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城乡调查报告篇一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个关注农村现状的人,我有幸参与了丰城乡村调查,并整理了一份详细的报告。通过这次调查,我对丰城乡村的发展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丰城乡村发展迅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在调查中,我看到了许多新建的农家乐、休闲农业项目等。这些项目给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参与。我和其他调查人员们一同参观了一家农家乐,它拥有精美的环境和美味的农家菜肴,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消费。这充分展示了丰城乡村的潜力和魅力。
然而,我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存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因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不平衡。例如,一些农家乐虽然乡村环境优美,但在经营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体验,也限制了乡村发展的长远规划。因此,我认为乡村振兴需要注重培养农民经营管理技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另外,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调查中,我了解到一些偏远地区的乡村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们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同时,农村医疗水平也亟待提高。这些都是制约乡村振兴的因素,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只有加强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
此外,更重要的是保护传统文化和乡土特色。在丰城乡村调查中,我感受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乡土特色的独特魅力。丰城的村庄保持着浓郁的历史氛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这些都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通过开发文化旅游项目,挖掘乡土资源,让游客在体验乡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最后,乡村振兴需要广泛参与和合作。在调查中,我看到了很多乡村合作社的成功案例。合作社能够整合资源,发展新业态,提高农民收入。这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我认为要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支持,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总的来说,通过丰城乡村调查,我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乡村发展不仅需要注重经济建设,更需要关注社会事业和文化传承。只有通过资源整合、合作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乡村才能实现全面振兴。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丰城乡村将变得更加繁荣富饶,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乐土。
城乡调查报告篇二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学校东门南门附近采访询问了15个农民工,并将数据进行了整理。 此次调查分为问卷调查和询问调查,问卷一共包括了16个影响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因素,8个农村因素(推力),8个城市因素(拉力)。被调查者选择自己认为影响自己的因素;第二部分是询问的方式,通过语言交流询问他们的生活现状及今后生活打算。
下面两个表格分别总结农民工进城打工原因推力和拉力两方面的情况,由于我们采取了多选的方式,而且每个人几乎都选择了3到5个因素。因此,我们得到了68个结果数据并发现其中农村因素(推力)个数(x1):20,所占总因素个数百分比29.4%。城市因素(拉力)个数(x2):48,所占总因素个数百分比70.6%。
上面两个表格很直观的反映出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原因更倾向于城市的拉力作用,从因素选择对比,推力因素占29.40%,拉力因素占70.60%。其实,结果很容易分析,因为如今农村人民的生活其实也是越来越好,进城发展一般是由于城市自身强大的吸引能力的缘故。
具体到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推力作用中劳动力过剩是最大的原因,因为现在很多农村采用机械播种收割,劳动效率大大提升,导致劳动力过剩,他们在农村找不到其他工作只能前往城市寻找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而拉力因素结果比较均衡,集中在就业与教育两个方面。因为硬性条件限制,农村在教育与就业方面基本无法与城市进行对比,所以大多数农民工都是为了子女,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机会或者更好的经济条件才背井离乡进城打工的。
策偏向,产业结构调整。民工潮形成的原因 1、二元社会结构 从深层看,"民工潮"的产生实质根源于长期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巨大的利益反差,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城乡对立的必然现象,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滞后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我国8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农村,20%以下的人口集中在城市;另一方面,由于诸方面原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收入差、地位低、就业机会少、文化生活贫乏,与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上升。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起了剧烈变化,有近1.5亿农村劳动力转入了非农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特别是通过"撤县建市"及政区的扩张,使城市化明显加快。城市化的加快导致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劳动力容量大的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获得"期望收益"便潮水般涌入城市。
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农村方面经济基础设施福利也有比较大的进步从而农民前往城市打工的动因方面城市方的拉力作用远远大于农村的推力作用。
民工潮的奔涌,是一个跨世纪的壮举。民工的跨省流动总的看是一巨大的历史进步,这种劳动力的自发调节和平衡,既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脱贫步伐,也极大地支援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当然,民工进城,由于文化的碰撞、生存方式的激变,他们给城镇带去活力的同时,也带去了纷乱和冲突,给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带来一系列有待解决的课题。
而推拉理论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形象的总结阐述,经过我们的实地调研也可以看出农民工进城打工确实可以用推拉假说加以阐述说明。农村方面的推力与城市方面的拉力导致农民进城,但随着国家的发展,政策环境经济的改变,也许以后会形成农村方面的拉力与城市方面的推力而使很多人从城市返回到农村,也就是现今许多发达国家经历的“逆城市化”过程,推拉力同时存在于农村与城市之中,不过如今社会趋势是城市拉力作用远远大于农村拉力作用,导致几乎人们的迁移方向大部分为农村到城市。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现在处于和平发展时期,农村、城市的推力作用就明显小于拉力作用,尤其是城市的拉力作用最大从而使农民前往那些有更好就业环境,福利更好,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城市就业居住,这种情况在我国现在的国情下应该还会持续很久,推拉力还在不断地博弈,可能将来会出现城市人口到农村的人口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这值得我们期待。
城乡调查报告篇三
摘 要: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剧增,小区停车难问题令众多有车族,尤其是没有车位的车主苦不堪言,甚至引发邻里之间、业主与物业间关系的紧张。在以前家用汽车很少的年代,汽车多停放在相对宽敞的院子里或者放在车库中,停车并不是一个被关注的问题。现在则不同了......我走访了杭州部分小区,对私家车大量的私车无“家”可归。
关键词:
一、车场和地下车库,小区的车辆也从最初的12辆(含公家车)发展到了如今的350辆。......不少业主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只好采取换房的方法。
二、造成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原因
(一)旧小区规划车位“真空”
以前大家都没有私家车,社区里没有停车位的概念。最近几年,小区里的住
户私车突然多了很多,回家晚了就要跟人抢车位。小区在建设时根本没有规划正规的停车场,连正规的车位都少的可怜,车只能往楼下的小区通道上停。在几年前的经济条件下,有车的人很少,因此早期规划的小区,很少考虑到停车位的问题,有车的业主只需将车停在地上画出的停车位上即可。但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车的数量近几年骤增,停车位就无法满足业主的需求,因此才出现了争抢的现象。
......
三、对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一)控制私家汽车的数量
当前,居民购买汽车的势头迅猛,如果不加以控制,未来几年“停车难”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城乡调查报告篇四
近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丰富多样的乡村调查报告也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对丰城乡村的详细调查报告。阅读了一份名为《丰城乡村调查报告》的调研报告,让我受益匪浅,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农村发展的巨大潜力和问题所在。以下是我对该报告的主要发现和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在调研报告中,我发现了丰城乡村独特的优势和资源。丰城乡村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庄,自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此外,丰城乡村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民俗传统,具有很高的吸引力和美学价值。这些优势为发展农村旅游、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望助力丰城乡村迈向现代化发展。
其次,调研报告中也展示了丰城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报告指出,当前丰城乡村遭遇了人口外流、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困扰。乡村发展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低下,农村道路交通不畅,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限制了乡村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丰城乡村发展面临很大的压力和困难,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努力。
另外,我在调研报告中也找到了发展农村的有效途径和建议。报告指出,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此外,还可以发展农村产业,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意识水平。这些建议都是非常实用和可行的,有助于推动丰城乡村的发展。
在阅读调研报告的过程中,我也被其中的一些案例和经验所启发。报告中提到,一些地方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方式成功地推动了农村发展。它们利用本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发掘特色产品和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这些成功的案例启示我们,在发展农村时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创新发展思路,尽快找到适合乡村的发展模式。
最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丰城乡村发展的潜力和必要性。丰城乡村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通过合理规划、创新发展,丰城乡村可以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典范和样本。而且,农村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充分发挥乡村的潜力和优势,为丰城乡村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总之,丰城乡村调研报告展示了丰城乡村的优势和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解决思路。这份报告让我深入了解了乡村发展的现状和动力,也启示我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能够见证丰城乡村发展的腾飞和繁荣。
城乡调查报告篇五
为了准确掌握我市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市残联于今年5月10日至31日在全市由各县(市)、区残联组织,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对贫困残疾人逐户、逐人进行调查摸底登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
1、残疾人数量11.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4.01%
2、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城镇以市民政局确定低保线以下为城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3、低保标准人均农村25元/月、城镇人均65元/月。
4、贫困残疾人3.6万人,可扶持残疾人2.16万人。
5、贫困残疾人城乡未享受低保人数17624人。
6、贫困残疾人危房、险房和无房户5202户。
7、肢残贫困残疾人需要解决代步车的2670人,家中没有彩电的18970户。
8、贫困残疾人患病拖着看不起病比较普遍。
9、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费用主要靠政府减免和社会救助助学,衣服、用具、家电多数靠亲朋好友换代废弃不用的,大部分家庭的贫困残疾人都在初中以下学历。
10、近年贫困残疾人家庭绝对数在增加。
从近年低保中残疾人在年报表中的数量比例变化可看出,如西丰县20xx年残疾人占低保总数的30%,20xx年末这个比例上升到40%多,3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扶贫,残疾人家庭脱贫后又返贫的比例也较大,相对贫困数在扩大,有60%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扶贫手段无法脱离困境,但享受低保又受指标限制。
二、贫困原因
1、孤寡和一户多残占低保户的约1/3;
2、因残疾而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子女也困难,无能力照顾高龄化的残疾老人;
3、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特别是残疾而且还有疾病占比例也较大;
4、企业转型下岗失业、及取缔残疾人机动三轮车营运,车主未有合适就业机会,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工资标准偏低等。
三、已采取措施和办法
1、已初步建立了城乡实施最低保障制度,在城镇几次提高低保标准,对重度残疾人提高10%标准享受,保障了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2、城里职工实行医疗保险,农村一些地区开展了初级养老保险;铁岭县、昌图县农村试行了合作医疗保险,贫困残疾人受益较大。
3、全市实施了5年的残疾人"十项爱心工程",以及开展的"光明行动"、"公益金资助贫困残疾人建房",在省里争取了百万元的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市里在棚户区改造,取暖费补贴都对残疾人给予了关怀和照顾。
4、开展了按比例残疾人就业;
5、省市县各级政府拨专款为特困残疾人口建房;
6、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一帮一"活动。
7、采取了定期救助和临时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趋于完善。
8、市里今年4月份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对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救助操作性强。
四、下一步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的想法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真正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扶贫救助在农村是核心,要加大资金力度开展农村养老保险。
2、省、市将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保障标准提高一定比例。市财政每年划出一定资金为残疾人建房。
3、全面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关于残疾人的救助措施,尽快出台铁岭《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于1月24日转发省财政厅等13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意见》对残疾人在扶贫、就业再就业、税费减免、生活保障、养老保险、住房采暖、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法律维权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4、解决农村残疾人医疗保障问题,像城镇职工一样享受;
5、扩大就业,增加残疾人收入,落实好省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法规,每年从残保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经费定期培训残疾人就业,以重新安置为主。
6、动员社会力量,每年在全市开展资金和实物救助(经常性)。
7、落实好省政府残疾人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文件;市县财政按人口比例筹集残疾人专项经费,开展如"光明行动"和给肢体残疾人购代步车和无彩电家庭购彩电,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中有明确要求。
铁岭市残疾人联合会
20xx年十一月五日
城乡调查报告篇六
1、加大园林城市建设力度,城市特色更加明显。城市建设档次彰显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工作中,我县注重吸收外来优秀元素,一是牢固树立精心精细精品“三精”理念。坚持高品味、高标准、高质量、高层次,切实提高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水平,打造建筑精品和城市亮点;二是大手笔实施城镇“增绿”工程。突出城区关键路段、重点节点、窗口地带,因地制宜、因景制宜进行带植、丛植、群植,努力提高绿化覆盖率和园林绿化水平。新建、改扩建了公园、广场和街心游园、街头绿地28个,公园绿地面积119.3万平方米。对城区22条主干道30多公里道路实施立体式绿化,城市林荫道路推广率在90%以上,城区道路绿化率达30% 以上。实施滨河绿化、社会建绿工程,将城乡绿化有机相连,构成了城乡一体化生态体系,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9%,城乡森林覆盖率达到24.7%;三是创造性的搞好“添亮”工程。着力抓好灯光景观设计和建设,追求灯具造型的大气和现代气息,使金湖的夜晚流光溢彩,20xx年以来新完成32条市政路段的路灯工程,亮灯率超过98%。
2、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实施新城区、开发区、老城区贯通工程,城乡形成了十纵六横的道路网络。搞好交通节点规划建设和公共停车场建设,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积极改善公交运营条件,新辟并优化 5条公交线路,市民出行公交分担率达到了11.8%,城市公交运营上了一个大台阶。强化市政公用和防洪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城乡供水处理工艺,提高管道燃气覆盖率和供应保障率,健全分配电网和供电预警保障机制,统筹各类工程管线建设,加快老旧管网改造。建成日处理能力4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座,铺设污水收集管网 80多公里,城市污水收集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在85%以上;城市燃气入户使用率逐年提高;扩建老自来水厂,建成第二自来水厂,城市供水覆盖率达100%;铺设道路排水管网70多公里,城区排涝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进配套工程建设。对新城区配套设施进行了完善,对旧城区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建成金湖县第二中学新校区、县人医门诊和住院新楼、防汛调度中心、规划展示馆等公共建筑;建成建材市场、农资机电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等服务性建筑,城市功能全面提升。
3、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深入推进生态创建十二项工程,突出抓好湿地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着重整治城乡结合部、背街后巷和集镇环境。加强城市主次干道沿线治理,组织开展了安全文明示范路创建和城市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极大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按照“村收集、镇集中、县处理”的模式,建立农村垃圾集中治理网络,全县农村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提高污水管网覆盖面,实施县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优化“四位一体”管护机制,在全市率先推进镇级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营,镇村环境明显改观。加强城市管理,推进数字化城管,完善城市公厕、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配套,完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去年,全县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全市第一,在苏北率先被命名为省生态县,并通过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创成国家卫生县城,获评全国首家中国气候宜人之乡。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城乡和谐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4、力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体制不断创新。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改革试点,出台了《金湖县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流转工作意见》,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34.6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79%,力争到20xx年,全县实现土地流转面积超83%。同时,出台《金湖县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规划至20xx年,全县培育建立300家家庭农场,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数占总农户数的85%以上。深化农村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制定了《金湖县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实施 32个城乡挂钩复垦项目,涉及10个镇,281个地块,共搬迁农户近3000户,复垦农村建设用地8373亩,新增农用地8305亩,新增耕地7919 亩,新增建设用地5406亩。
目前,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规划体系不健全。一是规划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层规划管理力量薄弱。二是各项规划衔接不够。城市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衔接不够,没能做到“三规合一”。三是村镇规划仍需进一步完善。
2、城镇化总体水平低。20xx年我县城镇化率达45.8%,20xx年达47.3%,但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xx年江苏省城镇化率64.1%),与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值55%还差7.7个百分点。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镇,甚至包括县城城区的建设水平,仍然停留在90年代末期的水平。
3、基础及配套设施不完善。城市管网缺乏科学论证,规划有不合理的现象。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多数小城镇建设起点较低,特色不明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服务功能弱;城镇规划和管理滞后,城郊和村镇的无序建设、盲目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综合承载能力不够强。 城中村、城边村、旧城区、旧住宅区和小街小巷改造进度不快。镇域布局分散、集聚功能弱,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城镇供水、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商业、科技、教育等社会文化服务设施,减弱了人口就地转化的能力。
4、产业支撑乏力。一是工业总量偏小,其中重点产业所占的比重仍偏低,乡镇缺乏产业支撑。二是农业产业化推进不快,传统农业比重偏高,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三是城镇服务业发展不快,服务业发展氛围不够浓厚。
5、机制、体制障碍制约。现行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进城农民再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缺乏保障,教育、医疗等相关政策也不配套,造成城乡居民权利的不平等,城镇化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政策,不少农民不愿因身份转变而放弃拥有的土地收益和生育等优惠,甚至出现回迁现象,导致了农民进城的后劲乏力。
12相关内容扩展[调研报告]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调研报告(20xx年11月8日)[调查报告]城乡一体化推进区产业基础项目建设情况调查报告(20xx年11月1日)[工作汇报]城乡一体化工作局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20xx年9月23日)[学习体会]城乡一体化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20xx年9月10日)[经验材料]落实牵手结对活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材料(20xx年12月9日)[调研报告]xx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20xx年12月3日)[调研报告]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20xx年6月24日)[发言稿]医院院长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会上的发言(20xx年4月21日)
城乡调查报告篇七
关键词:消费;消费结构;消费信心;消费差异
一、引言
在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中,消费是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消费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刺激消费,拉动需求,这也是我国买方市场形成后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正发生着明显的改变,消费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已经形成,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也正在向现代消费观念转变。但是,解决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差别问题,实际上就是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和购买力的问题,以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改变农民不良消费习惯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但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差异状况难以改变,而且我国旨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消费政策也难以落实。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因此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消费方面必然存在差异性。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但需引起关注的是这种差距却显现出愈来愈大的趋势。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出现了拉大的趋向。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率以及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距并不十分明显,而且这种差距显现了稳定的态度。
二、背景
就”变为“讲究”,消费需求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从稳定到多变,从清晰到模糊。在今天,中国从计划走向市场的历史进程中,民众的消费欲望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并不断发酵、膨胀,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妙景色。
在改革开放的若干年内,中国就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90年代,人民生活继续向小康迈进,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速之快让世界震惊,百姓消费从“将就”到“讲究”,由追求基本生活资料数量的满足发展到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从以农产品消费为特点的温饱型进入以工业品消费为特点的小康型。
如今,中国的老百姓还享受着“入世”的种种好处,与此同时,消费经济生活的国际化浪潮也汹涌而至,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四处蔓延。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市场供应丰富了,老百姓收入提高了,现在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吃得科学、住得舒适、用得高档、行得方便、玩得刺激。
毫无疑问,消费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小康程度的重要依据。
收入增长缓慢降低满意度;消费安全成为第一关注点;而且,城乡消费结构有待改善。
三、消费对经济的作用
就目前而言,以消费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注重消费结构的改善。一要努力提高居民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的比重。要确保消费需求稳定而有效地发挥作用,就必须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的比重,通过大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来增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以此来改善目前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要努力提高普通消费品在社会总消费需求中的比重。消费市场不温不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普通消费品在社会消费总需求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奢侈品、高档消费品的增长速度过快,造成消费需求结构的严重不合理。所以,必须通过政策引导、政策扶持等手段,稳步提高普通消费品在社会总需求中的比重,遏制奢侈品泛滥、高档消费品过度等畸形消费现象,以此来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其次,要注重消费行为的规范。错误的消费行为会给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发出一系列的错误信号,影响投资的正确选择。我国反复出现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很大程度上也与消费行为的不规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通过制定正确的消费政策,引导消费需求向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转变,纠正目前比较普遍的畸形消费现象。这方面,政府应当带头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带头厉行节约,在办公条件改善、生活条件改善、汽车消费等方面,不要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不要脱离国情,脱离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此来带动全社会消费行为的规范,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通过制定正确的消费政策,遏制畸形消费、超前消费现象的泛滥,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引导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相适应的轨道上来。
再次,要注重防止通货膨胀对消费需求的负面影响。中央电视台近期的一次调查显示,52%被调查的经济学家企业家认为,中国正面临明显的通胀预期。虽然预期未必能够成为现实,但是,通胀预期的不断增强,对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是会产生严重影响的。这种影响,不仅会影响经济的复苏进程,还会对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构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冲击。所以,必须根据经济复苏的情况,运筹帷幄,加强防范,做好随时调整政策的充分准备,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防止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防止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影响。
四、浙江城乡居民消费差异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近年来,不断加快城市化步伐,加强新农村建设。因此,研究浙江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整体消费质量,在全国范围来说,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表现
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具体表现分为消费水平差异和消费结构差异,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产品和享受劳务的数量,它从量的方面反映居民生活消费在某一时间上所达到的水平。并分别从消费水平、消费倾向、恩格尔系数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得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异。
及时调整国家的产业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五、城乡居民对消费的信心
有调查表明,农村消费者信心提升,城乡消费者信心回答。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民的收入提高使得农民对未来收入很看好,因此,促进了农村的消费。于此相反,城乡居民对于消费开始回落。最新的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就业预期及收入增长预期保持乐观。近七年消费者(68%)未来就业预期乐观,认为未来一年内就业形势将会好或者非常好,比一季度略降三个百分点,但比对当前满意的判断就高出15和百分点。农村消费者(80%)对未来就业形势的预期乐观。这从另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为什么农村消费信心上升而城市消费信心回落。
六、正确的消费观
同时,面对我国越来越明显的消费升级,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均认为应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消费;在消费观念方面,则是崇尚享受至上的“消费主义”和推崇节约环保的“绿色消费”这两种观点并存。通过消费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十分重要、十分紧迫。毫无疑问,正确、有序、科学的消费,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财富的利用率。反之,盲目消费、无序消费、过度超前消费,则会影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影响产业布局的合理和科学,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损失。
七、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有实物和价值两种表现形式。实物形式指人们在消费中,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消费资料,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价值形式指以货币表示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表现为各项生活支出。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有五个明显变化:
一是恩格尔系数下降2006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比2002年下降1.9%、3.2%。
二是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提高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大幅度增加,所占比重稳步提高。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交通和通信成为消费新亮点。
三是服务性支出比重提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愈来愈明显,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居民消费支出逐步向服务性消费支出分流。2006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47.9%、1.8%。
四是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增加较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民对居住的条件、环境更加关注,追求环保、舒适的家居生活。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比2002年增长了44.9%。
五是农村居民货币消费支出比重持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由2002年的1468元提高到2006年的2415元,增长了64.6%。
八、对于改善消费结构
有如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消费结构得到完善,是我国的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1、改善社会预期,优化消费环境。充分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充分就业,努力保持全省的gdp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从而总体上提高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因为消费增长是消费增长的前提,收入增长缓慢必然制约消费的增长及其结构的转换。加快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如失业保障、医疗保险等,消除人们“有钱不敢花”的忧虑,使城镇居民形成良好的消费观,从而降低过高的储蓄率,刺激有效消费需求的增长。
2、针对不同群体,分层促进消费。(1)引导高收入群体进一步提升消费层次。(2)引导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扩大消费规模。(3)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
3、改善消费结构,实现提供供求平衡。从消费市场的供求关系看,要实现消费市场的供求平衡:一要增加居民的收入,扩大消费需要,同时发展消费信贷,变潜在需求为及期需求。二要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供给,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需求结构变化不断提高高档次消费品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同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需求结构变化不同步的特点,丰富个档次的商品和服务,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三要开拓新的消费领域,除了一般消费品市场之外,还应不断拓展新的消费领域与新的消费市场。
4、引导消费方向,培育消费亮点。目前特别应该加大对一下消费亮点的培育力:一是假日旅游消费,二是住房消费及其带动的住房装饰、装修等。三是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四是城乡居民的汽车消费。
5、发展消费信贷,曾强消费信用。尽快建立一套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的消费信贷制度,逐步增加消费贷款总量,扩大消费信贷的范围,调整消费信贷结构,简化消费信贷手续,延长分期付款的期限,对刺激全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具有重要的作用。
6、探索流通业态,创新经营组织。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一系列新的流通业态正在迅速崛起。国际分销商的纷至沓来,也给浙江商界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子奈编著:《计量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
[2]浙江省统计局:《2001浙江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版
城乡调查报告篇八
自加快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央到地方制定了很多惠农措施,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尤其是肉产品价格节节攀升,尽管屠宰、销售等环节都分得了利益,农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但是不断发生的猪病、鸡病等也使农民的忧郁不断加深,在抵御风险面前显得特别脆弱的农民极需得到畜牧兽医的大力指导和支持,然而,事实上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民这一期盼常常得不到落实。
(一)人数及职称情况:
全镇现有镇农业服务中心一个,负责畜牧兽医工作的有六人,(其中本专业人员4人),村级畜牧兽医室16个,( 13个村级兽医),防疫员工资每月100元补助。
(二)学历状况
村级兽医人员中专13人,乡镇人员中大专文凭5人(非专业1人),中专1人(非专业1人)。
(三)年龄结构:
村级兽医13人中,40岁以下6人,40—50岁6人,50岁以上1人;乡镇6人中14人,40—50岁5人,50岁以上1人,无40岁以下技术干部。
一是由于现在鸡鸭猪牛等动物及其产品大幅度涨价,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农民对畜牧兽医技术需求、防疫要求大。
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央国发〔2012〕2号文件的出台,助农增收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畜牧业的发展也成广大农村增收的热点。
畜牧兽医人员是农村动物防疫体系中的最重要的成员,它不仅担负着辖区内的动物强制免疫的监督实施任务,还依法承担着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疫情调查、监测、兽药监督管理等工作,同时还承担畜牧、饲料等公益性职能,目前龙山镇城乡畜牧兽医队伍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是龙山镇1991年拆区并乡后从原来的5个行政村增至16个行政村,农户增至4000余户。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技术干部是直接面对农户的前线人员。但是,在职畜牧兽医干部无40岁以下技术人员,防疫、检疫、出诊、品改、草地、渔业等等工作压在身上,很难兼顾抓好工作,特别是当前畜牧示范点不断增加,农户要求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就越显我们的乡镇畜牧兽医力量不足。
二是人员的构成是在建立畜牧兽医局时有些人员是从其他专业转移过来的,没有专业资格,无专业技术,只能做一些服务宣传工作或者防疫工作,在技术上无法给农民以更多的指导。
三是游医(畜牧兽医)在乡间流串,他们根据传统经验有一定的疫病治疗手段和方法,农民为图方便常常找游医为牲畜医病,但是由于这些游医的方法没有科学的论证,时常解决不了关键问题。
畜牧兽医人员是城乡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石,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最终必须落实于这块基石上。如果体制改革只停留在建立健全工作机构这一层面上,不加强畜牧兽医人员的管理培养,就会是悬空,就会失去根基,就无法真正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城乡畜牧兽医队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1、严格畜牧兽医人员准入。制止非专业人员进入畜牧兽医技术队伍,让本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城乡畜牧兽医队伍里,提高专业队伍素质。
2、加强镇村畜牧兽医队伍人员的技术培训。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定期组织镇村畜牧兽医队伍人员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经验好做法,加以改进后作推广。加强与上级业务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互通信息,相互协作,使镇村畜牧兽医队伍人员的眼界更开阔,信息更灵通,观念更创新,服务更全面,在既定人员编制无法短期内改变的情况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畜牧兽医技术培训班,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在业务技术、政策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使非专业人员由外行变内行,专业人员技术不断提高。
3、建机立制,严格奖惩。建立干部考核机制,用制度管人,用机制激励人,让会干事,肯干事的人有干事创业的平台,严格奖勤罚懒制度,对不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作待岗学习培训,逐步提高在职畜牧兽医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更好服务和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城乡调查报告篇九
(城乡调查)
关于慈溪市生态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年月日
关于慈溪市生态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 要:慈溪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在浙江省是名列前茅的,其城市建设也迅猛发展,但在这些成就背后,却是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使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下降,这无疑违背了我们发展经济的初衷。因此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状况,亟不可待。近十年来市环保局强化源头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实施重点整治,年度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城乡生态环境改善取得显著效果,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慈溪;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整治
一、序言
三、
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宁波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慈溪市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农村民生水平,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调查分析
1十年前慈溪市的生态环境状况
1.1城市生态环境
据监测,全市13个河网监测站位的水体,虽与1998年相比,恶化趋势有所控制,但与达到水功能目标要求尚有很大距离。作为全市百万人口主要饮用水的10只山塘水库,部分水库有富营养化现象,里杜湖还暴发了藻类污染,有2只水库的大肠杆菌超标。过去一直较为放心的饮用水水库水质也受到了威胁。城区噪声实施“双禁”后大为改观,较1998年减小不少,但区域噪声和交通噪声仍处于超标状态。城区大气质量属优良级,其中总悬浮颗粒物较1998年有所下降,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上年比有较大幅度的升高。
1.2农村生态环境
由于农副产品加工业、畜禽养殖业、屠宰业等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小电镀、小印花、小熔炼、废旧塑料回收等作坊式加工点仍遍地开花,因此,乡镇企业的污染物、禽畜粪便及生产废弃物进入环境,造成农村环境严惩污染。特别是农村河道污染严重,水面面积大量减少,水质恶化,既影响了农田排涝防洪抗旱,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又使得灌溉用水达不到标准,影响农作物品质和食用安全。在饮用水保护区仍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造成水库富营养化加剧,威胁到饮用水安全。还有大量生活垃圾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其占用大量农田,污染河道,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
2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2.1人们环保意识仍然不强
少数部门和企业的领导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性缺乏足够的重视,重开发建设轻环境保护,重近期利益较长远利益,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作坊式生产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仍大量存在,使得生态环境状况恶化。
2.2环境规划和环保设施建设滞后
虽然前些年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和城河治理上搞了大的投入,但由于环保基础设施历史欠帐太多,对环保的资金投入力度仍显不足,表现在城市污水的处理率仍然不高,造成城市河道水质尚未根本改观;集中供热范围过小,特别是城区北部的工业区尚不能做到集中供热,既影响了投资环境,又对城区大气质量造成威胁;全市范围内的垃圾收集及无害化处置系统尚不完备,造成垃圾围城现象日益突出,大量生活垃圾进入河道,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环境规划滞后,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对环境保护缺乏切实可行的规划。
2.3科学规划缺乏和生态农业建设力度不足
在农村,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乡镇企业布局呈现“小散乱”状况,作坊式加工点遍地开花,家庭工业发展缺乏有效控制,厂居混杂,既影响了农村居住环境,又难于管理和不利于治理,严重污染农村环境,同时造成了大量的污染纠纷,影响了社会稳定。还有,在饮用水保护区仍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造成水库富营养化加剧,威胁到饮用水安全。
3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对策
针对慈溪市生态环境,市环保局提出了专项对策。
3.1生态农业建设
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村是慈溪市保护生态环境的思路。具体的措施有:
(1)要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乡镇企业,加强规划、建设城镇工业小区;(2)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积极开展生物防治;(3)禽畜粪便和生活废弃物经沼气化、无害化处理后回归农田;(4)保护江、河、沟、埭水面,开展综合利用;(5)要大力开展无公害产品生产,尽可能少施化肥农药;(6)提倡杆秸还田,增强地力、改良土壤,禁止焚烧,保持良好大气环境;(7)以村为单位建立良好生态环境。(8)保护现有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改善城镇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
3.2积极开展城乡河网整治
城区河道的治理和农村河道的周期轮疏是慈溪市城乡河网整治的重点工作。随着浒山江工程的完工,城河治理将初具规模,针对河理河段富营养化严重的问题,对如何使死水变活,增加城河径流的问题进行研究,重点考虑增加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深度,使出水达到一定标准后回灌城河,既消除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对我市水环境的影响,又开辟了水资源,改善城河水质。继续实施农村河道的轮疏。河道疏浚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逐年实施的原则。该项工作的实施,将可提高河道的排涝,蓄水能力,部分缓解我市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同时必将明显改善我市城乡水环境质量。
3.3加强城乡绿化美化工作
为了改善慈溪市生态环境,要大力开展国道公路绿化,村镇绿化,庭院四旁绿化,沿海防护林带绿化。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要在人口密集地段开辟公园绿地,增加绿化面。同时要推广垂直绿化、庭院绿化、阳台绿化,由点到面开展,既调节气候,又改善环境。园林部门要落实花木基地,保证苗木供应。要制定城区绿化保护条例,登记各单位绿地面积,不准随意砍伐,不准毁绿建屋,对任意砍伐者要给予处罚。
4慈溪市历年生态环境整治与成效
2002年市环保局会同市监察局、市经委,对慈溪市严查环境违法行为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重点查处小电镀、小熔炼企业,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由于这些小企业设备简陋,隐蔽性强,查处难度较大,成为新浦镇较为突出的区域性问题。督查组要求有关部门尽快拿出新浦镇小电镀、小熔炼整治方案,并对违法违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而相关的铜熔炼加工区域环境整治,在2008年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慈溪市加大对宗汉、新浦两地铜熔炼加工区的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制定整治方案,加大执法力度,辅以舆论监督,组织力量全面取缔了混杂在居民区的熔炼加工点。同时,对宗汉街道冶炼集中区54家熔炼户和园区外29家熔炼户采取腾龙换业等措施进行全面关停;对新浦镇熔炼集中区,市、镇二级政府投资700多万元改造了供电等配套设施,各熔炼企业淘汰燃烧焦炭的落后熔炼工艺,改用中频炉,并配套较为规范的除尘等污染防治设施。通过整治,粉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减少,经抽查监测,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基本达到宁波市“3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方案的整治要求,并通过了宁波市环境污染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验收。
2007年,我市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监控,鼓励推进示范引导,着力控制和建设污染排放。“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继续深入开展。市环保部门组织开展“环保零点行动”10次,调处环境信访2394件,作出行政处罚528件,罚款金额达到1106万元。限期治理、关闭或停产整治、挂牌督办等环境整治措施,有效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区域性、行业性污染整治扎实推进,37家漂印染企业、13家电镀企业完成搬迁整治;废旧塑料行业整治在桥头镇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开;铜熔炼行业整治、粘土砖瓦窑整治、周巷腌制废水治理试点等环境整治工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继续按照“外引内治”的方案,大力推进水环境整治,汤浦水库引水工程建成通水,曹娥江引水慈溪段一期工程圆满完成,二期顺利推进,姚江引水配套工程顺利推进,新一轮城河综合治理全面启动。以围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发展绿色农业为抓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开展。
侧近10米宽的绿化、初现端倪的伏龙景观湖、宽阔清澈的河道,这些都是该园区向 “生态”靠近的一个个 “脚印”,也是慈溪市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的一个典型例子。
参考文献
[1]胡晓云:“慈溪市深化农村环境整治助推新农村建设”,《慈溪日报》,2010年3月22日第1版。
[2]周碧河,岑柏峰,许士梅:《环境污染与防治》2000年增刊。
[3]曹爱芳:“慈溪新浦两大环境问题解决有望”,《宁波日报》,2002年7月10日第4版。[4]信息室:“慈溪市铜熔炼加工区域环境污染整治成效明显”,“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08年10月27日发布。
[5]孙云东:“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慈溪日报》,2008年1月22日第3版。[6]丁建春,施首宏:“天元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慈溪日报》,2010年8月16日2版。
[7]秦玲琳,潘曙霞:“端掉建筑垃圾4000多吨”,《慈溪日报》,2010年8月17日2版。[8]陈佳佳:“慈东打造花园式生态工业园”,《慈溪日报》,2010年8月18日第1版。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3143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