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书籍内容和作者思想的个人理解和反思。在写读后感时,可以参考其他读者的观点,但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读后感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一
打开kindle,关于这本书的常规阅读时间显示的是1小时59分钟,全书160页。不禁感叹,原以为读一本书怎么也要花一周左右的时间,没想到只需要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一本书,相当于看一场电影的时间。
不过,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却读了很长时间,并不是因为难读,而是读了一半就被闲置了。
很多时候,书本买回来都是被我阅读到一半就被放着那,久了之后自己也忘记了。
打开kindle本想接着内容再看时,发现很久没读,之前的内容也就全部忘记,只能重头再开始阅读。
并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上周的时间里,终于把这本搁置将近三年的书读完了。
但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书中的内容,而是内容完结后他人写的阅读后记。
《有这一道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读完这篇后记,我才理解了这本书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喜欢,虽然之前我也从内容和推荐语上了解到了这本书,但始终没有太多的想法。然而读完这篇后记,才真正理解那句有名的结束语“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原以为,所谓的“亏欠良多”只是在和书店众人书信二十年,最后在故人逝去时也未能踏足书店的遗憾,可读完才明白,不仅仅是这样的遗憾。除了与书店里的弗兰克以及其他职员的书信交流,弗兰克给海莲找的那些书更是给予了海莲更多的精神力量。也正是这些书籍让海莲对弗兰克说,最了解她的人也是弗兰克。
“人类发明了文字,懂得写成并印刷成书籍,我们便不再徒然无策地只受时间的摆弄宰制,我们甚至可以局部地,甚富意义地击败时间。”
与此同时,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岁月的磨砺而留下的建筑街道也是这样,在某种意义上,它所存在的经历在当下也存在,在此时也变成过去,如后记中所说“查令十字街不是遗迹不是封存保护以待观光客拍照存念的古物,它源远流长,但它却是现役的,当下的,在我们谈话这会仍孜孜勤勤劳动中,我们可同时缅怀它并同时使用它,既是历史从来的又是此时此刻的,这是一种奇特的时间完整感受。”
就是这样一种“奇特的时间完整感受”,我读完了这本书仿佛我就去过了这里,我经历了主角的一生,但盖上书我仍是我自己。而那些街道又是真实存在的,曾经的人们也是真实的在这里生活过,倘若我在现实生活中去一次查令十字街,那更是奇特的时间感受。
就好像有时我们面对某一瞬间或是场景,会有一种曾经发生过的错觉,我好像来过这,我好像见过这人。
读书的意义便也是样吧——会因为知道了更多,去真实生活中存在的地方就有更强的共鸣感,原来曾经很多年前的某一人他在这里有着这样的感受,如今我经过这,我仿佛也能理解这样的感受。
如同我喜欢写信,至今迷恋着小时候给人写信的感觉。那时资讯都比较闭塞,读小学时也没多少人使用电脑,手机,很多故事和消息都是从书中或报纸里读来。在那时一本阅读刊册里还有笔友的联系方式,自我介绍,自己选一个感兴趣的就给对方写信,然后就眼巴巴地等着回信。
一个小学生也不知哪来的那么多要说的,同学之间还会互相赠送节日贺卡,明信片。记忆里每到新年或是什么节日时,都会兴冲冲地跑去邮局选漂亮的明信片,给要好的小伙伴写祝福,完了再悄悄放到对方书桌里,有时还会因为我给你写了,你却没给我写而闹别扭。回想起来,明明都是一个班的同学,那么近的距离,却也因为书写仿佛他是千里之外的友人,小心翼翼地把明信片装好,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桌里,然后满怀欣喜地打开自己的书桌,看看有哪些人给自己写了明信片。至今,收到的那些明信片和卡片都还在老家的书桌里。
但随着时间流逝,自己慢慢长大,资讯也越来越发达,写信这件事就渐渐停留在记忆里了。也许曾经还会在朋友过生日时,给朋友写一张祝贺生日的卡片,如今也全部变为微信里的祝福。
我曾经的笔友们也早已全忘记叫什么,连我给自己取的笔名也忘了。
为什么会迷恋写信的感觉,可能是因为那微妙的时间差吧。
想起《小王子》里的一句话,“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
如今,这句话形容等待快递的心情也很贴切。其实,等待快递的心情就和曾经等待书信的心情相似,我知道他给我回信了,我知道我会收到一件东西,但我还没亲自看到,于是我很期待。
不得不佩服,也不得不羡慕海莲与弗兰克和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人们保持了二十年的书信,从最开始的寄书人弗兰克,到书店老板,再到其他职工,最后弗兰克的家人,邻居老太太都加入给海莲写信。时间与空间在这里变得更具体了,也在这快讯时代,让人向往。
发展越来越迅速的社会,让人情之间也变得越来越便捷,没了书信中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所以这才是为什么这本书那么多人喜爱的原因吧。
而我全文最感伤的也是在文末,海莲收到弗兰克最后的一封信,文末写着想念您。之后再收到信时,便是告知她弗兰克已经离世的消息。整整二十年的通信,却从未见过彼此,海莲在最后的一封回信中写道“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经不在人间了……”读到这时,内心便一阵阵感伤。
再美好的岁月,再长久的生活,都会随着离开而消散。
“但书店还在那儿……”
书信也还在。
我们所生活的一切,都在记录着。虽然在宇宙中都是小小的`一粒尘埃,但在某一时刻我们都曾是太阳,照耀过彼此。
愿我有机会路径此地。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二
你如果爱书,如果怀念写信的岁月,那么请你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查令十字街84号》。“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他良多……”这是海莲最后一封寄往伦敦的信中的最后一句话。
这本书是由一百多封书信组成的一场奇遇。在1949—1969这二十年,在伦敦和纽约之间的时光里,弗兰克与海莲之间的真诚、温馨、热切在书中晕染开来。
从前慢,车马邮件真的很慢,书信隔了整个大西洋真的很远,把手写的信件装入信封,填了地址、贴上邮票,旷日费时投递的书信却具有无可磨灭的魔力——对寄件人、收信者双方皆然。
想起来我小的时候,八十年代通讯极不发达,班里有外地转来的同学经常会收到外地的来信,那种场景令我也有多期待,期待我也能有这种纸张赋予文字的等待和惊喜,尤其羡慕的是外面世界带来的新奇的信息。再后来中学毕业,同学们各自分开,我一一嘱咐几位好友一定记得常写信呦。之后,我们各自用书信传递相互之间的消息:新学校的老师谁最帅,新同学里有的文笔超好,有的体育成绩很棒,班长的特点似乎都一样,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尤其是遇到一些生活学习中的小烦恼就会给最要好的闺蜜写信倾诉,在信寄出去的那一刻就开始计算什么时间她能收到,什么时间给我写回信,什么时间我能收到回信。还经常会在信封里放一张写满人生哲理的“芝麻卡”,过节时再加一张明信片......我一直收藏了很多别人写给我的书信,有情书也有课上传过的小纸条,甚或还有绝交信。当我翻开它们时,脑海中会回想起收到信的那一刻,这时候它们不再是一封简单的信,而是一份年少时光的回忆。真是纸短情长啊,诉不完当时年少!
《查令十字街84号》情节朴实,像生活一样平平淡淡,但是当你细细地去品味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它的真实,它的生活化——它里面带着些西式的小幽默,但并不俗气;它的内容中不乏抱怨,但并不讨厌;海莲有时还会因迟迟等不到书,大呼弗兰克是大懒虫、或者是“快,别老坐着,起身帮我找书!”;甚至有时候会无缘无故的因为书里的内容向弗兰克大发脾气,却又突然柔弱地向他抱歉......这多样的情感和话语,让她的形象更加生动,仿佛她会跃然于纸上穿越时空来到我们面前。我也仿佛看到,每次收到海莲的来信,这位优雅的英伦绅士弗兰克拿着信嘴角上扬露出微笑的样子。
最令人感动的是海莲·汉芙的善良,在他们物资短缺时不断的向书店寄送鸡蛋、火腿等食物,并由此和店员,弗兰克家人结下的深厚的友谊。1950年的圣诞节,海莲依然寄去了书店员工人人有份的罐头,书店的一个姑娘塞西莉给她回信说:“你寄来的圣诞节罐头,我们严格地实施管制囤积,以等他(塞西莉的丈夫)休假回家时再全家一起享用。”并且教海莲“约克郡布丁”的做法,海莲给当地朋友形容成“一笼高高鼓起、松软细致、入口即化的特大号烤饼”,看到这里,我的心也跟着这烤饼融化了。1953年9月,塞西莉写信给海莲,不许她再寄东西,“今年圣诞节可千万不许再寄礼物来。所有的东西都已经不用配给了,稍好一点的店里头也能买到丝袜。”他们都希望她把钱攒下来用做来英国的路费,亲自来看看他们......
日子就这么在恬淡中一天天继续,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虽然海莲赴英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但他们的情谊仍在继续,不过渐渐地也难免会感受到岁月的流逝,然后在信中互道一句:我们都仍健在。
直到书店秘书1969年初写给海莲告知弗朗克死讯的信时,那个帮海莲找书找了二十年并在两个月前还在给海莲的信中说“我们依然健在,手脚灵光”的弗朗克,说不在就不在了......我似乎能隔着时空看到海莲失声痛哭的样子,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弗兰克成为了海莲心中永远的怀恋,更是柔软了每一位读者的心,带给每位读者一场华丽的邂逅。如今,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店已消失,但我相信,这个故事,这种心情,这份怀恋,将会长长久久地被爱书人所铭记。
这个8月,一场《查令十字街84号》的阅读旅行在席殊书屋穿行……(吴文杰)。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三
读书这件事本身就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无论是与书中的人物相遇还是与此书的某一任读者相遇,都是令人向往的事情,尤其是后者,更是许多文学作品中浪漫故事的开端。
记得在叙事奇特的《寒冬夜行人》里,卡尔维诺就以一对男女读者从相遇相知到最后结婚的故事作为主线,尽管在其中负责牵线的是一本印刷“错误百出”的书。同样,《查令十字街84号》也承载着一段与书有关的情缘,作为一部现实存在的书信集,它是一位热情开朗、终身未嫁、嗜读经典旧书却穷困潦倒的美国女编剧海莲·汉芙和一位严谨礼貌而不失诙谐、终身奉献于古书事业且已成家的英国绅士弗兰克·德尔二十多年来的书缘与情缘的见证者。
怀着对书名的好奇开始阅读,慢慢发现,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的这本书信集,有着穿越时空召唤人心的魔力。随着信件上时间的推移,你可以看到他们之间有某种东西在慢慢变化:女主人公以自己特有的热情活泼叩击着大洋彼岸一个严肃认真、彬彬有礼的英国绅士的心,而那位先生也以自己的幽默恰到好处地回应;他们对对方的称呼也越来越温和,像相识多年的老友一般;一个欣喜地接纳一本又一本喜欢的书,一个默默地搜集对方喜欢的书……这个故事像每个爱书人想象中的那样,穿过承载前人思想的书本,与冥冥之中的另一个人相识,相知,然而,最终却没有像每个人都盼望的圆满结局那样,甚至一生都未能相见。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一贫如洗的海莲是不幸的,她甚至由于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凑齐去一趟魂牵梦萦的英国的钱,直到最后得知德尔先生去世的消息以后,仍然没能成行,只是拜托朋友,“若你们恰好途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读来令人心酸不已。然而,那样纯粹、隐秘而又会心的一段感情,又是多少人可遇不可求的啊。就像柏拉图说的那个寓言:每个人生来都是被劈成两半的,世界之大,人海茫茫,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都难以遇到自己的另一半,能遇到另一半的那些为数不多的人大概都是最幸运的。海莲能够在一次偶然的买书活动中遇到真正懂自己的知音——德尔先生,这样的幸运大概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吧。
读一本书就像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而这次的世界,没有私欲,没有占有,没有贫穷的悲苦,没有困境下的苟且,有的只是阅读好书的欣喜,一丝不苟的纯粹,心与心的交流以及跨越大西洋的温暖。
有生之年,愿你我都能遇到自己的“查令十字街84号”,找到那个似曾相识的老友。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四
刚刚读完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的那晚,我几乎一夜没睡,我激动、兴奋又夹杂着伤感、忐忑。总之那心情实在太复杂了,我想这感觉应该只有读过这本书的人才能体会。
我应该算是个怀旧的人吧,尤其对于“邮寄”这件事,情有独钟。好友出去旅行都会记得寄张明信片给我。而我也会把这些明信片都好好珍藏起来。看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小卡片,仿佛自己也随它们经历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明信片偶尔还会写一写,但是说到写信,确是多年未曾提笔了。
正如本书的译者陈建铭所说“其中的奥义便在于“距离”——或者说是“等待”等待对方的信件寄达;也等待自己的信件送达对方手中。”这微妙的时间差,让等待都变成一件美好的事。
从1949到1969年,二十年的光景,住在纽约的女剧作家海莲与远在英国“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及其家人以及全体职员一直通过书信去维系着一份美好的情谊。尽管海莲的朋友都先后造访了“她的书店”,最令人遗憾的反倒是海莲本人从未踏上过那片让她魂牵梦绕的土地。直至1968年弗兰克生病去世,也能未能见他一面。海莲的一生是贫穷的,但她的精神城堡确是那样的充实,完美。就像e。b怀特所说“对我来说,一件尚未实现的事,就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鞭策。”查令十字街84号,是她终究未能实现的遗憾,“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待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拜海莲所赐,“查令十字街84号”几乎快要与伦敦市的另一个地址“贝克街221号b座”齐名了。不得不承认,我从查令十字街开始爱上了伦敦这座城市,有生之年,我定要亲自去看看这片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五
初次捧起这本书,蓝白相间的封面格外清晰,一张简易且略带模糊的图片印在正中,充满了年代感和文艺气息,我想这该是符合作者往常写作剧本时的独特品味,而对于阅读完整本书的读者们来说,这样的设计别具一格且充满画面感和故事带入感,而内容上,作者用书信独白来阐述和描绘故事,更是本书的另一精彩看点。
我带着些许疑问,开启这场书海之旅。我起初对于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个地方仅仅局限于认为只是一个为海芙小姐提供精良书籍的地方,能够提供精神粮食的地方,并未被吸引,但从整个写作的背景来看,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故事,国家之间的战士和政治历来都会和本国人民息息相关,永远也摆脱不了现实下枪林弹雨和冷热交替的残酷。但从1949年10月的第一封信到1969年4月最后一封信,主人公海芙小姐与查令十字街84号一家书店的各工作人员之间的这根情感纽带,整整坚持了20年之久,从一个普通购书者(简单书信的往来)到相互帮助的好心人(实际利益上的相互关切)再到已深念心底的陌生人角色,都是背后最走心的相互对待。也正是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才会有如此难得且值得珍惜的情感,然我们也不难想象,最后的结局注定是充满遗憾的,一直到书店里的工作人员相继离开、到其他的人的去世(因战争或饥饿或疾病),弗兰克和他的同伴们始终未能见到海芙小姐,最终也只是一个留在脑海、从书信中想象的美好人物形象。
反倒如果最终作者将结束改为偏美好的氛围,我倒觉得与自身也与现实情境不符,相对比较不合理,也就没什么值得读者们思考和总结的地方了。最后一封信里说道:即便人都离开了,可书店还在,永远在那里,作者依旧可以回味这份美好的记忆,从心底,就像最初的那份善意永远埋藏在心底,美好如初。
读完整本书,让我最感动当属海芙小姐与查令十字街84号工作人员之间20年之久写的书信往来到最后的彼此相互取暖的真切情感,我在想在那个战争且充满愤恨的年代,怎么会有人能做到如此般将心比心,真切往来,将自我心中善意给予到那么多人,并不带有任何目的性,而至始至终用行动在证明他们的善意,这个时代下仿佛其它人性的光辉不受任何负能量所影响,人们进行着他们最本真的行为和使命。本书让发印象最深刻一句话,她写道:“你们若恰好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看完整本书我才明白,亏欠二字属实,情感上的亏欠是致命的、不好受的,对于未能见到查令十字街的伙伴们永远是遗憾的,对于只能用书信来表达情感永远是无奈的,对于无法弗兰克等人在心里永远的情感累积到最后消散,是痛苦的。这句话深深表达出了作者对于他们个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情感的亏欠与内疚之情,也反映出作者对于这个时代无限的感慨与悲哀。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六
《哈瓦那特派员》中这么说:“人口研究报告可以印出各种统计数值,计算城市人口,借以描绘一个城市,但对城里的每个人而言,一个城市不过是几条街巷,几间房子和几个人的组合,没有了这些,一个城市如同陨落,只剩下悲凉的记忆。”对于1969年的汉芙来说,这家书店,这条街就是这样的,于是这本书是一本悼念逝去的书,纪念二十年年间人心的一场奇遇。
初识此书,是在一部电影里,买来看看,没有特别惊艳的地方,读后却久久忘怀不了、唏嘘不已。
据说这是一部爱书人的《圣经》,不算是爱书人,但也囫囵吞枣的看过许多书,尤其喜欢这一本。毫无疑问,汉芙爱书,她付钱买书,自付腰包寄食物托朋友送丝袜,但仍觉得自己占了好大便宜。她说:我打心里头认为这实在是一桩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着还能指望过年;但你们送我的礼物,却可以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可以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九泉。甚至到最后仍然得出我亏欠他良多的结论。
这似乎和我喜欢书信的理由不谋而合,喜欢寄出那一刻的欣喜,后来收到信的开心以及没有等到时的失落。以及寄信人的等待和收信人的等待,这期间错过的时间差就像天然酵母滋生了更绵长的感情。
汉芙喜欢弗兰克,这应该不足以形容她对他的感情,这是一场20xx年的精神之爱,看到最后他,他们仍然没有见过面,而是弗兰克的妻子写来信告诉他弗兰克逝世的消息。我想弗兰克和汉芙确实是精神相通的,不然他妻子不会在信中说,我过去一直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都您的信,而你们俩似乎有许多相同之处、她最后说了一句像我这样一辈子孤寂以终的人想必大有人在吧。读到心酸。
汉芙最后说如果你正巧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能否为我吻它?我欠她的实在是太多了。
海莲·汉芙,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五日出生,一九九七年四月九日去世。终生未嫁。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七
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书信集,书信中传达了美国作家海莲·汉芙和英国伦敦马克斯和科恩书店的主人弗兰克·德尔之间的书缘与情缘。
书中收录了汉芙与科恩书店二十多年间往来的所有信件,一封封的信件就像架起了一座彼此沟通桥梁。这是爱书之人的相互交流,汉芙爱书,视书如珍宝,她喜欢读旧书,在得知科恩书店藏有许多古书之后,性情率真,热爱古书的汉芙毫不犹豫地将书单和钱以及信一同寄出,寄到了大洋彼岸的科恩书店。而德尔也是很尽心尽力地为汉芙找书。一段神奇的书缘之旅就此开始了。因为汉芙对书的热爱,因为汉芙对他人的信任,因为德尔的真诚和诚实。
《查令十字街84号》被称为“读书人的圣经”。书中体现读书之人对书的热爱和尊敬,体现了汉芙别样的读书态度,绝不将书束之高阁。此书一经出版,便引起读书人的关注,人们纷纷传阅收藏。以至于查令十字街84号在多年以后成了伦敦的一个景点,一个读书人的朝圣之地。
而在我看来,这二十年长期不断的通信,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书商与买书人之间的交易,爱书之人的相互对话,也是一段情缘,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汉芙从一开始就把书款放入信中一起寄出,不采用汇款方式,她也从来没有质疑过德尔帮她算的账。而德尔的行为,尽显英国的绅士之风,不仅尽力为汉芙找书,诚实地算账,就连跃于信纸上的文字,也是那么地彬彬有礼。
汉芙的善良,同样也是深深打动了包括德尔在内的科恩书店的每一个员工,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汉芙给科恩书店寄去了许多生活必需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尽管她自己过得并不如意。通过跨越海洋的信件与包裹,他们彼此问候,相互温暖。这是情缘,由书而起,不只是书缘,比爱情更大,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怀。
这本书一出版便在英国风行,曾被英国大肆宣扬成是英国文学的复兴。其实这种说法不说是错,但未免过于生硬,这本书信集只是爱书惜书之人的相互交流,相互取暖。《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带有温度的书信集,温暖着每个人的心,同时,也唤起了到时人们对书籍,对文学的关注。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八
之前看了部电影,叫《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自从看了上一部之后我就对汤唯和吴秀波的戏产生了浓浓的喜爱之情。这部片子也让我很喜欢,里面有个重要的剧情线索——《查令十字街84号》,看完片子后就买了这本书。不得不说,电影的力量是强大的,这本小小的书在这部电影热映后,价格是35元,七本青年文摘的价啊。今天终于用四十分钟看完了这本书,真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从小到大,我只有在小学作文里写过信,重点也不在信,而在分数,当然我更没有收过信了。真的会有人就那么一直写信吗,给一个从来都没有见过听过的人。我不是很喜欢用qq等软件来沟通,因为那会给我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哪怕明明是和熟人。可写信是很妙的,可以看到对方的字,而纸质感也更能传递情绪。
在书中,海莲汉芙就一直通过信件和查令十字街84号的那家书店联系,买书,寄送礼品。通过信件,双方也对对方有那么点点的了解,这样一直持续到弗兰克德尔去世。海莲当然也曾收到过书店其他人的来信,甚至有弗兰克的家人、邻居的,不过主要是弗兰克的信。他们到底算是什么关系呢?朋友?可是他们从没见过面,海莲一直都希望自己能亲自去看看,但一直都没有成行,一直到书店里的其他人都已经失去消息,到弗兰克和店长都去世,海莲都没能见一眼这些人、这家店。客户关系?海莲在这二十年中买了无数本书,不仅如此,海莲还从美国给在英国的他们寄去了鸡蛋火腿等物资,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让英国的人们物资匮乏,海莲甚至托朋友带去三双丝袜给女店员和弗兰克的妻子,弗兰克也送了海莲一张由邻居奶奶绣的精美的桌布。也许,没见过面的人也可以是朋友;也许,一直惦念着的才是最珍贵的;也许,大家只是彼此精神上的慰藉;也许,那让人心痒的朦胧感最令人着迷。
书中有几个点让我感触颇深。第一个是海莲一直未成行估计永远也不会成行的旅行。当海莲给书店寄去物资后,书店里的人就一直很好奇海莲,海莲也很想去英国。所以海莲“嫉妒”自己的朋友可以去看“她的书店”,在她另一个朋友去英国之前说“真希望你也可以一起去”时,海莲难受万分。查令十字街84号就在那,可是她去不了。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说走就走的旅行,有的人也许真的就在一个地方从生到死。有的时候我们唾弃现实,可我们都逃不开现实,我们也许没有能力支付自己的愿望。书店里的人也真心希望海莲来。开始弗兰克想让海莲来了之后住在邻居奶奶家里,邻居奶奶后来去了老人之家;十几年过后,弗兰克的两个孩子都在外读书时,弗兰克说海莲来了之后有两个房间可以挑选。没有结果的准备在以后看来是那么凄凉。
第二个是书店里散去了的人。塞西莉法尔是书店的女员工,曾经在信中教海莲如何做约克郡布丁,后来需要和丈夫一起去阿富汗待一年,可一年后,便毫无消息了。塞西莉在辞职后曾写信告诉海莲可以把信寄给她的母亲,由她的母亲转交。然而没有联系就是没有联系了,看起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将来实行起来时我们才会发现那有多行不通。总说萍水相逢便是缘,那么散了的时候又该被称作什么呢?海莲多年之后依然会在给弗兰克的信中问起塞西莉的消息,也许塞西莉也会在兵荒马乱之后偶然想起她曾和一位叫海莲的女子通过信,但她应该只会回忆而不会再提笔了吧。
第三个是书店店长和弗兰克的死。新的员工继任后在整理旧物时看见了海莲的信,便回信询问海莲是否仍需要书以及告诉她弗兰克去世的消息。书店店长和弗兰克应该是一直坚守在这家书店的人,书店里的书变来变去,但他们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有多少人会坚持做一件事情一辈子直到死?我就向来是一个没什么耐心的人,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做不好时还会变得狂躁。我很难想象自己一辈子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样子,尽管我知道应该是会这样的。我没有那么深的热爱,所以自然就会厌倦。而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人也总是会有贪心的,得到了一点点就会开始想要更多,会想往上爬,有多少人会像店长和弗兰克一样就甘于自己的普通平凡呢?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书的结尾没有说海莲是否继续在那家书店买书,但是作者还是给了读者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弗兰克的女儿希拉写信给海莲表明想和她继续通信,也许希拉想传承那份纯粹的关系。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九
以前每次读完一本书或者看完一部电影,就会在豆瓣搜书评或影评,仿佛看了那些评论,就觉得那是我自己对书或电影的理解和感受。现在想想,就会发现,那不是。我少了自己的深入思考,让别人的思考代替了我的思考,让别人的感受代替了我的感受。今天,在看完《查令十字街84号》后,我想自己写写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突然发现好难,有点不知道如何说起,所以想到哪就写到哪吧。
这本书是读书群里的群友推荐的,于是自己买了一本拿来读。拿到书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虽然不如海莲在信中描述的那样,皮装封皮、烫金字体那样精致,但封皮的设计也是非常精美的了。外面包着一层米白色封皮,上面印着中棕带一点绿的字体,是我喜欢的颜色,有一种复古的味道,正中还有一张旧书店的照片。里面是硬底封面,底色是墨蓝色,字体应该是玫瑰金色又带有一点粉,整个包装设计非常舒服。
我迫不及待的把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因为是书信体,所以读起来毫不费力,短一点的篇幅就一页纸,稍长的两页。全书记载了双方自1949年10月5日至1969年1月29日的来往信件,直至德尔先生去世。看着一封封短小而真挚的信,我能感受到海莲在收到喜欢的书时的欢呼和喜悦,能感受得到书店店员在收到海莲的物资帮助时的感慨与激动。让我非常感慨的是,双方从未谋面,却能在不断的书信来往中让友谊长存二十年之久,那是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单纯而美好。
而德尔的信大部分就是在说自己又找到哪些书,并给海莲挑选她可能感兴趣的书。我可以感受到,他对于书的了解,对于海莲的了解,这一定是建立在大量阅读和饱览群书的基础上,建立在对海联真挚不渝的情谊上。
信中随处可见海莲对书的态度。她说,我从不买没读过的书——否则不就和买了一件没试穿过的衣服同样下场吗?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也许喜欢旧书的人就是在寻找和期待在书中和有缘人相知与相遇。
海莲还写道:我们活在一个诡异的世界——这么漂亮,又能终身厮守的书,只需花相当于看场电影的代价就能拥有,上医院做一副牙套却要五十倍于此。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还指望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阅读真的是最简单又最奢侈的事,我们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就可以在书的世界里和作者相遇,在那个世界里自由翱翔。
在这个阅读匮乏的时代,有不少声音在倡导阅读,而大部分焦虑的人就开始在买买买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仿佛买了这些书就像读过一样,仿佛看了书评就觉得自己完全懂了一样,仿佛看一遍就领会了书的真谛一样。作为一个有点焦虑、内心又有点虚荣的我来说,当然也在此列。除了一些育儿书籍外,至今书架上还摆着很多从未翻看的书,有的甚至连塑料封皮都没有拆开。我对自己说,重要的是认真看了,从书中得到了养分和力量,和自己的生活产生联系和思考。就像海莲所说:每年一到春天,我就会“大清仓”,把一些我再也不会重读的书全丢掉,就像我也会把再也不穿的衣服扔了同样道理。倒是旁人都很惊讶,依我看,他们爱惜书本的方式才奇怪呢。他们买一堆新出版的畅销书,囫囵吞枣似的看完,我常想:他们也未免读得太潦草了吧。然后呢,因为他们从不重读那些书,不消一年,书里头的内容早就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不过,当他们看见我把书一箱一箱的往外扔时,却又露出一副“这怎么得了”的表情。要是照着他们的做法:买了一本书,好——读过了,好——上架,好——没事了,一辈子也不会再去碰它第二回,可是呢,“丢掉?万万使不得呀!”为什么使不得?我个人坚信:一本不好的书——哪怕它只是不够好,弃之毫不足惜!
因为我是一个手工爱好者,对于书中赠送手工桌布的那一部分也非常喜欢。海莲在看到桌布时说,这是一条漂亮的爱尔兰绣花桌布,米黄色的底布上以手工绣着古典的花草图案——全是各自不同颜色、浓淡有致的花儿,我真迫不及待的想披上维多利亚时代的水袖、优雅地举起手,幻想自己执着一只乔治王朝的古董茶壶,轻轻的斟上一盏茗茶……可以看出海莲对这份礼物的喜爱和珍视。
信中说,虽然老太太做了许多手工刺绣,却几乎全都自己留着。用这双老手做的东西有幸能交到喜欢它的人手上,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老太太一个人终老一生,但她一定不孤独,因为有手作陪着她,每一个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除非遇到真爱,否则绝不割舍。德尔在信中还告诉海莲如何清洗、保养桌布,可见爱手作之人对于手工作品的呵护。每一个收到手作礼物的人都应该小心翼翼,精心护理,只为手作上留下的温度和故事。
关于对书店的描写,是海莲的朋友在信中描述的。一走进店内,喧嚣全被关在门外。一阵古书的陈旧气息扑鼻而来,那是一种混杂着霉味儿、常年积土的气息,加上墙壁、地板散发的木头香……极目所见全是书架——高耸直抵到天花板的深色的古老书架,橡木架面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虽已褪色仍径放光芒。看到这些,仿佛就像自己置身于书店一样。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十
有一个地方,不准确地说只是一个地址,既没有优美的迷人风景,也没有伟大的历史古迹,却被天下爱书人奉为圣地,仅仅是因为一本小书,的确是薄薄的一本小书。这本书没有曲折动人的情节,也没有诲人不倦的道理,仅仅是一封封如叙家常的书信,却毫无道理地打动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心。
两位因书而结缘的男女,素未谋面,一个在美国,一个在英国,书信,邮件是他们联系的方式。那时候的车马慢,邮件也慢,可在难熬的等待后接到信件的心情却是无比的喜悦。长达近二十年的通信,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彼此了解,彼此理解,心意相通,已然成了对方的知己,一种不需要说出来的`你懂我我懂你的知己。
许多人都在纠结他们之间到底是爱情多些还是友情多些?弗兰克一直都是温文尔雅的,十足的绅士风度,他总是能找到海莲想要的那种书,他还能记住两年前海莲想购缺未购到的书,他喜欢读她的信,读时嘴角会情不自禁的上扬,连他的妻子也忍不住妒忌,她知道海莲和她的丈夫更像。海莲的信活泼生动,嬉笑怒骂,可是你却喜欢她骂你,因为你明明能感觉到那是她撅起嘴在撒娇。所以在我心里,他们之间一定高于普通的友谊,是惺惺相惜的爱,是士可以为知己者死的知己,但却无关乎男女情爱。
在海莲得知弗兰克去世后,再没有海莲的信了,所以我们不知道海莲得知噩耗后心情如何?我常常忍不住地设身处地的想,她该有多痛苦,失落,悔恨啊!可又一想,也许海莲并没有多痛苦,因为能够用灵魂交流的人永远都不会失去彼此!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十一
刚刚看完了《查令十字街84号》,趁热打铁写下读中和读后的想法和感想。因为太了解自己的德行,如果告诉自己“好晚了快睡觉吧,明天起来再写”,那我明天一定不会再写,即使写也可能不会像及时写下来一样让自己读起来比较舒服。(我曾有过多次在夜晚思考后感慨横生,但是没有及时记录以至于以后不记得自己当时到底什么心情的“灾难”,所以后来有任何想法,总是会不管多晚都掏出手机记在备忘录里)。
我们重新来说这本书,在看这本书之前,我隐约中貌似听到过好几次这本书,但真正让我去买来看,是在看完《不二情书》之后。这部电影我不做评价,但是这部电影让我认为,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在纽约的作家因为偶然,和一位英国书店店员相互通信,从而成为了笔友。多年的通信中,两人能够放下防备,向“陌生人”倾诉烦恼和人生的感慨,并一起寻找答案的故事。当然,这两人深深地爱着对方,二十几年的相互通信却不见面,简直是伟大的柏拉图。
我是一个很喜欢看爱情小说的人,虽然我不追求爱情,但我追求美。所以我看完电影对书的潜意识描述后,深深地被迷住了,本来写信就是一件很有韵味的事。我记得我第一次写信收信,就是和老杨一起给当时远在天津卫的higholy写信,一封信有六七页。她也会回信,并且在我们的信上用红笔“朱批”上自己的吐槽。一封信总是好几天的事情拼凑起来的。那时候拿到牛皮纸信封的感觉真的太奇妙了。
但是看书的时候,我发现我真的是图样图森破。
实际上,这本书六成的内容都是极其平淡的内容。海莲写信给弗兰克告诉他她想要什么书,弗兰克写信告诉她是否有以及书的保存情况以及价格。另外两成是海莲得知当时英国物资紧张并给书店的店员们邮过去了鸡蛋和罐头,以及店员们的感谢。最后两成是店员们和弗拉克的家人、邻居给海莲的通信,表示感谢和欢迎她来英国。读了书,我才知道,这些书信里,并没有提及爱情。才知道,海莲一直想要去英国,但是总因为工作而无法去。我在读这本书之前,一直以为她和弗兰克是因为认为精神上的交流与陪伴更重要于真实生活中的接触,才选择二十多年通信却不见面的。所以,我读完之后,不能否认我的`失望。
但是,我不能否认的是,这些书信本身的存在意义是充满感情的。虽然这些书信内容对我来说够不到我的沸点,可是还是有几个十分触动的地方。比如海莲因为听说英国物资短缺,从而一直坚持给弗兰克和书店的店员邮食品,因此与他们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在海莲写给弗兰克的信中,曾经提到过数次自己对新书的厌恶(弗兰克工作的书店卖二手书)。她认为旧书读起来更加让人感到由内而外的愉悦,并且假如书上留有上一任主人的笔记,那就更好了。我不能更赞同,读一本旧书,就好像读的东西不仅仅是纸张上的铅字,更是与书上一任主人跨越时空的接触——我们可能因为同一段话陷入沉思,因为同一段话变得兴高采烈或者黯然神伤。所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读书能使人摆脱心灵的孤独。
虽然这本书没有我想象的那样使人激动,但这些书信所代表的超越载体的意义,才是这本书真正的宝贵之处。至于这本书里是否是爱情,个人认为不是,但是又难以用友情去定义。所以只能见仁见智了。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十二
这是一个穷困潦倒却乐观自信的小作家和一个古板旧书商之间的通信来往,结集出版后却被奉为“全世界爱书人的圣经”。何以被奉为圣经?我并不太理解。
海莲,生活拮据,以写字为生,结实儒雅又富有学识的书店经理弗兰克,在长久的通信中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愫和友谊。志趣相投的男女很容易产生共鸣,就好像《明亮的星》里,那位孤芳自赏的芬尼小姐,因为一本诗集而对济慈发生爱情。
海莲与弗兰克的第一封信,是请求弗兰克帮忙找一些书,弗兰克则回复她关于书的情况。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他们的信从中规中矩到心心相惜,海莲成为“弗兰克先生的汉弗小姐”,弗兰克是“海莲的弗兰克”。连那间海莲一生从未踏进的书店,也在海莲的朋友们口中变成了“海莲的书店”。他们的交流在谈论书之外,开始有了生活,情感,信仰方面的交流。
有趣的是,弗兰克的妻子和儿女以及他的同事们也先后加入了为海莲写信的队伍,海莲在邮寄书款之余,也会为处在困难中的“英国朋友”们寄去一些生活物资。虽然他们从未见面,海莲却已经像是老友般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了。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好奇弗兰克妻子诺拉对海莲的态度。后来在诺拉与海莲的通信中,诺拉坦诚自己曾经嫉妒过海莲,因为弗兰克是如此喜爱读海莲的信,而自己却从未与丈夫有过如此知心的交流。
寥寥的一段话让我脑补了这样一个故事。妻子偶然发现丈夫经常与一位美国女士通信,两人你来我往,每当收到信,丈夫总是迫不及待地打开,然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认真而沉浸地回信。或许这位妻子,也曾在丈夫同事们的玩笑话里捕捉到一丝暧昧讯息,女人的好奇心总是很强大的,有一天,她终于看到了那些信,从信里,她感觉到那位美国女士学识渊博,且幽默风趣,与丈夫志趣相投,与自己截然相反。虽然信的内容毫无苟且,坦荡光明,她仍然出于一个女人的敏感和不安,试着按照信上的地址,寄出了自己的第一封信。
诺拉能向海莲坦诚自己曾经的嫉妒心,说明她早已解开心中的芥蒂,在后来的交往中,海莲多次为诺拉一家寄送生活物资,诺拉也赠送海莲一条邻居老太太亲手织的围巾。这两个磊落的女人,很快便结成了友谊。
或许二十多年的书信往来早已让信之彼端的两个人有了超越友谊之外的情谊,海莲的朋友和弗兰克的同事们的揶揄和调戏就是证明。然而这些“调戏”并没有让这段感情最终发展成为爱情,他们的关系,最终是发乎情,止乎礼。
在生活最苦闷的时候,海莲借酒浇愁,也只是说一句,“弗兰克,能够懂我的人只有你了。”书信,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稳固而安全。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那一面:善良,信任,坦诚,纯粹。这样的情感已经鲜少在现实中存在了。遗憾的是,在故事的最后,这位英国绅士到死也没有见到自己在脑海里描绘过千遍的“美国来的女游客”,海莲也在无尽的思念中终未踏上她热爱的那片土地。唏嘘之后,我又感到庆幸,“相见不如怀念”,幸好,他们都只保留了最美好最纯真的那份记忆。“如果你们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这一句,已胜过千言万语。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十三
上周在经常收听的一个节目里听闻这个地名,也是它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作者提到它被奉为爱书人的“圣经”,让我这个最近突然爱上读书的人儿倍感亲近,马上加入到我的书架。挑了个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开始翻看,开始感受上个世纪发生在爱书人与书店店员真挚的书信情。
194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住在美国的海莲·汉芙开始给大西洋彼岸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写信求购书籍,管理员弗兰克·德尔,这个彬彬有礼的英国绅士为她找寻并邮寄所需书籍。这本来只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商业贸易行为,令人震撼的是他们之间的书信联系持续了20年之久,并建立了真诚而深厚的情谊。
海莲·汉芙这个33岁的姑娘文笔幽默,书信里尽显她的睿智和俏皮,让读者忍不住要爱上这么个可人儿。“春意渐浓,我想读点儿情诗。别给我寄济慈或雪莱!我要那款款深情而不是口沫横飞的。怀亚特还是琼森或谁的,该寄什么给我,你自己动点儿脑筋!”“行啦,别老坐着,快去把它找出来!真搞不懂你们是怎么做生意的!”只需几句话,撒娇可爱跃然纸上。
在20世纪50年代,战后的英国食物供给实行配给制,慷慨大方的海莲·汉芙给书店店员们寄去了烤肉火腿和鸡蛋,这些食物给大洋彼岸的人们带去更多的是心灵的慰藉。弗兰克和妻子诺拉及其他店员也纷纷回信表示感谢,开始了更频繁的书信联系。二十年间,保持与书店店员书信来往,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汉芙几次犹豫要去英国,却因手头拮据而未能如愿,直至1969年,她收到了德尔的死讯,这让她悲痛不已。由此便把这二十年来存下的信件整理成书,也纪念下人心在二十年书籍时光中的一场奇遇。
海莲·汉芙给正在伦敦旅游的友人的信中写道“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经不在人间。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对于这样一个给予她精神食粮的书店,的确是值得献上一吻。如果有幸去一趟查令十字街,也请代我们献上一吻。
不得不提的是,本书的中文翻译者陈建铭先生,他高超的翻译水平绝对为此书增光添彩,既完美的表达作者的原意,字里行间还融合了中国文化,读来颇为生动有趣。其中一段海莲·汉芙因为牙齿问题而没能去到英国这样写到“好几个月前,我发现牙齿一颗接一颗全坏光了,我要么乖乖装上牙套,要不然就得全部拔光!因为还不想当个无齿之徒,我最后还是决定装牙套。可是诊疗费简直是天文数字!看来伊丽莎白只好在我没来的情况下登基了,我呢,今后几年里也只能留在这里看着我的牙齿一一加冕了。”(背景是伊丽莎白女王登基)。
他在后记里谈到:“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深以为然,在这个邮箱、qq、微信、微博各种社交app盛行的年代,没有车马慢书信慢,没有了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也没有了盼望收信和认真回信时想着对方读信的情绪,总觉得缺失了许多美好。我们之所以对海莲·汉芙和弗兰克·德尔的友谊心生欢喜,大概也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再难觅如此真挚情缘。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十四
“你们若恰巧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看完这书,海莲的这句话,让人心里感动。要感谢陈建铭。他把海莲汉芙的这本书翻译得很感性,全书让人感觉作者充满热情。而且看到后记,这位翻译者是台湾一个书店整理旧书区的员工,因为喜爱这本书,没联系任何版权机构,也没太多现实利益的想法,完全自发的首先翻译了这书。很值得钦佩!
查令十字街84号,比喻为爱书者圣经的书信集,是20年里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和英国伦敦旧书店经理弗兰克之间的邮购旧书籍来往的记录。书不长,一天时间就可以看完。里面的海莲活泼风趣,性格善良。故事里的人,都没有财富,没有权利,生活在40年代,战乱后物质缺乏的时候。一封封关于旧书籍的讨论和对作者的研究,使得海莲和隔洋的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思与科恩”旧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德尔结下了一段深厚的友谊。全书中两人的书信从没谈论过感情问题,海莲是独身,德尔有妻子有女儿。海莲在信里把自己的幽默全然表露,对着德尔,完全没有戒心,把直爽的性格表露。
德尔就比较含蓄,写信也比较公式化,如果不是后来他的妻子在给海莲的信中说:“我过去一直对你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你的来信……”也不会让人理解到他对海莲的深厚情谊。
我对于海莲在书信里写到的书本几乎完全没看过,可那些书在她的描写里都变得很有趣很有意思。她对书籍的热爱是到了超越物质,在邮购到好的二手书后非要寄回礼物给书店,才能心安。我喜欢她那样的性格,觉得她很可爱,很豪爽。不会太在意物质,而是喜欢自由自在,享受心爱的书本带来的欢乐。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十五
我希望可以像海莲和弗兰克一样遇见彼此的知己,不管是隔着一条河,一座山,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难受时可以写信倾诉,开心时可以分享快乐。其实海莲和弗兰克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不幸的是因为海莲直到弗兰克去世也没有来到位于英国伦敦的书店。幸运的是他们遇见了彼此。无论是平淡生活中讨书买书论书,还是暗藏在字里行间的难以言明的情感,都给人以强烈的温暖与信任。这本书即表现了海莲对书籍火一般的热爱,也反映了她对弗兰克精神之爱。海莲的执着,幽默,体贴,率真,跳跃在一封封书信的字里行间。说实话看到结尾的时候我哭了,我承认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一个人,可能是为了海莲和弗兰克书信二十年而见不得感到难过,也是为了马克思和科恩书店的结束感到难过吧。如果有可能,我会带着我最爱的人,一起去到查令十字街84号,去怀念,去纪念,去缅怀。今天就带着大家来品读这本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十六
有一种情怀,叫书信。
书信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效率和科技让书信有了无数的替代品。然而无论它们多么高效,多么便捷,也没有书信的情怀。我相信,即使有一天,微信,邮件被更高效,更便捷的形式代替,人们对它们的缅怀也远不如书信。于书信而言,它的情怀充斥在整个过程:提笔细思、翘首期盼、贴邮寄送、见字如面、拆信读信、纸短情长……这些都是情怀。通过方寸信纸,珠玑之字能感受到你的一屏一笑、蹙眉思考。
一个是身在纽约的贫穷女作家,对英国文学著作如饥似渴;一个是身在伦敦旧书店的工作人员,对工作兢兢业业。原本简单的商业往来,通过在两个不同国度之间流转的信件而变成了深厚的情谊。二十年断断续续的信件来往,让女作家收获了英国文学著作的同时,还拥有了一群从未见过的故友。
可能受到电影的影响,很多人将女作家与书店中主回信人弗兰克之间的情谊解读成了爱情。在我看来,这很俗。有种感情超越爱情,那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钟子期因懂得俞伯牙的音乐心境而成为知音、诸葛亮与司马懿博弈数年,亦敌亦友,是知己。在我看来,知音与性别、身份无关。既然男女平等,那为什么同性之间叫知音,异性之间就要被解读成庸俗的爱情?对书如痴如狂的女作家能遇到一个懂她的人,是种幸运。可是这份知遇为什么非得被解读成爱情?难道这世间除了爱情就没有其他感情了?“爱情”有性,但是知音没有!请不要亵渎!
当然,可能我阅历不丰富,对其中的微妙感情理解得不够到位。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十七
海莲·汉芙着实太有趣了,读着她写的信,时不时就会被逗乐。我要先说明这一点,以表示对她由衷的感谢。
慕名而购的书,如今才知,其为“爱书人的圣经”,惭愧惭愧,看来我并非一个爱书之人哪。一个人爱书至此,而书也带给她精神上的富足,这是羡慕不来的,或许在有些人看来也“理解不来”。人不知而不察。如若不知道、不了解,你也就看不到它,虽然映在了眼睛里,却没有照进心里。
每个个体之间是如何产生关联的?血缘、友谊、爱情、学业、工作等等,这数不清的线将彼此联在一起,织成交缠错综的网。海莲·汉芙人生中的一部分,通过一封又一封来往于英美之间的书信,展现在我们眼前。照片比图画更容易让人相信,而真实的故事也更能触动我们的内心。1949年至1969年,这段因“书”而生的缘分,延续了竟有20年之久。想起那些曾经亲密无间却终究渐行渐远的友人们,不知是该感慨自己浪费了这缘,还是叹息大家终究无缘一直走下去。
很少有人单纯地只想着“一辈子一个人”,只是,与之相处轻松自在的人,太难遇到了。海莲·汉芙与弗兰克·德尔之间,用知音、友情、爱情来形容,总是差强人意。众多的情感混杂其中,皆归于“舒服”一词,他们是“令人舒服的.关系”。距离遥远、未曾谋过面、并不快速的沟通方式,表面上看似完全处于劣势的条件,何以产生让人如此欣羡的感情?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话题,有对彼此的善意,有交流的热情,有关心,有感恩,有一颗砰砰直跳的心。
无障碍的沟通,打破了距离的束缚、缩短了等待的时间,唯独人与人之间的那根线,拉得更长更细更易断了。偶尔的点赞成了我们之间仅有的交流,一个“赞”不会轻易消失,因为简单易操作,同样不会轻易改变,因为有它就够了。
如果心只为活着而跳动,那“我们”就只剩“人人人”了吧。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十八
查令十字街84号,最初知道是源于豆瓣上有人说这是爱读书人的圣经、甚至是爱书之人的集结号!
加入书架好久,今日读完:海莲开朗、活波、率真、大方,弗兰克拘谨、认真、克己(弗兰克妻子的信中所述并非如此,而是和海莲有着如此相同的幽默、善良,也是爱书之人);海莲因爱好英国文学购买古旧珍藏本书籍写信给英国的科恩书店,而与书店经理弗兰克相识,两人因书相识、相知,但20年无缘一面。20年的通信、购书,49年英国处于战后配给经济、物资短缺,海莲的大方邮寄大块的肉和鸡蛋,科恩书店的员工感激不已,相赠相敬,充满温情!
后记中说后来这本书被拍成电影,其实两人是有情愫的。20年的通信,寻书、找书,如果说没有激起一丝爱的涟漪好像也说不过去,弗兰克的妻子给海莲的信中也说“我不能说我不妒忌你,弗兰克是收到你的书信是如此的喜悦……”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十九
时间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当你准备好要去那里的时候,那里你想见的人却不在了,于是有:若你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请代我欠上一个吻,我亏待它良多。
每一个人爱书的方式不一样,作者不喜欢虚构的人物所以很不喜欢小说,而她却喜欢上了《傲慢与偏见》,她也不喜欢没有读过的书就像买了从来没有穿过的衣服。而我确是那个很喜欢封面很好看的有内涵的书,读到后面我才发现作者也是一个这样的人,那只不过是她很爱书的表象而已。
似乎生活和工作是永远分不清的,同样人的情感也是紧密相连的。作者和书店老板以及员工可以把这样一种简单的书信往来的商业交易看作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罢了,可是他们之间这种感情胜过了普通朋友之情,也可以如亲情一般联系起来。给予物资匮乏的英国这些朋友一些鸡蛋肉类的帮助,他们就已经觉得感恩戴德,他们也多次邀请作者来到英国拜访,可是18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去成,传来的是他们去世的消息。也许内心的悲伤只能化作一句话,帮我献上一个吻。
书信往来是联系彼此内心情感的桥梁。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二十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出现了一本被誉为读书人的《圣经》的一本书——《查令十字街84号》。在我未看书的内容时,脑海里就想着查令十字街84号这家书店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世界上真的会有人和从未谋面的人通信二十年?这听起来很奇妙。
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才发现人的情感、心思还有情谊真的会漂洋过海漫溢在世界每个角落。海莲·汉芙在文艺周刊刊登的广告上发现了一家经营绝版图书的书店,并在1949年10月5日寄出了第一封跨越时光的信,这便是这场书缘的开始。当我们深入读下去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一封封的信承载着海莲·汉芙与弗兰克·德尔等人的深厚情感,更加体现了海莲·汉芙的善良,性格率真,弗兰克·德尔的绅士风范与兢兢业业。
当汉芙知道战后的英国经济困难,物资缺乏的时,她慷慨大方地寄给了弗兰克·德尔等人一些肉类、鸡蛋等食品,甚至还有昂贵的长统丝袜。要知道,那时的汉芙自己的生活并不宽裕,但她依旧毫不吝啬,这不就是她的善良嘛,甚至让书店的员工将她视为自己的亲人,纷纷和她通信。同时,当爱书的她发现弗兰克·德尔寄给她的书质量不行时,也会生气,并指出他们的错误,这不是她率真性格的体现嘛。另外,正人君子的弗兰克·德尔也渐渐将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汉芙,且一直兢兢业业为她寻觅好书。一封封信将每个人的所有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始至终,汉芙与弗兰克·德尔都没见面。弗兰克·德尔成了汉芙的“弗兰克先生”,而汉芙也从“敬爱的汉芙”成了“亲爱的汉芙”,无形之中,俩人的情感都表现了出来,以致让弗兰克·德尔的妻子诺拉嫉妒。
长达二十年的通信,汉芙心系英格兰,那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可每次都因缺乏资金而止步。当收到最后一封信时,得知弗兰克·德尔去世的消息,她整夜未眠。当所有泪水流尽之后,再多的悲恸也无济于事,她只能将二十年来与弗兰克·德尔的所有通信整理出来……这是她对弗兰克·德尔的精神之爱啊!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信任、坦诚,这种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见了,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像汉芙那样,对他人善良、坦诚,爱护书籍,多看书,也要像弗兰克·德尔那样兢兢业业地完成每一件事。也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走在查令十字街上,亲眼看一看这个演绎着二十年时光奇遇的书店。
最后,“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这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鼻子酸酸的。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二十一
《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位美国女作家与一家英国古旧书店以经理德尔先生为主的店员们二十年间购书寄书的八九十封往来书信的信函集。信函每封不过数百及千字,笔墨或端雅或谐趣,谈文说事,嘘寒问暖,记账邮物,二十载不谋一面的岁月留痕薄薄纸笺,海阔天空地弥漫着书香与温暖的人间情味。掩卷莞尔,读之,如对故交老邻,道旁小坐,两三碟小菜,浊酒一壶,晏晏趣说从前,欣聆旧怀。
翻开这本小书,是在一个会上。因为会议惯常的枯燥,照例携了闲书来赶瞌睡。书的序文和附录竟有四篇三十几面之多,很超乎了我的想像。才看了几段序文中的书信摘录,不时会心一笑,心已生爱悦。这书也够调皮,见我喜爱,玩变脸的功夫,眨眼换了一副模样儿,变作一道喷香美食要诱我一口吞了它!我才不是大圣的二师弟那副德行,会上这个当!一行不漏地,我先把“序”、作者的“译序”,还有附录的两篇解读当作佐食小碟填了牙缝。会上读书多有干扰,至此再忍心合上书页,美味要留在静时全心以对,才不负美意呀。
昨日,久雨初晴,风和日暖。睡前卧读,拨亮了灯,双目炯炯,一口一口咂食美味。淡淡古书味道,郁郁人间情谊,溪水般叮咚跳跃心间。只为这家异国的书店找到了她想要的书,当海莲·汉芙小姐从她的英国籍邻居那里听说战后的英国,物资匮乏到每个月每个人只能配给到一个鸡蛋时,她心疼了。
从圣诞节开始海莲·汉芙小姐给被她称之为“我的书店”的店员们源源不断寄送食品包裹礼物数年,直至时局好转。人和人之间,如此纯粹!我的眼里,就连信函的购书账目中频频出现在字里行间的“美元”和“英镑”,亦去浊存清扮成了两个小书童的样儿,跟着那一册册可爱的老版旧书,前趋后缀地一天天衣襟袖角都浸染了纸墨的香芬。
德尔先生是书店的经理,回复海莲·汉芙小姐书信最多。隔空鸿雁传书二十年,因为异性,人与人之间便有了一段细微别著的情意,被解读为另一种爱情未免也牵强了些,其实还是友谊的底,和塞西莉那几个店员一样,不过彼此更多一份知心、体贴与坚持。如此而已。
我很喜欢这样的两个人。在人生的长河里汇入这样一段荡漾着书页古香的清流,非幸事美事还可为何事!她人在纽约,心属英国文学,买书、读书、写书;他人在伦敦,就职古旧书店,售书、寻书、寄书。她善良坦率豪爽仗义,他温厚雅正恪尽职守。他们因书结缘,在这片缘分的天空下,他们的朋友、亲人、同事、邻居都走上了“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这个舞台,寒来暑往,雁来雁去,这些可爱的人纷纷执笔,写出了一幕美好的友谊剧目。也许,她和他,比友情又多一点点,也仅只一点点吧,不然二十年的岁月,无论如何旅资匮乏这样的理由也是挡不住情人的脚步的。当青丝渐成白发,她在他辞世的两年后终于机缘来临,推开了“查令十字街84号”的门,人已亡,店已空。
这夜入梦,我竟拾到其中一封信函,怕失去,急取了相机来拍照存念。而后的梦中又至某书坊,购得一册印刷精致的老版小人书《苏武牧羊》,喜不自胜。想起被舅父拿走的一册书法帖子,想要再觅一个,翻找许久,却不可得。那梦里也怪,难道米芾不是书法家了,他的书全给印成了画集。苏东坡的字也很好,老板极力推荐着。眼前字,心底情,先父习字法宗米氏,看书帖无非一点儿念想,但为此故,就还是要米老先生的字最关我情。
廿载书缘一梦中。醒来的清晨,在枕边又取了这本小书夹住鼻子嗅上一嗅,啊,竟然闻到一股小时候新学期老师发来课本的味道!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二十二
“当爱情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铺陈时,也并非被撕去,而是翻译成了一种更好的语言。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名叫责任,名叫蕴藉,名叫沉默,还有一位,名叫怀恋。”其实,书信往来中给我的恋爱感觉不浓烈,两个人之间是暖暖的依恋。正因为美好,其实也是因为距离,20年中从未见过面,只是书信往来,所以展现出来的都是性格中好的那些方面,两个人之间距离产生美尤其又有心灵的碰撞。所以海莲·汉芙在信中说:“弗兰克,这个世界上了解我的就剩你一个了。”
彼时的英国战后资源匮乏,彼时的汉芙也是困顿,书信算是两人心中的寄托……最终的未能见面以及一辈子都不会见面让感情无限放大。从信中感到汉芙特有的幽默和弗兰克英国绅士的严谨。想看原版的了,慢慢体味一下两人的那种暖暖的依恋。
查令十街号读后感篇二十三
在书店一眼看到这本书,其实是被封面吸引,翻了一翻,发现是书信形式,当时也没多想就放下了。
回家又有好奇心在作祟,找到读了起来。刚翻开看到“如果你正巧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能否为我吻它?我欠她的实在太多了。”我好奇呢,是两个相见恨晚的朋友,还是一对相距两地的情侣。就这样,我怀着疑问读完了。即使读完了,老实说,没太理解俩人的关系,俩人的来往。长达20多年的书信交往,却未曾谋面。一定充满了遗憾吧,当那一封噩耗传来,她又是多么难过啊,她也终身未嫁。到底是因为没有遇到那个他,还是因为那个他已经走了,并且永远不再回来了。诺拉说她嫉妒她,因为德尔和她兴趣喜好相同,又和她的信件中充满幽默。我很佩服诺拉在德尔和海莲的书信交往中一直扮演了大度妻子的角色,尽管名义上是为工作,但是实际关系当然远远超过顾客与店主的关系。海莲说德尔是世界上最懂她的人。可能哪怕没见过,也会在一字一句,笔墨中熟知这个人。若不是德尔已是2个女儿的父亲,如果他俩能够早些相见,我相信他俩一定也会是不错的一对。
可惜命运弄人,当你认识了那个想依靠一辈子的人,可是发现他并不属于你。所以说人遇见的前后顺序真的特别重要。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遇见合适的人,真好。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65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