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一
大部分人的观点,对于李鸿章的刻板印象多是亡国之臣,耻辱见证等负面标签化脸谱,然后通读一遍李鸿章生平传记,其实遍很难再说出这种不太负责任的以偏概全之言。历史就是如此,何尝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北宋真的只是因为完全没有军备意识而空筑华巢么,高宗赐死岳飞真的只是秦桧的小人谗言吗,李鸿章难道也只是为了卖国求荣而一次次签下自己那苍健有力的刻印么。
也许他是一个只懂借力不懂借势的外交家,一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军事家,一个只改商体不改政体的改革家罢了,不过老爷子真的.只会同俄使可爱地炫耀自己于天朝上国那点欺上瞒下的生存之道么,并不然,这也是一个遇刺之时稳如泰山的外交大家,顶着满面鲜血并以此为条件为马关条约挽回一丝屈辱的筹码,你还能说他只是一个苟且无为的老人吗?或许他是一个嘬烟袋锅子除了嘴哪儿也不用动的上官,但他也是努力,至少试图洋务的非木鱼疙瘩。
他面对的是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一个同受伊藤博文赏识钦佩的清国重臣,在这样特殊的时代,也知道为奴尽职,如是而已。
对世界的探求是人类永不枯竭的欲望,当一个国家不遗余力地为民众普及知识,以媒介为武器强大自己的知识构成,当他们在竭尽全力地开眼看世界,这时我们的中国却在故步自封地闭关锁国,我相信,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就是从这些薄若无物的文字中拉开的。《李鸿章传》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及个人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背后反映的对知识和世界的探求精神,在提升国民智识和健全国家文化体系的方面,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邓小平曾说过:"中国不是清政府,我更不是李鸿章。"但这位总设计师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或多或少具有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影子。从李鸿章到邓小平,在失败经验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历史留给了我们太多借鉴与反思。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读了有关动物故事的书——《和乌鸦做邻居》。书中写了鹰、天鹅、相思鸟,写了鸟儿们的爱情故事、友谊故事。沈石溪爷爷真不愧是动物小说大王,书里面的所有动物都栩栩如生、一个个跃然纸上,所有故事都引人入胜、感人至深,但最让我有感触的是第一篇——《雄鹰金闪子》。
雄鹰金闪子有一片广袤的领地——纳壶河谷。在它为捍卫领地对入侵者白羽臀使杀手锏的瞬间,攻击目标转向了杀害自己妻儿的仇敌银环蛇。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白羽臀没有坐视渔翁得利,而是出手相救,使金闪子转危为安并报仇雪恨,随后它们共同分享了一顿美味的蛇肉大餐。在此后食物匮乏闹饥荒的季节里,它们团结合作以捕猎幼豺为食,共度难关。即使在非死即伤的争偶决斗中,它们也采取空博的和平竞争方式。
这个故事读了一遍又一遍,我掩卷沉思,从中得到了许多启迪。
从金闪子身上,我读出了自强的精神。只有金闪子自己强大了,它才赶走了一个又一个觊觎这片肥沃土地的野心家,捍卫了自己神圣的领地,从而拥有一片食源丰富方圆百里的广袤领地、拥有娇媚的妻子。自强是一种困难压不倒、厄运不低头、危险无所惧的亮丽操守。我们人类更是需要自强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张海迪勉励残疾朋友自立自强;牛顿是班级中成绩最差的学生,因为自强终于使他成为了“科学巨人”。
从金闪子的身上,我读出了知恩图报、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一山不容二虎、同性相斥这鹰类中的至理名言,为什么被金闪子土崩瓦解了呢?我想金闪子是被白羽臀的救命之恩感化了,变成了一只懂得知恩图报的雄鹰。它不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它敢于突破世俗的观念、敢于标新立异,它的思维转变了。就像田忌赛马,田忌改变了自己的思维和策略,最后赢了齐威王。
退一步海阔天空。金闪子从此赢得了一份沉甸甸的感情、一种同生死共患难的友谊,赢得了一位忠诚的朋友。所以在后来食物匮乏闹饥荒的季节,它们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战胜了饥饿和困难。此时的金闪子真正明白:一只雄鹰加另一只雄鹰,等于所向披靡;两只雄鹰在一起不一定要搏斗,团结合作可以共度难关。
从金闪子与白羽臀的争偶决斗中,我读出了它们对友谊的珍惜。它们采用了表现各自搏杀技巧与决斗风范的表演式的和平竞争,这种友好的竞争方式更值得我们学习。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会遇到许多的竞争,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攻击、诽谤对方,我们也要用友好的方式去面对。就像“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口号。
故事中的鸟禽都懂得那么多,我们人更应如此。首先要自强,然后懂得知恩图报、珍惜友谊、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同时还要改变世俗的观念。自己活,让别人也活,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三
。从对当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晚清时期的人物中我选择了《李鸿章》这本书。我已经忘记了历史上如何评价他的,以及具体他签订了哪些丧权辱国的条约,我想即使不是他签也会有别人来签,正如梁启超所言:“吾敬李鸿章之才,我惜李鸿章之识,我悲李鸿章之遇”,也许是生不逢时。但即使在这样的一个烂环境下,这个家伙能混到这个份上肯定有他的道理在里边。只说他是如何踏上仕途的,也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有哪些必需的因素。大概在李鸿章六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教他诗书礼仪等,到了李鸿章三十岁的时候,还同父亲一起晨读,也就是做父母的一定要早下手。但是像今天好多家长让三四岁的孩子学英语我估计没什么用,最起码不能保证他以后一定能用上英语,唉!悲哀啊,趋之若鹜的父母们!而从小学诗书,学礼貌用语,学如何尊敬他人在以后的发展用的会越来越多。
李鸿章小时候就做的非常好,给人的印象是聪明,举止言谈有不俗之表现,让人看了就喜欢。从小就培养一个人的梦想也很重要,也许那时候读书就是为了考个官当,没现在选择面这么广,但是全国的人都报一个专业的话压力也是够大的了。然而考取功名到皇上身边工作的这个梦想从小就在李鸿章的心里扎下了根,这个梦想不断的促使他学习前进。选择正确的理想很重要,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解放军,手握一根长长的步枪,现在差不多是无法管教的孩子的最后一条路是当兵,也许部队可以帮管教管教,而步枪呢,21世纪还会用长长的步枪吗?当这个不切实际理想破灭之后,一个强有力的将来随之沉没。朋友也很重要,李鸿章在选择朋友方面十分谨慎,能靠的住的,对自己的将来有帮助的,能对自己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等好多条件。会把自己带往坏的方向的朋友李鸿章是不会交的,而一旦认定了这个朋友,就会交到底,百分之百真诚待友,取得他人之信任。交到的好的朋友越多,也等于给自己做了广告,后来好多人投奔他的淮军也基于他不错的名声。那天听说一同事说,孩子没有小伙伴一起玩,回家就看电视,我问为什么不和另一个部门的张某某的孩子玩呢,孩子的父母是同事,孩子们也在一个班是同学,应该能玩的来,结果我这同事悲伤的说,现在的父母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学习不好的孩子一起玩,怕给影响了。啥也不说了。能忍辱负重。
古人云什么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肯定要遭受一些磨难和痛苦。李鸿章曾被太平军追的屁滚尿流,差点命丧黄泉。也因忍受不了老师曾国藩而怒走,但想到只有曾国藩才能提供给他立功靠近皇上的机会,又费劲周折回到老师的身边,赔礼道歉。李鸿章在求学的过程中,一直秉持着谦虚好学的态度,结果导致他的每位老师都非常喜欢他,不愿意放他走,但也明白他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也不便阻拦。而一旦分离李鸿章总是表现的很伤心,哭哭啼啼,跪地上啪啪的磕头,感谢老师的教导,老师的大恩大德一辈子也不敢忘,还要涌泉相报。学习,也叫求学,肯定让别人教导你,从他人获取知识,如果态度不好人家怎么能喜欢教你呢。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四
最近重读了梁启超先生之《李鸿章传》,作者仿照西方人物传记题材,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这本传记对于我们后来人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那个时代,近距离感知历史人物颇有益处,传记的独特视角也有助于我们逐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进入21世纪,社会更加多元化,历史人物的形象也不再脸谱化,逐步变得有血有肉,枝叶繁茂起来。不知从何时起,由史学界到文艺界,不知不觉间掀起了历史人物的“翻案风”。一部电视大戏《走向共和》,让人们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电视剧不代表正史,文艺创作的精彩不能替代历史之事实,但毕竟在众人的心头荡起了一丝丝涟漪,人们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这一波浪潮持续至今,影响颇为深远,加上如今不少的戏说历史、架空历史等等文艺作品的影响,还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引领,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严肃阅读、深度阅读、广泛阅读的习惯,要想触摸一点历史的真相,也是难!
梁任公是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以他的视角观李鸿章行事,评李鸿章才识,定李鸿章功过,自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梁任公也有梁任公的局限,他的认知自然也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必奢求亦不必苛求那所谓的“上帝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书求学如此,做人行事亦如此,欲跳出此“山”的局限,还得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度吧!
《李鸿章传》读后感1500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五
少年科甲,中年戎马,晚年洋务。
少时立志水击三千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面对乱华匪贼,起兵靖乱,终得位极人臣,
却了了拂过,八十余载,
化作不得已的”肃“迹落款,
喋血而亡。
大部分人的观点,对于李鸿章的刻板印象多是亡国之臣,耻辱见证等负面标签化脸谱,然后通读一遍李鸿章生平传记,其实遍很难再说出这种不太负责任的以偏概全之言。历史就是如此,何尝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北宋真的只是因为完全没有军备意识而空筑华巢么,高宗赐死岳飞真的只是秦桧的小人谗言吗,李鸿章难道也只是为了卖国求荣而一次次签下自己那苍健有力的刻印么。
也许他是一个只懂借力不懂借势的外交家,一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军事家,一个只改商体不改政体的改革家罢了,不过老爷子真的只会同俄使可爱地炫耀自己于天朝上国那点欺上瞒下的生存之道么,并不然,这也是一个遇刺之时稳如泰山的外交大家,顶着满面鲜血并以此为条件为马关条约挽回一丝屈辱的筹码,你还能说他只是一个苟且无为的老人吗?或许他是一个嘬烟袋锅子除了嘴哪儿也不用动的上官,但他也是努力,至少试图洋务的非木鱼疙瘩。
他面对的是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一个同受伊藤博文赏识钦佩的清国重臣,在这样特殊的时代,也知道为奴尽职,如是而已。
邓小平曾说过:”中国不是清政府,我更不是李鸿章。"但这位总设计师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或多或少具有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影子。从李鸿章到邓小平,在失败经验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历史留给了我们太多借鉴与反思。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六
自古传记诱人之处,不在记事,在于论人。可能写传记的人都力求以最最公允的眼光去评价所要论述之人,总想处于平衡,却又因为自己的价值情感而稍有倾向。我认为,这就是传记之美。梁启超在这本传记第一句就写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大概就是不愿毁誉失衡。文中在众人贬李之时对其维护,在人赞李之处加以指责,不是梁先生故意创新,大概是伟人之见,大抵见人之所未见。
有些人英年早逝,我们无不叹息,总会想象他多活几年会干出更大的成就,比如周瑜,比如莫扎特,比如王勃;有些人晚节不保,总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却又干出点不靠谱的事,我们也在叹息他怎么不早死几年,比如李鸿章。想想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卑躬屈膝的去跟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去跑到俄国跟沙皇祝寿,洋鬼子占领了北京,没人能担议和大局,还是那个七十九岁的老人,其实我真希望他还是死早点好,像左宗棠,曾国藩那样,至少在历史的评论中誉大于毁。只可惜他亲眼见证着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只可惜当大清苟延残喘之时还要这个耄耋老人独力支撑,担负一生骂名。他有错,但错不足以遗臭万年,他有功,但功不足以流芳百世。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七
《李鸿章发迹史》读后感3月30日至4月10日,通读了汪衍振先生的大作《李鸿章发迹史》上下册,读后颇多感触,今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1、李鸿章不容易,慈禧太后不容易,后期的大清朝更是不容易。清朝后期,从1840年至19清朝结束,真是多事之秋,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等,外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在此情况下,大清国居然延长了71年寿命。大清朝真是不容易啊。幸亏有曾国藩、李鸿章等一批中兴之臣保驾护航。
2、解放思想,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时至今日,仍然十分重要。当年,福建巡抚刘铭传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在福建修铁路,铺好的铁路都被老百姓拆毁,火车头被人浇上狗血。可见,当时国人的思想是多么的.愚昧落后。曾国藩提出了“开民智”,开民智是何等的重要。曾国藩、李鸿章大兴洋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有的成功了,还有许多不为大臣们和国人所支持、理解。联想到今天,部分国人的思想仍然保守、落后。可见,总设计师提出的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是何等的正确。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时至今日,仍然十分重要,是国家的国策!
3、开明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能够重用李鸿章,并且,李鸿章的许多好建议如设电报局、架设电线、派留学生、建海军、开矿等被一一采纳并执行。可见。慈禧太后还算比较开明。
5、李鸿章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家,他切实维护了国家利益。
举例一: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前,日本要求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李鸿章不甘心割让如此多的土地,于是他约见了俄国、德国、法国驻日公使,向他们透露了内情。李鸿章当时是这样想的:辽东半岛不仅是俄国通商的主要地区,也是法国和德国通商的区域,李鸿章想利用列强均想在中国得到利益这一贪婪的心理,通过列强之间的争夺,达到保住辽东半岛的目的。结果李鸿章的目的达到了。(而当时光绪帝已要求李鸿章快速答应日本提出的割地条款,即皇帝都同意了,而李鸿章不同意,他把国家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举例二:《辛丑条约》签订前,八国要求中国赔款是十七亿五千万两银子,年息六厘,分十年还清。经李鸿章据理力争,议成赔款四亿五千万两银子,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
年4月10日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八
近期一直在读李鸿章,本人喜欢读一些历史故事、人物之类的书籍,不经意间看到了李鸿章这本书的推送,觉得这个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校的历史课上学过,知道他是清末重臣,且名声也不怎么好,好像还被扣上了汉奸的帽子。陌生是因为除了课本上的介绍,其他的一概不知。处于好奇,就开始读李鸿章这本书了。
刚打开书时,发现有4800页,哇,这么多页,不知道有没有勇气读完。读书和做事相反,开头容易读进去,读着读着就觉得没意思了,或读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了,就缺少激情去读完了。刚看到4800页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可能又要虎头蛇尾了,抱着试着读的心态开始了。读着读着发现这本书挺有意思,就像一部好的电视剧一样,不断的吸引着我继续读下去,现在已经读完,难得读一本厚书,写一下读后感。
李鸿章这本书不像其它人物传记的书,从人物的出生小时候开始写。这本书由太平天国与清军作战写起,引出在曾国藩府做幕僚的李鸿章,后来天平天国围攻上海,上海危机,曾国藩派李鸿章到上海救火。从这时起,李鸿章才正式登场。
在曾国藩幕府时,李鸿章是个舞文弄墨的文章高手,没有自己的一兵一卒。去上海时,李鸿章想向曾国藩借兵,毕竟面对虎视眈眈的太平军,光靠两张嘴皮子是不管用的。曾国藩告诫他,要想士兵死心塌地的跟着你,需要自己培养自己的势力,借的兵永远是别人的,出工不出力,有利往前涌,遇事往后跑,打起仗来临阵溃逃,往往适得其反。听人劝吃饱饭,李鸿章开始招募自己的军队,由于自己的安徽人,自己的士兵大多数是从安徽老家招募来的,就称自己的军队为淮军。带领着自己新招募的淮军,李鸿章雄赳赳气昂昂的就奔赴上海了,到了上海才发现,一切都不那么美好。四周太平军环伺,城内官商各种势力催着开战要打跑太平军,面对各种压力,李鸿章不为所动,在自己的士兵训练好之前坚持不开战。自己的士兵自己知道心疼,别人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说的轻松,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当时的上海英租界、法租界已经形成,长江两岸也不乏外国军舰。在练兵期间,他还参观了外国的军舰枪炮,大为震撼,外国的大炮指哪打哪,威力还特别大。想想这要有一天和外国开战,自己的士兵只有当炮灰了。也正是这次参观影响了他一生,李鸿章下定决心要向列强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装备自己的洋枪队,建设自己的军舰。
凭借自己的淮军和相对先进的装备,李鸿章解上海之围,顺势帮助消灭太平军,后来又消灭国内的另一拨造反势力捻军。等国内稍微安定时,李鸿章靠自己的军功顺利坐上了天下第一督抚--直隶总督的位置。这个时候清政府算是进入了一个难得的平静期,鸦片战争后各国得到了各自的利益,稍微稳当了,国内农民造反运动也刚刚平定,只有西北甘肃新疆等地,左宗棠还在哼哧哼哧的收复中,不过天高皇帝远的,眼不见心不烦。李鸿章也借这个时间开始发展洋务运动了。万事开头难,中间难,之后更难。这个难,不仅是做事难,更重要是朝廷各方势力相互掣肘,想做事难。当时的政府高层,基本分成两派:清流和洋务,清流就是满嘴之乎者也,只会纸上谈兵的老夫子,他们由于受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没出过京城,没见过世面,基本是经验主义者,夜郎自大,以泱泱大国自居,不屑于学习列国。这也怨不得他们,中国自秦朝一统以来,中国分分合合,从没被外夷征服过,即使有蒙古,金这样的关外民族建立的王朝也会很快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同化,逐渐变成自己人。由于这样一种强大的意识统治,让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文人,视西洋文明为奇技淫巧,不屑于学习他们。“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能成为老师的三人中,在文人眼中是要比自己强的,至少也应该是平级才行。这样对于向蛮夷学习,显然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清流人士无法接受的。另一就是洋务派,他们就比较务实了,基本都是一些和洋人打过交道的人,见识过洋枪洋炮,知道洋人技术的厉害,如果不向洋人学习还真干不过。由于两派的较劲,洋务这儿刚提出个要建军舰,加强国家的海防,清流那边马上提出一大推反对的理由,导致一个问题反复讨论,反复权衡,往往是今天准了,明天又改主意了,今天进两步,明天又退一步,来来回回折腾好几个月,最后即使勉强建起了,也是一塌糊涂。建铁路、建邮报、开煤矿都是这样朝廷各派难以达成一致,做起事来相互掣肘,难以形成规模,最后一塌糊涂变成鸡肋。
跌跌撞撞几年过去了,这时候日本也强大起来,企图占领台湾、朝鲜,薅一薅清政府的羊毛。这时候的朝中清流派更是咋呼了,小小的日本,自古以来我中原王朝就没正眼瞧过你,这时候敢在我泱泱大国面前比划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清流内部一致高呼要和小日本打一仗,让小日本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过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却能清醒的认识到,如今的日本已今非昔比,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从天皇到内阁大臣再到各级官员甚至到普通百姓,都取得了一致,在学习欧美上几乎没有一点杂音,不光购买西方的先进武器,还学习西方的法律、技术、天文知识等全套的东西,培养自己的工程师研究制造更牛的装备。举个小例子,当时日本天皇接见大臣时,大臣看到天皇竟然穿的是西装而不是自己国家的服饰,大臣说:我们学习西方的技术、知识,没必要连服饰也学习西方吧。天皇说:‘既然向西方学习,就要学的彻底,我连服饰都能学习西方,还有什么不能学习的呢。’这么看,日本确实不要脸,只要别人比自己强就向人学习,抛弃自己一切的学,缺少自己的文化。李鸿章曾经这么评价过日本:日本是个可怕的民族,在我们国家强大的时候,即使打它、骂它,日本也会跪着笑脸相迎的来中国学习,当我们衰败的时候,日本会反手一个大招,想狠狠的咬死我们,这样的一个民族是多么的可恨、可怕啊。正是这样一种臭不要脸的精神,使日本迅速强大起来,开始对清政府虎视眈眈。日本想要发动战争,即使清政府有意避让也是枉然,更何况还有一帮清流派在不断的叫嚣要干死小日本,李鸿章你的洋务运动搞了这么多年,赶紧出去教训一下日本这帮孙子。这时的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也觉得,军舰大炮都买了,小日本个子这么矮还这么嚣张,就拉出去打打呗,杀杀他们的威风。日本要打,清政府想打,战争一触即发,这就是著名的甲午中日战争,结果清政府被打的一败涂地,割地赔款,李鸿章十几年的心血北洋舰队也打没了,朝鲜、台湾也丢了。这时候的清流派,直跺脚不说话,哎!
分析一下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
1.硬件装备比较:
中国的洋务时间比日本的明治维新还要略早,而且当时中国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每年的税收也比日本多出好几倍,一开始就购买了几条当时的巨型军舰,可以说开了个好头,可是后来暂且没有战争,稍微安定以后,朝廷内部的两拨人又开始掐架了,清流们觉得有几条军舰就行了,咱又不出去打别人,能守就行,没必要再购买了,而且慈禧太后又要重修颐和园,大批的经费都挪到修园子上了,没有多余的银子建设洋务。当时是工业革命大发展时期,技术改革日新月异,只有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才能保持长盛,而北洋引进新的军舰,建设新的项目得不到支持,十几年来只能依靠最早一批购买的军舰,虽说后面有小打小闹的补充,但都不成气候。更可笑的是在修铁路这件事上,唐山到天津一段不长的铁路上,由于清流的反对,几年来一直用马拉着火车在铁路上跑着运煤。而清流的反对说法更是可笑:火车跑起来的声音太大,咚咚咚,地动山摇的,怕惊动了地下的祖宗。哎妈呀,这帮人就不怕外国人打进来,丢掉祖宗的江山吗。折腾来折腾去,洋务派和清流们的频频过招,最后是国外有的咱们也有,也就仅仅是有而已。
再看看日本,在决定学习西方后,从天皇到百姓目标达到空前的一致,为了让国民亲身感受这场改革的必要性,日本天皇还假惺惺的邀请中国的北洋舰队出使日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好面子的民族,面对出使日本这么个装逼的机会,朝廷的各派之间竟然达成了空前的一致,清流们想利用这次机会向日本展示一下我大清朝的强大,即使现在遇到了一点小挫折,但你小日本也只有仰视的份。而洋务们就比较务实一点了,想用自己强大的北洋军舰震慑一下日本,让他们知道我大清朝的强大实力,打消对我大清的觊觎之心。而日本的这次邀请也是处心积虑,正是利用了北洋舰队表面的强大,让日本民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勒紧裤腰带,捐钱出力,发展自己的军舰,实现强国梦。别说,效果还出奇的好,没过几年,日本就拥有的自己的舰队,而且数量还比中国的多,虽然吨位没有北洋舰队的大,但是灵活机动性很强。最重要的是他们还研制出了世界少有的开花炮弹,拥有自己的自主产品。
2.人心士气比较:
一场战争的胜负,如果双方的实力差距非常大,一方装备枪炮,一方手持大刀,这不用猜也知道谁胜谁负。如果双方的实力差距不太大,你方有枪炮,我方也有,只不过武器质量,武器先进程度有些差距,这时候打的就是气势,打的就是人心了,气势如虹就会弥补武器上的差距,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这就是朝廷中的清流们所强调的,清流们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知道打仗打的是人心是士气,他们一味的认为只要将士用命,打退洋人指日可待,我大清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只要一致对外,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洋人淹死。清流们认为,现在不是武器的不济,是将领畏死,士兵不用命才导致的一次次的溃败,现在要做的是整顿军纪,任命不怕死的将领。说的容易,当时的清政府从芝麻小官到京畿重臣没有一个不腐败的,当时清流中有名的清官、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每天至少参加两场应酬饭局,这真是一边口号喊得震天响,一边疯狂的觥筹交错。这么腐朽的大环境下,别人凭什么抛家舍业的为你们去打仗。再说说清朝末期国家的正规军和地方武装,绿营和八旗兵算是国家的正规军了,却天天提笼架鸟斗蛐蛐,士气早就消耗殆尽,在和太平天国打仗时就不堪一击、一败涂地了。而各地招募的地方军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等,在平叛内乱将领身先士卒,士兵英勇冲锋看似士气高昂,而这高昂的士气背后是无尽的利益,湘淮各军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破城之日,士兵抢掠三天,正是看到围墙里的金银珠宝,士兵们才跟打了鸡血似的不要命。当时有个说法,每破一城,湘军中的九帅都要请假回家休息几天,而这回家休息正是九帅一车车的往老家拉抢掠来的金银珠宝。将领这般,士兵更是如此。当一支军队开始追逐利益时,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中日战争湘淮各军遇到了硬骨头,结果一触即溃,将领带头跑路。
而日本,除了上文提到的上下同心外,他们还特别注重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大臣制定在所有学校中全部实行寄宿制,日常生活仿效兵营组织,把孩子们培养成未来的准军人。《小学教育大纲》从小培养小孩的尚武、忠勇的精神,深化效忠天皇的思想,让学生从小明白天皇乃是‘万世一系’的神,长大之后能够绝对服从天皇,无怨无悔的为天皇为国家献身。而且海军部还请人编了‘打败中国军舰’的游戏,在每个学校进行推广,要让在校学生从小树立打败中国舰队的责任和信心。日本想强国,想打败中国,已经进入疯狂的阶段,好多行为看起来简直丧心病狂。这也正是一个国家的可怕之处。
观察一个国家和观察人一样,应当洞察其心腹,而不仅仅看到表面。清朝末年虽然表面上在不断改革和进步,但不过如同一间老屋废厦加以粉饰而已,经不起大风大浪。清朝全民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人心腐败已达极点。民众是国家组织的一‘分子’,‘分子’一旦腐败,国家岂能独强?国家的元气丧失消亡,这比国策的失误还要可怕,国策的失误尚可以扭转过来,而国家元气的腐败就是真正的病入膏肓了。孟子说:‘上下交征利,则国危’。尤其是清朝官场腐败导致司法不公,甚至刑罚乃至性命都可以被金钱所左右,普通百姓申诉无路,民怨挤压,百姓还会为这样的国家去奉献吗?将领们则争相克扣军饷,士兵们还会为国献身吗?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李鸿章由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人弹劾辞去了直隶总督的职务,跌跌撞撞基本很少出现在主流舞台上了。封建王朝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传统,一个朝廷出了问题,往往推出一两个奸臣来,大家痛痛快快的骂一通,反而把真正的原因掩盖了。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衰败归罪于一人,是安抚民心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可这也是最无耻的办法。如果大家都不坐下来反思一下,反省一下,吃一堑未必能长一智。
之后又经历了百日维新,后来义和团也粉墨登场。义和团是由清末的山东、直隶地区的民间习武练拳的百姓组织,由于长期和外国教会和教民产生冲突,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之后不断壮大,后来发展成抵制一切洋人、洋物、亲洋势力,打砸洋行、拆毁铁路。清朝政府在和日本签订完丧权辱国的条约后,其他各国看到了清政府的懦弱,也都在加紧变本加厉的欺负清政府,而这个时候义和团的出现,并且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让腐朽的清政府感到一丝兴奋,可以利用这股民间势力,好好打压一下外国势力。而且这些义和团还宣称刀枪不入,不惧怕洋人的洋枪洋炮。这样的鬼话清朝的高层竟然有人信了,将义和团引入北京、天津,和列强各国宣战,打砸外国使馆。可这帮几万人的乌合之众攻打只有两千人的使馆,几个月没有打下来,自己还伤亡惨重。最后列强十一个国家的联军从天津登陆,占领天津、北京,烧杀抢掠,简直就是翻版的旅顺大屠杀。面对野蛮的洋人,清政府没办法了,又一次征召李鸿章去谈判,洋洋大清除了李鸿章,当时连一个能和外国人议和谈判的人都没有,可笑至极啊。这次议和又是屈辱性的,说是谈判,清为鱼肉,洋为刀俎,哪有清代表说话的机会。谈到赔偿时,列强十一国提出四亿五千万两的白银赔款,面对这样一个天文数字,李鸿章问他们的依据是什么,洋人代表回答:‘何须依据,各国都认为这个数最为合适。中国向来自大,号称是泱泱大国,人口有四万万五千万,一人一口唾沫,就可以把洋人淹没,一人一两赔款,就是让你们明白,人多不等于国强,如果愚昧不开化,人多反而容易惹祸。’这次签约史称辛丑条约,也是清政府签订的最屈辱性的一个条约,这次签约也耗尽了李鸿章的最后一点精气,之后不久便郁郁而殁。
评价一下义和团,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仅有的海上力量北洋舰队被打没了,而且稍微有些战斗力的军队也都被打散了,这样清朝属于有疆无兵的状态。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各国列强更是发现清政府外强中干,软弱无能,从而更加加紧了对清朝的侵略。清政府默默忍受着列强的侵略,痛恨的牙根痒痒,却无可奈何。这时候突然冒出个义和团,还打出‘扶清灭洋’这样无比诱惑的口号,朝廷也许知道‘刀枪不入’这样的夸大宣传难免名不副实,但是义和团的这股骨气可用,希望利用义和团的这股民气,杀一杀各国的锐气,也出一下自己这么憋屈的一口气。但是义和团本来就是一帮毫无纪律的乌合之众,清政府想加以利用但却无法掌控,直到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差点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李鸿章从上海起家,看到中外军队枪炮上的巨大差距,大半辈子以缩小这个差距为己任。组建的淮军当时号称大清最精锐的军队,就是因为装备了最新式的枪炮。但甲午之战,仍然一败涂地。军队只有忠义之气而无精锐装备不行,只有精锐装备而军心败坏更不行。大清从上到下贪腐成性,已经把民心民气耗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气神没了,血性没了,那真就没希望了。
这本书到这里就结束了,后来的清政府摇摇晃晃,没几年随着溥仪的退位也就结束了。感触很深,大厦将倾,只通过表面的修修补补是无济于事的。先破后立,不破不立,面对摇摇欲坠的大厦,必须将其推到,破除旧思想,才能接受新思想,之后民族才有新希望。
-->
-->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九
回忆里却是满目苍痍的中国,
不读历史,我们很难想象那个曾经的中国。
带有遗憾的敬仰
读历史,从故事开始。李鸿章老先生的故事如果被搬上大银幕,将注定会是一出悲剧。
时代的局面限制了人生的格局,纵有文士之大才,却难以一人之力抵抗国家分崩离析的命运。身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李鸿章先生,背负着沉重的枷锁,试图带着镣铐跳舞,在既有现状的束缚下举步维艰地前行。谁说他不曾想要施展抱负,办洋务,搞外交,重整军队,建设军工,他也曾寻寻觅觅上下求索。
可正如他们所说,
"虽然他(李鸿章)具有超凡的能力、绝佳的机会,但是他不能从桎梏了他和他的同胞无数代的狭隘、顽固、变态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他对西方世界的所见所闻,都没有丝毫动摇他对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信仰,也没有改变他在面对其他国家时,以天朝重臣自居的心态。"
我们"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我们评论李鸿章先生在这内忧外患大环境中,用洋器而不知改国制。但换作另一个人,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得更好。
书本中反射的亮光
《李鸿章传》一书选材来自媒体,但作为一个曾经的传播学渣,我始终对媒体传播的内容保持怀疑。媒体反映的事实通常是媒体想要传播给你的事实(但这种对真实性的怀疑容易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作者选取媒体的材料,单凭媒体的评价考量外交和中国官场的博弈,加之身为英国研究员带着既有立场来评论和展现材料,文章难免带有对中国的偏见。
作为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这本书其实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人物传记作品。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从当时现有的文章和媒体中选取并附加上从自身立场出发的一些政见,这里说的自身立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本人作为一位英国学者,他的研究视角不免带有大英帝国在当时当地的国家立场。由于作者本人的研究员身份,相信这部对中国近代大臣的'记录不仅仅是作者本人的一些意见和观点,对于英国政府对中国的了解和策略的制定都起到了国家智库的作用。
或许这些材料有失公允,或许这些评论略有偏颇,读罢心中却依旧感慨良多。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的外围反观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从中得出一二对个人或国家发展有用的结论。
对世界的探求是人类永不枯竭的欲望,当一个国家不遗余力地为民众普及知识,以媒介为武器强大自己的知识构成,当他们在竭尽全力地开眼看世界,这时我们的中国却在故步自封地闭关锁国,我相信,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就是从这些薄若无物的文字中拉开的。《李鸿章传》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及个人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背后反映的对知识和世界的探求精神,在提升国民智识和健全国家文化体系的方面,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有时,我们很难将自己置身于大局势的视角来判断优劣。即便清楚地知晓大局,可我们却无力撼动大局。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局部的改进,依靠一点点小小的力量积蓄,一些些飘渺的意识变革。从变革和细微的捕捉到一丝亮光,这是从书本中折射出的光芒。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十
读此书前,我只知李鸿章是晚清重臣,创办洋务运动,建立北洋水师。另者,其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以致被国人痛斥为“卖国贼”。但读此书后,我对李其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晚清风雨飘摇的境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梁启超先生所说的“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我深以为是。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还有2019年,距离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还有30年。而他卒于192019年,距离中日甲午这战争已有6年,距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已有1年。李的一生,不算长,却见证了大清王朝的穷途末路,见证了中华泱泱大国饱受前所未有的欺凌;不算短,却经历了政治风波中的大起大落,经历了至高的荣誉和至极的唾骂。
李是安徽合肥人,本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谥文忠。李氏其时是合肥东县东乡名门望族,其父李文安和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是同榜进士。也因此,李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和所有读书人一样,李也希望将来金榜题名,实现凌云之志,开府建制,光宗耀祖。事实也确如此,李二十多岁便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跻身翰林,并写下“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这般雄浑的诗句。而李少怀奇志,才华出众于此亦可见一斑。
尽管一举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李的仕途并未如想象中的一帆风顺,他只是数不清的翰林中的一个而已。但随着道光帝的逝去,咸丰帝的年幼,晚清社会矛盾的加剧,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乱世出英雄,自古使然。李鸿章就是乱世所造就的英雄,这是他的运气,也是他一生悲剧的源头。因为他只是时势造的英雄,而非造时势的英雄。而后李师从曾国藩,居幕僚之位,虽然有点屈才,但这段时间让他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在对如何做官这方面长生了极大影响。再至李奉命组建淮军,费尽心血,招募并训练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李这时才真称得上有一展抱负的筹码。淮军进入上海时,竟被嘲笑为乞丐军,而李丝毫不气恼。因为他自信淮军的战斗力会让人们惊叹。果不其然,李带着他的淮军勇敢地抗击太平军,接着经过数年努力又打败了连他的老师曾国藩都打不败的捻军。循着人生轨迹,李不断加官进爵,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李的一生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佩三眼花翎,西方报端喻其为东方俾斯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各国已争长短之人,这是李的独到和令人敬佩之处。李的一生,访问过西方列国,也意识到中西方国力之悬殊,武器之强弱,所以他至始至终都煞费苦心地经营着洋务运动。他最引以为傲也最倚重的是他的北洋海军,为创建北洋海军,李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至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李不可谓不对日军痛心疾首。但是若说北洋海军一点作用也没起到,那却是大大的错了。它起码对日产生了威慑作用,为清政府迎来了几十年海域的安宁。而训练数十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之责究竟在谁,我以为李必须承担部分责任。要不是他坚持认为不可战,想通过外交手段停止战争以致耽误战机,北洋海军不会那么快溃败。此外,清政府之责任当不可推卸,试想,以李一人之北洋海军如何能胜日本倾全国之力发动的蓄谋已久的战争。李一生的悲剧也始于此。他被迫派去和谈,签订马关条约。本已痛不欲生的老人更身背卖国的恶名,这是一种多么不堪的境地。书中所录的“赶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但话说回来,李秉着“笑骂由他,好官自为”的宗旨,倒也不那么心如死灰。这充分证明了曾国藩说他一心做官的正确性。
李的一生,经历了太多,他似乎是做了一辈子的裱糊匠,终究还是没能修补好清王朝这摇摇欲坠的破楼房。但是他似乎尽力了,身处末世,做一落日孤臣何其难也。“牢牢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这是李的绝笔诗,其中,饱含着他对清朝的忠心,对国土沦丧的伤怀,对国民历尽苦难的不忍,对自己即将西去再也不能效劳的无奈,还有,对祖国未来的担忧。我觉得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也就这样被定格于历史之中。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十一
李鸿章传读后感1000字,很多人都骂李鸿章,可是却忘了那时候的背景,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李鸿章传读后感,欢迎阅读!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俗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
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愿意闭嘴的,还是嗲嗲不休。
任公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在那样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局下,他有着国人没有之清醒,也有着众人不解的无奈。
他知道当时为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清廷饷力人才实有未逮,又多拘于成法,牵于众议,虽欲振奋而未由。
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
知道如此又能怎样?
李曾至德见前宰相俾斯麦,叩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
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俾斯麦良久曰:“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孺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
人皆说李中堂位高权重,可实际上他从没有达到像王安石、张居正那样权臣的高度,充其量只是个重臣而已,权臣都在军机处中,权力都在老佛爷那里,那里不会有弄权汉臣的政治舞台,这一点上我是相信老佛爷的实力的。
甲午海战,连日本人都说是李中堂一人与一国之战争,老佛爷要过寿,各地大员不闻不问,仿佛北洋之事只与李中堂一人有关,在这样的朝廷之下,若是我,恐怕早负气离职了,但李仍忍辱负重。
任公说李不学无术,说李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要李中堂通晓欧美之民主,但在那个群臣掣肘的朝廷里,开展一个纯技术的洋务运动都是磕磕绊绊,要谈体制改革如何可能。
即使是十几年之后任公后来担任北洋政府的各种总长,任公也只能空谈抱负,于实处无计可施了。
难怪乎李中堂说:局外之訾议,不悉局中之艰难。
即使是百年后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是步履维艰,又能怎样,知易行难而已。
其实李也有开放的一面,维新变法之时,李送几千两白银资助强学会。
庚子之变时,其亦与革命党有共和之议。
八国联军浩劫完毕,被贬的李中堂又被推出来收拾那个烂摊子,谁不知这是千古骂名的事情,但他不避劳苦、不畏谤言。
可谓是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哉。
堂堂大清国,后来竞无一人可以助李一臂之力,曲不高,但仍无人和,也是李一生际遇的悲哀,大清时代的悲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梁启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开篇即给全书定下基调。
及甲午之后七年,国事飘零,料想时人毁李鸿章必不为少,而梁启超此语,给了只以成败评论英雄的人一警示。
李鸿章在近代史上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所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议和为李鸿章罪。
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中,始崭露其军事天赋,及至平捻军,已经接替了曾国藩的地位,实为汉臣第一代表。
而后致力于洋务,尽力数十载,建立了近代的工业和军事体系,而甲午一战,其苦心经营海路诸军毁于一旦,即是宣告了洋务的失败,从此而来的是中国地位的彻底沦落。
之后李鸿章以年过七旬之身体,奔走于各列强之间,尽力维持,而为世人所诟病最多的,也是在这最后的七年。
梁启超从李鸿章未达以前即其时的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要等几个主要阶段和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解读。
每一事提及成败,必以李鸿章当时所处的实境,分析他的行为决策,而不以简单成败论,力求客观公正,不无理智与智慧。
及至甲午战败,是为李鸿章个人名誉之转折点:当中日战事之际,李鸿章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身无完肤,人皆欲杀。
而梁启超颇有英雄相惜之情:彼苍者天,此前所以宠此人着何以如是其忧,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笔至此,不禁费书而叹也。
悲戚之情,由是可知。
梁启超写李鸿章,可谓实至名归。
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
梁启超和李鸿章所处时代相距不过几年,甲午战争败,则维新变法兴。
梁启超和李鸿章同为救国于水火奔走,国势之衰微,实为共见。
然梁启超惜李鸿章之视野狭窄,只知西人所谓坚船利炮,而不知政治人心。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吸取李鸿章的教训,从变法入手,寻求救国之路。
梁启超写李鸿章,也是写出了自己变法的勇气与决心。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本人也是毁誉极多,支持过变法,也与孙中山有接触,支持过袁世凯,又鼓励学生蔡锷反对袁世凯,又一手促成五四运动。
诟病者认为梁启超善变立场不坚定,投机。
而我认为梁启超变得背后,只是在不断寻求救国的方法,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真切而认真的。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是一句惊醒,让我们不要盲目以成败论是非功过,也让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勇气和判断。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
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
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
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
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
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
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
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
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
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
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
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
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是叫人悲哀。
李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
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究是好事,为了国家的强大而拼搏也是让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样我还是敬重李的,至少我们也应该向他一样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892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