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系统论文(实用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5:56:12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实用22篇)
时间:2023-11-19 05:56:12     小编:琉璃

总结是进一步巩固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手段。分析总结的结果和意义,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建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一

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特点,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改进,使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够让iso9000标准具体落实到高职高专院校的具体教学管理上,对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找出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点和关键流程。文章对基于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iso9000;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系统开发理念。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作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在教学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长久以来学校的各种管理工作大多都是以手工方式完成。由于手工操作的限制,基本上无法跳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及方法,进行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近几年来,伴随着学院进一步的发展,学院加大了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建设力度,为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可行、可靠的系统平台和网络环境,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日益完善。由此,对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尤其重要。

1系统开发理念。

在iso9000标准中,规定了组织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其中包含了一系列过程,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和关联形成了一个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数据模型的建立,从而完成信息系统的构建。质量文件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信息的载体,其通常的出现和存在形式是质量报告、质量报表、质量记录等。因此,从特定的方面看来进行分析,可以将组织的质量管理过程当作一系列横向流程化管理过程,其中主要包括了质量文件、质量数据等方面的内容。将这一开发理念为基础,在分析系统的时候,会形成质量文件、信息数据、过程这三个相关的管理对象。

2系统过程分析。

2.1识别。

产品实现、资源管理、测量分析改进、管理职责等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其中直接过程通常包括了相关的测量和监视以及有关于产品服务实现的过程,在系统中,这些过程都是较为重要的主过程。所以在其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支撑过程的形式来对其进行看待。直接实现增值价值,主要是在主过程中实现的。但是,在支持过程中,这种直接的增值方式却不能直接实现。不过,它却能够通过管理支持、资源保证等的提供,间接地在增值活动中进行参与,因此其在通常情况下都具有较为特殊的意义。但是,在建立基于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主过程和支持过程之间的关系,还应当进一步对过程进行分解和分析,才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2.2分解。

在主过程和支持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子过程,那么展开和认识这些子过程,就能够对相应的具体活动信息进行获取。在具体进行分解过程的时候,应当基于几个主要的过程,分别对各个体系过程进行识别,然后再对其进行分解,从而得到相应的活动和子过程。根据不同行业和组织的管理方式与特点,在过程分解的时候,应当注意的是,不能够无限制地对过程进行分解,如果将其分解到单一的活动,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同时,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对于这些问题,在对其进行看待的过程中,可以对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加以利用,然后在上一个层次的过程中,其进行归入。同时,要将其原有的单独过程的地位进行取消。对过程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应当对相关的组织程序文件进行充分的参考和结合。具体来说,这些程序文件主要是基于iso9000标准,并针对组织自身需求制定的。在分解过程中,要以此程序文件为基础,对标准要求进行兼顾,从而确保合理地进行分解。此外,在进行活动或子过程的分解中,应当良好地掌握分解程度,确保分解之后的活动或子过程具有实际意义。

2.3优化。

在分解和识别过程之后,应当结合信息系统开发的实际需求,来优化组织原有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运行效率都得到良好的提升,同时还能够确保组织流程、信息系统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过程优化中,可以结合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来优化和再造过程。此外,还可以结合信息系统的建立要求,来优化和组合活动与过程。在过程优化中,基于管理思想,不能直接产生产值,也没有能够合并与削减的增值过程。同时,可以适当地合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转化操作、输入输出过程。对于事后检验过程,也应当尽量减少,从而使预防控制过程的能力进行提高。此外,应当转变工作过程,将职能管理中心更改为过程方法中心。另外,可以分解组合活动,从而达到基本信息分析单位。在开发系统中,系统分析和管理需要少量精简的输入输出过程。

3信息数据分析。

3.1系统的基本单元。

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主要包括通信网络、信息处理单元、信息源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通信网络主要是对数据库、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加以利用,结合必须的软硬件资源,进行数据通信网络的构建。通过通信网络来传递信息,从而串联信息处理单元和信息源,形成完整的.管理系统。在信息加工中,质量信息处理单元是较为基础性的单位,能够处理输入信息,输出相应的质量信息。在质量信息中,主要包括了输入、处理、约束、存储、输出等部分。产生信息的源泉就是质量信息源,在整个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中,是一种输入性质的存在。组织中的最终信息源,通常是基层质量管理单位,或是一线工作岗位,亦或是过程初始阶段。而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对信息源进行确认和区分,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3.2信息数据的分析。

基于一定的控制和约束,对输入进行转化,使之成为输出,这一过程的操作称为活动。在活动输入形式方面,主要包括实物、信息等。无论是何种输入形式,都会有信息随之发生流动和转移。因此,基于信息流通的角度,利用加工处理对一组输入信息进行转变,使之成为一组输出信息的过程,即为活动。在信息处理单元中,活动具有较为基本的性质和意义。在输入和输出活动的过程中,也就是输入和输出信息处理单元的过程。而转化活动操作的过程,也就是加工信息处理单元的过程。所以,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分析了相关的信息数据,分析和确定了信息处理单元,就能够分析和确定活动中的信息管理。在系统开发的时候,组织质量管理工作流程,主要是由过程模型所提供的,而对于系统功能构架来说,过程模型是重要的基础。在基于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信息、查询信息、存储信息等管理活动,对其进行分析,就能够形成基于过程的信息分析。

3.3质量文件的管理。

信息及其载体通常是以文件的形式出现,它能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例如记录表、照片、计算机硬盘、光盘、纸张、图纸等。而质量文件是质量信息的基本载体,作为管理对象来说,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中,具有最为直接的位置。在组织实际运作中,大多都是通过管理质量文件,来实现管理质量信息的目的。针对基层工作中的过程来说,通常使对原始的质量数据进行输入,而对相应的质量记录进行输出。在这一过程中,处理信息的流程主要就是统计和记录信息。在质量管理中,通常会分析和统计相关的质量记录,并且对质量报告和质量报表等进行制作,为高层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在高层中,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分析,从而通过相应指令的发布对组织质量工作管理进行指导。

4系统构建。

基于建立数据模型和过程分析,能够对iso9000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进行构建。在开发和设计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当基于过程分析来进行,对过程模型进行建立,然后分析相关的过程信息。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了系统功能模块开发、通信网络建设、数据库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在系统中,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层、网络层、应用层、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在应用层中,对模块化开发方式进行应用,以不同的管理和过程对象,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在各个模块之间,相互保持着独立的关系,系统资源则是通过数据库进行调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各个子模块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够使系统的操作性得到提升,从而更加方便于系统的二次开发。在过程中,一系列的活动以及活动中产生的相关信息,与该系列信息质量文件相对应。基于过程分析,对信息数据模式、过程模型等进行建立。同时,对管理方法、管理文件等进行辨别,从而实现控制和管理质量文件的和过程。在设计系统访问模式的过程中,由于b/s结构和c/s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用了混合的方式进行。在组织内部,系统对c/s结构进行了应用将客户端pc处理能力进行了充分的发挥,从而提供了更多的操作功能给用户,这样就能够使系统的访问速度得到极大的提升。而对于远程用户来说,则对b/s结构进行了应用,通过登录浏览器系统,能够有效地确保系统的灵活性与安全性,从而使基于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5结语。

在当前社会中,为了确保企业和产品的质量,在其进入市场之前,应当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个严格、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十分重要。而在这一领域中,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权威的质量管理体系。因此,应当基于iso9000进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从而确保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者:田智冯建平高云胜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二

现行国产药品标签、改进之我论。

绿色营销的现状分析及实施策略研究。

消化道疾病用药的市场调查及推广策略。

浅议我国化妆品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浅谈药物经济学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制药企业学术推广营销策略。

浅谈我国保健品广告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谈药学服务中执业药师的作用。

医药企业如何构筑营销渠道。

多功能社区诊断治疗仪市场推广方案。

如何建立与控制营销渠道。

浅析化妆品企业的品牌管理。

新医疗卫生体制下营销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浅谈现代中医药物流管理。

普洛氨的销售模式探讨。

医院药品信息化管理及发展前瞻。

门诊药学咨询服务的分析与发展。

新药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浅析。

喹诺酮类引起不良反应的分析。

浅谈药品分类管理与安全用药。

对医院药剂科(药房)的管理思考。

某医院18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浅析高校医院药房管理现状及发展。

浅谈医院药品管理规范化。

浅谈中成药的营销方略。

中辰药业营销人员培训规划。

关于某药业开发第三终端可行性分析。

速效心痛滴丸的营销方案设计。

中辰药业客户关系营销策略研究。

浅谈医院环节的药品学术化营销。

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分析。

浅谈处方药的营销。

学术推广在医药营销中的影响。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三

论文关键词:

论文摘要: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代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应用。以某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报关业务需求为基础,分析系统实现的相关技术以及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如何建立基于工作流的企业信息流管理应用系统的总体解决方案。

本课题来源于某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企业信息化改造的mis工程。此项目的总体目标是:立足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实现企业信息管理、人力资源和工作流程管理的结合,并在充分利用好企业现有的软硬件资源的基础之上实现业务信息数据共享以及对信息流的全过程审核跟踪。

1系统相关技术。

此管理系统是基于工作流技术,在三层c/s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架构,在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使用了相关的技术。dotnet远程处理(.netremoting),什么是remoting,简而言之,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分布式处理方式。remoting就是dcom的一种升级,它改善了很多功能。microsoft.

netremoting提供了一种允许对象通过应用程序域与另一对象进行交互的框架。

客户端通过remoting,访问通道以获得服务端对象,再通过代理解析为客户端对象。而远程对象代码运行在服务器上,然后客户端再通过remoting连接服务器,获得该服务对象并通过序列化在客户端运行。

2系统分析与设计。

该系统客户的主要业务是代理各种进出口加工厂的报关相关业务。该公司目前阶段的企业信息管理应用仍然处于人工管理,效率低下,无法对企业信息流进行实时管理和及时对异常情况做出适当的决策,导致企业信息流难以控制和管理;由于报关业务复杂、繁琐、易出错,以及出错后处理代价大的特点,由此产生做一个系统以起到规范公司员工业务操作,防止出错等目的。

2.1功能需求。

1)所有业务过程中生成的电子文档,其文档中的信息不能被修改。2)对于业务中超额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提示,在系统启动时要提示,执行相关业务步骤时需要提示,并且需要用户确认已经浏览到相关信息。3)对于需要审核的业务数据,必须等待审核通过后,才能继续业务操作。4)对于业务中异常的情况,比如超额数据的录入,必须请示上级主管,批准后,才能录入这些超额数据。5)对于加工工厂的纸质资源,通过系统来记录领出和归档的情况。6)对于合同执行过程中,一些数据录入功能点,要有自动计算和判断超额的功能。7)对于那些要到相关部门填写表单的业务步骤,系统生成格式一样的表单数据并打印出来,让公司人员拿着这些表单到相关部门照着填写,减少出错。

2.2系统总体设计。

从系统主要功能点出发详细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系统功能模块主要有:基础资料管理模块、业务委托管理模块、费用管理模块、业务统计模块、系统安全模块、web子系统模块。

2.3系统详细设计。

通过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划分系统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组成一个完整的业务系统。以下对几个重要的功能模块进行分析说明。

1)基础资料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是对系统相关的参数进行设置,目的是在系统的使用中,对经常要用到的信息的进行统一的定义,方便业务的操作和系统的使用,从避免信息的重复录入和录入时人为的错误。主要有海关报关凭证设定、进出口优惠税率设定、系统基本代码设定、费用项目设置、收发货人代码管理、拆装箱门点设定、港口维护设定、往来单位录入等功能。

2)业务委托与执行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有委托单信息的录入与修改、报关单据的增加与修改,货箱计划的添加与修改,费用的录入与修改。委托单的查询与审核,工作人员可以审核业务的正确性,是否超额和出错等情况,并可以及时纠正错误。

3)费用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对业务所发生的费用进行管理和统计,系统对报关行业务费用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对报关费用进行协议维护,业务人员可以通过报关系统批量导入协议费用。报关系统针对业务管理要求,提供相关的业务审核、放行控制、费用确认等相关的管理控点,帮助主管人员对报关业务进行必需的管理,系统提供毛利分析、利润统计、业务营收情况等分析报表。

4)业务统计模块。本模块可以统计各种业务单据的汇总表、报关清单、海关未出单、货物数量汇总等各种报表,使公司的业务情况一目了然。主要有进、出口情况统计表、报关登记表,料件、成品执行进度总表、出运明细表、未开票业务清单、业务清单、航次箱量统计表、航线箱量统计表、客户箱量统计表等三十多种表。

3系统实现。

依照系统的详细设计进行编码。执行服务模块的实现用到了工作流建模技术,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流执行服务负责流程的实例化以及流程的调度,流程运转信息的记录,以及在工作流模型库中存储工作流定义数据。

安全模块中相应采用了扩展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对其进行了实现。具体实现使用了微软企业库2.0版本中的安全应用程序块,由于这个应用程序块是有源代码的,所以在具体使用时对其进行了一些适当的扩展,增加了一些方法。在具体实现时,客户端通过登陆系统访问服务端,在服务端进行验证,服务端通过判断用户的账号确定用户的角色,并获得相应的用户操作权限集,根据返回的权限集设置用户界面。

4结束语。

本文在参考各种工作流系统规范,同时借鉴现有一些报关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本课题中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自行设计的工作流模型。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得到以下结论:

1)在具体实施mis开发前,首先要对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做出充分详实的调查,抽象出当中的信息流,并结合企业的工作流,对当前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建成一个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

2)在系统全面投入运行之前,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例如,待管理的基础信息编码、客户档案、成品和料件的基础属性信息字典、证件资源信息等一系列基础信息的初始化工作,这是相当重要而关键的一步。

3)从系统开发的技术角度看,开发系统应尽量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是使系统可持续性拓展和易于维护,例如,接口设计,数据库优化设计和后台大量的存储过程设计等。

4)系统开发过程中应对软件进行了单元测试、分模块测试以及集成测试等,保证了软件系统能够成功地交付使用。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四

3月,我参加了××集团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担任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推进和管理工作。该项目预算500w,要求在6个月内完成。项目采用j2ee框架,模组化思想设计,采用b/a/s的多层分布式结构。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该集团建立了综合物流业务平台,并与财务、办公、视频监控等系统的集成,实现了数据交互与共享,为集团建立了统一的内部门户与决策管理平台。帮助该集团顺利通过了××省重点物流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

本文结合作者在项目中应用项目成本管理的实践,讨论了通过实施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等过程管理,运用挣值计算进行项目绩效评估等方法,保证了项目成本的可控,最终顺利完成项目建设,取得了一致好评。

正文:

我于203月参与了××集团信息化平台项目的建设,在该项目中担任了项目经理一职,该项目预算500w,要求在6个月内完成,经过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该项目9月正式验收交付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帮该集团在10月顺利通过了省重点物流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项目取得了客户较好的评价。

该集团原有的业务管理系统使用已有5年左右,功能相对简单。随着该集团的业务规模发展,在全国拥有15个物流分中心,原有的系统已经无法适应业务的需要,该集团提出要重新建设开发物流综合业务平台,并与在用的集团财务结算系统,集团办公oa系统以及各分中心的视频监控系统等做系统集成,实现数据交互与共享。通过运用pda、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条码技术、rfid标签、gis定位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物流业务的集中监控、实时调度、实时反馈等智能化管理,提高作业效率,减少管理风险,提高综合竞争力。

该项目在当年2月初公开招标,我所在的系统集成公司参与了投标并顺利中标。项目合同在3月签订。由于我参与了该项目的前期投标工作,公司委派我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并且强调为了能够顺利中标该项目,树立我司在该传统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口碑,公司所报投标价格较低,要求我在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项目成本。随后成立了项目组,进驻该集团参与项目前期的需求调研工作。通过专题座谈会、问卷、访谈、现场查看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客户的需求以及业务模式。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该项目存在干系人多,需求不统一(主要是集团和分中心间之间的管理需求和业务需求之间存在冲突),开发任务重、时间紧迫。并且集团老总再三提出要以该平台为基础申报某省重点物流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项目必须按时高质量的完成。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必须通过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对项目的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进行管理控制,才能保证项目能够按时保质,在成本可控的范围内交付使用。下面我就从项目成本管理角度谈一下我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下做法和感受:

项目成本管理就是要保证完成项目建设所花费的实际成本不超过其预算成本而展开的项目成本估算、项目成本预算编制和项目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一、项目成本估算。

成本估算就是对完成项目各项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成本所做的近似的估算。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是识别并分析项目成本的构成科目,也就是成本中需要包括的资源或服务的类目;其次估算每一成本科目的成本大小;最后分析成本估算的结果,找出各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成本,优化协调各种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本项目中,我们主要运用了类比估算法和确定资源费率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结合本项目的特点识别出如下几大成本构成科目:软件开发成本、硬件采购成本。软件开发成本是该项目的大头,我们运用类比估算和专家判断法,根据系统开发各阶段活动资源估算和活动历时估算,详细估算了每个阶段所需要的各类开发人员的数量和历时,并加以汇总,然后根据公司各类开发人员的人工成本单价,综合估算出了软件开发各阶段所需成本;硬件采购成本,由公司的采购部门根据硬件材料清单,咨询了解市场价格后进行采购成本估算;考虑到项目质量要求较高,我们估算了质量管理过程可能产生的成本;最后对于项目执行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或有事件,我们也估算了可能的成本,并作为项目的应急储备进行管理。项目成本估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活动,为进行项目成本预算提供了基础。

二、项目成本预算。

项目成本预算就是将项目成本估算分配到项目的各项具体工作上去,确定项目各项工作和活动的成本定额,制定项目成本的控制标准的一项管理工作。根据批准的项目估算总成本,我将其逐项分摊到了wbs的每个工作包中,为每个工作包制定具体的项目预算成本,并将所有工作包分摊到的预算成本加总确保其不超过项目的总体预算成本。在此基础上,我有将每个工作包分配得到的成本再二次分配到工作包所包含的各项活动上,并确定每项成本预算的支出时间计划,最后根据时间计划汇总每个时间点对应的累计成本由此而制定糊了项目成本预算计划。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的复杂性,我们按管理为项目设置了总预算的10%的管理储备。项目的成本预算活动不仅是将成本估算进行细化,同时也要在项目的各个里程碑确立成本控制的指标,为项目管理者监控项目施工进度、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提供了一把标尺。

三、项目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就是要保证项目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其预算成本。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对检查纠偏,尽量是项目的实际成本能控制在计划和预算的范围之内。

为了确保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成本可控,我们规定必须在项目各个里程碑处进行绩效测量,通过计算项目挣值,与成本管理计划和成本预算进行比对,找出存在的差距,分析可能的原因并制定应对措施。根据公司成本控制体系的规定:项目成本偏差在5%以内,可有项目组自行处理,当出现5%以上的成本偏差时,属于重大偏差,会对成本预算基线产生影响,就需要上报公司,通过执行成本变更控制流程来处理变更。涉及到成本基线修改的变更,还需在修改成本基线后报送项目各方备案。

在本次项目管理过程中,我全面的应用了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初期建立了项目成本管理计划,随后又结合公司对项目的要求,对项目成本进行了估算,制定了项目成本预算,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在项目里程碑处计算挣值的方法对项目绩效进行测量分析,使项目的成本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项目最终结算成本比总预算节省了3%左右,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通过后来的项目总结,我发现在项目成本管理方面还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1、成本估算中各种相互可替代成本的选择比较方面还要加强,比如在本项目在。

如果需求调研成本增加些的话,可能因需求不明确而发生的成本会大大减少。

2、成本预算很大程度还是依靠经验,预算结果的准确与否过分依赖于人的因素。

以上就是我在某集团物流信息化平台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对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些体会,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希望在以后的项目成本管理中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五

大数据给企业带来了海量的、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数据基础,同时也对管理会计信息的搜集、存储、分析和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在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以大数据为基础,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困难与挑战。管理会计从20世纪诞生以来,其理论、技术和实践在不断发展,管理会计工具也日益丰富和专业化,其研究大多倾向于单个管理会计工具的研究,而对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较少;实践中多样化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于企业管理活动中,往往只强调自身的应用而缺乏系统性,鲜有企业建立较为完备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鉴于此,本文在大数据背景下,从战略的视角,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来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有效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系统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管理工具,系统性地融合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等子系统而形成。平衡计分卡由最初的绩效管理工具逐步发展为企业战略管理系统,但其战略管理功能必须与全面预算、作业成本管理等管理会计工具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利用战略地图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管理、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的主题,并寻找各个主题的关键成功因素(ksf)和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从而形成各层级的平衡计分卡。在建立平衡计分卡的过程中,经济增加值(eva)作为财务层面的指标纳入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中。eva从股东财富最大化角度出发的企业价值评价指标,可以有效驱动企业价值的增加。1.全面预算管理子系统。通过战略地图和平衡记分卡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业绩目标和可执行的行动计划,以此作业为基础,根据作业项目和作业量来确定资源需求,并以此为基础配置资源、编制预算。包括:(1)战略预算。主要用于创新经营模式、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能力等。面向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行动方案所需资源的预算,依据平衡记分卡确定的直接支持战略的行动计划,以作业为基础,确定相应地资源需求来编制战略预算。(2)经营预算。主要是维持企业生存的现有产品、业务和客户的预算,以作业分析和动因模型所反映的动因、作业、资源及财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基础,分配资源并编制经营预算。(3)财务预算,根据战略预算与经营预算有关数据进行编制。在分级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下,建立分级预算控制体系,利用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系统,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将预算执行情况真实、完整的记录录入到预算管理系统,使每一项业务的发生都与相应的预算项目联系起来,严格控制预算的执行,定期对执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2.成本管理子系统。在分级平衡记分卡体系下,企业成本战略转换为具体的成本指标和行动计划,提供了成本管理的核心框架,并有效融合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构建一种向上与企业成本战略相适应、向下深入到价值链各个作业过程的成本管理系统。首先,在成本管理核心框架指导下,利用价值链分析和作业成本法核算预期成本,通过流程重构、技术改造等方式确定当前最优价值链,然后采用目标成本法的原理确定目标成本,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成本定位的目标成本体系,主要包括新产品目标成本体系、原产品成本体系和按作业流程分解的责任成本体系。其次,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以作业成本核算为基础,按照目标成本计划来控制作业成本,实时监控作业成本数据,超过目标成本计划时系统自动产生预警信息,提交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最后,利用作业成本管理分析有效地辨别价值链中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进而确定需要改善的流程和优先顺序,实施价值链的优化,并以此修正目标成本计划,进行持续改进,使目标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形成一个闭环系统。3.业绩评价子系统。以财务层面融入经济增加值(eva)的平衡计分卡框架为主体来构建业绩评价子系统,既可以保持企业经营不偏离战略轨道,又可以有效驱动企业价值的增加。其构建步骤如下:一是根据平衡记分卡框架确认的关键绩效指标构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以预算系统为基础,结合行业标准、历史水平等形成业绩评价标准体系;二是从企业整体、部门、个人角度,根据系统搜集的反映战略执行的有关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对各自责任中心的战略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三是定期生成业绩评价报告,对各责任中心的经济活动业绩进行考核与分析,进而为短期决策、激励以及实施战略反馈与调整提供依据。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用户对各责任中心评价的不同要求,该子系统应提供定义业绩评价报告、生成业绩评价报告及输出业绩评价报告等功能。

(三)构建企业内部云平台。

企业内部云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数据集成平台,在云计算模式下提供基础公共服务和数据服务,如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处理等,具有“资源共享、快速交付、按需服务”等显著特征。不仅能够实现对大数据的高效集成与实时共享,也能满足企业对海量结构化、半结构化乃至非结构化数据深度挖掘的分析需求,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运营系统整合的关键。通过企业内部云平台,一方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与财务管理系统、erp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ncr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业务运营支持系统进行有效对接,高效、精准地获取管理会计所需的业务信息,并实施反馈控制。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外部云获取市场、经营环境、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外部数据,在全面数据上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决策。此外,企业内部云平台具有动态、稳定和可扩展的特征,无论是在企业云平台新接入系统还是原有系统优化升级,该平台始终发挥稳定器作用,使得整个系统的动态调整平滑而有序,更加有利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全面对接与深度融合,有效促进管理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结语。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根据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和信息化管理需求,统一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规划,明确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功能需求以及分阶段任务,系统指导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从源头上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重在服务企业内部管理,但企业环境具有差异性,需要在企业战略指导下结合公司规模、文化特征、现有的管理水平、提升管理的成本效益函数等因素,权变地选择其他适宜的子系统,有机融合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以满足公司个性化的管理需要。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六

摘要:本文研究分析了无线网络pda技术,提出了一套基于pda技术的超市信息管理系统。

为了进一步完善超市信息管理系统,针对超市销售商品存在流动性的特点,本文研究分析了无线网络pda技术,提出了一套基于pda技术的超市信息管理系统。

1.1设计思想。

超市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为避免员工之间的冒名顶替,身份识别应用指纹识别技术,采集员工的指纹信息,当处理出货、入货或盘点业务时,要验证员工的指纹信息。其次是设置和管理不同管理级别员工的权限,建立不同数据表,建立专门员工数据库。最后是无线网络技术采用数据实时传输,以保证管理层在终端实时掌握货物的出库、入库和盘点等业务情况。

1.2功能需求。

在人员信息管理方面,该信息系统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每级管理部门的人员情况,以方便超市管理者决策者掌握人员构成情况。在库存信息管理方面,该信息系统能够如实反映超市商品的流通情况和超市资金的占用情况,保证超市不出现商品缺货问题,保证超市的'资金和场地不会因为库存而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在销售信息管理方面,该信息系统及时提供超市商品的销售信息,给超市销售部门提供超市的经营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各个商品销售的比例。在安全信息管理方面,该信息系统对不同人员的权限进行了设置,限定了各员工的职责范围,保证了商业机密,也防止了恶意网站的攻击。在辅助功能管理方面,该信息系统设置了比如商品不足情况预警功能,为决策者商品营销拓展提供了依据。

1.3网络规划。

在超市信息管理系统中,应该在特定位置将系统核心――服务器安放。在各个管理部门依据业务不同原则安放服务管理主机,且每个部门只能在权限之内操作。路由器要通过局域网与各终端连接。手持终端的作用是超市商品的盘点、商品的入库和出库。收款机主要用于销售收银。

1.4主要功能模块。

超市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主要分为员工管理、商品销售管理、商品出库与入库管理、商品盘点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模块。所谓人员管理模块,是指对超市所有员工指纹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对各个员工的权限设置,以检验员工和业务处理时操作的合法性。所谓商品销售管理模块,是指超市信息系统中负责超市商品销售的模块,通过收款机实现销售数据与服务器的实时交换,通过pda实现商品出库、入库和盘点工作。所谓商品出库与入库管理模块是指负责销售的部门与商品供应商之间的交易和超市现有商品和仓库库存商品之间的商品数据信息流通。所谓商品盘点管理模块,是指商品的库存或正在货架销售的商品数量的清点和核查,通过这一模块的盘点工作,可以计算出超市的存货情况,计算出诸如费用率、货损率、毛利率等经营指标,以便管理者和决策者科学管理商品库存。所谓安全管理模块,是指安全保护超市信息系统不被恶意网址破坏或非法访问。另外,此模块还添加了预警功能,商品买卖成功后,pos机能检查商品的库存,判断该商品是否该补充货源。

在超市信息管理系统的终端处理业务之前,要指纹检测相关负责人的身份,通过检测后,方可分配相应的业务人员进行对应的业务处理。

2.1负责人指纹检测。

如前文所述,只有最高操作权限的管理人员才能对管理终端进行操作。按照人员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和各类管理人员的权限,录入其信息,采集指纹,完善基本信息。要重点关注具有最高的权限系统管理人员。通过初步的权限设置,来限定各部门经理的权限,以便其处理本部门的超市相关业务。在该系统中,商品管理人员包括商品出库与入库人员、上货架与下货架人员、销售人员和相关的盘点人员。

2.2业务处理流程。

相关人员通过指纹检测后,登录系统,进行业务处理。主要包括商品的出库与入库、商品的上架和下架、商品的盘点和商品的销售等。

3.超市信息管理系统业务功能的实现。

3.1绑定ip地址。

在首次连接pda终端与网络时,要建立关于ip地址与mac地址信息档案,将信息记录在网络管理员的数据库中,要一直对用户执行严格的监管与登记制度,以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和恶意网站的访问。

3.2实现数据库接口。

从前文该系统各个模块的叙述中可知,要有效地进行人员管理模块中管理人员的身份检测,正确记录各种商品的流动状态。处理业务时,主要是对数据库的各种访问,因此,只要直接应用编辑好的公共类接口,就可以保证所有的模块在对数据库的正常操作。既简化了程序,也便于系统维护。同时,每个操作人员在访问数据库终端时,自身生成一条操作的信息访问记录,如果系统出现异常,则可以日后查看。

3.3实现pda终端。

不同的操作人员,其业务权限和业务内容也不一样,在pda终端采用b/s结构的模式,这种模式为每个终端显示所对应的内容。此外,业务人员通过指纹检测后,系统随机自动生成一个密码,只有在pda终端输入这一随机密码才能进行业务处理。

要保证超市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硬件上必须保证的设备是服务器主机、指纹仪、无线路由器、pda和摄像头等设备。软件服务器端采用是windowsxp操作系统,使用oricle9i数据库,客户端主机可以为xp操作系统,对于pda使用windowsmobile6.0。

该系统既不使用纸质介质,同时却实现了预警功能,绑定了无线pda与mac地址,既方便了业务人员处理业务,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系统的安全性得以保证。

[1]盛春玲,郝树虹等.超市管理系统设计[j].硅谷,2010(3)。

[2]谭家玉.超市信息化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3(4)。

[3]张洁.小型超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6(6)。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七

本文讨论6月我公司承建的某市某妇幼保健院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我作为项目经理全程管理该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信息为主线”的医疗管理模式。在充分分析了该项目特点的基础上,我在成本估算方面详细分析了项目成本科目,采用了类比估算法,确定资源费率法等方法对项目总体成本进行了估算,在成本预算方面采用了项目逐步分解分摊的方法,详细的制定了项目的预算,在成本控制方面,采用公司级与项目级控制机制,并且通过挣值分析法,进行了绩效测量,根据绩效测量的结果与成本预算相对比,以控制项目成本。通过这些方法我很好地做到了成本管理,最终圆满地完成了项目。

正文。

206月,我公司作为系统集成总承包商承接了某市某妇幼保健院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该项目具有投资大、工期长、干系人较多、管理层次复杂等大型项目的特点。我作为项目经理负责全程管理项目,并参与了业务需求讨论和系统分析等工作。该项目的项目干系人众多,管理层次复杂,上至院长下至收费、药房人员全员参与,涉及到全院56个科室,1250名医务工作者。项目所涉及的模块繁多,包括门诊挂号管理系统、门诊划价收费系统、住院入出转管理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emr、lis、pacs、物资库房等工作,该项目从年6月开工,到3月验收结束,历时10个月,整体投资达1000万,仅涉及到的软件开发部分就达到650万。在我公司近些年承接的系统集成项目中属于金额较高的项目。该项目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的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在具体工作中,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灵活的工作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最终总成本与经过审批后项目预算相比仅超出2%,该系统在2底正式上线,到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1、成本估算。

鉴于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周期较长,项目干系人众多,项目所涉及的模块繁多,因此我进行了间接管理、过程管理、项目组合管理及pdca。我在该项目前期就组织了人员制定了项目成本管理计划,并根据成本管理计划对该项目的成本进行了详细的估算。因为项目估算应该考虑到项目所使用的所有资源的成本,所以我在该项目中主要对于项目所涉及设备采购、场地租用、人员费用、分包费用、设备折旧与分摊费用等费用科目进行了详细的估算。我根据之前某市相同等级医院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本发生的情况,作为该项目成本估计的重要参考采用类比估算法,估算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所有资源科目。我在此基础上还根据该项目范围说明书的要求,对于硬件设备的采购采用了资源单价的估算方法。以各站点使用的一体机为例,每台一本机的单价是3500元,需要采购的总数为235台,因而对应的总成本为82.25万元。我还考虑到项目计划中对于进度和人员的要求,根据项目的wbs结构和wbs字典采用了自下向上的成本估算方法,估算总的工作量。成本估算是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正是因为在项目前期地可能发生的成本类型都进行了详细的估算,所以项目最终实际发生的成本与前期成本估算偏差很小,控制在10%以内。信管网()。

该项目成本估算的结果、相关支持性的细节文件、更新后的成本管理计划等为后面的成本预算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和坚实的基础。只有成本估算工作做得全面,成本预算才能更准确。

2、成本预算。

根据成本管理计划,我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特点以及我公司对项目的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项目预算。我将得到批准的项目估算总成本逐项分摊到每一个工作包中,为每一个工作包制定具体的项目预算,并且对于相对比较复杂的工作包,我还制定了成本控制的标准,确保项目所有工作包预算累加和不超过总体预算。我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工作包的预算再次分摊到每一个项目活动中,以确定项目的每一项项目预算支出时间,最终形成项目时间占对应的项目预算累计支出,并形成项目预算支出计划。在项目预算过程中我使用了成本汇总方法,将wbs每一个工作包的预算累计成wbs上一级的预算金额,最终累计成为整个项目总体预算。我在进行成本预算时,考虑到了项目在管理上的储备,尤其对于比较复杂的工作包,按照5%-10%的额度设定了管理储备。

成本预算既是将成本估算进行细化,结合项目具体活动将项目成本进行预先的演练,同时又要考虑成本控制的标准,在项目的各个里程碑确立成本控制的指标。因此说,成本预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3、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使项目活动按照成本管理计划完成,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活动所发生的项目实际成本与项目预算进行对比、检查、纠正,尽量使项目的实际成本控制在成本计划和成本预算之内的管理过程。

为了确保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我每周做一次子项目的绩效测量,短两周做一次整体项目的绩效测量。通过计算项目挣值,与成本管理计划和成本预算进行比对,找出项目成本管理计划和预算的差距。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制定了公司级与项目级的两级成本控制体系,根据项目月实施过程的绩效测量,当与预算出现3%以内的偏差时,在项目组内解决,出院3%以上的偏差,报公司解决。当出现项目成本偏差时,通过成本变更申请、成本变更审批以及成本变更执行最终完成成本变更。我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也出现过重大工作方式的变更,在工程监理公司主持下经过与用户方进行沟通和研讨,其中涉及到的成本变更最终可以修改成本基线计划,并将修改后的成本基线计划报送项目各方。

结束语。

经过10个多月的时间,项目最终交付用户使用,并获取用户的高度评价,总结整个项目的实施,我们认为得益于在项目初期就建立了符合大型项目特点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引入了项目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对项目进行了科学、规划的成本管理。虽然在开发过程中曾有过成本超过预算的时候,但最终通过项目成本管理,项目在成本控制计划和预算范围内环境下顺利进行,因此,如何更好地把握项目成本管理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估算和控制方法到实际项目中去,还有待于我们去研究、探索、实践和总结。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八

在战略决策、经营管理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操作等社会经济活动中广泛地用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造成重要机密信息的泄露。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计算机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犯罪、计算机病毒、信息失窃等等。

1.1信息失窃和篡改。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环境,一些非法软件能够绕过防火墙,或者利用管理上的一些失误对信息进行篡改或窃取。

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电磁波来窃取和篡改信息。

信息窃取者可以搜集计算机工作时传播的电磁波,获得更加准确和及时的信息。

非法获取信息的方式很难被管理员所察觉,应用得非常广泛。

这就要求大型企业、政府机关等重要的部门在使用计算机时必须使用屏蔽设备。

而且可以消除复制的痕迹,并且对被销毁的数据进行重建,严重的威胁到了数据的安全。

1.2不良信息和资源的传播。

我由于我国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网络安全法规,造成一些不良信息以网络为平台进行大量的传播。

在网络中发布人可以以匿名的方式来传播大量的信息,而且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包括垃圾邮件、暴力和色情信息等等不符合公共道德标准和危害网络安全的信息网络上的传播,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3木马和计算机病毒。

所谓的木马和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程序软件,一般以邮件的方式在网络中进行传播。

在下载信息资料的过程中很可能就会感染木马和计算机病毒,造成计算机内的资料和信息被盗用。

而且木马和病毒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和极强的传播能力,恶意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方便。

正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运转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一旦计算机信息系统面临安全问题将会给各行各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特别是一些具有保密性质的信息一旦被他人窃取,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2.1提高计算机硬件对非法入侵的抵御能力。

网络的开放性是无法改变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难免会遇到非法入侵的攻击,这就需要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

因此,必须不断加强计算机硬件对非法入侵的抵御能力,从而对计算机信息进行有力的保护。

当前主要的技术措施有预防、防止文件被复制、防止硬件被非法访问、电磁波泄露、文件加密等等。

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可以从源头上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2.2计算机运行环境的建设。

保障计算机在良好的运营环境中运行,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特别是对一些存储有重要信息的计算机机房,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控,禁止身份不明的人员进出,并且配备相应的监控设施。

计算机机房还要设置一定的防火防盗、供水供电设施,避免由于突然断电、火灾的事故而造成的计算机损毁和信息丢失。

由于计算机在运行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因此应该安装相应的屏蔽装置,也就是利用抗电磁波干扰和金属屏蔽技术。

为了防止重要信息的丢失,要对一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备份,不要重复使用记录重要信息的磁介质,以免感染病毒。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自我保护能力包括修复补丁技术、扫描漏洞技术、抗病毒技术等等。

这样可以使计算机系统地域攻击的能力加强,对信息盗取的风险进行控制,使计算机信息系统具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2.3.2扫描漏洞技术该技术分为两大类,第一是基于网络的扫描技术,第二是基于计算机的扫描技术。

扫描漏洞技术可以实现对计算机的远程和本地监控。

2.3.3防病毒技术主要是对系统中的病毒和木马进行实时监控,并且阻拦非法程序对计算机系统的入侵。

当前的防病毒技术主要包括实时监控、自动清扫和自动升级功能,还能够对一些被损坏的数据进行恢复。

2.4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

数据库的安全性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数据库具有非常庞大的数据量,而且能够为用户随时读取。

为了保障数据库的安全,可以使用分类归档存储、网络备份、高可用性系统和数据加密存储等方式。

3结语。

在二十一世纪,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每个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不容忽视。

从而保障重要信息的安全,维护网络的稳定,避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造成的重大损失。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九

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离不开理论的导向指引。目前,关于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理论多是一些模糊的认识或者是一些零散不系统的阐释。要想很好的完成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弄清楚什么是“会计信息系统”有其内涵很重要,如果这种基础性的理论都不搞清楚,那也就无所谓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目前,由于对会计信息系统认识的偏差,导致各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不甚理想。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是指以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以特定的财务软件为基本工具,对单位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等进行科学管理、核算的信息系统。建设会计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实现“数出一门、信息共享”,特别是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会计信息系统除了能很好的实现会计电算化功能与工作外,最重要的是能优化企事业单位的行业务管理。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事业单位业务管理是采用原始单据流管理的一种业务活动,是企事业单位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重要体现。

二、制定行业标准规程,规范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作,需要从行业上予以管理和规范运作。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与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上,仅有少数的几个会计电算化规范性文件参考,还没有真正的会计信息系统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可供建设,这对于我国庞大的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研究的滞后和行业标准的缺失,导致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多是国外设计理念,以及凭经验依据客户的简单需求来开发财务软件;虽然我国已经有了一些相对著名的财务软件开发公司,但他们也只是各自为阵、自成体系,开发的软件系统组成和功能结构等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更缺乏兼容性,非常不利于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行业标准与技术规程层面分析、解决,有必要制定与规范相应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

三、科学与合理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模块构成。

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构成等尚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导致开发的`会计信息系统模块构成不够科学。经过分析,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至少要由财务会计、业务管理和信息分析三个无缝链接的计算机联网系统构成,才能称为是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设计。

财务会计系统;即是我们通常说的“会计电算化”,它以实现财务会计工作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主要包括账务处理、出纳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会计报表和往来管理几个子系统,侧重于企事业单位资金流的管理。业务管理系统;就不同会事业单位来说其业务管理系统的具体组成可能不同,但其都包括业务循环、业务核算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业务循环子系统,主要以计算机内部原始单据为手段,对各项业务的付款循环、收款循环或得仓储物流循环等进行管理。业务核算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核算业务循环子系统中的原始单据,以及生成相应记账凭证后传递到账务处理系统供财务管理人员使用,实现了单位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信息分析系统;信息分析系统主要用于单位财务状况分析、财务支出预算、以及具体业务分析等子系统,功能在于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布、查询、分析、加工等信息发布与决策支持作用。

四、务必理清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数据之间的关系。

依据调查发现,部分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业务信息系统都是采用封闭方式运行,不用说单位之间的数据共享,各部门之间也很少能用到对方的数据,极不适应单位纷繁复杂的业务活动。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系统强大、高校的管理功能,有必要将其各系统进行集成,优化与再造单位的业务流程。

而要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是了解与理清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关系、明确区分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边界,科学设计子系统数据接口,保证数据流向与访问权限的科学合理。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业务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应该是一种双向控制联系,而信息分析系统也可以从以上两个子系统中获取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同样可以供业务管理系统和财务会计系统使用,有效消除“信息孤岛”的存在。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十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电子信息系统导论论文。请参考!

摘要:现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各在各行各业当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啦新机遇。大部分市政企业依旧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管理,但这很明显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发展。而信息技术无论是对市政工程的质量、进度还是成本均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因此市政企业想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要利用好信息技术。本文从市政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入手,进而提出啦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智慧市政。

引言。

国内信息技术在近几年的发展迅速,逐渐渗透到啦社会生产以及生活各个方面。现今,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进一步发展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市政行业。市政部门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管理手段,可以做到节约市政工程成本,合理的安排进度、确保施工质量,同时还能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所以,分析市政施工管理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1信息技术在市政施工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市政工程的施工内容多且杂,有着较广的涉及面,同时建设周期长以及经济环境复杂,造成和其相关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也较大。因为市政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有着较多的工序,内容相互交错复杂,大量的数据以及信息需进行交流以及处理,若无法进行快捷有效的反馈,就会导致决策滞后,进而损失大量的物力与人力。而传统的市政施工管理一般都是通过纸质文件来传递数据以及信息的,而靠书面通知之类的管理会降低各部门间信息传递的效率,从而直接降低管理水平和效率,但在利用信息技术后,不但提升啦数据与信息传递的效率,还提高啦当中内容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及时的问管理者提供管理依据,即使遇到啦意外情况,决策者也能够做出迅速的反应,这从根本上提升啦市政施工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信息技术能够将企业具有知识、技能以及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提高其在行业当中的竞争优势。

2信息技术在市政工程管理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从现阶段我国市政施工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来看,其实并不是很乐观,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包括市政施工单位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等。存在较多市政施工单位在进行日常工作当中,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仅占一部分,而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单位也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表面,如信息查询、电子档案的存取以及文件的编辑和打印等,没有真正的发挥出信息技术整合以及分析数据的功能,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对市政施工进行现代化动态管理。通过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可知,施工单位只是在某个环节(往通常是市政工程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应用信息技术,而对施工进度管理等关键的部分所采取的方式依旧是传统的,如较多的市政企业在工程的造价预算等阶段通常会利用信息技术来对工程进行一个总体的分析,进而获得出一个大致的施工数据,在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完成工程的预算管理等。但是信息技术却很少用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如施工安全的控制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再加上市政施工本身的复杂性,若是市政行业无法做到将信息技术贯穿到整个过程的话,这将会严重阻碍到市政行业的未来发展道路。正因如此,可得出信息技术在国内市政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还未成熟,管理者的思维还处在较为僵化的一个状态内,无法实现在市政施工管理中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导致其出现较为明显的局限性。

2.2具有较强的孤立性。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我们能够知道,现今多数的企业和单位已开始重视信息技术,也对其进行啦较好利用,同时也启动啦局域网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但是我必须要承认一点,那就是部分市政施工企业的信息流动都是产生于项目经理和工地现场的内部,其并没有做到和其他相邻企业间的有效互动和沟通。除此之外,因为市政管理信息化缺乏一定的标准,导致不同的软件在企业部门中无法进行共享,市政的施工各环节以及各阶段的数据无法进行及时的、有效的交流,造成信息资源在市政施工管理中无法实现全面的整合优化。上述均表明啦信息技术在应用方面的孤立性,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2.3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

信息技术本身就有着较高的含金量,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也较高,如连操作先进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都无法具备,就更别提管理啦。现阶段大部分的市政施工企业为啦能够进一步的节约成本,没有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忽视啦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导致信息管理缺乏人才,因而无法进一步的提高施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3提高信息技术在市政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3.1信息技术在市政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在市政施工管理中,第一步工作为合理的、科学的编制好工程总体进度规划,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网络计划。采用总网络支持子网络和项目工程分解结构确定好阶段性任务里程。建立在项目工程分解结构的节点之上,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且将其自动的导入到总网络。通过总网络发布工作任务,如此工作任务就能够成功的被各项目工程分解结构分解掉,同时承包单位也须将其完成的分包任务进度反馈给总网络,借此总网络可有效地计算以及分析出实际进度,从而将实际完成的任务进度和计划进度进行有效的对比,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进度管理模块可将其他信息模块有效的连接在一起,最终和预算申请模块、计划调整模块、采购模块以及合同管理模块等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大型的管理网络,让企业能够真正的对市政施工管理实施现代化的动态管理。

3.2加强对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正确认识。

现阶段在信息化工程的认知方面,仍存在部分的市政行业停留在表面,这很大程度上降低啦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决策管理者的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化的程度,所以,进一步加强培训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正确认识十分重要,利用相关的培训来转变管理者在思想上的认识,使其能够充分的认识到企业离不开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需要进一步加快对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工程建设关系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未来发展规划和业务流程,故此,可知信息技术对市政行业的发展的重要性。

由于市政行业工作过程的影响,所以在招投标和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会用到许多行业、地方乃至国家的配额,而这些管理内容和系统往往过大,因而在数据计算的难度也更大,所以施工企业必须的标准建立灵活的使用,严格遵守,这是企业开展的有力依据项目成本预算。此外,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固定成本、计划进度、质量安全、物资设备、人事管理和财务核算等不可或缺的要素。和信息管理的项目中的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建设项目管理的物种可能涉及的内容和问题的研究,使这些项目与实际有效联系实际操作,更好的实现不同业务内容合作关系,建设项目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的有效协调,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系统、有效的工作环境。

4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前进以及提高,信息化在市政行业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和成熟,建设施工部门以及单位需要重视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合理的、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可大幅度的提高市政施工技术水平、安全水平以及工作效率。特别是在一些部分专业的施工中,应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先进技术,如自动化的控制和信息处理等,不但可以将成本降低,减少工作强度,还能够解决一些在传统施工中无法进行处理的复杂问题。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在国内的市政施工管理中虽存在较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一直坚持努力的去研究信息技术,我国的市政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一定会不断的上升。

参考文献。

[1]曾庆梅.浅析信息技术在市政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4).

[2]方镇磊.浅谈市政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科学之友,(6):85~86.

[3]桂先保.论信息技术在市政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6(15):97~98.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十一

在族谱信息系统中需要大量的递归查询操作,而且系统对数据存取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只依靠基于磁盘的传统数据库系统无法满足族谱信息系统的要求。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族谱信息系统中采用内存和外部存储设备(如磁盘)共同作为数据的存储介质。族谱信息系统将实时或关键性数据的操作放在内存数据库中进行,由于内存的数据存取速度比磁盘快,引入内存数据管理技术会使族谱信息系统更高效,更迅捷。

4。1族谱信息系统结构。

在族谱信息系统的业务逻辑中,系统的运营商负责分配录入任务给各个代理商,各代理商再将任务分割为多个子任务,并组织多位录入人员进行录入。为了增加子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族谱信息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16](如图2所示)。系统中包括了一个中心数据节点和多个分布数据节点。中心数据节点储存了所有的族谱数据;而每个代理商拥有一个分布数据节点,存储了本代理商代理录入完成的族谱数据。

每个分布数据节点都是由一个磁盘数据库和一个内存管理单元组成。其中内存管理单元包括内存数据库、用户请求处理模块、接收队列、发送队列、节点状态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和数据同步模块,内存数据库采用列存储模型来实现存储。用户请求处理模块主要是接收用户请求,并根据用户请求进入不同的处理分支。接收队列用于接收用户提交的新增的数据或者是修改的数据。发送队列用于发送给用户所要求的查询结果数据。数据同步模块用来维持分布数据节点和中心数据节点的数据同步。资源管理模块主要是对内存资源进行分配和回收。

4。2数据录入功能的内存管理策略。

在数据录入功能中,每个录入用户登录之后首先会选择自己要录入的族谱,系统自动连接该族谱隶属的代理商的分布数据节点。

当用户插入新元组时,新元组会加入到系统的接收队列,分布数据节点会把新增元组加入到内存中存储;当用户需要请求检索数据时,对应分布数据节点会根据索引快速定位数据位置并返回给用户;当用户修改数据时会把修改后的数据加入到系统的接收队列,分布数据节点会把接收队列中的数据依次更新;当用户删除数据的时候,分布数据节点会通过索引定位到该数据并执行删除,同时内存资源管理模块进行内存资源回收。

4。3数据服务功能的内存管理策略。

由于在数据服务功能中主要是对世系数据的大量结构化查询,分布数据节点采用t树索引结构来存储元组信息。其中每个节点的数据中都含有人物对象的详细信息和分别指向父亲、母亲、过继或兼祧父亲、过继或兼祧母亲的四个指针。同时建立哈希索引(同第4。2节)。

当数据录入导致本族谱世系数据发生改变的时候,会对内存t树索引和哈希索引进行更新,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需要增加新的元组,系统会对t树索引做插入操作并更新哈希索引;

(3)如果需要删除某个元组,系统会先通过t树索引找到该元组然后删除该元组,更新t树索引和哈希索引,同时资源管理模块进行内存资源回收。

在数据服务功能中,当用户请求一键寻祖的时候输入要寻祖的人物谱名和祖先的世代数(可以不输入,默认为族谱中最小的世代数),分布数据节点会首先通过哈希索引找到t树索引中对应的人物对象元组节点。如果存在多个重名的人物对象则会返回几个人物对象的具体信息供用户选择;如果该谱名只对应一个人物对象或者用户从重名人物中选择了一个人物对象,则分布数据节点会从世系树中该人物对象节点开始循环地通过父亲或兼祧父亲指针寻找祖先节点;当该祖先的世代数等于用户输入的值,则停止循环并返回该祖先节点元组给用户。

4。4数据输出功能的内存管理策略。

在数据输出功能中,每个用户需要首先选择族谱,分布数据节点把对应的族谱数据作为热点数据载入到内存数据库中,在后续的族谱编排和族谱生成中可以直接访问分布数据节点的内存,并建立t树索引(同第4。2节)。

当用户对世系数据进行分组(可以按照个人或者是世代分组)时,分布数据节点会通过t树索引检索对应人物更新其分组号;当用户按照需求对世系和文档进行分卷时,会对世系分组和文档数据进行排序用于生成对应的电子族谱,同时分布数据节点会按照用户的编排顺序对内存中的数据进行排序;当用户选择相应的模板请求族谱生成的时候,分布数据节点会根据模板的格式生成族谱并返回给用户。

4。5数据同步策略。

在族谱信息系统中,每个分布数据节点的内存数据库保存着实时数据,但是内存属易失性存储,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必须和外存数据库进行数据同步。同时中心数据节点作为所有分布数据节点族谱数据的副本也需要和分布数据节点进行数据同步。

4。5。1分布数据节点内外存数据同步。

分布数据节点内外存数据同步属于单向同步,除了内存数据初始化外,数据都是从内存数据库传输到外存数据库当中。

在族谱信息系统中,分布数据节点的内外存数据同步是由常驻后台进程mmsyn来实现的。分布数据节点启动后,mmsyn进程就会自动启动。mmsyn进程启动时需要初始化系统设置的同步周期时间和进程数阀值。mmsyn进程在上次同步操作完成和下次同步操作开始之间会休眠一个同步周期。每次mmsyn进程被唤醒之后,会通过事务日志来检测是否存在数据更新,如果有而且当前的进程数低于阀值就进行数据更新,否则mmsyn进程继续休眠。mmsyn进程在数据更新过程前会读取存储的上次完成同步的事务日志序列号,从下一事务日志开始在外存里重做事务操作从而完成同步。

4。5。2分布数据节点与中心数据节点的数据同步。

分布数据节点分散存储着各个代理商代理录入的族谱信息,而中心数据节点作为稳定的中心数据备份必须和分布数据节点进行数据同步。分布数据节点与中心数据节点的数据同步属于单向同步,除了分布数据节点崩溃从中心数据节点恢复以外,数据都是从分布数据节点传输到中心数据节点当中。

在族谱信息系统中,分布数据节点与中心数据节点的数据同步是由分布数据节点常驻后台进程dsyn和中心数据节点常驻后台进程csyn来实现的。在族谱信息系统启动后,csyn和dsyn进程会自动启动。

和mmsyn进程相似,dsyn进程在启动时需要初始化系统设置的同步周期时间和进程数阀值。每次dsyn进程被唤醒之后,会读取存储的上次完成同步的事务日志序列号n,如果当前最大的日志序列号mn(日志序列号是递增的),则将n日志序列号m的日志发送给中心数据节点。

中心数据节点一旦启动,就会开启csyn进程。当分布数据节点发送过来日志序列时,csyn重做事务操作从而完成同步。

5结论。

本文设计并实现的族谱信息系统采用了b/s架构,能更好地支持族谱数据的分散录入以及集中共享的现实需求。在族谱数据管理方面采用了分布式结构,其中包括中心数据节点和分布数据节点。中心数据节点存储全部族谱的数据,分布数据节点存储对应代理商录入的族谱数据,通过同步策略实现中心数据节点和各个分布数据节点的数据同步,大大加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分布数据节点引入了内存数据管理技术,采用列存储模型存储结构,并根据用户具体的请求初始化热点数据,建立索引。用户的操作在分布数据节点内存中进行,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同时,系统利用事务日志进行分布数据节点的内外存同步和内存数据库恢复,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未来的工作还需要考虑热点数据的优化选择、分布数据节点负载均衡等问题。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十二

本系统是人事管理系统,它主要实现管理员如何对普通用户进行授权,如何插入、删除一个员工的信息,用户如何浏览员工的所有信息,以及用户如何查询自己想要的结果,也即是通过输入查询条件,显示符合条件的员工记录以及如何显示这个员工的全部信息。如何对查询或统计出来的符合条件的记录用报表的形式打印出来,窗口打开时的排放顺序,也即是平铺还是重叠,最后得提供一下如何使用这个系统,如何解决用户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这个系统中的难点和开发技巧等等。

本系统包括8个模块,即系统,包括重新选择用户和退出两个功能。系统管理,包括人员编码维护、用户授权和程序定义。输入,包括基本信息、婚姻信息、学历信息、考勤信息和工资信息的插入和删除。查看,包括基本信息、婚姻信息、学历信息、考勤信息和工资信息的浏览,还有通过输入查询条件查询用户所要的记录,还可以双击某个员工所在列,就可以显示出这个员工的所有信息。维护,包括基本信息、婚姻信息、学历信息、考勤信息和工资信息的修改,这个功能只能由管理员来操作,普通用户没这个权力。报表,包括基本信息、考勤信息以及工资信息的查询、统计和打印。窗口,包括平铺和重叠,即窗口的排放形式是平铺还是重叠的。帮助,包括这个系统的介绍和对这个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答。

1.2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势在必行。当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正在从c/s结构向b/s结构转移,但是由于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c/s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仍然占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流。

人事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

人事管理系统可以用于支持企业完成劳动人事管理工作,有如下3个方面的目标。

1支持企业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2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业务,包括新员工加入时人事档案的建立,老员工转出、辞职、退休等。

3支持企业进行劳动人事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科学决策,如企业领导根据现有的员工数目决定招聘的人数等。

1.3论文各章内容介绍。

第一章绪论里主要介绍了问题定义和内容简介,以及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数据字典,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总体系结构设计、系统数据模型设计以及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确定。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各子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包括本模块各子模块功能、接口、界面设计和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还介绍了用户使用手册,包括系统功能简介、运行环境简介,系统运行与操作指南,还介绍了系统评价,包括系统主要功能、特点介绍,系统存在不足与改进方案以及毕业设计心得与收获。

2.系统需求分析。

2.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该系统需要完成如下功能:

2员工各种信息的输入,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学历信息、婚姻状况、考勤信息、工资信息。

3对用户进行授权。

4员工各种信息的修改。

5对于转出、辞职、退休员工信息的删除。

6按照某种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员工信息。

7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8人事系统的使用帮助。

2.2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后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字典通常包括以下5个部分:

2数据项。数据项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3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反映了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一个数据。

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或由若干数据项和数据结构混合组成。

4数据流。数据流是数据结构在系统内传输的路径。

5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数据及其结构停留或保存的地方,也是数据流的来源和去向之一。

6处理过程。处理过程的具体处理逻辑一般用判定表或判定树来描述。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即对元数据的描述。数。

据字典是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完善的。

针对本系统,通过员工管理内容和过程分析,设计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如下:

11员工基本情况。包括的数据项有员工号、员工姓名、性别、所在部门、身份证号、生日、籍贯、国籍、民族、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政治面貌、参加时间、血型、开始工作时间、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岗位代号。

12员工婚姻状况。包括的数据项有员工号、爱人代号、爱人姓名、爱人生日、结婚时间、爱人工作单位、爱人政治面貌、爱人工作职务。

13员工学历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员工号、学历、专业、毕业时间、毕业学校、学校类型、外语1、外语1级别、外语2、外语2级别。

14员工考勤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员工号、姓名、日期,本月天数,公休假天数,应出勤天数,请假,节假日加班,其它加班。

15员工工资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员工号,姓名,底薪,补贴,奖金,加班,代扣养老金,代扣医疗保险,代扣住房公积金,所得税,房贴,房租,实发工资。

16人员编码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人员编码,人员姓名,密码。

17用户授权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序号,人员编码,程序号。

3系统总体系结构设计。

人事管理系统可以用于支持企业完成劳动人事管理工作,有如下3个方面的目标。

42支持企业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43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业务,包括新员工加入时人事档案的建立,老员工转出、辞职、退休等。

44支持企业进行劳动人事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科学决策,如企业领导根据现有的员工数目决定招聘的人数等。

本系统开发设计思想有以下几点。

11尽量采用学校现有软硬件环境,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的目的。

12系统应符合学校人事管理的规定,满足学校日常人事管理工作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13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client(客户端)负责提供表达逻辑、显示用户界面信息、访问数据库服务器;server(服务器端)则用于提供数据服务。系统分析等前期工作应尽量详细完善,以便学校以后体系结构的改变,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不高的信息可以方便地采用brower/server的方式进行访问。

14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15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

3.1系统数据模型设计。

关系模型:

员工基本信息(员工号,姓名,所在系号,所在系名,性别,生日,籍贯,国籍,民族,身份证号,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政治面貌,参加时间,血型,开始工作时间,家庭住址,电话,岗位代号)。

员工婚姻信息(员工号,爱人代号,爱人姓名,爱人生日,结婚时间,爱人工作,位,爱人政治面貌,爱人工作职务)。

员工学历信息(员工号,学历,专业,毕业时间,毕业学校,学校类型,外语1,外语1级别,外语2,外语2级别)。

员工考勤信息(员工号,姓名,日期,本月天数,公休假天数,应出勤天数,请假,节假日加班,其它加班)

员工工资信息(员工号,姓名,底薪,补贴,奖金,加班,代扣养老金,代扣医疗保险,代扣住房公积金,所得税,房贴,房租,实发工资)。

人员编码(人员编码,人员姓名,密码)。

用户授权(序号,人员编码,程序号)。

程序定义(程序id,程序标签,程序类别)。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十三

随着中国电信行业最新一轮的行业重组以及3g牌照的正式发放,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外部环境下,如何持续地提高电信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占据市场是电信企业重点关注的发展主题。传统的电信运营信息系统面向的是网元、网络、客户、产品,如今伴随对电子化理念的不断提升,现在电信企业信息系统更将面向各种管理流程、内部用户等复杂的元素。而且信息化对各业务流程的不断渗入,相关系统日趋专业、复杂,以及众多第三方开发厂商的不断增加,都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涉及到公司的人、财、物、业务、市场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企业内部门户、邮箱、公文、财务erp、hr、工程管理、合同管理等系统以及各项业务管理流程(如it需求管理、协同平台中包含的近50个流程)。随着公司业务及管理的需要,公司的下属部门单位已经增加到近50个,目前信息系统的全部有效用户已经近万人,并还在不断增加中。

当前电信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从市场形势角度看,全业务运营带来的市场压力逐步显现、世博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集团公司角度,随着全国应用管理办法下发,将加大对应用的管理力度、全网业务需求(包括服务、数据产品、集团产品)进一步增加、强调系统能力的提升(如交流、检查);从本公司业务需求角度,需求提出对象人员继续增加、全业务竞争市场不平衡状态下业务产品更新频度高(家庭、集团市场)。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随时能够根据市场、业务、用户的需求及时进行开发、调整,保证相关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3.1需求工单管理。

3.1.1如何确保工单的及时性,避免未及时完成引起用户投诉。

落实it开发工单管理人员,定期监督各工单的执行进度,及时协调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汇总工单完成情况,以内部通报形式抄送部门领导和各工单负责人,起到督促作用。在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合并需求设计环节、设计开发人员的对口带教等方式,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工单完成的时效。充分发挥公司it需求管理系统的作用,工单执行过程中遇到需求变更、数据准备等影响工单完成及时性的情况,在工单管理系统中留下痕迹。及时协调厂商的开发资源,通过更换、补充、引入等方式,保证工单的及时完成。

3.1.2遇特殊、紧急情况工单,如何确保支撑工作的有效完成。

每次遇到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或者公司内部招聘结束,信息化需求变更单高速增长,内部充分协调资源,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外部加强工单内容分析,根据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需求,把串行方式转变为并行方式,有序、及时完成it需求变更工作。如遇到奥运、重大节日、会议等要求系统部门封网的时候,事前内部制定特别开发方案,合理安排工单进度,主动加强与业务部门沟通,合理安排封网前后的及时上线。

3.1.3跨部门工单,往往成为工单管理的难点。

建立基于工单内容的责任人制度,分拆工单实施的具体内容,合理安排各方面工作进度,建立跨部门的联调、测试、上线工作机制。兼顾各部门工单管理的具体流程,通过内部工单等形式,将需其他部门配合的实施内容及进度予以书面安排,纳入到各部门正常的工单管理工作。应引起相关部门领导重视,通过他们及时协调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及时完成。

3.2应用系统、项目建设。

3.2.1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面对大量的系统建设,如何保证任务的及时完成。

建立项目责任人制,充分调动合作方力量,统一安排各项目的实施过程,安排多个团队并行实施。项目实施的前期,安排专人负责通用专业规则的制定,如:前台风格、展示工具、开发规范,提高联调的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修正。关注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加快系统联调、业务部门试用的进程,注重正式运行环境的形成。在业务试用前期,紧密联系业务、技术主管部门,提前梳理准备必要的上线条件,提供uat案例,尽快推动新系统的正式使用。参考网。参考网。

3.2.2如何避免业务部门的需求频繁变动,对应用建设产生的影响。

的重点工作,进行数据整合、主题展示、信息化应用开发,集中力量支撑重点主题建设,增强对管理层应用需求的敏感性。主动了解业务部门的运做困难,加强数据提取、协作分析、数据跟踪等的技术支撑,解决生产运做的实际问题。参考网。

3.3.2新系统实施、推进,需改变用户原有的工作习惯,推进难度高。

管理信息系统统的特点是通过对工作流程、管理流程的梳理,通过电子流程的再造,运用信息化工具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项目建设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实地调研,了解业务部门实物管理、流程管理的具体情况,使再造的电子流程能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积极采用原型设计,分阶段推进原型的确认、试用,掌握技巧根据用户部门的承受度,边使用、边评估、边优化、边推广,有效有计划推进工作实施。

4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我们发挥使能者的作用,一方面主动联系业务部门寻找可以推进信息化的内容,另一方面从系统运行数据和用户报障中查找已有信息化系统的不足,并给出具体优化建议。加强管控能力,注重实施进度、狠抓开发测试质量,同时一切提升用户感知度出发,提升用户满意度。系统的建设要从流程规范化的管理向提高效率与质量并举、提升it部门使能者能力的方向转变,从而能能够为公司业务发展、管理提升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2008年度管理系统开发部开发管理工作小结2008年11月。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十四

随着中国电信行业最新一轮的行业重组以及3g牌照的正式发放,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外部环境下,如何持续地提高电信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占据市场是电信企业重点关注的发展主题。传统的电信运营信息系统面向的是网元、网络、客户、产品,如今伴随对电子化理念的不断提升,现在电信企业信息系统更将面向各种管理流程、内部用户等复杂的元素。而且信息化对各业务流程的不断渗入,相关系统日趋专业、复杂,以及众多第三方开发厂商的不断增加,都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涉及到公司的人、财、物、业务、市场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企业内部门户、邮箱、公文、财务erp、hr、工程管理、合同管理等系统以及各项业务管理流程(如it需求管理、协同平台中包含的近50个流程)。随着公司业务及管理的需要,公司的下属部门单位已经增加到近50个,目前信息系统的全部有效用户已经近万人,并还在不断增加中。

当前电信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从市场形势角度看,全业务运营带来的市场压力逐步显现、世博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集团公司角度,随着全国应用管理办法下发,将加大对应用的管理力度、全网业务需求(包括服务、数据产品、集团产品)进一步增加、强调系统能力的提升(如交流、检查);从本公司业务需求角度,需求提出对象人员继续增加、全业务竞争市场不平衡状态下业务产品更新频度高(家庭、集团市场)。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随时能够根据市场、业务、用户的需求及时进行开发、调整,保证相关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3.1需求工单管理。

3.1.1如何确保工单的及时性,避免未及时完成引起用户投诉。

落实it开发工单管理人员,定期监督各工单的执行进度,及时协调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汇总工单完成情况,以内部通报形式抄送部门领导和各工单负责人,起到督促作用。在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合并需求设计环节、设计开发人员的对口带教等方式,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工单完成的时效。充分发挥公司it需求管理系统的作用,工单执行过程中遇到需求变更、数据准备等影响工单完成及时性的情况,在工单管理系统中留下痕迹。及时协调厂商的开发资源,通过更换、补充、引入等方式,保证工单的及时完成。

3.1.2遇特殊、紧急情况工单,如何确保支撑工作的有效完成。

每次遇到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或者公司内部招聘结束,信息化需求变更单高速增长,内部充分协调资源,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外部加强工单内容分析,根据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需求,把串行方式转变为并行方式,有序、及时完成it需求变更工作。如遇到奥运、重大节日、会议等要求系统部门封网的时候,事前内部制定特别开发方案,合理安排工单进度,主动加强与业务部门沟通,合理安排封网前后的及时上线。

3.1.3跨部门工单,往往成为工单管理的难点。

建立基于工单内容的责任人制度,分拆工单实施的具体内容,合理安排各方面工作进度,建立跨部门的联调、测试、上线工作机制。兼顾各部门工单管理的具体流程,通过内部工单等形式,将需其他部门配合的实施内容及进度予以书面安排,纳入到各部门正常的工单管理工作。应引起相关部门领导重视,通过他们及时协调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及时完成。

3.2应用系统、项目建设。

3.2.1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面对大量的系统建设,如何保证任务的及时完成。

建立项目责任人制,充分调动合作方力量,统一安排各项目的实施过程,安排多个团队并行实施。项目实施的前期,安排专人负责通用专业规则的制定,如:前台风格、展示工具、开发规范,提高联调的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修正。关注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加快系统联调、业务部门试用的进程,注重正式运行环境的形成。在业务试用前期,紧密联系业务、技术主管部门,提前梳理准备必要的上线条件,提供uat案例,尽快推动新系统的正式使用。参考网。参考网。

3.2.2如何避免业务部门的需求频繁变动,对应用建设产生的影响。

的重点工作,进行数据整合、主题展示、信息化应用开发,集中力量支撑重点主题建设,增强对管理层应用需求的敏感性。主动了解业务部门的运做困难,加强数据提取、协作分析、数据跟踪等的技术支撑,解决生产运做的实际问题。参考网。

3.3.2新系统实施、推进,需改变用户原有的工作习惯,推进难度高。

管理信息系统统的特点是通过对工作流程、管理流程的梳理,通过电子流程的再造,运用信息化工具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项目建设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实地调研,了解业务部门实物管理、流程管理的具体情况,使再造的电子流程能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积极采用原型设计,分阶段推进原型的确认、试用,掌握技巧根据用户部门的承受度,边使用、边评估、边优化、边推广,有效有计划推进工作实施。

4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我们发挥使能者的作用,一方面主动联系业务部门寻找可以推进信息化的内容,另一方面从系统运行数据和用户报障中查找已有信息化系统的不足,并给出具体优化建议。加强管控能力,注重实施进度、狠抓开发测试质量,同时一切提升用户感知度出发,提升用户满意度。系统的建设要从流程规范化的管理向提高效率与质量并举、提升it部门使能者能力的方向转变,从而能能够为公司业务发展、管理提升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管理系统开发部开发管理工作小结11月。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十五

在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开发较为重要,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必须要根据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保证可以提高其开发与规划效率,逐渐增强其发展效果。

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其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城市用地实际规划与建设情况,利用各类业务工作开展管理工作,其中,数据库包括各类表格形式与文档形式的数据,含有大量的图片,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其进行业务审批与管理,保证可以提高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质量,逐渐提高其管理效率。具体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完善数据库功能,提高其管理便利性。在城市规划与管理过程中,信息系统开发与规划人员必须要建立海量的城市规划信息库,保证可以提高信息数据的共享效率,为其提供良好的数据共享服务,这样,才能提高城市规划效率与质量,使得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质量得以提升。

第二,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规范性,进而提高业务流程规范性,使得规划管理业务与规划系统相互联系到一起,进而组合成为一个有机体,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城市规划系统的有效性,增强城市规划管理业务办公效率。同时,还要依照相关用户工作习惯,设计出规范的业务流程与互联网运作模式,这样,才能形成可视化的用户界面。

第三,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专用桌面红线划拨工具的支持,逐渐改变纸质地图的应用方式,打破传统工作形式的局限性,这样,才能提高其空间图形的处理能力,增强各类图层透明叠加效果。

第四,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中,必须要涵括各类实时跟踪信息系统,这样,才能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服务能力,完善其项目状态查询与进度查询功能,为其提供审批流转监督与管理服务,进而提高动态跟踪服务质量。

第五,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中,相关流程系统必须要具备便利性特点,在审批系统流程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各类系统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这样,才能增强其发展效果。

第六,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保密性与可靠性特征,主要因为其需要为用户提供权限管理服务,用户利用身份认证的方式访问相关数据,进而提高数据访问的安全性,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可靠性效果。

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开发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其开发思路,保证可以提高各类系统的应用效率,逐渐提升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质量。具体思路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系统总体设计思路。在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开发之前,相关人员必须要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总体设计思路,这样,才能保证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效率与质量。一方面,相关技术人员要制定完善的地形模块、管线管理系统模块、规划设计模块,另一方面,技术人员要制定完善的审批流程,提高各类系统功能的有效性。

其次,数据库开发思路。在数据库开发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理清其开发思路,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库开发工作的有效性,逐渐提高数据库的开发质量,进而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一方面,技术人员要根据数据库图片、视频与关系型数据等实际特点制定完善的规划流程。另一方面,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要分层设计数据流,使得数据库有效性得以保证。

再次,技术应用开发措施。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开发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割裂技术的开发,保证可以提高其開发质量与开发效率。这样,才能打破传统城市规划方式的局限性,逐渐提高现代化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质量,进而增强其开发效果。第一,插件技术的开发措施。在开发插件技术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用户体验程度,保证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插件技术的开发效果,形成独立并集成的框架体系,进而提高系统的完善性。第二,可订制技术的开发措施。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开发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可订制技术的开发,保证可以提高其开发质量与开发效率。第三,xml技术的开发措施,就是利用其信息功能等重新组建各类有效数据,完善数据应用功能,增强其数据灵活性与有效性,进而提高其总体发展效率。

最后,联网办案办公系统的开发措施。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联网办案办公系统的开发,保证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进而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在此过程中,各级工作人员都要履行自身职责,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全面了解自身的工作职责,逐渐形成良好的工作体系,这样,才能提高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质量。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要根据审批流转与进度跟踪管理等方式开展系统开发工作,逐渐提高各类系统的数字化发展强度,从而实现三维技术的应用体系,从根本上优化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体系,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结语:

在我国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工作较为重要,相关规划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保证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强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效果,同时,还要大力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逐渐提高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效率。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十六

摘要:水电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和日常能耗数据为基础,以统一多元业务要求为核心,为实现多途径资源共享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管理平台。本文以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实施为基本立足点,系统阐述了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原则及举措,力求以现代信息化的能源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有序发展。

高能耗带来的对环境的高污染及对资源的高浪费一直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根据国家十三五计划的重要战略布局,现代企业迫切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能源管控,做好能耗分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规划、运行、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为企业领导的决策判断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动态信息数据。本文将以此为基础,简要分析研究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1.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水电管理信息系统,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企业在动力能源管理中为统一内部水电各种信息数据,利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起的庞大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企业领导、水电供给管理人员、维护保障的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该系统对内部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查询和统计分析,同时利用高效便捷的互联网可以将信息数据传输至企业各部门当中,从而实现全面的现代化管理。

2.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首先,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高透明性,也就是说所有用水用电部门可通过系统终端机随时掌控本部门用能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相关的资费信息,减轻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标准化和实时性的特点,根据企业用能标准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建立起了标准化的水电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提升了系统采集和分析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与精确度;使用户可以更及时、有效的采集本部门所用数据,确保了企业经营管理中能源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而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下,水电管理设施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因此系统的发展运行必须紧跟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脚步,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需要以企业用能设施、设备的资产、用能流动资金周转周期管理为主,将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能以及降低周期成本进行相互整合,始终坚持一体化的管理理念,考虑到该系统同时需要运用在企业内部其他各部门当中,因此必须坚持灵活性和可拓展性的设计原则,利用erp门户系统实现与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系统的重复利用率。

4.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水电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反映和监控内部用能部位的各项动态数据,并且根据检测仪器和机械设备提供的具体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判断出用水用电情况以及在在的安全隐患、故障位置或存在的潜在危险,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将水电运行成本的损失降至最低。而系统提供的信息数据和分析报告同样也能够为领导的决策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其作出最科学、最正确的决定,从而带领企业实现全新的发展。

1.系统总体结构。运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其具体职能从原先单一的设备信息数据管理延伸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等方方面面,用户定位也从原来的企业领导决策和执行层扩大至全体工作人员,而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所有用能部门也被归纳为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报备用户,对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运营中的各项业务进行全方位管控。

2.日常运行管理。水电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体现在对内部日常运行的管理,首先是“两票管理”即对操作票和工作票的管理。所谓操作票管理指的技术管理操作票的拟票、审批、执行等,同时对票号和典型操作票进行严格管理;而工作票管理则具体指的是对填写、签发、批准、审查工作票的过程进行管理。譬如说利用系统自带的录音、视频等功能对管理“两票”的过程进行记录,完成之后则可以将数据信息直接“发送”至移动服务器,之后将自动进行业务处理;对典型的隔离库和危险点预控库等可以利用系统中表格导入导出功能进行管理。其次日常运行管理还包括安排有关人员的二十四小时交接班管理、编制排班表和倒班计划等;对内部设备的定期验查、轮换、工作内容设置与执行等方面进行管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申请接入临时电源,待电力系统恢复正常之后需要拆除临时电源,而这一过程也同样需要水电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3.设备维护管理。水电设施、设备维护管理是企业日常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成为运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表现之一。运用水电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备维护管理,具体来说指的就是利用设备静态技术参数信息、设备动态履历信息对设备台账进行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企业内部各类机械设备的清单和安装进行管理,例如:仔细记录设备的变更、改造、检查检修、拆除等情况,同时在建立内部建立信息查询平台,以便用户能够随时登录平台对信息记录等进行详细查询。

4.培训教育管理。水电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中还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班组培训机制,在内部积极展开多样化的工作培训,确保工作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彻底解决当前企业动力保障部门当中缺乏设备运行维护专业人才的问题,全面提高运检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培养其同时具有运行、维护、检测、评价等多种综合能力。在水电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当中还需要积极开发培训管理模块。出题人和解答人同为企业动力部门内的培训人员自己,之后由点评人接收发送流程并进行综合客观点评;培训人员也可以选择解答他人出的题目,并且在解答之后发送流程给点评人或是出题人并接受具体点评。

5.技术监督管理。在水电管理信息系统中对技术监督应保持高度重视。能源运行保障作为技术监督工作的中心,以安全为主,预防为辅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坚持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统一的标准制度进行分级、分专业管理,建立以计量、检验和试验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监督管理体系。由优秀专业的技术人才作为技术监督的中坚力量,企业生产经营用能全部过程均属于技术监督的范围。

6.内部缺陷管理。水电生产管理系统当中包括内部缺陷管理,其主要内容为对报缺单、延时消缺、消缺汇报、关联记录、相关文档等进行管理。一旦在内部缺陷管理模块当中发现缺陷,需要立即上报并及时告知负责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的人员或者是值守人员,与此同时,一旦发现有人需要登录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并填写其中的报缺单,将流程发送至负责设备运行维护的人员处,以便其对缺陷进行定级,在定级之后由相关工作人员发送报缺单至水电运维班,由班长安排人员进行消缺。如果班长判定需要延期消除缺陷,则需要启动延期流程同时写明延期原因。在消缺清除之后班组需要将发送原因、处理过程、责任原因分析、消缺交代等进行仔细填写,最后汇总成消缺汇报进行上交,最后依据实际的缺陷等级启动相应的验收关闭流程。根据需要消缺的关联可以在水电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关联记录消缺,比方说消缺工作票等等。

7.技改项目管理。技改项目管理同样也是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当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在水电供给当中包含各种各样的技改项目,而技改项目管理指的就是对水电供给当中用能的合理性、规范性等各项工作的技改、检修、审查、申报等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比方说在启动某技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当中需要对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购买和配置相关用品、设备、工具、器材等进行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同样也需要对施工人员的调配及其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当项目竣工之后水电供给单位及其管理部门需要对施工单位以及项目整体质量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编制出全面完整的施工总结,最后将其与水电供给单位中的其他相关文档资料整合在一起进行及时归档。

1.加强对系统的重视力度。为加强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有效实施,首先需要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加大对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视,将内部的日常生产运营工作与系统进行充分融合,追加对系统建设和运用的投资力度,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扩大系统规模和覆盖范围,在企业内部各大小用能部门当中均配置电子计算机等基础设备,随时进行信息数据的接收与传输。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指导培训,要求员工熟练掌握操作系统的能力,并且具备基本的系统维护和检修知识,以便在日后的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现系统出现轻微故障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避免影响整体的管理工作。

2.新旧系统需要充分融合。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并不是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当前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用水用电部门的具体情况要求进行不断丰富和创新,因此新系统往往会与旧系统产生冲突。此时对于旧系统中较为完善成熟的功能和模块,需要继续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并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使用,从而有效保障搜集、整理、分析的数据信息具有极高的精确度和真实性。而对于新系统当中刚刚拓展的新功能、新模块,则需要将其与生产营运工作进行充分结合,并不断进行测试和试点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新旧系统实现完美融合,共同完成水电保障、运营的管理工作。

3.建立责任制全面落实责任。在水电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需要建立健全科学严谨的责任制,将员工对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和使用程度纳入其工作绩效当中,并且与员工的薪资待遇直接挂钩;与此同时,在对各部门的相关领导人进行考核时同样需要将水电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加入其中,对系统实际运用的每一模块确立相应的责任人,将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企业经营管理同样也需要定期对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估,在工作例会上对上一阶段系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取得的成效等进行全面详细的汇报,鼓励各部门、各单位对此提出相关意见或建议,从而不断完善本企业的水电管理信息系统。

四、结语。

本文以水电管理信息系统为切入点,通过简要分析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特点、设计方式以及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其与水电供给、生产经营、管理相互融合,形成全新的水电安全供给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几乎涵盖了企业内部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所有事项,帮助企业在经营管理当中,高效完成动力能源的有效、合理运行以及设施、设备维护保障等各项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企业动力能源供给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为其向用能部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能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作者:张月爱单位:航天四院43所。

参考文献:

[1]张国宝,范延峰,李进敏,陈丹,卢靖,陈保国,刘雨,朱夏甫.水电工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a].全国电力行业部门现代化管理创新5年经典案例集(《中国电力部门管理》20xx年第一期增刊)[c].:,20xx:5.

[2]杨传军,任志武,张健,高灵超.一体化、大集中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在生产运营管理中的实施方法论探讨与实践[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xx,06:12-15.

[3]张亚武,刘向东,李华,李国和.大集中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在生产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与成效[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xx,06:60-62+85.

[4]牛晓波,张亚武,宋旭峰,常玉红.一体化、大集中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实际应用[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xx,06:67-69.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十七

摘要:整合型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多标”一体化整合管理的再扩展、再提升,支持全方位管理,使其既能满足多个体系标准认证要求,又能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的方针和目标.本文通过对华聚能源公司构建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进行经验总结,以期能够对企业构建整合型管理体系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整合型;管理体系;标准;一体化。

整合型管理体系是指多个管理体系并存,将公共要素整合在一起,多个体系在统一的管理构架下运行的模式.整合型管理体系通过整合多个管理体系,统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运行控制,使企业所有的活动和过程处于在控状态,以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目的,改变以往多体系同时运行出现混乱、失控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山东华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20xx年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同时,兖矿集团公司厂务公开体系、计量管理体系及培训管理体系工作也在华聚能源公司实施.各管理体系的实施运行,保证了公司持续平稳发展,但也出现了工作繁琐,重复性工作多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因此,对多个管理体系的进行科学整合成为公司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满足各体系标准要求的同时,精兵简政,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形成相互协调、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成为公司发展的大势所趋.华聚能源公司通过不断完善工作基础,强化管理创新,逐步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整合型管理体系,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确定任务目标,策划体系进程。

在确定体系框架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整合型管理体系推进进度表,对体系诊断、推行工作准备、体系设计、标准培训、文件编写培训、体系程序文件编写、审查修订程序文件、体系手册及作业文件编写、文件实施培训、管理层培训、体系运行各阶段进行了明确的进度策划与时间安排.

二、明确管理职责,健全体系网络。

公司成立了工作组,组建了一支体系推进的骨干力量,负责体系的日常推进工作.各部门、各单位成立了以“行政一把手”担任组长的“贯标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各单位设立了1-2名“联络员”,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及通用文件的编制等,形成了“公司整合型管理体系网络”,加速了信息的流转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强化全员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为了提高各级管理层领导的整合型管理体系意识,公司分别从中国质量协会、山东省企业联合会聘请了咨询专家举办了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培训班.同时,各基层单位认真组织开展全员管理体系培训,强化一体化管理体系知识,为推进管理体系整合工作做好思想准备,营造全员参与、积极推进、努力达标的良好氛围.

四、夯实建设基础,注重务求实效。

管理文件以原三体系程序文件为基础,建立标准化考核文件,力求以表格的形式体现精要内容,增加对应考核要求,使文件简明实用,同时,涵盖各个管理体系的所有条款和要求.

(一)整合优化管理体系文件.新体系充分吸收了三体系的精华:包括生产经营现场各岗位识别的453份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汇总整理出的27个重要环境因素与重大风险,以及75个管理标准和75个工作标准等.

(二)科学编写文件,认真开展编写培训工作.公司的文件编写采用的是“先中央后两端”的方式,先编写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再逐步编写管理手册与作业文件.在程序文件编写前,按照体系要素要求,公司将管理标准的编写任务按专业职能分配到各个专业管理部门,挑选出了多名专业娴熟、文字功底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文件编写,并举办了体系基础知识与文件编写培训班,从源头上确保了文件编写的科学合理性.

(三)开展文件讨论与体系试运行,确保文件有实效.在体系基本完成后,公司多次召开整合型管理体系讨论会,经过讨论完善了文件实施细节.进行体系试运行,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文件,使文件更加贴近现场实际,真正起到控制管理作用.

五、整合管理体系,实现“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管理,是建设整合型标准体系的保证,为此,公司采取了以下“一体化”工作.

(一)组织机构完善一体化.公司通过组织机构的调整,使管理流程更加清晰,专业化管理更加突显,与上级部门的接口更加理顺.调整后的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分工,制定新的工作标准,重新审定各项规章制度,为整合型管理体系打好基础.

(二)人员培训一体化.一体化管理体系整合后,必须培养和锻炼复合型内审员和体系运行维护人员,才能保证体系的深入进行.为保障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强化内审员培训,公司组织集中培训,采取内、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了交流沟通力度,不断提升内审员业务技能.

(三)文件与制度一体化.体系文件是体系运行的基础.提高体系运行质量,做好体系文件和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体化非常关键.各单位严格落实公司要求,全部制度、办法均按照体系文件规定的形式起草、审核、批准、发布、修改,业务过程全部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执行,确保了体系文件的有效运行.

(四)监督检查一体化.整合体系文件发布后,为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公司及时组织对所辖各个单位、各六个电厂、两个中心、12个职能部室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目标展开、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与控制、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等方面进行了日常监督检查和指导,强化过程管控,对体系的'建立、职能划分、目标展开、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与控制、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等方面定期开展内部审核进行了针对性指导,促进了体系的正常运行,并结合阶段工作重点开展不定期专项检查..

(五)评审与日常管理一体化.公司开展了以专业审核为主要形式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所谓专业审核就是对过去开展的各类大检查的一种转换,使其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实践证明,这种审核方式不仅针对性强,而且非常有效.

(六)改进与质量提升一体化.进一步明确各部门持续改进的职责,规范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程序,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效果的测量方法等.同时,通过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反馈,深刻剖析查找体系管理存在不足,在吸取先进单位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体系建设,提升管理标准,建立长效机制.

山东华聚能源有限公司通过创新建立整合型标准化管理体系,有效融合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厂务公开、培训、计量等管理体系,扩展管理体系范围,理顺各项工作流程,形成鲜明的管理主线,基础管理向着规范和标准进步了一大步,整体管理水平取得显著改善和提高,企业目标、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在员工每天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工作中得以体现,逐步培养和提高了员工的管理意识和自觉意识.,同时,公司各项经济指标逆势上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公司市场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持续和谐发展之路.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十八

现代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处理信息为基础的人际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则是为管理活动提供信息支持的一种有组织的程序,而在建筑施工中,将这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安全生产方面就构成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逐渐成为衡量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构建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也成为了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多,建筑施工现场中人员、材料、机械混杂在同一个空间,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例如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层次不齐,安全意识也有所差异,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盲目蛮干,进行高危作业的时候,没有做好必要的防护,或者使用电气设备后没有按规定处理,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建筑施工现场多是在室外作业,天气、地质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不仅会现场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还会影响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机器的使用寿命等,为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逐渐应用的经营与发展中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建筑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通过构建智能化、自动化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实现集中管理,并及时排除施工隐患,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更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也逐渐完善,该系统在实践应用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优势:1。有利于提高施工现场资源的调配效率,在过去,管理者为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要不停地往返于仓库和施工现场,并对施工环节进行监督与资源配置,而在安全信息系统构建的前提下,管理者可以削弱这一部分的人工,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行为,同时利用信息系统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资源使用信息,以及安全生产状况,并结合现场反馈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2。有利于做好建筑施工的预防工作,所谓“防患于未然”,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工程、技术、工艺的多样性,管理者难以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而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可以将每一个工程、每一项技术工艺从实践活动转化为数字信息,这样管理者只需要通过模型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明确,并制定完善的预警方案,以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3。有利于完善信息数据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过程、施工效果等信息进行统一收集,并根据这些信息为建筑工作做出标准体系,而这不仅有利于缩减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还有利于为企业的未来建筑施工提供标准、积累经验。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到诸多环节,如数据的收集、输入、存储、处理系统,软件更新系统、报表编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等,而对这些细节的优化设计就是保证系统完善的前提。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做好安全类型的标记与分类是系统优化的重要步骤,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相关机构应该利用不同的颜色和标志对不同安全等级的施工现场进行标注,如红色为高危区、黄色为警示区、绿色为安全区,当然每一个区域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管理者应该根据施工进程及时调整安全区域的划分情况,以确保安全管理及时有效。此外,管理者还应该配合现场检查,对施工现场中的安全标志进行排查、设置与更换,以保证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2做好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的定置管理。

所谓定置管理就是对物的特定的管理。在现代管理理念中,定置管理是一种衡量人、物、空间三者关系的管理方式,简单来讲,在定置管理中,管理者可以根据实践活动需要,将物与人“捆绑”在同一个空间内,并保证人能够及时利用物资开展实践。在建筑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建筑工人、建筑机器、各种工具充斥在施工现场,而传统的现场管理办法只能通过对不同施工资源的位置划分进行规范,而缺乏从空间要效益的意识,但是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中,管理者应该增强定置管理理念,通过对施工现场信息的收集,将施工人员与特定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具投放在某一空间内,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资源调配环节,进而降低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3完善安全隐患排查系统。

在建筑安全施工中,预防是第一位的,只有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才能够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屡见报端,极大地刺痛了社会的神经,因此,如何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效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则成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利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督,并利用安全生产标准排除安全隐患,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首先项目管理部门对建筑施工区域进行划分,明确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并利用责任制做好工作安排;其次,相应的责任人对负责区域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数据信息收集,利用拍照、测量、调查等方式实现数据上传,为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提供依据;最后,利用系统的工作考核,对不同区域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录入到信息系统中来,以实现责任考核,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4总结。

总之,安全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安全管理工作高效、准确、快速进行的根本保障。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灵敏、运行可靠的安全管理系统,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并不健全,其中包含着诸多问题,如信息收集范围不规范,企业无法确定信息收集标准;信息共享性差,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沟通;信息的转化率低,大量信息处于闲置状态,缺乏实用价值;安全事故信息的渗透性差,存在大量的重复性事故。而针对这一问题,建筑行业在构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该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一方面重视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如通过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推进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信息素养,并能够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投入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来,并通过建筑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资源共享效率,以避免同类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推进整个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孙凯,曹朝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建筑安全,20xx,02:59—62。

[2]白凤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及预警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j]。建筑技术,20xx,01:86—89。

[3]汝刚,刘伟,杨巧利。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初探[j]。现代矿业,20xx,02:199—201+207。

[4]刘全,苏振民,朱素业。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监控信息协同系统构建[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xx,05:115—121。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十九

整合型管理体系是指多个管理体系并存,将公共要素整合在一起,多个体系在统一的管理构架下运行的模式.整合型管理体系通过整合多个管理体系,统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运行控制,使企业所有的活动和过程处于在控状态,以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目的,改变以往多体系同时运行出现混乱、失控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山东华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20xx年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同时,兖矿集团公司厂务公开体系、计量管理体系及培训管理体系工作也在华聚能源公司实施.各管理体系的实施运行,保证了公司持续平稳发展,但也出现了工作繁琐,重复性工作多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因此,对多个管理体系的进行科学整合成为公司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满足各体系标准要求的同时,精兵简政,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形成相互协调、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成为公司发展的大势所趋.华聚能源公司通过不断完善工作基础,强化管理创新,逐步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整合型管理体系,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确定任务目标,策划体系进程。

“一体化”管理,是建设整合型标准体系的保证,为此,公司采取了以下“一体化”工作.(一)组织机构完善一体化.公司通过组织机构的调整,使管理流程更加清晰,专业化管理更加突显,与上级部门的接口更加理顺.调整后的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分工,制定新的工作标准,重新审定各项规章制度,为整合型管理体系打好基础.(二)人员培训一体化.一体化管理体系整合后,必须培养和锻炼复合型内审员和体系运行维护人员,才能保证体系的深入进行.为保障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强化内审员培训,公司组织集中培训,采取内、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了交流沟通力度,不断提升内审员业务技能.(三)文件与制度一体化.体系文件是体系运行的基础.提高体系运行质量,做好体系文件和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体化非常关键.各单位严格落实公司要求,全部制度、办法均按照体系文件规定的形式起草、审核、批准、发布、修改,业务过程全部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执行,确保了体系文件的有效运行.(四)监督检查一体化.整合体系文件发布后,为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公司及时组织对所辖各个单位、各六个电厂、两个中心、12个职能部室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目标展开、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与控制、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等方面进行了日常监督检查和指导,强化过程管控,对体系的建立、职能划分、目标展开、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与控制、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等方面定期开展内部审核进行了针对性指导,促进了体系的正常运行,并结合阶段工作重点开展不定期专项检查..(五)评审与日常管理一体化.公司开展了以专业审核为主要形式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所谓专业审核就是对过去开展的各类大检查的一种转换,使其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实践证明,这种审核方式不仅针对性强,而且非常有效.(六)改进与质量提升一体化.进一步明确各部门持续改进的职责,规范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程序,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效果的测量方法等.同时,通过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反馈,深刻剖析查找体系管理存在不足,在吸取先进单位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体系建设,提升管理标准,建立长效机制.山东华聚能源有限公司通过创新建立整合型标准化管理体系,有效融合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厂务公开、培训、计量等管理体系,扩展管理体系范围,理顺各项工作流程,形成鲜明的管理主线,基础管理向着规范和标准进步了一大步,整体管理水平取得显著改善和提高,企业目标、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在员工每天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工作中得以体现,逐步培养和提高了员工的管理意识和自觉意识.,同时,公司各项经济指标逆势上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公司市场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持续和谐发展之路.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二十

摘要: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不同类型的信息化系统采用不同的编程技术、功能体系架构、数据库管理系统,因此系统整合和集成在一个门户群平台时,容易产生各类型漏洞。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攻击威胁已经日趋严重,呈现出攻击渠道多样化、威胁智能化、范围广泛化等特点,传统安全防御系统已经无法适用。为提高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能力,提出一种主动式防御模型,分析了系统功能和关键技术,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信息系统;主动安全防御;安全预警。

0引言。

随着光线通信、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已经在高校辅助教学管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校引入了教学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多种信息化系统,形成了一个集成化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优化了教学管理和资源分配,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用户较多,其大多没有受到计算机网络专业操作培训,网络信息平台操作不规范,安全防御意识薄弱,容易感染病毒、木马和受到hacker攻击[1]。另外,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提升,病毒、木马等隐藏的时间更长,对网络教学平台造成的破坏更加严重。因此,需要构建一个主动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动态配置网络安全防御策略,实现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保障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部署运行的安全性。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过程中,由于教师、学生等操作人员多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在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时不规范,容易让携带病毒、木马的文件进入到平台中,进而干扰服务器资源,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病毒会扩散到其他应用终端和服务器中,最终造成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无法正常使用[2]。据我国网络信息化管理部门、安全防御企业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xx年10月,计算机病毒、木马和hacker的攻击为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了数亿元的损失,并且随着学校信息化系统接入,网络安全损失呈现指数型速度增长[3]。20xx年12月,我国发布了专门攻击学校信息化系统的病毒调查报告,仅在20xx年-20xx年,学校信息化系统站、服务器等核心网络软硬件系统遭受到了上万亿次的网络病毒攻击,攻击病毒种类已经达到100余种,攻击病毒数量高达上千万种,学校信息化系统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安全威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改进,网络信息化系统防御技术有所提升,但是网络病毒、木马和hacker攻击技术也大幅度改进,并且呈现出了攻击渠道多样化、威胁智能化、范围广泛化等特点。(1)供给渠道多样化。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接入渠道较多,按照内外网划分包括内网接入、外网接入;按照有线、无线可以划分为有线接入、无线接入;按照接入设备可以划分pc接入、移动智能终端接入等多种类别,接入渠道较多,也为攻击威胁提供了较多的入侵渠道[4]。(2)威胁智能化。攻击威胁程序设计技术的提升,使得病毒、木马隐藏的周期更长,行为更加隐蔽,传统的网络木马、病毒防御工具无法查杀[5]。(3)破坏范围更广。随着学校各类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增强,不同类型的教学辅助管理平台都通过soa架构、esb技术接入到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上,一旦某一个系统受到攻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到其他子系统,破坏范围更广[6]。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功能主要包括六个关键功能,分别是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配置管理、安全策略管理、网络运行日志管理、网络状态监控管理、网络运行报表管理、用户信息管理。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设计过程中,采用纵深化、层次化和主动式的安全防御原则,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安全防御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5种技术,详细描述如下:

(1)安全预警。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预警技术主要包括漏洞预警、行为预警和攻击趋势预警功能。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了多种异构应用软件,这些软件采用不同的架构、开发语言和环境实现,集成过程中使用接口进行通信,容易产生各类型漏洞,为安全攻击提供渠道。漏洞预警可以及时地为用户提供打补丁的机会,抵御外来威胁。行为预警或攻击趋势预测可以通过观察网络不正常流量,使用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k均值、关联规则等算法来预测网络中存在的攻击行为,进一步提高预警能力,保证系统具备初步的安全性[7]。

(2)安全保护。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安全措施较多,这些安全防御措施包括杀毒工具、防火墙防御系统、系统安全访问控制列表、虚拟专用网络等多个内容。这些防御工具或软件采用单一部署、集成部署等模式,可以有效地保证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完整性。目前,随着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和推广,安全防御措施又引入了先进的数字签名等防御技术,防止数据通信过程中存在的抵赖行为。因此,安全防御系统将多种网络安全防御技术整合在一起,实现网络病毒、木马查杀,避免网络木马和病毒蔓延,防止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被攻击和感染,扰乱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正常使用。

(3)安全监测。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其可以采用网络流量抓包技术、网络深度包过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实时地获取网络流量,利用软件或硬件关联规则分析技术进行挖掘,将挖掘的结果报告给下一层,由安全响应功能进行清除威胁。目前,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引入了漏洞扫描技术,能够实时地扫描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及时进行补丁,防止系统遭受非法入侵。

(4)安全响应。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系统中,如果系统监控到严重的病毒、木马或hacker攻击威胁,此时其就可以激活杀毒软件、木马查杀工具等,阻断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同时也可以将安全威胁引诱到备注主机上,更好地获取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攻击来源,便于反击。目前,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系统已经引入了360企业杀毒软件,可以查杀木马和病毒,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5)安全反击。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条件下,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采用适当的反击技术反击入侵,如探测类攻击、欺骗类攻击等,以破坏攻击源。

4结语。

目前,高等院校的信息化系统越来越多,不同系统采用不同的开发技术、系统架构和数据库,这些系统集成在一起容易产生许多漏洞,同时互联网促进人类社会迈入万物互联的时代,系统边界日渐模糊,网络威胁攻击手段发生巨大变化,旧的静态单点防护措施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创新网络安全防御理念,坚持动态综合的安全防护思想,通过持续的创新和网络发展,有效防范不断变化的安全风险。因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一个主动的安全防御系统,创新信息系统安全防御模式,以确保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二十一

[摘要]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其工作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多种综合性的技术。目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的应用非常好,因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整体性能非常优秀,其信息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非常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为系统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所以,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被国内大部分企业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状况进行概述,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索,针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一些分析。

一、引言。

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管理措施也得到了完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融合了高新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方法。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学科,从概念提出到逐渐发展再到广泛应用,中间经历了从单机到网络的过程,功能在不断地增多,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企业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高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逐渐进入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提高企业综合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现代化建设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加大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需要更加重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更加长远地发展。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随着国内科技水平的发展,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升级,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理解为一个高度集成化的管理系统,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的传输、存储、分析和处理等等管理工作,通过其高效的信息管理功能为企业活动和工作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各种信息技术的爆发式出现和大数据概念的提出,全面掌握信息逐渐成为一个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一个企业在进行工作和决策时最依赖的部分。因此,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逐渐在国内广泛地应用起来,其发展也变得更加迅速。

目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十分良好,国内的大部分行业都对其进行应用,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到工作当中,影响深远。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信息自动化控制等等,通过应用多种高新技术,进行数据信息和资源共享,以降低企业工作成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综合效益,占据更多的市场,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应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出新的管理信息的概念和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随着信息化管理理念的不断推广,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各种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到一起,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学科构建了一系列的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进一步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研究,提高相关技术水平,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其未来的智能化、集成化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通过融合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推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全面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将逐渐向网络化方向发展。随着全球信息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处理技术正在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情况也暗示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会逐渐向网络化靠近,并且会逐渐增加对网络的依赖性。因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分析和处理工作时要完全依靠网络实现,来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通过互联网来为用户提供服务。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逐渐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之后,能够为企业外部交流带来极大的便利,加上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线上的业务也会逐渐增多,信息交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也会反过来促进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方向的发展,让企业跟上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保障企业的综合效益。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将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目前国内智能化技术正在迅速地发展,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不可避免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就是将系统中的功能和流程互相分离开,使系统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能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更加快速的进行信息分析管理工作,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价值信息的自动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未来智能化发展就是通过依托于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构建网络神经元结构,实现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管理,能够自动进行系统的维护、升级和更新,提升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将逐渐向虚拟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管理工作的增多和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增大,需要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性能升级,使其能够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通过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能够进一步加强系统的性能,提高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效率,保障整个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是通过实现各个子系统的融合,依靠复杂的系统结构和先进的多元技术支持,对数据库进行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共享的操作,通過系统接口直接向数据库调取数据,使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更加方便简单,更加利于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进行。

随着现代化社会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于信息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更加重视信息的质量和安全,因此需要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一旦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或者遭受到外界恶意攻击,会极大程度地导致企业重要的信息外泄,对企业造成难以估计的利益损失,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对系统的安全保护也需要更加的重视,通过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应用信息机密技术等措施来加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时的安全系数。

六、总结。

通过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进行讲述,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极大程度的改善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随着国内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升级,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分析并提供一些建议,推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更加长远的发展,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荣辉.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经济效益[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xx(12).

[3]吴实.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方向的研究[j].国防科技参考,20xx(05).

[4]杨波,王云龙.浅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于开发[j].科技致富向导,20xx(18).

金融信息系统论文篇二十二

[摘要]本文对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式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认为对于开放式会展系统如果采取传统的业务处理的模式,不能对会展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提出了面向管理的应用模式,其主要思想是构建会展系统的阶段性控制,通过局部控制从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管理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将会展的管理工作转换成为对会展的项目的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会展管理会展信息管理会展管理信息系统一、前言。

会展是信息密集型的活动,具有前期准备时间长,实施时间短的特点,在整个会展期间,尤其是在临近开始的短暂时间内,将会涌现出大量的、高密度的信息,这些信息必须要及时准确的进行处理。我们把它们又可以分成财务信息、接待信息、会议进程信息、人员信息、场馆信息、物流信息、住宿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流贯穿整个会展期间。

会展本身是很大概念的集合,按形式包括会议、展览会、节庆等活动;按它们涉及和辐射的地域范围,可分为本地的、全国的、国际性的;按组织规模和参观人数分类,有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和特大型的,按会展的规格,可分成普通的、行业的、政府的和国际性的。小的会展则可以是本地的一个行业、组织或企业的活动,甚至是个人举办的类似于婚宴等。大型展览会的参观者可达数万人以上,小型的会议仅仅几十人。由于规模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重要程度不同、主办方等级、与会人数的多少,所有这些综合因素使得在会展的组织管理上、运作上有多种模式,这样不能用一个会展管理信息系统涵盖所有类型的会展活动,所以会出现多种不同形式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各种系统的信息处理的内容和流程也不尽相同。

会展活动具有非常鲜明的阶段性,对于会议系统系来讲,可分成策划阶段、接待阶段、会议期间、结束阶段、休会期间;而对于展会系统,又可以分成展前、展中和展后三个阶段。两者在前期工作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对每个阶段的信息流程进行剖析,研究它们在不同环节的特点,不仅是设计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组织工作的基础。

二、信息管理模式的研究。

由于会展形式的多样性,为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系统设计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因为会展本身的特点,如果采用一般性的业务处理的模式,很难采用较为一致的框架来设计具有通用意义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从业务处理层面来看,能够处理的信息是相当有限的,仅仅限于客户关系管理、会员管理、登记参会情况、场馆展位预订和租用等业务层面的信息。从信息处理流程来看,由于会展活动是一次性发展进程,从策划到结束基本上属于线性的过程,因此可以将会展信息系统看作一个开放式系统,不具有明显的反馈和系统状态控制的环节。这种面向业务层面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力是不强的。

为解决上述矛盾,我们认为会展信息系统应突破以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基本模式,即一开始就应当设计一个为会展项目管理为目的,以会展项目管理、会务管理服务为主要研究内容,提供会展的项目策划、进程管理上需要的信息。从这个意义讲,虽然会展系统总的看来是一个仍然是一个开放式系统,但是在各个阶段的管理方式上可以加强阶段性、局部性的控制和管理,使会展系统和会展过程得到良好的控制,能够达到系统预定的目标,因此这样的会展系统不再是简单的开放式,而是若干个良好控制的闭环子系统的在时间进程上有机地结合。

面向管理应用的会展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一般性和特殊性的问题,虽然会展活动的形式多样性和多变性,但是从会展的管理和进程的角度来看,都可以划分成策划阶段、接待阶段、会展阶段、结束阶段、休会阶段,完全可以忽略每次活动形式的差异,把各个阶段的工作抽象成策划、组织、落实和检查的研究内容,因此信息处理工作就转换成把会展各个阶段的项目的管理工作,系统的使用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制订所要完成的工作列表(项目),并对项目的执行情况监督和控制。在会展活动期间的所有业务处理工作都融会在系统管理中来,即在项目管理的前提下实现业务数据的处理,提升业务数据处理内涵、意义和针对性。

这种以项目管理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在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并不常见,可以认为是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独特之处。

三、以阶段控制为主要研究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信息对企业状态进行控制,而开放式会展系统缺乏反馈环节,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我们研究的会展系统是在会展的各个阶段实施控制手段,在各个局部上进行阶段环节上的控制,即对整个阶段达到控制的目的。

所谓控制在信息系统中可以有多种方式,在运用于项目管理方面,应当包括如下环节:策划、落实、监督、检查、确认。会展项目之间具有比较强的时间和空间依赖性,时间依赖性是指项目的准备和执行过程在时间轴上具有先后顺序依存的关系,如果一个项目延误了时间,其他项目又不能超越它的时候,就有可能造成整个活动的向后推移。在会展整个期间很多工作又是并行运行的,各个部分工作完成的质量直接影响其他工作完成的好坏,当某个项目的物理属性尚未建立或建立不完整、不完善的势必影响其他项目的存在,这是空间上的依赖性。

xx会议的接待项目策划一览表。

会展活动的周期可能很长,但是真正举行活动,仅仅是很短的几天时间,其他时间都在筹划和准备,它们的工作直接影响会展活动的顺利举办和观众的满意度,如果出现差错和失误,很难有机会弥补并挽回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举办的前期,将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认真考虑,防患于未然,做到万无一失,因此在会展信息管理上按阶段对本阶段要实施的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就体现在会展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管理上的周期,用于对会展项目工作的策划,组织人员对各个项目分别落实,在会展项目完成情况监督和检查,对项目的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确认,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管理和控制。例如,会议的接待工作可用下表所示。

会展包括会议和展会两种形态,它们的信息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在控制的实体在形式上的不同,将其工作流程抽象成信息流之后,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我们把它们归类在基本功能之中,这里仅讨论它们共同的、相似的处理功能。

在会展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包括:策划功能、管理功能、营销功能、信息发布、网络注册、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后勤保障、邀请函管理等。其中最核心的工作是策划功能,由于篇幅关系仅讨论策划的功能需求,对其他功能不做讨论。

会展信息管理的策划功能是为会议和展览会的项目的起始阶段的策划服务的。在策划中需要大量的信息和会展管理的经验,根据会展项目的要求,如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会展的规格和性质,与会人员的级别和人数、会展覆盖的地域范围、最后要达成的效果,这些显性和隐性的问题在会展策划中是着重考虑的因素,由于会展活动具有非常明显区别的阶段性,不同阶段的任务、工作重心也不同,因此策划也应配合这样情况,针对会展不同阶段做相应的策划。由于会展的信息量很大,因此在策划时,必须认真对待工作出现的一些细节和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并备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

在策划中制定的项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确定项目内容,制定项目的基本内容,如项目名称、达到的目标、完成或考核的指标,项目在准备过程中、必须安排具体的负责人落实该项目,并在指定的时间内,按照考核指标进行检查;第二是项目之间流程关系,即项目之间的在时空方面存在某种耦合关系,确定项目的任务链和完成的时间链。我们把会展的信息管理的策划功能,按照会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以阶段作为不同的研究对象,按筹备阶段、准备阶段、会前阶段、期中阶段、结束阶段和休会阶段的顺序进行,然后在针对每个具体的阶段作详尽的策划,逐步分解到具体的功能。对于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功能需求,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系统的所有功能需求都围绕着策划的功能需求展开进行的。

五、结语。

通过对会展信息管理的分析和研究,此类信息变化和跨度等很大的信息系统,开放式是其主要特点,采用面向业务数据处理的模式不能对会展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笔者采用项目管理的研究方法,以面向项目管理的模式对其各个发生阶段进行局部控制,以项目的策划、落实、监督、检查和确认的工作环节的形式实现局部上的反馈控制,从而达到对整个项目进行控制的目的,以这种方式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较好地适用于不同形式的会展信息管理的需求。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319397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