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优秀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5:11:16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优秀16篇)
时间:2023-11-18 05:11:16     小编:雁落霞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写总结时,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但要注重创新和个性化的体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总结写作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一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市局党组研究决定,经市政府主管领导同意召开的,是“”开局之年召开全市环保系统第一次大规模会议。把各县(市、区)局的领导班子全部请上来,市局副科级以上干部也全部参加,这样大的规模是近年来所没有过的。目的是分析形势、明确任务、理清思路、统一认识、上下同心、全力以赴,打好“”开局第一仗。今天上午,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环保局对“”工作和今年的重点安排作了书面汇报交流,市环保局领导班子成员对所分管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上印发了20xx年工作要点,这些都是经过局党组会和局务会反复酝酿与沟通形成的,我完全同意,特别是今年的工作要点有很多新举措,要求很严,请大家认真研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我就“”环保工作的进展和如何抓住机遇,开拓性地做好当前和“”环保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廊坊环保成绩辉煌。

“”期间,我们始终把“保护好廊坊环境、当好河北环保窗口、维护好首都环境安全”作为三位一体的工作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大力推动“三个历史性转变”,全面推行“五个三”工作法,着力强化“五区分类监管”,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圆满完成了“”各项环保目标任务。“”期间,我市建成了全省第一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并于20xx年底成为第一个成功通过环保部复核的地级市;被联合国和环保部联合表彰为全国首批保护臭氧层示范城市;作为全国三个省市代表之一接受了世界经合组织对中国政府十年环境绩效的评估;“”两项减排指标提前一年完成任务;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在省政府环保工作目标考核中连年名列第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始终位居全省先进行列;环保服务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环境监管不断加强,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环境宣教日趋广泛深入;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市环保局被表彰为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市县两级环保机构建设、能力建设得到了大幅提升,环境监理、监测能力持续加强。廊坊环保已经成为河北环保的窗口,成为河北环保的一张闪亮名片。

过去的五年,是廊坊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环保工作突飞猛进的五年。最明显的感受是,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对环保的认识全面提升,环保的地位不断提高;最突出的成绩是,在我市由小廊坊向实力廊坊快速迈进的征程中,污染减排目标提前实现、一批重点难点环境问题得到突破性解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突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环境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更加有力;最深刻的体会是,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必须统筹考虑、统一安排、顺势而为;最主要的经验是以创模为抓手,敢于较真、大胆创新,锻造了一支过硬的环保队伍,推动了环保工作的整体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真抓实干,得益于在座各位的竭尽全力和默默奉献。在这里,我代表市环保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环保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我市环保问题不容忽视。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为我们做好环保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环保工作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重要转变,各级党委、政府对环保工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环保工作者的腰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硬朗,环境保护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环境容量已成为区域布局的重要依据,环境标准已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环境成本已成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环境管理已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环境安全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同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已具备了扎实的经济技术基础、社会思想意识和体制机制保障,进一步推进环保事业大发展的时机已经来临,条件已经具备,航程已经开启。

在这个环保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还存在着一些必须面对的环境问题:一是污染减排的问题。“”时期,我市新上了一大批污水处理厂等治污减排项目,部分项目不能保证持续稳定正常运行,不能发挥减排的最佳效益。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新增污染物产生量还会继续增加,在消化增量的同时,持续削减存量,任务十分艰巨。二是模范城持续改进的问题。在环保部刚刚召开的创模培训会议上,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总的意思是对现在数量偏多的模范城进行大幅度削减,创模指标会随时更新升级,对我们提出了严峻考验。三是环境质量改善的问题。按照省“三年上水平”工作的要求,市区、县城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好于一级标准天数明显增加,建成区内河流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到环保目标考核要求。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和机动车数量激增,空气质量改善愈发艰难;我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仍有较大差距,水环境质量改善任重道远。四是环境安全问题。电镀、铅酸电池企业存在严重污染隐患;重点连片区域治理任务艰巨;大量中小企业监管存在死角死面;化工行业、涉重金属行业、危险废物和全省数量最多的辐射源,一旦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要求我们时刻都不能掉以轻心。五是环境执法监管的问题。执法不严格,执法队伍业务素质普遍不高,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不规范,行政许可不按时办结、记录不全,行政处罚案件没有案卷,填写不具体、不全面、不规范,自动监控设备管理问题突出;个别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屡禁不止,小电镀等重污染小企业时有发弹、噪声特别是建筑施工噪声严重扰民。六是环境信访的问题。当前,环境信访上访、重复访和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访呈上升趋势,群众对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保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明年起,群众满意度调查、行风评议等都将在网上进行。能否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对全市环保系统特别是今天在座的各位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七是环评审批问题。审批把关不严问题仍时有发生,特别是“三同时”执行率普遍偏低,长期不申请验收给环境监管留下大量隐患。环评审批是终身责任制,你批准的项目到底如何,要经受现实的检验,更要经受历史的检验。今年,审批权还要下放,在审批权限正式下放之前,不得越权审批,防止管理脱节和失控发生;市政府对12个园区的环评限批是我们推动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环评的尚方宝剑,一定要严格执行,决不允许擅自审批“限批项目”环评,确保肖市长“整改到位,解除限批”的要求落到实处。八是农村环保问题。随着城市环境管理日趋成熟,城市环境质量日益改善,环保重心将向农村转移,我们一定要看清趋势、未雨绸缪。某些列入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市“581”典型示范工程的村庄和项目还没有完成去年的任务,今年一定要赶上进度;大厂县作为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县,一定要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取得实效,成为全省的先进典型;已经争取到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一定要保证专款专用,决不能因一个项目影响全市专项资金的申请。九是环境宣传问题。这几年媒体对环境问题曝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们要善待媒体,树立形象,不断提高与媒体沟通、合作的能力,妥善处理污染事件和群众信访,努力减少负面新闻宣传,树立环保系统的良好形象。同时要着力办好《廊坊环境保护》杂志,内容向基层侧重,引领环保文化,凝聚工作动力,希望各单位充分利用好这个阵地。十是基础不牢的问题。“”我们的很多工作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正因为走得快,很多基础工作还不是很扎实,要想在“”走得更好更快,必须高度重视夯实基础。十一是环保班子队伍建设问题。还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过硬:作风不过硬,重点工作不能一竿子插到底、抓住不放,缺乏创先争优激情;业务不过硬,为审批监管留下隐患;思想不过硬,工作不敢碰硬较真;纪律不过硬,对上级环保部门安排存在不同程度的敷衍现象。

三、努力在探索环保新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周生贤部长在今年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环保工作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继续探索环保新道路,努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期间,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周生贤部长要求,在探索环保新道路上迈出新步伐。关于今年的工作,整体要求是:围绕打造“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污染减排、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以做大做强廊坊环境优势为目标,突出“高效优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科技支撑”四大重点,坚持城乡统筹、分类监管,点面结合、深度治理,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廊坊环境质量和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当好河北窗口,争创全国一流。就全市而言要重点抓好十二项工作,强化三个方面的保障支撑。请各县(市、区)对照要点,结合县情,细化措施,突出特色,抓好落实,齐心合力做大做强廊坊的环境优势。要努力做到“五抓”:

一是抓基层,打基础。所有的环保工作和环保问题最终都要在基层解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全市环保系统必须把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把政策和权力向基层倾斜,把治理项目和支持资金向基层倾斜,把优秀人才和能力建设重点向基层倾斜,扎扎实实地帮助基层打好基础。具体来说,要从软硬两个方面来解决,软件上要加强有针对性地培训,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摸清区域污染底数,核实基础数据,硬件上要想方设法配齐必需的监测、监察设备,设置必要的机构。今年,市局将进一步放权,把一般项目的环评审批权和排污许可证核发权下放到各县(市、区)局,将委托清华大学对全市环保系统科以上干部和业务骨干组织进行业务轮训,将积极帮助各县(市、区)局争取国家和省环保资金。如果我们底数清、队伍强、装备精良,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妥善处置。

二是抓重点,做亮点。环保工作千头万绪、日益繁重,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疲于奔命,最终导致精疲力竭,甚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抓纲举目、突出重点。就全市而言,重点工作就是为科学发展服好务,为环境质量把好关。而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确保环境安全,稳步改善环境质量,全面完成减排任务。环境安全出了问题,一切的荣誉、努力都会化为乌有,这是我们环保工作的生命线。环境质量不改善,群众环境权益得不到有效地保障,领导和群众都不会认可,这是我们工作的底线。污染减排是约束指标,拒绝理由,必须完成,这是我们工作的主线。要紧紧围绕这“三条线”开展工作,具体而言,就是抓住六个方面的重点:污染减排要在强化管理减排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结构减排,对没有完成落后产能淘汰任务的地区,暂停其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同时深入挖潜,谋划实施一批减排重点工程,特别是实施一批以畜禽养殖业为重点的农业源污染减排工程。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的重大决策,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制定环保行动计划,强化推进措施,量化目标责任,着力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模范城创建工作。环保审批把关服务,要充分发挥环保审批的“调节器”、“控制阀”和“助推器”作用,通过规划环评、总量前置审核、区域限批、行业限批等措施,从源头推动全市产业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防范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审批权等重要行政权下放以后,县(市、区)局的责任会成倍增加,正确、规范行使手中权力,是摆在基层同志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能否经得住考验,关键在于落实“三严”(严格审批、严厉查处、严肃追究)要求,宁可现在当“恶人”,也绝不在将来当罪人。当前一个重要的信号是危化企业、重金属排放企业等在发达地区的落地难度越来越大,项目单位会把目光盯在后发达地区寻求落地。所以请各县(市、区)局在环评审批上要慎之又慎,严格把关。凡是拿不准的,不要急于决策,请专家说话;凡是压力大的,不要急于服从,请专家说话;凡是涉及群众意见大的,不要急于拍板,请专家说话,交给群众听证,请群众说话。另外,一些高科技项目往往又是高污染项目,一些高污染项目也会打着高科技的旗号,而我们的业务能力往往一时难以认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借助专家的力量进行甄别。环境执法监管是环保部门的基本职责,是推进环保工作任务落实的有效保障,是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和手段,广泛开展各类执法检查活动,全力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要坚持“出重拳”,打“组合拳”,增强环境执法的威慑性。在加大对大案要案查办力度的同时,要综合运用上市或再融资环保核查、排污许可证发放、环保专项资金安排、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挂牌督办、媒体曝光、区域限批、追究责任,提交司法处理等手段,全面遏制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信访工作,推动源头治理、属地解决信访问题,减少进京访、赴省访。要把确保环境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加大企业环境安全监控力度,及时梳理更新全市环境安全重点监管企业名单,持续深化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紧密联系公安、消防、交通、安监等部门,共同做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处置工作。特别强调紧急情况、重大事件必须及时上报,否则造成重大后果将严肃追究责任。环保的重点工作各个地区大体上都是这些事,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干,很难做出成绩,必须要有亮点。亮点是什么,就是别人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你解决了,在全省乃至全国有推广价值,那么做大亮点靠什么,靠创新。下面我们就讲讲创新的问题。

三是抓创新,求突破。创新既是解决难点的突破口,也是做出亮点的助推器,前面说了,为什么别人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你能解决,一定是你用了别人都没有用的办法,把难点解决了就成了亮点。如何创新,要能实实在在的解决过来困扰我们的问题,今年市局推出了几个创新举措:一是把环保“三同时”制度引入城镇建设,实行环境基础设施与城镇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使用”;二是实行污水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与财政拨款挂钩管理,大力提高工程减排绩效;三是把环保达标作为企业生存的必备条件,推动治污设施运营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实行包案责任制,在重点地区开辟环境举报投诉箱和公开投诉日,变被动接受上访为主动安排下访,推行全市交叉执法检查,任期责任评估和责任追究;四是出台加强对中小企业监管的意见,强化乡镇政府环境责任,健全乡镇环保所,在重点农村聘请大学生村官任监督员;五是强化科技支撑,实现重点污染源远程终端控制,引进国家级土壤污染防治和处置中心。

四是抓科技,强支撑。虽然“靠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的环保监理监测手段早已成为过去时,我们的监理监测设备早已鸟枪换炮,但过分依靠人的主观感觉,粗放式、随意性的管理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要实现环保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依靠先进有效的科技手段。今年,市局决定继续完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一至三年内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安装率达到80%以上,并全部实行第三方运营。推动重点污染源物联网技术应用,实现远程终端控制(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我在市局监控中心看到某个重点污染源排污口异常排污,可以一按按键紧急关闭企业排污口,防止发生重大污染事件)。推动放射源安装移动报警装置,放射源在线报警安装率达到100%,实现全天候监控。引进数字化应急和处置预案系统,最大限度降低污染危害。引进国家级土壤污染防治和处置中心,加快推进重点地区生态修复。强化监测能力,全部更新市区大气自动监测站设施,增设pm2.5和voc监测,把饮用水监测由现在的36项拓展为106项。推动机动车尾气检测实行工况法,以取代现在落后的双怠速法。

五是抓队伍,提素质。我们的队伍人员少、任务重、素质参差不齐,既要同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做斗争,又要抵制各种消极、腐败行为的侵蚀和渗透;既要完成各种复杂、繁重以至危险的环保任务,又要克服人员不足、经费不足带来的困难和压力;既要以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形象赢得群众的满意,又要承受环保队伍在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上的不够成熟带来的制约和障碍。近年来,全市环保系统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许多成绩,充分展示了廊坊环保人的形象。但是我们环保队伍的素质与环保部和省厅相比,与我们担负的任务相比,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环保工作人员的理论功底要更厚实,业务能力要更精湛,为民服务的意识要更浓厚,环保能力建设要更强化。我们市县两级领导班子一定要把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立足长远,超前谋划,着力推进,扎扎实实打牢环保事业的根基。具体要求是,强化“五家意识”、倡导环保文化、深化“七个转变”,使环保干部职工队伍做到思想作风“正”、业务素质“精”、执法监管“严”。今年,为提高全市环保系统的凝聚力,我们还将首次开展全系统演讲比赛、纪实新闻摄影比赛,请各县(市、区)局积极参加,展示本部门形象。

同志们,廊坊“”环保的蓝图已经绘就,20xx年环保工作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建设生活更加富裕、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的新廊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二

同志们:

刚才,晓聪局长作了工作报告,对20xx年度全市科技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对20xx年度重点工作做了具体部署。请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会上,表彰了荣获20xx年度全市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下面,我就全面推进今年科技创新升级工作,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用中央判断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此,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上来,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主动认识新常态,必须切实把握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和科技创新的基本特点。经济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等特征。同时,新常态下的科技创新具有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更加紧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创新周期缩短,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金融资本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明显加速等特点。认识新常态的核心要义,就是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这是各级政府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点,也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工作者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二)主动适应新常态,必须深刻把握中央和省、市对科技创新的新要求。党的以来,习先后15次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否将创新驱动战略落实到位,关系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对科技改革发展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强化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在这次全国人大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强调要用体制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些都为新时期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基本遵循。省委全会更是强调把创新升级作为发展升级的关键举措,强书记和鹿省长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都强调要向创新要动力,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我省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以创新引领发展升级。在我市前不久召开的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王少玄市长明确提出要“强化创新驱动,在推动工业升级上谋求新突破”。这些都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的期望和要求更高了,今后科技工作的任务更重了。

(三)主动引领新常态,必须努力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科技管理方式。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提出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我们科技管理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引领,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科技管理方式,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升级”这个核心,加快转动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两个轮子”,努力实现科技战略部署、创新依托力量和科技资源配置三个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加快转移到创新驱动发展上来。

二、客观分析我市科技工作形势,着力增强奋发有为的信心和勇气。

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升级正步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对此,我们要从发展的大局来客观分析和科学谋划我市的科技创新工作,以更加自信、更加自觉和更加紧迫的精神状态加快科技创新发展。

一是要清醒认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的旺盛需求,不断增强使命意识。当前,我市经济正处于发展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县域发展、民生改善,都对科技创新提出越来越紧迫的需求。比如说,在产业升级上,目前我市传统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2.6%,总体层次还不高,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生产能力,并且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靠科技提高产业竞争力。在县域发展上,无论是我市推进原中央苏区振兴、吉泰走廊发展,还是井冈山区科技扶贫,都需要立足全局聚焦科技创新动力,推动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要素资源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这就需要我们切实解决科技供给不足与需求旺盛的矛盾,进一步释放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二是要客观看待我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自信。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进步。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省排名明显上升,20xx年由此前的第8名上升为第6位,并由第3层次进入第2层次的第一位,20xx年有望再创佳绩;全市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夯实,20xx年在省级协同创新体、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产业技术联盟组建工作上,获全省3个第一;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提前一年完成总量70家的目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增加值同比增长27.1%和36.3%,由去年全省的第5位跃升为第3位;全市科技创新成果再创佳绩,年内全市获批省以上科技项目137个、经费12271万元;取得科技成果60项,其中4项成果获得省科技奖二等奖以上初审提名,创历史新高;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明显,获全省专利执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工作思路,以更加开放自信的态度,加快赶超引领步伐,完全有信心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三是要敢于直面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努力增强进位赶超勇气。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全市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一是整体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20xx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中,我市仅得67.41分,仍在70分以下,与第一层次的设区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有些与科技进步关联密切、权重较高的指标排位靠后。如,全市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人均r&d经费内部支出、单位gdp能耗指标均排在第11位,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授权量排第10位,等等。二是科技经费投入水平不高。在财政科技投入方面,虽然在科技创新指数考核过程中,各地上报的财政科技投入均达2%。但关起门来讲,里面水分还是蛮大的,真正由县局安排的科技经费不少县还没达到50万元。同时在企业研发投入方面,20xx年全市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排第9位,排位明显靠后。20xx年要达到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5%考核要求,全市必须达到十几个亿,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差距还是挺大的。三是自主创新水平较低。从科技进步综合监测评价结果来看,20xx年我市的自主创新水平得分仅为0.46分,排全省第9位,其中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分别排第八、第九位,仅高于抚州、上饶两市。四是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从20xx年科技创新指数考核的情况来看,如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这个指标上,全市有1/3的地方同比增幅在50%以上,也有少数几个县同比增长仅为个位数;在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重这个指标上,全市还有4个县没有达到10%考核目标。对此,我们既不能因取得的成绩而盲目自大,也不能因为存在的差距而妄自菲薄,必须强化目标导向,加速进位赶超,确保创新升级步伐更加扎实稳健。

三、全力以赴抓好今年科技改革工作,切实提升全市创新发展的整体水平。

今年是全面落实重大改革任务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谋划“十三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做好全年科技工作意义重大。

(一)要坚持改革创新。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深化科技改革的重大举措,下发了《加强和改进中央财政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意见》、《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和《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等。我市也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升级的实施意见》和《科技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管理办法》等文件。做好今年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衔接国家的改革举措,通过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为创新升级增添动力。一是要深化科技项目改革。要认真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在去年出台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市本级一般性指导计划和科技项目竞争性安排管理办法。二是要转变科技管理职能。要加快推动科技管理部门把主要精力从抓具体项目更多转到宏观管理和服务上来,强化抓战略、抓规划、抓重点、抓布局、抓监管。三是要抓好简政放权。要在去年取消4项行政审批权,下放安福省管县科技业务管理权的基础上,根据科技局人少事多的现状,将网站建设、科技入园等一些辅助性工作下放到局属事业单位,让政府的“减法”变为市场的“乘法”。四是要抓好科技规划编制。要把规划作为政府加强科技宏观管理、规范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系统梳理“十二五”全市科技发展重大成就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我市产业升级,遴选一批重大项目,抓好“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

(二)要狠抓工作落实。当前,今年全市科技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过硬作风抓好工作落实。一是要着力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紧扣当前发展升级的迫切需求,围绕我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力求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我市主导产业整体竞争力。二是要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一批企业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新建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积极跟踪吉安高新区升级工作,力争高新区升级早日获批。三是要着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开展企业专利“十百千万工程”,推动科研院所和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管理和保护,力争20xx年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同比增长30%以上。四是要着力加强科技服务。强化科技金融结合,加快形成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科技创新的格局;强化政策服务,推进高企认定、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落实;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深入推进科技入园,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五是要着力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引导科技向基层聚集,更加注重统筹县域科技发展,突出县域科技特色。各县市区也要发挥各自优势,突出特色,努力形成核心带动、多点支撑、良性互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刚才,晓聪局长在工作报告中就今年的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工作作了部署安排,会后市科技局还要召开专门会议启动这项工作,在这里我就这项工作再作一些强调。会前,我了解了一下情况,中组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在全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实施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我们江西为了落实此次专项计划行动,启动了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专门为我市派出19个科技特派团,108名科技特派员,特派员队伍规模很大,特派员素质也很高,并且初步为每名特派员专门安排了2万元工作经费,这项工作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我们革命老区关爱,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为特派团搞好协调服务,扎扎实实抓出成效来,让科技人才在发展农业富民产业中充分施展才华、发挥作用,让基层农民、企业真正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

(三)要鼓励创新创业。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支撑发展升级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就难以赢得未来。实现吉安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既要靠深化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激发和释放经济发展活力;也要靠科技创新提升发展水平,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去年,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敬业奉献、开拓进取,取得了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的科技成果。在前些年创下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优异成绩的基础上,又取得了4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初审提名良好成绩,推动了全市创新能力大幅上升。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和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当新常态,再接再厉,积极进取,攻坚克难,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在推进科技创新创业过程中,努力创造更多科技成果,并着力促进创新成果落地,不断迈向“吉安创造”的新高度,为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促进“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吉”作出新贡献!

(四)要强化协同创新。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加强协调创新,才能发挥1+1?2的倍增效应。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协同创新”。一是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利益机制,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向企业和产业聚集,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协同创新体,主导产学研合作研发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二是强化上下之间协同创新。围绕全市创新升级的目标,在提升全市科技进步指标、打造科技品牌、科研示范基础、申报国家重大项目等方面,上下一心,互相协作,共同推进,不断提升科技部门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显示度。三是要加强部门之间协同创新。一方面,要加强科技部门内部的合作,对工作不推诿扯皮,遇事多商量,相互多帮衬;另一方面要主动加强与工信、发改、财政、统计等部门的协作,争取理解、支持和配合。四是要推动国内外科技资源协同创新。加强与科技部、省科技厅的上下联系,主动融入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局,加强计划项目衔接。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此外,要加大国际合作力度,积极申报一批国际合作项目,引进一批国外优势创新资源落实我市,从而实现借力发展,借梯登高的目标。

同志们,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做好今年创新升级各项工作,为实现全市“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吉”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刚才科技局x局长传达了……大会精神,并总结了近年来我县开展科技工作;

x副主任就……作了说明。x就关于申报……作了说明。都讲的很好,下面,我就我县开展科技工作提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抓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国家、省、市对科技工作越来越重视,对科技的投入越来越大,对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去年,省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就达x多个亿。近年来我县科技工作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突出重点,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全县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总的来说形势是鼓舞人心的,具体表现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学研合作实现重大突破,农村科技围绕本地特色,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加强,科技项目实施良好,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稳步提升,促进了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贡献。去年,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和市的科技进步考核,这些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县还存在全民科技意识薄弱、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科技工作三项经费投入不足等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得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抓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各项科技工作的开展。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县各级科技大会精神,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今年的工作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以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建设为主线,积极探索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推进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农业。重点围绕黄烟、蚕桑、蔬菜、水果、水稻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抓好农业先进成熟适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和工业企业共性技术的技术推广应用,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强科技成果引进、试验、示范管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评审。二是要积极扶持和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县科技、经贸、财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切实做好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工作,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企业技术、产品升级。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更换新装备,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鼓励各类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民营企业,促进我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三是要抓好科技培训。各乡镇和县科技、人社、教育、农业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技能培训,围绕发展劳务经济,重点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促进我县产业、劳动力“双转移”工作,推动我县经济发展。同时,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四是要加大项目申报力度。科技管理部门要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筛选、论证、包装和申报等工作。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以及各企业要重点在企业技术创新、农业产业化示范、特色优势产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方面充分挖掘科技计划项目,积极申报。五是要强化知识产权工作。要积极宣传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专利法》以及申报专利的方法、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等,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六是要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向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普及防震减灾常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做好群测群防工作,加强地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地震防范意识,最大限度保障生命安全。

三、强化措施,形成合力,确保科技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

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进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发动和协调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的高度出发,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关心科技、支持科技、谋划科技,乡镇要明确年富力强的实职领导来管科技,切实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要把科技工作摆上各级各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制定规划凸显科技,工作部署突出科技,力量安排加强科技,真正把它融入到行业工作和当地的经济工作中去,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工作。

从今年起每年从县财政争取20万元投入支持本县重点科技项目的发展,县直涉科部门也要安排一定的科技经费。要引导企业、社会和金融机构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力争上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支持的多元投入格局,打破科技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制约。

三要加强协调配合。科技工作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科技主管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大局,充分发挥好第一生产力的先导作用,认真履行好全县科技工作的参谋、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农业、林业、经贸、卫生、教育、财政、人事等部门要根据分工,主动向科技倾斜,为科技进步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宣传、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大力宣传“科教兴县”的战略方针,不断加大科普工作宣传力度,积极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共同促进我县科技工作的开展。

同志们,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施“科技兴县”战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坚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同心协力,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我县科技工作新局面,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四

同志们,第三次天津检验检疫局科技工作会议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即将闭幕。现在我受局党组和兰影局长的委托,作大会总结。

一、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次会议是局党组认真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会议;既是“xxx”科技工作的总结会、表彰会,又是谋划“十二五”科技发展的动员会、部署会。会议规格很高,局党组成员全部到会,全局各部门一把手和高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全部参会。会议内容充实,既有“xxx”的科技发展总结,又有“十二五”的科技规划审议,还有xx年科技委工作报告的审议,议程紧凑,参与充分,达到了预期效果。兰影局长作了《科技引领,建设强局》的主题报告,内容丰富,意义深远,与会代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会上向总局科技兴检奖获奖者、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全国质检系统“检测技能大比武”比赛获奖者及局科技兴检奖、优秀科技论文获奖者颁了奖,营造了重视科技、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与会代表审议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探讨了科技促进的有效措施;四个中心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进行了科技工作的经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局党组决定召开这次科技大会,是落实全国质检科技大会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的开局之篇,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

兰影局长的主题报告,充分肯定了“xxx”期间天津局科技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了我们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局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我局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科技发展责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大家围绕报告内容,结合业务发展,联系各自实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习讨论。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一次强化科技引领作用、深化科技重点发展的大会,是一次讲科学、求创新、励斗志的大会,大会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激发士气,找准思路、明确目标的作用,达到了提升创新意识、浓厚科技氛围的目的。

二、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

这次会议很重要,在天检验检疫发展史上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学习好,传达好,落实好会议精神极为重要,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学习贯彻意见。

(一)认真组织,深入学习。

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要认真组织,深入学习会议精神,特别是兰局长的讲话,兰局长的.工作报告,他从技术支撑能力、科研攻关能力、实室建设能力、科技队伍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5个方面对“xxx”的科技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们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主要成绩。同时,兰局长对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进入系统五强的目标,提出了八大能力建设要求,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发展方向(科技水平、体制机制、实验室能力、人才队伍、信息平台)。要很好的思考、深入研究,找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二)学习先进,开展赶帮超活动。

(三)大力宣传创新精神,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兰局长在讲话中畅谈了天津局在“三集中”改革、口岸直通模式、业务流程再造、大项目支持措施、三全服务中尝到了甜头,产生了作为,取得了成绩,得到了认同,受到了欢迎。实践表明检验检疫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离不开创新。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在创新中求发展。

第一,要正确把握科技重要性,增强创新发展的紧迫感。

检验检疫是靠技术执法的,是靠数字说话的,必须练就过硬的技术能力,才能具有话语实力,维护国家主权、保护国民利益,是我们的职责,履行职责,完成使命,始终要走科技兴检之路。检验检疫检字当头,检是核心,检是统领,对检的要求,一是准、二是快、三是好。准快好,三个字把我们以技术牢牢捆在一起,可以说没有高超的技术,就很难实现准快好。全局人员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技兴检,人才强检”发展战略,各部门要从对事业发展负责任的态度,把加快推进“科技兴检”作为事关振兴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切实把科技工作摆到重要工作议程上来。为此,局党组和科技委要在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决策中积极发挥指导作用,要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发展状况的调研和总结部署,加大对优秀、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在全局上下要努力培育认真研究、刻苦攻关、不怕失败、勇攀高峰的精神。一把手要亲自带头抓科技,全力支持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充分协调处理好业务和科研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做到以业务带科研,以科研促业务,实现业务与科研的双发展。科技管理部门要做好局科技委的参谋助手,跟踪前沿,加大调研,加强科技管理工作的协调和服务,为广大科技人员出成绩铺路架桥,搭台唱戏,提供便利,搞好服务。各级科技人员则要立足本职工作,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活力,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着重开展检验检疫急需的项目,着力开展检验检疫应用项目,着力开展利用先进设备组合技术的项目研究,发挥科技工作者刻苦钻研,甘于奉献,团结协作,一致取胜的精神,努力为检验检疫事业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要正确认清当前形势,明确科技发展主要任务。

第三,要切实加大科技投入,提供科技发展坚实保障。

科技的投入是开展科技工作的基础保障。支树平局长在全国质检科技大会上提出提高质检科技水平,投入是重要保障,我们既要争取投入更多,更要争取投入更好。我们认为,加大科技投入,就是要加强各种硬件建设。近几年,我局加大自身投入、多方争取地方支持,对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和环境设施进行了建设和改造,例如我局的综合实验大楼、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综合实验大楼的建设。我们投入大量资金相继引进多台大型检验检疫专用仪器设备来武装实验室,现5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就有120余台,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业务检测硬件能力的大幅提升。同时,我们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系,联合攻关,引导社会资金有效进入质检科技领域。我局今年在合作共建实验室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尝试:与社会力量合资创办了国家级辐照重点实验室,现在实验室已经按照规划方案进行着土建施工、设备引进,预计明年六月份就要投入使用;中国检科院(天津)卫生处理安全研究室也于前不久挂牌成立了,将就出入境卫生安全方面的任务开展科研攻关。加大科技投入,就是要加强资金配套建设。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些科技奖励配套措施,比如总局科研奖和标准立项的资金配套方案、局科技兴检奖和优秀科技论文评选等等,但因尚未形成固定的资金保障体系,使得这些措施无法确实周期性实施,使得我们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这次兰局长在讲话中提出,要建立科技发展基金。我们就要在科技发展基金设立、使用的可持续性上开展重点研究,如从每年各中心的建设经费中按比例划出作为科技基金,对科研工作进行反哺等等,形成良性循环,为科技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第四,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有效发挥科技智囊作用。

科技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基础资源,人才培养是科技提升的必要保证,人是生产力中第一要素,古人云:谋事在天,成事在人,我们要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要以培养人才为基础,加强队伍建设。要发挥科技委的引领、指导作用更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代表我局最高技术权威的组织,科技委是全局性重要科技工作和科技决策的智囊团,是党组科技决策的参谋和助手。引领全局科技发展,提升全局科技水平,是我局科技委责无旁贷的一贯的任务。这给我们科技委的同志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评选出质量高的项目立项、奖励是你们的一层责任,这一层责任需要你们拿出认真负责的态度,公正仔细的评审。而积极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找准检验检疫一线技术难点问题,积极跟踪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动态,掌握了解各专业领域科技前沿信息,实时关注社会各类重大科技问题,积极主动开展和指导学术研究活动,这更是你们深一层的责任。这一层则需要带头学习、带头创新、甘当人梯、带好团队,真正发挥好专家应有的作用,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去谋划天津局的科技工作,拿出好的创新思路和办法来,当好局党组的参谋。

莫道今年春已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同志们,“十二五”我局科技发展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已经明确,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战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天津检验检疫科技发展再上新台阶、科技工作再上新水平,为实现天津检验检疫局第十二个五年科技发展规划、推进天津检验检疫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五

同志们:

这次全市秋播工作现场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当前秋播生产,研究冬春结构调整工作,采取扎实措施,为促进明年全市农业工作再上新的台阶而开好头、起好步。刚才,大家参观了现场;市农林局*局长就如何搞好今年秋播生产谈了一个具体意见,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如何搞好今年全市秋播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搞好今年秋播工作的责任感。

秋播工作至关重要。搞好今年秋播工作,既是完成明年全市粮食生产任务的现实选择,也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尽管秋播工作是一项常规工作,但每年有每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今年秋播面临着市、镇两级党政机构改革,面临着中国“入世”,处于村级行政区域调整磨合期,又处于一些集镇、村创卫工作攻坚阶段。可以说是头绪多、情况复杂,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工作上的失误。面对实际,对秋播工作要有充分的认识。

改革在深化,形势在发展,要求在提高。秋播工作在农业发展新的阶段,在历史发展新的时期,也赋予新的内容、新的任务。因此,客观上也需要我们各级分管农业的领导和涉农部门负责人用新的思维、新的标准,去思考、来衡量。为了切实抓好今年的秋播工作,针对当前基层干部群众中存在的一些想法。我想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注意与重视,并正确予以引导。

1、粮食市场放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粮食经营权放开。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年秋季开始,我省将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由此,有些干部群众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有的认为粮食市场放开,仅是经营权放开,对粮食生产无所谓;有的认为粮食市场放不放都一样。粮食市场放开后,国家是不是还重视粮食生产?答案是不容置疑的。这次粮食购销市场深化改革,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有步骤、有限度地放开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本资料权属,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并不是对粮食生产撒手不管;相反,而是要求我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依据产品供求关系正确指导粮食生产,千方百计提高粮食生产劳动效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支出,并且不断改善产品质量,适应消费需求。粮食放开了,粮食市场竞争就更激烈了;粮食放开了,农业部门引导和指导农民的责任就更重了;粮食放开了,我们发展农业的手脚也活了。这完全符合我省、我市实际,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粮食市场放开,充分认识粮改带来的机遇,及时应对粮改带来的挑战,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切实抓好今年秋播粮食生产。

2、秋播生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抓粮油生产。“秋播工作很简单,三麦套播、油菜套播,突击几天就可完成任务。”“三麦、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秋播不需要花多大功夫。”这些思想当前在一些基层干部群众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如果在这些思想的支配下,那么今年秋播工作就不会有新的起色,全市农业与多种经营部门合并也失去实际意义,农业结构调整必将错失良机。大家要知道,在新一轮农业发展时期,构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新格局是我们的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我市农业生产发展永恒的主题,实现农民增收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因此,秋播工作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精神,紧紧围绕目标和主题来展开。不仅要高起点、高质量抓好粮油生产,而且要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摆上秋播工作的重要位置,立足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及早考虑,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全面部署,逐项落实。

3、结构调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缩粮扩经。结构调整不仅仅是缩粮扩经,优化粮经作物比例。因为粮经作物比例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结构的优劣,基地规模大小并不能完全代表成效的好坏,品种数量多少并不能完全代表水平的高低。结构调整是全方位的调整,涉及到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布局结构调整、经营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缩粮扩经只是目前适应性调整过程中暂时的一种途径与方式。从长远来讲,结构调整还是要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本资料权属,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等六个方面做文章、下功夫。我讲这些话,第一层意思是:在结构调整上,大家站的层次要高一些,看的角度要广一些,目光要远一些,定位要准一些。第二层意思是:粮油生产本身也存在品种、布局调整的问题,不能讲结构调整而忽视粮油生产、重视粮油生产而放松结构调整,在今年秋播粮油生产中也要突出结构调整。

抓好今年秋播工作,应该说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有组织保证。无论是从纵向比,还是横向比,我市农业关键性工作抓得还是比较主动的、得力的、有成效的。这与各级加强对农业的组织领导是分不开的。二是有群众基础。今年各地立足以秋补夏,各项措施抓得比较扎实。目前,水稻无论是品种纯度,还是长势长相,历年来看也是少见的。预计今年水稻可望再次夺取高产,群众生产有信心。特别是通过农村税费改革,负担进一步减轻,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三是有经验积累。不管是秋播粮食生产,还是结构调整,从项目论证到规划落实,从技术服务到生产管理,各地都积累了一套成功经验,对指导今年秋播工作无疑是有益的帮助。

但是,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秋播工作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同样也有三点:一是认识有差异。表现在地区工作的不平衡性。这方面过去存在,现在还存在,将来或许也会存在。二是工作有难度(本资料权属,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主要是基层一些干部的思想和精力一时难以很好地集中。当前,农村的中心工作较多,而且有些都是阶段性、突击性工作。作为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不可能花很多精力在秋播工作上,仅依靠分管农业的领导、农技站站长是有难度的。三是天气有威胁。据**市气象部门预报,今年10月中、下旬以过程性降雨天气为主,平均气温16.5-17.5℃,极端最低气温为6-8℃,这对于各地秋收秋种极为不利。

面对困难,是麻痹大意、无所作为,还是积极进取、克难求进?是埋怨抱怨、空急空等,还是想方设法、与时俱进?是推卸责任、逃避三舍,还是敢作敢为、勇挑重担?这是考验在座每位同志党性、事业性和责任性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在座各位同志政治素质、工作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尺。我们一定要以坚强的党性、强烈的事业性、高度的责任性,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端正思想,转变作风,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来切实抓好今年秋播工作。

二、明确目标任务,牢牢把握今年全市秋播工作的主动权。

搞好今年秋播工作,不仅要提高思想认识,而且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把握重点。要根据全市农业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与任务、工作思路与要求,指导好当前的秋播工作。

今年全市秋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合理利用资源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三项更新工程实施步伐,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新跨越,构筑我市农业发展的新优势。

今年全市秋播工作的目标任务是:种足30万亩三麦,单产300公斤左右;种足12万亩油菜,单产150公斤;扩大设施栽培,反季节设施冬作农业面积达到5万亩;扩大花木生产规模,新增花木面积2.5万亩,总量突破10万亩;扩大种草养牧示范,牧草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到3万亩;扩大食用菌生产,推广大田种植,提高品位,扩大规模,加速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实施步伐。

首先,在秋播的总体工作思路上,必须体现“三种精神”。一是要以调整的精神,指导好今年的秋播工作。三麦套播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说实话,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政府即使不号召、不发动,农民群众也会自觉行动,不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花过多精力。因此,在指导今年秋播工作时,各地决不能“老和尚念经”、“老三篇复读”,而是要把结构调整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如何规划?如何引导?都需要拿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二是要以创新的精神,落实好今年的秋播工作。突出抓好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贯穿于今年秋播工作的全过程。各地要围绕农民增收,把增产增效、降本增效、优质增效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作为重点来抓。在布局安排上,要(本资料权属,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突出发展冬季反季节设施农业,扩大花卉苗木面积,加快种草养牧等综合性技术的推广;在粮油生产上,要突出专用小麦品种推广和套播油菜的普及;等等。三是要以抗灾的精神,安排好今年的秋播工作。今年天气状况总体较好,特别是对于水稻生产十分有利。但后段情况难以预料、不容乐观。各地一定要认真筹划,精心准备,未雨绸缪。真正做到:有灾无灾、以有灾作准备,小灾大灾、以大灾打算,即使遇到连续阴雨,也有冒雨收种的各项对策措施。

其次,在秋播的具体工作安排上,必须突出“三大重点”。一是坚持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是新形势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农业局调查,种植经济作物的效益一般是麦子的5-6倍,甚至于10-20倍以上都有。因此,秋播工作中,在种足种好三麦、油菜面积的同时,要加快调整步伐,积极缩麦扩经,优化粮经作物比例,提高种植效益。各地一定要树立早干早主动、快干快得益、大干大发展的意识,认真总结多年来开展结构调整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带动农户开展调整。要全面了解产销信息,综合分析比较效益,为农户提供种苗、信息、技术全方位服务,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二是坚持良种当家,调整品种结构。按照小麦“专用化”、油菜“双低化”、经济作物“多样化”的总体要求,通过开发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树立新品牌,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粮油生产上要以扬麦158当家,搭配宁麦8号等红皮小麦,积极引种宁麦9号、建麦1号等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要占油菜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经济作物种植要在五个方面求突破。第一,要在发展反季节瓜果蔬菜上求突破。要做到全年都有新鲜蔬菜、瓜果供应,城乡人民能冬吃夏菜、夏吃冬菜。第二,要在发展名特优瓜果上求突破。要以特色和新颖取胜,要发展红宝石葡萄、水蜜桃、果桑、西葫芦、香瓜等名特优瓜果。第三,要在发展特经上求突破。要发展紫糯甜香玉米、红香芋、芥麦、胡萝卜、板栗南瓜、菱藕、茨菇等。第四,要在发展种草养牧上求突破。种草养牧是目前我市最有前途的发展项目,黑牧草、红花草、金花草、墨西哥玉米等牧草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高于一般作物的.2-3倍,出草率高,不仅能提高畜禽的肉质,而且其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同时,种植牧草还能改善环境,综合利用又可肥田,减少后茬作物的化肥用量。因此,今年秋播要在牧草种植上继续有较大进展。第五,要在发展高档花卉苗木上求突破。北京申奥的成功和(本资料权属,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全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为花木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尽快扩大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各类名稀特花木品种,提高档次,以满足多元化、高档次的市场需求。三是坚持间套结合,调整种植方式。实行间作套作、多元化、立体化的种植格局,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重要手段。今年秋播要积极推广四种种植模式等。其一是三麦—稻粮食型模式;其二是油菜—水稻粮油型模式;其三是粮食—经济作物粮经型模式;其四是水稻—牧草粮草型种植模式。“十五”期间,全市要发展5万亩牧草。能否完成任务,明年多点示范、总结推广是关键。各地要以高产优质为前提,以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商品率和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根据市场需求和各地的种植习惯,因地制宜选择种植方式和种植品种,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搞强迫命令。对于调整暂无项目的,要积极提倡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通过发展红花草等冬绿肥来改良土壤,为提高下季作物品质、产量,减少生产成本奠定良好基础。坚决不能抛荒,不能浪费土地资源。

三、切实采取措施,努力确保今年秋播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的秋播不同于往年,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而且任务要求较高。各地必须站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度,认真组织,加强领导,搞好指导。

1、领导思想要更加重视。在秋播这样农业生产的关键阶段,特别是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各镇分管农业的领导,要积极主动配合主要领导,在研究决策秋播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同时,要多做些具体工作,抓现场示范,抓面上发动,抓组织协调,抓丰产竞赛。特别是对于农业结构调整这一重点、难点问题,要多动脑筋(本资料权属,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多花功夫,并注意发挥农口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的一条,这段时期内要集中思想,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尽心尽责做好各项工作,争取本地区今年秋播工作能再上新的台阶。尤其是在当前市、镇两级党政机构改革全面推开时期,或多或少牵制了领导的精力,我们搞农业的领导更应加倍努力,扎实工作,克服一切不利因素,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生产,把秋播工作搞得更好。

2、准备工作要更加充分。今年,市政府不再准备召开“三秋”工作动员会议。所以,今天的秋播工作动员会议,实质上也是一次秋收秋种的动员会议。各镇、各部门要针对今年秋收秋种的形势与特点、任务与要求,早作准备,早作打算,认真制订阶段工作计划,逐项、逐部门、逐段落实。如:围绕抗灾搞抢收,农机部门如何充分发挥现有农业机械的作用,确保水稻机械化收割有所突破。围绕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粮食部门如何发挥粮食经营主渠道作用,在方便农民售粮等多方面多动脑筋。围绕深化化肥流通经营体制改革,农林、农资与化肥生产厂家如何搞好产销衔接,确保农资市场秩序稳定,价格公道合理,质量得到保证,同时做到不断档、不脱售。市政府将要下发文件,对农资供应市场有序放开,但农林、工商、物价、技监等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确保农资满足供应,确保市场稳定、农民情绪稳定(本资料权属,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林部门在信息引导、技术培训、种苗供应上,如何再接再厉。围绕秋播粮油生产,水利部门如何组织专业队伍,突击开好外三沟清理,农机部门要全面配套开好仑仑沟。总之,各项准备工作要抢在前面,做细做好。

3、宣传发动要更加深入。只有把广大农民群众组织起来,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真正把今年秋播工作抓好。面对今年秋播中干部群众存在的种种思想,各镇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和组织发动工作。要通过广播、有线电视、秋播现场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秋播结构调整的现实意义和一些好的典型、好的做法,宣传依法保护耕地、节约利用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抓牢秋播基础对于提高单产和效益的重要作用,等等。总之,通过宣传发动,要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确目标,明确方向,涌跃参与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实现增收增效的目标。

4、部门服务要更加强化。各涉农部门、单位的工作水平、服务质量如何,对于提高今年秋播工作水平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农林、农机、水利、国土、粮食、供销、农资等部门和单位要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一切服务工作要紧紧围绕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秋播水平,有利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并在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范围上下功夫。在认真做好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等常规服务的同时,要进一步开拓创新。当前要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展开对今年秋播工作的大讨论,中心议题是:今年秋播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什么?上级要求我们重点(本资料权属,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抓些什么?我们应该进一步为农民做些什么?特别是在秋播结构调整中本部门应该担当什么角色,采取那些措施来促进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等等。

5、考核办法要更加完善。实践证明,层层落实责任制,是确保目标任务完成的一项有效措施。为了搞好今年的秋播,各地要结合秋收秋种,继续推行各级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内容、考核的重点、考核的办法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完善。今年考核要体现调整的精神,体现围绕农民增收的组织落实、配套服务、调整成效上突出重点进行考核。

同志们,抓好今年的秋播不但关系到农业的发展,而且涉及到农民的增收。我们一定要立足全局,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全市的秋播任务而努力奋斗。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六

同志们:

这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和市委三届五次、六次全委会精神,总结20xx年主要工作,部署20xx年重点工作任务。一会儿,曹市长将作重要讲话,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20xx年科技创新工作回顾。

20xx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和市委转型发展思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创新型鄂尔多斯建设取得新进展,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全市经济稳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科技工作方法创新有效开展。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单位,牵头开展了全市科技需求调研工作,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25项,岗位需求113项,编印了《20xx年鄂尔多斯市科技需求汇编》(中英文版),为推动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委托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完成煤化工技术路线图研究,为今后我市在煤化工领域配置创新资源提供了依据。开展了鄂尔多斯市“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启动编制了《鄂尔多斯市“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现场考察验收和部际联席会议评审答辩,为资源型工业城市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模式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取得了预期效果。

(二)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市科技局牵头组织起草,市委、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从创新平台建设、服务体系构建、创新投入保障、创新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做了全面部署,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有效指导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推进简政放权,将市局承担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技术贸易机构审批”和“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审批与管理”三个行政审批项目下放各旗区,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为推进项目规范管理,建立了集科技计划项目储备、指南发布、申报、立项、验收一体化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实现了科研项目管理公开、公平、透明。

(三)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共争取国家、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41项,获得科技经费6991万元,其中列入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工程项目27项。专利申请689件,授权437件,有效发明专利169件。加强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新建各级各类研发机构9家,总数达到58家。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超过前3年获认定数的总和,总数达到22家。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入孵企业33家,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核心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高新区启迪孵化器加快建设,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东胜区建成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孵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引进中小微企业7家;鄂托克旗建成国家“863”微藻多联产关键技术转化基地;准格尔旗建成大路煤化工研究所,这些平台的建成增强了对全市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的科研服务能力。

(四)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武汉理工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正式挂牌运营。京蒙、蒙粤、蒙鲁区域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化,承办了自治区蒙粤科技合作座谈会。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承办了科技部鄂尔多斯“科技之家大使俱乐部活动”,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科技部国际合作信息平台落户我市。新建成自治区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康宁爆破和蒙古高原绒山羊),总数达到7家。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9位(其中蒙古国院士2位),研发团队132个,签署合作协议8项,协议金额2370万元,在新能源、资源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育种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项目20余项。乌审旗与上海交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合作,推动国家“863”计划——“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在全旗实现产业化。

(五)农牧业科技创新取得实效。制定出台了《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技园区及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认定管理和扶持暂行办法》,新认定11家市级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通过“项目+特派员+服务对象”的形式,全年下派旗区两级科技特派员588人,实施服务项目55项,新建培训机构2家,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农牧民7.3万人次,推广新技术161项,引进新品种137个。全市技贸机构通过采取优化、调整和重组等措施,总数达到591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全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2项,成交额920万元。杭锦旗建成黄河南岸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7万亩、汉森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2万亩,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六)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积极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活动,市知识产权局联合旗区知识产权局进行了专利执法检查,查处涉嫌假冒专利案件20余起,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各旗区也分别深入企业和社区,通过座谈、发放资料、微信微博等不同形式开展了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了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培育工作,东胜区华容商厦被列入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名单。首次开展了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我市康恩贝药业有限公司列入全区首批“贯标”工作10家企业名单。蒙西高新技术集团1项发明专利荣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全年征集第五批专利费用资助项目715项。

(七)科技人才工作扎实开展。编制完成《鄂尔多斯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供了政策保障。配合第二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鄂尔多斯人才创新创业周活动组委会,圆满完成科技成果信息采集、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邀请、科研机构建设等承办任务。推荐5人入选自治区“百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累计入选自治区“百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达到15人。评选认定市级产业创新人才团队8个,市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4个。我市1人获20xx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6项科技成果获得20xx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八)机关作风建设明显改善。围绕“四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紧抓三个环节,扎实推进六项重点工作,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实效,市科技局党组织再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扎实推进“三到两强”工作,全年落实帮扶资金45万元。集中开展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三公”经费等专项整治行动,“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0%,精简各类会议30%、文件40%。结合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项配套规定、市委21项具体规定,重新修订了规章制度15项,机关和干部作风明显改善。在市纪委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测评中,市科技局在全市88个部门和单位中位列第4名。

20xx年,我们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科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科技局,向为我市科技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各级领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刻认识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在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中央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确定为核心战略。自治区强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型内蒙古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市委、政府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社会对科技创新寄予了更高期望,科技创新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春天,科技创新也必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市委三届五次、六次全委会对新常态下全市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科学研判。在新常态下,以往的依靠资源和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在产能全面过剩的形势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转型发展的路径在哪里?依靠科技创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既面临困难和挑战,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困难和挑战主要有: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创新动力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制约了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二是科技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需加快改革步伐;三是科技服务经济能力依然不强,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市场化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还不完善;四是科技投入不足,研发经费缺乏已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五是基层科技力量薄弱,特别是旗区科技部门职能发挥不够,有边缘化倾向。同时,我们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一是全社会创新意识显著增强,从政府到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的愿望异常强烈;二是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中央已完成顶层设计,自治区和我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随着改革措施的落实到位,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三是中央科技经费预算大幅增加,各部委所涉及的科技经费将集中管理,统筹运作。市委、政府决定设立转型发展基金3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基金5亿元(包含科技创新基金1亿元)。

总之,新常态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科技工作必须有更大的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科技工作要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对科技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认识经济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聚主要目标,找准工作要点,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着力形成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七

同志们:

这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和市委三届五次、六次全委会精神,总结20xx年主要工作,部署20xx年重点工作任务。一会儿,曹市长将作重要讲话,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20xx年科技创新工作回顾。

20xx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和市委转型发展思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创新型鄂尔多斯建设取得新进展,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全市经济稳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科技工作方法创新有效开展。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单位,牵头开展了全市科技需求调研工作,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25项,岗位需求113项,编印了《20xx年鄂尔多斯市科技需求汇编》(中英文版),为推动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委托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完成煤化工技术路线图研究,为今后我市在煤化工领域配置创新资源提供了依据。开展了鄂尔多斯市“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启动编制了《鄂尔多斯市“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现场考察验收和部际联席会议评审答辩,为资源型工业城市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模式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取得了预期效果。

(二)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市科技局牵头组织起草,市委、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从创新平台建设、服务体系构建、创新投入保障、创新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做了全面部署,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有效指导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推进简政放权,将市局承担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技术贸易机构审批”和“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审批与管理”三个行政审批项目下放各旗区,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为推进项目规范管理,建立了集科技计划项目储备、指南发布、申报、立项、验收一体化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实现了科研项目管理公开、公平、透明。

(三)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共争取国家、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41项,获得科技经费6991万元,其中列入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工程项目27项。专利申请689件,授权437件,有效发明专利169件。加强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新建各级各类研发机构9家,总数达到58家。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超过前3年获认定数的总和,总数达到22家。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入孵企业33家,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核心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高新区启迪孵化器加快建设,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东胜区建成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孵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引进中小微企业7家;鄂托克旗建成国家“863”微藻多联产关键技术转化基地;准格尔旗建成大路煤化工研究所,这些平台的建成增强了对全市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的科研服务能力。

(四)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武汉理工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正式挂牌运营。京蒙、蒙粤、蒙鲁区域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化,承办了自治区蒙粤科技合作座谈会。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承办了科技部鄂尔多斯“科技之家大使俱乐部活动”,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科技部国际合作信息平台落户我市。新建成自治区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康宁爆破和蒙古高原绒山羊),总数达到7家。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9位(其中蒙古国院士2位),研发团队132个,签署合作协议8项,协议金额2370万元,在新能源、资源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育种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项目20余项。乌审旗与上海交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合作,推动国家“863”计划——“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在全旗实现产业化。

(五)农牧业科技创新取得实效。制定出台了《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技园区及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认定管理和扶持暂行办法》,新认定11家市级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通过“项目+特派员+服务对象”的形式,全年下派旗区两级科技特派员588人,实施服务项目55项,新建培训机构2家,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农牧民7.3万人次,推广新技术161项,引进新品种137个。全市技贸机构通过采取优化、调整和重组等措施,总数达到591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全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2项,成交额920万元。杭锦旗建成黄河南岸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7万亩、汉森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2万亩,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六)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积极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活动,市知识产权局联合旗区知识产权局进行了专利执法检查,查处涉嫌假冒专利案件20余起,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各旗区也分别深入企业和社区,通过座谈、发放资料、微信微博等不同形式开展了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了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培育工作,东胜区华容商厦被列入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名单。首次开展了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我市康恩贝药业有限公司列入全区首批“贯标”工作10家企业名单。蒙西高新技术集团1项发明专利荣获第xx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全年征集第五批专利费用资助项目715项。

(七)科技人才工作扎实开展。编制完成《鄂尔多斯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供了政策保障。配合第二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鄂尔多斯人才创新创业周活动组委会,圆满完成科技成果信息采集、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邀请、科研机构建设等承办任务。推荐5人入选自治区“百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累计入选自治区“百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达到15人。评选认定市级产业创新人才团队8个,市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4个。我市1人获20xx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6项科技成果获得20xx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八)机关作风建设明显改善。围绕“四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紧抓三个环节,扎实推进六项重点工作,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实效,市科技局党组织再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扎实推进“三到两强”工作,全年落实帮扶资金45万元。集中开展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三公”经费等专项整治行动,“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0%,精简各类会议30%、文件40%。结合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项配套规定、市委21项具体规定,重新修订了规章制度15项,机关和干部作风明显改善。在市纪委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测评中,市科技局在全市88个部门和单位中位列第4名。

20xx年,我们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科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科技局,向为我市科技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各级领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刻认识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在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中央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确定为核心战略。自治区强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型内蒙古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市委、政府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社会对科技创新寄予了更高期望,科技创新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春天,科技创新也必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市委三届五次、六次全委会对新常态下全市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科学研判。在新常态下,以往的依靠资源和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在产能全面过剩的形势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转型发展的路径在哪里?依靠科技创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既面临困难和挑战,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困难和挑战主要有: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创新动力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制约了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二是科技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需加快改革步伐;三是科技服务经济能力依然不强,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市场化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还不完善;四是科技投入不足,研发经费缺乏已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五是基层科技力量薄弱,特别是旗区科技部门职能发挥不够,有边缘化倾向。同时,我们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一是全社会创新意识显著增强,从政府到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的愿望异常强烈;二是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中央已完成顶层设计,自治区和我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随着改革措施的落实到位,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三是中央科技经费预算大幅增加,各部委所涉及的科技经费将集中管理,统筹运作。市委、政府决定设立转型发展基金3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基金5亿元(包含科技创新基金1亿元)。

总之,新常态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科技工作必须有更大的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科技工作要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对科技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认识经济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聚主要目标,找准工作要点,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着力形成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三、20xx年科技创新重点工作。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市科技工作要围绕市委、政府转型发展战略部署,坚持“1339”工作思路,即在政策导向上坚持“一个核心”,在创新布局上坚持“三个方向”,在服务主导产业上坚持“三措并举”,在战略抓手上坚持“九点强化”,以建设创新型鄂尔多斯为目标,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抓住机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开创新常态下科技工作新局面。

政策导向上坚持“一个核心”:将《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鄂党发〔20xx〕12号)(以下简称《意见》)作为今后科技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整合各方面力量,集聚各类资源,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围绕《意见》,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编制《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和《鄂尔多斯“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下一个五年全市科技工作的目标。

创新布局上坚持“三个方向”:一是加强旗区科技工作。旗区科技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积极与有关部门搞好衔接和配合,主动争取上级部门在科技项目、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针对已经下放旗区的三大类行政审批项目,市局将开展专项调研,了解审批项目实施情况,确保此项工作落实到位、有序开展。二是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创新能力建设。继续协调推进鄂尔多斯国家清洁能源国际创新园建设,力争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上有所突破。继续争取市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争取蒙西高新区建成国家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面启动科技专家进园区(企业)计划,开展协同创新和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园区创新能力。三是推动煤化工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围绕煤炭深加工、清洁高效利用,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提升企业煤化工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尽快把我市建成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煤化工技术示范基地,同时积极争取建成国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自主创新示范区。

服务主导产业上坚持“三措并举”:主导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创新要突出支撑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推进技术路线图编制。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争取新启动1-2项技术路线图研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延伸、拉长产业链条。二是启动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围绕高盐水处理、不同煤种气化、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业污水排放和循环利用等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启动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支持重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力争短期内有重大突破。三是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支持获国家、省(自治区)、市科技奖项,且应用前景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共性关键科技成果产业化。

战略抓手上坚持“九点强化”: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遴选我市重点创新型企业,通过政策宣传、培训指导、项目倾斜等措施,使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20xx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0家。积极培育科技创新载体,巩固和提升现有的各类研发机构,新培育和发展一批科技创新研发平台,20xx年,力争新建自治区新型研发机构2家、国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企业研发中心1-2家。开展创新政策进企业行动,全力协调落实有关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切实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研仪器设备加速折旧、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等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科技交流与合作。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校的合作,争取相关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论坛,提高合作的层次和成效。加快技术转移平台建设,编制完成“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方案”,组建技术转移联盟,技术转移平台正式运行。深化蒙粤科技合作,重点在医疗保健、生物医药、陶瓷等产业领域寻求技术合作。加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及其团队在重大研发任务和带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年内力争新建两家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发挥好创业服务中心“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专业化科技创业孵化功能,举办科技创新沙龙、创新创业公开课等活动,有针对性的服务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和团队,提升其整体素质,助力其成长。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设立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推动以市场手段配置科技资源,同时积极探索科技企业贷款担保、融资风险补偿等多种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提升金融对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服务能力。加快建设科技条件平台,通过整合分散的科技服务资源,建立网络化的动态服务组织系统,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转让和技术咨询等服务。

四是强化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资源是科技自主创新的核心。针对我市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学科、学术带头人匮乏的实际,继续坚持培养、引进、使用并重的原则,以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和“人才鄂尔多斯战略”为平台,实施科技人才项目,年内争取新建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列入自治区“百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3人以上。重点借助与大院大所的合作,将技术引进与人才引进有机结合,优化科技合作资源,把人才引进作为科技合作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市旗两级要建立专家库,组建项目技术咨询委员会,为项目引进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五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围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提高我市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专利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市旗(区)联合协作机制,以旗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环境保护等领域为重点,开展专利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认真查处和坚决打击各种假冒专利的违法行为,及时、有效、公正地处理各种专利纠纷;加强对我市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商的调研,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专项行动。其次,以羊绒制品销售领域为重点,开展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培育工作。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选择试点企业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帮助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扶持、帮助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开展各项专利服务工作,加强对专利代理机构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争取在专利代理机构建设上有所突破。

六是强化农牧业科技工作。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遴选、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保障特派员经费,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行动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撑条件。加强农村牧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培育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年内新培育认定5家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引进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品种,为把鄂尔多斯建成面向全国市场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提供技术服务,带动全市农牧业经济转型发展。加强农牧业科技普及与宣传,强化培训、成果推广、信息发布等服务工作,全面提高农牧民科学知识水平和能力。

七是强化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修订《鄂尔多斯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全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做好项目储备,筛选一批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有巨大贡献、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或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项目,市旗两级要建成科技计划项目库。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优先发展项目。探索科技计划项目后补助制度,以事前立项事后补助、奖励性后补助及共享服务后补助等方式,强化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引领作用。

八是强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是科技系统今后一项新的重点工作。全市科技系统要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积极组织面向各类社会群体的公益活动,鼓励社会机构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训练营等活动。通过各类媒体加强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树立和宣扬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九是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坚决纠正“四风”,建立作风建设的常态化机制。抓好“三到两强”工作,切实解决帮扶点农牧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法治理念,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履职能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监督,开展专项调研督查,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规范科技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同志们,新的一年,科技创新工作的任务很重,我们要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调动和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为全市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谢谢大家!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八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酝酿研究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总结前段“村改居”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今后我市社区居委会建设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动员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工作中来,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快全市社区建设步伐。刚才,我们举行了“白玉山子社区居民委员会”揭牌仪式,参观了白玉山子社区居委会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听取了白玉山子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汇报和社区成员单位市国税局负责同志的发言。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主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前段我市“村改居”工作情况。

为了理顺我市城区村居混杂、农村管理与城市管理并存的管理体制,打牢我市社区建设的基础,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做出了将城区三个街道所辖四环路以内的个村(居)民委员会全部改为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决定,并于月日召开了全市社区建设暨“村改居”工作动员会议。两个多月来,社区建设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动员会议后,市里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分管副书记、副市长为副主任,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并且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前段,市里先后多次召开调度会、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社区建设有关政策规定的制定出台打下了基础。各街道把社区建设列入“一把手”工程,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机构,确定专人分管。各有关单位迅速行动,扎实工作,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工作。截止到月日,根据《×××市城区村改居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按照规模适度、四至清楚、尊重习惯、便于管理等原则以及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等要素,科学界定各居委会的区域,在城区四环路以内设立了个社区居委会。可分为实体型居委会(即村改居的个社区居委会)、企业型居委会(金纺社区居委会、外贸社区居委会)、市场型居委会(龙城市场、密州商城、九龙商贸城个社区居委会)、小区型居委会(东坡小区、金都小区、明诚园小区、福光花园个社区居委会)。整个辖区共有居民户、万人。人口最多的是密州街道兴华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平方公里,共有户,万人;人口最少的是密州街道瓦屋庄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平方公里,共有户,人辖区面积最大的是密州街道白玉山子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平方公里,共有户,人;辖区面积最小的是密州街道福光花园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平方公里,共有户,人。

总之,经过上上下下共同努力,我市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村改居工作基本结束。

二、明确任务,把握重点,扎实推进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

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对于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区功能,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做好建设城市、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加快城市化进程,保障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这项工作,从中央到省、(上级市)市都非常重视,年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提出了加强社区建设,设立社区居委会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社区建设的高潮。年月,××省委办公厅下发了鲁办发〔〕号文件,对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我市刘德成书记、邹庆忠市长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多次指示要抓紧抓好。今天,我们举行了“白玉山子社区居民委员会”揭牌仪式,市政府公布了个社区居委会的名称,这既是对前段工作的一个小结,又是下步工作的动员令。下步,我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将进入实质性阶段,各项工作任务仍很艰巨。各街道、各居委会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把社区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一)明确社区居委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社区居委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发展社区经济为中心,以街居组织建设为核心,以繁荣社区文化为载体,以强化社区服务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居民的生活需求,发挥职能,加强管理,规范建设,为居民群众创造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确定我市社区居委会建设的任务目标是:合理设立社区居委会,加强社区组织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协管、监管职能,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力争通过至年时间,初步建立起“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工科学、工作有力”的社区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坚持五个原则,保证社区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

(三)把握四个关键环节,促进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一,抓紧进行社区居委会挂牌工作。今天,白玉山子社区居委会进行了揭牌仪式,为其它社区居委会的挂牌工作提供了一个样板。各街道要实行领导包靠居委会责任制,具体安排好这项工作。在举行挂牌仪式的同时,对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一次再发动、再宣传、再动员。挂牌仪式主要由社区居民代表、驻区单位负责人以及社区内的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参加。为了使挂牌仪式不走过场,每个街道都要拟定统一的主持词,下发到每一个社区居委会。整个挂牌工作要在九月上旬完成。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公章也要在十月一日起开始启用。

第三,切实抓好社区党组织建设。在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工作中,要坚持以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管辖范围确定后,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要结合社区内的党员情况,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直接管理的党员在人以上的,成立党的委员会;人以上的,成立党的总支委员会;在人以下的建立党的支部委员会。社区党组织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社区内暂住人口中的党员和没有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党员,以及与原单位已脱离劳动关系的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原则上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各类经济社会组织的党员既要接受所在单位的组织领导,又是要积极参加居住地社区党的活动,尽快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各类基层组织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四)落实五项保障措施,健全完善社区建设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社区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是全市社区居委会建设的综合协调机构,负责居委会建设的规划、重点项目的决策、政策法规的制定、社区居委会建设目标考评和相关问题的指导。其下设的办公室负责对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对策。社区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要从各自职能出发,积极支持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进社区”活动,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各街道办事处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本街道社区居委会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社区居委会要强化大社区、大服务观念,主动密切与驻区单位和居民的联系,以真诚服务赢得社区成员的理解和支持。驻区单位要树立“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意识,自觉把本单位的发展和管理纳入社区建设、管理之中。

二是营造社区居委会建设良好氛围。要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大张旗鼓地宣传社区居委会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上级和我市有关的政策规定。要注意抓好典型宣传,市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要及时反映我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动态和工作经验,宣传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组织和先进个人,以发挥典型带动效应。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推动各级干部理直气壮地抓社区建设,把社区居委会建设作为加强城市基层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效地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进一步形成全党重视、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

三是切实搞好社区各项管理工作。作为社区管理工作的主体组织,社区居委会要切实负起责任,动员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做好稳定工作。在这方面,干部的稳定和人心的稳定是关键。对于干部配备使用问题,要严格执行市里的有关规定,保持干部队伍的稳定。对社区的群众,要坚持“五不变”原则,向他们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尤其要做好划归新的社区居委会管理的居民户的工作,向他们说明白,在新的社区只是在社会事务和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接受社区的管理,并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在经济关系、待遇上仍然在原社区居委会享受,以打消他们的种种疑虑。另一方面要做好与社区居民有直接关系的户口、治安、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及物业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要严格执行《×××市社区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计生管理体制基本不变,驻区单位仍管理所属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对进入社区的流动人口、务工工商户,社区居委会要协助计生部门摸清底数,纳入管理;户籍管理,公安部门要抓好试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即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及时进行户口整顿,切实理顺好社区户籍关系;环境卫生除市环卫部门管理的路段外,由社区居委会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搞好卫生清洁工作。卫生管理费经社区共建委员会协商同意,在街道的指导下,根据需要由街办城管所和社区居委会负责向辖区单位和居民收取。社区居委会要依据有关标准及时向建设部门交纳垃圾清运和处理费,防止双头收费。社区居委会可以采取公开招标,市场化运作方式将各路段、街巷承包到人,落实责任,并加强监督管理。

四是建立共建机制。社区居委会挂牌以后,要成立社区共建委员会,吸收辖区内所有单位参加,制定共建章程或共建公约,定期召开会议,共商社区建设发展大计。各共建单位要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全局观念,按照“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社区建设原则,主动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把工作重心放在指导、扶持和帮助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上,坚持服务社区,保证“社区自治”,形成齐心协力建设社区的良好局面。

五是建立社区居委会建设考评体系。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首要评判标准,以居民和单位的参与度、社区治安安全度、社区环境满意度为考评指标,以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保障、社区设施为考评内容,由各街道和民政部门在每年年终对每个社区居委会进行综合评分,按得分多少评定社区居委会星级等次。今后,各部门推荐社区居委会为市以上级别的各类先进,要从星级社区居委会或被推荐项目的考评分最高的社区居委会中产生。同时,要把社区建设工作情况作为考核部门、事业、企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此激励、督促各部门积极参与社区居委会建设。

同志们,社区居委会建设是健全完善市、街、居三级管理模式,提高城市化管理水平的一项关键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得力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为全市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九

同志们:

这次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以x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科技工作,很及时,也很必要。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理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思路,明确科技工作任务,动员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我首先代表省委向在座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辛勤耕耘在科技工作第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大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加快农村科技进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是满意的,希望科技战线的同志们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进一步把我省科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xx大召开以来,全省科技部门及时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xx大精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下一步,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继续坚持围绕主题,把握灵魂,抓住精髓,在深入贯彻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更好地统一到xx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特别是要通过学习xx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把xx大关于科技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落到实处。

第一,要充分认识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xx大把“科教兴国”战略列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首次写进党章,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区域化的特征日益明显。这种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核心是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上的竞争。应对这种竞争和挑战,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我们的科技事业,大力增强我们的科技实力,从而不断增强我省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第二,要充分认识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加快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鼓舞人心,也十分艰巨。到20xx年,我省的人均gdp要赶上全国平均水平,达到3000美元左右,未来20xx年gdp的年均增速就必须达到9.2%,比全国平均增速要高出2个百分点。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科技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之路。这需要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科技战线肩负着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全省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三,要充分认识我省科技进步与创新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紧迫感。在全省上下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省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绩,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显著增强。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我省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的有效供给不足,而且有限的成果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科技对经济的牵动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全省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责任感,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省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二、认真贯彻“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面向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是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也是科技自身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紧紧围绕我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要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xx大召开后,中央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我省情况来看,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7%,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xx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6%。由此可见,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发展农村经济要靠好的政策,靠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努力,也要靠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各级科技部门和广大农村科技工作者要把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作为农村科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核心,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基本目标,坚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面向市场,加强优质农产品的选育和推广,重视生物等高新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结合,努力创造出更多的安徽农产品知名品牌。二是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三是要重视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建设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四是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广大农民学科学、奔市场、求创业、讲文明的意识,实现“富脑袋”与“富口袋”良性互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二要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我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工作力度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批重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但是,从总体上看,我省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还不高,产业集中度较差,资源利用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与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并存等问题仍很严重,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在压缩落后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力推广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重点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工业智能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性能,增强企业竞争力。要继续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积极组织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机电一体化。

三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已经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仍存在着产业规模不大,企业群体不强,技术储备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比重偏低等问题。我们要紧密结合安徽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宏观引导,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努力在有利于增强我省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上实现突破,要坚持以潜力大的骨干企业为主,有选择地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努力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要进一步完善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每年凝练一批重大项目,争取进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要建立健全重大项目重点扶持机制,选择一批影响大、效益好的项目进行示范,统筹协调各部门加强合作与集成,加速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

三、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xx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提高我省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建设能力的迫切需要。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把握,坚持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当前,重点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强全社会的大力协同等方面抓好落实,取得突破。

第一,要尽快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按照经济规律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现在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大课题。经过这些年的改革,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了很大改变,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结合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机制。这一机制应当具有这样的功能:就是能够强化压力,使科研机构只有面向经济建设,才能求生存、求发展;能够激发活力,使科研机构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能够打通渠道,使科技成果的“供”与“求”实现有效对接,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要建立起这样的机制,当前必须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快应用型科研机构企业化改制步伐,使大多数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改制为科技企业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二是要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积极推行科研项目招投标制,重点支持产业关联度大的共性技术研究及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的项目,建立计划立项与转化联动责任制,引导科研单位和企业从注重短期效益向注重长远发展转变,促进科技产出与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

第二,要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机制。技术创新贯穿于高新技术从研究开发、生产实践到实现商品化运作的全过程,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开发主体、投资主体和应用主体。近年来,我省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明显提高,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有所加强,但由于体制、机制和自身实力等原因,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据有关部门给我提供的资料,20xx年全省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不到1%,远远低于国家有关部委和我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条例规定的3%的要求。另外,据省经贸委去年对全省1738家企业的未来人才需求计划调查统计,只有1/3的企业对今后5年的人才需求有所考虑,2/3的企业还没有将人才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没有科技的投入,没有人才的支撑,企业就没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迟早会被市场竞争的大潮所淘汰。对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要引导企业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切实把提高经济效益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上来。要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尽快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要通过税收优惠、贷款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促使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大对技术进步的投入。要把按照法定标准增加科技投入作为考核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工作业绩的主要内容,不断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要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配套体系。要按照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目标,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等手段,优化科技力量的布局和科技资源的配置,加强全社会的大力协同,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的整体优势。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校、企业之间,在一系列已有的技术平台基础上,组建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研究开发实体,以适应技术创新的集成化趋势。要加快省部共建步伐,充分发挥中央在皖科研单位的重要作用,本着不分隶属关系,只求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与中央在皖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健全与中央在皖科研单位的定期联系会议制度,及时沟通科技经济信息,积极探索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办法和措施,引导和支持中央在皖科研单位围绕安徽发展需要多出成果、多做贡献。要进一步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使其真正成为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要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方向,抓好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和发展。要改进财政投入方式,增强其引导功能,积极探索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办法和措施,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机制,为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保证。

第四,要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重要力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近年来,我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较快,但在全国范围内比较仍有很大差距。20xx年,我省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76%,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7%;技工贸总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占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的0.6%,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是省委、省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各级科技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着力推进我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大发展。要帮助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加强企业管理,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制度规范、管理高效、行为灵活的企业制度。鼓励经济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强的民营科技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作价入股等方式,参与国有中小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促进民营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双边或多边技术协作网络,共同开展技术创新。进一步落实有关政策,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领办、创办民营科技企业。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在人才需求、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渠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要加强民营科技园区建设,优化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环境,努力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大发展。

四、建设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为科教兴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加快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但总体上我省科技人才队伍结构还不合理,整体素质还不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短缺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制约了我省经济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落实好人才工作的有关政策,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努力把我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要更新观念,树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科技人才工作新理念。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强化干事业就要抓人才,要发展必须抓人才的意识,把科技人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抓紧研究制定科技人才规划和战略,切实做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储备工作。要确立符合市场经济的用人观念,努力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和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工作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秀人才总是乐意向环境好的地方流动,而智力流动又是一个新特征。传统的人才地方所有、部门所有的模式、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技人才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必须用市场的机制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对科技人才,但求“为我所用”,不苛求“为我所有”。要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搞活人才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二要完善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结合新的实际,进一步创新科技人才的分配激励政策、引智政策和人才流动政策,特别是要进一步深化科研单位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现有科技人才的积极性。要高度重视引进智力工作,不断扩大引智规模、拓展引智范围、更新引智模式,鼓励省外境外优秀人才通过各种形式为我省服务。对我省重点发展的产业、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重点攻关项目课题组、博士后流动站所需的各类人才,要创造条件,大力引进。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的作用,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项目研究吸引优秀人才,壮大研发队伍。要充分发挥非公用制经济组织在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方面的优势,鼓励支持他们更广泛地吸纳国内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

三要强化服务,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创业的良好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在经济建设中涌现的科技功臣,宣传他们的拼搏奉献精神和创业业绩,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珍惜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努力为科技人才营造一个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创新创业环境。要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建设,强化优秀科技人才跨国培养工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为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委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实施“科教兴皖”战略,推进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摆到突出的议事日程。各级党委要定期研究科技工作,协调解决科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委、政府“一把手”要亲自抓“第一生产力”。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领导干部抓科技工作的考核,增强领导干部抓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带头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不断提高科技素质和领导科技工作的水平。

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是党委、政府抓科技工作的职能部门,在推进“科教兴皖”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当好党委、政府抓科技工作的参谋助手。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我省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强化服务观念,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关心、支持科技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共同促进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同志们,党的xx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明确了科技工作的努力方向。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开创我省科技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

我们召开这次全省科技工作交流座谈会,目的就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副主席对工作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九次党代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的部署,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和经验,交流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打算与思路。从前天到昨天,与会的科技局长和省级以上高新区负责同志们现场考察、观摩了的高新区和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大家边走边看,边思考边交流。今天上午,七个县做了交流发言,介绍了解放思想、加快科技创新的做法和经验,希望对同志们做好科技工作有所帮助。副省长还要做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真总结上半年科技工作。

今年上半年,全省科技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各项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更加注重推进高新技术质与量的同步提升。

顺应宏观经济调控的要求,努力发挥科技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认真实施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月调度,进一步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从今年起统计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的比重,引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会同省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加强了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开展了首批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积极筹备启动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工作。今年1-6月份,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182.73亿元,同比增长38.6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9.86%;全省规模以上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737.9亿元,占规模以上项目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到19.6%;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383.8亿元,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1.5个百分点。全省17个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与上年比全部实现增长,突破1600亿元,超过7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出台了《大力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实施意见》,加快创新型园区建设步伐。1-6月份,省级以上高新区批准入区项目960个,全社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95.42亿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7.87亿美元;技工贸总收入3551.73亿元;出口额49.17亿美元(不含青岛);专利申请2189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731件,专利授权88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96件;r&d经费支出54.85亿元。高新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基地,自主创新活动最活跃的载体。

(二)更加注重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创新型的战略性举措,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增量保质,加强保护”的基本思路,确立了“提高知识产权运行质量”的目标,推进了知识产权工作的科学发展。1-6月份,全省专利申请2349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363件;专利授权1227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84件,均居全国前列。通过实施重大专项、强化产学研结合等举措,取得了一批具有原创性、带动性、产业化前景广阔的重大科技创新成就,浪潮的超强纠错服务器有望列入国家重大支撑计划,获得2亿多元的资金支持。

(三)更加注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把健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6月13日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揭牌,一期注册资本3亿元的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我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二是积极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推进国家实验室基本建设项目在省里的立项和资金到位工作;同时,争取省财政支持,每年新建一批省重点实验室。三是围绕省委“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加紧论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规划重点建设“一区”、“一院”,组织实施一批核心技术项目,建设一批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四是瞄准国际前沿积极组织科技交流与合作。深海潜标、深海焊接、高档碳纤维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自主x86兼容微处理器及配套系统软件研究”等获得科技部重点支持。五是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联合省国资委、总工会选择了70家企业进行创新型企业试点,其中有15家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企业。六是积极推进科技投融资和风险投资工作。我厅与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签订了《支持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发展合作协议》,积极参与筹建省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引导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组织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创业板上县。七是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全省科技周活动。5月17-23日,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全省共有370万人以不同形式、不同方式参加了各类科技活动。

(四)更加注重农业与海洋科技创新工作。

突出我省特色和优势,继续保持农业和海洋科技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片区项目进展顺利,通过了阶段性验收,累计投入资金890万元,建设核心区5.45万亩,示范区800万亩,辐射区3290万亩,增产粮食228.4万吨,增加效益34.62亿元。“超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等一批项目进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并正式启动,以我厅为项目组织部门、总经费超过4000万元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顺利通过专家论证。围绕加强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集成,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组织召开了现代船舶制造、海藻纤维、海洋生物能源等专家座谈会。

(五)更加注重民生科技、推进和谐发展。

强化民生科技,促进经济、社会、民生和谐发展。一是实施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初步建立了科技服务“三农”的新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截止目前,全省选派科技特派员6944名,进驻村6641个,培训农民154万人,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1362个,形成龙头企业329家,推广新产品、新技术4414项,项目总投资23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试点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幅15%以上。二是继续组织实施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全省已有11个县(县、区)成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1700多万元。三是贯彻落实科技部《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方案》,筹备启动《省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方案》,将选择10个县(县、区)、20个乡(镇)和60个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开发、集成、转化、推广农村民生适用技术和装备,初步构建农村民生科技服务体系。四是出台了《关于强化自主创新建设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意见》,加强了对全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指导。

(六)更加注重提高科技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把加强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作为提高科技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现代科技、管理知识培训。根据省委组织部安排,6月16-18日组织了“201x年全省领导干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专题研讨班”,邀请科技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科技部纪检组长及有关司局领导、专家教授作专题报告。二是认真组织做好“阳光政务热线”节目,抓好对201x年全省政风行风评议中群众意见建议的整改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加强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制定了《省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自主开发了“省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了反腐倡廉工作机制。

最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科技在支援抗震救灾、处置奥帆赛海域浒苔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科技系统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和处置水平。大地震发生后,省科技厅党组在第一时间向省科技厅发出慰问信,表示将尽最大可能提供援助。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的统一部署,全省科技系统通过捐款捐物、缴纳特殊党费等形式,向灾区人民奉献出真情和爱心。省科技厅安排专项资金,协调净水剂厂、县津滨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金长城生态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迅速将100吨净水消毒剂和净水絮凝剂、价值100万元的16座环保厕所、价值80万元的杂交玉米种等物资通过省救灾办捐献给灾区。组织力量加强了地震预测、灾害预防等领域的科技研究。

奥帆赛海域浒苔爆发事件后,我厅反映迅速,行动及时,先期投入200万元紧急启动了防治浒苔重大科技专项,组织驻青有关专家召开研讨会,探讨应对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的统一部署,为各专家组提供协助与服务,在浒苔爆发成因、拦截、捕捞、处置等方面发挥了科技的支撑作用,为确保奥帆赛海域达到比赛要求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深入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科技工作的思路。

同志们,刚刚结束的省委工作会议,对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从去年开始,我们采取边观摩边研讨的形式举办读书班,目的就是为大家交流经验、学习先进、开阔发展思路提供一个机会。去年从出发,经,在进行了总结。这次我们又特意选择了几个中西部县进行观摩。通过观摩交流,同志们普遍反映这几个县发展理念新、气魄大、速度快、活力足,很受触动、很受启发。县积极推进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由传统商贸大县向现代物流强县、由内向型经济大县向外向型经济强县、由生态资源大县向生态园林城县、由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的五个转变;县自201x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幅60%以上,连续5年增幅居全省第一;高新区立足建设“对外开放的先行区、新型产业的聚集区、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区、体制创新的试验区、现代工业园的样板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国际竞争、可持续发展和辐射带动四个能力,大力推动发展方式实现转变。刚才发言的几个县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借鉴。县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扶摇直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猛增4.5个百分点;县舍得投入,大力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县政府确定今年为自主创新年,出台了33条措施提速科技创新;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高新区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其他县也都提交了加快发展、增强创新能力的书面材料,同志们要很好地交流、借鉴、提高。总之,全省科技系统要在统一思想、坚定信念的基础上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肯定成绩、正视差距,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亮剑科技创新战场,打赢增强创新能力硬仗。

一是在工作定位上要跳出“项目科委”的小圈子。项目是科技工作的重要手段,但不是科技工作的全部。我认为,衡量科技工作的成就,不仅仅是新上了多少项目,产出了多少科技成果、学术论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哪些县场需求,解决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哪些现实问题,多大程度上提升了区域经济、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我们的职责,不是仅仅争取几个项目,更不是自己包打天下组织实施几个项目,我们要引导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找准位置,明确定位,发挥好推动本地区科技进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职能作用,真正把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真正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真正把工作落脚点聚焦到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集群上来,为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是在工作方式上要善于整和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省长刚到省里工作不久,就组织召开了省直部门和高校、科研单位的座谈会,在会上省长明确提出各部门科技资源要整和起来,不能单打独斗,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全社会的科技进步。近几年,我们下大力气来抓与等高校的科技合作,加强了与俄罗斯以及欧美国家的科技合作,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优势科技资源,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科技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创新科技资源整合的思路措施,着力创新科技管理的体制机制,与发改、经贸、财政、教育等部门联合起来,依托自身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县场潜力、政策环境等优势,大力整合全球、全国、全省各类科技资源,搭建各类创新平台,积极培养、凝聚各类人才为我所用,打造技术联盟,接续产业链条,实现各类生产要素与区域外优质科技资源的高位对接,使之固化为我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三是在工作重点上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书记在省委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的目的在于应用,要破除各种障碍,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省科技资源比我省丰富,但他们设立了10亿元的成果转化资金,积极吸引国家863等重大计划项目落户、转化,我省的一些成果也被吸引到转化。因此,我们一定要痛下决心,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县、县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实践也证明,转化一项成果,就可能盘活一个企业、做大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这是一条加快经济发展的捷径。真情引进交大的博士,攻克了全氟磺酸树脂及离子膜关键技术,有望带动发展起一个全新的产业集群;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5年来,积极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有望打造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二甲醚生产基地。因此,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科技计划、我们的政策导向,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不断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路措施。今后,我们的重大专项、经济强县、平台建设、创新型企业试点等科技计划,都要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着力点。

三、下半年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具体工作。

关于下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李省长将做出重要部署。我们要按照省长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目前特别是要集中精力抓好以下十项具体工作。

(一)抓好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

实施重大专项,目的在于集成国家、省、县科技资源,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当地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去年省里投入一个亿启动了40个重大专项,今年即将组装实施第二批重大专项。我认为,组织实施好重大专项,提高重大专项的成效,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以企业为主体从源头上加强重大专项的设计。从各级、各类资源的聚集整合,知识产权的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人才的吸纳、培养和引进等等方面,进行认真的统筹规划、平衡取舍。今后,我们的重大专项要逐步跳出自我区域内“瘸子里面选将军”的局限,敢于在全国甚至全球内整合科技资源,谁能解决我们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支持谁、让谁做,真正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二是要强化对重大专项的实施监督和经费监管。加强项目的跟踪服务,管好用好科技专项资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真正扭转重上轻管的问题。今年年初我们对重大专项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积极督促项目承担单位进行整改。要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真正推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形成和发展壮大,真正抓出实施效果、抓出示范样板、抓出工作作风。目前,我们正按照省领导的指示,抓紧研究、论证“省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支撑重大专项”,集中力量突破一批事关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经过3-5年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培植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优化壮大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我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提供科技支撑。我们已经围绕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研究提出了12个重大专项,正在进一步组织论证,力争早日实施。

(二)抓紧研究提出新的高新技术统计指标体系。

近几年来,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迅猛发展,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已经达到29.86%。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30%以后,要更加注重高新技术质量的提升。要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科学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借鉴先进省县的经验,使得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考核更加科学合理。今年要按照年初确定的增长3个百分点的目标不折不扣地去完成,明年争取研究提出新的指标体系。

(三)加强政策的宣讲和督促落实。

我认为,落实政策比制定政策更为重要。当前,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实施细则陆续颁布实施,实现了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有机统一和配套联动。我们要跳出传统科技政策的局限,更多地关注自主创新,研究产业和县场的需求。要联合财政、税务部门,加强《省支持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资金(金融)扶持政策》、《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x-)〉》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的宣讲,特别是日前刚刚发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更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更严格,科技管理部门有责任会同财政、税务部门加强政策的宣讲,促进产业、技术、金融、信贷、税收、政府采购等扶持政策的落实,进一步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组织好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

昨天下午,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召开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视频会议,专题部署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部长、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次高新技术认定工作,突出了自主创新,突出了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改变了过去只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才能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办法,取消了地域界限,不分区内区外,对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统一认定,共同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了由区域政策向产业政策的转移。规定如果属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则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省里已经成立了由科技厅、财政厅、税务局等部门组成的认定办公室,各县、各高新区要认真学习研究,组织好这项工作。

(五)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

近几年,我省高新区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先进省县高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1x年我省14家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5547.5亿元,而江苏仅6家国家级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就达到9632.3亿元,几乎是我们的2倍;我省14家高新区出口89.44亿美元,江苏6家国家级高新区出口额538.5亿元,是我们的6倍多。我省高新区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六大原则”,实现“五个转变”,努力做好“四个提升”,尤其要突出自身特点,促进内生式增长,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创新文化,真正发挥推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六)加快重大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步伐。

创新平台是固化产学研合作成效、实现各类生产要素与区域外优质科技资源高位对接的重要依托。下半年创新平台建设,一是要围绕“一体两翼”的战略部署,重点建设好两个院,即:支撑服务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发展的信息通信研究院,支撑服务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区发展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二是进一步加快中科院青岛生物过程研究所、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科院综合技术转化中心建设,深化我省与中科院的全面合作,推进我省科技、经济和社会资源与中科院优势科技资源的对接,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三是争取科技部尽快批复国家海洋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力争年内尽早开工建设。四是把握机遇、做细工作,争取再新增几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七)强化农业和社会科技工作。

促进“三农”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发展民生科技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和谐的头等大事。一是以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为依托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上月底国家科技部刚刚在召开了全国粮食丰产科技工作经验交流会,省长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设计思路、组织结构和保障措施,切实组织实施好我们的科技重大专项,同时,进一步组织实施好我省承担的课题,为提高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出贡献。二是组织实施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专项,大力构建农村民生科技服务体系。今年10月份,科技部将在召开新农村建设科技工作会议,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省县的先进经验,扎实推进我省的新农村建设。三是组织实施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等工程,构建和完善我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

(八)抓好《科技进步法》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学习贯彻。

《科技进步法(修订)》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分别于7月1日和6月5日正式实施,这两个法律、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进程,我们要加大宣传学习力度,提高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潍坊等县已经举办了学习报告会,我们下午还将请司长举办专题报告会,各县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要结合我省实际,抓紧修订《科技进步条例》,加快制定《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规定》和《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的步伐,完善相关政策配套措施,依法推动科技进步。

(九)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最近,省属事业单位改革即将进入确定分类方案的关键阶段。省属科研机构、厅属有关单位要正确对待事业单位改革,在改革中找准位置,找准方向,提高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提高适应县场机制的能力。我们也在积极努力,一是争取更好地稳固省属科研机构这支力量;二是积极推进科研机构甚或内部机制改革,焕发活力,发挥作用;三是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十)加强科技系统政风行风建设。

大力提高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创造风正、气顺、心齐的环境。积极倡导树立大局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谐协作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廉政意识,努力以好的制度锤炼好的作风,以好的作风带出好的队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执行能力。明天我们还将召开全省科技系统行风会议,对加强行风建设进一步做出部署。

同志们,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使命神圣;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任重道远。让我们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创造性的工作、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落实,开创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一

同志们:

这次全县科技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县委xx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及县“两会”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全县科技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科技工作,统一思想,夯实任务,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发展步伐,推动科技工作再创新局面,再铸新辉煌。下面,我就今年的科技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坚定做好科技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应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在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形势下,我县仍然实现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加强科技支撑作为“实现率先跨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技术改造,培育新型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科技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不动摇,实施“科教奠基”战略,把科技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中统一进行考核,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在决策中更加关注科技事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注重依靠科技事业的发展,在公共财力中确保对科技的投入。始终把引进、推广、普及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不仅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涌现出了一批科技先进工作者和科技致富带头人,使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稳步提高。主要领导能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求出发,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的观念,带头增强科技意识,坚持以科学思想武装头脑,以科学理引领发展,以科学态度观察分析问题,以科学方法指导推动工作,对科技工作中的重大决策、重点任务和重要问题亲自过问,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工作和科技发展中困难和问题。人大加大了对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的执法检查力度,政协也组织委员对科技工作定期进行视察。科技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得到全面贯彻,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严峻形势下,我县连续第五次捧回“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桂冠。扎实推进了科技工作。实践证明,科技不仅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科技与经济结合日趋紧密。县委、县政府把科技工作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紧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重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从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凝炼科技工作的重点,一抓到底,促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农业上实施“良种工程”引进小杂粮新品种42个、瓜菜新品种40个、杏果优良品种25个进行推广,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实施“丰产方工程”,引进推广30多项先进实用农业新技术,提高了农业主导产业的技术层次和整体水平;实施“改良工程”,对优势畜产品细毛羊、绒山羊进行了改良,推广“一村一品”特色养殖模式,一大批特畜珍禽养殖技术日臻成熟,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优良品种的引进、先进技术的推广、特色产业的兴起,增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20xx年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工业上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大技改投入,大力引进推广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新技术、新工艺30多项,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40多个,有6个新产品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成为“拳头”产品,有5个产品成为“陕西省名优产品”。这些新技术的成功应用,新产品的成功开发,加速了我县传统工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20xx年科技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以上。

3、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加快。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组织科技攻关,争取省“13115”产业化项目1个,市科技攻关项目6个,目前在我县实施的省科技项目3个,市科技项目12个,项目资金达到258.5万元,这些重大科技产业项目的相继实施,带动了我县新兴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科技项目规模虽然小,但它的带动辐射作用大,产生的成果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强。09年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和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推广过程中,取得了近60项技术水平较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科技成果,有一半得到了转化。卫生系统引进创新的20多项成果,有10项已在临床运用中得到转化,3项申请国家专利进行保护;教育系统试验创新的2项成果在全市中小学中推广,有1项申请县科学技术奖励评选;县农业科技人员在新技术引进推广、新品种选育繁殖过程中形成10个更新换代的新品种和10项科研成果均在全县得到推广,其中“动力摧送毒烟灭鼢鼠”成果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经专家鉴定为国内首创,效益巨大,推荐参加市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评选;农业机械方面产生的7项成果,4项申请国家专利并己全部转化为农机产品;在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产生了10多项成果,有一半得到了转化,其中糜子黄酒、尚好家免、精梳绒、营养米、铺膜机等17个成果转化为产品,己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雏形”。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4、民营科技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至09年底,全县民营科技企业达到7家,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亿元,从业人数200多人,在我县自主创新机制不健全,政策不到位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施技术创新项目10个,创新资金7000万元,实现新增产值1.8亿元,对全县新技术产业新增产值的贡献率达80%以上。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将为我县培育“四群一园”工业格局提供技术支撑和创新典范。

5、政府科技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以“创建”统揽科技工作,使政府科技管理的重心从直接管理项目和资金,转到研究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开发规划、制定政策发规、引导社会力量、创造环境条件、优化公共服务上来,建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管理科技事业的新机制。

6、科普网络建设进一步健全。县上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县级部门建起了13个学协会,乡镇建起了13个协会,全县建起了76个专业技术协会,组建了由625人组成的科普志愿者队伍、由34人组成的科普讲师团,这些科普网络的建设,有力的推进了科普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

站在新的起点上审视我们的工作,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县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既往的成绩是我们工作的压力,当前的危机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尚且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一是自主创新的政策不到位;二是科技基础薄弱;三是科技人才严重溃乏;四是科技投入不足,三项费运行不规范;五是技术转移率偏低。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站在推动我县率先跨越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科技是战胜危机的武器,是实现经济持久繁荣的动力,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困素,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实施“科教奠基”战备,努力推动全县科技工作再创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扎实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

20xx年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之年。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世界经济进入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并通过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摧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如今,我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更加重视知识和科技的力量,努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新兴产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今年科技工作的重点是:“两保(保票子-科技三项费,保牌子-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示范县)”“两引(引进技术、优良品种推广,引进人才、项目进行培育)”“两鼓励(鼓励科技发明、鼓励成果转化)”。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抓住机遇,奋力开拓创新,勇攀科技高峰,将科技工作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让科技支撑跨越发展,让科技引领可持续发展。

1、精心组织,切实制定好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今年县政府将要讨论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乡镇(管区街道办)、各部门要紧抓机遇,制定科技工作中长期规划,一是要及早启动规划制定工作。县上将成立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拿出框架性的意见,落实具体。

工作方案。

希望各乡镇(管区、街道办)、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关注、支持、参与这项重大工作,把“”科技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二是要扎扎实实搞好规划战略研究工作零六年国家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出台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其配套政策,省政府也及时召开了全省科技大会,出台了《陕西省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其相关配套政策,这次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县一直没能召开全县科技大会,已经延误了五年,要认真调研,组织专家论证,精心设计规划战略研究的专题,特别要针对农业科技发展、企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公共科技等战略问题上确定各自专题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框架,适时提交县委、县政府研究,争取早日召开科技大会颁布实施三是集思广益,科学决策要充分发挥科技、经济、管理、社会等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广泛征询、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要通过制定规划,深刻认识我县科技发展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真正弄清我们在哪些方面是特色的,重点的,一般的,凝练出我县优先发展的科技专项,进一步梳理我县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结合的制约因素,确定科技发展方向,明确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思路、战略举措和着力点总之一句话,要把规划工作设计好,组织好,落实好。

2、加强科技项目攻关,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开发上取得新突破。要进一步凝聚重点产业,选准重点技术领域,从产品入手,从关键技术攻关入手,力争2-3个项目进入省“13115”产业化项目之中,5-6个项目进入市科技攻关项目之中,通过项目带动,着力提高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开发上取得新突破。工业科技要围绕“一个支柱、多点支撑”的结构调整布局,突出技术集成和技术创新,组织石油企业联合石油院校、大型企业,针对提高原油采收率、降低递减率进行科研攻关,有必要时,要召开我县首届石油企业科技工作会议,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四群一园”企业要加强新材料、高效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农业科技要重点抓好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绿色农业的重大技术攻关,各乡镇(管区、街道办)、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特色农产品加工、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研究制订主要农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的无公害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选择苹果、绒山羊等重点产业,建立标准化综合示范基地。社会发展要围绕我县人口、资源、环境、全民教育、公共卫生、食品安全、重大疾病防治等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开展试点示范。软科学研究要瞄准产业开发前沿和重大科技经济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政策性的决策咨询建议。

3、壮大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项目招商引资上打开新局面。要坚持不懈地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第一,各级政府工作的着力点还是创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要及时研究民营科技企业中带有共性、倾向性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帮助民营科技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第二,要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引进技术,引进高科技企业和产品落户志丹,特别要借助“西洽会”、“农高会”平台,组织科技项目推荐和招商活动。要建立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通过举办多场项目对接会等形式,在科技项目招商方面打开新局面。第三,继续帮助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融资,吸引社会资本,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4、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在创新能力建设上有新提高。一是逐步建立综合协调、科学合理的科技宏观调控体系。要打破人员、机构、设备的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充分调动全县的科技力量,纵横联合,以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更多地组织和承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面广、影响深远的科技项目,形成“大科技”的管理运行机制。二是要健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围绕培育新兴产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一视同仁地支技他们实施一批科技项目,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建立一批成果转化示范企业,设立一批产业化建设示范基地,开办一批科技培训班,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推动全县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要建立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科技开发中心为依托,要建立健全技术市场管理服务平台,推动技术贸易和技术转移;要搭建好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科技网络的服务功能;各乡镇(管区、街道办)要完善各种涉农技术站的服务功能,在实用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和农民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好服务职能;要按照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发展和规范相结合的原则,培育形成以各种中介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服务体系,整合全县科技资源,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5、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工作,在专利技术产业化方面有新进展。知识产权工作要以加快行业发展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促进企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效运用知识产权制度,防范和突破他人技术壁垒,提升我县企业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工作,选择优势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技术转移和扩散,在专利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新进展。要高度关注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医疗卫生及石油开采等方面的成果和技术,鼓励科技人员积极申请专利成果。今年县上要在适当时候召开科技成果表彰大会,对科技成果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在全县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工作氛围。

6、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在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上有新突破。科技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实践靠人才。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把培养、使用、引进人才作为主要任务,不断壮大我县的人才队伍。一是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要给人才创造能干事、干成事的创新平台,以重点产业、重点学科、科技产业化基地、科技项目为依托,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一批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形成我县自主创新的人才高地。二是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要健全机制,加大力度,加快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三是加大引进人才、引进智力工作的力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引进措施吸引一流的人才来我县投资创业,把项目工作同人才工作结合起来,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结合起来,解决好人才需求的错位问题,真正使人才有创业的机会、干事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四是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重点做好完善政策、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努力创造一个拴心留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综合运用分配、产权、奖励、社会经济价值激励等方式,鼓励科技人才进入市场创新创业。

7、抓机制、建网络,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科协工作要点,扎实做好“十抓、二争、二保”工作。十抓既一抓科普知识宣传普及;二抓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三抓科普网络建设;四抓科普阵地建设;五抓科普宣传设施建设;六抓科普典型培育;七抓科普惠农项目申报;八抓学术交流活动;九抓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推广;十抓“四下乡活动”。两争既一是争一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惠农项目,一个科普带头人科普惠农项目;二是争一个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惠农项目。两保既一是原有省级先进,二是保“全国科普示范县”。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开创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完成任务的关键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要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各项工作抓出成效。

1、要切实加强领导。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好科教奠基和人才强县战略的高度出发,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关心科技、支持科技、谋划科技,真正做到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要实行党政主要领导科技目标责任考核制,切实做到责任履行到位,工作落实到位。要用创建科技先进乡镇支撑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创建活动,建立定期研究科技工作的机制,把科技工作罢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制定规划凸显科技,工作部署突出科技,力量安排加强科技,真正把科技融入到行业工作和全县的经济工作中去。

2、要加大科技政策法规落实力度。要按照省、市科技工作相关精神要求,切实加大对科技法律法规、科技政策的宣传普及和落实力度,建立督查机制,加强对科技法律法规、条例的落实检查,以及对科技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评议,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依法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

3、要加大科技投入。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科技投入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科技法规和政策,努力加大科技投入,确保我县科技“三项费”在达到上级要求的基础上稳定增长。各乡镇科技经费也要纳入本乡镇财政预算;县直相关部门都要安排一定的科技经费。科技“三项费”要重点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要引导企业、社会和金融机构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争取上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打破科技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制约,促进科技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4、是要加强协调配合。县科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主动落实好县委、县政府赋予的各项职责和任务。县科技主管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大局,充分发挥好第一生产力的先导作用。认真履行好全县科技工作的参谋、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县农业、农机、畜牧、林业、卫生、人劳、教育、环保、计生、粮食、财政、金融等部门要根据分工,做到政策和经费主动向科技倾斜,为科技进步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宣传、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大力宣传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加大科普工作宣传力度,积极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共同促进我县科技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支撑。贯彻落实县委xx届五次全会精神,建设全国百强县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科技工作。希望我们大家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我县科技工作再创新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

页,当前第。

2

1

2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二

同志们:

刚才,志杰同志就去年全市科技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如何做好今年科技工作进行了部署,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会议还表彰奖励了一批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希望全市科技工作者以超越先进为动力,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建设创新型郴州作出新的贡献。下面,我就郴州科技进步与创新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以更高的战略眼光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党和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报告和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都将科技创新提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报告中57处提到创新,并用单独的一段阐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强调到20xx年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在参加全国“两会”政协分组讨论时,首选科协、科技界的联组,在讲话中特别强调“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参加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上来,不断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提出了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可以说,党和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更加坚定了我们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决心,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上级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扎扎实实把郴州的科技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二)要清醒认识郴州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大的决心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科技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破解资源环境矛盾的根本性措施,实现郴州起飞,最重要的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走出资源依赖困境。当前,郴州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面临着加速和提质、转型和赶超的双重使命,环境与能源、资源的瓶颈约束将进一步加剧,转型发展的要求愈来愈紧迫。20xx年,我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32.67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3位,其中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共实现增加值421.9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7%。由此可见,当前我市工业增长过分依赖高耗能行业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产业结构迫切需要优化与升级。随着区域之间的科技竞争日益加剧,与长株潭等地区相比,我市科技改革发展还存在创新主体不活跃、创新机制不健全、创新人才匮乏、创新载体不够多等问题,尤其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去年研发投入仅占gdp的1.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7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2.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核心位置,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科技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三)要正确认识郴州科技创新的有利条件,以更强的信心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郴州已经具备了加快科技创新的三大有利条件。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意见》、《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推动科技创新的文件。去年以来,市政府组织多方调研论证,即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型郴州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政策》,将为推动我市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二是郴州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我市是湖南的南大门,位居珠三角和长株潭两大城市群之间,特别是京深高铁通车后,郴州已纳入广州、长沙1小时经济圈和深圳、武汉2小时经济圈。加之已建成的和即将建成的京广、厦蓉、衡武、宜凤、岳汝等高速公路,郴州的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为科技型企业进驻郴州和郴州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是郴州已经进入了政策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20xx年,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集结号,实施“一化两城三创四大”、“一线一区一点一片”战略布局,特别是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罗霄山脉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对郴州经济的“起飞”、科技创新条件的改善,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突出重点,全面提升我市科技进步与创新水平。

做好20xx年科技工作,加快创新型郴州建设,必须从我市实际出发,牢牢把握关键环节,选准主攻方向,把有限的科技资源用在创新发展的关键节点上,走出一条具有郴州特色的创新之路。

(一)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要坚持面向全市大局,更加注重围绕经济发展目标确定科技发展方向,更加注重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凝炼创新课题,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一是以科技推动新型工业化。郴州是一个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传统产业在工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面临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转型升级。4月4日至5日,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杜家毫来我市调研,对郴州的发展提出了新期望,要求郴州在“四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其中之一就是郴州要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我们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要突破提升改造的关键技术。如宇腾有色、铸万有等5家企业承担的“稀贵金属高效提取及深加工技术研发与示范”重大专项,攻克了铅阳极泥中铋、碲、锂、铂等稀贵金属直接浸出的关键共性难题,形成了年产值达80亿元的稀贵金属高效提取与深加工产业集群,带动全省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向纵深发展。要积极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大企业,实现产业规模化、高新化、集群化,促进优势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从资源依赖型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型发展。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核心技术攻关上,通过实施一批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性和共性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壮大一批成长型高新企业,形成有特色、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下个星期,市政府将与省科技厅开展“有色金属产业创新驱动”专题厅市会商会,着重支持一批有色金属产业重大项目)。二是以科技推动农业产业化。要坚持科技强农、科技惠农,充分利用科技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要以项目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围绕“东江鱼”、“临武鸭”、“嘉禾三味辣椒”、“苏仙茶油”、“永兴冰糖橙”等农业科技品牌,认真实施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项目、湖南省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等,引导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要加快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结合“三位一体”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农业科技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将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等建设成为农业科技成果引进、集成、创造和应用的主阵地,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要鼓励发展家庭农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家庭农场”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来,对今后的农业发展方向和未来农村地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围绕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土地、资金等问题,国家已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但技术力量缺乏是一个比较突出问题。要通过开展“千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鼓励基层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积极参与指导家庭农场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三是以科技推动民生事业发展。要充分运用科技创新推动信息化发展的成果,以信息化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提升社会管理水平。要积极运用科技创新助推城镇化,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利用郴州市作为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示范城市的优势,大力推广led产业,培育一批led龙头企业,建成一批半导体照明推广示范工程。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改善生态环境,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城乡节能减排,通过资兴、永兴可持续发展示范(实验)区示范带动,着重抓好“重金属加工区居民健康保障技术应用示范”、“大型矿产基地生态修复示范”、“有色金属资源基地重金属减排与废物循环利用技术及示范”等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示范实施,将示范区(实验区)打造成改善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样本。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社会事业的科技发展水平。

(二)要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精神,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要充分调动企业推进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引导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和长远发展,建立研发机构,健全组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推进技术改造,真正实现“技术一流、规模一流”的目标。从我市来看,相当一部分规模企业,都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比如说华磊光电,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组建了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实验室,被省科技厅批准组建湖南省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核心技术转让、新产品研究与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公司已申请国家专利36项,授权16项,其中9项为发明专利,成为国内掌握半导体照明核心技术的主要企业之一。二是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融资难、投入难”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瓶颈,而研发投入的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作为一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要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借鉴、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通过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方式,引导民间资本、银行信贷资金和担保公司进入科技投资领域(最近,市政府准备和华菱津杉集团共同作为发起人,由华菱津杉集团出资1.5亿,市政府出资1500万,成立郴州津杉循环经济产业引导基金,这是我市第一个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科技部门也要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要认真落实好各级政府鼓励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支出进行加计扣除,加大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政策的落实力度,要特别用好、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20xx年我市共有52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有20家,共减免企业所得税将近5000万元,相当于政府对每家企业年均投入了250万元的研发经费。三是以企业为主体深化产学研结合。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新产品、新技术最敏感。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坚持“产”为主导,即企业为主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产业技术研究也要坚持市场导向,与企业创新需求紧密结合。政府部门要通过积极引导,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合力开展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攻关能够形成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确保研发成果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国大有色与中南大学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双方通过实施“鼓风炉还原造锍熔炼一步炼铅工业试验”产学研结合项目,共投资710万元,先后获得6项国家专利,成功解决传统炼铅工艺中贵金属回收难、二氧化硫排放污染的关键技术、瓶颈技术。

(三)要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必须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和资源共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条,建立健全全流程、全要素服务体系。一是要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平台既是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凝聚创新人才、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没有创新平台,就没有创新成果;没有创新平台,就没有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关键是要做好两篇文章,即做大“增量”、盘活“存量”。做大“增量”,一方面就是要在我市优势和特色领域,加快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工业园区要加快建立企业孵化器,使人才、项目、资金等资源向其集聚,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来郴州创业,更多的创新成果到郴州转化。盘活“存量”,就是要盘活现有平台资源,提高平台利用率,实现共建共享。现在,我们有很多平台,政府和企业花了不少钱,但各自封闭,不对外开放,不愿意拿出来共享,平台的利用率很低。一台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仪器设备,一年到头就开几次、用几天,这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因此,必须下决心整合平台资源,尽快建立科研平台开放共享机制,通过开放合作、联合共建、绩效考核等形式,不断提高平台的利用率,提升平台创新服务能力。二是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高新区是促进我市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区的服务功能、人才信息交流、产业链条、聚集效应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创业,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基础。要进一步优化园区创新环境,把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升促建”工作作为重点,特别是要按照国家级高新区的要求,积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向园区聚集,增强园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力争20xx年郴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格为国家高新区,力争资兴经济开发区申报为省级高新区。三是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和纽带。要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为依托,建立健全公共技术服务、技术产权交易、融资、人才服务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畅通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创业要素的对接渠道。如去年组建的中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就是为中南大学与我市企业对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它的建立将加速中南大学的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与产业化。

(四)要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人才是科技创新中最具能动性的战略要素,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一是大力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去年12月份召开的科技工作务虚会上,很多企业都反映,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针对这个问题,各级有关部门要做好专题研究,特别要注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逐步解决我市科技人才缺乏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今年我市将实施人才引进“千人计划”,面向国内外引进1000名高层次、高学历、高技能人才,重点向企业倾斜。同时,要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充分发挥我市应用技术开发研究院、科技专家库等科技人才服务平台的作用,在重点领域引进、培养造就一批支撑引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和拥有先进科技成果、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及创新团队(最近,市第一人民医院拟用年薪50万,并提供100万科研启动金的优厚待遇引进安徽医科大学一名博士生导师,以超常规的举措引进医疗科研带头人)。另一方面,要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好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的人才培养基地作用,支持市内各级科研院所培养适合本地需要的科技创新青年人才,积极争取市外高校来郴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为人才引进和培养创造条件。此外,还可以实施人才“柔性流动”政策,鼓励各类中高级人才不变身份,来郴州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品开发、提供专业服务,逐步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智力流动、契约式使用人才的新模式。金贵银业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该公司聘请中南大学柴立元教授等6位专家担任公司的技术顾问,对公司职工的技术创新进行定期指导和培训,并投资2280万元与中南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共建“中南大学金贵研究院”,为公司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二是大力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奖励机制,让人才安心踏实工作,无后顾之忧。同时,要大力推动专利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效益分配,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切实做到以环境聚集人才、以感情联系人才、以待遇激励人才、以事业留住人才。要大力弘扬“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郴州精神,加强创新思想宣传,为科技人才发展营造一个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探索、鼓励冒尖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和有效遏制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为科技人才发展营造一个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三、强化保障,努力营造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良好环境。

科技进步与创新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不仅仅是科技主管部门、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和推进。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是推进科技创新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加强学习,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市政府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加强了对高新技术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按照省市科技工作统一部署,进一步重视并加强县市区科技工作。部分县在机构改革中将科技部门与其他部门进行合并,要按照去年厅市会商的要求尽快纠正过来。要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县市区科技局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升科技部门的战斗力。

(二)要强化部门协调。科技工作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科技、发改、财政、教育、经信、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资、金融等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发挥各自优势,强化服务意识,既要统筹抓好资源优化配置、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的工作,又要在协调解决跨产业跨部门的重大科技问题上做文章。市政府即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型郴州建设的意见》,要根据这个文件制定一个完整的分工方案,明确哪项工作由哪个部门牵头负责,确保文件中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要强化科技投入。市、县两级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20xx年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及产学研结合专项预算已超过20xx万元,各县市区政府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争取到20xx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6%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比重达到70%以上,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3%以上。科技、财政部门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切实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资金重点用于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等方面,加强科技项目、科技奖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激励,真正使政府投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那些企业最关心、最能得到实惠的扶持政策,坚决落实到位,不允许打折扣。

同志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创新驱动,构建湖南的两型社会,必须要科技引领,实现郴州的“起飞”,必须要科技支撑。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善创新环境,加强科技服务,推进科技创新,为全面建设创新型郴州而努力奋斗!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三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科技局长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这既是一次总结成绩的会,又是一次提神鼓劲的会,同时也是一个承前启后,开创20xx年科技工作新局面的动员会。

20xx年,在全市科技系统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地位进一步提升,科技进步对宜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面提升,亮点频出,20xx年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深入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全面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均都有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高新技术产业有新发展。大家抢抓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机遇,全面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出台“黄金”政策16条,营造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确定首批7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试点企业,其中20家于20xx年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二是新增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3家,新增湖北省高新技术产品63个。三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可达1247亿元,增加值可达345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二)向上争取项目有新突破。围绕宜昌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科技项目。全年共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项目202项,经费约1.4亿元。

(三)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有新进展。一是完善区域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市情报所主持编制的《宜昌区域创新体系规划》已经形成初稿。二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平台建设,指导兴发集团筹建湖北省精细磷化工工业技术研究院,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三是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全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49项。四是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经市政府批准,与省高投公司签订科技投融资全面合作协议,正在联合筹建宜昌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四)知识产权工作有新成效。积极与国家、省知识产权局联系汇报,深入企业排忧解难,大力提升了知识产权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全市全年专利申请量6432件,授权量29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68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40余件,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省市州首位。远安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宜都获批湖北省知识产权试点市。

(五)科技宣传有新气象。20xx年,利用报刊、网站、简报广泛宣传报道了科技创新工作,省科技厅、市政府、宜昌科技网站共投发各类信息200余条,编发《宜昌科技工作》简报25期,宜昌信息宣传工作全省排名由20xx年第14名跃居到第2名。并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科技系统科技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六)深入调研有新成果。市科技局组织相关人员赴北京、西安、深圳、东莞、武汉、随州等地,有针对性考察学习外地科技与金融结合、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等方面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政策措施,形成了一系列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七)县市区工作有新亮点。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主动作为,亮点纷呈。高新区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型特色园区。宜都、夷陵、西陵、当阳、枝江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伍家岗被评为湖北省科技创新进位先进县市区。点军、猇亭等向上争取科技项目资金超过1000万,创历史之最。秭归首次获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支持和国家火炬计划立项。兴山县地震局被评为20xx年度湖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远安湖北食用菌产业科技园和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五峰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总之,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此,我谨代表宜昌市人民政府向一年来的奋战在科技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地感谢!

同志们,虽然我们20xx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全市科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黄楚平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座谈会上指出:“宜昌拥有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省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在全省都有位次,但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相比,与转变发展方式率先走在前列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城市相比,我们的科技创新水平还很不够。与市委、市政府“三个领先”,与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上有差距。宜昌地处中西部内陆地区,科技资源、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发展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不强,有时候干工作目标不高、办法不多、思路不宽,抢抓机遇能力不强。另一方面精神状态有差距,对待工作满足于一般化,责任意识不强,作风不够扎实,往往造成效率不高,制约了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二)创建国字牌有差距。目前,宜昌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获批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仍然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级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与宜昌的地位不相称。同时,襄阳、十堰等兄弟市州已经率先获得了智慧城市(科技部)、国家级农村科技园、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国字牌,这都是我们20xx年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全社会研发投入有差距。近年来,多数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还不高,尚未真正步入依靠科技推进企业发展的轨道上来。20xx年至今,我市进行了两次r&d资源清查,其中20xx年我市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为0.36%,20xx年为0.98%。9年间提高幅度约为0.62个百分点。20xx年,全国r&d经费支出与gdp比重为1.84%,湖北省为1.65%,宜昌据初步测算为1.16%。与同等主要城市相比,我市r&d经费占gdp比重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除受投入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外,还存在科技统计基础薄弱、填报单位不够重视、部门协作不强、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统计范围不够全面等问题。

二、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增强搞好科技创新的紧迫感。

市长马旭明同志在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宜昌要在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中率先突破,要以宜昌之进、之转、之优服务全省发展大局。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宜昌就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这事关宜昌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大局,是宜昌转方式、调结构,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一)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大家知道,党的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来,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20xx年7月份以来,先后赴武汉光谷、中科院、辽宁、湖南等地就创新驱动发展开展密集调研和考察。9月30日,中央政治局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中关村,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的集体学习。这充分说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走创新驱动路子的坚定决心与意志。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在20xx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工作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地方建立一批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并将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创新驱动成为党和国家的核心战略,国家财政将在20xx年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宜昌必须抢抓机遇,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兄弟市州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近年来,围绕市场、技术、资源、人才等要素争夺为基本形态的区域间竞争趋于白热化,兄弟市州纷纷推出新政策、新举措,竞争态势咄咄逼人。比如:襄阳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9家,我们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达到63家,但襄阳依然领先我们,除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外,襄阳还先后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十堰市政府与省科技厅签订科技工作会商协议,共建秦巴山片区科技创新中心,并成为全国第11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荆门高新园区已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仙桃、荆州获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我们20xx年获得的国家级项目不仅落后于武汉,同时落后于襄阳和十堰。置身于周边兄弟市州竞相发展的竞争态势,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稍有懈怠就会拉大差距,落于人后。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一主两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等战略实施后省内形势的变化,高度重视兄弟市州你追我赶的态势,高度重视我们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跳出宜昌看宜昌,真正找到对比的差距,产业发展的差距,政策、服务能力和优化环境的差距,找准症结,奋起直追,赶超目标,确保科技工作实现“三个领先”的目标。

(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20x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宜昌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关于推进科技创新深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部署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市科技局向市委、市政府报送《规企r&d占主营收入比情况说明》、《沪浙苏汉科技投融资考察报告》、《宜昌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调研和思考》、《宜昌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调研与思考》等五份材料,黄楚平书记和马旭明市长等市领导都在相关文件上都做了重要批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xx年要从自主创新、载体建设、资源融合、优化环境四个方面“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培育竞争优势”,要启动宜昌科教城建设。20xx年10月,市编委批复,同意将市地震局升格为正县级单位。20xx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项目中,科学技术安排增长了28%。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给予了厚望和大力支持,我们必须克难奋进,以高度的责任感推动科创工作跨越式发展。

面对从中央到地方,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结合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宜昌改革转型大局,牢固树立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思路,以科技创新构筑宜昌科学发展新动力。

三、理清思路,争创一流,全面促进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20xx年,我们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进一步优化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全面完成各项常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实现以下“六个新”,全面促进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精神状态要有新风貌。大家知道,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好,就会群情激昂,群策群力,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作为科技工作者,应该站得更高一些,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要瞄准“四个一流”找差距,对照先进学经验,多想我们的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多少差距,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的水平还有多少距离,要自加压力、奋力争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争创一流的业绩,不断迈向新的更高的目标。

20xx年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年,科技系统在要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表率带头作用。要为企业提供最贴心服务,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困难,要通过开展政策宣讲、专项培训等活动,提供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帮助,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要围绕群众最关注的安全、健康、环保等民生方面的问题,加快推进民生科技项目;要组建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零距离”服务,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二)r&d经费统计工作要有新举措。r&d经费支出及其占gdp的比重是衡量地区科研活动规模和科研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反映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考核内容。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统计工作,全面、准确地统计我市r&d经费等相关数据,协作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责任重大。

前不久,市科技局和市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按照五个方面的要求抓好工作:一是开展经常性的企业科技活动摸底调查,报送企业科技活动调查资料及高新技术企业名录,二是会同统计部门,加强企业培训;三是协助统计部门,加强对企业科技统计报表的催报;四是负责科研院所的科技统计;五是协调涉及科技活动的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对接。我认为提的非常好,大家要抓好落实。会后,各单位必须明确科技统计工作责任领导和联系人,对企业一对一的做好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确保科技统计工作有人督导、有人落实。大家在普查中要加强与统计局的联系沟通,协助做好r&d资源清查的数据采集、审核汇总、质量抽查评估等各项工作,要做到应统尽统,避免数据漏统现象,同时也要经得起检查。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到市科技局,我们来协调解决,要确保此次经济普查能够客观、全面、真实反映全市r&d经费投入状况。

(三)国字号创建要有新突破。国字号创建对于宜昌凝集各方共识,整合创新资源,塑造城市形象,契合中央战略,在更为宽广的领域争取更多国家支持具有重要意义。要吃透政策,认真谋划,主动汇报,全力争取。一要积极争取国家级层面的资源。积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智慧城市(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力争国字牌有新的突破。二要积极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力争国家级创新平台零的突破。三要积极争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由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高耐性酵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被省科技厅推荐申报20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市、区两级科技局要尽全力做好配合做好申报工作,力争国家级奖励零的突破。

(四)产学研合作要有新作为。产学研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各方共识,20xx年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不断创新产学研体制机制和合作方式,积极争创国家区域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宜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一要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机制。争取建立横向合作机制,形成市科技局、经信委、财政局、教育局、科协、高校院所等部门参加的产学研合作会商制度,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部门资源合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指导,争取财政对产学研工作的专项经费。二要加强产学研工作网络建设。市情报所已经开发了宜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还请大家出谋划策,将此平台打造成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关注的集科技人才、科技成果、高校资源、企业需求的综合信息平台。三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活动。以讲求实效为原则,组织好科技洽谈会、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针对企业的需求和产业集群特征,组织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分类学科领域的专场对接交流。四要联合高校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确保新增省级以上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业研究院6家以上,指导兴发集团组建湖北磷化工工业技术研究院,力争再选择一个基础好、需求紧迫的六大千亿产业,联合一所重点高校,启动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工作。

(五)高新技术产业要有新跨越。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核心标志。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20xx年要启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出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一要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新增50家以上企业纳入试点。出台《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意见》和《宜昌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确保新增孵化器、加速器面积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总数300家以上,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以上。二要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申报认定力度。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辅导、培训工作,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体。确保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三要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要组建好宜昌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好宜昌高新区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的作用,加快建设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六)项目向上争取要有新成绩。20xx年,科技系统向上争取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有效推动了全市科技创新事业的持续发展。20xx年,各单位都要进一步抓住当前全国上下加大科技投入的大好形势,深入研究吃透政策,重点抓好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立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等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精心策划包装,力争在项目争取、项目实施、资金投入上实现更大突破。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是向上争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照市科技局分解的向上争取责任目标,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抓好信息收集、项目策划包装、落地建设、资金监管、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项目顺利实施。

借此机会,为了做好20xx年全省市县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工作,我谈三点要求:

一要吃透方案。新的考评方案在20xx年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和改进,主要体现在类别划分、指标总数和表彰分配上,我们要认真吃透最新方案,迅速动员部署,把考核方案研究透,细化责任任务目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

二要加强协调。考评工作不单单是科技部门一家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财政、统计、发改等部门的协调,因此,科技局要尽全力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共同把各项指标做优做精,力争指标数值有新突破。

三要大力争取。在以往的科技工作会议上,我曾多次强调,要积极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此次考评,大家要加强与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的汇报争取力度,务必真实、客观、全面的反映宜昌科技创新水平,及时准确掌握全省各项指标动态,确保今年的考核能取得好成绩。

同志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宜昌,是事关宜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推动宜昌的科技创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四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全国和全省科技奖励大会等有关会议精神,总结部署科技创新创业工作,落实科教优先、创新驱动方针,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与产业的结合,更好地发挥科技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加快建设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会议结束时,杨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科技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充分发挥南京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制定出台了科技创新“1+8”政策,最近又出台了科技创业“9条政策”,全市科技创新的氛围、科技创业的态势正在形成;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6%,较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完成近2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8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4%;申请专利28043件,同比增长45.5%;其中发明专利11597件,同比增长55.4%;全市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达44%;去年南京地区新当选“两院”院士6名,在宁的两院院士已达79名;新增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7名(累计55名);首批“321”人才计划共有379名人才入选;市人大会制定了《南京市促进技术转移条例》和《南京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市法院、市检察院专门成立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去年南京还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在前不久召开的20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南京共有28个通用项目获奖,占全省(55个)一半以上,其中由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领衔的通信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对全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市委、市政府给予充分肯定。

今年,是党的召开的喜庆之年,是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加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一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科技工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新的一年中,全市科技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中心为目标,以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坚持开放创新、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把科技创新更好地与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与深化产学研合作结合起来,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全力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提升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提升城市科技服务功能,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中国人才和创业创新名城,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创业中,加速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的跨越。

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科技工作要更加聚焦关键、抓牢重点。

一是要鼓励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南京拥有丰富的科教人才优势,这是南京最为宝贵的资源,是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主体。科技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整合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人才,把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优势。要以认真落实科技创业“9条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高校院所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浓厚“三创”氛围,倡导善于创新、崇尚竞争、开放包容、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让每一个有创新能力、创新意愿、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都了解全市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更多地投身全市创新创业大潮。要更好的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重点建设好一批国家级的实验室、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批产权交易等公共服务机构,全面增强城市科技服务功能。要全面加快科技创新特别社区、中国(南京)软件谷、麒麟生态科技城等创新载体建设,发挥“创新在校区、创业在园区”的“双创”模式示范效应,更好地集聚高端项目、高端客户、高端人才。要切实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科技投入机制,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新机制。要大力推动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资源、需求、成果和人才、设备有条件开放和共享共用,真正使全市科技创新资源能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创新要素能实现最自由的流动。

二是要鼓励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去年,南京地区科技研发成果就地转化率只有44%,大量的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

当前,我们要围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采取措施,务求取得实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产学研金介“六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拓展高校院所与地方、与企业合作的广度深度,继续面向南京本地高校院所、面向全国科研院所、面向国际创新机构,更多地集聚创新人才、创新成果,促进研发成果、实用技术与企业、与产业实现更紧密地对接。要鼓励科技领军型人才创办企业,鼓励科技成果以入股等多种形式在南京就地转化,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要鼓励企业积极应用科技研发新成果,落实好企业科技研发、开发新产品、创建品牌等鼓励性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更加自觉地与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抓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的开发运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为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要切实保护好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类违法侵权行为,保护好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鼓励推动科技人才集聚。南京人才济济,但人才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创业团队还远远不够。可以说,各路精英集聚南京之际,便是南京科技创新大发展、大跨越之时。要突出“人才引领、科技创业”,把人才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人才规划与科技创新、产业规划相对接,坚持优化人才结构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统一,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以产业和载体平台建设集聚人才,特别是要围绕促进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八大现代服务业等的发展,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要继续实施好“紫金人才”计划和“321”人才计划,重点集聚“千人计划”人才,不惜重金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发明成果的拔尖人才,引进一批能够统领科技资源与生产要素配置的经营人才,引进一批善于组织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的人才团队,打造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要落实好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建设好人才公寓,帮助各类人才解决好生活休闲、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后顾之忧,做到人才创新创业有平台、生活居住有条件,用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

四是要鼓励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真正使企业成为科技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要着力推进企业创新中心建设。上个月,罗书记在省人代会南京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要求,企业都要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要全覆盖。去年,南京的本土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目标建有率是73.6%,今年的目标建有率是95%。我们要创新思路、创新政策、加大力度,切实将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引领企业技术革新的龙头,努力把企业研发中心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大力实施“千企升级”计划,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科技园区、共建研发机构、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共同开发新品,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要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落实好税收抵项、设备折旧、政府采购等政策,调动好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要进一步畅通高校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发布本地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信息,定期发布企业科技研发、产品开发信息需求,组织好校企对接活动,更好地推动和服务企业自主创新。

同志们,科技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坚定不移走有南京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五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了全市科技奖励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这次会议规模大、规格高,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我们接着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和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科技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的工作。刚才,市科技局肖局长总结了去年全市科技工作,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安排,讲得很好、很全面,我都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就进一步做好全市科技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科技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了新贡献。

20xx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和严峻挑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迎难而上,科学应对,取得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可喜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条战线共同努力的结果,也饱含着全市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同样,我市的科技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以来,我市共实施国家、省、市级科技攻关、星火计划、863计划、成果推广、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软科学研究等科技项目342项,争取和投入经费2646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催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羚锐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热熔胶贴膏剂研究”、市农科所研发的“两系法超高产多抗杂交粳稻国审两优培粳选育与推广”、信阳农专研发的“蜂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等项目成果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二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我市围绕优势产业领域和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导,已初步建立了河南羚锐制药有限公司、河南维雪啤酒有限公司、信阳木工机械有限公司、光山白鲨针布公司、信阳方浩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企业创新主体。先后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组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认证河南维雪啤酒有限公司等57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与河南农业大学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维雪啤酒有限公司在全省啤酒行业首家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三是农业科技推广成效进一步凸显。通过实施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程,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三年累计推出120项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优秀科技成果面向全市推广。市农科所培育的水稻新品种“特优2035”、“糯稻2072”、小麦新品种“信阳234”等在我市部分县区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使农民增收近2亿元。商城县推广种植了袁隆平院士培育的“y两优一号”超级杂交稻新品种,其中百亩示范区亩产达859.4公斤,创百亩核心区单产全国领先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科技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勇于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科技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长期支持科技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实现新突破。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完成“”、启动“”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要以实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核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全力抓好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非金属材料深加工、机械加工、特色农业等重点领域,在制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一)力争在完善创新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将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真正向企业倾斜,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综合运用财税金融、资助奖励、政府采购、成套设备(仪器)政府首购等手段,促进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要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和科技条件,从解决好利益分配、产权归属、风险分担等核心问题入手,推进企业加强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互利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三是要总结、宣传、推广国内外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引导企业始终把创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充实研发队伍,大力研发企业急需的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要用足鼓励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路子。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从我市实际出发,认定一批创新型企业,建立一批面向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建立一批产学研结合的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构架。

(二)力争在制造业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攻关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走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可持续的集约型发展路子。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攻克一批先进制造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要进一步推进传统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整合全市有效科技资源,围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下大力气研发一批先进制造技术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促进产业科学发展。市科技资金要加大对研发先进制造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培育如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金鼎化工有限公司、亚洲新能源有限公司、世纪金源化工有限公司这样荣获“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称号的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带动、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

(三)力争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重在自主,贵在转化。我们在鼓励自主创新的同时,要下更大的力气,推进具有重大带动作用和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当前,科技工作的突出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太低、转化速度太慢,分散了科技资源,弱化了科技实力,20xx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不足4000万元。今年,要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特别注重发挥中央、省驻信科研院所的作用,他们实力强、水平高,在长期科研实践中积累了一大批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实行专业化分工,实现产业化发展。

(四)力争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要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千方百计为广大科技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落实引进博士的政治生活待遇。要抓紧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一批创新团队,培养造就规模较大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队伍。特别要注意培养一批创新意识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企业家队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实施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计划,吸引和集聚产业科技创新急需的人才。

(五)力争在创建全社会研发投入机制上取得新突破。推进科技创新,归根结底要靠加大投入,市县两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和项目支持力度,建立一个增长性、有效性、多元性的科技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市县(区)两级政府编制预算和预算执行中超收分配,都要体现科技投入法定增长的要求,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二是调整和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重大科技专项、科研基地、科技队伍建设和科技基础条件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应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社会公益研究的支持,形成更加符合公共财政的投入结构。三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采取贷款贴息、担保、信用体系等有效手段,鼓励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国际资本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科技投入水平。四是加强对政府科技投入的管理。建立科技项目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科技项目的信息管理、推荐、引进和监督等工作,对科技项目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要在落实科技为民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强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民生。一是要加强涉及民生的关键技术攻关。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领域,重点研究突破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技术、建筑节能等关键技术,攻克一批重大公益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提升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二是要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工程。推广一批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把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是要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选派一批优秀科技人员深入中小企业和农村,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服务。实施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组织开展经常性地送科技下乡活动,增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三、激励科技进步与创新要有新举措。

一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科技创新工作作为本地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加强科技进步目标考核。机构改革后的科技部门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科技综合管理职能作用。企业主管部门要研究制订企业经营者科技进步责任制,并实行严格考核。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从工作实际出发,研究制订推进科技进步工作的政策、办法和举措,努力形成推进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

二是努力构建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要用足用好国家、省有关政策,促进我市关于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抵扣、加速研发仪器设备折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等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各项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落实到位。要积极探索建立更加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积极性,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和新体制。通过深化改革,有效整合全市科技资源,逐步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一个更加开放的、促进交流与合作的科研环境。

三是切实发挥好科技对魅力信阳建设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社会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加大医学医疗、公共卫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减灾防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先进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安全等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和保障,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要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实施百万市民科学素养提高工程、农民星火培训计划,建设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和设施,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科学文化素质。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对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力度,加快种养殖技术和新品种、农业深加工技术和产品的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发挥科技专家队伍优势,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通过专家咨询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将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产品送到广大农村,进入千家万户,让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同志们,新的形势和任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实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型信阳建设,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为繁荣发展全市科技事业,为魅力信阳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六

(202月17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科技与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省委五届四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部署今年的工作。刚才,王路厅长就的工作做了全面、实事求是的总结,对09年的工作做了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各市县、各有关单位回去后认真贯彻落实。会上7个单位分别做了典型经验介绍,各有特点,很值得学习借鉴。此次会议还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在此,我谨代表省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直接组织和推动下,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贯彻落实“两大一高”战略,切实改进和加强科技工作,大力推进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服务“三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科技事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亮点纷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全省127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实现工业产值330多亿元,为历史最好水平。二是农业科技110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省农业科技110建设先后投入3700多万元,服务站总数达到189个,服务点达466个,服务范围覆盖全省85%以上乡镇,受益农民将近200万人。三是围绕改善民生开展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设立民生科技专项,在省重点科技计划中投入188万元,支持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民生项目25个;以“科技创新,服务民生”为主题的第四届科技活动月取得圆满成功,共开展科普活动500多项,发放宣传、技术资料140多万份。四是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果。全省已建成23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和3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省专利年申请量首次突破800件大关,达873件,授权量341件,同比增长38.1%和15.2%;争取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85个,落实经费6000多万元,对全省优势产业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省科技厅的直接组织和推动下,全省科技战线的同志克服各种困难,与社会各行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在座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辛勤耕耘在科技工作第一线的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我省科技发展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人才相对匮缺、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氛围不浓等方面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再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我省科技工作任重而道远。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科技工作讲三点意见。

年,我们要根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深入落实省委五届四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两大一高”发展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省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围绕产业发展、服务“三农”和改善民生需求,找准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集中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力争在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特别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正在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都超出人们预料,出现全球性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下行风险比预想的要严重,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2009年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而且可能会越来越突出。我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抗风险能力不强,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减速和效益下滑的影响虽然来得晚,但影响正逐步凸显,经济增长减速,经济效益明显下滑,工业生产大幅下降,房地产销售市场回落,部分产品价格直线下跌,一些项目推进遇到困难。这些情况表明,2009年可能是近年来经济增长最困难的一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中,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知识和科技是国家和经济最具安全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也是增强产业、产品和企业竞争力的不竭动力。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尽快恢复经济平稳增长。沿海地区包括我省不少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拥有自主创新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了更强的抵抗风险能力,这些企业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却能逆市而上,仍然保持了上扬的发展态势。实践表明抵御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加重视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最近,中央、国务院对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作为治本之策,对科技界寄予厚望。全省科技系统要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对海南又好又快发展支撑作用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确保海南经济平稳增长。

(二)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一是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比较快,已经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仍存在着产业规模不大,企业群体不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技术储备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比重偏低等问题。我们要紧密结合海南实际,加强宏观引导,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努力在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上实现突破,有选择地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努力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要结合海南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全省发展重点,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一批科技研发专项,支持和鼓励发展资源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一批具有海南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三是加强新兴产业的培育。积极培育海口光伏、文昌特种玻璃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提高太阳热能利用普及率,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试点推广,加快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和硅产业发展。组织实施一批科技研发专项,扶持硅产业、光伏产业、现代创意和航天航空高科技配套产业等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当前世界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知识产权的竞争。作为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在激发创新意识、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转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去年国家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标志着知识产权战略真正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推动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去年我省也启动了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今年将争取省政府审定通过《海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并尽快发布实施。要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我省的重要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作用,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创意和航天航空高科技配套等领域,支持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装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支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改善民生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民生,实现人民生活稳步改善”是今年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科技工作必须围绕改善民生、围绕服务“三农”抓好落实。

(一)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110。去年4月9日胡锦涛视察我省农业科技110时要求将农业科技110服务到农村千家万户。今年要继续以做大做强、做精做专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连锁化经营。一是尽快实现服务全省覆盖。省政府将农业科技110列入省重点民生工程,省科技厅要具体抓好组织实施。各市县政府特别是中西部一些市县,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将农业科技110经费列入市县财政预算或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整合资源,加快建设步伐。今年底要实现农业科技110服务覆盖全省202个乡镇,比全国提前两年实现农业技术服务全覆盖。二是提升信息化水平。我省农村电话、手机、电视普及率较高,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已经用上了电脑,有较好的信息普及基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110信息平台建设,用信息化手段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要充分发挥省、市县农业科技110联合会的作用,加强和省农信社等信贷机构合作,为服务站提供信贷支持。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整合资源,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和农产品运销服务,使服务站实现两个转变,即从重视技术服务到开展农资服务、技术服务、市场销售服务全面服务的转变,从重视产中服务到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的转变。更好地规范农资市场,提高服务站经营效益,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翻一番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并用“三个最”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做出精辟概括:“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警示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毫不松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着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我省情况来看,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0%以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90元,低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农村经济发展要靠好的政策,靠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不懈的努力,更要靠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除了认真按照《2008-海南省农业科技110发展规划》抓好农业科技110工作外,还要加强优质农产品的选育和推广,做强做精南繁制种业,推广优良种苗。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视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新发展。

(三)提升民生科技支撑水平。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将科技工作的重点向民生科技倾斜,《规划纲要》中涉及公共安全、环保、人口、健康等诸多民生科技,体现了“工业科技”向“民生科技”的转向。在20国家科技获奖项目中涉及民生的项目达69项,占全部获奖项目的27.3%,体现出国家科技发展越来越惠及民生,体现了国家对民生科技的重视。科技管理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肩负着发展民生科技的社会责任。我们要加强社会领域的科技创新,着力打造“民生科技”,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结合我省科技发展现状,当前发展民生科技要突出的重点是: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在全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建设生态省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强新药研发和疾病防治技术研究,研制开发具有资源特色的新药。支持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传染病、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安全、防震减灾等公共安全技术研究,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三、以改革促发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提高我省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能力的迫切需要。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强全社会的大力协同等方面抓好落实,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

(一)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机制。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和动力是国家科技竞争力,而形成国家科技竞争力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建立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机制是当务之急。一是建立政策落实机制。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规划纲要》60条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的研究,用好用足有关政策,及时掌握政策执行情况,切实协调解决执行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根据企业创新发展新的需求,及时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二是建立科技计划的杠杆作用机制。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鼓励企业承担科技创新任务,省科技重点计划项目、自然科学资金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等,要对企业科技创新性强的项目及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等给予倾斜支持,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三是建立试点推动机制。积极推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发挥试点企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带动更多企业在创新求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快。同时通过及时总结试点工作,宣传和推广试点企业的成功经验,树立学习典型。

(二)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新技术的产生并不等于新产业的形成,要使科技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特别是要形成规模效益,就需要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创造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条件。一是建立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政府部门在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要发挥好领导、协调、参与、支持、规范、管理、服务等职能,在扩展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源头、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完善科技中介的发展机制等方面,要研究出台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导产学研密切结合。二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组织产学研单位共同举办论坛、研讨会、成果展示会、洽谈会等,加强信息交流和对接。三是建立开展项目合作机制。推动企业委托研发、科研机构技术转移以及产学研联合攻关等项目合作,科技管理部门要给予科技项目立项大力支持。

(三)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配套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推动设立海南省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机制,为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资金保证。

(四)加快科技机构、人员、资源的整合,形成科技工作的合力。当今科技工作高度社会化,跨行业、跨部门,容易造成政出多门,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因此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搭建科技机构合作平台。建立我省科技机构定期会商机制,沟通信息,推动人才、设备、项目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建立省科技人才库,加强人才交流和共享。完善海南省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有网平台建设,促进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和充分利用。二是建立厅市(县)会商工作机制。省科技厅要积极与市县沟通合作,建立厅市(县)会商工作机制,有效整合省、市(县)的科技资源,推进市县科技进步。三是建立部门联动合作机制。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主动出击,加强与农业、工业、地震、旅游等产业部门联系沟通,整合多方优势资源,促进共同合作,形成科技工作的合力。四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

同志们,今年经济形势严峻,科技工作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创新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海南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89916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