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牧场读后感(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6 07:25:18
冬牧场读后感(优质16篇)
时间:2023-11-16 07:25:18     小编:灵魂曲

读后感是通过书写的方式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传递给他人,以期引起共鸣和思考。写读后感时可以从书中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哲理等方面展开讨论,彰显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冬牧场读后感篇一

第一次接触《冬牧场》这本书是我高三时在学校的阅览室翻看《课堂内外》时发现的,那杂志节选了几段此书的内容。其中一段我印象很是深刻,《冬牧场》的作者把三遍洗衣服的混浊程度比喻成家常调料,她说衣服洗的第一遍是大酱色,第二遍是老抽色,第三遍是酱油色。我当时看到这一段就觉得这比喻得也太巧妙了吧,忍不住为之叫好。于是我毫不犹豫的下单了这本书。

这本书有两版,第一版的封面为冷色调茫茫大雪中伴有生灵的漫画景,而第二版则为暖色调雪景的实景。李娟的书,正如她名字一般,给人以一种涓涓细流,细水长流之感,书的内容会慢慢的就流进了你的心里。

李娟为了向我们呈现哈萨克民族放牧转场时最真实的景象,她跟随一家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他们一起赶着牛,羊,马群和骆驼在沙漠中走了四五天,在草原上住由经验丰富的牧民挖出来的冬窝子,吃的是奶疙瘩,喝的是大自然的雪水。李娟前几天的吃穿住行很是艰难啊,虽然后面也没好到那里去。但是李娟没有抱怨,她用她温柔细腻的文笔记录下了这一切。她把奶疙瘩的硬说成是陈年奶酪,硬的不近人情,转悲为欢。

这本书里的每个人,每只动物的形象都活灵活现,居麻大哥的破口大骂和责任心,嫂子的勤劳善良,加玛的俏皮爱美,还有邻居家牙牙学语的小婴儿和一只听话的小狗,在荒无人烟的冬牧场只有这两家人挨在一起,大家相互串门,谁家做美食都会相邀共享,逗逗小婴儿,看看因太阳能电量不足所以只能看一会的电视。

荒芜的原野,屈指可数的娱乐活动让雪地里的生活很是乏味。但这样的情况下,一点点小快乐都会被无限的放大,比如采到一袋干净没有泥沙的雪啦,再比如夜晚起夜抬头一望,满眼星河。冬窝子有人来拜访时,那快乐简直直接加倍,每个人都会开心的像过年一样,因为大多数时候的冬窝子是平静而有序的。

我最敬佩李娟的一点就是她能从很小很细微的事情中发掘出很多有趣有智慧的东西,好比如她在书里所这样形容哈萨克妇人饰品“她们枯老而扭曲的双手上戴满硕大耀眼的宝石戒指,这些夸张的饰物令她们黯淡的生命充满尊严,闪耀着他们朴素的一生里全部的荣耀与傲慢”这段话给了我一种茫茫大漠中出现一点绿的生机感和一种对生活的仪式感、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感。

合上这本书时,感觉整个人都刚从书里描写的场景抽离出来,仿佛刚把羊群赶回羊圈,仿佛刚吃完酥油茶,仿佛刚捡完最重要的燃料――羊粪。实不相瞒,当时看完这本书,我真想直接就买票冲进阿勒泰冲进冬牧场去看看这个静谧而美好的地方。

读李娟的书是一种无上的享受,本为消磨时光而来,却无意间真正消磨了时光。李娟把散文写出了诗,却又不像诗那样一本正经。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冬牧场,可娱乐,可休憩,可抬头一望,满眼星河。

冬牧场读后感篇二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冬牧场》,起初是在网上看到柴静推荐,说这本书看得让人心里特别宁静,于是买来看看。

由于我是在牧区长大,岁然是住在县城里,但对于草原、羊群、牧民多少是有一个概念的,因此读这本书时每一个情景都能在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大多数人(也包括我)对与牧民的评价是:不爱干净(不洗澡、不洗衣物、不洗头,总之几乎什么都不知道清洗)、什么都不懂、胡搅蛮缠、身上有膻味等等,总之就是不能与所谓干净人同日而语的。而外地一些更不了解、甚至没见过真正藏族的人,会觉得游牧生活是一种非常浪漫的生活,在草原上可以尽情歌唱、策马驰骋,住着漂亮温暖的帐房,喝着香醇的奶茶,吃着手抓肉,晚上人们围着篝火跳舞,总之就是简单美好的,甚至有时我也会这样畅想一下。

然而读着这本书,内心有愧疚、有心疼、也有无奈。

我默默的在心里忏悔着,曾经对牧民的评价实在不应该。那样的环境中,哪里的条件让人讲究干净呢,喝的水是每天走好远背来的雪化了后的雪水,喝都不够,怎么洗那些东西,何况牧场上整日的和牛羊牲畜打交道,即使一天换一件也是没法保持干净的呀。他们没有蔬菜,没有水果,只能吃着馕、喝奶茶、吃肉等等,总吃这些,身上自然会有牛羊肉的膻气。他们不会讲汉化,因为压根儿就没有那个环境,没有电视,什么也没有,自然无法增长见识。冬牧场上就那么一两家人住在一大块地方,附近都没有人,他们真的会寂寞。

也许有钱的人家会有美丽的帐房,可是事实上有钱的人才不会去放牧,因此游牧的人也没有条件搭豪华的帐房,再说,偶尔一两次喝奶茶、吃手抓、跳舞固然是浪漫的,可天天如此大概又是一种感受了吧,而且牧民们要管理牛羊,修整牛羊圈,哪有那么多时间享受,何况冬天的天气,在冬窝子里都冷到不行,零下四十度的天气,谁有心情去围着篝火跳舞。

很多事情,我们没有亲身经历,便总是幻想着,其实现实中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这本书看到最后,我想起了爸爸。去年暑假我临走前两天,我们很多人去他下乡的帐篷热闹了一天后,大家都纷纷坐车走了,后来最后走的叔叔阿姨说爸爸很难过的说:“你们都走了,我的丫头走了,媳妇儿也走了,我又一个人在这儿了”。妈妈也说:“热闹了一天,大家都高高兴兴的走了,你爸爸又一个人空荡荡的”。当时我特别特别难受(现在想起来也特别难受)。爸爸本来就不是很开朗的人,不是很爱看书,又不爱看电视,不爱玩电子产品,那一个人在草原上真的很寂寞,唉,可是我什么也不能做。有时我们总说爸爸这不好那不好,可是我们忘了想想他的心……现在,我终于释怀,因为,不管我的爸爸是什么样的人,他永远是我的爸爸,我也永远会爱他。

总之,看一本,总会明白很多,感慨很多,也会勾起很多的回忆!

冬牧场读后感篇三

《冬牧场》记录了李娟跟随哈萨克族牧民局麻一家进入冬牧场的几个月中的所见所闻。说到冬牧场,其实还有夏牧场,以及春秋牧场。随着季节的推移,人们赶着或是牛羊,或是骆驼在这几个牧场之间迁徙,这叫做转场。

“冬牧场”又叫做“冬窝子”,位于荒凉的戈壁滩上。这里一般降雪量适中,羊群能够用蹄子扒开浅浅的积雪吃草,这些雪其实就是牧民的生活用水了——当然是要在化开之后,而且可想而知,十分不干净。

这种条件下洗澡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洗衣服也是不大可能的——极低的温度能让一盆热水迅速冻为坚冰。书中提到:局麻的女儿加玛只有要提前返回定居点前才会洗一次头。虽然没有切身体验,但放牧这件事情——和不会说话只会低头吃草的人共处一天,想来也会让人发疯。这种生活可以被归纳为:单调、艰苦。

但在李娟的笔下,我多少感到这里也是有趣的、温暖的。

在我的刻板印象里,仿佛在艰苦条件下生活的人们脸上总是挂着一丝愁容。李娟的笔触下,从人物到动物——荒野的主人,竟全是有趣可爱的。

局麻很善于学习。原先他所掌握的用来骂人的汉语只有“三字经”。自从某次和我妈吵了一架,我妈骂他“不是人”之后,他总算又学到了一句。见了不听话的牛就骂“不是人!”见了捣蛋的骆驼也骂:“不是人的很!”

因局麻总是编排国家领导人。老是说“当初一起放羊时怎样怎样”的话,我就笑他:“你这个反革命!”他大乐,从此又学会了一句。每天赶羊入圈时,总是边赶边大喊不休:“你,反革命!你,也是个反革命!”

局麻一家还有宠物,名叫“梅花猫”和“熊猫狗”。

梅花猫还小,尚捉不得老鼠。作为闲猫,处于家中最受气的地位…于是,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平时夹着尾巴做猫,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打了骂了,下次还得谄媚地往跟前蹭。平时一有空就练习捉老鼠、磨爪子,为早日成为一只有用的猫而努力准备着。

即便是骆驼竟也有几分人的姿态:骆驼们则是逍遥派的,无组织,无纪律。要不怎么这一整个冬天里,路过我们地窝子进来喝茶的客人们,十个有九个都是出来找骆驼的,从没听谁说出来找牛找马。并且所有牲畜里,只有骆驼的身上会醒目地写有主人的电话、姓名和村落等联系方式,可见它们不但能瞎跑,还会跑很远。

《哲学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目之所及,才是我们的圣经,诸神和祭坛。”若是说一个人的所见就是其内心的反映,那我有理由认为:李娟也一定是一个可爱的人,内心富足的人。若是换作我,见到同样的场景恐怕是会无动于衷吧。

这也是个温暖的地方。每家每户所指定的冬牧场,通常会有几平方公里的大小。偶尔或许会有访客来——或许是前来拜访的邻居,或许是前来治病稍信的兽医,也或许只是个丢了骆驼的牧人。

但每位访客都一定会受到主人家热情的款待——这既是排解单调生活的绝佳时机,也同时是在将心比心: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不一定什么时候就需要别人的帮助。建立良好的信用总能在危难关头起作用。

除此之外,书中的各种美食也让人心动。

问题:什么样的食物最美味?

答案:安定宁静的生活中的食物最美味!

在安定宁静的生活里,连一小把炒熟的碎麦子都能香得直灌天庭。把这样的碎麦子泡进奶茶,再拌上黄油——全身心都为之投降!……那是怎样的美味啊,每细细咀嚼一下,幸福感的浪潮就席卷一遍身体的沙滩,将沙滩上所有琐碎脚印抹得一干二净。

这本书描绘的冬牧场像是另一个世界,时间过得很慢,像平静的湖面一般,让过惯了快节奏生活的人产生了“不适”,但有时也会“吹皱一池春水”。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持续了千年,他们关于放牧的知识一代传给另一代,过去人们会在放牧时引吭高歌,现在也能带上能收到信号的手机,边放牧边放自己喜欢的歌曲了。

冬牧场读后感篇四

呼伦贝尔大草原在作者看来,是极其神秘的,呼伦贝尔有着说不出来的风情,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值得敬畏的。而作者笔下所描述的几个故事,也都起始于这里。

从作者的描写中,不难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这里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美丽。仿佛看到了天鹅在水中梳理羽毛的倒影,仿佛看到了狼群在黑暗中那非比寻常的渴望的眼睛,仿佛看到了骏马在奔驰时那由自由勾画出的双翼。这里让我为之沉迷。

蒙古人那不成名的各种各样的规定,每一个牧民都心知肚明,这些规定保护着呼伦贝尔大草原生态的和平,而远道而来的游客却一次又一次的深深的伤害到了大自然的文明。这也是值得我们深省的问题。

人类总会下意识的恐惧与厌恶一些动物,可人类自己也只是动物进化的一个分支。尊重与保护动物其实就是尊重与保护更弱小的`自己。动物有时比人类更加的强大,它们从不伤害人类却被人类不断地捕杀。其实作者在描写动物的每个细小动作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应当善待动物,保护动物,敬畏动物,因为它们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有比人类更加强大与坚硬的铠甲。

冬牧场读后感篇五

我这几天一直在看《天鹅牧场》这本动物文学的短篇小说合集,其中,第一篇故事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是一个冬天里的滑雪场发生的事情。

那是一只毛色漂亮,阳光下可以看出是银色的毛的雪橇犬。它总是在滑雪场门口,全神贯注地看着每一辆车里的人出来又失望地继续寻找自己的主人。我看到这里挺心疼那只雪橇犬的,它被自己主人抛弃了还在这里等待着再次回到这里。

主人公下车时便被这只雪橇犬扑了上来,当雪橇犬看清了他的模样后,又带着失望的眼神和疏离的.眼神看着他,过了一会儿它便带着失望的身影孤独地离开了。

直到雪橇犬的名字原来是叫“哈克”时,它与主人公越来越熟悉。有一天,滑雪场不准哈克在这里呆着了。主人公打算带着哈克一起离开,毕竟主人公了解到了哈克的故事后一直很在意它,哈克好像明白了自己会带走它一样。静静的在门口等着,因为他的弟弟还没开车来接他所以他便去滑雪,可是,回来时发现一个小女孩因为控制不好而撞上了哈克。哈克因为没有及时救治当场死亡,主人公把哈克埋在了滑雪场的一棵白桦树下用记号刻着。故事在这里告落,我记得最深的是“哈克死了,它最后还是没有再看到主人一眼。”

哈克的忠诚感动了我,它直到死都没有再见到自己的。也许,对于人来说哈克只是一直被人抛弃无用的雪橇犬。可对于哈克来说他愿意一直等,等到主人来的那天。给他一个最热情的拥抱。

冬牧场读后感篇六

语言幽默风趣自然,常常让人忍不住大笑起来,冬窝子里的居麻,嫂子,加玛可爱又幽默,冬窝子里的生活艰难又贫乏,但是人们一间的情感却温暖又细腻。

一幅幅的冬窝子生活场景图鲜活生动的跳跃在我脑海里,

酒鬼的居麻,打击李娟的居麻,抱着嫂子一顿亲的居麻,擦皮鞋的居麻,放羊的居麻,认真修牛圈的居麻,吃去痛片的居麻。

在炉火旁的嫂子,粘毡片的嫂子,背雪的嫂子,腰疼的嫂子,说豁切的嫂子,绣花的嫂子,

爱美的加玛,独自放羊的加玛,学习汉语的加玛,抱着爸爸居麻撒娇的加玛,喜欢听音乐的加玛,想去学校学习的加玛,想穿漂亮衣裳的加玛,可怜的加玛,寂寞的加玛。

生活总是一边失望着一边期待着!

冬牧场读后感篇七

2010年冬,女作家李娟一路跟随哈萨克族牧民居麻一家亲身体验游牧民族的冬牧转场、冬季放牧生活,并以35篇散文真实地纪录下了3个多月在转场和荒漠深处牧场上生活的点点滴滴,结集而成《冬牧场》。本书没有严格的行文构思,没有新奇入胜的故事,也没有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作者本真地描写牧民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甚至显得琐碎繁冗,但透视性地展现了牧民的生存境遇。

作家对这些易被忘却,易被忽视的冻土、冷点和微弱群体投射了人文关怀和饱满热情,将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中沉默无声的青春、爱情、生命和希望呈现给了大众,让我们看到各异的社会、生活,领略到多彩的生态和顽强的生命力量,是值得赞许和夸耀的,这可能也源自“非虚构写作计划”的初衷。头戴钢盔走天涯,四海为家的物探人与牧民何其的相似,看到书友们中讲述的工地“小搬家”故事,五味杂陈,同路人之感尤盛,希望能有更多像李娟一样的作家,去深入,去挖掘,去展现物探行业有骨有肉、有笑有泪、有血有汗的生活,为物探人而写、而歌、而呼,或许我们都有去作“李娟”的潜在机会,更需要有“李娟”的责任感和情怀。

千百年来,游牧民族靠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的社会形态逐步造就了草原文明,放牧转场也成为草原文明的文化遗产。如果没有转场,草原文明不会像今天一样形态化,地球上养育人类的草原等不到农耕和城市文明的来临。游牧民族依赖于自然,受制于自然,想存活于天地之间,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停更换牧场,寒暑更替,南迁北返。转场是牧人生存的必然,也是游牧民族繁盛的必须。

没有一块土地永远地鲜花长开、水草常丰。万千生灵,莫不存于自然,囿于自然。北雁南飞、鲑鱼回巡莫不是为生命存续,不得不转战、迁徙。循此理,人生转场也不可避免,常言说,树挪死,人挪活,无不是这个道理。面对人生转场,有惊慌,存恐惧,是无奈被动,还是主动豪迈?人之常情,均可理解。

转场是寻求一种崭新鲜绿的出路,牛羊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只要我们明白:人生转场不是等死或瞎折腾,而是为了存活、更好生活的本质。我们将会坦然、淡然。因而,需要转场的时候,万万不能自以为是,自我圈禁,自我封闭,一条路走到天黑,这时的守始如终并不值得击节赞叹,实为不可取的愚钝、固执。态度决定结果,如视转场为机遇,主动出击,理性思考,则转场是生命之积极,是超越,是充满自信,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否则,怕转场,充满恐惧,就会丧失创造新生的勇气,只能是无所作为,坐等衰亡。究其本质,转场与坚守并不相悖。相反,转场就是在坚守一种生命的规律,进取的规律。在转场中,获取生命更多的希冀和新的支撑力量。

当然,放牧转场对牧民来说是艰辛的、痛苦的经历,特别是冬季转场,寒冷令人痛苦不堪,甚至是生命极限的挑战。但寒冷却理所应当,因为,寒冬孕育春暖。在人生转场中,我们要有应变而生的勇气,逐光而行的坚持,也要有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万千得失,不过一段烛光消逝的淡然,我们终会熬过寒冬,面朝大海,迎来春暖花开,我们也将因寻得了生活希望而享受幸福和快乐。

冬牧场读后感篇八

《冬牧场》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李娟在20xx年到20xx年的冬天跟随一个叫做局麻的牧民一家子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南部的沙漠中为期三个月的游牧生活,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这种生活中去,与牧民一家子愉快地度过了三个月的游牧生活。

书中很详细地向读者们讲述了他们如何搭建冬窝子、如何放羊、杀马、嫂子如何泡茶等等生活的细节,这是我觉得整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它让我们领略到了草原生活和城市生活的不同之处,同时也知道了草原生活的艰苦以及牧民们的艰辛可以看出作者非常热爱冬天牧场的生活。

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笔下栩栩如生、描写极为细致的大自然。作者在书中曾经数次提到自己有个照相机,并且写自己会不停地拍照。在书的最后还附上了自己所拍摄的照片。大部分拍的都是雪地的景色以及局麻一家和自己搭建的冬窝子。体现了作者对冬天的牧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在描写冬宰之后,李娟对羊的一生做了一个很经典的注解:“你不因有罪而死,我们不因挨饿而生。"虽然她说自己不忍心看冬宰的场面,但还是想看并且鼓起勇气去看。从宰杀前的准备工作,到宰杀时牧人的祷告,到“一匹清晨还在旷野中自在奔跑的马儿,中午见散成堆骨肉”,“这是马儿留给我们最后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长冬的力量”。这种笔触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敬和赞颂。

在《冬牧场》一书中,作者用诙谐而平实的语言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新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向读者们表达了自己对游牧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的赞颂。

这个世界没有变动,人们仍然往人多的地方挤,没有几个人走在旷野里,除非自己甘愿。

冬牧场读后感篇九

“我说:‘家里不是有狗了吗?’他说。‘谁知道能活多久?’居麻给梅花猫吃肉时,嫂子反对:‘豁切!’嫂子给猫吃肉时,加玛反对:‘行啦行啦!’加玛给猫吃肉时,我反对:‘它已经吃了不少了!’我给猫吃肉时,居麻反对:‘它吃得比你还多!’总之一家人就这样互相宠溺着它。”

每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总会想起七岁时,我在一个电话亭旁看到一个大哥哥,他背着一个书包,你做梦也不会想到那里面究竟有什么?那里面有猫,不是一只猫,也不是普通的猫,而是两只全身金黄,刚生下来没几天的小奶猫!

怎么才能说出《冬牧场》的有趣之处呢?如果说《雪域豹影》是一幅漫天大雪与一座山的水彩画;《红豺》是一幅青青草原地上一只兔子与一只鹿地相遇,那么《冬牧场》则是一个人与一群马、一群牛、一群骆驼的合影。

在李娟笔下,如此凛冽的环境都能有着如此快乐的气氛。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远离快乐的人。

是的,寒冷的冬天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它依旧在我的心中,告诉我没有风雨地吹打就不会存活。

“每当我独自走在暮色四合的荒野里,看着轻飘飘的月越来越坚硬,成为银白锋利的月亮”。

冬牧场读后感篇十

朴实的文字,如同一个友人拉家常般讲述着和哈萨克牧民在冬牧场的生活。

文章的开头讲述妈妈在村里人面前炫耀自己是个作家,村里人看着不修边幅的自己难以相信。瞬间就被作者的幽默和直爽所吸引,有种虽是初见,但是脾性相投,特别能聊得来的默契。

我出生南方平原,从没有去过草原,所以多半带着猎奇之心读着这些故事。因为自己也有过忍受着恶劣天气的折磨干过农活的经历,所以很多时候也会有代入感。

在如今滥娱乐至上重口味的快消时代,我作为被动接受讯息的人,平时接触的也都是些媒体推送的心灵鸡汤和流量雷文。所以在要开启一段没有wifi的长途旅途,愁着不知如何打发时间的时候,邂逅了这本书。所以,真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久久没有遇到这样能让我静下心来,沉迷之中的书了。

看了作者的故事,突然觉得自己也可以去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写一写。可能作者朴实而生动的文字,就如同自己和好友同事分享自己的故事一样到来,便有点自不量力了。

书写记录整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本来就是件快乐的事情。我也时常爱分享自己的一些感悟,自己也觉得自己有点话唠了。写一写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冬牧场读后感篇十一

王安忆这样说: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记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难以忘怀。《冬牧场》就是这样的文字,写的是作者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新疆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的三个月的游牧生活。

不同于以往的游记,《冬牧场》中的作者扎扎实实地和牧民一起生活,从赶着骆驼进入沙漠的三天行程,到一起为定居搭建冬窝子,砌羊粪墙、收拾家务,再到定居后每日的放羊、采雪背雪、找马找骆驼、绣花,作者用白描的方式将这些平实的小事一一记述,并将个性饱满的男人、女人、小孩、男孩、女孩一一描绘,用羊、马、骆驼、猫、狗等动物装点,形成了一幅大漠荒野背景下的牧民生活画卷。虽然是记录着游牧生活中琐碎、平实的生活细节,但许多对自然、生命的思考如涓涓细流般浸润着读者的心田。

一是对自然的敬畏。《冬牧场》处处可见的对自然景致的描写,“大地是浅色的,无边无际。而天空是深色的,像金属一样沉重、光洁、坚硬。”其中对星夜兼程的描述令我印象颇深:“同样在满天星斗的浓浓夜色中,我们朝着深入地平线一半的猎户星座启程。与此同时,月亮弯弯地挂在东方,同样还是在行走中伴随着太阳缓慢而威严地出升。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一个梦。”那到底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梦,让我久久回味。在那样的自然中,人们乐观而安然地咀嚼着自然给予的馈赠,荒漠、积雪、枯草、羊粪等等,气候环境的严酷、物资的匮乏逼迫人们贴地生活,“大地是最大的一块磁石…生命的世界只有薄薄的一层,像皮肤紧紧贴附在大地上,一步也不敢擅离”,渺小了人的个体,却更加反映了生命的实相,为了生存而生活,幸福反而更加真实。

二是对生命的歌颂。在描写“冬宰”这一幕时,她虽然对亲眼看到生命的结束表示难以接受,却还是鼓起了勇气去直视它。从宰杀前的准备工作,到宰杀时牧人的'祷告,到“一匹清晨还在旷野中自在奔跑的马儿,中午见散成堆骨肉”,“这是马儿留给我们最后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长冬的力量”。让生命以力量的形式传导,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此外,《冬牧场》描写的牧民也都异常可爱,果敢勤劳同时爱耍酒疯的男主人居麻,一刻不闲做活麻利却毛手毛脚的女主人,爱幻想爱打扮渴望嫁到远方的女孩加玛,恰巧一起扎寨的牧民家庭成为邻居并一起劳动吃饭共享生活物资,素未谋面的过客成为了座上宾,一个假戒指的礼物都因为颜色鲜艳而变成珍宝,一粒糖的分享都显得格外甜蜜。

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于是便有了拓宽生命宽度的人,不同的人用彼此不同的篇章,来丰富生命的历程,于是便有了这些故事,感谢每一个讲故事的人,感谢李娟,也感谢每一个听我讲故事的你。(作者:章静,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干警)。

冬牧场读后感篇十二

《冬牧场》是李娟第一部长篇纪实散文,2010年她跟随熟识的牧民居麻一家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度过了近四个月的荒野生活。在书的后记里她提到本书的起因是因为参与了《人民文学》的非虚构写作计划,也提到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曾经顺应天时、自律谨慎的游牧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亡。或许不久的将来,这块古老、贫瘠而又广阔的牧场也将会被抛弃。

阿勒泰应该记得李娟,冬窝子也记得她。她把风雪捏在手里攥成了故事,但在观察这一切时又坦诚得想个孩子。她的字句像是风吹过的沙地,有种干净粗糙而又真实的质地。她写新疆牧民就是诚实地与牧民一同生活、放羊、受冻,就是被戈壁滩上的风吹黑皮肤,诚实得让人感动。

阿勒泰之于李娟就像史铁生之于地坛。不同的是李娟在《冬牧场》里找到了一种生活和文学更加融为一体的方式,因为长时间身处阿勒泰的冬季牧场,在严苛的生活环境中她主观上已经把文学和生活的边界模糊化,书中所述就是生活的全部,我们所见就是荒野上风雪的声音、牛羊归圈的声音、煮奶茶的声音,就是这各种声音杂糅后的回响。这种回响带着生命沉重的呼吸、不应被任何华丽过分修饰的辞藻遮盖。

书中对牧民艰苦生活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牧民早上赶着羊群出发,在沙漠里不吃不喝,直到天快黑透才赶回来。最冷的时候离家还有百十米时像是走不动了一样,下了马就地躺倒,再慢慢坐起来,抬起腿碰一碰麻木的双脚。羊粪块垒成的地窝子也是后来才有的,以前的哈萨克牧民的冬天就住毡房,那里四面八方都是冬天。贫困的小孩没有衣裤,裹一张羊皮过冬。上了年纪的牧民因为关节炎不能安眠,夜里不时起来吃阿司匹林、卷莫合烟,即使在睡梦中也会因为病痛无意识地呻吟。

路过的牧民曾对李娟说:“你觉得我们哈萨克受的罪还不够吗?”虽然如此艰辛,人民依然坚忍又快乐地生活,或者说唯有这样坚忍又快乐地生活才能抵御这样的艰辛,才能度过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寒冬。现代生活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古老的游牧民族,戈壁的地窝子里有了太阳能电视,年轻人抱着手机不放,孩子们想着继续学习以后去城里生活,到房子里干活。

自然是否能够补充人类取得的进展?是否完成了人类半途而废或苦苦坚持的工作?当看到牧民随着季节流转、作家随着时代流转,在尘土里成为卑微而伟大的存在,自然应该是得意的。李娟孤独地在戈壁上寻找写作答案,读者孤独地在她的叙述里寻找人生答案,寻找一个寄托来分享情感,实现完成自我认知的梦想。

“像往常一样”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希望这片牧场上的一切在今后的时日里能够一直“像往常一样”,流动不息。

冬牧场读后感篇十三

纪实文学《冬牧场》,描写作者李娟在20xx年冬天,跟随哈萨克牧民深入新疆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与牧民家女孩一起背雪、放羊、赶骆驼、收拾地窝子,渡过三个月难得的原生态牧民生活。

在冬季零下四十多摄氏度荒凉的冬牧场:雪水是浑浊的,混有风沙、羊粪;洗澡也很困难,更不用说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了。人是怎样生存的呢?作者写道:“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牧民家的子女放寒假,历经辛苦也要回到“地窝子”和父母们一起生活,而这段时间里父母绝不会把他们当做还在上学的娇滴滴的孩子,该放羊,放羊去,该背雪,背雪去,该做家务,做家务去。每个人俨然都熟识自己要干的事情,一切是那么井然有序。

以前我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自小跟随父母从事家务劳动、田园劳动、市井买卖等一系列生活实践,掌握生活基本能,可以独立撑开生活的某一面,那是环境逼出来的,练出来的。现今的孩子,一是经济条件好了,二是课业越来越重,却渐渐的脱离生活实践。他们很多的假期在培训班度过,和父母一起做做家务,一起坐下来喝喝茶的闲暇时光少之又少。上学放学要人接送,吃饭穿衣要人伺候,生活不能自理,举手之劳的简单之事不会做,一到需要独立面对生活时便束手无策。虽然我们不需刻意创设贫苦家境磨练孩子,但失去锻炼孩子的机会也是一件憾事。

再回到冬牧场,哈萨克牧民居麻的女儿和儿子即使在爸爸离开几天的日子,也能担负起整个牧场的正常运转,而这样的劳动量常常使得男主人“放羊归来累的倒在炕上动弹不得,夜晚忍受长年累月辛苦劳作积累下来的一身病痛折磨,大把大把的吃着阿司匹林止痛片”。这样严苛的环境,孕育了孩子们美丽、坚韧、勤劳,尤其是男主人的女儿能干、爱美,笑起来如阳光一样灿烂妖娆。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阿勒泰广袤的天然牧场里流动着哈萨克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生命轮回。期待我们的教育也能在时代变迁的大潮中坚守生命的活力,虽被裹挟却能善其身。

冬牧场读后感篇十四

然而这个故事里木有喀纳斯的颜色、木有喀纳斯的湖怪,木有成片的白桦林让你去感受禾木村的原始,哦,对了,他们在赴冬窝子的行李中有带着桦树皮,用来引火。

新疆的美景让人流连,但恐怕大多数人的记忆是夏秋的色彩,而慢漫冬季长达半年(十月底十一月初下雪,山区更早,二三月才会开始化雪,山顶上常年会有积雪)。放牧,一种原始的生态链生活,逐水草而居,带上你的牛羊,赶上你的骆驼,我们一起去沙漠、去草场。赶上了春天的青翠,踏过了夏天的碧绿,奔跑在秋天的金黄,坚挺在冬季的枯黄。想象不出的艰难,可是哈萨克牧民把它作为毕生的事业,继承者、维持着。勇敢的向自然而生,那么积极、那么乐观,有水草的地方有牛羊,有牛羊的地方有毡房,有毡房的地方有居麻和他的家。

我在新疆出生、长大,故事中的场景再熟悉不过,但是赶冬牧场住地窝子还真是第一次细致的了解到。只知道每年的春秋两季时,沿山的公路都得减速慢行,更甚禁行,为的是这些生灵能够顺利的转场、迁移。路上,你遇到了羊群,打喇叭都是不管用的,因为它们习以为常的听着,更甚站在车前呆呆的望着你。你只能默默的看着、等着,等着、看着。

近些年,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号召并落实安居政策,为牧民在各村镇规划定居点,帮助建造安居房,希望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无奈这样的生活祖祖辈辈,基因里都烙着“流浪的”印记,没几月,该出走的还是出走,该迁移的还是迁移,没有办法,工作还得慢慢做。

哈萨克族牧民,很淳朴。宽阔的脸型,纯净的眼神,尤其是孩子。

感慨,好的作品源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李娟四个月的深入“卧底”,向我们揭开了冬窝子的神秘,让我们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还有爱。

面对困境,哭喊与无奈是无用的,需要自己去突破,没有房子我们找地窝子,挖挖修修,没有水源我们有雪,没有富裕的粮食我们就“节约”,但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协作、帮助、相爱相惜绝对一点儿也不少,老祖先的生存智慧更甚光辉。

喜欢居麻一家,喜爱那片冰冻的热土。

冬牧场读后感篇十五

茫茫的原野上,雪像羊毛被似的,把大地捂得严严实实的。在这寒冷的大地上,有无数的牛、羊、马,以及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

李娟跟随一家哈萨克牧民去了冬牧场。《冬牧场》讲的是她以自述的方式,在冬牧场度过一段荒野生活。

李娟的文字很平实,不愧为文坛清新之风。一开头,李娟就说明了自己不是那种严谨,举止优雅的作家。“我正趿着拖鞋,沿着水渠大呼小叫的跑,边跑边回挥棍子。”感觉一点也不像个作家。

在沙漠中即使是很廉价的东西也是宝贵的,在荒野中,加玛带着的一对土里土气又廉价的耳环在荒野的映衬下显得光彩动人。

还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水。一望无际的沙漠,沙漠里哪来的水呢,只能把地上的雪融化以后用,而且还是要把地上的雪渣一点一点收集起来,而雪水是有点,或者说非常脏,融化以后还要沉淀好几遍,而沉淀后的水也看不下去,但这就是他们的生活用水,而煮一下就成了饮用水了。

在冬牧场中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牲蓄们了。人们对牲蓄们也是十分关心。关爱的在李娟的笔下,由许多动物,但她都以仿佛跟一个和一个人说话的口吻写他们。有因为生病而住进住院部地窝子的少先队员,小羊。天天被居麻打的嗷嗷乱叫的梅花猫,能吃好喝好假装努力守护地窝子的熊猫狗刚生完小狗就被人抱走了,连叫都不叫。还有到处乱跑找吃的骆驼。。。这些动物陪伴牧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天。

在李娟他们的冬窝子里有一台电视机。这玩意儿在荒野上得有多稀罕啊!虽然信号十分不好,充一次电需要很久,而看不了多久,又得充电。但是有了一个电视,她们就很满足了,他们能接受到外面世界的信息了,他们为了看电视,晚上也不点灯,大家在黑暗中一起注视着电视屏幕。

在书中有一句话出自李娟之口。“因为从小生活动荡,才更贪恋宁静与一成不变,因为历经暴力才更愿意描述平安与温柔,因为悲伤才敏感与喜悦”正如李娟所言,在荒野中并非没有痛苦,只是将目光转向了快乐。在平凡的生活中写出不一样的瞬间。

冬牧场读后感篇十六

读《冬牧场》这本书时,我随着作者的视角,仿佛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旅行。我似乎走进了苍茫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依稀望见那无边的牧场,踩着硌脚的沙地,细细体会牧场的极度严寒,感受牧民们淳朴的生活,从而获得内心最大的宁静。

这本书是作者随同熟识的一家牧民深入冬牧场后写成的。他们一起去了阿勒泰南部的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的荒野生活。作者回到家后,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谱写了这本文集。她在这本书中,讲述了许许多多动人的小故事,语言平实却不失灵动,让人置身其中,充满向往。

这片沙漠是牧民们天然的家,他们在这里世世代代地生活着,不辞劳苦地放羊、赶马,吃一些类似奶疙瘩、羊肉之类的既简单又单调的食物。在无事可做时,只是静静地坐着消磨时光。这一切都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全部写照。

我一开始就惊叹于这本书细腻、朴实的笔触,待我静静阅读时,总觉得像有人在给我讲述一个个小故事,总能让我空虚的内心获得一种极大的满足与宁静的抚慰。一个个故事看似支离破碎,作者却能把农民转场时的情景表达得那么淋漓尽致,把牧民生活的画面表现得一览无遗。这一切都源于作者的真实体验和她如水般宁静的心灵,就如同这一段描写:

“隔壁家的天窗开在地窝子西南侧,下午的阳光在床榻上投出一小方的明亮,几乎整个一二月间的下午时光里,我都坐在这方热乎乎的明亮之中,安静地行走针脚,长时间一点点扩散着毡片上的色块与线条。那团阳光移动一点,我也挪动一点,一直挪到床榻边再无处可挪时,便收工告辞。”

像我们这样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就很难体会到阳光的挪移。但作者怀着宁静的心情,感受着时光的流逝和迅速消失的一切,作者是那样的从容,这种“最大的平静”,便是作者所诠释的:

“天空下最大的静不是空旷的静,不是岁月的静,而是人的心灵的宁静啊。人终究是孤独又无法泯灭希望的……”

这本书向我们传达的不仅是平实的生活与温暖的感动,更有一种淡淡的悲哀。作者一路跟随牧民的艰苦生活恐怕再不会出现了,因为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发展进步,曾顺天应地、自律而慎微的游牧生活方式会慢慢消失,不久的将来,这块古老贫瘠又广阔的牧场也终将被放弃。

王安忆曾说过: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记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难以忘怀。我想,读《冬牧场》这样的文字,不仅仅是难以忘怀,更是对心灵的一种净化,对人生的一种思索。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34379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