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热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7:29:22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热门14篇)
时间:2023-11-18 07:29:22     小编:FS文字使者

充满着积极向上的力量,给予我们反思和进步的机会。总结要有个性和特色,可以通过引用经典案例、适当使用幽默或讽刺的语言等方式来增加文章的亮点。以下是一些通用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篇一

2014年3月5日,xxx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愿景,这一愿景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创业创新热情。一年来,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创业创新活动;各高校纷纷组织了大学生创业创新专场报告会,武汉商学院也不例外,报告会积极鼓励大学生树立创业创新信心,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实现创业创新梦想,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要实现这个梦想,要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而大学生是践行“中国梦”的主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大学生创业创新是践行“中国梦”的要求和途径。创业使人人有工作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二)是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处在转型发展重要时期,转型提升成为这类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大学生创业创新则是学校现在和今后向应用型发展、特色发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构建新的人才培养等转型提升的重要内容。

(三)是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高校只有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业创新型人才。高校要改变就业教育思维模式,以创业教育逐步代替就业教育,使大学生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目前,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把大学生引导和鼓励到加入创业创新队伍中来,提高大学生创业创新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受挑战的前提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条有效路径。

(四)是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企业的发展至始至终要面临着创业创新,这是企业存在的必然。当今社会,企业竞争无处不在,其竞争的形式有新材料、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功能等,其竞争的实质是创业创新人才的竞争。企业只有拥有了创业创新人才,企业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才有竞争资本,企业才具有竞争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所以,企业在选人用人方面非常注重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变化,不断对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训练和培养,使大学生能够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新要求。

(五)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创业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一种能力,所以,必须注重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就业是每个大学生的必由之路,如果大学生毕业不能找到如意的单位,他们可以选择自主创业的方式就业。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或特长创办经营实体,把所学的创业创新理论运用于实业发展中,以独特的思想去突破和创新,这是实现大学生个人理想和自我价值的有效方式。创业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以创业创新理论、实践和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其核心是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创业创新课程教育,是大学生未来创业创新不可或缺的内容。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篇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生生存》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这种力量既体现于教学方法之中,也体现于教学评价之中。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深刻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它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创新教育中的课堂评价应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新人格的发展。

一、评价的形式:师生共同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等。这些做法既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确立。如教《五彩池》中“站在山上,向下望去,漫山遍野的水池,在阳光下闪耀着红、黄、绿、白、紫、蓝等各种光彩,像一幅巨大的彩画铺展在眼前”这句话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法:要求学生根据句中“闪耀”一词评价课文插图。有的说:“插图画得好,已经画出了红、黄、绿等各种光彩。”有的说:“画得不好,因为图中没有光彩在闪耀的感觉。”也有的说:“画得不够好,因为五颜六色是画出来了,但闪耀的感觉没有。”经过评价,既深刻理解了“闪耀”一词的意思,也培养了敢于评价教材的勇敢品质。在学生评价的过程,教师则采取了延时评价的策略,使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此外,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好方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如一个学生读课文后,我要求他自我评价,他说:“我读得很有感情,但声音太轻了。”“那能不能改进一下?”他又读了一遍,既响亮又富有感情,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贺。实践证明,自我评价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评价的手段:注意有效的激励。

教学中如何避免“廉价的表扬”,进而激发起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这不仅需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去不断发现探究,也需要研究评价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教师运用激励的方法,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的推动力量。笔者认为,有效的激励应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情感投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有勉强应付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赞赏。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意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如“确实有头脑”、“很有自己的见解”、“鲁迅是大文豪,你是小文豪”等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2、注意内容翔实。

能激发内驱力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注重内容翔实,有根有据,防止激励性语言苍白无力。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可比性材料:学生过去的有关情况(纵向可比)和学生在班级或更广范围内所处位置情况(横向可比),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具体做法:(1)挖掘特定环境中的可比因素。如:“你的表现比船夫还厉害!?(《威尼斯小艇》(2)与同学对比。如:“你的想法最有独创性!”“这样的分析确实高人一筹!”(3)与教师对比。如:“你读得比老师还好!”(4)与自身对比。如:“我真的不认得这是你的字,进步太大了!”

3、讲究语言机智。

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上《林海》一课,当研究大兴安岭为什么美得不空洞时,有位模样英俊的男孩讲得头头是道,最后他说:“所以大兴安岭美得不空洞。”教师马上接口道:“你也美得并不空洞呀,不光人帅,也肯动脑筋,你的名字是不是叫小兴安岭?”顿时课堂里一片笑声,这个学生也高兴地笑了。这样的评价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巧妙地把“空洞”一词的含义由课内扩展到课外,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

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鼓励,即寓“贬”于“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如上《五彩池》,我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对“漫山遍野的水池”的理解。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我说:“你读得这么响,我却只看到十几个池呢。”第二个读得有进步了,我就说:“哦,你让我看到几百个了。”第三个情感到位了,我评道:“呀,这下真看到了三千多个池啦!”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每个学生都趣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原因就在于指出学生不足时,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4、重视归因心理。

心理学研究中把行为原因归之于个人内在倾向等非环境因素的过程称之为“意向归因”,如学习成绩好则归因于自己努力、肯下功夫,成绩不好则归因于自己粗心大意、马虎懒散,于是吸取教训迎头赶上。与之相对的叫“情境归因”,即把个人行为原因归之于情境或环境因素的过程。有此倾向的学生往往怨天忧人,寻找种种外界的理由推诿责任,或在取得成绩时,也归因于“运气好”或“聪明”,一旦受挫马上又垂头丧气。

“创新意识已不单是一种智能特征,还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思想境界,一种人文氛围,一种宽松环境。”因此,在创新教育中,如何让学生的心情放松,这是第一要点。只有让平时上课中的军事管理式教学完全解冻,才能营造宽松的氛围。创新教育中的课堂评价内容,首先要注意谨慎地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听后友好地评价:“好,这是你自己的见解!”“说得很有道理!”

其次,要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对于小学生来说,发现、怀疑、猜测、想象、独特的见解等都是创新思维的表现。如:有个学生提出“心肠”一词不懂,另一个学生:“老师,我可不可以说句话让他懂这个词?”我喜出望外:“太好了!你试试。”他说:“老奶奶总是做好事,心肠很好!”谁知提问的学生遗憾地摇头。我说:“别泄气,再想想!”另一个学生受到启发马上说:“老奶奶收养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心肠真好!”提问的学生高兴地说:“懂了!”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创新的火花,正确地进行评价,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再次,注意创新人格的塑造。如果一个人虽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却无提出问题的胆略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意志,那么创新也将胎死腹中。因此,教学评价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探究的兴趣、坚强的意志,这是创新人格的主要因素,也是当今的独生子女比较欠缺的品质。有人说:“孩子总是朝大人鼓励的方向发展的。”事实确实如此,我们的学生最初不断地发现课文插图的失误,后来他们逐步地扩大视野,向作家、课文发起了挑战。每当他们提出类似的观点时,我总是说:“你很会观察!”“你能独立思考,很了不起!”“你真勇敢!”正是这点点滴滴的评价,如甘霖浇灌着创新之树健康成长。

当然,在进行比较集中、单纯的语言创造性活动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无评价的氛围,使学生的精神、思想彻底地解放,这往往更有利于创造潜能的发挥。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篇三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使用自主互助课堂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这一学习模式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我定向、自我尝试、自我质疑以及对问题进行自我归纳、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能力,这对于学生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本文对初中数学自主互助课堂教学的活动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互助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是我国自进行教学改革工作以来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学生在进行自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通常都需要进行自主定向、自主尝试、自主质疑等一系列的学习环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时,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而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时,为了促进学生们的进步和发展,不仅需要对各个学生的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同时还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探究,加强互动学习和交流合作。

教师在指导初中学生们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时,为了促进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成绩的提升,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拥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并且积极投入其中,可以通过构建自主互助学习课堂的方式指导学生们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由于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为了做好教学的工作,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们的日常表现和平时的学习成绩,合理地对学生们进行分组。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使所分的各个小组当中学生们的成绩都比较平均,同时也有利于为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对于学生们学习成绩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1]。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的学习时,为了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而进行教学方面的活动。而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引导,让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记忆,进而让学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自主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并且为学生设置一定的习题,比如用配方法解方程。在进行相关习题的解答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基础扎实的学生先将问题分析透彻,之后为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如,在进行3x2—4x—2=0这道题的解答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这道问题的解决。在解答的过程中,可以对这一式子化简成x2—43x=23,进而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x2—43x+(—23)2=23+(—23)2进而配方,得(x—23)2=109,最终取得x1=23+y103,x2=23—姨103。

初中数学自主互助型课堂的构建与教学方法上有着巨大的联系。在教学时,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这样能促进初中数学自主互助型课堂构建质量的提升。因此为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构建初中数学自主互助型课堂中,教师需要在教育改革工作的影响之下,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师进一步的转变自身的角色,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精神的形成和发展[2]。例如,在《黄金分割》这一课的教学中,由于这一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就会影响学生对于这一课的理解,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开展。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教师需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互助型课堂,让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黄金分割当作主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生活当中存在的黄金分割,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自己小组中找到的黄金分割进行介绍并且实施验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所学知识拥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帮助其对自身的表达能力进行锻炼,有利于学生们学习自主互助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为了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需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由于初中数学拥有着一定的严密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自身能力的差异而影响数学学习的开展。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通过指导学生构建合作学习小组,以及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构建一个自主互助型学习课堂,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对不同的数学方法和思路上进行使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2]蒋敏.初中数学自主互助课堂教学的策略浅析[j].考试周刊,2018,5(4):86.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篇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就要为他们创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大胆质疑,才能把自己新奇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与同学、教师进行讨论。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第一,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因为小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即便是他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也需要教师在一旁指导。所以教师具备了创新精神,就能够影响和感染学生,激起他们创新的热情。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学习、多研究、多探索,进而掌握更多的具有创新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动学生,让教师的关爱充溢整个课堂。在这种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并会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这时学生身上隐藏的创新潜能也就被挖掘出来了。第三,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些知识是非常抽象的,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引起学生的想象,也无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具象的感知,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这时如果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它的交互作用,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就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成绩能否得到提高,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他们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学有所得,体会到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由此也可以得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目的是为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发现更多的未知知识,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将探究的结果告诉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这样只会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负担,使他们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比较,构建知识体系,提高他们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次,在学习新内容或遇到新问题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查找资料,使他们具备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并对新知识和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进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学生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记忆和模仿来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以及合作交流等方式来获得知识,并能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此外,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等多个方面都不相同,因此他们的学习活动应当是富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过程。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多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活动,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运用能力,还能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具体来说,数学教师应当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创设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实践活动,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提高他们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实践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重要方式,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并组织好数学实践活动。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篇五

:新课程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能力素质实现共同提升,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有效课堂让学生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之时能获得能力方面的提升,本文从有效课堂的内涵特点出发,深入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提高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新课程;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能力素质实现共同提升。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有效课堂一直坚持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注重能力培养,愉悦体验、快乐学习、有效学习,提高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学生学习有效,具有现实意义。

有效课堂的内涵阐释。

语文有效课堂一直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引导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注重学生课堂上学习的有效。有效课堂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愉悦地开展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获得,在学习中,学生能够获得实足的进步与发展,是一种能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的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

有效课堂的特点。

课堂教学有效。

课堂教学有效是指经过教师的精心备课,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能在规定的课时内,实现学生三维目标的共同提升,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最大的信息量。

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

有效课堂是建立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之上,坚持将学生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提升放在首位,通过有效课堂的学习,学生能获得自我发展,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实现每个学生自我成长。

有效课堂是一种和谐的教与学。

和谐的教与学是一种教学状态,不是“一言堂”的教学也不是“散养式”的教学,而是一种建立在教师认真进行教学预设,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与学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教师睿智引领学生,学生愉悦进入学习,“教”的有效,“学”的有效。

有效课堂是一种“生成”超越“预设”的课堂。

教学预设是教师课前的一种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准绳,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学活动的进行围绕着教学预设进行,不偏不倚,直达教学目标。而往往一些教师的睿智在于让“生成的课堂”的“有效”往往高于“预设的课堂”的“高效”,教师会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寻找教学的亮点,而让教学效率呈现最大化,及时偏离了“教学预设”。

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引领学生成长。

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有效课堂开展的客观条件,是有效课堂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能让课堂呈现出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氛围融洽,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发散思维,深入学习,促进知识的建构,实现有效学习。教师在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发挥自己的教学才能,用自己的个人魅力获得学生的尊重,激发教师更加注重自己的师德建设与专业素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时具有促进作用,让教学相长,相互督促,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有效课堂的构建也就水到渠成。

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构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有效课堂。

有效的课堂必然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坚持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坚持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学生自主性的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真实的知识体验,让学生的实践知识与书本知识相互结合,用知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达到知识的吸收与理解,促进学生新知快速实现构建,并通过质疑,问题的方式进行反思,深入探究,进入深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得课程成为有效课堂。探究式课堂的生成需要在兴趣或者好奇心的驱使下,才能真正地实现积极主动地探究,才能实现有效的探究。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长期的学习让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教师通过兴趣的指引,让学生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库与学习能力独立自主地探究未知的知识,获得自身成长所必须的语文素养,在自身基础能力之上,激发更大的潜能,促进自身特长与个性的发展。语文课程具有历史性,时代性,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中的人文素养,品德素养……在学习的同时,收获有效知识,还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审美能力,感受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内,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实现有效课堂中的知识与能力的双赢。

借助深度学习构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有效课堂。

深度学习是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用批判的思维去学习新知,并将这些新知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在必要时可以做出自己的决策,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让学习理解得更透彻,并没有停留于表面,而是切入到知识的内涵,知识的应用,知识的迁移,是一种真正的学习,是“有效学习”。语文知识博大精深,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乃至一篇文章,理解的能力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同,学生能抓住的、理解的信息量也不同,这就呈现出不同效果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班级学情特点,根据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让学生有能力去开展语文的深度学习,学习到真知,学习到语文的精髓,在深度学习中实现有效课堂。新课程背景下,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有效课堂构建策略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从教学的三维目标入手,切实提高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有效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促进其在课堂中实现有效学习。

[1]赵振威.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析———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学指导》[j].中国教育学刊,2017(07):143.

[2]李振.例析课堂追问方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30):32.

[4]宋志玛.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有效课堂中的学案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2):45.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篇六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职业能力不强。如何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学生就成了当今有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制定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要载体,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目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定位已形成共识。经济全球化对高职商务英语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认识上和行为上仍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如何快速提高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教师们面临的新课题。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现在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仍然延续传承了旧的或本科院校教学模式,没能体现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专业特色不够突出。

许多高职院校在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时,虽进行了人才需求调查,但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所使用的部分教材基本上套用了本科院校经贸英语专业的模式,而本科院校侧重培养的是能够从事理论研究的科研型或学科型人才,高职院校则侧重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商务专业技能的训练,这就不能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无法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实践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教师复合能力欠缺。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既包括语言类课程,同时也包括商务类专业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由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和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分别授课。作为语言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其自身的英语水平可能非常高,但对商务知识却不甚了解,所以授课重点放在语言教学等内容上,不能使学生通过英语专业课学习到商务专业知识。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商务类专业课程的教师身上。部分教师由于自身英语水平所限,无法将商务专业方面的一些重要词汇及国际商务市场的最新动态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体现不出时代性和前瞻性。

(三)教学与专业实践脱节。

专业教学实践对于在校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增强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为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学校知名度,也纷纷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但是这种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停留在表面,双方各取所需,学校完成其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要求,企业得到廉价劳动力,降低用工资源成本,至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从业要求却很少过问,这就使得教学与实践脱节,在就业竞争中无法体现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商务和英语两个方面的优势。

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等,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

1.改革传统教学理念,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商务英语教学。在商务英语的课堂上,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将自己的角色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开展分析、讨论和语言表达等活动,而教师的职责更多是为学生的活动创设情境,提供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活动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商务活动中的综合职业能力。职教届近来不断推陈出新一些教学方法和模式,目前最为流行的莫过于“项目教学”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二者都强调要突出实践教学,讲求工学结合,集“教、学、做”于一体。基于商务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即以商务活动过程为主线,要求教师能够找到课程内容的由实践情景构成的过程逻辑,将整体过程再由简单到复杂,由新手到专家的顺序分成一系列的学习领域,然后在各领域中按照主题单元设置完成该领域任务的不同情境。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从而提升相应的职业能力。

3.活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商务英语强调实用,即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演练活动。结合具体的工作过程和情境,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应用语言知识,发展交际技能,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二)综合利用课外时间,加强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高职学生相对而言都有比较充裕的课外时间,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好这些时间非常关键。语言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短暂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踏进职场,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过渡,可以开展实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及早了解社会、进入社会,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谋职能力,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职业认识程度。高职培养的人才最终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只有市场认可、社会需求,职业教育才有出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才能具有更高的职业竞争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结合职业资格考证,提高学生商务环境下的就业能力。

实习实训,是对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检验过程。学生通过实习,在实际工作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在工作中发现所学理论知识的不足,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和需求。

1.以能力为本位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为了突出培养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根据课程模块,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加强。(1)语言实践课程模块:设置了以强化语言能力为目的的实训课,如语音语法实训、英语听说训练、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认证考试实训、bec综合训练等。(2)商务实践课程模块:设置了基于网络软件的单证制作、外贸函电实训、商务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3)素质拓展模块:设置了计算机实训、普通话训练等。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学校一就业岗位的“零距离”。为了突出培养学生适应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作为顶岗实习所具有的职业素质,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进行实践教学。实际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经历和体验,即真正顶岗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这些只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才能实现。

3.突出就业导向,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为适应社会对就业人员职业资格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把职业资格考证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与专业教学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三、结语。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的指导思想,专业教师应该制定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符合岗位需求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与校内外实践的有效结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改变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商务运作和管理的现实问题主动思考。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实践过程,使学生的创新意识、知识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对环境的应变能力等得到有效的训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实力,使学生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国烛.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2]王丽晖.对如何提高高职生职业能力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2).

[3]罗岩.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9).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篇七

论文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如何有效的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一个难题。

一、先谈做。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就需要学生们多练习,多动手才能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做(即练习)成为了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经历的,最基础的一个阶段。做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要他们学会动脑的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老师应该充分挖掘他们的自学能力,这不仅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教学进度与整体教学设计的需要。如:在教授信息发布这一节时,需要介绍microsoftfrontpage网页制作软件。虽然网页制作在初中阶段有所涉及,但只是介绍了一个皮毛,而且很多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只是一个摆设,同时又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学生们几乎已经忘记,回头复习frontpage的知识是理所当然的。如何来复习呢?如果把frontpage的所有功能及一些简单的操作都和同学们复习一遍,这至少需要两节课时间。这不仅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教学进度不相符,也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相违背。如何运用有限的课时量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性的将一些常用功能介绍给学生,其它一些功能自己去探研。现在的机房都已经具备了上网功能,可以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网络就是一个良师益友,搜索引擎就是一个百事通,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资源。这不仅解决了学生的难题,同时还复习了搜索引擎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研学习的能力。

二、再谈想。

学而不思则罔,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就必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反思,去总结,去想。想这个环节在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反思,去探索呢?信息技术课本身就是集操作、探索、娱乐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多重神秘性,它是集多个学科知识为一体的复合学科。电脑本身对中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物体。中学生天生具有那种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愿望。这些原因促使我们的学生不断的去探索新知识。怎样利用学生的这种激情,将这些潜在的激情挖掘成为信息技术学习的动力呢?要做到这点,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过硬的基本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后,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但对计算机的具体工作过程还是充满了好奇感。我曾经对一个年级的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能自己动手打开计算机让他们看一看。这种学习的热情是不应该被{杀的。于是在具体学习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信息技术必修第二章之前,我特意留利用学校的废旧机房给学生上了两节系统安装课。这两节课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一下电脑内部的组成,并且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安装了一次系统。系统安装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系统安装前后电脑的变化。这两次课以后,同学经常会问的“系统是怎样安装的,是不是像安装qq软件一样”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因为有了这两节课的导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第二章搜索引擎的使用时,同学们很快就明白了,原来我们使用的我的电脑,ie浏览器等软件都是在系统安装时自动安装的。这些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只有安装了这些软件,我们才能有效的管理自己计算机里的资源,才能上网浏览网页。

这两节课的安排,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一个好奇心,满足了他们自我价值实现后的自豪感(有些系统安装的快的同学,主动的下来指导其他同学)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以后学习中,同学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新知识,他们更多的懂得了去理解,去反思,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温床。

三、最后谈创新。

所谓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等。创新能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创新激情决定了创新的产生,创新思维决定了创新的成功和水平,科技素质则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体格的强健靠的是运动,思维能力的培养靠的是多思考。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从多方面来作手,而这些解决方法都是思考中得来的,不断的思考对创新思维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动画的简单制作一节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完了移动动画的制作,同学们在老师的激发下,已经非常想自己动手来实现移动动画的效果,这时不妨提出:要是实现形状变化的动画应该怎么做呢?同学们立即紧锁眉头,动脑思考起来。学生们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一定会有所发现,创新思维在这样的碰撞中应运而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科技素质就是学生创新的器,因此扎实的基本功是学生们所必备的,而扎实的基本功是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得的。这又回到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结构上来,主要以学生的练习为主。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富强民主的关键,因此,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做,想,创新的关系,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思考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也只有获得了创新能力,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加富强、民主。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m]。中小学信息技术杂志社。

[2]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m]。航空工业出版社。

[3]现代教育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篇八

设计创新教育是一项对大学生富有魅力的教学活动,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2001年,陕西科技大学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针对改革开放中我国大、中城市公共汽车站落伍的现状,成立了设计创新教育小组,决定设计一个适应时代进步的“新型公共汽车站”。设计创新小组不仅运用艺术设计专业知识,还涉及到建筑空间、人体工程、环境艺术、环境心理及交通、消防等有关方面的知识。为此,同学们一头扎进书堆,对有关知识进行系统、深入地学习、研究,并进行了广泛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将祖国南北方的汽车站作了科学的比较,抓特点,找不足,反复论证,在城市人口、客流、物流、车流等科学数据前提下,设计出“新型公共汽车站”的蓝图,并制作出缩小至500倍的模型。从设计的资料和模型看,这样的汽车站完全可以同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融为一体。原因在于它的创新之处:a.现代化车站设施,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客流、物流、车流秩序井然,畅通无阻;b.整个车站有观赏、游览、休闲价值,是现代城市中一个靓丽的景点。建筑主体造型为中间断开,用通道相连的二分之一球体,如图1所示。球体表面为透明材料构成。球体周围是具有现代造型艺术的、错落有致的附加建筑。建筑整体主次分明、协调,新颖、别致、壮观。主体四周分布有广场、道路、花坛、草坪、排列整齐的树木,布局精美的图案。“图案”中有凉亭、雕塑喷泉、休闲桌凳等;c.主体及辅助建筑内又是购物、娱乐、餐饮、住宿的“天堂”;d.主体建筑内外分布有不同载体的、图文并茂的广告信息。来到这里,人们会很快消除旅途劳顿感。“新型公共汽车站”经专家评审,获陕西科技大学2002年颁发的设计创新教育一等奖。面对完成一项艰巨的设计创新任务与取得的成绩,同学们没有松一口气的意识,而是更增强了对设计创新教育活动的热情、兴趣和信心。

为什么学生会乐此不疲呢?原因在于它符合学生的根本“需要”及其“兴趣”。就像羽翼丰满的鸿鹄需要飞上蓝天一样。天空之所以对鸿鹄有魅力,是因为鸿鹄需要在蓝天上施展羽翼,实现远大的志向。当代大学生身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社会环境、未来的召唤都促使他们必须立大志,努力进取,不断创新。否则,就不能实现他们为社会奉献的理想,充分体现他们自身的价值。这是学生朴素的思想意识。设计创新教育活动使学生为社会奉献的思想得到尝试,使学生为之激动、兴奋。

2设计创新教育的魅力。

设计创新教育对大学生的魅力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d.启动了大学生学以致用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创新教育必须通过创造性思维来完成。创造性思维是复杂的、艰难的脑力劳动。学生将书本知识同实践相结合,调查研究、分析思考、不遗余力地奇思妙想,促使脑海闪现设计创新“灵感”,创作作品。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当学生经历设计创新教育活动之后,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并使之成为他们从事设计事业的永恒的思维模式。正如设计“新型公共汽车站”的学生在论文中写的那样:“这是一笔我们享用不尽的财富。”

3结语。

设计创新教育是一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它充分地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其他潜在能力。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符合高校的教学目的,符合教师的教学心理。中外的学者都认为“需要”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这个富有魅力的“老师”引导大学生走上了设计创新学习的成功之路。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篇九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从认真研究教材、实施有效提问、有效倾听、进行分层次教学等多种教学策略入手,展开讨论和交流,作了探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和关注。“课堂有效教学”不单纯是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也不只是关注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更主要的是看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有效教学应该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新知识、提升学习技能。下面我将谈一谈我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和探索。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从课前的准备工作入手,备课的目的是为课堂教学做准备,使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学得快乐、学得扎实。要实现备课的有效性,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潜心研究、认真思考,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备课:。

1.确定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恰当地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确定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需求,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

3.关注学生。教师要清楚教学要到什么程度,教学的难点是什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教,要让学生在上完一堂课之后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解题方法等等。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的难度和深度,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使学生极易出现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等不良的学习习惯。

4.做好课后反思。根据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做出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要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精心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下获得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新旧知识之间发生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考验学生表达能力的问题,而不是一些简单的“是或不是”“对与不对”的问题。

(一)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能力和已有的知识基础,还要结合教材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做到心中有数,运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表现,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实现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不管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提前预设的,还是在教学过程中即兴生成的,都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教师要注意提高问题的思维容量。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注意给予积极的评价,只要学生的答案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就不要急于否定,要把眼光放在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上,及时鼓励和肯定学生独立的思维和标新立异的想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容量。

(三)教师要提高自己提问的技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和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提出问题的契机、提问时的语气、提问的方式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总而言之,教师提问问题时要注意提问的技巧性,要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有效的倾听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如果教师愿意俯下身、静下心认真倾听,即使你没有给学生具体的帮助,也会因为学生感受到你的诚心而激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当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始终面对微笑,带着赏识的目光看着他们,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从教师的微笑、赏识当中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从内心产生一种被人欣赏的满足感。教师的赏识给学生带来的是人格的关爱,学生的思维因此被激发,学生也受到教师的感染,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理解倾听的态度,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切实抓好以下教学环节:1.明确教学目标,设置适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2.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3.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提高学习效率;4.做好对学生的及时准确评价,根据教学反馈纠正学生存在的错误;5.课堂总结归纳,巩固课堂所学,深化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根据班内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要恰当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实现进步和发展。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探究和应用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进行创造的过程,教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又可以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良好发展,一举两得。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认真将教学内容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积累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篇十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开辟了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新局面,这要求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树立一元主导与多元包容的理念。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实现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互动。另一方面,兼容并包多种优秀的价值观,既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相承,又合理地采纳吸取西方价值观的优秀滋养。只有复返其根、会通创新、兼收并蓄才能拓展延伸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二)创新教育内容。

现实生活世界建立在人们过往经历的储备基础之上,也建立在父母、教师传授的经验基础之上,并且这些经验常常潜在的发挥着参照图式作用。日常生活世界往往是人们最熟悉的场域,潜藏于人们内心,并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的关于人生、社会、世界等价值共识同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人生困惑,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实际。

(三)创新教育模式。

新媒体环境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设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两个环境维度。教育者应帮助大学生明确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建立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一方面,二者具备不同的时空特性、场域范围、情感交流方式和运行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二者相互统一,虚拟空间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现实空间以虚拟空间为延伸和反映。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该强调以现实教育为基础,以新媒体虚拟教育为有益补充的教育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取向目前仍主要依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参与实践等教育方式,新媒体的隐性教育、自我教育可以作为有效补充。

(五)创新教育资源整合方式。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篇十一

高等院校在我国属事业单位,国家对事业单位编制的控制随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日趋严格。编制人员匮乏,机制体制不完善,工作内容模糊,行动计划不全面,工作能力不足,学生组织难以及时得到建设,大型科技创新活动难以正常开展。高校科技行政部门,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方面承担着与学生科技组织管理机构类似的作用,管理部门难以找准自身定位,学生科技组织管理机构工作难以引起领导重视,既限制部门本身得到广泛认同和支持,也影响部门工作的开展。

(二)制度建设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

制度对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岗位责任的法规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创新教育在我国推行时间较短,高校学生科技组织管理部门成立时间不长,制度建设不完善,应有的组织人事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活动联络制度和评价奖励制度等都不健全[2]。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推动大学生科技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激励机制的形成应综合考虑学生评价制度、物质精神奖励等多项因素。部分高校过于看重物质奖励,顾此失彼,忽略了综合课程、学分以及学生评价制度的革新,未真正形成全面、有效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激励机制。

(三)物质保障有限。

必要的资金、场地和设施设备是大学生科技组织开展科技创新、科技宣传等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对大学生科技组织的人、财、物投入不足,与前面所述的编制人员现状有关。高校学生科技组织管理部门编制缺乏,工作人员少,高校主管部门和领导不重视学生科技组织管理队伍业务能力的培训和素质提高,学校行政拨款不足在所难免。另一方面,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办学资源主要投放在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上,在此背景下,学生科技组织开展活动,物质条件自然难以得到充足保障。人员经费短缺,影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的提高。活动经费短缺、场地不足、设施设备数量有限,制约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影响大学生科技组织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性。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篇十二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是一种方法,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以“问题”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自己选题,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课题范围内自由选题;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几个人自由组合;为完成课题,学生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收集资料并加以实验论证。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学习中,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析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1、广延性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在阈限上的主要特点。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形态具有开放性,与之相关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形态具有广延性,即在纵向和横向上,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都具有广泛延伸的特性。在本学科内,面对一个课题,学生可以了解它的历时性发展情况,也可以了解它的共时性发展动态。在学科之间,学生可以打破学科界限,用综合知识的眼光分析解决问题。顺藤摸瓜,广泛延伸,发散思维,触类旁通,达左见右,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表现形态。广延性还表现在研究性课程可以从理论延伸到实践,再从实践返回到理论。

2、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在呈现方式上的重要特点。区别于传统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更多的不是预定性的,而是根据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组织的。教师不是直接给学生提供素材,而是给学生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的整个研究性学习内容是围绕问题生发开来的。

1、在课程运行的性质上具有亲历性。在传统的课程运行过程中,课程的执行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只是课程运行过程的对象。虽然课程是为了影响学生,但由于学生主要是课程影响的客体,致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处在课程运行过程“观众”的位置,而不能主动地参与其中以获得最直观、最深刻的体验,也就是说,这种课程缺乏学生的亲历性。但在研究性学习课程运行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课程执行主体的位置,没有他们的主体参与,课程是不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学生的亲历性行为,那么研究性学习课程将是不存在的。

2、在课程运行的程度上具有差异性。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这表现在智力因素品质与非智力因素品质两个方面。虽然这种差异性早就被人们认识,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但在现实的教学中,班级授课制却用同样的方法教育不同的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一般是由学生自己做主的,在进度的把握上也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的。在研究性学习影响的结果上,不同的学生也有所不同。

1、教师影响的指导性。

研究性学习课程运行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但我们现实的教学,教师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包办性,即教师代替学生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师的讲解、演示代替了学生的表达与练习。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表现在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研究内容(主要指难点问题)的点拨与研究结果的评价上。如在这种课程运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可以分离的,学生可以离开教师去进行研究性学习。

2、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学生是研究性学习课程运行的真正主体,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保证这种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课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

(2)研究方案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来确定;

(3)研究过程的进行,如方法的选择、材料的运用、进程的快慢都由学生自己决定;

(4)研究合作对象是由学生自己自由组合;

(5)研究报告由学生独立撰写。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篇十三

在本学期的形式与政策课上,清华大学教授张慕葏教授为我们讲授了课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一堂课。课题中提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关键在于有一批创新型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不可能实现。

如今,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十分重视的问题,列入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所以我想从“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和我国人才现状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明确创新型人才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我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分级分类的,但之所以称之为创新型人才,是指这类人才,适应时代潮流的要求,掌握时代所要求的德性、智能,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所训练的技能,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推动本单位、本行业以至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人类的事业走向新高度。

由此可知,创新型人才具备这样一些基本特征:他们不迷信,不盲从,不畏惧权威,敢于提出异议,独立思考;他们不满足现状,总是求新、求优、求贡献,富有远大的理想;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自觉地勇挑历史重担,富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敢为天下先,对事业抱着必胜的信念;他们刻苦求真,善于学习,自觉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失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具有惊人的风险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应当承认,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用人制度的不断改革,出现了人才辈出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事业发展太快,科技革命、知识爆炸,我们的人才在许多方面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是:缺乏个性,墨守陈规,不敢标新立异、人云亦云者多,敢于挑战旧思维、旧事物者少;思维单一、单向型的知识背诵型者多,灵活运用、创新者少;俯首听命、依赖型者多,独立开展工作者少;样样通样样松者多,专业突出者少。这就使我们的很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某些国家机关办事效率低;一些学校学风死板、缺乏生气。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一种机制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一种机制,它应该符合两方面的基本要求。

对个人来说,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制是人才发育、生长的摇篮,是激励他们树立崇高的个人志向,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行为习惯的熔炉,是刻苦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来源,也是他们得到帮助,受到肯定,感受激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

从整体来讲,培养创新型人才机制是一个动态的运作系统,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对人才要求的变化,适时地调整,不断地推出契合时代特征的人才。

三、打造培养创新型人才机制必须重视的问题

1、一定要推动教育改革。

首先是招生制度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招生制度与考试制度历来是教育的“指挥棒”,目前的教育制度基本上还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模式。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本科、研究生,都是以升学考试为目标,安排课程进行教学、训练,推行书本知识第一,以考试成绩定学生学习的好坏,致使学生的全部精力压在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框框上,为着升学、考高分疲于奔命。其结果是,学生成绩的好坏,主要看书面答卷。谁的记忆力好,能死记硬背,谁就能得高分,谁就是好学生。所以,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招生考试制度,改变教育、教学的导向才能为培养创新人才开创道路。

其次是教育教学内容与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我国目前的教育教学内容,由于突出的是升学和考试,课程的设臵和内容的安排,偏重于理性知识,内容少而陈旧,新鲜的知识更新缓慢,教育教学方法呆板、单一,缺乏必要的思维训练和实践训练,很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跟不上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和知识更新的要求。把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都束缚得紧紧的',双方都不能主动地、灵活地对教材、教学内容及其方法进行大胆的、必要的调整。 教育改革还必须改变我国教育结构。目前的教育结构是重学历轻培训,重高层轻操作层,不分层次地把学生都赶往升大学的独木桥上,一些地方,还在搞重点学校、重点班级,或者过早地给学生划专业、定方向,排斥了一些有发展前途学生的深造机会。这样做的实际结果,就是把同级同类或同级不同类的所有的学校都变成一个单一的、同一层次而内容雷同的“知识学校”,不能调动和激发广大师生发挥特长、强化个性、打造品牌的积极性、主动性。

2、一定要做好用人制度的配套调整。

用人制度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形成全社会提倡创新型人才、鼓励创新型人才、使用创新型人才的机制,才可能形成真正的创新人才导向力、驱动力,使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如雨后春笋、万马奔腾般出现。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一方面,一些学校培养目标理念缺失,随流赶潮,盲目性较大,毕业生找不着工作;另一方面我们的用人理念陈旧,一些用人单位和学校缺乏必要的信息对接,感到招到的人用不上。要解决“找不着”、“用不上”的问题,必须从教育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衔接、协调发展上找出路。

《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创新型教育的论文篇十四

从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的时空维度看,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内容在版面、时段等受控的局限,大大扩展了信息传送的时空边界。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与其他人进行信息沟通,增强了信息流通的广延性,提供了信息海量存储的重要条件。从传播信息内容的技术支持角度看,新媒体融合了多媒体技术特征,突破了传统媒体功能单一化缺陷,不仅可以传递大量文字、图像,而且可以传递音频、视频,极大丰富了传播手段,也让海量内容信息的传播成为可能。此外,新媒体空间呈现出多种文化观念、思想潮流、价值观相互激荡的特征,既有张扬正能量的正向观点,也有颠倒黑白蛊惑人心的负面宣传,新媒体环境纷繁复杂。

(三)形式的交互性与及时性。

(四)服务的针对性与专门性。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生态环境已发生改变,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极大释放。大学生开始逐步掌握更多信息话语权和控制权,能够在独立获得的各种信息资讯中对事物进行判断和甄别,并且根据个体需求或喜好进行信息的定制、检索、传送。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294185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