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范文(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4:13:13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范文(18篇)
时间:2023-11-18 04:13:13 小编:JQ文豪

总结是一个提升自己的途径,只有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进步。写总结时要注意吸引读者的兴趣,提供有说服力的可信证据。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总结范文都有,可以参考不同的角度和观点。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一

在学枝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应转变自身的角色,参与课程开发;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要意识到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他们是知识的`构建者,拥有无穷的潜力.

作者:郑霞张雷许云华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连云港,22刊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nongyekeji年,卷(期):“”(12)分类号:g422关键词:教育观念课程开发自主学习师生换位

-->。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二

建构主义被人们认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正在发生的一场教学革命”。虽然建构主义是在认识发生论、智力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但从作用的角度来看,建构主义是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于一体的教学理论。当前,建构主义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得到了大部分教育者的支持,其非常重视在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对其事物自身的见解。因此,建构主义是把增进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基本教学任务,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

一、建构主义的分类。

1.激进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是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主要有两条原则:其一,知识不是一时积聚而来的,是通过自身不断学习积聚而来的。其二,知识的功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提高自身对事物的理解能力。皮亚杰认为知识是在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得来的,不是凭空想象而来的。众所周知,知识不仅可以用于发现客观存在的事物,还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2.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主要是以维果茨基的教学理论为基础,该主义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知识是在人类社会的范畴里慢慢积聚而来的。该理论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还关注学生在社会中的主要表现。

3.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的主要思想是:知识是由个体建构得来的,靠的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其实就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中,找到另一个知识点,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知识。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1.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与教师。

部分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见解,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有部分教学者认为,这一解释太过笼统,没有更好地解释出何为知识。通过教学者的努力终于发现较为合理的解释: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而是学生通过自身环境中所得到的,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吸取的。从建构主义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学生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来获取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出自身见解,可以对教师和环境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反应,从而把吸收到的知识进行重组,生成新的知识点。也就是说,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在刺激和反应间形成联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层面上发现不同的知识点,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逐渐形成一种主动求知、主动求问、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2.课程是学习者原有经验的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学习者不仅仅是教育内容的接受者,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由于学校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进学校之前,学生已经从家庭和社会环境吸收了部分知识,而这些知识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清楚,学生不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要通过其自身的不断探索从原有的知识中发展出新的知识点。比如说:在推导sin(a+b)=sinacosb+cosasinb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原有的知识继而推导出(a+b)/2与(a-b)/2。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课程,不只是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体系,还应该特别关注学生是通过何种方式来获取知识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应该是关注学生获取结果的过程,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不断探索找到新的知识点。学生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结构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知识是日积月累的,不是一时之间就可以积聚而来的,当代心理学家古宁汉提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不是把外界的知识硬搬到记忆中,而是通过对原有知识的不断探索,以得到更多的知识理论。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建构主义教育者建议改革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把理论知识逐渐转换成更多的实践活动,要尽量体现出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多样性,全面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进而促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参与新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和学生既是教学的主体,也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看法都大一样,对待解决问题也有自身独特的解决方法。因此,相关人员特别强调学习活动不单单只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通过他人的互动过程。只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交流,才能促使教师与学生发觉自身不足之处,并不断改正自身缺点,以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习者和教师共同进步。建构主义者认为传统的师生关系,并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的身份应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上,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不能把自我观点和看法强行灌输给学生,比如,在分析课文时,教师问:同学们,冬天和春天的树有什么不同呢?甲同学回答:冬天的树叶子全掉光了,春天来了叶子又长出来了。教师忙点头道:该同学观察非常仔细。教师点了点乙同学,该同学说:四川冬天的树不掉树叶,反倒是夏天的树掉树叶。教师说:这是你的个人看法我不同意。上述教师的做法并不可取,教师必须要知道答案不是唯一的,教师应该在学生遇到的问题时及时给予有效指导,给学生提出实质性的建议,要让同学独立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4.学生是学校课程和教学的中心。

课程与教学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的专业人才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但是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可以进行自我发展和进步的个体,若教师只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是不可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型人才的。因此,建构主义者建议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视学生为学校课程和教学的中心,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学习内容。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高等教学改革的启示。

1.教师必须要转换教育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国外的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国内教师的支持与应用。部分中小学教师正尝试着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比如“满堂灌”“只注重学生成绩而不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学生前进的脚步。要想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学校就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构建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建构过程,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优秀学生。

2.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实用性。

课程内容的编制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进程和教学效果,还会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为了加快我国高等教学改革的脚步,相关人员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所联系,同时还应该满足学生的各个需求,全方面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出新的知识,充分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三

队列队形既是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又是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完成特定任务的教学手段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的队列队形教学,更可作为师范生技能培养的手段。能加强学生政浩思想和优良品德教育.船增强学生体质.能锻炼学生的体型和体态,船提高学生队列操练和口令指挥能力,作为一项实用体育技能。便于学生将来成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有较强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如何在教学中通过旨理有效的教法手段使学生全面掌握队列队形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是提高队列队形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采用教学经验总结法、访问调查法、文献资料研究法进行研究。

队列队形练习的基本术语是:

1、原地队列操练瑟指挥方法,如立正看齐,报数,向壶、右、后转等。

2、行进队列操练及指挥方法、如各种步法瑟其互换,行进问各种转法等。

3、队形变换及指挥方法,如一(路)变二列(路)瑟还原等。

1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强化专业思想高等师范院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不能便是谭的组织形式.必须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紧密联系,要求学生一切行动昕指挥,不怕苦、不怕累.坚决执行命夸,服从组调动,严肃认真、精种振作、思想集中.互帮互学、关心巢体,保持队伍整齐、肃静.自觉遵守队列纪律.体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作风和师范生的精神风貌。通过严格、全面、有针对性的n^列队形教学,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强化专业思想.培养符台将来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

2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判断方位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平衡感、节奏感和协调性造都有助干学生上好体育谭.有助干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4通过卧剜队形练习中的指挥能力锻炼.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胆量,克服羞涩心理,敢于指挥全班同学进行队列操练,不断体会,运用正确的发音方法、自信而有力的声调、准确的站位和身体姿志,提高指挥技巧,为将来成为—_名教师特剐是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括动时,有较强的能力指挥队伍,树立威信。

1.突出教材的思想性。队列队形练习车身有很强的思想性,根据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中充分发掘和利用队列队形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梢神,培养学生的革命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作风。

3.个体与集体的统一性。队列队形练习要求每个操练者动作标准、规范,这样才能保证集体动作的整齐划一。个体动作准确是集体动作整齐的前提,集体动作整齐是个体动作准确的体现教学中既强调个体动作的准确,又强调集体操练的协同一致.飙而提高学生队列队形的学习质量。

4.教学内容的多功能性。队列队形教学的每一内容都包含了多种教材的固索.如“立正”的教学,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反应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可培养学生动作操练能力和口令指挥能力.体现了教学内吝的多功能特点。

5.教学效果的.可比性。队列队形的教学效果可通过提问抽查、示范表演、考棱等形式进行比较,既可比较操练效果,也可比较指挥效果,既可对学生单独比较,也可按横排、纵队、全班进行比较。通过多种开式的操练比较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四、队列队形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严格要求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学生往往对队列队形练习不重视,觉得既辛苦叉枯燥,这就要求教师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去,适时运用袁扬与批评,联乐队列融形练习对将采工作实践的积极意义,提高学生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分解动作练习和完整动作练习台理进行,细致、简洁、正确讲解动作的技术要领.对容易出现错误的技术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博学生的动作操练更规范准确。

五、队列队形教学的基本形式。

1把队列队形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安排在不同学期不同课次进行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卧列队形练习的基率术语、操练方洼、指挥技巧等。

2课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的集体操练、分组操练、一对一操练.有分有台,教师巡棍学生练习情况井予以辅导,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操练能力和指挥能力。

3通过提问抽查、示范表演、考核评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课中集队、项目轮换等队伍调动形式强化学生队列队形练习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动作规范性。

六、队列队形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操练和指挥的能力,动作标准、口令准确、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随便。要做学生的学习榜样。

2思想教育措施要得力。队列队形的教学要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有效的方法、得力的措旖、结合学生实际。提高学生对队列队形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3队列队形的教学不能搞形式.技术的各细节要讲解清楚.匣复练习,努力提高学习的操练能力和指挥能力。

4不良的气候环境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时机组织学生在酷暑、严寒、风雨中进行适量的练习.能有救地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队列队形的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时期台格师范生的需要。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标准、严要求,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队列队形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把队列队形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四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离不开数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也已发展到不懂数学的人望尘莫及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新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应当掌握一些高等数学知识。

据了解有些高校至今连文科高等数学选修课也没有开,究其原因,有些是对开设高等数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够;有些是感到现有的教学总课时已经很多,不好再增加一门课;有些是数学教师人手不足,也有些数学老师不愿意给文科学生讲课,认为不好教,或者认为内容浅没意思;还有些则是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其实,上述问题只要足够重视,认真研究,并不难找到解决办法。

二、文科高等数学应当将传授数学知识和揭示数学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文科类大学生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什么?究竟应当介绍哪些内容?对此尚有不同的看法。目前也没有比较认可的、通用的教学大纲,合用的教材也不多。前些年出版的文科高等数学教材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介绍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一元微积分、概率统计初步和线性代数初步,并在每章最后附了一个历史注记,但这些注记的内容比较专业,初学高等数学的学生很难看懂,更难理解;另一类按作者所说,是近现代数学的“导游”,分专题介绍了数论、解析几何、微积分、组合数学、线性代数、线性规划、概率统计、图论、数理逻辑、模糊数学的知识,有的还介绍了数学模型、数学结构、复杂科学、数学实验技术等。这些教材涉及了很多数学分支,面太宽,每个专题的介绍也只能一带而过,教师难教,学生也难学;还有一类是侧重于介绍数学文化,虽然内容相当精彩,但对数学知识的介绍比较零散,对于没有学过高等数学的文科大学生来说,不能达到比较系统地学一点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很难真正理解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

作为面向全体文科类大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的高等数学,既要介绍高等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又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尽可能使学生对近现代数学的概貌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并着力揭示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这样才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传授知识和揭示实质二者不可偏废。

因此,所介绍的应当是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高等数学知识,首先应当介绍研究确定性现象的一元微积分和研究随机现象的概率统计初步。在此基础上,再比较简要、系统地介绍一点数学发展史,介绍一些经典数学问题、传统数学分支和当代数学科学的发展,通过史实与例证来揭示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思想方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等。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学生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学到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又了解到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既受到形式逻辑和抽象思维的训练,又受到辩证思维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使得学生在今后的一生中,即使把许多具体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忘掉了,但数学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仍然在帮助他,指导他工作、学习和生活。

三、对文科学生讲授数学必须更加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

数学老师习惯于严格、严密的论证,推导,而对直观、直觉往往重视不够,有些老师甚至认为不严格证明就不算数学课。其实,“数学课”与“数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数学课应当把数学成果的科学形态转化为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和不同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恰当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文科学生讲高等数学,更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扬其形象思维之长,补其逻辑思维之短;扬其阅读能力之长,补其运算能力之短。

对一般的文科大学生来说,应当尽可能地降低严格论证的要求,而侧重于介绍已有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学会运用。所谓“尽可能地降低”,并不是“取消”,而是:一要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例如微分中值定理、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的严格证明可以代之以直观的说明);二是对一些特别重要、并不显然、而又不难证明的命题,应当给出严格的证明(如微积分学基本定理,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公式等),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三是有些内容只需要学生知道是这么回事,并不要求他们完全掌握并能运用(如极限的定义、定义;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等)。

针对文科学生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语言更要注意生动形象,举例时注意结合他们的专业,适时地插入一点文学、语言学、经济学、美术学、音乐学、影视艺术等方面的例子,插入一点数学家的故事,插入一些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有关的事例,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可启发他们如何去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要特别注意向学生揭示高等数学中变与不变、有限与无限、部分与整体、确定与随机之间的矛盾,以及矛盾转化的条件和途径。

必要的课外作业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学得不好的同学大都平时不能认真地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检查自己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最好办法,也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流。因此,学生作业我都是亲自批改,并把作业中的问题记录下来,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讲评,对个别错误多或态度差的同学则当面谈。

四、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搞好文科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

文科《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既能及时反映高等数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又能贴近日常生活;要能够自然地引入数学基本概念,展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要能够保持特有的数学特征列举出与文科专业相关的、有价值的实例;要注重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及其形成过程,通过对数学内容的辩证分析、典型数学史料的穿插融会,介绍数学与逻辑、哲学、教育、文化、数学家品质与业绩,渗透数学的人文精神。教学内容除微积分外,还可以有数学史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线性规划、数学方法论、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等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的基础课内容。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善于使用网络、多媒体进行教学与管理,善于应用网络课件、授课录像,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和改革。

在大学文科教学改革中,高等数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开好这门课,是一个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给予关注的课题。我们希望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给予关心和帮助。也希望高校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把文科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广泛地开展起来。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五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路径分析,逐渐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为了有效的完善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模式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探究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路径,并将其有效的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更加有利于地方本科高校全面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方案,对于实现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专业发展目标,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本科高校经济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学教学内容陈旧。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地方本科高校经济学教学内容陈旧,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也导致学生的专业学习效率较低,这一问题逐渐引起高校管理层的关注。经济学专业的课程,相对于其他专业的理论知识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只有全面的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知识,才能更好的深入学习经济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经济学教学内容陈旧,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经济学专业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难以提高自身的专业学习能力。

(二)经济学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经济学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也是地方本科高校经济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经济学专业素养,重视这一教学问题非常关键。经济学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导致经济学专业课程开展的效率较低,专业教学活动无法吸引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会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对于高校实现培养学生的教育目标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工作中,应充分关注经济学教学方法相对落后这一问题。

(三)培育的人才不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一直以来,培育的人才不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都是地方本科高校经济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之一。培育的人才不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开设与组织的教学活动,没有真正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导致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无法有效的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因此,高校在开展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应重视培育的人才不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这一教学问题。

二、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路径。

(一)构建同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在高校经济学专业的教学中,构建同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是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路径之一,也是完善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础。为了全面的发展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路径的优势,积极地优化组织工作方案,才能为经济学专业课程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构建同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体系这一路径,并将其切实的.应用到具体方案中,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

(二)适应市场需求,改进教材与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的提高经济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在开展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地考察市场经济的发展,确保改革工作可以适应市场需求,改进教材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效的提高经济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因此,在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中,应重视适应市场需求,改进教材与教学方法这一发展路径。

(三)构建相对合理的教学考评制度。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构建相对合理的教学考评制度,也是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路径之一。如何针对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需求,探究有效的方案方案,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构建相对合理的教学考评制度,建立健全改革发展的机制,才能全面的促进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通过实施有效的考评制度,可以切实提升当前教育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路径探究,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针对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的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发展方案,可以有效的促进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方案的实施,并达到一定的发展目标。此外,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路径的确定与实施,也是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重视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转型中经济学改革路径,改进教学方案,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2]李金芝.新世纪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转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六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论文关键词:文学理论;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风骚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作出这样的规划:可在一、二年级之间开设文学概论的专业基础课,为学生提供本专业的初步理论;在三年级重点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文本解读”或“文学批评实践”等专业必选课或专业限选课,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在四年级则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开设中国古典美学、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大众文化研究以及各种相关文化现象的专题研究等选修课程,更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论素养及阐释各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的能力。在选修课程的开设问题上,不一定规定具体的课程,而应在考虑学校的师资条件、学生本身的兴趣、需要的基础上作出安排。

针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中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现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就其巫待解决的问题而言,一方面,它需要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应充分注意到文学理论学科的实践性特色,开设相应的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出对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理论剖析的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

-->。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七

·继续教育教学设计中的五个关注。

·开启职高语文教学的新思路。

·教代会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高校教代会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若干思考。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体会。

·在职培训结业论文:农村中小学师资及培训现状。

·播音主持艺术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播音主持专业声音艺术的理论与实践。

·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八

我国艺术类专业的办学大都历史较为久远,改革开放之后得到迅猛发展。但随着时间推移,当代市场经济发展更为迅速,某些高校的教育实际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跟世界的距离越拉越远。各艺术类高校在长久的教学实际中均有对专业的侧重以及教学方法、投资方面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新的教育模式探索时应当首先分析各个艺术类专业的差别,结合各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当今市场经济的需求,独立地去进行教育模式发展方向探索。例如,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因此各高校应当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将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进行整合,重点要加强两专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交流,寻找共同点和差异点,探究其本质的联系,将两个专业优势互补,消除各自发展的盲目状态,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提升。

2.以人为本,改革旧有教育理念。

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品德的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通病,这个现象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中更加明显。因此艺术类高校在教育改革方面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中,要实事求是,不能够背离艺术精神的本质,更应当强调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尤其是注重呵护学生在追求艺术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身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够仅仅因为学生富有个性而对他们存在抵触心理,我们更应当看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艺术的殿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个性优势。教师在日常管理中不可采用打压政策,而应当鼓励学生探索自身所从事的专业本质,鼓励其加强艺术实践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充分运用奖励政策来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总之,艺术没有界限,艺术的本质是热爱生活,新的教学理念也应当以人为本,充分结合艺术的本质来培养学生,使得学生在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强烈的自信心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3.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

旧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往往侧重于对艺术类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如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其实如果想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艺术类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必不可少。在教学实际中,应当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透过马克思主义来感悟生活、看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应当抓好人文素质教育,即相对于专业技术而言的一种人文科学教育活动,例如语文、英语、历史等等相关知识。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全面的认识世界、感悟世界,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影响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结合相关人文知识形成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处世哲学、以及思维方式等等,最终达到受教者不仅仅为了生存学习艺术,而是为了生活而学习艺术的目的。

4.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艺术重在感性的认知,认知水平与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息息相关,从艺术的本质来说,思想德行是塑造艺术家灵魂的基石,因此良好的品德行操是艺术展业学生的必需品,所以学校更应当更要注重加强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铸建德、行艺术的双丰碑。新的教育模式要求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应当重视艺术生参与公益活动和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义务劳动、进行爱心捐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强其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心。

二、结语。

当代教育使教育不断走向国际化、科学化。艺术类高校教育改革也应当不断贴近世界发展形式、符合学生的个性实际。学校应当反思自身发展情况,革除旧有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帮助学生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长、越走越宽。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九

所谓音乐审美,简单来说就是鉴赏音乐,感受音乐中蕴藏的内涵和真谛。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李斯特曾经说过:“音乐可以称作是人类的万能语言,人的感情用这种语言能够向任何心灵说话和被一切人所理解。”只有在真正的鉴赏中才会发现音乐的真谛。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与认知。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审美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听觉享受和音乐的外在形式,更应该重视学生内心对音乐的共鸣与认同,产生审美愉悦。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念,进而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高校开展音乐审美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缓。

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与教育制度的完善,音乐审美教育得到了部分高校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仍存在些许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对音乐审美教育的意识比较薄弱。

一些地区高校的音乐教育观念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把音乐的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讲述,把音乐教学简单地看作是一门学习乐谱、唱歌、传授音乐技能和技巧的娱乐性课程,而忽略了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这种落后的片面的思想与现在倡导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不适应,阻碍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资源短缺,无法全面开展审美教育。

由于部分高校不重视音乐审美教育,仅把其看成是一种调节性质的课程,所能安排的教师资源缺乏,甚至已有的一些老师的音乐素养已经与现在音乐审美教育脱轨,专业知识不足,无法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先进的音乐审美教育,致使无法全面开展音乐审美教育。

(三)学生对于审美教育缺乏认识与兴趣。

音乐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然而这些学生对音乐审美教育缺乏认识,从而没有形成对音乐审美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引领,即使拥有最好的教学资源,审美教育也难以开展。学生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师灌生受”的教学模式,同时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对于音乐审美的理解,使他们仅有的兴趣也埋没了。

针对以上提到的不足,为提高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主要的策略如下:

(一)深化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从根本思想上重视审美教育。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十

论文摘要:创业教育应包括树立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精神、培养创业能力、培育创业品质和掌握创业知识五个方面的内容。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师资队伍、教育环境、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丰富实践活动;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创业教育的环境氛围;建立多角度的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论文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内容问题对策。

一、创业教育的内容。

创业教育的内容应使受教育者明确所应掌握的创业知识和应具备的创业能力,为个体创业指明了方向,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大部分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树立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过程中对个体起推动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兴趣、创业动力、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创业世界观、创业人生观、创业价值观、责任感等。创业意识对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起着支配作用,规定了其态度的方向和行为的力度,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意识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突破思想的束缚,变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积极主动去创业。

2.激发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积极探索、敢于创新、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开展创业精神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真抓实干、承担责任等优良品质。上述品质往往是决定个体创业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创业教育中我们要使受教育者形成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创业精神,使他们坚定创业的理念,不断完善个人的精神追求。

3.培养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业者创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包括记忆力、创造力、想象力、注意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能力等。创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劳动,它要求创业者要具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在智力因素方面,可以通过开展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让学生掌握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非智力因素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勇于创新、不畏挫折、艰苦创业、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能力,上述能力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才能获得。因此,在传授创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4.培育创业品质。

创业品质包括独立性、勇气、毅力、坚韧性、适应性、责任感、道德感、信用、乐观、缜密性、合作性等。良好的创业品质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创业品质培育的过程中,应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创业心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顽强拼搏的意志、锲而不舍的毅力、缜密思维的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团队合作的能力和不畏困难、勇于竞争和创新的精神等。

5.掌握创业知识。

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创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综合性知识等。在向他们传授创业知识的过程中,应使他们认识到创业知识对于创业的重要性,从而通过学习掌握创业技巧、创业法律法规、风险投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公共关系、保险等必备的创业知识,为创业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同时,通过分析创业案例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使他们从中汲取创业成功的经验,总结创业失败的教训,避免走弯路。

二、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不完善。

(1)课程内容单一。

当前,高等农业院校的创业课程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脱离社会实践,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相对于其他课程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常常将原本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创业教育,变成了课堂上枯燥的知识填充。同时,许多高等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与其自身在农业及相关产业中的优势没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导致学生无法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

(2)缺乏创业教材。

目前,我国尚缺少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的创业教育教材。很多高等农业院校单纯将原先管理类课程教材“改头换面”作为创业教育课程教材,没有结合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特点自编教材或讲义。如一门类似创业管理的课程,往往是从高校的企业管理类课程“搬过来”的,用原恒基伟业副总经理范坤芳的话来讲,从这样的创业课堂上传递出来的更多的是如ibm、惠普等大企业“兵团式”的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而事实上大学生创业主要集中在小企业。因此,创业课程应围绕“如何创办你的小企业”开设,讲小企业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壮大之道。

(3)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脱离。

据调查,除少数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外,绝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对有关创业教育的研究内容、方法、特点及其规律知之甚少。一些高等农业院校的创业课程仍停留在对创业设计竞赛的指导和毕业末期的就业指导层面上,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行性和长期性。创业教育课程没有融入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相脱离,仿佛游离于“正规教育”之外,成为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另外,由于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使学生失去了自身专业优势这一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业教育绝不能脱离学科专业教育而孤立地存在,应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2.创业教育方法单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3.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创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相对较高。要求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任课教师大多是由辅导员、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学生就业工作指导教师或思政课教师等兼任,尚缺少一支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尤其是有创业经验、创业经历的专职教师队伍。很多教师对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尚不了解,只能纸上谈兵,难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许多教师对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特点、规律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难以满足创业教育的需求。

4.缺乏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活动计划》指出,“应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重要途径。目前,各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表面上看起来开展得很红火,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活动大多停留在各种简单社团文化活动的层面上。部分学校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大等问题,致使创业教育缺乏浓厚的氛围和良好的环境。另外,我国尚缺少鼓励个人勇于承担风险的文化氛围,多数大学生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同时农业相关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歧视,农业院校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农业及相关行业的创业,导致他们的专长无法在创业过程中得到发挥,抑制了学生的创业激情。

5.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缺少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对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反馈,便于及时解决和纠正,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构建具有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三、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对策。

1.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系统化。

第一,开设基础类创业课程。向学生介绍一些创业基本常识,如市场动向的分析、创业目标的制定、创业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创业团队的组建等,使学生掌握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为他们日后创业奠定基础。第二,开设专业类课程。针对创业活动中所需的专业知识设置课程内容,如生产经营、市场销售、日常管理、创业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通过开展系统的专业化的创业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第三,开设特色类课程。应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特点,开设一些具有特色的农业类创业技能课。

(2)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的特点选用精品教材。

在创业教材的选择上可以使用国外教材,或国家级和省级精品教材。同时,应将农业科学上的最新成果补充进去,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材。创业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的变化必然引起创业教育内容的变化,教材内容自然也要相应发生变化,以便使创业教育课程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创业教育课程的重要价值,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业素质。

(3)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创业教育内容。

应结合专业课教学,采取渗透、强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在各学科教学中应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创业意识的树立、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品质的培育等。对于高等农业类院校而言,专业教师应在现有课程基础上,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和生产的实际,挖掘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总结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改革教育方法,丰富实践活动。

(1)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能在大学这段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地学到更多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首先,理论知识的讲解应结合农业相关科研课题、项目等进行,并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其次,转变教育的方式。由以前只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培训向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系统正规的'创业教育转变,由短期某阶段的教育向长期的全程式教育转变,由简单的培训、选修课向开设公共必修课转变。第三,改变教育的方法。可以组织开展专业人士讲座、成功案例研究、模拟创业、创业话题辩论等研究型学习讨论活动。”

(2)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与具体的创业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检验理论知识,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综合创业素质,而且还可以在实践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总结经验,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创业综合素质。应支持学生组建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团体,设立创业指导中心,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服务,开展创业竞赛、模拟创办公司等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应与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暑期深入企业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更多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使学生在成为认识主体的同时,真正成为实践和创造的主体。

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第一,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此应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建立一只高素质多元化的师资队伍。第二,高等农业院校应注重打造高素质多元化的师资团队。高素质的创业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创业理论知识、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等。除此之外,还应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在注重选拔优秀的专业教师的同时,还应聘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由他们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经验,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学生指明创业的方向。第三,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作用,使其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

4.营造创业教育的环境氛围。

(1)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创新创业精神需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孕育而成,而我国恰恰缺乏这种鼓励个人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高等农业院校应加强创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电视、广播、海报、校报、橱窗、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创业文化、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宣传,同时重点宣传高等农业院校特别是本校的创业成功案例,营造勇于创新、敢于冒险、乐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如创业成功企业家的现身演说、创业文化论坛、创业主题竞赛、农业创业项目分析预测评估等,让学生认识到创业成功是可能的,使他们懂得创业对于个人、学校、社会的重要意义,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2)优化创业服务环境。

优化创业服务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农业院校应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机构,系统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做好专业的创业指导,协调各方面关系为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资金是制约学生创业的一大难题,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制定一些创业优惠政策,联合校友、爱心人士、企业、地方政府等共同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由大学生先提交合理的创业项目,经学校相关评审通过后,可申请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另外,还可以联合企业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学生创业的实验平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

5.建立多角度的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创业教育目标的确立为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方式和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5]。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评价机制的建立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确保创业教育能够正常、有序、合理的开展。在我国,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创业教育的评价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所以,应从在校生、毕业生、教师、其他学校、企业家、专家、广大群众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评价,以促进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十一

[论文摘要]学生评教已经成为高校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在分析目前学生评教发展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学生评教进行再定位,初步构建学生评教体系,旨在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高校陆续开展大学生评教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同时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但对学生评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可行性、信度与效度以及有效性等方面,在学生评教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甚少。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不断变化,学生评教已经成为高校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教师作为变革的因素,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教师是改革不可缺少的力量,同时也来自变革的时代迫使教师自身已经成为改革的对象。因此,合理构建学生评教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有重要的作用。

一、学生评教的发展变化。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树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决定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开展学生评教也就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和管理部门获取改进教学及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信息的重要来源。

1.学生评教的功能由甄别、选拔、评优向重视发展转化。在学生评教开展初期,一些高校简单地把学生评教作为利用学生管理教师的方式和手段,评教结果被直接运用到教师的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以及奖金发放上,使教师产生了紧张、忧虑的心理,以至于教师“为评价而教学”。这种评教方法不能使学生评教很好地发挥其作为师生交流桥梁的作用。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高校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高校教育理念的发展对学生评教的功能提出挑战。学生评教不只是进行甄别、选拔、评优,更重要德是为了促进教学发展。

2.评教指标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关注学科和课程的差异。目前,一些高校使用同一评教指标来评价所有科目的教师,不分学科类型,不顾课程性质的不同。由于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其教学方式就有所区别,不可能运用同一指标去进行评价,用同一指标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使评教失去了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影响评价效度。因此,在评价指标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各学科之间、各类课程之间的不同。比如,某高校学生评教的指标中有一项是“教师上课时是否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是否幽默生动”,这项指标对于文科或艺术类学科的评教适用,但对于理工科的评教并不合适。又如,“教师上课时是否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手段)”这一指标,对于理工科或艺术类学科的评教适用,但对于人文学科的评教就不太适合了。

3.评价主体和被评价主体由被动接受评价向主动参与评价转变,注重评价主体和被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在传统的评价中,评价指标是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拟定的,虽然参考了其他高校的经验和相关专家的意见,但学生和教师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扮演着被管理者的角色,他们在评教中的心理状况、情感因素、体验和收获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和关注,造成师生对评教的积极性都不高,有时只是“例行公事”地参与。

美国学者e.古巴和y.s.林肯在《第四代教育评价》中认为:“评价应当是参与评价的所有特别是评价者与其对象交互作用,共同构建统一观点的过程。”因此,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应多考虑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加强他们之间的互动,并使他们参与指标体系的设计。师生双方在制定评教指标体系的过程中相互沟通,增进了解和理解,使评教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帮助教师接纳和认同评教结果,促进其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评教重心由重终结性评价转变为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评教的方式概括起来有两种,即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发生后对教学效果的判断,重在鉴定;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尚在进行和发展中的教学活动进行的价值判断,以调节教学活动过程,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重在发展。

目前,高校学生评教主要采取终结性评价的方式,终结性评价会导致教师只重结论,忽视教学过程,不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究,促使部分教师为了获得在学生评教中的高分,有意识地放松对学生的要求,降低标准来迎合学生,导致师生关系庸俗化,使教学变得急功近利。这与“开展教学评估、提高教学质量”的评教初衷和主旨相悖。因此,随着学生评教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校开始更多地关注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教学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教学发展的过程,及时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评教促进教师发展、教学发展的功能才会真正体现出来。注重教学过程,将评价重心向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转变,是学生评教发展的显著特点。

二、高校学生评教体系的构建。

1.确立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大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开展学生评教工作首先要让教师明白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使他们认识到开展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认真、充分的准备,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向学生进行公布,让学生对教与学有一定的认识,以使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评教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就有必要对教学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同时,还要根据教育目标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规范,使他们明确在高校学习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自觉学习。

2.确定评价目标,明确评价内容。明确的评价目标是有效开展学生评教活动的关键。评价内容是评价目标的具体化。一般来说,学生评教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学习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课程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是课程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师生教与学的重要依据。

发展目标主要指教师在课程的情感态度、教学方法与技能、教学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监控目标是指教学管理者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适时调控,对评价对象自我实现需要的动机、行动进行调控的行为控制。

评价内容是进行学生评教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如何设计评价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评教工作的实际效果。依据教师教学质量标准、学生学习行为规范以及评价目标,学生评教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行为特征、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行为特征三个方面。

教师教学行为特征包括教学热情、课程组织、教学方法、知识宽度、师生和谐、教学互动、教学评价等。

教学效果主要指教书育人的效果。

学生学习行为特征包括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人际互动、学习能力、教学内容的领会与掌握、教学评价等。

3.确定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工具,合理进行评教。学生评教的实施阶段是评教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与关键。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的确定是在评教的设计准备阶段应做的重要工作。从国内外高校学生评教的情况来看,评教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操作简便,易于了解教学的真实情况,也便于进行量化统计与分析。

问卷分为两种:一种是形成性评价问卷,一种是终结性评价问卷,两者的内容有同有异。形成性评价问卷主要是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学热情、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互动等方面进行评价,检查教与学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中某些不适的环节,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终结性评价问卷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综合评价。以判断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以便为作出各种决策提供教学上的依据。

确定评价方法后,设计和采用先进的评价工具是开展学生评教和进行评教信息统计与测量、收集反馈信息的有效保证。由于校园网的迅速发展,网上评教已成为高校学生评教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网上评教系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操作和管理。

4.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真正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反馈是学生评教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评教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证明和甄别,而是改进和发展,而改进和发展的前提是收集并分析反馈信息,从而找出问题并及时改正。因此,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有利于更好地达到评教目的。

在给教师反馈评教结果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和权利,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既要考虑共性,也要考虑个性。真正做到“管”和“理”调协并重,理顺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教师真正认识到评教的目的,这样才能调动广大教师努力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学生和教师都是评教主体中的一员,评教结果还应该反馈给学生,使他们明确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办法,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这种反馈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督促教师改进教学;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对教师的评价予以反思,为学生下一次评教的公正性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教的积极性。

信息反馈还应注意时效性,及时准确地将信息反馈给教师和学生,有助于及时改进教与学,同时有助于教学管理人员及时和有针对性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控。

评价(评估)是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中心工作。学生评教已成为高校各项评估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课程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的中心工作。学校通过学生评教,一方面对教学活动是否达到课程教学目标作出一定的判断;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的信息,从而使反馈和调控得以进行,促进教学改进。

学生评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我国高校采用,经历了学生评教的可行性、可信性、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随着学生评教逐步占据教师课程教学活动评价的主导地位,高校将更多地集中于构建学生评教体系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评教活动能更加规范、科学地开展,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邦汉.美国“前卫”高校学生评价教师及所授课程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9).

[2]刘华.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j].江苏大学学报,(1).

[3]刘鸿亮.“高校教师授课的满意度”以学生评价为第一的哲学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4(5).

[4]孔羽,方耀楣,张希胜.中美高校教师本科教学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11).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十二

高职数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专业教育的依附性。数学教师必须按专业的要求开展教学,讲授什么全凭专业需要决定,这使我们的教学很被动。加上对专业知识结构特点的不熟悉,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而难顾及专业的需求。另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必然要突出专业要求,尽管考虑到了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但不熟悉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规律,提出的要求难免会给数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不便。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数学教学与专业的脱轨现象,它会导致彼此不自觉地强调本学科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而忽略对方,使双方本应有机地结合的良好愿望难以实现,并因此影响到学生的有效学习。

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应在尽量不破坏数学自身系统性的前提下,突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时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服务,把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根本目标。因此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把过去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造,按照专业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分专业按需要选择微分方程,级数,积分变换,矩阵,概率等内容,直接选取专业课程相关内容,实现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在教学深度的把握上,以够用为原则。强调知识应用性和使用价值,尽量避开定理的逻辑推理过程,侧重讲解其使用意义。

2.2教学方法改革。

(1)帮助学生了解学说的背景和思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可以首先通过实际背景和具体应用的实例了解,例如通过研究增长率,膨胀率,效率。速度,加速度等引入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经历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知道导数实际就是瞬时变化率。通过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思想及其内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导数的背景和思想。再比如傅立叶级数,我们可以从矩形脉冲信号,钟型脉冲信号等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为例,强调其在非周期信号频谱分析中的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

(2)以数学实验辅助教学。

高等数学的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直观的几何图片体现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我们可以利用mathematica辏件绘制空间曲面,演示傅立叶级数的生成等等。通过数学实验,不仅能给学生一种金新的感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展数学实验课。不仅仅是一种演示,更是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学生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成自主的探索知识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能体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降低理论深度,精简理论推导。

高职数学主要是以应用为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必对理论推导。证明要求过高,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降低理论深度,对于过分繁琐抽象的.理论和推导证明要进行精简,对于定义的描述可降低严密定义的要求,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强调定理的条件,结论,借助几何图形或者数量关系等手段加以说明。

3高职数学考核形式的研究与探索。

我们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这种考核形式使得学生反复机械地做大量的练习,这钟考核形式并不能真正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必须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

数学评价机制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全面考试观”,我们既要解决“考什么”的问题,又要解决“如何考”的方式问题,在考核的内容方面,不仅要体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而且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考试的方式,形式上可以是灵活多变的,如开卷,口试,论文与答辩等形式,我们也可以借鉴数学建模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组队,让学生体会实践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抽象。简化,假设,引进变量等处理过程后,将实际问职用数学方式表达,将各种知识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桉的体制等各方面不断地进行完善,我们的数学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十三

摘要:电磁学是普通物理学课程中的一部分,是重要的基础课之一。

是高职院校课程组成中的重要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学中存在太多的问题,阻碍高职院校中电磁学教学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电磁学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方法,改革电磁学的教学,收到明显的效果。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各类技术人才成为各个企业的“抢手货”。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高职教育,再加上职业技术人才的紧缺,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张,许多在高考中没有选择物理的理科考生和文科考生,也在这样的形式下,到了高职院校的应用电子专业。

而这些进入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学习过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的物理电磁学内容,或学得很不好。

这样,学生学习电磁学课程时没有基础,或基础很差,就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如,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思路,不知从哪里着手开始思考;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解决的能力不够;还有很多学生,由于学习不认真,学校硬件设施不足,没有经常性开展实验教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亲自参与物理实验的机会不多,缺乏基本实验操作知识,实验操作技能,能力较差。

电磁学是高职院校中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课程体现“一强四多”的特点:“一强”是理论性较强,“四多”是指概念多,原理多,定律多,高等数学知识用的多。

针对以上分析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电磁学课程中的问题,以及电磁学课程的特点,我们在电磁学课程教学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电磁学课程教学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收效显著。

1降低课程理论要求、简化推导过程。

就目前而言,专供高职院校选用的电磁学教材比较少,大学物理电磁书方面的教材倒是较多,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大都是本科教材,难度高,内容多,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就根本不适用,因此,我们也只能尽量选择适合高职学生实际的教材。

并在电磁学课程教学中,尽量做到降低课程理论要求,简化电磁学教材中涉及高等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

高职学生本来就是高考中成绩较为一般的学生,与高考拨尖的理工科本科生基本没有可比性,他们在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上非常薄弱,因此学校在应用电子专业上,只排了一个学期的高等数学课,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导数、一元函数微积分等基本的知识。

不过,高职的学生又不进行科学研究,也没必要学习多元函数微积分,微分法、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相关知识。

高职院校的性质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电磁学的目的是应用,会用这些公式解决生活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的工作奠定基础,就根本没有必要对电磁学有关定理的数学公式了解得一清二楚,没有必要对其中的来龙去脉象搞得明明白白。

2突出高职教育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是精英式的人才,不是科研型的人才,我们不需要他们精、深、尖,只需要他们熟、通、广。

培养出来的是有一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企业、公司等生产一线的技能熟练应用型人才。

因此,对于应用电子专业学生的课程讲授,技能培训,就需要结合学生具体的专业实际,改革现有教材的教学内容,突出高职教育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我们就结合相关理论向学生介绍了与工程技术、与现代科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如静电的危害、静电的防治与清除、电磁辐射污染的产生与危害、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治、超导技术原理及应用、新能源电池的原理与运用和磁悬浮列车等方面的内容。

3变单一的“填鸭式”为现代多种教学方法。

高职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与本科生相比,在知识接受能力上有较大差距,他们早就厌倦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给学生的感觉是在被动接受知识,不仅调动不了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还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抵触情绪,这样的结果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却感觉枯燥无味,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与激情。

基于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启发式”、“提问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乐于表现自己。

这样就变被动地要我学为学生主动的我要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吸收新知识。

4营造创造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

电磁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电磁学理论知识,掌握电磁学技能,还要定期开展课堂讨论,营造创造性学习环境,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对电磁学知识点不能讲得太深讲得太透,要在教学中留有空白,突出重点,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教师可以全面系统地深入研究电磁学整个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拟定适合学生思考的讨论题目,当然这些讨论的题目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提出,让学生自行质疑,自主解决。

总的来说,由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在学习电磁学课程中遇到较多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的电磁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积极创新,让这门应用广泛、作用巨大、科技含量高的电磁学课程,发挥活力,放出光彩,只有积极的实践与探索,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3]j,s布鲁纳,教育过程[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十四

摘要:高校工作人员由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组成。分析各类人员的工作特点和考核模式,对如何平衡各类人员绩效工资水平进行探讨。

关键词:各类人员;绩效工资;实施模式。

一、高校人员结构。

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三项基本职能。由于历史原因,高校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逐步规范,人员结构形成以教师为主体、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保持适当的比例。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教育厅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陕教人[2007]12号)文件规定:高校的人员构成由三类构成: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高校人员总数的比例不小于70%,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占高校人员总数的比例不超过30%,专业技术人员无疑是高校的核心人才,但其他岗位人员也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岗位人员在学校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随着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由学校自主决定的绩效工资在职工收入中所占比例逐步增大,绩效工资所占比例达到70%左右,学校中各类人员收入分配中的矛盾也逐步显现出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人员的岗位类型、工作特点等因素出发,采取区别对待、分类解决的方法,建立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二、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考核模式。

(一)专业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在学校中主要是教学科研人员,他们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是知识密集型的脑力劳动。首先,教师的职能是教书育人,主要任务有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实验和实习、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工作,一般以课堂教学工作量作为专业技术岗位的计量单位;其次,高校教师还是学术研究人员,为了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在课堂教学、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以及为社会服务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需要进行专业领域内的科学研究。

专业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按其工作特点分两种类型考核。教书育人工作,从数量上统计比较容易,但从质量方面进行考核评定则比较复杂,一般通过教务处检查、教学专家听课、学生满意度调查等办法确定;对科研成果的认定,按项目的类别和层次进行统计,类别分为科技项目、科技成果、学术论文、专利、软件、着作等;层次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根据不同的类别和层次计算科研工作量。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既要考虑工作数量,又要考虑工作质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

(二)管理岗位。高校管理岗位在学校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明确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并推动计划的实施。同时,承担学校日常行政管理及服务工作,为学校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由于管理岗位工作内容繁杂,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数量无法准确量化,各岗位之间的工作绩效往往不具有可比性。管理人员按服务对象分为学校机关管理人员和院系管理人员。学校机关管理人员,应根据岗位职责大小、工作能力和在岗状况,最后来确定考核结果。对于院系管理人员,为了与院系教师保持相对的平衡,一般将他们的工作量通过一定的方法折算为课时,按课时计算工作量。

(三)工勤技能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是高校的保障力量,为教职工的教学、办公、生活提供了必需的物质、生活保障。同管理人员工作相类似,工勤技能人员的工作无法量化计算,根据工作职责、技术等级能力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等进行考察。

三、正确处理各类岗位人员之间绩效工资水平关系。

高校的'发展是各类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是学校有机的组成部分,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作用,才能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一)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岗位人员工作绩效,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尝试和鼓励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效率优先是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首要原则,从学校的发展来说,专业技术人员是核心力量,必须重点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因此向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倾斜是必然的选择。

在关注效率优先的同时,要兼顾学校岗位之间的内部公平性,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是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基础,没有他们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学科研工作就无法进行,所以如果专业技术岗位与其他岗位之间的绩效工资水平差异过大,势必会引发职工之间的矛盾,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绩效工资水平既要体现职工业绩贡献,又要防止不同岗位之间差距过大。

(二)解决好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绩效工资水平的平衡点。正确处理好各类人员之间绩效工资水平的平衡关系,是建立绩效工资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其中,重点是解决好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好系统均衡原则,即学校内部不同类型岗位的绩效工资水平应当与这些岗位对学校的贡献相一致,这种一致性不仅体现在同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岗位,也体现在不同系列岗位的相互关联性和平衡性。因此,要统筹兼顾,在效率优先的同时兼顾公平,使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绩效工资水平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从目前各高校绩效工资的实际执行情况看,一般将行政人员的科级与教师的讲师放在同一水平,以此作为职务与职称的比照点,向绩效工资的较高和较低标准对应延伸。从工作人员的职务晋升时间和职称晋升时间比较,这个对应点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但随着高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博士学位成为进入高校的基本要求,科级和讲师的对应点有重新调整的必要。

(三)建立绩效工资的分类管理模式。根据高校各类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特点,对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实施不同的绩效工资模式。

1、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分为教学和科研两部分,对于教学工作,采用基础绩效工资和课时费相结合的模式。基础绩效工资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聘任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等因素确定。课时费的计算则依据完成教学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准确地评定教学质量水平是这一工作的关键,要按照程序从多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认真考核评定,做到优劳优酬,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对专业技术人员在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的各种奖励,由专家组根据成果类型、层级进行量化评估,确定科研绩效工资标准。

2、管理人员。采用基础绩效工资与奖励绩效工资相结合的模式。按照所聘岗位的责任大小、工作复杂程度、对知识、资历和学历的要求等因素确定基础绩效工资水平,体现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和历史贡献。奖励绩效工资则根据其年度履职表现,特别要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对考察对象的满意程度,因为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最终体现在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绩效上,在综合评定的基础上确定考核档次,对管理人员的绩效工资水平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一定幅度的上下浮动。

3、工勤技能人员。采用与社会劳动力市场报酬标准进行衔接,根据本地区、本行业劳动力市场的报酬调查结果,兼顾学校其他职工的收入水平来制定相应的绩效工资标准。

高校绩效工资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各类岗位之间绩效工资水平关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整,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引导作用,让所有职工都有奋斗目标,才能为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振军等.试述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设计方案——以管理、教辅、工勤岗位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11.22.

[2]马超英等.高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制度探析.经济论坛,2011.9.

[3]洪璇娜.论高校工勤人员队伍的现状与建设对策.科技信息,2012.14.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十五

(一)当前中学领导体制。当前中学学校领导的体系和制度是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符合我国目前政治体制改革的精神和现代管理科学的要求。校长负责制的正确涵义应该是校长全面负责,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脑,他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管理学校。校长是学校行政工作的决策者和统一指挥的中心,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负有完全责任。

(二)当前中学组织机构。当前中学组织机构的体制和制度是当前中学学校管理体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学应设置高效能的组织机构。学校的组织机构,包括行政组织机构和非行政组织机构两种。学校管理的行政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等。决策机构,是指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咨询机构,是指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及教职工代表所组成的校务委员会。执行机构是指校长领导的下属各级授权执行系统,如各处、室、组等。学校还有非行政组织系统,如团委、学生会、工会以及学术组织等。非行政组织系统,也是学校组织中不可忽视的组织。

(三)中层干部队伍的相应职责。学校中层干部是校长与教职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返的信息通道,他们居于最高层级校领导和基层教职工之间的中间层。是最高处决策的执行者。同时,在他们各自管辖的职权范围内,掌管着该部门的决策性问题,影响所在部门的下属人员,并推动着他们去实现部门的目标,达到实现学校工作的总目标。对学校的全局产生重要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层干部是学校具体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带头人,是学校各部门工作的计划者和组织者,是学校具体育人劳动过程中的设计师和指挥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管理好了中层干部,就等于管理好了一所学校。学校各处室、年级组以及群团组织的负责人构成了学校的中层管理队伍。他们是学校的骨干和中坚,是学校整个领导群体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人;他们的大量具体工作直接作用于基层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贯彻着校领导的指令,体现着学校的意志,反映着校情动态,维系着学校的正常运行,从而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中学管理主要理念。

(一)人本的意识。“以人为本”,这里的“人”首先是处在中学管理系统中的人。传统东方管理文化哲学是以人为核心的。孔子的主要思想之一是“仁”,“仁者爱人”。所谓“爱人”,是人际关系协调中的一种理想状态。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要尊重人,关注人的发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学校,也包括教师。所以“以师为本”是学校管理过程中“人本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学校管理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虽然,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存在着领导和服从的哲学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但绝不是老板与下属的关系。由于学校系统管理的目的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使得学校管理系统内所有个体都具有管理他人、被管理和自我管理的三种状态。因此,在学校整个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尤其在涉及教学专业领域问题事不宜过细过密,要给教师教学创新和专业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制度中有些内容的设计,不但要突出执行的结果,也要看到其执行过程,完美的制度建设应使人在整个执行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在执行后体验到一种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满足。

(二)服务的意识。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管理是一种重服务的管理。学校管理不仅需要为学生持续学习、教师的完满工作提供必需的各类物质形态资源,而且需要为全体师生员工的个性的发展、创造力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以满足其作为人的各种需要。毋庸置疑,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管理将不再是外在强力控制或命令式的,向以服务性为主导的管理观念的转变已变为大势所趋。提高学校的服务管理能力。把育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以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教师为导向,改进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三)绩效的意识。作为学校,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绩效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发展,中小学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素质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小学学校管理的目的和任务。绩效管理在学校的正确实施,不仅对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校中层管理队伍的角色定位。

(一)教师角色与教学提升。“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中层干部首先是教师。中层干部不能只用管理的条条杠杠去评价别人,一味地对普通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中层干部的落脚点也必须植根于教学实践!作为中层干部,尤其是业务部门的中层干部,就必须用自己精湛的教艺为普通教师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指导与帮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层干部,即使行政事务再忙,也要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首先要教好书,教好书的前提是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个别中层干部表现出的教学水平不高,不完全是能力问题,而是用心不够和投入精力不足,要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考核中层干部的教学水平,以严谨的教风带动工作作风的好转。

(二)管理者角色与合作发展。中层干部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担负着多种管理职能,要把校长负责制在管理程序上具体体现出来。从这个方面讲中层干部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者,作为校长办学理念的拥护者,每一位中层干部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帮助校长全面掌握学校情况和信息,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同事,学校部门之间、中层干部之间要比贡献,比工作,更要比合作,只有合作,工作才能环环紧扣,作为中层干部每个人都有一定权力,不能把部门权力庸俗化。

(三)探索者角色与学校创新。教育是知识创新和传播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学校教育工作是求真探索与创新发展的过程。要通过深化教师管理、强化教师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中层干部,作为学校管理最前沿的实践者、操作者,更需要在深化教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内涵发展等诸多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甚至细化到学校的管理观念、管理目标、管理机制、管理手段、管理环境等,这些方面,都是需要中层干部积极思考和参与期中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只要中层干部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学校的发展也会拥有无穷的动力。怎样探索与创新,实现学校快速发展,中层干部的位置决定了其作为教育管理者的角色,必须具备创新思维、探索意识、创新能力,要有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要有超前的意识,要有发展教育的新思维、新思想、新目标、新做法。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十六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作为高职院校,如何开设高等数学是一个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的现状和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了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高专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在高职院校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而且也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高等数学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以及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那么,怎样使高等数学更好地为后续课程服务,以及在课堂上怎样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结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长期以来,高等数学课程体系以及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远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和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其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

目前,对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认识有失偏颇,片面地理解对数学的“但求适度、够用”要求的意义,只是简单地压缩教学课时,删减教学内容,不清楚学习数学对于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作用。更把数学教育作为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及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的作用丢弃一边。学生也困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认真学习数学的大多也是“兴致所至”。

(二)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冲突。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体系要求面面俱到,理论上追求严谨。这不仅不能适应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而且造成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提高了对数学水平的要求但同时缩减了数学教学的`课时,进一步加剧了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而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同时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许多高职学校都在大刀阔斧地减少基础理论课的课时,高等数学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之一,也未能幸免。最终,学生数学基础越来越差,而高职学校教学时数却越来越少,这对本就步履维艰的数学教学更是雪上加霜。

(三)教学手段、方法落后。

“高等数学”传统的教学手段基本上是“黑板加粉笔”,教学模式也基本上是班级集中式授课,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与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更注重专业技术教学,愿意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去购买实验仪器、设备和机床,却很少花钱配备数学教学用品与设备,导致数学教学方法单一化;传统的教学模式非常落后,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职高等数学教育必须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而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就目前而言,主要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科教育。因此高职高等数学教育必须为这一总的培养目标服务。而且,高等数学是为其他专业服务的高职课程中的一门公共课,主要包括《微积分》,《概率统计》,《线性代数》等。内容多而课时少,因此要遵循“必须,够用,适度”的原则。使学生花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尽可能多的、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最后,高职高等数学教育的教学特点只有与其它类型、层次数学教育作比较才能表现出来的,其特点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高等数学教育与基础数学(小学、初中、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数学教育教育)同属学校教育,在教学上有共同之处。但前者较后者内容多,课时少,要求较后者低。因此,高职数学教育决不能套用基础数学教育的做法,必须有自己的特点。

2.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都应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其人才培养目标都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但在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上的要求不同,教育对象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年龄差异较大。因此,不能把高职高等数学教育看成中专数学教育的“提高版”教育而应各有自己的教学特点。

3.虽然高职高等数学教育在教学中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共同的教育教学规律,具备本科高等数学教育的一般教学特点,但高职高等数学教育的理论性,完整性要低于本科数学教育,并且其为专业服务的实践性要强于本科高等数学教育。因此,不能把高职高等数学教育看成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育的“压缩版”。

(一)更新教学理念。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大多专业学生的一门应修的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一元及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无穷级数、概率统计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数学基础。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面对数学等基础课程的授课学时大幅压缩现实,要求我们针对学生所学的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紧密地结合他们所学的专业而有选择性地教授最实用的数学知识。

(二)改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形式单一、呆板,主要采取教师讲学生听一问一答式。改革后的高等数学教育教学可以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引人式等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由于高职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数学素质差异教大,如果继续沿用固定不变的教学方式、教学要求显然有悖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可采用“分层教学”,将内容分为基本要求和提高要求,基本要求是所有学生都要掌握的,而提高要求则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听课,目的是让学生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中得到最大的提高。

(三)变革教学内容。

课程编排敢于打破教材的限制,不照本宣科,由浅及深诱导学生勤于思考。要让他们能回答出问题以满足他们的好胜心、成就感。对于学了十几年的数学来说,再差的学生也应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当学生对老师的问题束手无策时,教师可逐渐增加提示条件已降低问题的难度,直到学生可以出色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找出相应知识点之间在本质上的通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去认识、理解同类现象。比如:一元函数求导与二元函数求导之间内在本质的相同;一元函数与二元函数的连续及性质;一元函数二元函数的极值问题;微分与偏微分、全微分之间实际应用;函数极限的性质和柯西收敛准则,可以通过与收敛数列的性质和柯西收敛准则进行类比;广义积分则可以通过与数项级数进行类比,引出它的全部敛散理论。

四、结语。

高职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模式,其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地方。针对高等数学的不同内容,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使高职数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是我们不断探索的目标。本文就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作了一些探讨,以期对广大高职院校数学教育工作者一些建议和帮助。

【参考文献】。

[2]裴亚枫.谈高职教育中高等数学课的定位[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3]周明中.高职数学改革的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十七

段分别制定财政投人绩效评价指标。从学者们关注的学段上看,以基础教育尤其义务教育为重,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较多?,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成果则相对较少。

目前,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梳理现有政策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如桂磊分析了倾斜性分配体制下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对不同幼儿园质量提升作用的差异?,佘宇()对比分析了成都市和南京市学前教育政府补助政策及其效果[14];另一方面是通过构建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如王水娟和柏檀()采用pasto方法确定学前教育投人产出指标,并以江苏省51个县为样本进行评价,发现学前教育财政投人效率整体都很低[15],王敬(2012)分别从投人、耗用、成果三个方面设计了幼儿教育财政投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9]。

不难发现,已有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评价研究成果较少,且现有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评价指标聚焦教育财政投人和产出的过程与结果,虽然能够清楚地反映教育财政投人的效率,却都忽略了学前教育的幼儿园、幼儿和教师三个主体的获益情况,使得评价指标体系内在逻辑维度显得单一。因此,本文综合教育财政投人过程和效率线索,以及学前教育的幼儿园、幼儿、教师三大主体线索,构建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功效系数法,对我国至的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进行评价,并进行20城、乡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横向比较,有助于对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人情况进行更加全面准确地考察,进而促进学前教育财政投人效率的不断提高和效果的持续改进。

研究方法及指标构建。

(一)功效系数法。

功效系数法是一种评价财政支出绩效的定量方法[16],要求对每一项评价指标确定满意值和不允许值,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单项功效系数),再通过加权平均计算评价对象的综合功效系数,据以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总体评价。功效系数法针对各指标设置标准值范围,并根据指标实际值在标准范围内所处位置计算得分,能够消除由于计算单位不同对评价指标造成的影响[17],在目前我国财政支出分类评价指标值相差较大情况下,能够减少误差,客观反映绩效状况。本文旨在了解-2012年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人总体绩效状况,不涉及多主体之间绩效比较问题,因此采用功效系数法设定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较为合适。

功效系数法在应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单项得分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的确定难度大,实际操作中一般以历史标准、计划标准、定额标准、平均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等作为设置标准?。总体而言,在对不同主体之间的绩效进行横向比较时,评价指标的满意值可以采用全国或地区同行业该项指标的平均值;在对同一主体不同时期绩效进行纵向比较时,各项评价指标的满意值可以采用评价主体某一固定期该项指标的实际值。

(二)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学前教育财政经费投人指标。

学前教育财政经费投人由经费来源和经费支出两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包含规模指标(即总量指标)和比例指标(或人均指标)两类,共计9个评价指标。

费能够反映幼儿园财政教育经费的直接来源。基本建设拨款是幼儿园用于进行校园建设、校舍改善等的直接财政经费。比例指标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是幼儿园教育财政经费的总额指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能够体现对幼儿园财政教育经费投人的重视程度。

(2)幼儿园教育经费支出。规模指标包括教育经费支出和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教育经费支出是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两部分的合计,反映幼儿园教育经费支出的总体规模。生均指标用于反映教育经费在幼儿身上的投人程度,从幼儿的角度衡量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包括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师均指标用于反映教育经费(主要是教育事业性经费)在教师身上投人的程度,从教师的角度衡量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情况,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两项。

2.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的产出指标。

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的直接效应在于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提高幼儿园师资水平,以及提高适龄儿童人园率。因此,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的产出指标由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普及程度三方面构成,共计13个指标。

(1)幼儿园办学条件。办学条件从幼儿、教师、幼儿园三个主体分别评价。其中幼儿指标包括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在园人数)、生均数字资源数量(数字资源数量/在园人数)。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数字资源数量等条件改善的最直接获益对象是幼儿,因而选择用生均指标对上述方面进行评价更具有现实意义。教师指标包括师均行政办公用房面积(行政办公用房面积/教职工人数合计)、师均教师办公室面积(教师办公室面积/专任教师人数)。行政办公用房是教职工共同使用,而教师办公室主要为专任教师使用,因此,在进行指标计算的时候区别考虑。幼儿园指标包括新增校舍面积和危房面积,分别能够从增量和总量上反映幼儿园办学条件中校舍改善情况。

(2)幼儿园师资力量。幼儿园师资力量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评价。规模指标包括师幼比(专任教师人数/在园人数)、教职工人数合计。其中,师幼比指标用于体现每个幼儿可以享有多少专任教师的指导,是评价幼儿园师资力量的关键,在其他各学段的学校师资力量评价中都是核心考核指标。结构指标从学历和职称两方面反映幼儿园师资水平,包括大专以上学历专任教师人数、高级职称教师人数(中学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小学高级职称教师人数)。

(3)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通过学前三年毛人园率、在园人数、幼儿园数三个指标反映。其中,毛人园率反映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普及状况,在园人数反映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规模状况,幼儿园数体现学前教育普及的条件情况。

3.数据说明。

20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大财政投人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以及“‘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等政策,学前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财政支持。因此,本文评价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的各项指标均取2010-2012年三年的数据,时间窗口与国家教育财政政策保持一致。学前三年毛人园率数据来自于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院第九期《中国教育财政》报告,其他指标数据均来自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1.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首先,采用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法),请教育学、经济学领域的共六位专家按照相对重要性对一级指标赋权,经过反复三轮征求意见,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幼儿园教育经费来源14%、幼儿园教育经费支出26%、办学条件30%、师资力量20%、普及程度10%。总体而言,学前教育财政经费投人和产出指标权重分别为40%和60%,符合绩效评价指标中投人、产出的比重应该相当,但要对成果性和产出指标分配较大一部分比值[2°]的原则。由单项功效系数可知,在经费投人方面,农村学前教育的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水平远低于城镇,其中尤其表现在教育事业性经费投人较少和支出不足,生均教育经费以及用于教师工资福利和个人补助的教育经费支出相较城镇而言都很低。产出指标方面,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的经费主要来自并使用于增加幼儿教学教辅空间、丰富幼儿教学材料、完善幼儿园行政和办公用房、危旧校舍改建等方面,在提升幼儿园师资力量方面的支出相对较少,反映出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经费的使用偏重于硬件设施的提升,还没有或较少关注幼儿园软件条件的改善,进而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和普及性都有待提高。城镇幼儿园教育经费投人指标中基本建设经费拨款相对值较农村更低,校舍危房改造的绩效不如农村显著。这一结果符合与城镇幼儿园校舍条件优于农村、基本建设相对较为完善的现状。

需要强调的是,城乡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的功效系数的计算基于城镇和农村2012年学前教育财政经费投人和产出情况的对比,结果体现的是城乡的差异。城镇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综合绩效获得高分,城镇和农村都有多个指标的功效系数达到100分,并不表示在这些方面已经完善。事实上,相较义务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学前教育长期以来并未得到足够多的关注,2010年我国才开始重视和加强学前教育财政投人,虽然目前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需要深人、持续的关注。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学前教育三个主体(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视角,构建了包含规模和结构指标、投人和产出指标的综合性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功效系数法,分别对我国2010年至2012年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2012年城乡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三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不断提升,2012年总体绩效有显著改善,薄弱环节主要在于师资力量和普及程度。同时,城乡之间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差距明显,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人在经费总量、教师数量和结构等方面均有待加强。

根据研究结论,对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对于全国总体而言,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应强化用于幼儿园师资力量建设,并为幼儿教师提供良好教学办公条件,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学前教育吸引力,增强适龄儿童学前教育普及性。第二,对农村学前教育而言,一方面应加大财政投人总量,增加幼儿园财政经费来源,用于满足幼儿园办学条件和教职工数量提升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应注重优化财政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在进行幼儿园办公用房扩建和办公条件改善的同时,关注教育资源等软环境的投人。此外,应尤其着重财政经费在强化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方面的投人,将学前教育经费用于引人和培养更多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幼儿教师,对改进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绩效将起到显著作用。第三,对城镇学前教育而言,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点在于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基本建设投人,增加幼儿园对幼儿和教师两个关键主体的吸引、接收和承载能力。

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篇十八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包括“985工程”、“211工程”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内的115所高校国际化水平排行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分别位于国际化水平综合排行榜前三名。前20名中,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四川大学是仅有的四所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四川大学名列第19位,较去年上升3位。

据了解,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美国教育委员会以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国家外国专家局、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学校和机构的多名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一年的研究,最终形成此榜单。这也是继首份这样的榜单发布以来,西南交通大学第三次发布。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表示,“榜单很实际,是反映当下中国高校国际化的‘晴雨表’,具有诊断性,意在找差距,以尽快改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87910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