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总结都是我们逐步走向成功的里程碑,也是对自己成长的见证。写一篇完美的总结可以采用先整体后细节的方法,以及积极、客观的态度。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一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现如今人们已不再单单注重物质生活的要求,而是更多的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的队伍。广场舞作为大众当下最喜爱的健身方式,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有很大的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广场舞的兴起对大众群体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本文针对广场舞的发展、现状,深度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在满足人们身体素质和精神文明需求的同时促进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1.1、什么是广场舞。
广场舞是一种在广场开展以歌舞形式呈现的,具有开放性,自娱性、广泛性的群众性及大众化的节奏韵律感和艺术美感的舞蹈样式。是集健身与形体舞蹈为一体,配以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在一定面积、场地开展的自发性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作为手段,集体操、舞蹈、音乐、美学为一体的全民健身体育项目。
广场舞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它可以通过舞蹈动作来改善人的形态、改善三围比例、减肥、减脂、塑造形体的健美;同时广场舞是一项有氧运动,气体之间的相互交换可以提高人的机体水平,维持血氧的平衡,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并提高心肺机能。
广场舞具有“健心”作用,它可以在运动中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和灵动的舞蹈,清除疲劳、放松神经、感受到愉悦,轻松的情绪,从而达到缓解精神压力、娱乐身心的功能。由于它的自发性和自觉性,让人们能在无形中养成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并且广场舞内容丰富,囊括了多方面的精华动作让人们在锻炼中有良好的体态,无形中培养了人们的气质、胆量以及自信心。
广场舞具有审美价值,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赏者,在优美音乐和灵动的舞姿的熏陶下,能提高他们的审美层次,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无形之中广场舞就增加了人们对美的认识甚至是美育教育。
广场舞具有教育价值,由于广场舞的迅猛发展,有部分高校在体育院校中开设了广场舞技能学习的课程。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还在青年中起到了榜样力量,给广场舞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这对于学校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广场舞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由于广场舞的广泛性,许多传统艺术舞蹈被涵盖在内,广场舞利用音乐的不同以及彩绸,纸扇,伞等道具所编排的舞蹈,形成了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在表演中有独特的韵味和惊艳的效果,赢得了大众的喜爱,使更多人接触到很多的传统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传承作用。
近些年广场舞发展迅猛并得到大众广泛的欢迎及积极的响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经济的发展,让物质生活上得到满足的人们有了更多时间去休闲和建身。
(2)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会在传统节日或喜庆的日子,用有队形变换的歌舞来庆祝,而民族文化的求同性在广场舞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将体育健身和文艺娱乐进行完美结合。广场舞可以在娱乐的氛围中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4)广场舞本身的简易性、包容性、自发性、经济性使其很容易受大众接受和喜爱。
(5)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的要求,比如《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中提出的全民健身的重要性等。
近些年来广场舞随着经济的发展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无论是城市还是城镇乡村,广场舞随时可见。它形式多样、不受限制的特点吸引着无数人参与其中,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休闲健身运动。但在广场舞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制约因素。比如噪音问题,广场舞的活动场地大都是在公园、街道旁和社区空旷地等,伴随着动感的音乐的跃动给舞者带来身心的愉悦的同时却影响到了其他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场地问题,由于广场舞队伍的不断壮大,活动场地成为舞者活动的制约,所以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不顾规则,肆意占用一些公共甚至私人用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出行等问题;缺乏有制度的规范管理,管理主体不明确,无法对广场舞参与者进行约束管理,相关部门也无法进行管理;活动经费不足,许多广场舞参于者都是自掏腰包去购买相关音响设备以及活动所需要的道具服装,这就一定限度的局限参与者的数量;缺乏必要的组织指导,在一些小城市乃至乡镇农村有许多组织者即领队。他们大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习,只凭光盘视频学习舞蹈动作,不规范的学习、练习可能会让强身健体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就违背了舞者参与其中的初衷;文明意识不强,许多大爷大妈仗着自己年龄“优势”做出了许多非法占用场地的不文明行为,甚至出现围殴年轻人的情况。去年有关广场舞网上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广场舞大爷大妈和篮球小伙争场地”这件事情,双方争执不下,老人倚老卖老甚至对篮球小伙大打出手。最后篮球场地还是成为了广场舞大爷大妈的主场,而这次的篮球场事件并不是个例,只是广场舞中不文明现象的冰山一角。
虽然作为新兴的大众体育健身项目广场舞的问题较多,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少,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去管理,但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他对我国大众来说,满足了人们想要延年益寿的追求,还让他们在退休之后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更富有活力,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所以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上的所有问题都是广场舞发展的桎梏,如果不能妥善处理,那么对于广场舞的发展乃至全民健身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要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广场舞能够更加持续健康,积极,稳定的发展。
4.1、科学的规划用地。
政府及相关社区委员会对市内所有场地进行排整,最大化的科学地利用场地资源,在社区附近规定活动场地、活动范围,改善场地环境,合理配备相应设备,如照明工具,电源,电线,休息座椅等,尽可能地为参与者营造良好的活动场地,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舞者随意更换场地而带来的其他困扰。
4.2、建立规章制度有关部门配合管理。
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提出约束某些广场舞行为的条例。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广场舞运动中发生的矛盾,也可以更大限度的保障每个市民的合法权益。在规章中应规定好广场舞的活动场地,落实到范围,如确定舞蹈的伴奏音乐分贝,安装分贝检测装置设定自动报警功能、一个范围内最多容纳多少人等。在颁布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确定相关负责管理部门明确职责,保障市民合理维权途径。
4.3、建立宣传培训部门。
很多地方对于广场舞活动的组织宣传力度还有所欠缺。很多人对广场舞这项运动还不甚了解,并且大部分参与广场舞运动的都是女性,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在社区广场等场地进行定点定时宣传。对于中老年人的健康知识进行讲解,让人们注重身体的健康状况,让他们明白广场舞对人们的健康的益处。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广场舞运动的行列中,来改善男女比例。另外相关宣传部门也可以定时在广场舞活动地点发放一些关于提升大众文明意识的宣传册,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把因广场舞产生矛盾化解在基层,扼杀在萌芽阶段,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发展。
4.4、有组织的分类指导,针对性教学。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所以广场舞也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单一的舞蹈。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培养专业人员,以传统舞蹈为基石,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创作出引领时代发展的广场舞蹈。从目前广场舞的现状来看,受大家欢迎的舞蹈一般有健身操,社交舞和新编民族舞。相关专业人员可以针对性地对那些自发组织广场舞人员进行无偿定期培训。向他们讲授专业知识和动作技巧,最后发放教学光盘或者下载注册相关app,让更多舞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样也能成为许多参与者的主要动机,扩大广场舞的健身队伍。
4.5、建立自我管理中心。
为了促进广场舞健康发展,还可以成立广场舞管理中心,就三个舞种分别成立三个广场舞协会,建立相关规章管理制度,推选优秀个人作为代表进行管理与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加强自我管理,努力营造一种能带动广场舞运动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开展与广场舞相关的各类赛事和活动,调动人们的参与性,加强广场文化活动交流,并不断提高广场舞文化的层次水平,带动广场舞在新时代迈上新台阶,达到新高度。
4.6、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为了加强广场舞健身的包容性,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广场舞队伍中来,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支持,投入一些广场舞的活动经费发放一些相关物品。同时如文化部门等部门可以举办一些大型的广场舞比赛,不限制地域,这样不仅可以带城市动经济发展,促进各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还可以树立该城市健康文明发展的良好形象。只有政府与个人共同努力,才能打造专属本市的特色广场舞文化,共同促进和谐发展。
5、结语。
广场舞的开展有利于人们体质的增强、情绪的调节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对形体、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广场舞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聊天交朋友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其他运动能更好的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所以广场舞的发展一定要同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共同发展。同时广场舞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本着继承发扬,开拓创新的原则,让广场舞健身健康的发展,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广场舞运动的行列中来,推动新时代进程。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广场舞“热”带来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33)。
[2]王长龙.新常态下从广场舞扰民看我国社区公共道德的构建[j].福建体育科技,2017(05)。
[3]苏雪姣.影响高校健美操教学因素的研究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4)。
[4]罗帅呈,兰海涛,代海.全民健身运动实施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17(27)。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二
为了加深与政府方面有关文化领域的深度合作,结合公司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两个方面考虑,对以后的业务开展特考虑了以下的思路,以文化旅游举例说明:
起点以当地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为基础,从历史文化价值角度入手,整合当地政府、旅行社、相关媒体、其他社会资源形成一条产业链,以达到政府扩大影响力,旅行社提供客源、相关媒体报道、其他社会资源通过微电影、合作大电影、电视剧、摄影活动等等形式,促进当地的民俗、文化、经济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与旅行社的合作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吸引有实力的旅游集团加入进来,加快景点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与媒体的合作可以形成多元化的宣传角度,组织各类活动来推进,以达到扩大影响力的目的。
与各影视制作单位合作,以当地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合作制作一些影视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文化。
与一些户外运动或者是活动的爱好者协会合作,结合当地天然资源,组织各类户外活动,以期达到宣传当地、增加对当地的文化、民俗、人文的了解,间接地宣传当地的目的。
以上思路可以以单位内部的资源为优先,单位内部没有的可以通过合作招标、外包招标等形式,寻求各种资源合作来完成。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三
文章认为,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潜力,决定了其发展将在根本上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因此,应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作者:刘建其陈剑屏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商学院;厦门大学经济系;汕头大学社会科学部刊名:经济师英文刊名:chinaeconomist年,卷(期):“”(8)分类号:f061.3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于国际比较的需要,也用研究与开发的强度定义及划分高新技术产业,并于1994年选用r&d总费用(直接r&d费用加上间接r&d费用)占总产值比重、直接r&d经费占产值比重和直接r&d占增加值比重3个指标重新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4分类法:即将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等确定为高新技术产业。这一分法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美国商务部提出的判定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指标有两个:一是研发与开发强度,即研究与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二是研发人员(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占总员工数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
此外,加拿大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认定取决于由研发经费和劳动力技术素质反映的技术水平的高低。而法国则认为只有当一种新产品使用标准生产线生产,具有高素质的劳动队伍,拥有一定的市场且已形成新分支产业时,才能称其为高新技术产业。澳大利亚则将新工艺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制造作为判定的显著标志。
中国目前还没有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明确定义和界定标准,通常是按照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和复杂程度来作为衡量标准的。根据7月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五
贺州是一个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有着明显区位优势的城市。目前,大贺州交通枢纽已经基本构成,拥有了洛湛铁路、贵广高速铁路、永贺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广贺高速公路等重要通道。届时,经公路2个多小时、高速铁路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抵达广州,充分融入珠三角,贺州将一举成为桂、粤、湘三省(区)交汇的区域性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再加上农业资源、水电资源、旅游资源丰富,贺州无疑必将成为新兴的经济热点区域。因此,在此种大好形势下,发展魅力乡村旅游将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
一、发展魅力乡村旅游的主要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贺州市号称“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近来又定位为“森林之城、田园都市”。顾名思义,山水、田园无疑是贺州的一个亮点。因此,旅游、绿色蔬菜业、水果业、林业、纸业等与农业有关产业的发展必将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亮点,一个重中之重的议题。
2、人文历史文化的优势。贺州具有典型的岭南文化,又以其博大的胸襟融合各种各样的文化在其中。
在贺州,仅语言的多样性就足以令外人惊奇,客家话、钟山土话、桂柳话、广东话、普通话、瑶话等语言夹杂在这里互相交汇。很多外地人一到贺州即可找到熟悉的语言气息,讲任何语言,都不觉得有隔阂。同时,历史文化气息在乡村里广泛存在。不少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依然保存着一丝丝的历史痕迹。
贺州市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因与广东接壤,饮食习惯也与之相仿。在饮食方面,仅瑶族的油茶、钟山的大肚粑及几种其他类别的糍粑就会让人念念不忘。饮食市场以粤菜为主,川菜、湘菜、鲁菜等中国国内名菜也都有。贺州云集了各地小吃,各种菜肴和地方风味小吃琳琅满目,样多味美。如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和白粥拌小菜等。著名美食有信都三黄鸡、黄田扣肉、姑婆山米酒等。
3、交通枢纽优势。贺州市的交通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后,发达的交通在带给贺州人便利的同时,也给外地人进入贺州提供了便利。因此,“走出去,引进来”就是一个战略性策略。“走出去”,就是依托地理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大量输出农业产品,首先全面占领珠江三角洲的农贸市场,然后发展到港澳台等地,再到东南亚;“引进来”,就是用贺州的旅游优势吸引港澳台、广东以及全国旅游爱好者进入贺州,让他们充分体味贺州与众不同的文化、风俗、历史、风景。
二、发展魅力乡村旅游的劣势分析。
一、价格不稳定、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抗风险能力低等。例如,英家大头菜是贺州的一个农业品牌,但是本地没有大头菜加工基地,主要靠卖到广东加工,由于价格、市场等不稳定因素,发展极其缓慢,很难形成产业化模式。
2、旅游规模较小。贺州是优秀旅游城市,要依靠旅游打造新形象,但旅游产业仍存在很大不足。旅游产业化不够完善,规模不够大,乡村旅游、农家乐项目相对较少。贺州本地一些乡村的旅游、农业资源比较丰富,但缺乏外人的发掘和农村本地人的宣传,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农村旅游发展模式没有被利用。
三、发展魅力乡村旅游的重大意义。
基于以上形势分析,贺州的发展需要抓住历史机遇,根据“森林之城、田园都市”这一新形势下的城市定位,尽快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独特规划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单靠简单加工业,我们是不够和广东及周边地区竞争的,而农业、农村才是新形势下贺州必须重新着重审视、找到发展突破口的亮点。因此发展魅力乡村旅游,这是一个具有发展战略性的重大举措。
一是能宣传贺州的新定位,有利于政府掌握更多关于本市乡村的农业、农村发展状况,对深化贺州市“森林之城、田园都市”形象起到实质性作用。
二是能掌握贺州乡村的真实发展状况;发掘文化、探索乡村风俗。采集贺州市内有一定历史文化、风俗、风景优美、有较突出特色的村庄,并对此类村庄进行全方面了解及进行针对性的资料整理,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和发展潜力,为贺州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农家乐行业发展提供基本参考资料,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六
会展业可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它以1:9的产业带动率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纵观世界会展业:作为发源地的欧洲会展业整体实力较强,规模最大,其中德国更是被誉为世界会展业强国。会展业的直接消费总额为828。2亿美元,并且提供了157万个同等专职工作(fte)。然而,它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更大、更深远。会展业的连带影响是刺激了附属商品及服务的需求,创造了总值2464亿美元的收入,并且提供了300万个同等专职工作。
由于德国会展业发展较早,发展速度较快,在世界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会展体制发展至今渐渐趋向成熟,其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的重视与政策扶持。
德国的政治制度是议会共和制度,它对会展业的管理模式是政府主导型。
德国联邦经济科技部每年都对出国展览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而且会通过特定的组织或机构,组织德国企业赴国外参加展览会。当地的会展公司往往拥有自己的大型会展场馆,公司与会展场馆是一体的,展览公司都是由政府控股,实行企业化管理。德国拥有自己的行业协会,并且对会展业的管理起巨大作用。在德国,展览业的最高协会是德国贸易会展和会展业联盟auma。德国法律规定,德国的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只是展览业的治理者和协作者,不直接参与展览举办。但是,德国的展览场馆由政府投资兴建,政府是展览场馆的经营者,政府还将展览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在德国,每个展览都是由展览组织者与参展商、参观者以及行业协会密切协商后制定出来的。展览公司与行业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由客户提供信息,共同探究相关展览的市场定位,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办展。
德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却是世界第一会展强国,全球2/3的知名展览会都在这里举行。德国之所以成为全球会展中心,是因为它实行规模化产业化运作。在德国,会展业被视为“城市的蛋糕”,是一个渗透着深厚文化气息的现代经济产业。规模化、产业化运作是德国会展业的主要特点。在世界上营业额最大的10家会展公司中,德国就有6家。目前,德国共拥有室内展出面积240万平方米,约占世界展览总面积的20%,全球5大展览中心中有4家在德国。全世界重要的150个专业展览会中,有120多个是德国举办的,称其为世界展览王国名副其实。
德国的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等都是国际著名的展览城市,它们都把展览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动员各个部门来推进这一事业,不仅兴建了展馆,还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吸引参展商和观众。政府以入股方式组建集体公司进行商业化运作。而且会明确资助项目、制定官方参展计划,支持企业海外参展德国经济与劳动部与组展公司合作涉外赴展业务,政府还拨出3600万欧元专门支持国内企业赴海外参展。
三、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与运作体制。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位居欧洲首位。在这种环境下会展业也同样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大型的国际的展览会通常与政府执行的财政激励方案相似。政府和民间企业参与大型展览会的直接支出对国民经济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制度已经发展为社会市场经济。在这种经济制度下,国家在市场经济中主要负有调节任务,规定市场活动的框架条件。在这个框架内,经济活动主要由市场决定。德国会展业在产业化的同时也同时实现了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与运营模式,实现了会展业的`优胜劣汰。
德国会展产业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专业化,以及相伴随的多样性。德国最重要的会展城市主要有: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科隆、莱比锡、柏林、杜塞尔多夫等。在这些大中型城市中通常都为会展产业开辟出一个特定的地区,构建专门的展厅。会展的主要形式已经不是综合性的博览,而是带有浓厚的专业性质。具有浓厚专业色彩同时,规模庞大的博览会涉及到各种产业,充分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应,在实现专业化产业化的同时实现了行业的市场化运营机制。而在各个大型的会展场所与会展公司中也逐步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市场化的运营管理模式。
四、网络化的推动效应。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也同样影响着德国的会展产业。博览会必须更多地同其它媒体进行较量,特别是因特网。德国博览会经济协会现在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网络体系,在它的网址中,可查到关于德国和国外博览会的所有重要数据,现在的因特网已成为德国会展产业发展的有益补充。
德国会展组织者在过去几年中大大扩充了他们在国际网络中的空间,通过利用因特网收集有关博览会的信息,他们建立了大量的客户业务关系。自以来,德国博览会就已经开始通过数据高速公路销售入场券、目录和产品信息数据。同时他们也在努力,希望通过提供行业信息、市场推销服务、论坛和与展览业务有关的平台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比如德国博览会汉诺威股份公司,即汉诺威计算器及电子通讯博览会和汉诺威博览会的组织者,他们就有自己的全球网上业务信息系统,拥有2万个数据组和4万项产品登记的信息数据库。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德国会展产业的成熟与发展。
五、结束语。
德国的会展业仍在蓬勃发展着,德国各大会展城市每年都迎接着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展览,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仍每年都会汇聚在欧洲这个会展业大国中。德国的会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足以给我们借鉴,由于我国会展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政府的重视与扶持近几年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我们可以借鉴德国会展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当地的实际情况,使我们的会展业朝着好的方向稳步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底洛特和特切公司为会议联络协调会(clc)所做的调研。
[2]克劳德塞尔旺,(日)竹田一平著,魏家雨等译。国际级博览会影响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miltont。astroff,jamesr。abbey。会展管理与服务。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七
文章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会展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大连发展会展业的对策.
作者:方玉梅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3刊名:经济师英文刊名:chinaeconomist年,卷(期):“”(8)分类号:f293.1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会展业大连对策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八
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自身市场巨大,而且对城市的发展也有着非常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借助发展会展业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各界对于现代化城市规划发展的共识。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城市,会展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今年g20杭州峰会的即将召开,对于杭州会展业的发展更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然而,杭州会展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供给却存在着极度的不平衡,一方面会展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极度旺盛,另一方面人才市场上又极度缺乏能真正适应会展企业自身特点的专业人才。此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杭州会展企业做大做强。
一、杭州会展企业人才培养及评估问题及分析。
1.杭州会展企业人才培养及评估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部分杭州会展企业管理层访谈、员工问卷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缺乏专人负责的培训职能部门。杭州会展企业除极少数上市公司以外,基本不设立专职培训部门,一般由人力资源部兼任培训工作。
1.2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杭州多数会展企业不知道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人才仅仅局限于以师徒制、参加协会和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课程为主,缺少针对个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划。
1.3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杭州多数会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鉴定和评估很少依据诸如评估指标等客观数据的支撑,而主要来自公司高层主观判断。极少通过客观评估的方式,以客观数据来支撑人才评估。
2.杭州会展企业人才培养及评估方面存在问题分析。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企业规模偏小,组织架构不完善。杭州会展企业大多规模偏小,业务单一,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承接政府、行业、企业为主导的会议、展览、节庆和活动等。组织架构多采用项目型组织架构,企业高层大多关注业务工作及政府关系的维持,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不甚重视。从而使得企业缺乏完善组织架构的动力,特别是针对人才培养的组织部门。
2.2自身人才培养主观意愿低,资源投入不足。会展行业在国内属于朝阳产业,大多数会展企业还不成熟,中间管理层严重缺乏,跳槽、同行挖人现象突出。此现象在杭州特别突出,导致企业不愿意花大力气培养自身人才,资源投入占比较低。
2.3决策层对于人才评估体系不了解。杭州会展企业决策层多以业务部门出身,对于业务管理具有较高的能力。而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人才评估的体系建设则不甚了解。而企业本身因规模较小,很难引进高级别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致使企业人才评估大多以中高层主观判断为主,员工缺少科学公正客观的职业晋升通道,进而难以培养员工的企业认同度。综上所述,杭州会展企业想要借力杭州会展业发展的契机,在全球化竞争市场环境下脱颖而出,首先需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科学公正客观的`自身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而自身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更须以人才培养评估机制为基础。
二、杭州会展企业人才培养评估机制建构。
人才培养评估机制建构,横向应从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公布五个方面来构建。纵向应采用分阶段:调研摸索阶段、部门试点运行阶段、全公司推广运行阶段三步走的形式来构建。
1.人才培养评估机制横向建构。
1.1评估目的。通过评估,了解会展企业自身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企业需求的状况以及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执行状况;二是从状况的分析中了解企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总结和改善。
1.2评估主体。会展企业的人才培养评估主要应该由人力资源部、用人部门、被评对象三方认定。由这三方面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比单方面评价更为科学、公平和客观。
1.3评估内容。会展企业人才评估内容只有涉及被评对象的内外两个方面,才可能评到位。同时,人力资源部、用人部门、被评对象三个评估主体都需具有相对独立性,所评估内容也应该有所侧重。有了他们的共同参与,评估就能防止单一性,体现多侧面,展示周全性。人力资源部所评内容应该以被评对象整体素质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达成情况为主,适当兼顾其他;用人部门所评内容应该以工作能力,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为主,适当兼顾其他;被评对象所评内容应该以自身评价为主,适当兼顾其他。这样的评估内容安排是由不同评估主体自身特点决定的,也是企业评估内容的周全性特点要求的。
1.4评估方法。包括评估流程、评估指标、评估等级等事项。应由会展企业决策层分管领导组织、协调和把握,三个主体只能配合进行。避免由三个主体各自进行,导致因评估流程、评估指标、评估等级不同而结果迥异,效果不佳。另外,评估方法也因用人部门不同而有所侧重。就以评估指标为例,对于行政职能部门人员,就应明确要求遵守例如上下班规章制度,但对于非行政职能部门人员如业务部门人员评估指标可能就有不同。
1.5评估结果公布。会展企业的人才评估结果必须向全公司公布,只有这样,评估才有实际的效果和意义。评估结果公布一般采取人力资源部在企业决策层分管领导牵头下,在公司诸如oa平台等地方,以公开的方式进行。公布的内容既包括值得肯定的成绩,又包括需要整改的不足。立足于这样客观、公正的人才培养评估结果公布,才具有科学性,也带动人才对于企业的忠诚度的提升。
2.人才培养评估机制纵向建构。
2.1调研论证阶段。通过调研,以发现问题,纠正不足,推进发展为目的,了解企业人员能力是否符合公司当前的需求状况;企业人员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比例状况。组织人力资源部、用人部门、试点部门被评对象三个评估主体到位。确定评估活动组织主体由企业决策层分管领导担任,人力资源部执行。围绕试点部门被评对象整体素质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达成情况状况;工作能力,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自身评价三大评估内容,设置评估流程、评估指标、评估等级。了解三个评估主体对会展企业人才评估建构的意见与建议。人力资源部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提出整改的方案,负责任地给予纠正,以此推进会展企业人才培养评估机制的逐渐完善。
2.2部门试点运行阶段。评估目的、主体、内容三者不变,对评估活动组织主体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进行适当调整。评估方法针对评估流程、评估指标所包含的相关内容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应对样本的选择、问卷调查的比例、调查内容的语言导向等进行调整。同时注意人才评估机制相对的稳定性以及适度的变动性。
2.3全公司推广运行阶段。在吸纳前期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评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公司行政命令正式下文的手段,制定并出台相关的企业人才培养政策及规定,并正式在全公司推广运行。其中,应特别重视的应积极借鉴其他成熟行业好的做法,逐步形成企业自身文化、人才培养评估体系的一部分。
三、结语。
随着后g20时代即将到来,杭州会展业将迎来更为蓬勃发展的明天,全球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将成为下一轮会展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会展企业应尽快完成从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外部引才向自身培养和外部引才相结合转变,建构会展企业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评估机制将成为会展企业转型升级所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参考文献:
[1]谢建云。bg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测评体系构建[d].南昌:南昌大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60.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九
1.会展业的特征。
会展是会议、展览、节事活动、体育竞技活动的简称。会展业是指现代城市以必要的会展企业和会展场馆为核心,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为支撑点,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或展览活动,吸引大批与会人员、参展商、贸易商及一般公众前来进行经贸洽谈、文化交流或旅游观光,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综合性产业。
(1)会展业可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会展业被认为是高收入、高盈利的产业。正如一位美国市长所说:“如果在一座城市举办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该城市的上空撒美元。”由此可见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的举办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
(2)会展业产业联动性大,可以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会展业是无烟产业,会展业的发展对交通业、通讯业、酒店业、旅游业、餐饮业、广告业、零售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通过会展的举办能改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并增加了城市的就业机会(3)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二、中国发展会展业的现状分析。
正是由于会展业的收益性高、产业联动作用大,会展业的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于是各国都很注重会展业的发展。目前欧美国家、亚洲的新加坡、中国香港,会展业已发展为一个成熟的产业。我国的发展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已培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较大影响力的会展知名品牌,诸如广交会、高交会、上交会等综合展。但由于政府管理体制不顺、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我国会展业发展表现出粗放型的特征,具体存在展览馆建设过热、资源浪费严重、恶性竞争和重复办展等现象。从区域角度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又呈现严重的不平衡状况,主要集中在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三、建立会展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
会展业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产业,它收益性高,产业联动作用大,对地区经济的驱动力尤为强大,因此我国各大城市都在大力发展会展业,使其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引擎。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产业竞争力主要有四个主要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或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特征和两个影响因素——即政府和机会共同决定的。这六大因素就构成了决定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钻石体系。“钻石模型”被用来评价一个会展城市的竞争力比较科学的,因而依据其建立的会展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是十分有效的。
由于个体对测评指标评价的主观性,使之带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而对城市竞争力纯粹的.定量分析是不可行的。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对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模糊综合评价法是针对指标值不能精确确定的问题,通过确定测评因素集、评语集,用层次分析法或专家调查法确定测评项目权重,采用问卷调查法确定因素测评矩阵进行综合测评的一种方法。因此对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可以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
四、结合指标体系分析贵阳作为会展城市的优势与劣势。
考虑到各个城市的区位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不尽相同,发展会展业的起点与条件也就不相同,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会展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从而得出一个会展城市的竞争力的大小其实意义并不大。重要的是,通过对照会展城市竞争力指标来分析和发现各个城市发展会展业优势与劣势,然后充分利用和扩大优势使之成为驱动会展业发展主要动力;同时也要加快步伐和力度改善劣势,避免其成为城市会展业发展的阻力。
1.贵阳发展会展业的主要优势。
(1)自然环境。
“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品牌效应催生“清凉经济”,由于贵阳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湿度适中、夜雨较多、清新的空气、合适的纬度、适中的海拔、较高的森林覆盖率、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为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在盛夏贵阳是举办会展和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2)人文环境。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有闻名中外的黄果树大瀑布、有红军长征遵义会议遗址和四度赤水的赤水风景名胜区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仅贵阳就有国家4a级红枫湖风景名胜区、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花溪风景名胜区等多处自然景观和息烽集中营、甲秀楼、文昌阁等人文景观。而这些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大大增加了贵阳作为会展城市的吸引力。
(4)会展场所及配套设施。
随着贵州人民大会堂的建成及金阳新区贵阳国际会展中心的开工建设,以及已经建成和准备建设的五星级酒店的开工,贵阳市发展会展业所需的展馆、酒店及其配套设施将逐步得到完善,为贵阳市承揽各类大型展会提供了硬件设施。
2.贵阳发展会展业的主要劣势。
(1)综合经济水平贵州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其省会城市贵阳的经济发展水平比国内其它省会城市也要低。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贵阳的人均gdp为14934元,在全国所有地级城市中排95名。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无疑是阻碍贵阳发展会展业的主要因素。
(2)区位环境贵州省位于中国版图的西南地区,与四川、湖南、广西、昆明接壤。贵州的区位环境劣势可以用“三不沿”来形容,即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且贵州交通比较闭塞,且山地特别多,没有平原支撑。贵州的区位环境劣势使得贵阳对会议、展览的吸引力大打折扣,难以争取举办大型会展的机会。
(3)城市基础设施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城市,其城市基础设施在贵州省是最完善的,但落后于全国大多数其他省会城市。20,贵阳市的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只有6.37平方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列倒数第五;出租车数为2881俩,列倒数第一;公交客运总量为50543万人次,排名居后。同时,贵阳的城市现代建设也比大多数省会城市要落后。落后的城市基础设施及现代化建设也降低了贵阳对会展的吸引力。
(4)人力与科技资源由于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贵州的知名品牌企业、上市公司、外贸公司等比较少,因此难以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人才。
(5)会展企业的规模与战略经过多年发展,尽管贵阳市成立了贵阳奥特展览公司、明星会展公司、贵州华傲会展策划有限公司、贵州华美格会展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会展企业。但无论在会展企业数量和企业规模上与北京、上海、广州地区的都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并且这些展览公司没有自己的品牌战略,只是在一个展览层面上重复办展、恶性竞争,制约了的贵州会展业的快速发展。
五、对贵阳市发展会展业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通过对照会展城市竞争力指标分析,我们已经了解了贵阳市发展会展业的的优势与劣势,那么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其基本思路就是充分利用和扩大优势,使其成为驱动会展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加快步伐和力度改善劣势,避免其成为城市会展业发展的阻力。
(1)加大贵阳——“避暑之都”旅游胜地的宣传力度贵阳有着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其知名度并不高,所以要加大贵阳作为避暑之都旅游胜地的对外宣传力度。以来,贵阳市通过举办“多彩贵州”、“避暑季”系列旅游活动的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特别是今年的盛夏避暑游市场出现井喷现象,“6月以来,进入贵州省的团队已达30万人次,同比增长80%,让贵阳的旅行社赚了个盆满钵满。”
(2)举办人文特色会展贵州是个多少数民族的省份,各少数民族又有着自己特色的民俗风情和节日,而这些民俗文化对于外界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如果将其融入到会展中,重点推出独具贵州特色人文会展品牌,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贵阳作为会展城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3)贵州会展业走品牌化之路贵州茅台酒驰名中外,有“国酒”之称。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的贵州省酿酒业,已经成为贵州的主导产业之一。作为国酒产地、名酒之乡,贵州有举办国际名酒展览得天独厚的优势,贵州应该努力打造使其成为贵州会展的一面鲜明旗帜。其次,贵州省中草药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并且是全国的药业大省之一,也多次举办过药博会,应力争打造成为中国中草药展览的知名会展品牌。
(4)培养和引进会展人才人才培养关系到会展经济发展的实力和后劲。目前贵阳会展专业人才紧缺,尤其是复合型会展人才严重缺乏,应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储备高端人才并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推动贵阳会展经济的发展。
(5)加强政府管理和推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德国有展览王国的美称,其国内展览市场已相当成熟与繁荣。当然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格的行业管理制度,这非常值得借鉴。首先,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展览业实行严格的管理,努力营造一个有序、健康的展览业市场,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多头管理、低水平重复办展现象的产生。如4月,大连市政府就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专门的展览业管理所,统一对大连市展览业严格管理,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其次,具体的展览策划和服务事项应由展览公司自己运作,逐步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在这个阶段,政府的职责是负责监管,尽量避免直接干预。
政府的严格管理可以创造一个有序的会展业市场,市场化的运作可以提高会展业运作效率,只有将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和快速的促进会展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迈克尔·波特李明轩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10.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
沈丹阳主编:中国会展经济前沿理论与政策思考.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十
(一)我国会展业发展过程中缺乏统筹规划,而且并没有行业约束机制。对于什么样的单位可以办展,参展商必须符合什么样的要求才能入场都没有具体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是只要交了钱就可以参加,结果出现了很多问题,各式各样的人随意出入,鱼龙混杂,秩序混乱无章,严重地影响到了展会的质量。在有多年会展业历史的发达国家中,想要举办展览是必须要经过政府部门的行政许可,才可以开展,这也是大多发达国家会展业市场化的重要前提。
(二)会展业机制还尚未规范化,对于开展会展活动的地点、频率都没有明确的约束内容,包括在同一城市内同一类型的会展可不可以办很多次,或者是在同一个开展会展活动的场馆可不可以连续举办同类会展活动,这些问题都没有规范化的机制来进行约束,因此对一些展会的信誉有了严重的损害。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就很少出现,因为他们的展馆是会遵循商业信誉及行规行约的,例如,不能把展馆租给两个时间相距很近的同类商品举办展会,但是这一点我们既没有行规行约来约束,自身又缺乏自律机制,导致诸多问题频繁发生。
(三)会展规模较小,我国目前的会展业还没有专业化。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性的展览大国,主要原因就是世界各地的展商都会选择把大规模的展览在德国举办。德国的展会规模通常都是在几万平方米以上,而我国一般以中小型的展会规模为主。即使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拥有自己的展馆,但是往往都是展馆面积小且设施也很落后,服务水平低,所以完全没有市场竞争力,以现在的状况看来根本没有能力接办国际性的名展。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展馆都只能举办一些低档次商品的展览,没有统一的布局,只是为了从中获得利益,没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导致了同类型低档次的展会活动举办的过多过滥,降低了对展商及参展观众的吸引力,同时也降低了展会质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声誉和企业经济效益。
(一)要想让我们的展会能够吸引更多参展商的眼球、让展会与众不同,首先就要对其进行宣传。以往展会的宣传方式十分的单一,就是通过寄发邀请函,或者是在一些报刊上刊登广告,以此来吸引商家及观众的注意。随着会展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使得越来越多的参展商及展会组织者对于宣传策略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达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因此配合了各种宣传手段,比如在报纸以及杂志版面上投放一定数量的广告,还制作了电视广告短片在不断播放,并且大量的往外寄发邀请函等。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业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实质管理的规范是会展能够健康有序发展重要前提,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发达国家会展活动发展的.经验中可以看出。我们当务之急是需要尽快地去制定并完善会展业这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中可以明确的得到规定主办单位需要拥有什么样的资质条件,会展市场又是什么样的准人才能入场入,使会展经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发挥展览业协会作用,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展览业重要的经验总结和成功的管理模式。我们要借鉴国外经验尽快成立全国会展业管理协会,加强对会展业的统一管理。
(三)建立并完善展馆及配套设施等硬件设施,良好的展馆及配套设施是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展馆的规模小、配套设施的落后是制约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各类商品日益增长的对于大规模展馆的需求相互矛盾。因此,首先我们就要根据实际的具体需要抓紧建设出几个大型甚至巨型的展馆。另外,展馆对于区位条件的要求十分高,不同区位的场馆从中带来的效益也不同。总之,针对目前我国会展业存在的这些问题,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和改善。因为会展经济的发展程度将会直接的影响到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远大目标的实现。当前情况下,我们应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大力的发展会展业,使会展经济最大化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相信我国的会展业一定会从挑战中赢得机遇,从应变中实现跨越,对我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不朽的贡献。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十一
摘要: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广场群众舞蹈,而且发展了广场群众舞蹈。舞蹈是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宣泄压力的一种很好的途径,而且能够益心健体,受到不少中老年人的喜爱。广场群众舞蹈作为一种大众参与、娱乐身心、发展友谊、维护健康的活动,能让人们的精神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得到放松,在放松的同时获得乐趣,并由城市带动逐渐向农村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文化大院、广场都是广场舞发展并迅速壮大的土壤。
一、广场群众舞概述。
广场群众舞蹈是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特殊的表演形式、热情欢快的表演内容、以集体舞为主体来表演的舞蹈形式。它泛指那些非专业人员参与的非舞台表演艺术的舞蹈。其表演是具有浓厚的普遍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其舞蹈基本上是人人都可以跳的是一种极其普遍的舞蹈。
二、民族民间舞元素在广场群众舞的应用。
(一)秧歌元素。
秧歌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民族舞蹈精华和宝贵艺术遗产,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我们北方广场舞蹈创作的取之不尽的源泉。秧歌舞,又称扭秧歌,它有着简洁欢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情趣昂然的姿态和红火热闹的场面,主要以东北秧歌较为广泛流行。秧歌舞具有: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等特点。
(二)草原歌舞元素。
广场群众舞中草原歌舞元素一般都应用于具有藏族特色的流行音乐,如“天路”、“草原上的格桑花”,还有凤凰传奇演唱的系列歌曲等等,这些音乐仿佛把人们带到了素以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欣赏那高耸入云、晶莹圣洁的雪峰和层峦起伏、雄壮肃穆的'崇山峻岭,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使群众舞更富有大众性,更容易推广,使其在全民健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简单而又具有藏族舞蹈特色的广场群众舞蹈,适合广大群众学习和表演,同时也能使广大群众更深的了解藏族文化,使民族性的文化得到更广的发展。
(三)蒙古舞蹈元素。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快吸慢呼是蒙族舞蹈的呼吸特点,蒙族舞对步伐及肩部、手部、臂部的训练,必须用呼吸。以呼吸带动踏步、拖步的起伏,控制关节的平衡性使气力相互协调,还需要呼吸来衔接前后动作,表达感情。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多以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
三、民族民间舞元素在广场群众舞中的作用。
(一)使广场群众舞内容丰富多彩。
各种不同风格的民族舞元素的从新融入,给广场群众舞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广场群众舞蹈将传统的民族舞蹈动作元素加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它保留各种舞种的风格特点,由开始的徒手扭秧歌发展到利用扇子、长绸、灯笼、花束、手鼓、花棍、花灯、花伞等各种道具进行表演,增添了动态之美,增大了表现力,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细观我国第二届中老年广场舞蹈大赛,形式的范畴已从传统的秧歌发展为中华民族民间舞、健身舞、集体交谊舞、服饰风采、秧歌五项。
不难看出,这样一来,既使民族性的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使广场舞蹈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广场舞以崭新的姿态和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领域中异军突起,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民族民间舞元素在广场群众舞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各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历史进程、自然条件造成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点。如,朝鲜族舞蹈庄雅秀美,维吾尔族舞蹈诙谐风趣,藏族舞蹈高亢豪放,傣族舞蹈优美典雅,蒙古族舞蹈剽悍奔放,汉族舞蹈热烈欢快。这些舞蹈以自娱性与表演性相结合,充分展示在农村广场群众舞蹈文化活动中。茶余饭后和劳动之余,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欢娱,常常形成舞者越舞越热烈火红、观者越看越激动的局面。长此以往,广场群众舞蹈文化活动得以不断发展和提高。
(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
传统是一种融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博大恢宏的民族精神。它能引发民族的共鸣。民间舞蹈是最传统的舞蹈,经过无数舞蹈研究者的努力,形成了完整而又系统体系。中华民族民间舞的这种继承与创新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奠基工程之一,它同样能够维系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它同样将对建设巩固先民的精神支柱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应当充分估计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语。
在广场群众无风靡中华城市大地的同时,也在席卷着农村。广场群众舞蹈在不断地吸收各种舞蹈元素,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广场群众舞蹈的源泉。虽然现在人们的舞蹈素质还比较弱,但人们的舞蹈意识已经很强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民族民间舞蹈会在广场群众舞中的到广泛应用。民族舞蹈的精华久会完全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我们中华文化又会以这种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参考文献:
[1]周大明.由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引发的思考[j].大舞台,(01).
[2]张志萍.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01).
[3]许恩.在传统与现代中徜徉[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04).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十二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xx年我市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各项主要数据稳步增长。年全年共接待游客687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53万人次,同比增长15.1%;接待国内游客6817万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总收入3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其中,旅游创汇15526万美元,同比增长15.02%。国内旅游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15.09%。
一、节会活动在招揽游客、促进旅游业繁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春有牡丹文化节,秋有河文化旅游节,春秋两季这两次节会活动为带来了大量客源,活跃了旅游市场,“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节会活动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大盛事。年牡丹文化节,历时四十天,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6.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1%和8.33%。河文化旅游节历时30天,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旅游者947.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7.65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0.1%和10.25%。两次节会共计70天时间,共接待游客2647.55万人次,占全年旅游总人次的38.5%,旅游收入134.38亿元,占全年旅游总收入的38.6%。
二、入境游继续稳步发展,港澳台游客数量大幅增多。
年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53万人次,同比增长15.74%,其中接待外国人40万人次,同比增长7.44%,港澳台游客13万人次,同比增长51.9%。港澳台游客中以台湾游客数量最多,占港澳台游客的59.4%,其中香港澳门游客数量虽然不多,但却呈大幅增加态势,年来自香港、澳门的游客数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0.39%、119.27%。说明旅游在香港澳门一带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大。
来旅游的外国游客中以来自亚洲国家地区的游客数量最多,年全市接待来自亚洲国家地区的外国游客18.63万人次,同比增长36.78%,其次是来自欧洲的游客,共13.31万人次,来自欧洲的游客数量在外国游客中所占的比重为33.3%,仅次于亚洲,但游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减少了25%,接下来的排名是美洲和大洋洲,游客数量分别是2.87万人次、1.15万人次,来自非洲的游客数量排名最后,但与去年同期比却增长了3.6倍。
三、境外游客在停留时间减少。
年境外游客在人均停留时间是1.46天,比上年减少0.11天。其中外国人在人均停留1.41天,比上年减少0.02天,港澳台游客人均在停留1.61天,比上年减少0.57天,港澳台游客中台湾游客在停留时间减少最多,人均停留天数是1.68天,比上年减少0.78天,台湾游客在港澳台游客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停留时间减少影响了港澳台游客整体在停留时间。港澳游客在停留时间变化不大,均比上年略有增长。香港游客人均在停留1.52天,比上年增加0.03天,澳门游客人均在停留1.53天,比上年增加0.32天。
1.资源整合问题仍应引起重视。游客在停留时间短仍然是影响旅游经济效益的原因,游在,住在郑州的问题,让优质的旅游资源,不能享受全部的旅游成果,在“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元素中把一半以上的利益割给了别人。
2.自驾车增多,交通拥堵问题亟待解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出游次数增多,同时由于私家车大量增加,自驾游也成为一种旅游时尚,但交通拥堵、道路不畅让很多人“欲游而止,望游兴叹”,影响了游客来旅游的积极性,制约了客源市场。要确保游客畅游,一方面要加强交通管理,同时道路规划也要更加合理。
3.“龙门石窟”这个全市唯一的5a景区的发掘利用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切入点。“龙门山色”历来就居于八大景之首,景区虽然不大,但景点的大气、典雅是境内任何一个景区都无法比拟的。不然武则天也不会在那里开凿石窟群,把自己的形象立在那里。龙门山色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有步移景挪的效果,水光山色,堪称胜景。所以对外宣传应该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色相提并论,不能突出了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忽视了自然景色。自然风景有时也需要提醒,如果不提醒,很多人会“身在福中不知福”而忽视了良辰美景,自然风景也有密码,在很多人未解其中玄妙的时候给以提醒,则能帮人理解景区,使其得到自然的陶冶,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加深对景区的印象。
4.对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效应应给以更高的重视。市每年在旅游宣传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目的是为了带来经济效益,通过宣传把游客请来了,如果景点没有吸引力、城市没有吸引力,游客只是简单浏览一番,然后就做了匆匆过客,那样给城市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有限的,有时候与我们前期做出的努力相比甚至是产出没有投入大,这样就做了赔本生意,难以产生经济效益。要增加城市的吸引力,不仅要从城市硬件设施上做好工作,同时也要从深层次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找出自身与众不同的地方,不仅要请得来游客,还要留得住游客。从这一点来说,开发建设以龙门风景区为中心的隋唐文化中心很有必要。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十三
摘要:
马克思关于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自由发展理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新时期仍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现阶段要力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做到:大力发展生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教育改革,强化素质教育。
(一)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以人的生存问题即物质生活需要问题的解决为前提。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过程的辩证认识,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们的劳动虽然本质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劳动,但由于资本家不断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力,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更多,从客观上讲这样的生产方式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各种要素的创造。马克思指出,在过去生产能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人们用几乎全部的可供支配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人们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在通过物质生产活动解决了必备的物质生存条件下,同时拥有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有全面自由发展的可能。
马克思认为人们受职业和分工的限制不能自由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论述了认定自由发展的问题。一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任何人都有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生产统一由社会调节,因此,每个人可以随自己的心愿今天做这件事,明天做那件事,不会受到范围的限制。二是,马克思对艺术家在未来社会发展状况的论述,本质上是对未来社会中不受分工职业限制的个人自由发展状况的明确阐述。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社会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一个高度自由的社会,无阻碍的自由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然而,马克思所指出的共产主义的“全面自由发展”不等于个人的“绝对自由”,而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人“片面不自由发展”而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发展的。而抽象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乌托邦式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在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所允许的范围内去发展自己,是获得特定时代所允许的自由,任何人都不能超越历史和现实条件,游离于社会及群体之外而随心所欲。
(三)马克思通过对“自由时间”概念的科学分析,对“人的自由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马克思认为,人类自由发展的时间,实际上是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即自由时间。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了个体充分发展的时间,这里所说的时间是在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减少而形成的。而必要劳动时间则是资本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辩证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得出的结论是:资本家强迫工人进行剩余劳动,尽可能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尽可能增加,当整个社会的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时,就挤出了为全体社会成员本身的发展的时间。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人的活动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及其政治结构、经济和文化形式中。人是社会的人,在与人们的交往中,才能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实现个人与社会、自然发展的统一。二者互为前提,社会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个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关系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以人为本,关注人类本身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呼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尺,推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也是时代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的辩证认识,认为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想人类充分发展自身的才能只是一句空话。
现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总体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这为人们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生产关系也不够完善,人民群众自身的发展仍旧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现如今,我国仍有许多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处在低于温饱的水平。这就要求党和国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人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才能真正地实现。也就是说,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只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1、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人的生存发展自始至终离不开大自然,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从中获取了巨大利益,与此同时,人类也受到了自然界无情的报复,通过对自然过渡的攫取,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如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生态失衡等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不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社会也就无法构建,人的全面发展也将成为一纸空谈。
2、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认为人具有社会属性,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不仅存在于大自然中,从社会属性上将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人的发展要以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为前提。从这个角度上讲,要更好的实现和保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着力构建一个公正、公平、合理、文明的政治与经济秩序。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这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有力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主和法制制度日益健全,人的全面发展拥有了广阔的空间。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依旧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存在。严重妨碍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在当下,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为精神内涵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
3、再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我党历来注重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重视公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中国的传统的优秀文化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为人民群众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营造出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然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的负面影响,我国社会中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淡漠,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现象愈加凸显,因此,构建以“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为精神内涵的和谐人际关系,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十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全面深化改革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蕴含崇高使命意识,彰显真挚为民情怀,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为引领时代发展吹响了进军号角,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改革开放的内在规律、正确方向和重点任务,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定信心、把握方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关注程度,一点也不亚于30多年前。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矛盾问题更加突出、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改革任务更加繁重。虽然我们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开创了新局面,但现在又到了一个紧要关头,是一个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历史新起点。
坚定信心,闯劲要足、韧劲要强。冲破桎梏、革除积弊,离不开攻坚克难的信心;触动利益、较真碰硬,离不开自我革新的勇气。相对于30多年前,当前改革难题更多、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披荆斩棘的决心、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永不言退的坚持,在改革中就会束手无策、寸步难行。应深刻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入分析改革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利益和矛盾,反复研究论证、大胆探索创新,既要有十足的闯劲,又要有强大的韧劲,不可迟疑,不可退缩,以“壮士断腕”的坚定决心和巨大勇气,朝着改革目标勇往直前。
把握方向,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成败。回顾30多年的历程,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立场,排除各种干扰,确保改革不变质、不走样。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_性错误。”这里所说的_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当前,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面对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考验,我们既要有冒的勇气、闯的劲头,更要有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走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牢牢把握深化改革的主动权。
勇于突破,起点要高、落点要实。当前,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远未结束,尤其是体制障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是难啃的“硬骨头”。实践告诉我们,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和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影响改革开放进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矛盾、新问题,我们既要冷静思考,防止急躁冒进出现错误;又要敢于面对,防止瞻前顾后贻误时机。应牢牢把握解放思想这一法宝,冲破因循守旧的“大山”,突破思维定势的“峡谷”,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坚持高起点搞好顶层设计,为革除弊端、锐意创新打开通道。同时,将改革的总体构想、过硬举措落到实处,力求精准制导、落地开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十五
(一)依法治国涵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是高度概括了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二)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此基础上深刻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
二、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几个方面。
“依法治国”属于法治活动的范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能够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国家,是一个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国家。当前我国所面临的迫切任务就是如何实施好依法治国方略、走向法治国家,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实践问题。“依法治国”的方略自从党的十五大确立,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贯彻实施来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法治实际出发,探索和研究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保障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贯彻实施。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才能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但在法治化进程中,人治的不良影响依然存在,滥用权力、以言代法、以权废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无疑会对我国法治的进程形成阻力。10月,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党的领导放在核心位置,这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最新确立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消除人治的不良影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实现和我国沿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向前进。
(二)提高立法工作的质量,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我国的立法工作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传统法学立法观念占主导地位,立法权限划分方面的问题(权限划分不明、立法权限分配不合理等),授权立法方面的问题(授权对象极为混乱、授权法律规范存在问题等),地方立法方面的问题(地方立法质量不高、地方立法缺乏民主性、公开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我国法律的完善,而且阻碍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决定”中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因而我们发现立法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体制,必须进一步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立法工作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实现科学立法,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供法律保障。
(三)依宪治国是我国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现实要求。
因此,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没有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依法治国将是纸上谈兵;同时完善健全的法治体系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没有科学系统的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就失去法律依据;最后,依法治国要切实做到以宪治国,充分发挥和保障宪法的权益,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内容。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决定》,领会和掌握《决定》的内容和精神才能做到。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以执政党最高政治文件和最高政治决策的形式,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引导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积极稳妥地深化各种体制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制度化、法治化的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我国宪法规定,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没有法治,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思维,基于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新认识,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的新判断,基于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的新理念,我们必须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到落实党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总抓手的新高度来把握,把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纳入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范畴中来展开,把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置放到维护国家治理权威、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大格局中来落实,把建设法治体系、发挥法治功能的基本要求贯彻到引领深化改革、促进全面发展、构建有序社会、保证长治久安的具体实践中来实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反腐治权的治本之道。权力腐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死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大障碍。应当更加重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权力放进法律制度的笼子里,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反腐治权,切实从体制、机制和法治上遏制并解决权力腐败问题。腐败现象千变万化,腐败行为林林总总,但归根结底是公权力的腐败,因为权力不受制约必然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所以各法治国家要依法分权和治权。公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公权力腐败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是权力寻租,是掌握和行使公权力的各类主体的腐败,而这些主体基本上都是政府官员和公职人员,所以各法治国家不仅要依法治权,而且要依法治官、从严治吏。在我国,依法治权、依法治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法治思维下反腐治权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龙主编。依法治国方略实施问题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十六
思想是总开关、总闸门,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难言行动上的突围。决策层对思想解放的强力呼吁,正是源于一些舆论对改革还有顾虑,一些领导干部不愿真正动脑筋想问题,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改革要进行到底,思想不解放就是最大的阻力,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大胆探索走出新路,才能形成更浓厚更有活力的改革创新氛围。
历史与现实启示我们,思想解放与深化改革总是相互激荡、彼此成就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
眼下最需要解放思想的,恰恰是部分“曾经阔气的”和“正在阔气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主动或被动,经历了改革的变迁,得益于改革的成果。时至今日,部分人变得抱残守缺,惰性成习,有意无意抗拒或回避改革的时代伟力。行进中的中国,呈现出的多种矛盾与冲突,往往也是部分“曾经阔气的”、“正在阔气的”为了守住和扩大既得利益,钻体制的空子制造出来的。如果继续改革,势必会动他们的蛋糕,革他们的利益。
改革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又会产生。没有改革,反腐就不会完全彻底;没有改革,作风就难以根本转变;没有改革,发展就没有持久动力。
_关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对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做官明确了新的标准,彰显出党中央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从严治政的决心和信心。“三严三实”是对古今中外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练和提升,不仅讲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更为基层深化党建制度改革找准了方向和着力点。
第一,扎实推进教育机制建设,强化拒腐防变的意志力。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这就需要进一步扎实推进教育机制建设,抓牢抓实岗位廉政教育、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要深入开展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廉洁自律教育,要求领导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治病于初始、治患于萌芽”,对苗头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要早发现、早教育、早警示,推进教育监督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同时要进一步增强教育监督的实效性。
第二,扎实推进监督机制建设,强化权力运行的制衡力。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牢牢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和惩治腐败各项工作,围绕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努力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确保各项制度“落得了地、管得了事”。这就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体系,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和管理等相关制度,进一步落实“三重一大报告”制度并且转化成果,进一步推行廉政评估。
第三,扎实推进纠风机制建设,强化执纪为民的生命力。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作为党员干部应当保持“有所畏惧”的心态,要畏天地、畏法度、畏百姓,自觉做到遵纪守法,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在权力面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基层党组织就要扎实推进纠风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着力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落实各项规定禁令精神,强化执纪为民的生命力。一方面要强化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另一方面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同时进一步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党员干部只有真正做到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权、慎欲、慎微、慎独,稳得住心神,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才能有效地防止滥用权力。
第四,扎实推进惩治机制建设,强化执纪办案的威慑力。“三严”是坚持党性的觉悟,“三实”是为官执政的追求,“三严”旨在祛歪风,“三实”志在聚正气,这一切离不开反腐体制机制的创新。有了不想腐的教育机制、不易腐的监督保障机制、不敢腐的惩戒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就需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从惩戒腐败的角度讲,要严格按照“增加数量多办案,突出分量办大案,确保质量办铁案”的要求,旗帜鲜明严惩腐败。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健全办案机制,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进一步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教育和治本功能。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党员干部是改革的推动者、组织者,只有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才能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恪守“三严三实”,才能真正实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十七
摘要:本文论述了道路交通运输业要在创新中求发展,以利于更好地发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服务优势和保障功能。
关键词:经济;交通运输业;城市客运;科学发展。
振兴经济,交通先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道路交通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已经具有“大动脉”和“毛细血管”的双重功能,基本形成了以主要城市为中心,辐射各县(市)的快速客货运输网络,和以县(市)为中心,连接乡村的客货运输网络,据统计,目前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6571.33万辆,公路通车总里程为357.3万公里,客运与货运能力显著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前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的新形势下,只有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必胜的信念,才能促进道路交通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要注重观念创新,不断增强服务功能。
交通运输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要在创新中求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实践已经证明,交通运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道路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公路基础设施的经济社会效益,都要透过运输的发展来体现,我们必须要提高对道路运输和行业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切实保障能源、重点物资、农副产品、外贸货物以及应急抢险的运输,实现覆盖范围更广、服务水准更高的人便于行、货畅其流;道路交通运输业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为农民出行和农村物质提供便捷的运输服务;道路交通运输业要为社会大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还必须要切实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既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紧迫工作,也是长期的任务,无论是交通建设还是客货运输,都必须把节约土地、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交通的良性发展。惟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变化,才能更好地体现交通运输业“服务”这一本质属性。
二是要注重机制创新,不断焕发交通活力。
机制创新是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迫切任务,只有不断进行机制创新,围绕“一体化”作文章,才能保证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使其充满活力。第一,要积极推进求实创新的发展思路,在编制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和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时,强化综合运输意识,加强各种运输模式的统筹规划,促进运输过程的一体化,努力实现“零换乘”、“无缝衔接”,也就是说,客户有什么需求,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第二,要积极推进管理机制的创新,探索建立适应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并做到职能明确、权利清晰、责任到位;第三,要积极推进投资建设改革,开放站场,建设市场。要建立面向社会开放、依靠全社会力量推进站场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客运站主要投资公共服务部分,货运站主要依靠社会驱动、市场融资,农村站场坚持“路、站、运一体化”,使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第四,要树立以人为本、公开透明、诚实信用、权责一致理念,坚持法治理念和规则意识,规范权力,依法行政,并要深入开展效能建设,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建立行政问责制,对行政不作为、执行不力、效率低下、办事拖拉和突发事件处置不当等行为实行问责制,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规范和健康发展。
三是要注重服务创新,不断彰显行业优势。
要通过不断地进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彰显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优势。第一,要加快道路运输站场建设,加大投入,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装备先进、管理科学和讯息灵通的客货运输站场;第二,要提升运输装备水准,积极支持发展中进阶客车,为社会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高档次的运输服务,鼓励发展特种专用货车,加快货车厢式化进程;第三,要继续深入研究农村客运网络发展、客运车型选择、农村客运站点建设问题,真正做到通路通车,为农民出行提供便捷的客运服务,并整合农村货运资源,建立农村配送网络,促进农村物质流通,提升农村消费水准和生活质量;第四,要引导道路运输企业以现代服务理念进行运输组织模式和经营模式创新,整合道路运输资源,做专做精运输环节或某一细分市场,实现货运物流化的目标;第五,要以提升车辆维修服务为主题,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优化布局,进一步完善车辆维修网络,加快维修品牌建设,推进车辆维修模式创新,投入车辆维修高科技设备,保证车辆的修得快、修得好,提高车辆使用水平。
四是要注重体制创新,不断提升运输效率。
体制创新是实现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有力保证,是提升运输效率的可靠保障。第一,要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引导企业重组、兼并、股份制改造以及联合新建,支持企业引入经营新理念,建立有利于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经营管理体制;第二,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协调做好现代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规划和建设,推动传统道路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因为现代物流管理对货物运输业,特别是道路货物运输业影响十分巨大,从根本上说,物流管理所要求的是一个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并且以合适的价格把所需要的材料和货物运到生产和流通领域中任何一个所需要的地方,因此,一个高质量、高效率、可靠和经济合理的运输系统是物流系统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物流管理的支持和保障。现代物流业的兴起,势必促使传统道路运输业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同时也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大好机会;第三,要树立综合运输大通道观念,抓住大部制改革的有利契机,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加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做好道路运输与水路运输、道路运输与铁路运输、道路运输与航空运输、道路运输与地铁运输等方面的规划衔接,加快建设有机衔接、集散方便的综合运输枢纽,实现不同层面和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运行,做到综合交通体系中的资源整合、线网整合、技术整合、设施整合,提高组合效率和整体效能。
五是要注重管理创新,不断促进交通安全。
交通运输业要坚持管理创新,使管理工作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是确保交通安全的关键所在。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化安全,关爱生命,共创和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第一,公路建设要始终把质量视为行业生命,提升质量标准,强化精细管理,加强质量监督,实行质量问责,努力建设质量可靠的标准路、安全路。并抓实抓好农村公路质量,严格建设程序,严格资金拨付,严格工程交验,严格责任追究,把农村公路建成放心路、安全路;第二,要强化安全监督,落实安全运输责任制,加大源头监管力度,加强道路运输、施工、桥隧运营安全,组织实施安保工程、危桥改造,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第三,要始终把搞好道路运输安全作为提升行业管理水准的永恒主题,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坚决做好“三关一监督”,即: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严把营运车辆技术关和严把客运驾驶员资格关,对客运车辆的运行加强监督,城市公交车及出租车要做到文明驾驶,周到服务,严禁乱停乱放,争道抢行,长途客车要严格按照车辆排班制度发车,严禁售超员票,发超员车,确保客车不超员、不超速,确保客运车辆行驶400公里以上必须配备两名以上驾驶员;第四,要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采用政府资助,企业、协会主办的模式,鼓励多方筹资,大力推进道路运输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迈进,以便更好地对车辆的运行状态及客流、物流情况加强管理与监控,实现交通运输的畅通与安全。
总之,改革创新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与发展如车之两轮,创新驱动发展,发展牵引创新。道路交通运输业只有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才能更好地凸现出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服务优势和保障功能,这也是促进道路交通运输行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严作人:《运输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年)。
[2]陈小鸿:《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同济大学出版社(年)。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十八
目前,环江农业经济主要以粮食、桑蚕、糖蔗、水果、畜牧、林业六大产业为主。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8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9.1%,比上年增长6.7%。其中农业增加值5.35亿元,占45.3%;林业增加值1.43亿元,占12.1%;牧业增加值4.72亿元,占40%;渔业增加值0.16亿元,占1.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14亿元[1],占1.2%。农业生产是环江农林牧渔业经济的重点。
1.1粮食生产“十一五”以来,全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适当加大经济作物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粮食生产优化产业结构的发展格局。
1.2桑蚕生产桑蚕产业是环江主要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在政府发动、技术推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环江桑蚕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10年,全县桑园面积8465hm2,产鲜茧1.52万t[1],产值约4.87亿元。目前,桑蚕生产已成为全县广大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最具优势和潜力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
1.3糖蔗生产糖蔗生产是环江又一重要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产业规模逐年扩大。2010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43万hm2,糖蔗总产量为55万t[1],产值约2.75亿元。
1.4水果生产2010年全县水果种植总面积8290hm2,水果总产量为2.03万t[1],产值4400万元,农民人均产果68kg,人均水果收入136元。水果产业已逐渐成为环江一大优势产业。
2.1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是制约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最大的因素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2万hm2,占水田面积的70%,旱涝保收面积仅7070hm2[1],占44.6%。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是影响到粮食的安全生产,粮食增产难度加大;二是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开发和高新、高效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部分地区、部分农业生产项目仍是“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模式,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2.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水平较低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农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开发,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没有得到突显,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2.3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整体科技含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管理较粗放,农民的农产品质量意识较淡薄。
2.4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目前环江农业龙头企业只有3家,其中制糖业1家,巢丝企业2家,均为初级产品加工企业,产品深加工企业还是空白。
稳定粮食生产播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开发优质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强力推进以糖蔗、桑蚕、水果为主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农业;充分开发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挖掘培植农业新产业;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产销体系;强化科技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1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口粮安全着重加大两大力度:一是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到“十二五”期末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5万hm2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万t左右,确保人均有粮稳定在300kg左右;二是加大优质商品粮基地发展力度,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主要措施:一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重点抓好水稻、玉米两大作物良种及节本增效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粮食主产区超级稻推广面积要达70%以上,杂交玉米推广面积达95%以上,确保粮食单产年递增1.5%以上。二是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的保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培育大户,发展农民经济组织,促进规模经营。四是加大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五是因地制宜,建立无公害优质商品粮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北部高海拨地区,大力发展香粳香糯等具有本地优势和特色的优质商品粮,增加粮食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3.2因地制宜,优化结构,做大做强现有特色优势产业。
3.2.1桑蚕生产到,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1.13万hm2,养蚕量50万张,产鲜茧1.8万t,产值6.5亿元,生丝产量达到1500t以上,年销售额达到3.5亿元。主要措施:坚持“政府发动、技术推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的产业发展思路,扩大产业发展规模;以“三高”蚕业为突破口,以良种良法及产业化为途径,大力推广桑蚕新品种、小蚕共育、省力化养殖等技术,提高桑蚕生产的科技含量;强化桑蚕种等物资的生产和管理,规范生产物资供应;遵循市场规则,建立健全产品流通服务体系,保障产业健康发展;整合资源优势,发展深加工,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广西茧丝质量第一县”品牌。
3.2.2糖蔗生产到20,全县糖蔗总面积发展到1.67万hm2,原料蔗总产量达95万t,产值比“十一五”末翻一番,达到3.85亿元以上。主要措施: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原料蔗生产基地,扩大糖蔗生产规模;抓好品种的更新和新技术推广,不断提高糖蔗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特别是原料蔗砍运进厂环节服务,维护农民利益,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3.2.3水果生产到年,全县果树总面积达到1万hm2,水果总产量3万t,总产值5500万元,农民人均有果93kg,人均水果收入170元。主要措施:加强老果园的品种改良,提高果树单产和品质,到2015年,全县完成果树品种改良1000hm2;强化技术培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水果生产的技术含量;因地制宜,优化品种结构和布局;出台扶持倾斜政策,鼓励发展水果种植大户和旅游休闲农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种苗繁育、果品加工和销售等龙头企业。
3.3发挥资源优势,培植农业新产业。
3.3.1开发桑枝资源优势,发展桑枝食用菌产业环江是广西桑蚕大县。2010年全县桑园总面积达到8465hm2[1],每年两次砍伐约产出14万t以上的桑枝。据相关资料,桑枝中含粗蛋白5.84%、纤维素51.48%、木质素18.01%、半纤维23.02%、灰分1.57%[3],是生产食用菌特别是生产云耳(黑木耳)的上等原料,而且是可再生的安全、环保、生态原料。利用桑枝栽培云耳(黑木耳),每667m2桑园可增加产值3000~5000元,如能利用70%的桑枝来开发种植云耳(黑木耳),可满足667hm2规模以上的产业生产原料需求,资源的开发价值达4~5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桑蚕产业。所以,从桑枝资源量看,加上气候条件适宜云耳生长,环江完全具备开发桑枝云耳产业的条件和优势。同时出菌后的废菌棒(菌糠)可做有机肥用于农作物生产,从而实现“桑—菌—肥—田”生态循环农业。主要措施:一是做好产业发展调研和规划,根据原料、气候、水资源等各方面条件,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和方案;二是各级政府要认清产业发展潜力和优势,高度重视产业开发,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三是狠抓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生产效益;四是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产业发展。
3.3.2充分利用冬闲田,发展秋冬季农业环江的土地、气候、水资源、交通等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各种秋冬种作物,要把抓好以秋冬菜、油菜、油葵、绿肥为主的秋冬季农业生产作为环江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加大开发力度加快发展。主要措施:一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益;二是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力度,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是强化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秋冬种生产的科技含量;四是做好产品的销售流通工作,保障农民利益。
3.3.3开发生态旅游农业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拥有较好生态环境的农村和特色农业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各种生态旅游农业、乡村旅游将农业和农村融入了现代旅游大潮中,人们渴求返璞归真、亲近乡土、回归自然。要顺应发展变化,尽早做好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的调整,充分开发利用环江独特的农业生态资源,将旅游和农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带动高效特色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4强化科技推广,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主要措施:一是完善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设,充实基层农业专业技术力量,每万名农民拥有农技人员数量达到3~5名,提高科技推广和应用力度。二是深入实施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益。
3.5顺应市场需求,抓好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努力创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主要措施:重点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在农业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已制定的各项操作规程和标准化实施,推广应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膜,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有毒肥料,降低农业投入品对食品安全的威胁和对环境的危害。
3.6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动“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等多种经济组织形式,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重点加强农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农产品促销组织,以及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建设,为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经营走上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轨道。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十九
他的整个人格发展是高度相关的。这里包括他所持的世界观、人生哲学、生活方式、伦理准则、思维模式等等,如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看作是一种流动、一种运动、一种过程,而不是静止不变的;这种人不会是执守过去,而总是展望未来,不是用过去来规定今天,而是善于用未来规划当今;他们不只是着眼于目前的现实,而是刻意发现各种可能;他们总是不满足于先辈们已经做过的,而是努力开拓未知、未开发的领域;他们一定是满怀信心地面对明天,相信自己能使明天变得更好;并且把创造美好的未来作为自己人生的职责……也只有在这样的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基础上,人的创造能力才得以全面充分地萌发,并在一种健康、正确的指向下,以创造性的方式去从事各种工作和活动,并享受创造人生之幸福。只有持这样的有机的整体的创造性培养的观点,人创造性的发展才成为真正的人性的完善、人的本质属性的展现,才赋予创造性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以本体论的意义。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二十
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精神和_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__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召开的要求,我谈一下学习的体会。回顾__年的改革,讲话中不仅深刻的总结了改革开放__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展现了改革开放__年以来波澜壮阔的画面,还展示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还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一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开放__年来,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大胆的尝试,闯出了一片天地,探索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就是毫不动摇的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只有党才能带领人民群众谋幸福,只有党才能为民族谋复兴。
二是理解_书记讲话的核心意义。吃透_书记总结讲话的精神实质,关键在于把总结改革开放宝贵的经验同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结合起来,如何才能把讲话精神同实践相结合起来,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伟大的梦想,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关键在于实践,无论我们从事哪个岗位,我们都是改革的一份子,只要不断的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工作,把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才能使党的决策落地生根,使党的事业开花结果。结团实际,特别是在新班子带领之下,面对集团困境大胆的改革,铝后的整体改革,包括企业的转型,也是符合文件的要求,也是集团这几年的改革,也不是盲目的前进,而是有依据的,有政策的,有方向的,也是国家有号召的。
三是在参与改革中发挥党员的作用。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党的改革开放的主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每名党员干部都要以推进改革为己任,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手的山芋,把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学习成果体现在工作的成效上,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做改革的排头兵,做改革的先行者,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在实处,办出成效。霍煤集团在1号煤矿办理的过程中,克服了种种压力,体现了霍煤人在紧迫性上有大局意识,能够为霍煤集团出力,虽然个人的思想在办理的过程中有点小波动,但整体工作做的还是非常好。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二十一
自宁波市政府提出“科教兴市”,确立以科技为先导,促进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来,宁波高新技术产业总体上保持了稳步快速发展。产业发展良好势头表现在:1.初步构建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近年来宁波相继出台了《宁波市关于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宁波市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各类创新主体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初步构建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2.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宁波推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大型科学仪器共用网、科技文献检索服务中心、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等以政府投入引导为主,公益性强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按照“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原则”予以滚动支持,引导平台不断提升开展社会化科技创新服务的水平。3.大力培育优势企业群体。宁波近年来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组织、指导和中介机构遴选、培训等基础性工作,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高新技术企业组织认定工作顺利开展,走在全国前列。4、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引进和转化。自主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实现技术快速提升的捷径。为此,宁波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引进和转化。[2]但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存在着许多不利的因素:1.产业层次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大而不强问题比较突出。宁波大多数高新企业为小微企业,人才匮乏,技术力量相对不足。因此,与竞争力强、资金雄厚、市场占有率高的跨国公司相比,宁波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弱的弊病就充分显现出来了,这是制约宁波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2.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研人员的数量偏少;二是研发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宁波是商业氛围很浓的城市,“重营销、轻科技”“重模仿、轻创新”的特点十分明显。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创新需要大量投入,风险又大,而且又不能很快得到相应回报,因而不愿在科技创新上多花钱。3.创新能力不强。宁波是个沿海城市,容易受外来的文化和技术影响。相对来说,模仿别人的东西,嫁接他人的技术简单容易,但是自己的创新,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就不多,直接影响了宁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4.技术水平落后,引进技术消化不良。代表宁波支柱产业发展方向,有助于打破产业升级、技术障碍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水平落后,无法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5.国际化制约。在欧债危机,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掉头下行的大背景下,宁波经济要想走出特立独行的发展路子是不可能的。因此,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打击了宁波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金融在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虽然发挥了不少作用,但是离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对金融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科技与金融相互脱节。科技人员只在自己的专业驰骋,不懂市场,也不懂金融;金融领域也不知道科技领域的事,不懂的科技规律,不清楚科技人员在干什么,没有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造成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调的局面。2.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同金融安全性的矛盾始终存在。我们知道,科技创新活动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存在许多变数的,即风险与机遇并存,挑战与成功并存。因此,金融资本如何为科技创新活动保驾护航,在承受科技创新活动风险的同时分享科技创新成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而就目前来说,金融资本游离于高科技产业之外,不能有效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由于缺乏金融资本的支持,不少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往往胎死于企业创新活动启动之初。3.高新技术企业资产估值难。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企业在起步阶段规模都比较小,有形资产不多,但就成长性而言,其技术含量高,发展势头迅猛,拥有不可低估的无形资产。因此说,高新技术产业资产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但是目前金融部门在发放贷款时,只认可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形资产,并不认可无形资产。由于得不到金融资本的支持,许多成长性极好而有形资产偏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夭折。[3]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在政府主导、民间资本推动下,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金融方面还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造成金融资本不能有效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1.宁波现有区域金融结构不甚合理。这种不合理表现在:一是金融组织机构分布不均。就金融组织机构来说,在区域内银行是老大,占据垄断地位,其他非银行金融往往是配角,发展相对滞后。而就金融机构性质来说,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占据主导地位,非公金融机构少之又少,严重不足。二是金融市场结构呆板、单一。高新技术企业筹措资金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通过股票、债券市场等筹措企业所需资金;间接融资是指通过向银行贷款方式筹措企业所需资金。直接融资减少了企业筹资成本,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间接融资不仅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而且也增加了银行金融风险。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当以直接融资为主,以间接融资为辅。但是,由于宁波现有区域金融市场失衡,导致宁波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很少采用直接融资,影响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2.银行信贷资本向高新技术企业投放不均衡。银行向来有“嫌贫爱富”的传统,在向高新技术企业投放贷款问题上同样如此。企业规模越大获得的贷款越多越容易,企业规模越小获得的贷款越少越难。高新技术企业得到金融部门支持就不易,而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就更加难上加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银行也是企业,企业的趋利性迫使它把资金投放在风险小、盈利能力强的产业和项目中去。二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本身的原因,如管理不规范、运作不到位、经营能力差等,使得金融机构不敢向其投放资金。三是国有银行尤其是国有四大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门槛相对较高,标准不统一,加大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度。3.金融创新不足。一是面对众多新的金融需求,基层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服务有限,几乎都是几项传统的信贷业务,主要包括发放贷款、汇票承兑、信用证等。二是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情况、新市场,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创新精神,仍沿用老传统、老做法,不敢越雷池一步,服务呆板,品种单一,从而制约了金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支持,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4.风险投资供给匮乏。目前风险投资在支持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上虽已有一些进步,但仍存在资本结构单一、资金规模较小、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不畅、专业人才匮乏等瓶颈。5.金融环境有待优化。一是从国家整体的金融法律环境上看,需要进一步改善。二是宁波区域产业带内的市县协调需要一步改善。目前缺乏必要的、统一的协调制度和组织形式,难以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三是金融监管及金融保障需进一步改善。
浅谈城市旅游及其发展论文篇二十二
【内容提要】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发展终身教育的历程显示了十分鲜明的法制性、渐进性等特点。探讨和分析英国终身教育发展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终身教育概念的理解,而且也为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自郎格朗(paul・lengrand)1965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提案及哈钦斯(r・r・hutchins)1968年出版《学习社会》一书以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等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响应,并已演变成为国际性潮流,成为各国政府教育决策的指导原则。许多国家纷纷从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构建本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英国是西方成人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号称“成人教育之故乡”,英国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思潮兴起后,它虽然没有像美、法等国和日本那样过多地宣传终身教育的口号,也没有使用终身教育这一术语,但其终身教育理论及其所倡导的内容已在相当程序上得到了实现。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1870年,已经认识到国民初等教育的重要性,并使之义务化。19和19以来,又对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保障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机会”。[1]英国发展终身教育不仅在起步上明显要早于欧美及日本等国,而且在其具体的发展历程上也十分鲜明地突显了其自身特色。回望英国终身教育发生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无疑有助我们对终身教育概念的深刻理解和对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化社会的构建,为此,本文拟对英国的终身教育发展状况与特征作一些勾勒。
一、英国的终身教育是在成人教育实践的沃土生长起来。
教育发展过程,无论何种教育观念或理念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基础。终身教育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产物,但终身教育并非是进入21世纪产生的崭新概念,其思想早已蕴藏在蓬勃发展的成人教育之中。可以说,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倘若我们没有得益于成人教育,以及更一般地说通过正规教育以外的训练途径所作的贡献……,那么,与终身教育有关的思想毫无疑问是不可能产生的”。[2]这一点在英国的终身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早期的英国成人教育,是补“白天学校的不足,乃在夜间教授儿童、青年、成人基本的读写技能”。到20世纪初时,英国的成人教育已发展到不仅在组织结构上日趋完善,在形式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在层次水平上也高低兼备、雅俗共赏,成为对西方各国及世界各地成人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而且在其内涵上也开始突破“传统人文成人教育的概念”,向外拓展,类似“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开始在英国成人教育中出现。“1919年人类第一次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即成人教育不能被看作一件奢侈品,专为几个聪明失学的少数人物而设,但又不应看作一种寻常事情,只为继续青春期的短期教育而设。反之,成人教育是永远的民众教育,又是公民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具有普遍性和终身性。这成为了终身教育最早的概念性表述”。[3]之后,即1929年,英国著名的成人教育专家耶克斯利出版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系统表述终身教育的观点,认为教育与人的生命相伴,学校中的教育仅仅是人生过程的开始,应该将各种教育(包括初等、中等、职业、大学教育)统一起来,将教育看成是真正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活动。他是最早提出“终身教育”一词的学者。
20世纪60年代,保罗・郎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主张被推广后,关于终身教育的讨论在英国重新升温。1972年《拉塞尔报告》出台,采用了“永久教育”的提法,建议重新组织英国的教育体系,以适应人们对教育的终身需要。j・a・辛普森(simpson)强调教育的持久性和r・h・戴夫(dave)注重广义成人教育方式及目的终身教育观也于此时出现。20世纪80年代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用语使用频繁。《国际终身教育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lifelongeducation)也于1982年在英国问世。
然而,此时的英国“终身教育”虽然作为一种理论在促进人们认识教育的持续性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但由于在实践上其范围过于广泛(包括了幼儿、小学、中学及一切义务教育后教育的全过程),由于没有突出成人学习特征与儿童的不同而很少得到采用,在实际运作中远不如“继续教育”术语那么常见。于是,“不但包括了传统的成人教育,而且在内容上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的“继续教育”倍受英国人的青睐和英国政府的“以礼相待”,“继续教育一词日益取代了成人教育”[4]成为当时社会中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许多组织机构也纷纷竞相以其为名。1982年英国成人和继续教育咨询委员会的报告《继续教育》提出了所有的成人在其一生中都应有权利享受连接不断的受教育机会。
回顾英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终身教育真正作为一种面向广大民众的教育活动,是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的成人教育。一战后英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其1919年在成人教育报告特别提出的教育是终身的历程的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引导了教育的发展方向,为现代终身教育理论的形成和现代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英国的终身教育思想的成形正是得益于英国成人教育的渐进发展,是在英国成人教育实践的基石上生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英国成人教育漫长和独特的发展历史,有力地论证了“成人教育的实践是终身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石”,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是“两面紧紧相伴的旗帜”。
二、英国终身教育的发展表现出很强的法制性特点。
英国发展终身教育“更多地是在发挥其成人教育历史传统的同时,再辅之一系列具体的立法措施实现终身教育所提倡的各项原则”,也就是说,通过以立法来确立国家实施终身教育的原则与政策推动和规范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而推进和发展终身教育。英国是个典型的法治国家,一切按照法律行事。英国成人教育体制与设施都有法规,各种成人教育政策的贯切执行,也都以法律为依据,通过某一具体方面的立法来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如1870年通过的《初等教育法》要解决的是在完善原有的民办初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公立初等教育制度的问题;19的法案则旨在解决公立中等教育制度的问题;19的《费希尔教育法》的主要内容仅仅是将义务教育年限延至15岁,并规定受完义务教育的儿童可以受补习教育至16岁;1944年教育法确立了从初等教育到继续教育的相衔接的公立教育体系,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职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又颁布了近20个教育法令和涉及教育的其他议会修正法,如1963年的《伦敦。
政府法》、1964年的《教育法》、1973年的《全国卫生福利事业改革法》、1976年的《教育法》和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等。其中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是战后英国颁布的一项最重要的教育法,虽然其涉及内容较广,但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设立国家统一课程的问题。此外,英国还提出了关于振兴人生后期的成人教育的两个“委员会报告”;其一是“1919年的报告书”,该报告着重指出“成人教育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培育市民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它不仅要对上万的人们进行教育,而且要贯穿于人的一生”。其二是1973年又提出了第二份报告――《拉塞尔报告书――成人教育振兴计划》,该报告有关将来的振兴计划的建议第一项就是“不仅要设立国家一级的协议会,也要设立‘地方振兴评议会’以推进成人教育”。
可见,英国政府重视教育立法和着重强调通过立法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特点是很明显的,它确保了英国在稳定的社会背景中渐进性的教育变革历程及其成就。
三、英国终身教育的发展进程显示出明显的渐进性特点。
英国终身教育发展的渐进性突出表现在教育机会的普及上和时缓时快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两方面。
1、教育机会的普及。
在英国,教育机会的普及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道路。19世纪下半叶,英国着重抓的是普通初等教育。当时英国10岁儿童享受全日制教育的比例只有4%,到20世纪初,英国10岁儿童享受全日制教育的比例达到了100%,英国政府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中等教育的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英国全日制儿童入学率有了显著提高,全国14岁儿童受全日制教育的比例从1902年的9%上升到1938年的38%,再上升到1962年的100%。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实现了普及中等教育的目标。
2、艰难而曲折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以1963年《罗宾斯报告》为界分为两大阶段,之前为精英教育阶段,之后为大众教育阶段。
自牛津、剑桥大学的建立到二战后的50年代间,基本上是处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即精英教育阶段,其发展一直十分缓慢;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高等教育规模较先前虽有所扩大,但相对于当时的巨大入学需求来说仍然显得十分狭小,至1963年时还只有约9%的适龄青年进入大学学习,[5]仍有90%以上的青年被大学拒之门外。为解决当时所面临的青年要求升学的巨大压力和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教育民主化等一系列问题,英国政府开始着手调查高等教育的问题,并于1963年发表了《罗宾斯报告》,提出“高等教育课程应该向所有能力上和成绩上合格的、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开放”,以便让“有能力”、“合格”的人接受充分的教育。该报告是对英国少数统治阶层子女服务的传统高等教育的有力冲击,它发表后英国举国上下掀起了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进军的运动。此后的10年,英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快速发展,由“精英教育”阶段跨入了大众化阶段。1963年至1972年间,英国高等教育规模翻了一番,全日制大学学生数从11.9万增长至23.5万,高等教育的总学生数从16.7万(若加上继续教育学生数则为21.6万)增至61.6万[6]。
近入70年代后。英国发生经济危机,高等教育增长速度放慢,英国政府重新审视6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扩张中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政策调整与体系重组,将“谁有资格谁升学”的“罗宾斯原则”修订为“为所有能够从高等教育中获益并且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从而为“出身社会中下层而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打开方便之门”。70~80年代的大调整,使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导向进一步贴近了社会的需求,体系趋向多样化,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路子拓宽了,民间办学的意愿也有所回升。但“双重制”中的“自由大学”教育部分,其生员仍多来自社会上层家庭,所学课程多系社会科学,仍然具有浓厚的精英色彩,于是又引发了90年代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1991年英国政府发表了教育白皮书,宣布废除“双重制”,建立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这一体制上的革新,确立了多科技术学院与大学同等的地位,也有利于传统大学接受更多的青年。90年代的英国高等教育再度腾飞,1990年至大学生年均增长9.3%,199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49.5%。
总之,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通过对精英体制的不断改革而逐步推进的,没有疾奔,亦无停顿,短期看进展甚小,长期看成就巨大。这与英国人信渐进性社会变革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四、英国终身教育把追求“全民性”、“平等”放在了优先地位。
终身教育倡导社会全体公民都能够终身享受教育,全民性特点是终身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所谓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终身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全民性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平等。教育机会的平等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是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即每个公民及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和替代;其次是受教育机会平等,即每个公民及未成年人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再次是教育结果的相对平等,“这并不仅仅指每个人都能获得某种文凭或证书,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在接受某一阶段教育后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最基本的`标准,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都能在德智体等方面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7]终身教育的“全民性”特点在英国终身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主要表现在:
1、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已作为公民的基本人权受到法律保障。
从以上英国终身教育的法制性特点的叙述中不难看出,在发展终身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英国十分重视社会立法的作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法案或法规,来确定“各级政府部门有义务为那些未受完全义务教育的成人提供全日的半日的教育。有义务组织教育性的文化娱乐活动”、确认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合法地位,保障英国公民、特别是那些因多种困难未能满足教育需求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2、终身教育对象的扩大。
以前英国政府所提供教育机会的重点对象是“从16到60岁”的人,即结束义务教育的16岁以上的和代表高龄的60岁以下的都是学习的对象,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结束后直至进入高龄,都要向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但从最近来看,比较注意那些需要特别照顾的人以及处于恶劣社会环境下、在地区社会里“没有受教育的人”,如高龄者、有生理缺陷者、医院的住院患者等。
五、终身学习的推进,形成网络化实施体系。
为使“担负着各种社会职业或责任而生活的成人”从各种“制约下解放出来得以参加学习”,为使社会成员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方便地获得学习的机会,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英国政府开发了如下几种形式:
1、住宿制学院。
会议、研究会、再进修等活动。这两种住宿形态,其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涉及文化艺术、工艺、文学、政府经济、经营、时事问题等领域。
2、开放大学。
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取得的所有成就中,最具有国际影响的是开放大学。它于1969年6月1日正式成立,1971年1月开始对外招生。开放大学利用多种形式的媒介手段进行教学,其课程主要有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三类,学生以自学为主,但也十分重视对学生提供辅导和咨询,“面授辅导帮助是最常见的形式”。“开放大学向所有的大学求学者打开了求学之门:不管种族、国籍、性别、宗教、信仰、原文化程度、入学动机等差异,只要本人有注册入学学习的意愿,向学校的地区教育中心提出申请,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名额及指导教师,任何公民都可以按报名次序的先后录取,成为开放大学的学生。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自己确定学习进程,按自己专业兴趣和学习条件制定自己的学习规划,展开自己的学习活动”。[8]学习者“每周需12~15小时学习时间的课程,方能得到1个学分”,[4]“学完6个学分,可以获ouba(公开大学)学位,学完8个学分获ouba名誉学位。”[1]“英国的开放大学是世界同类以综合远距离教学手段进行开放性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第一所”。[4]由于开放大学具有“完全”开放地招生和有组织地大量综合使用各种媒介形式于教育以及为学生提供的服务与帮助体系等特点,它成立后迅速发展,成为了英国学生最多、“教学及管理日臻完善、可以同任何一所大学媲美”的大学。开放大学成立时“当年入学的人就达0多人”[4],“到1989年时开放大学仅继续教育的学生就达22400名,相当于当年本科生的近三分之一”。开放大学从学生入学、课程设制、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传统的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为技术时期成人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3、社区学院。
4、成人教育中心。
专门为成人提供开放性教育和学习机会的机构,多由民间团体(包括宗教团体)设置、经营,其中也有曾作为促进提高该地区居民福利的“贫民救济事业”而成立的机构,它随着直接服务的福利事业的充实,重点转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所有这些机构其内容多种多样,有些还包括大学开放讲座提供所谓自由学习的文化艺术、工艺、语言学、时间问题、体育、文娱等广泛的学习机会。这些教育中心与其说是以教育、学习活动为重点,还不如说是为形成学员间和睦亲善和集体感而设制的,因而有的把它叫作“地方共同中心”。
5、劳动时间内的学习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对学校毕业后的青年、成人进行继续教育,普遍实行了一种称作“一日解放”或称“一日放松”(day-release)的一周一日带薪学习的制度。这种制度使青年工人每周有一天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学习变为可能。这是通过与产业界、继续教育学院的协作而得以实现的。这种制度适合于劳动青年。用于成人教育时,与大学的校外教育部建立协作关系,也有以工会的领导为对象请他们参与进来的,同样采用“一日解放(放松)”的形态,但其内容却是多种多样,有面向青年工人,以一般教养和技术教育为重点,也有如上所述所用于成年工人和干部进修的。
综上所述,英国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是英国成人教育实践不断发展的产物。英国终身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即是其成人教育实践不推进的过程,正是在成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使终身教育的理念走向实践,大量的成人接受终身教育的实践又检验和深化了终身教育思想。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英国国家及地方政府所取的包括立法在内的各种手段与措施,不仅保障了大量的成人接受终身教育的愿望与权利的实现,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终身教育在稳定的社会背景中向着教育与学习形态不断多样化、形成网络化的迈进。这些都为其他各国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日]持田荣一等著,龚同译.终身教育大全[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
[2]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3]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
[4]张新生.英国成人教育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5]lordrobbins,theuniversityinthemodernworld,macmillancommpanyofcanadalimited,.18.
[6]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7]陈乃林.面向21世纪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傅松涛,王志娟.论英国开放大学的特点及其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3).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314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