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于所读内容的喜怒哀乐和思考。写读后感时,可以围绕书籍的主题或特定观点展开,进行重点阐述和分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精彩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一
在《水浒传》里,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像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等等,而豹子头林冲则是比较早出现的其中一位。他有一个美丽且贤惠的妻子,有美满的家庭和很高的社会地位。可在“官逼民反”的背景下,却使林冲这位本不会造反的人偏偏铤而走险,走上了梁山。
林冲从屡遭迫害却不愿反抗,到横竖是没有活路,只有奋起反抗在灾难中杀出一条血路。使他成为“官逼民反”的代表和象征,终于显露出真英雄的本色。
在林冲上梁山故事的前一部分,《水浒》以十分细腻的艺术笔触,反复描写林冲虽屡受迫害,却不愿反抗的心态。在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时,他为了不得罪他的顶头上司,而又保住他那“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职位,所以他忍受了这奇耻大辱,以求平安无事。
“误入白虎节堂”是高俅陷害林冲的一个大陷阱。由于当时“上司如父母”的封建社会,他怎么也不敢把上司往坏处想,更不会想到上司还会无端地陷害他。此外,恐怕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利用这次机会与高俅套近乎。所以,他把一个骗局当真了,自己把自己的眼睛捂起来,往陷阱里跳。直到被捉,才醒悟过来。
到了被刺配沧州牢城,由于柴进的书信,他暂时在牢中过得还不错,也只等着有一天遇赦,便回东京去。然而高俅仍然不放过他,派陆谦和富安来谋害他。草料场得一场大火,林冲侥幸没有被烧死,可是会东京的路却被烧断了。于是林冲只好把陆谦三人都杀了,并且剖开了陆谦得心。
尽管林冲的杀人手段是残忍了一些,可是他有好好的一个家庭,这样顶天立地的一个禁军教头却被高俅,陆谦迫害得家破人亡、有国难投,就更应该用这种严厉的手段惩罚仇人!只是这个时候,林冲才显露出他那真英雄的本色!终于是气魄宏大得造反英雄!
林冲在奔往梁山的途中,在朱贵酒店的粉墙上写了一首诗: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
这首诗概括了一个朝廷命官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和经过,显示了林冲丢掉幻想以后激发出来的反抗精神,回荡着一股悲壮的英雄气。
总而言之,林冲终于是英雄了,终于是一个气魄宏大的造反真英雄!
读后感范文汇总。
读后感大全汇总。
中外名著读后感汇总。
四大名著读后感汇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二
作为整个封建社会来讲,它是创造了灿烂文化,但同时它也有很多的、包括一系列的上层建筑,它有很多违反人性的这样一些不合理的东西。因此呢,你是农民也好,你是市民也好,对于这一些不合理的东西,表示抗争、表示反抗,这个是应该歌颂的。水浒传里的108将,他们都是在自己人生道路上,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走到了水泊梁山的。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的这个豹子头林冲,他上梁山真正是最典型意义的逼上梁山了。明代的一些评点家,包括金圣叹、怀林有些人的评点,说林冲这个人物,用两个字来评价他:一个就是“忍”,一个就是“狠”。金圣叹说这个人简直不得了,太可怕了,“忍”也非常可怕。高俅、高衙内那样的欺负他、那样的那样的侮辱他、那样的坑害他,但是他都可以忍下来,到最后把他弄到草料场,他还是在忍着。他总是想,我将来能够还回到东京去,还怎么样,还能维持这种正常人的生活,忍耐。这个林冲的“忍”实在是惊人。一步一步地他都忍了下去,只有到最后了,到了火烧草料场以后,他的几个仇人还要来杀他,一定要把他置于死地。这时候林冲才起来了,而这一起来,就不得了,就“狠”。杀人上山,态度是非常坚决的。他就是这么一步一步的。到了山上。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三
您请听茶,对茶菊花,抑或是闲敲棋子落灯花,都是令人向往闲适只景。
但是,这样的闲适并不是一个向往马革裹尸,血溅沙场的七尺男儿所向往的。
电视剧有一幕,生动的诠释了林冲的悲凉。
鹅毛大雪,独自一人,长枪银影如无边星河,飒飒生辉,所向必披靡,若说旧汉飞将军李广拔箭能箭汲石群,那他林冲长枪也能以一敌百。
又为向区区一个太尉之子,能随意调戏良家妇人?区区一差史,小许钱财便置国家利益不顾,一把火便烧掉草料场七十二堆!
记得有人说过:“人生有许多扇门,有些门是永远不会为你打开的,选取了不打开门,只会伤害自己!”
幸而有火,当雄雄大火烧断了一切不应有的誉恋,烧掉了缠在天地的雪花是,长影便毅然翩转离去,仅留下一丝清风与绝唱。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四
他,当年曾一统京城八十万禁军,在京城享驰誉望,叱咤风云。但,无奈“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曾为英雄却遭小人算计,误入白虎堂,林冲被发配沧州,沦为一介草民。怎奈仇人高太尉不愿轻易饶人,刺配沧州道上,豹子头又险些命丧野猪林。即便如此,林冲仍然忍辱求安,幻想有朝一日能重返官场“威震泰山东”。可怜豹子头依然在做着自己的“黄粱美梦”。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店小二为了报恩,告诉了林冲,林冲听后大怒:“那泼贼敢来这里害我,休教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刚毅果敢的性格无不溢于言表。当下买刀寻仇,但过了三五日,又平息了自己的怒火。可见林冲在骨子里有“得过且过,委曲求全”的软弱性格,宁可息事宁人。
林冲接管了草料场,他随遇而安,逆来顺受,只求天理昭昭,神明庇佑,然纵有安分守己,谨小慎微的性格,但是人总会有他叛逆的一面,俗话说“逼急了,兔子也咬人”。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使林冲忍无可忍,走投无路。林冲一改往日的软弱,愤而抗争,英勇果敢,用花枪和尖刀撩到陆虞候一行人,手刃仇敌,被逼上了梁山。
林冲被逼上梁山,是官府逼出来的,官逼民反,这正好揭露了当时官府的黑暗腐败。黑暗的制度下引起了忠义人士的反抗,林冲正是这一典型的代表。李开先《宝剑记》里写道:“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林冲是被逼出来的。
数风流人物还看林冲,梁山英雄,悲哉!壮哉!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五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分析林冲思想性的发展变化和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2.在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上,应当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1.介绍作者和作品。
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简要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施耐庵,生于12,卒于1370年,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作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
2.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预习提示介绍了有关情节的梗概,可让学生自己阅读。
3.分析林冲的性格。
教师:关于林冲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课文的“预习提示”概括为“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下面,我们按故事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作具体分析。
提问: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提问: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提问: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败落。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迫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布置作业:
找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师介绍关于细节描写的知识: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提问: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把文中几处主要细节描写找出来,分析它的作用,然后总结归纳。举例: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总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主要是从两方面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一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二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六
水浒一百零八将中最喜欢的还是林冲。
认识林冲是在小时候看水浒的时候,那时候不懂,就只是觉得林冲很厉害,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那时候对英雄总是有种盲目的崇拜。
所以很喜欢看水浒。
现在读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文章,我对林冲这个人又有了新的了解,而不仅仅是那种盲目的崇拜感。
林冲,东京(现河南开封)人,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
金圣叹这样评价林冲:《水浒传》中林冲是第一忍人,也是第一狠人。
读这篇课文,读懂了林冲,也读懂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污浊。
生于官家,曾任京官,空有一身正气与高超的本领,却遭人陷害,沦为囚犯,被流放到风紧雪骤、萧瑟荒凉之地,处境是何等悲惨;被至交好友出卖、无辜受祸,心境是何等悲凉;与家人分离,独上沧州,林冲又是何等的孤独;报国无门,护妻无力,林冲是何等悲哀!岳庙烧香受辱,他怒发冲冠却忍而不发;白虎堂无辜被陷害,他为保家人忍痛休妻;解押沧州路上被百般虐待,他咬牙挣扎委曲求全;野猪林险些命丧黄泉,他大义保下差役;风雪之夜,草料场无处安身,他为求苟安还是忍耐。
当他终于发现这一切都是一个阴谋,终于忍无可忍,他胸中积压多时的怒火如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在山神庙杀了差拨,富安,陆谦三人,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林冲在我心中留下的总是一个又一个背影,沉郁,缓慢,行走艰难。
当他的妻子被调戏而他又没能为妻子出气的时候,每日喝酒买醉,在长长的街道上郁郁独行的背影;发配途中被烫伤了脚,艰难地走向野猪林的背影;风雪夜上梁山,中途喝醉了酒踉踉跄跄倒下的背影。
林冲形象的经典就在于他的真实,他的那种不幸是可以激起我们共鸣的不幸。
昏庸的政治、黑暗的现实生活,是扼杀英雄豪杰的刽子手。
林冲,本是安分守己、一等一的良民。
他拿着朝廷的俸禄,奉公守法,安于朝廷的统治,对不平事虽有不满不敢反抗……可以说,他是统治者的忠实仆人,是最最不应该也不可能反抗的人。
即使遭到各种接踵而来的诬蔑、陷害,也多次妥协忍耐,委曲求全。
可是,这样一个对朝廷,对社会,都妥协的人,最终还是走到了反抗这一步。
这说明林冲对社会、对朝廷都已经绝望了。
残酷的现实把他对朝廷的忠诚和幻想都粉碎了!可怜林冲这一位铮铮铁汉,生不逢时,处于乱世,更未遇明主,空有一身好本领,却报国无门。
是腐败的朝庭、黑暗的社会压迫把那个原本真正善良的林冲给杀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尸位素餐的酷吏佞臣,把林冲往死路上逼,逼到了野猪林,逼到了沧州,逼到了草料场,最终逼上梁山,落草为寇。
天苍苍,野茫茫。
天地如此博大,竟然只有小小的梁山能够容得下一个林冲!可怜!可悲!可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七
在沧州,陆虞候等设计让林冲看守草料场;大雪压倒草厅,林冲到山神庙避雪。陆虞候指使人火烧草料场,加害林冲;林冲获知真相,在山神庙前杀了陆虞候等人。
也许有人会说,林冲怎么可能是平民英雄呢?人家分明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好不好?八十万禁军教头很牛b吗?官很大吗?实际上大谬不然。禁军是宋代正规军,禁军教头是宋代军中教授武艺的人员。所谓八十万听起来很气派,实际上这只是宋代初期的数字,到了林冲的时代,早没这么多了。那时候有多少教头呢?5700多名!也就是说林冲不过是5700分之一,他这个教头之上是都教头、虞侯、都虞侯、指挥使、都指挥使。
都指挥使是正五品,教头从八品下。古代官品每品分正从两级,四品以下的官,每级又分上下两阶,他是从八品下。县令正七品上,这一比较,搁今天的话讲是连排级干部。复员回来,在单位里也就是一个一般的办事人员。所以说,林冲其实也就一个普通公职人员,没有机会受hui的那种。说他是平民,也不算太牵强。当然,我说他是平民英雄,根本就不是因为他的身份,而是因为他的个性。
尽管有一身好武艺,林冲却是一个安于平凡的人。他不想升官发财,也无建功立业之志,他只想守着自己的妻子和家人过一份平凡人的生活。他曾经为此志得意满,因为他的确有了一份平凡人自满自足的生活:他有工资,不愁生活来源,他不是奢侈享乐的人;他有美丽的妻子,他不是一个花心的男人;他有朋友,可以交流武艺……如果日子就这么正常地过下去,他就是我们中的一个。
然而,平地起风波,妻子的美貌成为一种原罪,毁灭了他的这份正常人生。他被身为全军总参谋长的高俅陷害,旦夕之间成为囚犯!不独如此,还多次身陷死地,若非有人相救或一些巧合,恐怕死也死得很窝囊吧!在这样生活破碎,人生被毁的情况下,有一身好武艺的林冲,是怎么想的呢?他虽然明知是受了陷害,但他却不曾有过丝毫反抗的念头,他只当是自己命犯小人有此一劫,硬生生地忍受下来,很快适应了自己的囚犯角色,只想着把刑期服完了,回到家里,与妻儿老小团圆,再重新开始生活。
林冲身上真的没有一点所谓英雄气质。他想着的始终是老婆家庭,而非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什么的,他虽然经常救济弱小,结交江湖朋友,但他也从不以为此乃义行,更不当自己是义人。他是真的没有这份所谓侠义之人的自觉。他渴望永远都能拥有一份安静的生活。他对现存社会秩序没有不敬想法,高俅陷害他,他也没有把高俅放大成整个体制,而后全面否定;他被判刑,他老老实实服罪,很快就适应了自己的囚徒身份,他认同的仍然是这个把他冤枉成罪犯的社会。他丝毫没有想过自己的一身武艺可以改变所有这一切不公平的结局。
我们每个普通人,面对生活的苦难,只能默默承受忍耐,林冲亦如我们。我们怎么想怎么做,他也是怎么想怎么做,这就是我认为他是平民英雄的原因。而林冲之所以能成为平民英雄,就在于,忍到最后,我们是忍死了或忍成了奴才,而林冲在最后,终于走上了反抗之路。我们和林冲的生活何其相似乃尔,除了最后的结果。所以,我说,林冲就在我们心中,因为我们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也是想反抗的,但我们或许不缺林冲最后暴发的勇气,却缺了他最后暴发时的能力。林冲只比我们多一样——武艺,我们渴望成为他一样的人。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八
林冲,我看到他的眼睛在寒夜中熠熠闪光。在这个无月的夜色中代替了月亮,这其中偶有流星划过。再铁骨铮铮的坚毅也抵不过清滑如水的柔情。
山色浅深随夕照,长江流日夜变秋。
梦回京都,宝马雕车盈道,华盖飘香。林冲的目光穿过鳞次栉比的房屋街道,掠过喧嚣熙攘的人群,去往那繁落尽处一方天地。他在那里成人,娶妻。他是尽职尽责的禁军统领,他是忠厚老实的义气兄弟。他把自己当作拔节的树,把朝廷当作灿烂千阳,他的妻把他视为天,他亦以为自己能顶天立地。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高衙内,你好生可恶。身无长物,身居高位,却是一副小人做派。三番两次调戏他人妻子。与你对上,我竟还残存一些可笑的理智。眼神把你剜了一刀又一刀,却也明白,以下犯上的罪名,我是万万吃罪不起。我忍下了忍得侥幸,忍得辛苦;忍得无可奈何;却终究逃不过发配沧州的命运。茫茫风雪路,我的妻等我回来!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无奈安排处。
我是个罪人,抚着脸上蜿蜒的刺青,在寒风中徘徊。别人问起缘故,只是俯首作揖,沉声道:我因恶了高太尉,被发配至此。少了一分豪气,多了几分惶恐。是啊,得罪了上司,还有出头之日吗?在昏暗的火花下,仰头把酒一饮而尽。房屋上的一块木片,被狂风席卷而下,没入雪中。
风雪夜,有归人。壮士解腕,西风无言。
上天不公,惹我身陷囹圄身处狼窝而浑然不觉。陆虞侯,你该死。枉称兄弟十余载,设此等毒计。引大火相逼,谋划我的尸身向狗贼邀功。我便是此刻最清醒,好一吐浊气!血染了这天,火明了这地。寒光入我心,心未曾冷却。
多年后,我神采奕奕地站在梁山之上,无畏于一切艰难险阻。握着这剑,守着这心:告诉你那一夜的故事。有挣扎,有爆发。有腐朽之心的死去,有道义之心的觉醒。
冲冠不怒是为忍,冲冠一怒是为义。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九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分析林冲思想性的发展变化和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2.在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上,应当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1.介绍作者和作品。
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简要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施耐庵,生于12,卒于1370年,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作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
2.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预习提示介绍了有关情节的梗概,可让学生自己阅读。
3.分析林冲的性格。
教师:关于林冲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课文的“预习提示”概括为“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下面,我们按故事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作具体分析。
提问: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提问: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提问: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败落。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民”。《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布置作业:
找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十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分析林冲思想性的发展变化和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2.在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上,应当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1.介绍作者和作品。
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简要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施耐庵,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作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
2.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预习提示介绍了有关情节的梗概,可让学生自己阅读。
3.分析林冲的性格。
教师:关于林冲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课文的“预习提示”概括为“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下面,我们按故事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作具体分析。
提问: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提问: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提问: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布置作业 :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师介绍关于细节描写的知识: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提问: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把文中几处主要细节描写找出来,分析它的作用,然后总结归纳。举例: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总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主要是从两方面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一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二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提问: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二是推动情节发展。第一点,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奔上梁山,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第二点,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等等,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布置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三、四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十一
教学目标: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作品及作者介绍。
小说 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作者 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传》。
作品 《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水浒传》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本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而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故事的大致经过如下: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推荐 《水浒传》的版本以很多,这里我推荐大家读一读金圣叹点评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安水浒传》。金圣叹是明末清出的理论评论家。他是当时的出名才子。他认为从古至今有六部书是天下才子必看的经典之作,他打算要逐一评点。《水浒传》是第五。其他的分别为《庄子》《西厢记》《离骚》《杜诗》《史记》。但是他没有完成他的计划和理想。后来因为复明祭庙的案件被斩首,很是可惜。我说的这部是由他腰斩过的,只有70回,但是这70回都是相当精彩的,在这70回里,他都加了评注,非常精到,可以帮助同学理解,许多地方经他点拨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分析正文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1.按地点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同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可以按地点分大致为三部分:酒店1~6,草料场7~10,山神庙11~12)。
2.在酒店里都曾发生过什么事情?事和事之间有什么联系?酒店起了什么作用?
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开始了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也算开始了感情的投资。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来商议此事。而恰好李小二于林冲相好,特意留心了这好尴尬的人,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可惜的是听得并不清楚,却好为下文打下了铺垫。陆走后林冲进来了,李传递消息。林冲辞别也是在酒店。正是机缘巧合,正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李小二的出现为传递消息做了铺垫,陆富的出现为放火做了铺垫,一步一步,徐徐铺开来。林冲得了消息,发怒寻仇人,但是没几天也就懈怠了。等到分配他去看守草料场时,虽有疑惑但是也很乐意的去了。后来到李小二的店来告别,此处李小二的职责已尽,该谢场了,酒店的作用也到此为止。在酒店里为各路英雄开辟了一个战场,你来我往,同时也是信息交通的所在。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开始为后文的发展打了个前锋。此处可以列为故事的前奏,事事铺垫好,紧锣密鼓敲起来,好戏还在后头呢!
3.请同学找找这一部分描写林冲的地方,看看他的性格是怎么样子的?
(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仇人认识不清,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第一部分,下面我们继续上节课的内容。
去买酒的路上。英雄喜喝酒,况且天寒地冻。于是我们的林大侠就去买酒!大家找出有酒的地方!他们去草料场的路上,标明了“又没买酒吃处”,与老军说“你若买酒吃时有市井”,遥相呼应,使小说叙事周密,同时又为林冲出门买酒发现山神庙而躲过祸事打下铺垫。转眼差错之间,就可能不被烧死,这个酒可算推动故事向下发展的动力之一!
但是只是出门打酒就一定可以躲过祸事吗?不一定!他那破草屋不塌他就还是危险的!那么我们看看草屋是怎么塌的?因为风雪!大家找出对风雪的描写!在去往草料场的路上已然“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天气的确不好!林冲去买酒时候已然是“那雪下得紧”,大家注意这个“紧”它特别形象的刻画出了当时的雪势。鲁迅曾评说“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花边文学大雪纷飞》)”。等到林冲买好酒,出小店时“到晚越下得紧了”,可见,这雪是越下越大,大到足以压倒草屋,所以草屋倒塌也不会很突兀,林冲因此而躲出借住,躲过祸事也就顺理成章!此雪亦是推动故事前进的动力之一!同时请同学想想这里的雪还营造出什么气氛?(烘托环境,渲染紧张气氛,催得情节也紧张起来!)。
5.草料场起火,其中有林冲的过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大家找找看,林冲是怎样处置火的!林冲出门时,特意“将火炭盖了”,当买酒归来看到倒塌的草厅,又特意查看“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可见失火并非林冲的过失!林冲纯粹是被陷害和冤枉的!体现他的被逼。那么此火亦可算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
6.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看看到林冲的什么性格呢?
(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小结 有酒,有雪,有火,一步一步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故事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此时正是小说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还有拿石头堵庙门,为后文门里门外揭真相打了伏笔!真是一环扣一环,独具匠心啊!
来看第三部分。请一位同学读一下11自然段!
却说,林冲安于古庙中,见火起,想要开门去救,奈何就要开门时,听见有人说话,那人因为石头挡门,就在门外说,这里因为上文的铺垫就不会突兀而产生疑问。林冲就在门里听,一场“隔门戏”就上演了!林冲听后是何反应?当然是怒气冲天!结果就该出手就出手了,手刃仇人!到这故事达到高潮就此也就结束了!
7.此处我们又看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忍无可忍,彻底绝望)。
8.那么这样的结果是林冲想要的吗?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他们一定要置林于死地,更可气的是,还要捡几块骨头回去!那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呢?想要林妻!为什么他们想要就要?因为他们是官府中有权有势之人,可以仗势欺人,林冲还不是平民百姓尚且受如此欺凌,况百姓乎?可见当朝的黑暗和腐败,英雄们都是忍无可忍,而被逼上梁山的。
小结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一以贯之!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
水浒的特色就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上,刻画鲜明,性格各异!四大名著同为古典小说的典范,其特点是不同的,希望在阅读的时候要有体会!
板书设计。
酒 雪 火。
酒店 草料场 古庙。
(1~6) (7~9) (10~12)。
信息交通 严势相逼 手刃仇敌。
前奏 发展 高潮。
逆来顺受 随遇而安 忍无可忍。
委曲求全 心存幻想 彻底绝望。
编辑短评:这篇教案显示传统的、正规的小说欣赏教学,对文本把握精准,挖掘深入,同时在资料上下了功夫。不足之处是:缺乏新理念、新教法;导入过慢,资料有堆砌之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十二
教学目标: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作品及作者介绍。
小说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作者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传》。
作品《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成就。《水浒传》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传》是我国文学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本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而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故事的大致经过如下: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推荐《水浒传》的版本以很多,这里我推荐大家读一读金圣叹点评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安水浒传》。金圣叹是明末清出的理论评论家。他是当时的出名才子。他认为从古至今有六部书是天下才子必看的经典之作,他打算要逐一评点。《水浒传》是第五。其他的分别为《庄子》《西厢记》《离骚》《杜诗》《史记》。但是他没有完成他的计划和理想。后来因为复明祭庙的案件被斩首,很是可惜。我说的这部是由他腰斩过的,只有70回,但是这70回都是相当精彩的,在这70回里,他都加了评注,非常精到,可以帮助同学理解,许多地方经他点拨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分析正文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1.按地点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同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可以按地点分大致为三部分:酒店1~6,草料场7~10,山神庙11~12)。
2.在酒店里都曾发生过什么事情?事和事之间有什么联系?酒店起了什么作用?
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开始了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也算开始了感情的投资。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来商议此事。而恰好李小二于林冲相好,特意留心了这好尴尬的人,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可惜的是听得并不清楚,却好为下文打下了铺垫。陆走后林冲进来了,李传递消息。林冲辞别也是在酒店。正是机缘巧合,正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李小二的出现为传递消息做了铺垫,陆富的出现为放火做了铺垫,一步一步,徐徐铺开来。林冲得了消息,发怒寻仇人,但是没几天也就懈怠了。等到分配他去看守草料场时,虽有疑惑但是也很乐意的去了。后来到李小二的店来告别,此处李小二的职责已尽,该谢场了,酒店的作用也到此为止。在酒店里为各路英雄开辟了一个战场,你来我往,同时也是信息交通的所在。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开始为后文的发展打了个前锋。此处可以列为故事的前奏,事事铺垫好,紧锣密鼓敲起来,好戏还在后头呢!
3.请同学找找这一部分描写林冲的地方,看看他的性格是怎么样子的?
(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仇人认识不清,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第一部分,下面我们继续上节课的内容。
去买酒的路上。英雄喜喝酒,况且天寒地冻。于是我们的林大侠就去买酒!大家找出有酒的地方!他们去草料场的路上,标明了“又没买酒吃处”,与老军说“你若买酒吃时有市井”,遥相呼应,使小说叙事周密,同时又为林冲出门买酒发现山神庙而躲过祸事打下铺垫。转眼差错之间,就可能不被烧死,这个酒可算推动故事向下发展的动力之一!
但是只是出门打酒就一定可以躲过祸事吗?不一定!他那破草屋不塌他就还是危险的!那么我们看看草屋是怎么塌的?因为风雪!大家找出对风雪的描写!在去往草料场的路上已然“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天气的确不好!林冲去买酒时候已然是“那雪下得紧”,大家注意这个“紧”它特别形象的刻画出了当时的雪势。鲁迅曾评说“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花边文学大雪纷飞》)”。等到林冲买好酒,出小店时“到晚越下得紧了”,可见,这雪是越下越大,大到足以压倒草屋,所以草屋倒塌也不会很突兀,林冲因此而躲出借住,躲过祸事也就顺理成章!此雪亦是推动故事前进的动力之一!同时请同学想想这里的雪还营造出什么气氛?(烘托环境,渲染紧张气氛,催得情节也紧张起来!)。
5.草料场起火,其中有林冲的过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大家找找看,林冲是怎样处置火的!林冲出门时,特意“将火炭盖了”,当买酒归来看到倒塌的草厅,又特意查看“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可见失火并非林冲的过失!林冲纯粹是被陷害和冤枉的!体现他的被逼。那么此火亦可算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
6.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看看到林冲的什么性格呢?
(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小结有酒,有雪,有火,一步一步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故事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此时正是小说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还有拿石头堵庙门,为后文门里门外揭真相打了伏笔!真是一环扣一环,独具匠心啊!
来看第三部分。请一位同学读一下11自然段!
却说,林冲安于古庙中,见火起,想要开门去救,奈何就要开门时,听见有人说话,那人因为石头挡门,就在门外说,这里因为上文的铺垫就不会突兀而产生疑问。林冲就在门里听,一场“隔门戏”就上演了!林冲听后是何反应?当然是怒气冲天!结果就该出手就出手了,手刃仇人!到这故事达到高潮就此也就结束了!
7.此处我们又看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忍无可忍,彻底绝望)。
8.那么这样的结果是林冲想要的吗?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他们一定要置林于死地,更可气的是,还要捡几块骨头回去!那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呢?想要林妻!为什么他们想要就要?因为他们是官府中有权有势之人,可以仗势欺人,林冲还不是平民百姓尚且受如此欺凌,况百姓乎?可见当朝的黑暗和腐败,英雄们都是忍无可忍,而被逼上梁山的。
小结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一以贯之!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
水浒的特色就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上,刻画鲜明,性格各异!四大名著同为古典小说的典范,其特点是不同的,希望在阅读的时候要有体会!
板书设计。
酒雪火。
酒店草料场古庙。
(1~6)(7~9)(10~12)。
信息交通严势相逼手刃仇敌。
前奏发展高潮。
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忍无可忍。
委曲求全心存幻想彻底绝望。
编辑短评:这篇教案显示传统的、正规的小说欣赏教学,对文本把握精准,挖掘深入,同时在资料上下了功夫。不足之处是:缺乏新理念、新教法;导入过慢,资料有堆砌之嫌。(刘真福)。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十三
课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科目:语文教学对象:高二课时:1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必修五的小说单元中重要的一篇。这部长篇英雄传奇的开山之作,艺术成就是空前的,对明清以至现代小说的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第一人也是最典型的人物。通过对本文的解读,有助于理解《水浒》“官逼民反”的主题,也为鉴赏古典小说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角度。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从细节描写来认识本文层层推进、波澜起伏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习并运用本文通过细节、环境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方法。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欣赏经典作品,最大的忌讳是陷入阅读定势。在对这篇文章的文本把握上,学生们能清楚地概括故事情节,也能道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如果再做一般讲授,难免出现枯燥乏味的局面。所以我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从文本中寻找资源,选择了通过对一些微小细节的分析来欣赏《水浒》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发展上的一些特点。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根据“引导—探究—总结—运用”的线索,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阅读鉴赏古典小说的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帮助学生展开联想、总结方法并加以运用。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指导学生从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角度鉴赏小说。
2.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读书是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是一种赏受。金圣叹说:“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轻轻地翻开:拳打镇关西,倒拔杨柳树,智取生辰纲……一个个刚毅勇敢、有血性、有力量的英雄形象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水浒》,以林冲之一斑窥《水浒》之全貌,感受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
出现课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配音乐)(课件展示)观看课件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和电视镜头,并由此展开联想。利用情景导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本节的学习。一、出示多谋体。
请学生点看课件中《水浒》的相关内容(包括作家作品、背景资料、文学地位及名家点评)点看课件内相关资料。
了解学生有关知识情况,并进一步引入本课内容。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电影。
请同学结合课本来划分整体感知情节。
明确情节可分为:沧州遇旧——酒店密谋——买刀寻敌——草堂交接——身寒沽酒——夜宿荒庙——雪夜报仇。欣赏电视《水浒》的剪辑片断。
结合课本找到切合点。?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合作探究:1、用著名评论家金圣叹读《水浒传》的话导入对情节的分析。
2、提问:结合视频,指出刚刚在视频中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以文本中出现的道具为例)。
3、归纳总结学生给出的答案,带入下一步对风雪、火的分析思考。
讨论。
并回答。
问题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由点到面的阅读能力细节描写分析:
1提问: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火的句子?
明确答案,出示视频。
2提问:火这个细节对人物形象刻画和情节发展有何作用?
明确答案:1、推动情节发展入情入理。星星之火逐渐蔓延,如同林冲心中的怒火,顿时从心头熊熊燃起,情节逐渐推进,矛盾逐步激化,最后直达高潮。
2、使故事情节前呼后应,使作品布局更加严谨,为后文埋下伏笔。
3、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林冲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刚烈血性的性格的发展。
拓展:为什么林冲会小心谨慎地生活?
明确:结合林冲的出身地位和本身性格分析。
拓展:请同学分析关于酒、刀、石头等细节在文中的特殊作用。熟读。
文本,
寻找。
答案。
思考。
自主。
讨论。
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环境描写分析:
1提问: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风雪的句子?
明确答案,出示视频。
2提问、文章是怎样描写风雪的?
明确答案并加以分析: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3提问:风雪描写对人物形象刻画和情节发展有何作用?
熟读文本,寻找答案。
思考,自主讨论。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形想思维,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本文的细节描写虽然著墨不多,但却在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阅读古典小说,除了读懂文本外,还必须注意文字间的精妙,把握细节。课件练习1-4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十四
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作品及作者介绍。
小说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组要内容。
作者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以有的资料很少。施耐庵,元末明初人(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
作品《水浒传》和《红》《三》《西》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水浒》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本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回。而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故事的大致经过如下: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水浒》的版本以很多,推荐大家读一读金圣叹点评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安水浒传》。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理论评论家。他是当时的出名才子。他认为从古至今有六部书是天下才子必看的经典之作,他打算要逐一评点。《水浒》是第五。其他的分别为《庄子》《西厢》《离骚》《杜诗》《史记》。但是他没有完成他的计划和理想。后来因为复明祭庙的案件被斩首,很是可惜。我说的这部是由他腰斩过的,只有70回,但是这70回都是相当精彩的,在这70回里,他都加了评注,非常精到,可以帮助同学理解,许多地方经他点拨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分析正文。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这样的问题:
1、按地点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同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可以按地点分大致为三部分:(酒店1~6;草料场7~10;山神庙11~12)。
2、在酒店里都曾发生过什么事情?事和事之间有什么联系?酒店起了什么作用?
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开始了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也算开始了感情的投资。
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来商议此事。而恰好李小二与林冲相好,特意留心了这“好尴尬”的人,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可惜的是听得并不清楚,却好为下文打下了铺垫。陆走后林冲进来了,李传递消息。
林冲辞别也是在酒店。正是机缘巧合,正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
李小二的出现为传递消息做了铺垫,陆富的出现为放火做了铺垫,一步一步,徐徐铺开来。林冲得了消息,发怒寻仇人,但是没几天也就懈怠了。等到分配他去看守草料场时,虽有疑惑但是也很乐意的去了。后来到李小二的店来告别,此处李小二的职责已尽,该谢场了,酒店的作用也到此为止。
在酒店里为各路英雄开辟了一个战场,你来我往,同时也是信息交通的所在。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开始为后文的发展打了个前锋。此处可以列为故事的前奏,事事铺垫好,紧锣密鼓敲起来,好戏还在后头呢!
3、请同学找找这一部分描写林冲的地方,看看他的性格是怎么样子的?
(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仇人认识不清,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第一部分,下面我们继续上节课的内容。
是去买酒的路上。英雄喜喝酒,况且天寒地冻。于是我们的林大侠就去买酒!大家找出有酒的地方!
他们去草料场的路上,标明了“又没买酒吃处”,与老军交割时老军说“你若买酒吃时……有市井”,遥相呼应,使小说叙事周密,同时又为林冲出门买酒发现山神庙而躲过祸事打下铺垫。转眼差错之间,就可能不被烧死,这个酒可算推动故事向下发展的动力之一!
因为风雪!大家找出对风雪的描写!在去往草料场的路上已然“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天气的确不好!林冲去买酒时候已然是“那雪下得紧”大家注意这个“紧”它特别形象的刻画出了当时的雪势。鲁迅曾评说“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花边文学•大雪纷飞》)”等到林冲买好酒,出小店时“到晚越下得紧了”可见,这雪是越下越大,大到足以压倒草屋,所以草屋倒塌也不会很突兀,林冲因此而躲出借住,躲过祸事也就顺理成章!此雪亦是推动故事前进的动力之一!
同时请想想这里的雪还营造出什么气氛?(烘托环境,渲染紧张气氛,催得情节也紧张起来!)。
5、草料场起火,其中有林冲的过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大家找找看,林冲是怎样处置火的!林冲出门时,特意“将火炭盖了”,当买酒归来看到倒塌的草厅,又特意查看“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可见失火并非林冲的过失!林冲纯粹是被陷害和冤枉的!体现他的被逼。那么此火亦可算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
6、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看看到林冲的什么性格呢?
(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小结:
有酒,有雪,有火,一步一步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故事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此时正是小说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还有拿石头堵庙门,为后文门里门外揭真相打了伏笔!真是一环扣一环,独具匠心啊!
来看第三部分。请朗读一下11自然段!
却说,林冲安于古庙中,见火起,想要开门去救,奈何就要开门时,听见有人说话,那人因为石头挡门,就在门外说,这里因为上文的铺垫就不会突兀而产生疑问。
林冲就在门里听,一场“隔门戏”就上演了!林冲听后是何反应?当然是怒气冲天!结果就该出手就出手了,手刃仇人!到这故事达到高潮就此也就结束了!
7、此处我们又看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忍无可忍,彻底绝望)。
8、那么这样的结果是林冲想要的吗?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他们一定要置林于死地,更可气的是,还要捡几块骨头回去!那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呢?想要林妻!为什么他们想要就要?因为他们是官府中有权有势之人,可以仗势欺人,林冲还不是平民百姓尚且受如此欺凌,况百姓乎?可见当朝的黑暗和腐败,英雄们都是忍无可忍,而被逼上梁山的。
小结:
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一已贯之!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却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
水浒的特色就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上,刻画鲜明,性格各异!四大名著同为古典小说的典范,其特点是不同的,希望在阅读的时候要有体会!
板书设计。
酒雪火。
酒店草料场古庙。
(1—6)(7—9)(10—12)。
信息交通严势相逼手刃仇敌。
前奏发展高潮。
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忍无可忍。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3235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