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是我们对某个经历或者事件的一种感悟和领悟。写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时,要注意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和模糊不清的表达。如果你对写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以下小编精心挑选的一些范文,或许能给你灵感。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一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一名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阐述在学习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中,我所体会到的关键信息和个人思考。
第二段:课程特点。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时,我发现该课程的特点在于涉及很多经济指标以及国家经济政策。这类学科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了解并且掌握宏观经济的相关知识和运用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理论和概念之外,还需要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分析和应对方法,这些都不能依靠简单的记忆和理解,还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实践。
第三段:理解困难。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概念和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例如,GDP、通货膨胀、失业率等概念和指标,他们并不是一个容易理解的数值,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和背景信息来进行解释和理解。在进行课程学习时,我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通过互相交流和探讨来共同解决。
第四段:深度思考。
学习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不仅仅是要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分析。很多时候,经济学并不是完全准确的科学,需要根据各种实际情况和政策环境来进行判断和决策。在宏观经济学这个领域当中,思考和分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通过多方面的信息收集和整合,进行推断和判断。
第五段:总结。
学习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需要耐心和时间,同时需要准确和深入的思考以及分析。而且在这个领域,经济政策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大,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来进行决策和判断。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应用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二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全球经济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到政府政策、国家发展、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等众多领域。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我对宏观经济学学习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重视经济动态。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全球经济的现状和趋势。这需要我们经常关注各种形式的经济信息和数据,例如经济报告、股票价格、国际贸易数据等等。在掌握了这些信息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和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和投资决策中。
第三段:关注政府政策。
宏观经济学中的政府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如税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会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也会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我们需要关注政府政策,以及它们的预期和实际效果。
第四段:研究国际贸易。
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趋势。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不断增加,宏观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理论变得越发重要。学习宏观经济学意味着要学会解释和理解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和趋势,并根据这些理论发展出最优的贸易政策。此外,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环境和制度,对于理解和评估对其进行贸易投资的潜在风险也有很大帮助。
第五段:结论。
总体来说,宏观经济学学习的过程可能会非常复杂和繁琐。但是,我们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目的并不在于成为一名专业经济学家,而是为了使我们更加了解国家和全球经济状况,以及如何在这些情况下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在这个变化万千的时代,学习宏观经济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种经济问题,以及各种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三
在我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家或全球经济活动的学科,关注的是经济的总体表现和影响因素。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的经济状况,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支持。在此,我要分享一下我所学到的内容和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之前,我对这个学科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和概述。通过课堂学习和阅读相关书籍,我逐渐了解到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我明白了GDP、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等是评估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在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也更加清晰明了。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总体表现和影响因素,而微观经济学则主要关注市场和个人经济行为。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大量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指标。其中包括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储蓄率、贸易顺差和财政赤字等等。深入了解这些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十分关键。这些指标用于评估经济表现和政策效果,在经济预测和政策制定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经济政策和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调整经济中的各个成分来影响经济总量和结构,以达到特定的政策目标,如通货膨胀的控制和经济增长的促进。宏观经济学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如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指导着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这些理论以及政策都是在经济现状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和完善。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家或全球的经济活动,我们不难理解其对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产生的影响。优秀的经济政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而糟糕的政策会导致社会动荡和经济下滑。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和指标,通过阅读新闻和分析经济事件,能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本国或全球的时局和未来趋势,从而准确地作出我们自己的经济决策。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综合来说,学习宏观经济学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对于经济活动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不仅是五花八门的人才市场的需求,也是我们作为普通公民的一种基本要求。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希望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四
作为一名学习宏观经济的学生,我参加了一系列课程和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我的宏观经济课程体验让我收获颇丰。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以及如何写一篇关于宏观经济课程的1200字文章。
第一段:开头引入主题。
宏观经济学是关于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它是一种分析全国或地区宏观经济的工具,包括供给和需求、政策制定以及整体经济状况的评估。在我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如何分析和理解宏观经济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段:描述课程内容。
在我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我们了解了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因素,例如生产、就业、通胀、利率、政府开支和货币政策等等。我们也学习了如何采取全面策略来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并掌握了一些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的工具和技能。
第三段:分享学习收获。
我个人最大的收获是深入了解了宏观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背后原理。我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制定的整体宏观经济政策(比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背景和目的,并能够更深入地分析国家经济和市场的走势。同时,通过对宏观经济因素的分析,我也更加了解各种宏观经济现象(如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的原因和影响。
第四段:论述关键观点。
在写作1200字的宏观经济课程体验文章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程内容总结:在文章开始时,我们可以先简单介绍课程内容,包括涉及哪些宏观经济概念、分析方法和工具等等。
2.提出问题:之后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关于宏观经济的问题,例如“政府应该如何应对通货膨胀问题”或“宏观经济政策会对个人生活造成哪些影响”,并根据这些问题解释宏观经济的一些基本原则。
3.案例阐述: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来阐述宏观经济的理论和方法。例如,在讨论通货膨胀的时候,可以引用实际的通货膨胀案例,并分析其根源和解决办法。
4.立场阐述:最后,在文章的结尾,我们可以提出自己对宏观经济政策或宏观经济现象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宏观经济发展的展望。
第五段:总结文章。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我们可以总结出这篇文章的主要思路,并以简要的形式呈现出来。总之,在撰写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文章时,我们应该注重框架结构、主题论述、细节描述,最终以总结的方式呈现我们的学习成果。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五
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过去五年即“十三五”时期,我们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十四五”。十三五期间,我们取得了诸多经济上的突破和进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我们将面临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应该深入领会“十四五”宏观经济政策,把握中长期发展目标,形成积极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二段:把握发展的新方向。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将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的规划,我们将聚焦实体经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链水平。这也是为了提高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机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第三段: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十四五”时期,绿色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构建美丽中国,我们需要加强环境治理,推动绿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此外,实行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推进低碳发展,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应该树立绿色理念,积极参与绿色产业发展,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为未来几代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四段:加强内外市场的对接。
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互利共赢。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需求的提升为我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我们需要创造更加开放和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规范化的经济秩序。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开展更加灵活多样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在开放中获得更多的机遇。
第五段:实现人民富裕与国家富强的统一。
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因此,在“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注重民生改善,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建设,推动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实现国家的富强,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这要求我们加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提高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只有人民富裕和国家富强相互促进,我们才能实现新时代的发展目标。
总结:在未来的“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基本方针,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发展。我们应该深入领会宏观经济政策,努力把握好发展的新方向,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内外市场的对接,实现人民富裕与国家富强的统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六
宏观经济学指的是宏观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现象的一门学科,研究的是整体经济环境、市场与国家政策等高层次的内容,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在我进行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之后,我深刻认识到了宏观经济学对我未来职业与生活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和体会。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之前,我首先了解了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不是单个人的行为,而是包括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在了解了这些基本内容之后,我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一步步深入了解了宏观经济学中更为复杂的问题和概念,书中所讲述的一些形象实例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我认识到宏观经济学对我未来职业和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经济学的知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和素质,学好宏观经济学不仅可以帮助我更好地预测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也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在当今日益增长的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学好宏观经济学对我的未来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段:深入学习宏观经济的思考。
在深入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认识和思考过的问题。比如,通货膨胀和贸易顺差等问题都是宏观经济学的重点内容。在了解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也开始思考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这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我开始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
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在实践应用中也能收获很多,还可以先人的直觉感知丰富的社会信息。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我发现许多真实的社会问题都可以用经济学的知识来解决。比如,当我面对购买某一商品时,可以根据市场条件和价格趋势等因素,来做出最优的购买决策。同样,如果关注经济数据和经济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考模式。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我学会了更加理性、科学地思考问题,也知道了如何自我实现,赢得成功。因此,学习宏观经济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关于经济的知识,更是为了开阔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我也更加意识到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的重要性,让我更加认同学习的重要性,懂得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总结:
宏观经济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我们的人生和职业生涯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我深入理解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认识到了宏观经济学对我的未来生活和事业的重要性和影响。通过学习,我也深入思考和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提高,不仅需要最新的知识,更需要学会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所以,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使用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七
在经济学领域中,宏观经济运行模拟一直都是研究者们研究经济学的重要工具。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许多的宏观经济运行模拟器,这些模拟器能够帮助研究者们更好地分析经济情况,预测市场走向。而我也通过模拟器模拟了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运行,深刻地认识到了模拟的重要性,同时也收获了不少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二段:模拟的过程。
我使用的模拟器是一款网络模拟器,通过设定不同的参数来模拟不同的经济情况。在模拟的过程中,我首先设定了一些基础参数,例如政府支出、利率、通货膨胀率等,然后根据实际经济情况不断进行调整,直至模拟出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经济运行情况。
在整个模拟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经济模型的复杂性。单一的参数调整不仅会影响到其他参数的变化,而且不同参数之间还存在复杂的协同作用。只有多方面考虑,才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经济市场的走势。
第三段:模拟的收获。
通过模拟宏观经济运行,我不仅收获了数学方面的理解,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关于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一些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我通过模拟器亲身体验了其中的作用,比如通货膨胀率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政府财政政策对于市场走向的影响等等。
同时,模拟也让我深入了解了经济学的实践操作。在模拟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进行参数调整,通过不断调整,总结经验,再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经济理论就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符合经济运行情况。
第四段:思考和反思。
通过模拟宏观经济运行,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的经济素质和能力。在模拟的过程中,我不停地调整参数,但是并不总能达到一个最好的结果。这一切都需要深厚的经济素质和经济智慧,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经济的运行规律。
同时,模拟也让我反思了经济学的理论。在模拟的过程中,单一的理论往往会出现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这需要我们在模拟的基础上,不断探究经济学的新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实际社会。
第五段:总结。
通过模拟宏观经济运行,我终于实现对于经济学的初步认知。经济学是一门全球性的学科,旨在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控经济运行的规律。在深入学习经济学理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融入到实际中去,逐渐从追求理论到关注实践操作的角度,让经济学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八
分析纷繁复杂的经济问题,可以从看似简单的一些经济学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入手。我们对许多热点经济问题莫衷一是,往往在于基本范畴、基本关系不清。许多具有一般性抽象性的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表现,但澄清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对于经济决策和宏观调控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这里结合对几个基本范畴的思考,提出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以期有助于完善宏观调控。
一、宏观和微观。
经济分析中区分宏观和微观,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和个人等个别经济单位的行为,宏观经济学则着眼于对经济总量和经济整体行为的研究。这是一般的经济学道理,但对于宏观调控而言,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微观上合理的行为宏观上可能并不合理,微观形势好并不意味着宏观形势也好。在传统计划经济下,宏观与微观混淆,闭经济调控包罗万象,既涵盖了宏观层面,也囊括了微观活动,实践证明是不合理、不成功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宏观与微观的区别,在经济分析和宏观调控中尤其需要有宏观眼光。
首先,要把宏观调控主体与微观经济主体区别开来。企业和个人属于微观,中央政府属于宏观,这是没有疑义的。关键在于明确,地方(包括省一级)和行业都不是宏观,即使广东的gdp总量已达到3000亿美元,新疆的国土面积有165万平方公里,均超过许多小国,但从整个国家的角度讲都是局部或微观,只有国家或国民经济才是宏观。因此,一些地方讲要加强宏观调控,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合适不准确的,尤其不宜简单地从一个省或一个地区的范围出发自求总量平衡,如钢铁消费大省为了生产与消费平衡而不顾条件大上钢铁厂,原料生产大省为了平衡上下游产业而不顾条件大上加工厂。可以说,宏观调控是中央的独有职责,地方、行业、企业只是从局部的、微观的、个体的角度来服从和执行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
其次,要把对经济形势的宏观判断与千差万别的微观状况区别开来。投资方面的例子很典型。目前中国投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分化现象,在经历了过去的投资高潮后,目前东部沿海一些地区的投资增长有心无力,如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的投资增幅只有10%左右,而中西部一些地区的投资增长则异军突起,近几年内蒙古、吉林和安徽的投资增幅先后达到50%甚至更高。对投资形势的判断自然会存在较大差异,一些沿海地区可能会说自己的投资增幅很低,没必要调控,而一些中西部地区可能会说自己的基数很低,也不应当调控。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固然需要考虑微观主体的不同情况,但更应当避免在差别很大的微观情况面前举棋不定、无所适从,更应当坚持从宏观的、全国的角度清醒看待投资形势,正确做出调控决策。
最后,要把宏观上的利弊得失与微观上的利弊得失区别开来。近年来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新现象是,钢铁、有色金属等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不仅在国内有很大的市场,而且在国外也找到了新的“广阔”市场。在20生产和出口大幅增长的基础上,以来继续呈现生产和出口大量增加的趋势。从钢铁等企业和行业自身看,似乎存在一个良性循环:从扩大投资开始―首先扩大生产能力―然后扩大生产―在国内市场容量不足时扩大出口―扩大外汇收入和利润―然后再扩大投资和生产。但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看,钢铁等“两高一资”产品不断扩大规模实际上导致一个恶性循环:这些行业过度扩张投资推动整个投资增长过快―这些行业扩大生产和出口推动经济增长过快―加重国内能耗和污染―助长贸易顺差过大和流动性过剩―形成资源性产品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这是微观上合理、宏观上不合理的一个典型案例。可见,区别宏观和微观对于判断形势和宏观调控的意义非同小可。
二、供给和需求。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曾引用一句名言:你甚至可以使鹦鹉成为一个博学的政治经济学者――它所必须学的就是“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名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任何经济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恐怕都离不开供给和需求。房地产市场也不例外。近年来政府对调控房地产市场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其力度之大、频度之高,是少见的,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要稳定住房价格,二是要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增加价位低的普通商品住房,但这两个目标都还没有很好实现,与广大居民的愿望和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均衡和价格稳定,从最基本的方面看,无非是扩大供给和调节需求两条,这是极简单的原理。分开来看,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硬约束,决定了住房供给必然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这种情况下,住房供给结构状况就十分关键。既然市场力量驱动大户型、高价位住房供给,抑制小户型、低价位住房供应,而很大一部分居民的需求是小户型、低价位住房,表明在住房市场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市场失灵,政府应当填补这一空白,但实际上政府长期缺位。
从住房需求看,可以分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投机需求三类。本来应当在首先满足当地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之后,再逐步满足投资和投机需求,但实际情况却是在各地政府的利益驱使之下,三类需求同时膨胀,导致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挤占了消费需求,并大大抬高了消费需求的成本。同时应看到,在购房需求之外,还有大量的租房需求,但当初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方案要求所有居民都要买房,没有为住房租赁市场留下足够的空间,也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位。据此,理顺住房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政策趋向是:在供给上,明确要求各地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重新成为中低价位住房的直接和间接提供者,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弥补市场失灵;明确实行租售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房屋租赁市场,最终可能会形成租房与购房比例大体相当的市场格局。在需求上,优先保障真实消费需求,严格限制投资需求,坚决遏制投机需求。在住房供给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合理调节需求是关键。如果不限制不合理需求,如果需求是个无底洞,那么住房价格永远不可能得到有效抑制。总之,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问题,理解供给与需求是一把总钥匙。
三、总量与结构。
经济中的总量问题和结构问题,各有其独立性,也存在相互联系。总量矛盾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结构问题,甚至在本质上是由结构问题引发,因此,解决总量矛盾的关键常常在于调整结构。
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过去30年出现的几次经济总量过热,多数是由投资膨胀引起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失调和总量矛盾的显现同时并存。1993年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投资增长61.8%,投资率从1991年的34.8%上升到1993年的42.6%,达到一个历史高峰;消费率则从62.4%下降到59.3%。前几年中国出现经济增长“偏快”,同样由于投资增长过快引起,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更趋失衡。投资增长27.7%,投资率从的35.3%上升到的43.2%,达到另一个历史高峰;消费率则从20的62.3%下降到的51.9%。
另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例子是,200。
6年在节能减排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结果有些令人沮丧,没有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产业结构“恶化”。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缩减的份额,不是由第三产业所填补,而是由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所填补,在工业中重工业的增长速度更是遥遥领先。到年,gdp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从14.1%降低到11.8%,降低了2.3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的比例由45.2%提高到48.7%,提高了3.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提高了3.3个百分点。尤为突出的是,在工业中重工业比重从20的近63%上升到2006年的近70%。这一趋势在20一季度还在加快发展。
另外,重工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耗者和主要的污染排放者,重工业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成倍于轻工业和服务业。在2006年全国电力消费中,工业用电占75.5%,其中重工业占60%。重工业单位产出(增加值)的电力消耗约为0.28千瓦时/元,大约是轻工业的近2倍,农业和第三产业的8倍。结果是,即使轻、重工业自身由于技术进步和管理严格而使能耗和排污水平下降,但由于重工业比重上升,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看,能耗和排污水平难以明显下降。换言之,各产业自身的能耗和排污水平下降的影响,抵不过产业结构重型化所产生的能耗和排污水平上升的影响,这叫做胳膊扭不过大腿。如果年和今后几年产业结构继续呈现重型化趋势,那么完成“十一五”时期的节能减排任务也将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不难理解,中国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既调总量、也调结构,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四、流量与存量。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所达到、完成、实现的某项经济指标的总量,例如某年内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存量是一定时期末或一定时点上所达到、完成、实现的某项经济指标的余额,如某年底一国的国民总财富或储蓄存款余额。存量是由流量逐步积累形成的,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把流量叫做增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国有资本向优势领域集中是存量调整的范例。着眼未来发展,有两个与流量、存量相联系的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把流量与存量同时调整的思路和机制拓展应用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例如对收入分配的调整。目前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特征是,一方面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下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消费扩大。有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中20%的高收入户的平均收入相当于20%的低收入户的平均收入的倍数,年为3.6倍,2006年预计为6倍,而目前低收入户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消费倾向)为92%,高收入户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为68%,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有钱的不消费、想消费的没有钱的态势。同时,-20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从62.1%下降到57.5%,下降了4.6个百分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需要在增量和存量上同时进行,增量调整包括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加大对高收入的税收调节,存量调整则包括划转部分国有资产给社会保障基金持有,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征收遗产税、物业税等。目前流量调整的力度不足,存量调整尚未启动,因此收入分配格局的上述两方面不合理特征还在发展。这种状况亟待改变,这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变这种状况,特别是从存量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二是注重处理国民生产和国民财富之间的关系。生产是流量,财富是存量,生产扩大的结果应当是财富的不断积累。当前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是:一方面,生产与财富之间不成比例,生产规模很大,但财富积累没有相应扩大,特别是许多房屋建了又拆、拆了又建,房屋内部装修了又铲掉、铲掉了又装修,城市地下管道挖开了埋上、埋上了又挖开,街头路面砖石铺上了又拿掉、拿掉了又铺新的,如此等等,都计算在当年的生产规模之内,但没有增加财富。如果从质的角度衡量,那么财富存量更要打折扣。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还可能破坏原有的财富存量,例如一些地方的旧城改造将历史遗留的宝贵建筑和城市特色一扫而光,代之以近乎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建筑”,以及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资源、环境、气候状况的恶化等,原有财富存量的损失难以估计。因此,必须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才能有效扩大国民财富的总量,改善国民财富的质量,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
五、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一国经济的对外不平衡与内部不平衡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对外不平衡往往是内部不平衡的一种反映。
当前中国经济的对外不平衡突出表现为贸易顺差过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两方面的内部不平衡长期存在、不断发展的结果:。
第一,不平衡的储蓄与消费关系。国内消费相对不足是贸易顺差过大的最深层的原因。目前的消费率只有50%略多一点,比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消费之外的总储蓄部分,不是用于投资,就是用于出口。投资率已经很高,但储蓄率更高,因此净出口的比例必然上升。而且投资与出口之间形成了一种自我循环,投资导致生产能力扩大,过剩生产能力导致出口扩大,出口换取的收入和利润又推动投资和生产规模扩大。因此,减少贸易顺差最终还要从扩大消费做起。
第二,不平衡的奖出限入外贸政策和体制。影响较大的是,多年来我们鼓励扩大利用外资,鼓励外资企业出口,甚至曾经限制内销比例,结果是目前外资企业出口占全部出口的57%,占贸易顺差的5帆;多年来我们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结果是加工贸易的附加值越来越大,由过去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大体平衡、略有逆差或顺差,转变为巨额顺差,目前占全部顺差的80%以上;近年来我们明显地扩大和放开了各类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权,结果是在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之外,私营企业等贸易主体异军突起,在外贸中的地位由微不足道发展为不可等闲视之,占全部顺差的比例超过50%。
同时还有两个外部因素:一是国际经济环境之好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态势是过去30年最好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二是美国等国的储蓄率偏低,消费率偏高,同时受国内人工成本高和比较竞争优势等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原有的一般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大量转移到中国,形成生产、出口和顺差的国际间转移。
总之,由上述因素决定,贸易顺差大在现阶段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顽固性。客观地讲,在经济全球化阶段,不仅一个省不能自求平衡,一个国家也难以自求平衡,只有从全球的角度看,世界经济是平衡的。但不平衡也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的范围就可能带来广泛的不利影响。当前中国贸易顺差过大,已成为货币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和贸易摩擦加剧等诸多问题的直接根源。在缓解贸易顺差过大上,我们应当有所作为,也可以有所作为。一方面,要在促进内部平衡上下功夫,把扩大消费作为根本措施,并调整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倾向,在抑制不合理出口的同时,鼓励扩大进口。另一方面,也需要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配合。从历史经验看,一旦世界经济明显减速,中国的贸易顺差也会缩减,这是一种自然调整。在世界经济继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有关国家也需要适当调整国内政策,包括逐步提高国内储蓄率等。内外互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内外平衡。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九
现阶段学习的西方经济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从小的方面着眼,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则是从大的方面看,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以诸位经济学家的思想为论据,分别阐述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发展过程,并简要说明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以期能为我国当代宏观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从17世纪开始,经过历代经济学家们的努力钻研,宏观经济学体系日趋完善,在现代经济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概括来说,宏观经济学是在市场失灵、政府有效的基本假定下,以收入理论为中心,以总量分析为方法,主要致力于资源充分利用研究的学科。一直以来,宏观经济的发展对于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有着重要作用。
早期宏观经济学,或称之为古典宏观经济学,萌芽于17世纪中叶,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之前。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他首次从宏观的角度观察经济运行状况,并发表了西方经济学中第一部以宏观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赋税论》[1]。
在此之前,由于新航路的开通,商品交换变得日益频繁,交易半径不断扩大,商品交换产生了巨大的财富,由此产生了重商主义学说。重商主义认为,财富来源于商品交换,而贸易顺差是财富的源泉,因此应鼓励出口而抑制进口。但随着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的发展,英国迅速走向富强,尤其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作为新兴产业资本利益的代表,威廉・配第摆脱了重商主义的影响,对经济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提出劳动价值论,认为是劳动创造了价值。
《赋税论》深刻阐明了税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威廉・配第认为,税收来源于农业生产中土地的租用。政府可以利用税收实现资金在各领域的合理分配,从而刺激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社会财富。
同一时期,法国经济学家魁奈发表著作《经济表》,强调利益来源于农业,并对国民经济结构做了系统描述。随后,古典革命的爆发极大促进了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富论》率先提出了“经济人假设”这一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并指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调配着宏观经济的运行,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斯密之后的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等,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提出深刻的见解,并对现行政策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为后来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的主要标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经济陷入困境,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推崇的自由放任主义难以给出大萧条合理的解释,更无法提出有效的经济措施使经济回暖。这种情况下,凯恩斯适时地提出了应由国家来调控宏观经济的观点。凯恩斯认为,人们的消费总是小于储蓄,因此造成了有效需求的不足,而资本主义市场不能自动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因此,需要国家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积极实行财政赤字政策扩大需求,以政府的投资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这种政府带头刺激消费的行为有利于带动社会闲置资金投资于生产,使市场达到供需均衡的状态,进而刺激经济的发展。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解决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来自有效需求的不足,也就是说,就业量的多少取决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等于商品总需求价格时的商品需求量。当需求价格小于供给价格,需求量小于供给量,即供过于求时,资本家就会降价或减少生产,进而造成员工的失业。而在短期内,商品的成本变化幅度小,因而商品的总供给几乎是不变的,这就会造成商品价格的下降。因此,是总需求量,也可以说是有效需求量的大小,决定着就业数量。一旦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出现失业问题。
另外,凯恩斯进一步提出三大心理规律,即: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这三大规律决定了有效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消费倾向规律解释了这样一种状况:当收入增加时,人们更倾向于将资金用于储蓄,从而降低消费的百分比,引起消费需求的不足。投资需求则取决于人们对利益的追求,由于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即投资越多,收益率越小,当收益率低于利率时,投资者将停止投资转而进行储蓄。另一方面,利率又取决于流动性的大小,人们对流动性的追求,会造成利率的上升,这也阻碍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由此引发的投资需求不足会造成有效需求的不足,产生大量失业,从而爆发经济危机。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国家干预经济,利用宏观调控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正是当时经济危机的产物,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良好的思路。而这次的“凯恩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滞胀”局面,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不足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凯恩斯提倡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很可能就是导致这次“滞胀”出现的根源。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由此得以迅速发展。
与凯恩斯主义相反的是,非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来稳定经济,而不需要国家的过多干预。
货币主义是非凯恩斯主义的中坚力量。他们强调:市场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由市场本身的调节机制会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而国家的干预打破了这一均衡,必定引发经济的**。
同时,货币主义强调了货币的重要性:货币供应量决定了物价水平,影响了经济活动的进行。因此,货币当局可以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保持经济秩序的稳定。货币政策的提出为国家解决“滞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促进了货币主义下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非同寻常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大量数学方法的使用和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促使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日趋成熟。技术因素作为学术研究的新手段,将进一步受到重视。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也趋于整合。首先是传统各学派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其界限逐渐模糊,基本形成了以新凯恩斯主义为核心,其他理论百花齐放的局面。其次,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确立和博弈论的应用,为统一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微观经济学一样,宏观经济学在探究其微观基础的同时一直遵循着理性经济人假设,这一理论基础很可能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就此走向融合。另外,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完善,这一理论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各国在对宏观经济学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结论,将进一步丰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
然而,尽管新模型能更准确地解释经济现象,但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研究却难以取得新进展。随着市场机制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例如收入分配问题,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宏观政策有效性的问题,这些新问题的出现反映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还不完全,在经济进步的背后还存在思想突破的困难。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十
当然宏观经济理论的学习仍然是基础,凯恩斯的理论仍然是学习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时期产生了一些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凯恩斯主义一度走入低谷,但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凯恩斯主义将重新受到重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相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靠拢,新增长理论将继续是一个研究热点,不远的将来宏观经济学将出现新的综合。
二,宏观经济问题的关注和理论的应用。
在本课的学习中着重讲到了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财富的相应迅速增加,甚至感觉在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中国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很快,增长百分比在10%左右,但是人们一直对现在反应经济增长的gdp的核算是否能反应经济的实际增长存在怀疑,所以在学习中我们引入了绿色gdp的核算。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我们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至现在国家一直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用研究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is-lm曲线来分析,并且对is-lm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每一个国家不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所以is-lm模型进一步扩展为is-lm-bp模型。这样可以更完善分析各国的经济。从is-lm模型中还可以推出ad-as曲线,这时价格不再作为一个常量而是作为一个变量来考虑,并且把总供给和总需求结合了起来。用ad-as模型可以充分的分析美国90年代后的新经济,从而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启示的因素。
三,结论。
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门论战激烈,不断变动发展的学科。除了在有关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方面经济学家能达成一致以外,在其他领域中,尤其是在涉及商业周期,失业,通货膨胀中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争论不休。而且各个流派的理论研究都是在很多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每个流派在研究时都是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而对反方面的实际问题则不予考虑,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局限性。所以我个人认为宏观经济学对经济的运行有着指导作用,但是仍存在很多的局限。
本文《宏观经济学学习总结》来自本站,查看更多与学习经济学这么些年,最大的体会是经济学的分析始终围绕着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是均衡分析,第二个是最优化。而这两个分析的前提就是人士理性的,是必须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在拥有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未来准确做出预测。由此导致了一大批宏观经济学的非常有趣的故事,比如李嘉图-巴罗等价命题。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就是人的理性假定,包括价格粘性模型,曼昆的菜单成本模型。
在中级宏观经济学里面如果能够理解了is-lm模型以及索罗模型,中级宏观经济学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剩下的就是怎么样扩展模型的基本假定。加入不同的假定会延伸出不同的有趣故事来。
高级宏观经济学基本上不考虑is-lm模型。toona-iv-e,toosi-mp-le.高级宏观最终要的是动态最优化。通过动态规划或者最有控制方法讨论代表性消费者的一生最有决策。
中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差别没有中级宏观和高宏那么大的差别。内容基本就是厂商理论和消费者理论。现在主流的微观经济学都把重点放在了博弈论以及信息经济学上,尤其是博弈论。现在的在西方非常重要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一个趋势是用博弈论来改写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博弈论越来越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当然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基础还是消费者最优选择理论和厂商理论。
高微与中级微观的不同在于高微更深入更模型化地讨论问题。所以所有的讨论会更严谨。消费者理论主要就是个人在既定约束下的最佳消费选择。无非就是讨论一下收入效应以及价格效应这些非常基本的问题。由此会延伸出希克斯需求曲线和马歇尔需求曲线。一般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主要由其无差异曲线决定(预算约束只是决定其消费水平),即消费函数。消费者最优决策理论其实也是高宏的微观基矗厂商理论说白了就是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与消费者理论一样,在不同的成本函数形式假定下会有不同选择。其实厂商理论和消费者理论是相通的,很多时候只是换个不同的表述而已。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十一
发展经济学是诠释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达的经济学,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题,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普适性。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
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
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发布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十二
宏观经济是我们大学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现象,对我们了解和分析国家经济状况以及制订个人未来发展规划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二段:重视大局的重要性。
宏观经济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的时候需要从整体上去思考问题,不能只关注某一细节。同时,宏观经济对于我们了解国家和世界发展趋势,把握大势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学会从大局角度出发,去看待和分析经济问题。
第三段:数据分析的技巧。
宏观经济离不开各种统计数据的支撑,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运用各种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学习宏观经济的过程中,我发现,运用数据分析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一些现象和问题。同时,还需要谨慎地对数据进行分析,尤其是涉及到数据质量问题时,要保持冷静头脑,避免做出错误的结论。
第四段:政策分析的方法。
宏观经济涉及很多的政策问题,因此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的时候,要学会从政策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政策分析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政策的实施效果,考虑政策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等方面,并且对于不同领域的政策,也需要特别注重其区别和相关性。因此,在学习宏观经济的过程中,要注重政策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
第五段:实战经验的价值。
学习宏观经济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学习,还需要注重实践。通过把握社会发展新闻和市场经济信息,可以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和相关政策的实际运用。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模拟实验活动,积累各种宏观经济分析的实战经验。因此,注重实践,提高宏观经济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非常重要。
结论:
总之,学习宏观经济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了解世界经济况和提高个人经济素养,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学习,积累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十三
摘要:为了适应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经济学教育对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树立研究型教学理念是提高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研究型教学理念的实质表现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教师的教学应体现如何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探索问题。针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和特点,探讨了研究型教学理念及相关意识的内涵,并在实践中将这些研究型教学理念贯穿在构建研究型教材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等教学要素中,以综合性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教学理念;实践探讨。
1《经济学》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意义。
《经济学》是西方国家的“泊来品”;作为一门研究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课程,在意识形态和政策主张上都必然打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烙印”。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意义上看,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显然就不能采取“照单全收”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和研究中国国情,树立学生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态度,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一个重要思想前提。如何将《经济学》中有用的成份,结合我国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探索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经济学理论,本身就是学界、理论界一个重大的历史使命。同时,《经济学》具有实用性强的课程特点,学生可以从身边发生的许多事情,提炼出问题,利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去“意义建构”,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历经两百多年发展的经济学,其发展呈现着一个动态和批判的过程。而且该学科内容涵盖范围广,分析方法系统多样;尤其实证分析方法在该学科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实证分析的工具十分丰富和完善。经济学在理论上指导经济运行的同时,还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相继出现并发展迅速。经济学的这一与时俱进的发展特点也为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提供十分广阔的研究内容和理论研究平台。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经济学学什么?显然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一般课程不同,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后面所体现出的思考方法和分析工具,学会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正是因为经济学整个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方法性和工具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所体现的思考方法和分析工具揭示出来,使学生形成一种经济性思考。因此,采用研究性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为目的,培养他们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2更新教学理念是实现研究型教学的先决条件。
经济学难学难教,实质上是不善于学和不善于教,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泯灭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他们中的许多人丧失了现代大学生十分重要的思维创新能力。当代大学生学习方式正处在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普通高校教研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教师更应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研究型教学体现了“寓学于研”的核心思想,目的是形成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新机制,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型”教学转变为以培养认知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研究能力,弘扬科学精神。
研究型教学是适应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它需要新型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理念就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也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通俗地说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树立研究型教学理念是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前提。
研究型教学理念属于教肓思想范畴,它要求教师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不断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现代研究型教学的新型教学意识;它主要包括教师应具有问题、双主体、开放、探究、能力培养等五种教学意识。
第一,问题意识。这种意识既反映教师对社会经济实践的观察能力,同时也体现教师对经济学理论的批判意识。有了这样的问题意识才能使得师生真正的、较深入的双向交流、互动成为可能。
第二,双主体意识。研究型教学要求师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单纯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经济学教育方式,是一种传统教育理念的表现,由于它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只有当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时候,教师和学生相互主体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过程才可能是互动和谐的。
第三,探究意识;这种意识是研究型教学中最核心的理念。我们所处时代的新的经济问题层出不穷,重大的理论问题、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何去回答,都必须要以探究的态度去对待,不存在“简单的结论”。我国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十分具有自身的特点,完全照搬西方经济的现存理论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经济学教学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以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四,开放意识。现代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无论是教学空间、还是学习方法,无论是师生关系、还是思维方式,都应该是开放的。由于科技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广泛应用,学生的知识获取不仅取决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社会活动或“社会大课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训练思维的好场所。第五,能力培养意识。这种能力不仅仅是知识或认知能力,还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情感意志等综合素质。
研究型教学理念及以上五种意识的核心及实质应表现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以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十四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广受关注的学科,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以及制定个人和国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里,我有幸选修了一门宏观经济课程,通过学习和思考,我深感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也领悟到了其中的一些核心原理和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宏观经济课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宏观经济学让我认识到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以及供求曲线、消费函数、投资函数等经济模型。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学习,我逐渐认识到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因素相互作用,不断产生变化。而且,由于经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无法完全预测和控制,所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经济决策面临很多挑战,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现代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其次,宏观经济学教给了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我掌握了一些重要的分析工具,如供求关系、边际分析、货币乘数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理清经济问题的本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实践中,我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评估经济政策的有效性,甚至自己的个人理财决策。这些方法不仅使我更加理性地看待经济问题,也增强了我的决策能力。
第三,宏观经济学帮助我认识到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课堂上,我们学习了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如生产率提高、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我们也深入探讨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学习,我发现经济增长不仅是国家富强的基础,也是人民幸福的保障。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四,宏观经济学教会我关注全球经济互动和国际经济政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政策相互影响。经济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国际贸易、汇率、资本流动等问题,了解了全球经济互动的复杂性。我们也分析了各国的经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如货币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等。这使我对国际经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对未来的全球经济格局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最后,宏观经济学课程激发了我的经济兴趣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参与,我对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应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经济现象和社会问题产生了持续的兴趣。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学生,应该通过掌握经济知识,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无论是从事经济研究,还是从事经济管理和决策,都需要对经济有深入的了解,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我也意识到经济决策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而不仅仅是个人或集体的利益。
总而言之,宏观经济课程给予我了一座认识经济世界的大门。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我不仅认识到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还学会了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方法。课程还让我关注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全球经济互动和国际经济政策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宏观经济学课程激发了我的经济兴趣和社会责任感,让我成为一个更全面的思考者和决策者。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关注和推动经济发展,以及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十五
宏观经济课程是大学经济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教授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了解和分析整体经济运行的原理和规律。在我修读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认真学习教材内容,参加课堂讨论和作业,不断提升自己的宏观经济学知识水平,并从中汲取了很多启示和收获。
第二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宏观经济课程提供了学习经济学的理论知识的机会,同时也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上教授的宏观经济学理论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加深了我们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解。例如,学习货币政策时,我们不仅只是学习了货币政策的运作机制,还通过实际案例了解到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这样的学习方式使理论知识更具体、更生动。
宏观经济课程还注重培养我们的国际视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了解全球经济的运行规律对于我们从事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国际收支平衡、国际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等内容,深入了解了全球经济的互动关系,这对于我们未来从事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宏观经济课程还使我们认识到宏观经济学在形成和实施经济政策中的重要作用。政府通过调控总需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稳定。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我们了解到政策工具的运用和政策效果的评估。这使我们在未来从事经济管理和决策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各种政策工具和其潜在影响。
通过学习宏观经济,我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收获。首先,我深刻认识到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需要全面把握和分析。其次,我了解到宏观经济运行的原理和规律是有局限性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最后,宏观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为了追求成为一名专业经济学家,而是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结:
宏观经济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经济学的框架和基础,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案例的应用,加深了我们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它不仅帮助我们培养了对经济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国际视野和政策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宏观经济学的局限性,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们从事经济工作和了解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宏观经济课程的学习让我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经济现象,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十六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作为大学经济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机会。在这学期的宏观经济课上,我深入学习了各种经济指标、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经济周期等内容。通过这门课程,我不仅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还对宏观经济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上,我们首先学习了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了解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重要手段。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各个指标和计算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我们理解和运用这些指标。通过学习国民经济核算,我对于国家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经济发展。
其次,我们学习了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来影响和稳定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在这部分内容中,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政策的解读,让我们了解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目标和工具。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效应和政策冲击分析,对于政策的执行过程和结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学习宏观经济政策,我认识到政府在经济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也对于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实际意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是经济长期运行中,出现周期性波动的现象,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通过学习经济周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波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增长模型,了解了经济增长对于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学习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让我对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最后,在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中,我也体会到了宏观经济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老师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政策解读,我看到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中,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如何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这些知识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也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实践的基础。
总的来说,宏观经济课程是我大学教育中的一块重要砖石。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课程中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政策解读,让我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具有了实际的意义和应用的价值。我相信,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将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出贡献。
宏观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十七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整体经济活动以及宏观经济现象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作为一个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参加宏观经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对宏观经济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这门课里,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和理论,同时也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在宏观经济课上,我学习到了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失业率等。通过学习这些基本概念,我对宏观经济现象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同时,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模型,如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等。这些理论和模型为我们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
其次,宏观经济课程还帮助我了解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宏观经济政策的种类和目标。比如,货币政策的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等。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此外,在宏观经济课程中,我学到了经济指标的分析和应用。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如GDP、CPI、PPI等。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并且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同时,这些经济指标也是政府和企业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
最后,宏观经济课程对我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需要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各种经济理论和模型的学习,我逐渐掌握了一种综合分析的方法,并且能够将它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对于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参加宏观经济课程的学习,我对宏观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课程中,我学到了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并且学会了分析和应用经济指标。同时,宏观经济课程也对我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相信我将能够在未来的经济学领域有所成就。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3384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