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文字、故事和情感的思考和表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读后感可以通过对比和对话等方式展现书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写读后感,可以参考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够帮到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写的,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读者读了写了哪些感想?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这几句诗所表现的场景是: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段中共有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
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除此以外,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但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盗贼。但其实,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因为他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诗人自然不能入睡。“长夜”是作者由于自己屋漏因而更觉夜长,还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而觉得夜长。“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杜甫字子美,湖北襄阳人。一提起杜甫,我们通常又会想起李白。这两位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一位被称作“诗圣”,一位被称为“诗仙”。李白和杜甫的一生,为唐朝的诗歌繁荣画上了浓厚、精彩的一笔。
杜甫和李白是同时代的人,两人都见过面,还相互吟唱过。李白年长于杜甫。如果拿李白和杜甫做比较的话,那么,李白和杜甫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李白“浪漫”,而杜甫“现实”。李白的诗犹如天马行空,而杜甫的诗却似能体察民心且忧国忧民。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说是代表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是指诗人求亲告友,于公元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即著名的“杜甫草堂”。本诗的写作时间就是在茅屋建成后的当年深秋。那天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
稍微熟悉唐朝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公元761年,唐王朝还处在“安史之乱”的动乱中。全中国因为叛乱,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杜甫是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很想为朝廷、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一番贡献。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杜甫始终事与愿违,不能得志。长夜漫漫,风雨交加,外面下着大雨,屋里下着小雨,杜甫难以入眠,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不得志,又念想百姓遭受离乱的悲苦,杜甫奋笔直书写下了这篇传世名作。当时,杜甫49岁,已近“知天命”之年。
全诗的第一段,写狂风破屋。描述事情的起因,也间接的暗述当时社会的动荡。
第二段,写群童抱茅。其中,最重要的是“归来倚杖自叹息”这一句。充分表明了作者自己对自己的感叹:岁月如梭,人已老去,无能为力,只能叹息。时年杜甫49岁。49岁的年龄现在看来好象不是很大,正是大展鸿图之年。然而,在古代,49岁的人早就算是老人了。古人34岁就自称“老夫”了。
第三段,写长夜沾湿。杜甫晚年的贫困,通过这句诗已经坦露的十分明白、清楚了。“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我们后人恐怕难以想象的到,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的杜甫,晚年的生活条件会是如此的艰辛!然而,这正是真实的杜甫!
全诗的核心内容在第四段,最为后人喜爱、吟唱不断的也是第四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自己已经贫困无依了,还在想着别人,希望全天下的受苦人能有衣穿,能有房住,自己就算冻死也心甘情愿!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是多么伟大的思想啊!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人文关怀”!
杜甫无疑是位仁者。何谓“仁者”?“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关爱百姓,关爱你所爱的人,就是真正的仁者!杜甫是仁者,当之无愧!
我敬杜甫、我爱杜甫、我读杜甫。杜甫一生共作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其中佳作云集,如《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蜀相》等都是不朽的名作。然而,我读杜甫的诗,读到现在,最喜爱的,还是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它大气、它磅礴;它充满着“爱人”精神,它充满着“人文关怀”;它体现出了杜甫的高贵人格,道出了杜甫的无奈,抒发了杜甫的心志,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晚年“诗圣”的悲苦!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朱德参观杜甫草堂的题词。可见杜甫是多么的为后人所敬重。但愿杜甫这个名字会像他的草堂一样不为人所忘怀,但愿杜甫的诗歌还能让人永久的诵读,也但愿像杜甫那样有着高贵品质的诗人、学者越来越多。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句诗是足以让我们永久回味的。
这首诗是作者高尚情怀的具体体现。他的茅屋几乎被狂风和顽童完全摧毁,又遇上了连绵不断的秋雨,屋漏床湿,被冷似铁,全家无法安眠,处境十分悲惨。但诗人从切身体验推己及人,以天下之忧为忧,渴望有广厦千万间为天下贫寒之士解除痛苦,甚至想以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天下寒士的欢颜。诗歌情意真切,文字朴素,未作刻意的经营布置,但由于写出了诗人由极为潦倒不堪之中推开自身往大处着想的思想境界,仍然显出了波澜起伏的转折变化。诗的最后一段表现大庇天下寒士的理想,句法、情感完美配合,随气之短长,以七言、九言错杂,以“呜呼”二字穿插,加强感叹的语气,音调抑扬舒展,收放自如。世上苍夷,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二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该看出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吧!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三
今天,我又读了一首诗,名字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作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是他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这一年的八月,杜甫的茅屋被秋风刮破,风停之后又下起了大雨,诗人一家因屋漏而彻夜不得安眠。但就在如此窘困的处境中,诗人想到的却不是自己,而是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广厦之中,免遭风雨侵袭之苦。并表示如若这一愿望得以实现,宁可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诗中表露的这种忘我的崇高精神境界,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的具体体现。这首诗既记事又抒情,写得气势跌宕,朴实深沉,激动人心。诗篇历千载而不朽,并使当时诗人居住的茅屋---成都草堂扬名天下。
诗人用很平常的语言,先为我们刻画了这样一幅画面:在八月的一天,秋风刮得很猛烈,把诗人家位于江边的草堂茅屋上的茅草卷走了很多,茅草随风飘洒到了江郊,有的被刮到高高的树梢上悬挂着,有的低低地飘转沉入池塘。诗人跟着被吹飞的茅草跑,想捡回它们,却看到一群来自南村的顽皮的孩子,把诗人家的茅草都捡走了,他们快速地跑入竹林,诗人怎么叫他们都好像没有听见。因为诗人年老无力,所以追不上他们,只好慢慢地拄着拐杖走回家中,边走边叹息忧愁:“没有茅草铺盖屋子,晚上睡在屋顶破漏的房里可怎么过夜呀!”
不一会,天黑了,风也停了,愁云密布,该睡觉了,但房屋漏雨,外面下着大雨,屋里的雨就像天上垂下来的麻线,整个屋子又湿又冷,本想盖上被子取暖,可因为家里穷,被子用了多年都没有换洗,又冷又硬,如一块铁板,加上诗人的小儿子夜里总睡不好觉,爱在床上折腾,早就把被里蹬破了。自从经历“安史之乱”,诗人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他觉得今天的夜晚尤其显得那么漫长,怎样才能等到天明!
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发出了沉重的感慨,他想:多么希望眼前能够出现一幢幢宽敞的大屋,使天底下所有贫寒的人都能安居乐业,不再像我一样遭受风雨侵袭、流离失所、难以安宁。如果这个梦想能够实现,有千万间房屋为天下人遮风挡雨,那么我这个老朽在这破茅屋里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含笑九泉了!
学完这首诗,我既同情诗人乱世颠簸、生活贫寒、遭受风雨侵袭的不幸经历,又佩服他那推己及人、心怀大众的博大情怀。这就是杜甫----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没有在自伤哀愁中淡忘自己的使命,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诗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四
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杜甫字子美,湖北襄阳人。一提起杜甫,我们通常又会想起李白。这两位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一位被称作“诗圣”,一位被称为“诗仙”。李白和杜甫的一生,为唐朝的诗歌繁荣画上了浓厚、精彩的一笔。
杜甫和李白是同时代的人,两人都见过面,还相互吟唱过。李白年长于杜甫。如果拿李白和杜甫做比较的话,那么,李白和杜甫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李白“浪漫”,而杜甫“现实”。李白的诗犹如天马行空,而杜甫的诗却似能体察民心且忧国忧民。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说是代表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是指诗人求亲告友,于公元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即著名的“杜甫草堂”。本诗的写作时间就是在茅屋建成后的当年深秋。那天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
稍微熟悉唐朝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公元761年,唐王朝还处在“安史之乱”的**中。全中国因为叛乱,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杜甫是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很想为朝廷、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一番贡献。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杜甫始终事与愿违,不能得志。长夜漫漫,风雨交加,外面下着大雨,屋里下着小雨,杜甫难以入眠,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不得志,又念想百姓遭受离乱的悲苦,杜甫奋笔直书写下了这篇传世名作。当时,杜甫49岁,已近“知天命”之年。
全诗的第一段,写狂风破屋。描述事情的起因,也间接的暗述当时社会的动荡。
第二段,写群童抱茅。其中,最重要的是“归来倚杖自叹息”这一句。充分表明了作者自己对自己的感叹:岁月如梭,人已老去,无能为力,只能叹息。时年杜甫49岁。49岁的年龄现在看来好象不是很大,正是大展鸿图之年。然而,在古代,49岁的人早就算是老人了。古人34岁就自称“老夫”了。
第三段,写长夜沾湿。杜甫晚年的贫困,通过这句诗已经坦露的十分明白、清楚了。“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我们后人恐怕难以想象的到,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的杜甫,晚年的生活条件会是如此的艰辛!然而,这正是真实的杜甫!
全诗的核心内容在第四段,最为后人喜爱、吟唱不断的也是第四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自己已经贫困无依了,还在想着别人,希望全天下的受苦人能有衣穿,能有房住,自己就算冻死也心甘情愿!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是多么伟大的思想啊!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人文关怀”!
杜甫无疑是位仁者。何谓“仁者”?“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关爱百姓,关爱你所爱的人,就是真正的仁者!杜甫是仁者,当之无愧!
我敬杜甫、我爱杜甫、我读杜甫。杜甫一生共作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其中佳作云集,如《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蜀相》等都是不朽的名作。然而,我读杜甫的诗,读到现在,最喜爱的,还是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它大气、它磅礴;它充满着“爱人”精神,它充满着“人文关怀”;它体现出了杜甫的高贵人格,道出了杜甫的无奈,抒发了杜甫的心志,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晚年“诗圣”的悲苦!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朱德参观杜甫草堂的题词。可见杜甫是多么的为后人所敬重。但愿杜甫这个名字会像他的草堂一样不为人所忘怀,但愿杜甫的诗歌还能让人永久的诵读,也但愿像杜甫那样有着高贵品质的诗人、学者越来越多。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句诗是足以让我们永久回味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五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这几句诗所表现的场景是: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段中共有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
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除此以外,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但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盗贼。但其实,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杜甫的《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因为他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作者叹息的内容:1.自己的苦2.周围人的苦3.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诗人自然不能入睡。“长夜”是作者由于自己屋漏因而更觉夜长,还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而觉得夜长。“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六
课型教法:分析鉴赏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幻灯片号:
教 学 过 程。
1、练习。
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分析,正确的是:abd。
e、本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f、类似楚辞,g、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h、本诗反映了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i、积极面对人生与社会态度。
2、作者介绍。
3、结构。
动词妙处:“怒号”“卷”“三重”“飞”“洒”“挂”“飘”
(二)群童抱茅。
动词妙处:“欺”“忍”“呼不得”“似叹息”;写出无可奈何心情。
(三)长夜沾湿。
“长夜”一语双关,自己的处境,国家的处境(风雨飘摇之中)。
“何由彻”意味深长,一作结,二铺垫。
(四)崇高思想。
安得 欢颜 独破 受冻。
秋风破屋 风 白天 室外 事。
长夜沾湿 雨 黑夜 室内 人 。
理想 广厦千万间(点睛之笔) 他人(疾苦)。
4、小结。
5、层次分明清晰。
5、升化主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归心似箭)。
杜甫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忧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忧民)。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6、诗歌鉴赏练习。
1、下边是晚唐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对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1-186)。
二月卖新丝,五月新谷。
医得眼前疮,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错误!未定义书签。,只照逃亡屋。
a“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田家”虽然贫困,但尚有“丝”、“谷”可卖。
c“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诗的艺术力量。
d全诗言简意足,充满诗人对田家的同情、对君王的讽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七
今天,我又读了一首诗,名字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作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是他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这一年的八月,杜甫的茅屋被秋风刮破,风停之后又下起了大雨,诗人一家因屋漏而彻夜不得安眠。但就在如此窘困的处境中,诗人想到的却不是自己,而是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广厦之中,免遭风雨侵袭之苦。并表示如若这一愿望得以实现,宁可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诗中表露的这种忘我的崇高精神境界,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的具体体现。这首诗既记事又抒情,写得气势跌宕,朴实深沉,激动人心。诗篇历千载而不朽,并使当时诗人居住的茅屋---成都草堂扬名天下。
诗人用很平常的语言,先为我们刻画了这样一幅画面:在八月的一天,秋风刮得很猛烈,把诗人家位于江边的草堂茅屋上的茅草卷走了很多,茅草随风飘洒到了江郊,有的被刮到高高的树梢上悬挂着,有的低低地飘转沉入池塘。诗人跟着被吹飞的茅草跑,想捡回它们,却看到一群来自南村的顽皮的孩子,把诗人家的茅草都捡走了,他们快速地跑入竹林,诗人怎么叫他们都好像没有听见。因为诗人年老无力,所以追不上他们,只好慢慢地拄着拐杖走回家中,边走边叹息忧愁:“没有茅草铺盖屋子,晚上睡在屋顶破漏的房里可怎么过夜呀!”
不一会,天黑了,风也停了,愁云密布,该睡觉了,但房屋漏雨,外面下着大雨,屋里的雨就像天上垂下来的麻线,整个屋子又湿又冷,本想盖上被子取暖,可因为家里穷,被子用了多年都没有换洗,又冷又硬,如一块铁板,加上诗人的小儿子夜里总睡不好觉,爱在床上折腾,早就把被里蹬破了。自从经历“安史之乱”,诗人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他觉得今天的夜晚尤其显得那么漫长,怎样才能等到天明!
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发出了沉重的感慨,他想:多么希望眼前能够出现一幢幢宽敞的大屋,使天底下所有贫寒的人都能安居乐业,不再像我一样遭受风雨侵袭、流离失所、难以安宁。如果这个梦想能够实现,有千万间房屋为天下人遮风挡雨,那么我这个老朽在这破茅屋里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含笑九泉了!
学完这首诗,我既同情诗人乱世颠簸、生活贫寒、遭受风雨侵袭的不幸经历,又佩服他那推己及人、心怀大众的博大情怀。这就是杜甫----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没有在自伤哀愁中淡忘自己的'使命,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诗篇。
秋天的气候怡人,即使是深秋,也只不过是多了些许寒意,却更具另一种韵味,可就是在如此充满灵气的季节里,谁又会想到一位曾写过千古绝唱的大诗人大文豪正在一座破烂不堪的茅屋里忍饥受冻,贫穷潦倒?这就是一位忧国忧民、才华横溢的文人所处的境地。况且当时他还有官职,竟然过着“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的生活,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即使他过着如此的生活,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这需要何等广阔的胸襟呀!这就是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情思的杜甫,就是这样一代文豪,让人赞叹、让人敬仰。
我笑他痴,笑他傻,笑他对一个已经名存实亡的朝代,还如此忠心耿耿,像一个孩童一样天真烂漫,对别人没有丝毫防备之心,处处遭人迫害,即使如此,心中还有着他那“圣明”的君主,对自己的朝代复兴还抱着希望,收复了失地他更欣喜若狂,吟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佳句。
我敬爱他身处漏雨的茅屋,心中却想着无家可归,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敬他忧国忧民的赤胆忠心,我想,一个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
翻开历史的画卷,皇帝昏庸无能,宦官当权,埋没的有抱负有理想的仁人志士又何止杜甫一人呀!像李贺的怀才不遇,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等,不胜枚举。
合上书本,打开窗户,深秋的寒意似乎更浓了……。
1200多年前,杜甫为了躲避战乱,流落到四川,在成都市南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在此住了四年时间,写了二百多首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此诗作于公元761年秋,是诗人一家窘迫生活的真实写照。诗全面叙述了风雨飘摇中的草堂境况后,推想出“天下寒士”的悲惨生活,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按照传统中国文人的生存习惯,在自身难保时本该独善其身,诗人却偏要“穷则兼济天下”。由此可见杜甫人格之高尚。在古今中外诗人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杜甫,最同情的也是杜甫。他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一心想走“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可惜生不逢时,空怀报国大志,一生悲苦到不仅在四川成都只有茅屋,而且甘肃成县自己的亲生骨肉还因饿寒而死。从小到大,杜甫在我心中的印象也一直在改变。孩提时,读他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读出的是一位快乐的诗人。(.)。
如今,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读出的是一个悲苦的诗人。和一位人格高尚、让人崇敬的平民诗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八
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九
这首诗是作者高尚情怀的具体体现。他的茅屋几乎被狂风和顽童完全摧毁,又遇上了连绵不断的秋雨,屋漏床湿,被冷似铁,全家无法安眠,处境十分悲惨。但诗人从切身体验推己及人,以天下之忧为忧,渴望有广厦千万间为天下贫寒之士解除痛苦,甚至想以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天下寒士的欢颜。诗歌情意真切,文字朴素,未作刻意的经营布置,但由于写出了诗人由极为潦倒不堪之中推开自身往大处着想的思想境界,仍然显出了波澜起伏的转折变化。诗的最后一段表现大庇天下寒士的理想,句法、情感完美配合,随气之短长,以七言、九言错杂,以“呜呼”二字穿插,加强感叹的语气,音调抑扬舒展,收放自如。世上苍夷,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十
唉,这个秋天,真冷。
去年北边儿闹叛乱,都达到京城城墙外头了,玄宗皇帝吓的连滚带爬从长安一直跑到成都,别看他吃的肥肥胖胖,跑起来真不输给那些年轻人。而我们的主人公,被后世称之为诗圣的杜甫,为了所谓的忠义,毅然抛弃坐落在长安市区的豪宅,跟着皇上跑到了成都,想着自己是跟着皇上来的,吃穿住行应该不成问题,少说得分一套七八十个平方的三室一厅吧。可熟知,皇帝老儿自顾不暇,连皇上都不当了,哪儿去给他找三室一厅去。不得已,只好向几个有钱的哥们借了点钱,在城郊盖了一座不到十个平方茅草屋,真是屈辱啊,你看别人家里的厕所都比之气派。
不过好歹比一个平方也没有的强,怎么说也好好地坚持了一年。到了秋天,不知从哪个方向来了一股所谓的强对流天气,整个成都大风不止,我们的杜老爷子今儿个都48的人了,怎禁得住这一吹啊!于是整天蜷卧在家中,不料,忽有一天,风力由六级直升到八级,这茅草屋本就朝三暮四,禁不住风神的呼唤,跟着他起了飞,还以为能冲出亚洲,飞向世界呢。可熟知,风是个骗子,它不是在呼唤,而是在忽悠,把你忽悠起来就会再把你扔下去,于是茅草分为两拨,运气好的挂在了树上,不好的就掉在了水坑里。我们的杜甫这时也感到不对,怎么房里的水都凝固了?虽说家里因经费原因没有交暖气费,暖气也早停了,可这墙怎么说也不透风,屋顶也不……屋顶,屋顶没了!
杜甫急急忙忙冲了出去,也顾不上自己48岁的高龄了,茅草要紧啊,当他努力的睁开了眼睛时,眼前的景象使他热泪盈眶。一群七八岁的孩子顶着七八级的大风捡茅草。杜甫心想,世上真是好人多啊,等他们把茅草给我,我一人给他们一分钱。于是他便站在屋前,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准备好了几分钱等着那群孩子。可在谁也没看见的一瞬间,那群孩子如影子般消失在丛林之中了,杜甫愣了一下,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大呼:还吾茅来。便冲了出去。
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当年全国锦标赛短跑47名就追不上几个黄毛小子了,还差点体力透支回不了家。在困难面前,人人都是很阿q的,不管他是诗圣还是情圣。于是杜甫想:屋顶没了更好,晚上还能赏赏月,可阿q总还是别人捉弄,同样的,老天爷在捉弄杜甫,于是天开始下雨。杜甫浅薄地笑了,依然很阿q地说:你就不让你赏月,我正好三个月没洗澡了。
可事实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对精神上有用,管不了身体上的痛苦,所以杜甫虽然很科学的蜷成了肉团状,可是他依然很冷,而且冻得瑟瑟发抖,无意间摸到一根火柴,他用那发抖的手划着了火柴。火光中仿佛出现了一座高楼大厦,上面还有他的外婆……火柴被风吹灭,浅薄的上帝又一次毁灭的他的梦想。可是他却来了写作灵感,想写一篇诗,赚点稿费改善一下生活,于是就有了后世所敬仰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十一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十二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与沉郁顿挫的诗风。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三、进一步体会杜甫诗叙事精炼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难点:杜甫诗作的叙事精炼,风格沉郁顿挫。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二、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三、欣赏图片。
四、读课文。
五、理解赏析第一节。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
“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4、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5、请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诗人的心情怎样呢?秋风卷茅板书。
六、理解赏析第二节。
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
2、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
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诗人的心情?群童抱茅板书。
七、理解赏析第三节。
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秋宵屋漏。
3、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板书。
八、理解赏析第四节。
1、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
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
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祈求广厦。
3、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
九、小结。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十、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你知道哪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兵车行》《月夜》。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犹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十一、诗文积累。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还知道哪些?
得万安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白居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十三
慧智育:八月时逢秋季,北风呼啸地刮过,一阵又一阵,再也不是长安举城共赏菊花的时候了,我东拼西凑才在浣花溪旁边盖了个草堂,本以为它能为我们一家老小争一方天地。却不曾想这八月的秋风吹不散长安的血腥味却能将这草堂上的茅草吹走大片。露出的屋脊如这一路战乱后饿死的人,根根突出的肋骨。狂风挟着茅草渡过江,洒在深塘的江畔。飞得高的挂在林梢恐是像开元盛世一样不复返了,飞得低的悉数洒落江畔,像盛世梦碎后的破镜。
村子南头的一群孩童欺负我年老力衰,竟然忍心当着我的面做盗贼,大大方方的把茅草拾走,溜进竹林里去了!我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唇焦口躁也没人愿意回头看我,只能倚着拐杖踱步回家,这也是一群可怜的孩子,没生在一个好时候,偏偏生逢战乱,也是遭了不少的罪,受了不少苦啊!别说他们了,当年“长安韦杜,去天尺五”何其风光,如今不也是这番境地吗?人人为了那个位置争得头破血流,百年之后也不过一捧黄土。唉!
要是能够得到千百间楼阁,庇护着天下所有像我一样的寒土让他们开心起来。呜呼!什么时候眼前突然看到了这些高楼大厦,单我的草堂破旧,冻死了也是值得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十四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诗,探刻地反映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真实地反映了庸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所以被称为“诗史”。诗人四十八岁的那一年,携全家从兵荒马乱的中原漂泊到四川的成都。第二年春天,杜甫用表弟送来的修建费,从一些相识的人那里要来树秧,就在成都西郊的洗花溪畔亲手植树,建起草堂,暂时安顿了妻子儿女。在成都,杜甫住了四年,写诗二百四十余首。
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这个时候的作品。这首诗是怎么写出来的呢?那是在草堂刚建成这一年初秋的一个傍晚,原来还是晴朗的天李,突然黑云滚滚,电闪雷鸣。那呼啸的狂风吹折了屋后的老树,屋顶新盖的兰重茅草也被卷到空中,飞过江去,洒落江边,有的高挂在大树的树梢上,有的飘落在水塘注地里。到了晚上,风刚停又下起雨来。杜甫在那处处漏雨,没一块干土的黑屋子里,听着一家老小的悲叹低泣,不禁一阵辛酸凄楚涌上心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十五
他们一家在这儿住了一个多月了,突然有一天,风猛烈的刮着,呼啸着,似乎要把人包围住。杜甫的小儿子闲着没事,跑到外面玩。只听见他大声喊到:“爸,爸,快来看啊!我们家茅草屋上的茅草被风吹走了。”杜甫赶忙跑出来,呀!家里茅草屋右边屋顶的茅草被风刮走了。哎!杜甫长叹道。
为了使家人可以有房子住,杜甫说做就做,他开始把风吹走的茅草捡起来。但是哪有那么简单啊!茅草被风吹得到处飞,有的飞到了小河边,有的飞到了树脚下,还有的……杜甫不辞辛苦,到每个地方捡茅草。
杜甫来到了小河边,看见从南村跑来了一群小孩子,他们也在旁边捡茅草。杜甫想:太好了,有这些孩子的帮忙,那一定会捡得更快的。杜甫对孩子说:“真是谢谢你们啊!”说罢,他正准备从一个大男孩手中抱起茅草,不料,那男孩把茅草扔给了同伴。杜甫感到莫名其妙,便对男孩说:“快把茅草还给我啊!”男孩笑了笑说:“老头,你追上我们,我们就还你。”杜甫边跑边喊:“孩子,快把茅草还我,快还我……”杜甫的声音都喊得嘶哑了,但孩子们却抱着茅草往树林深处跑去了,无影无踪,还可以听见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面对此情此景,杜甫只能叹息:哎!老了,没用了,连几个毛孩子都拿自己寻开心。
杜甫向家中走去,抱着那少得可怜的几根茅草,他的步伐是那么沉重,表情是那么严肃。面对这所剩无几的茅草,他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然而,杜甫回到家,刚刚准备修建茅草屋时,天渐渐暗了下来,灰蒙蒙的,阴沉沉的,不一会儿雨点儿“哗,哗,哗……”地掉了下来。雨水从茅屋破损的地方滴了下来,滴到了儿子的脸上。“爸,我的脸上好像有什么东西。”小儿子大喊道。杜甫放下手中的活,来到儿子身边,对他说:“那是雨水滴的,你睡进去点,就不会了。”得快点把家里的茅屋修补好啊!不然家人怎么生活啊。杜甫心想。
杜甫和妻子在修补茅屋,忽然听到“砰”的一声,夫妻俩都吓了一跳,跑进屋子一看,原来是小儿子睡觉不安分,从床上掉了下来。妻子把孩子抱了起来,刚要把被子帮孩子盖上去时,她吓坏了,被子像铁一样冰冷。她跑过去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杜甫,杜甫一看,明白了。小儿子的睡相太不好了,把被子蹬破了。为了不使孩子着凉,杜甫把自己和妻子的被子拿给小儿子盖,可这哪是办法啊?杜甫一脸忧伤,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杜甫坐在窗前,看着越下越大的雨,她大喊到:“老天爷你怎么也拿我开心啊?”可是,他也只能望“雨”兴叹。他不禁陷入了沉思。战都打了快八年了,但人民却一点也没有富裕,不是无家可归,就是流离失所。什么时候,才能国泰民安啊!
什么时候国家才能兴荣昌盛,人民可以有高楼大厦,可以让穷人也开心一回,让他们有个完好的家!杜甫只能深思,他知道这离自己,离人们是多么遥不可及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十六
哎哟,那八月的风啊,吹得那个烈哟!想出去看那湛蓝的天空,忽然眼前一亮,哇!那红通通的太阳照在我的头顶。正准备享受这秋日的日光浴,可定睛一看。哎呀,我的妈呀,屋顶咋不见了,出门一看我的天呐!天上飞的,地上滚的,水里游的。我那可怜的屋顶,就这么被五马分尸了。
南边村子里那群小孩儿又来我这深山老林,你说这小孩儿也不怕被狼吃了,到这来欺负我这个弱老头。说和我玩儿捉迷藏,让我闭着眼数数,幸亏我上过几年学,不然到1000000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咋数嘞。“我开始找了!”我喊道。只听耳边一阵奔跑时带起呼呼的风。
我睁眼一看,顿时生无可恋,不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我刚收的那堆茅草没了,望着那几个小孩儿远去的背影边追边喊:“站住!站住!”不行,嗓子哑了,追不上了。你说这是啥时代啊,遇上诈骗集团也不能打110。回来想倚在屋上休息。结果那土块还不停的往下掉,每次都正中靶心。
你说这天咋和六月似的呢,那片黑压压的乌云,就这么屁颠儿屁颠儿的跟着风跑了过来。太阳的离开带来了一拨黄衣小兵不停地向身后泼撒墨色。他们似乎还是秋天的叛徒,冬天的使者。散向人间的还有那丝丝寒意。这些小兵似乎是刚来的也不懂规矩,不知不觉便玩儿high了,就忘了那泼墨机还在运作,墨变成了雨,哗哗的流个不停。
“哗啦啦呀哗啦啦。”我不禁唱起了歌。只为歌颂这场恰到好处的大雨。屋中的雨已积了半尺之深。你看这雨,咋不再下大些呢,不然明天就能建个室内游泳池了,不是漏天的!你看我那床破被子湿的呱呱的,省得过两天我还要去洗,我躺在被雨水浸湿的床上,望着桌边形成的一道道瀑布,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不过这夜竟如此漫长。不管了,不管了,都是经过安史之乱的人了,还怕这些吗!
过了这一夜,我感觉我要正经一点做好好做个人了。
如果天下有一座大的房子,贫寒的士人就不会惧怕风吹雨打。哎呀,如果现在就有那种房子我冻死也够了,不过我还不能死还等着明天的游泳池赚俩钱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十七
1、了解杜甫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进步思想。
2、学习精选材料以表达中心思想的艺术特点。
3、背诵默写文言文。
1、重点: 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精选材料,平易质朴的艺术特点。
一课时
明确本课学习的目标和重难点。
简介导入: (多媒体展示补充)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 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 (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今有《杜工部集》存世,共收诗歌一千四百多首,本篇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卷十。
1、熟读课文。注意下列词语的发音:
怒 号() 挂 罥()长 林 梢()庇 护()突兀()布衾()三 重 茅()沉塘坳()飘 转()俄 顷()丧 乱()厦()见此屋()
2、理解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歌: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1、阅读探究第一层。(1)解析文言。
(2)思考:这节诗使你想像到了怎样的情景?哪些词语渲染了风的威力?
(3)这一段的叙述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内心情感?
(4)概括层意:
2、阅读探究第二层。
(1)解析文言。
(2)思考:这节诗表现了怎样的情形?诗人此 时的心情怎样?明确:一群顽皮孩童当面将茅草抱走,诗人喊得口干舌燥无济于事,只能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息。表现诗人焦急而又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
(3)概括层意:
3、阅读探究第三层。
(1)解析文言。
(2)思考: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你觉得哪些词语运用得较为传神?
明确:表现了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生活。如:“麻”字形象地说明雨点的密集;“铁”字道出了被子的陈旧、脏硬、量少等,说明了杜甫生活的困窘。(3)概括层意:
4、阅读探究第四层。
(1)解析文言。
(2)思考:无法入眠的杜甫在想些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情怀?
明确:诗人没有对自身遭遇叫苦连天,而是推己及人,由眼前个人的不幸想到天下所有的“寒士”,希望他们能拥有千万间避风雨的“广厦”。
(3)概括层意:
全诗层次清晰,由上到下,由外到里,由自己推想到别人,条理分明。 描叙每一个中心时,选用精当材料,不枝不蔓,问题集中,主旨鲜明。 用语非常准确、生动、鲜明,“怒号”反映风的威力;“飞渡”、“洒”、 “挂 ”、“飘转”、“沉”描写茅草被卷走的各种姿态,活灵活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十八
我爱秋天,我爱秋天明媚的阳光、满园的秋色、丝丝的秋雨,但我更爱秋天和煦凉爽的风。我愿我是秋风。
假如我是秋风,我就要在冬天来临之际,拖着金色的长裙,系着乳黄色的围巾,踏着轻盈的步伐,悄悄的来到人间。
假如我是秋风,我就要人间充满灿烂的金黄色,让人感到浓重的秋的气息。我要用一支淡黄的画笔,在祖国的大地上尽情描绘。
假如我是秋风,我要去让小草慢慢睡着。看,小草悄悄地换上了金黄色的睡衣,它对我点点头,然后便进入甜蜜的梦乡了。多美丽的黄地毯呀!是我给大地妈妈铺上的。
假如我是秋风,我要悄悄的吹拂在工作繁忙的人的面颊上,让他们放下工作的压力和烦恼,在这凉爽舒适的秋日里享受无尽的惬意。
假如我是秋风,我要吹进书声琅琅的校园。我要轻轻抚摸每名同学的脸庞,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珍惜眼前美好的时光。不辜负老师和长辈的殷切期望,像小树苗一样,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泥土里,充分吸收养料,长成参天大树。
我爱秋风!秋风使大地焕然一新,秋风使校园满园秋色,秋风带给我们硕果累累。我愿我是秋风,为校园增添金黄色,把祖国的秋天装点得更美,把世界打扮得五彩缤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十九
这首诗被收录在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公元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所以学好本诗将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贯穿在每一堂语文课中。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培养学生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重点: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难点: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90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集体又有不同的个性,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巧妙使用类比手法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二十
八月的一个夜晚,月黑风高.大风\'呼呼\',\'呼呼\'的猛刮.几阵风灌进了我的茅屋里,我抬头一看,原来风将我屋顶上的茅草卷走了.我起身套上衣服急忙往外跑去,茅草飞过了江,洒满了对岸的江边,有的高高的挂在树梢上随风摇摆,有的`低低的飘落在水洼中呜咽徘徊.
叹息着我准备回家,可是路过竹林的时候看见了几堆茅草被竹子挡住没有被吹走,我弯腰去捡.南边村里的几个小孩正在林中玩耍.他们欺负我这个年老体弱又无力的老人,竟然忍心当起了\'盗贼\'!当面抢走了我的茅草,一眨眼就跑进了竹林里.我喊得口干舌燥也没能够阻止他们.我只得裹紧破蓑衣垂头伤气的往家中走去,回家后我斜依着手杖看着在风雨中飘摇的茅草屋,独自叹息不已.
我望着漆黑的雨夜痛苦的呻吟,不禁陷入了冥想中......
我不禁东想西想了起来.啊!眼前不知道什么时候真的出现了这样一座高楼,人们欢呼雀跃,高兴劲无法形容.惟独我的茅草屋依旧是被大风吹的破烂不堪,东倒西歪.
苍天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二十一
秋风肆虐,天色灰暗,那所茅屋孤零零地立于山中。
蝇帘旁,暗灯下,你在苦苦思索,长须已飘飘,心中却不忍放下。你无顾已被风刮飞的茅草,却在思索它们会飘转何处,就像在思索着你自己会同茅草般飘转何处。
灯影下,泪,再次划过,滴落,至溅起,手下的纸已近湿了大半。窗外风依旧狂吼。
你不觉想起,早上那一群顽童,如强盗,将茅草掠去。年老体衰的你,无论如何呼喊,却都无可奈何。不知是放弃,还是无奈。亦或许带着丝丝怜悯。
就如那安禄山和史思明,如强盗,如狂风,席卷整个大唐国境,如秋风扫落叶般,你欲为国出力,怎奈无人赏识;你悲恨愤槪,却莫名无奈。
长叹一声,戍外万鼓争鸣,戎边琵琶声起。
寒冷的夜雨再次侵袭而来,你冷得打了个哆嗦,一切回到了现实,不觉将那已被踏裂的被子,往身上揣了一点。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今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二十二
同学们,有一副对联,猜猜歌颂的是谁: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学生回答)对,是杜甫。安史之乱爆发后,饿殍遍野,生灵涂炭,杜甫举家南迁,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但他不以个人的得失为重,仍用饱蘸感情的笔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与泪的诗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写于此时,当时杜甫一家辗转流亡到了成都。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茅屋。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暂时结束了流亡的生活。可是,谁曾料,一场大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屋漏偏逢连夜雨,诗人长夜难眠,于是写下了这首伟大的诗歌。
1.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明确:示例:“怒号”一词用得好。“怒号”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公元759年冬,杜甫弃官入蜀,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浣花溪畔暂时落脚。但是即使要盖一间简陋的草屋,他也是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么一个勉强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所以几根茅草也会如此牵动诗人的视线。
明确:被吹落到平地上的茅草,还有可能捡回来,重新盖在屋顶上,但是却被小孩子给抱走了,在我们看来一文不值的几根茅草,在杜甫的眼中却是非常珍贵的,因为这关乎生计。所以,当时的杜甫虽然只有四十多岁,但是我们读到“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这两句时,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拄着拐杖的干瘦老人那老态龙钟的模样,原来他早已心力交瘁,未老先衰了。
3.杜甫一向怜民爱民,为什么要骂抱走几根茅草的顽童为“盗贼”呢?
明确:诗人忍不住要骂抱走茅草的小孩子为“盗贼”,实在是无奈之语、愤激之词,这并不是真心说他们是“盗贼”,只是因为诗人太贫穷了。诗人如果不是十分穷困,就不会面对大风刮走茅草而心急如焚;同样,“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穷困,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不值钱的茅草。
明确:写出了被子的硬和冷。据说杜甫本来有两个儿子,但是其中一个夭折了。杜甫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写道:“入门闻号,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杜甫在长安困守了十年,在安史之乱前才终于获得一个小官职。这时就想着到妻子和孩子的寄居地奉先县去探望。没想到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路有冻死骨”的惨状,一进家门,才知道自己的小儿子也已经被活活饿死了。那么,现在就剩下这么一个儿子,却跟着自己颠沛流离,只能睡在这么一个家徒四壁,甚至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燥地方的屋子里,怎么可能会有好的睡相呢?恐怕还经常做噩梦吧!小小年纪却经历了那么多本不该经历的事情,身为父亲,面对这一切却无能为力,所以,他是多么羞愧和痛心啊!此时此刻,诗人已经肝肠寸断,他心里一定在心疼地呼唤:我娇弱可怜的孩子呀!
明确:是真情流露。杜甫将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表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一座破败的茅草屋,却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崇敬之情,再次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1.背诵杜甫的其他代表诗作。
2.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对主人公的动作、神态的描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篇二十三
窗外狂风怒号,卷起乌黑的云翻涌着,似乎要将我的茅屋连同我一起卷走,这注定又是一个不眠的夜晚。
清晨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屋子,我屋顶上的茅草早被风掀起,冷风不断地往屋子里灌,而被卷走的茅草,有些挂在树梢像断线的风筝,有些飘转到水塘里如浮萍漂摇,掉到岸边寥寥无几的几撮也被南村那些顽皮的孩子抢走了,他们欢呼着,离开时似乎吹起了口哨,像是胜利者的炫耀,奈何我一把快散架的骨头远追不上他们,干燥的口舌也只能发出沙哑的声音——就像秋末的蚂蚱,只能倚杖自叹,顾影自怜。
也许他们的屋子也被昨天的狂风摧残,正需要这些茅草吧!我在门口迟疑了半刻,最终还是放弃了去打捞沉到水底的茅草,转身进了家门。
我裹紧了被子躺在床上,那冰冷的被子似坚硬的铁块,枕头也湿漉漉的,仰躺在床上时正好面对着房顶的破洞,能看见阴沉迷蒙的天,能看见千万间大房子,能看见天下寒士的笑脸,能看见国泰民安,能看见阡陌交通往来种作的农民。
房顶漏下来的水滴在我的脸上,冰凉冰凉,破旧的家和黧黑的天空还是原来的样子。如果一切能如梦里那般美好,哪怕我冻死饿死我觉得也值得。
只是现在还不知道我如何才能熬到天亮。窗外的风更大了,雨水从屋顶的破洞里成串地滴下来。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3358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