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大家可以在这些教案范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教案设计。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一
(1)知识和技能:
学生学会ao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oe的音。
(2)过程和方法:
学生能通过自我探索、发现,找到隐藏在插图中的字母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字母的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明白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有主动学习的兴趣。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拼音王国中有三大家族,他们分别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简笔画勾勒三座房子)今天,我们来认识韵母家族中最最可爱的一群孩子,他们就是aoe.(出示带有手脚的拼音卡片)。
(挥动卡片)嗨,小朋友们好。
学生与拼音打招呼。欢迎你们来我的家做客。请把书翻到第6页。
设计意图:用童话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学有兴趣。同时,童话故事变抽象为形象,学生能够理解,并容易记住拼音王国中的三大家族。与拼音打招呼,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学习角色。同时,打招呼也能养成学生讲礼貌的习惯。
(1)读准音:
我们的a很害羞,躲到图中去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哦,是小姑娘在唱歌,发出了aaa音。她的嘴巴是怎样的呢?(张的大大的)
你能模仿她吗?模仿a的口型
老师也学着她的样来唱一唱:aaaaa-
学生跟唱
学生跟念,自己体会发音要领,开火车发音
设计意图:a的音不难念,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就能很快发现,他们在很多时候都要用到这个音。
课堂上,教师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启发他们的生活经验,所以要设计不同的形式来念a甚至唱a。另外,教师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读准音,但又避免枯燥乏味的练习。
(2)认清形:
请你们再仔细看看图,找一找小女孩身体的哪一部分像a的形状。
是啊,小女孩圆圆的脑袋就像是a的肚子,她的小辫子就像是a的尾巴。
边描写头像,边念儿歌:“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aa”我们一起来写个a:(教师范写)
学生书空
a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们送它回去好吗?
它的家就是这拼音格,跟我一起念:“拼音格”四线格就是由四条线组成的,分上格,中格,下格。我们的a就住在中格里,好,我们比一比,看谁先把a送回家。(教师巡回,纠正)学生在语文书上找到拼音格的中格,临摹写一个a。
设计意图:从图画中抽象出字母的形,学生经历了由形象到抽象的概括,在脑中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再用儿歌帮助记形,并要求书空,调动学生所有能调动的器官,帮助他们更快更牢固的记住字母的形。
学习声调:
把a送回家了,我们也该开着汽车回家去了。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汽车分别是怎样走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四声调,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声调符号,a遇上它们,读起来声调就不同了。
你们发现汽车的走法和a的四声,哪些地方很像呢?(同桌学习,观察讨论)
对了,第一声是平的,坡也是平平的,我们念的时候也是平的,教师范念a
跟老师说:“啊,阿姨的啊”“阿姨好”。
别人的话你没听清楚,会问他:“啊,你说什么?”就是这个音。跟我一起说。
“啊,怎么能这样?”就是这样个音。跟我一起说。
“啊,祖国真伟大!”跟我一起说。
巩固练习:(念儿歌):车平地走aaaa,汽车上坡aaa,汽车上坡又下坡aaa,汽车下坡aaa。
设计意图:学习声调,特别注意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经过学生自己思考的东西往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教学时,我先要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声调与汽车图,发现声调的不同形状。
然后,再把声调的学习放到词、句中去,使他们容易理解,读准字母的声调。
复习四声调儿歌
打乱顺序开火车读带调a
(1)读准音:小朋友真能干,和a交上了朋友。a也很高兴,拉来了它的好兄弟o与我们认识。
(出示卡通的o)“嗨,你们好,我是o,是a的哥哥,我们都是韵母家族中的最小的一辈。”
谁想和o交朋友?快来和它打招呼吧。
(出示卡通的o)“虽然我长得圆头圆脑的,但我的本领可大了。每天清晨,大公鸡都会发出ooo的叫声,催人们起床呢。”
(投影书上插图)你们能学着大公鸡的样子来叫一下吗?
(学生学大公鸡打鸣)
发o这个音,就像你们刚才学公鸡叫声那样,嘴巴是圆圆的,看老师来发音
(学生跟读)
念儿歌:“一只大公鸡,早晨oo啼。”“大公鸡oo叫,叫我早起上学校。”[
(2)读四声调:
老师给o带上了帽子,你们还能念吗?(把声调帽子带到o的卡片上)
你们能把它放到一句话当中,来说一说吗?
老师也想来说说:
噢,我知道了(第一声)
哦?我不明白(第二声)
哦,我懂了(第四声)
(3)认清形,指导书写
再来看看,o的形状是怎样的?
教师范写:o要一笔写成,从右上起笔写成半圆后继续往上写,与起笔处相接。
请你们找一找,0住在哪个格子里?
好,请你们把o也送回拼音格里,比一比,谁写的好。
(1)读准音
(投影插图)小朋友,看,它是谁啊?(大白鹅)
是呀,我们第三位朋友e就是读这个音。发音时嘴角向两边咧开,唇形是扁平的。教师范读。顺口溜:扁扁嘴巴eee。试一试。
(2)学习四声(出示卡通e)谁来向e问声好?e也带上了帽子,你能读准它吗?
你能组个词来读一读吗?eee,大白鹅的鹅eee,恶心的恶eee,恶人的恶
(3)认清形,书写指导:
(投影插图)小朋友,看,它是谁啊?(大白鹅)
是呀,我们第三位朋友e就是读这个音。发音时嘴角向两边咧开,唇形是扁平的。教师范读。顺口溜:扁扁嘴巴eee。试一试。
(出示卡通e)谁来向e问声好?
你能组个词来读一读吗?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二
1.学习aoe三个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认识和学习使用汉语拼音四线格。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与良好的书写习惯。
读准aoe的音,认清aoe的形,学习正确书写aoe。
1.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从语言实践中来,又回到语言实践中去的过程,是一个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进行链接,建立起新联系的过程。为此,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情境图,把学习内容融人到学生喜爱、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使教学化难为易,从而提高汉语拼音的教学效率。
2.指导学生发音时,教师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为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避免简单重复,可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发音,并保持盎然的学习兴趣。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笔顺图和教师范写、学生自己练写,使学生准确掌握ooe在汉语拼音四线格中的书写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出示本课活动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完整的话,如:乐乐看到了一位阿姨;乐乐看到大白鹅在水里游。)
2.师:乐乐和文文太高兴了。(故意听一听)听,他们在跟阿姨打招呼,他们说什么?(注意说话有礼貌)
(观察图画创设情境,说一说乐乐与大白鹅、大公鸡、小鸟之间的对话)
(请学生从活动图中将aoe三个拼音卡取下,教师帮助贴在黑板上。)
师:它们真调皮!咦,它们在说话呢,(师故意听)哦,它们说不光喜欢乐乐和文文,还想跟我们班上爱学习的孩子交朋友,不过小朋友要先叫出它们的名字。
(出示aoe的卡片)
1.教师示范a的发音(注意发音时嘴巴张大,声音要响亮,稳稳地把音发长一点),学生观察模仿、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反复多次练习发音。
2.教师示范。的发音(注意发音时拢圆嘴巴,音亮且长),学生模仿读。
3.教师示范e的发音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老师读e的时候,嘴巴是什么样子?(学生观察读e时嘴巴是半开半闭的,再练读)
4.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张大嘴巴aao,拢圆嘴巴ooo,嘴巴扁小eee)
5.指导学生同桌相互读,帮助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6.做“找朋友”的游戏。
师:我们选三位同学,分别当a、o、e(抽生上台,分别戴上a、o、e的头饰)。请三位字母小朋友先介绍自己的名字,然后再去找朋友。(播放《找朋友》的儿歌)
游戏例:
代表a的孩子说:“我的名字叫aaaa,我想找个好朋友。”学生下台找到朋友后,被找到的孩子大声叫出字母朋友的名字:“aaa,我是你的好朋友。”(全班鼓掌)
1.师:今天aoe和班上这么多小朋友交上朋友了,我们会把aoe的名字牢牢地记在脑海里,但我们怎样记住他们的样子呢?请同学们看看图(出示音形提示图),再看看这三个字母朋友,你有什么发现呢?同座可以说一说。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讲给大家听一听?
2.教师指导学生练读儿歌:
阿姨头发飘,a字尾巴翘,
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oo,
清清河水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各种方法记住了ooe这三个朋友的样子。(师故意做出听的样子)呀!aoe这三个拼音朋友的妈妈叫它们回家了,它们要和小朋友们再见了,咱们和它们说再见。
师:真舍不得它们走啊!咱们不如送它们回家吧!(故意问)你们住在哪里?(作恍然大悟状)咱们的拼音朋友都住在楼房里,这个楼房的名字叫四线格。(出示四线格图)
(学生认识四线格的上、中、下格)
2.师:咱们的好朋友aoe住在哪一楼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们的书写位置,再把它们送回家吧!
(引导学生观察aoe的书写笔顺,书空。)
(教师示范,学生仿写)
注意指导学生写三个字母时要将第二格填满。(学生描红时,提醒写字姿势:身坐正,脚放平,胸挺起,纸放直)
回家做aoe的卡片,再读给爸爸妈妈听。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三
[教材分析]:
《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在本组导语“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的更美好”的引领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那些饱含真情的语句,反复感受那些真真切切的人和事,带领学生感悟教材,感知社会生活,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
[学生分析]: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我们不能忽视儿童诗与儿童之间天然的亲缘关系,只要加以巧妙的引导,借用教材,采用仿写形式,使儿童感受写话带来的乐趣。
[设计意图]:
1、激发兴趣:根据年龄特点,选择巧妙的着眼点(神笔)激趣,带动思维,以故事《神笔马良》为必备的文本铺垫,并借助课件,再现文本场景,激情入境,使学生产生共鸣。
2、培养语感: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科的个性,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为本,加强语言的理解、感悟和运用,通过诵读、联想、评价、感受深刻的文本内涵。
3、拓展文本:在深入研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和文本的特点,设计了适宜的句式训练,师生共同进出课文意境,在多元对话的过程中,有机整合与拓展,更提升了情感的感染与熏陶。
[预设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有适当的情感定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自读自悟、品读深入等阅读活动理解文本,并在句式练说、朗读表演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真情实感,显示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
[预设流程]:
一、故事铺垫,激趣揭题。
1、给“笔”扩词,引出神笔。
2、观赏故事《神笔马良》,感悟“神”。
(从前有个叫马良的穷孩子,他很爱画画,可是买不起笔,他就用树枝在沙地上练习画画。一位神仙老爷爷被感动了,就送给他一枝神笔。马良用这枝神笔画了一条鱼,鱼就活了;画了一只小鸟,鸟拍拍翅膀飞了;帮穷人画了一匹马,马上就能跑了。)。
3、发散说话: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揭题“假如”。
二、切入课文,初读感知。
1、师范读引入文本。
2、自读课文,试读正确。初感。
三、朗读品味,深入感悟。
1、重点指导读第一小节。交流促读。(个读、比读、激读、齐读……)。
2、师生互动接读二、三小节。
3、课件复现小树、小鸟、西西需要帮助的场景,激情读。
4、齐读全文,明“画”:给需要帮助的人画。
四、整合练说,拓展延伸。
1、句式练说,整合课文内容。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小树画,要给小鸟画,还要给西西画。
2、鼓励创造性想象说话。
给人类朋友、动物朋友、植物朋友……需要帮助的人画什么。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还要给。
五、意犹未尽式结尾。
结束句朗读:“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假如。
[简说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二上《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全诗从独特的儿童视觉中铺开,又富含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如果要比较一首儿童诗和一篇优美的散文,谁离儿童的情感更近?我们毫无疑问会选择前者。作为教者,我们不能忽视儿童诗和儿童之间天然的亲缘关系。《假如》能感动我,也能感动学生,更能感动听者。
但这一课从何落笔呢?“神笔”,可谓神来之笔,它既能立即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浓厚兴味,又是贯穿全文始终,称之为“文眼”并不为过。而板书也与这文眼结合,简单地画了一枝笔,与课题和画龙点睛的“画”字,展现了设计者的文本理解及本课的内涵,也是信手拈来,自然浮现的。
上课伊始引入的《神笔马良》故事,是为朗读做必要的铺垫。假如学生不了解这个故事,学习课文就缺少情感的基石。当学生通过课件及老师讲述激发后,悟了“神”,才有了趣(学习兴趣),才有了欲(朗读的欲望),才有了想(思维的火花),适时抛出一个话题“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什么?”发散说话,想说就给他们一个同桌交流的机会。而老师也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无距离的交流,老师的想法就在课文里,就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带出课文,创设了一个师生思维直接交流的情境,将文本直观地呈现课堂当中,让一切来的那么自然。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的时间,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相信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积累,识字能力已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因为毕竟是初次接触文本,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激发学生的情感阅读呢?我利用课件,复现了文中的三个场景,并采用接读、引读、比读、激读、齐读……师生互动,建设了一个情感的高潮。有了适当的情感基础,以我口说我想,以我手写我心就水到渠成了。
而对于课题怎样理解落实呢?“假如”是个相对陌生的词。是不是单调的解释,直接灌输呢?我想起了两个和它接近的词:“如果”“要是”。并多次地放到语言、文本情境中,在聆听感悟时,在潜移默化里,相信学生已经领悟了“假如”的含义。而且在课堂上,我用了较多的引读,不知听课教师是否认同?我的出发点在于:一,这是一首情感浓郁的诗,可以很好的接读;二,通过一次次的引、激,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克服对文本的生疏感,突破朗读难点。
全文通过“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小树、小鸟和西西画”来连成一条主线,当然因为时间限制,重点朗读指导的只在第一段,后两段有待加强巩固。在品读全文后,启发学生合作讨论,想一想、说一说,给它们画更多最需要的东西,试着整合文本,纵向地深入文本。课并不到此为止,世界上还有更多的动物朋友、植物朋友、人类朋友,你最想帮助谁?谁最需要帮助?拿起手中的神笔,把你们的愿望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以说话,写话,画画为载体,既横向拓宽了教材,又不偏离语言文字训练的本质。还有考虑不周的是写字的安排。假如本课时安排了书写指导,也许会冲淡整堂课的情感氛围。如果要写,写什么字,什么时候写?有待探讨。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在本课也能得到真实的体现。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在儿童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喷发般的力量。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朗读这首诗,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产生那么多新的“假如”,能在学习期待中得到发展,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出发点和归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四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精读第二自然段,通过朗读、表演,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教学用具:
鲜笋、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把《春笋》的课文读通顺了,还学会了几个生字,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有信心的小朋友就大胆地举起小手。
2.出示词语:春雷唤醒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冒出来浅褐色。
裹着娃娃迎着春风生长嫩生生笑声外衣(开火车读)。
3.这节课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二、精读、体会。
1.精读第一段。
(1)春笋原本睡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那么是谁把它唤醒的呢?它又是怎样从泥土里出来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谁唤醒了春笋?是的,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听听春雷公公的声音吧。[播放:雷声]。
(3)你觉得这雷声怎么样?这么响的雷声,怪不得能把在泥土里睡觉的春笋给唤醒呢!(点击:唤醒)。
(4)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第一句)。
(5)它们醒过来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点击:冒出来)。
它们从地里冒出来时劲儿可大了!看得出来吗?(点击:冲破掀翻)。
冒出来的春笋多吗?是一起冒出来的吗?哪个词语说明了这些?(点击:一个一个)。
(6)这些春笋冒出地面时气势强大,生命力多顽强呀!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好吗?小朋友们朗读时尤其要抓住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词。(板书:冲破掀翻冒出来)(自由练读第二句话)。
(7)指名读,集体评议。
(8)齐读第一自然段。
(9)这一自然段把春笋在春雷公公的唤醒下冒出泥土的情景写得多生动呀!
我们来试着把它背下来吧,好吗?老师给你们一些帮助。(出示填空,学生借助填空自由试背)。
(10)指名背诵,要带着感情。
(11))现在,我们都来做小春笋,好不好?边背诵第一段,边做动作。快,蹲到地上。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小春笋冒出来了,它们长什么样儿,是怎样生长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实物]看,它是什么颜色的?
谁来剥剥它的外衣?[学生体验剥笋]哎呀,这衣服穿得可真多,一层一层的,包得多紧啊,课文中用了那个词?(点击:裹)。
请小朋友们看看周围这些高大的竹子,和它们相比,这些刚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春笋可真像……(娃娃)它们是多么娇嫩,多么可爱呀!书上说是怎样的娃娃呀?(点击:嫩生生)。
(3)你喜欢这嫩生生的娃娃吗?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第一句)。
(4)小春笋冒出了地面,是怎样生长的呢?请大家再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
(5)小春笋长了几节?长长停下来了没有?向哪儿长?是啊,它们就是这样一节,……(边做手势)真是蓬勃向上,永不满足!
(6)能读好这两句话吗?(指名读)。
(7)它们怎么会长得这么好,这么有力呀?(指名读相应的句子)。
是啊,被春风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长一长,被阳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长一长,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个饱,就又向上长一长。春笋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板书:向上向上再向上)。
(9)我们连起来读好这一段,好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10)指名比赛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
2.出示生字:笑节再。
3.自学生字笔顺,指名书空生字。(重点强调“笑”的下面不是“天”,“再”的笔顺)。
4.教师范写一遍,强调笔画的运笔和位置,学生按照正确笔顺进行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五
2、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吗?指名说(用上假如说一说。)。
二、导疑与导思。
1、但生活中并不是都处处美好,还有许多悲惨的事情。
出示图:风中的小树,渴望鸟妈妈的小鸟,坐在轮椅上的孩子看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2、出示图和诗句:自读,读出感情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他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默默流泪。
指名读,齐读,再自读。
3、看了这些,你们的心情好不好,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
老师送给你们一支马良的神笔。有了它你就能实现你的愿望。
4、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给小树画什么?
指名说出示句子: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个红红的太阳。
红红的太阳给人的感觉怎么样?
再出示句子: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能不能快乐地把节读一读。
出示小鸟图和小孩图,你会给他们画些什么?自选一节读给同桌听。
出示句子:我要给小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齐读句子。
说一说你会给不幸的西西画什么?
出示句子: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齐读句子。
说说西西有了好腿后他会怎么样?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2、3节。指名背。
5、说一说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不幸的事?说一说你怎样去关爱他们?
6、把你美好的愿望写下来:
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笔,我要给()。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六
小说已经学过许多,有关小说的知识大家早已有所了解。所以关于这篇小说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整体阅读,复述情节,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心声"的含义。
课前要求学生把课文读读。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小说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抓住关键的语句,理解"心声"的含义。
(4)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感情。
(2)通过复述,,理清故事情节,并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情节。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小说所反映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促进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
(2)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3)在讨论分析中培养学生欣赏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弄清"心声"的含义。
引导学生理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形式主义。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让学生先听少年犯的歌曲《心声》,然后问学生,从少年犯的歌声听到的心声是什么?是少年犯对过去的悔恨,是他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决心。
那么,我们现在一起走进黄蓓佳的小说《心声》,去了解小说《心声》是什么。板书。问:小说写的是谁的心声?学生都回答:李京京。李京京就是小说的主人公,那他的心声是什么呢?小说写了什么样一件事情?下面大家快速看小说,准备上讲台复述故事情节。顺便了解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课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他这一心声。
二、学生上讲台简单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三、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心声"的含义。
1、了解李京京的心声。
李京京是小说的主人公,从小说中可以看出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呢?学生都明白李京京的心声是:想要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课文。
2、要求学生快速画出课文中表现李京京想读课文的语句。
师生互动,读出相关的语句。94页: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可是随即又抬起头,并且举了举手。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96页: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一定的。他真想大声地读一段,用上全部感情去读。99页: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老师会喊他吗?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3、引导学生理解心声的第一层含义。
李京京是那么迫切地想读课文,为什么呢?上面画出来的哪句话表述了他想读课文的原因?
学生容易找到并读出语句:"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可见,李京京那么迫切地想读课文,是他心里的有一种感情渴望表达出来,想通过读课文表达出来。这就是心声的第一层含义:李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4、引导学生理解心声的第二层含义。
李京京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呢?他要读的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凡卡的故事学生们小学学过,都熟悉,会说。凡卡离开亲人爷爷,在城里当学徒,遭受到非人的待遇,圣诞节了,他写信叫爷爷接他回去。
小说的主人公李京京呢?他离开乡村,来城里读书,爸爸妈妈常吵架。他一读课文,就会想起什么?想起在乡下和爷爷一起的幸福生活,想起乡下的好朋友妮儿。由此可见,李京京在这城里的家里,感觉到家的温暖了吗?没有。在城里的学校有妮儿那样的朋友吗?没有。也就是说李京京在城里读书,没有体会温馨的亲情,也没有感受到暖心的友情。这也就是心声的第二层含义:李京京渴望亲情和友情。
5、引导学生理解心声的另一层含义。
没有。
大家看,程老师为什么不让李京京读呢?
学生会读出这句话,程老师说他"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嗓子沙哑,就念不好吗?不是。我们一起看看程老师对李京京的态度吧。是怎样?是"呵斥"、"不满"、"皱眉",怎么看待老师对李京京的态度啊?不管怎么说,在这个班上,李京京还是让程老师有点烦吧。这不是一堂普通的课,是区上的公开课,程老师自然会叫自己心目中那些听话的好学生来读,不会让"嗓子沙哑"又有点烦的李京京读了。李京京呢,想读,自信能读好,鼓起勇气向老师提出,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说"不行"。大家认为程老师的做法对李京京来说好不好?不好,会伤了李京京的自尊心。大家觉得程老师了解他的学生吗?不了解。她心中的好学生临阵退缩了,她自认为读不好的学生读得感动了所有人。
小说通过这个情节,是要告诉老师,要了解每个学生,要尊重每个学生,要关爱每个学生。这也算是心声的又一个含义吧:希望老师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
6、引导学生理解心声的更深层含义。
不能。是的,是不能。这样的公开课,一般都是按照老师课前的布置那样做,这只是做样子让别人看的。并不能代表什么。小说把这种现象展现了出来。这也算是心声另一层的含义:批判教育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四、拓展迁移,学生作业。
1、大家现在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把小说的题目取为"心声"吧?我们从这四个方面去理解,就有四层含义。李京京是小说的主人公,从李京京的所作所为来看,心声又有什么含义呢?或者是从李京京的所作所为,给你怎样的启示?写在作业本上。
2、从小到大,我们都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来自父母师长的无微不至地呵护与关爱,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们也渐渐发现:在享受这份关爱的同时,我们也经历了各种考验和困惑。成长中的你是否有些感慨想说给爸爸妈妈老师听?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你最想说的心里话写出来。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七
教学。
设计(教案)基本信息学学科语文年级级八年级教学形式教师胡再芬单位象山县文峰学校课题名称《苏州园林》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用简明朴实和高度概括的语言,说明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地位和园林的共同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再从亭台轩榭等园林建筑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利用花墙、廊子产生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介绍。最后作者又从园林的细微部分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再次对苏州园林的特征进行强调。全文结构层次明晰,中间部分运用了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从全文来看又是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在各部分内容中,或多或少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摹状貌等说明方法。文中除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外还运用了描写。以来等表达方式,语言准确、生动严密,是一篇典范的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
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标本,轩榭,败笔等词语;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教学程序如下(重点为把握事物特征,掌握总分结构。)(一)课前预习:1、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文章结构;2、搜集苏州园林的照片、图片,感知苏州园林的特点。
(二)导入新课: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都是园林中的精品极品,处处体现中国江南宅第园林的独有特点。(投影照片)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样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生动有趣,又补充了与课文有关的具体情况,增强直观感受,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进入理想的学习氛围。
(三)分析理解,这是突出重点的环节,用问答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达成目标,并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
1、配乐范读一二段,要求听读时思考作者怎样介绍苏州园林特征的。
2、学生齐读一二段,要求准确、流畅,感知课文内容。
3、学法指导,扫视法:找中心词、句、段,抓文章起始句、收结句、起始段、结尾段;借助注释、提示、思考和练习迅速把握文章。带着明确的目标扫视课文,取己所需,省略其余。培养学生默读、速读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4、提问:
才异中求同,在第一二段点出其总特点及其表现,下文即分别介绍。文章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便于有条理地准确说明。)这一步充分利用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期。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新课导入后的5-7分钟,是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期,是教学的黄金阶段,但最优秀的学生也超不过15分钟,之后就是注意力的分散期。因此,我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将简介作者等情况放在重要的朗读、熟悉课文之后,使教学重点尽量放在黄金阶段完成,而在分散期就及时变换活动方式,用生动有趣的介绍使学生消除疲劳,以饱满的精力投入下一黄金阶段的学习。
6、提问:
a、苏州园林很多,作者认为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引导分析第二段,抓全文中心句:“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投影板书“图画美”)b、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呢?(抓住四个“讲究”,理解主要特点的具体表现。投影板书“布局美,配合美,映衬美,层次美。”)c、第三四五六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引导理解总分结构。二段总说,三至六段分说,分别与第二段的四个“讲究”照应。)7、教师示范分析第三段:
a、学生齐读;b、分析:用了比较说明,分说布局特点,(投影故宫、西方园林的照片,进行比较:对称与不对称)。还用了比喻说明,以图案画与美术画的区别来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讲究自然之趣,不对称。
8、学生讨论分析四至六段。(与第三段一样是分说,并且是主要表现总特点的,所以三至六段均是详写。)9、提问:第七、八、九段写的什么内容?与全文中心有何关系?(引导理解这仍是分说,扣住“图画美”的总特点,说明苏州园林细部注意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园林的色彩美。投影板书。)10、学生讨论明确:七至九段是次要部分,略写。全文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总分、从主要到次要都是逻辑顺序。)(五)迁移练习:1、放《鸟瞰新重庆》录像的夜景部分,要求看后介绍重庆夜景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结构顺序。
2、学生讨论,拟出写作提纲;3、抽学生念提纲,教师评点、板书(附后)4、要求课后完成作文,不少于400字。
板书设计无论站在哪个点上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亭台轩榭的布局——不对称|四个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艺术|整体特征花草树木的映衬——重画意|近景远景的层次——景致深|————————————————————角落的图画美|三个注意门窗的图案美|细部着眼色彩的搭配美作业或预习课前(预习)自主学习1、自渎课文,查工具书,字词难点2、阅读课文,将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二、自主探究(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2、明确说明对象的整体特点是什么?(二)、跳读课文,具体探究自我评价1.诊断性评价:本课时教学开始时,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设问和引导,通过复习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弄清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同时,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层次,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对教学内容和教法进行优化,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2.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巡视提问、小组讨论、练习反馈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及时评价,根据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节奏,组织好师生活动,提高课堂效益。
3.终结性评价:在课时教学终结前,利用学生归纳。
总结。
和布置作业,对本课时的教学进行终结性评价,考查学生是否初步达到教学目标,并为后续教学是否进行调整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教学最优化。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八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重、难点:
1、能通过朗读来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2、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第二段),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认识“春笋”。
1、(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卡通式的春笋娃娃。
这就是春笋,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2、知道春笋的一些小知识吗?教师作适当些补充。
3、(播放竹子的图片)这是春笋的爸爸妈妈,春笋是它们的娃娃。春笋慢慢地就会一节一节地往上长,长成竹子。
(边讲边播放课件:春笋一齐争着向上长的情景。)。
4、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书,去读一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小节号。
(3)根据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词。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安卡片。
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笋”:是读平舌音。
“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
“迎”:是后鼻音。
“声”、“冲”:也是翘舌音。
“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
(2)出示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3、指导读长句子。
(3)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4)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4、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再读读课文。
5、老师看同学们读得那么好也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范读课文。
6、师生比赛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读音。
2、这些生安中哪些是上下结构的字:(声、笑、节)。
3、教学偏听偏旁。
声:上面是“士字头,士兵的声音真响亮,所以是“士字头”。
“电”:跟哪个字很相近?怎样区别它们?
4、看课后笔顺表,记忆这3个字的笔顺。
5、师查、反馈。
6、给这3个生字找朋友。
五、指导书写。
1、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3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2、生自由说,师作适当补充。
声:上面的“士”字头约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宽些。
笑、节:同样的,偏旁部首都是约占田字格的1/3,“节”下半部的“”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字,生描红。
4、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5、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3、了解春笋那不断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4、学会剩余的生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认读。
二、新授。
(一)教学第1自然段。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春笋的力量大不大?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3)“冒”的动作谁会做?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呢?
(4)“一个一个”说明了什么?
(多媒体课件出现)春笋破土而出的画面,师配解说词:瞧,春笋在雷爷爷的呼唤下醒来,冲破了覆盖在它们身上厚厚的泥土,掀翻了重重的石块,一个接一个往上长,冒出地面。
2、指导朗读。
(1)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2)能把春笋这强大的生命力读出来吗?自读,同座位互读。
(3)指名朗读,评议。师相机指导。
“一声春雷”要读得稍慢,清晰有力。
“唤醒”要重读,突出“冲破、掀翻、一个一个、冒”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作。
(4)指名朗读。(大多数学生)。
(5)全班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3、创设情境,拓展内容。
(1)现在,我们就是春笋娃娃,来,跟音乐做动作。
教师带领学生做春笋的动作。
(2)春天来了,可有的春笋娃娃还没睡醒,我们一起作春雷爷爷把它唤醒,好吗?
(4)呀,小春笋醒了,它冒出地面后,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呢?
4、指导背诵。
(1)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愿不愿意把这段背下来?
(2)老师会给你们一些帮助:
(出示)一声春雷,()了春笋。它们()泥土,()石块,()从地里()出来。
(3)自背,同座位互背。
(4)指名背,全班齐背。
(二)教学第2自然段。
1.轻声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段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2.哪句话写了春笋的样子?
(1)齐读第一句话。
(2)看图理解“浅褐色”,动作常演示“裹”。
(3)指导朗读。
b.指名读,评仪。
d.师生赛读,全班齐读。
3、指导背诵。
(1)春笋是什么样儿的?
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它们长成什么样儿了?师采用放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引导背诵,让学生边看边背。
(2)自由练背,同座互背、指名试背、全班背。
三、教学。
1、读一读生字卡片。
2、教学新偏旁。
冲:是两点水旁,注意与“氵”的区别。跟读两遍。
破:是石字部,跟读两遍。
外:是夕字部,跟读两遍。
3、看课后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
4、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提醒学生“迎”里面部分没有一点。
5、你能为哪个生字交朋友?
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在”与“再”的不同用法。
四、指导写字。
1、“冲”、“破”、“块”左窄右宽。“块”的“土”写小点,并略微偏上一点,“一长横”变为提。
“迎”:“之”的捺要长一点,包住里面的部分。
“外”:左右等宽。
2、教师范写“迎”、“再”、“破”,学生描红。
3、学生描红,临写其余生字,师巡视指导。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教学过程:
一、板画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板画鲸)同学们,看看老师画的是什么动物?这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第九课《鲸》,进一步了解这种巨大的海洋生物。
二、回顾课文:
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四十页,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鲸?(生汇报,师相机板书:形态、进化、种类、习性)(这些词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表达方式改变。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作者究竟怎样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呢?
1、我们来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动笔画出描写鲸的体形特点的语句。
相当于一百个成人体重。让学生算算它们的倍数关系,从而深切体会鲸的巨大。体现学科整合)。
3、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鲸的体形巨大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研究作者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假设)。
四、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是采用三步读书法来学习第一段的,一读课文,二抓特点,三学方法。以后大家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的说明文。
五、鲸这么大,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同学们参照自学提示,按照三步读书法自主学习四到七自然段,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读课文,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生活习性?
2、鲸吃什么?哪些语句介绍了鲸的进食特点?
3、鲸怎样呼吸?你能根据鲸呼吸特点辨别鲸的种类吗?
4、鲸睡觉有什么特点?你能画出鲸睡觉的示意图吗?
5、鲸的生长有什么特点?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由读书,圈画,然后汇报。
学习呼吸特点时引导学生学习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以及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鲸的进食特点重点指导朗读,鲸的呼吸特点重点指导辨别鲸的种类)(小黑板出示四种不同的水柱形状,让学生辨认鲸的种类和大小)。
六、鲸的生长特点告诉我们鲸不是鱼,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告诉我们鲸不是鱼呢?学习第二自然段。(重点理解鲸的进化过程)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鲸为什么不是鱼吗?(强化识记,解决重点)。
七、回顾课文:通过本课学习,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八、拓展延伸:
1、除了课文介绍的知识,你还知道关于鲸的知识吗?
2、阅读资料袋内容,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九、总结升华,读写结合:
鲸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可是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它们正在日益减少。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大家可以采用本课学习的说明方法写一篇《鲸的自述》,既向人们介绍鲸,又呼吁人们保护鲸,可以吗?老师代表鲸家族谢谢你们。
板书设计:鲸。
形体:大、重、长。
哺乳动物。
种类:须鲸齿鲸。
鲸吃什么。
生活习性呼吸。
睡觉。
生长。
一、优点:
1、思路清晰。首先,我通过板画带着学生自然而快速地走进文本,然后与学生共同学习第一段抓住鲸的特点,了解说明方法。再借助自学提示让学生采用读,画,猜等多种方式自主学习第四部分,这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然后借助一个问题,“鲸是鱼吗?”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探究文本的氛围中,完成第二部分的学习的同时,也解决了课文的一项重点知识。
2、重点突出。这篇课文,最重要一点是要让学生感知说明的方法。我重点指导学习第一段,就是因为课文的说明方法在这段里体现最明显,也最集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找,自己读,自己体会。学生从不同的句子中体会到鲸的大和重,也读懂了作者的说明方法。再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虽说写作技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通过“训练学生采用喜欢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这个环节,我看到大多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这三种说明方法了。
3、方法灵活。在理解鲸的体重时,我采用数据对比,让学生把“十六万公斤”“六吨”“六十千克”三个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感受鲸的体型庞大和超重。并在理解“呼吸”“睡觉”时采用简笔画帮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做到了语文与美术、语文与数学的整合。
二、不足:
1、教材细节处理不到位。如:对鲸进食多而快的描述,鲸呼吸的不同形状的描述,以及鲸睡觉方式的特别,鲸生长之快等方面,都没能进行细细品读和体会,这主要是前面预设不到位,由于学生不熟悉计算方法,所以在鲸与大象、人的体重对比计算时耗费了很多时间,还有后面自学汇报时,显得过于流程化,缺少适当的点拨。
教学设计的一处遗漏,从这也看出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3、忽略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虽然学生汇报时已经说到这一处,可是我没有及时点拨,留下了一处遗憾。
我想,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遗憾才能使自己进步,所以,我一方面享受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也珍视缺失的遗憾,因为,我要在快乐与遗憾中继续研究和探索,争取上出更加精彩的语文课来。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十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学生平日分析:
学生平日广泛的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也时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鲸的画面,所以学生一定会对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鲸的更多知识。
二、设计理念:
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采用读书自悟,讨论式学习方法。
四、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初步感知鲸的几方面的特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交流资料。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在宽阔的海面;深海中各种海底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嬉戏,一只庞大的巨鲸浮出海面。)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特别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板书:鲸)。
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面请大家借助资料先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对鲸的认识,然后将资料进行汇总,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总资料,做好汇报准备。)。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的许多知识,对鲸非常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文章。(板书课题:鲸)。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用故事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抓住要点。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写:“哺乳”,“肺”,纠正读音以及“肺”的写法。结合人体部位,引导学习本课生字“腭”“肚”“肺”“胎”,左部都是月字旁;“肺”字右部注意不要写成“市”。)。
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两个词,谁来读读?
2、交流:
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
相机板书:
大小演变种类吃食呼吸睡觉胎生。
引导学生把“吃食、呼吸、睡觉”这三部分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
通过列提纲的方法,抓住课文的要点,把握全文的脉络,理清作者叙述的条理。
3、提出不懂的问题:
词语理解难点:胎生哺乳动物。
4、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反复读。老师相机指导点拨读通,读出特点。
三、合作学习,发现特点。
1、下面我们要要召开一个关于鲸的“科学新闻发布会”。在座的各位都是小小科学家,在发布会上向大家介绍有关鲸的研究成果。为了搞好本次的新闻发布会,咱们首先得读懂课文。
2、分组合作学习研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演说家、表演家、小作家中的一个角色,采用演一演,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等方法,选择其中一项来研究。
在分组学习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为了能讲得让别人一听就懂,像鲸的呼吸方法和睡觉姿势等内容,可以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直观形象地展示并加以说明。
3、各组可以补充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鲸的学习资料,作好充分的准备,下节课我们再来作“科学新闻发布会”。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课外继续收集关于鲸的资料,适时地充实到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去,并根据自己选择研究的一个方面,拟写好自己的研究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认识4个字。注意读准多音字“结、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摘抄描写小天鹅离开水面飞向天空的句子,并认真抄写下来。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天鹅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读句子,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天鹅不畏艰难,追逐同伴的动人场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将抽象语言还原成画面,感受体会句子描写的意境。
教学难点:
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教具安排: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7个生字,认识4个字。注意读准多音字“结、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句子,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在动物园见过天鹅,天鹅是一种很美丽的动物,大家都很喜欢它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天鹅的课文。
2.看看在小天鹅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2、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小天鹅当时是怎样飞行的?勾画有关词句,了解小天鹅当时飞行的情景。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小天鹅当时是怎样飞行的?
指名读有关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4.出示:“那一群天鹅则像一条白线似的,在皎洁的月色下若隐若现。”
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再现句子描写的情景。
5.小结。
四、学习生字。
1.本课生字中,翅,触是翘舌音,膀,拢是后鼻音。
2.翅字注意支字旁的捺画要舒展,以便能托住里面的“羽”。啦字注意中间的提首旁窄长。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摘抄描写小天鹅离开水面飞向天空的句子,并认真抄写下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天鹅的形象。
3.感受小天鹅不畏艰难,追逐同伴的动人场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抽读生字卡片。
2、上节课同学们小天鹅当时是怎样飞行的,以及它为什么会掉队,那它最后脱险了没有呢?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课文。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句子。
理解句子:“直到那群天鹅消失了,这只小天鹅才闭上了眼睛。”
为什么等那群天鹅消失了,小天鹅才闭上了眼睛?
理解小天鹅在认真观察那群天鹅飞行的方向。
3.指导朗读。
4.小结。
三、总结拓展。
1.同桌互相说一说:小天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全文。
本文主要描写了一只年幼的天鹅,在与同伴飞行途中,由于体力不支而掉队,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小天鹅经过一夜的休息调整,重新恢复了体力,它又顽强的追寻同伴的足迹。赞扬了小天鹅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不畏困难,一往无前。
四、作业:以“小天鹅,我想对你说”为题写话。
板书。
天鹅。
及时观察。
掉队冷静机智追赶队伍。
不畏困难。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练习概括各段大意,归纳天鹅的几个特性。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会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读八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学习生动优美的语言,反复品味,积累、学以致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朗读课文,并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2、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习使用。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准备:天鹅的图片、相关资料介绍教学方法:自读感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学习生字、新词。1、读文章,要正确读准每个字音。2、边读边找出生字生词,并借助工具书加以学习。3、简介作者布封。布封(1707-1788),法国生物学家、作家。他从小爱好自然科学,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卷巨册的《自然史》。《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鸟类史风爬虫类史民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理解。
三、指导表达1、提出问题:看看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试着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理清作者的表达思路,并能所处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达清楚,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2、自己先练习,再和组内的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由题入手,导入新课。1、读课题,它能使你想到些什么?2、由课题展开丰富的想象。
二、检查朗读情况。
三、深入学习课文内容。1、由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先把握文章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再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2、通读全文,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这是一篇介绍天鹅的科学小品,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天鹅在水中那优雅的姿态、妍美的形状、优美的歌声等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鸟和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由衷喜爱和赞美。)3、抓住重点段落进行深入学习。核心问题:读了文章,你认为哪一段对天鹅的描写给你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组织小组间讨论研究。借助照片、风光片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天鹅的优雅与妍美,及它自由的美德和神奇的歌手。
4、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和组内同学一起研究解决。如:(1)为什么天鹅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最美的模型?(2)为什么说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3)为什么把天鹅说成是一个神奇的歌手?5、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1、你认为文中哪些语言优美动人,请你有感情朗读这些语句。2、自己练读,再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查找相关资料。2、课后有关天鹅的资料,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进行深入学习,搜集和整理。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编写手抄报、打印相关资料、给照片配上解说词等。
第三课时。
一、复习所学的知识。1、抽查课文背诵情况,同时记一次背诵成绩。2、听写生字生词,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课后有关课文内容学习的习题。1、倾听同学们的看法,提出适当的思考靠方向和补充意见。2、学生汇报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3、认真倾听学生的汇报,适当地指导学生语言表达简练清晰。4、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图片,可以变换形式,方法多样。
三、汇报自己查找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资料。
四、作业继续整理相关资料,想一个最佳的保存办法。五、板书设计:
天鹅面目优雅形状妍美天性温和天鹅善航的外形因素脖子胸脯腹部身子尾巴脚翅膀美德歌手。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三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
2.体会所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入。
1.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有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在生息、繁衍。它们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的世界是神秘有趣、摇曳多姿的,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课文来了解海洋里的一种动物,那就是--鲸。
2.板书课题。
师:如果由你们来写,你会写些什么内容?
指多名学生说一说。
相机板书:写些什么?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鲸的。
2.指名说一说。
师生共议,明确课文主要介绍了鲸的进化过程,说明它是哺乳动物,还介绍了鲸的形体、捕食、呼吸、睡觉等方面的内容。
相机让学生列出各个部分的小标题。
三.创设情境,导读课文。
2.指名说一说。明确:这句话说得不具体,不能让人明确鲸到底有多大。
3.课文里介绍清楚了吗?你从哪里体会了解到的?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如:
“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体会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又如: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体会举例子说明的方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读一读,体会体会。
4.故事表演:有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各种鱼类的运动会。鲸也兴高采烈去参加,可是却在赛场门口被虾将军拦住了,虾将军以鲸不是鱼类为由不让它参加比赛。两个人为此产生了争执。
如果你是虾将军,你会怎样说服鲸呢?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从鲸的进化与它的生活习性理解鲸是哺乳动物。
明确理由。
(1)鲸的进化是由陆地到浅海再到深海。
(2)鲸用肺呼吸。
(3)鲸是胎生的。
这些特征都说明了鲸是哺乳动物。指名用自己的话,联系课文内容与在自然课上学到的知识或收集到的有关哺乳动物的知识说明鲸是哺乳动物。
四.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师:课文还从鲸的种类、捕食、呼吸、睡觉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海洋巨兽--鲸的生活习性。那么,你们最喜欢哪个部分呢?或者你们对鲸的哪方面最感兴趣呢?请你们分四人小组,选择一个或两个方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四人小组选代表说一说自己准备选择哪个内容进行自学,用什么方法进行。如:画表格、画图、朗读、表演等方法。
3.集体交流。
每个四人小组推选代表向老师和同学汇报自己这个小组的学习情况。
交流时注意说明自己介绍的是鲸的哪方面生活习性,用什么方法了解到的,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其他小组也可以进行补充说明。
明确:
(1)鲸的种类按有无牙齿,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
牙齿。
(2)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用了列举数字、举例子、列数字等说。
明方法。
(3)鲸用肺呼吸,须鲸喷出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则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用了比喻等说明方法。
(4)鲸睡觉时头朝里,尾巴向外。
五.课堂练习。
1.请你们根据课文上介绍的有关鲸的知识以及所收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形式给大家讲一讲。
2.评议。
板书设计:
22.鲸。
写些什么:怎样说明的:
鲸的体形--十分巨大(列数字;作比较;举例)。
鲸的进化--由陆生到海生(作比较)。
鲸的种类--须鲸和齿鲸。
鲸的捕食--用须板或用牙齿(列数字;举例子)。
鲸的呼吸--肺;形状不同的水柱(作比较;打比方)。
鲸的睡觉--头朝里,尾向外。
鲸的生殖--胎生;长得快;寿命长(列数字;举例子)。
作者邮箱:zsxlihui。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十四
毛主席的.《咏梅》,托梅寄志,表现了梅花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的品格,表明共产党人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迎接挑战,无私无欲,直到取得最后胜利。本诗词用一课时完成。
重点:理解诗意,领会梅的特点、品格。
难点:借物言志,感悟毛主席借咏梅所抒发的豪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咏梅》,理解诗意。
2、能力目标:了解欣赏诗歌的一些方法。
3、情感目标:热爱诗词,培养对诗词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策略分析:
通过形象生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图画、音乐,采用小学语文课的特质学习方法,以读为主。采用范读、诗词整体感受反复练读、个别体会理解诗意。有感情诵读、议议、评评。深刻理解毛主席笔下梅的品质比较同一体裁陆游咏梅的情绪。面向全体,注重个体对文字的体验、理解。以学生为主,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力求培养学生的诗词欣赏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
1、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1)观看课件、谈感想。
(2)板书课题、揭示主题。
2、以读为主,理解诗意。
(1)教师有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受。
(2)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练读,理解诗意。
重点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理解,教师相机点拔指导。
3、品读、吟咏,体会诗词的情感,熟读成诵,深入领悟梅花的特点和品格。学生交流、评价、学习的感受。
3、对比赏读,提高能力。
(1)学生自学陆游的《咏梅》,试用关键的字、句表现诗词的情绪。
(2)交流、评价,鼓励学生表达。
4、迁移训练,拓展思路。
(1)收集有关描写梅的诗句,读一读,品一品。
(2)读读描写梅、兰、竹、菊岁寒四友的诗词,并抄写下来。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五
1、知道学拼音的用处,学会单韵母a,认识声调符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读四声。
2、认识四线格,学会在四线格里书写a。
优美的意境图是非常吸引小朋友的,此外也利用童话故事等环节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一、导入:整体感知拼音。
拼音王国中有三大家族,它们分别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简笔画勾勒三座房子)。今天,我们来认识韵母家族中最最可爱的一个孩子,它就是a。
二、观察画面,激发兴趣。
1、出示情境图,引导观察。
(1)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编个小故事给大家听吗?
(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说)。
(2)教师小节:
山村的早晨多美啊,绿草如茵,小溪清澈。太阳公公还没爬上山坡,一位小姑娘就早早地在小溪边唱起了动听的歌,大公鸡听到了,也跟着唱了起来。他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大白鹅在水中翩翩起舞。几只刚学会游水的小鸭子听见歌声也往这边赶过来,和他们一起参加这场清晨的音乐会呢!
三、学习单韵母a。
1、读准音。
(1)你听到知道小女孩在唱什么歌吗?(学生自由想象,唱一唱)。
(2)老师也来唱一唱:13/53/1-/。
aaaaa(学生跟唱)。
(3)我们念a的时候,也和唱歌一样,要张大嘴巴,口型保持不变。
(师领读生跟读a-----张大嘴巴aaa)。
(4)在生活中,你用到过这个音吗?(阿姨的阿。医生检查口腔的时候,要我发aaa)。
2、认清形。
(1)找一找小女孩身体哪一部分像a的形状。(生:小女孩头部象a的形状,头象左半圆,小辫子象右竖弯)。
(2)动笔描小女孩头像,注意画得象a。
(3)教师点拨笔画笔顺。(先写圆圆脸蛋——左半圆,再扎小辫一一写右竖弯)。
(4)师生一起儿歌书空。(儿歌: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aa)。
3、指导书写。
(1)认识四线格:a想回家了,他的家在哪儿呢?要知道他的家,就得认识汉语拼音的四线格。认识上格、中格、下格。
(2)比赛,谁最快找到a的家(看书上的拼音格,观察a的家在哪里,谁先找到就到黑板前指出来,并告诉大家:找到了,这就是a的家)。
(3)练写:师范写,生边和老师唱儿歌边书空;生练习仿写;师个别指导。(及时鼓励表扬)。
4、学习a的四个声调。
(1)太阳越升越高,太热了,我们送它四顶帽子吧。
(师板书a的四声)。
(2)戴上不同的帽子a神气了,连读法都变不同了不信听老师读一读。
(师读四声)阿姨好!
啊,你说什么?
啊,是这么回事!
啊,多么可爱的小鸟!
(3)生跟读——自由练读——师打乱顺序指着齐读——同桌互相抽读等。
(4)念儿歌。
(四)这节课,我们认识了a,还能读准它的四声了,真了不起。回去后请读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听。
教后反思录。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5~7自然段。
2、掌握不同要求的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
2、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的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情入境。
1、播放音乐,讲述故事: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可爱的鸟儿在这里为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他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真爱。那是初春的一个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上了厚厚的冰层,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呀?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
2、这是一则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天鹅的故事”。
二、交流预习,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领读生字。
3、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事吗?
4、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指导。
(1)“您老喜欢打猎”。
(2)“克噜――克哩”中“――”的作用是声音的延长。
(3)“像石头似的……冰面上。”
4、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感人”
三、细读体会。
1、找出课文令你感动的地方,仔细地品读几遍,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反馈:相机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五自然段,再读,看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2)交流“像石头似的”说明了什么?(撞击冰层的力量大),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天鹅?
指导朗读,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撞击冰层的力量之大?
再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师示范朗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5)齐读课文。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看到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其它的天鹅似乎都被(惊住了)都(呆呆地站在哪儿),然而当老天鹅取得成功,水面在慢慢扩大以后,其它的天鹅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六自然段后半部分。
(2)讨论“欢快”。
(3)是的,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因此它们十分欢快,这欢快就表现在它们的叫声中,表现在它们那如同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的叫声中。分层次读出它们叫声与劳动号子。
4、学习第七自然段。
(1)是的,有付出就有收获,它们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去挑战困难,它们成功了吗?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达敬意和祝贺。它们高兴吗?齐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5、同学们,“天鹅的故事”到这里有个圆满的结局,这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一位英勇顽强的老天鹅,还认识团结协作的天鹅群,我们与其把老天鹅称作“顽强的破冰勇士”,还不如把整个天鹅群称作“顽强的破冰勇士”。
然而课文还没有结束,斯杰潘老人看到了这一幕,他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四、作业。
1、师出示生字词,描红生字。
2、提示运用词语复述课文。
3、布置作业:(1)复述(2)找话题,设疑问。
板书设计:
7.天鹅的故事。
感人老天鹅顽强的破冰勇士。
aoe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七
诗词领域是一个群芳竞艳、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它为我国文学的发展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作为小学生的诗词学习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难点,每两周都会安排两首诗词的教学,孩子们也能背诵一些经典诗词。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育是终生学习,教育是让学生把“学会”变为“会学”……。“举一反三”应是学习的高境界,本人试图通过校外教育文学欣赏班的这块阵地,探索一些适合小学生诗词学习的新路子:
1、培养小学生对诗词爱好,培养他们的书卷气。
2、花少时间,通过读读,背背理解诗词。
3、渗透欣赏诗词的方法,比如:比较法、体会情绪法、资料搜集法、了解背景法、重点词句法等。
4、完成学习诗词,欣赏诗词,从学诗中学会做人。
一、教材分析。
毛泽东的《咏梅》,托梅寄志,表现了梅花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的品格,表明共产党人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迎接挑战,无私无欲,直到取得最后胜利。本诗词用一课时完成。
重点:理解诗意,领会梅的特点、品格。
难点:借物言志,感悟毛泽东借咏梅所抒发的豪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咏梅》,理解诗意。
2、能力目标:了解欣赏诗歌的一些方法。
3、情感目标:热爱诗词,培养对诗词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策略分析:
通过形象生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图画、音乐,采用小学语文课的特质学习方法,以读为主。采用范读、诗词整体感受--反复练读、个别体会理解诗意。--有感情诵读、议议、评评。深刻理解毛主席笔下梅的品质--比较同一体裁陆游咏梅的情绪。面向全体,注重个体对文字的体验、理解。以学生为主,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力求培养学生的诗词欣赏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
1、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1)观看课件、谈感想。
(2)板书课题、揭示主题。
2、以读为主,理解诗意。
(1)教师有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受。
(2)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练读,理解诗意。
重点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理解,教师相机点拔指导。
3、品读、吟咏,体会诗词的情感,熟读成诵,深入领悟梅花的特点和品格。学生交流、评价、学习的感受。
3、对比赏读,提高能力。
(1)学生自学陆游的《咏梅》,试用关键的字、句表现诗词的情绪。
(2)交流、评价,鼓励学生表达。
4、迁移训练,拓展思路。
(1)收集有关描写“梅”的诗句,读一读,品一品。
(2)读读描写梅、兰、竹、菊“岁寒四友”的诗词,并抄写下来。
教学过程流程图。
观看课件。
导入课题。
以读为主,欣赏诗词。
比较学习,提高能力。
迁移、扩展。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88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