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专题教案(专业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18:02:32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专业20篇)
时间:2023-11-17 18:02:32     小编:文锋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编写教案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些优秀教案范例,请大家参考借鉴。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一

-->。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水分代谢”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它与前面所学知识如细胞成分、结构及植物根、茎、叶结构等内容联系非常紧密;也为今后学习“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植物细胞的吸胀吸水;水分的运输和利用。

(2)理解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水分散失的方式和意义。

(3)通过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进一步理解渗透吸水的原理。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动手、类比综。

合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

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吸水的原理。

教学难点: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主要区别,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二、教法设计:

1、探究教学法:它由四个环节组成:

(1)创设联想,提出探索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推理,

(3)设计实验或演示其它教学媒体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结果。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验、图片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通过设疑引入,为讲边演示实验和动画,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推理及综合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用课件动画显示质壁分离过程。

问:刚才看到了什么现象?(原生质层收缩于细胞壁分离开)。

问:这种想象叫质壁分离。这里得“质”指的是细胞质吗?(原生质层)。

问: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有什么变化?细胞液有什么变化?(液泡变小,细胞液减少,颜色加深)。

问:细胞液减少,颜色加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水分减少,浓度增加造成的)。

问:细胞为什么会失水?(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问:发生质壁分离以后,在细胞质和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中是空的吗?有什么物质?

问:要是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用课件动画显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问: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为什么会复原?

问:细胞为什么会吸水?(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问:通过细胞的纸币分离和复原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1)成熟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渗透系统。

(2)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小结:通过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证明了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根尖分生区时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是吸胀吸水,根毛区的细胞是形成中央液泡的成熟细胞,其吸水的主要方式是渗透吸水。

问:根毛区的细胞能进行吸胀吸水吗?

问:死亡的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吗?

根毛区的细胞吸收水分以后,要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供植物利用。

二、水分的运输。

[课件动画显示植物根吸水、利用、扩散的全过程]。

1、根毛区细胞——层层细胞——根导管。

根毛区细胞——层层细胞间隙——根导管。

2、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植物体各部位。

三、水分的利用:

根吸收的水分只有1~5%留在植物体内,供植物利用。

四、水分的散失:

根吸收的水分,除了极少一部分被植物利用以外,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经叶片表面的气孔散失掉了。通过气孔散失掉这么多的水分有其特殊的生理意义。

水分散失的意义:吸水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

五、合理灌溉。

植物在一生中都需要不断地吸收水分,但是不同的植物一生需水量不同,一株向日葵一生耗水约30千克左右;一亩稻田,在整个生长期间耗水大约30万千克左右。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不相同(如小麦一生的需水量曲线图)。这些水分绝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因此如何用最少的水去获取的产量,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大问题。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植物,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的需求量不同,进行合理灌溉,既不影响产量,又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二

生物性污染的防治水葫芦从社会中来。

水葫芦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但引入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从水葫芦在我国的“角色”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在引入一个外来物种时,一定要慎重;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植物杀手”薇甘菊。

林木遭受薇甘菊覆盖逐渐枯萎。

薇甘菊学名假泽兰,是一种攀援植物,繁殖能力极强。发生危害的种属原产于南美洲,60年代被引入印尼植物园用于橡胶园的地面覆盖,借助于当地温暖潮湿的泥土,很快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蔓延开来,给种植香蕉、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重大损失。

薇甘菊所“到”之处,像被子一样包裹树木,覆盖花草,受其侵害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

一、生物入侵的概念。

1、什么是生物入侵?

一种生物经自然或人类的途径从原来的分布区域迁入一个新的区域,其后代在新的区域里迅速地,对迁入地区的和生态系统的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称为。

繁殖、扩散。

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生物入侵。

2、生物入侵的危害:

入侵的物种由于脱离了在原产地和当地物种之间的关系,在新的环境里容易快速繁殖、扩散和爆发,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活和繁殖,因而导致入侵地区的破坏和丧失。

相互制约。

二、识别生物性污染。

资料分析。

实例1、赤潮。

实例2、伦敦烟雾事件。

实例3、电磁辐射。

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1.第一个事例中,造成这种污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第二、第三个事例与第一个事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污染不是由于生物性因素,而是由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

3.请你试着说一说什么是生物性污染,并列举生活中出现的生物性污染的事例。

物理性污染。

动物污染。

植物污染。

环境污染的种类。

生物性污染与其他污染的不同之处:

生物性污染的污染物是,能逐步新的环境,不断增殖并占据,从而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生活。

活的生物适应优势。

生物性污染的特点:

一是预测难。

二是潜伏期长。

三是破坏性大。

三、生物性污染的防治。

1、赤潮和水华水华类生物性污染:避免水体,尽量减少的产生;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及时进行处理。

2、生物入侵类生物性污染:主要采取。

的措施。引进外来物种时一定要慎重。

3、微生物污染的防治:控制致病的、

等排入水体和土壤,也是预防生物性污染的重要措施。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三

-->。

教学重点:

1、围绕细胞不同于非生物的生命特点进行学习和讨论。

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为第二章中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奠定基础。

4、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为第五章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

1、细胞的体积与相对表面积对于细胞的意义。

2、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理解膜的流动性。

3、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器间的关系。

4、染色质与染色体间互相转换的动态关系。

教学过程:

小结:从物质基础方面考虑,病毒成分简单不足以完成复杂的新陈代谢;从结构基础上看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新陈代谢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病毒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病毒必须寄生于活的细胞生物中才能体现生命现象。

课件演示几种植物细胞、几种人体细胞、原核细胞。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四

本课文拟用一个教学时完成。如有可能,建议语、政、历三科老师能集中一起备课,从各自学科的特点分析本课文,以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讲授,亦可从文科综合的角度,不光是从语文的角度,可以揉进哲学、历史等学科知识,考查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孟思想观点的异同点;。

2.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词和成语;。

3.背诵孔孟的名言警句。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物发生,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原因的能力。

情意目标:

为孔孟两位伟大的哲人自豪,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骄傲。

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文,搞懂课文中的注释;。

2.把课文中谈及孔孟两人不同思想观点的语句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成至圣老师”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人物,常常是孔孟并举,孔孟之道并提,被视为儒学的代表人物,孟子被认为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和观点。他们的学术观点,生活理念被认为毫无二致。事实是这样的吗?请看课文—孔孟。引出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投影以下文字资料,并配以朗读。也可不要配音朗读。课堂教学时由教师或学生读)。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少“贪且贱”及长,做过“委吏”(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三、研习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总认为孔孟是一体的?(形影相随,孔称“至圣”,孟称“亚圣”,孔有《论语》,孟有《孟子》,孔主张“成仁”,孟主张“取义”—总之,从两人“尊号”、著述、主张方面,都印证了这一点—形影相随,孟随孔,有孔则有孟。)(板书:形影相随)。

2.那么,真的是如影相随,孔孟一体吗?

(由此一问,导入第二、三、四自然段的阅读)。

1.请同学迅速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教师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人性、人际。学生按课文内容找出答案。教师将答案以板书形式列出。

((1)相去两百年,中国局势,已起了很大变化;(2)此一时,彼一时)。

2.孔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虽有战事,但不足以造成全社会的动荡;礼的约束力虽不太大了,但仍有影响;孔子认为“克已复礼”可行)——板书:社会相对宁静。

3.孟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时代动乱,国君草菅民命,孟子认为,恢复过去是不可能了,要改弦更张)板书——社会十分动乱。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五

列表归纳比较。

展示蝗虫、沼虾、园蛛、蜈蚣的挂图,归纳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导言的设计。表扬上节学生制作的昆虫标本,不但种类全、而且质量好。请学生观察通过实物投影(投影仪)展示出的沼虾、河蟹、园蛛、蜈蚣的活体标本(投影片)或挂图。问:这些动物也是昆虫吗?不是,这些是其他节肢动物。这样就把本开头前几幅图移到此处讲解,既节省了第一节的时间。又解决了本节的导言。

(2)关于沼虾、河蟹、园蛛、蜈蚣的形态结构特点,根据蝗虫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教师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指导,边归纳。每个动物的各部分的形态结构特点,然后教师再比较每个动物各部分的结构的不同点。最后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特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判断特性。同时教会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做学法指导,教会学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会学”比“学会”更有价值。

关于沼虾的教学,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往往感到和自己平时吃到的虾不一样,因为平时吃到的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对虾,而沼虾(青虾)是生活在淡水中的,这一点要向学生讲清楚。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沼虾的活体或标本或者用沼虾的挂图,在大屏幕上出示观察提纲:沼虾的身体分几部分?各部分有哪些结构特点?沼虾生活在水中,一般它应该用什么呼吸?怎样才能找到它的呼吸器官?雌沼虾的卵直接产在水里吗?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沼虾,回答以上问题,同时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指导,师生共同完成板书上的表格。关于蟹的教学,用河蟹、海蟹都可以,城市和农村的都有感性认识,只用一只蟹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即可,但应说明是河蟹还是海蟹。

关于园蛛的教学,可以指导学生在采集园蛛标本时,注意留心观察园蛛吐丝、结网和捕食昆虫的情况,并写出观察报告,在堂上汇报自己的.观察报告,不当之处,教师应给予纠正。通过汇报,教师问:蜘蛛都结网吗?蜘蛛很像昆虫,但它是昆虫吗?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活的园蛛,弄清园蛛的形态结构,师生归纳完成板书表格,重点讲解园蛛的纺绩器的结构,园蛛是怎样结网捕虫的?对农业生产有什么益处?教师可以让进行下列计算:有人统计每666.7平方米(即1亩)稻田内约有蜘蛛3万至8万只,如果按每个蜘蛛每天消灭5~8只农业害虫计算,那么每666.7平方米稻田的蜘蛛每天大约能消灭多少只农业害虫?由此可见蜘蛛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这就是防治的意义。上确有其人——威灵顿将军,由于连打败仗躺在茅草屋内很沮丧,看到蜘蛛一次又一次的结网,从失败到成功,自己终于很受启发振作起,打了一次大胜仗。也可以把这段小安排在讲解园蛛时作为导言。这样可以吸引的注意力,培养学习学的兴趣。同时让对蜘蛛比较感兴趣,有很多关于蜘蛛的趣闻,可以后阅读。

关于蜈蚣的教学,教师出示蜈蚣的标本和观察提纲,师生整合,完成板书表格。教师引导比较一下,每种动物的每一个部分有什么不同点,并用彩色粉笔画出不同点。把蝗虫、沼虾、园蛛、蜈蚣的活体在实物投影仪上同时展示出(或者把四种代表动物的挂图展示出),摸一摸标本,它们的身体表面有什么?看一看,它们的身体是否都分部?身体是否由体节构成的?足和触角是不是分节的?想一想;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完成板书。

最后让学生讨论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节肢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认识到节肢动物是自然界中的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了解节肢动物,合理地利用节肢动物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是我们学习本内容的最终目的。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六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水分代谢”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它与前面所学知识如细胞成分、结构及植物根、茎、叶结构等内容联系非常紧密;也为今后学习“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植物细胞的吸胀吸水;水分的运输和利用。

(2)理解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水分散失的方式和意义。

(3)通过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进一步理解渗透吸水的原理。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动手、类比综。

合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

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吸水的原理。

教学难点: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主要区别,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1、探究教学法:它由四个环节组成:

(1)创设联想,提出探索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推理,

(3)设计实验或演示其它教学媒体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结果。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验、图片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通过设疑引入,为讲边演示实验和动画,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推理及综合的能力。

一、用课件动画显示质壁分离过程。

问:刚才看到了什么现象?(原生质层收缩于细胞壁分离开)。

问:这种想象叫质壁分离。这里得“质”指的是细胞质吗?(原生质层)。

问: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有什么变化?细胞液有什么变化?(液泡变小,细胞液减少,颜色加深)。

问:细胞液减少,颜色加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水分减少,浓度增加造成的)。

问:细胞为什么会失水?(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问:发生质壁分离以后,在细胞质和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中是空的吗?有什么物质?

问:要是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用课件动画显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问: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为什么会复原?

问:细胞为什么会吸水?(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问:通过细胞的纸币分离和复原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1)成熟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渗透系统。

(2)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小结:通过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证明了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根尖分生区时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是吸胀吸水,根毛区的细胞是形成中央液泡的成熟细胞,其吸水的主要方式是渗透吸水。

问:根毛区的细胞能进行吸胀吸水吗?

问:死亡的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吗?

根毛区的细胞吸收水分以后,要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供植物利用。

二、水分的运输。

[课件动画显示植物根吸水、利用、扩散的全过程]。

1、根毛区细胞——层层细胞——根导管。

根毛区细胞——层层细胞间隙——根导管。

2、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植物体各部位。

三、水分的利用:

根吸收的水分只有1~5%留在植物体内,供植物利用。

四、水分的散失:

根吸收的水分,除了极少一部分被植物利用以外,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经叶片表面的气孔散失掉了。通过气孔散失掉这么多的水分有其特殊的生理意义。

水分散失的意义:吸水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

五、合理灌溉。

植物在一生中都需要不断地吸收水分,但是不同的植物一生需水量不同,一株向日葵一生耗水约30千克左右;一亩稻田,在整个生长期间耗水大约30万千克左右。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不相同(如小麦一生的需水量曲线图)。这些水分绝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因此如何用最少的水去获取的产量,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大问题。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植物,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的需求量不同,进行合理灌溉,既不影响产量,又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七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知道为什么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2、能力目标: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1)通过对c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组成细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讲述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5分钟)。

2、讲授新课:(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3

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指导学生完成讨论题。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幻灯片展示本课的要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c、h、o、n);组成细胞重要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检测糖类等物质的方法(包括试剂、操作、反应结果)。

4、板书设计5、布置作业。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八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人教版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的探究活动栏目。它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该实验的开展,有利于认识科学实验的一般步骤,用实验的解决生产生活中遇见的实际问题,尝试探索如何将科学发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增强实验的实用性。同时,对于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激素作用的特点,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的特点有重要作用,训练遇见实际问题时如何转化成可行的实验方案,加深设计实验的科学性、对照、单因子变量、随机性、重复性、简约性。

1.进一步学会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探究,提高创新。

2.学会用探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理解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4.体会预实验的必要性和意义。

本节课的设计是基于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以及在理论上认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存在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

此外,学生对于必修1必修2以及必修3的探究实验训练,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探究实验的一般设计步骤,本实验重在巩固该技能,过程表格设计,实验结果表格设计要合理简洁。注意解决实际问题。该实验设计细节,以及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此外,实验的结果并非重点,实验的步骤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简易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是重点,且需要予以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搜集,确定实验的材料和方法,并且对实验的过程有合理的假想和猜测,对实验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讨论,最后小组讨论,各小组之间讨论。这种讨论,加上老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少走实验设计的弯路,避免不合理、不科学的实验设计,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的富有力的实验方案,不束缚学生的思路;也不一定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方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求异创新,设计出既简便易行,又科学准确的实验设计方案。同时注意提醒实验设计的规范和简易可行性,在实验过程中遇见的常见问题采用的一般解决方法。

1.枝条选取:三角梅、迎春花、月季、葡萄等植物枝条均可。枝条质量和规格对探究实验效果影响很大。以1—2年生枝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迎春花枝条插穗长约1o一15cm,发育状况、粗细相同,去掉大部分叶片。同时各个枝条保持芽体的数目尽量相同,枝条下端削尖。

2.实验过程中能采集到的数据,尽量多采集。实验结束之后,要教给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结果,科学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如尽量用列表式或函数图表式表示。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实验事实进行科学推理,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确定实验题目:探索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做出假设:适宜浓度的naa可以使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实验预期:经过一段时间后,用适宜浓度的naa处理的插条基部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低浓度或较高浓度的naa和用清水处理的枝条长出极少量的不定根。

设计实验:

[请学生思考:是否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确定的实验变量是什么?]。

预实验:

1)枝条的选取、处理:

选取一年生的、发育状况相同、粗细相同的且把芽和树叶去掉的迎春花枝条35支,长约10-15cm,用刀将枝条的下端削成光滑的斜面(最好在节下)。把它分成7组,每组五支。

2)配制溶液。

配制好的2、4、6、8、10、12ppm浓度的naa溶液各100ml,和清水100ml分别装入七只烧杯中。并编号a、b、c、d、e、f、g。

[请学生思考:将第一组浸没在清水中的意图是什么?]。

3)浸泡naa。

将各组枝条分别浸入相应的烧杯中,深约1.5cm,记时,浸泡24小时。浸泡后的枝条取出,晾干4小时(处理方法、浸泡、凉干时间可不同,实验后可讨论最佳方案)(沾蘸法)。

4)水培观察或者砂土法。

将凉干后的根,分别插入相应的烧杯进行水培,观察各组的生根情况,并做好记录。

[注意: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请学生比较水培法和砂土法哪个效果更好?]。

5)结果分析。

记录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枝条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长度等。(浓度适宜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在绿色树皮的皮孔处长有白色幼根);每天记录。

附表1:预实验记录。

naa浓度。

时间。

空白。

2ppm。

4ppm。

6ppm。

8ppm。

10ppm。

12pmm。

根据生根数目确定比较适宜的浓度范围(以浓度为4ppm和6ppm为例)。

正式实验:

在预实验浓度区间进一步以0.2(根据实验需要确定浓度梯度)作为浓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枝条的选取、处理。

选取一年生的、发育状况相同、粗细相同的且把芽和树叶去掉的迎春花枝条44支,分成11组(处理方法同上)。

2)配制溶液。

分别配制4.04.24.44.64.85.05.25.45.65.86.0ppm浓度的naa溶液150ml,装入11只烧杯。

3)浸泡与观察同上。

附表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

naa浓度。

时间。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4)推出结论。

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按照小组分工认真进行观察,实事求是地对实验前、实验中(包括课内、课外)和实验后插条生根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最后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不要求实验结果都一致,但要求有分析研究。

实验结果:从(附表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不一定是规则的单峰曲线)。

5)表达与交流:

实验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实验报告,向小组和全班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经验、教训或体会,包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收获。

让学生获得科学探究活动的经验,初步确立严谨的作风。学会分享的快乐,或敢于面对失败,积极分析原因,尊重客观事实。

1)naa为什么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提示:萘乙酸(naa)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分子结构、性质、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与生长素相同,属于植物生长促进剂。萘乙酸能促使植物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因而能使植物生长加速。人们很早就知道,如果在插枝上保留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时,插枝基部很容易产生愈伤组织和根。这就是因为芽和叶中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并积累在插技基部,使之得到足量的生长素。所以,在插枝基部外加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如naa),自然促进插条生根。

2)本实验采用了哪些对照实验法?目的是什么?

提示:本实验采用了设置清水的空白对照,目的是了解naa对生根的影响。还设置了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的相互对照,目的是探究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

3)为什么要选取一年生的枝条?插条下端为什么要削成斜面?

提示:因为一年生的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插条下端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水和生根的面积,促进成活。

4)生长素的浓度越低越好吗?

提示: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但并不是浓度越低越能促进生长。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是指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并非无条件的越低越好。“低浓度”与“高浓度”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某一浓度对根是“高浓度”,而对茎或芽是“低浓度”。因此促进不同器官生长的生长素浓度是不同的。

提示:扦插枝条内部有生长素,因为扦插枝条有幼嫩的芽、幼嫩的茎等可以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即使体内没有生长素,植物也会生长,生长素不是植物生长的唯一物质,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都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这里测得的生长素是外源的,实际的促进生长的效果应该是由外源的生长素与枝条本身存在的生长素共同作用决定的。课本p50页问题探讨,以及其它地方出现的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关系的曲线,所说的浓度都是外源的。

6)影响生根的因素除了生长素的浓度还有什么因素?

提示:生长素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培养温度、芽体的数目、器官的种类、生长素的处理方法、浸泡晾干时间、培养方法、浓度梯度的设置等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测得的浓度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大约浓度,因实验条件改变该浓度亦发生改变。

所以我们得到的“最适浓度”不是绝对的最适,但是对生产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九

-->。

1、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主要功能,知道人工呼吸和肺活量。

2、说明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解释肺通气的原理和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再结合归纳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现场表演,让学生掌握人工呼吸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学会测定胸围差。

4、通过将呼吸频率及胸围差测定结果量化、处理,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

5、各小组通过课后测量的胸围差报告,做一个小报告并讨论锻炼身体增加胸围差的日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肺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相适应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2、通过人工呼吸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教育,通过测定胸围差和学习肺活量的知识,使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3、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是本节学习呼吸运动的基础,也是本章学习呼吸的全过程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学习比较容易,还能使学生体会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有利于学生建立生物学观点。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既是基础知识的难点,又是培养能力的难点。该原理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来理解,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法建议。

讲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可利用挂图结合模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观察猪肺或其他动物的肺(看实物),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哺乳动物肺的永久切片,使学生对肺和肺泡的结构有感性认识。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的授课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交流,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亲自验证呼吸运动,这样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可演示有关人体呼吸运动的动画型电脑软件,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此外,教师可设计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呼吸的频率,可安排学生实习活动:测试平静时与运动后的呼吸频率,来获得知识,同时也加强对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为什么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16~18次的理解。人工呼吸让学生在课上练习,提高学生的救护能力。

另外创造条件作好测定肺活量和胸围差的实验。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懂得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维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2.教学难点:生态平衡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之前两节课学习了两个实验《光对鼠妇的影响》、《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都是说明了什么原理?(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这就说明了我们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这个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三、介绍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简单介绍各营养级。

课件图示几种生物,让学生自行连接成食物链,看哪个小组连成的食物链最多,最准确。根据食物链的连接讲解处于食物链的不同位置的生物介绍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强调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那为什么植物叫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让学生记忆更深。从树叶、蝉、黄雀、螳螂四种生物组成一句话,是什么话?(激发学生积极性)。以这四种生物为例介绍各营养结构和营养环节。巩固前面介绍的知识。以今天或昨天的午餐为例,说出一条以学生为终点的食物链。讨论书本p23练习。

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列举一食物链,让学生讨论这里面的植物会不会逐渐减少,动物会不会无限量增加从而引出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再举一动画实例。强调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五、如果人类加入到生态系统中,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看图片介绍例子,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关注地球的意识。

1、我国有天然草原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7%。天然草原面积每年减少约65?70万公顷,草原生产力下降。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草原鼠虫害加重,沙尘暴频繁发生。

2、人类大量饲养山羊,山羊吃草,斩草除根,对草场的破坏程度相当于绵羊的20倍。由于生态恶化无草可吃,导致骆驼严重营养不良,使得驼峰下垂,骆驼无法站立。

3、砍树容易种树难,生态危机一旦出现,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得到恢复。

六、做练习。

教学后记:

对于前面的食物链,食物网,因为学生小学时已有学过相关的知识,但没有学到概念,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学生对食物链的连接比较感兴趣,可以以食物链为每个知识点的连接点,让每个知识点通过食物链来相联系。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什么叫生态平衡,可以通过一些动画来加深他们的印象。比如课件中可以设计某种捕食者增加后,被捕者会减少,但这种情况并不会持久发生,要让他们了解,有一个动态的动画。

教学反思:

对于知识点的衔接不够娴熟,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过渡过硬。要懂得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连接技巧,让课堂上得更系统。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2、阐明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

3、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说到了我们的生态系统是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好像我们的草地上鼠的数量多了,使到猫的数量也多,最后鼠就会减少从而维持我们的生态平衡。我们知道我们的生物圈中存在着许多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特点都是不一样的。

介绍各大生态系统:

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首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29,小组讨论一下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首先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的区别在于哪里?(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数量多,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有“绿色水库”之称。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降雨量少,动植物种类较少)。那为什么要称森林是“绿色水库”呢?我们知道水库最多的是水,那一个森林为什么也能称得上水库?(因为动植物种类多,上节课我们做过实验《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所以森林能称上“绿色水库”)。而我们再看看一条食物链在草原中,因为捕食者和被捕者的关系比较单一,所以如果其中一种生物减少了也会引起这条食物链被破坏,但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很多,一种生物减少了,还可以用其它生物代替,一条食物链不那么容易因为一种生物减少了而受到破坏,所以森林生物系统更容易维持。谁来说说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的区别?淡水中的生物能否到海洋中?从而复习生物必须适应它所在的环境。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沼泽,掉进沼泽地越挣扎就会越陷越深,那沼泽地对我们有那么大的伤害,我们还要保护它吗?(还要,因为沼泽地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的特点是?(都是人工生态系统,需要人的监控才能正常地运作)。需要人在这里面干嘛呢?(除草,施肥,浇水…)如果没有人的存在,这些人工生态系统都会被破坏了,像森林和草原那些生态系统我们叫自然生态系统,如果自然生态系统有人的参与会很容易被破坏,但人工生态系统没有人也很容易被破坏,这就是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分析书本资料:

分析书本p30的例子,河流生态系统还与哪些生态系统有关联呢?(淡水、海洋、森林、草原、农田、城市…)总结出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是互相关联的,而生物圈又是这里面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书本p31的ddt例子,也可以看出各生态系统是互相关联的,影响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对其他方面造成威胁。

关于保护环境的共识:

但是我们人类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人类的种种行为使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例如大量放牧使得草原沙漠化,引起沙尘暴……使得人类自己和其他生物也受到伤害。还有人类大量的砍伐树林使得大地更容易沙漠化。(大量的图片、事例引证)。所以为了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我们应该怎样做?哪些事情我们同学们自己能够做到的?(不污染水源,不乱排放废气,不用一次性的用品,多种树,少砍树……)从而保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教学后记:

对于生态系统的介绍这节课可以略讲,但关于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同学们还是很薄弱,在这方面多安排些事例,图片,让同学们的保护环境意识更加深刻。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效果不错,因为想到只单纯地介绍各生态系统会比较沉闷,就把两个相似的生态系统作比较,从它们的不同点而说明它们的特点,课本又介绍到沼泽,很多同学对沼泽对我们人类有害为什么还要保护感到迷惑,这一生态系统的介绍我安排了同学作了一个短暂的表演,把掉进沼泽地的过程表演出来,既让学生清楚遇到沼泽地时要如何自救,也进一步加深了关于湿地生态系的认识。最后因为这一课时内容比较简单,也安排了一些关于我们和生态系统受到哪些伤害,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系统的讨论,同学们反应激烈。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十二

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4.描述细菌的繁殖方式,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30。

1.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细菌的繁殖方式。

2.难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

课前准备。

1.有关细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有关微生物学史的材料。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细菌的发现。

提供资料,帮助学生分析巴斯德实验的历史突破,

细菌到底长什么样?

观察细菌的放大图片,认识细菌的大小形态。

提供资料,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细菌的细胞结构特征和营养方式。

比较细菌细胞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提供图片资料,组织学生比较、分析、讨论。

细菌的繁殖方式。

看录像,了解细菌的繁殖方式和速度。

提供录像资料,引发学生兴趣。

芽孢。

看录像,理解芽孢对细菌的意义,了解生活中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提供录像资料,给以适当的讲解。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细菌发现和研究的三个故事。

学生: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不是什么科学家,而是荷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的管理员,他的名字叫列文虎克。他从小就迷上了自己制作放大镜,他磨制的镜片可以将物体放大200到400倍。用这些镜片,列文虎克观察了很多东西,他将观察到的景象绘制成图画寄给英国皇家学会。从这些图画中人们第一次认识了各种形态的细菌,英国皇家学会还选举他做会员,相当于我们的科学院院士。

学生:很长时间人们一直不知道细菌是从那里来的。人们观察到腐烂的牛肉汤里有很多细菌,就认为细菌是从肉汤里自然而然产生的。意大利的斯巴兰扎尼做了一个实验,他准备了几个玻璃烧瓶,把它们刷洗干净,灌进肉汤。把瓶颈放在火上烧,玻璃融化在一起,将瓶口死死封住。这样一来,不管多么小的细菌也休想钻进玻璃瓶了。瓶口封好后在沸水里煮了一个多小时,杀死了肉汤中的全部细菌。几天之后,肉汤没有变质,证明了细菌是从空气中进入肉汤里的。可是有的生物学家质疑说:自然生殖有可能需要借助空气中某些化学物质完成,斯巴兰扎尼隔绝了空气,就破坏了生物“自然发生”的条件,因此没有微生物生出来。这样的疑问听上去也是有道理的。(学生纷纷点头同意)。

学生:1860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终于设计出了一个新的实验,一个非常着名的实验。他把肉汤灌进两个烧瓶里,第一个烧瓶就是普通的烧瓶,瓶口竖直向上;而将第二个烧瓶在火焰上熔化瓶颈,不是将它融合,而是把它拉长,弯曲成鹅颈一样的曲颈瓶。然后把肉汤煮沸、冷却。两个烧瓶都敞开着,外界的空气可以畅通无阻地与肉汤表面接触。过了三天,第一个烧瓶里就出现了微生物,第二个烧瓶里却没有。直至四年后,第二个曲颈瓶里的肉汤仍然清澈透明,没有变质。

巴斯德解。

释说,因为第一个烧瓶是顶端开口,悬浮于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可以落人瓶颈直达液体,微生物在肉汤里得到充足的营养而生长发育,于是引起了肉汤的变质。第二个烧瓶虽然也与空气相通,但瓶颈拉长弯曲,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仅仅落在弯曲的瓶颈上,而不会落人肉汤中生长繁殖引起_变质。巴斯德以令人信服的实验赢得了_的一致支持,后来,他在研究微生物方面获得了很多成就,被尊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主要教学过程:

31。

学生:看见一点一点的。

学生:像火腿肠、两头圆中间直、像面包……。

教师:这种形态的细菌叫杆菌。还有别的样子的细菌吗?(出示其他图片)。

学生:有的像圆球、有的像弹簧。

教师:请大家根据细菌的形态将他们分成三种:杆菌、球菌和螺旋菌。

学生:根据图片分类。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的细菌一对对地靠在一起(双球菌)有的细菌聚成一团(葡萄球菌等)或连成一大串(链球菌等)但是每个细菌仍然是独立生活的。没一个细菌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单位。那么细菌的生命结构是什么样呢?(出示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和书中的示意图比较。

学生:我觉得更像植物,因为有细胞壁,看上去很坚硬的样子。

学生:我觉得更像动物,因为有鞭毛,能运动。(教师适时说明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有鞭毛)。

学生:我觉得更像动物,因为不是绿色的。

教师:总结:从营养方式上,大多数细菌和动物一样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它们和动物又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们会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教师:细菌的结构中有没有和动物、植物细胞都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没有细胞核(还会答有荚膜、鞭毛等,教师应适时解释)。

教师: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dna会聚集到细胞中一个特定的区域,我们把这个区域叫核区。

教师:细菌也是生命,它是如何繁殖的呢?(展示录像)。

学生:观看录像,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计算;212=4096个!

教师:如果继续计算下去:48小时后呢?

学生:抢着按计算器:2.23007451×1043个!

教师:我虽然不能告诉你一个细菌有多重,但是我可以保证:2.23007451×1043个的细菌的重量大约和4000个地球差不多,有就是说:理论上讲,如果你手上有1个细菌,两天后它能变成4000个地球那么多。

学生:笑,不可能!

教师:为什么不可能?

学生:我们会洗手。

教师:对。洗手的肥皂和洗涤剂都可以杀死细菌,甚至只是用流水冲洗也可以减少很多细菌。但是洗完手以后,手上的细菌是不是都杀死了呢?我们来看看细菌对付恶劣环境的方法(展示录像)。

学生:观看。

32。

学生:不一样,孢子数目很多,是繁殖结构;一个细菌只产生一个芽孢,数目没有增长,不是繁殖;芽孢只在休眠时才出现,芽孢出现是,细胞就解体了,所以芽孢不是细菌的细胞结构。

教师:芽孢的抵抗恶劣环境的本事可能高得出乎我们的想象。有一个真实的事情:

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1967年,美国宇航局向月球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并且在月球表面进行了软着陆,卫星上携带了一台电视摄像机,为科学家拍摄了很多影像。两年半后,美国的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摄像机带了回来。科学家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像机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中,几小时后用显微镜观察,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链球菌。链球菌25分钟繁殖一代,据此科学家们可以推算出,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这个摄像机上。在人类登上月球以前,这个链球菌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物理环境下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半!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活能力呀!

教学反思。

比较新课标和旧教学大纲,很多老师都注意到:有不少旧的教学内容都删减了。因此很多人感到新教材内容太少,一节课的内容大概就只够讲20分钟。对此,我的感受是:《课程标准》和依据这个标准所编制的教材只是国家为适龄学生提供的基础标准,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标准。作为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学校,从为学生发展的原则出发,完全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补充。

但是补充哪些新内容呢?有些老师就将删减的内容又补充上去,造成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我的看法是:

一、不能盲目提高难度和深度。对于繁、难、脱离生活的内容,坚决不补充。不要为“学科系统性”而加大学生负担。

二、对于能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教材内容的材料,应该补充。这些资料应该具有趣味性、形象化和科学性并重的特点。例如:“细菌繁殖得比地球重”“月球上的细菌”这样的资料,能给学生很清晰的感受。

三、对于能帮助学生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内容,大胆补充。例如巴斯德实验,很多老师认为这些是“软性”内容,没有考核的任务,就轻描淡写甚至轻易放弃,这是非常遗憾的。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发现的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为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而感动,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锻炼思维能力,获得很多课本上不能提供的科学工作方法。因此,对这些内容不仅应该扩展和补充,还应该精心准备,绘声绘色,发挥教学资源的效果。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十三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_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其原因。

教学难点:树立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并能够落实在行动上。

教学工具。

教具:1、收集关于生物种类减少和濒临灭绝的宣传片,以及珍稀动植物的图片。2、制作cai课件。

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其实,在二十多年前我国的有识之士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来宣传保护意识,现在你们听到的就是当年感动无数中国人的《熊猫_》,画面是我们的刘宏运同学制作的flas_(我国的濒危动物和已灭绝的动物)。

生:(观看,思考,回忆上节课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提到的,造成生物灭绝速度猛然增快的原因,有哪四点呢?

生1:有人类的活动、生物的入侵。

师:那么活动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生1:像偷猎等等的。

生2:还有人类乱砍乱伐树木,破坏生态系统。

师:对,这是第三方面。还有吗?

生3:还有就是人类乱排放污水,污染环境。

师:那么综合以上这么多位同学的答案的,归结起来的4个方面就是:1、外来物种的入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入侵者;2、人们为了利益对生态系统掠夺式的开发利用;3、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4、环境的污染。(屏幕显示)。

新课学习:

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生:(积极地讨论)。

生4:我们小组的讨论意见是,我们的政府对那些恶意破坏环境,捕杀动物的人们要加大管治和惩罚力度,进行保护野生生物的宣传,在人们的观念中形成一个保护动物的思想,从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生5:我觉得除了加大宣传力度以外,还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还应该从法律上做一个强制性的保护,就是制定一些法律条理去管理,这样显得更有法可依和更方便管理。

生6:我觉得对那些已经受到破坏的地方的物种,应该转移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去,不要一错再错,应该另找一个更适合它们的环境,让他们更好地繁衍下去。

(没人继续发言了)。

师:刚刚同学们说了许多,现在就总结一下:(屏幕显示)。

1、1、就地保护;(珍稀物种)。

2、迁地保护;(濒危物种)。

3、制定法律和政策。

4、开展生物宣传和教育。

5、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种质库)。

(针对里面的每一种措施展开学习)。

1、2略。

3、制定法律和政策。

同学齐声:法律知识和生物常识。

师:非常聪明,我们有什么法律武器?看看课本,一起回答。

同学:(思考,积极举手)。

同学7:我认为是第一个。因为第一个的爪子十分锋利,看起来是在野外生活的,需靠捕食别的动物而生存的动物,因此需要强而有力的爪子,因此我判断第一个爪子是野生动物的爪子。

师:说得有道理,可以看到这些爪子是很锋利的,是野生的。那还有没别的意见呢?

同学8:我觉得其实三个都是,而第一个像刚刚的同学所说的,是比较凶悍的野生动物。而第二个呢,它上下的爪子都是倒勾的,应该是一些长期在树木上生活,需要抓紧树木的鸟类,像啄木鸟一类的。而第三个呢,这个爪子很长,就是那些入水抓鱼的鸟类的。

同学齐声:蹼。

师:那么归结起来呢,第一个,是猛禽类的足,第二个是攀禽类的足,第三个是涉禽类的足。大家都答对了,看来大家还是懂得不少生物常识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用得到。

4、开展生物宣传和教育。

师:接下来,我们讲讲有关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的问题。其实在这方面,中国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刚刚我们听到的《熊猫_》,在当时可是响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而在90年代,也有一首歌谣,叫“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的黄越同学做了一个有关这首歌谣的环保宣传动画,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中)。

师:看完这个动画,我相信大家也会受到感染,并为之感到有点伤感和惋惜吧。其实人类和动物是能够和谐共处的,学完这一课,以后保护生物界中物种的重任,就交到在座各位同学的手上了。在这里我希望大家都能形成一个保护自然,与别的生物和谐共处的思想。这些歌曲,不仅教育了我们这一代人,今天的你们也受到了感染,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宣传的重要性。

5、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种质库)。

同学齐声:基因的多样性!

师:很好。那么基因的多样性,跟科学研究的关系就不言而喻了。每一个生物的种类,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特的生物基因库。有这样一个基因库,就可以让它们更好地生存下去。

同学声:记得!

同学齐声:自然保护区。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十四

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设计问题串,组织探究活动,整个教学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学会把握要点,逐步得出结论,最终获得知识,真正用科学思维方式来学习生物学知识。

二、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二)资料分析,解决问题。

指导学生阅读新教材“遗传与进化”本节内容的资料1和3(从数量关系上分析基因与dna的关系),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吗?

2.填写下页表:

问:人的dna分子中,有98%不能称为基因,而只有2%能称为基因,同样是dna的一段序列,之所以能称为基因,有何特殊的作用?阅读资料2和4(从基因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

1.资料2中转基因小鼠为何能发光?为何要设置第3号小鼠?

2.吃得多就一定能长胖吗?资料4中的hmgic基因起什么作用?

学生能从资料2中的信息比较容易地得出转基因小鼠发光是因为获得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这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挖掘提升:小鼠能发光,证明海蜇的这种基因不仅传给小鼠,而且能表现出来,起到控制小鼠的特定性状的作用,即具有了特定的“效应”。另外,提问“设置3号小鼠”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对照实验方法在生物学实验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技能。分析资料4就可以得到相关信息:hmgic基因就能起到控制小鼠肥胖这一性状的作用。学生自然得到以下结论:基因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

学生结合上述资料,就能很顺利地从dna水平上给基因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三)情境活动,深入问题。

问:为什么dna分子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结合脱氧核苷酸的结构简图,学生很容易发现遗传信息就应该蕴藏在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引导学生活动:探究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根据情境,用数学方法推算碱基排列的多种组合方式,进而推理出碱基排列的千变万化,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学生从具体数字不难体会到,虽然碱基对的排序是多样的,但对具体的个体、具体的基因来说,只能是其中的一种,即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四)总结。

基因就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的dna片段,也可以说是dna分子中特定的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最后要求学生理清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并且画概念图。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反思。

开头从社会的热点问题引入,学生兴趣高,能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教师对本节教材中的资料分析进行了重组,条理更清晰,有利于学生构建新知识,同时也认识到教材内容不是让他们被动地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而是一些供他们分析和思考的素材。

对资料1和3设计表格分析数据,指向更明确,学生能迅速抓住有效信息;在各个知识点之间设计问题串衔接,环环相扣,学生能跟随教师的思路,一步步推导,自主获得重要概念。在dna遗传信息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探究活动中,利用数学中的排列组合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能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学生易于理解。

在最后画概念图的环节中,学生有的用数学集合图表示,有的用文字、箭头表示,有的直接用简图表示,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很好地呈现出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教学中还设计了合理简洁的板书,要点突出,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知识内化的机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整节课学生均能积极收集和整理信息,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有思维的碰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十五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二节,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即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以及如何控制细菌和真菌来保存食品等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它使学生知道了我们平时吃的很多东西以及它们的保存方法,都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在本章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接触的都是它们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因此,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食品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本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

本课时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包括演示发酵实验、制作甜酒、制作泡菜、制作酸奶。其二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二)学生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初二年级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方面尚有点欠缺,课外知识也不够丰富。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有一定的求知欲望,有一定的探究问题的兴趣,能够和老师配合,可以通过师生互助,不断的在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重要作用,对于人和动植物也是既有危害又有益处。但是,对于正确认识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价值,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同学们了解的还不是很多,还存在一定认知缺陷,本节重点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方面进行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这方面的了解,旨在体现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表明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增强感性认识以及理性认识。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拟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方法。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做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3)通过学习和应用食品保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通过多项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2)关注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其中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以及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方法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是这节课的学习难点。初二学生还没有接触化学课程,缺乏对于微观物质的感性认识,所以对于抽象的原理是难以理解的。

二、教学策略。

我设计本课的指导思想是这样的:《人类对真菌和细菌的利用》科普性比较强,容易使课堂教学变成知识点的堆砌,从而显得枯燥乏味。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参与、积极互动”的原则,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设计意图:本节课从“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出发,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让学生体验知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教学方式。我认为生物教学,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主动融入探究情境,解放学生的大脑,释放学生的四肢五官,在课堂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彩虹,要让他们“走出”课堂,“跳出”文本内容,愉悦地进入自我学习中,从而自觉地探究,提升认知水平。既可以使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互结合,又实现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断超越。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是:遵循从理性到感性的认知规律,创设媒体情境、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在情境学习中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活动中理解知识,在活动中应用技能,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提升认知。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组成部分。课内介绍人类在食品制作与保存、疾病防治与药品生产以及环保等方面对细菌和真菌利用。本节从日常生活中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讲起,首先分析了日常生活中它们与食品制作的关系,然后又分析了细菌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密切关系。这两个方面都是与人类的“吃”有关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学习,同学们会认识到,细菌和真菌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然后,教材又由浅入深讲述了细菌和真菌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和细菌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最基本的“吃”上升到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高度,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观念:细菌和真菌与我们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密切的关系,课外安排学生实践活动“制作发酵食品”,收集资料(抗生素今昔和药品说明书),调查本地人们在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对细菌的利用情况。从而产生对细菌和真菌的研究欲望,求知欲望。

三、教学程序:

基于这样的教学策略,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情引趣,让学生“心”动。

2、自主探究,互动交流,深入了解,让学生“行”动。

3、资料剖析,扩展引申,理解内涵,让学生“会”动。

4、真实写照,情感旅程,人生实践,让学生“爱”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情引趣,让学生“心”动。

在第一环节中,我是这样展开的:“在我国的漫长历史中,酒文化源源流长。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句都与酒有关的。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现在众所周知的国宴用酒“茅台”更是享誉五湖四海。同学们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都尝试制作了甜酒,现在就请大家分享彼此的美酒吧!”学生相互品尝,气氛活跃,接着交流制作甜酒心得,引出课题。

古希腊学者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通过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实践经历和经验出发,使学生有话可说,能说,想说,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处于活跃状态。

(二)自主探究,互动交流,深入了解,让学生“行”动。

对于这个环节,我采用“问题——讨论——认知”的教学模式。

首先,提出问题:“美酒的制作主要依靠发酵原理,许多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发酵是怎样产生的呢?”接着演示发酵实验,然后设问“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学生通过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发酵原理的应用过程,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接下来,继续设问:“超市内的食品种类繁多,不同的食品保存方法也各有区别,你知道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达成共识:保存食品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利用杀菌以及抑菌原理基础上的。

(三)资料剖析,扩展引申,理解内涵,让学生“会”动。

首先引入:“真菌和细菌既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疾病,有些真菌也能造福人类。抗生素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但是,人们是否就可以随意使用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课前收集的药品说明书,从而明确合理用药的必要性,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布置课前资料收集,能提高学生收集和辩析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逐步“会学习”。学生结合已知的生物知识,指导应该如何正确的生活,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生物知识”。

(四)真实写照,情感旅程,人生实践,让学生“爱”动。

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就目前所了解的“人类对真菌和细菌的利用原理”和课前调查,谈谈环境保护方面的利用情况。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谈谈对本地建设和发展有何设想和建议。进而呼吁人们应该保护环境,确立“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意识。

在最后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是考虑到:学生是一个个生动的个体,有着鲜亮的个性和智慧,独特性是个性本质的特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就要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由设想触发情感认知,引导学生自身在生活和未来工作中努力的方向,意识提升。

我设计这节课,力图体现这样几个特点:

1、由境促情,境中生情。媒体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问题情境,具有探究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学生应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课外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感悟真菌和细菌的独特之处,激发探索生物奥妙的兴趣。

3、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示交流,能使学生体验到生物知识和资源无处不在,要做“有心人”,学会关注和善于分析发生在身边的事物,培养正确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我力求做到:通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注:教学说明。

1、教学准备:

提前在教室内安排发酵现象实验;准备部分食品包装(食品保存部分用来观察);部分抗生素包装;污水处理视频。

2、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学习时间安排一课时。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十六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方式、实质和意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的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进行主动思维、参与并且活动、同时经历一个从具体的动手实践和不断创新到知识的归纳和升华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一)知识与技能。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

四、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行因材施教。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问题探讨]学生看教材p16题图,比较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细胞染色体组成及数目的不同。引导学生根据此图提出能联想到的问题。

设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

导入新课学生:减数分裂。

学生阅读教材p16回答。(强调指出:细胞分裂了几次?染色体复制了几次?分裂前后细胞染色体数目如何变化?)。

课件显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按照下列图解的思路,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结合问题教师总结精子的形成过程。

2、精原细胞是一个什么样的细胞?其自身的增殖通过什么样的分裂方式进行?

3、什么叫同源染色体?

4、什么叫联会?

5、什么叫四分体?(指出交叉互换现象)。

6、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何时?

7、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8、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9、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如何?(用曲线图表示)。

1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主要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出现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1、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与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关系如何?

12、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最多形成多少种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也可到第3课时讲)。

教师一定要把上述问题讲透。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

教材p22练习—4。

九、板书设计。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十、教学反思。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教材或生活中提炼出问题;然后让全体学生亲自动手来探究,并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体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新课程理念。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节内容在知识要求和教材编排上无多大变化。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一般采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精子形成过程,结合细胞图像归纳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变化,觉得思路清晰、过程流畅,效果看似不错。但学生听得清楚,做题困难,记忆时间短,容易生疏,复习课必须按新课重来,费时费力,效果较差。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简化提炼,利用多种形式,化复杂为简单,更加具体有序,提升了学生对减数分裂本质的理解,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性强,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十七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加强教学研究与创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体教师将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用到教学的实践中去。

二、基本情况。

本组教师四人(高三2人。高二3人。高一2人有跨级情况),年龄结构合理,一名老年教师,一名中年教师,两名青年教师。老中青互补,经验丰富,能力较强;学生方面,整体看,基础薄弱,习惯不好,层次不均。优生的数量还比较少。

三、本期教学总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事实,基本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综合能力;发展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高一:本学期完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前五章的教学任务。结合假期的新课程培训,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多学习已课改地区的先进教学的经验,加强本学科在课改中的进步。每阶段完成后进行一定的检测,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配优补差。同时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期末统试中,保三争二。

3、高二:按照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平时加强学生规范答题减少学生在今后的高考中的过失性失分,每章完后进行单元检测巩固己学知识,同时加强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本学期生物会考及格率达95%。

4、高三:本学期完成选修教材的新科教学内容及笫一轮复习。加大基础性知识的巩固和复习。建立学生生物知识体系。在整体和各部分重点上掌握生物知识体系,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及时讲解是生物有关解题技巧,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加强指导,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部分优生要注重能力培养。分阶段的进行一定的检测,掌握第一手的学生情况。本学期共有两次月考和0.5诊、一诊等考试。力争每次考试学生都有进步。

四、本期本组工作重心。

一切为高三教学服务,全策全力研究教学工作,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努力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力争在0.5诊、一诊中取得优异成绩。

高二高一的教学任务必需按质按量的完成;必需保证学生基本的生物素质;必需保证学生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必需保证新课程的顺利进行。

五、具体措施。

1、加强职业道德,提高奉献精神,规范教师行为遵纪守法,以校为家,校荣我荣,在一诊中取得好成绩。

2、积极参加课程改革,研究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改革;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积极参加区、市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通过学习和相互听课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

3、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强化教学过程做到“六认真”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

4、高一本学期重心在搞好新课程的改革的同时,努力搞好学科建设。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是学生学会用探究的方法学习并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努力使本校的生物课程改革走在全区的前列。同时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帮扶学困生。在本学期的的期末考试中能有好的成绩。

5、高二本学期重心是搞好差生转化工作和优生的培养工作,学科要在青白江升位。差生转化工作是关键,首先落实差生名单,制订差生转化措施,定期进行差生辅导,到时检测转化效果,并跟踪其成长情况,力争本学期期末考试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优生的培养工作在于能力的提高,能在本学科中尽量做到0失误,必需加强有关知识的强化。高二本学期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提高学习的科学素养能力和探交能力。实验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必需加强重视。

6、高三毕业班本学期,全面的开展一轮总复习。把握高考的方向,做到与考纲有机的结合。关注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通过检测,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特别是理综的应试能力,在成都市一诊中取得优异成绩。

7、抓好周练、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工作。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十八

弹指间时光流逝,我又送走了一届毕业剩,高三生物教学反思。回首过去一年的教学,有喜有忧,有可取之处,亦有不足的地方。

我所教的班级有xxx,也有平行班xxx。针对各班学生的特点,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自认为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复习中我以新课标为依据,集中精力,重点突破核心和主干知识。这样,在复习中就具有里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三的课堂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拓展和深化。从往年的高考看,不管试题怎么变化,但考查的内容仍是书中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以教材为依据,抓住教材知识的主线,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类。对教辅资料则以合理应用,并再三强调学生不可陷入资料的提海而不顾教材的复习。

高三复习可以说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如果按照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可能走两个极端:一心走入高校大门而刻苦学习以苦为乐的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对课堂教学感到厌烦而自暴自弃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

专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内综合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各班学生基础不同的特点,我主要进行了以下专题训练:选择题专题。选择题是平行班学生得分的关键,进行这项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得分效率。图表曲线专题。图表曲线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是学生的弱项。遗传变异专题。遗传变异既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难点,更是学生的难点。实验专题。包括实验题型的归纳讲解和生物学实验设计的讲解和分析及题型训练。

高考是实力加心态加机遇的一次综合大演练。具备健康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是搞好复习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高三学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竟争压力,心理极其脆弱。如果教师处理不当,会对复习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和耐心,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失误就打击漫骂。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十九

这周学校组织了“高三复习引路课”,我准备了一节《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专题复习课。在备课、讲课过程中进行了探索、实践,让我感受到了很多,现将这一过程总结如下。

高三复习课综合性强,我是第一次讲复习课公开课,对于我来说有很大难度,也是一次挑战和学习机会。在准备中,我是以考纲和近几年的考试题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设计这节课。在设计时,通过图片引课,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引出这节课,先介绍这节课在高考中的地位及趋势,然后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进行讲解。这样设计较为合理,重难点突出,内容精练,习题有代表性。不足之处,幻灯片有些颜色对比不强烈,学生看不清楚。

语言简洁,注重语言联系性和准确性,注重了知识衔接过度,语速也达到了自己设计的要求,内容讲解有条理。注重基础、注重方法归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师生互动不够,没有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教材的重要性,应更好的引领学生阅读教材。过分注重课堂完整性,课件设计上有的字体较小,影响学生听课。

信息技术在备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讲课过程中也起了很大辅助作用。自己应该多掌握一些制作课件的知识,基于考纲和近年来的高考题指导和导向作用,应更多研究考纲和近年高考题。

虽然参加工作几年了,但在教学上仍然是新教师,尤其是复习课,设计和教学更应该做充分准备,多向专家和同学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

高三生物专题教案篇二十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已经储备了很多生物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本章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

首先,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酶的发展历程、特性、作用等都已经知道并理解。这些都与接下来的酶的特性紧密相关。也一定程度上反馈了上节课的上课质量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为指导。其次,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比如说加酶洗衣粉,学生都可能接触过,那么他们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了:加酶洗衣粉添加了什么类型的酶呢?酶在洗衣粉里是怎样工作的?在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等等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学生会形成无意注意,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欲望,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这方面下手,收集资料,增大信息量,活跃课堂气氛。再者,酶的生产应用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觉得生物对他们来说,不是只是抽象的某某技术,某某发现,某某科学家等等,而是贴近日常生活的,很常见的东西,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掌握了这个,那我是不是就相当于令人羡慕的科学家了呢?”这样,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也为以后的择业多一个选择。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在这节课中,我打算先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酶的本质,作用。然后问大家一个问题:“生活中你遇到酶了吗?”其次,给大家展示几张酶的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看大家反应,并尝试总结。再者,就用几个案例来一一说明酶具有哪些特性。

2、本节课的生物学概念:

1、酶的特性:酶特别具有的。与众不同的性质。

2、酶的专一性:酶对所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酶仅能作用于一种物质,或一类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促其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反应产物。

3、酶的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

4、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其代表是温度跟酸碱度。

三、学习动机的唤起和保持。

1、通过提问一些看似跟学习无关的,其实大有玄机的问题。比如说:“你们家用什么牌子的洗衣粉?你们喜爱的牛仔裤是怎样子做成的呢?”当然,在众多的答案中,教师要绕回主题。

3、教师的语言当然也要适当地调整,尽量使用贴近学生的,但又不失专业的语言。也一定程度上引起注意。

4、可以尝试布置学生去查阅关于酶的资料,并综合汇报展示。

四、落实课程目标。

本节课要实现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物学课程内容是: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案例分析:酶的特性。

收集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并加以分析运用了酶的哪些特性,再综合汇总,然后汇报。

五、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

(2)能够准确说出酶的特性包括那个方面,并举例说明。

2、能力目标:(1)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试图准确辨认酶在生活生产中(比如说某商品)运用了哪些特性。尝试搜集感兴趣的相关资料,汇总、分析、总结。

(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虚拟实验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感受酶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地形成酶在生活中应用多样,种类多样,但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它的特性。也形成了一种观念:生物其实离我们很近,它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我们也可以当“科学家”。(2)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一个道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且也使学生养成好奇、勇于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科学探究精神。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酶的三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及其案例。

教学难点:1酶如何“娇气”了?

2低温的时候酶失活了吗,为什么?

七: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收集相关资料,比如说酶的应用的图片,案例。

2、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加以指导。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81680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