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时光的回顾,是对经历的提炼与总结。怎样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能力?阅读他人的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了解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发展趋势。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一
这学期,组里发了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老师写的《和孩子聊书吧》。如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趋势也越来越重视阅读。一学期二三十本书文章,这样的阅读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充实我们的教学,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力。而蒋老师的这本关于群文阅读的书恰恰为我指明了一个正确的阅读方向。读完这本书,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注重环境布置,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是需要时间和环境的。把课外阅读完全寄托在学生回家以后的自觉阅读上,是无法保证的。不得不承认,学校是惟一能够使学生安静阅读的理想场所。在农村,百分之九十以上学生的家人是没有阅读习惯的。麻将声、扑克声以及电视、电脑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要平心静气地面对纸质阅读,需要很大的定力,一般学生往往做不到。
因此提供良好的环境,充裕的时间,帮助孩子阅读入情入境,促进脑图的形成。在平时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看课外书,并且要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边阅读,边在脑海中出现想象的画面。如果学生脑海里出现了一个个画面,并把它连起来,那就是形成一组动画片。学生在看书时,能在脑海中绘制动画片,那可是开心事。只要让他们尝到这甜头,马上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被激发,习惯就很容易被养成。
二、引领共同阅读,形成阅读仪式。
孩子在刚开始看课外书的时候,教师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孩子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贴近孩子生活,和他们生活经验相吻合的书籍。教师推荐课外书时,也要用儿童的眼睛去看过那本书。只有老师亲自看过,才更具吸引力。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都很崇拜老师。老师都喜欢的书,都看过的书,那一定精彩。孩子看了自己喜欢的书,才会和书产生共鸣,才会有兴趣。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如果一个老师喜欢阅读,那么他所带的班级学生一定会被他感染和熏焘,一定也会对书籍产生浓浓的兴趣。假如老师在学生看书的时候,也和孩子们一起,拿着一本书看看,静静地看着,边看边划,那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老师能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年龄段阅读的书籍,能在课余向学生和学生分享书中的故事,或是选其中的几个章节,在阅读课中读给孩子们听。
三、加强读书指导,提高想象能力。
学生只有遵循老师传授的方法,去试着做一做,就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应用。渐渐的才能养成教师要求孩子看书时应该注意力集中,眼睛看着文字,并产生联想。学会边看边想,尝试着在脑海中呈现书中描写的画面。那样学生就能够根据文字,想象自己需要的画面。那么他就能长时间的看书了,因为看书就像看电视一样有趣,甚至比看电视快的多,画面丰富的多。
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是一个没有创造力的人;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民族,是一个糟糕的民族。想象力和其他能力一样,如果没有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退缩,乃至枯竭。最能培养想象力的文学作品,莫过于幻想文学了,我们读《绿野仙踪》,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中国神话故事》,读《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神奇的宝贝、神奇的魔法、神奇的境地,接通了学生从现实世界走向理想世界的管道,可以刺激学生萌生源源不断的想象力。
四、经营班级读书会,提升阅读品质。
班级应该经常开办读书会。可以每月提倡学生同读一本书。就可以针对一本书,开展读书研讨课。让那些已经学会看书,已经尝到读书甜头的同学,把自己看到好的美文,朗读给同学听。还可以针对文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用书中优美的文字,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情节吸引着同学。也许这样的吸引,更具魅力。
五、课堂阅读是阵地,品读课文是实践。
脑图的形成不但和环境、方法息息相关,还和学生的理解,阅读能力有密切联系。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尝试着让孩子在朗读课文,品读课文的时候,试着想一想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并试着在脑海进行联想,想想出现的画面。并在课堂中,用生动的语言把所想到的画面描绘一番。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首先感受到文字和脑图的联系,脑图可以很好的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内容。
因为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想象,继而在脑海中出现画面。那么学生就会喜欢看书,看书时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因为注意力集中,所以做作业动作快,成绩好,就有更多的时间看书。书看多了,写作水平提高了,表达能力加强了,成绩进步了。这就是阅读给学习带来的良性循环。这种循环对学生来说很需要,更重要。
因此我们一定要倡导:每个孩子都应该从小养成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在脑海中能绘制脑图。只有脑海中能出现脑图,才能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才能养成这伴随终身的好习惯。这一习惯对孩子,对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重要。愿每位教师都能努力做一个点灯的人,让孩子们也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享受阅读的乐趣,让迷人的书香飘溢校园,让孩子们在书香中成长。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二
这仍然是蒋军晶老师的书,一本讲述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的书。看到的是最后一章,走进聊书现场,蒋老师列举了自己很多聊书的案例,让我们借鉴和学习。让自己汗颜的是那一本本书名,自己陌生,没有读过,这就是一个优秀老师与普通老师之间的差距。让自己激动的是各个真实的聊书案例给自己提供了聊书的方向。让自己明白的是和孩子聊书就是在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建立联结。
和孩子聊书这件事,我与学生做得很少,与自己的孩子每天都有阅读与聊书。为什么与学生做的这么少呢?一是课堂时间有限,二是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却看不到成果,三是没有看到聊书这件事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聊书需要时间,更需要技巧。想要聊出一本书的深度和高度,想要找到一本书与孩子的生活学习的连接点,要找到一本书触动孩子心灵的生长点,自己必须充分的去解读那一本书,反复读,反复思考。
聊书这件事本身挺不错,尽管自己的阅读数量有限,阅读知识浅薄,阅读技巧略知,我决定走上聊书之路,期待越聊越宽,越聊越有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三
作为老师和家长都提倡孩子大量阅读,但我们却一直困惑,一般孩子为什么不爱阅读,在这本书当中我找到了一些让孩子能够爱上阅读的方法,也在家长会的时候分享给了我们班的家长,我觉得大家都能从中有所受益。
蒋老师认为想要让孩子读书首先要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好的环境有助于加速养成习惯。先建立相应的环境。同时加入一定的读书团体从而更容易坚持下去。目前学校给我们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每周都在借阅图书,孩子们很喜欢。同时自己创办了绘本社团,其实是集中读书角,大家一起读书,一起分享。
至于聊书的过程,蒋老师大致分成四个环节:导读、阅读、讨论、延伸,想方设法让孩子爱上阅读,我的反思是:
一、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自己要爱阅读。
的确如此,我一直反思,也告诉家长,我们一味地让孩子读,自己对孩子的读物却知之又少,如何指导孩子读呢?当学生拿着书,兴高采烈地跟您聊着书时,你却不明所以然,反而让学生兴致黯然。当你在平时谈话中经常性地透露你看过的书,总是时常性的冒出书中的佳句,学生就可能对你大大折服,也会激起他们看书的乐趣。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你干巴巴地一味强调看书是无法达到的效果。
这一点我的导师姜媛媛老师在家长学校时候也反复提到,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她说让女儿读的书自己都会翻一翻,和她聊,让孩子读完书有存在感。我们班张兰溪妈妈为了让孩子爱上读书,在家里专门开辟了每天一小时的家庭读书时间。想让孩子真正爱上读书,我们总以忙为借口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
二、让孩子自由阅读,不给阅读带枷锁。
三、选书很关键。
选择什么样的书来给孩子读一直是家长脑中的大问题。蒋老师在书中给我们明确了选书的方法,他说:如果班级读书基础薄弱的,那么在选书的时候要做到5点:(1)生僻词汇少一点;(2)书薄一点,增加信心;(3)大道理少说一点;(4)情节发展稍微快一点;(5)人物形象鲜明一点。而且在选书的时候年级不同,选的书也不同,例如:一二年级选简单易懂、故事有趣、主题正面、富于想象力和好奇心,三四年级选那种现实英雄、友情、冒险、同情心,五六年级选知识类书籍、科幻、侦探推理、抒情文学、人类的命运。给了我很多方向。也拜读了他的一年级群文阅读读本,尝试在班里推广。
四、通过最近的阅读,我发现整本书阅读提的很响亮。
蒋老师特别指出要读整本的书,他认为这样才能锻炼真实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意志、学会静下来以及接触一个更丰富的文学世界。我认为自己有些浮躁,或许我可以试着读整本的书来使自己静下来。
读完此书,我不由地深思:平时总是以忙为借口,很难静下心来捧起一本书细细地品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己都不爱读书,怎能让学生喜欢读书呢。读书真的让人很安静,读完之后反思一下,很有力量。其实我们都可以爱上阅读!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四
在这个寒假里,女儿认真地读了几本书,像《小猪唏哩呼噜》、《亲子智慧成长故事》、《神奇校车》、《经典中国童话》等,这些书挺适合她的,她很喜欢,所以她读起来也非常有兴趣。我想: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在孩子所读书目的选择方面我想和其他大多数的家长一样,首先会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她喜欢的”是一个前提,而且又正是我们父母认为挺不错的、挺适合孩子读的,那自然是二话不说了,绝对支持。
总之,养成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有孩子爱好的好书看,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关于读书的方式,最常用的一种就是由孩子直接阅读。我的孩子她喜欢看书,而且上二年级后,认识了更多的字,对于适合她这个学龄段的课外书来说,一般她都自己读。在阅读中,他会饶有兴趣地去看。这是一种主要的读书方式。比如寒假里他看《小猪唏哩呼噜》、《神奇校车》等。
另外还有一种我们在寒假期间也进行了,而且坚持的不错,它更好地体现了亲子阅读——和孩子共读一本书。那就是听读,即我读她听。如《三毛流浪记》我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的。因为正如这本书的作者张乐平所言“通过我的画笔赋予三毛!我只一心一意通过三毛传达出人生的爱与恨、是与非…..”。这是一本不仅适合孩子读也同样适合大人读的书。所以我主动选择了和孩子共读。
在假期中,有那么一段日子每次在孩子午睡和晚上休息之前的半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我都会给她读1—2篇,她听得非常专心,有时还会看一看,也会对不明白的地方问一问。我们就这样边读边讲边交流,其乐融融。一本书读下来,对我和孩子都收获不少。
我想,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亲子阅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
以上就是孩子和我在寒假期间阅读的一些做法及感受。我还想说,好书让孩子一身受益,这其中离不开老师、家长的引导。
就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爱上读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五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四方。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让爱住我家”“让世界充满爱”是每个人的心愿。那么,父母该怎样向孩子传递爱,怎样为孩子创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呢?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营造书香家庭,陪孩子一起读书。
亲子共读——让爱住我家。
日本的“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说:“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和孩子一起读书,可以是共读一本书,同诵一首诗,齐唱一支歌,一起扮演书中的人物,同编属于自己的故事,甚至可以是共赏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全国人大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亲子共赏’就是‘亲子共读’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因为这些世界经典儿童电影,大部分是根据经典的儿童读物改编的。比如《绿野仙踪》、《夏洛的网》等。欣赏这些电影,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优秀的儿童读物,也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走进儿童经典读物。”
当然,也不能忽略亲子共做。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空闲之余,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增进感情;还可以做手工,做小实验,促进孩子大脑发育。
榜样引领——父母做读书人。
只有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茶余饭后,父母手捧书卷读书的场景会成为孩子观察模仿的对象,而这种书香气氛也会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从而让他们从小对书产生兴趣,一旦爱上,也会长久。
精彩的阅读活动,多彩的记录方式,见证你我在阅读中的收获与成长。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六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题为“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一文有这样几句话:请你记住,你的教龄的20周年会不知不觉地到来,你就要进入自己生活的50年代,那时候,你会感到时间不够用了,你也许会忧伤地说:“唉,如果早知今日,那么年轻的时候就该用一番功,以便老年将至的时候,工作能够更容易些。”可见作为教师年轻的时候应该多找到时间来积累我们的精神财富,这一点对于年轻的小学班主任来讲,更是尤为重要。为了让年轻的班主任在教龄的20周年到来之前能够不再忧伤地感叹自己曾不够用心去工作,我开始翻看自己的教育日记,将曾经经历并记录的班主任工作的点滴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整理出来,和年轻的班主任们共同探讨。
文中作者提到一下几点:
一、年轻班主任要寻求教育专家的指导,从而培育享受教育的萌芽。
二、年轻班主任教师要悉心摸索教育的规律。
三、走近学生,就该努力走进学生的心里。
我印象最深刻,体会最深的是第二点,文章是这样写的:
1、其实轻声也是一种威严。
因为年轻,习惯了用体力去驯服一群聪明活泼、调皮好动的孩子,因为嗓音高,习惯了用声音去征服和左右他们的行为,于是,他们习惯了高分贝的提醒和劝告,但时间久了我的身体开始不适应,当身体的资本在不断地消耗甚至超负荷运作时,才猛地意识有时自己还过于孩子气。教育需要用智慧,而不是靠精力更不能斗气。改变教育的方式,用轻声甚至近乎商量请求的`口吻来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说话和讲道理,哪怕重复几次,让他们知道老师在换方式换角度以平等的态度和他们交流,已经懂事的他们会理解,而且这样的效果不比从前的逊色,反而在轻声中他们理解了尊重,其实轻声也是一种威严!
2、其实等待也是一种磨练。
作为年轻班主任教师,我经常看重教育的成果,因为谁都希望教育立竿见影,及时得到心灵的慰藉。但我忽略了教育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等待的过程,正如我们把学生比作桃李,希望自己能够享受桃李满天下的幸福,但是却忽略了桃李的成长需要雨露和阳光的滋润,是需要季节更替,才会慢慢开花结果的,教师想要感受师者的幸福,就要有耐得住寂寞等待桃李花开的勇气和毅力,其实等待是一种磨练!
3、其实心态决定幸福。
选择等待的教师是懂教育规律的,但这需要勇气。在等待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好心态,心态决定着教师的职业幸福。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是我们可以心情,我们不能阻止不幸福,但是我们可以营造幸福,那就是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并用阳光的心态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初做班主任工作一年之久,开始以为教育应该是完美和理想的,只要班主任用心和努力学生们就一定会优秀,这确实让我感受到了压力和不快,因为我对他们的要求常常等同大人,对于还是孩子的他们确实是高标准严要求,但是未必尽如我意,出现问题通常是我一个人很失落很沮丧,影响了职业幸福感,甚至还产生职业疲劳,如果严重说不定还会有心理疾病。如何来营造幸福呢?做到经常和学生用心交谈,多发现孩子们身上可贵的优点和长处,多捕捉一些令老师感动的细节,经常告诉自己孩子们是很可爱的,换个角度换种心情来看他们,其实心态决定幸福!
4、其实身教胜于言传。
作为小学班主任,我时时刻刻想着教育学生如何去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对生活要充满热情和希望,要经常微笑充满阳光。比如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和别人交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打断别人的讲话,升国旗唱国歌要声音洪亮、庄严肃穆,别人讲话结束要真诚热烈持久的鼓掌等等,生活的细节无不渗透着班主任的期望。但是有很多时候他们是听不进去我们的唐僧式的言传教育,而是有意识地逆反“老师要求我们那么做,为什么他自己不那么做”,或者干脆盲目崇拜模仿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尤其是他们喜爱的那种年轻班主任。那么我们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对学生进行示范教育,起到身教的作用。体会最深刻的是学校组织全校的学生学习排舞,大家学的都很快乐,但是总会有极少数同学心不在焉地学和练,我也经常劝说和告诉他们要认真学舞蹈,认真跳和不认真跳都是一遍,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但是这种说教看来意义并不大。后来学校给全校教师进行了排舞培训,全体教师也站在学生的队伍后面一起跳排舞,这下我不经意的一瞥看到同学们比以前的认真程度有所提高了。还有一件事是学校早晨要进行庄严升旗唱国歌的爱国主义教育,我听到操场上的学生唱歌声音不够响亮,就在心里反思着如果老师也能够跟学生一起唱效果会不会好一些啊,毕竟师生都是中国人不能只要求学生唱不要求老师唱吧,于是我就在班级里把自己想唱国歌的想法跟大家说了一遍,当然也找出操场上只有自己一位老师不太好意思唱的理由,希望自己在中午的班班有歌声活动中和同学们一起唱国歌,感受那份庄严。中午时候我声音洪亮慷慨激昂地和学生们一起唱着国歌,大家的声音也格外的响亮和铿锵有力,那场面是从没有过的震撼。其实身教胜于言传!
5、其实教育手段陈旧低效,努力行在探索的路上。
学生犯错误了,想严厉惩罚一下又不能违背规定,想使用新招又显得囊中羞涩,当时恨不得翻遍所有的教育书籍,但那需要过程,努力行在感悟教育的路上了。为此我特别关注网络博客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章,读过很多文章是关于教育学生的,其中较好思想有“一个学生一个世界,要学着走进每个孩子的世界、不要当着全班同学们批评某一个学生、教师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要学会换位思考……”大家可以到我的博客“大连实小或者幸福”去看一看,还有我的学生最近推荐给我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也很不错,其中第一章节讲的就是要体谅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我觉得很有参考价值,我也把这本书推荐给年轻班主任。
我的感受: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显然教育和教学一样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规律的。但是像我们这样的年轻班主任教师大多都是走在摸索和研究教育的阶段,并没有真正摸索出教育的规律。诚然,任教多年的资深班主任教师也未必能够真正摸索出教育的规律,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育的规律也是在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要知道受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始终在变。那么,学会记录反思的过程,就会不断摸索出教育的规律来。
教育的主力军是班主任教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班主任这支新生力军。建议年轻班主任能够寻求教育专家的思想引领和方法指导,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年轻班主任要用心坚持不懈地沉淀和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感悟教育的规律,做一名有智慧、有魅力的班主任,做孩子们生命中的贵人,让育人教书之树四季长青。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对知识的渴望都是无穷的,这个假期有幸读了《你能成为优秀教师》一书,我又一次享受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作为教师只有时刻持续学习的心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理论思想与技能,才能始终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的更新,永远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上审时度势,不断激发勤奋工作的热情,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书中认为一名优秀教师务必具备以下素养:对工作敬业--竟也是创造价值的基础;对学校忠诚--忠诚是信赖的前提;对领导服从--服从是步迈协调的保证;对自己信任--自信是成长的基点;对他人欣赏--欣赏是快乐的源泉;对社会奉献--奉献是卓越人生的境界。
我们每一个人都期望成功,成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它不会一蹴而就,成功蕴藏在平凡的工作当中,生命的价值也蕴藏在平凡的工作当中,生命的价值离不开工作,工作是我们创造价值的平台,是体现人生价值的最佳场所,因此我们务必重视自己的工作,并投入全部的热情。大家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干的是良心活,是呀,我们的身上担负着教育好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所以我们更就应要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与精力。我热爱我的工作,它让我得到尊重,得到幸福的满足,光有热爱是不够的,我要做的事在热爱的基础上如何让自己一步步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受人喜爱和尊重。作为教师,就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多从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凡是多问问大家的想法,做到对学生信任和欣赏。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我们就应多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尽可能的给大家创造一个战士自我的舞台,时刻用用心乐观的心态应对工作和孩子们,用阳光般的笑容感染周围的人,快乐是能够传播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所以要努力让敬业成为一种习惯,从小事开始,坚持天天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容易的事情十分认真的做好,学会欣赏他人,多向同事学习与同事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欣赏。有句话叫“成功不必在我,团队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人人都有我们值得钦佩的地方,真诚的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喝彩!
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要做事,先做人,做好工作固然重要但为人之道才是根本。有德的人才能够把事作对,有了好的人品做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正气。做人要时刻持续一颗自律的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守住自己的道德准则,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变会得到多少,若你没有得到那便是付出的不够,我们不该去埋怨别人,更不该起埋怨人生。没有谁辜负我们,辜负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最后,让我们心怀感激之情,感激我们周围的一切人和事。我们就应感激我们的学生,我们成绩的取得是应为我们有这帮优秀学生的表现,孩子们,真心的谢谢你们!是你们和我共同品尝工作中的酸苦,分享工作中的快乐,真心的谢谢!为了优秀的你们,今后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让我们一齐加油!
前几天读完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向打算写篇读书笔记,苦于无从下笔。一方面是对作品本身有一知半解之感,一方面想得太凌乱以至于理不出头绪。然后上网找了几篇读后感想找找灵感,可是看完几篇读后感后我发现,我好想看了本假书。原先这些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里还有这么多深奥的道理,再一次怀疑我看的是本假书。
可是没有像他们那样的深刻感受也未必是件坏事,这样说明我还没有过上类似他们那样的孤独的日子,没有感同身受,我还是幸福的。这样一比较,我生活中的种种自认为的不幸,都是那么的渺小与可是如此。可是即便没有像他们那样深刻的感受,我也有我喜欢的人物,即便他不是这本书的主要人物,不是这个庞大的布恩迪亚家族的其中一员,但我依旧被他吸引。
他就是来自意大利负责安装和调试自动钢琴的琴师皮埃特罗克雷斯皮。
我不止被他的金发,他的教养,他的端庄,他的礼貌,他的善良,他的认真吸引,还被他正直可靠,为爱割腕而死所吸引。我大概能够想象出他初来乍到时出于礼貌与主人坚持适当距离的彬彬有礼的模样,将自我关在客厅,心无旁骛的装好自动钢琴的认真的模样,还有对待自我未婚妻的绅士模样,即便他以往在丽贝卡冲动的纠缠中错生活力,但最终找到了真爱,那就是阿玛兰妲。在经历了婚礼因为各种原因一向被推迟,看着亲爱的未婚妻就在眼前但还是要坚持绅士风度,没有与她有什么肢体接触,到之后与难以忍受等待的丽贝卡在不在为何熄灭了的烛火里接吻,相拥,在自我衷心不移等待婚期时却接到何塞·阿尔卡蒂送来的一句“我和丽贝卡就要结婚了”这些种种之后,在乌尔苏拉充满歉意的周二聚餐中与阿玛兰妲相爱,并在一个星期二向阿玛兰妲求婚。这一切似乎验证了何塞·阿尔卡蒂说的那句“如果您真喜欢我们家,那还有阿玛兰妲呢”。但最终阿玛兰妲还是拒绝了他,这样的打击与内心的崩溃,他最终选择了割腕自杀,远离了这个带给他一次又一次伤害的布恩迪亚家族。
皮埃特罗克雷斯皮的一生也是孤独的。在无尽的爱与爱中辗转,受挫,到最终逝命。就像王菲的《我也不想这样》中的反正最终每个人都孤独,在每段感情中,不管是暗恋还是相爱,到最终会发现不管是需求还是被需求,心灵永远都要有自我的空间。所以仍然你是你,我是我,难免孤独。你我都是一条直线,有人与我永远很近但永远不能相交;而相交后的两条线必然愈行愈远。皮埃特罗克雷斯皮与丽贝卡就是那两条相交后愈行愈远的两条线,而皮埃特罗克雷斯皮与阿玛兰妲就是那两条永远很近但永远不能相交的线。真爱明明就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
其实人的一生,真正适宜的对象,真正有幸福感的瞬间,配额该是大体相当,谁也不会更多,谁也不会更少,全在于一念之间。所以,如果恰好有这样一个人,他愿意与你一同挨过这漫长的黑夜,也愿意倾听你的满腹牢骚,而你需要做的,只是拉住她的手,别让她扑个空——那么,为什么不呢?可是在紧紧抓住她的手之前,你需要更努力的让自我变得更加的优秀,更加的有资本能够留住她,同时你也需要更努力的克服在前进时一向围绕在你身边的孤独。到最终你会发现,你所走过的那么多个孤独的夜晚,痛苦的时刻都是值得的,为了更好的。期望以后的你会感激此刻的你的努力与坚持,会惊讶与此刻的你的毅力与忍耐力。为了以后的日子,加油。
按照**单位机关党委安排,本人参加了为期3天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学习,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参加“党史大讲堂专题辅导”,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原文原著,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正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精华所在。树立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历史是相通的,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遗产。
党史是记载、是沿革、是过去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我们应当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党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就把为人民谋取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要学透党史,重温初心,践行使命,在学习党史中感悟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辉岁月,厚植为民情怀。作为民政系统疗养中心的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我要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坚定不移地将全市职工对健康生活的向往作为终身奋斗目标、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评判标准。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重温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铭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切实扛起的使命,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昂扬奋斗的姿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前行。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全体共产党人的顽强奋斗史,其间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学习党的历史,感怀党的恩情。我要在学习党史中记牢党的教诲、歌颂党的伟大、铭记党的恩情,不断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深入推动疗养中心改革,促进院区深度融合,完成好市委市政府20项民心工程,为困难企业职工、困难职工及农民工免费体检,拓展驾驶员体检业务,巩固和发展好职业病尘肺康复站点建设。
在门诊康复方面。
利用多年工伤、职业病康复优势,深挖场地资源、调配专业人员、配备相关设备设施,开放专门的康复门诊及专病门诊(颈腰椎及肩关节疾病),并通过多渠道加强宣传,利用门诊方式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在心理康复方面,中心由原来的以肢体康复为主,逐步向肢体康复和心理康复并举转变,现已在住院患者群体中开始系统性规范化的开展心理康复工作,并已完成该项工作流程、内容及效果反馈等的体系建设,下一步要逐渐完善设备设施,相应治疗场地等工作,将该项工作做好做实。在拓展服务方面,充分利用二十余年查体经验,申请机动车驾驶人体检资质,并得到交管部门同意,待体检场地装修完毕,设备实施到位后,即可开展相关业务,大大提高了我院服务职工的范围。
在专业学术方面。
力争成为青岛市区域康复培训指导中心,承担区域内的康复诊疗工作,推广适宜有效的康复诊疗技术,辐射和引领区域内医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培养骨干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引领本区域内主要疾病的康复临床研究,及时做好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转化;与市级康复指导和培训基地及专科康复指导和培训基地协同,加强学术交流和区域协作,完善我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区域康复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康复医疗应急救援、医改任务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各项工作任务。
在防疫工作方面。
针对新冠疫情不断变化的防疫新形势,严格按照卫健委各项法律法规和规范指南,不断规范和完善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职责,加强监督检查,严控院內感染的发生。组织全中心培训,做好全中心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完善医院感染组织架构,设置专职感控人员,加强预检分诊工作、及时更新流行病学内容,加强病区患者及陪护的管理,做好全中心各个点位的消毒工作,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对核酸采样人员,做好防护、消毒指导和督查,完善隔离室设置等工作。
在安全工作方面。
时刻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和落实责任链条、切实在转变理念、狠抓治本上下功夫。长期以来一直认真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将生产安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级岗位责任制,并纳入绩效考核。
党史百年,风雨兼程,初心不变,历久弥坚。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我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不遗余力的履行疗养中心职能、推进中心改革工作、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优化职工疗养环境,以守土尽责、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报党的恩情。
最近我读了《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一书,每一天能抽一点时间去读,从书中了解到习惯对人的发展很重要,好习惯受益终生,决定一生的命运。从书里也能够看到好的教育习惯能有效地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优秀教师成功的基石,影响着教师一生的教育生涯。
自我的习惯到底好不好,需要改变的首先是自我。要想做到书中所述,是要持之以恒,从小事做起,从习惯养起。习惯不是一时养成的,更不是一时能够改变的,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而我,会以此书做为我的一本教学上的工具书,以此书来提高自我,激励自我,超越自我,并由此获得的欢乐。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七
“聊书”这个词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就是在蒋老师的这本书里。第一次看感觉很新颖。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去年,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就是意犹未尽,它如磁铁一般吸引我去反复阅读。蒋军晶老师的文笔让我有学习的动力,他提出的阅读方法让我有实践的动力,聊书场景让我有继续当学生的念头。我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意识到了阅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那么,现在我就《和孩子聊书吧》这本书和大家聊一聊。
和大家聊的第一点就是:这本书提出“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阅读不是假性的爱阅读,有些是因为爸爸、妈妈不让玩电脑手机,不让看电视,相比较作业来说,还不如看书呢,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发自内的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座的师傅们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小妙招,我最常用的几种方法“建一个书架”“捐两本,看百本”“大声朗读――由听爱上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蒋老师提出的方法大部分我都试过,“建一个书架”我在家里试过,“捐两本,看百本”“大声朗读――由听爱上读”我在班级里试过,效果都还挺明显的。另外,蒋军晶老师提出老师自己买书充实到班级书库中,这样带动效果非常好,我要学习一下这个方法。
和大家聊的第二点就是:蒋老师提出“一次完整‘聊书’的大概样子”。聊书没有绝对固定的程式,有的只是一般流程:导读,阅读,讨论,延伸。让我收获最大的是讨论环节,看到讨论,我不禁有些望而却步了,单想这种场景就感觉压抑,无趣,想一个个孩子端正地坐着,然后问题从我嘴里接二连三地抛出,在想想他们故作冥思苦想态,就不寒而栗。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发现自己虽拥有这年轻的面貌,但观点却陈旧,观点也很落后。
不得不佩服蒋老师,他的观点冲击着我的大脑,这一部分可以和第三章节“让孩子聊起来,是一门技术活”联系在一起,在他的课堂上,问题很开放,孩子们总是一直处于思考讨论的状态,整节课给人以“有深度”、“思辨”之感,而这正是我们目前课堂所缺乏的。“聊书”不能总是聊老师的话题,而应该多聊孩子们的问题。这样他们才感兴趣,最理想的读书会就是应该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聊书过程中鼓励学生“说来听听”,但绝不是“随便说说”,孩子们自己有观点远比文采重要,而后老师也要适时、切中要害地串场、点拨、引导,让整个聊书过程井然有序,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其次,蒋老师讨论关于“开放性”所举事例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从来没有为孩子们设计过“孔子是不是伟人”“你相信这些故事都是真的吗?”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让我明白了孩子的思考力是需要唤醒和培养的,我们老师没有开拓思维,孩子们又怎会有呢?最后就是延伸,延伸这一部分也是达成任务核心―提升语文素养,把课堂语文变为“生活语文”,让孩子在阅读中开拓视野。
读完这本书,我不由得深思:自己在阅读中都做了些什么?蒋老师的这本书总的来说特别适合老师,可操作性很强,但在操作之前,我要努力给自己充电,向我师傅靠近,希望这本书让我和我的学生都有所改变,希望我的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再由“我要读”变为“我爱读”,希望我坚持捧起一本书细细品味,认真研读,努力让自己成为和师傅一样的人,做一名才华与美貌集一身的女子!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八
暑假,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美国作家罗伯特?麦卡蒙创作的小说《奇风岁月》。它是推理,是奇幻,是惊悚,也是深情动人的成长故事,让我开始了解什么是人生。
这本书的主题涵盖了亲情,友情,死亡,写作,勇气,正义,善良,恶势力,种族偏见。写了一个简单又不简单,浅显又深刻的一生。小说以发生在宁静的奇风镇的一件谋杀案为线索,讲述十二岁的主人公科里追查凶手,探索奇风世界,探索生命的真相,探索人性中交织的善良与邪恶,探索生与死的意义的故事。但在叙事技巧上,作者让我们感觉到,那男孩同时用两种不同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一个是孩子的角度,一个是大人的角度,两者互相交融,形成一种完美的平衡。通过长大成人的男孩回顾过往,我们仿佛也亲身经历了那小男孩的成长过程。
全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那贯穿全文的神秘的力量。“这个世界要求孩子赶快长大成人,要求他们遗忘那神秘美妙又纯真的力量。”《奇风岁月》中反复提到这“神秘的力量”,但却没有给出它的解释,那它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童年时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无畏精神以及纯真的心灵,是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
“人之初,性本善。”杜甫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理想;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己任;诺贝尔女性得奖者卡曼以为女性安全和女性权利抗争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他们之所以仍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在这复杂的世界中仍旧持有一颗赤子之心,是因为他们都没有失其本性,还守着那“神秘的力量”。所以,千万不要丢掉我们与生俱来的“神秘的力量”!
《奇风岁月》,过目难忘的奇书,书写了每一个人的少年情怀。当你找不到感动的时候,当你觉得人生找不到方向的时候,那么就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看这本书吧,这样你就会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爱和活力。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九
这学期,组里发了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老师写的《和孩子聊书吧》。如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趋势也越来越重视阅读。一学期二三十本书文章,这样的阅读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充实我们的教学,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力。而蒋老师的这本关于群文阅读的书恰恰为我指明了一个正确的阅读方向。读完这本书,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注重环境布置,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是需要时间和环境的。把课外阅读完全寄托在学生回家以后的自觉阅读上,是无法保证的。不得不承认,学校是惟一能够使学生安静阅读的理想场所。在农村,百分之九十以上学生的家人是没有阅读习惯的。麻将声、扑克声以及电视、电脑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要平心静气地面对纸质阅读,需要很大的定力,一般学生往往做不到。
因此提供良好的环境,充裕的时间,帮助孩子阅读入情入境,促进脑图的形成。在平时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看课外书,并且要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边阅读,边在脑海中出现想象的画面。如果学生脑海里出现了一个个画面,并把它连起来,那就是形成一组动画片。学生在看书时,能在脑海中绘制动画片,那可是开心事。只要让他们尝到这甜头,马上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被激发,习惯就很容易被养成。
二、引领共同阅读,形成阅读仪式。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十
暑假中,我拜读了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一书。这些写于半个世纪前的美国案例与今天中国的教育现状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孩子为何失败,缘于我们未能读懂孩子。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状况,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探究与思考,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文盲”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不能读书识字的人,即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第三类,是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我们这里所指的“文盲”却不属于这三种类型,而是由于恐惧和紧张情绪产生的另类“文盲”。
约翰·霍特在文中谈到这样一种状况:由于种种原因,他上音乐课时迟到并被要求测验乐器演奏,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以至于突然失聪,并且变得看不懂乐谱,课本上的音符好像一个个在移动,产生了歇斯底里的倾向,最后选择了逃离课堂。
这样的状况其实许多人都曾经体验过,焦虑、担忧、恐惧的情绪会让一个人降低认知的范围,使原本熟悉的事物在瞬间变得陌生。这在我儿子身上也得到了验证。当他在做数学题目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动作慢,使在一旁督促的我经常会产生焦虑,不停催促他快点。很快焦虑的情绪就传染给了他,最后的结果非常糟糕——他连最简单的个位数加减法都不会算了!成了真正的另类“文盲”。
所有的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与智商无关。教师应该保护这种向上的心,不必过于催促而使学生产生焦虑感。长期的担忧会使学生形成负面的思维惯性。他们每做一件事,都会想:我会不会失败,会不会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这种心理暗示是十分糟糕的,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以失败告终。
所以,要使学生不成为另类“文盲”,我们就必须探究如何使学生产生愉悦、自信、积极的学习心态。要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习,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我们可以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合作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抑制自我中心意识,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学习面前人人平等,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在教学活动中多肯定、多表扬,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更多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们还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假设自己就是学生,采用互换角色的方法考虑自己的教学形式。不管是教育还是教学,都应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我们应该设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怎样教我,我能达到的要求是什么,我希望怎么去学,我学得快乐吗……等问题。我们要思考“这节课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如何让他们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实质性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总是让学生跟着老师不动脑筋地依葫芦画瓢,而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在学生出现问题或需要帮助时再进行点拨,让学生在尝试中不断前行,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享受成功的乐趣。
要让我们的学生不成为另类“文盲”,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与尝试,找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用自己的爱心、耐心、恒心,去营造快乐、舒畅的学习氛围,塑造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学习心态。愿我们的学生们都能爱学、乐学。做一个快乐的好学生!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十一
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前面的路,让我们一路前行!是学前组最近组织阅读的一本书,是一本很有意义的有关老师与孩子沟通方法的书籍。该书的作者是美国人吉诺特博士,《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他人生最后一部经典著作,其中吉诺特博士的一句话“不要仅仅成为老师,而要成为一个身为老师的人”,已经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这本书最能打动我的是,在出现问题时,理论是没有用的,有用的只有技巧,这就是老师真正实现正确有效地与学生沟通的方法。
这本书一共有十二章,每章均用精炼的小短文阐述。通过仔细阅读,将会获得这些技巧。每一章节用的都是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案例去引导老师,在日常用语上给老师支招,有了这些少许的变化,与孩子的沟通将会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是的,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得到一些有效的工具和技巧。但是随着社会的开展以及孩子的不断需求,在新的学习环境下,孩子更加需要新的学习方法以及教育方法。不管怎样,有一件事情将永远是老师的职责: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们学习的情感气氛。为了变革,那就加强与孩子的沟通,首先是要尊重孩子,当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时,就会增加与老师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在被肯定的情况下,孩子们在学习时就会更主动、更积极。
在生活中,教师怎样和孩子生活?是尊重、平等、保护。但是大家都知道,一旦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很容易会出现一些情绪上的波动,导致我们在沟通上出现问题,这些并不是老师的初衷,并不是老师憎恨学生,而是在生活中缺乏对孩子的理解,缺乏孩子真正的生活心态,所以沟通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中,沟通也同样重要,通过沟通,利用适应于孩子的语言教学,在语言中要充满了爱,时刻让孩子感觉到不那么生分,而是那么熟悉,就像妈妈一样。
这样,孩子们就会快乐的学习,我们也会开心的工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美国家长与老师人手一本的书籍,注重孩子素质的教育一直是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向,我们也一直在致力于应试教育的改革当中,教会孩子的不单是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孩子学会怎样生活。所以《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给了我教育人生路上的一个方向,我将认真领会书中的知识,把它转化为实用的教学技巧,摸索出一套新的教学理念。孩子爸爸不止一次跟我说:我发现你的脾气真糟糕!我嘴里不说,但在心里我完全成认,我越来越容易上火,变得越来越唠叨,还会莫名其妙的生气,孩子说:妈妈,你就会喊爸爸来帮助。孩子爸爸说:你跟女儿在一起,动不动就吵架。我很苦恼,很无助,我曾经也试图想改变现状,但总是无疾而终。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十二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世人面前确实值得骄傲一翻。但同时也存在几千年的旧俗。她,就好像一本尘封已久的书,我们不可否认她的价值,而积压在这上面的尘土,却足以让她寸步难行。
鲁迅讲“救救孩子”,是在民国动荡时发出的呐喊,是针对孩子的麻木和无知,从而改变全中国的命运。然而,现在,麻木与无知已经没有了,命运也已经改变了,“救救孩子”也有了它新的定义,那就是中国的教育。
我是一名“教师”,为什么要打引号呢?因为我有所不同。因为我坚决地否认几种观点:为什么教师和学生不能以朋友相处?为什么我们教师要想法设法去树立自己的威信?为什么学生的好坏就要以成绩论定?为什么我们的老师这么在乎自己学生的成绩?因为我有这些想法,所以我的教师要打上引号。
我在很多日志上已经写道过一个叫王先钰的男孩,他的语文成绩是相当的差,而我却喜欢他,甚至问侯他家里的情况。他家里只有他的爷爷和奶奶,爸爸和妈妈出外打工了。有一次上课,他突然叫我叫“爷爷”,然后又改口说:“不是哦,叫错了,老师”。我当时也就笑了。后来,也叫错了几次,都是“爷爷”或者“奶奶”。虽然他学习很差,但我最喜欢和他聊天了。我从来不会去在他面前树立威信,其实也没必要,威信是用来镇压的,他们不是奴隶也不是,而现在我们的教育就是一种镇压,以学业为名的镇压。所以说,中国人千篇一律,应该就是这种镇压的结果吧。在这种镇压下,他们的一切也就没了。
前些天,改完他们的期末试卷,说实话我并不在乎我班上的人考的是好还是差。成绩的好差真的这么重要吗?它只说明一时,能说明一世吗?他们的童年不应该是这样度过的',不然以后回忆起他们的童年全是成绩和分数。中国式的教育就是成绩的教育,就是机械复制,想想在复印机上,把你想要复印的放在上面,再调下复印的分数,成百上千就这样出来了。那我们的学生是学生吗?按我们人为的去教育,我想他以后又是一个你,普普通通的你。中国要雄起,这个至关重要。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中国的营养午餐。也难得中国的领导对我们的学生这么关心。我却认为这种大面积普遍的覆盖是不可取的,中国的大部分孩子不是我们想象的这么穷苦。我认为“营养午餐”应该改为“营养书刊”。吃的就不必了,他们也吃不了,浪费。把这个钱给他们送书吧,我相信效果一定会比现在的更好。上次看到一则新闻,深圳被评为“世界读书示范城”,而在几年前,我看到一则消息大概是这样写的:全世界公民的阅读量中国最低,月平均好像是0.6本,和别的国家相差甚多。“救救孩子”可以从这里作为切入点吧。
版权作品,未经《短文学》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十三
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总是听到老师和学长学姐们在提倡“读书”这个行为,这种行为被视为是要成为一个合格或优秀的大学生的必备条件。不过说实话,当时作为一个大一新生的我,对于这个观点感触颇浅。后来慢慢的经历了一些事情,我才开始有了一些对于“读书”的体会和认识。
第一段:读书并不是一种苛求。
记得,在大学初期,老师曾和我们讲过,读书是一种不需要苛求自己的行为,而是一种在自我体验中慢慢提升自我。当时的我并没有真正尝试去理解这个道理,因为感觉并不是那么严谨,不像是要学其他的专业一样需要有条件限制。但是久而久之,慢慢了解和体会才知道,读书并不是一种情有所限的行为,它不是用来评估一个人的能力或者水平,而是帮助一个人的成长和提升,帮助一个人更好的把握和掌控自己的人生。
第二段:读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
人总是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世界。而通过读书,我们可以窥见更广阔的天地。我常常会有这样的认识,当我观看新闻或者搜索资料的时候,总会看到一些“奇怪”的词汇,但如果这些词汇曾被我在书籍中遇到过,我的理解甚至会好过很多,尤其是在和别人讨论思想或者问题时,或许你的观点可以从纵深层面去探讨。这也是为什么大学里的老师总是会强调参加课外读书活动和阅读。
第三段:读书是一种心态。
有的时候,别人在忙其他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迷茫”或者是感到无所适从,也有可能会愁眉苦脸的面对困难或逆境。而对于这些情况,我常常会去找到一本自己看的喜欢的书来给自己一些正能量。这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些具体的方法,更需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读书需要的是坚持和用心去做,这样可以让我们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摆脱受到拖累,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
第四段:读书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读书使人充实,阅读使人毫无困难,打交道使人更加通透”,不说是谁说的这句话,但是却包含着许多的经验总结。读书可以激发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更加敏锐的观察和思考问题。在提升了我们自己自我认识的同时,也能够让我们争取机会,更加无所畏惧和自信,积累自信也是助于我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
第五段:结语。
毫无疑问,读书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每个人的体会和认知或许不尽相同,但是却能够在“读书”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读书不同与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读书,更多的是需要我们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感悟和情感。因为在这个乏味、迷茫、无趣的世界里,我们需要一本书的温暖,需要在这种传递的“魔法”带给我们的——改变世界的力量。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十四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书育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开心帽”和“生气包”》中,首先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开心小姐”和“烦恼先生”。孩子们与两位新朋友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要求是:鼓声停止时拿到了“开心小姐”的小花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拿到“烦恼先生”的手帕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不快乐的事情。
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着,并且与大家分享了最让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朋友们,你们猜,我们班的小宝贝最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分别是什么?~~猜出来了吗?大部分孩子的心声是:“最开心的事”是家人带自己出去玩(宝贝们的快乐真的是很简单很纯朴,你们觉得呢);“最不开心的事”父母吵架或老师不高兴了……朋友们是否觉得有点震惊呢?当听到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心声时,我也有些惊呆了。原来孩子们最不开心的事情不是父母不给自己买玩具,也不是做错事情被老师批评。而是父母和老师在不经意间带给孩子的.情绪影响。作为老师的我,顿时体会到:其实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你的表情、关心着你的情绪。原来自己的一时“不高兴”会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每当走进幼儿园时,都应该要收拾起自己的坏心情,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琐事都抛开。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
和孩子聊书吧的读书心得篇十五
作为一位当代的大学生,我对农村进行了调查。
我殷切期望对当今基础教育加强改革,提高对基础教育老师的严格考核,对于那些不能胜任的老师,要一律不能任用,因为他(她)所影响的是一个人的一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素质的根基。
农村义务教育的老师很多还是走关系去当老师,他们根本不能胜任这个职务,自己对所带的课专业知识都不扎实,师德又不高,怎么教好我们的学生?学高为师,为人师表,应该对当今义务教育加以规范。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3966251.html】