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通常包括背景介绍、目的和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在撰写报告时,我们应该遵循简洁明了、准确客观的原则,避免使用模糊和歧义的词语。不同类型的报告对于不同目标读者有不同需求,以下范文将为你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一
日前江苏省城调局对全省5000户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调查后发现,今年前10个月,江苏省城镇居民中约有27%的家庭生活超支。教育负担沉重是导致家庭透支的最重要因素,医疗、馈赠等因素的影响则分列二、三位。
调查显示,这5000户城镇居民家庭中在校生有1316人,其中本年度内有16%%的中学生缴纳了择校费;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民办大学生其家庭花钱较多。1300多户超支家庭中因教育开销大而造成透支的最多,占32%,其中花费万元以上家庭达169户,最高一户支出高达9万元。
其次,因大病医疗而造成家庭超支的也占21%,其中花费万元以上家庭达53户,最高户支出高达7.5万元。
“人情消费”也成为导致家庭超支的第三大因素,调查发现,因红、白喜事和亲朋馈赠等而出现超支的家庭竟然占到了16.9%%,其中最高一户支出高达9.1万元。
上海市妇联、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上海市家庭教育发展状况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拥有18岁以下子女的家庭中,孩子教育消费占全家总收入四分之一左右。
上海市未成年子女家庭平均把全家总收入的23.6%投入到子女教育中,该比例远远高于美、加等国10%左右的居民教育支出比率;如果加上大学教育和海外留学费用,这一比例还会大幅上升。
课题组调查了上海市986户家庭,是近年来该地相关调研中规模最大、抽样覆盖面最广、涵盖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调查。课题组总结认为家庭教育成功的三大标准出现了变化,大多数家长认为下一代的道德(65.9%)、心理(60.5%)和身体健康(48.0%)是衡量家庭教育质量的三大标准。其中,道德发展首当其冲,心理健康取代了学习成绩(35.3%)跻身为最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课题组认为,这种全新的家庭教育评估视角对于传统的“德智体”标准来说具有革新意义。
调查数据显示,在公众家庭教育观中,道德意识和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有所提升。52.8%的家长都认为下一代的道德发展最为重要,18.3%的家长认为习惯培养非常重要,只有15.1%的家长坚持学习成绩是家教第一要素。
知行不一仍然是当前家庭教育最主要的问题,虽然大部分家长宣称子女的道德和心理发展是自己最重视的,但对学历的高期望却反映出家长实际上还是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数据表明,上海市41.8%的家长都希望子女至少拥有大学文凭,23.6%的家长希望子女拥有硕士文凭,16.3%的家长希望子女拥有博士学位。
调查表明,拥有0~6岁子女的家庭和12~18岁子女的家庭都认为他们目前最重要的家庭教育任务依次为道德、学习和心理发展;而拥有7~11岁子女的家庭认为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其次才是道德和身体健康;对于拥有18~25岁成年子女的家庭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道德和心理,其次才是学习。
此外,家庭教育内容也出现了新动向,理财教育、网络教育、生理卫生教育和艾滋病知识教育等与当代社会环境相呼应的新兴领域,开始成为上海市家长关注的内容。其中46.1%的家长表示自己经常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30.0%的家长表示自己常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17.8%的家长表示自己给孩子常讲起艾滋病知识,9%的家长表示自己常对孩子进行生理卫生教育。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二
在你家,谁挣钱挣得多?谁管账?家庭支出主要用在哪里?昨日,重庆市妇联发布《重庆市家庭建设调查报告》显示,女性作为家庭经济收入主要管理者的家庭占35.9%,男性为主仅占17.7%。
据了解,市妇联对全市38个区县城镇和农村地区各类型家庭,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道德建设、成员关系、子女教育、家庭外部建设以及家庭对政府政策的认知情况七个方面现状进行了调查。以自编问卷方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计发放纸质问卷2500份,回收2490份,有效问卷2210份,有效回收率88.76%。
调查显示,91.4%的被调查者对家庭内部状况感到满意。在家庭收入方面,52.2%的被调查家庭选择“基本保持收支平衡”,选择“有盈余”的占26.1%。
在被调查家庭中,男性为家庭收入主要提供者的多于女性,占38.4%,女性为主则占18.6%,另外43%家庭男女收入相差不大。
在家庭经济管理方面则相反,女性作为家庭经济收入主要管理者的家庭占35.9%,男性为主占17.7%,另外46.4%的家庭双方各管各账。也就是说,在家庭财政大权方面,女管家多于男管家。
家庭支出方面,日常开销、子女教养、医疗保障是大部分家庭排在前三位的主要消费内容,选择这三项作为主要支出项目的家庭比例分别为84.3%、51.3%、35.5%。养老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障是目前绝大多数家庭存钱目的,选择这三项的家庭比例分别为46.9%、57.9%、43%。
家庭投资理财方面,73.3%的被调查者认为“家庭专门理财很重要”,但63.9%的被调查家庭近一年来没有任何理财规划,50.6%的没有进行过投资;在有投资理财的家庭中,选择建房或购房投资的占比最高,达28.6%。
“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家庭内部建设仍然存在问题。比如家庭子女教育成本较高,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51.3%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成本高,居家庭支出前三位;45.3%的被调查者对“黄荆棍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材”等教育观念表示赞同,“此外,调查发现,家庭子女教养中多以母亲为主。”
调研数据显示,家庭成员关系总体和谐。60.3%的被调查者认为决定家庭和谐的关键因素是“情感状况”。
夫妻关系方面,有一半以上被调查者表示婚姻由自己决定,超过60%被调查者对“没有感情的婚姻应当解体”等观念表示赞同。83.7%的被调查者认为“婚外恋是不道德的”;84%的被调查者赞同“结婚后夫妻仍要有自己的生活圈子”。
93%的被调查者赞同“家庭成员要共同分担家务”,但这似乎仅仅停留在观念上或者口头上。调查显示,44.4%的被调查家庭中,女性是家务劳动主要承担者,男性为主的仅为11.6%,因此,真正做到男女双方共同承担家务的仅占44%。此外,41.6%的家庭子女教养以女性为主(男性为主的仅为8.2%),女性同时还承担着工作、照顾老人、管理家庭经济等任务。
夫妻间发生冲突一般如何收场?调查数据显示,50.6%的被调查者会选择“积极沟通”。对于俗话所说的打是亲骂是爱,仅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
邻里情?
据了解,94.4%的被调查者希望设立社区服务家庭的专门机构。在“您最希望家庭服务机构提供哪方面的帮助”中,被调查者选择的前三项依次为“社区医疗服务”(47.3%)、“子女家庭教育咨询”(44.9%)和“提高经济收入”(43.4%)。
“家庭外部环境调查数据反映出两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是邻里关系在弱化,有高达41.5%的被调查者在邻里关系方面表示“碰面打招呼、从来不走访”,4.3%表示“如同陌生人”,表示“经常走访”的仅为28.3%。传统的远亲不如近邻明显弱化,这种现象城市地区更加突出。
其次,家庭与社区互动方面,五成以上被调查者对社区活动不了解或没有参加过此类活动。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据数据分析所反映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来推动家庭和谐发展。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三
在**区的城乡低保家庭里面,存有这样一类群体,他们年龄在49岁以上,疾病或意外却让他们遭遇独子夭折的厄运,在经历了“老来丧子”,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的空虚。他们都曾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计生事业做出贡献,而今却面临老无所依的困境。**区民政局一直对这一群体深感同情和关注,今年6月上旬,该局深入社区、村组入户走访,对低保失独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
现将相关情况整理如下:
表面上看,没有孩子是失独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唯一不同,但实际上,失独引发了一种连锁反应:失去独生子女后,孩子的母亲通常已经过了生育年龄,只能放弃再生育;夫妻之间产生矛盾,家庭瓦解;为了逃避有关孩子的一切邻里家常,一些失独父母切断与亲朋好友的联络,找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苟活;无配偶的主要投靠亲友或独自居住,有的甚至连进养老院、上手术台,都找不到儿女为自己签字经过调查摸底,我区城市低保家庭里共有19户失独家庭,其生活质量低下,其家庭现状可以归纳为四类: 第二类是因重病重残丧失劳动能力,养老堪忧的家庭。此类型家庭有2户,以**街道**社区的**为代表,此人今年64岁,智力三级残,患有严重胃病,无生活自理能力,其丈夫陈群岩,70岁,患有严重的哮喘、心肺病,其独生女儿**智力一级残,于20xx年元月死亡,目前两老仅靠低保金艰难度日。他们的共同点是,因病因残等原因基本没有劳动能力,独生子女的去世使他们不仅失去了生命的传承,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最基本的赡养保障。 第三类是中晚年丧子,因悲痛阴影相互埋怨、丧失生育能力而感情破裂离婚,晚年越发孤寂和贫困的家庭,此类家庭我区共有11户,占到了总数的58%,以**街道**社区的**为代表,此人今年54岁,女,1984年5岁的儿子**溺水而死,因为响应计划生育号召而实行一胎结扎手术的她因不能再生育,其丈夫与其离婚,现孤身一人无依无靠,身体多病,丧失劳动力,仅靠低保度日。 第四类就是夫妻在独生子女去世后,相依为命艰难生活的低保家庭。此类家庭我区共有4户,以**乡**社区的**为代表,两口子现在打点零工,力所能及地解决自己的生计和养老问题,不想过多地给政府增添麻烦。
失独家庭的产生是计划生育政策必然产生的结果,当初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带头执行计生政策,而今遭遇痛失子女后,不再年轻的她们再无机会弥补,甚至惨遭抛弃,孤独终老。可不可能再要一个孩子?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作为第一批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他们中大多数人几乎与共和国同龄。很多人在失去独生子女之时,已经错过了生育年龄。按照人口学的理论,女性在49岁以前,都还有生育的可能。但打击太大,身体垮了,无法生育。可以领养吗?对于领养一个孩子,失独者大多数人并不接受,有人觉得自己已经无力再将一个孩子养大成人,“我们都要老了,要人照顾了,谁来照顾他?”有人担心养子女将来对自己不好,也有人害怕厄运会再次降临到孩子身上,“我们已经伤痕累累了,再有一丁点的打击,我们就要倒下了。”失去了孩子,情感上何去何从?通过调查走访,他们内心都渴望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把失独家庭组织起来,定期组织座谈会,开展集体活动,营造精神家园。
经调查,失独群中流传一句话:“不怕老,不怕死,就怕病。”“我生病了怎么办?”“我怎么养老?”这是摆在他们面前最迫切的一个问题。尽管很多家中都还有后辈,如侄子女、外甥子女、姨生子女等等,但他们毕竟不是法定义务上的监护人,也没有赡养的义务,愿不愿意照顾失独老人,情况都各不相同。就算将来有养老院肯收都不愿意去,去养老院的老人,很多都是有子有孙的,逢年过节不是被子女接回家,就是有儿孙来探望,他们只能孤零零地看着别人高兴,自己伤心掉眼泪;医疗问题,也在困扰着这群渐渐老去的失独者,没有了子女的经济支援,一旦大病来临,仅靠低保救济金,恐怕难以应付医保报销外的剩余部分。因此,他们渴望一家特殊的养老院,在这个养老院里,都是他们这种“同命人”,互相没有隔阂,有了三病两痛,也能相互关怀,相互照应。
失独家庭为国家基本国策做出了贡献,他们的老年生活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
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关爱失独家庭。
贫困失独者心理往往会变的脆弱和敏感,常常选择自我封闭,不愿再接触社会,这让他们精神上痛苦不堪。我们建议一是建立失独家庭老年人养老院,让有同样遭遇的老年人生活在一起,消除彼此的芥蒂。这样既能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又可以让他们彼此慰藉,减轻或者消除失独之后造成的心理和精神问题;二是建议政府、各种民间组织努力营造尊重失独者的社会氛围,引导他们参加各类社区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三是建议乡镇、街道、成立专为这一群体维权的维权机构,保障这一群体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
贫困失独家庭在生活中往往会面临诸多正常家庭无法想象的'困难,也这是这一群体心灵脆弱的主要原因。建议政府部门要联合社会公众成立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政府应预算部分经费保障志愿者的报酬。服务失独者家庭的志愿者中应有适量的心理辅导人员,志愿者除了为低保失独家庭做义工、献爱心外,在失独者主动要求或愿意接受的情况下,还应对失独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尽可能帮其缓解精神抑郁、疏导心理障碍、解开自闭心结,招募适量的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加入到志愿者活动中。
对于低保失独家庭,低保金以及低保配套救助对日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失独人员来说远不足以弥补、保障他们晚年无子女依靠赡养的生活无忧,建议政府要从征收超生家庭的社会抚养费中明确一定比例用于为失独家庭购买足额养老保险、意外伤害和大病医疗保险等,让这一群体生存养老都有保障。同时社会保障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对这一群体的困难救助和惠民政策优先给予照顾。建议出台养老优惠政策。将年满60周岁、日常生活需要介助或介护的失独老人,纳入政府养老援助对象。选择居家养老的,每月可获得政府定点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上门服务。选择机构养老的,每月可获得介助介护补贴。援助标准根据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相应调整和提高。
根据为期一个月的调查走访情况,我局细心研究,积极探索,以保障失独困难家庭对象在生活、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基本权益为目标,根据中国共产党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关爱行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符合特别扶助对象的年龄界限要求,于今年6月25日出台了《关于印发〈**区失独困难家庭社会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率先在全市推行了贫困失独家庭救助。
对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失独困难家庭实施社会救助:女方必须年满49周岁(离异、丧偶的男方年龄也必须年满49周岁),且为**区常住户口的;其独生子女未婚因病或意外死亡或独生子女已婚未生育因病和意外死亡的;夫妻双方未再生育和未收养子女或夫妻离异后未再婚的;家庭经济状况符合**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凡符合失独困难家庭条件的,可以享受下列相应的社会救助:城市失独困难家庭生活救助按照城市三无人员的生活救助标准给予救助;农村失独困难家庭生活救助按照农村五保分散供养对象的供养标准给予救助;失独困难家庭的医疗救助,按照《**区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实施办法》,享受与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分散供养对象同等标准的医疗救助。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失独困难家庭的相关社会救助:家庭经济收入状况明显好转,且高于**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夫妻双方离异后,再婚的一方;户籍迁移出**区的;因酗酒、赌博、吸毒等原因导致家庭贫困,通过教育仍不改正的;劳教和服刑期人员;享受失独困难家庭生活救助的对象已死亡的;其他社会救助文件明确规定取消的。 低保失独家庭是在实行计划生育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些家庭为“国策”作出了贡献,这些家庭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全社会的关心,通过我们社会救助部门的努力探索,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践行好这份特殊的关爱,希望能让他们不再孤独,生活得更踏实、更有尊严。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四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也迅速崛起,欣欣向荣的今天,我们以完美的姿态成功召开了十八大,全民共同关注。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也相继出台了有关发展经济的政策方针。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分配不公现象日益突出,城乡差距越发明显,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家庭收入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利用课余时间我们组织了此次关于家庭主要收入,家庭主要收入人职业、单位性质以及对现有收入满意程度的调研,从而深入了解家庭经济。
关键词:创造经济、贫富差距、矛盾、职业、家庭。
前言:现今中国,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便是收入问题,而家庭收入直接影响农村及城市的发展,了解城乡家庭收入的差距,并提出属于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了此次以问卷为主要手段的调研。冯小容、陈程、张菊三人担任外出访谈员,以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中心,以周边如曾家、熙街居民为对象,展开深入访问,了解居民生活状况,采集一切此次调研的资料,包括文字,图像等。杨柳负责ppt制作及一切媒体资料的总合,力求真实的反应事实的本质,使城乡对比明显化,通俗化。任廷敏负责策划及报告的撰写,争取通俗易懂的反应事实真相,明确记录调研过程。经过组员们的艰苦奋斗,踏实访问,不辞劳苦的奔走,此次调研取得圆满成功。以下便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
较满意经济收入代表:
1、经商:经商属于个体经济,能广交朋友,是人心胸宽阔,经商上道后收入比较可观,基本可以实现一人做事全家享受的伟属于大目标。
2、做生意:做生意有别于经商,属于私营经济,时间自由,不用分红,自己赚钱自己得,满足家庭支出的同时,还能比较有结余。
3、教师:属于国有经济,工作稳定,薪水稳定,能基本满足家庭支出并有结余。
4、厨师:工作稳定,薪水较高。
5、装潢工人:属个体经济,赚的多的时候1万每月,平时也有6、7千纯收入,空闲的时候还能一些看法兼职其他赚钱,入摩的。
6、交巡警:工资稳定,属国有经济,不用担心拿不到工资,做得安心,拿的放心。不满意经济收入代表:
1、事业单位职员:为别人做事,收入稳定但不高,物价飞涨,消费太高。几乎没有剩余,若要买房结婚更是天方夜谭。
2、保安:工资低,个别并不是想当保安而当保安,而是没得选择不得不做保安。
3、一般农民:留守老人在家守着一亩三分地,带带孙子,儿子媳妇外打工每月寄来生活费,不会太高,基本满足需要而已。没有稳定的收入。
4、环卫工人:为城市美化付出辛勤的汗水,工资在1xx0左右,物价太高,家庭负担重,身无所长,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份工作。
一般家庭都会有一个或者两个人有经济收入,不同的事业类型决定了收入,但家庭集体收入有明显的差异,家庭收入又直接导致了他们家庭生活条件的差距。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抓住贫富差距这一矛盾,并着力解决这个矛盾。
解决家庭贫富差距,在目前看来,更可以说是缓解家庭贫富差距这一矛盾。要解决、缓解一个问题,必须先找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们认为这一矛盾出现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人只有拥有一颗敢拼敢闯的心,才能为自己创造数不胜数的财富,只是听说做什么工作能赚钱,也是无济于事,只有自己真正的去做,不论风险,才有可能成功。
想要创造财富,必须具备背较高的能力。能力能使人发现机遇,并很好的利用机遇。农村家庭一般不懂得算计,易于满足,能力得不到锻炼,最终消磨掉。城市却相反,能够使人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最终创造可观的财富。
城市设施良好,环境优美,周围的人敢拼敢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拥有坚强的内心。农村则不同,没有较好的选择,只能就地取材,过于局限,不能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
想要缓解城乡家庭贫富差距,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政府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划分贫富界限的规则,多多关注贫困地区,多多关注弱势群体。根据规则制定一套完整的就业税收保障等政策,同时还要给执行政策的人出台相应的措施,规范他们的行为不要跑偏。另外,还要给那些富裕的私营企业家出台相应的措施,鼓励他们向贫困地区投资和培训贫困地区的人员。鼓励他们提高工人工资,给他们配套优惠政策。
二、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必要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富裕并不是一小部分人的富裕,而是多数人的富裕。而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创造社会财富,并按其中的工人的劳动而分配企业创造的社会财富。因此,私营企业的发展,则需制度创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政策调动其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支持大学生回乡任村干部,将城市先进思想带回农村,将城市先进技术带回农村。采用由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经济。
四、以村为单位发展村文化,把村里的优良传统以文化节或其它形式推向城市,完成城乡接轨,把农村建设成为新型小城市。
此次调研,我们感受颇多。在发展中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其回报率远大于高等教育,这是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此外,信息获取的不均等也使人们在竞争中的起点不同。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向社会各阶层宣传现代化观念,能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改善人权状况及社会公平氛围,从而会进一步推进政治民主化和社会公平。
学历的人都“闲置”在家,对社会来说,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对个人来说,是一种人生的虚度。
家庭收入贫富差距是一负杂难解的社会问题,要解决的彻底,当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一步我们一定要稳步扎实的走好。并且这一社会问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共同配合。我们相信,在党的带领下,我们会一步一步分解并解决这个问题,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
在此,我们对城管院老师提供调研机会,曾家、熙街居民的合作与帮助以及调研人员的辛勤付出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五
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积累的特殊群体。近日,武汉东湖高新区社会发展局局长李楚柏带队入户走访了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走进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了解到他们的基本情况,发现失独家庭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形成了此报告。
高新区共有失独家庭31人、18户,分布在6个街道辖区范围内。
(一)年龄结构。
(二)居住情况。
40—50岁4人。
丧子丧偶独居4人。
50—60岁16人。
夫妻共同居住26人。
60—65岁5人。
居住福利院1人。
65岁以上6人。
(三)经济来源。
民政最低生活保障金(203元—407元)5人。
城中村改制养老社保金(850元)2人。
本人务农或打零工(收入不是很稳定)13人。
其中生活比较贫困7人。
(四)身体健康状况。
较严重的残疾2人。
较严重的疾病6人。
严重疾病正在住院治疗中2人。
身体较健康21人。
各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居委会都关心这些对象,住房条件暂无问题,65岁以上人员都享受了每天护理1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逢年过节上门看望慰问,高新区管委会连续5年在春节上门慰问。部分人员敢于正视现实,克服困难,平静地生活。在走访中,大多数人员表示只要身体状况良好,生活能自理,决不给政府添麻烦。但存在的.问题十分令人担忧。
(一)精神状态不佳。主要表现在无法接受现实,一是搬家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离群索居,不与人交谈交往。二是保留孩子生前房间及所有物品,无法接受现实,依然经常以泪洗面。三是生活态度冷淡,基本生活靠混,无生活质量。四是经常触景生悲,看见人家热闹团圆的场景,经常悲伤。
(二)身体健康状况受影响。这些人员普遍显得苍老,因长期悲伤影响了视力、肢体运动功能、心脏等主要器官功能受损。有人因长期悲伤变成了弱视,行走不便,长期卧床,有人因病导致生活更加贫困。
(三)部分人员生活拮据。这些人收入普遍不高,有人还要赡养年事更高的父母,尤其无经济来源者生活贫困,患病人员更加贫困。
(四)对养老问题普遍担忧恐惧。普遍担心生活无法自理时无人照顾,有3位80岁的老人还在独自生活而没有去养老院。
(一)完善政策解决失独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建议在每年的社会抚养费的收入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失独家庭的生活保障和困难。目前,武汉市扶助金执行标准是每人每月210元,标准不高,建议提高扶助金标准。节假日上门给予物质和资金慰问,对临时有困难的对象及时救助。
(二)丰富其精神生活解决失独家庭的内心孤寂。组织、引导和鼓励他们参与老龄大学活动和街道、社区的各种活动。
(三)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建立对失独家庭关爱的纽带。要把这个群体当成各级组织的亲人,发动机关、企业或社区志愿者参与失独家庭的帮扶活动,进行日常关照、了解信息、心理疏导和走访慰问。
(四)解决医疗费用解决对失独家庭看病难的问题。他们的个人医保无法承担其吃药和住院治疗费用,对超出医保范围的要给予减免。
(五)实行养老供养解决失独家庭安度晚年的问题。对身体较差者、伤偶者、65岁以上人员安排其在就近的福利院养老。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六
电,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能源,看似很清洁,但在电力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并排放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造成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所以需要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尽量节约用电。 调查目的:了解家庭用电的实际情况,提高节约用电的意识,做到安全用电、绿色用电,节约用电。
调查内容:
家庭用电主要是电视机、空调、电脑、冰箱、照明、还有厨房电器等,这些用电器的节能程度不同。在购买这些电器是尽量买能耗标示等级为1级的,可能会比其他的贵一些,但是寿命会长,节电能力强。另外在使用这些电器时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冰箱:放置地要选择在室内温度低,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开门取物的次数要少;存放食品,要待食品凉到室温后再存入冰箱内;及时化霜,冷凝器、冷冻室要保持清洁,以利散热。
电视:控制亮度,一般彩色电视机最亮与最暗时的功耗能相差30瓦至50瓦;控制音量,音量大,功耗高,每增加1瓦的音频功率要增加3瓦至4瓦的功耗。晚上看完电视后应该将电源线拔掉。
照明:据电工介绍,节能灯比白炽灯可节约用电60%,如果每户都将一个40瓦的灯换成同样亮度的8瓦节能灯,就能减少很多用电负荷。
空调:夏季空调的使用会增多,同样要注意节约用电,要把空调的温度尽量调高(26度左右),不要长时间使用空调,长期在空调屋内会影响身体健康。温度过低对身体也会有伤害,不能图一时凉爽。
其他家电:电器的插头插座要接触良好,否则会增加耗电量,而且还有可能损坏电器。电水壶的电热管积了水垢后要及时清除,这样才能提高热效率,节省电能。
总结建议:
1、夏天用空调的时候可以在你原来的基础上调高两度。
2、把家里的灯泡都换成节能灯,购买费用会高一些,但是会更省电,寿命长。
3、无论在什么地方记得随手关灯。
4、电脑、饮水机、电视机等电器在不用时尽量把电源关掉,减少待机。
5、夏季多发雷雨天气,记得把家里的电源插头、电话线及时拔掉,尽量减少使用手机。
通过这次暑期家庭用电调查,我懂得了一些节约用电的常识,也知道了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现实生活中需要我们做的还很多很多,这里只不过给了大家几点建议,希望大家努力去做到。也许每一个小细节并不能节约很多电,但积少成多就能取得很大成果的。只要每个人都能做到一些有益于节电的事情,那节约的电力将会是一个庞大和惊人的数字。如果我们继续浪费电,那就会越来越多地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电就像我们每天呼吸一样重要,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但是如果过度浪费和不知有效节能,它也会让我们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所以,同学们,让我们齐心协力,节约用电,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七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广州居民每月到底花了多少钱?这些钱主要花在了哪些地方?市民是都对广州未来经济发展充满信心?昨日,广州市消委会发布《xx年度广州市居民消费信心与消费环境调查报告》。xx年广州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1.62,比上年提高了5.5249分,处于中间值略偏上。广州家庭平均支出额为5398.4元,教育仍是去年最大一笔支出项。值得注意的是,18.2%的受访者认为目前适合老百姓购买商品房,为近五年来比例最高的一年。
作为佐证居民消费信心的项目,认为目前适合老百姓购买商品房的受访者占18.2%,为近五年来比例最高的一年,比上年的比例10.2%高了8个百分点,说明xx年在政府实施一系列房价稳定政策初见成效。
如果有闲钱,你会优先用来做什么?选择投资的比例明显高于上年,选择储蓄的也接近三成。而选择消费的明显较少。说明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消费者或者宁可选择适合的投资(或许是为了抵御通胀),或者选择储蓄以备不时之需,选择用在消费上的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相比,储蓄和消费的比例均有所下降,而且储蓄的比例下降比较大。相反,在投资的比例则增加不少,这说明过去一年,整个市场环境还是比较有利于消费者进行投资的。
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的改革对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意愿产生了影响。在xx年居民的最大消费支出项目中,子女教育费用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支出的首位(18.8%);家庭为预防生病而储蓄的占67.7%,比上年的63.9%高了3.8个百分点,这对其他领域的消费挤出效应明显。
xx年的广州经济稳步发展、同时亟待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这一特点也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心理、预期及行为。广州市居民的消费信心呈现出中间值偏上的特点,不悲观,但仍然不是非常乐观。
消费环境会对居民的消费信心、消费意愿和消费选择产生影响,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就是日用品(包括食品)。调查显示,76.6%的受访者都认为这一年(xx年)来,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日用品价格总的来说都上升了,显示老百姓仍然感受到通胀的压力。
家庭消费支出是一个敏感话题,但广州家庭对这一问题并不回避。据广州市消委会调查统计显示,xx年下半年广州家庭月平均支出额(不包括住房按揭)为5398.4元,比xx年的4638.93元高出759.47元,5年来持续上升。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说明这一年来通货膨胀还在持续,物价在升高,但与xx年相比,xx年的变化不算大。
对于xx年家庭计划最大的消费支出方面,具体项目中占最大比例的还是教育支出,占21.3%,但比上年的24.9%低3.6个百分点,显示子女教育上的消费仍然占据许多广州家庭消费预算中的大头,但有下降的趋势。紧随其后的是旅游、家具和住房的消费支出。其中旅游的比重比上年增加了6.5个百分点。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八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20xx年5月在我市范围内开展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5月13—17日,调研组深入右江区、田东县、靖西县、凌云县的计生局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部分乡(镇)计生办和计生服务所、村计生服务室、企业,并走访了部分计划生育户和计划生育贫困户,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进行现场调研。通过采取实地查看、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听汇报、专题询问和现场走访计生奖励扶助户等方式进行调研,实地了解当前我市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十分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强化落实措施,细化工作责任,加大责任追究,确保各项计划生育贫困家奖励扶助政策落到实处。并且把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兑现落实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和绩效考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人口计生目标责任管理,健全了党政领导、相关部门、人口计生“三条线”考核机制,有力促进了人口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各县(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并且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和一系列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帮扶措施。市人口计生委、扶贫办、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等部门也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能,给予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相应的优惠政策倾斜。目前,我市已经基本形成了涵盖“奖励、扶持、优惠、救助、保障”等多层次、多元化的计划生育贫困家奖励扶助政策体系。
(二)广泛宣传,为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我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报纸、标语、电视、广播、节庆、歌圩、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大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宣传,广泛深入宣传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的重大意义,让人民群众及时、全面、准确了解国家的奖励扶助政策,形成实行计划生育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广泛宣传,使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传统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可喜转变,激发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内在动力,增强了群众响应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号召的自觉性,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扎实工作,推动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
xx年我市家庭总数995517户,其中计划生育家庭户660714户,占总户数的66.37%。全市贫困家庭432270户,占总户数的43.42%;计生贫困户282544户,占贫困户的65.36%。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我市扶贫对象有169.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48.6%。其中,计生贫困家庭人口107.6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63.48%。到xx年末,全市落实专项扶贫项目的贫困家庭158565户505707人,其中落实专项扶贫项目的计生贫困家庭为135308户464669人,分别占落实项目户和人数的85.33%和91.88%;落实专项扶贫项目资金34929.29万元,其中落实计生贫困家庭扶贫开发项目资金31297.76万元,占89.60%。据统计,xx年全市共减少贫困人口20.34万人,减幅12%,其中计生家庭减少贫困人口18.42万人,占全市减少贫困人口数的90.56%,减幅17.11%。这些成效的取得,主要是落实了以下几项政策:
1.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xx年国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实施以来,全市通过层层动员,严格审核把关,强化监督等方法,按照自治区制定下发的相关奖励扶助实施方案,从调查摸底到三级公示,逐级审批,入网,发放存折等程序,尽量做到奖扶对象不漏不错。至xx年12月止,全市共确认奖励扶助对象14596人(国家政策8806人,自治区政策5790人),奖扶资金1395.71万元。
2.较好地落实人口计生优惠政策。为切实落实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全市加大投入,保障经费,保证了独生子女保健费、非财政拨款企事业单位和无业计划生育家庭退休后享受提高待遇人员经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扶贫项目资金及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代缴新农合经费等各项经费的兑现。xx年,全市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60172户(农村38720户),投入经费722.06万元(农村464.64万元)。年度兑现非财政拨款企事业单位和无业计划生育家庭退休后享受提高待遇人员5884人,金额516.30万元。为100609个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321949人代缴新农合1931.69万元。年内享受扶贫项目的计划生育贫困家庭135308户464669人,项目资金达31297.76万元。
3.各级各部门较好落实对计生家庭奖励政策。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实施各项惠民政策中,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或诚信计生户进行优先优惠。如,xx年,市林业部门把对计划生育家庭或诚信计生户的帮扶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在举办的20多次林业技术培训班中共培训计生贫困家庭或诚信计生户共1300多人次,占培训总数1600多人次的81%;帮助20多万户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林下经济,补助珍贵树种120多万株给诚信计生户;安排1800多万元给7200多户计生贫困家庭或诚信计生户建设农村能源沼气池。市教育部门除了全面兑现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就学优惠政策外,xx年对全市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3898名诚信计生户女生发放每人1000元补助金。为210人普通高校本科学历贫困家庭每人资助5000元,其中诚信计生户190人。市扶贫办年内协调金融部门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亿元,共7000多户,其中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户6300多户。完成大石山区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3000人次,其中诚信计生贫困户2900多户。完成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197人次、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2802人次,分别惠及诚信计生户1900多和16000多户。市民政局对诚信计生贫困家庭给予享受低保优惠政策,独生子女保健费、计划生育奖励和扶助金均不计入申请低保救助的家庭收入,全市享受低保的计划生育贫困户8334户共22246人。市人社局在就业创业援助行动中加强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援助,共培训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群众7309人,并拿出10万元作为流动人口创业项目扶持金,帮助计划生育流动人口贫困家庭创业。市扶贫办、市妇联、市人口计生委在联合实施“广西扶贫巾帼励志班”活动中,将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子女作为重点,750名学生中有686名学生是诚信计生家庭子女。xx年新招生400人中有375人为诚信计生家庭,委托百色农校招收的男儿自强班学生400名,有360人是诚信计生户子女。
4.实施“生育关怀”救助行动成效显著。一是全市12个县(区)已为76549户计生家庭投保,投入保费229.65万元。xx年拨出办理理赔案659件,赔付金额138.25万元。那坡县还从财政拿出补助经费20万元为参保双女户的另一个女孩和独生子女再投一份保险。二是全市xx年上报小额贴息贷款扶持2102户,共办理贷款3835.97万元,为计生贫困家庭发展“短、平、快”生产项目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开展“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试点工程在隆林、田林县开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每年均使受助家庭人均年增加收入1000至1600多元。
(四)群众生育观念进一步转变,稳定了低生育水平
我市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折不扣,在做好稳定低生育工作水平的同时,高度重视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民生工作,确立了全市计划生育工作由“处罚多生”向“奖励少生”转变的指导思想,树立了良好的责任政府形象。实施奖励扶助制度后,大大增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感召力,对“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激发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内在动力,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生育决策更加理性,群众真正体会到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光荣,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保证了各种计划生育优惠和奖励政策健康稳定地实施,也为遏制出生性别比升高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广大群众一致认为这项制度是深得民心的德政善举;奖励扶助对象深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是部门协作机制不够健全。部门在制定和落实惠民政策中,一些政策没有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优惠、优先和倾斜,如征地拆迁,还存在按“人头”计算的分配方式,存在计生家庭实际上“少生孩子吃亏”的情况。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各相关部门都强调按各自上级部门的文件办,协作配合不够;没有整合有限资源,扶助资金分散,扶助成效不明显。
二是宣传工作不够深入。不同人群的认知情况也有明显差异:如村干部对奖励扶助制度普遍比较了解,但也有些群众知之甚少;老年人群特别是奖扶对象了解较多,而育龄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群了解程度不高或不太关心。
三是政策兑现需进一步加强。现有奖励政策规定无业人员由属地人民政府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由于国企改制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后,属地政府难以确定身份置换后的企业职工,是否是城镇无业人员难以确定,给兑现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部分私营企业人员流动性大,有的企业不愿意按政策兑现计划生育奖励政策。
四是奖励扶助制度长效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我市尚未出台市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各有关部门职责不明,责任不清,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工作未能完全形成合力。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做好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工作作为奖励、扶助、关爱计生家庭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真正把这项为民、利民的德政善举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让计生家庭、特别是计生贫困家庭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二)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宣传,不断扩大社会影响要继续把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好丰富多彩、贴近群众的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知晓率,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同时,还要注重宣传形式、载体的选择与创新,找到效果好的途径和方式,提高宣传工作效率。
(三)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提高奖励扶助政策实施成效,整合部门资源,构建“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社会关爱”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协作机制。各部门在制定相关奖励扶助制度和政策时,把计划生育贫困家庭作为扶持的重点统筹考虑,互相协调。人口计生部门要牵头落实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制度;扶贫部门要认真做好农村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帮扶工作;民政部门要对计划生育家庭实施救助,把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纳入社会保障;教育部门要对农村独生女入学给与降分优待,对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子女入学给予学费减免和奖励。财政、劳动保障、农业、卫生、妇联等单位,要积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不断扩大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覆盖面。
(四)结合上级奖励扶助政策,尽快出台百色市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要求,市政府应尽快出台具有百色特色的统一的计生奖励扶助办法,建立计生国策与各部门普惠政策相衔接机制,让计生家庭、特别是计生贫困家庭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增强利益引导,推动计生融入民生大局,促进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
(五)进一步加大投入,为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提供保障,随着广大干部群众实行计划生育自觉性的提高,独生子女父母家庭逐年递增,奖励兑现所需资金越来越多,除了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奖励扶助政策要100%的按时兑现到位外,各级财政要按中央、自治区的要求,把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经费在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的预算比例,确保奖励扶助政策落实到位,解决好计生贫困家庭的实际困难问题。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九
中国有句古话,“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简明扼要地说明了生活要懂得理财的道理。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理财活动往往缺少系统的规划性,随意性较大,而就在这个过程中,财富积累已经受到了损失。因此,更多地了解一些理财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家庭理财的含义,家庭理财的五种主要方式来分析家庭理财。
家庭;理财方式;投资渠道
家庭理财规划的整体来看,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设定家庭理财目标;其次是掌握现时收支及资产债务状况;最后是如何利用投资渠道来增加家庭财富。从概念上讲,家庭理财就是利用企业理财和金融得方法对家庭经济(主要指家庭收入和支出)进行计划和管理,增强家庭经济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大家庭效用。从广义的角度来 讲,合理的家庭理财也会节省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从技术的角度讲,家庭理财就是利用开源节流的原则,增加收入,节省支出,用最合理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家庭所希望达到的'经济目标。这样的目标小到增添家电设备,外出旅游,大到买车、购屋、储备子女的教育经费,直至安排退休后的晚年生活等等。
家庭理财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两大类:保障型和投资型。常见的主要有储蓄、债券、股票、基金、房地产、外汇、古董、字画、保险、彩票、钱币、邮票、黄金、珠宝14种。其中,古董和字画具有丰厚的增值内涵,但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鉴赏能力,非一般人能操作;邮票在家庭收藏中较为普遍,但作为一种投资,见效并不十分明显,更适合个人的爱好收藏;外汇,其运作受国际金融形势影响,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风险性较大;彩票,近乎赌博,只能作为生活的一种调味剂。因此,最为常见的家庭理财方式还是集中在银行储蓄、债券、房地产、保险、股票基金这五种工具的运用上。
(一) 银行储蓄
储蓄是大部分人传统的理财方式,从理财的角度讲,储蓄宜以短期为主,重在存取方便,而又享受利息;长期储蓄,依现有银行利息,考虑通货膨胀和利息税等因素,钱存得越久,贬值的风险就越大。怎样合理储蓄呢?银行中有一种称为短期滚存的方法,即每个月固定存一张一年期的存单,12个月就有12张存单;一年后每个月都有一张存单到期,既保证固定利率,又可满足家庭灵活开支,如果存单到期不用可继续滚存,这样不但享受比活期高的利率,还可拥有及时调整投资方向的余地。
(二) 债券
目前债券主要分为国债券、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国债券分为凭证式国债债券和记账式国债债券。前者不可上市流通,可提前兑取,但需要支付一定手续费,特别是一年内提前支取,还不计息,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后者可以上市流通转让。国债利息比银行利息略高,风险性小,也不交利息税,因此较受百姓欢迎,但不易买到。企业债券是由企业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债券,收益率可能比同期国债高,但风险性也较大,有到期不能偿还的风险,购买宜选择信誉等级aa级以上的大企业。金融债券是由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一般不针对个人。
(三) 股票基金
基金会——高风险也可能高回报。投资占家庭总收入比重10%左右为宜。炒股炒基金之前最好积累一些股票和财经方面的经验,建议选择业绩优秀的股票,基金,并且多股组合,基金投资可以选择定期定投基金,从而来分散风险。按照巴菲特理论,5年-10年的投资应该赚大于赔,因此要做好长期投资的打算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四) 贷款买房
用明天的钱来圆今天的梦,已渐成时尚,贷款买房尤为突出。买房或者为了自己居住,或者想通过房价升温转手获得差益,不论哪种,都属于家庭中较大的一项财务开支。投资住房应考虑地段、质量,售价及付款方式、环境、物业管理和户型朝向等因素。同时还要关注房产交易的税赋政策。
(五) 保险
保险可分为保障型保险和投资型保险两种。前者重在保障,后者除此之外,还拥有投资功能。投资保险与银行储蓄、债券、股票基金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依靠机构、专家进行投资而后者依靠个人单独的力量。机构理财比个人理财不仅在于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理财专家队伍,在投资渠道上更广泛。如国债券,机构拥有发行一级国债的权利,而个人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投资;银行机构可通过大额协议存款获得比个人储蓄更高的利率;投资机构集众人之钱而成巨额资金规模,投资风险更低;信息机构获得信息的渠道比个人要丰富和及时。因此,投资保险不仅保值,还可能获得丰厚的红利回报,获得增值。
比较以上几种理财方式,打个简单的比方:银行储蓄是家庭理财的后卫,可用于应急支出;债券可以称得上是中场,可进可守;股票,基金和房产就是先锋,会带来财富的迅速增加。而保险则是强有力的守门员,这个守门员在风险管理和家庭理财规划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我们选择投资理财方式的时候,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国家宏观经济形式;另一方面要考虑自身微观经济状况等因素,根据不同人生阶段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理财规划。具体可参考以下几个原则。
动静结合原则:即要使理财产品的灵活性和家庭开支计划相匹配,流动性与稳定性完美相结合。
长短兼顾原则:即选择投资理财产品,在产品期限上要有长有短,长期性与短期性同时兼顾。
高低搭配原则:即分散风险(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高风险与低风险有机搭配。
适合为上原则:即理财无定式,并非所有投资方式适用于所有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金钱不是万能的,而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家庭生活需要金钱,提升生活品质需要金钱,因此,每个家庭须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意识,要确保家庭经济收支平衡,努力增加收入,还须善用钱财。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十
三、调查介绍。
2.调查时间:20xx年7月(20xx年第一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时间段)。
3.调查地点:xx省xx县野鸡坪镇。
4.调查人物:第一师范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邵东支队调研全体组成员。
现状之一:家庭人口多,家庭负担重。
单位:户调查总量120有效问卷:118。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xx县大部分的农村家庭的人口较多,一般在4口人以上,一家4-6口人以上的居多,家中有3人及以下的仅仅占5.08%,4-6口人的高达50.85%,有6口人以上的占44.07%。家中一般有两个以上的小孩,有的甚至有6个小孩,但家中一般只有2个主要劳动力,这就使得家庭的经济负担大大的加重了,这对于农村家庭发展的发展极为不利。
单位:户调查总量120有效问卷:118。
现状之三: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少。
xcx省xx县农村家庭成员文化水平调查。
——以家中受教育水平最高的为标准。
单位:户调查总量120有效问卷:118。
xcx省xx县农村家庭月收入水平调查(全家总收入)。
单位:户调查总量120有效问卷:118。
从上表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xcx省xx县农村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不高,拥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只占21.19%,拥有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文化水平的人数也仅有22.03%,也就是说拥有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以上文化的人员还不到50%,而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员却占到56.78%,而且在这些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员中大多数人是没有读过书的或者是只读过一两年书。农村的文化水平严重的阻碍了当地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发展,是阻碍当地经济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我们再看家庭的月收入状况,一般的四口(及以上)之家的月收入水平,达到20xx元以上的仅占到33.90%,大部家庭的月收入水平在1000-20xx元,其占到42.37%,更有23.73%月收入低于1000。这与野鸡坪的人均收入水平(3516元)相差较远。再比如说,维持一个四口之家的吃穿住行,再加上家中有小孩读书和老人要看病,一年下来,基本没有钱结余。基本上可以说,也就是解决了温饱的问题,如遇上特殊情况,温饱问题都将受到威胁。
五、影响xx县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农村家庭劳动力思想观念和素质是制约农村家庭经济增收的首要因素。
农村家庭务农人员的素质低是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瓶颈”。xx县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的是老年人和妇女在家务农。因此,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能力差,推广运用农业新技术的难度较大,一些先进的、实用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很难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造成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而投入的劳动成本较高的尴尬局面,势必影响农民增收。
(二)农村家庭劳动力现有劳动技术、技能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制约农村家庭经济增收的重要因素。
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劳动力富余的问题,为了生计,纷纷到城市去打工,但由于大多数文化素质低、往往从事的是一些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不高、工资报酬低的简单劳动。据调查了解,在一般建筑工地上打工,每天的劳动时间长达10—12个小时,甚至更长,但其每天的工资只有20—30元。由此可见由于农村家庭劳动力的技术、技能水平不高,其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的工作。
(三)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和其它生产成本的增加,是制约农村家庭经济增收的重要因素。
为了维护好、实现好农民利益,尽管政府部门对化肥、籽种和其它主要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但由于受原材料价格的过快上涨,致使化肥、农膜、农药、汽油、柴油等相关产品价格及运输价格快速上涨,从而引起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过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导致农民生产成本的增加,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六、促进xx县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的技术培训。
我国大多数农民只能从事简单传统的耕作或只有从事传统的农业经验和技能,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要发展技术含量高、价值量大的农产品,农民必须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针对xx县农村家庭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这一特点,要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就必须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技术培训。通过各种培训,尽快帮助农村家庭劳动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使他们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劳动力,成为种田的能手。要提高农村家庭劳动力农业技术水平,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建立农业技术人员责任制度,使市、县、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指导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第二,在农村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免费培养农村技术骨干,然后进行全面推广。第三,财政应加大对农业技术培训的投入,农民掌握致富技术后利于建立农民致富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的信息服务。
制约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一是技术,二是资金和信息。市、县、乡(镇)各级党政组织应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的信息指导,建立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其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因而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东西往往卖不出。为了减少其从事农业经营的盲目性,各级党政干部必须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的信息指导。同时,各级党政组织应帮农民牵线搭桥,帮助农民建立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建立帮助农村家庭致富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要增加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需要调整农业经营结构,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信息指导。但只有这些措施还不行,还需要建立保证这些措施得到真正实施的保障机制,这样才能使这些措施不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要使这些措施能够得到真正实施,必须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作为考核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
(四)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科技,增强农村家庭的增收实力,激发其创造力。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源投资。劳动力素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极为显著。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基础薄弱,使大批农村青年丧失了接受高等教育和融入城市社会的机会。一方面,政府在支持九年义务教育执行力度的基础上,加大财政对农村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农业职业教育以及农技推广和信息交流等非正规教育形式,激励和帮助农民增收。当前,科教兴农的重点应该放在两个方面:培育、引进、推广良种,扩大农产品的门类,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表现;搞好人才培训,把农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五)大力发展农村小型加工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家庭经济收入。
据我们调查了解,很多人之所以外出务工,是因为在家务农的收入太低,空闲的时间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浪费时间和劳动力。若我们可以在农村开办一些农产品或其他加工企业,使得务农空闲时间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的话,那么,将会改变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单一的现状,使得其既能务农,又能在本地务工,充分利用劳动力,大大增加农村的经济收入。同时,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不会只能卖“原农产品”,这样可以一举两得。
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略来完成农民增收的艰巨任务。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十一
我们搜集到这样一些信息:
到20xx年底,中国的电力缺口已剧增至15%0目前火力发电是中国电力的最主要来源(约占75%),火力发电的原料是煤,但中国已由原来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转变为进口国,电力成本将因此不断上扬。随着电力的普及,即使接近亚洲市场的平均电力使用水平,也都会使中国的电力供应不堪重负。
在这样的背景下,采取电力节能势在必行。那么,我们老百姓对电力节能的认识和行动怎样呢?所以,我利用暑假对自己居住的村子40户家庭展开了专题调查,目的是唤起更多人的节约意识和资源忧患意识,希望更多的家庭自觉选择节能这样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我在走访的同时,就下面8个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您家天天用电饭锅煮饭吗?(a.是b.不是)。
(二)家用电器使用完毕后您会及时拔掉插头吗?(a.会b.不会)。
(三)您家使用节能灯吗?(a.是b.不是)。
(四)您家使用节能冰箱吗?(a.是b.不是)。
(五)您对节约用电的态度是(a.能省就省b.非常有必要c.看收入多少而定d.不需要考虑)。
(六)冬天或夏天您家24小时开空调吗?(a.是b.不是)。
(七)20xx年您家用了多少钱电费?(元人民币)。
(八)您知道我市目前每度电费是多少钱?
我对调查结果做了统计:
我还发现,相对面言,年轻家庭比老年家庭浪费多一些,家电多的家庭比家电少的家庭浪费多一些,收入多的家庭比收入少的家庭浪费多一些,很多家庭知道节电的方法,但实际生活中却做不到,认为电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不高。
点点滴滴,看来微不足道,但正是家家户户点点滴滴的累积,使能源浪费现象显得相当突出。
我想,花钱消费固然没有什么不对,但只注重自身物质的付出,而忽略了自身在其中的角色地位,放弃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一)从点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节约习惯。
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尽量不重复使用电器;家用电器不使用时要切断电源;电视,音响声音不要放得过大,这样既节电又不扰民;电水壶及时清垢,提高热效;电冰箱及时除霜,制冷效果好又节电。
(二)大力提倡使用节能设备。
照明方面,应当尽量选用节能灯来替代白炽灯。虽然节能灯的价格是白炽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但是它的寿命是白炽灯的6到10倍,而且它的耗电只有白炽灯的1/5。因此,一个节能灯,它的整个寿命期,能为你节省100多元的电费。大力推广使用新型的节能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
(三)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德观念。
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从行为中体现节约之风。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勤俭节约的先进典型,形成节俭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大力加强政策引导。政策引导,特别是用价格杠杆来引导人们节约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政府要鼓励企业生产节能新产品,在保证节能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新产品的价格;另一方面,在保证居民用电的基础上,实行节约奖励,惩罚浪费的措施,如用电实行高峰和低谷不同价格就是很好的例子。多种措施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十二
弄清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以及影响其收入的因素。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询问周围邻居,在镇中心发放调查问卷。
首先,我在家中通过父母了解了自己家里的收入情况,然后,通过走访周边,询问邻居,得到了一些数据,最后在镇中心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让人填好回收。
我家有五口人,爸妈的学历均是初中,我和妹妹大学在读,弟弟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在读,家里主要靠父亲和母亲在外打工,年收入十万左右,人均两万。父亲和母亲从事的职业都是比较辛苦但收入不高的。走访结果:邻居a:家里有6口人,两个老人两个小孩还有两个壮年劳动力,除一人大学学历外,其余人的学历均不超过初中,年收入6万左右,人均一万,主要靠男主人开拖拉机以及种田所得。邻居b:家中四口人,除一人学历本科学历外,其余均是初中及以下学历。男女主人一起在外打工,进的工厂,男的做模具,女的做纺织。家中无人种田。年收入十万左右,人均2.5万。邻居c:家中四口人,全部初中及以下学历,但男主人是包工头,女主人做鞋子,儿子在证券公司做事,女儿是一名售货员。四个人都工作,年收入25万左右,人均5万。邻居d:家中三口人,一人本科,两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家中经营一个鞋店,年收入20万左右,两人工作。人均6.7万。
受教育程度:平均每二十人中有一个大学生,每一百人中有一个研究生,每10人一个职专。并且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收入更高。家中有人在政府机关任职的家庭收入更高,家中有做生意的收入更高,家中有承包农田的收入更高,家中有外出承包工程的收入更高。主要人群是从事农业或者外出打工人员,或者一部分打工,一部分在家种田这样的混合家庭。人均收入2万左右。
调查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发现制约农村居民提高其家庭收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家庭收入明显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尤其是家中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已经从事工作的家庭更加高。整体来看,基本上成正比的关系。
2.儿童和老人问题:很多家庭,之所以没有外出打工而在家务农,主要是因为他们有老人和孩子的牵绊,这个问题在那些有几个小孩和老人的家庭体现的更为明显。家中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不能独立生活。带着孩子出去打工,孩子的教育也是个问题。带着老人出去,一怕水土不服,二又要承担更多的房租。而在家务农收入却很低,这严重制约了他们提高收入。劳动力禁锢在农村,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进一步增产难以实现,没有增产没有价格提高,农民怎么会增收。而且散家散户的经营方式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质量参差不齐,怎么对外统一销售?增产了也卖不出去。
4.政府政策问题:人们普遍反映,尤其是那些经营着小生意的商户。遇到要扩张或者资金紧张,急需钱的时候,融资贷款特别地困难。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政府在政策上提供的优惠很少。这导致很多人无法经营下去,或者无法扩大生产。而在另一方面,等到他们挣钱了,政府的手又伸的很长,管这管那,这里违规,那里违法。动不动就是罚款。他们没有办法囤积资金来自己面对困难。这严重打击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而其实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很人就业,显然,政策需要给予农民更多优惠,鼓励创业。
5.腐败问题:在农村,山高皇帝远,一些小小的村官便为所欲为了,官帽,成了他们牟利的工具,其实很多人说国家这些年对农民挺照顾的,有扶贫资金,抗旱资金,水利建设资金。这都是帮农民增收的好方法,可是一些贪官把这些资金据为己有,中饱私囊。低保变成了官员家属的零用钱,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对农民增收起了很大的副作用。
6.职业培训问题: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在农村,人们对于大学生和职专生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去读职专的往往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又不想出去打工,或者是因为太小。另外也是因为一些县办的职专的教学质量实在太差了,农民不相信。但大家也都反映说没有一技之长,在外打工找不到好点的工作,只能干力气活。
而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严重缺乏技术人才。本来很多农村人能通过好的培训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的,但却没有。毫无疑问,职业培训问题也亟需解决。
7.农民的身体素质问题:在以往,我们的印象是,只要是农村的,身体肯定棒。但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好多贫困家庭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家长壮年劳动力已经死了或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了。没有了他们的收入,不贫困都不正常。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村,酗酒抽烟嚼槟郎的男人特别的多。而且我们湖南人吃的口味又比较重,他们饭后又总是坐着赌博。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就出现了,轻则需要养病,不能工作,重则瘫痪或者死亡。身体素质问题不知不觉中也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大问题。
8.交通设施问题:这是个老问题,不过说实话,以我所见,依我所闻,农村今日的交通与往日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大宗货物的运出就很难,我们那里有一个石膏矿,由于交通不便,产量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当地有很多农民在此矿工作,此矿的发展与他们收入的增加息息相关。在农村,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的客运做的已经很不错了,但农民把农产品或者矿产品卖出去需要很大一笔运输费用。如果路再修的到位点,这笔钱就可以省了。农民自然增收了。
较好。现在农村开始盛行读书无用论,这则是我们大学生以及学校本身应该思考的问题。农民是很实在的,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投资教育,那就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让他们看到受教育带来的好处。
2.职业培训问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看低职专,政府要加大职专的宣传力度。现在的蓝翔以及新东方厨师培训学校就很不错。国家要大力支持职专的发展,毕竟,农村能走大学这条路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如果想要一份好的工作,参加职业培训是个正确的选择。
3.政策扶持及腐败问题:首先,无商不活,而且农村的私营业主往往也是农村的收入较高的群体,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小微企业在贷款方面尤其要给予优惠。让农村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也就让更多的人富了起来,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的就业。另外对他们不要过多的干涉,只要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的事,都不应该去管。
4.留守儿童和老人问题:要想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放心进城务工,第一要解决农民工小孩在城市的教育问题。第二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开设福利院。只有把老人和孩子的问题安置好。农民放心进城打工,收入必然比在家务农要高很多。最后要让农民的收入得到保障,屡屡发生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让农民不愿进城,不想忙活一年,什么也没拿到。
5.农村科技问题:继续加大对农民购置农用机械的补贴力度,在宣传上,对于安全的转基因食品,媒体要作正面的宣传,要大力的推广。产量高了,自然会增收。当然也要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毕竟,谷贱伤农。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地方,推广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作物的种植。
6.农民的身体素质问题: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力宣传正确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习惯。对农民进行安全教育,在农村,意外死亡的事故很多,但其实很多完全可以避免的。让农民意识到安全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不这样做的后果。健全医疗保健制度,让农民即便是生了大病也不至于因为怕花钱而不去治疗。
7.交通问题: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永远要坚持下去,尤其是对于交通不发达的农村。
最后,通过这个暑假的调查,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我们农村的各种情况。尤其是家家户户的收入情况,更为重要的是,我从与他们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他们对于家人的担心以及对于怎样增收的看法。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智慧。也让我有机会仔细思考如何去发展我们农村。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意识到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绝不是只做好某一方面就可以了的问题。我们农村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祝愿我们的农村越来越繁荣,也希望作为农民子弟的我,将来能为农村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附:深入思考后,加上我的所见所闻,我发现包产到户,就是一家一户地从事农业生产已经很局限了,单纯的一家人的一亩三分地,养活不了农民,更无法说好的生活了,我们湖南种植两季,假设每家三亩,每亩产一千斤,就是三千斤,两季一共六千斤,大概一元一斤左右,就是六千。除去成本两千(化肥,种子,农药,播种收割的机械费用)剩四千左右。显然,很低。那么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成立农庄。一个人经营很多亩田地。而其余的人外出打工。这样大家的收入都会增加。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十三
找保姆贵又难,找到了后又担心不可靠,这样的尴尬今后或许可以缓解。5月7日,广州市妇联联合广州市人社局、广州市商务委召开首届中国(广州)家庭服务行业峰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这场由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广州市妇联、广州市商贸委、广州市人社局共同主办,并邀国内最知名的家庭服务行业主管、企业和业界代表及从业人员参加的峰会,将于5月18日-19日在广州举办,旨在为广州家庭服务业把脉问诊。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峰会将发布广州市家庭服务业基本现状调查报告。
据介绍,峰会将安排百家企业进驻020平台授牌仪式,发布广州市家庭服务业基本现状调查报告及专家主题分享及企业交流等环节;并围绕着现代家庭服务业职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国内行业的专家、企业家就家政职业化发展、家政管理的建立及家庭服务业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做主题报告,并进行深入探讨。
事实上,为了方便市民找保姆,去年起,广州市妇联便联合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广州市家协,对广州市家庭服务业现状进行了摸查研究,同时充分利用市人力资源市场妇联分市场和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两个阵地打造了家政服务综合服务平台,集家政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推荐、o2o平台等多功能于一体,该公共平台自今年三八期间开通至今两个月,已有近百家广州大中型会员企业进驻,注册进入人数达30万人,免费为550多位市民寻找到合适的保姆,下一步将拓宽平台的普及使用,建立广州市家政服务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诚信管理系统,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市民,服务企业。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于市民找保姆的问题,广州市妇联主席苏佩回答了记者提问。
苏佩:雇主找保姆,最首要的条件就是可靠,建立网上档案,即诚信系统,是非常重要。我们设立了一个三方互认、互评的系统,雇主、企业、从业人员三方互相评价,雇主请了保姆可以进行评价,企业可以对这个保姆进行评价,从业人员也可以对企业和雇主进行评价,综合评价之后,会建立一套星级的系统,最终形成规范的档案,只要打开之后就可以知道,这个保姆的一些什么记录。他是好的记录,还是差评。
羊城报:广州目前家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苏佩:广州家庭服务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是缺乏统筹、协调、配合,多个部门可能都管一点,但整个行业怎么管理,还得协调。此外,广州市的家庭服务企业小、弱、散,整个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并很高,大多数的家政服务停在比较简单的劳动、家务的模式,也有一些对高素质家政服务的要求,但能满足这方面需求的不多,整个行业竞争不足,导致了竞争市场疲软,岗位的缺口比较大,很多个性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从雇主来看,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对整个行业产生不满,保姆某一件事做得不好就会怪罪到整个家政企业或者是整个行业。而且不少人对家政企业乱收费的问题不满。
值得一提的是,从业人员本身素质不高,不少保姆都是从农村出来,经过短暂的培训就上岗,素质很低,而且负担很重,95%以上的.从业人员需要自费购买社保、医保,流动性很大,风险也比较大,他们的工作普遍得不上社会的认同和尊重。权益得不到保障,现在三方的权益,在这方面都欠缺一些足够的保障,包括雇主、保姆、家政企业,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应该更为完善。可能制约到整个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几方面的因素。
因此,从妇联角度,我们将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政府要出台一些鼓励这个行业发展的政策,全方面保障行业健康发展,而政策的关键是要贯彻落实到位。
其次要切实维护双方权益。我们的法律法规还要进一步完善,引导供需双方,还是要通过签订合作的服务协议,来确保双方正当的合法权益,现在不少市民家里找保姆,朋友介绍就来了,什么保障都没有,对双方都没有保障,出现了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处理。其实对于从业人员来说,社保、医保、工伤等等社会权益都应该享受到。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十四
通过对打工者目前外出务工所在地域的调查显示,有超七成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在省内打工,其中15%在本省省会或本省较大城市,23%在本县,34%在本乡镇。与务农迥异的城镇工作与生活,给亿万农民家庭打开了一扇增收致富的大门。针对农户家庭的收入情况调查显示,家庭平均净收入33227元,家庭平均农业经营收入7082元,家庭平均务工收入24676元,家庭平均股票及房屋出租收入634元,家庭平均转移性收入910元,家庭平均集体收益分配收入817元。农民工的务工收入达到了其家庭年净收入的77.26%,位居各项收入之首。
农民工离开家乡、走进城市寻找打工、创富机会,仍然是一场艰难的寻梦之旅。尽管近些年间出台的公共政策对这一群体予以高度关注,但直到目前,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况仍然呈现出生活质量低、难以获得城市公共服务等特征。
针对在务工城市的居住情况,本次调查显示,有超过五成(54.89%)的受访者选择在务工城市租房居住,有16.89%的受访者自购住房。另外,不少务工者在打工所在城市无固定居所,只能居住在工棚等地。体现在本次调查中,24%的`受访者选择“其他”。
在所务工的城市,获得“五险一金”式的全方位社会保障,对绝大多数农民工都是种奢侈。本次调查中,仅过半(54.81%)的受访打工者表示自己在务工城市参加了社会保险。他们参加不同保险种类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医疗保险(47.65%)、失业保险(31.36%)、工伤保险(19.26%)、养老保险(8.40%)。
尽管许多打工者事实上已经长期在城市生活,甚至其二代、三代也已经在城市就业、入学,但总体来看,打工者将其户籍从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仍是少数。本次调查发现,目前打工族结束“候鸟式”往返城乡生活、将户籍从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的比例占到15%。
农民工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他们对落户城镇充满期待。本次调查中,在问及“希望落户城镇的原因”时,就业机会多(66.22%)、生活较舒适(59.12%)、子女教育好(56.76%)、工作挣钱多(53.04%)、医疗养老等福利好(41.22%)是农民工选择最多的五个要素。对于农民工来说,其“落户城镇”希望获得的发展机会,重点是就业,同时,与家庭的迁徙密切相关的生活舒适度、子女教育质量、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覆盖等,都是农民工在谋划家庭的未来发展时着重考虑的。
但是,真正完成“市民化”的农民工仍是少数。调查显示,完成了“市民化”、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比例为15%,仍有85%的在外打工者没有完成户籍从农村向城镇的转变。在已经转为城镇户口的受访者中,按转出到不同地域的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就近迁移到乡镇”(25.85%)、就近迁移到县城(22.45%)、中小城市(20.41%)、省会城市(16.33%)、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14.97%)。可以看出,就近迁移、省内迁移是多数打工者在谋划家庭向城镇发展时的共同选择。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十五
20xx年5月13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京发布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截至20xx年8月,中国内地家庭金融资产平均为6.38万元。其中,城市家庭金融资产平均为11.20万元,农村家庭金融资产平均为3.1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在城乡之间的差异显著,呈现出明显分布不均匀的特征。
据介绍,报告基于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保险、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家庭金融的基本状况。
资产分布不均情况远胜于收入不均。
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8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均值是51569元,城市70876元,农村22278元。从数据中发现有0.5%的中国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有150万中国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元,10%的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占整个社会总收入的57%,说明中国家庭收入不均等的现象已经较为严重。
清华大学教授李宏彬表示,根据这个收入分配算出gdp数下线是0.44%,资产85%,根据资产算出gdp数是0.75%,说明我们资产分布不均情况远远大于收入不均情况,这跟我们国家房地产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有关系。
家庭资产负债情况:
报告还发现,中国家庭负债平均为6.26万元,总体资产负债率为4.76%。中国民间借贷没有活跃,有资金借出比率占12%,非正规金融机构借钱的家庭的比例高达33%。
在家庭资产中,金融资产为6.37万元,仅仅只占总资产8.76%,而非金融资产为66.40万元,占91.24%。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甘犁认为,从中国家庭总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中国实际上家庭的金融发展相对来说非常落后,美国的金融资产占总资产15.4%。不过,他同时指出,这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还有发展的空间。
养老保障情况:
中国居民中44.2%无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障,仅有54.8%的人有养老保障。退休后养老金收入:总体月平均753.95元;城市月平均1557.67元;农村月平均188.67元。
资产三大块分布情况:
报告数据还显示,家庭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比例最高,为57.75%;现金其次,占17.93%;股票第三,占15.45%;基金为4.09%;银行理财产品占2.43%。银行存款和现金等无风险资产占比高。
储蓄情况:
截至20xx年8月,全国总储蓄占总收入的19.25%,低于依据宏观数据计算出来的储蓄率,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从储蓄的分布来看,家庭储蓄分布极为不均。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储蓄率为60%,金额占当年总储蓄金额的75%。同时,超过一半的中国家庭在当年他的支出是大于他的收入,因此,困扰中国和世界的中国高储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收入不均的问题,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是比较好的.促进内需的政策。
股票投资情况:
相对而言,中国股票市场参与率只有8.8%,所以全民炒股的现象在数据里没有体现。股票投资中,盈利的家庭占22.27%;盈亏平衡的家庭占21.82%;亏损的家庭比例达56.01%。高达77%的炒股家庭没有从股市赚钱。随着年龄的增加,炒股赚钱的比例呈增加的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远高于世界平均的60%。其中,城市家庭为85.39%。城市家庭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占19.07%。城市家庭第一套住房价值平均为84.10万,成本价格平均19.10万,市价-成本比为4.4,第一套房盈利高达340%;城市家庭第二套住房价值平均为95.67万,成本价格平均为39.33万,市价-成本比为2.43。因此,城市住房收益可观,但拥有一套住房的城市家庭已占69.05%。
20xx年5月13日,由西南财经大学携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携手成立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完成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揭晓,这份基于全国25个省市、320个社区、8438个随机家庭样本的调查报告共同探讨并分享应对复杂大环境的金融良策。
报告显示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远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而城市第一套房平均收益率在300%以上。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十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所,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家长与子女关系密切,接触多,对子女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家庭是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家庭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防线。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和经济急剧转变,家庭也面对相应的压力和考验,在角色和功能方面也起了重大的变化。除了结构的转变及功能的削弱外,问题家庭也日益增加,极易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本文拟从家庭问题的变化、问题家庭的负面影响等方面,作一些探讨,突出家庭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的重要作用。
所谓“问题家庭”,主要是指在家庭结构、家庭气氛、家长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家长本人修养与作风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的家庭。
过去,我们一般将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家庭描述为溺爱型、粗暴型、贫困型等。但随着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归类并不能涵盖或解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原因,如许多家庭收入状况良好、父母文化程度较高而孩子最终却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与以往论述并不相符。当前,问题家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家庭生产功能得到强化。
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以来,我国呈现出一派城乡劳动力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经商务工的生气勃勃的社会景象,许多家庭摆脱了贫困,开始走上了富裕道路。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竞争更加激烈,下岗多、就业难冲击着不少家庭,家庭的趋利行为、谋生要求得到加强,这就带来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家长们一门心思扑在生产创收上,必然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照顾、教育孩子。其二,许多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甚至年龄更小的小孩本应坐在教室里接受学校教育,却由于一些家长的短视行为而让他们混杂于劳动大军之中,或跟着做工经商的父母四处迁徒流动。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的增多,莫不与一些家庭过于追求实现生产功能,弱化对子女的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家庭教育走入误区。
由于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生活的更好一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不甘平庸”的父母使出浑身解数,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出近乎“疯狂”的财力和精力投放,使现在家庭教育往往容易走入两个误区:在生活上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要啥给啥,既使是“天上的星星”,父母也会给他摘,具有放任、溺爱的一面;而在心理上将孩子视作可以任意处置的私有财产,从不将孩子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平等主体,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重视智力知识的学习掌握,而忽视孩子性格品性、道德情操的培养、教育,具有专制独裁的一面。
3、残缺家庭增多。
目前,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在城镇,三口之家已非常普遍,传统家庭的帮助、保护和监督功能正在弱化。现代生活的冲击,离婚现象较为普遍,单身家庭数量上升。而城市人群是由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利益的人迁徙聚合的,人际关系比较淡薄,社区控制力十分微弱。家庭破裂对个人行为约束极少限制。这对于生长于家庭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必然使他们不能得到正常的父爱和母爱,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4、家庭环境受到不良影响。
由于社会发展极快,传统家庭生活、道德观念日益受到挑战和冲击。这种挑战和冲击,既有来自于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也有来自家长的个人素质。如在物质生活上,有的家长无休止地满足孩子超常的物质欲求;有的家长甚至不顾自身的经济条件,与人攀比,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虚荣心。凡此种种,容易使孩子形成放弃奋斗、贪图享受,不知节俭的不良性格,给他们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埋下隐患。在文化生活方面,有的家长终日坐在麻将桌前,有的甚至麈战通宵,有的则是参与聚众赌博;有的家长则出没于歌厅舞厅,沉湎于三步四步;有的家长外出忙于酒肉朋友聚会,陶醉于推杯换盏之中。还有的家长甚至领着孩子一道参加不健康的娱乐活动。这些不良家庭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性格、人格教育、发展的第一场所。在家庭里,青少年学到了最初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研究证明,青少年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整个一生。在家庭诸要素中,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父母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家庭居住环境等等都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在这些要素中出现问题,那么无疑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利影响将是深远的,极易成为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据深圳市调查,在违法犯罪青少年中,有30.5%的家庭结构不全;19%的父母有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嗜好;近90%的外来家庭居住条件较差。这表明,问题家庭与青少年违法犯罪有着极甚密切的关系。
1、残缺家庭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家庭是基于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而产生的社会组织。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家庭是缔结婚姻的结果,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都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夫妻关系是家庭存在的基础。一旦由于各种原因失去夫妻的一方或双方时,便意味家庭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形成残缺家庭。残缺家庭表现形式为:
(1)由离婚、配偶一方死亡而造成的单亲家庭。
(2)由婚外情、分居、配偶一方出走等问题形成的“隐性”的残缺家庭。
(3)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孩子由祖父母、外祖母抚养的“隔代”家庭。残缺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影响。由于父母离异致使子女失去家庭的温暖,感情受到严重创伤,导致性格变异,心理压抑,甚至离家出走,过早进入社会,加之发育尚未成熟,认识水平低,辨别是非能力差,近朱近墨皆易染,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家庭教育失当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家庭教育失当有这几种类型:
(1)自由放任型。即父母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对子女听之任之,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疏远、互不关心,使孩子形成扭曲的心态,性格内向、怪癖、冷漠、自私。一旦受外界刺激,易产生偏激行为而导致违法犯罪。(2)娇纵溺爱型。父母以孩子为中心,视如掌上明珠,一味满足子女在物质、精神、生活的任何需求,造成“亲情过剩”。久而久之,则养成子女的娇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性,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的诱因,便导致违法犯罪。
(3)粗暴生硬型。这种教育方式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但又缺乏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式。当子女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往往“恨铁不成钢”,采用粗暴方法对待子女,深信“不打不成才”。这种教育方法,使子女身心遭到创伤,产生变态心理。如震惊全国的浙江金华17岁的高二学生徐力杀死母亲惨案,就是徐力母亲亲子关系的扭曲。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提高学习成绩,徐母对孩子打骂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从小学就开始进行这种“鞭策”。徐力是在对长期处在“精神窒息”的家庭进行突发性、报复性的歇斯底里的挣扎。
3、不良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家庭环境一般包括生活条件、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行为等因素。家庭环境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首要环境,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孕育子女健全的人格,给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必要的良好的条件。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子女的人格向变态的方向发展,往往是造成子女违法犯罪的主要客观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主要表现为:
(1)家庭关系的对抗性。家庭关系的对抗性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指责、相互攻击的对立情绪。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父母离婚前或父母脾气暴躁、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这种家庭经常充斥着吵骂、指责、揭短、厮打,孩子没有欢乐、享受不到父爱母爱和家庭的温馨,子女为逃避这种不祥和家庭气氛,极易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2)家长行为有失风范。主要指家长文化素质、道德水准低下,行为不检点、不文明或具有不良嗜好,甚至有违法犯罪记录。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思想水平、道德水准、生活作风,都在其子女的注视之中,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如果父母本身不过硬,道德素质败坏,常常会诱发子女产生不良行为,形成不健康心理,而且年龄越小,其个性受父母的影响越大。
(3)不良的家居环境。家居环境主要指家庭居住的环境和条件,包括周边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治安管理、文明程度等社会环境。如当前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多且来自比较贫困的农村,这些人文化水平低,找工作难度大,即使找到工作也常常处于不稳定状态,生存的压力和自身较差的素质,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而这些人一般都居住在出租屋、工棚或其他临时住所,其子女也跟随居住于此,耳濡目染,很容易学坏。
新颁布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中的主要责任有9条,以及不履行这些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说明对孩子的教育已不只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每个父母应尽的法律责任。笔者认为,改善问题家庭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之一。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正确进行家庭教育。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之不善,是父母的罪过。马克思曾经有言:家长的行业就是教育子女。家庭教育,主要是对子女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不良行为的教育和纠正。第一,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第二,要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做一个学法、守法、遵法的人。第三,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责任感,在家庭,懂得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在社会,懂得对工作负责,敬岗爱业,乐于奉献;成立家庭,懂得爱护配偶与子女,做一个健全人格的人。第四,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健康的人格,进行情感、奉献、责任、关心、宽容等优秀品德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全面文明素养的人,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让孩子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懂得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2、模范地影响子女。
家庭教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不高、自身行为不端,都会为未成年人提供错误的行为参照模式,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家庭里,父母应当努力完成“三大主体角色”,即成为合格父母、合格教师和合格主人。为了子女而无私地生活的父母,这就是合格父母。父母还应当同时是合格老师,不仅能够教导子女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且能够以身作则,成为子女的第一道德榜样。父母同时也应当是合格主人,对整个国家及家庭所有成员的生活与未来持有强烈的责任感,从而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3、强化家庭管理。
未成年人优良品德的形成,良好行为方式的培养,不仅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教育,更需要家长严格、科学的管理。大量调查表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缺乏家庭管理,特别是缺乏正确家庭管理的情况下形成的。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角度讲,家庭管理应当采取多种管教方式;常见的有:
(1)鼓励。当自己的未成年子女表现好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必要时送一些小礼物以奖励他们发扬长处,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
(2)交谈。父母应与自己的子女“打成一片”,做子女的朋友,而不能人为地制造地位不平等的障碍。
(3)权威。恩威并施对子女奉行的价值观念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回答和解决子女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正确地管理自己的家庭,要有使子女信服的能力。
(4)限制。对子女的不良行为要进行管制约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5)纠正和制止。对子女的任何越轨行为要及时制止和有效地进行纠正,不能姑息迁就,包庇护短,更不能纵容,不让批评,不让处理。应采取批评、教育、训斥的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害。
4、营造充满温馨、友爱的亲情家庭。
提倡平等、民主、和睦、友爱的家庭关系,注重家庭的亲密度。未成年人父母要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保持恩爱的夫妻关系。父母与长辈之间要互相尊重,与邻里之间要和平共处,互相帮助。父母对子女要平等对待,多一份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份爱护,少一些冷漠;多一点理解,少一些专横,做子女的良师益友。
家庭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社会安宁稳定的桥头堡。因此,必须重视问题家庭,注意从各个方面积极改善问题家庭,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幸福的港湾。
家庭用电调查报告篇十七
目前,农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家长们也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长班把教育责任全权委派给老师,自己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各种方法,协调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
1、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哪方面最关心?
2、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
3、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
4、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
通过回收调查表,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
1、家长的职业:农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个体户占3.7%,工人中大局部是在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6.3%;中专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家长的文化大局部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局部未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找工收入较低的占83.8%;收入较好的只占2.5%;经济困难的占12.5%;特别困难的占1.2%。
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时看书看报的占17.5%;指导孩子学习的约占23.75%。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气氛,能给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有桌椅、灯具、必须的学习用品及图书资料,并能在平时购置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
这些并非全是家庭经济所限,大局部还是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问题。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溺爱。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他们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从情感上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局部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表达。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无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无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二是粗暴。很多父母都将自己摆在家庭的绝对权威地位。孩子一不小心弄坏了家里的一件小东西,家长会大发雷霆;一次考试失误,家长会毫不留情,痛骂斥责;如果在外闯了祸,那可更不得了,一顿臭骂自然少不了,拳脚相加也会接踵而至。从调查中显示,有30%的家长都会凭借自己的家长权威,过分干预孩子的生活,如不准到同学家去玩等。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平等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许多孩子由于家长的粗暴无知,有的放弃了心爱的'体育活动而埋头于书山题海,被迫一心只读圣贤书;有的很爱好画画,却被家长逼着辞别了自己的兴趣这些家长把严格要求理解为不断地批评、训斥和逼迫孩子。这不能不说是家长的过错。为此,国家总督学柳斌曾痛心疾首地指出:孩子为了观察蚯蚓而换来家长一巴掌,我觉得这一巴掌可能就打掉了一个未来的科学家。
三是放任。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开展,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生自主开展的洪流中,局部家长片面地认为:自主开展就是让孩子自己开展、随意开展,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往往对孩子的品行、爱好、兴趣以及社会交流不闻不问,缺乏必要的辅导和教育。有的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孩子无法到达父母的要求,父母感到十分失望,从而丧失了对孩子的信心,于是索性就放任自然,随他去了。
四是望子成龙。这种类型的家长往往对孩子期望度过高,要求过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育孩子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做人中人,就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人生的价值,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有太多太多的孩子只想当科学家、董事长、总经理、博士那么,可以想像,他们美好的梦想在现实面前将会形成怎样的一种落差。
五是严他宽己。从调查中显示,有80%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对自己要求放松,不能以身作那么,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从来做不到。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一边教孩子尊重父母,一边自己却不尽赡养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自己却从不摸书本,经常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甚至破口漫骂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学习、生活懒散,多半没有上进心和求知欲望。
六是重智轻能。作为一个社会人,既要懂得知识,也要掌握技能。授人以鱼,仅够一饭之需;授人以渔,那么终身得益。从本次调查中得知,至少有80%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搞好学习就行了。他们往往无视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孩子的生活技能、学习技能、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等少得可怜。这样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很难有大的开展。
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水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是全社会的事,其中与教育部门联系尤为密切。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承当起协调校内外教育力量的重任。当前可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开办家长学校,定时定人办好家长培训班,让家长接受当前的先进教育意识、教育动态,这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二是学校开设家长接待日,每月定时专门接待来访家长,与家长们在某些教育问题上进行交流、沟通,达成共识。
三是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从而因材施教。四是设家长联系卡,定期或不定期地送到家长手中,并请家长反响信息,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为祖国培养全能型的一代新人。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85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