读。
4、伊琳娜知道了答案后是怎样做的,请你在书上找到答案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语句,学生仔细体味应该怎样读,学生自由地读。
5、请你想一想,朗志万是不是在哄骗小朋友呢?
多媒体出示语句,学生再仔细体味应该怎样读这句话。
6、开动脑筋想一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德华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五、总结拓展。
多媒体出示画面文字我来做一做:生活中你有那些事是通过亲手做得到结果的?
朗志万伊琳娜。
动手做。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
1.通读全文,正确辨析字形、掌握生字词。
2.理解朗志万所说“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有是对的。”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3.指导学生从伊琳娜的实验中来体会动手实验的好处并适时引导学生学习好善于动脑、动手、讲求实践真理的好品质。
重难点、关键。
1.理解科学家朗志万话中的含义。
2.培养学生勤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课时划分:一课时。
预习作业。
1.通读感知全文、自学生字词。
2.收集有关实践出真理的名人事例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启发:大家还记得《小马过河》的故事吗?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a:讲了小马开始不敢过河,其后经过自己实践终于过了河。
生b: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都要亲自试一试才知行不行。
……。
过渡:说得真好,小马正是在妈妈启发下才明白了这个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新课的主人公伊琳娜也正是一位爱动脑,求真知的孩子,我们就来看看好是怎么做的。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感知全文,疏通生字词。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引导借助字典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读准字音。
2.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协作完成。
漫出:流出来,过多了。
鳞:鱼类身体上的一块块小鳞片。用于护身游动时使用的。
哄骗:欺骗,瞎起哄。
3.着重指导个别易错字形。
鳞:左右结构,右下角为“夕”与“”。
漫:换部首比较“慢、蔓”。
娜:换部首比较“哪”。
4.师范读全文。
5.分角色朗读全文(女生读伊琳娜语言,男生读朗志万语言)。
三、再读课文,讨论理解。
过渡:大家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朗志万出难题考同学们。
启发:说得真好,朗志万出了一道什么样的怪题?
生:杯里放一条金鱼为什么水不会漫出?
过渡:朗志万为什么要提出这道怪题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2~7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1)朗志万提出这道题后同学们怎么做?伊琳娜又是怎么做的?
(2)结果一样吗?从伊琳娜的言行中你们明白了什么?
(3)朗志万的话是什么含义?
2.分小组讨论、交流。
师相机适时巡视、指导。
过渡:刚才大家都讲座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自由作答,你读懂什么内容大胆讲。
3.生自由汇报。
生a:老师我想解答第一题,同学们都纷纷猜测是由于鱼鳞起作用或者是金鱼把水喝了才会让水不漫出。而伊琳娜却不赞成,她经过妈妈提示后亲自做了实验来证明。
启发:说得真棒,还有谁来说。
生b:老师,我从伊琳娜的行为中知道了如果遇到难解的问题。只要我们肯实践还是可以得到真理。
生c:老师,我知道了无论什么事都不能盲听盲信,有疑问时要勇于实践获取真知,就像小马妈妈说的“凡事都要试试才行”。
……。
小结:大家都说得真好。的确,当你有疑问或遇到疑难问题时不可偏听偏信,而应该用实践来检验。
4.出示朗志万的话,齐读。
启发:朗志万最后对伊琳娜所说的话是什么含义?
生a:我从他话中明白了只有亲自实践后才能知道真相到底怎样。
生b:我从中明白了不能因为他是某个名人而认为他们的话都对而全信,应当凭着自己的头脑,用实践来检验才会得到真理。
四、延伸教育。
1.生自由讲述收集的小故事。
2.你们从这些小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今后遇到问题你们会怎么办?
生a:我也要像伊琳娜那样多动脑、动手。
生b:我会亲自去做做。
生c:如果不能亲自做,我也要找有关资料来证明。
……。
五、总结。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一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1、 识字写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杯子,金鱼。
1、谈话:小朋友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评价。)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伊琳娜”,生读)。伊琳娜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生齐读课题。
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自主识字。借助拼音识字,选择恰当的方法记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
3、合作识字。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已经记住的生字。
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
4、全班交流。
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
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
还有哪些字记不住?
引导:
学生再次观察难记的字,发现规律。
抽读生词,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
小结:只要仔细观察,再难的字都能找出记的好方法来。以后小朋友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来记生字。
5、指名分段读课文。认真听,注意别人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有什么不足需要提醒。
1、默读课文,用“ ”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2、指名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这段话,指导读出问话的语气。
3、讨论: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和身边的伙伴交流。在全班发表意见。
1、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 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口头扩词。
3、 指导生字书写。“我教你写”
你认为哪些生字难写?
对于同学提出的难写的字,你怎样教大家写好?(发挥学生主动性,在互教生字书写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规律)
4、书写生字,互评互改。
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文中的几个小朋友是怎么想的,谁的答案对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1、 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 回忆课文内容: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什么问题?
指名答后,出示这段文字,齐读。
过渡:上节课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几位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1、 分组学习,提示步骤:
组内成员分段读课文,了解文中小朋友的看法。
说说他们的意见,分角色朗读。
你同意谁的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2、 交流意见,朗读体会。
重点引导:
做实验验证伊琳娜的话。
朗读第六自然段伊琳娜的话,想想她为什么生气。
朗读第七自然段朗志万的话,想想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理解朗志万的用意,知道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不要迷信权威,遇事应动手实践。)
3、 分角色朗读课文,想:课文里的小朋友你喜欢谁?为什么?
1、 引读重点句段,再次强化理解。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生读问题),伊琳娜在妈妈的引导下亲自做了实验,发现结果和朗志万说的完全不同,于是她生气地问朗志万——(生读问话),朗志万听了反而哈哈大笑,说——(生读朗志万的话)。”
2、 启发想象:伊琳娜听懂了,也高兴地笑了。想一想,她会说什么?思考后自由发言。
3、 练习写话:把你想到的话写下来,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
1、 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讲给父母或伙伴听。
2、 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还可将放入水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漫出水的多少和物体的什么有关。
3、 与伙伴合作编演课本剧。
(至少选做一项)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二
1、认识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题、提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质问语气的句子。
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
教师准备一个玻璃杯,一条鱼
师:你们平常在家都自己动手做过什么吗?
生自由答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动手的课文。
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7、动手做做看
师范读课文。生给课文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生分段朗读。
生:好
全班齐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勾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学生学完以后)谁来读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生:(一名男生站起来大声朗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不仅找得正确,而且读得流利,声音也响亮,真不错!那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样回答的呢?请两个小朋友读一读。
师:其中有一个小朋友不相信他的话,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是谁呢?
生:伊琳娜。
师:请女同学把第四自然段读一读。
并请一生读妈妈的话。板书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师:那伊琳娜是怎么做的呢?用线画出来。
师:那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百说不如一做,让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生:(兴奋地齐答)水溢出来了!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很高兴,知道了朗志万说的话是不对的。
生乙:通过做实验,我知道了如果自己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要做实验。
请同学们再读第五段。体会惊讶的语气。
师:我们看谁读得最好,就请他再上来做一做。
生读,并请他上来再做实验。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生用生气的语气读。)
(师表扬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他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读出了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生:齐读这句话。
同桌互相交流,怎么样理解这句话的。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分角色朗读。
说说写写:
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生展开想象,自由回答。
师总结。
师: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名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向生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
生:自由发表对论断的看法(气氛十分热烈)
师:看来,对这个论断,大家都有疑问,用什么方法解决现在的疑问呢?
生:做实验!
生:(迫不及待地)想!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自己查找资料,找到答案后来告诉老师好吗?
该课整体效果不错,学生和老师配合得十分默契,突破了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中心,从而懂得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但也存在的不足是,重点段的朗读要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要加强,教师在上课期间没有组织教学,要加强。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三
1、理解课文注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不能光想,你动动手做做看的体会。
2、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1、熟读课文,懂得遇事不能广听别人说,还要亲自动手做才能弄清事物真相的道理。
2、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
投影仪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当你遇到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动手做做看》,看看文中的伊琳娜是怎么对待不理解的问题的,对你可能有启发。齐读课题。
(二)回忆读懂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知道大概内容。
2、读阅读提示,做到心中有数。
3、带着问题读,逐一解答。
(三)学习新课
1、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
(1)是什么原因促使伊琳娜动手做实验?
(2)伊琳娜做实验的结果怎样?看到这样的结果她又是怎么做的?
(4)你是否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并说出理由。
(5)从伊琳娜动手做实验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共同讨论。
(1)阅读课文,订正读音,哄是多音字。
(2)指名朗读课文,评读。
(3)理解词语。
奇怪:奇异,不平常。
哄骗:说假话骗人。
3、讨论交流思考题。
(1)是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一个奇怪的问题,让伊琳娜产生疑问,而妈妈的话又促使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实验。
(2)伊琳娜做实验的结果与科学家朗志万说法不一样。看到这实验结果伊琳娜很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
追问:伊琳娜为什么生气?(认为朗志万是在哄骗小孩)
(3)科学家朗志万明明知道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可他却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朗志万这么说的目的是想让伊琳娜等小学生,遇事要动脑筋,不要广听别人的,要动手做一做,从实践中得出结论,而不是要哄骗伊琳娜等小学生。
(4)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理由是:实践出真知。科学家也是人,而不是神。
(5)学生甲:遇事不要慌张,要动脑筋。
学生乙:遇事不能光听别人的,还要自己亲自实践。
投影出示:(用幻灯片出示)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追问:为什么朗志万哈哈大笑地说?伊琳娜听了高兴地笑了?
(一方面朗志万的做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伊琳娜理解了朗志万的做法,因此他们都笑了。)
(四)总结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伊琳娜动手做了把金鱼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里,水照样溢出来这个实验)
2、分角色朗读课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四
课文主要写伊林娜在朗志万的启发和鼓励下,通过亲自,终于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不盲从,勇于实践。文章情节简单,但却富于情趣;语言平实,却给人以启迪。故事紧紧围绕伊林娜的情绪变化顺势展开,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读书探究的欲望,唤起学生的科学意识。对于这一生活细节,孩子们有过想法但没有实践经历,强烈的好奇心会趋使他们兴趣盎然的走进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反思,从而积淀成科学素养。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确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熟读课文,给生字标音,组词,并画出文中词语。 2、画出文中不懂的地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五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依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依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朗志万和依琳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
课后“说说写写”中学习伙伴的话,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学会思考,把读、思、说、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时,可以在读中思考,想好再说,说后再写;也可以在读中思考,想好就写,写完再说。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学习生字,导入新课。
1、同学们,平常都是老师教你们认识生字,今天老师想让你们自己学,你能想办法记住这些字吗?(出示带拼音生字)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等会看看谁读得最准,记得最牢。
2、检查交流(指名读――交流记忆方法――读词卡)。
侧重分析:
漫:联系朱云漫的名字;换偏旁“慢”字。
填空:
(1)老爷爷(慢慢)地走;
(2)水满了,从鱼缸里(漫)出来;
(3)发大水了,河水(漫)过了小桥。
鳞:想像记忆。
形声字:琳、娜、唉、哄。
骗:换偏旁“篇”,组词:哄骗、欺骗、拐骗、蒙骗。
3、看,积极动脑筋,靠自己也能记住这么多生字。是啊,(出示单元提示,齐读)。我们将在这个单元里学习和动手、动脑有关的课文。今天先来学《动手做做看》。
二、初读感悟,梳理脉络。
2、谁愿意展示你的朗读水平呢,请举手!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描写伊琳娜心情的句子。
3、交流,随机出示句子并板书(生气、高兴)。
(1)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2)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三、学习1-6小节。
1、到底朗志万提了一个什么问题,让伊琳娜这么生气?
2、(出示第一段)自由读-指名读-谁能模仿科学家的口气读。
引读:面对这样的问题,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了。”只有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说:。
3、请你学着妈妈的语气说。
3、伊琳娜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用横线、波浪线划出来。
4、朗读交流,体会伊琳娜由惊讶变生气的心情。
引导重点句:
“哎呀”:看到水漫出来,伊琳娜的心情会怎样?(奇怪、惊奇)。
越想越生气:如果你是伊琳娜,你的心里怎么想?带着埋怨的心情,伊琳娜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指名读伊琳娜的问句,从评价中引导学生用上适当的语气朗读。
如:你扮演的伊琳娜确实很生气,但是她是不是就很生气的责怪老师呢?(没有,因为她用了“您”。)对,即使对别人有不满,也要尊重别人,看来伊琳娜不仅会思考,还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
三、存疑小结。
这一会儿伊琳娜还是很生气的,是什么使她高兴地笑了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写字。
题、提:组词比较,分析字形、结构不同。
另、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词语。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手做做看》,我们知道了朗志万向小朋友们提了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装进金鱼也不会漫出来),伊琳娜经过实验发现(其实是会漫出来的),她感到很生气。后来(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第7小节:高兴。
1、自由读,思考。
2、指名读,说体会。
3、模仿朗志万读。
4、写话后交流: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她可能会怎么说?
三、回归整体,朗读表演。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展示分角色读课文。
四、总结拓展。
1、拓展介绍“哥白尼和太阳中心说”
2、读了课文,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3、交流自己写的想法。
五、写字。
六、作业套餐:
1、必做题:分角色朗读或感情朗读课文,听写词语。
2、选做题:
(1)看——推荐阅读《100个科学家的故事》(学校图书馆里有)。
(2)讲——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3)找——查一些资料,去了解了解伊琳娜。
教后随笔: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定位上,显然过于肤浅。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权威。”然后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六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一只杯子里装满了水,我在上面放上一张纸,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撒出来。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出示课题《动手做做看》。
二、自由读课文质疑。
1、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了吗?动手做了吗?读读课文,看看伊琳娜是怎样做的。
2、提出不懂的生字词或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1)字词:
鳞(l0n):鱼类、爬行动物或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由角质组成。
哄(h%ng)骗(pi4n):用假话或手段骗人。
(2)理解难句:
“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是科学家朗志万的话,意思是朗志万不是真的哄骗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教育学生不要轻易地相信权威,凡事要亲自动手做一做。
三、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默读思考。
(1)课文中哪部分写了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2)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3)伊琳娜是怎么说的。
(4)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2、汇报:
课文(第1-3自然段)科学家提出为什么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放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的问题。
(第4-5自然段)写了伊琳娜亲自动手做实验,发现科学家的话是错的。
(第6-7自然段)写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明白了他这样做的目的。
3、学了“动手做做看”你明白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
本文通过写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实验,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我们不要轻信权威,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想,多动手做。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
教学准备:卡片,图片,古筝曲.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吗你动手做了吗(学生说自己的做法.)。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鳞()哄()骗()。
2.理解词语.
哄骗:用假话或手段骗人.
漫:水过满,向外流.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回到家里动手做实验,实验结果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朗志万知道了,说: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四,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指导阅读第一至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说说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可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2.你觉得朗志万的问题提得怎么样表现在哪儿。
(问题提得很"奇怪".表现在"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可不是这样."意思是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
3.分组思考讨论: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
(一个小朋友说:"这是因为金鱼身上有鳞."另一个小朋友回答.)。
二,指导阅读第四至五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为什么要动手做实验。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2.伊琳娜为什么觉得他们都没说对。
("金鱼身上有鳞,水就不会漫出来"和"金鱼把水喝下去了":都不合乎逻辑.)。
3.做实验,体会伊琳娜看到实验结果后会怎么想。
(实验结果水明明是漫出来了,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科学家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还是妈妈的话正确,不能光想,要动手做做看……)。
三,指导阅读第六至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六至七自然段,画出伊琳娜和朗志万的对话,体会其中的意思.
2.体会伊琳娜话的意思.
(1)出示句子.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您作为一名科学家不应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您本来就知道放进—'条金鱼后,水也会漫出来,还提出这样的问题,哄骗我们小朋友.)。
(2)指导读出生气的语气.
采取学生自己练读,评读的形式完成.
3.体会朗志万话的意思.
(1)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别人的话.对待别人说的话或提出的问题,不光要动脑筋想一想,而且还要动手做一做.)。
(2)指导读出语气.
4.分角色配合读第六至七自然段.
四,小结.
1.读后,你从伊琳娜动手做实验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2.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组内陈述观点和理论,集体汇报.)。
五,实践活动.
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告诉他人.
2,发现他人的过失,有礼貌的指出来.
六,作业设计:。
1,按要求积累词语.
例:越想越生气。
越--越--越--越--越--越--。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伊琳娜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七,板书设计:。
为什么。
变——!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八
一只杯子里装满了水,我在上面放上一张纸,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撒出来。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出示课题《动手做做看》。
1、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了吗?动手做了吗?读读课文,看看伊琳娜是怎样做的。
2、提出不懂的生字词或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1)字词:
鳞(l0n):鱼类、爬行动物或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由角质组成。
哄(h%ng)骗(pi4n):用假话或手段骗人。
(2)理解难句:
“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是科学家朗志万的话,意思是朗志万不是真的哄骗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教育学生不要轻易地相信权威,凡事要亲自动手做一做。
1、默读思考
(1)课文中哪部分写了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2)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3)伊琳娜是怎么说的。
(4)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2、汇报:
课文(第1-3自然段)科学家提出为什么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放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的问题。
(第4-5自然段)写了伊琳娜亲自动手做实验,发现科学家的话是错的。
(第6-7自然段)写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明白了他这样做的目的。
3、学了“动手做做看”你明白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
本文通过写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实验,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我们不要轻信权威,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想,多动手做。
附:板书: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九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凡事都要能自己去思考,能动手的要亲自去感受—下,不要迷信的结论。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物体放入水中,改变水的体积等自然知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玻璃缸、鱼、水。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质疑激趣、实验等。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激趣。
1、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吗?动手做了吗?(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我们来看一看13课,到底是谁在动手做做看,请翻开l3课。
2、听录音,大家边听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标出课文自然段。
3、下面请大家自读课文,看看本页下面的生字。
4、谁能告诉老师,这篇课文有几段?写了一件什么事?(点2-3名)。
“有7段”。写一位叫伊琳娜的小朋友对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于是动手做实验,发现科学家的话是错误的。当再次问科学家朗志万时,科学家告诉她: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是对的。伊琳娜明白了这话的含义。
三、指导阅读第一至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说说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可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2,你觉得朗志万的问题提得怎样?表观在哪儿?
(问题提得很“奇怪”。表现在“如口果放进一条金鱼,可不是这样。”意思是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
3、分组思考讨论: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
(一个小朋友说:“这是因为鱼身上有鳞。”)。
四、指导阅读第四至五自然段。
自读课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为什么要动手做实验?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为什么觉得他们都没说对?
(“鱼身上有鳞,水就不会漫出来”和“鱼把水喝下去了”都不合乎逻辑。)。
3、做实验,体会伊琳娜看到实验结果后会怎么想?
(实验结果是水明明漫出来了,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科学家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哄我们小朋友呢?还是妈妈的话正确,不要光想,要动手做做看……)。
五、指导阅读第六至第七自然段。
l、默读课文六至七自然段,画出伊琳娜和朗志万的对话,体会其中的意思。
2、体会伊琳娜话的意思。
(1)出示句子。
“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您作为一名科学家不应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您本来就知道放进一条鱼后,水也会漫出来,还提。出这样的问题,哄骗我们小朋友。
(2)指导读出生气的语气。
3,体会朗志万话的意思。
(1)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别人的话。对待别人说的话或提出的问题,不光要动脑筋想一想,而且还要动手做一做。
(2)指导读出语气。
六、小结。
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动手实践这一个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懂得自然知识,使抽象道理具体化。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识字,朗读课文。
1、上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很好,不知几位生字朋友是否还认识。
2、好,下面来进行开火车的游戏,请同学们坐好,注意了:火车要开了。
3、老师出示卡片请2—3组学生识字。
4、表现真棒!看来这些生字与大家已成了好朋友了,谁再将课文朗诵一遍?(指名)。
5、分组读。
二、自主合作,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看61页生字。你最会识记哪一个?先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识记方法。
换一换,加一加。
3、(让学生一一说过)今天的生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请看“朗”字,左边不要写成“良”,下面是一点。
学生书写“朗”。
三、组词交流,书写练习。
1、请同学们为今天的9个生字各组2个词,不会的请查字典。
2、谁能把自己组的词读一读?(老师相机纠正不正确的词)。
3、用组词说一句话。
4、请同学们拿出铅笔,把本课的9个生字布宇格里认真书写。
5、老师巡视辅导,发现错误,相机纠正。
四、本课小结:
识字以学生为主体,把多种识字方法运用到认记生字的学习中,让学生学得轻松又深刻。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34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