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教案的编写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下面是一些优秀教案的范文,供教师们参考和借鉴。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一
会认“朗”等10个生字,会写“另”等9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讥评价)。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说“伊琳娜”)“伊琳娜”在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
2)自主识字: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对自己认为难记的字,想办法把它记住,把不好记的字标出来。
3)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介绍自己是怎么记字的;讨论不好记的字怎样把它记住。
4)全班交流:全班齐读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自读课文,用“——”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1、复习。
2、导入:孩子们,谁来告诉大家,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朗志万的问题,生齐读)。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
2)想想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问题是怎么想的?用笔勾画出来。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符号。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4)老师巡视指导。
5)交流体会:老师重点引导体会句子中带横线的部分,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4、拓展课文内容。
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你想这时他可能会说些什么?
1)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2)鼓励学生把自己说的话试着写下来。
3)老师小结。
5、巩固生字。
做组字游戏,出示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学生进行组词竞赛。
6、课外作业。
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把放入手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满出水的多少与放进物体大小有没有关系。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二
生1:朗志万,伊琳娜。
生2:朗志万,伊琳娜。
师:男(女)生读。
(男女生分别读)。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他们有关。(边说边板书课题)大家一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他们究竟有什么故事呢?大家赶紧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师: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把课文读通、字音读准。
(生自由读课文)。
师:(出示写了生字词的小黑板)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请2-3名同学上台带读)。
师:对于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1:我知道把“哄”的口字旁换成“氵”,就是洪国华的“洪”。
生2:我提醒大家,“鳞”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啦!
……。
师:把拼音去掉,还能很快地读出生字婴幼儿?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师:小火车开得又好又快!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教学反思:生字的出现应视具体课文而有所不同,本课生字不是很多,可以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出现生字,让同学在具体语境中同学字。这样课堂效果会更好。)。
生:课文有7个自然段。
师:分别请7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考虑: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生读完后)。
师:听了之后,你最欣赏谁的朗读?
生1:我觉得张卓然朗读得好,字音很准,也很有感情。
生2:我觉得李怡轩读得很通顺。
生3:郭梓峰读错了一个字。
(教学反思: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请同学读课文时可以在一小组开火车读,不必指名读。同是注意评读的指向性:字音是否准、语句是否通顺。)。
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那课文讲了件什么事?谁能简单地说一说?
生:课文讲了科学家朗志万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问题,其他小朋友都没做,只有伊琳娜动手做了做,发现科学家说错了。
师:你概括得真好!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科学家朗志万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请2-3读)。
(教学反思:朗志万提的问题同学找到读一遍即可此处不需做朗读指导。)。
师:对于这个问题,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生1: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生2:还有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同学开始只找到了这两个)。
师:文中就是两个小朋友吗?
生3:不是,还有伊琳娜。她觉得他们都没说对,回家问妈妈,妈妈让她动手做做,然后她就做了,发现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师:我们先来看看前两个小朋友说的。(生找到第2、3自然段)哪个小朋友来读读他们说的话?(请2生读)。
师:他们在说这话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
生1:他们想一定是金鱼把水喝到肚子里去了。
生2:他们想金鱼身上有鳞,水不会漫出来。
(同学回答与预设不符)。
师:给他们提问的是谁?
生:科学家朗志万。
师:一般科学家说的话,人们会怀疑吗?
生:不会。
师:这两个小朋友也认为科学家的`话是_____(生补充:对的)。
师:那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些话?
生1:觉得他说的就是对的。
生2:很肯定的。
师:谁能用肯定的语气来读读这两个小朋友说的话?
(请2-3生读、分角色读)。
(教学反思:低年级的朗读指导,应引导同学从文本中、关键词句中获得感悟,这样的朗读指导才干让同学具体可感。而不需去挖掘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层的东西。)。
师:听了这两个小朋友的话,你想说什么?
生1:我觉得鱼身上的鳞和水会不会漫出来好像没有关系吧。
生2:我也觉得他们没说对,可也说不出为什么。
生:第4、5自然段。
师:谁来读一读?
(请1生读)。
师:当伊琳娜把自身的疑问告诉妈妈时,妈妈怎么说的?
生:不能光想,你要动手做做看。(师顺势出示妈妈说的话)。
师:话中的“光”字,你能换成另一个字吗?
生:只。
师:说完整。
师:不能光想,那要不要想?
(有几个同学摇了摇头)。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三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一只杯子里装满了水,我在上面放上一张纸,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撒出来。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出示课题《动手做做看》。
二、自由读课文质疑。
1、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了吗?动手做了吗?读读课文,看看伊琳娜是怎样做的。
2、提出不懂的生字词或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1)字词:
鳞(l0n):鱼类、爬行动物或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由角质组成。
哄(h%ng)骗(pi4n):用假话或手段骗人。
(2)理解难句:
“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是科学家朗志万的话,意思是朗志万不是真的哄骗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教育学生不要轻易地相信权威,凡事要亲自动手做一做。
三、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默读思考。
(1)课文中哪部分写了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2)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3)伊琳娜是怎么说的。
(4)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2、汇报:
课文(第1-3自然段)科学家提出为什么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放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的问题。
(第4-5自然段)写了伊琳娜亲自动手做实验,发现科学家的话是错的。
(第6-7自然段)写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明白了他这样做的目的。
3、学了“动手做做看”你明白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
本文通过写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实验,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我们不要轻信权威,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想,多动手做。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四
学习目标:
会认“朗”等10个生字,会写“另”等9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讥评价)。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说“伊琳娜”)“伊琳娜”在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
2)自主识字: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对自己认为难记的字,想办法把它记住,把不好记的字标出来。
3)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介绍自己是怎么记字的;讨论不好记的字怎样把它记住。
4)全班交流:全班齐读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自读课文,用“——”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1、复习。
2、导入:孩子们,谁来告诉大家,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朗志万的问题,生齐读)。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
2)想想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问题是怎么想的?用笔勾画出来。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符号。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4)老师巡视指导。
5)交流体会:老师重点引导体会句子中带横线的部分,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4、拓展课文内容。
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你想这时他可能会说些什么?
1)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2)鼓励学生把自己说的话试着写下来。
3)老师小结。
5、巩固生字。
做组字游戏,出示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学生进行组词竞赛。
6、课外作业。
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把放入手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满出水的多少与放进物体大小有没有关系。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的含义。
3、能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
过程方法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乐于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具学具。
鱼缸、金鱼、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装有沙的小盆。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实录与反思。
一、初读设疑,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喜欢给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今天他的问题又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他提的问题,并读一读。
评析:上课伊始,教师提出的悬念就吸引住了学生,并相机提出了读书要求。学生兴致盎然,教室里一片朗朗的读书声。
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勾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学生学完以后)谁来读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生:(一名男生站起来大声朗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生甲:是因为鱼的重量很轻,它浮起来,水就溢出来了。
生乙:是因为杯子很小。所以水会溢出来。
生丙:是因为鱼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溢出来了。
生丁:要知道^答~`案,就应该做做实验!
……。
评析:给学生充分说话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二、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生:(兴奋地齐答)水溢出来了!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很高兴,知道了朗志万说的话是不对的。
生乙:通过做实验,我知道了如果自己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要做实验。
评析: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形式,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没有烦琐的分析讲解,而是充分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在动手实验、观察中得出结论。体现了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活动化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甲: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生用生气的语气读。)。
生乙:我觉得应该用质问的语气来读。(生大声用质问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生丙:我觉得应该读出急匆匆的感觉,因为伊琳娜一定是跑着去找朗志万的,她想知道朗志万为什么骗他们。(生用较急促的语气读这句话)。
……。
(师表扬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他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读出了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生:齐读这句话。
师:课文中还有两个小朋友,他们是怎样说的呢?请同学们找到两个小朋友说的话,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生:同桌分角色自由练习朗读。
师:请一组同桌分角色朗读两个小朋友的话。
生:一组同桌起来朗读。
评析:师让其他同学评读,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生生互动,共同提高。
生甲:他们读得很流利,但我认为第二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得肯定一点,像我这样读。
(生大声读,师表扬他的自信与对角色的理解)。
生乙:我还认为这两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出想也不想的感觉来。
师引导:想也不想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词来代替?
生答: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师相机指导,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这种感觉)。
生:分男女生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导读,生接读)。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天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生:“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这是为什么呢?”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生:“一定是金鱼身上有鳞。”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的说――。
生:“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师:伊琳娜做了实验,觉得朗志万说的不对,她找到朗志万,大声质问他说――。
生:“你为什么要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生:“我不是……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评析:教师毫不吝惜地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
同样是读课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样,而每一次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教师的激励语言无疑为学生注入了催化剂,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样认真,真正从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和成功自豪感。教师领着学生一起读书,既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概括能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又凸现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向教材的新教学理念。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师:现在,你们赞同“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师板书)。
生甲:我同意这句话的说法,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生乙:我也同意这句话,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可能出错!
……。
评析:没有教师的说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从读书、质疑、实验、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出正确的认识。教师合理地、科学地处理了文本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饱含哲理的话,一定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师: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名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向生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
生:自由发表对论断的看法(气氛十分热烈)。
师:看来,对这个论断,大家都有疑问,用什么方法解决现在的疑问呢?
生:做实验!
师:提出实验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把装有沙的小盆放在课桌底下,实验者两只手腕放在课桌边缘,以尽量保证两个铁球处于同一高度,然后在一名同学的口令声中同时将铁球放下。其余同学观察实验结果。做实验至少两次以上,才能填写实验报告。
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师巡视)。
(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后,师让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生甲:我们的实验结果是两个铁球中小的先着地。
生乙:我们的实验结果和他们不一样,是大的先着地。
生丙:我们的实验结果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生:(迫不及待地)想!(师出示题目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短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
师:用波浪线勾出实验结果,横线勾出人们从伽俐略做实验这件事中明白的道理。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短文,并勾画^答~`案。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六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伊琳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13课《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汇报,师点评。
三、品读课文,重点分析。
1、师:课文中主要有两个人物,都是谁呢?
生汇报,师引导并板书朗志万、伊琳娜(出示每个名字后都齐读两遍,加深印象)。
2、师: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的什么问题?请在书中找出相应句子划出来。
生汇报,师指导读流利完整。
3、师: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各抒已见,师回归课文,是呀,这几个小朋友跟你们的想法差不多,可是有个小朋友不是这样想的,让我们继续读课文4-5自然段。
生汇报,师点评,指导朗读。
4、大家看课文6-7自然段,我们分角色读伊琳娜与朗志万的对话,谁愿意读伊琳娜?好,由女生读伊琳娜,男生读朗志万,老师读旁白,引导有感情朗读,可读2-3遍,或男女生交换角色读。
5、第7自然段“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伊琳娜听懂了什么?同桌间交流一下。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别人的话。对待别人说的话或提出的问题,不光要动脑筋想一想,而且还要动手做一做。)。
生汇报,师点评。
好,让我们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请一小组汇报,师可读“妈妈”,其余众生读旁白。
四、认字识字,巩固记忆。
课文读得这样好,生字一定都认识了。谁愿意接受老师的考查?都愿意,好啊!下面请大家读卡片上的生字,看谁读的快又准。师出示字卡识字,分别为:1、双列火车读;2、小老师领读;3、指名读字并组词。
五、拓展延伸。
1.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我们如何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呢?
生汇报。
2、今天从伊琳娜动手做实验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请大家把想到的话写在61页下角。
指名2-3人汇报。
师总结:知道伊琳娜的妈妈是谁吗?她就是得过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伊琳娜在妈妈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下,最终也获得了诺贝尔奖,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做起,勤思考,多动脑,争取更大的进步!
六、作业。
七、板书。
朗志万伊琳娜。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七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的含义。
3、能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
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乐于实践的兴趣。
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鱼缸、金鱼。
一课时
一、初读设疑,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动手做做看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喜欢给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今天他的问题又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他提的问题,并读一读。
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勾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学生学完以后)谁来读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生1:是因为鱼的重量很轻,它浮起来,水就溢出来了。
生2:是因为杯子很小。所以水会溢出来。
生3:是因为鱼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溢出来了。
生4:要知道答案,就应该做做实验!
……
【评析:给学生充分说话的空间,
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二、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师表扬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他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读出了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师:课文中还有两个小朋友,他们是怎样说的呢?请同学们找到两个小朋友说的话,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生:同桌分角色自由练习朗读。
师:请一组同桌分角色朗读两个小朋友的话。
生:一组同桌起来朗读。
【评析:师让其他同学评读,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生生互动,共同提高。】
师引导:想也不想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词来代替?
(师相机指导,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这种感觉)
生:分男女生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
(师导读,生接读)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天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生:“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这是为什么呢?”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生:“一定是金鱼身上有鳞。”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的说——
生:“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生:“动手做做看”
师:伊琳娜做了实验,觉得朗志万说的不对,她找到朗志万,大声质问他说——
生:“你为什么要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生:“我不是……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评析:教师毫不吝惜地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师:现在,你们赞同“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师板书)
五、静思名言,深化认识
师:在本节课将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言:“实践出真知。”(师出示名言)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它,让它指引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生:齐读名言,背诵名言。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八
1、认识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题、提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质问语气的句子。
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
教师准备一个玻璃杯,一条鱼
师:你们平常在家都自己动手做过什么吗?
生自由答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动手的课文。
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7、动手做做看
师范读课文。生给课文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生分段朗读。
生:好
全班齐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勾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学生学完以后)谁来读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生:(一名男生站起来大声朗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不仅找得正确,而且读得流利,声音也响亮,真不错!那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样回答的呢?请两个小朋友读一读。
师:其中有一个小朋友不相信他的话,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是谁呢?
生:伊琳娜。
师:请女同学把第四自然段读一读。
并请一生读妈妈的话。板书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师:那伊琳娜是怎么做的呢?用线画出来。
师:那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百说不如一做,让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生:(兴奋地齐答)水溢出来了!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很高兴,知道了朗志万说的话是不对的。
生乙:通过做实验,我知道了如果自己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要做实验。
请同学们再读第五段。体会惊讶的语气。
师:我们看谁读得最好,就请他再上来做一做。
生读,并请他上来再做实验。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生用生气的语气读。)
(师表扬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他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读出了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生:齐读这句话。
同桌互相交流,怎么样理解这句话的。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分角色朗读。
说说写写:
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生展开想象,自由回答。
师总结。
师: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名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向生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
生:自由发表对论断的看法(气氛十分热烈)
师:看来,对这个论断,大家都有疑问,用什么方法解决现在的疑问呢?
生:做实验!
生:(迫不及待地)想!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自己查找资料,找到答案后来告诉老师好吗?
该课整体效果不错,学生和老师配合得十分默契,突破了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中心,从而懂得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但也存在的不足是,重点段的朗读要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要加强,教师在上课期间没有组织教学,要加强。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九
1.通读全文,正确辨析字形、掌握生字词。
2.理解朗志万所说“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有是对的。”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3.指导学生从伊琳娜的实验中来体会动手实验的好处并适时引导学生学习好善于动脑、动手、讲求实践真理的好品质。
重难点、关键。
1.理解科学家朗志万话中的含义。
2.培养学生勤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课时划分:一课时。
预习作业。
1.通读感知全文、自学生字词。
2.收集有关实践出真理的名人事例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启发:大家还记得《小马过河》的故事吗?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a:讲了小马开始不敢过河,其后经过自己实践终于过了河。
生b: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都要亲自试一试才知行不行。
……。
过渡:说得真好,小马正是在妈妈启发下才明白了这个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新课的主人公伊琳娜也正是一位爱动脑,求真知的孩子,我们就来看看好是怎么做的。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感知全文,疏通生字词。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引导借助字典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读准字音。
2.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协作完成。
漫出:流出来,过多了。
鳞:鱼类身体上的一块块小鳞片。用于护身游动时使用的。
哄骗:欺骗,瞎起哄。
3.着重指导个别易错字形。
鳞:左右结构,右下角为“夕”与“”。
漫:换部首比较“慢、蔓”。
娜:换部首比较“哪”。
4.师范读全文。
5.分角色朗读全文(女生读伊琳娜语言,男生读朗志万语言)。
三、再读课文,讨论理解。
过渡:大家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朗志万出难题考同学们。
启发:说得真好,朗志万出了一道什么样的怪题?
生:杯里放一条金鱼为什么水不会漫出?
过渡:朗志万为什么要提出这道怪题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2~7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1)朗志万提出这道题后同学们怎么做?伊琳娜又是怎么做的?
(2)结果一样吗?从伊琳娜的言行中你们明白了什么?
(3)朗志万的话是什么含义?
2.分小组讨论、交流。
师相机适时巡视、指导。
过渡:刚才大家都讲座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自由作答,你读懂什么内容大胆讲。
3.生自由汇报。
生a:老师我想解答第一题,同学们都纷纷猜测是由于鱼鳞起作用或者是金鱼把水喝了才会让水不漫出。而伊琳娜却不赞成,她经过妈妈提示后亲自做了实验来证明。
启发:说得真棒,还有谁来说。
生b:老师,我从伊琳娜的行为中知道了如果遇到难解的问题。只要我们肯实践还是可以得到真理。
生c:老师,我知道了无论什么事都不能盲听盲信,有疑问时要勇于实践获取真知,就像小马妈妈说的“凡事都要试试才行”。
……。
小结:大家都说得真好。的确,当你有疑问或遇到疑难问题时不可偏听偏信,而应该用实践来检验。
4.出示朗志万的话,齐读。
启发:朗志万最后对伊琳娜所说的话是什么含义?
生a:我从他话中明白了只有亲自实践后才能知道真相到底怎样。
生b:我从中明白了不能因为他是某个名人而认为他们的话都对而全信,应当凭着自己的头脑,用实践来检验才会得到真理。
四、延伸教育。
1.生自由讲述收集的小故事。
2.你们从这些小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今后遇到问题你们会怎么办?
生a:我也要像伊琳娜那样多动脑、动手。
生b:我会亲自去做做。
生c:如果不能亲自做,我也要找有关资料来证明。
……。
五、总结。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一只杯子里装满了水,我在上面放上一张纸,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撒出来。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出示课题《动手做做看》。
二、自由读课文质疑。
1、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了吗?动手做了吗?读读课文,看看伊琳娜是怎样做的。
2、提出不懂的生字词或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1)字词:
鳞(l0n):鱼类、爬行动物或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由角质组成。
哄(h%ng)骗(pi4n):用假话或手段骗人。
(2)理解难句:
“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是科学家朗志万的话,意思是朗志万不是真的哄骗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教育学生不要轻易地相信权威,凡事要亲自动手做一做。
三、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默读思考。
(1)课文中哪部分写了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2)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3)伊琳娜是怎么说的。
(4)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2、汇报:
课文(第1-3自然段)科学家提出为什么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放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的问题。
(第4-5自然段)写了伊琳娜亲自动手做实验,发现科学家的话是错的。
(第6-7自然段)写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明白了他这样做的目的。
3、学了“动手做做看”你明白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
本文通过写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实验,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我们不要轻信权威,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想,多动手做。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一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1、 识字写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杯子,金鱼。
1、谈话:小朋友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评价。)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伊琳娜”,生读)。伊琳娜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生齐读课题。
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自主识字。借助拼音识字,选择恰当的方法记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
3、合作识字。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已经记住的生字。
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
4、全班交流。
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
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
还有哪些字记不住?
引导:
学生再次观察难记的字,发现规律。
抽读生词,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
小结:只要仔细观察,再难的字都能找出记的好方法来。以后小朋友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来记生字。
5、指名分段读课文。认真听,注意别人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有什么不足需要提醒。
1、默读课文,用“ ”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2、指名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这段话,指导读出问话的语气。
3、讨论: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和身边的伙伴交流。在全班发表意见。
1、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 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口头扩词。
3、 指导生字书写。“我教你写”
你认为哪些生字难写?
对于同学提出的难写的字,你怎样教大家写好?(发挥学生主动性,在互教生字书写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规律)
4、书写生字,互评互改。
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文中的几个小朋友是怎么想的,谁的答案对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1、 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 回忆课文内容: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什么问题?
指名答后,出示这段文字,齐读。
过渡:上节课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几位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1、 分组学习,提示步骤:
组内成员分段读课文,了解文中小朋友的看法。
说说他们的意见,分角色朗读。
你同意谁的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2、 交流意见,朗读体会。
重点引导:
做实验验证伊琳娜的话。
朗读第六自然段伊琳娜的话,想想她为什么生气。
朗读第七自然段朗志万的话,想想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理解朗志万的用意,知道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不要迷信权威,遇事应动手实践。)
3、 分角色朗读课文,想:课文里的小朋友你喜欢谁?为什么?
1、 引读重点句段,再次强化理解。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生读问题),伊琳娜在妈妈的引导下亲自做了实验,发现结果和朗志万说的完全不同,于是她生气地问朗志万——(生读问话),朗志万听了反而哈哈大笑,说——(生读朗志万的话)。”
2、 启发想象:伊琳娜听懂了,也高兴地笑了。想一想,她会说什么?思考后自由发言。
3、 练习写话:把你想到的话写下来,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
1、 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讲给父母或伙伴听。
2、 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还可将放入水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漫出水的多少和物体的什么有关。
3、 与伙伴合作编演课本剧。
(至少选做一项)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二
一只杯子里装满了水,我在上面放上一张纸,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撒出来。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出示课题《动手做做看》。
1、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了吗?动手做了吗?读读课文,看看伊琳娜是怎样做的。
2、提出不懂的生字词或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1)字词:
鳞(l0n):鱼类、爬行动物或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由角质组成。
哄(h%ng)骗(pi4n):用假话或手段骗人。
(2)理解难句:
“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是科学家朗志万的话,意思是朗志万不是真的哄骗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教育学生不要轻易地相信权威,凡事要亲自动手做一做。
1、默读思考
(1)课文中哪部分写了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2)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3)伊琳娜是怎么说的。
(4)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2、汇报:
课文(第1-3自然段)科学家提出为什么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放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的问题。
(第4-5自然段)写了伊琳娜亲自动手做实验,发现科学家的话是错的。
(第6-7自然段)写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明白了他这样做的目的。
3、学了“动手做做看”你明白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
本文通过写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实验,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我们不要轻信权威,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想,多动手做。
附:板书: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三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依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依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朗志万和依琳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
课后“说说写写”中学习伙伴的话,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学会思考,把读、思、说、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时,可以在读中思考,想好再说,说后再写;也可以在读中思考,想好就写,写完再说。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学习生字,导入新课。
1、同学们,平常都是老师教你们认识生字,今天老师想让你们自己学,你能想办法记住这些字吗?(出示带拼音生字)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等会看看谁读得最准,记得最牢。
2、检查交流(指名读――交流记忆方法――读词卡)。
侧重分析:
漫:联系朱云漫的名字;换偏旁“慢”字。
填空:
(1)老爷爷(慢慢)地走;
(2)水满了,从鱼缸里(漫)出来;
(3)发大水了,河水(漫)过了小桥。
鳞:想像记忆。
形声字:琳、娜、唉、哄。
骗:换偏旁“篇”,组词:哄骗、欺骗、拐骗、蒙骗。
3、看,积极动脑筋,靠自己也能记住这么多生字。是啊,(出示单元提示,齐读)。我们将在这个单元里学习和动手、动脑有关的课文。今天先来学《动手做做看》。
二、初读感悟,梳理脉络。
2、谁愿意展示你的朗读水平呢,请举手!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描写伊琳娜心情的句子。
3、交流,随机出示句子并板书(生气、高兴)。
(1)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2)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三、学习1-6小节。
1、到底朗志万提了一个什么问题,让伊琳娜这么生气?
2、(出示第一段)自由读-指名读-谁能模仿科学家的口气读。
引读:面对这样的问题,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了。”只有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说:。
3、请你学着妈妈的语气说。
3、伊琳娜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用横线、波浪线划出来。
4、朗读交流,体会伊琳娜由惊讶变生气的心情。
引导重点句:
“哎呀”:看到水漫出来,伊琳娜的心情会怎样?(奇怪、惊奇)。
越想越生气:如果你是伊琳娜,你的心里怎么想?带着埋怨的心情,伊琳娜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指名读伊琳娜的问句,从评价中引导学生用上适当的语气朗读。
如:你扮演的伊琳娜确实很生气,但是她是不是就很生气的责怪老师呢?(没有,因为她用了“您”。)对,即使对别人有不满,也要尊重别人,看来伊琳娜不仅会思考,还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
三、存疑小结。
这一会儿伊琳娜还是很生气的,是什么使她高兴地笑了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写字。
题、提:组词比较,分析字形、结构不同。
另、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词语。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手做做看》,我们知道了朗志万向小朋友们提了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装进金鱼也不会漫出来),伊琳娜经过实验发现(其实是会漫出来的),她感到很生气。后来(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第7小节:高兴。
1、自由读,思考。
2、指名读,说体会。
3、模仿朗志万读。
4、写话后交流: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她可能会怎么说?
三、回归整体,朗读表演。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展示分角色读课文。
四、总结拓展。
1、拓展介绍“哥白尼和太阳中心说”
2、读了课文,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3、交流自己写的想法。
五、写字。
六、作业套餐:
1、必做题:分角色朗读或感情朗读课文,听写词语。
2、选做题:
(1)看——推荐阅读《100个科学家的故事》(学校图书馆里有)。
(2)讲——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3)找——查一些资料,去了解了解伊琳娜。
教后随笔: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定位上,显然过于肤浅。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权威。”然后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四
郎志万是法国的科学家。奇怪在,装满水的杯子放进别的东西后,水就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
两个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他们对这个奇怪的问题表示怀疑了吗?
一个说是因为金鱼身上有鳞。另一个说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为什么要动手做实验?她做实验的结果是怎样的?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请你体会伊琳娜做完实验后的心情,你觉得她都会想些什么?
您作为一名科学家不应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您本来就知道放进条金鱼后,水也会漫出来,还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在哄骗我们小朋友。她的语气应当是生气的。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别人的话。对待别人说的话或提出的问题,不光要动脑筋想一想,而且还要动手做一做。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十五
1、理解课文注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不能光想,你动动手做做看的体会。
2、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1、熟读课文,懂得遇事不能广听别人说,还要亲自动手做才能弄清事物真相的道理。
2、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
投影仪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当你遇到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动手做做看》,看看文中的伊琳娜是怎么对待不理解的问题的,对你可能有启发。齐读课题。
(二)回忆读懂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知道大概内容。
2、读阅读提示,做到心中有数。
3、带着问题读,逐一解答。
(三)学习新课
1、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
(1)是什么原因促使伊琳娜动手做实验?
(2)伊琳娜做实验的结果怎样?看到这样的结果她又是怎么做的?
(4)你是否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并说出理由。
(5)从伊琳娜动手做实验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共同讨论。
(1)阅读课文,订正读音,哄是多音字。
(2)指名朗读课文,评读。
(3)理解词语。
奇怪:奇异,不平常。
哄骗:说假话骗人。
3、讨论交流思考题。
(1)是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一个奇怪的问题,让伊琳娜产生疑问,而妈妈的话又促使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实验。
(2)伊琳娜做实验的结果与科学家朗志万说法不一样。看到这实验结果伊琳娜很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
追问:伊琳娜为什么生气?(认为朗志万是在哄骗小孩)
(3)科学家朗志万明明知道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可他却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朗志万这么说的目的是想让伊琳娜等小学生,遇事要动脑筋,不要广听别人的,要动手做一做,从实践中得出结论,而不是要哄骗伊琳娜等小学生。
(4)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理由是:实践出真知。科学家也是人,而不是神。
(5)学生甲:遇事不要慌张,要动脑筋。
学生乙:遇事不能光听别人的,还要自己亲自实践。
投影出示:(用幻灯片出示)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追问:为什么朗志万哈哈大笑地说?伊琳娜听了高兴地笑了?
(一方面朗志万的做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伊琳娜理解了朗志万的做法,因此他们都笑了。)
(四)总结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伊琳娜动手做了把金鱼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里,水照样溢出来这个实验)
2、分角色朗读课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41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