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专业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2:00:10
2023年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专业19篇)
时间:2023-11-19 12:00:10 小编:琉璃

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避免模糊和歧义,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具有回顾过去、反思经验、提炼规律的功能。以下是一些经典总结案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借鉴。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一

多产权建筑无统一的业主管理是普遍现象,个别多产权建筑虽有业主委员会,但也形同虚设,没有建立一个共同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也没有签订一个具体的消防安全管理协议,致使消防管理情况十分混乱;有些多产权建筑的产权人之间签订了管理协议,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由各产权人轮流管理,而一方面由于产权人缺少消防管理的必要知识,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是各产权人认为在自己管理期间不出问题就可以,至于设施损坏或者瘫痪,只要消防部门查不到,混过自己管理任期就算。消防管理依然存在互相推诿、贻误的情形。

(2)消防意识不强,职责不明。

《消防法》虽然实行了很多年,但是很多的多产权建筑的产权人对消防法律法规还非常薄弱。建筑内部装修完后不知道是否需要经过消防部门的审核和验收,或是备案的人很多,多产权建筑业主委员和物业管理公司对于各自的消防职责根本不清,管什么,怎么管的疏于管理,这些现象非常普遍。

(3)消防设施维护资金不足。

对于那些建筑的产权人之间没有任何组织管理和协议约束的,消防方面出现问题后,很少有人出面牵头解决,维护、保养资金更是无人问津;有些多产权建筑产权人虽知道消防上存在很多不足,消防部门监督检查过程中也积极配合,但无奈自身负担较重,整改资金根本无从解决。

(4)建筑内部装修增添隐患。

投入使用后的建筑,各产权单位或租赁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建筑进行内部装修,在装修过程中,业主或租赁单位不再理会原建筑的使用性质,擅自变更建筑的'使用性质,使原来使用性质较为单一变成了十分复杂,在实际中发现,一些商住楼的住宅部分根本就没有住宅,变成了公司、办事处、茶吧、旅店等场所,而且装修的过程使用了大量的可燃材料,增加了建筑的火灾荷载的同时,有时还将原有的一些消防设施遮挡或者损坏。电气线路的敷设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超负荷用电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二

摘要: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基层消防工作实践,深入分析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及其根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房产市场也逐步活跃起来,多产权建筑应运而生,不再局限于住宅建筑,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成为推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重要力量。多产权建筑是指有两个及两个以上产权人的写字楼、住宅、车库、宾馆、商场、娱乐场所等建筑物。多产权建筑由于使用功能不同且隶属不同性质单位等原因,使多产权建筑出现了存在火灾隐患多、整改难度大、整改资金落实涉及多个单位的问题和情况,甚至有的已经形成重大火灾隐患,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并切实解决好这类建筑消防管理问题,已成为各级公安消防机构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基层消防监督工作实践对加强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企业改制或破产。

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后,某些国有公司进行体制改革后,有的接管单位对企业原建筑遗留火灾隐患无经济能力整改;有的接管单位未进行投产或转产,仅留下少数人员对企业进行看管,而使这些建筑出现失控漏管问题;有的接管单位对原企业部分地段进行房地产开发,其余建筑无暇顾及,致使原企业内遗留火灾隐患得不到整改i有的企业破产后,一栋建筑被分段、分层拍卖或出售,形成多产权建筑多个使用功能的问题。

(2)抵押给银行或个人。

房地产开发商在银行或个人处抵押贷款后,因企业经营不善等原因,贷款到期无力还贷,根据抵押合同,抵押建筑所有权归属银行或个人,形成一栋建筑多个产权单位的现状,给消防监督工作带来很多问题。

(3)多方投资。

此类建筑在建筑初期由多个单位投资兴建,如大型商场、市场滨馆等综合场所,该类建筑投入使用后,多个单位自行管理,从而形成多产权的格局。

(4)出租或出售给个人。

该类建筑主要出现在大型综合市场、商场。该类建筑建设单位开发后,自身只经营部分摊位或楼层,其余部分出租或出售绐个人,形成一栋建筑多个产权单位的现状。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三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是培养掌握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现场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具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运行管理、水工建筑物检测、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检修及维护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课程。

摘要: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分析了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指出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着重介绍了改变管理模式,加强质量监管,完善管理制度等多种解决方案及其具体运用。希望给相关人员一些启迪和思考,在这方面深入探索和研究,已解决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水利建筑工程的整体复杂度越来越高,其建筑的规模和水平也在不断的扩大和提高,因此,如何加强水利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成为了水利建筑工程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在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管理模式落后、质量监管不力,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等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期提高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

一、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1)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也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重视和关注。管理模式是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员针对所在工程施工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和约束的方法保障,更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工作人员的安全情况,并且影响着工程的施工成本。但是反观当前我国的水利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落后是制约其长远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与国外水利建筑行业相比,国内的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制约了对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探讨和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管理的方法不得当,对相关工作人员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不能有效的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及创新能力,管理人员的思路比较陈旧,观念比较落后,不利于水利建筑业的发展。

(2)质量监管不力。

加强对水利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影响着工程的长远使用功能。然而,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建筑行业中,质量监管不力是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更是整个国内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相关管理人员管理方法不得当,不能根据施工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比较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部分施工人员以及工程监理等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工作责任心不强,出现玩忽职守、偷工减料以及工程监理监督不力等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最终导致整个工程质量相对较差,影响着我国水利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3)缺乏制度保障。

就目前我国的水利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缺乏相关的制度性保障,是制约水利建筑行业发展的另一大瓶颈。主要表现在在整个项目工程建设中,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水利管理体系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在质量管理方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监督体制,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手段比较单一;在工程进度控制方面不够科学合理,安全方面的管理也存在着不少漏洞,安全事故频发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反映出水利建筑行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中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相关人员对这方面的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如何改善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1)改变管理模式。

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水利建筑行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关系着整个水利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以及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管理模式。首先,要创新管理理念。加强管理理念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水利建筑行业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没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就不能形成一个比较创新的管理模式,因而相关的水利建筑企业要注重对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多多创新,及时更新理念,提高创新能力。其次,要加强对国内外现金管理方式的引进和学习。及时紧跟水利建筑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把握好水利建筑行业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及其热点,及时引进国外比较先进的人才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企业的发展特点,加强管理方式的改革,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2)加强质量监管。

水利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本行业所要解决的大问题,也是整个建筑行业的核心问题,影响质量监管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有管理制度、管理模式方面的因素,更与管理者自身的素质以及管理能力息息相关。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监管能力是提高我国水利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第一,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工程施工不仅要注重工程质量的监管,更重要的是要盈利,既要重质量,又不能忽视效益,两者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在进行工程监管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程质量监管,是兼顾工程质量与效益的根本。管理者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要采取动态的成本控制手段,实时检测工程的成本去向,工程的施工进度,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第二,也要注重管理者自身管理素质的提高。管理人员是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更是把握工程施工大局的重要载体,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够在处理工程施工突发情况时有条不紊,并且能在工程监管方面方法得当,提高效率。因而,企业在派遣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时要注意对管理者管理能力的考察。

三、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水利建筑行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注重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工程监管水平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从创新能力、工作思路等方面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完善,推动我国水利建筑业的规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我国水利建筑业的长足进步做出强有力的保障。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四

摘要: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高度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法律和科学技术的关系成为法律界和科学界共同关注的重点。

法律与科学技术有着多种多样的关系,掌握法律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法律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法律科技促进。

法律作为调整某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体系,是评价人们行为适格与否的标准,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并预测未来行为及其后果,是警告和处罚违法行为的根据。

国家政治稳定繁荣需要法律,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法律,一个国家的法律建设成熟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保障。

科学是人们发现世界探索真理的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表现为一种动态的知识系统,是系统的、具体的关于客观自然世界以及人类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活动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法律活动相互影响。

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十分广泛。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法律方法的扩展和法律观念的更新,法学研究和法制宣传都受法律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交通工具和通讯传播技术发展建设减少了时空阻隔,不同法律文化间沟通和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促使人们对传统法律价值观发生变革,对人权、平等、自由等观念有了更高程度的认知。

法律信息库和法律信息传输网络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更好的物质手段,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许多法律、法规的产生及其法律体系的发展。

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法律问题,需要新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和调整,这就促进了新兴领域的科学技术法的产生,如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保护法,国际交流合作法等。

专门性的立法技术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再次,法律的理性化、形式化和技术化借助于科学技术理性进一步发展,许多科技成果成为确立法律规范的依据,大量科技领域的专业术语、概念被吸收到法律之中,大量的技术规范被赋予法律效力。

科学技术则正在强势地影响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法律能否恰当地调整社会生活反映客观规律,往往取决于立法者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最后,科学技术成果为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工作提供新的装备、手段和技能,影响着立法司法体制、过程和方法,促进法律运作机制的专门化、民主化科学化,提高了行政执法的效率。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法律的立法、执法等各个层面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在近代以前,科学技术活动属于很少为法过问的领域。

近代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复杂化有了国家干预和法律调整的必要。

现在社会中,法律对科学技术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法律特别是法治之法通过其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抑制科学技术的负面的影响,保证科学技术为人类福祉服务的方向。

法律在控制由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调整科学技术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以及防治对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所引起的社会危害方面,都具有十分广泛而重要的作用。

其次,法协调、指引和组织科学技术活动,为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管理提供民主科学的规则和程序。

法律确认和保证科技发展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优先地位,使之固定化、制度化,并将国家科协技术发展战略具体化、细则化、程序化,促进科技发展的合理布局和高效运行。

最后,法律调节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中产生的利益关系,保证和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

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与研究和法,发明者对科技成果享有专有权,是一个二者都具有合理性的两难选择,这种两难选择借助纯粹的权力或道德手段都难以合理解决,法律却能以其理性的、权威的权利义务设置使这一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

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既有其社会运转规律,又有其自然规律。

因此,对于现代社会的广泛的科技活动,需要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特别是以科技法律规范的形式予以保障,使这两种规律都得到尊重。

法律在控制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方面,在调整科学技术内部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以及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抑制其消极作用方面,都具有十分广泛且重要的作用。

科技活动中不良行为对社会的消极影响,科技的迅猛发展与人类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习性的矛盾,科学技术成果的巨大能量与人类控制能力的矛盾等都需要法律加以调节。

同时相当一部分的科学技术研制活动具有风险性和人身危害性,需要法律严格规定研制试验的防护措施和补救措施。

法律同时可以协调科学技术宗旨和本质属性与社会经济现实以及物质生产的关系,有关科学技术商品化市场化的法律能够疏通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循环渠道,保障科学技术成果的转让和应用,有效地将科学技术及时的转化为生产力。

明确法律和科学技术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是正确处理好法律和科学技术关系的必然要求,虽然在某些层面法律和科学技术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本文法律和科学技术的关系中主要以双方互相促进的积极作用为主。

科学技术促进法律的产生,协助法律的实施,法律调整由科学技术成果产生的社会关系,将科学技术成果有效地运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处理好法律和科学技术的关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法制建设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着实为重要的影响。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五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发掘企业知识产权中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成为一个成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由于中国经济市场化时间比较短,无论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还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开发与运作知识产权的经验及技术都还相当薄弱,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和对策。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六

内容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城市化建设的进程,社会犯罪不断出现新手段和新形式,其中社区犯罪就是社会犯罪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加强社区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社区犯罪防控体系提上了维护社会治安的日程。要建立健全人防和技防相结合与警民联防并重的社区犯罪防控体系,就必须认真审视现行的社区犯罪防控体系,从而确定可行的指导思想,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论文关键词: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社区法制建设社区警务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社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社会的矛盾和犯罪率也随之向社区蔓延,社区犯罪已成为影响居民生活稳定的重大因素。怎样防控社区犯罪,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治安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在我国多元化社会正在形成、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的社会大背景下,建立以社区支持为基础的违法犯罪防控系统。

一、我国社区犯罪防控系统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走向成熟的历史转型时期,随着整个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城市管理体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旧的犯罪防控体系也已经不适应城市社区犯罪防控系统的需要:社区法制建设严重滞后、社区警务建设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已经成为社区犯罪率提高的一大因素,不但影响了社区的和谐和稳定,也给社区建设提出了迫在眉睫的新课题——建立健全社区犯罪防控体系。

(一)社区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来看,和谐社区是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之一,而社区法制化建设的理论和实务的研究还滞后于社区建设的发展,落后于法治社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立法滞后。

目前,对社区概念的认识不一,共有76种说法。正因为社区本身概念的不明确,各省市、各地区对于社区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当前社区管理和建设所依据的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以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基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关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和职能却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对于构建有效地社区犯罪防控系统,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社区的各种关系难以理顺,影响了社区法制建设和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有效性。居民委员会与居委会党支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城市社区管理和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制约社区法制建设和社区犯罪防范体系建设的瓶颈。在一些新的小区,这四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一般认为,居民委员会是上级指派的,代表官方立场;居委会党支部与居民委员会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业主委员会却是民间组织,代表业主利益;物业公司是一个企业,业主是它的客户。可见,它们之间相互牵制又相互独立,但其职能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所以职责具有不确定性,只有通过立法规范他们的行为,进而促进社区法制建设,推动社区犯罪防范建设。

(二)社区警务建设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社区警务兴起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发源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此后,为许多国家所接受。现在已成为主流的警务思想和警务改革的基本模式。社区警务思想是对单纯强调警务工作职业化、警务装备现代化、控制犯罪被动反应式的近现代警务观念和做法的反思,以及对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古老警务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现代社区警务思想认为社区警务是在政府倡导和警方积极参与及指导下,充分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以调查、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为导向,以预防和减少社区犯罪为根本目标,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社区综合治理模式。它不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还要求警方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式、机关化的传统警务管理运行机制、领导指挥方式、工作方式方法和习惯,从而逐步探索形成一整套以社区警务哲学为指导,适应推行社区警务战略的开发式、社会化的新的警务管理运行机制。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社区警务工作在我国处于初创阶段,社区民警的配置、社区警务室的建设、社区警务工作的全面开展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差距仍然很大,尤其是对社区警务的理解上还存在着偏差,对社区警务的财政投入明显不足,社会参预也不够,群众参与维护治安的积极性并未全面调动起来。社区警察多沿袭过去管片民警的工作方法,对本身角色还不太适应。总之,社区警务的优势尚未发挥出来。对此,人们无不期待在预防上多下功夫,发挥出社区警务的优势。

二、建立健全我国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社区犯罪防控体系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决定因素之一。

由于社区的社会化功能,社区的组织机构、各种社会团体、社区人群、家庭、学校等正式或者非正式组织,是社会化的重要基础,所以社区的稳定、和谐和安宁直接决定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发展主题的今天,和谐社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成部分,和谐社区建设已成为是基层执政能力的新目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切入点就是社区公共安全,社区公共安全既是社区居民的需求,也是全社会的需求,而保证社区公共安全的核心就是构建社区犯罪防控体系。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大、中、小城市居民居住的社区化,以及犯罪手段和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了当前建立健全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加强人防和技防、利用高科技技术防控社区犯罪成为该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三、如何建立健全社区犯罪防控体系建立健全社区犯罪防控体系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一)加强社区法制建设,促进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建立加强社区法制建设不但可以维护社区治安,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救意识,还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文化,促进社区良好氛围的形成,对防范、控制和打击社区犯罪具有积极的意义。

加强社区法制建设,要在加快有关社区立法和明确界定社区内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做好以下3方面的工作:

1、明确社区治安的目标,并加以实现对社区进行明确的目标规划并指导社区制定实现目标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对构建社区犯罪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基层政府,还是社区治安管理者,都应当利用多种手段宣传社区建设及社区警务的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社区居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对社区警务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指导和帮助社区建立社区自治组织,整合社区的资源和力量,积极维护社区治安,防范、打击社区犯罪,从而减少社区治安问题,避免或尽量避免案件的发生,降低社区犯罪率。

2、开展各种“社区共建”活动,着力发展各类“志愿者”,建立各种形式的社工队。社区治安管理者要主动与社区居民联系,为防止社区内未成年人犯罪、等犯罪事件与案件的发生,共同发展各类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和社区和谐的社会活动,如:开展社区普法教育,组织社区居民学习,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和帮助社区居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召集和主持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会议,依法制定和实施本社区发展规划或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年度工作计划等;开展“法律走进社区生活(或学校课堂)”活动,为青少年和广大居民提供学习法律、参与社区治安的机会等;制定和实施《社区资源共享公约》或《社区资源共享承诺书》,优化整合社区建设项目和资源,循序渐进地办好与居民利益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社区服务、资信、科技、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和宗族观念,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另外,社区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建设志愿者活动,发动居民以适当形式在节假日、周末参与社区建设;等等。这样既可以为社区治安建设融入新力量和新思维,又可以为居民提供参与和了解社区治安的窗口,为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3、开设社区法制教育业余课堂,帮助居民解决内部摩擦,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在青少年犯罪日益猖獗、社区犯罪成为社会犯罪重点的今天,社区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设法制教育学校,聘请学校教师、社会公益人士等,针对家长如何教育子女、社区居民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邻里之间如何相处等,指导家长建立科学的子女教育观,引导居民形成宽松、和谐的邻里关系,并对具体的家庭个案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提高他们维护社区稳定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快犯罪防控社区化的进程,加强社区公众治安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并通过社区治安成果的积累逐步推动犯罪防控社区化的进程,才能确保社区治安文化的丰富和健全。在社区公共生活中,一方面要真正实现立法、司法与用法相统一,另一方面也要有效地引导社区公众自觉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并敢于、乐于、善于运用法律解决涉及权利、义务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的长期的公共选择,可使社区公众真正理解、认同和接受社区治安文化(实质是法治文化),并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观念、价值准则和态度,外化为社区治安行为。

(二)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实现警务工作的战略性转移在社区犯罪防控体系中,警察根植于社区又超越于社区,拥有国家强制力和行政组织资源。其基本责任是管理社区治安事务,所以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是建立健全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关键因素之一。

社区警务是在政府倡导和警方积极参与及指导之下,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的功能,以调查、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为导向,以预防减少社区犯罪为目标,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治安战略思想及战术方法。社区警务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到社区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基层平台和可操作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治安资源和力量整合的基础工程,也是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重要支撑。3月,公安部在全国派出所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国公安机关应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力争到20全国大中城市全面实施社区警务。现今随着“十一五”规划和全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社区警务和社区犯罪防范体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实现警务工作的战略性转移。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各级政府及主管领导应对社区警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把社区警务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改革措施来抓。要在财政上保证社区警务资金的安排,在行政管理方式方法上作出相应调整,在人力投入上予以最大的支持,以保证各市各区有合理的警力。同时,要对公安机关进行宏观指导和监督,保证警务改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失误。其次,要做好社区警务规划,合理配置社区警力。在当前社区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部门要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地做好警务人员的合理配置,注重警务工作的科技投入和信息化的建设。通过使用高新技术,改变社区犯罪防控要素的组合形式,提高社区犯罪防控的效率及社区治安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以提高社区公众对本社区内违法犯罪的免疫力和对本社区所遭受的“外侵”性违法犯罪的抵御力(预防、发现、警示、对抗、处置等能力),使社区形成犯罪防控的技术网络。再次,公安机关应当组织力量收集国内外社区警务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并结合不同社区的情况推广使用。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自身经验,加强内部交流和培训,以保证社区警务人员知识够用,素质过硬。

(三)建立健全社区犯罪警民联防体系,共同建设和谐社区建立健全社区犯罪防控体系当前最为紧迫的工作是建成警民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为此,我们要尽快形成五个体系,构建四个网络,完善三个机制,强化两项管理,使社区警务能够在治安防控体系中真正发挥作用。所谓“五个体系”是真正形成并科学运行“治安行政管理部门创新体系--公安高等学校治安创新体系--社会科研机构公共安全创新体系--社区治安创新体系”一体化的社会治安创新体系。“四个网络”是指社区治安防控网络、社会面治安控制网络、单位内部治安防控网络、临界地区的治安防控网络。“三个机制”是指信息共享机制、高效、权威的指挥调度机制、以及指挥中心为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两项管理”是指对实有人口的管理和对危险物品的管理。我们应该认识到,以上工作与社区警务工作和社区犯罪防控体系建设密切相关,是维护社区治安、防控社区犯罪的关键。

因此,要做到以下基础工作:

1、依托街道办事处做好社区犯罪防控体系工作。街道办事处具有辖区管理的法定资格,具有政府派出机关的权威性,并且具有最为接近社区组织机构的特点,所以它可以起到协调、管理等基层政府的作用,可以调动区内不同级别、不同规模、不同隶属关系的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力量参与社区犯罪防控体系建设。

2、根据社区科技防范不足的特点,鼓励社区及社区成员配备技防设施,构建技术防范网络,充分借助科学技术来防范违法犯罪。

3、对一些特别问题应当组织力量进行重点研究,比如;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与社区警务的关系,出租屋治安问题的业主责任,复杂治安场所的控制等。

4、加强警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建立新型的警民公共关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比如:社区民警根据收集掌握的信息,加强安全防范;加强对实有人口的管理和社区治安管理;强化社区民警的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与社区公众建立亲密伙伴关系和警民鱼水关系,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等。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更加深入的“十一五”时期,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城市社区法制建设和建立健全社区犯罪防控系统将是今后我国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长期任务。只有加强社区法治建设,才能实现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的的规范社区管理,提高社区成员的法律素质,促进社区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从而面对新形势形成新的犯罪防控思路,构建出适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社区犯罪防控系统,推动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均平,《我国社区犯罪防控模式的反思及重构》,《法商研究》200205。

2、廖斌,《社区法治建设浅谈》,《学习论坛》200509第21卷第9期。

3、多吉才让.《城市社区建设读本》.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125.

4、冯晓英,《北京城市社区管理的创新:经验,问题,对策》.新华文摘,2001,(3).

6、何显兵,《建立社区犯罪防控系统的新构想》。

7、陆正明,《试论社区犯罪控制对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街道办平安创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8、廖斌,《社区建设与犯罪防控》: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11-019、何显兵,《论建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防控系统》10、徐勇、陈伟东等:《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第10页,武汉出版社2009年版。

11、周沛:《社区与社会工作》,第13—1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2、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主编:《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第126—128页。

13、周建棋、杜育群:《论社区安全服务的社会化》,《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七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新《消防法》已于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消防法》第二条中明确规定:消防工作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形成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作为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从规章制度上完善多产权建筑的管理办法。或者由各级政府牵头成立相关组织进行督促,以弥补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地方,使多产权建筑不再有消防安全管理的盲区,明确和规范多产权人之间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切实改善建筑的消防安全状况。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意识。消防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具体的工作,一方面需要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报道,另一方面需要消防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做长期不懈的努力,在点滴的工作中渗透,使社会各阶层对消防工作赋予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消防的责任意识,从而使消防工作真正形成社会化的网络工程。

(3)分清主次,重点管理。对于那些历史原因造成的,产权分割不清和很难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多产权建筑,在消防监管中,要分清主次难易,逐步消除隐患:

第一,要确保疏散设施可靠。疏散设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保证疏散的完好有效。对于历史原因造成的问题,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最合理、最可行的方法处理。

第二,要确保室内外消防水系统可靠。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迅速启动水系统。

第三,要严格控制火灾荷载。对于多产权建筑中场所的装修,消防监督一定要严格按照内装修设计和验收规范执行,消防部门要严把装修材料、消防产品的质检关。

第四,要坚决杜绝“三合一”现象。

(4)全面实施火灾公众责任险。火灾公众责任险是一种具有很强社会管理功能的险种,它对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紧密。为了防范于未然,对于多产权建筑的经营者或者业主来说,参加火灾公众责任险时分散和转移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火灾责任风险,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八

社区消防是城市火灾预防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社区消防工作应该适应社会变化,从根源上、基础问题解决社区火灾问题,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题意识,最大限度依靠居民和社区基层力量,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社区安全管理工作的范围中。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城市火灾预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社区消防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抵御火灾的综合能力。随着社会进步,群众对社区消防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的概念。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指的是城市街道范畴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社区消防工作指的是公安消防机构依托城市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社区等形成的有机组合,强化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降低社区发生火灾的概率,提高发生火灾是居民的自救能力,加强社区消防安全环境的建设。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法律性、社会性、群众性、区域性。区域性主要指的是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法律性指的是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消防部门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执法工作;社会性指的是社区消防工作的工作方法、工作环节及监督管理工作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群众性指的是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社区群众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2)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第一,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配合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城市化是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的基本特征和标志,城市化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城市人口变化规律。我国城市化建设和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城市的各项服务体系。城市社区、住宅区的兴起,及大地推动了社区发展。依托社区开展消防工作,适应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总体特点,建立全新的、大众化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消防安全格局,这是当前各级消防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第二,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社区降低火灾发生概率,可以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良好的社区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地区商业经济发展。换言之,如果社区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建筑损毁,殃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不仅要对发生火灾地区重新建设,同时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伤害。从社区的经济建设角度来说,如果社区建设和消防工作没能协调发展,必然会影响社区招商工作开展。必须提高整个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减少火灾发生频率,通过加强社区消防工作建设,才能在社区内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进而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社区经济发展。

(1)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足。有些社区的消防工作仍然有辖区消防部门负责,致使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处于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下,受到人员、装备、设施等诸多因素制约,消防工作在社区很难落实到具体。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都将工作重点放在地区经济建设、事业单位发展、公共场所建设、休闲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忽略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认为社区只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商店、超市、饭店,不会造成重大火灾事故,人员和财产损失较小,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致使社区消防工作存在很多盲点。

(2)硬件设施严重缺乏。社区内的消防基础设施配备不齐,而且设备老化和维护问题依然存在,家庭灭火器配备几乎为零,一旦发生火灾根本无法在第一时间内以最便捷的方式消灭火源,极易形成更大的火灾事故。此外,有些小区由于物业缴费有限,能够用到消防管理工作方面的资金更是屈指可数,一段时间之后,部分消防设施开始老化,物业公司对消防设施的管理积极性不高,最终造成小区消防管理工作无法开展。近几年,由于社区消防规划不足,很多地区的建筑物耐火等级下降,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火间距和其他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陷,消防车通道不够畅通,社区内缺少水源,很多电线线路老化问题严重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危害社区安全。在我国很多社区内,尤其是建设年代较早的社区,消防基础设施都不够完善。有些社区为了方便社区管理,擅自在小区内建立路障,小区内外有很多小市场、小摊贩、书报亭,严重挤占了消防通道,阻挡消防车辆进出。

(3)社区消防管理机制比较混乱。社区体制改革之后,社区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渐转化为社区居民服务职能,但是社区派出所、物业、业主、民政之间缺乏沟通,经常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消防工作难以落实到具体。同时,社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不高,不了解基本消防常识和法律知识,无法满足基本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

(4)社区火灾隐患严重,居民安全意识不强。城市仍然存在很多老城区、城中村,其中木结构房屋较多,其抗火灾等级较低,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同时,一些小企业聚集在城市边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根本无法落实。小场所聚集地未经严格的消防审核、验收和备案,小型公共场所、市场等未经消防安全检查就擅自经营等等,都为火灾问题埋下隐患。同时,非法贮存,销售危险物品的问题仍然存在。很多社区居民不了解火灾知识,缺乏灭火、逃生等自救知识,消防安全意识非常淡薄。

(1)加强建筑防火性能建设。做好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在楼房建筑中强化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主要出于对建筑物的防火标准考虑,对建筑内部的多方面因素都要考虑到防火设计。例如,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消防设施、防火等级、可燃物数量等等。同时,建筑物的.性能设计也是对建筑物综合防火性能进行评定的标准,进而需要制定与建筑物相应的防火系统,一旦发生火灾,尽量避免危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财物损失。

(2)加强消防宣传。开发智能化安防知识触摸屏、动漫卡通短片,制作宣传彩页、挂历、台历,拓展消防宣传渠道。社区设置消防宣传教育室(场所),配备消防宣传音像、图书和灭火器材、消防训练演示器具等,定期向居民免费开放。利用社区楼宇电视、户外视频、网站、广播等媒体经常性地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每季度组织开展不少于1次的社区居民家庭火灾扑救、逃生自救、安全疏散等消防演练活动;同时社区要及时发放“家庭消防安全自查表”,开展全民消防安全隐患自查。

(3)加强社区物业服务及消防管理。每个社区内都有物业服务,其职能是为社区居民解决基本生活困难。消防安全管理同样是社区物业的一项主要工作,物业要定期向小区发放消防器材,同时做好消防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完善消防器材维修基金的管理与使用,尽快启动器材维修基金,确保消防设施得到有效的保养和维护。物业服务要定期组织社区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消防通道的畅通性,保证通道内没有小商贩,没有堆积物,及时消灭火灾隐患。物业公司还应该监理相应的社区防火岗位职责,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对消防安全负有一定的岗位职责,建立健全社区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制度。通过对物业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增强物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消防观念、消防基本常识,切实掌握消防的基本技能。

(4)完善的社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第一,社区应该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小组、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两个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对社区用电和用火进行及时管理,制定电力、燃气设备的管理、维修保养制度及与消防相关的奖惩措施。第二,社区居民委员会应该建立一个与社区现实情况相符的社区防火体系,对社区消防通道进行日常检查,保证道路畅通。

四、总结。

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城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消防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应该遵循一定管理原则,加大宣传力度,让社区居民从思想上重视社区管理工作,重点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消防工作的基本运行机制,不断强化社区消防设备,积极推进社区消防工作的开展。社区安全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虽然当前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一定可以有新的突破,人们的生活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忠东.美国如何预防高层建筑火灾[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0(12).

[2]郭瑞璜.住宅用火灾报警、灭火器的开发与普及[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5(06).

[3]曹跃高.火灾警报来自现代家庭[j].云南消防,1996(06).

[4]唐黎标.灭火器,何时进入百姓家?[j].安全,2004(01).

[5]刘文海.徽州古民居防火体系[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6(05).

[6]王峰,王凯宇.施工现场火灾的分析与预防[j].建筑安全,2010(02).

[7]赵青华,杨匀波.贵州黔南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调研与防火策略[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7).

[8]李石平,邢亚娣.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设计问题探讨[j].才智,2008(04).

[9]卜丽芳.浅谈住宅室内装饰材料与防火设计[j].上海建设科技,1996(06).

[10]耿林莽.心防最为上策[j].山东消防,2000(05).

[11]黄奕美.如何让悲剧不再发生――谈歌舞厅火灾危险性的防火对策[j].科技资讯,2009(2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九

施工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成本达到预期目标,要让成本降低,一方面要控制成本支出,制定相应成本计划;另一方面还必须增加工程预算收入,同时还要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厉行节约,只有这样“三管”齐下,才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施工成本管理的主要意义体现在:

监督工程收支,实现计划利润。在投标阶段的估算和概算利润只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取监督工程收支的措施才能让计划利润变成现实利润。

做好盈亏预测,指导工程施工。在施工成本形成的工程中要及时准确地做好盈亏分析与预测,并且认真贯彻于施工过程当中,指导施工生产。

积累相关资料,为今后投标做铺垫,指导以后的施工生产,

备考资料。

在成本管理与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可以用来检验成本预算、投标预算的正确性;在施工中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手段、措施等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问题等,都是企业和施工单位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投标与施工成本控制提供宝贵经验,特别是对于刚刚成立的新公司来说尤为重要。

成本管理原则。

全面管理原则。全面管理包括全员、全过程管理。全员管理是指项目部各个部门、各单位责任网络、班组经济核算同时进行。同时实行相应的激励奖惩制度,以便鼓励人人参与,防止出现成本管理人人有责而又人人不管的现象。

项目成本全面管理指在施工项目确定后,自施工准备开始再到交付使用保修期结束,其中的一切业务与费用都纳入成本管理的轨道,实行分段管理、分点管理,将成本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要使成本控制能真正地发挥作用,除了制定严格的经济管理制度以及项目部有实质的权利下达任务让下级认真去完成外,部门管理者还需把施工项目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联系起来,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方针,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成本控制。

更多建筑类经验免费阅读下载请访问:/。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十

财政部颁布了企业新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新准则与原有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变化很大。由于我国目前税务会计未从财务会计中分立,纳税人纳税义务的确定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因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必然会对企业的纳税调整乃至企业的应纳税额产生影响,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要素计量以及存货、资产减值、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证券投资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不可避免会涉及大量的纳税调整事项,进行纳税调整是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相互分离的必然结果。

1理论概述。

1.1税务会计的概念。

税务会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属于会计学体系的一个分支,但由于其性质、核算对象、作用的独特性,使其又同一般的会计有所区别,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税务会计是税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处理税款的会计,它的研究对象是税金及其运动,从税款形成开始,到税款成为财政预算收入为止。税金的活动过程涉及两个方面:征税的一方和纳税的一方,因此,专门进行税金核算的税务会计包括征和纳两方面的会计核算,即税收会计和纳税会计。因此,税务会计是以税收法令为准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征纳双方为核算主体,运用会计技术和现代理论及方法对税务活动全过程的税收资金进行核算与控制,以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税收的实现和收缴情况,从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管理活动。

1.2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财政部于2月15日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准则,并于2010月30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新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于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

新会计准则与旧的相比更强调真实性和公允性。归纳而言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新会计准则在会计处理方法上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加靠近。如:债务重组的利得由原来的计入资本公积改为计入当期的损益,会计处理采纳国际惯例所得税处理,这将改变以往很多企业采用的应付税款法,新准则规定采用递延所得税处理,引入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首次引入了与国际准则一致的分类和计量方法等。

2)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更强调可靠性和相关性。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引入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基于股权的支付等,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而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对于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由“以账面价值为计量基准,不确认收益”改为在符合一定的条件时.以公允价值计量,收益计入利润表。

3)自成体系,影响广泛。建成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几乎涵盖了现行所有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自成体系,影响广泛,规范性强,可独立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并行,而且互相补充,使我国会计体系更加完善,而且会计标准体系的发展能自动与经济环境的发展同步,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指导。

2会计准则与税务会计的差异分析。

2.1分析二者差异的意义。

税法相对于会计准则而言,具有强制性和高度的法律权威性,能够保证在编制的纳税申报表中提供更真实的财务信息。在企业纳税真实的前提下,只要弄清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并采取适当的办法进行调节,税法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保护和监督作用;若在企业纳税失实的情况下,企业若少报盈利水平、偷逃税,必须承担民事与刑事责任;企业若虚报盈利水平,企业所得税法更多地要求按照确定的、合理的经营损益计算应纳税额,这就从源头上防止了不确定的、人为判断的损益的计入,在编制的纳税申报表上提供更真实的财务信息。另外,对二者差异的研究,还能促进所得税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促进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不断完善,与相关经济法规和经济环境相互协调,有利于推动税务会计的发展和税法的完善。

2.2二者的差异所在。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是为衡量企业经营状况而服务的,而税法则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预定标准,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而形成的特定的分配方式或分配关系,是为了国家行使其职能而设立的。两者不同的侧重点,注定了存在差异的必然性。

1)目的不同。会计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业绩情况,更好地为会计信息者提供重要的信息。税法则是考虑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从而依据自身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而进行的征收。由于目的的差异性,致使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性不可避免。

2)原则的不同。由于前两者存在的差异,导致两者所遵循的原则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相比两者,税法也遵循一些会计原则,但是税法也应遵循特有的原则,即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等,因而与某些会计原则有所区别。如历史成本原则。会计上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之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账面价值;税法上企业有关资产背离历史成本必须以有关资产隐含的增值或损失按税法规定的适当方式反映或确认为前提。

3)基本前提不同。会计: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税法:纳税主体: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基本纳税单位(或自然人),会计分期:双方的差异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记账真实性上:纳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如实自主申报,税务机关及税务人依照税法规定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核算内容的不同。应纳税额是依据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而核算的。由于会计与税法在收入、成本费用、减免税项目的确认以及项目的可扣性、扣除时间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的产生。

3新会计准则对税务会计的影响。

3.1对税务模式选择的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竞争日益激烈,组建雄厚资本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趋势。因此企业的组织形式向股权分散的股份制企业发展。而股权分散的股份制企业为,更加遵循公认会计准则。为投资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成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新会计准则的一个举措是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这表现新会计准则的一大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众多股民,减小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加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这与税法的为了实现国家税收的完全站在国家的权益角度的立场是不同的。因此,会减小税法对会计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极其重视对公允价值的衡量。虽然当前公允价值的衡量有很多经济理论进行支撑,但是不可避免地,公允价值还会受到很多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税法处于保证国家税收的强制性目的,是很难接受公允价值的人为操作空间,一定会以很严格的规定进行规范。结果一定会造成税法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小,即向英美模式靠近。

3.2对资产计价的影响。

公允价值是目前国际流行的计量属性,但在我国市场经济尚未健全和规范情况下,前些年出现了较多人为操纵利润现象。财政部修改会计准则和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对有关经济业务事项的处理,都采取尽量回避“公允价值”而改用账面价值的做法。但是税法上即使在没有可比市价情况下,对关联方之间资产转让也必须用“独立交易原则”确定“公平成交价格”;同时,税收上要求将非货币性交易(包括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和债务重组中的非现金资产抵债等业务,分解为资产买卖交易,要确认交易损益,对债务重组中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要按公允价值确定资产成本,这与会计制度限制公允价值使用形成差异。

新会计准则提出五种计量模式,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实现了计量基础的多元化,譬如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等资产计价,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在税法上,债务重组业务中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让步,即债务人清偿债务的金额,包括以低于债务计税成本的现金、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等,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计税成本与支付的现金金额或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与转让非现金资产相关的税费)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所得,计入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

除此之外,新企业会计准则还在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收益的计量方面、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方面都对税务会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或利或弊对税务会计的发展和完善造成干扰,这其中的弊端的消除就需要学术界学者的继续努力,期盼我国的税务会计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十一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m&a,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文章在阐述理论问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6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范文・英语开题报告范文・论文开题报告格式・会计开题报告。

摘要: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一般说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不可能没有资本运营,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所谓产品经营,就是企业围绕产品与服务等主要业务,进行生产(含服务)管理、产品改进、质量提高、市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而企业的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大街够、融资和投资的运筹,以谋求实现在风险与赢利之间的特定平衡,争取企业资本增值最大化。

关键词:资本运营;并购。

1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在论述资本运营前,有必要把产品运营说一下。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资本运营与产品经营就有联系也有区别。一般学术界定义产品经营(生产经营)是以物化为基础,通过不断强化物化资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获取最大利润的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有关资本运营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综合起来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广义资本运营和狭义资本运营。广义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组织、管理、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广义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资本的运行,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增值和获取最大收益。广义资本运营内涵广泛.从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资本运营涵盖整个生产、流通过程,既包括金融资本运营(证券、货币)、产权资本运营与无形资本运营,又包括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从资本的运动状态来看,既包括存量资本运营,又包括增量资本运营。存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股份制改造等产权转移方式促进资本存量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增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的投资。

狭义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急剧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为目标,以产权买卖和“以少控多”为策略,对企业和企业外部资本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增值等一系列资本营运活动的总称。资本运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具体目标是加快资本增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投资回报。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优化经营方向。狭义资本运营主要研究的是存量资本的配置,具体运营方式包括股票上市、企业、企业联合、资本互换、产权转让等。

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在资本运营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将它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分析资本运营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的原理,从理论的高度掌握资本运营的精髓,有助于增强我们进行资本运营的自觉性,提高资本运营的技巧。

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在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的深入分析,马克思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资本集中这一重大问题,并且建立了资本集中型论。在《资本沦》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生产集中,并指出生产集中包括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在文中,他还提到了“规模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的机制的理论论述,是完整的、有力的。即使在今天,这个由商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所形成的竞争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金融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形成的整体,也的确是资本得以流动、重组乃至集中的最重要的机制。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强调资本的流动性,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正是资本运营的核心所在,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资本充分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因此,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品和产业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另一方面,企业要缩短资本流动过程,加快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转换过程,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同时在资本运动总公式中,也相应地反映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关系。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问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答约成本,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与垂直兼并、混合兼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很好地解释了企业垂直兼并、混合兼并的内在原因,并对原有理论作了补充和调整。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十二

2、文献综述要对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和综合评述。

4、文献综述,论文后列出的参考文献要在原文中标注何处引用,且参数文献中教材不要过多。

注意:1、文献综述内容要精炼,要有对主要文献的综合评述。

把文献综述写成“文献分述”。仅是把每个人的观点进行简单的罗列,反映出没有把文献读透。写文献综述是把别人的相关研究读懂后再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要有对他人观点的综合提炼、概括。

把文献综述写成现状描述。文献综述是对别人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的综合提炼和描述,而现状描述是对所研究的问题在实践中的现实状况的客观描述,二者要区分开来。

文献综述中不标注引文出处。特别是有的综述中,整个段落明显是从别人那里引用的却没有任何标注。对引用别人的成果进行标注既反映科学的态度,也是对别人的研究的尊重,是最基本的学术规范。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十三

摘要:会计理论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在取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运动所产生的关于会计的理性认识。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理论体系是当前会计界的重大课题。

一、构建我国会计理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随着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实施,具体会计准则的草拟、征询、听证即将陆续颁布,我国会计理论的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人们对会计的认识已经达到一定的深度,对会计及会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了更为明确、深刻的认识。尤其是会计理论界、学术界对会计理论诸要素的研究、表述已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对会计的定义、对象、职能、基本方法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可谓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健康与完善。然而,客观地审视社会现实,虽然会计准则已经颁布施行,会计法规层出不穷,会计行为结果――即会计信息失真却越来越严重。会计信息对管理者们和有关的利害集团或个人做出有关的决策影响力不大或根本没有影响力、甚或起到反作用,会计报表、会计准则中有些地方相互冲突、不能够前后一贯,政府机构不得不频繁地补充各种规定,这是为什么?除了我国经济体制固有的弊端和会计准则制定者的局限性以及会计队伍素质较低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会计理论界没有很好地从整体上对会计理论进行系统地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由于会计理论导向的偏差与漏缺,难免有些会计实务工作者乘虚而入,假账百出、信息失真,有关部门不得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由于没有依据会计固有的规律性构建与完善会计理论框架体系,没有形成系统的会计思想和人们普遍接受的权威性整体观念,因而代表一个国家会计理论水平和实务水平的会计准则,有些地方不能较好地相互衔接和一致,甚至出现矛盾与冲突。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诸多问题,必须认真地对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构成进行系统、完整地研究。因此,构建我国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并且,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理论体系也是完全可能的。

二、以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我国会计理论。

首先,要构建我国会计理论体系,必须对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全面认识。总的`来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因而人们对会计理论体系的认识也不一致,具体表现如下:

1、缺乏对现代会计理论体系要素的科学归类。目前,理论界既没有按各要素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将其进行科学的归类,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加以组合,也没有确立各要素在体系中的方位,因而不成为体系。

2、缺乏系统性。由于没有按各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排列组合,对每一项要素也没有系统地研究,将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也不成为体系。

3、缺乏首尾一贯性。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应该首尾一贯。

4、缺乏国际相似性。现代会计理论起源于西方会计理论,然而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有时与西方会计格格不入。

在认识我国会计理论结构缺陷的基础上,再以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推衍我国会计理论体系是符合认识论的。在着手构建我国现代会计理论框架结构之前,首先应确立构建的起点和基本思路,即现代会计理论框架结构的构建应从何处入手。关于我国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研究起点问题,目前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会计本质论。即认为构建现代会计理论框架应从会计的本质开始。首先要回答会计是什么,在明确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才能确立其他理论问题;二是会计理论对象论,即首先应明确现代会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只有明确了对象,才能使会计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才能进一步研究其他理论问题。两种观点是典型的规范性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即传统的研究方法;随着西方会计理论的导入,人们开始关注会计目标理论,因而近几年出现了第三种观点:会计目标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研究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必须要明确会计目标是什么,会计目标决定了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其他要素。没有确立目标的研究,是盲目的研究、无意义的研究。这种观点目前在我国会计理论界影响较大,似乎已成为权威性的观点。但却忽视了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即环境决定一切,存在决定一切。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以时间、地点等环境决定的。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无论会计本质、对象,还是会计目标,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环境下人们对会计现象的一种认识,有什么样的会计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会计理论出现。例如,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美国会计学家认为会计是一项艺术;而到了八十年代,由于“老三论”和“新三论”的应用,认为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而我国会计学家在八十年代初认为会计是一个管理工具,到八十年代末则认为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现在绝大多数人认为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所以说,在研究我国现代会计理论框架时只有从会计环境入手,只有对会计环境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在研究现代会计理论中发现其实质及精华所在。

以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而构建的理论体系,可大致划分为以下两大模块:

1、会计本体理论。

主要指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原理等基本会计理论问题及由此推演出来的派生概念、条件、规定与方法等。它是具体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的会计理论,而不包括其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追溯或拓延,它构成会计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会计本体理论又可分为以下两部分:

(1)会计基本理论。主要指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原理等基本性的会计理论问题,包括会计环境、会计目标、会计本质、会计职能、信息质量特征、会计对象及要素、会计程序与方法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等。如果再加以详细划分,基本理论还可以分为具体理论层和抽象理论层。具体理论层包括会计环境、会计目标、信息质量特征、会计对象及要素、会计程序与方法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内容上相对稳定,与会计实践结合较紧密,在会计实践中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这一层次中,会计环境对其他理论要素起着决定作用。它首先作用于会计目标,并通过会计目标间接作用于其他要素。会计目标对其他各要素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其具体包括的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提供哪些信息、如何提供信息、向哪些人提供信息四个方面,分别决定了信息质量特征。会计对象及要素、会计程序与方法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抽象理论层主要包括会计本质和会计职能。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概念性、主观性较强,与会计实践关系不紧密,在会计实践中难以操作。会计本质实质上是对整个会计系统的定义。而作为定义,自然是在具体事物基础合适的。它产生于具体理论层并对具体理论层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会计应用理论。主要指由基本概念与原理推演出来的派生概念、条件、规定与方法等。包括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准则与制度,它们是人们为了保障会计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由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决定,并对会计具体目标的实现手段(信息质量特征、会计对象及要素、会计程序与方法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及会计实践过程起指导与限制作用,实际可操作性很强,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接口,与具体理论层一起决定了会计行为的方式。

2、会计外延理论。

主要指由会计主体拓延和派生出来的各种会计理论。它又可分为会计事项理论、会计教研理论和会计行为理论等不同的部分。会计事项理论包括会计工作组织理论、会计管理体制理论、会计法制理论和会计改革理论等;会计教研理论包括会计教育理论、会计学科设置理论、会计研究方法理论、会计思想发展理论、比较会计理论等;会计行为理论包括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理论等。

三、结论。

我国当前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计模式也正在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的会计环境。以前对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往往脱离于环境来讨论会计理论,一方面使会计理论过于空泛,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也使所设计的会计理论体系残缺不全,缺乏应有的理论完整性和逻辑性。因此,只有把会计环境纳入会计理论体系,并以其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才能建立起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理论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朱七光。金融稳定视野下的会计政策选择[j].新金融,2010.7。

[2]朱七光。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研究:基于政治参与者的视角[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10。

[3]何米娜。会计信息质量保障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

[4]毛春林。浅析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及成因[j].经营管理者,2011.1。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十四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6进度安排。

1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资本运营的涵义。

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并购方式。

研究课题的意义。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参考文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十五

产权理论认为,资产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明晰的产权界限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客观基础。企业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规范化的公司产权基础上,没有界定清晰的产权、规范的股权结构和合理有效的股权流动机制,真正的公司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行为是难以产生和发展的。在清晰的产权界定基础上,企业资本运营行为有助于推动产权的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的价值型管理和优化重组,进而促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企业运用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推动公司产权的聚合与裂变,可以进一步促使公司产权明晰化。

产权理论要求产权必须明确.必须能够白由流动.这将从如下方面对资本运营产生推动作用。首先,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动公司并购的社会化。其次,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进企业资本运营市场化进程。第三,产权的白由流动有助于推动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

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推动企业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有关资料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其他企业而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是非常明显的。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成长经历表明:运用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谋求规模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进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企业的联合与兼并,日本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组,获取了规模经济效益。在我国,企业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极为明显.通过兼并、收购重组扩大企业规模,谋求规模经济效益对于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所谓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

并购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财产、经营权或股份,并使一个企业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企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并购是企业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品牌、市场、资金、管理、文化等优势,让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使呆滞的资本运动起来,实现资本的增值。

并购的具体方式包括企业的合并、托管、兼并、收购、产权重组、产权交易、企业联合、企业拍卖、企业出售等具体方式。

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并购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推动并购实践的发展;在研究西方。

公司并购史时,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并购活动进行了不同层面的。

经济学分析,从而形成多种并购理论。

(一)效率理论(efficiencytheory):

效率理论认为:公司有助十促使公司管理层效率改进,产生协同效应,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潜在效益。效率理论可以细分为管理协同效应理论、营运协同效应理论、财务协同效应理论、多角化经营理论与价值低估理论。

(二)代理问题及管理主义者(agencyproblemandmanagerism)。

代理问题是由詹森和麦克林于1976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在代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不确定性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代理成本,这种成本主要包括:所有者与代理人订立契约成本、监督与控制代理人成本、限定代理人执行最佳或次佳决策所需的额外成本、剩余利润的损失。这一理论可以归纳为三点:并购可以减少代理成本;经理主义;负假说主义。

(三)现金流量假说(freecashflowhypothesis)。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源于代理问题。在公司并购活动中,自由现金流量酌减少可以缓解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所谓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公司现金在支付了所有净现值(npv)为目的投资计划后所剩余的现金量。詹森(jensen,1986年)认为,自由现金流量应完全交付股东,这将降低代理人的权力,同时再度进行投资计划所需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更新筹集将受到控制,由此可以降低代理成本,避免代理问题的产生。

(四)市场势力理论(marketpower)。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并购活动的主要动因在于并购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长期潜在获利的能力。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并不代表规模经济或协向效应的实现。只有通过水平或垂直式收购整合,使市场占有份额上升的同时又能实现规模经济或协同效应,这一假说才能成立;反之如果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建立在不经济的规模上,则收购可能会带来负效应。

财富再分配理论的核心观点为,由于公司兼并会引起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兼并利益从债权人手中转到股东身上,或者由一般员工于中转到般东及消费者身上,所以公司股东会赞成这种对其有利的兼并活动。

由于企业购并等资本运营本身的特点所在,就是在产权理论形成以后,关于购并对市场力量影响的讨论依然在进行。从经济有益的一面来看,购并带来的好处也许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此我们前已作了很多的说明。从对社会经济不利的一面来看,购并活动有可能带来垄断。但是现在关于垄断也有人认为其有好的一面,或至少是不可避免的一面。因为垄断集中本身是竞争的产物。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竞争己从简单的价格竞争发展成为质量、技术、服务、产品类别等诸多方面立体的竞争,因此即使是大公司之间也很难就垄断达成什么共谋。此外,大公司和大企业在现代科技中的作用日益增大,这也是购并等资本运营活动对现代经济发展贡献之一。

除了以上各种理论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购并中获利一方的收益来源是对企业中其他利益主体的剥夺。如股东为企业内部人,而债权人为企业外部人,在信息方面股东有优势,因此股东有可能通过企业购并来提高股票的价值,而降低债券的价值,由此来对债券持有人进行剥夺。这就是所谓的再分配理论。另外,按照并购的分类不同,早期的理论还包括横向兼并理论、纵向兼并理论、混合兼并理论等,此后再做阐述。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十六

科学健全的管理会计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良性运行的必备前提站在经营管理的视角下,重新审视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与经营管理有效融合。

一、管理会计与经营管理。

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由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企业经营管理(operationandmanagementofbusiness):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企业成员进行激励,以实现其任务和目标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管理会计与经营管理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营管理中起到监督和控制作用。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反之又影响到管理会计水平的高低,经营管理的方向决定了管理会计的实施方向。

二、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不是“如何成功”而是“如何持续地成功”,管理会计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手段,在经营管理中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全面提供经营管理信息。

管理会计通过核算、控制、监督形成了一套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投资、成本、收入、利润等相关历史和现实信息资料,对经营管理者经营战略决策起到必要的参考作用。

(二)客观预测经济前景。

管理会计通过对本企业存续期间各项经营数据的预算、决算,以及对其他企业经营数据的对标分析,可以比较客观和全面地预测本企业的持续经营效益的预测。

(三)能动参与经济决策。

管理会计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经过分析筛选的有关经营数据,能动底参与企业管理层举行的经济项目决策,为其提供决策参考。

(四)规划经营目标。

企业的管理会计在企业总目标与经营方针的基础上,选择最合理、最合适量化分析模型,有目的地对未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等作出变动趋势预测,从而可以对经营目标作出必要的规划。

(五)有效控制经济过程。

外部环境企业自身是无法控制的,企业经营管理只能从企业内部入手。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使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之一,通过对一项投资的调研立项、项目运行、项目预算决算等全过程的流程内部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实现收入、成本和利润的管理目标。

(六)实现绩效考核。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优化是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管理会计通过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划小核算单位,并可实现例外管理、目标管理、业务绩效考核等,激励和引导员工在生产经营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企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现状。

(一)对管理会计重要性认识不够。

现在很多国有企业管理者对于会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记记帐”、“发发工资”等固有层面,仍然把会计当作只有加减乘除功能的“计算器”,对于管理会计观念却比较淡薄,对管理会计的实质认识不够,企业的权利高度集中于高层管理者手中,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管理者热衷于追求当年的“经营业绩”、“利益最大化”,会计人员由于无法及时“事前审核、事中复核”而使管理会计的信息严重滞后于经营管理的现象得不到重视,管理会计作用于经营管理的有效效应无法得到满足。

(二)因管理会计太“专业”而无法在经营管理中普及。

作为一套复杂而完整的财务经营和管理控制系统,管理会计的运行需要以点带面,这就要求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要涉猎大量的管理学科和管理知识,这就使管理会计具备了很强的专业性。

但现在企业会计系统存在的问题是,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尚不同时具备经营管理知识,而企业专职和兼职的经营管理人员又不同时具备管理会计知识。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企业同样普遍面临会计人才紧缺的局面,在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的配置上“紧了又紧”造成现有管理会计人员只是在“报销”和“统计”上疲于奔命,这就使他们没有精力去实践管理会计,大多数谈不上实现“管理”。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学习过一些管理会计知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但由于部分企业因对管理会计“太专业”“不理解”未形成良好的管理会计环境而大多数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实际操作。这就导致了企业管理会计必须面对“无人可用”和“无地方可用”的局面使管理会计因太过“专业”,而无法在企业中得到普及。

(三)经营管理中的经济责任风险一般在“事后”归集为管理会计。

在实际操作和运行过程中,目前在许多企业中,既没有建立管理会计组织,也没有培训相应的管理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本身也没有应用管理会计的机会与积极性。由于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相关监管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作为管理会计系统直接运行者的会计,往往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在工作中他们往往以决策者、经营者的意志为转移,“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功能得不到有效保证,管理会计职能是在“事后才知道”,“生米经营做成熟饭”。一旦发生经济责任风险却又归集到管理会计的失职。

四、管理会计与经营管理有效融合的途径。

(一)普及管理会计知识,变“专业”为“大众”

要使管理会计与经营管理实现有效融合,就必须改变管理会计“专业化”的特点,让它由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转变成大众能够接受和执行的“通俗理论”。具体来说,可以推行两方面的实践:第一,培养企业经营者管理会计意识。与会计人员相比,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可能更为重要。第二,为管理人员创造提升条件。当前,对于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经营管理者来说对管理会计知识好多都是一知半解,这需要管理层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普及经营管理知识。这将使管理会计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在实施管理前得到有效融合。

(二)充分发挥其在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提到:“管理的重心在于经营,经营的重心在于决策,决策的关键在于预测。”管理会计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起到了预测经济前景的关键作用。在企业经营实际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好管理会计的积极作用:

1、通过管理会计对企业未来进行科学规划。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让管理会计提前介入,让管理会计采用会计、数学、统计等各种各样灵活的技术方法,用简单明了的数学模式表述复杂的经济活动,积极地在经济项目的调研和立项阶段就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预测作用。

2、通过管理会计合理使用企业的经济资源。

为实现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手段和措施,及时提供收入、成本、利润目标控制过程的风险信息,帮助管理者随时调整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3、通过管理会计调动企业的积极因素。

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得经营绩效核算和考核指标的量化都是由管理会计实现的,企业管理层应充分给予管理会计在绩效考核中的“发言”权重,合理实现管理会计通过“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功能而得到的“结果”,调动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一切积极因素。

(三)控制经营风险,和谐统一。

在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下,控制企业经营风险,确保企业和谐、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对企业成本管理进行有效控制。在这一点上,管理会计发挥着关键作用。除了预算、核算、统计、分析职能以外,管理会计另一主要职能就是在经营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它可以从企业内部管理中通过内部控制实现合理的提高利润和降低成本。这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职能之一,要最大限度控制经营风险只有管理会计和谐融合于经营管理才能达到目标。

五、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发展希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必然要求管理会计的运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现阶段,虽然中国式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但我们更应该减少管理中的内耗,形成一个和谐的内部管理环境,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当然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广运用中仍受到种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管理会计必将有效地融合入于企业管理之中,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企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十七

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必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本文讨论的知识产权管理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及中介市场机构。由于中国的经济市场化时间不长,无论是法律保护机制还是市场运作机构都还不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缺少有利的外部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自身的缺陷。1980年我国才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4年才开始实施第一部《专利法》。目前虽然已经制定了较为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并应实际之需作过调整和修改,但是,我国的《专利法》、《商标法》、《者的收益,人们不仅缺少知识产权管理的积极性,相反,还会因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而不受处罚而产生仿造、假冒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制度方面的原因引起的。那么,造成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缺陷的原因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制度的形成进行分析。制度不是天然就有的,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路径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前者是指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后者是指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自发性制度变迁通常也需要政府行动来加以促进。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在获利机会的诱导下利益各方长期博弈的结果,其变迁是缓慢的,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则可由政府直接颁布法令实现。而且,如果诱致性创新是新制度安排的惟一来源的话,那么一个社会中制度安排的供给将少于社会最优。因为自发性制度变迁通常也需要政府行动来加以促进。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的形成主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也是我国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目前仍不健全的原因之一。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外部环境则主要是强制性变迁,依靠政府颁布的法令。然而我国政府过去阶段的任务重心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政府本身的机构改革有些滞后,这造成一方面立法不完善,另一方面政府机构效率低下,执法不力降低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作用。我国企业当前正面临着加入wto带来的激烈国际市场竞争,依靠缓慢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不能适应当前需要,必须通过政府完善知识产权法令,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通过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行为的强制性变迁。

3.2企业行为方面体现出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企业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即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行为方式及结果。例如,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缺少主动性,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缺少战略等。在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的管理受到极大重视,视为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什么我国的企业却不大重视呢?原因之一是过去体制的惯性影响。我国过去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成果管理体制,转向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制的时间较短,人们还受过去成果管理体制的惯性影响,从而对知识产权管理缺乏了解和认识,取得的研究成果往往不是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而是以发表论文等方式处理。原因之二是企业缺乏知识产权管理的积极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行为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的变迁,其动机是受行为变迁所带来的利益驱动。只有行为人分析到行为的结果能带来巨大的利益时,他才会采取行动,从而发生行为变迁。我们可把企业的行为变迁分为两种: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变迁是行为主体受巨大利益的诱导而产生的自发性行为变迁;强制性变迁是政府制定法律规章,强制企业发生行为改变。一方面,诱导行为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这要受行为主体现有知识与经验、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完善,削弱了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取得的收益,导致企业缺少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又延长了企业行为的变迁过程。所以,要解决我国企业目前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政府制定适当的法律规定,强制企业的行为发生变迁,这样可大大缩短这一过程。原因之三是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匮乏,导致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供给不足。人才匮乏既是存在的问题,又是企业某些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过去科研与生产相脱节,大量科研人员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科研力量不足,导致企业知识产权的形成来源不足;另一方面是我国实施市场经济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时间较短,通晓知识产权法律和知识产权资本化运作的人员很少,这导致企业可能还认识不到知识产权管理能带来的巨大收益,或者认识到了,但由于缺少相关的人员而不知如何着手采取行动。例如,我国很多企业认识到商标的巨大经济效应,只单纯花费巨资做广告,但由于商标的价值内涵及商标的许可运作知识缺乏,反而导致短期行为,产生不良后果。

4政策建议及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要解决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要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制度,形成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行为变迁;加大知识产权管理的知识供给;同时,企业自身也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行动。

4.1政府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上要发挥更大作用。

第一,政府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方面的交流,了解世界知识产权法律、政策方面的新进展。从而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制定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和法律。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的执行规范,一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的改革,制定严格的工作规范,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人员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规范,制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规定,企业进出口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企业竞业禁止规定等。第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涉及的法律法规较多,知识产权本身的专业性很强,使得这方面的执法难度较大,而我国执法人员的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司法、执法部门应注意加强与技术专家、知识产权法律专家的沟通,聘请他们担任专家咨询顾问并协助解决疑难案件。第三,政府可引导和加强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建设。在初期,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对中介市场加强管理和指导,并逐渐放开,通过行业自律和市场化运作,促进知识产权中介市场的完善。第四,政府应加速我国专利信息网络的建设,尽早建立开通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专利说明书全文、法律状态查询。选择一些有条件的省市建立远程可视审查会晤系统,方便和加速专利审查。建立多功能的知识产权文献馆,提供知识产权自动检索、知识咨询,提供专题培训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

第一,企业领导要增强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战略研究,并与企业业务战略和技术创新工作紧密相结合。所谓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就是针对企业知识产权形成、保护、发展和价值运作而制定的长远的战略性规划。不仅要研究知识产权的保护,还要把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和无形资产资本化运作紧密联系起来,创造更大利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二,企业要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配备专门的人员,并受企业决策层的直接领导。这一部门的职能是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其实施情况;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工作,开展知识产权管理的策略研究;负责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知识培训;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文献“数据库”等。第三,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知识产权管理知识的宣传与培训,把知识产权管理意识贯彻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去;另一方面,企业还要学习和引进国外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利用专利文献,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运作提供指导。

4.3官、产、学应加强合作,形成互补与互动。

首先,充分利用高校专业研究人员资源,广泛开展对政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人员进行培训,以解决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不足和素质不高状况。其次,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要联合起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运作后备人才的培养。在大学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专业,该专业应是一个涉及法律、国际贸易及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性专业。根据知识产权管理的特点,培养更多具有理工科背景的知识产权法律及管理人才,培养既懂法律又熟知国际贸易规则和企业经营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再次,可以由政府引导,加强企业和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高校、科研所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商品化,尽快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十八

[摘要]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会计工作中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一场革命。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诸多方面体现出了不足之处,erp及其规范化发展的方向。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信息化;erp;规范化。

一、会计电算化不再适应当前信息管理的飞速发展。

1.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医院内部的信息“孤岛”。医院生产、材料采购、成本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等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子系统。但彼此孤立,没有与会计信息系统很好地衔接起来。

2.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与医院外部的信息系统隔离,没有成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所有的外部交易还是要通过手工方式先开据纸张单据,然后再输入电脑,这在电子技术蓬勃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经济环境中越来越不适应。

3.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人工会计信息系统的模拟,没有很好地利用计算机的特点,也没有触动现行的会计规则。

4.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的管理决策、预算、投资、生产决策会因信息不能充分及时地传递而使决策延误。

5.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封闭的系统,缺乏信息共享机制,而现代经济发展要求医院会计信息高度透明和医院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冲击。

1.对会计信息生成方式的影响和冲击。

传统会计中的会计凭证(含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收集、编制、加工都是手工(或模仿手工)完成的。在信息环境下,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国际互联网的开通、电子商务系统的使用,使得医院财会人员可以自动收集来自买方医院系统、供货医院系统、金融机构系统、运输系统传来的电子原始凭证,可以自动收集来自医院生产、材料采购、工资、固定资产子系统传来的机制凭证(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记账凭证),计算机也能够自动编制凭证或辅助会计人员在计算机上编制凭证并自动加工凭证生成电子账簿。

2.对会计信息传输方式的影响和冲击。

传统会计信息的传输方式以报表、软磁盘为主。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以及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领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媒体利用数据压缩、海量存储技术、再配合以宽带网络传递,使实现无纸世界成为可能。同时,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实现远距离服务。会计信息的传输与获取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实现会计信息传播、处理和检索的双向互动方式。

3.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和冲击。

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改变了会计信息生成与传播的方式,它还给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一些会计基本原则带来了新的挑战。如随着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关注点由历史信息转向未来信息,在电子联机的情况下所出具的时点报告中,现金收付制将取代权责发生制。

4.对会计管理职能的影响和冲击。

传统的财会工作有自身独立的目标――管钱、管账,即在医院中掌握“货币流”,管理资金;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综合性的管理要求很高。作为一个普通的会计,既要搞好本职工作,又要参与全医院的组织管理工作。另外,传统的医院管理是大家分着管。在信息化时代,由于有信息系统为基础,实现了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为加强综合管理提供了可能。于是,会计工作就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会计管理,而必须参与综合管理,财务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将向医院全面管理系统方向发展。

三、erp系统是现代医院规范会计电算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医院的会计信息系统面临如此的冲击和挑战,再加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和内外环境的压力下,医院若要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就必须在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在当今医疗市场的大环境之下,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医院管理,在管理方法、模式、手段和工具方面进行切实可行的改革。erp系统是现代医院大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代表,它除了充分体现先进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医院资源的集成外,更重要是能充分体现现代化医院管理思想与方法的综合运用。

我国广大医院应用erp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习、研究和应用国外现代医院管理思想和方法,建立起一套新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医院管理模式。医院应用erp过程中一定要花大力气促进医院管理现代化,努力实现医院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充分表明,erp作为一种现代医院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与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制度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大力推广应用erp,并使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乃是世界各国医院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受任何国界、国情、院情的影响和限制。事实上,推广应用erp就是有效的促使我国医院管理朝着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的一种具体方法和途径。

因为新管理时代的中国医院管理是面向市场,基于现代医院制度、中国模式、价值化、系统化、电脑化、国际化和普遍化管理的时代,所以实施erp是新世纪中国医院管理的必由之路。新管理时代的中国医院管理以建立竞争优势,提高医院竞争力为核心,要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就必须整合医院资源,全面强化医院管理,形成医院持久发展的“内功”。越来越多的质优医院舍得在管理系统上投资的举动,足以说明这一趋势。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病人需求不断趋向多样化,医院间关联程度越来越密切的今天,要求医院行动必须快捷、灵敏,在管理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人力已经很难完全达到要求,必须借助当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优化和加强医院的运营和管理。医院则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erp系统。erp浪潮来势凶猛,因为erp体现了以市场为核心的现代医院管理思想,它必将成为新世纪中国医院管理的基石。中国医院erp事业前途光明,但任重道远,实施erp是一项复杂、艰巨、耗资巨大的工程,成功实施必须树立正确的应用理念,要有良好的方法论作指导。

参考文献:

[1]张洁。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2]王奇杰,邹小燕。再谈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10)。

[3]孙涛。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特征分析。德州学院学报,2004,(4)。

[4]曾繁毅,董艳。浅析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北方经贸,2004,(09)。

[5]耿文莉。谈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问题。商业研究,2004,(17)。

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篇十九

[4]汪少华,《投资学》,.2,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

[6]李心丹等,《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12,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7]王曙光,《加入wto对企业资本运营的影响与启示》,,商业研究。

[8]王明珠,《对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操作现状的反思》,.8,长春大学学报。

[9]苑泽明,《无形资本运营对策的经济学思考》,,商业研究。

[10]《中国并购指数》,,全球并购研究中心。

[11]汪金成,《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6,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12]苗澍,《企业并购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13]刘小剑,《中国公司并购重组模式与案例分析》,,北方交通大学。

[14]周涛,《企业收缩重组的动因比较分析》,,北京工商大学。

[15]刘琼,《企业资本运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东南大学。

[16]张文杰,《国有企业并购关键问题研究》,,北方交通大学。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33161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