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合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互动和交流。教案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备课准备。这些教案范文涵盖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内容,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
孟子教案设计篇一
清代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我们读《孟子见梁襄王》也就可以得到印证。这一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以孟子见过梁襄王之后,向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在此并见到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孟子与梁襄王的应对,既鲜明地表明了他的观点,又表现出他高超的谈话艺术。
本文特点。
善辩。
孟子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孟子确实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付那班见利忘义、嗜杀不仁的统治者,才施展他的辩才的。孟子对付梁襄王,首先在于善于察言观色而择言。他见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个国君不像个国君的样子,就是接近了他,也看不出什么威严。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佳,因而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婉转曲折。其次在于围绕中心,逐步展开论述。梁襄王的命题是天下恶乎定?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他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属于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也就以严密的逻辑联系,将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使天下归附,才得人心,这就要爱民保民,绝不嗜杀好战,那么天下归于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逐步揭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某种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善喻。
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比喻即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直观性,又含意丰富,具有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刻性。《孟子见梁襄王》,同样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天下莫不与也的道理。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苗槁,久旱要枯死,这时天空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乌云像油一样的漫延,泛着光泽,大雨像满溢样哗哗倾泻,那么禾苗自然然兴之,蓬蓬勃勃地生长,更为茂盛。孟子以苗槁与兴的对比,说明雨对禾生死荣枯的关系,显示人民对明君与暴君的态度。孟子形容天下之民归附不嗜杀人者,犹水之就下,无法抗拒,也貌合神契。槁苗望雨孰能御之,民之归附,沛然谁能御之,反诘得让人毋庸置疑。要天下与之,都跟随君王,关键在君不嗜杀人,如甘霖惠旱苗,则民便如水归沟壑,前以天上雨水比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两喻相衔联,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雨润禾苗,水向低处,生活中习见之事,易明之理,既为人熟知又深感贴切。
犀利。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荀子的批判》)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也是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没有一个君王不好杀人,概括战国时广阔的社会现实,也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且连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杀者之列。孟子看出梁襄王也属于嗜杀图霸的一类角色,也就乘机痛下针砭。他对梁惠王还申述了一番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仁者无敌的道理,而对梁襄王则劝之仍恐其愚,讥之则不畏其恼,言言作声,语语中的。孟子对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没有任何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由梁到齐,加齐之卿相。
孟子见梁襄王时,已是七十岁左右,先前已经游历了好多国家,到梁后先和惠王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是他思想很成熟的时期,也是经验很丰富的时候。他与梁襄王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亦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讲话艺术。就此,对于我们了解孟子的主张以及散文艺术,是有意义的。
(选自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孟子教案设计篇二
1.了解有关孟子及其《孟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熟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通过对比、反衬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抓住语言描写的感情色彩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征。4.参照注释,查阅词典,疏通语言文字,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课时数】:2棵树【教学过程】:课堂导入:
毛主席曾用“愚公移山”教育过全党;谈到文艺方针时,又提出了“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大家知道是指各种花卉,那么大家知道“百家”是指哪百家吗?对,它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各种流派,它们提出了哪些不同的观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儒家一位集大成者孟子的两篇文章《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新课讲解:
《富贵不能淫》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与儿子!’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的,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百里奚是从市井之间被举用的。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来入侵者,这个国家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沉迷安乐使人萎靡死亡。课堂小结:《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淫》义正言辞地驳斥了景春的谬论后,紧接着便对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做了明确的说明和界定。真正的大丈夫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二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只有这样,才算得上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陈述六个出身贫贱却成就不平凡的名人的示例和相关道理,阐述了逆境成才的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
-->
-->。
孟子教案设计篇三
2、复习有关《孟子》的知识。
教学方法。
自读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试译课文。
参考对译: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熟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氯恍酥矣。其如是,熟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孟子谒见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旁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表现。他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回答:‘不喜好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他又问:‘那有谁来跟从他呢?’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跟从他。大王懂得禾苗的情况吗?七八月间(夏历五六月间)长时间天旱,禾苗枯萎了。只要天上黑油油地涌起乌云,哗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长起来了。国君如果能这样,又有谁能对抗得他了呢?如今各国的君主,却没有一个不是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位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
二、回答课后练习题。
(一)设计此题,意在使学生通过熟读课文,复述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了解孟子运用譬喻阐述统一天下的道理。有了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特色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相信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学生能用现代观念审视有关内容,更应该受到鼓励。此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二)通假字是文言文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此题是本单元惟一一个有关通假字方面的练习。此题所选的通假字涉及本单元已学过的几篇课文。具体参考答案为:
1.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卒,通“猝”,突然。
2.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通“犹”,犹如,好像。
3.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说,通“悦”,喜悦,高兴。
4.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
5.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田,通“畋”,打猎。
三、课文阅读点拨。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王道”)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增添了其说理的魅力。
四、思考问题:
1.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其本体与喻体是如何相联的?
探究学习: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氯恍酥”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2.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学习: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探究学习: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他对这个国君印象不佳,轻慢而藐视。
4.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探究学习:孟子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问话,“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对执政者的谏言。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与之”时,力透纸背地分析社会现状“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进一步指出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又以“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现后,百姓拥戴的场面,且“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挡。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杀人者”的话题来抒发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
5.文中出现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探究学习: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
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
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
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氯恍酥矣”;
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孟子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步骤】。
《我读论孟》四步法:释--译--解--记。
2、检查、交流并梳理语言障碍。[生生互助、师生互助]。
4、在诸家的解读中,你欣赏哪点或哪些认识?简要说明理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7、背诵一些名句。
第一课时。
一、为什么还要读孔孟的书?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中国文化史》柳诒徵,231页)。
要读名著,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这里讲的是识字教育以上的中高等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59页)。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二、怎样阅读经典?
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的感性的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域,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
文学(经典)阅读的另一个重点,应该是对作品语言的感悟。真正的文学大师(经典)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的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是应该细心地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的。语言[说与写]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言说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因此,对语言的敏感、驾驭能力,也应是衡量人的精神素质的重要标尺,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变得更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文学名著的阅读,就是一种发现[与开掘]: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与开掘],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与开掘]。说到底,这乃是对人[他人与自我]的发现[与开掘]。--它的魅力就在这里。……名著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你的精神。一切决定与你自己。(《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59页,60页)。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从孔子到孟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孔子、孟子的自白了解两位伟大哲人的志向、抱负和人生追求;
2、认识孔子、孟子并名传世的原因,以及他们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的贡献。
3、通过反复诵读,掌握文言诵读规律,积累古今异义词等文言基础知识。
夫子自道。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容受各种批评,七十岁心想作什么便作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李泽厚《论语今读》【记】。
这已是千古名言,至今沿用。由年岁来描述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状态,是很有意思的。从而有各种解说。例如所“志”是何学?“立”究竟是什么意思?是事业有成还是道德有得?“不惑”于什么?“耳顺”何解?能否“知天命”后一切便顺顺当当?如此等等。其实可以各自为解,不必刻板以求。例如,“三十而立”,有人强调与“立于礼”有关,是指人从六岁“习礼”到三十岁才算完全掌握熟练,但后世注疏多不拘泥于学礼,而泛指人格的成熟,更佳。最难解的是“知天命”,似可解释到五十岁,自己对这偶然性的一生,算是有了个来龙去脉的理解和认同,一方面明确了自己的有限性,另方面明确了自己的可能性。不再是青少年时代“独上层楼望断天涯路”的前景茫茫,也不再是“天下事舍我其谁”那种不自量力的空洞抱负了。
为什么要把宗教性道德作为个体追求心灵完善的“绝对律令”?有神论认为此乃“天意”或上帝旨令。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则认为这是个体对人类总体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才无可逃脱无可推卸。这个“无可”,又并非外在一定社会、时代、群体的他律或经验要求,而是普遍“必然”即所谓“先验”的自律命令,此即自由意志,即本体所在。它高于一切经验。但其根源却又仍在人际情感之中;根源于它,却可以超出它,因其中有理性之凝聚,而成为心理之形式结构故。从而,它虽纯属个体修养却并非所有人都能作到,这才有圣贤与常人之别。只有这样,也才能在哲学上将伦理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在实践上将宗教与政治、在道德上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区分开来,使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天命”、“命”、“立命”、“正命”,孔、孟屡言及,如何解说,恐非易事。其中有多种含义。“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即非人力所能主宰。但王船山说:“俗谚有云,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凡举琐屑固然之事而皆言命,且以未死之生,未富贵之贫贱统付之命,必尽废人为而以人之可致者为莫之致,不亦舛乎?故士之贫贱,天无所夺;人之不死,国之不亡,天无所予,乃当致人力之地,不可归之于天”(《读四书大全说》),这有点近乎荀子了。但确是包括孔孟在内的儒学共同精神,即人生活在无可计量的偶然性中,却决不失其主宰。这才叫“知天命”。“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孟子尽心上》),这种“立命”、“知命”、“正命”都指人对自己命运的决定权和主宰性,而绝非听命、任命、宿命,这为谨慎敬畏地承担起一切外在的偶然,“不怨天不尤人”,在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的生活行程中,建立起自己不失其主宰的必然,亦既认同一己的有限,却以此有限来抗阻,来承担,来建立,这也就是“立命”、“正命”和“知天命”。“五十而知天命”着意在这种承担和建立的完成,即一己对“命运”的彻底把握。这大概一般非五十岁左右难以实现。总之,认识并安宁于一己存在之有限性,仍强自建立,并不悲观、焦虑,或作徒劳之无限追求,此种中国式的“知命”、“顺命”的情感“超越”,似有异于西方。此意本读还将多次重复讨论。
钱穆《论语新解》。
此章乃孔子自述其一生学之所全,其与年俱进之阶程有如此。学者因当循此努力,日就月将,以希优入于圣域。然学者所能用力,亦在志学与立与不惑之三阶程。至于知天命以上,则非用力所及,不宜妄有希效。知有此一境,而悬以存诸心中则可,若妄以已比仿模拟之,则是妄意希天,且流为乡愿,为无忌惮之小人,而不自知矣。学者试玩学而篇之首章与末章,而循循自勉,庶可渐窥此章之深处。盖学而篇首末两章,只从浅处实处启示,学者可以由此从入。此章虽孔子之自道,无语不实,其中却尽有深处玄处。无所凭依而妄冀骤入,则转成谈空说玄,非孔子以平实教人之本意。
孔子又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义与此章相发。自志学而立而不惑,皆下学。自此以往,则上达矣。知天命故不怨天,耳顺故不尤人。此心直上达天德,故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而知我者惟天。知命耳顺,固非学者所易企,而不怨不尤,则为学者所当勉。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千里之行,起于足下,学者就所能为而勉为之,亦无患乎圣学之难窥矣。
南怀瑾《论语别裁》。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讲到这里,我们要研究孔子为什么把几十年所经历作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要放在《为政》篇里。这经验太重要了,本来为政就是须要人生的经验。
在世界上有两个东西是没有办法实验的,就是政治和军事。这两个东西,包罗万象,变动不居。从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政治,专制、君主、民主、集体,究竟哪样好?谁能下得了这个结论?尤其现代的中国,几十年来,西方的什么思想文化,都搬到中国这个舞台上来玩过,结果如何呢?所以为政的人是要了解人生,要有经验,要多去体会。因此孔子将自己的经验讲出来,编到《为政》这一篇,就是暗示一般从政者,本身的修养以及作人做事的艰难,并不简单,要效法他这个精神,在工作上去体会、了解它,才把这一段编到《为政》中来。
从上面几段,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什么东西呢?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讲到人情世故,中国人现在往往把这个名词用反了,这是很坏的事。如果说“这家伙太世故了!”便是骂人。尤其外国人批评中国人,几年前在《中央日报》我就看到这样的文章,说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太重人情了。这里一般年轻人的反应,认为这个外国人的文章写得非常透彻,我说你们不要认为外国人在中国留学两三年,就能懂中国文化,那你们都是干什么的?几十年的饭是白吃了。中国文化一直在讲人情,所谓“人情”,不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提着一只火腿,前街送到后巷,左邻送到右舍,在外面送来送去地转了个把月,说不定又转回来物归原主了。这只是情礼的象征,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人情这两个字,现在解释起来,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都在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
“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但现在反用了以后,所谓这家伙太“世故”,就是“滑头”的别名;“人情”则变成拍马屁的代用词了。就这样把中国文化完全搞错了,尤其是外国人写的更不对。
为政以“德”为本,再以学来培育“诗”的温柔敦厚精神,是不是就具备了为政的条件了?不然!不然!就好像一个军人,把中外古今的军事思想理论都翻遍了,但是连枪怎么放都不会,二等兵上等兵是怎么回事也不晓得,这等人充其量只能当个参谋,绝对不能带兵上战场的。所以《论语》行文的气势,轻轻一转,把孔子的简略自传编进来了。也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道理就是要真正能多懂得人情世故。
我曾讲过,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归纳起来,最简单扼要的,不外中国的四个字--“安居乐业”。所有政治的理想、理论,都没超过这四个字的范围;都不外是使人如何能安居,如何能乐业。同时我们在乡下也到处可以看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八个字,现代一般人看来,是非常陈旧的老古董。可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如果能够真正达到这八个字的境界,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来说,无论是什么政治理想都达到了。而这些老古董,就是透彻了人情世故所产生的政治哲学思想。
【问题探讨】。
1、请说出诸家解读的主要观点和侧重点。
李泽厚--主要观点。
侧重点。
钱穆--主要观点。
侧重点。
南怀瑾--主要观点。
侧重点。
2、在诸家解读中,你欣赏哪点或哪些认识?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自己的见闻或联系现实生活,找出与此章内容相应的例子,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4、孔孟的话给你什么启迪?请模仿诸家解读中的某一语言风格或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话。
参考答案:1、请说出诸家解读的主要观点和侧重点。
李泽厚--主要观点:这句话是用年岁来描述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状态。
侧重点:从哲学的角度探究个体追求心灵完善道德高尚的原因;认为“知天命”即是指人生活在无可限量的偶然性中,却仍然积极决定和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是儒学的共同精神。
钱穆--主要观点:此章为孔子自述一生学问和年龄发展的进程。
侧重点:告诫人们应当循此方向努力,但不可简单仿效。
南怀瑾--主要观点:孔子用这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艰苦奋斗的经历。
侧重点:根据社会现象阐述一个人的生活经验的累积对从事政治很有好处。
2、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白话试译】颜渊子路侍立在旁,先生说:“你们何不各言己志?”子路说“我愿自己的车马衣裘,和朋友们共同使用,直到破坏,我心亦没有少微憾恨。”颜渊说,“我愿己有善,己心不有夸张。对人有劳,己心不感有施予。”子路说:“我们也想听先生的志愿呀!”先生说:“我愿对老者,能使他安。对朋友,能使他信。对少年,能使他于我有怀念。”
钱穆《论语新解》。
此章见孔门师弟子之所志所愿,亦即孔门之所日常讲求而学。子路、颜渊皆已有意于孔子之所谓仁。然子路徒有与人共之之意,而未见及物之功。颜渊有之,而未见物得其所之妙。孔子则内外一体,直如天地之化工,然其实则只是一仁境,只是人心之相感通,固亦无他奇可言。读者最当于此等处体会,是即所谓志孔颜之志,学孔颜之学。
又按:孔门之学,言即其所行,行即其所言,未尝以空言为学。读者细阐此等章可见。
李泽厚《论语今读》【记】。
子路的回答再一次显示了那重然诺、讲义气、悲歌慷慨的豪勇气概。颜回的回答仍然是谦虚、谨慎,自我修养。孔子答语特别有名。“少者怀之”解作“关怀年轻一代”亦可。
南怀瑾《论语别裁》。
有一天,颜渊和子路站在孔子旁边闲谈,孔子就说:“盍各言尔志。”“盍”是一个虚字,中国古文里经常有“盍”“夫”这类虚字,等于我们现在的“思”、“那么”。他说:你们年轻的一代,把你们的愿望、志向讲出来听听看。在这里,我们等于在看话剧,台词中表现了孔子学生的个性,也烘托出孔子的教育手法。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完全代表了子路的个性。子路是很有侠气的一个人,胸襟很开阔。他说,我要发大财,家里有几百部小轿车,冬天有好的皮袍、大衣穿,还有其他很多富贵豪华的享受。但不是为自己一个人,希望所有认识我的人,没有钱,问我要;没饭吃,我请客;没房子,我给他住。气魄大!唐代诗人杜甫也有两句名诗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就是子路这个志愿的翻版。
而子路的是侠义思想,气魄很大,凡是我的朋友,衣、食、住、行都给予上等的供应。“与朋友共”的道义思想,绝不是个人享受。“敝之而无憾”,用完了,拉倒!
颜渊却是另一面的人物,他的道德修养非常高,与季路完全两个典型。他说,我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为、最好的道德成就,对于社会虽有善行贡献,却不骄傲。“伐善”的伐,就是夸耀。“无伐善”,有了好的表现,可是并不宣传。
“无施劳”,自己认为劳苦的事情,不交给别人。“施劳”的意思,我主张这样解释。在上面也提到过,圣贤与英雄的分野: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所以圣贤比英雄还要难。换句话说,英雄可以施劳,把自己的理想,建筑在别人的烦恼、痛苦上。圣贤则不想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的肩膀上,而想担起天下人的烦恼与痛苦。
所以颜渊讲“无施劳”,就是说不要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身上,这是颜渊的所谓“仁者之言”。
一文一武这两学生的理想志愿完全不同,都报告完了。孔子听了以后,还没说话,我们这位子路同学,可忍不住,发问了,老师!你先问我们,你的呢?也说说看。
孔子说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礼运大同篇思想的实现,这是最难做到的了。这三点一看就与众不同。孔子之所以为圣人,成为了不起的教育家、哲学家……总之什么家都被他“家”上了,了不起就是了不起。
“老者安之”,社会上所有老年的人,无论在精神或物质方面,都有安顿。“朋友信之”,社会朋友之间,能够互相信任,人与人之间,没有仇恨、没有怀疑。“少者怀之”,年轻人永远有伟大的怀抱,使他的精神,永远有美好的理想、美丽的盼望。也可以说永远要爱护他们,永远关爱年轻的一代。我们仔细研究,如果这三点都能做到,真是了不起的人。
因为这三点,对上一代,自己这一代,以及下一代都有交代。此即所谓圣人境界,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
孟子教案设计篇五
一、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简要概括每联的内容。
首联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颔联写离情的缠绵,颈联从室内转到户外所见,尾联写友人远去盼望再相聚。
2、首联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简要分析。
用了拟人的手法。“吐”“对”分别写出了离别的筵席将结束,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吐”字使人想到亲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凝滞青烟出神的神情,“对”字写除了举杯劝酒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3、颈联两句写什么时间的情景?“隐”“没”两字有何作用?
颈联两句写的是黎明时分。这两句承上文写把杯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隐”“没”两字表明时间过得太快,似乎在催人分手,从而传达处依依惜别之情。
二、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本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什么?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什么思想情感?
归思宦游人面对春日美景思念家乡的感情。
2、“独有”“偏惊”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表现了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只有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对自然界不同季节的'变化感到特别新奇。
3、中间两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会“出”“渡”“催”的妙处。
中间两联写了江南早春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出诗人思乡之情。
“出”“渡”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原本不易觉察的物候迁移贴切传神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感受到春光地脉搏和动感。“催”字突出了江南春鸟一声紧似一声地鸣叫的特点,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淑气以人的情态,表现春气之浓。
4、明代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请就第二、第三两联的写景特色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颔联、颈联紧承“物候新”来写春色。颔联是远景,颈联是近景。“催”“转”这两个动词将春天使万物复苏的动态表现得具体细致,用语精练传神。远景的壮阔与近景的细微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姿有彩、动静交错的春景图。
三、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赏析颔联和颈联。
颔联“牙璋”句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信符,“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诗人用这两个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铁骑”句写唐军已经神速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绕”形象写出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这两句对仗工整,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句中也对,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颈联两句写战斗,用景物描写烘托。“雪暗”句从视觉出发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风多”句从人的视角出发写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以象征军队的“旗”“鼓”,表现出征将士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奋勇杀敌的悲壮激励场面。
2“自”“照”“绕”在诗歌中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的猛烈,战火的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3、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了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虚实结合,;实写;赴边缘由及心中所感;虚写;想象中军威雄壮、战况激烈的情形;实写;投笔从戎,为国赴边的强烈愿望;浪漫。
四、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特点:高“临”字突显了滕王阁的高耸。
诗人描绘了一幅坐着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的豪华场面,反衬了现实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易逝,兴衰无常的感慨。
2、颔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孟子教案设计篇六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2课时。
第一课时。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孟子教案设计篇七
多年以前,孟子为他的“性善说”奔走呼告,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对手,他笑傲王侯,轻身赴险,把权势、财富、美色看得一文不值,把理想、正义、人格看得高于一切;2000多年过去了,孟老先生已离我们远去,但今天,人们依然在吟颂着他“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仍然在称道着他“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时常用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勉励自己;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是否有许多话想说给大家听,那就请放飞心声吧!
有三个小题目可供参考:《我心中的孟子》、《孟子,请听我说》、《孟子,我们呼唤你》。
九、结束语。
同学们,回顾这篇充满浩然正气的散文,你学到了什么?
巧妙的比喻,严密的逻辑,善辩的文采,舍生取义的精神……(让学生归纳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仅仅是打开了学习孟子的一页篇章,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同学们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发现孟子,研究孟子,学习孟子,因为他会让我们终生受益!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我总认为文言文深奥难懂,学生自己几乎不能自主学习,所以大多采用串讲的方式。一字一句,从来不敢有所怠慢,希望这样能使学生对课文不再有疑惑,。但我发现,无论怎样尽力,学习效果都很难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为了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我屏弃串讲的模式,贯彻新课标,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时间还给孩子,让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当学习的主人。另外文言文教学不仅承载传授文言知识的任务,其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接受古代作品的熏陶渐染,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进而创造出新的思想、文化。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学《鱼我所欲也》一文时调整了教学重心:既注重文言基础的积累,又注重学生的文化积淀,厚实学生文化底蕴,让学生真正品位到孟子的魅力,内化其高尚的人文精神。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我感觉有以下收获:
1.重点文言词语用法,可以在文言文单元学习前教给学生“知其所以然”的方法,让学生自行归纳梳理,能举一反三;2.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力求人人尽享成功的喜悦。改变单一的老师提问,点名叫学生回答的模式,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回答,自己得到自主学习的权利,积极性很高;3.美读吟诵是学习本文的秘诀。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师生一起去品味孟子散文的意蕴美,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理解,从而自觉主动的完成学习目标;4.把时间还给学生。文言文学习可在课前给学生一节预习或自学时间,课上精讲少析,给学生充分的理解、体悟时间,让学生既能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也能走出文本,联系社会,有自己的真知灼见;5.链接传统文化,丰富人文素养。教学中把知识相互贯通,让学生既认识战国时的孟子又感悟“舍生取义”在今天的伟大意义;帮助学生积淀中国古典文化,培养学生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意志,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
本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部分同学基础较差,理解课文较为吃力,学习节奏较慢,个别学生质疑讨论时有点无所适从。另外由于教师的执教水平有限,部分环节没有完全放开,主动性积极性还有待继续提高。通过这节课,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进一步提高自我,完善课堂。
孟子教案设计篇八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
“‘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赏析。
清代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我们读《孟子见梁襄王》也就可以得到印证。这一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以孟子见过梁襄王之后,向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在此并见到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孟子与梁襄王的应对,既鲜明地表明了他的观点,又表现出他高超的谈话艺术。
孟子教案设计篇九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1、学生个人识记;2、小组合作解疑;3、教师精炼点拨。
1、寻找例词,进行比较赏析,加深理解巩固。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1、选择性提问;2、运用展台默写并纠错;3、作学案上精选习题。
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做到读,写,练结合,向45分钟要效率;。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饱满的兴致参与到课堂的每个环节;。
3、充分发挥小组作用,实现简单问题组内解决,难度问题充分讨论思考;。
4、教师要善于调动课堂气氛,把握学生情绪,精炼点评疑难问题,与学生做好互动。
1、古文教学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2、课堂上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学生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要驾驭课堂。
3、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4、课堂上可以倡导探究性学习,有一些发散性思维的习题,但不能无度开放,要控制学生,把握进程。
孟子教案设计篇十
1、诵读课文,疏通文句,识记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以及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在诵读中感受孟子的文气和语势,学会运用譬喻和寓言说理的方法使议论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了解孟子“性善论”在文中的体现及其“取义”、“养气”之说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说明:“舍生取义”、“浩然之气”是本文体现的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将孟子“取义”、“养气”之说的本质(即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来。鉴于当代学生对孔孟之道的疏离可在分析课文之前先借钱穆、黄仁宇、鲍鹏山等知名学者作家对孟子的精辟独到的评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对作者及课文产生兴趣。花一定时间带领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孟子充沛的文气与酣畅的语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历史、评传资料,让“亚圣”形象鲜活饱满,吸引学生切实关注孟子的道德诉求与人格取向并鼓励他们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找出躬身饯行孟子学说的例子。
1、重点:掌握本文生动形象的说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义”、“养气”。
2、难点: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与孔子同中有异的孟子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
说明:本文所选孟子两章属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第二阶段的对话体论辩文,较之《论语》式的语录体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诵读此二章并充分感受孟子“气盛言宜”的论辩风格同时从文中提炼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而让学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不同于孔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对于“取义”、“养气”之说的解释不难传授,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传统儒家留给后世的这种高贵遗风,则需要教师细致真诚地引导。“孔孟”虽然常常相提并论,但两者之间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对《论语》、《孟子》等相关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阅读与比较之后,学生方能略知一二。由于本文的重点并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师不必对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等思想做过多的延伸与拓展,而要尽量围绕孟子学说中有关道德实践与自我修养方面来展开教学工作。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
1、说自己“平治天下,舍我其谁”,骂别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样的话难道象是出自温良恭俭让的儒家学者之口吗?这人偏偏正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请同学回忆初中所学的孟子的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对孟子的理解。
2、教师将需落实的文学常识补充完整并进一步向同学介绍“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让大家了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对待论敌难免偏激的一面。学生当能回忆其初中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对孟子的了解多半仅限于“亚圣”、儒家代表人物等标签式概括。少数阅读面较广的学生可能会表达一些独到的认识。通过学生回忆,教师补充,还原一个鲜活的孟子形象,激发学生对孟子其人其文的兴趣,有助于减轻对文言课文的畏难情绪,提起精神投入学习。
朗读课文
疏通文字
概括要点
落实重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圈划课下重要注释,初步理解文意;对疑难词句进行质疑。
2、请同学分小组讨论串译课文,分别概括《鱼我所欲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中心论点。
3、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提醒同学思考“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并明确“舍生取义”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论”的体现,而“浩然之气”一文的观点也是孟子在“性善论”中提倡充分发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体现。
1、通过课堂圈划落实字词解释。争取当堂掌握常用通假字:辟、得、与、乡、无、闵、辩;常见虚词:为、恶、以、而、于等;特殊句式:判断句、宾语前置等。
2、学生容易将《鱼我所欲也》的论点误认为是“舍生取义”,通过串译课文明确论点应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3、从文中抓住原句明确“气”“是集义所生者”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长。孟子文章的重要特点就是气势充沛、雄辩滔滔,不通过反复朗读不能深解其味。针对文言篇目的学习,尤其针对高三年级的应考现实,教师仍需提醒学生对文言现象及时归纳、不懈积累。串译课文后的论点概括是否精当是对该文言课文内容是否落实的一种整体反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相关的思想主张。
(这一环节是落实基本知识层面的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程度确定课时长短。)
分析典型
片段
揣摩精彩
语言1、请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欣赏的语句富于情感色彩地朗诵出来。让其他同学先猜一下这位同学为什么认为这些语句值得朗读,再由同学自己评价说明一下。
2、引用历代文论家对孟子语言的
评述,比如“孟子长于譬喻”,引导学生注意《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寓言人物的语气。1、《鱼我所欲也》中采用譬喻手法的第一节,采用排比手法的第二节,《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寓言故事,都可能是学生选择的片段。明确譬喻、寓言、排比的特点和作用。
2、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为例,欣赏孟子寓言中平白如话,极为逼真,生动风趣的语言。促进学生关注文本,结合原文谈感受,避免空泛、夸夸其谈、不着边际的玄想式鉴赏。
(这一环节着眼于培养语言鉴赏能力。)
读议结合
深入探究
落实难点1、请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将《鱼我所欲也》与本单元已学课文《论语》七则进行比较,在其中找出孟子传承孔子思想的证据,并加以分析说明。
2、就已学的内容来看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并进一步从课外阅读中发现孟子不同于孔子的特点,总结孟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点拨:结合孔子与孟子的身世与性格,结合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1、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比较分析,能在已学课文《论语》七则中划出相关原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来之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讨论孟子不同于孔子的性格与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学生过去对孟子的认识一般较为表浅化、标签化,到了高三阶段,教师当就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进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进行细读只是第一步(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会学生从文本资料中提取同类论题、正反论点进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导学生在思考中获得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一二独到的观点、较为完整的思路,这是第三步。
(这一环节着眼于提高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
拓展阅读1、整理归纳本文出现的语言现象,做在作业本上。
2、熟读课文,选择其一自行配乐朗诵并录制,同学间互相欣赏交流。
(1)《道德文章》鲍鹏山
(2)《王者师与大丈夫》鲍鹏山
(3)《中国哲学简史·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冯友兰
(4)《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孔孟》黄仁宇
(5)《国学概论·先秦诸子》钱穆按照要求,及时完成作业,选择优秀作业供同学交流学`习。常规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在每节课后都要强调,如有必要,教师可将语法要点提炼给学生。以录音的形式落实对每个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通过互相欣赏交流提起学生的兴致,认真对待这项口头作业。拓展阅读及读后感的撰写有助于打开学生视野并借文字表达促进思考的深入与严谨。
思路点拨
气势充沛、锋芒毕露、铺张扬厉、善于层层追问步步进逼,富于鼓动性——本文选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风格特征。教师也可以把重点放在孟子论辩艺术上,结合写作训练展开课堂教学。从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导学生欣赏孟子辩才无碍、气盛言宜的文风,并进一步学习掌握这种手法在写作实践中的灵活运用。由于课文选段集中体现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师也可以专门安排课时,提供充分的背景资料,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促成学生交流思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孟子独立精神与高尚人格的养成与个人性格元素、社会时代土壤的关系,尤其是这种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如果有学生对孟子的逻辑与道德有疑问,教师也可以借机展开讨论,将儒家、道家、法家,甚至于刑、墨、名等诸子百家的观点进行比较,务求让学生对传统道德伦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绝。
练习举隅
1、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找出例证,简要说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孟子长于譬喻”,譬喻在现代修辞学中也被称为类比,请模仿《鱼我所欲也》中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可以选择下列某组观点中的一个进行尝试)。
(1)、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完成练习后可参看《孟子·告子》中相关的辩论)
(2)、内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内在的道德更重要
(3)、爱情比生命更可贵/自由比爱情更可贵/自由比生命更可贵
3、在学习了本单元十七、十八课(《指南录》后序、《左忠毅公逸事》)之后,思考孟子的“浩然之气”对后世文人志士的影响。
孟子教案设计篇十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各种阅读方式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熟读成诵,增强文言语感;。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懂得要正确面对逆境。
一、导入。
孟子名轲,战国时人,政治家、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主张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归之”,主张以民为本,曾说“民为贵,社稷轻之,君为轻”。曾游说各国,但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们闭门著书,成《孟子》一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熟读课文。
(一)学生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给生字注音。
(二)全体朗读,正音。
(三)给学生时间自由朗读,要求读准确,读通畅。学生散读。
(四)全体朗读,教师指出失误及不足,提醒注意;教师范读(做到“零失误”),请学生找茬;再给学生自由朗读时间,鼓励他们也像老师一样做到“零失误”。
(五)请学生自告奋勇举手在全班面前朗读,尽力做到读准确,读通畅。其他学生认真听,数数朗读失误。采用“破纪录”的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如:第一位学生朗读中出现四个失误,第二位同学就要努力将失误控制在四个以下,以此类推,直至零失误。)。
三、学生自读理解。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课文,适当做笔记,疑问处可与同桌探讨,不能解决的做好记号。教师巡视,给予适当引导(如查阅工具书,选择义项等方面)。
四、布置作业。
(一)朗读课文,尽力做到“零失误”;。
(二)抄写课文一遍。
孟子教案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词义,疏通文意,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2、了解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深造的目的在于自得。“。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受中华传统教育的丰富内涵。
疏通文意,能够正确、流利诵读全文。
理解孟子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卷八离娄章句下六)。
2、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卷八离娄章句下七)。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卷八离娄章句下八)。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正确流利读懂文章,感知文章,体会内涵:
老师指导学生解词释义,翻译句子疏通文意。
(1)词语解释:
(a)资:积累。(b)原:同“源”。
(2)译文:孟子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文章。(采用多种朗读形式)。
(1)老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3)学生齐读(4)个人朗读尝试背诵。
1、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2、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1)之心者也。
3、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进行文章赏识,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深造的目在于自得。
自得就是自己真正有所收获,而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简言之,自得是内功,而不是招式。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招式是做够了的`,但内功却一点也没有,所以,一旦过硬检验起来,就只有溜之大吉。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现代学者莫不以南郭先生为耻,而其行为类似南郭先生的却不在少数。他们或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有尖皮厚腹中空。”或是“拉大旗作虎皮”,以“名人’装点门面。其招式花样翻新,不一而足。要害都在于不求自得而求得之于人,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不怕自己没有才能,与孔子所说“不惑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的精神恰恰相反。
总而言之,还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欲其自得之’就是为己,反之则是为人。孔、孟论学问之道,用心良苦。你我读书人理应深省,以免误入歧途。
诵读《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君子深造的目的在是自己真正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左右逢源。
孟子教案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教具:
预习指导:
1.自读两篇文章各2次以上,注意断句及个别字读音。
2.结合注释,粗识大意。
3.搜集有关孟子及《孟子》的简要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关于西路军胜利的原因的论述,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2)。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二人接力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二遍,再由教师范读课文(5)。
正音:“夫”,fu,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u,谷子,与“栗”区别。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问题一二)(10)。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6人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5)。
5.齐读课文(1)。
三、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问题三四五)(6)。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难度较大,教师可视情况作以讲解)。
2.教师巡视解疑,并进行调控。
3.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15)。
附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几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布置作业:
1.a类:熟读并诵课文。
2.b类:默写课文。
3.a类:完成《掌握语文》p之。
孟子教案设计篇十四
学习目标: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掌握理解“舍生取义”的意思。
学习重点:全文字、词含义,全文大意。
学习难点:对“舍生取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提问有关孟子的资料和字词。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二、展示目标(如上)。
三、学习新知: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结合译文理解内容。
课文分析。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在内容上基本接近,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这种思想道德在近、当代革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今天,对于广大的中学生的道德建设来说,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孟子是讲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动的比喻,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这样便于读者的理解。这种写法也为同学们今后写议论文提供了经验。
4、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5、练习背诵课文。
四、小结:
内容和孟子思想。
五、作业:
默写课文和练习册内容。
板书设计:
鱼
熊掌。
生
义
舍鱼。
孟子教案设计篇十五
1、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的道德判断水平和思想境界。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一、导入:
同学们,生命是非常可贵的,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的机会。一个人如果连生命也无法再拥有了,那么他将再也不可能做别的事情。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却宁愿为了一些别的东西而舍弃至高无上的生命,比如我们熟知的刘胡兰的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还有岳飞的忠精报国,为什么这些人能把生命置之脑后呢?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与两千多年前孟子的“舍身取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说是受了他的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能影响两千多年,而且成为人们尊崇的道德准则,可见它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语录》之““舍身取义”。
二、孟子介绍(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就是孟子,有没有同学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三 教师背读课文,学生自读,齐读。
四、理解字义,文意,试不看课文注解翻译。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五、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六、 试背课文
七、 想想,你知道哪些舍身取义的事迹?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没有践行舍身取义的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一些背叛国家和民族的人叫千古罪人)
八、小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孟子语录的学习,知道了儒学大师孟子的重要观点即虽然生命和正义都是他所热爱的,但如果二者发生冲突时宁愿舍弃生命以求大义,也就是会“舍生取义”,他的这一思想一直影响到了现在,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同时我们还要知道也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义"。舍义取生那是苟且偷生,“舍生取义”则能让你的脊梁挺立。
九、积累(都要求掌握):
(1)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舍身取义的人物事迹;
(2)孟子的其它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崇人性本善的观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作业:背诵课文;
掌握"“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掌握孟子的其它名言。
孟子教案设计篇十六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语录,以鱼和熊掌设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孟子教案设计篇十七
设计思想: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
孟子教案设计篇十八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掌握理解“舍生取义”的意思。
:全文字、词含义,全文大意。
对“舍生取义”的理解。
:一课时
:提问有关孟子的资料和字词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结合译文理解内容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
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在内容上基本接近,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这种思想道德在近、当代革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今天,对于广大的中学生的道德建设来说,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孟子是讲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动的比喻,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这样便于读者的理解。这种写法也为同学们今后写议论文提供了经验。
4、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5、练习背诵课文。
内容和孟子思想。
默写课文和练习册内容。
孟子教案设计篇十九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性活用等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朗读视频。
1课时。
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品味语言。
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讲淮海战役中民工支前导入:得民心者的天。
二、资料助读:
孟子,名,字,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他是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顿。
2.听了课文的朗读,你知道怎么读了吗?关键是读出文章的气势。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吧!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学习文言文朗读是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第二步我们该做什么了呢?好,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翻译课文,弄懂课文意思。不懂的做上符号,待会可以举手提问。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五、研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六、讨论课文论证的语言:逻辑严密、气势磅礴(对比、排比的运用)。
七、小结:孟子借谈作战取胜的条件来阐明他的政治观念。
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国家,让国家长治久安。
孟子教案设计篇二十
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
(怎样分析本文写了什么。明确: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应该先分清层次,再概括出层意,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最后看本文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它们出自《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一、作者介绍:
孟子生活在社会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仁政”。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确句子的节奏。
三、理解文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勾画出重点字词(粟、“畔”通“叛”:背叛)2、初读课文,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强调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
3、教师小结:请指出句子的含义: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争论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可以这样提问么?请指教)
5、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观点,即要具备“人和”这个条件)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战条件。)(通过对比揭示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教案设计篇二十一
教学目的: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难点: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 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三、背景介绍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五、合作探究
你怎样看待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断,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活动)
六、作业:
搜集关于《孟子》的内容与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694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