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教学目标,确保学习内容的有序展开。编写教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案范文中展示了不同学段和学科教学的典型案例,可以供教师参考借鉴。
科学简单教案篇一
1、通过阅读发现画面中会有声音的物体。
2、了解故事内容,练习模仿象声词。
3、初步了解句式“请不要……”,学习礼貌地表达个人意见。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1、教学大书《嘘》;
2、预先录制好的声音,风铃发出的声音、电话铃声、时钟走的声音、自来水的流声、小狗和小猫的叫声。
一、小耳朵听一听。(播放录声,激发兴趣)
请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小结:刚才小朋友说的这些词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象声词,这种词是用来模仿各种声音的。
二、分段欣赏绘本。;本文(分段欣赏,帮助理解绘本内容)
教师出示大书,引发幼儿阅读兴趣。
师:这么多的声音都藏在这本书里,这本书该多有趣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完整阅读图画大书,教师绘声绘色地朗读散文内容。
1、这个好听,我们一起来念念。(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讲一讲。)
2、引导幼儿接应教师的讲述,如,念到“风铃风铃你的声音真好听,现在请不要……”暂停,请幼儿接象声词“叮叮叮”,加深对故事内容的了解。
四、活动延伸。
2、总结幼儿说的,引导幼儿体会妈妈对娃娃的爱。
妈妈爱娃娃,不想风铃吵醒她,就对风铃说:“请不要叮叮叮叮叮叮”不想……
师:老师告诉你们,希望别人做一件事情多的时候,说“请不要……”是一种非常有礼貌的说法,大家学学这样说,你会发现这样说很好听哦。结合幼儿生活,举例说明。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科学简单教案篇二
1、幼儿进一步感知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的关系。
2、学习测量物体的容量的方法,知道测量不同的容量要用不同的工具。
粗细高矮相同的杯子、碗、小桶(大小不一)、水、米粒、沙子等。
2、讨论:用什么量?(用杯子、碗、小桶等)引导幼儿逐个分析是否可行。
4、操作、讨论。初步感知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的关系。
5、幼儿练习实际测量。
1)测量沙子2)测量米粒。
6、讨论:为什么同样多的沙子(米粒),大小不同的杯子(小桶、瓶子)测量的结果不一样?交流总结:一样多的沙子(米粒)用大杯子(小桶、瓶子)量少,用小杯子(小桶、瓶子)量多。再次感知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的关系。
活动延伸:在活动区投放各种测量工具,让幼儿自由取用,测量不同的物体,比较测量的结果。
查看更多与本文《简单测量(大班)》相关的文章。活动目标:
1、幼儿进一步感知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的关系。
2、学习测量物体的容量的方法,知道测量不同的容量要用不同的工具。
粗细高矮相同的杯子、碗、小桶(大小不一)、水、米粒、沙子等。
2、讨论:用什么量?(用杯子、碗、小桶等)引导幼儿逐个分析是否可行。
4、操作、讨论。初步感知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的.关系。
5、幼儿练习实际测量。
1)测量沙子2)测量米粒。
6、讨论:为什么同样多的沙子(米粒),大小不同的杯子(小桶、瓶子)测量的结果不一样?交流总结:一样多的沙子(米粒)用大杯子(小桶、瓶子)量少,用小杯子(小桶、瓶子)量多。再次感知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的关系。
在活动区投放各种测量工具,让幼儿自由取用,测量不同的物体,比较测量的结果。
科学简单教案篇三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幼儿的体育游戏,不仅能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增强幼儿体质,减少生病的几率。
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玩法:全体幼儿和教师扮小老鼠,站在椅子上说儿歌,儿歌说玩后,跳下椅,这时猫来了,幼儿定住不动,否则就会被大花猫捉走。待大花猫走后,再重新做游戏。
活动目标:发展幼儿“跳”的能力以及自控能力。
活动准备:老鼠,猫头饰各一,椅子21张。
课后反思:
这节体育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喜欢探索椅子的玩法,想出了多种多样的`办法,如把小椅子当作小车一样推,把椅子当作轿子一样抬,有的小朋友在椅子四周绕圆圈等等。在做游戏‘小老鼠上灯台’时多数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并且能够做到勇敢地从椅子上跳下来,个别幼儿不敢从椅子上往下跳,在经过小朋友和老师的鼓励后,勇敢的跳了下来,并且越来越熟练。在游戏过程中,对不遵守幼儿规则的小朋友。
科学简单教案篇四
1、大胆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图书中画面的理解。
2、感知故事中小猪如何使危险变成幸运的机智,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不害怕、不紧张、开动脑筋,想出对策。
《我的幸运一天》ppt。
(一)幼儿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书的封面,介绍书名,猜测书的内容。
t:“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书,封面上有什么?对了,有狐狸和猪,那么他们在干什么?除了他们还有没有别的?对啊,还有字,这就是这本书的名字,我的幸运一天,那是谁的幸运一天?是狐狸还是小猪的幸运一天?”
t: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
2、幼儿听故事,教师讲到第5页。
(二)教师边翻图书,边讲故事。
t:狐狸看到小猪说了什么?(重点回答“这真是我的`幸运一天”)。
师:“如果你是这只小猪,当你被狐狸抓住时,你会怎么办?”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三)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看图,感受小猪化危险为幸运的机智。
1、t:书里的小猪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猪想到了一个办法,什么办法?狐狸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看图来说一说。
2、继续讲故事,讲到“可是……”
提问:“请小朋友来猜一猜,小猪又想到了什么办法?”
4、提问:“当小猪吃完了丰盛的午餐后,狐狸有没有吃小猪?为什么?原来,小猪又想出了第三个办法,是什么办法?”
这回,狐狸又是怎么做的呢?
5、提问:“最后,狐狸有没有吃到小猪呢?”
到底是谁幸运的一天?为什么?
(五)结束部分。
t:你们喜欢小猪吗?为什么?
小结:小猪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一点也不惊慌,还想出了那么多捉弄狐狸的方法,真是一个既勇敢又聪明的小猪!
这是一堂有趣的语言课,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学到了什么?这是我在课后所想到的一些问题。在活动中,幼儿讲述的地方比较少,教师讲述的比较多,应该让幼儿多次讲述加深他们的理解。让幼儿通过自己对图画的理解,体会小猪的聪明才智,以及他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临危不乱。还可以让幼儿多对绘本进行仔细的看图,从而想到绘本所要表现的情感。
科学简单教案篇五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读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2和2可以组成4,1和3 组成4………
(2)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
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4.读一读
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
(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
(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4.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6.第19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
7.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
几和几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目标:渗透相对性的观点。
2、教学重点:
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教学难点: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教学准备
小圆片、小棒、幻灯机、纽扣
5、课时:1课时
6、教学过程:
科学简单教案篇六
我班现在有幼儿人数30人,其中男孩11人,女孩14人。这些孩子都是长辈照顾,没上过幼儿园,在班上几日活动中我了解到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加上长辈的溺爱,脾气比较娇纵,生活自理方面缺少锻炼。开学后,从对幼儿日常观察中,我对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有大致的了解。现在,在生活方面幼儿们基本上能独立进餐,经老师提醒能主动的拾起掉落在桌上的饭粒。午睡习惯也有好转,每个小朋友都能自觉上床入睡。
认真学习初步的自我服务能力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目标意识,引导幼儿活泼愉快地在幼儿园生活。逐步加深对幼儿的情感教育,注意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切实做好为家长服务,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 健康
(1) 喜欢幼儿园,有自己的朋友,乐于参与集体生活。
(2) 初步养成独立进步的习惯,保持桌面整洁,建立餐后良好卫生习惯。
(3) 能安静入睡,培养幼儿整理衣物的良好习惯。
(4) 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培养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5) 在老师的帮助下克服困难,愿意参加活动。
(6) 在集体活动中,情绪安定愉快、不乱发脾气,性格活泼开朗。
(二) 语言
(1) 能听懂普通话并会说普通话。
(2) 学会安静听同伴说话,与同伴交流,敢在集体面前讲话、表演。
(3)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能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 科学
(1) 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初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2) 发展初步观察能力,充分使用各种感官,看看、摸摸、听听、尝尝感知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丰富生活经验。
(3) 引导幼儿乐于参加各种科学活动。
(四) 社会
(1) 愿意上幼儿园,在活动中得到愉快的情绪。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形成安全感、信任感。
(3) 逐步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指导,知道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原则。
(4) 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礼貌用语。
(五) 艺术
(1) 喜爱集体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环境、生活和艺术之美。
(2) 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在审美活动中大胆地表现。
(3) 学习一些简单的艺术要素,会用自己的艺术方式表达情感。
1、 保持幼儿活动室,寝室和周围环境的干净、清洁。
2、 按幼儿园的要求进行消毒。
3、 加强幼儿的生活照顾(喝水、进餐、午睡、大小便和增减衣服等)
4、 积极开展户外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预防疾病发生。
1、 做好全面的新生家访工作,了解每一位幼儿的个性状况。
2、 幼儿生病两天以上,要及时打电话或上门进行家访。了解幼儿病情,予以慰问。如发现有幼儿患有流行疾病的应及时进行班级全面消毒工作。
科学简单教案篇七
生活化的数学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更有趣、更易掌握。
饼干是幼儿常见、喜吃的一种食品,它不仅种类繁多、艳,而且形状各异,味道丰富。遵循“生活即课堂”的宗旨,熟悉的饼干着手,尝试将数学教育的新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其目的是在生活活动中做个尝试,并在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变的。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2、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的。
1、圆形饼干(大、中、小)每位幼儿三块放人盘中。
2、投影仪、电视机。
3、课前请幼儿洗手并消毒桌面。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1)观察饼干,感知形状与大小,发散幼儿思维。
教师,“盘子里的饼干你们喜欢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 “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圆形状的?”
(2)品尝饼干,比较大、中、小。
教师:“三块饼干比较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图案、花纹、厚薄等。)
“请你挑一块你最喜欢的饼干尝一尝,然后说说你吃的饼干?”(从大、中、小来分。)
“你吃的叫什么饼干,你是怎样知道中饼干的?”(让幼中饼干是相对大、小饼干而言的。)
小结:“中饼干比大饼干小些,比小饼干大些,安排们叫它中饼干。”
教师:“刚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饼干,你们看,饼干被口洧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
“饼干被咬,掰了以后,像什么呢?”……发挥幼儿想像探索大或中饼干的变化。(像船、山峰、扇子……)
教师:“饼干被小朋友咬了以后,发生了许多变化,改变的形状。”
3、请幼儿继续吃饼干,想像、交流。(先吃完饼干的水、漱水。)
本次活动“比较大、中、小”是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生活中常见物“饼干”进行粗浅的数学活动。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幼儿在活动中感到亲切、自然。活动过程难易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恰当的设问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多通道感知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使幼儿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让小班幼儿在没有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粗浅的科学道理,从而掌握了有关数学的奥秘。
科学简单教案篇八
1、在收集探索的基础上,愿意交流分享。
2、初步萌发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1、收集各种小动物的资料(图书、图片、玩具、实物等)
2、音乐磁带
1、自由交流
幼儿自由交流,教师巡回观察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的动物朋友呢?
1、幼儿介绍: 奶牛
师:听完了他的介绍,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么?
2、幼儿介绍: 小鸡
师:关于小鸡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它么?
幼儿现有经验:幼儿在喂养小鸡的过程中,知道了小鸡喜欢吃的东西,小鸡吃东西的动作等。
幼儿通过听介绍并提出的问题:对小鸡出壳、捉虫的动作比较感兴趣,教师根据幼儿的及时兴趣,给予满足,及时引导幼儿学习小鸡出壳、小鸡捉虫的动作。
3、幼儿介绍:小鸽子
教师:小鸽子是怎么来到咱们班的?怎样飞呢?请个别有而表演。
4、幼儿介绍:小狗
幼儿带来的自己家里养的小狗,边看边介绍
音乐游戏《哈巴狗》
5、幼儿介绍:小猫
幼儿通过听介绍并提出的问题:
(1) 小猫喜欢吃什么?
(2) 小猫是怎么唱歌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提问及时给予回应,如学习小猫的叫声、学习小猫走路的动作等。
6、幼儿介绍:小鸭子
幼儿介绍自己和爸爸从网上收集的小鸭子的图片
幼儿通过听介绍并提出的问题:
(1) 小鸭子在干什么呢?
(2) 他们为什么会排队呢?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师: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快乐的好孩子吧。
律动《数鸭子》,边做律动边用简单的语言提示孩子的动作。 师:一群小鸭子在一起真快乐,让我们一起排着队做游戏吧!
师:孩子们,咱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欢快的和它们快乐的跳起来吧!
科学简单教案篇九
1、愿意参与探险活动,体验发现规律的成功感。
2、学习运用三角形和圆形,按一定规律排序。
3、能尝试自编规律,具有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ppt课件、三角形和圆形操作材料。
(一)观看ppt,引起幼儿的兴趣。
昨天晚上我接到一个特别特别神秘的电话,有一个很大的宝藏让我和小朋友一起去找出来,现在我们要变成寻宝小勇士一起出发喽!
小结:想得到宝藏,就要闯过重重机关,你们有信心吗?
(二)闯关
1、古门的密码
据说宝藏就藏在这座城堡里。咦,门儿在这儿呢。啊,好像有声音,是城堡精灵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小结:原来古门的密码是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两个图形为一组,反复出现的一种规律。
2、被冲毁的.小桥
河水把小桥冲垮了一半,我们来看看小桥是怎样的?
操作:请小朋友接着搭下去,应该怎样搭?探索搭小桥。
小结:小桥是按一个三角形两个圆形,三个图形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搭成的。
3、解密机关
操作:城堡精灵又出现了!我们一起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
小结:原来机关是按一个圆形两个三角形,三个图形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设计的。
4、开宝箱
(1)终于找到宝藏了,可是……
(2)老师把他设的关卡密码都带来放在这里了,你们千万不要和他设计的一样啊,要不然宝箱就打不开了!
(3)展示结果
(三)经验提升,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规律的颜色排列、规律的图案设计。这样有规律的设计,我们会感觉到一种规律美,小朋友回家以后还可以再观察身边的各种有规律的事物,和老师、小朋友交流分享。
(四)按男女规律排队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科学简单教案篇十
学习目标:
1.喜欢做实验,进一步探索哪些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
2.初步感知轮子的形状与功能之间的基本关系。
活动准备:
2.实验物品,例如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大小的圆罐、小塑料圈、瓶盖、长方形盒子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类型汽车的图片,请幼儿指出轮子在哪里,并问一问幼儿轮子是什么形状的。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三角形或四方形的轮子吗?
·图中哪一辆车能开动?
3.幼儿两人一组,每组有一篮东西,例如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大小的圆罐、小塑料圈、瓶盖、长方形盒子等。
4.幼儿面对面坐在地上,轮流选取篮子里的东西滚向对方,对方把东西接住并把能滚动的东西放在一起。
5.活动完成后,请幼儿观察能滚动的东西,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圆形的。)。
6.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活动评价:
1.喜欢做实验和分享发现。
2.能辨别可以滚动的东西。
科学简单教案篇十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的第一课《简单电路》的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简单电路》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的第一课,既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电学的开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知道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尝试并学会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并画出电路连接方法,同时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并运用理性思维比较、概括,提高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运用简单电路原理的小用电器,并对简单电路中的基本材料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对其工作原理并不知晓。因此本节课应该让学生在连接电路的活动中由浅入深地认识电路的工作原理,经历从模糊了解到简单明白的过程。
设计意图:
本节课一共有四个板块的活动。第一个板块“导入”:出示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灯光上,讨论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然后激发学生点亮小灯泡的兴趣。第二个板块“点亮小灯泡”:让学生先结合生活经验思考“需要什么材料”,然后小组设计并尝试连接,通过观察了解这些材料的特点,最后引导分析、总结原理。第三板块“在电路中加入开关”:让学生知道在电路中加入开关,可以灯泡的控制灯泡的亮灭,同时意识到电路是否工作取决于电流是否通畅,开关就可以人为控制电路的通畅。第四板块“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把课本问题引入生活,同时强调用电安全。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简单电路的组成部分,认识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
2、能够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电路连接方法。
3、认识开关的作用,能够把它加入到简单电路中,控制灯泡的亮灭。
4、知道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5、愿意与同学一起动手连接电路,学会合作、交流、分享。
教学重点:
学会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电池盒,灯泡底座,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
谈话:同学们,这是什么?这棵圣诞树漂亮吗?为什么看起来很漂亮?
2、提问: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呢?
学生说:小灯泡用电线连起来了,通了电就能亮起来。
教师介绍: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让小灯泡亮起来。
相机板书:让小灯泡亮起来。
二、点亮小灯泡。
1、观察材料。
提问:要让小灯泡亮起来,你认为需要哪些材料呢?
学生说:小灯泡、电池、电线、
出示干电池。
教师,介绍:要让小灯泡亮起来,需要用电池给小灯泡供电。看,这是电池,电池有很多种类,实验室里用这种电池来供电,它叫做干电池,它的电量很小,对人体基本没有没有伤害,我们用它来给小灯泡供电既安全又方便。
板书:电池(干电池)。
出示导线。
教师介绍:这是你们所说的电线,在科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导线,一般用来把电池的电输送到小灯泡上。
板书:导线。
出示:小灯泡。
师:这就是小灯泡,今天我们要用电池和导线让小灯泡亮起来。
板书:小灯泡。
提问: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师:科学实验往往需要从对材料的仔细观察开始。特别是不熟悉的材料,更应该在动手前仔细地观察一下。下面让我们来仔细观察这三种材料,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材料员把抽屉里的材料拿出来,用一分钟的时间观察一下三种材料,老师宣布时间到,请材料员把材料收到盆子里,放在桌子的中间。)。
学生观察材料,指名介绍。
教师相机介绍:电池的上面凸起的部分是正极,用“+”表示,下面凹进去的部分是负极,用“-”表示。
板书: 正极(+)。
负极(-)。
导线的外面有一层橡胶皮,里面是铜丝,导线是靠里面的铜丝来输送电。两端有铁片夹,方便我们连接电池和灯泡。生活中的导线一般没有铁片夹。在使用时,不能用力拉拽,铁片夹很容易会掉下来。
灯泡的上面是玻璃罩,里面有两根金属线,在两根金属线上架着一根灯丝,当有电从灯丝通过时,灯丝就会发光。灯泡的下面是黄色的铜柱,铜柱的侧面有灰色的小球。铜柱的下面有黑色的尖尖的小凸起,就像是灯泡的小尾巴,这个小尾巴的中间也是灰色的。
教师相机板书小灯泡的结构。
2、尝试让小灯泡亮起来。
提问:你们能用一节电池、两根导线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师:下面让我们先来想一想怎么做,再拿出材料,动手试一试。
学生活动:用导线连接电池和小灯泡,让小灯泡亮起来。
3、教师了解完成情况。表扬成功的小组,安慰没有成功的小组。
师:为什么有些小组的小灯泡亮起来了,有些小组的小灯泡没有亮呢?让我们来找一找原因吧!
分析电池正确的连接方法。
教师相机介绍:电池里面的电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入。那我们就需要用一根导线连接到正极,另一根导线连接到负极。这样电就能从正极流出,再从负极流回。
提问:连接了电池的导线应该怎样连接到小灯泡上呢?
师介绍:这和小灯泡的内部结构有关系。让我们来看看灯泡的内部结构。
出示:灯泡的内部构造图。
提问:观察小灯泡内部构造,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一说。
教师相机小结:连接灯丝的两根金属线分别接在了灯泡铜柱的侧面小灰球上和铜柱下面的小尾巴的底部。要让小灯泡亮起来,就要让电流到小灯泡的灯丝上,因此,我们把两根导线连接到灯泡上时,一根要连接到灯泡铜柱的侧面或侧面的小灰球上,另一根要连接到铜柱下面的小尾巴的底部。
4、学生再次尝试连接。
连接完成后,把连接的方法画到实验册做中学部分第一题的方框里。
指名展示连接方法。
5、提问:怎样用导线连接电池和灯泡,小灯泡才能亮起来呢?
学生说一说。
教师总结:我们用导线把电池的正级和负极连接到灯泡铜柱的侧面和小尾巴的底部,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6、提问:为什么用导线把灯泡和电池像这样连接起来,灯泡就亮了呢?电在哪里?电虽然看不到,但是它像水一样会流动,谁来模拟一下电的流动?(全体学生手指电流路径,说出电流到哪里)。
总结: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电就会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流到灯泡的灯丝上,然后经过另一根导线,又从电池的负极进入,源源不断地给灯泡供电,形成一条通畅的线路,我们把它叫做电流的通路,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教师相机:电流的通路。
7、提问:如果只有一根导线,能连接电池和小灯泡,让灯泡亮起来吗?
布置任务:课后思考怎么连接,把连接方法画在科学本上,能想到几种就画出几种,下节课我们来展示、交流。
8、揭示课题。
师介绍:我们用导线连接灯泡和电池,让灯泡亮起来,就是连通了一个简单电路。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简单电路》。
提问:一个简单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学生说,师板书:电池 导线 灯泡。
三、在电路中加入开关。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好工具。
出示:电池盒、灯泡座。
小组活动:把电池盒,灯泡底座接入电路中。
汇报小组成果,展示学生连接作品。
学生说:灯泡一直亮着会把电池里面的电全部用完的。
教师相机教育学生:当我们不需要小灯泡亮时,就应该及时把小灯泡灭掉。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小组活动:将电路断开,让小灯泡灭掉。
引导学生回答:接入开关 。
师出示开关,板书:开关。
提问:怎样把开关加到电路里,来控制灯泡的亮和灭的?下面让我们先来想一想怎么连接,在活动记录纸上摆一摆,画一画连接方法,画好后到老师这里来领取材料动手连一连。
学生小组讨论、画出连接方法。
学生领取材料,活动:在电路连接中加入开关,控制灯泡的亮和灭。
教师逐个引导学生分析连接方法,手指描述电流的路线。
展示正确的连接方法。
没有成功的小组修改连接方法。
4、提问:开关有什么作用?它是怎么控制灯泡亮灭的?
师介绍: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亮和灭。开关是靠打开、合上来控制灯泡的亮灭。按下开关,开关合上了,电路就连通了,电流就可以循环流动了,灯泡就亮。松开开关,开关就分开了,电路就断开了,电流不能流动了,灯泡就灭了。
四、拓展。
1、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一说。
2、提问:今天,我们学会了连接电路,回家后能去连接家里的电路吗?
师:不能,我们实验室连接电路的电源是干电池,它的电量不大,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安全使用。但是家里的电路,我们小学生不能去碰。它使用的电是供电站提供的,电量很大。如果触电的话,会有生命危险。如果有同学对简单电路感兴趣,课后想继续研究,只能用干电池来做电源。
3、提问:你知道哪些安全用电的知识。
学生说一说。
教师补充介绍,出示安全用电小知识。
科学简单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
科学知识: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
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图画出较规范的电路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
教学准备:
导线、电池、开关、小灯泡、透明胶带、各种电工工具。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电池,谈话: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师:电池能够提供什么?
指出:它是一种电源。
二、新授:
(1)除了同学们自备的电池,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盒子,里面有:
电池盒——上面有+、-符号,表示“正极、负极”
导线——用来传输电能。
小灯泡——也称为小电珠,出示简图。
灯座——用于插放小灯泡。
2、连接电路:
(1)利用盒子里的工具及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你会怎样做?
(2)在白纸上,画出你的连接实物图。
(3)指名展示学生的想法。
3、分析连接后的情况:
(1)根据学生的摆放,说明连接后的结果。
(2)说一说,电池是怎样使灯泡会亮起来的?
(3)电流是按照怎样的方向传输的?
(4)说明电流从正极出发最后回到负极。
(5)用手指沿着电流的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板书:回路)。
(6)改变电池的位置、样子(盒式、条形等),请学生标出电流方向。
4、开关的认识:
(1)灯泡亮了,能让它一直亮着吗?我们怎样控制家里的灯。
(2)给这个灯加一个开关,使它能够控制你的灯泡。
(3)领取开关,进行试验。
(4)为什么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
(5)电流被断开了,是一条断路。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是一条通路。(板书:通路。)。
(6)我们把这样一条流通的回路,称为闭合电路。只有形成了一条闭合电路,电流才能通过。
5、指导画电路图:
(1)当我们要把电路情况表示出来的时候,通常采用画“电路图”的方法。
(2)认识电路元件符号,重点指导:电池的正、负极。
(3)把刚才设计时的实物图变成用元件符号表示的电路图。
6、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
(1)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电路元件,你能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电路吗?
(2)红绿灯的研究:
材料:回形针,红、绿灯,导线,图钉,小木板,电池。
(3)设计电路并画出来。
(4)用材料试着组装。
(5)汇报总结活动。
第二课时。
三、拓展:
今天我们了解了简单的电路元件,并且学习了简单的电路,可别小看这条简单的电路,我们的一个个用电器就是利用它的原理做成的。
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如果将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会怎样?
(1)学生说说个人的想法。
(2)放入发光器,试一试。
(3)汇报试验的结果。
2、我们能够让小电珠变得更亮吗?用你们手中的材料试一试,汇报一下。
四、总结:
通过对简单电路的了解,我们就能明白许多构造复杂的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科学简单教案篇十三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
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1、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图画出较规范的电路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
导线、电池、开关、小灯泡、透明胶带、各种电工工具。
目标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出示电池,谈话: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师:电池能够提供什么?
指出:它是一种电源。
(1)除了同学们自备的电池,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盒子,里面有:
电池盒——上面有+、-符号,表示“正极、负极”
导线——用来传输电能。
小灯泡——也称为小电珠,出示简图。
灯座——用于插放小灯泡。
2、连接电路:
(1)利用盒子里的工具及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你会怎样做?
(2)在白纸上,画出你的连接实物图。
(3)指名展示学生的想法。
3、分析连接后的情况:
(1)根据学生的摆放,说明连接后的结果。
(2)说一说,电池是怎样使灯泡会亮起来的?
(3)电流是按照怎样的方向传输的?
(4)说明电流从正极出发最后回到负极。
(5)用手指沿着电流的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板书:回路)。
(6)改变电池的位置、样子(盒式、条形等),请学生标出电流方向。
4、开关的认识:
(1)灯泡亮了,能让它一直亮着吗?我们怎样控制家里的灯。
(2)给这个灯加一个开关,使它能够控制你的灯泡。
(3)领取开关,进行试验。
(4)为什么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
(5)电流被断开了,是一条断路。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是一条通路。(板书:通路。)。
(6)我们把这样一条流通的回路,称为闭合电路。只有形成了一条闭合电路,电流才能通过。
5、指导画电路图:
(1)当我们要把电路情况表示出来的时候,通常采用画“电路图”的方法。
(2)认识电路元件符号,重点指导:电池的正、负极。
(3)把刚才设计时的实物图变成用元件符号表示的电路图。
6、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
(1)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电路元件,你能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电路吗?
(2)红绿灯的研究:
材料:回形针,红、绿灯,导线,图钉,小木板,电池。
(3)设计电路并画出来。
(4)用材料试着组装。
(5)汇报总结活动。
今天我们了解了简单的电路元件,并且学习了简单的电路,可别小看这条简单的电路,我们的一个个用电器就是利用它的原理做成的。
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如果将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会怎样?
(1)学生说说个人的想法。
(2)放入发光器,试一试。
(3)汇报试验的结果。
2、我们能够让小电珠变得更亮吗?用你们手中的材料试一试,汇报一下。
通过对简单电路的了解,我们就能明白许多构造复杂的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科学简单教案篇十四
:圣诞节快到了,上周五布置大家回家制作贺年卡,不知做得怎样了。有做得的没有,请拿出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用了什么材料来做。先做什么然后再做什么,画上什么图案,涂上什么颜色,写上什么祝福的语言,准备送给谁,代表什么心情。(学生面露窘色,低着头没有做声,有一个学生说了,老师我们回家就没有时间了,家务很忙的。还有学生说,我不知道什么是贺年卡。有学生还说不知道什么是圣诞节。)。
情况很糟糕,我完全没有想到学生会说不知道圣诞节的,更没有想到学生没有完成制作贺年卡的。
大家拿出一张纸来折叠你最拿手的东西。
(学生拿出纸了折叠自己最拿手的东西。)。
老师巡视,提醒学生不要浪费纸张,不要乱丢垃圾,记住折叠的步骤。)。
1、(随意指名一个学生回答)这个飞机是你折叠的吗,太漂亮了,你能教教我们是怎么折叠吗?好,站起来,说说。
教师在旁及时指导、梳理:先找一张纸,什么样的纸?有多大张?软的还是硬的?。第一步先折哪里,为了讲述方便,可将纸设为左右、上下。
第二步。
2、大家试一下,会折了吗。
3、我们学习手工制作有什么好处呢,大家想想。(学生回答:可以锻炼我们的手指使之更灵活,可以放松和锻炼大脑,调节我们的学习,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
4、也可能有不好的方面,会是什么呢?(学生:浪费纸张,破坏环境卫生。)。
2明确小制作的写作方法。
3、语言要准确,也可以生动些。
科学简单教案篇十五
2、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认识电池的正负极与科学符号。
3、体会探索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电池和导线若干,小电珠。
一、教师出示活动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幼儿认识、操作探索:利用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1、观察了解灯泡。
师: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请你们观察一下小灯泡,想一想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小灯泡里面有钨丝。中间有灯丝。(它是灯泡的发亮部分)灰色的小圆点叫连接点,一共有两个。
2、观察了解电池。
师:我们生活中用到电池吗?谁能说说电池的外形是怎样的。电池分为两极,正极和负极。负极为锌皮的一端,正极是一根碳棒上有铜帽的一端。电池上有两个符号,正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负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3、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电池。
师:你能说说你见过哪些电池吗?遥控器里的圆形的7号电池,手电筒里的1号电池,圆形的5号电池,手表里的圆形的电池。
4、幼儿合作尝试,点亮小灯泡。
师:大家观察了小灯泡、电池,现在想不想点亮小灯泡呀?
幼:想。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已经准备好了材料,先尝试一下,好不好?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几组亮了?我们请接亮小灯泡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
5、幼儿探究小灯泡电路的连接方式。
师:小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过小灯泡了。那你猜测一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
师:说得没错,通常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电从电池的正极出发,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回路。这条路一通,小灯泡马上就亮了。
6、教师总结。
三、活动结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科学简单教案篇十六
1、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2、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认识电池的正负极与科学符号。
3、体会探索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电池和导线若干,小电珠
一、教师出示活动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幼儿认识、操作探索:利用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1、观察了解灯泡。
师: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请你们观察一下小灯泡,想一想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小灯泡里面有钨丝。中间有灯丝。(它是灯泡的发亮部分)灰色的小圆点叫连接点,一共有两个。
2、观察了解电池。
师:我们生活中用到电池吗?谁能说说电池的外形是怎样的。电池分为两极,正极和负极。负极为锌皮的一端,正极是一根碳棒上有铜帽的一端。电池上有两个符号,正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负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3、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电池。
师:你能说说你见过哪些电池吗?遥控器里的圆形的7号电池,手电筒里的.1号电池,圆形的5号电池,手表里的圆形的电池。
4、幼儿合作尝试,点亮小灯泡
师:大家观察了小灯泡、电池,现在想不想点亮小灯泡呀?
幼:想。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已经准备好了材料,先尝试一下,好不好?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几组亮了?我们请接亮小灯泡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
5、幼儿探究小灯泡电路的连接方式。
师:小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过小灯泡了。那你猜测一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
师:说得没错,通常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电从电池的正极出发,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回路。这条路一通,小灯泡马上就亮了。
6、教师总结。
三、活动结束
科学简单教案篇十七
让学生观察滑轮的结构。
小组交流合作解决展示的问题,小组代表展示。
学生投影展示。
新知导研: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老师例举:起重机的效率60%的含义,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新知导练:
7.课本例题。
8.实验:
测量油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师先让学生明确:要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首先要测那些量,然后展示课本中的表格。学生每四人一组,进行分组实验。
9.各级汇报实验情况。同时请同学回答: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有哪些?
三.小结。
功的原理:
学生快速回答。
学生计算拉力做功。
并举手回答。
学生动手过完成实验。
学生讨论,然后小组发言。
学生从具体的滑轮中得出有关“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有关概念。
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新旧知识联系。
测力计提升重物,让学生体验做功的过程,引发学习兴趣与欲望,将学生从生活引向物理。
同时也为下面与动滑轮做功进行对比,埋下伏笔。
意在过渡到机械做功,与上述直接做功对比,引入有用功和额外功等概念。
意在让学生自已自然而然的引出“有用功”,“额外功”等。
这个讨论内容是学生从旧知引出的新知,知识的“生长点”引出自然。
“功的原理”虽在新版教科书中没要求,但有必要提出来,让学生了解。其实课上到这里,得出“功的原理”是水到渠成的事。
从具体的事例出发,从旧知出发,得出新知,很自然,学生自己得出,而不是强加,只是给这些功一个专用名词: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在让学生能加深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含义。
学生思考换成质量大的动滑轮后,各个量的'变化,为下面引入机械效率作铺垫。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
理论联系实践是物理的根本。
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运算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一方面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同时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动手的能力。
实验的目的除养成动手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科学简单教案篇十八
练习双脚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40厘米)。
小青蛙头饰若干。
半数以上幼儿带头饰当青蛙,站在家中,其余幼儿当小虫,站在“稻田”(画一个圈)里。游戏开始,“小虫”在田里跳来跳去,“小青蛙”在家中边跳边说儿歌:“小青蛙,呱呱呱,捉害虫,本领大”。念完儿歌双脚立定跳过小沟,去捉害虫,小虫被捉完,游戏结束,互换角色。
这是一个体育游戏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使幼儿学习、掌握青蛙跳的姿势,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小班幼儿对模仿动物比较感兴趣,幼儿一般模仿的都是小白兔、大老虎等,模仿小青蛙对幼儿来说比较新颖,可以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兴趣,在选材方面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活动前我准备了大荷叶和“害虫”。在准备部分,我扮演青蛙妈妈来找我的蝌蚪宝宝,带领宝宝做手部、腰部和腿部的运动,宝宝从蝌蚪变成了青蛙。准备活动是为内容服务的,我设计的准备环节与内容一致,这是比较好的;但也有不足之处,青蛙喜欢蹲跳,如果加上了蹲跳动作,准备活动可以更好。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习。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习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这次体育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了快乐,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掌握了技能。
本节课始终贯穿于游戏中,使活动生活化,便于孩子接受,避免了枯燥乏味,把体育活动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活动。
不足:
1、过平衡桥时教师没有示范,幼儿比较三随意。
2、语言不够童趣化。
3、害虫贴的太高了,幼儿很难捉到,应该降低高度。
科学简单教案篇十九
学生认识了灯泡为什么发光以后,此时会很自然地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室和房间都能有电照明呢?本课就和学生一起来通过实验验证这个问题。
学生在前两课的基础上已经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总结概括,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简单电路的构成,提升为复杂线路的认识。
1、知识目标:引领学生见识周围常见的线路,知道线路的组成情况,了解线路的用途。
2、能力目标:实验和观察常见的简单线路,并用图进行记录,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简单线路的兴趣,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线路的理解。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1.讲解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老师这儿有只箱,里面装的会是什么呢?请一个同学上来摸一摸,看一看,描述一下,但不能说出它的名字以及它独有的特征。
4、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1、各小组先讨论一下想怎么做?
2、汇报你的实验方案?
3、要想知道你们的方案是否可行,我们要做什么?(实验)
4、使用灯泡发光需要注意什么呢?
5、你认为在做这个实验时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6、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开始实验。
7、学生汇报得出结论
8、你观察过现在的线路吗?有什么特点?你能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吗?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 各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是不是有好方法。
4、真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5、汇报同过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6、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7、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8、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9、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相关的现象
5、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线路?
6、通过本课学习,你什么收获吗?
设计一个简单的线路,并按照线路图做一个实验
板书设计:
简单电路
电池 导线 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学生的个性等到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主见、有思维的个体,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探究,通过学生之间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探究活动深入有效;学生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学生没有把上下课的铃声作为学习的起点和终点,课后的后续探究是对本课研究内容的一个巩固和延伸。因为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皆课堂。学生在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之后,其实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的制作活动势必会涉及由“猜想结果”到最后的“表达交流”,学生又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的实践。
科学简单教案篇二十
一、教学目标:
了解简单电路中各种构件的名称和作用。
能够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有不断发现,不断探索就能掌握更多地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地基础。
二、教学重点:
(一)认识电路中的基本构件。
(二)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三、教学难点:
(一)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二)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四、课前准备:
电流实验盒、大号电池、图钉、回形针、小硬纸板、红绿小灯泡、小电机、小喇叭。
大号电池(学生每人自带一节)、尺、笔。
五、教学过程:
我们家的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它用了些什么物件?
学生回答:电线、开关、灯泡。
教师说明:我们家的灯泡和其它电器都是220伏的交流电,是民用电,对人体有危险。我们不能用手触摸,会触电死亡。安全电压是36伏以下,它对人体没有危险。我们上课用的是电池,它是直流电,电压是1.5伏,对人体没有任何危险。
1、电源(大号电池1.5伏,凸起的一端是正极,用“十”表示,另一端是负极,用“一”表示)。2、导线(有铜芯、铝芯,外面有绝缘层)。3、开关(单联、双联)。4、小灯泡(有1.5伏、2.5伏、4.5伏等多种,一般选用2.5伏).
教师说明:电路中的常用符号、画图方法。
(1)使小灯泡亮起来。
(2)使小电机转起来。
(3)使小喇叭响起来。
教师说明: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在电路中当它的电流在循环电路中流动时小灯泡会亮起来,小电机会转起来,小喇叭会响起来。关键是要使电流能循环。
在电路中加进开关。
有了开关的好处是?
学生回答:可以控制。
十字路路口的红绿灯是怎样用开关来控制的?
教师说明:它使用的是一种自动双联开关或多联开关。这种开关可以调节它们亮灯的时间。
简单电路是由:1、电源(电池),2、导线,3、开关,4、小灯泡(小电珠)组成的。
要使小灯泡发亮,它就必须是一个循环电路。循环电路就是有流出来的电流,通过用电器后有流回去的电流。电流在不停的循环流动小灯泡才会发亮。
注意我们家用的“电”是不能乱动和触摸的,因为它是220伏的交流电,对人体有危险,搞不好就会触电身亡。
我们要做实验只能用电池和小灯泡。
六、作业指导:p73
七、板书设计:
一、认识电路中的构件 四、实验操作一
二、电路中常用符号 五、实验操作二
三、画简单电路图 六、实验操作三
科学简单教案篇二十一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
科学探究全过程的亲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协作精神。
通过实验探索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
多媒体、投影仪、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
(一)导入
导入方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与旧知比较,引出新知在上学期我们探究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得非常优秀,老师希望你们以后都会成为物理科学家,为我们祖国的物理科学事业争光添彩。要想成为一名物理学家仅依靠上回的探究实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很多物理知识,做很多探究实验。大家想不想做探究实验啊。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进行探究。听老师说话,激情澎湃
(二)布置任务,开展探究
探究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猜想或假设鼓励各小组踊跃发表自己的猜想或假设。鼓励学生依据自己小组的猜想或假设进行实验。学生根据自己以前的知识提出各种猜想或假设。
设计实验教师巡视,查看学生的设计,并指出要画出实验电路和实验数据表格,做好实验计划的书面材料。书写实验计划,画出实验电路,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进行实验屏幕投影注意事项分组实验
分析与论证引导学生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规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对数据分析,与猜想或假设对比,找出规律。
评估与交流刚才同学们经过认真的探究实验,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在实验中一定会遇到很多旧难题与新问题,请大家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那。学生们踊跃发言,互相进行交流。
(三)后记
1、如果学生的实验操作比较熟练,不妨将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也一并做探究。
2、虽然新课标中对本节未做任何要求,是一节以知识为载体重过程,轻结论的典型的探究课。但是建议教师别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放任自流。在课程的结束时也可以适当地引入几个测试题目以强化学生对探究结论的记忆。
3、关于本节中的sts,教师可以把它布置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搜集废旧电池,向自己所在小区的居民们宣传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前面已探究过串联电路的电流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的特点,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步骤,学生以前已经经历过多次,已有了较熟练的思维程序,约80%学生可顺利进行,其余不熟练的,在分组探究中经过其它同学的带动在合作中也会进行下去。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原因和学生智能水平的限制如何发现提出问题,如何科学猜想,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应注意引导(说明:能较准确的了解学情对教学至关重要,教学中教师应多换位思考)。
以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这一知识点为载体,去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让学生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3529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