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7:23:03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3篇)
时间:2023-11-20 17:23:03     小编:文锋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

相减相差{牛奶比果汁多1杯3-2=1

果汁比牛奶少1杯 3-2=1

相除倍数{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 2/3=2/3

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 3/2=3/2

(2)小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

(3)导入:其实,当用除法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还有另一种说法,想学吗?如有学生表示知道的,可以让学生来介绍介绍,再让所有学生看书验证这个学生所说的是否正确。如果学生原来不知道,可以让学生看书自学。

(二)初步认识比:

(1)指名介绍:还可以怎样来说?(学生介绍,师指板书:)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出示)。

(2)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出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3)通过看书自学,你还知道了些什么?结合学生交流,认识比各部分名称,读法、写法。

(三)认识比是有序概念

(1)同学们看一看,刚才的比的前项是2,这儿的2怎么又是比的后项了呢?

(2)对!颠倒两个数量的位置,就会得出另一个比,它的意义也就不同。因此大家在叙述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是几比几,不可颠倒顺序。

(四)巩固练习

1、 出示练习十三第1题

(1)要求学生用比来表示

(2)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小结:要填一个数量与另一数量的比是几比几,只要怎样看就可以了?只要看这两个数量分别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比几。

2、出示试一试

(1)在日常生活中,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洗洁液,上面的使用说明就是用比来表示的。在这几个比中,是哪两个数量在比较?(学生默读题目后回答)

(2)每一个烧杯上面的比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谁来解释一下?(学生可以用份数叙述,也可以用分数叙述,要求两种理解都要到位)

3、如果六1班男女生的比是4:5,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吗?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

(一) 谈话导入: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二) 教学例2

1、呈现例2,学生阅读题目后提问:我们怎样求两人的速度?

2、学生计算答案,汇报填表。

3、说明:在这里还是用除法(路程时间)计算出速度,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谁会说?(学生口答,教师出示: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15。)

4、你能用比来表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20)

(三)理解比的意义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比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板书:两个数相除)所以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完整: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2、小结:两数相除既可以用倍数,也可表示比来表示两数关系,简称倍比关系。

(板书)

1、在900∶15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后项是几?60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那么900∶20这个比的比值是多少?表示什么?

3、你能说出例1中的各个比的比值分别是多少吗?各表示什么意思?

1、认识黄金比:

这里三个不同形状的照片相框,如果让你选的话,你选哪个相框来放自己的照片?为什么?(第一幅和第三幅画要么太长,要么太窄,长和宽的比例不合适)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第二幅比较美观呢?你能算出这幅画长和宽的比值吗?(学生算出长和宽的比值大约是0.618)听说过黄金比吗?黄金比的比值大约是0.618。其实呀,长和宽的比值大约是0.618的长方形,被认为是最美的。

2、认识国旗上的比

三副国旗图片,哪副看上去最舒服?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比值是1。5。

3、糖水的甜度

(1)(出示:三杯糖水,并标出糖与水的质量的比,第一杯1∶20,第二杯1∶25)

第三杯1∶40你知道哪一杯水更甜吗?为什么?

(2)(出示第四杯糖水,标出糖10克,水100克。)

现在哪杯糖水更甜?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你能说出这几杯糖水的糖与糖水质量的比吗?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前思考:

因为实习教师王老师要上《认识比》这一课,所以我和她一起就教材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在用比表示两个具体数量的关系时,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表示两个同类数量间的倍数关系,另一种是表示两个不同类的数量间的关系。教材编排两道例题,分别教学这两种情况,然后概括出比的意义。

例1有2杯果汁和3杯牛奶,怎样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要得出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由此引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由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引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结合这两个比,讲了比的表示方法(写法与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教学如果联系2/3是23的结果,3/2是32的商,学生就能初步感受比与分数有关,分数与除法有关,因此比与除法有联系。如果结合2杯、3杯这些具体数量来体会2∶3和3∶2,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对比的认识就能深刻一些,写出比也方便一些。

第68页 试一试是结合图意解释比,进一步感悟比的意义。直观的图示为各个比创造了现实情境,赋予各个比具体的内容。解释比的'意义要联系图意,看着比先逐一回答卡通提出的问题,再用几倍或几分之几逐个描述水与洗洁液的体积关系,必须把两层意思都归结到相应的比上去,把学习心向和注意力紧扣在对比的体验上。

例2先让学生分别计算小军、小伟的行走速度,引起对路程时间=速度的回忆。然后教材指出,可以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分别写出了两人走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是900∶15、900∶20,让学生感受两个不同类数量间的除法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 第69页试一试把3∶5改写成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是沟通比、除法与分数之间的联系,目的是加强对比的认识。把比写成除法算式,是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而把除法算式写成分数是旧知识。

比、除法、分数的相互关系重在理解,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要通过改写来体会和掌握。至于比、除法与分数的不同,在改写中也能有所感受,不必刻意去区别。

课前思考:

比的意义这课是在学生掌握分数应用题及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以及能解答简易方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意义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牢固建立起比的概念,让比的意义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的教学之中。

比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虽然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要:让学生理解1.比的意义就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两个同类量的比,表示的是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两个不同类量的比,表示的是第三种量,如路程和时间的比表示单位时间所行的路程(即速度)。 2.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比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比同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课后反思: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新知。

比的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例如按一定的比稀释清洁剂,加工混凝土等等都用到比的知识,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这节课我先出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学生能根据所给的数量提出许多问题,有选择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并用算式表示。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几倍,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几分之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来解决,今天我们来研究对两个量比较的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引出比的意义教学。

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这部分中,因为分数、除法、比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比的意义后,让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分数、比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它们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

三、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比、分数、除法的区别,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除法的是一个算式。

黄金比在这节课中没能讲到,打算明天的课上再做介绍。

周一下午高教导在六(3)班上了一节数学课《认识比》。听课后,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师们及时进行了评课,大家都感到这一节课上得有效、实在。这一学期,我也任教六年级数学,所以听了这一课后,受益非浅。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愿和组内老师一起探讨。

一、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拟定简明、切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流程的准绳,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追求简明、切实,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本课中,高教导在教案中这样表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短短的两句话中涵盖了对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与情感态度方面的达成目标的描述。

二、本课时的教学环节简洁、厚实

教学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本课中,共分四大板块,即教学例1,初步认识比;教学例2,认识比的意义;认识比值,会求比值;探索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每一板块中还有很丰富的内容,如第一板块中,先由例题1使学生认识到两个数量相比较可以相减或相除,进而再认识到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间关系时可以用比来表示,并自学比的各部分名称和读法、写法,再通过练习十三第1题认识比是有序概念,最后通过试一试沟通比与除法的联系。又如,在巩固练习部分向学生介绍了黄金比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有关国旗的长与宽的比这一知识,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体验的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流程让听课老师一致认为这样的教学环节是非常实在和有效的。

三、本课时的媒体运用简单、扎实

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教导在课中自己设计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之为课堂教学有效服务。让大家感受较深的一处是教学试一试时,教材提供的是四个没有刻度的长方体容器,每个容器上标有不同的比表示每种溶液里洗结液与水体积的关系。高教导制作课件时考虑到要让学生理解这里的1:8也可以表示洗结液一份,水8份,于是课件上出现了将容器平均分成9份,学生能清楚地看到洗结液一份,水8份。这样的处理能直观地演示洗结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比,并为后面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返璞归真是新课程对数学课堂回归本质的热切期盼,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多一些理性,追求简约,崇尚真实,以创出一片课改实践的广阔天地。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二

第一课时

1.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2.对各种数进行准确的分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教学难点:对各种数准确的分类,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生活中的商店情境图,然后找一找在小学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数?

学生回答。

师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授:

1.出示问题。

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提问数与数之间的区别。提问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1)数可以怎样分,看图填空。

独立思考,填一填。

指名回答,师强调。(2)数还可以怎样分。出示幻灯片,边看边讲解。

3.看数轴回答问题。

(1)观察数轴,填写合适的数字 指名回答,强调填写多样化。(2)比大小

所填的数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师鼓励,继续学习。4.看图说一说

教师问:你需要填哪种数?想一想。讨论并汇报。

三、巩固延伸:

1.观视频,回答问题。 2.看图,填一填。

强调数的扩充与生活需要和运算有关。

四、小结收获

出示幻灯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谈谈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数的认识

整数(自然数)小数 负数 分数

手指记数 石子记数 结绳记数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三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一、内容设计

这部分教材是初步认识角,共安排了三道例题:第1道例题是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图形,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第2道例题是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做角,并在操作活动中感悟角是有大小的;第3道例题是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所形成的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并通过观察直接判断角的大小,接着教材还介绍了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想想做做”共安排了5道题,大体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3题,主要是从图形中辨认出角或数出角的个数,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第二部分为第4。5题,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的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并提高对角的大小的直观判断能力。

二、编写特点

1、初步认识角时,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实物,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抽象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然后,让学生从教材所给的图形中找出更多的角。就这样,把角的认识和生活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教材设计了做一个角和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活动。活动编写开放程度大,有一定的弹性,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满足学生不同学习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给出想法、做法,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既可加深对角的认识,又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

3、教材加强与其他知识内容的联系,体现综合性。比较角的大小时选择“钟面”作为学习素材,通过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转动,不仅直观地感受到角的大小变化,而且也深化了对有关钟面的认识。

4、教材结合已经初步认识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其他的多边形,让学生数出这些图形中角的个数,引导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这样既巩固了对角的初步认识,又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对多边形的认识。这些安排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数学内容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很有意义的。

5、例题的编写有层次,有一定的弹性,条理清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如“你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吗?”等启发性的语言确立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例题和习题可操作性强,调动了教师的能动性,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真正体现了《标准》提出的教材编写思想。

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初步认识角。

2、并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索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3、在多样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每人准备一副三角板,一些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抽象感知

课件出示教材提供的实物素材(钟、瓷砖、五角形、三角板等)。

1、导学:瞧!同学们,出版社的叔叔阿姨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礼物,喜欢吗?请每个小组拿出这些礼物摸一摸,看一看,他们各是什么样儿的。(学生观察、相互议论、师参与)

2、展交:你们发现了吗?这些礼物里藏着一些新的几何图形,瞧!(课件演示抽象角的过程)我们把这些图形就叫做“角”。

这些角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请仔细观察、找一找,是几部分组成的。(先让学生说,如有困难教师帮助。)

3、组织互学:你还能找出这些礼物的哪些地方还藏着角吗?(自己找一找,然后在小组里指一指、说一说。小组长汇报学习情况。)

4、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呢?找出后指给同学或老师看一看。(相互评价)

二、动手做角,加深认识

5、导学:从叔叔阿姨送来的礼物中我们认识了角,你能说一说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吗?(相互说说后指名说)你能想办法做一些角吗?请动手试一试。

6、组织展示。(教师评价、鼓励)

7、引导自学:看看蔬菜老师们又是怎样想办法做角的(引导学生读图)?你也拿出自己的学具学一学,做一做。做出后相互看看。

三、观察比较,感悟大小

演示活动:教师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叉开的大小,感知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与角的大小的关系。

1、导学:刚才我们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时看出两针形成了一些大小不同的角。你能说说自己的体会吗?(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展示交流:根据你的想法判断教材74页四个钟面上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判断后在小组里说一说,相互评价。)

3、导学:我们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先判断教材75页两个钟面上角的大小,然后再看看萝卜老师是怎样比较的。(课件演示教材所示的比较方法)

用这种比较方法比较老师给你们画的两个角的大小,并给你的同伴说出比较的结果和比较的方法。

导学:你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吗?请想一想,试一试。(学生探索讨论后组织展示交流)

四、应用拓展,积累经验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同学们表现真棒,从叔叔阿姨们送来的礼物中学会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老师也想考考你们,请完成第1题。

组织交流,评价鼓励。(作出判断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判断的理由。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2、自己测试。

完成“想想做做”2、3题。(老师报结果学生自己评价)

引导思考:“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全班交流。

按规律判断。(师说图形生判断,相互评价)

3、玩一玩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纸扇和剪刀按老师的要求玩一玩。(师说要求,生亲自操作。)

多玩几次后组织说说得出的结论。

根据刚才的结论你能很快判断一些角的大小吗?请试试看。(投影出示一些大小有区别的角。)

4、总结评学,拓展延伸

总结评学。

从生活中找出更多的角。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应用:“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模式,按照“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并认识图形、做角并认识角的大小、体会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思路分层次组织教学,巧妙地把导学、展教、训练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思路清晰,有条有理,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认识。

课堂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展开教学。课堂活动中把课件演示和学具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对角的认识,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和意图选择合理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突出了‘动手操作’这一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做到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体现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四

能根据示意图辨认事物所在的方向,并能用方向词语描绘事物所在的方向。

经历观察、描述平面图中事物所在方向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辨认方向和行走路线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科书上插图。

复习引入

1.在教室里辨认八个方向。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认识线路图

1.丫丫家的位置

(1)出示平面图,让学生观察示意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建筑,每个建筑所在的方向。

(2)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你能说出丫丫家的位置吗?

(3)提出“说一说”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丫丫家的人会去的地方,并说出这些地方行走路线。

(4)学生讨论去某个地方的行走路线。

2.行车线路图

(1)出示线路图。提出问题, 从上面的线路图中,你了解到什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

(4)议一议

师:张大爷在长途汽车站,要去火车站, 请同学们议一议他该怎么走。

指名汇报,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以下两种行走方案:

其一:可以乘1路先往北走2站到达邮局,再往西走2站到达火车站。

其二:也可以乘5路先往西走1站到达商场,再往北走2站到达火车站。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习题。

(2)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讨论。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从“长途汽车站”到“火车站”该怎么走?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

内容:认识方向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根据给定的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经历探究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

3、能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和位置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会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谜语导入

谜面:有位勤劳的老公公,天色一亮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谜底:太阳。

(2)继续追问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并让学生指出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即东;太阳落下的方向为西,继续让学生指出西所在的方向。

这是通过太阳知道的两个方向,除了这两个学生还认识哪些方向?引出南北这两个方向,又该怎样辨别呢?(学生可能存在疑惑)

揭示并板书本节课题“认识方向”。

二、提出问题

生活中怎样辨别方向?

三、

尝试与探索

(一)认识生活中的东、西、南、北

1、借助儿歌进一步认识方向

(1)齐读儿歌后并让一位同学独自朗读

(2)老师带领学生配合动作示范方向歌。面朝东方,伸出右手指出前面为东、后面为西、左面为北、右面为南。

(3)找一位同学台前展示方向歌的动作,加深印象。

2、通过做游戏,进一步认识东西南北,发现特点

(1)先做简单的用手指方向的游戏。老师说方向,学生按要求指方向。

(2)后加深难度做听口令转身说方向的游戏,老师着重说东西、南北两对相对的方向。

(3)找两位同学台前展示分别面向东方和西方时的情况,让学生发现东西相反的特点。

(4)再找两位同学台前展示分别面向南方和北方时的情况,让学生发现东西相反的特点。

(5)教师

总结

这两个相对的方向的重要性,并强调说到东就要想到后面的方向是西;说到南就要想到后面的方向是北。

3、给出一个方向,能辨别出其他方向

(1)继续做转身的游戏。老师台前示范,让学生连续向右旋转并说出对应的方向。

(2)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说出刚才依次说了哪几个方向。

(3)根据刚才说出的东南西北的顺序,追问学生东南、南西、西北、北东两两方向的距离--离的近即挨着的。

(4)同桌互相说一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在什么位置

(5)老师提出问题,当面向东时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让学生自己根据一个方向辨别出其他的方向。

(6)当面向北方时,你的前后左右又分别是什么方向。

四、交流与解释

回顾我们是怎样辨别方向的?

教师总结:利用太阳这一标志性物体找到其中一个方向,再辨别其余的三个方向。

五、应用与拓广

实地辨别生活中的东、西、南、北

呈现小军迷路的情景图,学生帮小军辨别建筑物分别在他的东南西北哪个方向?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标志性物体太阳,即小军面朝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东方。

(2)让学生说出其余三个方向。

六、小结作业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找找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板书设计:

北南(卡纸)

西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方向教学设计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六

认识左右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对这一学段提出的要求是: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新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指导下,本节课设计力求体现如下几点:

一、情境的创设与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基本处于形象、直观阶段,因此,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去观察、操作,是学生认识左右最直观经验的有效途径。本节课我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我在“趣”字上下功夫。如:全班起立做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二、关注探究过程,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

1、能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他们活泼好动,不能较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力。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把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转化成“玩耍”活动,这种氛围的创设适应和满足了儿童的天性,让学生在真玩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和掌握了关于左右的数学知识。如:一上课我就让学生玩游戏,学生接受了教师的游戏的方式,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开始发现了左右。这时学生的兴奋点很自然地从无意识的玩转移到数学知识的研究过程。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初步运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按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一、创设情境,初识左右。

1、复习上下前后位置的认识

2、情境引入——做律动:大家来跳舞。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

3、师示范:这是我的左手,这是我的右手,哪是你的左手和右手呢?

二、探究新知,认识左右。

1、找一找,寻找自身的左右。

2、动一动,游戏:听口令做动作,准备好了吗?

4、摆一摆,按要求摆学习用品。准备好语文书,数学书和文具盒。

5、猜一猜,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1、判断。

2、认一认。

3、议一议,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课后,在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你能找出左右吗?。

二、实际操作,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1、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2、结合现实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3、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摆一摆,比一比,谁眼力好,哪组合作的好。

(1)小组合作操作:把文具盒摆在课桌的中间,把铅笔摆在文具盒的右边,把橡皮摆在文具盒的左边,把数学书摆在铅笔的右边,把小尺摆在数学书的左边。

(2)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挂图显示学生在马路上行走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思考:过马路应该靠哪边走?谁走错了?

谁能上来演示一下,应该怎样走路?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走路的人。平时我们在马路上行走时,应该靠右边有秩序地走。

五、总结、拓展应用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课后,在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你能找出左右吗?。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的数出8和9、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6—9数的顺序,会用“〉”、“”、“=”这些符号比较它们的大小。

3、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会用8、9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6-9的数序。

教学难点:能工整地书写8、9。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圆片、计数器、点子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53页的主体图)当你来到这样一个花园里,你有什么感觉?

二、探究体验

1、8和9的认识

师:在这样美丽的花园中你都发现了什么?

师整理板书:大树(图) 蝴蝶(图)

小花(图) 花盆(图)

汉字(图) 人(图)

数一数、摆一摆:请 大家用小圆片摆出和花一样多的数量?(8个)

再添一个是多少?(9个) 师板书:8和9

2、掌握数的顺序,比较熟的大小。

请大家拿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拨出8和9,和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拨的?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先拨7个珠子,在拨上1个珠子,就是8个,8个珠子,再拨上1个珠子就是9个珠子。

请同学们数一数54页直尺图上的数字,并观察点子图,你能发现什么?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直尺图上的数字从左向右每次多一,从右向左数,是每次少一;我知道了点子图也是从左向右每次多一,从右向左数,是每次少一;我还知道9比8大,7比8小。

3、完成54页中间的4道填空题。

读算式板书:78 89

87 98

师引导学生观察这4道题,发现每竖行对着的这两道题之间的关系。

4、感受8和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区别。

指导学生给54页蝴蝶涂色。

5、写数字:师示范书写,并讲解要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8的第1题,让学生巩固1-9的顺序,学会正数和倒数。

2、完成练习8的第2题,问:你是怎样连的?

四、家庭作业

1、你发现生活中8和9还可以表示什么?说一说。

教学反思:

1.在教授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时,我充分利用了挂图,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正确的数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并且我在指导学生看图时,有意的培养学生有序的看图,有序的数数的方法。

2.在教授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时,我使用了直尺。学生通过学习直尺上的0-9的数字很直观的掌握了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并且我安排学生看着直尺整着和倒着数直尺的数。

3.在比较9以内的大小时,我使用了挂图、点子图和计数器。使学生在比较了8和9的大小后,非常直观的了解到9大于8,8小于9。

4.在教授8和9的写法时,我采用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书空,最后才在课本上描红。这样安排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5.在教授“几”和“第几”时,我采用了做游戏的方式,让班级中的一个小组起立,听老师口令,“请从前往后的第8个同学站起来!”“请从前往后的8个同学站起来!”这样的安排,学生直观而形象的理解了“几”和“第几”的区别。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八

《我很重要》

阅读与思考

(一)导入新课(幻灯片)

注:此处同学们反映很强烈,很感兴趣。但是这种很独特的开头方式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借鉴网上其他人的文章)

(二)品读与鉴赏

请同学们认真品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认真品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每个人提出对于课文理解的两个问题

同学们提问完毕以后,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提问:

1)文章标题是“我很重要”,为什么开头说了很多我不重要?

2)文章从几个角度来说明自己很重要?最能引起你心灵上共鸣的是哪一部分?

3)“我很重要”能否改成“我最重要”?为什么?

明确:

开头说不重要是同后文形成对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

文章从以下角度来讨论“我很重要”:

1)因为我是自然界的精华汇聚而成的

2)因为我们不可以推卸历史神圣的承诺

3)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

4)因为我们面对着无法承载的亲情。

5)因为我们面对着无法承载的爱情

6)因为我们面对着无法承载的友情。

7)因为我对于我的工作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

“我很重要”不可改为“我最重要”,因为后者以自己为中心,唯我独尊。

(三)作文句子练习

用平实的语言改写

“我们是一株亿万年苍老树干上最新萌发的绿叶,不单属于自身,更属于土地。人类的精神之火,是连绵不断的链条,作为精致的一环,我们否认了自身的重要,就推卸了一种神圣的承诺。”

“我的别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他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方……”

(四)课后作业

1)“咬文嚼字”上的相关习题

本节课同学反映强烈,特别是归结我很重要的理由时。

但修改部分不尽如意,他们对原文比喻的本体领悟不深,或者说不正确。需要老师做引导。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九

——人教版小学数学十一册

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河东小学

丘友茜

二0一三年八月

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河东小学 丘友茜 教 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认识圆》是在学生学过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也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拓展了知识面。掌握圆的特征,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学情分析:

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的曲线圆形,在学习《认识圆》以前,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圆有了初步的大概的感性认识,但是由于我们农村学校的小学生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特别是一些留守生,在缺乏父母督促学习的情况下,很难将圆的认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对圆的理性认识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必须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折、量、画、议等手段,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得到成功愉悦,增强学习兴趣,达到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让学生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教学难点、关键:

理解和掌握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而理解圆的特征则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主轴,以自学为主线,以探究、归纳、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

教具准备:课件、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尺子。教学过程设计:

一、评价游戏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三种“夺红旗”方阵(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让学生选择一种公平站立的方案。(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

1、感受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无处不在。(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2、探索圆的概念。

(1)复习以前学过的直线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

(2)教师指出:圆也是平面图形,以上图形是由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轻松的谈话氛围,引领学生步入圆的世界。通过生活情景感受圆的美丽,激起探索圆的学习欲望。)

3、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a.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

b.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 c.让学生找出各自圆中的交点并标上圆心o,教师在黑板圆中板书:圆心o d.拿出另一个圆,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找到圆心,并标出圆心o。再把找圆心的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

(2)探索直径:请同学们观察折痕的特点: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a.围绕以上问题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后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这一条线段叫做直径,直径用字母 d来表示。b.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想一想:圆的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让学生感受直径的两个条件:1.过圆心,2.两端都在圆上。)c.让学生试着在自己的圆内画出一条直径,老师板书:直径d。d.问题:试试看在你们手上的这个圆里可画多少条直径?再量一量,看看它们的长度怎样?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后总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感受、探索半径:让学生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大拇指顶住圆心,食指对着圆的边缘转一圈,用心感受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再让学生在圆中画出一条半径。

从画半径引出半径的概念: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板书:半径r(4)学生大胆设想: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课件演示后总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主去探究。这样的设计更突出了对学的过程的重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相互交流、讨论、补充、启发,得到圆的特征,不仅使学生的认识从直观具体上升到抽象,而且使学生感悟了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总结圆的特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总结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及特征。(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说说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这样的设计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同时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探讨: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从自己圆中所画的半径和直径的数据中得出结论。

教师板书并强调:在同一个园里:d=2r r=d/2。(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理解同圆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三、反馈练习,内化提高。

1、对口令:求半径或直径,同桌出题互考。

2、基础练习:让学生领悟到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有无数条,并且长短不一,但直径是最长的。

3、判断题6道,巩固圆的特征。

4、讨论引题时的“夺红旗”游戏应用了圆的什么知识?

5、思考: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如果车轮制成正方形的、椭圆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的练习较直观地向学生渗透圆心是定点,半径是定长的特性,使学生对刚刚形成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又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这样的练习学生乐于参与,也有实效。)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板书:

认识圆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圆心o 直径d 半径r 在同一个圆里

d=2r r=d/2

教后反思:

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比较简单的曲线图形。在教学中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探讨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整节课的设计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互相交流。

一、谈话的方式引入,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认识。告诉学生圆在一切平面图形中是最美的,激起学习圆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新知。

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合作探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时,让学生自己画一画、量一量,发现规律,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和交流的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从总体上看,认识圆这一课,虽然知识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学生容易在概念理解上不到位产生错误。如:半径是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圆上、圆内、圆外到底是哪儿必须搞清楚。每一次的反思对自己来讲,都是一次收获,当然,随着对《圆的认识》一课的进一步思考,以后对它设计会有更多的改进,但不管怎样,“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天天去思考和追求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断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

学情分析:

《认识周长》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第一次系统的接触周长这个概念。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线段的长度概念和度量单位有了一定认识,并且具备了测量线段和计算总和以及熟悉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周长的测量、计算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认识。研究周长其实就是研究一个图形的“形”和“量”,“一周”是形,“长度”是量。教材通过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动,在具体情境中亲身体验、充分感受,从而理解周长的含义,为之后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等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苏教版版教科书第39—40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测量图形的周长。

2、使学生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培养空间观念。教具准备:树叶、线、铁线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一周边线

1、借助情境,初步感知一周边线

师:春天到了,小蚂蚁也不忘阳光体育运动,树叶就是它跑步的场地。请看(播放课件)

(1)师:这三只蚂蚁哪只是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了一周?(2)师:那你认为什么是边线?

师:这只蚂蚁不是有沿边线跑吗?你们怎么也说它不是? 师:那怎样才算跑一周?

(设计意图:现实中,很多学生对周长的认识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那是什么,但却无法清晰的描述,所以首先要解决学生对“一周边线”的理解。教学中遵循从动作表象到符号表象的认知规律,创设了蚂蚁沿树叶爬的情境,化静态、抽象为动态、形象,让学生在直观中了解一周边线,在思辨中感悟什么是树叶一周的边线,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一周边线”和数学中“周长”的联系。)

2、丰富表象,充分感知一周的边线 (1)指一指

师:(课件出示书签)这里有一张美丽的书签,你能指出它一周的边线吗?(指名指)

师:只能从这点开始指吗? 师:那我从这点开始指可以吗?

师:书签和数学书封面比,谁的一周边线长?(说完整话)

二、完整感知,认识周长

1、物体面的周长

(1)师:看来物体一周的边线有长有短,数学上,我们说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书签的周长。(黑板条贴出)

师:一起读一读。

师:那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2)找生活中物体面的周长,边指边说

2、平面图形的周长

(1)师:物体的面有周长,那下面这些平面图形有周长吗?(出示课件)

师:说得真好。说明只有封闭图形采用周长。

(1)师:再看这些封闭图形,这两个同学描的,你们觉得哪个是对的?

(3)师:能描出它们的周长,那说说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 师:什么是圆的周长?

师:把圆剪一刀分成两个半圆,这半圆还有周长吗?在哪?(设计意图:对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分解为两条线:实物周长和图形周长。结合书签和数学书封面,先让学生说一说对周长的理解,感知周长,然后结合实例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描一描、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们从看到指,从指到描,从物到图,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从理性上认识周长。)

二、操作测量,再识周长

1、测量三角形和长方形

师: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到底是多长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生:量……

师:长方形要量几条边,为什么?

师:我告诉你量的结果,谁来算算它们的周长。

小结:测量由线段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只要用直尺量出各条的长度,再把它加起来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认识了周长是什么,这时抛出“周长到底是多少”的问题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再加上他们已有的认知经验,通过测量、计算,学生掌握了方法,既是进一步对周长概念数学化的认识,同时为以后学习正方形、长方形等周长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2、测量树叶的周长

(2)学生活动(3)学生介绍量法(4)电脑演示量法

师:可以先用下线沿着树叶的边线围一周,把围到的线拉直放到直尺上量一量,围到的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师:我们把弯曲的边线的长转化成直直的一段线的长来量,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化曲为直法。(板书:化曲为直)

(在周长概念建立和探索出多边形周长计算方法之后,设计这样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小组成员讨论如何测量树叶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并得出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同时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思想。)

三、变式练习,深化认识

1、拉一拉——体会变与不变

师:老师这儿用铁线围了一个正方形,要想知道它的周长,我们需要测量几条边的长度? 师:一条边是2分米,那它的周长是()

师:你想把它变成什么形状?(指名拉)现在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师:为什么它的形状一直在变,周长却没有变呢?

师:只要整条线的长度不变,无论围成什么形状,周长始终不变,都是这条线的长度。

2、数格子图 (1)猜一猜

师:下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3)数一数

师:每小格的边长是1厘米,那怎样知道每个图形的周长呢? 小结: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同时,周长也有可能相等。在比较时,不能被图形的大小所迷惑,应该比较它们一周边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4)算一算

师:这个图形除了数,还有什么更快的办法吗?

师: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有时也能通过平移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计算。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在比较周长时容易受到面积的干扰,所以在练习环节灵活运用周才的含义,设置了两次不同的比较,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无论图形怎么变化,只要一周边线的长度不变,周才就不变的道理,突破了难点,既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又渗透了平移的数学方法。)

四、全课总结,课外拓展

1、说一说

师:说一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师:你都是用什么方法学到了这些知识?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一

本节课应该怎样体现新课程理念?是不是在教学量的意义时都应该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感受和体验呢?教师在教学以前应认真思考:哪些内容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哪些内容只能让学生借助推理和想象进行间接体验。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含义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获得直接体验,但1吨有多重就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只能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去理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中的第1—3题。

“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1。亲历体验较缺乏。因为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内容。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1)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2、充分感受吨。

(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抬一抬。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40袋)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生会感叹:哇!1吨有这么重呀!

(2)再次感受1吨。

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还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如: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4。感受1吨水的质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

(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4)师: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流水速度)。

5、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7:3吨=()千克6000千克=()吨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6、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三第3题。

此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20xx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由于学生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尝试活动,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发现,在尝试中成功。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注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吨的认识”这节课的目的在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物体的质量使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同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与关键是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猜体重”激发好胜心,复习旧知,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与能力,利用主题画创设问题情境。围绕“能否同时过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迫切想知道1吨有多重。利用学生熟悉的体重,通过背一背、算一算让学生体验、感悟1吨的重量,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力求展现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二

1、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倒数的意义,掌握找倒数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出示例1的一组算式,开展小组活动:算一算,找一找,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小组汇报交流。(通过计算,发现每组算式的乘积都是1.通过观察发现相乘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是颠倒的)

师:同学们发现了每组算式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所以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分数就做倒数。

让学生读一读:倒数。

出示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让学生说说对到数意义的理解。

提问: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判断下面的句子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叙述?

因为3/44/3=1,所以四分之三是倒数,三分之四也是倒数。

出示例2,找一找那两个数互为倒数?

汇报找的结果,并说一说怎样找到的?

1,看两个分数的乘积是不是1;

2,看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是否分别颠倒了位置。

讨论一下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比较快?(第二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得到。)

通过具体实例总结归纳找倒数的方法。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例:3/55∕3 3∕5的倒数是5∕3

(2)找倒数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在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例:6=1∕6 6的倒数是1∕6.

看一看。例2中的那些数据没有找到倒数?(1,0)

提问:1和0有没有倒数?如果有,是多少?

小组讨论、汇报。

1、关于1的倒数。

也可以这样推导:1= 1∕1=1,1的倒数是1.

2、关于0的倒数。

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也可以这样推导:0=0∕11∕0,分母不能为0,所以0没有倒数。

1、完成做一做,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练习六第3题。

用多媒体或投影逐题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3、同桌进行互说倒数活动(练习六第2题)。

今天学习了什么?

什么叫倒数?怎样找到一个数的倒数?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三

(1).能认识钟表。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

(3).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时间有关的简单问题。

2.学情分析

教材84页设计了一副妈妈叫孩子起床的情境图,帮助学生认识钟面和电子表。学生每天都会经历妈妈叫自己起床的过程,一看到这幅图,就会联想到早晨起床的情景。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里,会很自然的去感受那是早上七时。教材第84页下半部分,将钟面和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式对照出现,使学生认识整时。

学习目标

1.认识钟面,能区分时针、分针。

2.知道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整时的时间。评价任务

1.会通过钟表感知钟表的几个特点,会说出分针、时针。

2.通过说自己见过的不同形状的钟表,学生了解钟表与生活密切相连会认读整时。

资源与建议

1.《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小明一天的学习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的线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整时。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为今后学习有关时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2.本节课流程:谜语导入 认识钟表 练习拨钟 课堂总结3.本节课重点:正确读写闹钟上的整时。

本节课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4.课前准备: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评价要点

环节一

激趣导入

1.用录音机放闹钟的声音

教师:这是什么声音?

1.认识闹钟。

2.谈谈闹钟的作用。

通过听钟表的声音,让学生初步感受钟表

环节二

教学新知1.初步认识钟面。

2.认识整时。

3.动手操作

(1)生说时间,师在钟面上拨时刻

(2)师说时间,生在学具钟面上拨(2时、6时、12时)

(3)对比6时和12时,你有什么发现?

1.认识钟面。

2.认识整时

当钟面上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钟表,知道怎样看表,怎样读时间

环节三

巩固练习1、找朋友:看桌面连线

2、猜一猜,小明几时在看电视,拨出一个时间

3、过1时是几时,教材94页第3题

4、同样是10时,为什么做的事情却不一样?

做练习题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钟表的认识

环节四

全课总结构建系统

教师:今天有小闹钟相伴,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

谈谈收获

课堂总结,升华主题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1、钟面上:(1)时针和分针

(2)12个大格

(3)12个数

(2)电子计时法:7:00 8:00 2:00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374787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