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模板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1:08:14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模板19篇)
时间:2023-11-19 11:08:14 小编:紫衣梦

总结是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和总结,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多参考他人的经验和见解,能够丰富自己的总结内容。总结范文中的思考和建议,可以为我们制定未来的学习和工作计划提供一些参考。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问题解决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系统研究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学好本课知识,将为以后学习用列表等方法来解答求两积之和(差)等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的基础。

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列表整理数据信息策略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借助生动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还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列表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3、通过对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的探索,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列表整理、分析数量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列式解决问题,体会列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并能运用该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设计如下四部分展开教学。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新:

教学一开始,通过班内学生比赛,发现课程用列表的方法呈现更加清晰、整齐,从而出示本课课题,并说明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是我们解决较复杂数学问题时的好帮手。

(二)合作探索,领悟内涵。

1、初步感知列表。

例1主要教学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需要用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组数据,分别是小芳家栽桃树、杏树和梨树的行数,以及三种果树每行栽的棵树,同时提出第一个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由于题目中的条件比较多,数量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由于之前的引导,学生们很快联想到可以用列表的策略整理这些条件。潜移默化中,学生经历了从现实情境中选取有用信息并形成结构完整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同时也充分感受列表整理条件的优点。

2、分析数量关系。

本环节中启发学生思考:你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这样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容易理解:根据题中的条件,“可以先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的棵树”;根据题中的问题,“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可以先算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这里让学生自主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其意义不只在于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在于这一过程中学生切实体会到:分析数量关系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同时留出空白,以便于课堂上的反馈与评讲。接下来,提出第二个问题: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放手让学生按照解答第一题的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完成解题。

3、回顾和反思。

在解决完两个问题后,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并通过交流,总结和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以进一步提炼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体验分析数量关系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这样,已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线,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刻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形成策略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实际问题的教学走出教师教题型、学生记解法的困境。

(三)巩固练习,深化发展。

1、“练一练”第一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实际问题,同时提出“先整理题中的条件,再解答”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列表整理题中信息的方法,感受列表整理对理解数量关系的作用,初步形成策略意识。

2、第2题以纯文字的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更深刻体验综合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最后,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上学会了什么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二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

本课时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一个试一试和一个练一练。例题通过引导学生将稍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感悟转化策略的便捷。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运用转化的策略曾经解决过哪些问题,体会转化策略可以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初步形成对转化策略的认识。试一试、练一练都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转化,使学生体会到了转化的价值。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拟定了这样的三维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

2、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是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结合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情况,我预设如下,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找大人来救太慢,落水儿童可能有危险,换一种方式——砸缸,能更快的救出落水儿童,司马光真聪明。在我们数学研究的过程中,也常常把一种问题转化成另一种问题。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转化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导入新课,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可以使问题更快得到解决。

第二环节:互助合作探究策略。

分三层,第一层:探索方法。

借助媒体显示例题图: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

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

学生讨论得差不多之后,指名交流。学生可能会说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此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先把图中的方格线补画完整再数;如果有学生直接说出分别把两个图形转化为长方形,那么就请学生来说说是怎样进行转化的,并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在媒体上一步一步演示转化的过程。

学生交流后教师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才能更快的比较这两个复杂图形的面积的。从而明确是因为把它们转化成了长方形,所以能很快比较。

这一层次,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同时教师利用媒体的演示,和语言的归纳,使学生明确地感受到了转化的功能。

第二层:回忆价值。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呢?

首先学生回忆,并先在小组里交流。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选择性的板书,当学生提出实例后,让学生说一说转化的具体方法。

接着结合板书,教师提问:这些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容学生思考片刻,若学生说不出来,就教师说:这些都是把新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已经解决过的问题。

那以后再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时,你会怎样想呢?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转化策略在以往学习中的运用,体会转化通常是把一个稍复杂的、新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已经解决的问题。

第三层:运用策略。

1、媒体出示试一试中的算式,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计算?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这几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分母分别是几个2的乘积。

接着媒体显示算式右边的正方形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图形,哪部分表示这几个数的和,建立数形对应的概念。学生仔细观察两者间的联系,明确,原来的算式可以转化成1-1/16进行计算。

2、媒体出示练一练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计算,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想的,运用了什么策略。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同学们这是把稍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单的图形。

此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不同转化类型的题目,使学生体会到转化的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从多角度灵活地分析问题。

第三环节:拓展练习巩固策略。

第一层:基础练习。

1、p74第2题,学生填好之后说说是怎样想的,说出转化的方法。这里我借助媒体演示重点引导学生讨论第3小题。

2、p74第3题,学生先说一说怎样转化再计算。

第二层:综合运用。

1、我改编p74第1题,16人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单场淘汰制,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冠军?先帮助学生理解单场淘汰制的含义。学生思考片刻后如有学生能说出来,就让他说完之后媒体再显示图像,如没有学生能说出来,就先显示图形,再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冠军就是要淘汰15人,所以要比16-1=15场。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再交流。要说明白16人参加双打比赛,每2人一组,分成了8组,要淘汰7组,所以要进行7场比赛。

3、媒体显示一个不规则金属零件,要测量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学生交流方法,最后教师肯定转化的策略。

整个练习过程,从基础的模仿训练到生活当中的综合运用,层层深入。激发学生从多角度灵活的运用转化的策略,确定转化的方法,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感悟策略。

组织学生说说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策略,这种策略有什么优势。

学生交流、互补,明确运用转化的策略可以把问题化繁为简。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三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上的这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第一课时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推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增强策略意识,体会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的中替换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下面,为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1)引导发现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替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3)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扩大学生知识面,使每个学生稳步提高。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在课的引入部分,从替换的意义入手,出示《曹冲称象》图片,再现典型的小故事,唤醒学生潜在的与替换有关的经验,一下子就扣住学生心弦,唤醒了他们头脑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下面的探究过程做好了心理准备和认知铺垫。

1、课件出示两道准备题与例1,让学生通过比较题型,体会到什么是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的问题。

2、教学例1: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大杯和小杯的容量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引领学生发现替换的依据。根据这句话你能想到什么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把大杯换成小杯b、把小杯换成大杯。

学生汇报时,教师同时多媒体演示以上两种替换过程。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替换方法,进行计算。集体评讲时,让学生说说替换的方法,重点说明算式:720÷(6+3)中“3”的含义以及720÷(6÷3+1)中“6÷3”的含义。

本课教学任务较重,为了让学生坚信今天所学的替换策略是正确可行的,并检验例题1所求答案是否正确,因此要进行检验,这是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是教学中应该倡导的。

接着教师追问:在替换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替换”的策略:杯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但总容量没有发生变化。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将“练一练”进行了改编,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改编的目的在于:不让学生的思维中断,继续思考大杯和小杯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替换。在两个相差关系的量之间进行替换时,学生在上面例题的思维定势下,比较难理解为什么替换以后总量变了、总量是怎样变的。通过电脑课件演示替换的过程,能引起学生关注替换后总量的变化,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时,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画具体的替换过程,然后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替换。再独立计算,集体评讲,千万别忘记检验。

2、讨论交流:两种替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我们要注意什么?

带领学生归纳认识出:当两个量成倍数关系,替换时总量不变,数量会变;当两个量成相差关系,替换时总量变了,数量不变。

1、完成“练习十七”第一题。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评讲时,请学生说说体现两个量之间关系的条件。接着用课件帮助演示替换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替换的方法,注意检验。

3、课件出示:“练一练”

将“练一练”作为习题巩固相差关系之用。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讲。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策略是什么?运用替换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你觉得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总结反思)。

以上就是我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这一课的设计,不足之处,由于刚接触六年级教材,很多方面都考虑不够成熟,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四

本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已有了一些具体的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也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列举的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教学难点是:根据不同实际问题的特点,通过合乎逻辑的思考,不重复、不遗漏的列举出符合要求的各种情况。

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游戏方式引入,以帮助王大叔“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的多维合作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一一列举”,并能熟练运用“一一列举”这种策略去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采取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经历思维冲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说学法:

本节课让学生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为了有效组织学生的探索和发现等学习活动,课前我准备了一套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22根等长的小棍、表格。

本课知识我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教学:

(一)游戏机导入,体验列举;

(二)弄清题意,引发需要;

(三)尝试列举,感知策略;

(四)反思回顾,加深理解;

(五)拓展应用,丰富体验。

(一)游戏机导入,体验列举。

游戏的方式更容易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4人握手,每两个同学只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手导入。并找4位同学演一演,更形象的展示握手过程,顺势板书所有握手情况,并揭题。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主题。告诉学生用列举的策略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进入到下一环节。

(二)弄清题意,引发需要。

出示例题图,提问:中你能读出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分析题意。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条件,主要明确以下几点:

(1)围成长方形的周长是22米。

(2)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

(3)围法是多种多样的。

基于以上讨论追问:

既然围成长方形的方法有很多种,那么究竟怎样围面积最大?明确:要想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就要把所有的围法都找出来。从而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明确可以用22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再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也可以列举的方法解决。放手先让学生围一围,交流并展示围法。再组织学生用列举的方法解决。

(三)尝试列举,感知策略。

提出问题:

列举长和宽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学生讨论知道:长+宽=11。紧接着,带领学生填出一组数据,其他则放手学生自己做。凸显由扶到放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己填写,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然后全班交流:

如何填写的?对比两位学生的填写方法(有序列举,无序列举)哪张更好?为什么?使学生注意要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提问:

列举法和小棒摆一摆的方法哪种更好?使学生自觉优化解决问题方法,并感知列举策略的应用。最后提醒学生列举完后还有重要的一部要完成,即对列举的结果进行比较,做出选择。感知列举的意义。例题完成,思考还在继续,继续对学生提问:表格里还隐藏着一个小规律,你发现了吗?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而发现周长一定,长和宽越接近,围成的长方形面积越大。

(四)反思回顾,加深理解。

一方面通过回想解题过程,使学生能自觉的意识到列举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意义和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以前知识的回顾,体会列举策略的价值,在回顾中加深对列举策略应用过程的认识,丰富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拓展应用,丰富体验。

1、练一练第1题,通过讨论明确:列表是列举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所以在练习时也可以用其他的形式来列举。学生在做“练一练”时课提问你打算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展示各种列举形式,体会列举形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表达列举思考的过程,巩固了所学知识。

2、练一练第2题,明确题意后,通过先填表再回答,着重让他们进一步积累运用策略的经验。

通过让学生说本节课的所学,所想,及问题,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20xx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

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与提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系统研究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学好本课知识,将为以后学习用画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的基础。

本人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同学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列表整理数据信息策略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学会用列表的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

(五)教学难点。

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处理好数量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你才能决的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六)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及打印好的表格。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列表法筛选、整理有用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对同学们在面对应用题时,引导学生如何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最终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

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探索中锻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同学们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谈话询问同学们生活中遇到问题怎么办?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自然地引出课题。】。

2、ppt出示同学们的英语两次考试成绩草表,让同学迅速找出宗加豪的两次成绩,引出用表格整理混乱的数据思想。

(二)出示学生学习场景图,激趣引新。

ppt出示情境图:迈克在面对只有31分的试卷,担心自己的屁股而嚎啕大哭起来。陈老师安慰迈克,只要你每次进步5分,你一定会考及格的,甚至是优秀的。

(三)合作探索,领悟内涵。

1、感知列表整理的方法。

(1)问题产生:假设迈克按照老师的要求进步,那么他第三次多少分?第五次?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并交流从上述情景中得到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随即整理条件及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表格整理筛选信息,小组合作交流。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条件分析问题,借助表格整理有用信息,关于如何画表格,由于教学的侧重点和教学时间关系,表格都是由本人课前制作好的。后面的练习题所用的表格也是由本人提前制作的。

(2)引导学生观察所填表格,小组交流表里有些什么,体会每次都比前一次多考5分是什么意思?利用题目中的数量间的关系寻求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初步感知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对问题解决的作用。

2、感受列表的价值。

(1)围绕迈克第三次、第五次考多少分这个问题,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表格所整理的信息,独立思考解题方法,并在小组中讨论。在此基础上,集体反馈。

(2)引导学生用列式法进行计算对列表法进行检验,并比较列表法与列式法。通过不同方法的交流反馈,使学生进一步认定正确的解题思路,结合学生反馈,教师随即板书本题解法。

3、考试及格是每位同学的希望,那么迈克第几次才能及格?及格时的分数是多少呢?组织学生继续借助表格整理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4、成绩差不要紧,只要不断进步一定能提高成绩,大家从陈老师对迈克的教诲中,悟出什么样的学习道理?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提问,启发式教学,人文教学,德育培养,培养同学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定能够改变落后的局面。

(四)练习巩固。

1、“轻松练习”:本题是个开放式的题目。同学们平时大多是解答,这次是自己做主提问,发挥学生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散了学生思维。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最后出示预设的问题,学生通过列表法解决问题。本课在求解一小时行驶的路程,如果改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会更科学,更易理解。学生通过分组交流,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巩固列表法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2、“更上一层楼”:细菌大多是肉眼看不到,大家对此有点陌生,图片的插入是及时且必要的,增加同学们的感观认识。对后面解题压力的舒缓有一定的帮助。

细菌繁殖这道题也是通过列表法解决问题。不要列表也能解决问题,但是巩固列表法练习以及例题讲解,本人都是列表法与列式法分别出示,在讲解时加以联系、对照。本题数量关系是已经变为倍数关系,难度加大了,而且解题思路是倒推法,同学们在刚开始有点无所适从。通过简单的引导,同学思路打开。

本题最后提出的问题:从细菌繁殖的速度,我们平时应该注意什么?主要加强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包括个人卫生,公共卫生。渗透科学知识,人文关怀,进行健康教育。

3、“能力提升”:求第三堆水泥有多少包?此题的条件有两个。要想求出第三堆,可以通过条件1(第三堆再用去12包就与第二堆同样多),怎么理解此条件是关键,让同学说出。那么现在就要求出第二堆水泥的数量,而第二堆水泥的数量需要根据条件2(第二堆是第一堆的2倍),通过此前知识的学习,此条件比较好理解、运用。而第一堆水泥数量是已知的,因此运用条件2就能求出第二堆。求出第二堆,第三堆水泥数量就迎刃而解。

(五)小结。

您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迈克需要通过几次考试才能考到优秀(80分及80分以上)?如果考到100分呢?

列表法。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31分。

列式法。

第二次31+5=36(分)。

第三次36+5=41(分)。

第四次41+5=46(分)。

第五次46+5=51(分)。

解决问题时,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设计理念:简明扼要,抓住重点,清晰明了。】。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六

首先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为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而本节课将为我们后面要学习的解决更复杂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新课标要求,人人都要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理念,联系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解决问题。

2、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假设策略要理清楚新的数量关系。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将运用启发式教学、复习引导教学、讲授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他们去感悟运用假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妙处。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复习铺垫,引入课题。

首先,我向学生展示两道关于果汁的问题,这道题目是根据教材中的例题改编过来的。读题并提问:“同学们,你会解决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根据题意分别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提问:“你能说说每一道题目都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式列式计算的吗?(学生积极思考后,回答问题)接着提问:“每一道题目中都有几种类型的杯子?”接着指出:只求一种杯子的容量是比较简单的。

然后,出示例1,先让学生齐读题目,体会和上面两道题目的不同。接着,比较两道题目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审题与表达的能力。根据题目的异同点引出课题,今天就来学习解决这类含有两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的策略。通过改编例题也会学生解决例题提供了一种思路,为下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个环节: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解决这道题目似乎有些困难,先和学生一起分析一下题意,找出两个数量关系式。

然后让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再联系以前的知识,讨论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可能有:第一种:列方程,让学生说出怎么设未知数,设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则大杯的容量是3x毫升。第二种:画线段图的方法。引导指出一般我们先画单倍量。小杯共9段,大杯共3段。第三种:全部换成小杯,一个大杯就可以换成3个小杯,一共9个小杯。学生只要说出思路即可,然后事实总结三中思路的共同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学生能够发现:都是把两种杯子转化成了一种杯子(小杯)。根据学生们的发现,可以指出:像这样把两个未知量转化成一个未知量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策略假设,运用假设策略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揭示课题。

接下来,让学生打开课本69页,任选其中的一个思路解决这个问题,填写在书上,并提醒学生要检验。教师巡视,观察并引导学生的解题方法。学生完成后,选择使用列方程和画线段图的学生说说解题过程。因为这两种方法是以前学过的,这节课就一带过过,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解决一个问题有很多方法,起到活跃学生思维的作用。而本节课的重点是第三种思路全都换成小杯,也就是假设全是小杯,需要重点讲解。根据课件辅助教学运用假设全是小杯的解题思路和过程,提供给学生一种思考过程,因为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请了3位学生按照该思路想一遍,然后再让全班学生想一遍。思路比较明确了,学生比较容易的根据思路列出算式,教师根据学生想法板书解题过程,以及检验过程。学生容易忽略检验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提醒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提问:刚才假设全是小杯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假设?让学生不能只满足于解决问题,还要多加思考用不同的假设解决问题。学生比较容易想到还可以假设全是大杯。同样,根据课件讲解思考过程,这一遍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说,自己想,独立完成解答。

第二环节:归纳整体,提炼策略。

讲完例题后,及时回顾整个例题,总结运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步骤,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假设策略。根据刚才解题的过程,一步一步地总结出5个步骤,第一步,分析题意,找到数量关系,发现要求两个未知量,需要使用假设策略。第二步,做出假设,假设全是小杯或假设全是大杯,把两个未知量转化成只有一个未知量的问题。第三步,根据假设,调整数量关系,使数量关系变得简单。第四步,列式解答。第五步,检验反思。

第三环节:运用策略,掌握策略。

出示练一练,及时巩固新知。练一练是和例题类似的题目,于是我要求学生根据刚才总结的运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5个步骤,去思考并解决这个题目。这道题可能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于是我和学生一起完成了第一步分析题意,让学生找到数量关系。接下来的4步就由学生独立完成。第2步时提醒学生假设全是什么更方便解题。一些学生会模仿老师的解题步骤完整得做完这一题。这就说明他们学会了运用假设策略。通过本题提问为什么不假设全是桌子,让学生明白在做假设时要选择方便解题的那个假设。

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过假设策略。让学生先回想一下,小学生的联系知识能力并不强,可能不能一下子想出来。于是,教师让学生观察老师想出来的,让他们判断一下是否运用了假设策略,进一步加深对假设策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联系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有用新知联系旧知,让自己的知识成为一个体系的意识。

第四环节:运用策略,闯关练习。

简单总结一下所学新知,设计三个题目,考察学生掌握情况。题目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第一关,填空题,有一个是看图填空,题目比较简单,学生基本都能通过,这便增强了学生的信心,提高了继续闯关的欲望。第二关,稍有难度,但题目中提供了解题思路,根据解题思路,多数学生可以正确解答出来,启发学生课下运用第二种假设解决该题目。第三关,图文题目,先让学生从图中读出有用的信息。然后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用奖品激励大家认真完成,并找出运用不同假设策略解决问题并且书写完整和完美的学生,放到展示台上供大家学习。

第四个环节:归纳小结。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通过学生自己归纳,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两个未知量假设一个未知量。

复杂简单。

假设全是小杯分析题意。

共有:31+6=9(个)。

小杯:7209=80(毫升)作出假设。

大杯:803=240(毫升)。

检验:806+240=720(毫升)调整关系。

803=240(毫升)。

答: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大杯的列式解答。

容量是240毫升。

检验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七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策略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转化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把新问题变成旧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71—7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1—3题。

首先例1提供了两个稍复杂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其面积是否相等。

教材引导学生将它们转化成长方形再作比较,从而初步体验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化繁为简的作用。然后再引导学生回忆运用转化策略曾经解决过的问题,从而将以往运用的一些数学方法上升到策略的高度,增强策略意识。最后“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3题分别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加以解决,从而深化策略的认识,提高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排要求,我以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知识目标:让学生回顾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悟转化的含义。二、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的经验,掌握一些常用方法和转化技巧。三、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运用转化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获得成功的体验。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自主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说教法和学法:

结合教材和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2)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说教学过程:

(3)教学例题,感知“转化”;三、回顾举例,体验“转化”;四、重组练习,运用“转化”;五、故事小结,深化“转化”。

数学是和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的开始,我先跟学生讲了一个爱迪生和他的助手测量灯泡体积的故事。助手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计算灯泡的体积,也没有算出来,爱迪生能很快的算出来,让学生猜一猜爱迪生是用的什么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适时小结:把灯泡的体积转化成水的体积,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叫做“转化”。通过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首先出示例1的两幅图,让学生猜一猜这两幅图的面积大小,并且提问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猜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各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配以课件演示。(将其转化成长方形比较)对照课件我继续追问:(1)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上面的半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2)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左右两个半圆分别按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指名回答后,我又再次用课件演示“转化”过程。一边演示,一边和同学共同叙述转化:第一幅图把半圆向下平移5格后转化成了长方形;第二幅图把左右两个半圆旋转180度后转化成了长方形;通过演示、回顾、叙述学生经历了转化的过程,丰富了感性认识,这时我又适时点拨:在图形的变化过程中形状发生变化,面积不变,都转化成相同的长方形,所以一、二两幅图的面积也相等。在“变与不变”的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转化可以化繁为简,能清晰地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

在这个环节中,我未作铺垫直接出示例题,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在探索交流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对图形的具体转化方法获得清晰的认识,感受转化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策略。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帮助学生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完成了例1的教学任务后,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在哪些地方都运用到了转化的策略?我先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把回忆的内容给小组成员说说,然后全班交流汇报。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会联想到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体积公式推导,分数、小数的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等等……我让学生具体说一说推导过程。边演示边叙述,比如……课件演示一句话概括。为了引导学生把以往学习的一些具体的数学方法上升到转化策略的高度来认识,我又追问:我们在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把新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经解决过的问题)小结同学们的答案,并板书转化的核心作用“化繁为简、化新为旧”。这一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建立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大量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了转化的应用价值。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转化方法和技巧,教材安排了多条练习。教学中我根据知识的体系,对练习的内容进行调整、归类、重组,加强整合力求体现练习的梯度和层次。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刷新解决的能力。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重练习:一、“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练习;第二是“数与代数”领域的练习。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我设计了这样几道练习:(对照课件一两句话概括)

在完成以上几道练习后,引导学生回顾小结,进一步体验,通过平移和旋转,我们把复杂图形变个形转化成简单图形,原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象匈牙利著名数学家路莎彼得说过的那样:解题时,往往不对问题进行正面的攻击,而是将它不断变形,直至转化为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

在“数与代数”领域,我设计这样几道练习:首先出示一道分数加法计算题1/2+1/4+1/8+1/16。如果用通分的方法,学生感觉很麻烦。顺势提问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策略来化繁为简呢?如果有困难,老师给一些提示:如果把这个大正方形看作“1”(点击)。

这些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教师配以课件演示。并强调单位“1”相同。

提问:求得是这些涂色部分一共是多少?你能转化成一个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说出从空白部分入手,把这个加法算式转化成一个减法算式也能求出它们的和。

学生豁然开朗,这时我给这题再添上一个加数,加一个1/32,和是多少?要求阴影部分的和可以从空白部分着想,看来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也可以从反面入手。把抽象的数转化成图形,数形结合有助于思考,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谈谈自己使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时候的体会和感想。

我以为通过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数与形的转化和结合,深化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其次,我还设计了这道练习,出示练习十四第一题,面对复杂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有效地引导:(课件演示)

叙述:如果有4支球队比赛,第一轮像这样比一比,决出2个胜者;第二轮再2个胜者比一场,决出冠军。一共进行了3场比赛。

如果有8支球队比赛呢,第一轮像这样比一比,比了几场?淘汰了几支球队?(4支)第二轮再这样比一比,比了几场?又淘汰了几支球队?(2个)最后两个胜者比一比,就决出冠军。数一数,一共进行了几场比赛?(7场)

那16支球队比赛,决出冠军要比几场呢?(电脑演示:16支球队出来)

面对学生的成功喜悦,我又追问:如果从淘汰的角度,反过来思考,还可以选择转化成一道简单的减法算式?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追问中,学生发现还可以直接将问题转化成16—1的算式进行解决。

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对练习进行重组,尊重学生的学情、巧妙地体现知识体系,呈现形式灵活、多样。通过提问、交流,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练习实效,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多媒体的功能也在此环节中得以充分发挥,数字转化为图形或曲线转化为直线,都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头、脑、眼、口、手并用,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1.数学文化渗透(曹冲称象)

课的结尾,我会让学生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并指出曹冲是把大象的重量转化成了石头的重量。这样的设计照应了开头,同时也将学生的眼光从课堂再次拉向了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自觉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最后我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一句名言来结束全课。

“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华罗庚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八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法”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倒推法”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教材首先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体会适合用“倒推法”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初步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和过程 ;再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安排了不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进一步体会“倒推法”的策略意义及其适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推法”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推法”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运用“倒推法”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本节课力求借助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手段再现具体的生活情境,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观察比较法、启发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了解并掌握用“倒推法”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自学质疑,建立模型

(二)交流展示,初步感知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在听取别人意见的同时梳理自己的思路。这样能帮助学生再次理顺问题思路,初步感知倒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自主探究,深入理解

例1是通过在两个杯子之间倒果汁这样一个操作性强,过程清晰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感悟“倒推法”的策略和列表格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的学生并没有真的掌握倒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于是要进一步设计类似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感知的方法尝试自主探究这一策略,这一部分以学生的分析为主,让学生相互补充,力求说具体,说完整。

(四)精讲点拨,突破难点

引导通过比较解决这两个问题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再次体会倒推的策略以及明确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在学生充分理解后,我还设计了让学生检验答案是否正确。从而比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检验的思路又什么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从现在到原来,是倒推的策略;检验的思路是从原来到现在,是按题意进行顺推。

(五)矫正反馈 ,拓展延伸

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一定的思考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对此,我非常注意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的作用。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 六)课堂总结,课外运用

学生说一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再次重申学习的解决问题的倒推策略。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练习体现了层次性,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九

在设计《倒推》课件时,本着的原则是简约。无论我的教学设计多么新颖,无论我的数学思考多么前卫,无论我的使用的媒体技术多么先进。呈现给学生的课件始终要能达到一目了然、豁然开朗的效果。

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课件内容。

例1的动画设计力求体现真实。让学生在倒的动画演示中切身感受到两杯水中水的增减变化的真实。“将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两杯水同样多。”才能在学生的数学思考中有效顿悟出“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的问题。可以说,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够迅速呈现出来,是因为通过课件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渗透了倒推来源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现实的思想。

从生活中我们顿悟了一些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怎么去解决呢?通过课件,把用画图和填表两种数学方法将倒水的结果展示在屏幕上,而且这里的“200毫升”、“从乙杯倒回甲杯40毫升”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出来的结果。再次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又一次顿悟出:原来甲杯中的水应该比200毫升多40毫升,原来乙杯中的水应该比200毫升少40毫升。这里课件使用的妙处就在于将学生对整个倒推问题的思考过程进行了直观播放,也真正体现了课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支撑作用。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掌控。课件的有效作用就能帮助你实现这一目标。解决倒推问题可能有许多方法,但我认为,总有一种更具有“数学味”的解法,更抽象一些。课件将例2中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倒推问题还可以这样解。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解决倒推问题的数学模型,为列式做铺垫。

例1和例2比较的设计主要是渗透倒推的基本思想:由现在到原来。

试一试和练习的课件设计除了是教学重、难点的需要外,主要作用是:(1)节约教学时间;(2)便于教学反馈、师生交流。另外,通过对练习题的分层设计,帮助学生巩固倒推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十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

本课时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一个试一试和一个练一练。例题通过引导学生将稍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感悟转化策略的便捷。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运用转化的策略曾经解决过哪些问题,体会转化策略可以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初步形成对转化策略的认识。试一试、练一练都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转化,使学生体会到了转化的价值。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拟定了这样的三维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

2、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是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结合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情况,我预设如下,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找大人来救太慢,落水儿童可能有危险,换一种方式——砸缸,能更快的救出落水儿童,司马光真聪明。在我们数学研究的过程中,也常常把一种问题转化成另一种问题。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转化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导入新课,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可以使问题更快得到解决。

第二环节:互助合作探究策略。

分三层,第一层:探索方法。

借助媒体显示例题图: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

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

学生讨论得差不多之后,指名交流。学生可能会说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此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先把图中的方格线补画完整再数;如果有学生直接说出分别把两个图形转化为长方形,那么就请学生来说说是怎样进行转化的,并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在媒体上一步一步演示转化的过程。

学生交流后教师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才能更快的比较这两个复杂图形的面积的。从而明确是因为把它们转化成了长方形,所以能很快比较。

这一层次,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同时教师利用媒体的演示,和语言的归纳,使学生明确地感受到了转化的功能。

第二层:回忆价值。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呢?

首先学生回忆,并先在小组里交流。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选择性的板书,当学生提出实例后,让学生说一说转化的具体方法。

接着结合板书,教师提问:这些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容学生思考片刻,若学生说不出来,就教师说:这些都是把新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已经解决过的问题。

那以后再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时,你会怎样想呢?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转化策略在以往学习中的运用,体会转化通常是把一个稍复杂的、新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已经解决的问题。

第三层:运用策略。

1、媒体出示试一试中的算式,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计算?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这几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分母分别是几个2的乘积。

接着媒体显示算式右边的正方形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图形,哪部分表示这几个数的和,建立数形对应的概念。学生仔细观察两者间的联系,明确,原来的算式可以转化成1-1/16进行计算。

2、媒体出示练一练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计算,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想的,运用了什么策略。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同学们这是把稍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单的图形。

此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不同转化类型的题目,使学生体会到转化的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从多角度灵活地分析问题。

第三环节:拓展练习巩固策略。

第一层:基础练习。

1、p74第2题,学生填好之后说说是怎样想的,说出转化的方法。这里我借助媒体演示重点引导学生讨论第3小题。

2、p74第3题,学生先说一说怎样转化再计算。

第二层:综合运用。

1、我改编p74第1题,16人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单场淘汰制,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冠军?先帮助学生理解单场淘汰制的含义。学生思考片刻后如有学生能说出来,就让他说完之后媒体再显示图像,如没有学生能说出来,就先显示图形,再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冠军就是要淘汰15人,所以要比16-1=15场。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再交流。要说明白16人参加双打比赛,每2人一组,分成了8组,要淘汰7组,所以要进行7场比赛。

3、媒体显示一个不规则金属零件,要测量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学生交流方法,最后教师肯定转化的策略。

整个练习过程,从基础的模仿训练到生活当中的综合运用,层层深入。激发学生从多角度灵活的运用转化的策略,确定转化的方法,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感悟策略。

组织学生说说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策略,这种策略有什么优势。

学生交流、互补,明确运用转化的策略可以把问题化繁为简。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十一

各位专家: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已有了一些具体的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也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对信息进行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并进行分析。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受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本节课让学生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为了有效组织学生的探索和发现等学习活动,课前我准备了一套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18根等长的小棍、表格。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分为四个板块来教学:

一、创设情景,体验列举;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三、应用列举,积累列举技巧;四、总结延伸,发展列举。

一、创设情景,体验列举。

生活化、活动化的情景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1、课前游戏:飞镖激趣。

因此,在课的开始,我设计了活动化、与生活化的情景,首先,请几个精神饱满的同学上来玩飞镖游戏。投中内圈10环,中圈8环,外圈6环。比一比谁最厉害?如果全班每人投一次,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的情况?你能一一列举出来吗?(教师顺势板书:一一列举)。

2、门票引入:

再出示:珍珠泉公园儿童门票每张10元,小红口袋里有两张5元,五张2元,两张1元的纸币。小红怎样付10元门票钱?让学生列举出几种付钱的方法。

3、顺势揭示课题:一一列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今天我们学习这种策略解决新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本环节共分两个步骤进行:

(一)、探究例1,感知策略。

接着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动手操作:

(1)这道题有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根据所给信息,你能想到什么?(围成的长方形有什么要求?)。

这时学生独立思考接着要求想好的学生可以和同桌说一说。(教师参与讨论)。

2、布置任务,小组合作。

同学们的想法各不相同,你能想办法把所有不同的围法都找出来,用你喜欢的方式纪录下来。如果有困难,可以用小棒代替1米长的栅栏摆一摆。(写好后跟同桌交流)。

然后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找的,有哪几种围法?(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不同的写法)。

教师小结: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写下来,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一共有4种不同的围法。(课件)。

最后让学生比较:有序和无序的两种,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有序,不重复、不遗漏)(板书)。

过程进行了抽象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接着让学生讨论王大伯围的是羊圈,他该围成什么样的长方形?为什么?这样让学生通过比较长、宽以及面积,看看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加强数学思维,同时介绍这是大数学家欧拉的定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这一问题进行延伸思考,提高透过现象寻求本质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例2,丰富列举策略。

例题2比较复杂,先让学生理解“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是什么意思,从而发现这类问题在列举之前,先要进行适宜的分类。分类以后让学生用打勾的方法填写表格,教师说明表格的填写方法,防止学生把只订阅1本的勾都打在一列里,和订阅3本的相混淆。这题里订阅2本是难点,要联系曾经学过的搭配规律。这道例题教学的重点是怎样得到所有的订法,突出思维的条理性和周密性。

三、应用列举,积累列举技巧。

列表是列举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所以在练习时对学生说明:也可以用其他的形式来列举。在学生做完“练一练”,展示各种列举形式,体会列举形式的多样性,说明以后可以用自己认为最简单的形式来列举的出结果。然后把“投中两次”改成“投了两次”,让学生体会到要先分类再列举。这两题的练习正好比较了简单和复杂两种情况如何运用好列举法,巩固了所学知识。

四、总结延伸,发展列举。

王大叔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忙,想请大家去划船。我们班有48个同学,每条大船可以坐6人,小船可以坐4人,有多少种租船方案?这是下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先去思考思考。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结合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多媒体营造出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主动交流、积极动手、开动脑筋、充分体验,希望整个教学过程会成为孩子们探索数学的发展过程。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十二

虽然这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所安排的内容,但是孩子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早有接触,对于转化这一策略在孩子的认知上不是一张白纸,其实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本课与其说是教策略,不如说是对过去学习中形成的认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并上升到策略的高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与二度开,发促使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理经验、提升认识,感受策略的价值,增强策略意识。

一、教学例题,感知“转化”

仔细研读教材,我们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设计了两条线索,一是关于关于解决问题方法的线索,通过“创生方法——使用方法——用好方法——用活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关于解决问题策略的线索,通过“初步感知——再次感悟——反复体验”,逐渐形成策略。两条线索一明一暗,方法是明线,策略是暗线,两条线平行同步推进且相互交融。因此,在教学新知时我分成了这样三个版块:

第一版块:分数中的转化。我把练习十六第2题的前面两个小题前置,因为这样的题型孩子们并不陌生,他们能很快找到方法,从而解决问题,今天课上再次出现,我的意图是让孩子们认识到策略是在总结方法时提炼出来的,解题策略与解题方法同时存在。

第二版块:面积中的转化。在这个版块的教学中,我是依据例题1的思路按部就班进行活动,学生先是自主探究,找到比较方法与结果,然后再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在小组中分享交流,使得学生间的思维发生碰撞,从而提升孩子们对于转化这一策略的认识,最后在我的组织下进行交流、梳理、总结。这一过程中,他们领悟的是转化策略的精髓,获得的是勇于创新的品质。

第三版块:周长中的转化。在这个板块中,我既安排了转化后周长不变的习题,又安排了转化后周长不相等的练习,这部分内容是我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意在让学生体会到在运用策略时也要仔细观察,用心思考,需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二、回顾举例,体验“转化”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帮助学生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这里我播放微课,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全面感知转化这一策略的奇妙之处。这一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建立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大量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了转化的应用价值。

三、重组练习,运用“转化”

在练习时,我除了应用教材中的常规题型外,我还设计了这样一条题:2/9×4结果会是多少呢?这条题放在这儿,大多数老师肯定会有疑问:这题放在这里教学有意思吗?后面不是会重点教学吗?其实我是这样想的,一旦我们的孩子走出校园,若干年后他会遗忘大部分的知识与习题,但是你所交给他的学习方法是不会遗忘的,而转化就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纵观数学教学,我们总是不停的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帮助孩子理解,便于孩子掌握。我想,这题安排在这儿会给孩子们的认知一个比较大的冲击,会把转化这一策略深深烙在心里。其实这也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次小尝试。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恰当选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思考;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灵活确定解题思路,合理选择解题方法,有效解决问题。

2.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灵活的思考,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具有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升对解题策略价值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理一理。

1.列表。

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便于分析数量关系。

2.画图。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如:可以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有关行程问题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下,还可以用一一列举、还原、替换、假设、转化等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练一练。

1.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学生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找出不同的围法,然后交流,再要求学生算出每个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题,然后交流。

学生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然后交流解题思路,教师及时小结。

学生用假设法来解决,然后交流解题思路,教师及时小结。

学生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这一题,然后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及时小结。

三、补充练习。

1.小明有5元和2元两种人民币若干张,他要拿37元,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6.一套西服84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2/5。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

课后反思:

本课时内容与后一课时内容合并为一课时进行了复习。从复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还是掌握了以前学习的这些内容。难度不大的有关找规律或是用假设、替换等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学生也都能正确解答。在运用假设法或替换法解决实际问题后,检验也很重要,课上结合一些实际问题,我请学生在列式计算后再进行检验,看看是否符合已知信息。

和沈老师一样,感到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复习中学习困难生就感到困难重重,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

课后反思: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完成的不错,补充习题的第3题和第4题学生错的比较多,可以理解,在之前学习的时候,第3小题也是学生有错误的。而第4小题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时,分倍数和差数关系,题中如果告诉我们的是倍数关系,则总量是不变的,如果是差数关系,则总量要发生变化。另外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有时候判断不出用替换还是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则可以让学生用列方程来解答。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学生采用了列方程的方法,在没有明确用哪种方法解答时,这也未尝不可。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十四

1、本课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设计逐步推进的教学进程,层层推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完整地递进地经历了:体验、探索、综合应用、课后拓展延伸,让学生经历了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

2、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教者在教学例题1和例题2及相应的练习中做到有目的、有层次地设置疑问,耐心地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解疑,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直到掌握能够独立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你认为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及时小结反思,学生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进一步深化了策略。

4、课堂结束时主学生自己小结,给每个人提供了总结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的机会,并引入我国古代数学家编写的数学问题,既富有情趣,又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本节课的解决策略,继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5、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励性评价,有效关注了板书设计。

建议。

1、对课中关于“一半还多一张”这一题可再深入地研究,可以和“一半还少一张”进行对比,进一步来突破这一难点的。

2、课始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例1果汁容量教学也可采用实物,增强具体形象的感知。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十五

有机地整合了起来,使学生看到了一个整体的数学知识链。新旧知识的梳理,不仅教会了学生数学学习要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还让他们更加领会了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转化——能帮助我们把新问题都转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经解决过的旧问题,更方便我们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总之,本节课陈老师始终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想一想、自己说一说,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十六

一、教学目标分析:

一一列举是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本课的教学目标为: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有序性;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增强灵活选用策略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感受和体验策略。

教材的例题和练习内容较分散,而且为了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我选择了学生们爱看的动画片的人物(喜羊羊等)来引入,对例题进行了改编,将例题和试一试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环节。这样拉近了学生与所学策略的距离,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乐于感受体验策略。

2.在策略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感知体验过程。

例1通过对问题“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先引导学生思考知道了什么?再让学生试着用小棒围一个长方形。小组合作,按要求来完成表格,统计不同长方形的长宽。在两种不同记录方法的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到一一列举时要做到有顺序,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为了将感性的操作上升到理性的思考,设计了下面问题:“表格是按什么顺序?宽如果从1开始数,怎么知道长的?”这样学生就可以摆脱对小棒的依赖,逐步学会按顺序一一列举。

例2的教学也是在审题之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参加每一次各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进一步感受和应用策略,再让学生试着结合列表整理的策略来一一列举。

三、课后反思。

不能呆板、僵化地理解一一列举策略。教材中的一一列举策略主要是借助表格呈现的,因此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一一列举策略就是用表格呈现所有可能的策略。事实上,列表策略强调的是用表格呈现信息,一一列举策略强调的是列出所有的可能情况。用表格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只是一一列举策略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这种形式能较清晰地列出所有的可能,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掌握用列表法进行一一列举的基础上思考不用表格如何做到一一列举。

不能孤立地学习某种策略。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列表、画图、一一列举、倒推、假设、替换、转化等策略。教学时,教师不能孤立地教学其中的某种策略,而应了解编者的意图,有机地将前后策略联系起来,提高策略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一节课教会的最多只能是方法。应该有意识的在平时的训练中重视学生应用策略的意识与能力。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十七

根据教材编排要求,我以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知识目标:让学生回顾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悟转化的含义。二、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的经验,掌握一些常用方法和转化技巧。三、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运用转化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获得成功的体验。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自主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结合教材和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2)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遵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思考性和开放性,本着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设计思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转化”

数学是和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的开始,我先跟学生讲了一个爱迪生和他的助手测量灯泡体积的故事。助手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计算灯泡的体积,也没有算出来,爱迪生能很快的算出来,让学生猜一猜爱迪生是用的什么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适时小结:把灯泡的体积转化成水的体积,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叫做“转化”。通过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例题,感知“转化”

我首先出示例1的两幅图,让学生猜一猜这两幅图的面积大小,并且提问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猜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各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配以课件演示。(将其转化成长方形比较)对照课件我继续追问:(1)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上面的半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2)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左右两个半圆分别按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指名回答后,我又再次用课件演示“转化”过程。一边演示,一边和同学共同叙述转化:第一幅图把半圆向下平移5格后转化成了长方形;第二幅图把左右两个半圆旋转180度后转化成了长方形;通过演示、回顾、叙述学生经历了转化的过程,丰富了感性认识,这时我又适时点拨:在图形的变化过程中形状发生变化,面积不变,都转化成相同的长方形,所以一、二两幅图的面积也相等。在“变与不变”的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转化可以化繁为简,能清晰地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

在这个环节中,我未作铺垫直接出示例题,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在探索交流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对图形的具体转化方法获得清晰的认识,感受转化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策略。

三、回顾举例,体验“转化”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帮助学生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完成了例1的教学任务后,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在哪些地方都运用到了转化的策略?我先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把回忆的内容给小组成员说说,然后全班交流汇报。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会联想到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体积公式推导,分数、小数的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等等……我让学生具体说一说推导过程。边演示边叙述,比如……课件演示一句话概括。为了引导学生把以往学习的一些具体的数学方法上升到转化策略的高度来认识,我又追问:我们在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把新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经解决过的问题)小结同学们的答案,并板书转化的核心作用“化繁为简、化新为旧”。这一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建立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大量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了转化的应用价值。

四、重组练习,运用“转化”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转化方法和技巧,教材安排了多条练习。教学中我根据知识的体系,对练习的内容进行调整、归类、重组,加强整合力求体现练习的梯度和层次。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刷新解决的能力。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重练习:一、“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练习;第二是“数与代数”领域的练习。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我设计了这样几道练习:(对照课件一两句话概括)。

在完成以上几道练习后,引导学生回顾小结,进一步体验,通过平移和旋转,我们把复杂图形变个形转化成简单图形,原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象匈牙利著名数学家路莎彼得说过的那样:解题时,往往不对问题进行正面的攻击,而是将它不断变形,直至转化为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

在“数与代数”领域,我设计这样几道练习:首先出示一道分数加法计算题1/2+1/4+1/8+1/16。如果用通分的方法,学生感觉很麻烦。顺势提问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策略来化繁为简呢?如果有困难,老师给一些提示:如果把这个大正方形看作“1”(点击)。

这些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教师配以课件演示。并强调单位“1”相同。

提问:求得是这些涂色部分一共是多少?你能转化成一个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说出从空白部分入手,把这个加法算式转化成一个减法算式也能求出它们的和。

学生豁然开朗,这时我给这题再添上一个加数,加一个1/32,和是多少?要求阴影部分的和可以从空白部分着想,看来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也可以从反面入手。把抽象的数转化成图形,数形结合有助于思考,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谈谈自己使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时候的体会和感想。

我以为通过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数与形的转化和结合,深化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其次,我还设计了这道练习,出示练习十四第一题,面对复杂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有效地引导:(课件演示)。

叙述:如果有4支球队比赛,第一轮像这样比一比,决出2个胜者;第二轮再2个胜者比一场,决出冠军。一共进行了3场比赛。

如果有8支球队比赛呢,第一轮像这样比一比,比了几场?淘汰了几支球队?(4支)第二轮再这样比一比,比了几场?又淘汰了几支球队?(2个)最后两个胜者比一比,就决出冠军。数一数,一共进行了几场比赛?(7场)。

那16支球队比赛,决出冠军要比几场呢?(电脑演示:16支球队出来)。

面对学生的成功喜悦,我又追问:如果从淘汰的角度,反过来思考,还可以选择转化成一道简单的减法算式?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追问中,学生发现还可以直接将问题转化成16—1的算式进行解决。

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对练习进行重组,尊重学生的学情、巧妙地体现知识体系,呈现形式灵活、多样。通过提问、交流,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练习实效,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多媒体的功能也在此环节中得以充分发挥,数字转化为图形或曲线转化为直线,都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头、脑、眼、口、手并用,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五、故事小结,深化“转化”

1.数学文化渗透(曹冲称象)。

课的结尾,我会让学生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并指出曹冲是把大象的重量转化成了石头的重量。这样的设计照应了开头,同时也将学生的眼光从课堂再次拉向了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自觉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最后我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一句名言来结束全课。

“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华罗庚。

意思是说,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一路平坦,而把简单的问题转化成复杂的就不值得提倡了。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十八

31分。

列式法。

第二次31+5=36(分)。

第三次36+5=41(分)。

第四次41+5=46(分)。

第五次46+5=51(分)。

解决问题时,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设计理念:简明扼要,抓住重点,清晰明了。】。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篇十九

今天下午,特级教师朱xx工作室走进xx小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卫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中,学生争相展示自己的想法,踊跃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这一课给我的启示颇多。

学生在学习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已经能够根据给定的两个已知条件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具备了学习“从条件向问题推理”的思想基础。

卫老师的课堂从一包棒棒糖开始,这是给课中表现好的孩子的奖品。别以为这只是一个奖品,这里它也引发了一个数学问题,“猜一猜里面有多少根?”顿时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有各的猜测。当卫老师再给了一个提示,“比他猜的24根少2根”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答案。生活中的例子给了孩子们无穷的求知欲,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轻松愉悦的课堂就从这里开始了。

例题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初步获得从条件向问题推理的体会。

小猴第一天摘30个桃,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学生读题以后,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个条件上面。教师学生深入思考,充分说说对这个条件的理解,把比较概括的已知条件尽量说具体、说详细。

出于对已知条件“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的充分理解,多数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解题主张,很自然地依次计算第二天、第三天……各摘多少个桃。这些想法,不是教材或别人告诉学生的,而是他们根据条件向问题推理的结果,是分析数量关系的结果。卫老师适时引导孩子讨论:说一说先根据()和(),求出(),再根据()和()求出(),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学会自己分析问题。

卫老师提供了教材中的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填表或列式计算求出答案,同时也鼓励孩子们能用自己的第三种解决这个问题。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解题的体会,是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策略不可缺少的环节。“从条件想起,向问题一步步靠拢”应该是所有学生的共识。让孩子们体会自己是从条件“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得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感受像这样思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巩固练习安排的实际问题,都是应用本课教学的思考策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从条件向所求问题的推理。

习题中有一题涉及到生活中球的反弹,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落下高度的一半”这句话,卫老师精心设计了视频进行演示,让孩子们的理解更直观,更具体。根据演示,孩子们可以依次填出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高度。生动的多媒体演示恰到好处,让孩子们数学的学习不再抽象。

小猴铺地砖的习题是对孩子们思维的提升。有170块地砖和50千克水泥,白地砖有8行,每行15块,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求花地砖的块数。孩子们需要自己选择有用的条件来解决问题。这题有两种思路,既可以先求出白地砖的块数,再根据“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求出花地砖的块数;也可以先求出白地砖块数,再根据“有170块地砖”来求出花地砖的块数。从条件向问题推理的过程,是对问题情境里的数学信息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孩子们能够把比较复杂的问题化简,找到问题情境里有直接联系的已知条件,并利用它们得出新的数量。

以上我只简单地说了卫老师的课堂安排让我深思,更还有精心制作的课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老师的教态自然亲切,和孩子的配合密切,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等,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329948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