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总结都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认可和肯定。如何使我们的总结更加有条理、清晰?这些总结范文中包含了对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总结和反思,其中有些还夹杂了一些个人的感悟和体会。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一
近些年来,社区教育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同时也越来越受到社会、政府、相关单位和学术界的重视,开展了许多关于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具体到县级电大怎样进行社区教育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现阶段的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存在几点不足:一是很难投入大量的人力;二是资金投入不足;三是缺少成熟的模式。这些问题造成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种种限制。虽然开展过程会存在一些问题,但电大自身具备一定的优势。我们可以通过借助这些优势推动社会团体和商业企业等进步发展,充分发挥电大在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电大可以借助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社区教育,促进电大事业的发展。所以,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主题。
一、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优势。
(一)具有较为成熟的办学系统,是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平台。
电大通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教育办学系统。电大的办学系统贴近我国对社区教育的发展需求,并在社区教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通过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能够实现资源共享,避免办学设施的重复投入,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县级电大自身成熟的办学系统为日后开展社区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县级电大可持续发展。
(二)具有较为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满足社区教育需求。
与县内其他教育机构相比较,县级电大自身具备了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电大教学在线平台、双向视频系统、卫星数字化接受系统、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阅览室和电子图书馆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成员学习的需求,让其能够有效推进学习型社会建立。县级电大具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充分满足社区教育的需求。
(三)具有优秀的教育资源,推进社区教育发展。
首先是教学资源。在经过十年的开放教育试点后,电大教育已经拥有较为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其中包含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资源,网上教学资源的使用和获取不再存在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其次是教师资源。县级电大属于地方高校,比县里其他教育机构相比,县级电大具备更优秀的师资力量,除了教师拥有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之外,县级电大还具有管理和聘请专职教师的能力。再次是学生资源。县级电大的主要生源是在职人员,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时,应充分发挥其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
(四)县级电大是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
社区教育学院是为了满足社区建设需求,开展高职高专教育,其中包括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学历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且具有综合性、社区性和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机构。由电大自身的定位特征和社区教育的发展要求,可以看出县级电大是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县级电大可持续发展。
根据某县教育局的统计数据,2012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大约4500人,随后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5年后大约会下降17.9%,约3500人,10年后大约会下降32.5%。这也就表明成人高等教育后续生源严重减少,县级电大日后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县级电大应加强自身的办学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增加办学渠道,注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进而提高县级电大的办学质量。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积极组织非学历培训项目,扩展办学空间,对居民的生活品味、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和健身娱乐等各方面进行培训,进而实现县级电大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
社区居民中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低下的部分人员,例如外来的务工人员,具有文明程度较低、技术层次较低、文化程度较低的特征。根据某社区的调查数据表示,社区居民中文化程度是小学和初中的有38.9%,文化程度是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只有11.1%,并且有78.1的居民技术水平低下,不具备一定的创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操作简单和工资待遇低的简单工作,除此之外,部分居民生活方式不文明,经常发生随地吐痰、践踏花草、乱丢垃圾、语言粗鲁等不文明现象。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能够有效改变“三低”的情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
(三)有助于推进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工作。
国家开放大学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立,逐渐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进而达成人人学习、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理想学习状态。国家注重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是一所没有围墙、新型的远程开放大学。县级电大作为国家开放大学体系中的基础组织,应注重增强内涵建设,积极推动开放大学的战略目标和办学宗旨的实现。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有助于扩大县级电大的办学功能,推进非学历教育的发展,进而完成开放大学的办学任务。
(四)有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
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全体民众应养成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人人都热爱学习,愿意学习,逐渐让学习成为社会发展的衡量标准及基本状态,同时政府和教育单位也应为其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必备的软硬件设施,制定关于学习型社会的保障制度,进而让学习者能够自由灵活地选择制度,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意识的实现。县级电大是为了基层建立起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也就表明它的教育本质是大众化的,符合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满足社会对人综合素质的需求,进而在教育理念和实践形式上形成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养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学目的。所以,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有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
三、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路径。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持。
首先是师资力量。社区教育是一项终身教育,这就要求县级电大教师在开展社区教育时应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县级电大应实行积极的政策,通过定期的进修、培训和外出考察等手段加强教师的综合素养,鼓励教师投身于社区教育事业中。县级电大还应与教育行政部门、社区教育学院保持良好的合作,构建起社区教育教师库,将县级电大教师归纳到其中,安排教师到社区教育学院中进行教学,缓解社区教育师资紧张。与此同时,将优秀教师引进企业中进行相关学习和培训工作。其次是社会资源。县级电大应与社会力量保持良好的合作,整合各类教育机构、教育力量和教育形态,进一步形成覆盖全县乡的教育网络,把社区和农村党员的远程教育网站链接到各大电大网站中,为全县民众提供一个共享网上教学资源的平台,充分发挥县级电大的积极作用。再次是自身资源建设。县级电大应积极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制定具有特色、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资源内容,保持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形式,将多种媒体相结合如网络课程、教学光盘以及文字教材等,进而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学习要求。县级电大还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办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学习专栏,进而扩大全县民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
(二)获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赞成和支持。
县级电大应积极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上报电大自身的办学特色,充分展现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优势和重要意义,逐渐引起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其的重视和认可,支持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将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看做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县级电大自身具备的作用,促进社区教育发展,进一步扩宽县级电大的办学途径。第一,制定具体的发展计划。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视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的重要途径,将其划入到教育总体发展计划中,同时县级电大也应充分意识到开展社区教育的意义,将其划入到学校自身发展计划中,建立专门机构为其提供制度保证。第二,增加县级电大的办学区域。在边远地区建立电大教学点,充分发挥电大的办学系统优势,将社区教育延伸到农村和边远地區。第三,制定相应的保证机制。在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县级电大和社区要保持双向互动,政府要在其中发挥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根据法律和政策明确县级电大的职能和地位,制定相关制度保证双方的利益和权利,提供法律和政策的保护。
结语。
通过借助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合作共享,扩充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资金、条件、师资等,在原有的县级电大教学模式和资源建设上投入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其中,进而减少开展社区教育的难度,这是现阶段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路径。县级电大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合作,加大开展社区教育的力度。同时在进行社区教育开展工作时,将重点放在开发社区教育方案设计、过程评价、工作管理、资源组织上,进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见效快、投入少的目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二
在众多企业把布局重点放在生鲜、餐饮等领域的时候,有家社区新零售企业却另辟蹊径,其业务几乎涵盖了社区生活的所有内容。
作为新零售的新晋“明星”,一心生活是由一家家政服务企业孵化而来的创业项目。
在当下社区新零售的风口下,一心生活不与很多前辈企业正面刚,选择从他们没有关注到的家政服务为突破口,自己独特的方式入局。
覆盖居民生活全场景,无缝对接多种模式。
在社区服务范围内,业主往往有着多元化的生活服务需求,衣食住行等等无所不包。社区新零售的兴盛就是在于它能够充实和完善业主的生活所需。
现在的大多数企业的服务范围基本上固定在了,快消品和水果生鲜品类。而一心生活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除了本身的家政业务外,还有预订鲜花、免费体育用品租赁,帮采送货上门,用户们可通过小程序下单,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
比起单一的服务项目,丰富的品类更能增加企业的竞争里,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营销和运营成本。如,沉淀用户,增加流量入口等。
精细化的运营和服务。
当下新零售不断发展推进,社区新零售模式受到多方试水,但是,进一步地深入探索之后,如何在配送的过程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是各企业都无法避免的问题。
一心生活以“阿姨”为纽带与用户进行连接,阿姨们会根据不同的服务主题来和用户进行交流,同时阿姨们也为周边商户解决补货配送的问题,这样人员密集分配,不仅节省企业人力成本,还能阿姨们增收,解决跳单等问题。
充分利用了物业在社区中的优势地位。
一般来说,每个物业部门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闲置空间,而这些空间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流量入口。一心生活把这些空间租赁下来,作为自己的前置仓,不仅能够节省物流成本和租金。还能发展更多业态积累用户,然后把他们引入自家的小程序上面。既能让用户真正享受到价格优惠,还能给他们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服务。
一心生活突破了社区零售的固有模式,把家政服务和新零售巧妙地结合起来。这种靠服务+零售搭建社区邻里一站式生活便利解决及周边小商业支持驿站的形式,真正打通了线上线下的连接,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与粘性。
一心生活破局社区新零售,能够给创业者什么启示?
1.把握多重流量入口。
除了线上的流量外,线下的流量资源也是相当重要的。而物业作为小区的管理部门,手握大量的业主资源,其次他们由于本身精力和经费有限很多,难以给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
通过与物业合作,能够将触角伸到小区内部,拉近和住户之间的距离,便于业务的开展,同时也满足了物业的现实需求。
2.发展各种零售主力。
在目前很火的社区团购模式中,其团长大多由小区里的宝妈担任。现在,除了宝妈之外,家政阿姨同样是社区新零售企业不可忽视的力量。
3.深挖用户需求。
社区用户的活动区域虽小,但需求很大。除了一般的高频日消,还有更多的低频需求。一心生活是从多方面满足,这样各种服务之间相互影响促进,推动了多种服务业态的发展。也在用户间产生了一定的广告价值。
对于社区新零售企业来说,想要打好这场战役拼的就是用户的口碑,在成本可控的范围内,谁的效率更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越好越能赢得社区用户的青睐。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三
经过多年的努力,克拉玛依市(区)的社区管理机制逐渐形成规范,硬件设施也趋于完善,社区中越来越多的居民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市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社区管理和建设。但我市关于新型社区的建设方面同沿海省市相比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社区服务机制的起步也落后于中部地区的大城市,关于社区建设与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突出反映在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体制缺乏科学性,社区工作人员专业性偏低。
由于我国在过去几十年一直保持着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惯性的影响下,人们对社区的含义和社区服务的价值还处在较浅的认识层面,社会工作专业几乎不为人知。“人们把社区工作等同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把社区工作者等同于居委会大妈”。所以在社区管理机制、服务方式等方面,反映出明显的行政化,政府制定的社区计划和任务,忽略了每个社区的特殊情况,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自上而下的执行;而所谓的“居委会大妈”,一般是在一个社区内工作工作了几年,还有的甚至超过十年,他们对社区工作的运作相当熟悉,对社区内家庭、邻里间的矛盾纠纷处理更是得心应手。
但至于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技巧、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角色等问题大都知之甚少。例如,在处理一起家庭矛盾时,他往往会把当事人双方看做是社区居民或邻居来处理,而不是以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把他们作为案主来对待,也不能运用“同理心”、“优势视角”等观点来分析问题的成因,或者鼓励案主潜能来化解矛盾。
2.社区服务内容有待完善,存在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社区建设,社区内的服务和活动渐渐趋于完善,包括针对全社区居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不同对象的分类,但在实际的社区服务和福利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前期需求调查阶段,对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分类有待进一步细化。当前,虽然社区服务已开始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不同服务,但在对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调查时的针对性仍然不足,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
其次,社区服务的分配方式有待优化。在社区服务的实践中发现,社区服务的分配大多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这样虽然保证了社区服务的公平性但却缺乏灵活性,使得一些服务需求较大的社区居民无法得到满足,而一些服务需求较小的社区居民则接受了过量的服务,甚至给居民带来不便。
3.社区文化建设薄弱,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较为淡薄。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化管理模式的社会生活影响社区管理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使得居民主要依赖政府的统一安排和指挥,对社区内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居民对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意愿较低。近年来,由于社区宣传力度加大、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因素,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方向路线、社区服务质量等方面问题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讲,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规模依旧处在较低水平。
二、形成当前问题的原因。
首先,社区工作人员构成方面。目前,克拉玛依市(区)的社区工作者,年龄大多在30至50岁之间,文化程度以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或大专为主,而政府在近几年逐渐开始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作为老一辈的社区工作者,能受到的专业社会工作培训则十分有限。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在国内仅有十余年,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倾向于经济发达、社会工作专业较为成熟的东部沿海城市;而新疆,地处西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除非是家在新疆,或者待遇十分优厚,一般的毕业生大都不会把新疆作为首选。这几年社区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为社区注入了新的血液,但在总数上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至于拥有专业社会工作师资历的工作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其次,社区的管理体制方面。
在我国,从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的形成到现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长久以来,行政性的社区管理模式占有主导地位,而近些年政府下放权力,倡导社区自理、居民自治,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减轻了政府了在社会管理上的'压力。但之前的惯性还没有彻底消除,在个别社区还存在“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现象;在社区管理上,没有在根据社区自身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和计划,以及对服务对象的细分不足,在服务项目的开展上缺乏灵活性,使福利和资源没有做到合理利用,导致资源的浪费。
最后,社区活动开展方面。就目前,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居民仍然以为社区的建设与管理应由政府全权负责,而并不知道自己才是社区管理与建设的主体。社区活动的单一和宣传力度的不足,使得居民的参与意识一直处在较低水平,而参与社区工作的群体主要是年龄较大的离退休人员,通常是在社区工作者的劝说下被动的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参与的内容主要是偏娱乐性的,对社区的未来路线、服务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上基本毫不关心。
三、克拉玛依市(区)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主要路径。
1.注重管理机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定期组织社区人员培训。
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一直以来的机制是,政府带头,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给各街道办事处,再由街道办发动社区,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完成福利发放、教育宣传等任务,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被行政化了的社区管理机制。应转变为把社区工作内容以服务的方式落实,突出服务于民、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工作重心,构建居民服务型社区,不能只注重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而忽略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质量标准等未来建设路线。
首先,转变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转变管理理念,把社区的服务功能放在第一位,以社区居民的利益为中心,做好社区服务项目的规划工作;实现服务机构和网络的配套实行,为社区居民能够顺利参与管理提供便利渠道,体现社区自治管理的真实性和民主性。“社区管理,其实就是社区居民对党和政府的政策、社区公共资源和服务事项的执行、分配是否达到居民成员平等和享受要求的管理。社区内居民、市场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志愿者等社区成员以相互支持和合作关系形成一个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民主管理的网络,共同处理社区内的公共事务”。
其次,通过对现有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培训能够在短时期内实现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和社区工作基本方法的掌握。转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思想,使其认识到社区工作是一种服务于社区居民的服务型工作而不是简简单单行政式的管理;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素质。主要利用现有社会工作院校、地方党校以及民政系统院校和培训中心等各种资源,通过拥有专业资格社会工作师培训和远程函授自学等方式,实现社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稳定提高。
2.细化社区服务项目及对象,保障资源有效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日常温饱问题后,逐渐体现出对多样化、多层次服务的需求,因此,社区已不能仅仅保持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水平上,社区服务的范围也应该逐渐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文化娱乐服务、老年服务,还包括家政服务、劳动保障服务、卫生保洁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健康服务、教育服务、法律服务等等内容。
注重社区老年娱乐服务、安全管理服务、卫生保洁服务,充实社区服务内涵,要围绕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广泛化的定位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同时,根据社区内实际情况,将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进行细化,尽量使服务送到真正需要的居民手中,把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
3.加快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居民民主参与意识。
社区文化是社区实力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软实力的彰显。社区工作者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既能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又可以联络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居民社区归属感。而社区文化的建设与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是分不开的,为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社区工作者可以积极动员社区内已经退休的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社区志愿者参加活动,并通过其发动、邀请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活动中来,另外,社区工作者要精心策划一些贴近群众、内容多样的活动,这样才能吸引社区居民积极主动的参加社区活动。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四
截止6月底,苍南县新居民数量为170633人,占全县人口的13.73%,新居民作为苍南县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对苍南地区的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事实上,他们已成为苍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建设力量。从户籍来看,江西、安徽、河南、云南、贵州、湖南等是苍南县新居民的重要来源,且其原有收入水平极低;从受教育程度看,学历偏低是其明显特点。据保守统计,初中毕业学历的占57.85%,还有22.4%仅小学学历。根据以上两方面,苍南的广大新居民家庭明顯有着提升子女教育水平与改变经济收入现状的强烈需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借助教育,能够促使新居民家庭改变其现有的教育现状,以此来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对新居民家庭来说,如何引导子女成才、健康成长将是决定新居民家庭发展的关键点。
1.新居民子女教育问题有效缓解,但不同质教育问题依然存在。近年来,在教育这一块,苍南县做出了切合实际的探索,在立足完美以公办学校为主体的新居民子女教育体系的创建上,形成了适宜新居民子女教育特点的教育管理体系,并落实了能令新居民接受的子女教育管理办法,最终在操作层面上也完成了模式的构建。这些做法,不仅巩固了新居民子女的义务教育入学率,也在“人人享受教育公平的”理念下,把新居民子女的教育正式纳入本地的教育管理与督导范围,同时还扩建了一批民工子弟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全力提升教育内涵质量上,均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全县接纳新居民子女各学段的公办学校共有58所,这个数字在客观上缓解了新居民子女教育的供需矛盾,但由于群体性、地域性的差异悬殊,特别是在特教上的相对滞后这一现实问题上,新居民子女的教育要达到与本地城镇居民子女相同的教育成果,仍然是问题重重,亟待解决。
2.新居民子女优质教育需求与教育衔接的滞后性日益突出。目前,新居民子女的各种就学渠道中,最主要的是当地公立学校的接纳与创办简易民工子弟学校两种方式。而在这二者中,创办民工子弟学校是流入地最现实的选择。从苍南教育系统公布的58所公办学校来看,大多数属于苍南县二到三流农村学校,虽然能够适当满足新居民子女教育需求,但是难以满足一些新居民家庭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但是,由于不少新居民家庭经济收入较低,从而导致其对这些学校望而却步。于是不均衡的教育水平加剧了新居民家庭子女不均衡的教育问题。同时,新居民子女由于过去长期接受的是农村教育,与城镇学生相比,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给学校的教学与教育管理等带来了复杂而繁多的问题,并且负面效应也日益突出。
3.新居民子女难以享受公共教育资源的问题明显。公共教育资源是相对于学校而言具有独特教育价值的一种教育形式。通常这类教育服务由校外教育机构、本地社会组织会在现实教育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进行一定的补充与拓展,而且这也是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与提升。它使得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外,还有机会享受到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服务机会,在对学生的个性品质、整体素养与思想完善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一种相对独立于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形式,是学生个性成长的必要的教育有机组成。据调查,大部分新居民子女很少或几乎不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科技馆等文化场所,绝大多数孩子没有上过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同时,在苍南全县各类培训学校及各类公共教育文化设施内,新居民子女参与学习的比率不足5%。
4.新居民子女的家庭教育和居家环境普遍低下。新居民子女教育最核心的问题应该源于家庭教育。从教育层面来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是,长期以来,社会都聚焦于未成年的教育而忽视了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导致了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此外,因为流动,这些孩子的生活环境也相对不稳定,同时居住环境混乱、不安稳,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家庭的经济收入低下,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新居民子女的家庭教育质量。必须正视的一点是,因为收入的低下,新居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具有极不稳定的变数,也难以在客观上完全承担起教育所需的投入需求。再加上家长缺少与学校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往往导致家校的联运成为了空白地。
二、社区教育开展新居民子女融合教育的策略。
教育通常有融合的需求。这要求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在心理、文化等方面融入到当地生活中去。这便是社区教育中融合教育的要义所在。正是因为社区是居民最重要的生活场所,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一个社区,不仅提供了生活所需空间,更重要的是在其服务于社区的同时,在人的归属感、认同感等方面,以软性的方式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而这些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达成的。对于新居民子女,这种教育尤显重要。在新居民子女教育中,社区教育平台的功能发挥,引导新居民子女接受社区教育、提供教育养成、矫正环境不良影响习性等均有着不可低估的效用。可以这样说,有效发挥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教育的稳步推进,是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必要而充分的渠道。
1.针对性举办学业衔接教育培训,弥合区域教育的水平差异。通常在教育中,有着补偿教育的做法。这最早由欧洲发达国家提出来的。它是指针对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到应当享受的全部教育内容而进行的教育补偿。从这个概念来观照新居民子女的教育,明显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偿教育。最主要的是新居民子女适应新地区的学业预备与衔接教育,接受新知的常识教育,还有不同理念的教育教育方法的适应教育等。在苍南县的社区教育中,经过多年的探索,比较成功的补偿教育做法主要有学业衔接教育培训班的创办,这为新居民子女提供了入学前的教育帮扶;有学业结对帮扶队,搭建起新居在子女与本地优质学生的沟通桥梁。
2.发挥社区家长学校作用,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家庭教育水平的差距是新居民子女教育差距的最重要一环。新居民家庭家长的常态是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生活的艰辛,劳作的疲惫,教育理念的落后,教育方式方法的缺失等,使得新居民家长在家庭教育这个重要教育环节上发挥不了作用。为此,对新居民成人开展必要的教育,是社区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苍南社区教育在立足自身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主动将新居民成人教育纳入社区教育体系,在社区管理与社区教育服务网络中,完成了家庭教育的社区教育体系建设工作,成立了苍南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完善了苍南社区家庭教育工作机制,营造出了家庭教育工作的良好空间。作为苍南社区教育家长学校的基地,目前已经成功建立了新居民家长学校,通过这一平台发掘出典型,树立起模范,通过家长互动与交流等形式,让在这方面有所成就的家长以交流的方式,现身说法地展示如何对自己孩子进行自信培养,怎样培养孩子好习惯,怎样做个好家长等生动的家庭教育经验。
3.依托社区教育平台,开展常态性的心理辅导。新居民子女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未成熟性以及他们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属于双重弱势群体。他们具有可塑性和可教育性,今天对他们的教育质量决定了他们明天的素质,而他们明天的素质又会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教育少不了新居民子女的教育的研究工作。社区教育要针对新居民子女的双重弱势特点,对其开展常态性的心理辅导活动,以心理辅导课的活动方式,切合孩子的实际,诸如认知、思维,生理与心理等,并结合孩子的实践技能等特点,有的放矢地对新居民学生开展心理一对一的辅导或心理沙龙活动。
4.丰富各类流动儿童公益活动,营造平等参与的成长氛围。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立人,在于增强作为人的自信与尊严。社区教育在新居民子女開展教育活动的目的,其实也正在于此。故此,提高新居民女子的能力,通过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引导他们与家长顺畅交流,最终改善他们的教育现状,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感,就是社区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为实现这一目标,社区教育机构应该创设条件,长期地开展系列性的集体活动,比如亲子家庭文化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在这一过程,社区教育工作者还要做到强化与帮扶工作,要明晰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还要及时肯定其出彩的方面。在不断纠正与强化的过程中,发展新居民子女及其家长的尊严意识。
三、社区教育开展融合教育的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及部门的统筹协调功能。社区教育应该是一个网络体系。通常情况下,县一级的社区学院,是以中心镇、居民社区为点,连结县、镇、居民区为一体的教育构架体系。在这样较为完整的体系中,应该设定与之相关的科学规制,有一整套社区教育的发展计划与实施方案,而评价这些的立足点就是本地区新居民子女教育的需求与实效。这就要求社区教育机构要了解本社区新居民子女的教育现状,整合并统筹现有的教育资源,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教育策略,为新居民子女接受教育做出科学的规划,从而为社区的教育提供厚实的保障,并促进新居民子女的健康成长,最终为稳定社会尽一份力。
2.夯实制度和队伍建设,保障融合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完整的教育离不开坚实的师资队伍。社区教育机构首先要建立健全社区教育队伍,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不仅从师资的引进、教育场地的建设,还要从文化活动策划、教育教学的评估反馈和本地流动儿童教育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做出严谨的规划。其中,社区师资建设以“适宜”为原则,应当建设一支适宜本地需求的,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义务志愿员为主体的,兼顾多方发展,技能与知识并重的具有社区教育特色的社区教育队伍。以苍南社区为例,就具备了以上特点。除社区学院的行政管理和教师外,苍南社区还通过多方联系聘请了社区内的专家、技术人员等,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3.整合优化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社区的活动,应该是统筹性的。只有立足现有的资源,发挥各自的特点,才能把有限的社区教育活动做到效率的最大化。具体而言,有效的做法是:(1)统筹安排人力资源,网络资源,开办联谊会、教育开放日等为新居民提供教育咨询服务;(2)主动联络社区内企业、科教单位,在各示范园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新居民子女融入到本地生活中来;(3)有效利用或建设社区文娱设施,在教育实践基地单位开展新居民家庭教育,并为之提供一定的公共教育资源;(4)丰富社区教育内涵,积极吸纳新居民生活内涵,结合新居民生活的特点,使社区教育与新居民生活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教育的功能。
总之,丰富、实用、提升、实效,这是社区教育对于新居民的意义。除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外,家长教育子女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也是新居民家长所必须做的,这同时也是社区教育关注的重点。因为,如果实现了对新居民家长的这些现实需求,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对于提升新居民子女的教育成效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五
地税事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必须以强大的执行力作为保障,而有效的执行必须依托团队的合力。当前,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打造和谐地税团队,是摆在税务机关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破解这一课题,笔者认为可从如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8亿元,经过了十多年的艰辛探索,通过全体地税干部的共同努力,**地税完成了创业阶段的各项任务,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至目前为止,**地税系统有3个单位被中央文明委评为文明建设先进单位,8个单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文明机关,13个基层单位获省级以上“青年文明号”。
为了在新时期更好地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地税事业加快发展。按照“忠诚奉献、公正勤廉、求是创新、兴税报国”的湖南地税精神,要求全市地税干部积极抓落实,将湖南地税精神融入到思想中,贯彻到行动上,时刻牢记地税精神要求,不断增强事业心、责任感。
二、勤挖执行能力。
强化全员培训、终身培训、分类培训、岗位培训的“大教育”理念,着眼于提高人、培养人,积极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全力打造“学习型”团队;要突出知识更新培训,认真抓好包括计算机操作、英语、法律法规等业务培训,促使干部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需要,增加干部的知识储备,使税务干部的现代管理意识增强,不断提高执行能力。
近五年来,**市地税局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了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科学严密的岗位职责体系和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广泛开展干部更新知识培训、计算机操作培训、税收业务知识培训和其他综合知识培训,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重实效的教育培训班机制。
2005年,**市地税局突出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举办了英语培训、计算机高级培训、更新知识培训等6类培训;开展四个“十佳”(十佳征管能手、十佳计算机操作能手、十佳稽查能手、十佳勤廉干部)评选活动,激活了队伍活力。
三、深探执行效率。
从近几年湖南地税的发展情况来看,数据一体化、应用一体化、业务标准化、信息共享化,使地税事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科技兴税”日益成为地税部门的共识。
**市地税局注重科技兴税,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
**市局开发的综合业务软件发票系统得到了湖南省地税局的充分肯定,使**市发票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发的国库联网软件系统,也圆满完成开发测试任务,两次代表湖南省地税局前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进行接口测试,在全国多家单位中第一个顺利通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控”。在整合该系统的基础上,还开发了网上申报缴税、电脑定税、纳税评估管理软件模块等子系统,有效地推进了信息化建设向纵深推进。
但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还比较缓慢,计算机管税功能还未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计算机网络的服务功能还未辐射到农村纳税人。要通过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完善信息化制度建设,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储备,切实提升科技管税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四、强稳执行落实。
各级税务机关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反对摆花架子、讲排场、比阔气。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真实情况,科学决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加强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解决突出问题,要坚持标本兼治,注重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干部的执法行为。
领导干部将“实”字贯穿自身工作始终,带头树立弃虚务实的良好工作作风,做求真务实的实干家,致力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创实绩。
创新是税收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提升执行力,就必须走机制创新之路,在机制创新中求和谐。
一是创新绩效评估机制。积极探索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推行税务人员能级管理,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平均主义,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
二是创新激励机制。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唯资历、唯学历的常规眼光,不断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选人用人机制,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表彰、奖励、晋升激励机制,让干实事的人受重用,能干事的人有舞台。
三是畅通进出渠道。进一步完善录用制度,严把“入口关”,实行“凡进必考”。同时要通过免职、降职、诫勉、辞退等方式,给地税干部以压力,增强地税干部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就**地税局而言,通过狠抓机制创新,坚持优化班子结构,建立科学的交流机制,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做到了有章可循。完善了预防、教育、预警、监督、惩处五大机制,制定100多项管理制度,系统廉政建设呈现良好格局。
六、长养执行保障。
决策而言的,是为决策落实服务的。各级领导班子要把督察、督办作为狠抓执行,促进落实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围绕领导班子的重大决策、关注的热点问题、领导批示查办件、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督察督办活动,促进各种决策的执行和制度的落实。
要进一步完善督察、督办工作的机制,建立职责明确、协调统一、运转有效的工作机制,提高督察、督办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市地税局依法治理工作得到了湖南省依法治省督察团、**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好评,被评为**市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七、诚构执行和谐。
和谐税收征纳关系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助推器。要实现税收征管工作有效执行到位,必须营造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一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导税收工作,全面科学地判断税收发展大趋势,增强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正确处理好税收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严格遵循组织收入原则。
二是不折不扣地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强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不到位也是收过头税”的观念,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涵养、调节作用,培植后续税源,体现政策导向,引导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高新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不断拓宽报务方式,拓宽服务内容。建立健全包括宣传咨询、网上申报、法律救济等内容的纳税服务体系,完善包括限时服务、首问责任以及文明礼貌准则在内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要重点强化六项服务:公开公正的执法服务,简捷高效的办税服务,及时到位的政策服务,促进发展的信息服务,文明礼貌的优质服务,奉献社会的延伸服务。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这就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针对物流行业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公司结合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将“优化团队”作为实现公司2010年目标计划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没有一支好的团队,公司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更谈不上公司的发展与员工的进步;没有一支好的团队,公司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暂时和偶然的。公司现有营业网点70余个,日发货票数2600余票,任何一票货物要想安全、及时从客户到客户的客户手中,至少需要两个或更多的网点紧密合作。同时在一个班组中,任何一项业务都不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因此不管是从营业处这个小团队到公司的大团队,加强团队建设具有不可替代性。针对公司实际,就如何加强团队建设,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各单位负责人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做好团队的“头”。
我们每个营业处的负责人,应该是负责营业处的各项目标的实现,并带领团队共同进步。他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既是工作计划的制订者,又是实施计划的领头人,作为团队的“头”,其个人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做好这支团队的领头羊,不仅要用平和之心客观公正地对待营业处的每件事和每个人,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公司大团队中的一员,各单位负责人应该站在公司整体高度上考虑问。
题,在搞好本单位团队建设的同时,要顾全大局,而不仅仅过分追求本单位经济效益,忽视了单位间的协调合作,影响了整个团队。
二、打造团队精神,建立明确共同的目标。
打造团队精神,首先要提出团队目标,抓好目标管理,没有目标,团队就失去了方向。因此,建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同时通过组织讨论、学习,使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都知道本单位或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应该努力的方向,这是团队形成合力、劲往一处使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必须建立明确共同的目标。下面先讲个故事: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抓到。一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停下来,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的快很多。”猎狗回答说:“你们不知道我们两个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餐饮而跑,而他却为了性命而跑呀。”这个寓言揭示了:兔子与猎狗做一样的事情,都拼命的跑步,然而,他们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其目标不一致,导致其动力也会不一样。
在团队管理中,不同角色的成员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各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的整体业务,需要按照承诺,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货物运输任务。可能普通员工是打工者心态,我干一天你要支付我一天的工资,当然做业务能学到新知识新技能就更好了。团队中不同角色由于地位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工作的目标和期望值,会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的负责人应善于捕捉成员间不同的心态,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劲往一处使,使得团队的努力形成合力。
三、抓规范,抓执行,营造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
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衡量一个公司管理是否走上正轨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制度、流程是否被公司员工了解、熟悉、掌握和执行,是否有监督和保障措施。让员工熟悉、掌握各类制度、流程,不但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需要,也是满足公司长远发展和员工快速成长的需要。事实证明,没有一套科学完整、切合实际的制度体系,管理工作和员工的行为就不能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就不会产生井然有序、纪律严明的团队。所以,要从我们的小团队做起,要运用各种形式,加大学习力度,抓执行力,抓落实兑现。
四、用有效的沟通激活团队,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
沟通是维护团队整体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如果说纪律是维护团队完整的硬性手段的话,那么沟通则是维护团队完整的软性措施,它是团队的无形纽带和润滑剂。沟通可以使团队中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可以消除员工内心的紧张和隔阂,使大家精神舒畅,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作为各单位负责人必须要保持团队内部上下、左右各种沟通渠道的畅通,以利于提高团队内部的士气,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人和”的环境。
一年多来,我们在沟通管理上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建立了多种沟通平台,如我们的oa办公平台;每月一次生产经营例会制定;每天一次的晨会制度,都能使员工在学习中达到沟通和提高。从实际效果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创新。
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区别,导致对于同一问题的认识出现相应的偏差。所以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金钥匙。
五、用好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员工进步。
绩效考核是一种激励和检验。它不仅检验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成果,也是向团队成员宣示公司的价值取向,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所以它同样关系到团队的生存和发展。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把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结合起来;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励和处罚。考核评估的结果要及时向员工进行反馈,帮助他们寻找自身不足和团队目标的差距,从而激发员工不断改进工作品质,提高服务质量,达到团结进步的目的。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现代企业不仅是老板和下属的企业,而应该是一个团队。”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团队建设,凝聚团队的力量,推动公司不断向前发展。
g01严谨思考、严密操作、严格检查、严肃验证。
g02人人有改善的能力,事事有改善的余地。
g03时时寻求效率进步,事事讲究方法技术。
g04上下沟通达共识,左右协调求进步。
g05一个疏忽百人忙,人人细心更顺畅。
g06预防保养按时做,生产顺畅不会错。
g07仪器设备勤保养,生产自然更顺畅。
g08眼到手到心到,不良自然跑不掉。
g09一线工人谁注意,品质效率在于你。
g10留意多一点,问题少一点。
g11生产没有质量的产品,等于制造无用的垃圾。
g12做好产品包装工作,确保产品最终质量。
g13强化班组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g14人人提案创新,成本自然降低。
g15宁愿事前检查,不可事后返工。
g16老毛病、要根治、小问题、要重视。
g17力求一次做好,争取最大效益。
g18做无差错能手,向零缺陷迈进。
g19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g24爱惜物料、重视品质、合理规划、标识清晰。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七
社区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原意为“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通常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关系密切的社会群体。社区概念有以下几点基本含义:第一,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域界限或聚集场所;第二,社区都有一个人口群体;第三,社区都有一个能维护该地域和人口群体公共利益与秩序的管理组织;第四,生活在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
在西方国家,社区大多是自然形成的。而在我国,出于可操作性考虑,政府将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界定为社区。近几年有些城市或城区将居委会管辖区域界定为社区,还有些城市或城区在街道和居委会之间建立社区组织。显然,以居民关系比较密切、共同利益较多、联系比较频繁的社会群体居住地为依据划分社区,更接近国际标准。
二、国外社区发展的特点。
纵观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寻求社会全面发展的实践中,大都经历了由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到重视社会发展、强调社区发展的演变过程。本世纪50年代初,针对一些国家把谋求本国经济发展甚至单纯的“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的政策目标所产生的诸如财富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引发的政治动荡、社会冲突,联合国经济理事会在其通过的390d号议案中,提出了社区发展的设想,即以社区为单位,通过政府机构与社区组织的通力合作和社会互助,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1952年,联合国正式成立了“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小组”(1954年改为社会局社会发展组),来具体负责推动全球特别是落后地区的社区发展运动。由于社区发展是立足于人们的生活区域,直接针对特定社区的需要、问题而谋求解决之方和发展之道,从而有助于使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社区自身的具体行动来得以实现。因此,经过40多年的实践,世界社区发展在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时至今日,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在执行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社区发展已形成新的世界性运动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不仅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而且给世界各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冲击。首先,高科技的发展带来高效益、高速度,带来激烈的竞争。在竞争中各个企业都要压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员增效。预计在21世纪的发展中,电脑、机器人、信息网络的普遍使用,将使蓝领和白领工人的岗位不断被机器人所代替。第二,就业人员劳动时间在不断缩短,业余时间将不断扩大,社区成了人们业余时间的重要活动领域。第三,网络公司和虚拟企业的大量出现,使很多人在网上办公而不到公司上班。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形成了人们生活、工作的一个新的舞台。美国有些学者估计,如果美国不加强社区建设,这个社会就将倾斜。一方面是公司带来一些人的高收入,另一方面是失业带来一部分没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社区人越来越多,又不加强管理,社区将是恐怖组织滋生的土壤,大量恐怖组织将在21世纪滋生,他们扰乱高科技的发展。一个是高科技发展,一个是社区问题,是人类21世纪必须解决的两大课题。
西方学者提出来对21世纪社会进行区分,分成三个领域,一个是政府领域。是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为指导,政府官员不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否则必然导致糜烂。资源主要是税收。用这个资源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二个领域是市场体系,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政府对这个领域要宏观调控,但不能直接干预,通过经济、法律的杠杆对企业宏观调控以克服市场自身发育的种种弊端。第三个领域是社区,社区是以人为本,互助互利、奉献爱心、民主自治,这是社区的原则。社区强调居住的环境要以人为本,使环境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里不是一个充满残酷竞争的领域,如把市场原则带入社区,那老弱病残就更没法活了。这里通行的不是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奉献爱心的原则。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工作始于1986年。当时,为了配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民政部率先倡导在城市基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服务主体的'社区服务活动,第一次把“社区”概念引入到政府的实际工作中来。此后,社区服务工作迅速在全国展开,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范围不断拓展。由于它在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居民群众解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深受社区居民欢迎,而且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198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一次将“社区服务”的概念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
原来比较单纯的“服务”走向全面推进的新阶段。1998年7月,配合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与政府机构调整,国务院正式赋予新组建的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指导社区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从而使我国社区建设有了制度上的保证。从地方社区建设的实践看,许多大中城市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社区建设管理组织模式,并形成了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为主要特征,兼具各地特色的社区建设管理组织模式。
民政部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司为了探讨并逐步完善城市社区建设思路,研究、总结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分类指导、循序渐进、试点引路、逐步推广”的原则,在全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中选择了经济条件好、工作经验多和创新精神强的10个城市的11个城区作为首批“社区建设实验区”,以期探索中国式社区建设模式,并为其他城区提供经验。
四、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广大干部对社区建设问题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需要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认识社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首先要认识到加强社区建设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社会,社会管理功能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应该由企业和社会承担的职能逐步转给企业和社会。企业要成为适应市场竞争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就必须把过去所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逐步分离给社会。政府和企业分离出来的这些社会职能,除了社会中介组织和专业化的服务实体承接一部分之外,大量的需要城市基层社区来承接。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推进社区建设。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把社区问题作为一个突出问题提了出来。在它的第八个部分,做好减员增效,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这部分中指出:逐步推进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由社会福利机构发放。人员由社区管理,认真落实企业离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因此,抓好社区建设已经成为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其次要认识到加强社区建设是提高我国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需要。社区是构筑城市社会的最基本的单元,城市工作的基础在社区。城市社会的发展状况、文明程度,首先在社区中体现出来,只有每一个社区都是文明的社区,我们的城区才是文明的城区、我们的城市才是文明的城市。社区是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基本载体,这些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在实现其特定目标、满足特定群体需求的同时,存在着综合利用的巨大潜力。城市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更主要的是服务功能及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现代企业、事业制度的建立,社区逐步取代单位成为居民生活最重要的场所,大量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也相应转移到了社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利益结构的调整,社区作为居民群众主要的生活空间,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集中反映的地方,种种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事务,如社区服务、社会救助、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劳动就业、计划生育、老龄服务、外来人口管理等,单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是无法全部包揽和解决的,必须由以街道、居委会为主体的社区组织利用社区资源、发动社区力量,协助政府共同解决。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八
1、了解德国社区发展的情况。
2、实地观摩考察他们的成果。
培训考察团在德国期间,先后拜会了法兰克福社会福利局青年社会福利部,黑森州社会福利协会,黑森州体育联合会、联邦政府林姆伯格民事局、德国民事救助管理协会、德国联邦社会福利联合会、劳动者撒玛丽亚协会、慕尼黑自然保护协会、巴伐利亚州劳工、福利法规及家庭与妇女部、德国联邦家庭、退休者、妇女、青少年部等行业管理部门和政府机构,先后参观了摩菲德市的新建社区、威斯巴登市养老院、德国民事救助中心、慕尼黑自然保护与环境绿化协会、联邦民事服务局及属下的社区康复中心等机构。
德国方面还按照我们的培训计划,安排了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与全民健身运动、德国的兵役制度与社会福利体制、民事保护与事故预防、志愿者与劳动保护、德国的家庭问题与家庭政策、劳工问题、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层面的作用等讲座。
这次培训考察活动,德国方面给予了我们热情周到的安排,使这次培训考察得以顺利进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增进相互了解的目的。
二、德国社区发展简况和基本经验。
这次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和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地方政府的设置及职能情况也不同,但是,德国从俾斯麦首相开始实行了对外开放,特别是二战以后实行改革发展的目标,确实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德国经过改革把国家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固然很多,但从社区发展和地方政府功能与体制上去考察,也有不可低估的因素,德国政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完善我国政府功能,推进社区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明确各级管理权限,把地方政府建设成为有活力的一级政权。
德国是一个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它的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市、镇)三级政府组成,各州、市高度自治,联邦与州之间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但联邦高于州的地位,州与地方的关系是地方自治较高的单一制,德国民众对政府的理解是:有权征税的官方组织。巴伐利亚劳工局的介绍比较清楚:在政府管理权限上实行分权制,宪法逐项列举了联邦的权力,没有列举的由各州行使,地方政府根据州议会的特许行使权力,这样,各个层次政府之间的职责明确,在规定的范围内,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并有比较完善的确保地方自治的法律体系,我们考察的法兰克福、柏林、慕尼黑等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都与他们政府能够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直接相关。尽管如此,德国还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据法兰克富福利协会介绍,针对法兰克福是全德国第四大城市,又是州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多元化社区的特点,提出了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应知道社区内的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怎样使政府少管一些,多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经过论证,确定了降低市场部分的税率、繁荣商业、增加服务和工作岗位等,明确政府由管理型政府改为向经营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购买服务,如:黑森州威斯巴登养老院,是劳动者社会福利协会主办的,建立这个养老院,私人投资了90%的资金,政府投入了10%的资金,投资者建好房就把它租给了这个养老院。政府发给老人养老福利金,老人就到这样的养老院交钱(养老金),由养老院向这样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养老院方面只计成本,不赢利,所收费用只够养老院的开支,政府对这样的社会福利事业免税。在黑森州向这样的福利院有500多个,老人都是用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到这些机构养老,这实际上就是政府购买服务。
(二)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基层管理体制。
德国的地方政府体制从实际出发,各地千差万别。地方政府也就是市、镇之间相互独立、自治的结构,市、镇都是州的分治区,镇虽然处于某个市的区域内,但并不意味着它在行政上从属于某个市。因此,地方政府之间,只有执行事务范围的不同。在行政区划上,市与市之间、镇与镇之间,以及市、镇之间大小相差悬殊,除三个直辖市和州一级,一般说来地方政府的组织形式,由州议会以法律规定,但有的具体问题也由各地方政府通过选民投票,根据本地情况来决定。
(三)把能让社会办的事情尽可能让社会去办。
管理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是德国部分专业人士的看法,这种观点未免偏颇,但他的基本精神是对的。德国各级政府除了少量的行政部门外,存在着各种门类的非政府组织、社团组织、非营利性机构等,它的职能比较单一,主要是为市民的需要提供生活,工作、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这些组织起到了沟通政府与社会不同利益团体的联系和拾遗补缺的作用。同时,德国还是一个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化较健全的国家,在各级政府拿出资金发展公共福利事业的同时,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私有经济发达的特点,采取各种办法,从民间筹集大量资金,利用私有经济、社会团体、非营利机构、志愿者服务等,与政府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办好社会福利事业。如:慕尼黑自然保护协会这样一个机构,它就是政府放手让他们从事绿化和自然保护这样一项工作,而这个机构又充分利用了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的资助,把这样一项本该由政府承办的事情办得有声有色,既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又调动了这些非营利机构的积极性,还使得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矛盾通过这样的“缓冲带”逐步予以化解。
(四)增加民主决策的透明度。
德国为了鼓励民众参与社会事务,采取了一些公开形式,一是议会会议公开,会议场所设有专门的民众席,允许旁听,也可组织参观联邦议会;二是通过电视、报纸等公开政府及其官员的情况;三是政府办公公开,上网即可查询有关政府运作的情况;四是重大事务预先告知民众,并举行听证会,让民众发表意见等,尊重民意。同时,通过各种社区组织,反映情况,开展社会工作。
(五)地方财政有较大的自主权、税收体系完善。
德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开支和举办公益事业经费来源由税收保证,任何人都交税,买东西也都交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各有一套独立的税务机构、税种分开。这为政府提供足额的社会公益事业经费和福利资金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时社会强制保险为社会积累了强大的资源,每一个人都有了必备的资金保障,并有20xx多个法律来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正常运行。
三、德国社区发展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德国社区发展的经验为我们现阶段的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党和政府的强有力组织和推动在社区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推动力,抓好当前的社区建设。
2、社区内各单位、机构、团体的协作力有利于社区资源的充分开发,也有利于社区凝聚力的形成。
3、社区内部组织的统合力关系着社区建设工作是否按照社区的发展方向有序的运作。
4、社区居民的拉动力关系着社区建设的成败。
5、居民社区意识、参与意识的培养是社区建设初期的关键,也是社区建设过程中一项长期的任务。
6、社区内中介组织的培养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7、社区工作队伍,特别是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培养是关键。
8、社区活动有效开展必须依托于设施、环境、管理和人的有机协调。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九
论文摘要:社区建设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之下国外社区建设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本文通过介绍新加坡、日本、美国和加拿大四国社区建设特点,为我国社区建设,构建我国和谐社区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新加坡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经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社区建设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方式。新加坡居民大部分由华人组成,其社区建设,可称作华人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特点是政府依法指导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治理方式,这种治理方式在管理取向上不断弱化,其弊端是政府对社区管理成本过高。但政府对社区干预较为具体、直接和明显,通过对社区组织的物质支持和行为指导,把握社区活动方向,给予社区自治组织充分发育空间,引导社会团体、企业商家参与社区建设,建立社区服务网络,针对不同群众提供有效援助,形成了积极有爱心的社区风气。
在新加坡社区建设中,社区组织发挥很大的作用。其中,最高社区组织机构是人民协会,它是新加坡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也是基层组织的主管机构。它以选举为基础,组织、领导和协调社区事务,负责把居民的需求反映给政府,并把政府的政策信息传达给居民。人民协会下设公民咨询委员会、居民联络所、居民委员会等组织机构,负责社区建设基础工作。在社区服务方面,新加坡培养社会自愿贡献者,又叫义工。通过义工为社区服务这种自愿贡献的精神,促进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减轻了政府的压力,节约社区建设管理的成本。
日本是最早追随西方现代化发展方式的亚洲国家,其城市社区建设也深受西方国家影响,但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采取混合的治理方式,政府和社区自治组织两者分工合作,在社区建设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政府提供政策、制度和基金,社区自治组织是政策与制度的主要建议者。在1974年日本建立了地域中心体制,地域中心是由区级政府根据人口密度和管理半径分的一定区域的行政管理机构,隶属于区政府地域中心部。地域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负责收集居民对地域管理的意见;对市民活动和民间公益团体活动给予支持和援助;对地域的各项事业进行管理;为居民提供窗口服务和设施服务等等。地域中心满足各阶层居民的`需要,使居民生活日益改善。
为了辅助地域中心对社区的管理,社区居民自发建立了住区协议会。它是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群众自治组织,居民自愿参加,其主要任务是对区政府的中、长期计划、任务进行讨论,把居民的意见反馈给区政府,对地域共性问题讨论提出解决的对策。可以看得出来,日本通过这种昆合治理的方式,使得政府宽松有序引领社区建设,住区社区组织与居民积极响应参与社区建设,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共同为社区建设服务。
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依靠其政治经济高度发展,使得国内社区建设步入成熟阶段,形成了具有独特色彩的城市社区自治组织管理体系。美国的市是州政府的分治区,市政体制采用的是“议行合一”或“议行分设”的地方自治制度,城市社区没有政府基层组织或派出机构,实行高度民主自治,依靠社区自治组织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社区自治组织不仅享有社区发展规划与目标、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决策权与管理权,还享有对政府的社区行政管理以及专业机构的社区服务管理的建议权、监督权。
社区是美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部门,其结构包括社区委员会、社区服务团体等自治组织结构。社区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处理社区日常事务、制定社区建设计划、管理社区成员的聘用、组织公众参与社区活动等。社区服务顾问团体是由各专业职能部门代表、社区委员会主席及市议会中本区代表组成,承担协调商讨、征求社区居民意见的职责。此外,非营利组织对社区建设也作出贡献,它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具体实施者,为社区建设争取各类经费支持。据统计美国非盈利组织约有150多万个,占美国各类组织的6%,平均每12个就业人员中就有1人为非赢利组织工作。,通过募捐、接受个人和企业捐赠、基金会和政府资助以及服务收费,筹集6700多亿美元。这些社区服务组织,给美国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在提供就业、缓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享受到政府的资助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虽然,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处在主要地位,但也不能缺少政府的扶持。政府一般在宏观上对社区进行管理,为社区发展制定政策,指导监督社区组织工作,给予社区经费资助。美国政府每年用于福利财政支出300亿美元,尽管每年以15%比例增长支出,但难以解决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需求,所以美国出现了很多基金会、慈善机构,为社区建设融人大量资金。美国政府针对社区发展建设,制定了相关的社区法制政策,保障社区建设依法进行。除此之外,社区居民也积极投入社区建设中来。其中,志愿者服务对社区建设意义重大。志愿者服务是指以某种方式参加帮助别人的工作或活动而不领取报酬的行为。美国官方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美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大约占人口总数的一半。在一些社区中心,志愿者比全职社区工作人员还多,志愿者的加入拓宽了社区服务的资源,提高了社区服务质量,减少社区经费开支。
加拿大是世界生态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也是经济发达国家。加拿大的社区建设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步人社区建设的成熟阶段。最早的加拿大社区是由居民自己组织起来的,到20世纪60年代,政府开始介入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其社区建设的特点是从社会问题出发,调动社区组织的积极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拿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比较突出,主要围绕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展开。这里的社区服务包括:政府服务图书馆服务、安家服务、各种非盈利服务组织信息、宗教服务等。加拿大人把提高和保持社区生活质量作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他们认为邻里关系,社区娱乐设施、鼓励和培育多样化氛围,一切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服务,才是民众所需要的。建立充满生机的社区,重要的是建立关系而不是正式政府体制。社区委员会是社区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讨论社区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作出解决方案;向政府反映社区居民的需求,获得政府支持;执行社区日常管理工作等。社区委员会在社区服务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拿大社区服务建设中资金来源充足,政府给予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拨款占60%,服务收费占29%,社会捐助占11%,政府通过部分常规性拨款,非盈利组织按政府的法规和与政府签订的合同,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其余的通过专项资助项目,由相关组织竞标。此外,加拿大社区治理与志愿组织密切参与是分不开的。加拿大大约有18万个自愿组织(非盈利组织),这些组织中约有130万工作人员,占加拿大劳动人口的9%,同时这些组织还动员了650万名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志愿组织充分实现了把资本性资源和非资本性资源有机地结合来提供公共服务,对社区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国外社区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从以上这些国家社区建设状况可以看出,我国社区建设与国外差距很大,要通过综合治理,促进社区建设。
首先,社区建设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政府对社区建设的扶持还远远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充足的资金运作,社区建设无法顺畅进行。政府除了增加拨款,还可以通过多渠道来筹集资金。例如,政府对于社区建设项目可以减免税收或税收返还等政策,设立社区建设基金会,呼吁社会各界向基金会捐助资金,吸引企业公司等盈利机构也把参与社区建设回报社会作为一个成功企业的重要标志。建立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社区建设多元投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为社区建设谋求长久之策。
其次,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我国社区组织与国外有明显不同,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组织。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承担着在社区内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支持和保证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进行社区建设的重任。所以,必须不断加强和完善社区党组织建设。居委会建设更不能忽视,作为社区建设的执行组织,居委会负责社区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我国居委会行政倾向严重,必须提高居委会自治功能。
为了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我国社区服务应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大力开展志愿者活动,建设社区志愿组织。同时,应该坚持社会化、产业化的社区服务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社区志愿组织与政府之间建立相互合作关系,政府给予社区志愿组织优惠政策,刺激该组织大量投入社区建设所需,社区志愿组织积极为社区建设服务,减轻政府负担,共同为社区建设服务。
总之,新加坡、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在各自社区建设发展中分别形成了适合自身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特征的社区治理方式,较为成功地达到了有效社区建设目的,促进城市社区有序协调发展。我国社区建设也必须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发展之路,为构建和谐社区,还得充分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对老年人的观念已经由原本的健康化向积极化转变,不仅要在医疗上保证老年人的健康,还要帮助老年人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我国的老年人大都是退休人士,他们之前的生活都是与相关的工作相联系,社交范围小、生活方式单调,极易在退休后产生心理问题或者精神上的障碍,所以老年社区成了老年人退休后的主要生活场所,进行社区老年教育能够切实帮助老年人丰富退休后的生活,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国民的受教育状况不仅看青少年的受教育情况,与老年人的受教育情况也有关系,所以想要实现我国的全民教育,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对老年人进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推动终身教育的重要保障。
我国在近年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实行老年教育是必然的要求。终身教育理念认为老年人更应该积极地学习,培养学习的信心,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通过社区教育能够拓展视野、增强信心、充实生活、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使终身教育得以实现。
3.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进行社区老年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推行社区老年建设实际上就是保证了老年人的受教育权利,是在教育机会上让老年人实现公平的外在表现。通过老年教育能够让老年人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弥补早年的教育缺失。
二、实行社区老年教育的有效途径。
1.加强宣传,提高对社区老年教育的认识。
各级政府和党委要加强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宣传,完善相关设施和明确发展定位,引导老年社区教育形成完整的体系。具体的,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到办好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性,理解社区老年教育是推动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提高对老年社区功能属性的认知,老年社区的属性并不只是娱乐和保健。
2.完善机制加强筹划。
各级政府和党委要根据老年社区的特点组织好相关的部门之间的合作,明确其职能和责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共同推动老年社区的建设发展。首先要完善社区老年教育的组织机构,建立社区老年教育协调小组,梳理好与各方之间的关系,实现社区老年教育的统筹协调,推动相关服务和活动的展开;其次是制定社区老年教育的规划,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社区的实际建设情况科学地进行统筹规划,并纳入地区发展的总规划之中,使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有理可依、有章可循;再次,要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把老年社区的建设情况纳入政府的工作考评之中,以推动老年社區建设的顺利进行;最后,要加强教育管理,社区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加强对老年教育的管理,建立相关的制度和规范,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发展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切实提高社区的教育质量。
3.加大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投资力度。
政府要把社区老年教育也看作民生服务的一部分,将其纳入民生建设的一部分,纳入政府大的'工作之中,切实提高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要把老年教育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专项资金的形式推动老年社区的建设;引导和借助社会资金推动老年教育,要在民间积极集资来为老年教育提供资金保障,政府同时要对老年教育的相关建设和工作提供支持和优惠政策,确保老年教育建设的稳定发展。
老龄化已经成了我国当前的主要人口问题之一,老年人的数量增加,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老龄化的问题上思想不断创新,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态度,所以对老年人进行教育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是帮助老年人建立正确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十一
20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家大事纷繁不断学院活动也是层出不穷,它们丰富了我们课后的谈资,更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20xx年,这一个新的开始,相信我们的课余生活也会由于我们这一批班委成员的共同努力二更加丰富多彩。为此,我们团支部也制定了如下工作计划:
一、学习方面。
1)为了起好带头作用,我们认为座位班委会的成员之一,我们应当把学习作为一种要务常记于心,因为我们应当做好班级领头羊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自己的学习抓起来,不拖班级后腿,要让班内同学一我们为榜样。
2)在各科中强势方面的,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一方面,努力帮助班级中这方面相对弱势的同学,以促进大家共同进步。在弱势方面的,我们要勤于思考,好学多问,给班级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工作方面。
1)团支书要积极地将每次系部分团委开会内容汇报同学,如有什么活动,要及时并迅速的传达个各位同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2)协助其他班委工作,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和活动策划与组织当中,一是班级的建设更加完善,班级秩序更加秩序井然。在各班委的共同努力下争取能使班级获得“文明班级”称号。
3)要积极的听取班内同学建议,努力使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并对一些好的东西宣传带动给其他同学,以使班级更加团结、友爱、和谐。
4)要定期向班主任汇报工作情况,写好小结报告。
三、生活方面。
1)及时发现班级内有无异常情况,以便能够有效的加以解决,是班级生活秩序井然。
2)经常组织班委开展活动,以丰富班级同学的课余生活。
3)适当时,可以组织兄弟班级之间的联谊活动,以促进兄弟班级之间的友谊,搞好“邻里关系”。
四、其他方面。
1)要丰富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以给班级同学做好榜样,做一名合格的班委会成员和团支部成员。
2)要制定个人的工作计划与学习计划,争取使自己的目标明确,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做无计划之事。
3)积极推选先进个人,宣传并鼓励大家向其学习,以使班级欣欣向荣,人人都优秀,个个都争优。
4)积极主动的参与下一阶段班委改选当中,要质要量。有能力的让他们上,没能力的可以让他们锻炼,在下一次改选中努力当上合适他们的理想职务。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十二
随着刑事犯罪活动日益呈现智能性、隐蔽性和团伙性等特点,给公安机关打击新形势下刑事犯罪活动带来了新的难度,也给传统的刑事侦查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发案后按部就班地勘查现场、调查访问、摸底排队等由案到人的侦查方式,已逐渐被由人到案、由人到人、由案到案的现代侦查模式所替代。因此,构筑门类齐全的科技化、信息化、情报化的刑事侦查基础业务工作平台,是我们提高侦破效能,降低侦查成本,减少刑事发案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实际,认为加强新形势下的刑侦基础业务建设,应该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刑事犯罪信息建设,走信息强侦之路。
刑事犯罪信息,已成为对付各类刑事犯罪的“杀手锏”。近年来,我们侦破的一系列重特大案件,无不首先采用刑事犯罪信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检索、查询、画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破获了案件。刑事犯罪信息在侦查破案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已不容置疑。然而,在刑事犯罪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却未能引起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信息的采集方面,存在着量少质弱的问题。须知,刑事犯罪信息是刑侦基础业务的`“三大支柱”之一,如果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资料积累,没有纵横交织、融汇贯通的信息网络,要想形成强大的战斗力真是天方夜谭。厚积才能薄发!为此,我们基层公安机关有关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高度重视刑事犯罪信息化建设,从信息源头采集工作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搜集刑事犯罪信息,包括人员信息、指纹信息、案件信息、电讯信息、车辆信息、身份证信息、逃犯信息、旅馆信息、协查信息等等,只有最大限度地扩充、完善和维护好刑事犯罪信息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利用刑事犯罪信息服务侦查破案的重大作用。
二、加强刑事特情建设,走情报强侦之路。
这几年,基层公安机关狠抓了责任区刑警队建设,但在特情建设方面却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效果不好。有的单位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有的单位甚至只有档案,没有特情,滥竽充数的现象比比皆是。发了案子,仓促物建,往往无功而返。作为基层刑侦队伍,没有盘活用好、攻防自如地使用特情的水平,没有建立和管理特情工作的长效机制,就好像在作战中缺少一样重型武器,要想获取胜利,就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因此,基层刑侦部门必须在建立一支高质量的特情队伍上狠下功夫,要精心建立一批有接敌条件、有活动能力、愿为我工作的特情队伍,并合理布建于犯罪分子吃、住、行、销的各行业、各领域、各角落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打击刑事犯罪中处于耳聪目明、敌动我知的状态,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三、加强刑事技术建设,走技术强侦之路。
刑事科学技术是第一破案力。加强现场勘查,提高痕迹物证特别是微量物证的提取率和利用率,强化新技术的推广和研发,在犯罪日趋狡猾和法制日臻健全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一)把好现场勘查关,努力提高取证率。
刑事案件现场是犯罪的重要信息源和证据源。随着执法要求越来越高,刑事诉讼不能只讲犯罪事实,更重要的是讲证据证明了的法律事实。破案线索从何而来,庭审证实犯罪的证据从何而来,很重要的就是来自犯罪现场。目前,公安机关多个职能部门在侦办犯罪案件,但是有许多案件我们都没能勘查现场,常常只是到了现场、看了现场。刑侦部门也存在着重大案现场勘查,轻视小案现场勘查;重常规物证的发现提取,轻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的问题。因此,必须把好现场勘查关,要普及现场勘查知识,培训大批现场勘查人员,把常规勘查器材配备到责任区刑警中队和派出所,做到不论大案小案,只要有现场可勘,就要及时勘查。过好现场勘查关,就是要按照及时、客观、全面、细致的原则对案件现场进行认真勘查,不放过任何蛛丝蚂迹。
(二)强化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和利用。
犯罪分子只要与人和物有过接触,其空间就可能会留下痕迹。他们大多比较注意毁除常规的痕迹物证,如指纹、脚印、作案工具等,却往往忽视或无法清除微量痕迹物证,如金属粉末、油漆、纤维、发丝、汗(血)迹、花粉、泥土等。攻敌之短而扬我之长,正是我们当前应该大力采取的克敌制胜的战术。应该把微量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技术推广到基层,应该使现有检测微量物证的大型仪器设备满负荷运转。
(三)加强刑事技术队伍建设,激发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热情。
刑事技术工作非常辛苦,技术人员长年超负荷工作,加之技术人员调动频繁,技术工作的职业化趋势淡薄,技术队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当前,基层现有技术人员缺乏经常性的专业技术培训,安于现状,业务尖子不多,业务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迟滞不前,人心思走的现象较为突出。为此,基层公安机关领导要切实重视刑事技术队伍建设,进一步为刑事技术部门充实警力,加强对刑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刑侦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建立刑事技术人才库,提高技术人员的政治、经济和职级待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对基层刑侦部门主要负责人实行职级高配,努力提高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十三
经营理念:
目标:
愿望:
发展方向:
核心价值:
使命:
文化理念:
企业精神:
团队建设初期的核心是执行力,团队的执行力体现在团队日常工作以及任务的执行上,团队中每一个员工都能在安排工作及任务之后,能够高效的执行。高效的销售团队的基本特点是严谨,团队应把严谨视作团队的灵魂,团队的严谨体现在工作态度和行为上,使工作的每一步都能以严谨的态度去做。
销售团队必须有一个一致期望实现的愿景。在团队建设中,应使团队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团队目标必须量化,并可以进行分解成每年,每季度,每月,每周的目标。
并且有与之相对的绩效体系,以监督目标的过程执行。
团队任务需与上层领导沟通:
1、建立团队文化的要素:
认同: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状态,以及工作成果的认同。
赞美:善于赞美员工。
晋升机制:给有能力,并且能够达到晋升指标的员工晋升。
激励:目标完成时给予奖金以及其他奖励。
团队意识:培养员工的团结意识,大局观。以团队,公司利益为重。
2、建立共同的目标观念:
每个团队的成员必须相信,当公司能够长远发展时,员工才能得到很好的职业发展和待遇。
3、建立严谨的工作制度:
制定团队具体到每天的日常工作安排,并严格按照其执行。
完善团队工作纪律,并配合奖惩措施对执行力进行监督。
明确团队的失误惩罚及责任认定体制,谁犯错谁负责。
明确团队的各个层级的职责,确定每人做自己的工作,不越权工作。
一个团队的潜力和能力是由团队的人员决定,团队人员的素质基本决定了这个团的。
前景,人员的素质,虽然可以通过培训和团队协作得到提高,但毕竟再完美的培训机制,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提高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团队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用人集体,而不是培训机构。团队人员的素质,技能,心态,直接影响到团队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团队负责人对自己团队成员的选择应注意最基本的三个原则:
1、选择复合型人才:
我们所面对的客户群体五花八门,涉及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优秀的销售员工是一个“杂家”,对各行各业都要有所了解。因为销售从事的是一个与人沟通的工作,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类型的客户,不同的客户就应当运用不同的方式,至少对一个新客户时能够有一个切入点。
2、招聘过程结构化:
要想提高招聘效率,就应该建立一套招聘程序。确定销售团队各个成员的职责,对应各职能的应对技能、经验、素质等方面制定规范的标准,再依据此标准设计笔试或面试问题,根据各环节应聘人员的综合表现选择相符合的人才。
3、团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执行力:
团队人员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如吃苦耐劳、平常心、善于沟通等在招聘时会有严格的规定,但最能体现一个销售人员是否合格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很多人员所起的作用,仅仅是问题手机和反馈,对于来自客户和市场的问题和需求,则缺乏适当解决的能力,也就是说,团队执行力的强与弱,其实是由团队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强与弱决定的。
一个团队的培养不仅仅是新员工招聘入职时的培训,也不能够把新员工的培训和团队的培养混为一谈。团队的培养要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从各个方面去不断地提升,逐步形成一个团队的风格和气氛,赋予团队一种不同于其他团队的精神,也就是团队文化。如果团队形成了这种文化就会带动每个新加入的成员,不论团队人员怎么流动,也不会带来损失。这样才能解决这个行业人员相对流动较大的问题,但是这需要去耐心的、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建立这样的团队。
1、新员工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行业特征、产品知识、专业能力。
培训课程如下:
互联网及b2b基础知识,中供产品知识,销售技巧。
2、形象礼仪培训与培养:
公司人员要衣着得体,举止文雅,语言柔和,性格阳光。
在公司制度上应规定员工工作日的衣着形象等要求。
3、客户开拓方式方法的培训和培养:
4、电话销售技巧,面谈技巧,逼单等销售技巧的培训和培养。
5、售后服务意识的拓展培训和培养。
团队的素质提高和风格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他的是团队的日常工作中一点一滴形成的,那么日常事务的管理就不应该仅仅是对现有规则制定的实行,而是要从每一个细节上进行落实,有问题之后要及时提醒并推进其改正。但要考虑到员工的自尊,不要打击其自信心。同时也要求了主管要进行严谨的监督。
把平时的工作细分到每一个数字量进行考核,做到工作方式灵活而不散漫。员的工作要有可控性,对每一个意向客户做一个信息表,包括姓名,职务,公司产品,营销模式,联系方式,每次跟进记录等信息。方便员工客户跟进和主管检查监督,给予指导。
公司对团队看中的是业绩结果,往往会让团队人员感觉自己处于一个只注重结果,而没有人性化的团队中,应加强内部凝聚力和稳定性,让每个员工能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
制定完善的工作规章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并配合奖惩措施对执行力进行监督。
团队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暂未定mm)。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十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术教育以独特的方式在完善人格、提升素质、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同样需要在教育发展理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定位、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顺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是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因此,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是以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一是教学思想的改革。艺术创作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教学思想的改革要求师生首先要共同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美术家,而不是只会照葫芦画瓢的“美术匠”。如在进行色彩的静物写生训练时,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先让学生对静物进行临摹,学生能熟练搭配色彩后再进行全新的色彩搭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二是高校在确定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紧跟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开展调查研究,邀请行业、企业的技师和工程师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同时,邀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为学生授课或者做学术讲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后实践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2.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要想提高美术学生培养质量,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提高美术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通过国内外研修和项目支撑,培养国内知名的美术专业领军人物;二是通过选送美术专业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轮训、实训和顶岗,提高教师美术教学实践能力;三是实施校外美术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和校内专任美术教师“结对子”,兼职教师全程参与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以上三点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使美术教师成为具备深厚艺术知识底蕴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传授者,并使教师可以在对学生的传道授业中渗透人文精神,使教师可以借助美术教育帮助学生净化心灵,从而使学生的自我人格得以升华。
3.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培养实际的美术专业教学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一是高校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和美术专业基本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开设美术相关理论和实践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理论素质。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学生课程较多、学校设计的课时量是有限的,教师的授课内容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和就业需求,决不能泛泛而讲,要学有所用;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深入浅出、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因为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三是在教学手段上要不断创新,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要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运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种媒介,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要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充分备课,扩大课堂的知识面和内容含量,授课内容既丰富多彩又重点突出,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4.提升学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专业学生由于从小就侧重艺术理论和专业课学习,忽视文化基础课学习,导致学生文化课底子薄、基础不好。但是,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对美术学习和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艺术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涵盖历史、文化、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感受领会高雅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和寓意,才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融汇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因此,高校在做好美术学生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要有重点加强学生文化国学等课程教学,切实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化内涵。而且,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启迪、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开放思维和想象力,这是教师美术教学的核心任务。
二、结束语。
系统科学的教学改革是推动美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美术教学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科学设计、有序推进,需要高校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不断探索实践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艺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十五
摘要:高等院校学生党员由学校培养,是高校党员队伍中最有生机和充满朝气的群体,一直是广大青年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党员的素质亟待提高。本文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做出了思考。
论文关键词:学生党员,素质,加强,建设。
对高等院校而言,学生党支部好比是党的细胞,如果细胞发生了病变,那么党的整个肌体就不可能健康。为此,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要站在未来事业需要的高度努力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素质,实现大学生党员从组织入党到思想入党的飞跃,加强对其入党后的教育和管理,督促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1.高校学生党员是我党新生力量的重要来源。
大学生党员是我们党最年轻的党员,是最新鲜的血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历史重任要由他们来担负。[1]目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是党员较集中的地方,高等学校是我党新生力量的重要来源。因此,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素质,增强其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高校学生党员的素质高低关系到我党事业的成败。
大学生党员是当前社会中的一个具有多元身份的群体:大学生党员既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学生,又是党培养教育的、思想作风过硬、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党员。高校学生党员政治觉悟的高低,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和宗旨是否坚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确,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否很强,关系到将来能否承担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直接关系到我们党事业的成败与否。
3.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学生党员是否能够保持党的先进性,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发明创新、社会工作、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关系到能否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评价、导向、激励、约束、辐射、教化等功能[2],是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的学习榜样。
如果把整个大学生队伍比喻成一列正在行进中的火车,那么学生党员就是火车头,学生党员素质如何,表面看上去是其个人的事情,但实际上学生党员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可以影响其他广大学生的。高校学生党员是一面体现品德高尚、能力强、政治过硬的旗帜。因此,在大学生中建立起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以学生党员为核心的骨干队伍,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高校学生党员是树立良好学风、校风的中坚力量。
从总体上来看,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水平是过硬的,这在每年发展新学生党员、严把入口关时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成为中共预备党员或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后,绝大多数的学生党员因为其过硬的政治素质,成为教师的优秀助手,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服务广大学生,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等各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对于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保持学校的稳定等各个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1.入党前培训时间短,入党动机存在多样性和功利性。
学生党员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算起到发展入党,一般需要1到4年的时间。由于入党前审查培养时间较短,缺乏对高校学生党员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培训和政治思想信念的`反复锤炼,使得他们在政治思想上不够坚定,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尤其是涉及到个人自身利益得失问题上经不住考验。
不能排除在一些学生党员的心目中还有一些狭隘动机的存在,比如入党能为自己将来找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增加砝码;或者在进入社会后仍能保持“先进”的位置。这些想法只能将它定位在“初级”愿望上,当这些“初级”愿望实现了,学习、工作的动力自然也就减弱。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笔者在工作中确实发现个别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后确实出现了思想滑坡现象,不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党龄普遍较短,明辨是非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党龄均比较短,一般较长的是三年,短的只有几个月。由于在党时间短,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缺少一种经过长期在党内学习生活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严格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的习惯,缺乏对党的组织原则的深刻领会和对党内各项纪律和制度的深入认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社会知识更加开放和获取知识更加快捷,大学生党员虽然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但任然摆脱不了那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所特有的好奇心与冲动心理,容易受到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
3.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往往都是学习党在各个时期的重要方针政策文献,这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仅仅停留在念文件、读文章的层面上,照本宣科,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久而久之,党员们对此类参加党内学习生活的活动便心生厌倦,更谈不上通过党内学习生活达到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了。
4.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体制亟待理顺。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否则会影响和制约党员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其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党员的考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不够完善。[3]在工作中笔者发现有个别学生党员入党后出现松懈的现象,表现较差,对整个学生党员队伍的形象影响较大。
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在几个常见时段里会呈现出差异性和反复性,即新生党员入校前后;发展为预备党员前后;转为正式党员前后;党员毕业前后。[4]在高校里,学生党员比较集中的受教育机会,主要就是入党前的业余党校学习,入党后在学生党组织内部的学习和受教育机会则明显比入党前要降低不少;预备党员转正后的学习和受教育机会也明显偏低。
5.高校学生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制度有待健全。
在支部的日常工作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党组织工作缺位,对党员教育管理抓得不够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流于形式。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制度有待健全,主要包括。
辅导员联系党员制度;党员汇报制度;学生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班级制度等。
三、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1.严把“入口关”,深入教育和培养,确保发展质量。
具体应做到认真执行党员发展的规章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考察工作全面、深入、细致;注重大学生党员的培养环节,要严格按照培养程序和模式,结合具体实际,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党员培养模式;要坚持“三结合”,即组织培养和推优相结合、群众意见和联系人意见相结合、认识水平和现实表现相结合[5],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考察学生的个人品质、工作能力和入党动机;发展工作要严格程序,材料要准备充分,手续要齐全,程序要规范;增强发展学生党员的透明度;坚决不能允许突击发展或照顾性发展的存在,确保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公开、公正、公平。
2.坚持理论学习活动常抓不懈,加强党性教育。在学生党支部定期开展理论讲座、座谈、交流活动、撰写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创办学生党员学习专刊,提升学生党员的整体理论素质。依托党校阵地,充分发挥党校的作用,建立理论教育的长效模式。教育活动要突出重心,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要在增强学生党员素质上多做工作。通过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3.实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形式的多样化,进一步理顺学生党员教育体制。
对于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不能紧紧停留在说教的层面,首先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为学生党员搭建党性锻炼的平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途经,以党校为主阵地,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同步进行;以大学生社团为主要载体,给大学生党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造条件;以大学生党支部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作用使之成为骨干力量,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和监督制度。
对学生党员的管理,首先要以“严”字当头,不要求学生做到的,要求他们必须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要求他们必须做得更好。要求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事事实施处处要为同学起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不断完善辅导员联系党员制度、党员汇报制度、学生评议党员制度和党员联系班级等制度;推行学生党员年度考核及评优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
5.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生党员质量的高低,能否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支部的工作,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素质。选配好党支部书记,是搞好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关键环节。学生党支部工作成员都要接受学院严格、客观的考核,高校应当优化支部成员结构,疏通学生党员的教育渠道,通过吸收院系优秀教师党员进入学生党支部、邀请部分党龄长、理论知识丰富、政治鉴别能力强的老党员担任支部顾问等形式优化支部成员结构,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整体素质,为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提供组织保障[7]。
6.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
为确保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工作必须做得细致、扎实,配备和培养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党务干部是必不可少的。党务工作干部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一定要高,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要有热情。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深入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生活,并且在学生中要有一定威信。同时,还应该能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另外,保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是必须的,为有效地开展和组织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裴丽赟,陈文,司晓博,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8.10(上)。
[2]裴丽赟,陈文,司晓博,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8.10(上)。
[6]林林,袁圆,论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j],安徽文学,2008.11。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十六
常青花园老年大学虽然只是一所社区学校,但一直坚守争创一流、追求卓越的精神。,由开发商投资,学校的新教学楼在风景秀美的社区中心花园拔地而起。余平方米的新校舍功能齐全,总资产近3000万元。整座教学楼宛如镶嵌在美丽画卷中的一颗明珠,成为常青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乐园,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标志。目前,学校开设了14个专业、86个班,在校学员3100余人次。学校积极探索基层老年教育的特殊规律。开设课程以认真广泛的调研为基础,以学员满意为目标;多渠道选聘优秀教师,鼓励他们改革教学形式,广泛运用讨论交流式、活动互动式、解难讲座式等教学手段,搞活课堂教学,激发学员兴趣;抓精品课程创建,树立标杆,引领其它学科发展;选好热心为集体服务的班长,形成凝聚班集体的核心;适时组织学员成果展示,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三课堂活动,引导老年学员、社区老年人广泛参与,既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也展现了老年人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的精神风貌。问卷调查显示,学员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都在95%以上。学校注重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老年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一些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教学实践取得了不少颇有见地的研究成果,有些在《老年教育》等刊物发表,有效推进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还积极参加全国和省、市组织的老年教育有关课题,并牵头开展湖北省《城市社区老年大学参与基层社会建设的情况调查》课题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提升理论。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常青花园社区的大文化,将“求知达观,康乐有为”的核心精神作为校训;组织学员谱写校歌;充分利用学校门口的文化长廊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如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以此为重点展开宣传教育,引导老年学员更加深刻真切地理解其内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融入老年学员实践,成为可感知、可奉行的行为准则和信念理念;开辟《夸夸身边的人和事》宣传栏,组织动员学员写身边好事、赞身边好人;坚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表彰优秀师生、优秀志愿者等,大力弘扬真善美,积极传播正能量,有效推动了学校形成比学赶帮、勇于争先的新风尚。
二、面向社区全体老人积极扩大教育供给。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方便老年人就近参加学习是老年教育的首要任务。截至去年底,定居在该社区的常住人口有6万余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7.3%。该社区有2000多名老年人参加常青花园老年大学学习,入学率达20%以上。在老年大学的协调推动下,常青花园社区建立了老年教育指导委员会,由社管办党工委书记任主任,各社区书记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委员,加强了老年教育在辖区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促进了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进一步融合。为推进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制订了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引导老年人学习、激发学习动机、服务学习需求、展示学习成果。在办好社区老年大学的同时,开展了许多鼓励、服务老年人学习的活动,通过引导学习、辐射社区、示范周边,努力做好对社区老年教育、社区老年学校的指导、培训、服务工作。主动联系社区,共同组织策划与学习相关的各种文化活动,引导老年人纷纷参与;老年大学还利用空闲场地举办分校,把知识送到老年人家门口,使整个社区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让“一枝独秀”的.老年大学延伸、辐射开来,使能够学习、希望学习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老年教育的“满园春色”。
三、学校社区联动共建着力抓好“两个服务”
学校建设和各项工作始终围绕着服务党委中心工作、服务社区文明建设展开。每逢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都要举办专题展览或诗歌演唱。学校成立了诗词楹联学会、书画家协会、摄影学会等多种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谓硕果满枝头。如,先后出版了《翰墨常青》《康乐有为》《情满常青》《梦圆常青》等系列丛书,其中诗集《常青放歌》中的部分作品被《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选登;学校每年都要举办2~3期书画展,至今已展出作品4000余件,许多学员作品在省、市、区乃至全国大赛中获奖;学校艺术团先后两次受文化部委托,代表国家赴马来西亚、匈牙利访问演出……老年大学丰富的课外文化活动,弥补了社区文化场所的不足。社区举办文化节和大型文体活动时,学校积极组织参与,在社区文艺舞台上挑大梁、唱主角;书画班开展的春节送春联活动已坚持数年,深受居民欢迎;保健按摩班自发组织“吴天祥”志愿者小组,每周定期为社区居民治疗按摩,累计已达1000余人次,他们妙手回春,帮助不少居民解除了病痛,恢复了健康……学员们“跨进校园是学员,回到社区是老师”,有效地推动了社区的文化建设,赢得了社区领导和广大居民的认可与赞扬,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如今,常青花园老年大学已不仅仅是老年教育的“课堂”,同时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阵地”、文明建设的“窗口”,每年都有各界人士慕名前来参观,《中国老年报》《老年教育》杂志多次对该校的情况作过报道。经过多年努力,常青花园社区已经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社区建设的一个品牌。学校建设和社区建设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围绕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社区中心任务,着力建设“康乐有为”的校园文化,使学校建设与社区发展实现了双赢。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十七
为保障课堂教学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监督和坚持,掌握学生的预习笔记完成情况,做到对预习环节的足够重视。摒弃以往老旧的应付预习现象,引导学生把预习工作做的充分而又价值。有利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特殊性,理论知识学习进度较快,所以实验课的预习难度还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担负起引领的重要责任。首先,提供参考文档来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预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化学的理论科目的进度,针对具体的实验进展,制定出适合学生本次课程的实验预习参考文档,提出当堂科目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主动的探索,并将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呈现在实验报告上。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查阅掌握相关实验环节必须用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次,采用综合评定的手段来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检查。以往的预习教学环节之所以没有得到学生的应有重视,就是因为教师对这一环节并不作为实验成绩的考察范围,因此,建立完善的预习报告评定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一预习环节的重视,预习报告可以占据整个实验课成绩的15%左右的比例,这一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用心去完成实验报告。对提高和督促学生的预习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借以达到实验课预习的真正目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2对实验课程教学中新方法的探索。
以往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分析化学实验课传统教学手法,采用的多是教师一人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前面教书实验原理、所用的仪器、实验的根本目的,以及实验所需要进行的基本步骤,学生只追随教师的脚步,一项一项逐一的完成就可以了。这种教学方法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完全依赖教师,起不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作用,学生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氛围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机,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精神。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实验课教学的现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注重师生互动模式在课堂上的运用。对于实验的原理和具体的思路,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就可以,根据学生对实验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的`具体的情况,适当的在旁边辅助指导,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解答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自主构建实验设计,培养独自完成实验的能力。其次,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验环节的应用。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逐步演示模式,将实验的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参加互动交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更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完成实验,达到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充分掌握的目的,采用录像或者ppt演示的模式,巩固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牢记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对实验的整个过程有全面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分析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第三,注重网络平台的应用。教师应充分运用校园网络资源,在校园网上建设属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专用教学区域。在网络上为学生提供实验预习和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各种相关素材和资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分析化学校园网模块的建设中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或者文档的模式将自己的实验构思,实验步骤与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校园网站还可以组织各类实验相关的竞赛和开放性实验科目来鼓舞学生去积极参加,并将取得的优异成绩记录到最终实验课教学总分里,有利于学生自动自发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3结语。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努力的对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和参与意识。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首先,有了规范的实验预习评定模式,给学生的预习增加了动力,使被动学习变得主动。其次,运用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课堂氛围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参与精神的培养,在自主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细节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和认识,有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第三,分析化学校园网模块的建立,使学生能够增添对分析化学实验的热爱程度,通过竞赛和开放性实验科目让学生从实践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发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十八
没有一支好的团队建设与管理,公司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更谈不上公司的发展与员工的进步;没有一支好的团队建设与管理,公司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暂时和偶然的。加强团队建设与管理具有不可替代性。针对公司实际,就如何加强团队建设与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打造团队精神,首先要提出团队目标,抓好目标管理,没有目标,团队就失去了方向。因此,建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同时通过组织讨论、学习,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本部门或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应该努力的方向,这是团队形成合力、劲往一处使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必须建立明确共同的目标。下面先讲个故事:一条**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抓到。一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停下来,讥笑**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的快很多。"**回答说:"你们不知道我们两个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餐饮而跑,而他却为了性命而跑呀。"这个寓言揭示了:兔子与**做一样的事情,都拼命的跑步,然而,他们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其目标不一致,导致其动力也会不一样。
在团队建设管理中,不同角色的成员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各部门负责人负责部门的整体业务,需要按照承诺,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可能普通员工是打工者心态,我干一天你要支付我一天的工资,当然做业务能学到新知识新技能就更好了。团队中不同角色由于地位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工作的目标和期望值,会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的负责人应善于捕捉成员间不同的心态,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劲往一处使,使得团队的努力形成合力。
每个团队负责人,应该带领团队共同进步。他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既是工作计划的制订者,又是实施计划的领头人,作为团队的"头",其个人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做好这支团队的领头羊,不仅要用平和之心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件事和每个人,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公司大团队中的一员,各部门负责人应该站在公司整体高度上考虑问题,在搞好本部门团队建设的同时,要顾全大局,而不仅仅过分追求本部门效益,忽视了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影响了整个团队。
员工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和背景,如何规范他们的工作行为,使之步调一致是一项重要工作。公司通过探索,己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衡量一个公司管理是否走上正轨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制度、流程是否被公司员工了解、熟悉、掌握和执行,是否有监督和保障措施。让员工熟悉、掌握各类制度、流程,不但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需要,也是满足公司长远发展和员工快速成长的需要。事实证明,没有一套科学完整、切合实际的制度体系,管理工作和员工的行为就不能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不会产生井然有序、纪律严明的'团队。所以,要从小团队做起,运用各种形式,加大学习力度,抓执行力,抓落实兑现。
沟通是维护团队建设整体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如果说纪律是维护团队完整的硬性手段的话,那么沟通则是维护团队完整的软性措施,它是团队的无形纽带和润滑剂。沟通可以使团队建设中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可以消除员工内心的紧张和隔阂,使大家精神舒畅,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作为各部门负责人必须要保持团队内部上下、左右各种沟通渠道的畅通,以利于提高团队内部的士气,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人和"的环境。
长期以来,我们在沟通管理上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建立了多种沟通平台,如我们的约谈;每月工作学习体会;每天早交底晚小结和每月一次生产经营例会制定等,都能使员工在学习中达到沟通和提高。从实际效果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创新。
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区别,导致对于同一问题的认识出现相应的偏差。所以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金钥匙。
绩效考核是一种激励和检验。它不仅检验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成果,也是向团队成员宣示公司的价值取向,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所以它同样关系到团队的生存和发展。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把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结合起来;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励和处罚。考核评估的结果要及时向员工进行反馈,帮助员工寻找自身不足和团队目标的差距,从而激发员工不断改进工作品质,提高服务质量,达到团结进步的目的。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现代企业不仅是老板和下属的企业,而应该是一个团队。"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团队建设,凝聚团队的力量,推动公司不断向前发展。
-->
-->
-->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十九
摘要: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设计模式研究,结合不同的乡镇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发展目标,在总的规划框架下,探索和总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设计模式的新思路、新手段,设计出既有创新又有地方特色的各种规划建设方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政府提供参考,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设计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被称为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是中国农业经济建设新型城镇化作引领的战略基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通过新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市人一样的公共服务。目前,各地已经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规模不等,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基础设施相当完善,公共服务全面覆盖,生活环境堪比城市小区,城乡差距在这里已显著缩小[1]。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北京等省市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其中成都、新乡、苏州、德州等省辖市为此专门下发文件,成立领导机构,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成效显著,涌现出很多好的典型,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在通常的概念中,国家有了政策和物资、资金的保证,地方上的建设就可以大上快上,指日可待,但实则不然。一项大的经济建设和改造,不仅要有政府的各项支持,还要有社会各界、各种力量的大力配合。如一个社区在建设过程中,即使政策、资金、物资全部到位,也不一定能建设一个好社区。因为怎么进行布局,建设多少房子,多少人居住,建设哪些服务设施等的问题,需要技术层面的专业人士进行规划与设计。规划与设计有其自身的原则与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当前,在全国范围内的新型农村社区改造活动中,需要规划与设计的城镇乡村很多,但还没有一个通用性的设计模式可以借用。因此,中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设计模式研究和推广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设计模式的创新思路与方法。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巨大,发展水平也极不平衡,由权威部门完成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设计模式显然是不可能的。就像世界上没有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通用的“模式”一样,中国自己也没有通用自己所有省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这个模式需要具体的定位和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设计模式必须是针对某一地区或相似区域进行的具体化的系列方案[2]。设计模式是一种理性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设计模式是一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完成任务,有助于做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最终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环境规划与设计是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方案设计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要结合实际办事,要充分尊重和体现用户的要求,维护用户的利益。设计模式是建立在充分的调研、考察,广泛征询意见,实际的实施检验等前提下形成的,具有针对性、特殊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而它又不是一般性建筑和环境设计模式的重复,应有以下创新点:一是设计模式既有文字论述,也有图例说明;二是设计模式既有概念性的规划,也有建设性的实施细则;三是设计模式针对性强,遵从原创性的原则,不重复,不摹仿;四是设计模式在同一类型中,有多种形式可供参选;根据不同的设计对象其复杂程度,可设置为一、二、三、四、五个等级;不同的地理位置可设置为平原设计模式、高原设计模式、江河设计模式、海洋设计模式、丘陵设计模式、岗地设计模式或山地设计模式等。不同的气候环境可设置为热带气候设计模式、温带气候设计模式或季风带气候设计模式等。
2设计模式的运用与实践。
设计模式的优劣与否,必须通过实际运用才能够检验。为此选择了襄阳地区保康县歇马镇。选择的理由是:襄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有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也有比较丰富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形态。襄阳地形为东低西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丘陵、岗地、山地,约占襄阳总面积分别为20%、40%、40%。按照襄阳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地形条件,在设计模式当中,可进行大的分类,即丘陵设计模式、岗地设计模式和山地设计模式。符合我们理想的t型设计模式系列,即相似模式的梯级排列。保康县歇马镇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乡镇,其中有许多的村庄坐落在高山地带,平均海拔在1200多m以上,符合选用“山地设计模式”进行运用。根据设计原则,对歇马镇设计模式进行了2个阶段的分期工作:一期为概念性的规划;二期为建设性的实施细则[3]。首先对镇属的49个村子进行了大量的现场勘察、测量、调研,结合各级相关的要求、规定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根据大的设计模式纲要,再进行单位的模式划分:产业结构设计模式、居民居住设计模式、公共交通设计模式、公共设施设计模式、供水、供电设计模式、通讯设施设计模式、旅游开发设计模式、生态环境设计模式和文物古迹保护设计模式。历时2a多的时间,完成了规划设计任务。受到老百姓的欢迎,镇政府的认可,市、县城乡设计规划部门的验收。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期的建设规划设计。运用设计模式的方法,可以清晰地看到襄阳地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形态分布和业态布局,可以根据政策去调控,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去落实。
3结语。
设计模式在当前如火如荼的全国范围内的新型农村社区改造活动中有着良好的参照价值和引领作用。通过研究,本课题实际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为相关部门的决策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二是为用户准备的多方面的设计模式,成熟、可行,可供选择余地大;三是为同行和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四是为实践性教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五是为与外省、外地区同行间进行学术交流积累了经验。
作者:张波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叶齐茂.村庄整治技术规范图解手册[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曾海燕.山地小城镇与建设浅析[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王云才,刘宾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浅谈如何加强团队建设论文篇二十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乱办班,乱收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四是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倡导更新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想讲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念,实施差异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1][2]。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333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