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14:24:09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模板16篇)
时间:2023-11-17 14:24:09     小编:JQ文豪

总结是一个机会,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总结也可以通过和他人的交流和讨论来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反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旧的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加入wto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中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经济实现管理变革的要求,而财务信息化是这种管理信息化变革的核心。

(一)传统的以资金运动为对象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经营管理要求。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多是基于开放式的网络体系,并结合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重构。企业的信息系统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信息流通畅的封闭式系统,而是与企业所处的行业供应链各个环节保持内外信息流通畅的开放式系统。一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做到了产品销售规模的增长,但经济效益却逐年下降;一些企业费尽心机开发出的新产品完工投产后,往往设计成本偏高,市场无法接受其销售价格进而导致停产,使得企业蒙受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这些情况的出现,缘于企业管理者仍局限于传统的以资金运动为对象的财务管理模式,没有及时进行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这种落后的传统财务管理手段阻滞了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信息失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管理者的决策,造成对财务资金管理的失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方式、监管手段等方面的弊端愈加突出,特别是在一些大的国有企业中,其资金的集中管理和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子公司多头开户现象较普遍,资金失控,投资随意性大,使用效率低下。此外,由于受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掩盖了子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账物不符,造假账问题突出,盈亏不实的现象比比皆是,从而加大了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

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企业由传统的经营模式逐步转向电子商务等新兴模式,同时要求在管理方面进行企业全过程的重整和组织结构改革。因而,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要适应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也要支持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财务管理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手工操作劳动量过大等问题,而且要改变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因此,仅实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还不够,关键是要以此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推动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新形势下参与市场竞争,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应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改造企业原有的落后的财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效率为核心,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处在起步阶段,甚至比不上国内一些民营企业。尽管当前一些大企业对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已有了进一步认识,但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尚未实现、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尚不到位的情况下进行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有很艰巨的工作要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是:

(一)组织管理体制的制约。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要求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但现实是,虽然很多国有企业在形式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而在实质上并未达到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外许多大企业采取事业部制、总分公司制的组织结构,在这种高度自主、集中统一的组织管理体制下,企业可以实行良好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财务集中管理以及资金的合理调配制度,而这些为财务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反观我国的国有大企业,大多实行的是多级法人体制,一些大企业中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子公司、孙公司,每个公司都强调各自独立的法人地位,这种组织管理体制的资产和财务风险主要集中在子公司、孙公司。因而,在有关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组织管理体制上的障碍阻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现实之一是财务会计预核算体系薄弱。这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体制过于分散,多数企业很难实现集中资金的预算管理制度;不少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没有完全按照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来进行,充分有效的财务信息难以形成;不少行业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产品编码体系;工业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低,不能准确提供完整的实物信息;不少企业普遍缺乏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难以完成信息化产品的开发。所有这些,构成了我国国有企业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部障碍。

(三)财务管理软件的发展滞后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系统必须开发出融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于一体的财务管理软件,而目前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软件只是用来做账和核算,对外提供会计信息资料,很少有软件能同完成预算、成本管理、资金核算的需要。对企业来说,提供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含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审计监督为一体的财务管理软件是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当务之急。国外大公司的一些软件在考虑企业集中管理的功能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也不完全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特点;而国内的软件虽然对个别行业的单体企业管理功能的开发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仍不符合大型企业集团实现集中统一管理的需要。因此,如何加强我国软件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财务软件,是推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又一个难点。

有人说,信息是21世界最重要的资源,及时可靠的信息可以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取得先机,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收益,反之,如果企业没有做好自身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内部的重要信息泄露,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信息安全意识还不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功能不完善,尚未建立起牢固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没有设立企业内外部各个级别安全防火墙,其后果是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资料被轻易地泄露,被盗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随着网上交易公开化的推进,操作人员和信息使用者干预系统的机会增大,加之一些企业使用的是公用通讯线路,系统面临的安全隐患也必然增多,从而增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这些对推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无疑是大为不利的。

在当前瞬息万变的新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信息将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资源之一,谁能够迅速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作为现代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必须树立起包括财务管理在内的管理流程、管理方式的信息化、现代化的意识与理念。通过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资金的合理调配是现代大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特征,因而,国有企业领导人要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加快企业全面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伴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我国加入wto,大力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风险控制,而且对于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系统。因而,在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尤其需要慎重,这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为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将财务管理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的信息化相结合,综合考虑,相互协调。可以先从企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做起,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财务、物资、生产管理的顺序分阶段推进,及时做好各个信息化子系统之间,以及各个子系统与整体之间的沟通,从而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以及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信息化。

(三)规范国有企业自身的财务会计预核算体系。

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领导人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针对当前财务会计预核算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国有企业要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使输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比较可靠有效;其次,要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实现对预算资金的集中管理,减少资金管理中的漏洞;再次,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全国统一、行业统一、并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的产品编码体系,以保证信息数据能够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交换时被正确识别;最后,要吸收和培养既熟悉信息技术又懂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这样更能够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来促进企业财务会计预核算体系建设,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为现代化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务管理软件,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逐步引进、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erp软件,建立起开放式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之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将企业内部之间,以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用户需求与供应商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信息渠道畅通,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全面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在建立开放式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同时,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安全,要严格制订信息安全的分级管理,建立信息安全防火墙机制,避免信息泄漏以及在泄漏之后如何有一套明确的迅速反应机制,避免信息泄漏后的损失扩大化,从而维护企业的利益。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二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开始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阶段,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之上,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对会计数据与管理数据等进行整合,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等方面的信息手段,确保会计数据以及管理数据不受到任何因素的束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校内外各个阶层,从而加大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确保中小学财务工作能够有效的完成。

有一部分中小学在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期间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中小学校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认识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学校管理人员在认识上仅仅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中的“核算”,并且,很多中小学校没有认清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地位,在学校信息建设投入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不了解现代化管理下的信息资源的需求性;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没有应用有效的方法与手段,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为中小学校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设置了极大的障碍。也有部分学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着重视硬件的应用,忽视软件应用的现象,这都不利于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其次,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数据不够统一。有很多中小学在资源规划方面存在着规划不完善、投入零散的现象,并且在建设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没有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等方面的原则。在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经常会出现数据不够统一规范的现象,并且没有统一的信息编码作为规定的标准,最终导致中小学校的信息利用率低,整合度严重不足;同时,中小学校在传递各项信息方面,缺少共享性。再次,当前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严重的缺少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于中小学财务管理而言属于一大弱点。在信息化建设中,复合型人才是不可缺少的,需要复合型人才来完成信息统计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经验。为此,复合型人才队伍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中小学财务管理建设中这点往往成为建设的致命点。

上述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被解决,必将影响该校的发展,为此,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现阶段中小学校的重要任务。首先,中小学校应该调整财务管理建设思路,在做好科学规划的前提之下,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率。实践表明,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当中,领导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要确保领导能够有较高的信息化思想意识以及责任感,强化领导人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决心。同时,对于中小学校的基础工作而言,一些较为重要的决策需要领导人员亲自考察,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并且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有人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保障。其次,在建设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需要将基础工作作为重要的标准,制定信息规范化制度。那么最先应该做的工作就是统一规范学校信息编码,这在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属于一项重要的工作,也属于基础性工作。在统一规范期间,需要严格的按照一定的原则展开。一方面要坚持统一规范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建设财务信息化管理方面,需要工作人员展开科学的总体规划,确保能够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配置等”,要求实事求是,与实际状况相结合,从而为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坚持维护和开发市场化原则,这一原则主要要求在系统开发和维护方面需要展开机制创新,在培养、建立复合型技术人员的基础之上,确保能够按照市场化道路建设的原则开展,并且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确保能够与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软件公司合作,从而构建出市场化的服务体系。再次,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完善公共的基础网络建设,在有网络安全性的保障之下,不断的推动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这需要中小学校在建设过程中,保证内部资源的丰富性,并且要确保网速的速度。应用较为先进的、安全高效的方式,连接学校内的网络和校外的网络,在应用数据库技术的前提之下,确保能够有效的实现中小学数据远程传输等。

3中小学校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实践表明,中小学校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符合现代管理发展要求。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之下,需要保证中小学财务管理能够与改革和发展方面的要求相符合,在建设中树立“会计核算为基础,财务管理为核心等”现代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核心以及切入点,通过信息资源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有效的提升中小学财务管理建设效率。校园网络的存在,给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相应的保障,立足于某一点,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对学校内各种资源的一种管理机制以及一种管理理念等。学校通过高校以及准确的财务信息反馈,能够提高学校内的管理效率,控制风险,对于保障学习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2有利于技术方面的创新发展。

实践表明,财务管理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之间存在着极大程度的不同,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将会计电算化作为基础,从而对数据展开有效的调整,加工会计信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并不是简单的讲机械设备配合使用,而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等结合使用的一种手段。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该建设工作属于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它具有较广的涉及面,在技术以及质量方面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它具备这一定的特点,如具有较强的时间性,信息量往往比较大,针对性也比较明显等。这些特点在数据统计与获取中表现的较为明显,它能够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及时的传递财务信息,这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于提升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无法与技术创新分割,当前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技术的创新,这在推动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总结。

本文主要从中小学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中小学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以及中小学校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这三个方面着手分析,明确了在现阶段中小学校实施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如有一些中小学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认识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并且数据标准不够统一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中小学校的发展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当务之急。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三

城市管理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事业,但它在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管理的出现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精神相符的。然而,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道路并不是那么平坦顺畅,管理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是可以立即处理的,但还有些是因历史等原因遗留下来的问题,在短时期内无法解决,甚至会发生尖锐的矛盾冲突。我们城管执法队伍往往就处在这些矛盾冲突的风口浪尖。那么如何正确处理矛盾,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可行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一、违建现象层出不穷。清水划入市区后,经政府统一规划,对一些居民进行拆迁安置。一些拆迁安置户就乘机擅自扩大拆迁安置住宅面积,或者疯狂扩建原房屋面积,骗取政府补贴。还有部分当地居民,看准清水以后良好的发展前景,无任何审批手续私自建房,供以后出租或出售。

二、本地现有的经营群体有相当部分是从原农村人口转职而来,经营理念跟不上现代城市管理规范经营的要求,同时法律知识也相对贫乏,文明意识薄弱。因而造成普遍的占道经营和门前“三乱”。

三、居民公共观念不强,为满足个人利益违法搭建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芜屯路清水段。该路段是清水目前的主干道,商户众多,因某些历史原因乱搭乱建现象十分突出。

上述现象是清水城市化转型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阵痛期。为此要做好城管执法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牢固树立因地制宜,规范和执法服从于经济大局的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指示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区的工作要求,在我区范围内实施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清水镇村庄分布多而散,且道路崎岖狭窄,分支较多。因而可以通过多走下去,确定一些明显标识,绘制手工地图来逐步熟悉辖区内各个村的位置、路况和环境。一旦有人举报,能迅速、准确地到达。当然,违法建筑的查处仅靠举报是不够的,我们认为,可以分下面几个步骤逐步展开工作:

首先,制作告知卡并发放于村民。卡上写明哪种情况属于违法建设,建造或翻修房屋时需要办理哪些审批手续及如何办理,卡上也注明中队的联系方式,以便村民来电咨询。这样可以提高群众对违法建设的警惕性,最大限度地从源头遏止违建现象的发生。

其次,加强日常巡查和统计工作。巡查中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制止。现在清水正在进行城镇规划拆迁,对拆迁安置户的巡查是目前的工作重点,加强日常巡查是保证拆迁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在巡查中需认真记录好每处违建情况,可以为以后的复查工作提供参考。

第三,对待拆迁户的安置和回迁问题,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那些擅自扩大审批面积,或者受利益驱使疯狂抢盖的要坚决予以查处,露头就打,决不手软。而对确因家庭困难,如人口较多、子女结婚等,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地办理审批手续,等手续完备后再进行施工建设。

第四,建立村干部交流机制。多下村与村干部们交流。村干部比我们更了解当地情况和村民们的思想,通过交流随时了解村民的思想以及近期建造房屋的动态。同时,可以通本网过村干部向村民们宣传违法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让他们成为我们与村民的关系纽带。

二、清水目前市容管理主要是在芜屯路清水段和万春大道,这两条路段是的违章现象基本上可以分为:占道经营、占道洗(修)车、乱搭乱建和无审批手续私自搭建大型户外广告等四类。针对上述四种违章现象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宣传、劝导、整治,直至消除。

首先,建立档案。对路段上的每一家经营户都建立档案资料,调查摸底收录经营户的姓名、联系方式、经营范围、工商营业执照和容易在哪方面发生违章等,掌握沿街商户的`基本情况。

其次,有计划地整治违章行为。我们认为可以以一个月为周期进行渐进式的治理。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安排队员上路巡查和宣传教育。对发现的违章行为予以分类,作好记录并备案。

第二周对分类的违章行为经营户上门劝导。向违法现象较为严重的经营户发出邀请函,在中队以座谈会的形式告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困难。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起到整改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

第三周对每个类别的已备案经营户进行复查,对仍不改。

・正的,下达责令整改违法行为通知书。

第四周通过大队组织集中整治行动。对那些拒不整改的经营户予以强制执行。在过程中需注意文明执法和公正执法。

上文只是通过联系清水的实际对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一点思考。城市管理是一项朝阳事业,城管工作如何在乡镇街道开展是更是个全新的课题,没有既得的经验,只能靠我们慢慢地摸索。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面积的不断扩大,我们也在逐步探索一条符合城市发展更加人性化的执法工作之路。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对今后的执法工作也是一种指导。随着鸠江区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市民素质在逐步提高,他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应坚持长抓不懈,将日常巡查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多管齐下,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舒适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而努力。

・正的,下达责令整改违法行为通知书。

第四周通过大队组织集中整治行动。对那些拒不整改的经营户予以强制执行。在过程中需注意文明执法和公正执法。

上文只是通过联系清水的实际对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一点思考。城市管理是一项朝阳事业,城管工作如何在乡镇街道开展是更是个全新的课题,没有既得的经验,只能靠我们慢慢地摸索。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面积的不断扩大,我们也在逐步探索一条符合城市发展更加人性化的执法工作之路。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对今后的执法工作也是一种指导。随着鸠江区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市民素质在逐步提高,他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应坚持长抓不懈,将日常巡查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多管齐下,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舒适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而努力。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四

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党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全球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推动德育工作,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坚持把德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高职学校要实现德育目标.必须建立和健全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主要是解决德育运行中谁来管、管什么、怎样管和在什么条件下管的问题,即德育管理组织、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管理环境等问题。德育管理机制是把德育的目标及其系统决策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背景。

1、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学生对与其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行为的认识有不少差距。如何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实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2)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政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学生的民主要求和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对政治教育的选择明显增强。我们既要鼓励发展青少年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力,增强法制观念。

(3)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探究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让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来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2、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求异、价值取向变化大。具体包括: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择业取向偏重个人经济利益;思维方式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思想观念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集体生活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审美需求从他择转向自择;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极不成熟。

3、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当前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信息化时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步接受信息.几乎没有提前量,教师对学生接受信息内容和反馈方式难以把握和预测,使教育和指导增加了许多因难。

1、学校德育管理组织。

学校德育是多方位、多因素、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需要设置德育工作的管理机构,组成合理的、高效能的管理系统。德育管理总是在一定组织中进行的。德育目标、计划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组织是德育管理的手段。当然,从另一角度分析,德育管理也是对组织的管理,通过设置和控制组织使之稳定有序地趋达目标,或根据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对组织进行变革,使组织的各部分相互协调并同周围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因此,组织又是德育管理的客体,正因如此,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所谓管理就是建立组织、管理组织。学校德育管理也不例外。德育管理系统的组织,不是松散的联合体,而是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一定的法律、章程成立的。由一定的心理和精神维系的。组织又是有明确的管理目标的,没有明确的目标,组织就失去了工作的方向,组织正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设立的。从结果上说,德育组织还是建立权力、责任、人员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有了这种稳定结构,构成德育组织的所有要素就能在其位、做其事、建其功。

2、德育常规管理。

学校德育管理,除了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明确分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德育常规管理来实施的。常规管理是学校德育乃至学校全部教育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达成规范化和有序化,实现正常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活动秩序和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许多学校正是通过常规来进行德育管理的。我们应通过制定和执行校内一日常规、校外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活动常规等来控制、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

所谓德育管理方法,是达到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管理职能所应遵守的活动方式.是取得德育成效的精神性工具和手段。合理的德育管理方法之所以成为人们进行德育管理活动的工具和手段,能够引导人们采取合理方式,实现德育目标,就是凶为它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合理的德育管理方法是对德育管理规律的自觉运用,是人们在长期的德育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经验的结晶.并在人们的德育管理活动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德育管理方法可以分为德育管理认识和实践方法。德育管理认识方法是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并据此进行德育决策的方法。德育管理实践方法,是控制和协调德育组织内的组成要素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手段。

德育管理实践方法,也就是德育管理得以运行的方法。由于人们的品德行为模式包括相互联系的几个环节.即思想一动机一行为。德育管理实践方法也可分为行为控制的方法、动机激励的方法、思想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1、要健全完善学校的德育管理组织。

学校要建立权力责任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其中所有的要素都能在其位,行其事。当前学校的党、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德育教师就是一个完整配套的德育组织系统.它既有决策指挥层,又有具体的执行层,职责范围明确合理.较适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新特点的要求、能按德育规律办事。

2、健全完善德育常规管理。

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内各种制度。都可以用来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在这里既有国家立法、政策、条例等宏观内容,又有校内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微观内容。这些管理制度具有基础性、政策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特点。没有德育常规管理,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无章可循,无矩可守。

3、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德育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德育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在实践中,一是学校可积极采取行政方法和法律方法,直接调节德育管理对象.通过权威和服从关系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二是学校可采取动机激励法,设置具体目标。激发师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三是学校可以采取自我管理的办法.通过学生工作组织实施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状况,从外部原因分析是社会大变革对德育的多元复杂影响,从学校内部原因分析是教师的德育观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教师必须首先实现“内化”,即个体把思想道德纳入自己的思想品德结构体系中,使之变为自己的信念并具有自主性,成为支配、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的内在力量,然后在实践上促使学生“外化”,即在道德信念驱使下,通过合理的行为方式转化为其道德行为,作用于社会生活,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五

[摘要]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同时又有着很强的实践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课堂充斥着老旧的财务管理理论,缺少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故笔者建议应在mba财务管理课程中增加更多的案例教学,大幅度改善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效果。

一、引语。

传统的mba财务管理教学方式属于填鸭式,即教师只管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难以激发学生对财务管理这门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兴趣,而学生没有了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学生没有掌握学习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最后只能是期末考试前机械的背几个公式和概念应付了事。

笔者认为财务管理教学中,解决教与学的最好方式是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

所有引入的案例应是企业实践中的真实经历的总结。

案例主要围绕企业常见的财务决策问题,结合企业当时决策所处的背景环境,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在有限信息下进行分析决策的能力,唯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学有所得。

我认为案例的选取可以分为两类:其一,穿插在理论教学中的经典小案例,这种案例不过是基础理论知识点的“引子”。

例如:在讲授资金时间价值的问题时,可以给给出圣经中马修的故事。

马修在重病时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每个儿子给了100美元。

一年后,三个儿子再到马修的床前,大儿子的100美元只剩下50美元,二儿子100美元没有动,三儿子的100美元,由于辛勤劳作变成了1000美元,于是马修叫大儿子和二儿子把各自的100美元都交给三儿子,并且由三儿子负责管理家中的事务。

这个小例子就很好的说明了货币只有进入到流通环节,且由于利润平均化规律的作用,才能产生增值,人们只有货币不断的增值,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是为什么要学习货币时间价值的根源。

其二,教师应利用实训课,组织学生做大型的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案例综合分析题,如投资决策分析、应收账款决策分析、边际资金成本在追加筹资决策过程的应用分析等。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需要自己动手查找资料、组织资料,制作课件并亲自当一会老师,给小组其他同学讲解决策的过程,直至最后得出决策的结论。

在这一整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体而是主导,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理论教学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再觉得空洞和不知所用,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此谓“教学相长也”。

在笔者看来,教师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可以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只要充分注重了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组织并确保每一环节的有效实施,就能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

笔者对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的教学基本环节安排建议以下:

1.案例讨论前的准备。

案例讨论前的准备是整个案例教学的基础,应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和进度,精心选择或编写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的合适案例。

教师在上案例课程之前,应该把准备好的案例资料提前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查阅、搜集与案例相关的资料,对案例中的思考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或措施,要求学生编写发言提纲。

学生在课前应仔细阅读案例,查阅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写出发言提纲,为课堂的案例分析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果是分组讨论,还要集体进行准备,对疑惑之处相互交流。

2.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中心环节,旨在分析财务管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常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由每组选出的代表相互进行交流。

对学生而言,一方面,应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方案,相互辩论,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还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分析与见解,并比较自己的观点,综合出更完善的决策观点,从而巩固学习。

3.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在学生对财务管理案例讨论、分析和评价之后,每个小组要出一名代表到教室前面发言,把小组讨论形成的结论以论文或做成ppt的形式进行演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做出较为合理的评价。

总结并不是说出某个案例的标准答案,而是阐明财务管理案例所运用的理论知识点,并分析其中的重点、难点,对于一些分析问题的新的思路、见解和方案,应指出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是否完善。

4.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

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的重要阶段。

在对案例进行广泛讨论后,教师应要求学生理性地对所讨论案例进行思考总结,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逐步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运用案例时,教师的教学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

1.排列练习。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若干案例材料,让他们判断重要程度,并按顺序排列起来。

如企业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的案例;。

2.小组讨论。

学生可以组成几个几个小组,教师把案例中的问题提出来交给各小组讨论,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各抒己见。

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对学生解答不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和完善。

讨论结束时,教师做出总结;。

3.角色扮演。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地认识案例的内涵,可以推荐2―4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案例呈现变成课堂表演,排练的过程是讨论、交流和改进的过程。

表演之后,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研讨和评论,从而完成学习。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作为一名mba学生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一些拙见,观点不够成熟,旨在协助教师共同推进财务管理课程的质量,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习。

行动学习法在mba财会教学中的运用【2】。

摘要:在mba的'财会教学中合理运用行动学习法,可以完善mba的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管理体系,优化实践应用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育教学效果,达成mba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本文对mba财会教学为何要运用行动学习法及如何运用行动学习法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mba财会教学;行动学习法;专业教育体系。

mba的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技巧和思维的培养重于理论分析能力,教授的责任是面对实战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学”。

mba财会专业的学员是一个个自我导向的独立个体,了解自己的学习需要,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明确出一个负责的态度,自我决定、计划自己的学习。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六

摘要:近几年,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项目进行有效管理,相关研究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之间的衔接作用给予了高度关注,对其内在联系也进行了集中的分析和项目处理。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对衔接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展开了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关系;问题;对策。

在研究两者关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两者的基本内容予以分析。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主要指的是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对财务项目进行处理以及监督执行的专业会计项目,不仅要对预算实际应用过程进行资金分析,也要对财政周转资金予以审核和分析。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工作则会细化分为行政单位会计以及事业单位会计,是不同行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等基础性团体监督和审核单位预算执行等业务活动的基本项目,也被划分在预算会计行业内部。尽管两者的归属关系并不相同,且影响力也有所差异,但是,其会计报表的种类以及相关主要项目较为相似。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项目的主体是履行不同责任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而财政中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当地政府以及其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这就使得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和区别[1]。第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都涉及财政资金项目,只是核算资金的整体结构形式有所差异,前者要对同级财政预算的年度分配结构以及资金在本单位职能运行过程中的损耗因资产负债形成予以分析,并有效判定结余过程。后者则要对政府预算的年度资金框架予以分析,其中涉及预算收入、基金收入以及预算外资金收入等环节。第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之间存在互补因素,会计的核算对象有着较为密切的资金继承关系,相互依存不能割裂分析。

尽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在实际衔接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2]。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管理部门种类较多,核算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非财政资金的运行情况,整体经济分类支出科目本身存在复杂性特征,尽管已经推进了电子记账的方式,依旧只是对手工记账结构的模拟,缺乏实效性。加之总预算会计和部门预算会计之间无论是科目还是业务流程存在差异性,就会导致不同程度上的套帐核算,由于技术层面无法形成有效的衔接和系统化管理,使得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结构中财政资金使用信息成为主导,而公众对财政信息的.了解程度也只能停留在职能部门的分配阶段,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辨认。

为了全面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衔接过程,除了要整合具体的管理流程外,也要对汇总分析项目、制度应用结构予以统筹处理,完善衔接效果,实现财政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第一,统一报表和汇总分析水平。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整合两者的会计信息。在差异化会计核算制度中,财政资金的实际归集过程和使用过程都会存在连续性,财政总预算会计的项目支出就是部门预算会计的经费管理,而部门预算会计需要核查后的资金支出项目归属于财政中预算分配体系中的经济项目[3]。基于此,部门预算会计要对资金的应用机制和使用路径予以系统化核算和详细分析,着重核查部门行政运行工作以及事业活动开展工作等,并对具体支出项目予以详细阐释,保证不同政府能对资金使用明细和效率有清晰的认知。也正是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具体情况确立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借助计算机软件能对数据展开全面分析和披露,从而维护整体分析水平,有效建立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的连接关系。第二,在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同时,应用网络体系和运行机制,将差异性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终端,将财政总会计部门作为中央信息处理机制,确保预算执行结构能落实到不同的财政业务科室,建立有效企业统一的核算预算控制系统。在系统中,国库是唯一的银行账户,会计系统能得到有效的统筹处理,保证核算系统的完整程度,真正落实系统归集处理方式,在高效分析以及数据整合的过程中,提升政府预算执行的能力,也能有效完善政府的财政收支的透明度,以保证相关操作和财务核算过程能接受公众的监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衔接关系的研究中,不仅要对其核算重点予以分析,也要对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找准核算关键点,在提升部门执行水平的基础上,践行政府业务公开的控制机制,在完善监督的同时,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两者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3]林艳青.国库集中支付下中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七

许多的网上商店在经历了开业初的喧闹之后,纷纷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露出萧条的迹象,渐渐被人冷落,这样的事实让人多少有些无奈。但是,正如同股市中熊市底部是进入市场的好时机一样,它也在低迷中默默地积蓄着力量。酝酿生机,等待着有一天奋力一振。重现辉煌。网上购物的成败如何,得失又在哪里?现在让我们来冷静地分析一下近况不佳的原因,看一看国外的发展史,然后再下结论:

做为一个虚拟的商店,网上商店具有很多新的特性,以下这些是它的优势:

同时,网上商店更容易开拓全场市场,国际互联网,www顾名思义体现了全球的一体化;

实现24小时营业,不需要营业员,网上商店可以被设置成一个自动售货机;

可以多媒体促销,各种文字,图象和动画,声音,让受众全方位感受广告诉求;

依靠客户数据库能够提供全新的个人化服务等等。

这些特性使网上商店充满生命力,很可能成为传统商业的有力的挑战者。然而,优势必须要依靠规模效应来体现,比如营业成本,其中相当部分是固定成本,按照最节约的预算,假设每个月房租连水电1000元,电脑和营业人员工资3000元,isp收费(主机托管或专线贵得多)500,上网和通信500元,哪怕一笔业务都没有,光这些就起码开销5000元,何况还有设计开发与各种软硬件的投资等等.摊薄成本必须以业务量的扩大为前提,要以优势价格来吸引顾客,商店就必须使成本比传统商业更低,业务量越大,成本的优势越明显。进入良性循环的关健是业务量。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网上商店的月销量及不上产品在专卖店一天的销售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目前网上商店存在的问题。

整个业界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经营意识的滞后和相关资源的缺乏。

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

首先,虽然几年的增长速度都超过100%,但由于基数过低,中国大陆上网的总人口目前为止才2,3百万。按照市场营销理论,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意愿的公式,网上商店的市场因为人口的因素已经打了大大的折扣。等到哪一天,那些能自由地进超市采购的`市民们也都能够方便的上网购物了,我们的网上商店才算真正开在大城市里了。

其次,上网的亚群体和消费方式的领先采用者,二者的人群是几乎是重合的。可是,就算那些网上商店的潜在顾客,其在网上的购买意愿由于种种原因也被打了折。电信高昂的收费和太低的传输速度,让很大部分人远离了这个商店,如果买一瓶3元的汽水要花十分钟的时间和一元以上的通讯费,会有多少人的常规反应行为会是在网上买汽水呢?何况网上的售价目前只是象征性地低于传统零售企业。此外,网上购物与人们传统的一手缴钱,一手交货的商业理念有较大的冲突,人们对网上商店的认知度是空白,不太愿意冒风险。最典型的例子是集团采购。比如在采购一批办公用品的环节当中因涉及隐性收入和采购风险,而少有员工会主动提了为节省经费到网上商店采购。这些问题,关键在网络基础平台,等到年底高速网建成以后,肯定将带动上网购物的热潮。

[1][2][3][4]。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八

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是建立在对地球资源的索取上。自二十世纪以后,环境问题受到众多国家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造成地球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主要是因为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各行业企业开展节能减排运动已成必然趋势。但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如何扩大企业经营收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1.1意义。在低碳经济下,农场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并得到社会、消费者的认可,必然要做出关于低碳理念的相关措施。而过去阶段,我国大多数农场在经营生产中并没有贯彻落实低碳理念。由于农场领导对低碳理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的使用及分配和其他财务管理工作和低碳理念存在一定出入,在农场决策中没有有效考虑环境因素。这就会导致农场难以开拓市场,难以迎合消费者的需要。而通过低碳财务管理,可有效改善这些问题,在农场产品成本过程中,以低碳理念视角来分析产品成本、利润以及其它方面的因素,制定最符合低碳经济需要的产品方案,从而提高农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健康稳定的发展。

1.2目标。低碳经济下,农场的最终价值的计量发生质的改变。过去阶段中,环境保护是作为农场生产经营的一种责任,但不具备强制性,同时也没有贯彻落实到农场产品生产及各环节经营过程中。这就导致环境保护责任只是通过外在视角来对农场财务管理产生一定影响,而并没有内化入财务管理工作中,这一阶段,农场最终价值和传统实际价值对等。近些年来,国家开始高度重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并制定了很多相关法律法规来强制要求农场披露有关碳的各类信息,如产品碳足迹、碳资产等。这种情况下,高碳生产的企业必然会丧志大量市场,或被有关部门限制生产经营。所以,低碳经济下,农场的最终价值不仅体现在传统实际价值上,还应该加入农场的环境价值。当农场的积极贯彻低碳理念,积极运用低碳财务管理模式,并创造了一定的环境价值,那么该农场的最终价值会比传统实际价值高很多。而农场若是高碳生产,并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破坏,那么该农场的最终价值则需要用传统实际价值减去破坏的环境价值。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农场的最终价值则是农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传统实际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开展低碳财务管理工作,可有效提高农场的环境价值,从而促进农场最终价值的提高,并降低财务风险。

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然不适用于当今低碳经济下的农场发展需求,低碳、节能、环境保护都是当今社会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旋律。而低碳标准的实行,对农场带来具大的影响。首先,农场为了实现低碳经营目标,必然会对传统经营、生产模式进行改革,而低碳经营生产会加大农场成产成本,使农场收益较低。其次,农场过去阶段某些高碳、高耗的产品会进行优化或直接停止生产,若这一部分产品是农场的主营产品的话,会造成农场巨大的损失。而农场若是不能适应这种变革,就会被市场淘汰。低碳经济下,农场财务工作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如何在低碳经济下使农场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来自于农场最终价值的提高。农场最终价值的提高需要农场融入低碳理念,实行减排降能,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三低产品”。而利益最大化则需要在低碳经营的基础之上,不断优化农场资金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收益。所以,才不工作人员需要全面的掌握低碳财务管理理念,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保护环境为工作原则,提高眼界,以低碳长期投入和农场未来规划为向导,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方式方法。

自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传统手工劳动被机械劳动所替代,并且到了二十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全球进入了“电气时代”。到了现如今二十一世纪,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掠夺和索取已经逐渐使自然环境的不再平衡,并且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污染物质,对大气、臭氧以及水资源带来较为严重的破坏。如何抑制、解决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水污染等问题,还需要全人类共同思考和参与。低碳经济下,社会主张是生产生活中对环境的保护,降低生产耗能、减排,从而使地球环境不再受到破坏。企业生产要充分发挥资源的重复利用功能,并积极使用可再生资源进行生产。以此为导向开展农场投资活动,使农场不断迎合低碳经济下的社会需要。具体可从以下两点出发:(1)合理利用生产资源,引入现代新兴环保类资源,并建立可再生资源系统,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农场的生产成本,并保障农场符合“三低标准”。(2)加大对低碳项目的投资开发力度,扩展农场的业务范围,摒弃高耗能、高排量、高投入的业务。并且,在项目的投资开发上,一定要注意迎合市场需要,如现代人民越来越喜欢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蔬菜,那么农场可以就这一方向出发,开发新项目。低碳经济下,金融业也必然会做出许多有关低碳理念的举措。在这一背景下,金融业会逐步出台各类低碳经济业务,帮助各行业企业开展低碳活动。而农场融资行为也必然受金融业碳经济改革的影响。一方面,金融业会降低农场融资行为中存在的社会环境风险纳入评价标准之中,会大力支持农场开展低碳以及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的`项目。这一现象,会为一些以绿色、环保为经营理念的农场带来一定发展机遇,减轻该类农场的融资难度。但一些高耗、高排、高投入的项目必然无法获得资金支出。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加大农场项目进程的监督力度,保证农场项目实际情况符合标准,并以社会环保责任的实现程度纳入到农场信誉范畴。

我国大多数农场现阶段都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低碳财务管理模式,有些农场虽然以及提高了对低碳财务管理的重视,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只是单单对主营业务或某一生产环节进行低碳控制,这就导致低碳财务管理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而农场最终经营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只有保证农场持续的获得经营收益,才能促使农场稳定的发展下去。财务信息是农场决策层制定相关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其才财务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农场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在低碳经济下,农场的社会责任与环保责任的履行情况也同样对农场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低碳财务管理下,需要把农场生产经营过程中碳的排量以及环境成本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同时,农场的碳资产和碳负债会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深化而越来越凸显它的价值,农场想要合理调节碳资产、碳负债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就必须把它也纳入到财务报表中。低碳经济下,高耗能、高排量农场会逐渐较小生产排放,从而履行环保责任。而农场为了减小排量,一定会采取某种措施,从而造成该部分的成本支出。减排成本的支出会带来农场实际经营利润的降低,而农场为了准确核算出经营利润,需要把减排成本纳入到农场传统成本范围之中。综上所述,在全球低碳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农场需要作出财务管理工作上的改革,才能有效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迎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履行社会赋予的相关责任。而做好财务工作,需要在财务管理的全过程融入低碳理念,并以财务手段促进农场的转型。充分利用金融政策的优势,大力开发环保项目,并完善财务信息披露,使财务信息满足农村决策的需要,并促进农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4]仲凤霞.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16(1)。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九

摘要:目前,我国仍有部分地区的饮水工程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使村民的饮水安全受到了影响,所以建立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是保证农村饮水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举措。针对我国农村饮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饮水工程;饮水安全;水质监测;管理机制。

1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类型。

1.1分散供水工程。

该类工程是指按照用户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对村民进行单户分散供水或对某几户进行联合供水。分散供水工程解决了部分农户用水困难的问题,但是水源没有经过专门的检测,水源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1.2集中供水工程。

集中供水工程是指建立范围性的供水系统,在此范围内,供水用户比较多,工程的服务功能也相应的增加。集中供水工程可划分为城乡一体供水、城市管网延伸供水、村村联合供水、单个村庄供水这四类。城乡一体供水是指将城市和农村进行统一规划,以城市供水工程带动农村的发展,让此区域的农村发展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并尽量与城市发展速度齐平;城市管网延伸供水是将城市供水系统的剩余部分延伸到附近的农村,利用系统剩余水量来满足农村用水需求;村村联合供水是指将周围几个村庄联合起来,利用一个供水工程联合供水,保证村民用水的质量,该种供水类型可以在村庄密集度较大的地区实行;单个村庄供水是指对人口密集度较大的村庄供水,供水工程的水源以地下水和溪流水为主,并对该类水源进行过滤,保证村民用水安全。

2已建饮水安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比较分散,数量多但规模较小。

因为农村分布比较分散,还有某些村庄地处偏远山区,所以供水工程的建设都比较分散,部分供水工程还是由几户村民自行建设的,所以规模都比较小,对这类供水工程进行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

2.2投资不足。

国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不足,导致水源选址勘测不全面,最终难以保证饮水质量。另外,国家在拨放资金时是按照人均指标拨放的,部分农村因为人口比较少,所以拨下来的款项不能满足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需求。

2.3用水量较小,供水工程收支不平衡。

很多村民对安全饮水的重视度不足,所以即便农村建设了安全饮水工程,村民的使用率也不是很高,而且有很多村民在家中自备两套饮水设施,第一套连接安全饮水工程,提供日常饮用水,另一套饮水设施连接在自家挖掘的浅水井中,主要负责生活用水,所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用水量都比较小。这种现象导致饮水工程的水费收缴效率较低,不能满足饮水工程的日常运行需求,导致饮水工程单位收支严重不平衡。

2.4部分村民承担不起高额的水费。

部分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比较低,只能承受较低的水费价格,如果农村饮水工程的水价过高,就会导致村民放弃使用饮水工程产出的水源,继续使用安全系数较低的浅水井。

3我市农村饮用水的污染情况。

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达53l/d,约占全国平均量的50%,但我市的污水排放量可达30l/d,并且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水库河流中,导致生活用水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寄生虫卵等。同时,我市的农村生活垃圾量也在不断增加,居民把生活垃圾直接排放到水库河流中,污染了生活用水,导致水中含有大量的高浓度有机物。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畜牧养殖量在不断扩大,禽畜粪便的肆意排放,导致水库中的氮、磷含量非常高,就算经过氯化,水质也无法达到规定的饮用标准。

4.1制订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

国家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都有着明确的产权和管理主体,但是很多农村都存在着众多的小型供水工程。这类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主体不明确,没有管理机构对其进行限制,存在着很多管理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想长效、持续地安全运行,就要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细则,对当地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确保饮水工程在管理、维护、检修等方面都有专人负责,保证村民饮水安全。

4.2建立水质检测系统。

为了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饮水安全,政府需要建立水质检测系统,加强对水质的'检测和监管,并在饮水工程的长效管理中严格执行水质检测制度,保证农村饮水工程产出的水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对不合格的饮水工程进行改造,避免对村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4.3制订科学、合理的用水价格。

很多农村的用水价格都不合理,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长效发展,所以相关管理部门要制订合理的水费价格,保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收支平衡。在制订水价时,既要保证能够维持饮水工程的正常运行,确保用水工程在维护、检修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经济负增长的现象,又不能使村民承受较大的经济负担。这就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水价,促进长效管理机制的形成。

4.4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部门设置相应的管理岗位,引进管理考核机制,明确每个岗位的岗位薪资和管理职责。对管理岗位的职工定期开展管理知识的专业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4.5强化各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

我市政府要落实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职责,将具体的管理职责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并派专人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同时下设专门的饮水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全县安全饮水工程的监督和运行管理。各个职能部门分工负责该区域内安全饮水工程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5结束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关系到村民的用水安全,并与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管理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所以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的检测,并积极宣传饮水安全工程,提高村民的安全饮水意识,促进长效管理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十

摘要:管理经济学是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工具,但其学科体系构建是建立在对现实经济世界的简化和抽象基础之上的,结合案例教学能极大提高学员的学习质量。文章结合哈佛的案例教学模式,提出在管理经济学教学中加强案例教学效果的一些个人方法。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

《管理经济学》是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所规定的十门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许多高校mba教育的必修核心课程。由于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工具类的理论课程,它主要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借助决策科学、数理统计等学科的各种方法和工具,制定和实施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决策。目前大多数mba学员为工科背景,如何提高工科背景的mba学员对管理经济学的理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一直是本人授课时思考的重点。我参与哈佛大学案例教学项目(pcmpcl)后,结合哈佛的教学经验,尝试结合《管理经济学》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对原有的授课方法作大的修改。

一、哈佛案例教学模式的特点。

哈佛大学的pcmpcl项目(全称:programoncasemethodandparticipant-centeredlearning)是哈佛商学院针对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商学院举办的高级师资培训项目,旨在推广哈佛商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方法。哈佛的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教学为中心以及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不死板的灌输相关理论,入学的第一堂课以案例研讨开始,课程结束仍以案例研讨终结。每次上课之前,每位学生都要精心准备自己的案例,以备讲解及回答教师、同学的发问。在哈佛,每门课程至少备有二三十个案例。学生每人每天要分析二三个案例。在为期两年的学习期间,须分析和研讨800个案例。哈佛案例库有约5万个案例供学生使用。

哈佛商学院的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通常其案例基于具体的企业运作实例,有人物有情节,其中隐含有待解决的问题,学习者在案例教学中能达到“亲历其境,感同自受”,化间接经验为直接经验,化死知识为“活知识”。其宗旨在于:“把通常需要多年工作实践方能获得到的经验浓缩到两年的课程里。”

当然这种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案例研讨,pcmpcl项目中,哈佛商学院请来了教学质量好、能调动学员情绪的教师来给我们作授课示范。哈佛的老师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要求我们这些教师身份的学员也提前预习案例材料、准备发言提问,课程问不停的有讨论提问环节和小组辩论环节,课堂气氛特别热烈。这种互动教学很容易达到“激发思考,集思广益”之效。对学生来说,要当好“演员”,即根据案例提供的事实,置身“现场”,进入角色,踊跃发言,提出分析和处理意见。以教师而论,好比“导演”或称“导游”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巧加评论和指点。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个人准备;小组准备和观点验证;全班就话题和材料展开讨论;个人思考并将新的知识整合到个人的框架内。事实上,作为相关课程的授课老师,我们知道这种教学模式既要求讨论热烈,鼓励学生的参与,又要求突出需教授的知识点,其实对教师的引导能力、讨论话题的驾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管理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管理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科定位,是以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数理分析为工具,将实际问题简化成一个个有最优解的数学问题,通过求解这些数学问题,实现最佳经济效果的。具体说来就是:首先,管理经济学利用边际分析、需求弹性、最佳组合等经济学原理,对企业在需求预测、生产分析、成本决策、市场分析、风险分析等领域展开分析,指导企业决策,以寻求最佳经济效果。其次,管理经济学试图将企业在生产经营各领域内与决策有关的问题抽象成为一个个数学问题,以便利用数理分析的办法求得最优解。

这样管理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建便是建立在对现实经济世界的简化和抽象基础之上的,但这种过于简化和抽象给我们讲授时带来很多难题:如何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区分开来;大量的数学公式及其推导,让学生很难接受;管理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内容,如生产函数、成本函数这类概念,离现实的企业实践太远。

这导致管理经济学的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讲得虽头头是道,学生听得却索然无味。因为从教师而言,是从理论到理论,对学生而言,既无亲身体验,对教学又缺乏参与热情,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是“空对空”。造成目前的学生对管理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ba课程设置中并没有管理经济学这门课程(20世纪90年代还有这门课,但后来取消了),通过咨询哈佛商学院的教务人员了解到,管理经济学作为基础课程,哈佛是要求学生自学或要求入学前就掌握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哈佛的课程都以案例教学形式展开,管理经济学里面有较多的理论,不可能单纯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来讲授。事实上哈佛的案例教学模式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也不是所有美国知名高校都在采纳,比如与哈佛一河之隔的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就仍开设管理经济学课程,也并没有所有的课程都完全以案例讲授的形式展开。

结合管理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大多数学员都是工科背景,并没有经济学基础的特点,有必要强调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理论,这部分理论知识只能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后的习题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虽然管理经济学不能完全以案例授课的方式展开,但为提高课程的生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仍需要加入案例的要素,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章节,在弹性理论、定价理论、博弈论、成本理论中都穿插了大量案例之外,我们在多轮教学实践后,采用了如下方法:

(一)分组作案例报告,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管理经济学较多的章节内容与企业决策密切相关,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思考相关理论对企业决策的指导意义。在近几届的管理经济学教学中,我将学员分成小组,要求他们结合课程讲授的弹性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定价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博弈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小组讨论,以ppt汇报的形式讲述相关理论在所在企业的应用,老师和其他学员都参与提问和讨论。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极大提高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也让学员了解到其他行业的应用经验。一些好的案例甚至可以直接作为下届学员讲授相关理论的教学案例。

(二)重视案例报告中的互动讨论。

每次的小组案例讨论之前,我都要求学员提前通读其他小组的ppt报告,围绕案例中的问题,每位成员提供各自的分析,当然组内各成员对某一问题分析的角度、方法甚至结论可能不相一致,由于不同学员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各不相同,在对共同问题的讨论中实现相互间知识与能力的互补,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而这正是案例教学的诱人之处。在讨论过程中,每位学员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须扮演知识提供者的角色。为了强化这一特色,我在课程总成绩中,赋予课堂参与情况相当大比重,这部分被我形象地称为“课内贡献”。

(三)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对管理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感性认知。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怎样作利润最大化经营决策的学科,理论教学中强调成本函数、生产函数等量化的概念,但目前国内的很多中小企业决策仍缺乏数据支撑,拍脑袋的主观决策居多。为扭转学生这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感知,我们在授课时我们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到课程教学中,讲授企业成本数据收集对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讲授弹性在企业定价决策实践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学员对成本理论、定价理论等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发掘相关企业资源并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效果。

当然,保证案例教学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所需案例,目前国内商学院并没有将案例写作提升到与科研同等的高度,我们也期待伴随哈佛案例教学理念的推广,国内商学院能制定相关的晋升与教职标准,承认并奖励可用来开展学员中心式教学的,原创和创新的课程材料,在对教师的业绩考核中将高水平案例与其他科研论文同等对待,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从事案例创作的积极性。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十一

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目标是现代会计理论建立的基础,它决定着其所要披露信息的质量,而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则影响着证券市场的效率和公平。证券市场中的财务报告的“供”与“求”是相互作用,以至于达到最终平衡的一个过程。

证券市场财务报告目标供求。

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目标就是在各种矛盾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企业在不损害自身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市场中客观地存在着以投资人为代表的众多的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然而不同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要求各不相同,信息供应者则是根据法律制度和企业自身利益的需要确定所提供的信息,他们对财务报告信息有着不同的判断。

财务报告目标是现代会计理论建立的基础。财务报告目标作为系统理论的形成,则是在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制产生与实行之后。在西方,到20世纪70-80年代,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研究形成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个主流观点。

“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形成于公司制盛行时期,其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按照产权理论,财产所有者将财产委托给受托者,并要求受托者对财产进行妥善的保管并使其增值;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同时获得财产的自主经营权和处置权,并负有向委托者报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义务,这样,基于财产所有权上的受托责任便得以确立。在委托—受托关系中,委托方和受托方都关注着受托资源的保值与增值,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须借助于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是作为第三者介入受托责任关系之中的,以便在受托者和委托者之间,可以顺利地把委托的责任和交卸的责任交代明白”。一旦受托方未能完成既定的受托责任,委托方可以更换受托方。因此,该观点认为,反映受托者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是财务报告的目标。

“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的产生依托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在资本市场中,股份公司的股权分散更加广泛,所有权关系淡化,所有者和经营者不是直接地进行沟通、交流,使得委托代理关系变得模糊,极其分散的投资者不可能行使一般意义上的管理,作为市场投资者,他们不是关心企业的资本保值和增值,而是更关注股票行情,即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和报酬水平以及企业可能的风险和报酬。如果经营者的业绩不能令人满意,所有者不是直接更换经营者而是通过资本市场直接卖出其拥有的股份,并购入其认为有利的股权,从而使得资源受托方将管理的中心,从有效的管理受托资源转向在资本市场上最大限度地树立良好形象。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都是以特定的环境为前提来阐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情况下的财务报告目标,二者互不相让、争论不休,并都产生了广泛影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是“决策有用观”的支持者,1978年发表的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中提出:“编制财务报告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提供于作出企业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注册会计师协会(icaew)和苏格兰注册会计师协会(icas)发表的《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认为,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有两个:第一,为使用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对企业的过去业绩进行评估,以便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前景并作出与企业相关的经济决策。第二,为与会计数据有关的合同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基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公布的《编制和提供会计报表的框架结构》中,指出“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财务报表还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交托给它的资源的保管工作或核算工作。使用者之所以评估企业管理当局的保管工作和核算工作,是为了能够作出经济决策”。英国会计界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试图把两种观点统一起来。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第11条中指出“会计信息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被认为是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目标。“但对这一表述理论界认为还不够完备,过于概括和笼统。认为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也无法对实践进行指导”。

财务报告是一种商品化的社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同样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双方的相互制约、作用,决定了财务报告的目标。而财务报告目标则决定着其所要披露的信息的质量,尤其在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影响着证券市场的效率和公平。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着许多“噪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令人堪忧。

英国的《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认为,财务报告的主要需求者是那些无法直接从报告主体获得信息的相关利益集团,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职工和业务相关单位。对于使用者的信息需要,该报告引用了两种表述:其一认为使用者至少需要公司为业主、职工和债权人创造盈利的能力以及企业现在和未来的偿债能力的信息;其二认为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可概括为:有关衡量企业目标执行情况的信息;有关企业现有财富的信息,以便与过去的业绩进行对比并了解企业财富变化的原因;有关企业未来发展计划及未来发展计划的可动用资源方面的信息。

美国会计学会(aaa)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将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区分为外部使用者和内部管理人员,其中外部使用者包括目前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雇员、股票交易所、政府机构、顾客和其他人士或组织,也包括这些使用者的代表,如证券分析者、同业工会、资信评估机构和工会领导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中提出:企业财务报告应提供给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的需求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的信息、提供给现在的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需求者用以评估来自股利或利息以及来自出售或到期证券、贷款等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提供有关企业经济资源、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以及引起这些资源和其所有权发生变化的交易、事项和情况的信息,提供关于企业如何获得并花费现金的信息,关于企业举债和还债的信息,关于资本交易的信息,关于可能影响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信息,提供关于企业管理当局在使用业主所委托的企业资源时怎样履行“受托责任”的信息,提供对企业经理和董事们在按业主利益进行决策时有用的信息。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公布的《编制和提供会计报表的框架结构》中对会计信息需求者及其需求的论述为:投资者。风险投资的提供者以及他们的顾问关心他们投资的内在风险和投资报酬。他们需要信息来帮助他们决定是否应当买进、持有或卖出。股东们还关心帮助他们评估企业支付股利能力方面信息。雇员。雇员及其代表性组织关心有关其雇主稳定性和获利能力方面的信息。他们还关心能使他们评估企业提供报酬、退休福利和就业机会的能力的信息。贷款人。贷款人关心那些使用他们确定自己的贷款和贷款利息在到期时能否得到支持的信息。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他们关心那些能使他们确定欠他们的款项在到期时能否得到支持的信息。顾客。顾客关心有关企业延续性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当他们与企业有长期性联系或依赖企业时。政府及其机构。政府及其机构关心资源的分配,因此也关系企业的活动。为了管理企业的活动、决定税收政策和作为国民收入等类似统计资料的基础,它们也需要信息。公众。企业以各种方式影响公众的成员。

我国会计学者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认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分为三类:一类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或者机构,主要包括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等;二类是投资人和债权人(主要是投资人);三类是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或者国有股占主导地位(可对该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企业中的职工。

可以说,各国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需求者及其需求信息的认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多数国家(或会计组织)都把投资人和债权人及其对信息的需求作为首要问题。虽然各类使用者各有其不同的信息需求,甚至同一类使用者也会因其决策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信息需求,但会计信息是难以完全满足个别使用者的特定需要的,因为财务报告的提供者无法具体了解每一位使用者利用信息的目的以及信息在其决策中扮演的角色,而具有共性的一般目的的财务报告足以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要,正如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4号公告中所指出的:在财务会计中之所以强调通用信息是因为大量的用户需要相似的信息。通用信息并不意图满足个别用户的特殊需要。众多的使用者中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最为广泛,可以说,能够满足投资者需要的会计信息基本上能够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需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结构框架》中也写到“因为投资者是企业风险资本的提供者,因此,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提供的财务报表,也可以满足财务报表的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需要”。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者是信息的供应者、财务报告的编制者,研究财务报告不应该只强调信息的需求,还要从供应者的角度研究其提供信息的强制性和主动性。一方面政府作为社会和经济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有必要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宏观管制,以有助于宏观管理与调控、税收等,同时,资本市场的运行与发展,也要求政府建立一个公平的信息市场,因此,政府以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手段要求企业必须提供所要求的信息。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不能脱离市场而存在与发展,其中取得资本市场和社会的信任尤其重要,因此,企业为自身需要提供尽可能多的会计信息,以获取资本市场和社会的信任和支持,这是企业自愿提供信息的动力所在。

但是,财务报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其决不是供给无限度地、完全地适应信息需求,影响企业提供信息的因素主要有:政府的管制,各国政府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对财务报告均采取管制手段,只是由于各国政体和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导致在管制程度和方式也各有不同。为了保护自己的竞争地位,企业在对外披露信息时,总是将那些属于商业秘密的信息,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而不向社会公开提供,从而保护企业和利益关联者的利益。成本效益关系,如果企业提供某项信息的成本大于提供这一信息所产生的收益,企业也不会主动提供这一信息,除非法律要求如此。由于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的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有时甚至存在一定的冲突,作为信息提供者的经营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报酬等有利于自身的目标,往往会隐藏一些信息,或避免披露一些对其不利的信息,这对信息的披露产生极大的制约。

可见,财务报告的“供”与“求”是相互作用,以至于达到最终平衡的一个过程。

1.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孝林等.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3.陈少华.企业财务报告理论与实务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十二

农业科研单位,承担着大量的公益性农业基础研究任务,直接或间接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担负着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节支重要使命,是建设新型国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农业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财政对农业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科研资金投入渠道多元化发展,农业科研单位的经费由原来单一财政供给模式变为科研项目经费主要靠单位争取获得。这样,单位的研究经费规模不断增加,而相应的相关管理制度并没有及时跟进,致使大量的项目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种种不规范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科研经费的有效利用,也限制了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工作的发展。所以,通过加强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以达到对国家的农业科研投入资金实行有效管控显得尤为重要。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

现在,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执行的是单一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不能对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有效核算,更无法对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对于单位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到的科研专项资金,现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没有办法对复杂的科研活动进行正确有效的核算,也无法有效的反应单位的科研投入效率和成果。

由于缺乏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使得单位科研专项资金的浪费情况比较严重。比如:农业科研项目的负责人,重要课题承担人等,不需要考虑科研投入的成本高低问题,只需按规定的时间完成项目所要求的内容。而单位的管理者大都对资金的使用比较随意,通常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上级要求使用资金,对于购进的设备、材料物质等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必要性缺乏系统的论证,甚至是为了完成项目而购置,不需考虑产出问题,常常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影响农业科研资金的有效使用,也违背了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初衷。

(二)缺乏现代管理理念,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现在很多的农业科研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延续过去的模式,其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对单位经济活动的核算记录统计等。而相应的管理监督功能不能或不被利用,甚至有的科研单位的财务人员配备不齐,存在一人多岗或无证上岗情况,导致岗位职责不清,监督不力。因为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不像科研业务部门一样成绩突出,导致一些单位的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在财务管理观念,管理方式转变方面及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缺乏有效的支持。部分单位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创新理念,导致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偏低,严重影响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及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制约了单位科研活动的高效、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三)科研课题、科研项目等的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不严密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是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编制的严密性、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单位的科研工作进展和科研质量。而在农业科研单位中,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在科研预算的编制上,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连续性。首先,编制项目预算的人不一定是项目或课题的承担者或具体实施人,那么,编出的项目预算往往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往往导致项目在具体实施时不得不变更预算。或者,编制预算的人对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不重视,编制预算缺乏积极性,在没有充分论证的情况下草草完成预算,严重影响项目预算的准确性、连续性。其次,对于项目的预算执行力不大,最终导致科研项目预算流于形式。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随意性大,不严格按项目预算内容执行,也不按预算的计划进度使用资金,往往造成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最后,对于预算的监督缺乏力度,虽然单位也按要求建立了预算的管理制度,但是缺乏有效的跟踪监督,也造成农业科研专项资金不能有效合理利用。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科研经费的筹集、分配和使用。单位应根据科研经费的渠道来源,有组织有计划的协调,从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内,建立适应自己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方法和细则,严格规范财务操作和管理流程。要树立财务内部控制方面的风险意识,构建完善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合理设置财务机构和财务岗位,明确机构和成员的职责权限,并根据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使单位的财务管理按设定的工作程序依法依规进行。对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内部审计机构,定期对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审计,对于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促进单位的财务管理良性发展。

(二)做好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工作。

农业科研单位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应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将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统筹考虑编入总预算,科研项目和重要课题的预算编制,应由该项目或课题的管理人员及具体负责人负责编制,单位成立专门的预算审核领导小组,对科研项目及主要课题预算逐一审核。围绕单位的科研工作重点,本着科学、合理、有效、节约的原则,确定保留的科研项目,最后由项目具体负责人对项目预算进一步细化,形成具有操作性、便于执行的科研项目预算。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根据科研工作的进度,按计划合理使用资金,对于每一笔费用的支付,严格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另外,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定期对科研项目预算的执行进行评价,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科研项目按期完成。

(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农业科研单位要想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应健全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应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高风险控制点,制定一套完善系统的管理制度。其次,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定期对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及时改正不合理部分的内容,有效促进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解决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科研单位应按现行《会计法》规定,对达到相应岗位资格的人员给予上岗,对不合格人员及时调整岗位;第二,单位应定期对在岗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更新相应的知识;最后,还应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对于优秀的财务人员,让他们和科研人员一样享受平等晋升的机会,充分调动单位财务人员的积极性。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十三

摘要:步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以及国际市场的日趋扩大,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加之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影响致使不少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外部宏观经济变化对其影响大等因素的存在,使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导致其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正文:

(一)我对财务管理的认识:财务管理属于专业管理,财会人员也常常自我定位为财务专业工作者。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一方面表现出专业性特征,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综合管理和法治管理的特征。认识到这些特征,不仅能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本质特性,在专业管理的基础上,丰富扩充了财务管理的内容,而且提高了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了自豪感。把财务管理归类于专业管理,是强调其专业性强的业务特征,突出财务指标、计算的特点。然而,过分强调专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把财务管理局限在专业管理范围内,影响了财务管理功能的空间扩展,造成财会人员在心理上认同上把财务管理指标化、计算化而产生工作简单、单调想法,降低了对工作的兴趣。把财务管理归类于综合管理,是财务管理实务运作的客观反映。财务管理由事后算账的会计管理,发展到事先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的管理会计,使财务管理由单纯的算账功能发展为预测、控制、总结的综合功能,这是财务管理一次质的飞跃。这次飞跃标志着财务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闭路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如资金是生产经营的血液,财务管理已成为同其他要素密不可分的重要因素。

(二)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首先: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层次,并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认识,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同时,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还应聘请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这些财务人员的责任不仅限于对企业资金、资产的记录,其工作重点应放在对已有资金的控制、对各项资产的管理、对企业的投资、筹资进行合理的管理上,应能从较高的理论角度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从数字变化的表面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活动,为改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强化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等级,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要素。若不尽快解决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就缺乏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出局。中小企业要想摆脱目前融资难的困境,一方面必须强化信用观念,主动提高自身信用等级,做到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加强与大企业的联系,借助大企业的信用为其担保,获得银行贷款。还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不断向银行通报企业经营情况,让银行能够把握住企业资金的流向,取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并按银行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规范企业的各项制度,积极争取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

再者:加强对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控制。

1.合理估计和保证日常的现金流量。现金管理的起点正是估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确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的资金需要,并且保证非常及时地提供资金满足这些需要。这方面常见的错误是高估销售收入,低估了费用开支,或者在现金流量中没有加入意外开支的准备金。

2.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企业一般都会存在大量的赊销,因此应收货款问题是屡见不鲜的。要想解决这个难题,从一开始就需要严格把关,把某些付款条件规定清楚,防止客户在事后故意拖延。如果应收款已经发生,企业就需要制定严格的回收政策。

3.加强存货管理。不良的存货状态是消散企业资金的一个严重威胁。每多花一块钱用于存货,就等于少花一块钱用于生产。所以,对每一种储存在库的产品,应尽量需要寻求理想的存货余额。

最后: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不同于大型国有企业,在制定财务会计制度时,应当遵循针对性、操作性和强制性原则,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

1.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统一负责企业的资金融通、现金出纳、财会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以对预算编制、决算实施工作。

2.要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如现金、采购、报销、稽核等制度,实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3.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强化监督机制。根据各岗位的权利和责任,强化财务人员的责任,规范财务工作程序,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坚决杜绝不规范、不合法的会计业务和财务行为的发生。

4.要求企业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的经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十四

高校核心专业课程财务分析的教学质量决定了财会专业学生掌握财务知识技能以及在企业财务岗位中财务分析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引导下,提高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是财会专业教学者需探讨的问题之一。从提高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改善财会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详尽探讨如何提高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财务分析课程;教学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

大学本科财务分析课程是财会类专业核心课程,这门课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财务会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设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培养应用型财会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学习财务理论知识同时学生要有财务专业实践能力,财务分析课程是培养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课程,为了提高财务分析教学质量,实现财务分析教学在企业实际中的运用目标,很多高校教师对提高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张先治(2007)指出保证财务分析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个全面的财务分析教学系统。陈卫军、徐文学、陈平(2012)指出财务分析课程采用实训教学时可以选取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实践教学的案例材料,培养学生运用财务分析理论知识的能力。财务分析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创新是为了提高财务分析教学质量,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学生运用所学财务分析知识在实践中的能力,为企业输送高知识技能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对提高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也起到关键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

《财务分析》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教授《财务分析》课程中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再将实际案例融合进去,让学生们以学制用,充分理解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财务问题。采用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是将一个典型案例并与《财务分析》课程讲授的知识点进行分析的一种案例教学方法。一般会让学生在巨潮资网上选取结合当前经济热点的行业的财务报表,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对该企业进行财务分析,这样学生对分析的案例公司较熟知,同时在教授理论知识时更能让学生增加兴趣。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取某上市公司作为典型案例时要剔除具有复杂业务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业务太复杂将会影响财务数据准确性;并且不能选取st公司作为案例公司,该类公司连年亏损,财务数据不稳定且不具有代表性,可能随时退市。在选取的上市公司最好是近几年公司业绩良好并稳定属于具有良好前景的企业;同时最好是成熟的上市公司,上市时间在五年以上的一般财务数据及资料相对比较完善。根据以上要求选取的上市公司作为典型案例来用于《财务分析》课程的讲解具有全面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知识更加具体。

(二)实践教学。

财务分析课程基于会计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应用型财会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知识要求较高,并且要求应用型财会专业学生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型财会专业学生要想学好财务分析课程,首先要掌握会计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除了需要进行案例教学之外,更需要加入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第一是要培养学生通过运用软件直接可以计算财务数据中相关数值的能力,第二是培养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理论知识,锻炼自身分析公司财务数据的能力。实践教学一般分成上机操作教学和课堂组织讨论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财务数据的分析以及财务报告的撰写,将应用型财会专业人才今后输送到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上机操作教学进行上机操作,首先让学生上网,进入上市公司网站,下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将选取的公司财务数据导入excel中。然后通过所学财务分析理论知识并运用excel的计算功能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财务比率分析,最后撰写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报告中说明上市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并提出自己对该公司相对应的财务见解。与此同时在分析上市公司报表时,要求学生了解与该公司同行业情况,并将同行业相关数据导入excel中对比分析该公司与同行业财务状况。上机操作教学让学生掌握运用excel如何对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各财务指标的分析比如财务比率分析、质量分析和综合分析,更好地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财务分析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方法得到实践训练。

2.组织讨论教学组织讨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另一种形式,将班级学生以四五个人为一个小组,组织各组同学对选取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出相对应的指标进行分析得出案例上市公司近几年的财务状况,如公司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投资能力以及企业的发展能力,分析得出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上市公司可能需要完善的意见。组织讨论课时,一般由各组选派代表,并通过制作ppt的形式讲解各组选取上市公司的基本简介、行业基本状况、披露该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相对应的财务比率,同时对在分析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提出小组的意见,汇报完毕以后其他组学生对该组同学讲解的内容进行提问或者评价。通过互动学习可以提升学生们对于这门课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了专业知识,对分析案例公司的情况更加了解,拓宽了课本之外的知识。互动学习之后,授课教师对每组同学分析上市公司给予点评并提出改进的意见。通过组织讨论教学的形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让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各组同学分析上市公司的方法以及针对不同公司财务状况提出的宝贵意见。

提高财务分析课程质量的前提是需要专业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财务分析课程教授与学生的掌握,从而影响到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该门课程是与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会计学都有相关性,随着信息时代发展,固步自封的学习模式早已被淘汰,专业学科知识都在日新月异信息时代中不断更新,专业教师要随时对自己进行充电,学校可以组织同行专家为年轻专业教师进行知识讲座。专业教师要具备教研能力,研究新的教育理念,采用适合财务分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首先授课不能采用填鸭式教学,课堂上要给学生留出时间去消化本节课的知识并培养学生对这门课实训部分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专业教师要具备运用先进多媒体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提高授课效率并在课堂授课时可以及时补充一些专业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多的接受到专业知识增加专业知识面。专业教师具备运用网络教学模式,网网上的学习资源丰富,巨潮网、上深交易所数据都披露了财务分析所需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这些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可用于财务分析的教学。另外教师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借助qq、微博等沟通工具进行课下答疑。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深入到企业中锻炼实践技能,结合在企业锻炼中实际发生的事项作为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大学中专业教师要具备双能型的教学资质,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提高财务分析的教学质量。专业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就财务分析课堂表现进行反思、检查、评价、总结。在总结时,可以向本专业教师探讨教学思路,学习或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这样教师教学能力得以螺旋上升,从而财务分析课程质量效果会稳步提高。

提高财务分析课程质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自我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学习这门课自我的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技能,从而让学生对该门课深层的理解起到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适应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专业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加全面具体,在学生将来学习专业课程时可以更好地把相关课程衔接在一起,在各门课之间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十五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航空工业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与航空工业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为此,有必要在财务管理中多下功夫,以做到航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创新管理,就要在财务管理上多下功夫,创新性的管理模式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另一条崭新的出路,并且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下文中将作出具体的阐释。

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正在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风险性的投资,这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方面,这是因为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应该更加慎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这有助于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在航空工业的发展进程中,主要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只有更加有效的运用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应用于航空工业中,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航空工业长远发展的目标,这具有极其重要的发展意义。

首先,应该认识到的是,在航空工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迁发展史,同时也经历了在不同阶段的创新性发展,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应该运用所学到的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对航空工业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此,转变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创新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财务管理作为航天工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就要做到将这二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航天企业是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企业类型,在航天企业中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是十分可行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航天企业已经由过去的负债逐渐转化为盈利的模式,这不仅要归功于体制上的改革,同时也要归功于观念上的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航天工业在财务管理中主要凸显了以下几种特点。其一是组织结构的转化,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航天企业主要是以总分的形式进行管理的,即在总的管理体系下又分别创设了不同的管理部门,具有不同的职能,各个部门分工合作,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这样在共同发展的模式下实现了航天企业的创新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还将自主经营权与业务管理权进行了有机的分离,以成本管理为中心,航空工业由此实现了大发展、大转变。在传统的管理中,航天企业是以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实现发展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逐渐朝着新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转变,主要变革的内容是将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作为发展的重点环节,品牌形象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在整个行业间树立起积极的形象,还有助于在国家的发展中树立起榜样,企业的品牌价值就是新的商业模式开展的契机,所以说企业品牌价值的实现有助于促进航天企业在我国地位的提升,有助于人们对于航天工业具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在我国的众多行业中,航天工业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因为这一行业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与整体实力的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朝着技术密集型的模式进行转变,未来的社会必然是科学技术为主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因此,航空企业作为这一领域中的佼佼者,所肩负的责任是十分重要的,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必要大力开展财务务管理的创新之路,因为财务管理是企业中的中心环节,企业的发展与财务管理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只有做到加快创新,才能实现未来发展的目标。刚柔并济是财务管理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在这一过程中,航空工业需要投入的资金量更大,这一点可以在其他国家的发展中借鉴相关的经验,航空工业具有系统复杂、工程量大,并且专业性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只有加大资金成本的投入,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研究工作是一项漫长的过程中,在这之中会经历多次失败,并且也会面临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只有勇于突破,勇于挑战才能实现成功,才能获得更大的价值,这就要求财务管理实现刚柔并济的发展目标,将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针对投入与产出的特点进行资金的投入,将风险降到最低,这样财务管理才会在企业的发展中稳定下来,实现更加有序的管理,刚柔并济中,柔主要是针对环境的变化而言的,无论是外部的环境还是内部的环境,都要做到快速而又准确的进行决定,对于不确定性的因素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长久的发展航空工业。

刚则是指任何决策的制定都是以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基本前提的,所有的活动,包括研究工作、研发生产都不能违背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只有做到将刚与柔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共同为财务管理的创新性发展服务,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财务管理创新性发展的目标,促进航天工业的长远发展。除此之外,航天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努力实现纵向价值链的发展,当前,国际上的竞争环境应该使人们意识到这一环境的变化不仅是一次重要的机遇,同时也是一项挑战,只有抓住国际环境变化的大机遇,才能令财务管理朝着创新的趋势变化着。航天企业要更加重视产品的实际价值,不断优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流程,从生产、供应以及竞争等各个环节形成链条式的发展,并且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发展航天工业,不再以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约束。在过去的纵向链条式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已经认可了价值链的重要作用,并且价值链的实现可以最大化的凸显产品的实际价值,在财务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将财务战略进行了统一的调整,并且保证财务信息的有效性以及准确性。当价值链上的信息活动在一个个信息孤岛进行时,集团总部将财务管理制度和政策层层“下达”,集团成员单位将财务信息层层“上传”“、汇总”等活动的协同性、及时性、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基于传统虚拟价值链的财务管理方式,虚拟价值链上的信息孤岛将使集团的财务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和控制力大大弱化,进行价值链重组和优化,实现整个集团的信息集成。最终实现集团能够做到集中管理和配置关键资源。

新经济条件下,创新是我国航空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动力,财务管理创新是其战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针对我国航空工业产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特殊性、重要性及迫切性,有效、有针对性并有重点地解决了我国航空工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难点问题。对于提高我国航空工业产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实现其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宏起,武建龙.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综述[j].软科学,2007(1).

[2]施杉杉.江苏航空工业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3]杨乔木.远大航空工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对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篇十六

摘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核心,是事业计划及任务全面完成的有力保证,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未能在资金管理、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充分发挥应其有的作用,因此出现了诸多的漏洞与不足。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学习,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的切实措施,为读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控制;问题;意义;对策。

一、财务控制的内涵以及事业单位实施财务控制的积极意义。

财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财务工作质量,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有效进行,确保会计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实现单位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和流程。财务控制贯穿于单位整个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单位的经济活动和管理,就需要相应的财务控制。

事业单位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或收支自身平衡,不以盈利为目的,业务核算相对简单,基本没有经营压力,部分事业单位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认识不到位,执行不到位,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出现财务收支失控,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一步健全财务控制体系,确保财务控制的有效实施,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会计基础工作比较弱化。

有些事业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很多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没有填写完全,比如有的凭证不填数量和单价,或没有经手人签字、只有领导签批等。有些事业单位对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填写的过于笼统,对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和内容不能说明清楚。一些单位没有设置总账,没有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账簿,混用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更正登记账簿上面的错误时使用的方法也不规范。还有一些单位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没有财务状况说明和报表附注,只有报表。这些现象都说明了现阶段我国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

2.预算编制不够完善且执行力度不够。

一些事业单位不重视预算编制,虽然国家预算管理要求事业单位应根据事业发展的计划来编制财务收支计划,但一些单位在编制预算时没有对本事业计划对预算的要求进行客观地分析,而只是简单的采用增量预算法,即在往年预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系数来编制预算,这就导致了编制的预算和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并不适应。部分事业单位对资金的收入与支出管理不规范,预算外资金理应纳入单位预算管理,进行统一管理和核算,但一些单位并没有将其纳入单位预算。有些单位对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对资金的用途随意进行改动,扩大了开支的范围,导致部分单位经费使用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

部门预算编制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人为因素较多,使得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一些部门的某些项目缺乏必要的论证,使资金和应办的项目脱节,专项资金支出范围存在着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一些部门对业务活动的开支情况通常是列出一个粗略的包干支出数,业务经费的用途与数目并不清楚,而仅靠预算编制部门难以进行准确的核算论证,这就不利于相关部门编制预算的准确性,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和调整预算的现象较为普遍,也不利于项目绩效考核的进行。

3.固定资产管理比较混乱,资产流失严重。

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一直是事业单位的薄弱环节,资产使用效率低,存在资产闲置浪费、处置不规范等不良现象,资产流失比较严重。一些事业单位存在着家底不清、帐实不符的问题,实际已经报废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的资产却长期挂帐未作任何处理;一些单位存在着大量的帐外资产没有入账,导致资产处置更加随意;还有一些单位物资和工程项目没有通过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自行采购的公开透明度较差,更易出现侵吞国有资产现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4.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继续教育缺乏。

一些事业单位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财务管理意识,没有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有些领导对财务管理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并不是很了解,不懂得对财务状况应用会计信息来进行分析,难以在经营运作中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一些财务管理工作者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算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财务管理者没有把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联系起来,把财务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致使两者严重脱节,不利于发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深层次存在的问题。很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知识落后,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系统学习以及后续教育,不能及时补充新的财务以及会计知识,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措施。

1.健全财务控制制度,规范单位经济秩序。

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把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和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各项经济活动正常、有序、规范运行。制定出最佳的财务计划、加强会计核算和成本费用控制,实现最合理的资本结构,有效地利用各种资金,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健全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增加资金使用透明度。

2.增强财务控制意识,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录用标准,严禁无证人员上岗,同时还需加强其岗前培训及在职人员继续再教育,使他们熟悉法规、掌握技能,完全胜任财务工作。此外,也不能忽视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应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的重大危害,强化其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自觉执行的力度,形成自上而下全面重视单位内部控制的良好环境,有效促进财务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3.开展“集中管理”的财务运行体制。

财务管理必须在单位统一领导下,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和使用各项经费和资源,对财经工作和财务活动进行集中管理,实行“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和各部门承担事业发展任务的需要,统一调配、合理安排资源的使用和购置,避免资源浪费。

4.细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控制。

预算编制一是要实行“大收入”、“大支出”。即各项收入全部纳入收入预算,各项支出全部纳入支出预算。二是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搞赤字预算。三是要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与节约。在编制收入预算时,既要考虑经费来源渠道的增加和收入的增长,又要尽量核实收入,避免赤字隐患;在编制支出预算时,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切忌片面强调发展而不顾财力乱铺摊子、上项目,避免资金使用上的浪费。根据预算计划合理安排费用,控制费用支出。把费用分成相对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理清费用属性,分门别类的按预算、按计划进行控制,做到事前计划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总结。使预算控制达到最佳效果。

5.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防范资产流失。

位资产的品种、数量、存放地点进行盘点,确保固定资产账账、帐实相符。加强产权管理。资产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固定资产产权登记、界定、变动和纠纷的调处,保全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7876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