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读后感(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23:44:15
大学中庸读后感(通用18篇)
时间:2023-11-20 23:44:15     小编:曼珠

读后感是一个人在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思维和思考过程的具体表现,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理解所读的内容。如何写一篇引人入胜的读后感呢?以下是一些建议,供你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能启发你在写作过程中思考更多的问题,展现出独特的思维和见解。快来看看吧!%20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者观看一部电影后对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思考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我最近读了一本很好的书,感觉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需要对作品进行整体回顾和分析,提炼出核心观点和主题;然后,我们要结合个人的观点和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最后,我们可以适当引用一些精彩的片段或者对比其他作品,以增加文章的观点深度和吸引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能启发你在写作过程中思考更多的问题,展现出独特的思维和见解。快来看看吧!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一

论语、大学中庸是我国的文化精髓,有许多人读后都有感而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给大家交流。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

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

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

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

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

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

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

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

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

“修身” 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

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如果一个人没有 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 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

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

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 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

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

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

要做像白求恩一平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我们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这个集体中来的。

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机遇,一种在履行管理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

而集体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是走向成功的载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地把个人 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与之同喜同乐,无私奉献,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体力行去实践。

按照日常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计划,要毫不迟疑地付诸于行动,把自己对做人的点滴领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运用 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欺骗;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 错误是自弃;人生最大的法宝是精进;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上学的时候读《中庸》,根本读不懂;听老师讲,反而更加糊涂。

现在在《师资建设》工作了,渐渐的领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中庸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最高思想境界和思想方式。

中,不偏不倚,庸,平常。

既不过分也无不足。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

“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

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中庸》里面最为重要的一句话,实际上把所有儒学都讲完了。

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个什么状态?关键是“未”字,表明了古人修养不是在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到来之后再进行修正,而是在思绪纷飞之前便能清明自觉。

而一旦心念之前便自觉,那么随后思绪所及无不是自然合乎规矩道德。

道理说起来不难,理解也不难,只是做起来难。

我们大多习惯于跟自己的思维打交道,思维要起未起之前的那一段心态,不是很容易抓住。

可知“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

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

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

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

今天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没有中一百万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天没有伤心的事,所以没有悲哀;今天也没有爱国奖券中了那么高兴,平平淡淡,此心不动。

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这种情况这种境界叫“中。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

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

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所以。

我们在生活中,好好体会《中庸》的思想。

并将这种思想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二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读后感。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

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

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

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

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

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

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

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

“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

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

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

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大学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

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

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

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

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

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

“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

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

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

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

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

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

“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

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

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

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

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

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

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

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

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

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

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

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

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三

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在叙事者的推荐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拿起读不懂,所以一直不愿读的《大学・中庸》,开始读时觉得很吃力,太难懂,后来我一字一句把原文和翻译抄写在一起,对照翻译再去读原文,一遍一遍反复读,便被经典所折服,叹服于中华文化的博大深邃,更感叹于其中文字之简练、浓缩之精华!

虽然整本书已读过,可是由于自己的理解和能力所限,对于读通、读透里面的内容还是很难的,需要重复来读、来感悟。即使读的不是那么透彻,书中仍有一些段落和语句让我深有感触。

首先,,“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至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想要让自身具有美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思想;想让自己的思想端正,就要让自己的意念变得真诚;想让自己的意念变得真诚,就要先让自己得到知识;要想得到知识,就要让自己认识、钻研世上的万事万物;得到知识在于能够认真地推究世上的万事万物。其中,“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一句更触动我的内心,让我反思更多。当我们把正在接受其他课程学习的同学喊到办公室,对其进行自己所教学科的补课学习时,我们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还是为了自己的教学成绩?当两个不同的学生犯了完全一样的错误,我们真的能做到用同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与处理吗?当我们被学生或是家长不理解时,我们还能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执著该有的教育吗……太多的过往在脑海重演,我想,如果我们真正端正自己的思想,修养自身的美德,很多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其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今天更新了,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保持更新。作为一名老师,如果一直保持原有的固定思想和方法,不想着更新理念、创新办法,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是难以教出创新型的学生的。

再次,“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意思是:君子自己做到某种善事,然后才去要求别人;自己不做某种恶事,然后才去责怪别人。读到这段话的时候,内心不免有些惭愧,作为一名老师,我经常告诉学生读书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坚持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而自己却很少有真正的阅读,也没有在某些事情上有过很久的坚持。还有一些家长,也会经常对自己的孩子提出一些很高的要求,但是自己却从来不会作为孩子的榜样先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不能以身作则,却要求孩子去做一些事,这大概是有违原则的吧。其实,有些时候,我们想让孩子做什么事,并不一定要用言语去要求和强制,想让孩子做什么,我们就先行动起来,孩子就会在这种以身作则的潜移默化中发生我们期待的行为和变化,从而更好地成长。

最后,“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如果真的能够使自己端正且不向他人求助,这样就不会有怨恨。对上不埋怨天,对下不埋怨他人。凡事学会从自身找原因,一切问题就好解决,如果一直怨天尤人,生活则会黯淡无光,生命也会毫无意义,记住“我变了,世界就变了”。

当然,经典带给我的绝不是这一点点感受,它让我的心灵滋润起来,更让生命充满了活力,对很多事突然有了释怀的感觉和洒脱的情怀。再次重复品读,发现书中内容都是有所联系,并非独立存在的,静下心来,读进心里,经典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奇迹。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四

一篇文章,可以找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你会写论语中庸大学读后感600字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语中庸大学读后感600字,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我读了《论语》的乡党篇。其中有一则很吸引我,令我读了许多遍。

”执圭,鞠躬如此,如不胜,上如辑,下如授。勃勃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这一则很令人难以想它的含义。我先看要点,把不懂的字给弄懂,如:圭,从课下注释,我了解到这个字念的和归一样的读音。意思是:一种上圆下方的长条形玉器。举行朝娉,祭祀,丧葬等礼仪大典时,帝王,诸侯,大夫手里都要拿着这种玉器,以不同的地位身份,所拿得圭也各有不同。这里只大夫出使到别的诸侯国去,手里拿着代表本国君主的圭,作为信物。就这样我一个字一个字的理解和翻译。译出了这个句子大概的意思,虽不完全和课下译文一样,但也不离十了。课下参考译文很难有太多的详细分析。

译文是这样的:孔子出使到别的诸侯国去,举着圭,低头躬身非常恭敬,好像举不动的样子,向上举好像作辑,放下来好像递东西给别人。脸色庄重而昂奋,好像战战兢兢;步子迈的又小又快,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献礼的仪式上,显出和颜悦色。以个人身份私下见面时,满脸笑容。看着泽文,我更进一步了解了孔子。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论语》,这本书里讲了许多人生道理,每个道理都有一个故事、一幅插图,图文并茂,令人更加能明易懂。带着好奇,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背离君子之道了。”为了帮助理解,下面还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小孩很放纵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都以为他没出息。

一天,他听见有人对自己家的孩子说:“你不要和他玩,他仗着自己家有钱不读书,别跟他学坏了。”他听了后收到深深的警醒,觉得很有道理,从此发奋读书,做了一个有用的人。是啊,我们要从小严格约束自己,广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放纵自己。我不由地想起了我自己。这个暑假,我没有能好好管理自己的学习,每次都是在妈妈的再三提醒下做作业、看书。

书中还说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就是说学习要勤奋,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著名的公式:勤奋努力+方法+讲究=。也是说明勤奋是学习的首要因素,勤奋是精神,更是方法,要勤学、勤记、勤思。子曰:“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要要勤奋学习。说得多好啊,我也要以这句话为我的座右铭,陪伴我今后的学习之路。

故事里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我也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样,通过自己的勤奋、自觉取得好成绩。

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上下五千年,数不尽的风流人物,说不完的英雄故事。绘制成了一本本经典名著,丰富了后来人的精神海洋。

在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国学经典当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论语》。古人皆说:“读半部论语,可以行天下。”这句话放在现在虽然有些夸张,却也足以说明了《论语》的好。

第一次接触《论语》是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抽早读的时间带着我们诵读国学经典。从《弟子规》到《千字文》,从《大学》到《中庸》,然后就到了《论语》。我们从一开始的被“之乎者也”绕晕头,到后来慢慢学着去领悟其中奥义。

还记得第一次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一个个都不知所措,明明是“shuo”,为什么要读“yue”呢?为什么那个时候的“说”和“悦”是一个意思呢?那为什么不直接就写“悦”字呢?我们的脑子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因为无法理解,诵读的时候只能是呆呆地念、死死地背。

慢慢地,我们逐渐找到了它的韵味,一边跟着读,一边摇头晃脑,就算是被老师点名站起来背诵,也能从容自如的来上一段:“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越读《论语》我就越发感受到孔子的伟大。《论语》里的每一句、每一条都在教导我们人生的道理。孔子教我们修身养性,教我们为人处世,教我们做人要具有“君子”人格。品德高尚、待人诚信、谦虚好学,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虽然一直到小学毕业,我们的《论语》都还没有读完,但这样一部伟大的论著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读完的。它在我们人生的每一刻都能给我们以不同的指引。正所谓学海无涯,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会把《论语》一直读下去,还要继续读更多的好书,就让我沉浸在中华经典中肆意徜徉吧!

寒假里,我和妈妈一起读了《论语》。

《论语》一共有20章,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它主要讲述了人与人如何相处、如何勤奋学习、如何在社会上努力奋斗和如何孝敬父母的一本书。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学而第一“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句话。

在人生的道路上,朋友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光凭自己单薄渺小的力量是远远不可能创造出大事业的。由此,我想到到了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故事。

管仲和鲍叔牙小时候是一对好朋友。管仲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常常偷鲍叔牙的钱,但鲍叔牙不但不记恨他,反倒对管仲更加友好。几十年过去了,管仲在为公子纠争夺王位时差点杀死公子小白。在公子小白继承王位时,鲍叔牙也成了宰相。鲍叔牙不计前嫌还推荐管仲,可见鲍叔牙的心胸是多么宽广呀!

还有一个是有关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故事,当琴师伯牙在荒山中弹琴时,樵夫钟子期竟然能够听出”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十分高兴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但是钟子期死后,伯牙再也找不到知己了,便摔掉琴,发誓不再弹琴。可见在一生中友谊是多么可贵,多么重要呀!

这些事例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我的好朋友小董来我家玩,一开始我俩还相处挺好的,也合得来,但没过了几天,我们便经常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吵得天昏地暗,不可开交。最后,妈妈告诉我们俩要团结友爱,才能做好每一件事,还告诉我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过了几天,我的朋友小杨来我家作客,我吸取了教训,与小杨开心的度过了一天。在生活中,友谊真是无处不在,只有在经历磨难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友谊的珍贵。

读了《论语》,我受益匪浅。它教育了我怎样与朋友交往,我一定要把小主人做的更好。

《论语》真的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一本书,这本书记录了孔子与他弟子的言行。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论语》中的十二章,我真可谓是受益匪浅。

在十二章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同时,它还是我童年时期最早接触《论语》时最开始学到的一章,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孔子说:“学习要按一定的时间复习,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前来拜访,这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人们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是很君子的行为吗?”

说实话,我非常佩服孔老先生的智慧。在几千年前的时代,孔老先生就能悟出至今为止通用了几千年还没有错的道理。就比如说第一句:“学而时习之”,我现在刚刚进入初中学习,听到最多的话就无非是“复习”了。

无论是哪一样学科,老师都告诫我们要定期复习,这样才能牢记在心。第二句话也是正确的,对待朋友就要真诚、真切,朋友好心来拜访你,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热心迎接。

第三句话真是突出了孔子的道德高尚,人们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我相信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虽然我也做不到那么好,但我会去尝试,去一点点接近那种境界。这三句话无不体现出孔子的智慧。

当然,这只是《论语》这本巨著中的一小则文章,还有更大的奥秘蕴藏在其中,等着我们去探索、学习。

《论语》真是一本充满了先人智慧的书本,它对你、对我都会有巨大的改变作用,这些作用都是良性的,最后,让我们一起阅读《论语》吧!

说起《论语》,应该是家喻户晓,但真正了解其内涵的人,又有几个呢?而我,也是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才走进《论语》,并从中悟出了许多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于他人。回想起我以前的经历,委实是没有做到这一点。就拿发本子这件小事来说吧,我会因为有其他事要做,就把这些本子“转手”给别人,那人的脸上虽有百般不愿,却还是帮我发了本子。现在想来真是惭愧,发本子本是几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我却还要麻烦别人。为这点小事而让他人闹得不开心又何必呢?若是下次再遇到这类事情,我定会不施于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学不想学不好,光想不学也学不好。一看到这句话,我就会想起那个伤心的夜晚以及我那段时间的学习态度。因为数学我在暑假时是预习了一些的,所以上课时也就没太注意听,即使听了也不过是点点头罢了,脑子不动,当然就有疑惑,这点在家庭作业中就充分体现了出来。做数学作业时,总有那么几道题会把我难住,但我不愿动脑筋。于是,手机拍题便成了我的“救星”。书上都是“优”,到了考场就不这样了。我思来想去也没做出最后一道题,前面的题也缺于检查。这样的话,考试成绩自然也是惨不忍睹。那天夜晚,我哭了,就像是有人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似的,脸上是辣疼辣疼的,心里亦是如此。面对这样的成绩,我只有无尽的悔恨,当初为什么不好好学呢?从这件事中,我也明白了,学习应该做到学思结合,才能越学越好。

既然我们可以有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没有种类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视为开放与包容,“同”可视为封闭与单一。

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类型指得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朋友”这个词事实上很难定义,在很多场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词。

勉强加以分类,可以以一个个体为中心,从他的主观角度出发,以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或情感认同性目的各自所占比例为尺度,画圈。围绕个体最紧的是主要以纯粹价值认同为纽带的朋友,越外围的朋友,工具性越重。当然,所谓工具性和认同性只是为了划分方便,在实际中,两者搀杂在一起,很难一刀切。不过,也会有极端情况,如果我们对于一个人毫无感情可言,与他相交只剩利用价值了,我想我们即使称之为朋友,其内涵也变味儿了。这还仅仅是主观的划分,客观的现实生活常常让我们与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关系,而认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但两个人的心还是相通的,客观不能,主观也无须见面。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但是这种划分仍不严密,只考虑了常态、共时的情况。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结交上述两种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难忘的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又不能永远在一起的朋友。这虽然是人生憾事,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联系。因为情感的相投、价值的认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机缘下才产生。执着地追求全面的了解可能会使刹那的美感烟消云散。所谓距离产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种和谐,该散就散,回忆有时更加美好。所以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能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那和他们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这一点与认同感并不矛盾。

接受甚至欣赏异己,便意味着从反面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和合”的境界。这或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础。如果说俞伯牙之于钟子期是一种同质的认同,那么庄子之于惠施就是一种异质的认同。好比矛盾的双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五

《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他能让我们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中庸》读后感8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

“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

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

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

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

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

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

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

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

“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

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

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

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

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

“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

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

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

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

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

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

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

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

“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

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

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

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

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

“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

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

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

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

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

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

“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

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

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

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

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

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

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

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

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

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

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

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

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六

上周日犯错被老师抓进008,其中有不少冤情不再一一解释,因为在这里跟生活老师就没什么道理可讲,什么是理?他们一直把嗓门大,我是老师当成理,如此玷污了老师这俩字,禽兽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无耻到这种程度也太不容易了~~~话归正传,在008我利用多余时间,看完从小学到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左耳进右耳出的三本书《论语》《大学》《中庸》,首先最大的感觉是中华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之根,数千年来从未改变,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为什么孔孟的儒家仁爱思想能够流传千年呢?普天之下老百姓占大多数,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那些政治家不要打扰他们,安安心心的种地,赚点小钱,一家人平平安安,享受晚年,苦点累点没关系。可现实是残酷的,历史上总有那么几个喜欢闹事的,今天打打他明天敲敲你,一场战争下来最大的受害者还是老百姓,这个时候孔子就出现了,他认为统治者们应该以仁以仁志国,这样才能受到百姓的拥护,而百姓也是这样想的,孔子的思想正是为大众所想,所以会受到老百姓喜爱和推荐,正好西汉时期穷人出身的董仲舒也是其中之一,他的独尊儒术建议得到汉武帝支持,于是儒家的经典流传于世,经久不衰。

从历史上的规律来看,好人几乎没一个好下场,刘备以仁义待天下,虽有众多民拥护,但最后仍是未统天下留终生遗憾。明皇帝朱允桑不折不扣的好人,但最后被其兄弟逼下皇位。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七

大学、中庸、孝经,你都读过哪些内容呢?读后的感想是什么?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三篇大学中庸孝经读后感用来交流。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分别从人与人相处,自我的相处,人与大自然的相处的层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暑假中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

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

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过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内在涵义,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

“格物”即明辨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

“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志,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

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

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以上说的是读《大学》中最重要的收获,下面说一下对《中庸》的理解。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

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

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

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

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

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

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

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

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

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

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旺。

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是传统社会的 道德。

从动物学上说,实质上是 "反哺"的 。

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 了"孝"字,这也 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 孝的观念。

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 地

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是传统社会的道德。

从动物学上说,实质上是"反哺"的。

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了"孝"字,这也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孝的观念。

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地系统地论述孝道,《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孝经》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应该身体力行的。

孔子对孝道的看重与推崇。

还于"三年之丧",四科中十哲的宰我就此事曾与孔子过,白天睡觉而被夫子斥为"朽木雕也,粪土之墙杇也"的学生,为父母服丧三年过长了,一年就可以了。

三年,一年,这显然是弊端较多的行孝,就无须效仿了。

诸如孝说,,均已过时,应毫不吝惜地抛弃或予以批判。

孝做为华夏民族固道德观念,又经孔孟儒学的,历代帝王的提倡,孝道在古代确实是民心,难以动摇。

儒家讲的孝道,已仅是出伦道德,社会性,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肩负着社会责任,孔孟儒学提倡孝道,毫问是完全可以以肯定的。

也适合现代社会。

五四,虽都在提倡"尊老敬老爱老",古时"孝"与"忠"并列古代民众最讲究最看重的两大思想观念,是的微道。

事实上,现代的人"孝"的观念已淡薄了。

长此以往又听之任之的话,若干年后,又将是怎样?细细寻思,很有必要继承所应该继承的孔孟儒学所提倡的孝道,以使之符合当今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发扬光大!

《大学*中庸*孝经》这本书教育意义很深,令我受益匪浅。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

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

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八

今天,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大学》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触。

《大学》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学习道德的入门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述,最后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须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必须有道德。

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开始,将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九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分别从人与人相处,自我的相处,人与大自然的相处的层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暑假中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

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过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内在涵义,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格物”即明辨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志,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以上说的是读《大学》中最重要的收获,下面说一下对《中庸》的理解。《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旺。

关于《大学中庸》的内容很多,道理也很深刻,先简单说这些吧!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十

中庸大学是中国古代经典《论语》的一篇篇章,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记录与注解,内容涉及人生哲学、修身养性、为政治国等多个方面。通过阅读《中庸大学》,我深感其思想之博大精深,对于人的行为和处世之道有着深远的启迪。

第二段:中庸的哲学思想。

中庸大学中,孔子传承了先贤的哲学思想,主张“中庸之道,达于至善”,即在人生的各个层面,都要保持适度和谐的状态。这种追求平衡的思维方式,对于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在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追求极致和完美,但往往忽略了平衡和适度的重要性。而中庸大学不仅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境和挑战,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修养。

第三段: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中庸大学》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行和自我完善,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和考验。孔子曾经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刻苦学习和不断实践,才能使我们的知识变为应用能力。在我读完《中庸大学》后,我深感修身养性对于后续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保持良好的品德和内心的平静,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积累更多的人脉资源,取得更好的社交效果。

第四段:以和为贵的为政治国之道。

《中庸大学》中关于为政治国的论述追求以和为贵,强调了君子应当致力于国家和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在当代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竞争激烈和利益冲突的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发展的障碍。而中庸的思想提醒我们,只有通过互相合作与理解,才能够达到共赢的结果。这种和谐的政治理念和民主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五段:读后的感受与启发。

通过阅读《中庸大学》,我对于人生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前我常常追求功利和权力,但是现在我意识到了平衡和适度的重要性。只有在适度中寻求和谐,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中庸大学》不仅告诉我们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修养,以及如何以和为贵地处世为政。这些思想既是我们个人生活的指导,也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总结:

通过阅读《中庸大学》,我深受其影响,对于人生的追求和处世的原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行和自我完善,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和考验。同时,和谐与平衡也是我们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我将始终坚持“中庸之道”,不断追求平衡、和谐和完美,努力成为一个内心修养良好、为社会作贡献的人。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十一

《大学中庸》是一本适宜正在学习的学生读的。这本书给予我许多道理,好像是雨水滋润着鲜花的心田。《大学中庸》还教导我们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

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己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十二

读了中庸,我看中庸是有三层含义的,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在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因为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一个人要保持中正平和,需要从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喜过忧,不能过怒过哀。七情六欲本来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不能反应过头。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都将这些情绪表现到“中正平和”的境界,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管遇到了什么状况,都能够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那么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平和似乎有利于自己的'成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习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现在人们在物质的侵蚀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行为失据,离中庸渐远,以致于常常心理失衡,痛苦绝望。所以保持平常心,把心摆正,回到中庸上来,何尝不是消除烦恼,赢得快乐的一种途径呢?(赵岑芽)。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十三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旺。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十四

独爱《中庸》,在暑假,又一次的捧起《中庸》,细细研读。书并不厚,但感悟颇深,下面,让我来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中庸”是一种存在,是一种天地间人与万物生存所依附的关系,是时间和空间的完美契合。是包容,也是利用。借天地间的一切,为我所用。《中庸》中句句哲理,值得我细细研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之行,自觉自悟自律自警。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无论是通达顺遂还是身处困厄乖蹇,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不敢放纵自己。无论日常事务如何繁杂,都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凝神静修,永远保持心境平和宁静,须臾不离道义的原则。固守着,坚持着精心的呵护着,培育着内心的美好道德,使内心回归明净,塑造真实美好的自我。

作为一名山大人,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越是在隐蔽的地方越加小心自砺,不留下愧憾;越是在细微的小事上越是用心尽力,不出现疏漏。因而,在平时生活中,即使在独处的时候也要恭敬谨慎,心怀戒惕,严格自律。细读《中庸》,渐渐地就明白,人心就是一面镜子,照的见别人也找的见自己。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十五

一直以来就对我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初中的时候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只零碎的学过一些,然而都不够系统,不能够准确的把握其精神实质。到了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有了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就买了一些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今天读完《中庸》,感触颇深。

《中庸》里面涵盖了有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中庸之道自古至今一直受到知识份子的追捧,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然而,对于这种儒家思想的代表作,我们必须批判的继承和吸收,它有很多思想是正面的是积极的,然而,也还有很多不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迷信书本。

中庸之道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值得现今社会提倡和学习的,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值得我们深研。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十六

站在教师的角度,从"中庸"这个概念出发,我浅显的谈谈对《中庸》的认识和理解。

中庸之道,是尺度,是分寸,是恰到好处,就是一种和谐之道,《中庸》从修身,齐家,治国,诚身,至圣五个方面诠释了怎样做到中庸之道,子曾经这样曰过:"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

中庸里面很多的道理都让我反复咀嚼,学习生活中自觉受益良多,"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什么都抵不过坚持,坚持学习,定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回报,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做了几次就轻言放弃。"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学习中,生活中,必将铭记此道,激励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道。"是什么?道是生命本体的轨迹,浅显说就是生活的寻常,我们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础的文化,但内层确是在护送他们走过"寻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

教师如果希望引导学生走正确的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发展,那么,我们只有从完善自身做起,拿出一颗真诚干净的心,不为私利,去为孩子描述一个真实生命的形状。有句广告语说得很棒,"和你在一起",老师每天与纯真的孩子在一起,绝不是发号施令,宣布清规戒律,来管制、约束孩子,而是要让他们感知一种互相尊重的真诚的生活,感受心与心的交融,让他们慢慢理解,真实生活就是平实无华中泛着不息的快乐。

作为教师,读了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要懂得"人类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实现这种和谐之本就在于心灵之间的真诚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多一些心与心的交流,创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他们享受学习的美与快乐,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好榜样,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所以,综合看来,中庸一定是常人之道,一定是适中之道,一定是可行之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在这本书中,有太多的,真谛和本质,我所理解的这些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以后我会继续解读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来完美自己的德性和心境,来开启我们的智慧,来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而让学生走上智慧人生。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十七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十八

《礼记·中庸》是一部儒学家经典书,它在经学书中的地位早有定论。《礼记》是西汉武宣时代礼学家戴圣编定的四十九篇本,是先秦儒学家学术论文汇编,非一人一时所著。

所以,准备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准备不当,有可能一个整体的命运会被你摧毁。比如,在一次接力赛中,你的队友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可是到你那里的时候,因为你没有准备好,给大家拖了后腿。这时你会都么得懊悔啊!大家的努力就这样毁于一旦,留在自己心中的却只是后悔!而你有可能会想:如果我准备好了,结局是否会被逆转?那我收获的不是满满的自豪和喜悦吗?所以,准备是多么的重要啊!

有一次的期中考试期间,我明明知道了要考试,可是心里就想:这些考试的基本题目我都掌握好了,不用复习也可以,作文也写的挺好的,不用再度去复习,反正考的都是书上的,而且只要我用上好词好句、把开头和结尾写好就可以了,也不用再去看作文书,至于数学嘛,只要细心不要把题目算错,把公式背好,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英语只要背就行了,不要太复杂。心里想着这些,我就拿起一本漫画书看了起来,一连好几天的'都是这样。直到期中考试那天,题目才让我大吃一惊,有些题都没接触过,怎么做啊!我心里想:管他三七二十一,随便填个自己觉得可靠的答案就行了。做完了艰难的第一题后,作文可是也让我吃惊,是一个根本没有写过的,我心里就慌了,只好跟着要求胡乱写了一通。最后发下试卷来,才发现自己并不是预料中的那么好。我非常后悔,真希望时间倒流啊!可惜,一切都挽救不回来了,都怪我没有准备好!

我反复的去琢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真谛,才发现,其实只要你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再去努力奋斗,成功保准是十拿九稳!

(指导老师:潘莹)。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386264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